•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9

佐鉺三鉺洞
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物品管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per阿狸

已采纳

存货管理论文与企业存货管理论文:维修性物资存货管理的探讨【摘要】为生产维修存储何种物资、存储多少数量和以何种方式对存货量、采购及消耗进行管理,是企业维修性物资管理的主要内容。而维修性物资的存货量控制管理是核心和基础。本文探讨了影响维修性物资存货量的因素、四种存货量控制管理方式和建立存货量基准的重要性。【关键词】维修性物质;存货管理;存货量控制DISCUSSION ON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OFMAINTENANCEMATERIAL[Abstract]Thi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enterprise maintenance materials management for type andquantity ofstoragemaintenancematerials aswellasmanagementof inventory, purchasing volume and con-sumption, and it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controlmanagementofmaintenancematerials of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factors onmaintenancematerials of inventory and four kinds ofmanage-mentmethods of inventory an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a benchmark of inventory.[Keywords]maintenance ofmaterials, inventory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1问题的提出不容讳言,我公司维修性物资的存货量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截止2008年底,维修性物资的存货量约9亿多元,吨钢维修性物资存货量约170元左右,在钢铁企业中未达到平均水平。特别是大量机旁备件的存在,说明我们的维修性物资存货管理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存货量偏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既与存货管理方式有关,也与管理方法有关。概括起来,导致存货量偏高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缺少维修性物资存货控制量基准、更换件更换周期及采购周期等评价存货量合理性的标准,存货量控制依据不明确;二是二级单位长期重视维修性物资的安全储备而忽视经济合理性,为了将影响生产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采取多储备的策略,没有从公司资金运营的角度去控制存货量;三是设备件、备件、工装、工具等长期混合管理,导致储备结构不合理且对储备结构没有进行合理性分析,尤其是对机旁备件的合理存量管理,一般以现场管理方的要求为依据进行备货;四是非标件品种数量多而杂,由于长期采取与其安装设备直接挂钩的管理惯例,相同或可互换、可替代备件多头重复储备现象难以有效控制,尽管近几年在这方面公司有关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减少非标件品种的工作,但还有一定的潜力可挖。这四个方面的因素说明,在维修性物资存货管理方式和方法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改进余地。而确定和执行维修性物资的存货管理基本原则,则是首要的问题。存货管理原则之所以被我们视为首要问题,是因为存货管理原则有以下两方面的主要作用:一是可按存货管理原则对目前各类维修性物资的存货量进行比对性核定,从而使各类物资的存货量被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二是为今后控制维修性物资存货量提供一个管理基准,超出存货量基准的存货会被视为不合格管理的行为,而被公司的管理制度所抑制。2影响维修性物资存货量的因素2. 1维修性物资与生产性物资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我公司,维修性物资通常可分为四类:标准件、非标准件、大型工器具与维修材料、更换件。当然也可以分为生产用维修性物资、工程用物资和管理类消耗品(如劳保用品和办公用品)。各类不同的维修性物资,其采购方式、用途、消耗特点和管理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还有采购难易程度和订货周期的区别。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对存货量的评价,且十分重要的是,对各类物资到底保持多少存货量,才可同时满足安全存货量和经济存货量的要求,会受到认识和观念的影响。就我公司的管理实践来看,有两种认识倾向,不利于对存货量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及合理的分析。一种倾向是,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多备一些备件是必要的。这种倾向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的安全性,因为与需要备件时没有这个备件对生产造成的损失相比,多储备一两个备件占用的资金是微不足道的。当这种就实际来看合理的意见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时,维修性物资的存货量就会以牺牲经济性储备为代价,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因为实际工作中我们缺乏对维修性物资实际使用量和采购量进行核销性验证的手段,而不能及时地发现实际上存货量已经远远超出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储备量了。目前大量机旁备件的积压就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倾向是,认为维修性物资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品,即使备多了,也还是被放在那里,总会被使用的。像一些维修性材料、劳保用品、消耗量大且价值低的备件及工具等,常常会由于这种认识的存在而保有较大的存货量。如果从公司的资金运行和成本效率来考虑,就会发现,这种认识并不足取。第一,这将占用一部分流动资金;第二,物资的长期存放会降低它的适用性,质量过期问题、存放不当造成损伤问题、生产工艺调整后不能再用的问题等等,都会客观上致使这些物资的无谓浪费。2. 2其他影响维修性物资存货量的因素2. 2. 1采购方式和采购的难易程度我们地处交通不便的川西山区,采购条件较不便利。因此,部分物资的采购从运输费和采购业务工作量来看,批量采购和提前一定时间量的采购,被视为正常的作业行为。而事实上,批量的合理性与消耗量和消耗节奏(频率)有关;在消耗量和消耗节奏较明确的情况下,由于采购周期大致上有一定的确定性,批量的合理性和时间提前量是可以事先判断的。2. 2. 2生产负荷的影响我们的大多数生产工艺属于具有稳定作业流程的那种,一般情况下,生产负荷是较稳定的,即使出现不稳定的状态,也主要是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而不是内部管理问题所致。可以说,生产负荷主要对更换件和具有周期性消耗的物资有明显影响。. 