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喵喵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电影。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很多年了,一个人在宿舍看电影,居然不是恨不得早点结束或者看了点时间就觉得难受看不下去了,哪怕是公认的好影片,而是担心,担心进度条走得太快了,电影快结束了。因为特殊原因,不得已出寝室,依依不舍。办完事,抓紧时间回来。再要看时,居然有种朝圣的感觉。 当然,这恐怕只是个人感觉。即使我自己,稍微一思忖,也能发现不少逻辑不自洽的细节。然而,在无奈看完正片后,我仍然舍不得关闭播放器。一直等,一直等。画面居然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是字号极小的演职员表,而左边居然是一段微电影式的小故事:男女主不再是音乐附中中学生,而是社会人。只是,过得似乎并不好。当他们蜷缩在角落里时,仍要遭受生活的打击,这时候,年轻的他们,中学生的他们出现在他们面前,引导他们重回中学的教室。也许,是重回《闪光少女》的那段故事。 是的,也许,这就是打动我的地方。作为混沌茫然、苟活于世的我来说,需要一点点东西能够沉在心里,又浮于生活表面。在自己无可奈何的时候,在自己惊慌失措的时候,在自己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乃至生活本身时,能够想起这段日子,能够从这段日子里汲取养分,再次站起来,去拼去冲,去咬去啃。那么,我欣赏影片中的什么呢?是女主追求男二的勇敢吗?是“千指大人”的那段关于理想不应该被背叛的“鸡汤”吗?还是男一油渣为女主的无私付出吗?或者是二次元的描述中,那面旗子中写的“即使弱小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有伙伴”?或者就是二次元本身在努力,让别人得到认可?是的,都是吧。 印象中,片中第一次打动我的应该还是塔塔在介绍小霾(千指大人)为了弹好古风曲子,《中国通史》读了好多遍;贝贝塔塔为了帮助她,也在很努力学习古文,争取为曲子配上最好的词;没有一句台词的小樱也在研究民族乐器的起源,号称从夏商周到近代就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乐器演变。是的,我似乎找到了。就从这里出发,我看到了一种叫做“热爱”的东西,我看到了为了“热爱”愿意不断奋斗、不断实践的具体范例。与西洋乐斗琴的故事、在国家音乐大厅演出的故事、在小湖边油渣表白的故事、陈惊和油渣在诸位领导中争取排练机会的故事、陈惊在别人的不解嘲笑中依然表白的故事都是如此。严格说,西洋乐和民乐那么强烈的冲突,感觉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但忽略这个背景,关注各路人马的表现热爱、实践热爱、保护热爱却是令我动容的。我有过这样的日子吗?高三算吗?考大学英语六级的时候算吗?还是别的什么时候?似乎,我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所为的热爱奋斗过。或者,我根本就没有过什么热爱。或者,有自己的热爱,但是受到挫折之后,放弃了所谓热爱。这是否可以反证:我就是没有热爱。如果有,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为何就那么轻易地放弃了?我想学历史,却只是浅尝辄止;我想学文学,却害怕不好就业就选择经济;我想写文章,但是缺少人关注,就干脆少写;我想······我想,我只是想吧。所以,当看到别人为了自己的热爱而不断去奋斗,而做了自己能做的努力之后,汗颜而悲伤、悲伤而感动,感动而惭愧,惭愧而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不!我说得还不够透彻,我想的还是太过浅薄。所以,当走入学生食堂,看到同学们吃饭时,我感到羞愧;当走入教师公寓,一阵茫然,我感到羞愧。是的,我感到羞愧。我感到自己在一个漩涡之中,自己失去了某种力量。我以努力的名义在哄骗自己,当骗无可骗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如狗屎般无用。不,狗屎还有用。 不!我也在努力。不!我真的在努力。只是,我努力的程度和自己的预想相差距离,我自己无法忍受;只是,我很难原谅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却总是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我真的尽力去做了,但是真的还不够,真的会因为自己的这些表现而与自己的目标相差好远。所谓考研,书买了看了吗?