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陶渊明坚守议论文素材

陶渊明坚守议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陶渊明坚守议论文素材

作文素材:关于陶渊明的作文素材及其运用范例。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一)高考作文优秀片段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关于陶渊明的作文素材及其运用范例》。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二)写陶渊明的对联。昔我曾眠三径菊;今谁又抱一山诗?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三)重点人物素材陶渊明在各种话题中的灵活应用上帝的账单: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穷则独善其身: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镜: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佞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走近陶渊明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题记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著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页,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环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响又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菊点宁静。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倒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宁静,和谐。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无愧于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现在您的生活已经很接近于您的理想了:在这个远离尘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劳作,自得其乐,又有香菊清酒于您相伴,那高洁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吗?祥和幽静,纤尘不染。那诠释情怀的酒不也是您的最爱吗?与生和谐,远离凡尘。伴着它们,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您的生活抑或说您的归宿就是归隐,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也是您的人生。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乐的老人,您一生无憾。因为您的心界即是幽静的,高洁的,政事的污浊必定无法搅扰您的生之和谐。面对南山,您似乎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淡泊的心态。您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自己心境的了解与共鸣才是真正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您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生活闲适,而不必"心为行役",自然游目骋怀,参透自然。您告诉我,在污浊社会也不能随波逐流;您告诉我,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您告诉我,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做那个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诉我,"真",永生不灭…仿佛是灵魂回到内心,我猛地惊醒,窗外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而我心中,却多了几分坦然,几分宁静…隐者颂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怀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桃源梦境\\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南山菊影\\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勇于放弃\\敢于清高\\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滑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吗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评析:这两篇文章分别侧重从"清高"和"淡泊"的角度,歌颂和怀念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其实,在写作过程中,又有哪个话题不能运用陶渊明这个材料呢?象苏轼、陶渊明这样的大家,在话题作文中,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素材本文源自网络,楼主若不采纳 必须给个赞啊

1.年少有志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 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拒绝了。

分析: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

2.陶渊明择友

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见 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偃卧床上饿了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 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也。”檀道济临去时馈以梁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当时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

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

3.交往

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陶渊明,陶渊明却认为没有和他结识的必要。王弘于是求救于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遇之。庞氏探知陶渊明要去庐山,便准备酒食,在半途的地方等待他。庞氏见陶渊明果然来了,便请他下奕共饮,陶渊明欣然就饮。不久,王弘伺机而至,陶渊明正喝得酒酣耳热,也就对王弘不加婉拒了,王弘始得结织陶渊明。

分析:朋友交往需要时机,也需要共同我爱好,王弘正是利用这一点,才能与陶渊明相交,可见,在与人交往中,策略、时机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适用话题:交往、策略、时机

4.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天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回家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他的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彭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酒,于是就在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经去职。后来,他写《归去来兮辞》这篇传世之作。诗人在序文里交代了写作原因。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这就可以看出,陶渊明宁可饿肚子,也不原违心地适迎上司而混迹官场。

分析: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典范。

适用话题:气节、美德、自尊、坦诚

5.归园田居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已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这组诗历来被视为开了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先河。其一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鲁思故渊。”诗人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气质不适于做官,他的生命只属于山水田园。十三年的仕途奔波如今看来就是“误落尘网”中了。

分析:陶渊明在仕途上虽然失意,但却在山水田园间得到了安慰。自陶渊明后,归隐似乎便成为大多数文人墨客对仕途失望后,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换个角度说,这也是文人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

适用话题:失意、诗意地生活、逃避、网、表率、清醒

6.天灾人祸自悠然

接连不断的人祸还没结束,天灾又飞降陶渊明一家。这年夏天,在他笔下那么安宁静谧又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诗人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虽然他努力以君子固穷的气节来安慰、鼓励自己,可严酷的现实仍然让他心中难以平静。他多么希望自己是出生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啊。在传说中那个远古社会里,道不拾遗精食多得吃不尽,余粮就放在地头。然而,衣食无忧作为他最简单的心愿竟离他那么遥远。

分析:至痛无言,至忧不语,写诗作文往往在痛定忧平之后。诗人诗文中虽然很少展现过强烈的失落与忧愤,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诗文表面的平淡,还应看到他心中生而灭、灭而生的烈火。

适用话题:灾难、渴望、表面与实质、矛盾

7.酒中隐士

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陶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从他开始,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分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就与酒相知,酒常常成为了他们寄寓情感的载体。从一些“饮酒诗”中,可以体会他们当时或忧或怒或喜或悲的心情。

适用话题:文人与酒、寄托、爱好

8.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也是菊花。相传有一年,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陶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不能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也神奇,那年的九月九日,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赏花饮酒、尝饼作诗,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陶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后来国人重阳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喜开菊花宴,醉饮菊花酒,既与陶渊明神交,又可祛病延年;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的别称。

分析: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的品格高洁、质朴而又从容,具有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以菊花喻人,既有入仕的超然,又有出世的积极。陶渊明如此爱菊,想必是以菊自比,欣赏菊花的品格。

适用话题:菊、格调、情操

9.陶渊明与桃花源

提起“桃花源”,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他,写下那篇脍炙人口的佳文,使桃花源成了“把古今游人忙煞”的游览胜地。《桃花源记》,倾注了诗人毕生的辛酸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的成篇,与诗人的品德、气质、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桃花源记》是一篇以探访武陵渔人的经历为线索,有着曲折故事情节的散文。桃花源在诗人笔下,是一个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分析:《桃花源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正是作者对战乱不止、政治错聩、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反抗,表达了诗人的社会现想。“桃花源”成了一切美好理想状态的代名词。

适用话题:现实与理想、愿景

10.易代悲歌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陶渊明五十六岁。六月,刘裕代晋称帝,改元永初。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东晋灭亡。值此朝代更替之际,诗人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作为曾经入仕东晋的旧吏,他有失君亡国的悲哀和屈辱,无论东晋王朝多么令他失望,他毕竟曾经是他的一员。而且,新朝还会给芸芸众生带来什么样的祸患,还会给他这么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带来什么样的烦扰,也是难以预料的。再者,作为一个垂垂老矣的贫士,晚景凄凉,前途黯淡,行将就木,一切都成为云烟,改朝换代所触发的,更是自身一生失意、潦倒不堪的慨叹。

分析:处于前途和末路之间,陶渊明表现出对未来的茫然,加之岁月不饶人,年迈的他满眼尽是凄清之色。

适用话题:境遇、前途与末路、岁月

【人物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汉族。死后友朋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境界,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陶渊明的晚年,贫病交加,于南朝宋元嘉四年十一月与世长辞。亲友们用检朴的仪式安葬了他,认为他具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并为他立谥号“靖节徵士”。著作有《闲情赋》、《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咏荆轲》、《有会而作》、《挽歌诗三首》、《感士不遇赋》、《自祭文》等。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大辞赋家和大散文家,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名家点评】

