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飞扬0829
报刊的编辑每天都要跟文字、图片、花边、底纹等打交道。首先是文字,我国的文字经过不断地改革、演变,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计算机排版普及以来,汉字的种类更加多样化。据统计,目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已超过100种,其中在北大方正的书版系统、维思系统及飞腾系统上使用的字体就达几十种之多。如此丰富多彩的汉字,加上计算机中还存有为数不少的花边、底纹,以及一些饰纹、小插图等可以排出十分美观贴切的报刊。但是,对于这些字体和花边、底纹等,必须正确地使用才能产生良好的艺术和阅读效果。 报刊编排中一般字体的运用 1.汉字的种类 首先要充分认识各种汉字字体,一般来说,目前可将各类汉字的字体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包括粗、细等线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三类字体的变异,例如:由宋体演变的大标宋、小标宋、报宋、长宋、中宋、姚体等;由黑体演变而成的大黑、平黑、粗黑、等线体(包括粗、中、细等线体,后又演变出粗、准、细圆体)等;由楷体、仿宋体等演变而来的中楷和细仿宋等;由黑体和宋体演变而来的美黑;由隶体演变而来的隶变体等。 2.汉字的特点 要使用好各种字体,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字体的结构、笔画、字形等特点,目前书刊报纸的正文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宋体(包括中宋、书宋、报宋、标宋等)。 宋体字的字体方正稳重,秀丽清晰,阅读醒目,是千百年来在书刊等应用中被人们优选出来的一种字体,所以书刊、报纸的正文大都采用此种字体(书刊一般字体大一些且行距也相对大一点,多使用竖画略粗一点的书宋字体,不过现在有些杂志或书籍也使用细等线体,而报纸由于行距较密且字体较小,因此多采用报宋字体)。 黑体字在字架上吸收了宋体字结构严谨的优点,在笔画的形状上把横画加粗且把宋体字的耸肩角削平为等线状,形成横竖笔画粗细一致,变宋体字的尖头细尾和头尾粗细不一的笔画为方形笔画,因而独具一格,给人一种粗实有力、严肃庄严、朴素大方的感觉。 楷 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等字体属书法字体。凡书法字体均可用中国特有的毛笔直接书写。楷体字的字体典雅,笔画圆润,字体娟秀。行楷字字体清秀,笔画灵活,有一定的随意性且上下笔画相连。 隶体字的字体古朴、字形扁平,笔画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有舞蹈的柔软和连续不断之美。 魏体字的字体苍劲有力,笔画粗实。 舒体是被毛主席誉为“红军书法家”的舒同创造的一种字体,其字体比较活泼,笔画变化大,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随意性。 颜体是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字为基础创造的,其字体与颜真卿的书法字比较相似,具有筋骨粗壮、庄严之美。 钢笔体是模仿硬笔书法的一种字体,类似于钢笔字,笔画较活泼,有如藕丝相连、中不间断之美。 属美术字体的综艺体,保持了黑体笔画粗实有力的特征,在字的结构和笔画上进行了大胆的变化,使其具有了艺术美。 美黑体结合了宋体的秀丽和黑体的粗实美。 琥珀字的字体饱满圆润,粗壮豪放,叠加自然。 3.汉字的使用 在了解了字体的种类和特点之后,怎样正确使用,才能使人们阅读方便、视觉舒适,而又不失各种字体的造型特点以及民族的欣赏习惯等,并注意字体单字的结构美和文章的整体美就显得更重要了。我们知道,绝大部分的汉字字体属方型(有些偏长,如姚体、仿宋体;有些偏扁,如隶体、隶变体等),这是汉字的造型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这一特点,这样才能够发挥字体的作用,使一定的形式为一定的内容服务,以获得最佳的使用和宣传效果。 宋体字在使用过程中,不论大小,只要用方形,就不会失去其特点。如果运用排版软件将其随意拉长、压扁,其特点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拉长、压扁的幅度越大,其特点损失就越大,因此在编排时要加以注意。一般来说,运用计算机将方形字处理后的比例一般以高宽比例在2∶3或3∶2为宜。一旦超过这一比例,字体就会显得别扭,不好看,也不符合黄金分割()的定律。其他类型的字体,通过排版软件处理也应将高宽比例控制在2∶3或3∶2。 对于书法体的楷书、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等字体最好是原形使用,不要做变形处理。因为这几种字体属书法范畴,其字体结构极为严谨,只要稍做处理,高宽有一点变化,就会失去原有风貌。如若遇到非处理不可的情况,也要将高宽比例严格控制在3∶4或4∶3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一比例,效果很难让人接受。另外,隶体和隶变体字本身就是一种扁形字,因此在使用中绝对不能拉长,否则就好比将一个漂亮的形象置于哈哈镜之前,其效果可想而知。 利用设计软件对字体进行特殊加工时,如设计成立体、浮雕、倒角、镂空、叠影、空心、加粗、变细、倾斜等效果,更应该根据各种字体的结构、笔画特点进行加工处理。一般来说,笔画细的字体不宜加立体效果,而笔画粗壮的字体则可以加立体效果。