浙大的梦现在变成了更小的梦,但是我依旧看不到任何希望。或者,是自己给自己催眠,还有希望——谁给你的希望? 你的青春谁做主?至少我感觉自己做不了主。为什么喜欢看网络小说?因为它们的代入感让我们体验了一把成功。每当从小说中起身,害怕恐惧、躲闪彷徨如空气般无所不在。讨厌无所事事的自己,讨厌虚浮混沌的自己,讨厌自己。你瞧,我在歇斯底里写下这些时,手机推送了一条信息,我又忍不住去看了。接着又看了别的推送。又是几分钟过去了。哈啊哈,干甚么? 不!我看的是一部挺好的片子。我也只是想写一篇挺好的读后感,又变成了自我的批判。虽然我应该被自我批判,但是我想我也不能陷入这种自我批判之中不可自拔。我能力不是最强,必然有无数问题解决不了。我不够努力,我看不惯自己不努力,但我在行动。我在调整,我会做能做的。也许只是一点点,在别人眼中。我做不到陈惊、油渣那样,我做不到网络小说的主角那样,我是《我为歌狂》中的无脸人,我是路人甲。可是,我就是我。我不是不一样的烟火,我就是我。我就是我呀。我的青春谁做主?谁插手,每一步都是我自己下的手。 我没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样的人,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没有吧,有点儿丧。但也可能有哟,哈哈。你看,刚刚手机又推送了,我也没看呀。没有刻意说不去看,真的就是很自然地没有去看呀。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呀。我的不完美,让我很难受。可是,我就是我呀,你就是我呀,我不接受自己,谁又会真正接受自己呢?我有很多缺点,我不够努力,这是真的。我也知道。但是,我不是也在尝试改正吗?也许我改得比较慢,也许我比较笨,但是我真的在改呀。你告诉你的学生说不要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对你自己为何要双重标准呢?是的,我在为自己辩护呢,你讨厌这种辩护,或者说害怕这种辩护是自我满足、自我懈怠。但是,你总要活吧,你总要过日子吧。你不会真的要把自己给消灭掉吧。你看看你刚刚气息不匀、呼吸不畅的样子,你回忆一下你刚刚仰天难啸、汗流浃背的样子,你真的喜欢这样的自己吗?你看过《心理罪》,你知道有很多罪恶是自己心理不顺而造成的。你要毁了这些吗?不!你不希望。你希望的是平和、安宁。所以,你能去体会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隐含意境;所以,你会喜欢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中的淡然平静。 是的,是的。你要努力,你要努力。你也在努力,你也在努力。你会遇到些小困难,你会有困惑,你会遭遇莫名其妙的一些情景。但并不代表不好,并不说明太坏。还好,还好。你看电影里,那些奋斗得成功的闪光少女少男后面还不是遭受困难回去寻找少年的精神吗?你真的没有少年的精神吗?还记得初一的时候黑板报上那只像老鼠的猫还是像猫的老鼠吗?还记得自己嗓子哑了,在胶州啤酒节上的坚持吗?还记得自己为了背单词早起到黄土高坡上呼喊吗?还记得自己写第一部小说《龙虎固强》时的废寝忘食吗?人不可能一直都那么燃,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的道理你早就知道呀。 是的,是的。我又在自我辩护了。自我辩护之后要努力才好,而不是又去玩了。我知道,我知道。我会尽力去做的。我是没心没肺,我是恐惧害怕,但是你应该可以看到自己的方向。你要给自己设一些计划,定一点目标。去做吧,去做吧。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要为了别人不努力而过度发火,也不要为自己不努力而自伤自残。你笨,也不笨。你在做着事情呢,你在做着事情呢。你会有好结果的,你要相信你在做事情的。不要不相信,不要害怕。不要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陈惊被千指大人训话叛徒的那样子,活生生像你。陈惊妈妈在面对陈惊说要放弃学扬琴时说的啥:你想放弃什么吗?听听你放弃的那个东西答应吗?你想放弃文学?放弃写作?听听文学、写作答不答应?你放不下的,他们成就了今天的你,你就是他们在人类身上的具体表现之一。你放不下的,你逃不了的。你收收心,你走一走。天高地阔,你能走几步算几步。逍遥人间,你能多逍遥就看你做到什么程度。我有热爱吗?我当然有热爱。即使这个热爱持续的时间似乎不是很长,或者说是断断续续的,但它依旧是热爱。害怕写作没人看,我真的因为看得人少就没有写了吗?遇到挫折我是有时放弃了,但是我真的彻底放弃了吗? 燃!很多时候,是一种挺好的状态。你的青春谁做主,谁做主都是你自己做主。燃不燃,燃、不燃、不燃、燃,循环。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呜呼呼!
