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5

萤火虫在哪里
首页 > 毕业论文 > 法律专课毕业论文调查报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让子弹飞888

已采纳

社会调查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高级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课程体系:

《宪法学》、《法理学》、《国际私法》、《民事诉讼法》、《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中国商法》、《管理学》、《秘书学》。

《公共关系学》、《应用写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监所、律师、公务员、调解实务、法务会计、人民调解、商事法务、国际经济法、基层法律服务、经济法律事务。

法律事务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岗位适用范围为:公、检、法等各级政法机关的执行员、书记员、法警、内勤、办事员;政府各级各类行政执法机关的公务员。

公证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工作者、接待员;公司、企事业单位的法律事务工作、经理助理、办事员、文员等。

146 评论

xianla198501

论文形式,请高手帮帮忙 邮箱softcc艾特...

310 评论

青岛崂山逗号

青少年犯罪预防网,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法院主办。不妨一看。

266 评论

liuwenwenlesley

是论文吗??我曾经写过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贴上来,看你用得上不摘要: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一个人所遇见的第一位老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父母的行为不检点,或者采取溺爱、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 关键词:青少年 犯罪 家庭原因引文: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普遍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被称为是世界的"三大公害"之一。鉴于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警方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遏制青少年犯罪上升的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的警学界、法律界、教育界、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根据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对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浅谈了一些认识和反思,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正文:一 首先请看这样一组数据,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统计显示,从2000年至2003年,全国法院共审判未成年罪犯20多万人,而且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近年来,青年少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据光山县法院统计,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占整个刑事案件比率1998年为3.8%,1999年为5.3%,2000年为6.4%,2001年元月至六月份已突破9%。犯罪年龄低于16周岁的明显增多。在这些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因受不良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原因影响而导致犯罪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全国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犯罪比率由1998年的6.36%上升到2003年7.93%。青少年犯罪类型呈扩展式发展。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罪名由1998年的98个发展到2003年末的120个,增幅达22.45%。从犯罪主体来看。一是犯罪年龄呈集中性和阶段性分布。2000年以来,14—16岁青少年违法犯罪增长率持续增高。据统计,14—16岁未成年人犯罪比率从1999年的11.42%逐年递增至2003年的15.09%。而16—18岁的青少年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二是性别分布上以男性为主,但部分地区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有所上升。三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002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报告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群体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4.6%,而初中没毕业的占到了47.3%。四是身份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城市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学生等群体。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调查中的数据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犯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1.2%。 另据一项联合国的调查可以清楚看出,1981年中国的犯罪率相当低,每10万人口中仅有89起罪案,仅占世界平均数的。另一方面,纵观各国的报告,中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不算低。那些把18岁定为青少年犯罪最高年龄的国家的报告表明,1985年犯罪总数中,这个群体占。在中国,14岁至18岁作案的比例是上述百分比的2至3倍。因此,此份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的总犯罪率非常低,而青少年犯罪率相当高。 可以说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情况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据广东省少管所反映,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80%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广州市某中学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说,到该室咨询"心事"的学生,反映的问题90%和家庭不和有关。据广东、山东、河北、四川、重庆五省市对400多名女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女中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由此可见,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深、很大的,而负面影响则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家庭对子女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对做错事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采取打骂的方法,造成孩子的逆反和对抗心理。