1、(唐)王绩: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2、(唐)白居易: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

3、(北宋)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北宋)王安石: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5、(南宋)辛弃疾: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6、(明)朱熹: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之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7、(清)沈德潜: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

8、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9、鲁迅: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所谓朱就是朱砂,墨则是墨汁,赤则是红.顾名思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的意思.我并不赞成这种观点,如果将朱砂与墨汁混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如此的话两者会融合在一起,变成一种新的颜色.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并不包括这种情况.所以说,坏人只能把平凡的人带坏,好人也只能把平凡的人带好.那么,这种说法的论点就是不全面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孩得了严重的传染病.其他孩子的父母都告诫自家的小孩不让与其同玩,只有一个男孩例外.有位好心人提醒他说:“难道你不知道他有传染病吗?”他回答说:“我妈妈告诉我,人的身体是健康的,就不怕被传染”!一直陪伴小孩痊愈. 上高中时,他成绩名绩名列前茅;但他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就班上学习成最差的几个不良同学一起玩;老师告诫他;而他却说:“如果真的变坏了,也不怪别人,其实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坏孩子”!这个故事也能反驳“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这个论点.文中的小孩并没有因为朋友得了病而抛弃他,并没有因为同学成绩差而嫌弃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有健康的身体与坚定的意志,他用这些来帮助了他们.从这个故事可看出这种说法的论据是错误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也并不完全错误,只是要论程度而定,所以当大家遇到“黑”要学会守心,有余力时还要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赤”来感染他.