Pocky小豆丁
这是一个你没学过乐器就不会懂的青春故事。
民乐专业的扬琴少女陈惊喜欢上了西洋乐专业的钢琴师哥,一场中西洋乐器的战斗因为两人的关系再次拉开序幕。伴随着二次元民乐少女的出现,次元乐队正式成立。
……
西洋乐看不起民乐不上档次,
民乐看不惯西洋乐的装。
……
明明民乐才是中国最正统的艺术形式,
为什么会被人瞧不起。
我所珍爱的,是决不允许你们侮辱的!
这是我们热血而中二的青春!
闪光少女,讲的是这样一个为了梦想去追求的故事。
我们骄傲的学习老祖宗留下的艺术
闪光少女的故事发生在高考临近的一所高中,
而这所高中的所有学生都是怀揣自己音乐梦想的艺术考生。
……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这是属于艺术生的别样青春。
……
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女追男不成功,结果男配角上位的狗血爱情故事吗?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个汇聚了流行元素的音乐大杂烩吗?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高中青春片子吗?
其实,不然。
陈惊他们所经受的日复一日的训练,
是疲惫的,是麻木的。
你只看到了,
他们在漫展上令全体粉丝沸腾的《权御天下》。
但你知道,她们九点以后在练习室排练了多久吗?
……
时间紧迫,不公正的待遇,西洋乐的嘲讽。
如同三座大山,压在民乐团的身上。
……
同样都是音乐学校的,
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区别待遇。
陈惊她不甘,
她和502的二次元少女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终于向师哥证明了什么是民乐,什么是扬琴。
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一次的演出结束,
就真的结束了?
你并没有改变任何事情。
你仅仅是尝了新鲜感就此罢休。
……
民乐还是会继续被西洋乐压在下面,
甚至于到下一年民乐停止招生。
……
这就是民乐最后的结果,末路吗?
陈惊纠结了,我为什么要选择扬琴,
我为什么要选择民乐,
如果当初我学的是西洋乐,
会不会就是不同的结果。
其实,学什么乐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正把它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样的去珍惜它。
……
为了不让民乐就此止步,
陈惊率领民乐专业的所有成员发起了挑战。
一场《野蜂飞舞》见证了民乐团的实力,
也揭示了一个真理。
音乐本无国界,西洋乐和民乐其实本无矛盾。
音乐传递的是精神,是气节,是演奏者的心。
民乐专业保住了,矛盾也算是暂时性的解除了,
为了帮助招生,陈惊她们密谋了一场大型的演出。
被遗弃许久的编钟重回演出的舞台,
一场盛世的狂欢即将拉开帷幕。
……
影片中只有几个镜头是记录了他们排练的过程,
但都是匆匆一瞥,
还有些艺术性的加工。
但是,真正的艺术生的排练是枯燥无味的。
有着六年西洋乐练习经历的小编我深有体会。
当看到陈惊跟老妈说,我不想学扬琴的时候。
我深有感触,因为这句话我也说过。
而且不止一次。
……
我曾经十分痛恨我老妈,
为什么每周末别人出去玩的时候,
我却必须背上我的乐器风雨无阻的去练习。
老师严苛的指导,让我一次次倍受打击。
……
我曾很多次问老妈,
我可不可以放弃了。
可惜每次的答案都是否定,
一直到高中课业紧张了,
