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写的东西,你可以学习学习哈~我们所说的“群众舞蹈”,是指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作品。一般来说,这类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而舞蹈的形象,又直接观照着群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劳动生活。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的动作技术难度不高而动态特色比较鲜明,它的构图层次比较单薄而动机展开复沓有序,它的叙述拒绝抽象理念而采纳生动细节……事实上,群众舞蹈创作的某些共同特征已暗示出其基本法则的存在,我们在此摭论二三。 一、从生活中提炼一个“走起来”的动态 看比较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首先扑入眼帘而又过后经久难忘的,就是作品从其反映的生活中所提炼出的典型动态。比如《担鲜藕》中“担筐迈步”加“上步掖腿”的动态,比如《簸谷》中“边簸边行”加“回身轻扬”的动态,比如《踩咸菜》中“浅跳微蹲”加“扭摆踩挤”的动态……还有《上梁》、《老锅靓汤》等也都有特征鲜明、韵味浓郁的生活状态。提炼一个特征鲜明、韵味浓郁的生活动态作为作品的“主题动机”,是群众舞蹈创作的起始之点。这一生活动态除造型的美化、节奏的韵化、形象的特化、情思的物化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要“走起来”;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让舞者在走动中加以表现的生活动态,这是群众舞蹈以队列移动和队形变换见长的构图特征所决定的。 二、以“三步加”为基本的动态展开原则 我们注意到,以典型生活动态见长的群众舞蹈作品,其动态展开的方式比较单纯,这使得其作品的构成形态也比较单纯。在我看来,构成形态的单纯比较符合群众舞蹈创作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正是这种单纯的构成状态或日展开方式,使得作为作品“主题动机”的生活动态更加鲜明起来。通过对群众舞蹈作品中动态展开方式的分析,我们能看到这一动态展开方式的基本原则是:“主题动机”在双腿行进中重复三次,然后加上一个略加变化的动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步加”。仍以上述作品为例,比如《担鲜藕》就是在3次“担筐迈步”后加1次“上步掖腿”;又比如《簸谷》就是在3次“边簸边行”后加1次“回身轻扬”……实际上,这种“三步加”的动态展开方式普遍存在于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发挥的民俗舞蹈活动中,维吾尔族“刀朗”的三步一抬、藏族“弦子”的三步一撩、土家族“摆手”的三步一甩身等都是如此。也就是说,作为群众舞蹈作品动态展开基本原则的“三步加”,其实,也是群众生活中游艺民俗在其创作活动中的自然流露和传承。当然,除了“三步加”之外,群众舞蹈作品中比较常见的动态还有“裂变式”和“模进式”。“裂变式”主要表现为“主题动机”的节奏变化,并且主要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的几何级数的变化;也即在同等的时值中,有完成一个“主题动机”到完成若干个“主题动机”,单个“主题动作”的速率成倍增长。“模进式”其实是“主题动机”在不同条件下的重复再现,条件的变化促成了“主题动机”的发展。因此,“模进式”的展开主要体现为“主题动机”的空间变化(方位或区位)、体量变化(增量或减量)以及“织体”变化。 三、寓“主题叙述”于“线性流动”之中群众舞蹈作品构成形态的单纯性,一方面在于其动态展开方式的单纯性,另一方面还在于其主题叙述方式的单纯性。按照通常的说法,群众舞蹈作品主要是“情绪舞”而并非“情节舞”。与“情节舞”依情节的起承转合来推进不同,“情绪舞”所表现的“情绪”饱和度的变化,决定着作品“主题叙述”的样态;而“主题叙述”样态的体现,正是舞队的“线性流动”。或者可以说,作品的“主题叙述”是寓于“线性流动”之中的。认识到“线性流动”是群众舞蹈的主要构图方式,就要认真思考“线性流动”所可能产生的视觉效应:比如横线的宽阔、竖线的深远、波状线的流动;又比如弧线的柔和、折线的刚健、长线条的舒展和细碎线段的活泼;还比如“龙摆舞”给人以川流不息之感,而“满天星”则让人感到花树缤纷……也就是说,“线性流动”作为群众舞蹈的“主题叙述”方式,对其“线性”的运用,要考虑其视觉效应与作品情绪变化的一致性。这是“线性流动”的内在逻辑。 四、要精心设计生动细节和灵动意向指出群众舞蹈作品在动态展开方式和主题叙述方式上的单纯性,并非说这类作品只能凸显经过“三步加”原则展开的某种典型生活动态。我们知道,即使是在主题叙述比较单纯的“情绪舞”中,典型的生活动态也必须置身于典型的生活场景和显现于典型的生活细节之中,群众舞蹈的优秀工作,除成功地提炼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典型动态外,往往还由于对生活细节和灵动意向的精心设计。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担鲜藕》与《山野小曲》。《担鲜藕》以细节的生动见长,突出表现为舞者肩担的两只藕筐中,拟人化的莲藕渴水而焦灼的情态,在舞者以水滋润莲藕的同时,其在炎夏之生活场景中赶路送“鲜”的主题叙述得到了充分呈现。与之有别,《山野小曲》以意向的灵动见长,它突出表现为山野“村姑”与山野“清溪”在意象呈现中的“两重性”,也可以说是“双重意象”通过“比兴”手法实现了意象的转换从而也实现了意蕴的再生;当舞者柔曼的臂膀模拟“清溪”的流淌之时,比溪流更清纯的“村姑”也呼之欲出了。一般说来,生动的细节是描龙绘凤的点“睛”之笔,灵动的意向则是呼风唤雨的“神”来之笔。在对二者加以精心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哑剧性”的细节和“风马牛”的意象,它们会干扰群众舞蹈作品的艺术呈现。 