“坚守”意即坚定的守卫。它与“坚持 ”意思有别。“坚守”之“守”,强调“不使攻破”;“坚持”之“持”,突出“使继续下去”。它与“守望”也内涵不同。“坚守”之“坚”,是一种意志;“守望”之“望”,含一种期待。故三者大相径庭,审题时切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 坚守”是一宽泛的字眼,从语法上看可以添加宾语,可以补写出许多现实具体的内容。本次作文留给考生的较大的写作空间,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现实意义,可多侧面多角度立意。因此,本次话题作文审意立意贵在做到:进行联想,添加因素,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1.、可在“坚守”后加中心词,在“坚守的内涵”上作文章:必胜的信念 高洁的志趣 人生的准责 精神的家园 道德的底线 内心的宁静 思想的清纯 人间的真情 做人的气节(良知) 人生的梦想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也可着眼于“坚守的意义”,在其后加“的力量”“的奇迹”。 坚守内心的宁静,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而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定变得清澈而透明。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坚守认真做事的态度,必定收获友谊,收获真情。唯有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总之,要大处着手,高点定位。选择自己熟悉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写作内容,赋予“坚守”以客观的现实内容,做到文章内容充实具体。但纵观以上各例,“坚守”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制性。应该特指就人的生命历程和精神领域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为了使文章有层次感和厚重感,行文可涉及其中的两三个方面。也可抓住一点,重点突破,务求一针见血。 2.、可在“坚守”前加附加成分:在困境中坚守必胜的信念 在金钱名利面前坚守人生的准责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前坚守传统文化 在喧嚣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内心的宁静 在世俗的洪流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增添具体的现实内容,开启写作思路,使文章更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行文过程中要重点讲清为什么要坚守,坚守此项内容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这样才能作到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目的。 回眸历史,伯夷拒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中,坚守了爱国节操;刘兰芝誓不改嫁,举身赴清地,坚守了忠贞爱情;陶渊明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坚守了高洁人格……构思时,你无论取材何种坚守,笔锋务必指向坚守者的心灵,展示那道无形的底线,渗透进你的感悟与深思,讴歌某种伟大的品格,或者阐发某种深刻的哲理。否则,只是流于写那种有形之坚守,尽管硝烟弥漫,旌旗漫卷,热闹是有,但是不能震撼人的情志,启迪人的沉思,犹如风过无痕,浪行无迹,给人以肤浅浮泛、味同嚼蜡之感。 古人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诚哉此言,广博的情思,惟重一旨。坚守高洁,坚守正直,坚守信念,坚守真理,坚守忠贞,坚守承诺……坚守的对象林林总总,但是你只能撷取其中一个新颖而小巧的角度来演绎真情故事,描绘生活图景,论证真实道理。不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二。横向联想,选择典型事例。 朱光潜曾说:“写作时,要抱住这个题目四面的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上,一直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其中“四面的想”,即全方面辐射地想。事实上,学生在审题的时候,许多情况下,不象老师所想象的能从哲理的高度全方位地审视话题,更多的时候是横向联想在起作用。 可横向联想,具体演化,具体内容为谁坚守什么,如何坚守,有何意义: ①坚守阵地——二战时期的苏联军民(谁)在德军的重重包围中,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坚守列宁格勒800多天(如何坚守),表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感人的爱国情怀(意义)。 ②抗战时期,谢晋元率领八百战士(谁),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击退敌人数十次进攻(如何坚守),给狂妄的日本侵略者迎头痛击,表现了中国军人誓死抗日的铮铮铁骨。(意义) ③谢延信(谁)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气坚守承诺32年,用自己的爱心、孝心和责任心全力照顾亡妻的三个亲人——瘫痪在床的父亲、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先天呆傻的弟弟,(坚守什么,如何坚守)大孝至爱,感人至深。(意义) ④罗映珍(谁)在600多个日夜里,坚守在成为植物人的丈夫的病床前,倾心呵护,泣血呼唤,她为丈夫写了600多封“情书”式的护理日记,每天坚持读给丈夫听,(坚守什么,如何坚守)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意义) ⑤马班邮递员王顺友坚守工作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⑥非典时期,医务工作者,舍弃儿女亲情,舍弃宝贵的生命,坚守在病床前。 ⑦刘殊威不惧威胁恐吓,坚守科学家的良知,公布“蓝田神话”。 ⑧赤脚医生李春燕远离金钱享受,坚守在深山苗寨,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 ⑨ 坚守精神的家园 米,是日内瓦坚守的底线。这一高度,是100年前建造的圣彼埃尔教堂的高度。所有建筑物,只要超过这一高度,拆你没商量,并且永远取消违令者在瑞士买房盖房的资格。让世人倾倒的日内瓦,以坚守的姿态,树起一座城市的精神丰碑,值得每一个人去体味,去深思。 ⑩陈晓兰感动中国组委会 授予陈晓兰的颁奖词: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陈晓兰这样评价: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依然坚持,无怨无悔,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她所作的对得起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在推荐陈晓兰的时候这样写到:一个弱妇女子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陈晓兰坚守医德无私无畏医生陈晓兰,女,55岁,原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陈晓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因此被央视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 .在她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她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 “以身试针”。在她的推动下,国家专门多次下发文件,取缔和查处了七种一度使用很广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曾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肯定和奖励。 首届“感动中国”的感动点是“良知”,特别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像以个人的力量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最终揭穿蓝田股市神话的刘姝威;以一个普通中国女性身份,坚守民族道义,帮助受苦受难的中国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为中国受害者向日本讨公道的王选,都是这种良知的典型代表。在一个需要良知的年代,他们至今仍然是一种标杆。 如何在任何情况下坚守心中的那一份良知、坚持自己的那一份理想。陈晓兰,上海一家地段医院曾经的医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坚守医德;既然救死扶伤,良知远比医技重要。近十年时间里,她毅然揭露多达二十种假劣医疗器械及背后的种种伤天害理之举,历经磨难和打击而不悔。在他们身上,国人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什么叫不惜牺牲,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执著追求,什么叫甘为人梯,什么叫大爱无言。在物欲横流、利欲熏心地当今社会,人类的本性、良知或许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利益向其挑战,“智慧”向其挑战,“理性”向其挑战……人类懂得了太多的道理,如何创新,如何走向成功,如何创造财富,各类有关处世创业的名言警句充溢于心,以至那片属于良心的心田,黯然褪色。 ⑾任长霞(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原局长)颁奖辞:她是中原大地上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那么,在当今社会其他领域行呢?比如在传播人类文明的新闻界,部分摄影记者又怎样从事他们高尚的新闻工作?少年家中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少年和母亲绝望的痛哭。摄影者离母子二人不到半米,不停得冲他们喊:“抬起头来,看这儿!”却没人给他们送上食物和药品。为了拍摄到藏羚羊奔跑的镜头,摄影师一次次把上万只藏羚羊轰起来奔跑。正是羊儿怀孕待产的季节,几个小时折腾下来,一只只母羊瘫倒在地,流产地小羊尸横遍野……… 可见,“良知”这个词对不少摄影记者来说,已过于陌生了。一心想拍到具有震撼力、尽可吸引观看者眼球的照片,唐突,缺乏甚至丧失了敬畏、悲悯之心,体现出只是一种职业的冷漠。 ⑿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 日本律师团团长尾山宏 尾山宏: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⒀前西德总理勃兰特下跪华沙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于众目睽睽之下,扑通一声下跪,全世界为之大哗。 作为政府首脑的勃兰特为什么下跪呢?是他本人罪孽深重,以下跪来减轻良心上的重负吗?不。二次大战中,勃兰特是名坚强的反纳粹的斗士,被希特勒下令开除了国籍,并到处追捕他。他被迫亡命挪威。战后返回祖国,作为社会民主党的活动家积极复兴国家。1969年10月,勃兰特以社民党主席的身份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 勃兰特上台伊始,便着手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1970年12月6日下午,勃兰特飞往华沙,受到官方的正式欢迎。然而,在演奏德国国歌时,波兰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强烈愤激的表情,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曾长期是希特勒集中营的囚徒。 勃兰特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600万人民牺牲,损失惨重,仅设在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就杀害了近400万犹太妇女儿童和男人……第二天上午的日程安排,是向华沙无名烈士墓和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献花圈。当代表团来到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电视摄像机前和无数记者的闪光灯下,勃兰特扑通一声跪下了。 全部在场的人大为震惊,东道国代表团瞠目结舌,不知所措。这个举动绝不在计划日程之内,勃兰特事先未同任何人商量,就跪下了。 1971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一致提名通过,授予勃兰特1971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当晚德国青年举起火炬,络绎不绝地来到勃兰特的寓所,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 1992年10月,勃兰特因患癌症以78岁的高龄逝世。 ⒁马德《良知是荷底的风声》:一个有良知的人,常常醒在这个世界上,为他人的疼痛醒着,为他人的苦难醒着。他们,疼痛着别人的疼痛,牵挂着别人的苦难,吃不下,睡不着,寝食不安。所以,一个有良知的人,不会是一个自私的生命,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怀天下,悲悯苍生。 良知,是荷底的风声。一阵清风刮过,满池的翠荷,摇曳生姿,楚楚动人,流转飘摇出生命之大美。而一个人的良知,也像这荷底的风声啊,你看,与它相伴的人,都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美的生命。 ⒂一位作家的诗作:如果,这个世界都近视了,我愿站在高处,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我看到的一切。 如果,这个世界的耳朵都被堵塞了,我愿变成风,掠过你的耳底,亲口说出真相。 如果,这个世界被扭曲了,我愿站直自己,挺起骨骼和灵魂。 我的血脉里奔涌着良知,而良知,是照彻穹宇的闪电…… ⒃“范跑跑”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顾学生的生命危险“临阵脱逃”,这种行为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 ⒄三鹿奶粉甘肃省近期发现许多数月大的婴儿患上泌尿结石,目前全省已上报病例59人,死亡1例,湖北、湖南、安徽等多个省区也相继发现肾结石宝宝。随后,怀疑系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所致,而三鹿集团称三聚氰胺系奶农为提高蛋白质检测值而添加到鲜奶里的,因此,奶粉受污染的元凶是奶农。不良产家见利忘义,制造假货坑害消费者。 ⒅《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⒆我国西北某地一位农村女学生在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被名牌大学录取。可她却为学费而忧虑,一家生产健脑口服液的企业获得这一信息后表示愿意出万元资助,条件是要她做一则电视广告,说是服了这家企业生产的健脑口服液头脑敏捷,才一举夺魁的。 一则几秒钟的广告可取得如此丰厚的报酬,以解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呢?可她却没有答应,她说:“我家清贫,上中学的学杂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的,我从来没喝过口服液,也根本喝不起。是老师的辛勤教诲和自己的刻苦攻读,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如果我违心地做了这个广告,今后在社会上还怎么做人?”三、参考提纲:主体关键句 (一) 1、在金钱等各种诱惑面前,让我们坚守良知。苏武、太宰嚭、三鹿奶粉事件、假货 2 、在公平正义的较量面前,让我们坚守良知。任长霞、尾山洪3在强权的威逼面前,让我们坚守良知。文天祥、刘胡兰 (二) 1、引文:坚守良知是我们为人处世之本。 2、分论点一:选择坚守良知,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恶势力面前岿然不动。 3、论据一:陈晓兰坚守医德。 4、分论点二:选择坚守良知,就是选择贫贱不移,就是选择在事实面前伸张正义。 5、论据二:尾山宏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 6、分论点三:选择坚守良知,就是选择自信,就是选择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定的拒绝。 7、论据三:考试时不作弊等。 8、结尾:坚守良知,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三) 1 在商业领域,如果不坚守良知,就会害人害己。三鹿奶粉事件、假货 2 在政治舞台上,如果不坚守良知,就会身败名裂。武则天 3 在竞技体育方面,如果不坚守良知,就会违背奥林匹克精神。马拉多拉、琼斯 4 在文化娱乐界,如果不坚守良知,就会丧失人格。赵薇事件 四、参考文段 ①文天祥,当他被俘,当他身处异乡,当他经受磨难时候。他仍旧吟诵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豪情,爱国便是他的信念。他的信念没有随局势而变。他心中的池水便如明镜般折射出他人性的光辉!再看如今的季羡林,当他饱受“文革”摧残时,当他沦为一个看大门的人时,当他年过花甲时,他没有放弃研究,从《罗摩衍那》到吐火罗文,从普通学者到北大教授。我们看到了,是他对古文字研究的执着,对信念的坚守,走到今天!他心中的池水,定是清明如镜吧…… 我相信,太阳的光辉只在清澈的池水中才得以折射。伟大的人格在坚守信念中才得以铸就。无悔的人生在坚守信念中才能走向尽头! ②小谢的清莲开在“池塘生春草,园林变鸣禽”的自然,为了它,他摒弃了权位荣华。太白的清莲开在寂寞清远的天边,为了它,他唾弃“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仕途。辛弃疾的清莲却开在血流成河的沙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了坚守这个信念,他白了少年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清莲,它是我们最后的底线,每当我们来到世上,心就被各种丑陋的情感腐蚀,他们像一团黑泥潭慢慢逼近我们心中最后的圣地,我们的纯真近乎吞噬,坚守内心最后那份高贵和尊严显得那样重要与困难重重。 ③坚守内心的宁静,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而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定变得清澈而透明。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坚守认真做事的态度,必定收获友谊,收获真情。唯有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④我常为一些画面所感动。猎猎风中,一巴勒斯坦少年面对轰轰开来的坦克,这个吞噬无辜生命的怪兽,挥动手手臂,将最原始的自卫武器——石块,连同仇恨一起掷出。一块,二块…… 沉沉大地,一个叫SARS的幽灵突然降临,瘟魔所到之处,人们纷纷夺路而逃。他,还有她,他们以冲锋的姿势迎头而上,顶住,倒下;再顶住,再倒下……白衣飘飞处,生命在时光的峡谷竞相争渡。一位诗人,峨冠博带,行吟在江水之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个梦碎者和梦醒者,最终怀抱沙石走向南方的一条河流。 我感动于不折不扣的坚守,有的笨拙而顽强,有的执著而冷峻。 ⑤我折服于一个个坚守生命方式的人。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坚守一份朴素的心灵,平民的情感。基督耶酥,背缚十字架,坚守赎罪的重担。 ⑥我们这个时代,水土流失的同时,人性也在流失,我们笑话愚公之不慧,孔子之不明,屈子之何醒?但良心与正义依然被某些人苦苦坚守。吴敬琏,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为何如此被人推崇?为的是他敢于为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扫除污浊,为的是他坚守经济环境的纯净与公正,而他竞常接到一些股市鹰犬的恐吓信。刘姝威,这个普通的弱女子,只是以一颗学者应有的质朴的心灵,揭出某大公司的黑幕,竞受到邪恶的围攻。坚守之难,可见一斑。 ⑦坚守就是坚守住那些你的生命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比如人格、比如精神、比如良知、比如原则、比如荣誉、比如健康、比如赤诚、比如友情、比如爱意。失落了你就再也找寻不回来了。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存在而不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当你年轻不谙世事的时候,你把一些东西看得很轻而轻率地去用它们换取了金钱、换取了财富、换取了生活之所资。然而到头来你才发觉、你才觉醒和觉悟,你用那具有无限价值的事物换取了有限价值的东西。于是你赶快回过身去寻找并坚守,但那时你除了获得一腔慨叹、一腔惆怅、一腔失悔以外所能留给你坚守的也就所余无几、所剩无多了。