我才告别了练习乐器的日子。
我的大学就如同陈惊一般,
相反的是,
我加入了西洋乐团,
没有和民乐团的矛盾
也没有校方的干预和阻拦。
有的只是,没人在乎。
……
被人冷落的滋味,
可不好受,
好在我们团长是个全能的小提琴手,
能够给我们改谱子,
让我们能够演奏合奏乐章,
也给了我们上台的机会,
……
直到灯光打在我脸上的时候。
我发现,这六年的埋头苦练值了。
……
正如同在漫展上,陈惊所看到的。
即使我们很弱小,但是我们有伙伴。
学音乐,本来就是一条难走的路,
何况是打算把它当作一辈子事业的音乐艺考生。
刚学乐器的那两年,
是最痛苦的,
因为要打基础。
……
一个音吹好久,
一直到你脸红脖子粗,
喘都喘不上来气,
对了,我是吹单簧管的。
……
还有演奏姿势,
拿着乐器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那可比站军姿累多了,
一瓶水拿五分钟都会手酸,
何况是沉甸甸的乐器。
……
学乐器的第三年,
我获得了成为入门学童的证明。
手上起了厚厚的茧子,
不过总算那个地方再也不会疼了。
……
第三年开始,终于可以练习完整曲子,
告别了之前的音阶练习。
就如同陈惊她们所演奏的歌曲,
基本上通过勤加练习就可以掌握。
但是,为了我耗费的日日夜夜已经数不清了。
每当看到陈惊和她的民乐团演奏的时候,
总是想起当年练习的日子。
还有乐团里的伙伴,
毕业了,也就走了。
告别了所爱的乐器,也告别了自己的青春。
……
我们已经无法像陈惊她们一般,
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
仅仅只能在闲暇之余,
擦掉上面的土,静静地给演奏一曲罢了。
……
而我,
在毕业之后,
已经将单簧管封存。
估计,以后。
很少能在拿起来。
……
我怀念那段在乐团的日子,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成就都要感谢当年的自己,
我们都把音乐当作自己的梦想过。
……
我们的故事可能就在这里结束了。
可是陈惊的故事还在继续,
此生无悔入乐团,感谢曾经坚持的那些年。
……
感谢你们,
让我们重拾对乐器的回忆,以及那份深沉的爱。
CamillaGao
次元之间没有墙,认真的人最美丽
【温馨提示:本文含有剧透。】
从月初开始就一直不停有人提起《闪光少女》了,大家都不吝溢美之词,关键词包括“二次元”、“青春片”、“民乐古风”等等,成功勾起了我的兴趣,而随着观影群众的增加,终于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是好是坏,要看了才知道。
看完之后,从我自身感受来讲,如果单纯当成一部院线电影,成片效果算是“功过各半”,但要附加上其他东西,诸如张扬又适度的青春时光,追求挚爱和梦想的坚守,文化与艺术的传承等等,我还是非常乐意给出鼓励、支持的态度。
本文以“肯定”为主,所以就先来说说缺点吧。
整部片子看下来,给我最不适的感受就是:里面一直在营造一种对立和鄙视的氛围,大到从刚开场直至快结束时西洋乐和民族乐之间的敌视,小到“次元”乐队首次去漫展演出前观众们的不屑,许多言行举止都把大写的“就看不上你”摆在脸上……这不叫“不理解”,而叫“没教养”。
当主角一伙人所在的民乐众被西洋乐众欺负地快要“绝后”时,双方甚至都约架在视察领导EASON面前来了一场“斗琴”,且不说文无第一,他们的输赢标准是什么,比谁的动静更响更持久么?……
我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先抑后扬能增加戏剧效果,翻身打脸看着确实爽,现实中也的确有“鄙视链”存在,所有不公和式微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呀。只能说,想要做的效果没出来,结果成就了不少尬戏。