如黄某,小学阶段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和老师对其日后考上重点中学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在升初中考试时,却未能考上重点中学。为此,父母对她百般呵斥。面对父母的埋怨责骂,黄负气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游荡,并结识了一些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不久便和一名吸毒、贩毒的男青年同居,并染上了毒瘾,为筹集吸毒费用而进行贩毒。 (二)是对独生子女过份溺爱,把他们"宠坏"了。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城市独生子女率约占50%。这些"小皇帝"从小娇生惯养,要啥有啥,要啥给啥,使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追求享受的不良习惯,并普遍存在任性、孤僻、内向、骄横、脆弱的心理、性格特点。如15岁的高某,父亲是集团公司的总裁,家境富裕。高从小被父母视为心肝宝贝,什么都能得到满足,身上经常有上千元的零花钱。有了钱就和同学吃喝玩乐,寻找刺激,爱好观看黄色录像,并诱奸了一名同班女同学。(三)是缺少沟通,形成思想隔阂。当前,很多父母为子女辍学、离家出走等问题所困扰,其原因多数是父母与子女不能良好沟通造成的。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或生意,无暇顾及孩子,对子女关心爱护不够。有的父母,业余时间都用在泡舞厅、打麻将上,很少过问孩子的思想表现和学习娱乐。由于缺少沟通,形成思想隔阂,对子女的思想、行为也无从了解和掌握,以致孩子变坏了也不知道。据调查,个体工商业者、出租车司机、包工头家庭子女违法犯罪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很少在家,即使在家也由于奔波劳累,回家后倒头就睡,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花在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上。由于缺乏管教,加上孩子自我约束力差,一旦结交不良之徒,容易走上歧途。 (四)是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上受到严重创伤。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正在出现第三次离婚高潮。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有的还因此引起父子或母子之间的矛盾,甚至引发犯罪。如18岁的男青年林某,父母离异后随父生活。父再娶生下一女孩,因怀疑父和后母偏爱异母妹妹而苦闷。一天,其妹受邻居小孩欺负,后母认为是其所为,对其臭骂一顿并告其父,其父又将其痛打一顿。林因此萌生杀机而将异母妹妹杀死。下面请看这个例子。王××,16岁,出生一个工人家庭,本应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同年和少年时代,可是,其父母由于感情一直不好,矛盾重重,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大打出手,整个家庭生活充满了火药味,自幼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享受不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学习也无人照管,成绩一日不如一日,在校受批评及在家受冷落,日复一日,逐渐感到生活乏味,心事重重,于是,常常夜不归宿,在外寻求温暖。至此,王××的反常行为还没引起其父母的注意和重视,终于,当坏人的引诱下,从13岁时就染了上偷盗的恶习,当公安机关通知其父母对王××应加强教育时,他们仍然无动于衷,丧失了作父母的最起码的责任心,回到家里,他面临的依旧是昔日的"白色恐怖"。因此,王的行为和心理没得到及时的矫正,最终16岁时因抢劫杀人被依法判刑。此时,他的父母才知事情的严重,可是,已经晚矣。又如,在一次对吉林省长春市大学、中专和初、高中在校学生犯罪情况调查表明,因放任自流、缺乏管教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在校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9%。可见,父母感情的质量、家庭的优劣状态直接和青少年犯罪相联。 三换另一个角度看,家庭中能影响犯罪人格形成的因素有:1、母亲的言行。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位导师,母亲的贤惠、善良、正直的品行会给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反之,母亲奸诈、粗狂、轻浮的习性又会把子女推向火海深渊,许多走上卖淫道路的妇女大都受过其母亲放荡生活的影响。如胡××,南方某建筑企业工人,生活作风轻浮,擅长打情骂俏,在该厂工作期间,就与几个男人关系暧昧。曾因此受到行政处分。改革开放以后,停薪留职,在外自谋生路。其女17岁,为某中学形成,受其母亲影响,喜好打扮,在校读书期间就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男人来往密切,高中毕业后,和其母一起在某市作买卖,一年以后,在一次扫黄运动中双双被擒。2、父亲的言行。父爱是一种权威性的爱,能给家庭带来一种安全感,可以帮助子女形成对守法与违法的敏感性,如果父亲有酗酒、赌博、残暴等恶癖,子女就会学习、仿效其行为,有的因此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唐××,19岁,因强奸罪被判刑。上小学时,其母亲病逝,以后,其父与多个女人来往过密,经常带女人到家中住宿。由于由于唐××亲眼目睹了其父的放荡生活,久而久之,染上了不良习惯,开始对女色感兴趣,终于在一次看完电影后,回家的路上将一女青年强奸。可见,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楷模,父母的犯罪史,将对子女的言行产生及其消极的影响,从而诱发其走上犯罪的歧途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影响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首先要加强家庭教育,消除家庭,尤其是父母的负面影响,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四 所以,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要经常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并根据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要争取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加强沟通,给孩子一个亲切、温馨、和谐的情感。对做错了事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而不能采取打骂虐待等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孩子受到挫折要加以安慰和鼓励。要搞好家庭教育,作为教育者的父母,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素质和修养,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教师。为人父母者,要在各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家庭教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并切实从孩子的角度,以宽容的心态看待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参考书目:(1)张家源.暴力犯罪心理初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郑友军.试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机制[J].青少年犯罪问题 (3) 林家兴.亲职教育的原理与实务[M] (4)刘锋.家庭与少年犯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5)关颖.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J].青少年犯罪(6)康惠农、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1999年第11—12期。 (7)康树华主编《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答问》(8)《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