五、“舞群织体”与“等重平衡”在实践中的应用 “织体”是舞蹈创作从作曲技法中借用的概念,原指“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关系”。我校(深圳大学)兼职教授于平先生来院授课时讲到,作为编舞技法一个重要概念的“织体”,应当是指“舞群与舞群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了“舞群”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舞蹈设计中相对独立的视觉单位”。以“线性流动”来体现“主题叙述”的群众舞蹈创作,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点与线、线段与线段、短线与长线乃至线与形的时空关系,这里就有个“舞群与舞群之间的关系”,也即我们所说的作为编舞技法的“织体”问题。面对“舞群织体”我们关注的是“复调舞群织体”,其关系主要有矛盾关系、消长关系、模进关系和共鸣关系等,这在于平先生的专著《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一书中有进一步的阐述。与“舞群织体”相关,“等重平衡”也是在群众舞蹈创作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既往谈舞台构图的平衡,多延续“对称平衡”与“自然平衡”的说法。“自然平衡”作为“非对称”的平衡,在理论表述和实践操作中难免语焉不详和词不达意。于平先生为此提出了“等重”的概念。所谓“等重平衡”是将舞台中线(特别是两个对角线的交点)假设为天平的支点,通过影响接受者视知觉、平衡觉、运动觉的种种舞台要素的调节来实现“平衡”。由于这种调节是对接受者感官“轻重”感知觉的调节并实现“等重”,所以称为“等重平衡”。正如于平先生所指出的,舞者的空间方位、区位及其运动幅度、方式对于接受者而言都有“轻重”之分:如空间方位的面向观众重于背向观众,空间区位的前区重于后区,远离“支点”重于近靠“支点”;又如运动幅度大重于运动幅度小,舞姿旋律性运动重于节律复性运动,舞者的位移运动重于定点运动;此外,舞台照明的亮度、舞台事件的聚焦、舞台布景的设置都会对“等重”要素产生影响。我们在实践中如能自觉地思考“舞群织体”的关系和应用“等重平衡”的理念,我们的群众舞蹈创作就会有更大的进展。 回答者:jellygu - 助理 二级 1-14 11:04--------------------------------------------------------------------------------群众舞蹈,顾名思议,就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在群众中进行的、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自己掌握和应用舞蹈的手段,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群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根据目前我国社会舞蹈活动的现状,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 我们知道,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舞蹈的现状。 大凡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之帮,群众舞蹈呈兴旺发达之势,这是历史的规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民以食为天”,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注意力就逐步转移到文化需求方面。因此,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改革的浪潮,给群众舞蹈的原有传统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再也不能满足于四、五十年代的“秧歌腰鼓”等一类民间舞蹈了,观念发生了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进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的深刻变化。重要的在于参与,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价值和生活情趣。因此,人们为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常常会自觉地步入自我娱乐的天地,在舞场中、在家庭里翩翩起舞,并从舞蹈活动中得到愉悦、知识、友谊、爱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通人和局面的出现,自娱性群众舞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群众中自发地普及、并相应地得到提高。 ⑴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写下了自己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舞,到今天的集体舞、儿童舞、交谊舞、迪斯科以及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国际标准交谊舞等,无不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拿集体舞和交谊舞来说,在解放初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们所钟爱。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前几年,由于开放,迪斯科、霹雳舞传入我国,顿时,从大都市到小县城、从舞厅到家庭、从街头到巷尾、从老人到玩童,都在合着强劲的节拍,忘情地学着,跳着迪斯科,他们把它视作既能得到自我娱乐,又可锻炼身体的极好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舞蹈的内涵。 ⑵民间舞蹈作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大多载歌载舞,它具有歌舞结合、善用道具的特点”。(见《文化小百科、民间舞蹈条目》)例如:江苏的浒浦花鼓、渔篮花鼓、涟湘,山东的海洋秧歌、胶州秧歌,以及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鼓灯等等就是自娱性极强的群众舞蹈。它来自生活,具有直接反映生活,表现劳动者的理想、情感和爱情。热情奔放,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情感流露方式等舞蹈的个性特征。象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真正是人民的艺术。人民创造、人民欣赏、人民保存、人民发展,它永远生根在人民中间,充分反映出民间舞蹈的特征和它的群众性。 ⑶校园舞蹈在沉寂了十几年以后,于八十年代中期在高等院校复苏了,集体舞和交谊舞相继在学校的校园里,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普及开来。有些大学相继成立了舞蹈团、文工队等,创作和排练学生们自己喜爱的舞蹈。在一天的紧张学习后,到团委或学生会举办的舞会里放松一下自己。青年学生在自娱性的舞蹈过程中,得到多种精神需要,如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在悠扬的舞曲中舒展舞姿,满足审美的需要。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使自己光彩照人,增强吸引力,得到社会的认同,使感情得到满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一种需要,人人都爱美,渴望美的享受,自娱舞的场合,就是人们最好的去处了。 二、当前开展群众舞蹈活动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群众舞蹈活动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现综述如下: 1.衡量群众舞蹈工作开展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出作品、出人才”的问题。群众舞蹈中的表演性舞蹈是以自娱为主要目的,它与专业舞蹈在性质上是大相径庭的。一九八六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以来,《元宵夜》、《担鲜藕》、《安塞腰鼓》、《欢腾的鼓乡》等一批优秀作品的出现,开创了群众舞蹈创作的新局面。近几年来,我市相继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如《绣》、《碧水红菱》、《情系沙家浜》、《耕绿》、《织》等等。但这些好作品仅出自牛小艾一人之手。因此,培养一些年轻的创作骨干是当务之急。深入基层抓创作,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创作讲习班、培训班,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舞蹈会演、调演。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和繁荣群众舞蹈创作。 2.作为专业的群众舞蹈干部,除了搞好现有的辅导任务和组织任务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地吸取新鲜营养,多学习、多实践。各种风格、各种种类的舞蹈力求多掌握,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各级领导要为他们的业务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专职舞蹈干部的配备与否,是衡量对群众舞蹈重视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专职干部,便不能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工作,我市的群众舞蹈事业的发展将会受到挫折,请有关领导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4.广大农村是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广阔天地。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对舞蹈艺术缺乏多方面的知识,甚至是舞音。现在,改革开放了,物质生活提高了,青年们想跳就跳,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跳得好、跳得美。苦于得不到老师的辅导和指导。目前,农村都建立了文化中心、文化站,但我们这些文化站干部本身不一定会跳,更不用说对其他人的辅导了。所以我认为要使群众舞蹈活动均衡地发展,首先要对广大的文化站干部进行舞蹈艺术的培训工作,对他们先进行群众舞蹈的普及工作,把他们作为种子,撒到农村去开花结果。但目前的困难是很多的,诸如师资、经费、场地的不足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来加以改变。 三、群众舞蹈活动的发展趋势。 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表象走向表现更深刻的内涵,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正如有的评论家说:“它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中极有前途的艺术门类。”群众舞蹈又以群众为主体,更具有广泛性。它的基本群众是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年轻人,随着人们的不断需求,又把中老年人扩大了进来,少年儿童也不例外。群众舞蹈这个艺术门类同时容纳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这样的吸引力是其他门类可望不可及的。