这个问题也延续到了人物关系和剧情串联上,“神经”向学长表白,用实际行动介绍杨琴和自己,最后还是失败,拒绝就拒绝嘛,为啥只是两个人的问题,最后又变成钢琴不知杨琴、西乐鄙夷民乐的矛盾了?能再软化打磨一番会更好。
当然,真正的男女感情线还是在神经和男闺蜜“油渣”身上,打从一开始就能猜到尾的设计,应该说这部分其实没啥大毛病,点到为止看着也蛮暖心的……只不过,由点及面,从情窦初开到校园生活到热血年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青春”还是加了一层滤镜。
好了,接下去谈谈优点,同时还是会顺带提一些不足之处。
影评的故事很简单,学杨琴的民乐二年级女生“神经”(陈惊)犯花痴喜欢上了学钢琴的西乐三年级男生王文,可男神说“杨琴是啥?我要出国,你别搞我。”神经为证明自己,就想组个民乐乐队,可除了“油渣”外没人搭理她,不得已之下,她找上了502寝室的四人。
“二次元”是《闪光少女》的一个重要标签,影片在初次介绍四个人的时候用力略微过猛,樱仔不敢讲话生人勿进,贝贝酱和塔塔酱穿着LO装打游戏,酷爱《黑执事》的小霾更像是个帅T……典型到有点太典型了。
但与众不同只是她们的表象,神经用手办勾引,迅速拉她们入伙,也就此上演了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桥梁”,神经与油渣分别是这座桥上的两条路:
神经是“从三到二”的那条,她之前对二次元一无所知,原以为只是看看动漫打打游戏买买娃娃,随着交流加深,才知道在自己的认知外,还有这样一片广阔博大且同样需要真诚与努力的天地;
油渣则是“从二到三”的那条,他实际上一直就是资深宅男,只是囿于周围世俗的曲解眼光才掩饰自己,在得知小霾就是B站上弹古筝的“千指大人”后,他立马原形毕露,可惜因为形象太丧,还留言“平胸差评”,一开始也没被接受——当然,之后脱掉外套摘掉眼镜就变小鲜肉了也是挺“二次元风格”的。
就这样,6个人渐渐磨合成为了次元乐队,他们要面对外界不理解声音的冷嘲热讽,也要为内部间的矛盾头疼烦恼,但最好的应对办法就一个:努力做好自己。
比如他们首次去漫展上演出,之前观众们为女子歌团而疯狂呐喊,一见到下个节目是民乐演奏就走了大半,小霾等人为了台下屈指可数的粉丝继续用心弹奏,一曲好听的《权御天下》自然引来更多人喝彩;又像神经和小霾她们闹散伙,开口说“我妈让我学杨琴我才学的”,最后还是找回了喜爱的本心,并在之后的斗争中再次与伙伴并肩作战……这些桥段虽然略显生硬,但透露出来的精神足够积极向上。
再看下去,会发现“二次元”也只是一块拼图,对于传统民乐的热爱和坚持才是更大的一块。这绝非是异于常人的穿着打扮和学一件民族乐器那么简单,他们要通晓历史、乐器、曲目以及相关的发展演变和各类版本,更要在平时诸多不解下刻苦练习和坚守。
谈一个细节:在去推介演出前,乐队发现还少一套编钟,但这乐器真是可遇不可求,当大家都准备放弃时,一直偷偷把场地借给他们排练(顺便唱K)的看门大爷主动帮他们,把放在仓库里吃了20年灰的大家伙翻了出来——当油渣颤颤巍巍地在众人屏气凝神中敲响编钟时,空气里满是青春对于厚重历史的朝圣,以及历史对于热情青春的微笑。
最终的高潮戏,当然是民乐学生们在西乐学生们的帮助下暗中进入演奏厅,奉献了一出“彩蛋”演奏:此时,双方已摒弃前嫌,始终热爱民乐的学生们用心演奏了牵丝戏,OTAKU应援团们上前暖场,洛天依满场飞舞,贝贝酱和塔塔酱之后还弹起了吉他(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台下的家长孩子们收获了惊喜,掌声雷动。
理想、美好、努力、奋斗、成长……这不就是青春吗?