3物资的用途和消耗特点,是影响存货量管理的关键因素维修任务用备品备件,是维修性物资中品种数量最多和存量最大的一类物资,这类物资的管理要求是,应满足维修工作计划的需要。由于通常维修计划可分为定修计划、年度检修计划和零修等多种类型,因此除了零修计划用备件需要根据现场需要给予一定的储备保障外,定修和年度检修计划用备件,可以依据修理的年度计划给出消耗进度计划,依据这个消耗进度计划去组织备件的采购,这是此类备件存货量保有量评价中需要关注的事项。而工程型物资的采购有自己特定的工程进度计划来决定,它的存货量是可以做到事先精确安排的。大型工装类物资与生产节奏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一般也是明确的,因此存货量可以依据年度整体生产计划给出一个恰当的估计;而对那些可能因产品调整需要预先作为一种因素去考虑的工装而言,经验或许要起一个关键的作用,但这类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毕竟属于少数。对攀钢来说,轧辊的储备量受到部分产品类型多、产量少的制约,目前是集中批量采购为主,一般进货期是半年左右,只要扣准了确定的进货进度执行采购,就可以适当降低存货量,当然,我们需要考虑轨梁工艺特殊、产品规格多、部分产品小批量生产的特点,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判断。至于劳保用品和办公用品的消耗,大多数是一种稳定的消耗,存货量只要满足需要即可。2. 2. 4非标准件的存货量从标准件和非标准件的特性来看,主要区别是这两类物资与设备的关系不同,标准件是一对多的关系,非标准件是一对一的关系。对标准件来说,由于通常可用于多个工序或多个相同设备,因而总的安装量和不同工艺设备的维修特性,是影响存货评价的主要因素。而非标准件只与某一特定工艺或设备有关,按理说存货量是容易确定的,但也因此使非标准件在整体上呈现存货量巨大的问题,减少存货量的关键是为这些非标准件寻找可互换、可替代关系。而此项工作往往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确定可互换、可替代关系的建立,既需要一定的技术素养作为基础,也需要细致和专业地进行组织。2. 2. 5进口类型的维修性物资存货管理进口类型的维修性物资,因订货周期的限制,难以做紧急采购安排,所以一般会以一定的安全存货量来保障生产维修的需要。不过,也不是完全要受到订货周期的制约,可替代的解决方案是同行企业之间的协作,这就要求,要保持较低的存货量,就必须花功夫去建立备件协作关系,攀成钢、攀长钢及西昌筹备组等外部公司与公司本部之间的协作是基础,也是很便利的。2. 2. 6重要而消耗不确定的维修性物资存货管理对某些重要而消耗不确定的维修性物资,其存货量应以生产安全为前提进行储备,但不能因其重要而无存量的控制要求。为控制存货量,需对生产维修周期和生产节奏进行综合的研究,尽量去确定一个较为保险的存量控制水平,以存量水平作为存货控制的依据。2. 3维修性物资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对存货量的影响影响维修性物资存货量水平的因素比较复杂,只考虑单一的影响,往往会使存货量管理产生有失合理,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如工艺设备的技术状态、生产的周期性特点、维修性物资的重要性等因素进行矫正性处理。这里不再细谈。或许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维修性物资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对存货量的影响。这个影响可大可小,比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物资消耗成本控制管理方式、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引用等。一般来说,精细化管理程度较高的企业,由于精确性的数量和资金控制较到位,可有效遏制需求计划命中率较低的问题,这会有效降低存货量。现代化管理方法的使用也是一个降低存货量的有效手段,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存货量数据、入库数据、出库数据、实际消耗数据四者进行实时核销,也会促进存货量的压缩和需求计划率的提高。3维修性物资存货量控制管理方式的建立这里,我们将结合我公司前两年开展设备管理咨询活动的成果,对维修性物资存货量控制的管理提几点看法,目的是在改革成果基础上,提高对存货量控制管理方法的理解。3. 1公司确定四种存货量控制管理方式公司目前确定的存货量控制管理,按物资类别和实际管理需要分为四种方式:定额控制、合理存货量控制、按需采购控制、费用消耗控制。定额控制:对消耗频率基本稳定且受生产负荷、采购条件和维修影响较小的物资,设置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实施定额管理,并保持存货量定额满足生产运行和维修的需要,且使存量符合经济性原则。合理存货量控制:存货量受生产负荷、维修需要、采购条件影响较大的物资,应采用合理存货量方法进行存货量控制管理。这部分物资的存货量随生产负荷、维修要求、采购条件的变化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应按合理存货量概念进行存货量控制。合理储备水平的分析可通过建立计算机化的分析模型来进行。按需采购控制:易受生产周期影响需一次性大批量使用的物资(如蓖条),应确定提前采购的数量和时间,据此核定包含储备时间的存货量。费用消耗控制:不能采取前三种方式进行存货量控制的物资,可采用费用消耗控制,即确定此部分物资年度消耗费用额度,通过费用消耗核算控制物资存货量。实际应用时,应按二级厂矿为单位设置年度存货量消耗预算。3. 2按物资分类确定各类物资的存货量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可按重要性将物资分为A、B、C三类,每类物资的存货量控制方法如下:A类物资:指当需要时如果缺少,将会对生产、安全、环境造成直接或重大影响的物资。可根据重要物资和大型工器具的实际情况,分别列出需要进行定额控制、合理存货量控制、按需采购控制的物资清单。其初始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及合理储备水平,由设备部物资计划管理人员制定;按需采购类物资由设备部与生产单位共同制定。B类物资:指当需要时如果缺少,不会对生产、安全、环境造成重大或直接影响,或可使用替代备件来满足需要的物资。其中,通用件(标准件)和使用量较大的物资(包括非标件中使用数量较大的备件),按合理存货量控制方式;使用量较小的非标件或安装数量少的备件,按定额方式进行存货量控制管理。初始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由二级厂矿制定并报设备部审定;合理储备量由厂矿设备科和仓储配送中心负责提出,并报设备部审定。C类物资:指A、B之外的物资。其中,使用量较大的标准件亦应按合理存货量方式进行存货量控制管理,非标件和使用量较少的物资按费用消耗方式进行存货量控制管理,非生产(维修)用备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或按费用消耗方式、或按需采购方式进行存货量控制管理。C类物资合理储备量可由仓储配送中心提出,并报设备部审定。3. 3存货量控制基准设立的重要性按照上述原则和方法进行存货量控制评价后,应将所得到的存货量控制数据作为维修性物资存货量管理基准,以公司标准的方式予以发布,并列为公司对有关管理部门或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内容中。由于这个基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变化的可能性,应每年度组织一次基准审定,以便调整基准,使之符合变化了的市场、生产和维修任务情况。4结语维修性物资主要是为生产维修和工装更换服务的,是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物资支持。如何以最小成本和最低设备资金占用量来保障生产出合格产品追求资产效益最大化,是维修性物资管理的重要目标。为生产维修存储何种物资、存储多少和以何种方式对存货量、采购及消耗进行管理,是企业维修性物资管理的主要内容。而维修性物资的存货量控制管理是核心和基础。