例如:将宋体字设计成立体效果或倒角效果就不好看,因为宋体字的横笔画太细;而将黑体、魏体、隶体等设计成立体字,效果就较好,但立体的阴影厚度不应超过笔画宽度的1倍。如将字体做勾边处理,勾边的宽度不应超过笔画本身的宽度,应以字笔画宽度的1/3~1/2为宜。对于利用设计软件对文字进行特殊设计加工,最好由具有美术基础的专业人员来操作,以免适得其反。 对于文章正文的字体,一般不可进行特殊处理。对于外文、数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字体来说,可将其同汉字的各种字体进行类比、分析。如笔画较粗壮且呈方头形状的字体,可按汉字的黑体使用;如笔画变化大且有粗细之分的字体,可按汉字的宋体使用;如笔画变化大且随意性较强的字体,可按汉字的行楷、舒体等使用。如果外文、少数民族文字的字体使用得当,同样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对于名人题字,和照片、图片的使用方法一样,只要经扫描或照相即可使用,绝不能做变形处理,只能对字距、高低稍做处理,必须保持题字的风貌和照片等不失真。 至于汉字在具体文章中的使用,一般书刊多采用五号或小五号的书宋体,近来刊物也有用细圆或细等线等字体,但多数人认为其阅读的效果不如宋体。报纸多采用小五号报宋,一些小块的文章有用楷体、仿宋等字体,以改版面千篇一律的死板,使之显得活泼,另外也好与相邻的文章区分。 报刊中的标题,由于其字体较大,则可以采用多种字体来排版,并可添加花边、底纹等,使版面显得灵活多样,但字体的使用也要有一些方法。例如:遇到庄重、严肃的文章,如规章制度、批判等类型的文章,其标题一般多采用庄重严肃的黑体字;文学艺术、评论等文章,可采用一些活泼的字体,如行楷、楷体等;而一些讽刺类型的文章,则可选择魏体、舒体等。这些字体的选择,一般来说都是由编辑确定的,具体操作人员通常只是照章办事,个别要修改的时候,也要经编辑同意。遇到一些不太懂行的客户,则可以根据以上的原则进行选择,以供他们参考。 常见花边、底纹的运用 计算机排版中,有成千上万种花边和底纹可供选用,另外,也可用报刊刊头尾花,还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卡通画、简笔画等。适当地运用一些花边和底纹,能使版面显得新颖、美观、活泼、大方,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 1.花边、底纹在版面中的主要作用 花边、底纹在版面上不是独立出现的,而是和标题或文字等结合使用的。过去不做或很少做带花边和底纹标题的《人民日报》,现在也一改其严肃面孔,每版都用起花边、底纹来了。这种花边和底纹在版面上的普遍运用,为版面增添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在版面上的作用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 (1)突出重点 重要稿件可以借助线条使其地位突出。如给整篇文章加外框或在文章的栏隙内加细线等,再配上特殊的标题字效果以及与众不同的内文字体、字号效果,就会因与其他文章在版面处理上的不同而引起读者的注意。给标题加上底纹,就在版面上形成一块块各具特色的“面”,格外引人注目,在版面上容易造成强势。因此,给重点稿件的标题加上底纹,就能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2)区分作用 在文章与文章之间加花边,使文章更清楚地分开,避免错觉,以便阅读。此外,也可将相邻的文章中加一浅的底纹或套色的底纹有效地区分文章。 (3)结合作用 一组反映同一主题的稿件,往往需要用花边将其归纳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感觉,以便与其他类型的稿子区分。此外,当一篇新闻稿配有评论、照片和照片说明时,要用线条将其结合在一起。言论文章一般用楷体字,但楷体字由于字身偏紧偏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大,给人以松散的感觉,因此,言论文章常用花边围框,把文章“捆”起来,以增强紧凑感。 (4)表达感情 由于花边的形状各不相同,其风格和感情色彩也不同,由各种花纹组成的花边显得比较生动、活泼,装饰性较强;文武线和粗细不同的直线则显得朴实、深沉、严肃。喜讯、好好事、奇闻异事等适宜用花边装饰;而批判性或揭露性的报道、反映困难情况的报道、能引起人们哀痛情绪的报道,就不宜加带花纹的花边,而应选择粗些的黑线框、文武线框。同样,在一般新闻照片或风景照片的周围加一个黑线框,可使画面产生更为精巧的感觉,但如果画面是一个人的肖像,就绝不能随意加上一个黑线框。由于底纹有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层次,所以它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运用底纹的时候,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点。比如文章的内容是喜庆的事,给标题加底纹时可选图案活泼一些的,浅一些的(彩色除外),而不宜加一块深色的底纹,挂一块“黑板”在那里。而内容庄重、严肃的文章,选用的底纹则不可太花俏。 (5)美化作用 适当运用线条可使整个版面增加变化,显得生动、活泼,花边具有一定的造型美,也能产生装饰性的审美效果,因此可改变一些版面死板的状态。除纯黑色的底纹外,绝大多数底纹都是有图案的,特别是各种不掩字的浅色或彩色底纹,除了本身具有图案外,其外形也可以“剪裁”成各种各样的形状,铺在版面的任意一个地方,平衡美化版面。因此,底纹具有天然的美化功能,在版面上适当地运用底纹,可使版面更加活跃。 (6)形成版面风格 遵循一定的规律运用线条,还可以形成某种版面风格。比如《新闻出版报》有时每篇文章都排成矩形且用线框围起来,形成一个又一个区域,使版面成了许多版块拼成的整体,一目了然,版面简洁、明快。 