万能议论文素材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平淡自然,作品大多出于真实感受,以下是我整理的陶渊明追求的作文素材,欢迎参考阅读!

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我眼中的陶渊明,他像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之间,清澈的泉水恰似他纯净的心灵。我眼中的陶渊明,它像一袭微风,他的田园诗,永远那么清新脱俗,拂去尘埃世俗,所及之所,虽只有枝叶轻舞,殊不知唤醒的是久久沉睡的心灵。我眼中的陶渊明,他像一朵淡菊,高傲地绽放在山间,散发独特的幽香,哪怕一辈子无人知晓,也要远离市嚣,追寻恬淡闲适的生活。我眼中的陶渊明,永远的白衣胜雪,衣袂飘飘,就像周敦颐笔下的莲花,郑燮笔下的青竹。他不在乎名利,而是用自己的笔描绘令人神往的桃花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千古佳句抒写归隐生活的闲适。有时,我甚至觉得他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他的文章,不加雕饰,没有精致的修辞,华美的辞藻,一如他的粗茶淡饭,粗布短衣。似无意为诗,却处处流露出对污浊世风的厌恶和对安贫乐道,归因自然的生活的享受。

1. 关于陶渊明淡泊名利诗句 关于陶渊明淡泊名利诗句 1.陶渊明的不追名利的诗句 陶渊明与田园诗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还有《读史述九章》和《扇上画赞》两篇接近四言诗的韵文。 诗歌是诗人成就最突出的方面,一百多首诗,具有丰富的内容。 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一部分作品表现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 《和郭主薄》诗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饮酒》第八首说:“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 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诗人在《咏贫士七首》和《扇上画赞》中还歌颂了不少固穷守志的人物。 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品格,诗人一方面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 《咏贫士》第一首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辉?”这朵晴空飘浮的孤云,象征诗人的处境和命运,它孤独无依,会无声无息地消灭,但也表现了诗人的态度,它要远去尘埃,永远保持自由和高洁。另一方面,也对污浊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在《饮酒》二十首里,他借着“醉人”的语言,或是指责社会上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第六首),或是揭露政治的陷阱危机(第十七首),或是鄙弃世俗的虚伪和欺诈(第十二、十九首),在最末一首里,他说:“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虽然是美化了孔子,但他更主要的是对追逐名利的颓败士风感到无比的愤激和沉痛。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政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 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 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 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诗人的田园生活虽然是远离统治阶级,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所以,他的田园诗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动人的原因之一。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 如《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怀古田舍》诗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 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二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 《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 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会而作》说:“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这些诗虽然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农民们的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读史述.屈贾》中说:“进修德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他也。 2.关于“淡泊名利”的诗句有哪些 1、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释义:使这些勇当万夫的侠少们更凭添了不少英姿雄风。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释义: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3、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 ——明·薛宣《读书录》释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4、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释义: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5、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释义: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6、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 释义:不要谈论名利,名利是自身的仇敌。仇:仇敌。 7、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李白《天台晓望》释义:攀条摘朱实,服药炼真骨。 8、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释义:一个人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就少了许多烦恼。 9、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释义: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10、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李白《上之回》释义:是前去向渭川老人或襄野之童请教治国之道鸣?非也。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此词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译文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赏析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这不仅点明了从山中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 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 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 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 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 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 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参考资料 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3.归园田居体现陶渊明淡泊名利的诗有哪些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陶渊明 《饮酒》 二十首 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三∶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4.陶渊明是如何的淡泊名利 宁静淡泊中的智慧 ——说说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自然、恬静、安逸,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能够形容陶渊明的诗文呢?无论是《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还是《饮酒》、《五柳先生传》,字字都散发出那样一种淡远清新、平实淳厚、意韵悠长的独特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却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他的文风,他的处世哲学,都好似夹杂在那久远的魏晋之风中一丝淡淡的菊香,细若游丝,而又绵远悠长。

