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缭乱1990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建设成就显著,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概括地讲,中国当代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更是突破了10万亿大关。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显现出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了集约型,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伴随着经济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确立了适应中国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5098亿美元。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0万美元,90年代初期的130多万美元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300多万美元。五是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2001年达到2366元。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了小康。虽然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必须看到,在经济多年快速发展后,有相当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主要的问题包括:“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为了应对“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等政策措施;针对日益拉大的东西地区差距,中国已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工程,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中央提出要紧跟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顺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外向化、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使产业发展水平及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逐步走到世界的前列。党的十六大报告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三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五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六是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归结起来,就是要推进全面创新,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六个“更加”中,至少有两个是关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的,即“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国家、民族、力量集团间的竞争主要就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进行的。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保证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共同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其目标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其中,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物质文明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也制约着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发达的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空对空”的,它需要专门的建设和投入,这就要以物质成果为基础和保证。同时,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也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说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政治制度的科学性、政治运作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对既有的政治资源进行配置等深层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必须解决的新课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另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发达的物质文明提供支持,政治文明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必定搁浅,或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miamia小牛牛
《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研究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在万年前就已出现。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汇有含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化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种文明,但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蛮」。汉语的文明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比较狭隘,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合西方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当对非洲和美洲进行侵略的时候总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真正的野蛮。到了现代西方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对文明的定义是错误的。 文明的分类: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把文明三分法、四分法、六分法和其它标准的分法。在分析的同时还应结合在一起理解,其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的。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物质文明的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文明的反义词是:流氓、野蛮、愚昧、混沌、落后。 我们一贯提倡与发扬文明精神或行为,反对流氓、野蛮、愚昧、混沌、落后、不文明的观点或行为。
小乐乐9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把文明三分法、四分法、六分法和其它标准的分法。 在分析的同时还应结合在一起理解,其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标准划分●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物质文明的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 ●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一是科学文化方面,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 作用是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 其它标准例如:社会文明,从简单点的层次理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上述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这就是社会文明。 编辑本段简史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特别是最近“关于钓鱼岛”的问题上,国民一定要理智,讲文明。对于自己的同胞自相残杀,买了日本的商品也不能说明他不爱国,我们要以正确的方法捍卫领土,用国际法、历史溯源、提高国力,从我做起学习创新高科技知识,使我国的科技水平、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实质。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已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
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规范及印刷装订规格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规范及印刷装订规格,不妨多家参考。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格式规范: 1.字数: 除有
可以做这个~~
写作思路:写有关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并给出保护环境的方法。 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
一、影响药物氧化的因素(1)氧的浓度在氧化反应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与药物形成过氧化合物,引起药物氧化变质,尤其是在潮湿空气中及光线催化下,更加速空气对药物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