168 评论

牛奶荡糕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物流作为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并日益成为企业所看中的“第三利润源泉”。如何利用网络环境,借助电子商务全面提供物流服务质量,已成为物流业急需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物流概念 物流管理 利润 费用 一.引言 物流”概念最早产生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后几十年中得到迅猛的发展,涵义从单纯的“货物配送”发展到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给物流概念所下的定义是: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和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效率与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这是目前被普遍认同的定义。 根据现代的物流概念,物流产业主要有四个主要分类,分别是: (1)硬件设施的物流业务,如经营货仓及码头; (2)运输基础的物流业务,如经营空运及海运等业务; (3)软件资讯基础的物流业务,设计电脑物流软件及管理手则给物流企业; (4)财务基础的物流企业,包括替运输公司进行报关等文件手续的企业。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主要有 4 个特点: (一)、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二)、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三)、以信息为中心; (四)、重效率更重效果。 以上四个特点为中心写吧!呵呵~

139 评论

Mr。。伍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提供一些物流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 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6.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7. 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中的时间分析 8. 某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时间分析 9. 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10. 供应链运作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11.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 13.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1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运输问题研究 1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成本研究 16.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17.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18. 配送中心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9.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0. 国内ERP应用状况分析 21. 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22. RFID应用案例研究 23. EPC应用案例研究 24. 某企业ERP实施方案分析 25. 电子产品代码(EPC)在物流中的应用 26. 物流技术的经济性研究 27. 货物运输方案优化研究 28. 物流配送中货物装载问题研究 29. 货物运输系统优化分析 30. 车船配载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城市建材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32. 城市日用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33. 配送中心作业计划优化方法研究 34. 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 35. 随机需求的最优库存策略研究 36. 逆向物流网络中的选址问题研究 37. 试论某地区回收物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38. 试论废弃物物流体系的建立 39. 某企业物流规划案例分析 40. 某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 41. 信息时代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模式探讨 42. 物流网络化运营模式的探讨 43. 物流网络化中的风险分析 44. 虚拟库存案例分析 45. 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 46. 企业生产物料的合理采购及存储 47. 制造企业原料库存量的控制研究 48. 企业仓库管理流程中的时间分析 49.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50. 运用物流成本进行企业物流决策

139 评论

相关问答

  • 餐厅物品管理毕业论文

    高校食堂是高校后勤的重点,而高校后勤,是我国高等 教育 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一项最具有保障性,建设性与基础性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校食堂

    LD中国王海如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物品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营销》(理论版)省级 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企业文化、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政策与法规、市场调研、工程技术、商业科学、电子商务、经济纵横、财务

    喝汽水的小蜗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食品冷链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我大三时做了个物流冷链分析ppt,本人也是学物流的。留下你邮箱吧,回头我发给你。

    kami麻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物流物料管理毕业论文

    《现代营销》(理论版)省级 综合性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企业文化、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政策与法规、市场调研、工程技术、商业科学、电子商务、经济纵横、财务

    夏沫儿665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学习啦【其它论文范文】编辑:斯娃发布时间:2016-06-01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已从起步期逐渐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也就意味着

    饕餮江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