陶渊明归隐议论文素材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正文内容: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远离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具有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就算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天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普通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谁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热衷于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

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生活多姿多彩,比如希望爱情轰轰烈烈,希望事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因为人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孩子,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有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因为他和人类的生存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人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人们,比如滕子京,比如欧阳修,比如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一切烦恼,不用卑躬屈膝不用曲意逢迎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读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起来也很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有酒精的麻醉,估计孩子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高考作文素材一:项羽

一、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高考作文素材二:司马迁

一、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

二、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微笑的脸,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终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人。极刑之下见勇夫,因为《史记》,你留给了世人一笔的财富;因为微笑的脸,你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崇敬。

四、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那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高考作文素材三:陶渊明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二、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三、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四、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五、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1.年少有志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 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拒绝了。

分析:不畏权势,不同流合污,一直是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适用话题:志向、舍与得、追求

2.陶渊明择友

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有一天,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往见 他,这时,陶渊明正好已偃卧床上饿了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 隐,有道则仕。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古如此?”陶渊明回答道:“潜也何敢望贤,志不也。”檀道济临去时馈以梁肉,陶渊明一手把它挥落地下。当时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为治,其人格可知,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

分析:真正的朋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志同道合的。没有共同的喜好,没有相同的品性,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同时,从一个人的择友标准可看出其做人的个性和品位。

适用话题:选择、人格、标准

3.交往

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陶渊明,陶渊明却认为没有和他结识的必要。王弘于是求救于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遇之。庞氏探知陶渊明要去庐山,便准备酒食,在半途的地方等待他。庞氏见陶渊明果然来了,便请他下奕共饮,陶渊明欣然就饮。不久,王弘伺机而至,陶渊明正喝得酒酣耳热,也就对王弘不加婉拒了,王弘始得结织陶渊明。

分析:朋友交往需要时机,也需要共同我爱好,王弘正是利用这一点,才能与陶渊明相交,可见,在与人交往中,策略、时机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适用话题:交往、策略、时机

4.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天晋元兴三年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次年又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因心不悦回了家。回家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家里人口增多,经济十分拮据,亲朋好友都劝他出去做官。他的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见他生活困苦,遂加引荐,于是被任为小县之令。当时正值战乱,他不想到远处任职,而彭泽县离家不远,俸禄又足够他酿酒,于是就在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经去职。后来,他写《归去来兮辞》这篇传世之作。诗人在序文里交代了写作原因。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这就可以看出,陶渊明宁可饿肚子,也不原违心地适迎上司而混迹官场。

分析: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典范。

适用话题:气节、美德、自尊、坦诚

5.归园田居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已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这组诗历来被视为开了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的先河。其一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鲁思故渊。”诗人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气质不适于做官,他的生命只属于山水田园。十三年的仕途奔波如今看来就是“误落尘网”中了。

分析:陶渊明在仕途上虽然失意,但却在山水田园间得到了安慰。自陶渊明后,归隐似乎便成为大多数文人墨客对仕途失望后,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换个角度说,这也是文人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

适用话题:失意、诗意地生活、逃避、网、表率、清醒

6.天灾人祸自悠然

接连不断的人祸还没结束,天灾又飞降陶渊明一家。这年夏天,在他笔下那么安宁静谧又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诗人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虽然他努力以君子固穷的气节来安慰、鼓励自己,可严酷的现实仍然让他心中难以平静。他多么希望自己是出生在衣食无忧的时代啊。在传说中那个远古社会里,道不拾遗精食多得吃不尽,余粮就放在地头。然而,衣食无忧作为他最简单的心愿竟离他那么遥远。

分析:至痛无言,至忧不语,写诗作文往往在痛定忧平之后。诗人诗文中虽然很少展现过强烈的失落与忧愤,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诗文表面的平淡,还应看到他心中生而灭、灭而生的烈火。

适用话题:灾难、渴望、表面与实质、矛盾

7.酒中隐士

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陶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从他开始,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分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就与酒相知,酒常常成为了他们寄寓情感的载体。从一些“饮酒诗”中,可以体会他们当时或忧或怒或喜或悲的心情。

适用话题:文人与酒、寄托、爱好

8.陶渊明与菊花

陶渊明不只爱酒,更爱菊花,所以家里有自产的佳酿菊花酒;陶渊明的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植物名称,也是菊花。相传有一年,他的亲友听说他无聊,就三三两两来看他。后来相因成习,每逢秋菊盛开,亲朋好友就到陶渊明家中作客赏菊,他就做点心、烧菊茶款待众人。等亲友要离去时,又采菊相送,忙得不亦乐乎,往往让他不能到田里耕作。因此他很希望菊花在某一天全开,客人在同一天全来;于是便对着菊园祝祷说:“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说也神奇,那年的九月九日,各色的菊花果真一同盛开,客人们也都在那天一起来了。众人赏花饮酒、尝饼作诗,都夸菊花有真情,不负陶公心,相约年年重阳都来赏菊,就形成了后来国人重阳赏菊的习俗。这一天,人们喜开菊花宴,醉饮菊花酒,既与陶渊明神交,又可祛病延年;从此重阳节又多了一个“菊花节”的别称。

分析: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菊花的品格高洁、质朴而又从容,具有心底无私的坦荡和不畏艰苦的韧性。以菊花喻人,既有入仕的超然,又有出世的积极。陶渊明如此爱菊,想必是以菊自比,欣赏菊花的品格。