在排版方面,随着排版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在报刊排版中创造出不少优秀的排版范例和技巧。有时一篇文章在没有花边、饰纹时显得很单调,但只要加一些花边或饰纹,这会使文章活泼生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花边、底纹与文字的综合应用 (1)底纹与标题内容相结合 由于底纹由各种不同图案构成,因此,在用底纹装饰标题时,如果能将标题内容与图案结合起来,就会使标题与底纹相得益彰,增强读者的感染力。 但如果结合得不好,则可能弄巧成拙。政治、经济等内容较严肃的消息,标题底纹最好素一些,而文化、艺术等内容轻松的文章或通讯的标题,底纹可选活泼一些。 (2)底纹与底纹的搭配 在用底纹装饰一条标题时,有时不只用一种底纹。因为标题常常既有主题又有引题或副题,为了使标题富于装饰变化,常常主题用一种底纹,引题或副题用另一种底纹。另外,在底纹中的任一位置都可以叠加或覆盖另一底纹,以求得排版的不同效果。由此,就必须考虑底纹与底纹的搭配,搭配的形式不外三种。一是素底纹与素底纹,一般是深浅相配,上面的文字分别做成阴字与阳字。二是花底纹与素底纹,由于素底纹花纹较为细密,因而与之搭配的花底纹图案不宜过大,否则反差太大,给人以格格不入之感。三是花底纹与花底纹,这种搭配不易掌握,一般不用。 (3)底纹与花边的配合 在美化标题时,花边和底纹配合,这种线和面的结合,往往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有时,底纹四周加花边还是必需的。如运用图案较大的底纹时,周围往往参差不齐,用花边围一个框,就显得完美了。在底纹与花边结合时,由于花边与底纹之间有一定的空白,当底纹面积较小时显得不好看,这种情况可用两种方法来解决。一是将花边的线号缩小;二是底纹放在花边外排版,如排版时底纹选取的面积可略大于花边,而后令其重叠,就可解决空白的问题。 (4)底纹与字体、字号的配合 黑体、宋体等比较庄重的字体宜配素底纹;而楷体、行楷、隶体、魏碑等比较活泼的字体配上适当的花底纹会特别美观。字号如果较大,则不论什么底纹都可搭配,如字号较小,则不宜用线条太粗、图案太大的花底纹,否则,字被淹没在花底纹里影响阅读。此外,在排小字体时,应将字体全部勾白边,以免与底纹相混淆。当然,彩色印刷底纹时字体可以不要勾边。 (5)花纹与花样字的配合 在底纹上,可做各种花样字。深底纹宜做成阴字或黑字勾白边;浅底纹宜做成黑字或空心字勾黑边,任何底纹都宜做成黑字白边黑框。不论是空心黑边立体还是黑字白边立体,底纹都不宜太深。 此外,底纹(尤其是深色或全黑色的底纹)在报刊等版面的排版中还有着平衡版面轻重的作用,如报纸左上方的标题字号较粗较大,而右下方没有大标题或图片,则可选择一些小块的黑底纹做成阴字的小标题或小广告等,以使整个版面轻重平衡,使人们视觉效果舒适。 另外,在排版(主要是书刊)中,有时会经常用到一些诸如报刊刊头尾花以及卡通图或简笔图画之类的装饰图,用以增强版面的灵活性(如放在标题的旁边或上方等)和促进版面的完整性(如放在文章的结尾空白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这些装饰图的选择也应注意与文章内容的协调,不可随意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对于文字的特殊处理,花边、底纹等的应用,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切不可千篇一律,如同一版面中都使用雷同的形式;第二,不可过多过滥,如每个标题都用特殊处理、都用花边和底纹,就会使整个版面显得杂乱无章;第三,除规定要固定的格式外,版面在适当的时间内要有所变化,不要使人们见的都是老面孔,“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些都是排版中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麦生啤酒
小四,一般用倍行距,五号一般用倍行距,四号一般用倍行距。现在一般的论文都用小四或五号,四号字体一般都比较少用到的。我们这里论文排版一般是这样的,如果是文件的话,就用小三号仿宋的字体了。其他一般文档用宋体的比较多。左右边距没有规定就用默认,如果有规定就按规定执行。
奔跑的窝妞妞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旁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教育,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运动的主将。这期间,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国民党反动派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逐步成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后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地、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介绍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中国的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艺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1938年出过《鲁迅全集》(二十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一杯甜柠檬水