当然,更令我感动的,是这场终极演出的三个节点:先是门卫大爷朗诵了一段《苦哉远征人》的“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接着是神经、油渣、小霾等民乐学生们的演奏,最后是台下小朋友们的欢乐、好奇和希冀。老、青、少三代人的同场经历,似乎也象征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薪火相传。
这一点在影片结尾更加明显,陈奕迅领导在上次视察的时候要求把民乐区外的铁门拆掉,这次又把自己孩子送来学习音乐,同时,也有更多“二次元向”的学生成为了新一届的民乐系学弟学妹……
尽管有着不少拙劣、稚嫩,甚至有失偏颇的问题存在,但《闪光少女》仍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国产青春电影(貌似平时也不看这类片),二次元也好,民乐古风也罢,都是借物咏志的一种方式,它还可以是篮球、电玩、手工、书籍……关键是里面透露出来的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这也是一种青春,这应该成为大家的青春。
我是蜜桃桃
音乐本是没有国界之分的,二次元的世界也并不是如同导演臆想的那般另类,但在《闪光少女》中,不论是将二次元刻意的划分为另类去编排也好,还是将民乐与西洋乐进行对立也罢,以此所矫揉造作呈现的故事,着点的燃情,又能拿什么去得见青春的真挚呢?!
在看《闪光少女》时,其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摇摆少女》,同样是正值花季的青春少女,同样是阴差阳错的音乐梦想,抛开电影二次元的附加,两部作品是尤为相似的,但与后者不同,在《摇摆少女》中不论是音乐梦想的缔结,还是情感徐徐道来的酝酿,都令人能去接纳那音乐与梦想的糅合,但在《闪光少女》中,却让人很难去看到这种真挚淳朴的内在。
首先《闪光少女》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不论是民乐也好,还是二次元也罢,这些东西更像是被导演贴在演员身上的标签,种种刻意造作的剧情展开,对民乐和二次元符号化的堆砌,只是在不断的去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并且电影自身也并不理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二次元与民乐,二次元既不是让一个演员整天穿着如同巴啦啦小魔仙的衣服,民乐也更不是拿读了多少遍《中国通史》来卖弄自我的标榜。
在这种符号化的堆砌中,电影也俨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其几乎无法去树立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所有的角色俨然都成为了电影展现矛盾张力的道具,这种矛盾是什么呢?就只是将民乐与西洋乐刻意的对立起来,在这种对立中,电影所做的只是一再的贬低西洋乐,而树立对民乐的推崇,还弄出了一场中西对决来让民乐去大放异彩,殊不知这种做法,实则与那些歧视西洋乐的学生又有何异同呢?
一个好的青春故事并不需要一个又一个噱头的叠加,执着于民乐的青春,钟爱于二次元的青春,其实都可以呈现出一段关乎梦想的燃情所在,但电影却并没有能攫取这种真正源于青春的光芒,而只是徒有其表的让人看到了些许浮于表面的闪光。
个人评分:5 文/梦里诗书
一般的话大学的毕业论文都是学院的安排,或者是学院的出题或者是出方向。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模板,供大家进行参考: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
对于毕业论文一般多少字每,个学历阶段都有不同的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对于一般情况下,大专毕业生论文字数要求是最低的,一般要求在8000左右,本科毕业生论文字数要求较
现在这个天才少女顺利的考入了大学,而且在学校中经常会参加一些组织的比赛活动,每次都可以拿到很好的成绩。
关键要看你的毕业论文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毕业论文而且各个学校在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上不尽相同所以你最好到学校网站上去查找相关格式要求,或者到所就读院系去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