适用话题:菊、格调、情操

9.陶渊明与桃花源

提起“桃花源”,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他,写下那篇脍炙人口的佳文,使桃花源成了“把古今游人忙煞”的游览胜地。《桃花源记》,倾注了诗人毕生的辛酸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的成篇,与诗人的品德、气质、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桃花源记》是一篇以探访武陵渔人的经历为线索,有着曲折故事情节的散文。桃花源在诗人笔下,是一个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分析:《桃花源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正是作者对战乱不止、政治错聩、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反抗,表达了诗人的社会现想。“桃花源”成了一切美好理想状态的代名词。

适用话题:现实与理想、愿景

10.易代悲歌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陶渊明五十六岁。六月,刘裕代晋称帝,改元永初。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东晋灭亡。值此朝代更替之际,诗人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作为曾经入仕东晋的旧吏,他有失君亡国的悲哀和屈辱,无论东晋王朝多么令他失望,他毕竟曾经是他的一员。而且,新朝还会给芸芸众生带来什么样的祸患,还会给他这么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带来什么样的烦扰,也是难以预料的。再者,作为一个垂垂老矣的贫士,晚景凄凉,前途黯淡,行将就木,一切都成为云烟,改朝换代所触发的,更是自身一生失意、潦倒不堪的慨叹。

分析:处于前途和末路之间,陶渊明表现出对未来的茫然,加之岁月不饶人,年迈的他满眼尽是凄清之色。

适用话题:境遇、前途与末路、岁月

【人物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汉族。死后友朋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境界,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陶渊明的晚年,贫病交加,于南朝宋元嘉四年十一月与世长辞。亲友们用检朴的仪式安葬了他,认为他具有“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并为他立谥号“靖节徵士”。著作有《闲情赋》、《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咏荆轲》、《有会而作》、《挽歌诗三首》、《感士不遇赋》、《自祭文》等。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大辞赋家和大散文家,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名家点评】

1、(唐)王绩: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2、(唐)白居易: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

3、(北宋)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北宋)王安石: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5、(南宋)辛弃疾: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6、(明)朱熹: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之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7、(清)沈德潜: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

8、梁启超: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9、鲁迅: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作文素材:关于陶渊明的作文素材及其运用范例。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一)高考作文优秀片段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关于陶渊明的作文素材及其运用范例》。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二)写陶渊明的对联。昔我曾眠三径菊;今谁又抱一山诗?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三)重点人物素材陶渊明在各种话题中的灵活应用上帝的账单: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穷则独善其身: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镜: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佞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走近陶渊明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题记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著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页,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环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响又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菊点宁静。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倒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宁静,和谐。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无愧于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现在您的生活已经很接近于您的理想了:在这个远离尘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劳作,自得其乐,又有香菊清酒于您相伴,那高洁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吗?祥和幽静,纤尘不染。那诠释情怀的酒不也是您的最爱吗?与生和谐,远离凡尘。伴着它们,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您的生活抑或说您的归宿就是归隐,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也是您的人生。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乐的老人,您一生无憾。因为您的心界即是幽静的,高洁的,政事的污浊必定无法搅扰您的生之和谐。面对南山,您似乎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淡泊的心态。您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自己心境的了解与共鸣才是真正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您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生活闲适,而不必"心为行役",自然游目骋怀,参透自然。您告诉我,在污浊社会也不能随波逐流;您告诉我,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您告诉我,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做那个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诉我,"真",永生不灭…仿佛是灵魂回到内心,我猛地惊醒,窗外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而我心中,却多了几分坦然,几分宁静…隐者颂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怀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桃源梦境\\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南山菊影\\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勇于放弃\\敢于清高\\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滑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吗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评析:这两篇文章分别侧重从"清高"和"淡泊"的角度,歌颂和怀念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其实,在写作过程中,又有哪个话题不能运用陶渊明这个材料呢?象苏轼、陶渊明这样的大家,在话题作文中,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素材本文源自网络,楼主若不采纳 必须给个赞啊

陶渊明的作文议论文素材

我眼中的陶渊明,他像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之间,清澈的泉水恰似他纯净的心灵。我眼中的陶渊明,它像一袭微风,他的田园诗,永远那么清新脱俗,拂去尘埃世俗,所及之所,虽只有枝叶轻舞,殊不知唤醒的是久久沉睡的心灵。我眼中的陶渊明,他像一朵淡菊,高傲地绽放在山间,散发独特的幽香,哪怕一辈子无人知晓,也要远离市嚣,追寻恬淡闲适的生活。我眼中的陶渊明,永远的白衣胜雪,衣袂飘飘,就像周敦颐笔下的莲花,郑燮笔下的青竹。他不在乎名利,而是用自己的笔描绘令人神往的桃花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千古佳句抒写归隐生活的闲适。有时,我甚至觉得他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他的文章,不加雕饰,没有精致的修辞,华美的辞藻,一如他的粗茶淡饭,粗布短衣。似无意为诗,却处处流露出对污浊世风的厌恶和对安贫乐道,归因自然的生活的享受。

陶渊明一生平淡自然,作品大多出于真实感受,以下是我整理的陶渊明追求的作文素材,欢迎参考阅读!