作为旧文人,一般当领导的都是学究,精通书法,而当秘书的理所当然地也都懂点书法,所以,秘书与书法有一定的关系,起码端庄清雅的一手好字是秘书必须具备的,特别是重大事件的记载,文书档案会被记入历史资料,旧秘书中许多是书法高手,不然难当此重任。那时候,秘书还常常担任速记工作,速记是一门已经绝迹的文字技术,可以将领导的原话(包括方言)如实记载。新时代,特别是近年来,现代的秘书工作有了极大的改变。秘书通常使用电脑进行文字记载的撰写工作,动笔的时候很少了,但是,作为专业技能,当秘书的一般也都会有一手好字,但离书法的范畴还是有较大距离的。于是,秘书与书法之间又有了新的联系,当今社会,“书法家”领导有很多,许多领导有“舞文弄墨”的爱好,那这此些领导的秘书肯定会懂点书法,有的甚至是行家里手,不但要为领导表演书法鞍前马后,另一些头脑较好的秘书充当起了“掮客”,专门应付需要领导题字的企业家。总这,随着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逐步脱离,现在的秘书与书法之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少。
刘小刘1234
本文探讨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主要从悲剧意识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产生悲剧意识的作者的生活基础两方面来讨论,同时,谈谈他的小说的悲剧的社会深刻性。作者认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社会状况和鲁迅本人的生活基础是其小说悲剧意识产生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近现代的苦难历史,让中国社会整个都浸透了血和泪;而鲁迅童年时所遭遇的家庭变故,青年时的求学经历是促使他的思想转向悲怆的内核。其小说的悲剧意识有着深刻的社会性,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鲁迅小说,将鲁迅小说中的思想性理解得更透彻。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这话有些道理。我们的古文学中,能称得上真正悲剧的作品的确难找。所谓真正的悲剧,指的就如古希腊埃斯库洛斯所写的那样的悲剧,就如《俄底浦斯王》那样的悲剧,就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那样的悲剧,有着深刻的悲剧性,且悲得很彻底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古文学中的确很难找到。我们的先人们好像不怎么喜欢悲剧,总想往着美好,一些称得上悲剧的作品又往往被缀上个喜剧结尾,给予了读者、观众一个心理上的满足,否则,让观众眼泪汪汪、心情沉重地走出剧场,他们是不干的。古文学中,很具悲剧性的作品恐怕要算汤显祖的《牡丹亭》,据说汤显祖在写这剧本时,躲在柴房中大哭了三天三夜,就如巴尔扎克哭他的高老头一样;又有一演员在演唱《牡丹亭》时,由于悲伤过度,竟当场死在了舞台上;有一痴情女子读了《牡丹亭》后情不自禁,写道:“冷雨敲窗不忍听,挑灯再看牡丹亭。世上也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可见这作品是多么的让人悲伤了,可这部堪称中国第一悲剧的作品却依然在其结尾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其它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总让人觉得悲得不彻底,悲得不过瘾。鲁迅先生对悲剧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他认为悲剧是“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固然让我们满足,悲剧却更让人深思;喜剧让我们向往人生的美好,悲剧却让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生活中有喜剧,但人生也绝不少上演悲剧。我们说鲁迅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真正悲剧,绝不是从他的作品能赚取读者多少眼泪这个角度来说的,如果把获得眼泪的多少作为评定悲剧的标准,那么鲁迅小说是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悲剧的;只有那早些年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近来的《母亲快乐》才能堪称“催泪弹”似的悲剧。但是从悲剧的社会深刻性上说,这两部电影是根本没法与鲁迅小说相比的。我们常说,鲁迅小说是“含泪的笑”,这个评价恰如其分的道出了鲁迅小说的悲剧特点。“笑”是其小说的外在形式特色,“含泪”才是“笑”的实质;“笑”是第一反应,“含泪”是深思后的结果。鲁迅小说以其“笑”的外衣遮盖其“含泪”的内核。所以说,鲁迅小说的实质是悲剧性的,而且有很深刻的悲剧性。如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奠定了其小说悲剧的基调,其它的如《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药》、《伤逝》、《奔月》、《铸剑》、《出关》等等,哪一篇不是浸透着泪水的悲剧呢?