224 评论

飞天之梦想

关于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法学专业因其就业面狭窄,已经成为低就业率的一个专业。调查表明,法学专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比较理性,明显感到就业的压力。调查同时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将报考公务员列为就业首选目标,大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是就业首选地,对就业后收入期望值偏高。一、 就业前景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法学专业对人才高素质、高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二、当前就业形势“法学怎么了?”这或许是当下所有关心法学的人最想问的问题。从红极一时的“专业龙”变成了“专业虫”;从耀眼的“就业精英”变成了垫底的“就业劳工”;就业已冷到哈气成冰,每年却仍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得热火朝天。近些年来,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社会广泛专注的问题。无论是“北大学生卖猪肉”还是“西政学生卖糖葫芦”,种种新闻媒体夸张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法学教育的忧思与考量。根据法学专业历年就业情况,形式之所以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扩招。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致法学专业太多太滥,才最终导致法学这块“优质蛋糕”变了味。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未对高校设置法学院系设定统一标准。设置法学专业的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也使得我国高校出现许多“法学专业目睹之怪现状”,如一些理工院校为升综合大学而设法学;一些专科院校为提升品牌而设法学;一些院校虽设有法学,却没有专职教授,甚至没有科班出身的法学老师。。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05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08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至此,我国高校的“法学大跃进运动”也成功完成了三级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左右的法学本科在校生和22万左右的法律专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长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却是“步履蹒跚”,这就把大量“法学遗民”堵在了就业的高速路口。②司考。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阻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前进脚步。③专业教育。法学专业就业面的狭窄及其过高的门槛,目前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只是根据传统着眼于培养在法律职业部门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没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着眼于更为宏观的市场需求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④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要求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就拿律师行业来说,律师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务,所出卖的是自己的办案经验和法学知识的结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法学知识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需要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办案经验,这样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学毕业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学专业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脱离社会实践的法律知识是没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过高。法学学生毕业后更青睐机关单位,对薪资、社会地位的要求比较高。三、直面困境,问计未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尽早培养一些以后需要的素质,尤其是一些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至关重要,只有在学习期间锻炼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学能为以后所用,这样方可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领域,像在地域选择上可以考虑艰苦地区,在具体职业的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律职业,而去选择一些新兴职业。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法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我国目前注册律师大约有14万人左右,律师事务所1万多家,每9000人平均拥有一名律师,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上海是每18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而美国纽约是每200人拥有一名律师。从律师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发展极不平衡。广东、北京的律师都在万人以上,大约占到全国律师总数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师,个别牧区只有一名律师。全国律师每年办理业务大致在900万件左右,业务收入在90亿左右,律师人均收入在7万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费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师年收入仍然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北京最高,律师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上海也在20万左右,江浙在7万元左右,广东在5万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师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几倍乃至几十倍。无论是执业人数占整个人口的比例,还是律师界中高学历、外语人才所占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师事务所占律师事务所总数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师业与东部发达地区律师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直接导致律师收入的差距悬殊,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律师业发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律师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因此,综合以上来看,从个人生存和利益来考虑,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律师业发展环境最好,也最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光看这些平均数字就认为律师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律师是强弱差距悬殊的行业,知名大律师年收入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师都是疲于糊口,年收入不过万,有的甚至无钱交纳年检会或会费而被迫转行。对于初入行的律师来说,90%的其收入都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虽然说成功的标志不是钱,但是对律师来说,其最有力的评价标准是收入。另外,律师的执业环境也很不好,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律师行业上的巨大障碍。社会不是完美的,律师行业也同样有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律师业只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选择了律师,就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267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调查报告

    百度文库搜索文档或关键词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VIP免费 2019-03-26 2页 用App免费查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云片儿糕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课题

    法学 毕业 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那关于法学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法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

    静夜玄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翻译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

    开题报告是我们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商务英语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以英语

    嗨吃嗨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电大法律毕业论文报告

    电大法学毕业论文的范文篇2 浅析“村官”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论文摘要“村官”是掌管一方权力的基层组织人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针对“村官”职

    水郡都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专家问卷调查报告

    问题一:怎样写问卷调查的调查报告(格式) 你看看下面的 看能否帮上忙! 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

    让我爱你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