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1. 关于陶渊明淡泊名利诗句 关于陶渊明淡泊名利诗句 1.陶渊明的不追名利的诗句 陶渊明与田园诗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还有《读史述九章》和《扇上画赞》两篇接近四言诗的韵文。 诗歌是诗人成就最突出的方面,一百多首诗,具有丰富的内容。 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一部分作品表现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 《和郭主薄》诗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饮酒》第八首说:“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 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诗人在《咏贫士七首》和《扇上画赞》中还歌颂了不少固穷守志的人物。 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品格,诗人一方面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 《咏贫士》第一首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辉?”这朵晴空飘浮的孤云,象征诗人的处境和命运,它孤独无依,会无声无息地消灭,但也表现了诗人的态度,它要远去尘埃,永远保持自由和高洁。另一方面,也对污浊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在《饮酒》二十首里,他借着“醉人”的语言,或是指责社会上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第六首),或是揭露政治的陷阱危机(第十七首),或是鄙弃世俗的虚伪和欺诈(第十二、十九首),在最末一首里,他说:“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虽然是美化了孔子,但他更主要的是对追逐名利的颓败士风感到无比的愤激和沉痛。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政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 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 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 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诗人的田园生活虽然是远离统治阶级,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所以,他的田园诗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动人的原因之一。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 如《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怀古田舍》诗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 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二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 《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 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会而作》说:“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这些诗虽然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农民们的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读史述.屈贾》中说:“进修德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他也。 2.关于“淡泊名利”的诗句有哪些 1、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释义:使这些勇当万夫的侠少们更凭添了不少英姿雄风。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释义: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3、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 ——明·薛宣《读书录》释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4、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释义: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5、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释义: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6、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 释义:不要谈论名利,名利是自身的仇敌。仇:仇敌。 7、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李白《天台晓望》释义:攀条摘朱实,服药炼真骨。 8、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释义:一个人能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就少了许多烦恼。 9、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李白《长歌行》释义: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10、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李白《上之回》释义:是前去向渭川老人或襄野之童请教治国之道鸣?非也。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此词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译文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赏析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这不仅点明了从山中归家的时间是秋熟季节,而且,白酒新熟,黄鸡啄黍,显示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兴高采烈的情绪,为下面的描写作了铺垫。接着,诗人摄取了几个似乎是特写的“镜头”,进一步渲染欢愉之情。 李白素爱饮酒,这时更是酒兴勃然,一进家门就“呼童烹鸡酌白酒”,神情飞扬,颇有欢庆奉诏之意。诗人的情绪感染了家人,“儿女嬉笑牵人衣”,此情此态真切动人。 饮酒似还不足以表现兴奋之情,继而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一边痛饮,一边高歌,表达快慰之情。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 这样,通过儿女嬉笑,开怀痛饮,高歌起舞几个典型场景,把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这里诗人用了跌宕的表现手法,用“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 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和“著鞭跨马”表现出诗人的满怀希望和急切之情。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从“苦不早”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晚年得志的朱买臣。 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 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诗中的“会稽愚妇”,就是指朱买臣的妻子。 李白把那些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比作“会稽愚妇”,而自比朱买臣,以为像朱买臣一样,西去长安就可青云直上了。其得意之态溢于言表。 诗题只说“别儿童”,这里用“会稽愚妇”之典故,是有所指责。詹锳认为此诗是“把刘氏比作‘会稽愚妇’”诗情经过一层层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可以想见其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显示了无比自负的心理。 这两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因为描述了李白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其特色。 诗善于在叙事中抒情。诗人描写从归家到离家,有头有尾,全篇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而又兼采比兴,既有正面的描写,而又间之以烘托。 诗人匠心独运,不是一条大道直通到底,而是由表及里,有曲折,有起伏,一层层把感情推向顶点。犹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又生一波,使感情酝蓄得更为强烈,最后喷发而出。 全诗跌宕多姿,把感情表现得真挚而又鲜明。参考资料 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3.归园田居体现陶渊明淡泊名利的诗有哪些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陶渊明 《饮酒》 二十首 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三∶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4.陶渊明是如何的淡泊名利 宁静淡泊中的智慧 ——说说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自然、恬静、安逸,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能够形容陶渊明的诗文呢?无论是《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还是《饮酒》、《五柳先生传》,字字都散发出那样一种淡远清新、平实淳厚、意韵悠长的独特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却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他的文风,他的处世哲学,都好似夹杂在那久远的魏晋之风中一丝淡淡的菊香,细若游丝,而又绵远悠长。

坚持坚守的议论文素材

苏武牧羊,屈原跳河

坚持不懈可以说是成功的人身上必须具备的品格,做事半途而废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想要成功取得成就,坚持不放弃是必须要具备的。下面名人坚持不懈成功的例子,供参考。

1.柏拉图

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2.马云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3.爱迪生

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司马迁

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5.梵高

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1、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2、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XX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坚守 我常为一些画面所感动。猎猎风中,一巴勒斯坦少年面对轰轰开来的坦克,这个吞噬无辜生命的怪兽,挥动手手臂,将最原始的自卫武器——石块,连同仇恨一起掷出。一块,二块……沉沉大地,一个叫SARS的幽灵突然降临,瘟魔所到之处,人们纷纷夺路而逃。他,还有她,他们以冲锋的姿势迎头而上,顶住,倒下;再顶住,再倒下……白衣飘飞处,生命在时光的峡谷竞相争渡。一位诗人,峨冠博带,行吟在江水之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个梦碎者和梦醒者,最终怀抱沙石走向南方的一条河流。我感动于不折不扣的坚守,有的笨拙而顽强,有的执著而冷峻。生命诚然让人敬畏,生命的方式更需要维护。我折服于一个个坚守生命方式的人。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坚守一份朴素的心灵,平民的情感。基督耶酥,背缚十字架,坚守赎罪的重担。……我同样铭记那些铿锵作响的言语。承诺,只是言语中的一种。昔有尾生约女子于桥下,水来不去,虽死犹生;后有商君徙木立信,秦因而崛起。如今,当中国遭遇病毒袭击,各国元首取消访华之际,法国拉法兰毅然前来,可谓雪中送炭。当国际毒枭欲高价购求泰国首脑的人头时,泰国他信毫不畏缩,大胆向国内毒瘤宣战,坚守当选时的承诺。还有座右铭,或者警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一位爱国赤子坚守的人生信条。“有两样东西让我充满感激,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准则。”这是一位德国哲人的心灵告白。我们这个时代,水土流失的同时,人性也在流失,我们笑话愚公之不慧,孔子之不明,屈子之何醒?但良心与正义依然被某些人苦苦坚守。吴敬琏,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为何如此被人推崇?为的是他敢于为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扫除污浊,为的是他坚守经济环境的纯净与公正,而他竞常接到一些股市鹰犬的恐吓信。刘姝威,这个普通的弱女子,只是以一颗学者应有的质朴的心灵,揭出某大公司的黑幕,竞受到邪恶的围攻。坚守之难,可见一斑。众志成城,固若金汤;坚守自盗,不攻自破。在美军攻占伊拉克之际,这个民族以自虐的方式洗劫并破坏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让人扼腕叹息。不能坚守,只有崩溃。人生就得有所坚守。你不能总是流浪。你要知道流浪只是为了寻找,而寻找最终还是为了坚守。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渴望摆脱,摆脱那种父母前人长辈为之坚守的东西的束缚。年轻也就是那种不懂坚守也不懂珍惜与珍重的年龄。而当人一旦进入成熟状态你也就进入了坚守状态。在坚守的岁月里你其实进行的是一种殊死的抗挣。殊死地与失落抗挣。在这种抗挣里你既能感到生命的悲壮也能领略生命的无奈与悲哀。坚守就是坚守住那些你的生命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比如人格、比如精神、比如良知、比如原则、比如荣誉、比如健康、比如赤诚、比如友情、比如爱意。失落了你就再也找寻不回来了。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存在而不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当你年轻不谙世事的时候,你把一些东西看得很轻而三钱不值两文地去用它们换取了金钱、换取了财富、换取了生活之所资。然而到头来你才发觉、你才觉醒和觉悟,你用那具有无限价值的事物换取了有限价值的东西。于是你赶快回过身去寻找并坚守,但那时你除了获得一腔慨叹、一腔惆怅、一腔失悔以外所能留给你坚守的也就所余无几、所剩无多了。坚是一种挺拔,而守却是一种柔情。坚是紧执,坚执住生命所不愿放弃也不能放弃的。守则有一种思往古之悠情的情怀,则有一种古道热肠的衷情。坚,坚持些什么?坚就是坚持你足下的土地。就是那片生你、长你、养你、葬你的土地啊。土地将它的每一颗粒化入了你的职业中,化入了你的单位里,化作了你的加速度,化为了你的家庭。而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土地的化身而已。因此作为一个人你怎能不爱?我爱我乡、我爱我家、我爱我国,其实就是我爱那片属于我的土地。爱就是一种坚持。你能爱什么也就一定能坚持什么。守,又守住些什么?守住你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吧,守住你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和每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吧。把守住了它们就是把守住了你的生命。而对守住最准确的诠释就是珍惜、珍爱和珍重。看守住了积累成叠的今天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值得忆念的历史。把守住了每一个今日也就使你能够充实而不至于一无所有地走向未来。你去探索、去远行、去开拓、去进取,最终极的目的你为了坚守。没有坚守的远行是无边苦海的漂泊。失去坚守的开拓是无意义的挖掘。坚守不存的探险是一场生命无谓的赌博,而失落了坚守的进取是一种青春的盲动。在前行的行囊里你可以什么也不带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但你却不能不把坚守慎重地放入。如果你的生命太年轻让我这曾经的游子告诉你,不曾携带着坚守的跋涉会使你越走越心慌,越走越茫然,越走越迷惘,最终将导致你误入歧途走上一条追悔莫及的不归之路。远行者你不要嘲讽那些生生世世离不开家乡的坚守者。这个世界上总得要有人留下来看家守家。要不然当你千里万里最后作成一个风雪夜归人时,又有谁能起身为你开门?真正的坚守者也必定是真正的建设者。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有爱才会有坚守,有坚守就必定会有建设,有建设就必定会有明天,有明天就必定会有美好。坚守是人的一种本质。因为人总得有家。家就是存在,坚守就意味着坚守存在,就意味着拥有了存在。人总是在存在中坚守,在坚守里存在。没有坚守也就无所谓存在。存在是有意义的,坚守也就是对意义的坚守。坚守了存在与意义就是坚守住了你的生命之所倚、之所托、之所靠。你就能倚仗与依凭它去战胜空虚穿透虚无,自然苦难就更不在话下了。因为你能够坚守就意味着你能够充实能够幸福。坚守传统,坚守历史,坚守文化。任何新世纪、新时代、新生命、新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保守和进步其实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没有了坚守也就无所谓革新。我的评论:人生如斯,唯有坚守才可圆梦。事业,爱情,家庭等等莫若如此! 当某一天,回首往事,你会蓦然发现坚守原来可以这样美丽!