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的会打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的烙印,即便是反映上一时代的事,也不可能没有本时代的影子在里面,所以探讨一个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形成特点,就不能不说到作者所生活的社会背景。鲁迅小说是在我国近现代社会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小说自然深受时代的影响,形成其小说悲剧意识肯定也就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况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的民族经受了一百多年的战火洗礼。就是到鲁迅生活的年代,我们也已经遭受了七八十年的战争灾难了,长年的被动挨找受欺凌的遭遇,让中国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浸透着泪水,中国人的心里早就是饱和的血与泪了,在血与泪水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又有几个没有悲伤的往事,可以说,悲剧性几乎成为那个时代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中的东西。由此可见,鲁迅的弃医从文,是想改变国民的冷漠麻木,而且是怀着一种忧思忧愤的心情的。这就注定了他的文章不可避免的会带上一种深重的悲剧气氛。而这种悲剧气氛,显然是时代赋予的,是那苦难深重的近现代社会赋予的。鲁迅早期的思想特点,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家庭由小康一下子坠入困顿,小小年纪便尝尽世间冷暖;投异地、走异路,出国寻求新思想;几次改变梦想,确立文学救国的理想……这一系列的经历对他早期的思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的变故,让他感受到世情的凉薄、普通人的冷漠;在国外目睹中国人的受歧视,又使他燃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中国人自己的不争气,让他痛心疾首,决心改造国民性;进化论对他的影响,又让他始终对前途抱着希望……他的梦想几次改变,但都不脱救国救民的核心。一方面是积弱的国家现实,一方面是国民的愚昧和麻木,促使鲁迅不得不以一种悲怆的心情来展现这个现实,以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剧情怀来鞭策国人,这自然使他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带上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探求国民性,是鲁迅毕生做着的事业。国民性问题一直是鲁迅所痛心疾首思考的问题,并以此为轴心建构了他极富有历史启示的小说世界。在造成历代相沿的悲剧性命运的诸多因素中凸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心灵的扭曲和扼杀,是《呐喊》、《彷徨》创作的基本着眼点。在他的小说中,尽管对赵太爷、鲁四老爷、四铬先生和七大人等食人谱系中的成员施行了分寸得当的挞伐,并不惜挤出他们潜意识中的卑鄙来公开展览;但更多地还是着眼于对愚弱国民的严峻剖析。尤为残酷的现实是,像祥林嫂、阿Q等被人吞噬的对象都无时不在自食,更有柳妈一类的人在被食时同时也在食人!这种景象早在鲁迅新小说的发轫之作《狂人日记》中就已有所表现,并显然被作者有意强调过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鲁迅要揭示的是国民性中的劣根性,在他看来,群众,永远是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他要以他尖锐的笔,揭出隐藏于国人灵魂中的丑恶,引起启蒙者、社会改革家的注意,以便改变国民性。
妞我等你长大
早前,书法是秘书(俗称师爷)的探路棍,敲门砖,名片。是秘书与长官,大人结秦晋之好的信物。要多重要,有多重要。现当代,书法功能减弱了,但是不等于不重要了。现在实行无纸化办公。大量来往信件文抄都被漂亮的打印件所代替了。但是,文化的进步,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书法也许其实用性不大了,但却转而成了秘书自身素质的含金量了,一手好字,是秘书的一段无声广告。代表着这个秘书的成色。书法与秘书的关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关系。但却是增光添色的关系了。
雨中之苇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相关图片 鲁迅专栏 鲁迅作品
毕业论文各级标题字体字号具体要求 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
数字图像处理方面了解的了。
我也是会计专业的,你可以写纳税方面的,这是老师比较重视的话题 题目:依法纳税的认识 目录:1、企业所得税概述 2、计税依据概述 3、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4、
毕业论文标题字体字号要求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字体字号格式要求如下: 1.论文题目 黑体三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2.“摘要:”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