永恒的坚守岁月的风霜不会凋零一个个美好的记忆,历史的沧桑不能暗淡一幕幕执著的坚守。 ——题记一深秋,广袤的北海,朔风萧瑟,衰草连天;人迹罕至,冷落荒凉。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伴着一群瘦骨伶仃的绵羊,朝夕出没在这里。他挥动一条羊鞭,耳畔仿佛萦绕着家园的歌声;握持一支旌节,眼前仿佛浮现出故国的父老。十九年了,那羊鞭已改换数度,那节旄也脱落净尽。然而,那颗赤诚的心却永不退色!曾经的他,为汉使的谋反事败仰天长叹而自尽未成;曾经的他,幽囚于地窖中啃啮冰雪,吞咽毡毛而饥寒不死;曾经的他,睥睨佳肴美酒、高官厚禄而诀绝叛臣。他以铮铮铁骨敲响一曲千古绝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令流云为之徘徊,壮士闻而下泪。于是,当他抬起刻满皱纹的脸庞,怅望南归的大雁一直消失在天边,两颗眸子闪动着无限依恋的泪光的时候,他那单瘠的背影就与枯瘦的羊群定格成一道悲壮的风景。啊,你,苏武,一篇气势磅礴的史诗,永远镌刻在莽苍的大地上,千秋不朽!二熹微的晨光中,秋风猎猎,江流滔滔,小舟摇摇。他站立在船头,身轻似燕,一袭青黑的长衫哗哗鼓荡。“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轻轻地击节吟唱。“不再以心为形役,此去将独立而独行!”他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往事不堪回首,他曾深为痛悔,“悟以往之不谏”——83天彭泽县宰的任上,他忍看着硕鼠醉生梦死,蛀虫尔虞我诈,读懂了官场的黑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不禁暗暗诅咒,更猛省过来:“知来者之可追”——便愤然辞职,遁世归隐,不再让率真的人性被扭曲……他拉回思绪,举目眺望,那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白云悠悠的世界,莫不是心仪已久的“桃花源”?于是他倍道而行,走回桑梓田园。从此,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放逸神思,享受淡泊的宁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挥洒汗水,品尝收获的芬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独步抛却名利,高雅恬淡的圣境。啊,你,陶潜,一尊熠熠闪光的灯塔,永远照耀在广漠的尘海中,万古不灭!三一间古朴的房里,摇曳着一盏昏黄的油灯;一张陈旧的床上,挣扎着一个垂危的生命。那是一张苍老而刚毅的脸,颊上的颧骨高高地突起,象岩石一样坚硬;耳边蓬乱的两鬓白如霜雪,依然透出一股凛然大气;额下一双深陷的眼睛,顽强地折射出两道悲凉而坚定的光芒。他气息奄奄但不甘瞑目。榻前跪伏着他的儿子,泪水狼藉满面,默默地为他送行。他那心中似有狂飙在奔突,嘴唇翕动,絮絮不止,却模糊不清——是在追忆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的激烈战斗,还是在思念泪尽胡尘、南望王师的苦难遗民?是在发泄无意争春、一任嫉妒的愤懑情怀,还是在叹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无奈人生?……蓦然,他猛睁双眼,拼尽全力,从牙逢挤出一道遗嘱:“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随即长叹一声,驮着哀痛走了,留下一面不倒的信念大旗,在后世人的心中永远飘扬。啊,你,陆游,一支旋律高亢的壮歌,永远传唱在浩茫的人世间,永世不衰!“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如是说。坚守一方心灵的净土,便生如夏花之绚烂。

  • 索引序列
  • 陶渊明坚守议论文素材
  • 万能议论文素材陶渊明
  • 陶渊明归隐议论文素材
  • 陶渊明的作文议论文素材
  • 坚持坚守的议论文素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