因为他们似乎寻找到一种艺术形式来寄托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他们不仅是舞蹈艺术的观赏者,而且是群众舞蹈的积极参与者、表演者和创造者,事实已经证明,群众舞蹈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既然群众舞蹈是舞蹈艺术事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群众舞蹈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对于广大群众的各种舞蹈活动给予大力扶植,积极组织、热情服务、善于引导。要广开门路,除了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讲习班、培训班、组织调演、文艺晚会等外,还要提倡企业、单位举办各种比赛,以至举办家庭的自娱性舞蹈比赛,多渠道地开展舞蹈活动。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必须重视普及舞蹈文化的教育,向群众讲授舞蹈基础知识,启发群众自觉的舞蹈意识,提高艺术修养、舞蹈素质及审美能力等等。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更不能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舞蹈文化教育。目前我市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起色,每年都有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但还不够重视,建议教育部门从现在起,在有条件的学校着手配备师资、增加设施,象重视体育那样,尽快在中小学增设舞蹈课,让学生接受形体训练来提高舞蹈基础。学习舞蹈艺术作为美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艺术修养、审美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增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东方红》赏析 摘要:《东方红》不仅是一部壮丽辉煌的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国最具权威的,著名词曲作家智慧结晶的经典巨作。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演于1964年,是由一批革命历史歌曲和创作歌曲结合组成的,以鲜明感人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军阀统治的不屈精神,艺术概括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建立红色武装到迎来祖国解放的光辉历程。一经演出,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民族精神 史诗 舞蹈 该舞蹈是为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及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成立一周年而特意创作的,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对本民族历史特殊时期的回忆,来追溯一种不畏列强、坚韧不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为此选用冼星海的音乐作品《黄河》第四乐章创作一个用中国民间舞的动作为素材,反映中华民族近现代反法西斯战争民族奋斗史的作品,是二位编导最初的创作动机。 作品《东方红》在创作中有另一种考虑,即能否用汉族民间舞蹈素材,反映民族精神。编导认为,随着新中国民间舞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内创作舞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民间舞蹈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民族地域文化场景下展现的,类似《牧马人》《担鲜藕》这样的作品,它们不约而同地都会带有一个民族或地域强烈的文化专属性特征。那么能否用一个民族或地域舞蹈的动作素材,反映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创作者的另一个主要思考点。当他听到《黄河》这段音乐后,决定做一个中国民族民间舞版的《黄河》舞蹈作品。作为交响乐作品《黄河》,无论从音乐的形式与结构,还是从作品内在表达的文化深度与厚度都极具挑战性,用《黄河》音乐编不同舞种的作品,成为许多中国编导的试金石,所以用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表现《黄河》这个代表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精神典范的音乐作品,成为编导创作的另一个构想。 该舞蹈在动作语汇的选材上,主要以山东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素材为主,这种选材安排按赵铁春的话,是由素材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原因是鼓子秧歌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学院派课堂,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粗犷豪迈是它的主体审美风格,同时动作幅度之大、表现力度之强是别的舞蹈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在民间舞教材中总结出的稳、沉、抻、韧这几个主体审美要点中,所包含的稳如泰山、纯朴厚重的舞蹈动态感觉,是编导所刻意需求的。同时作为胶州秧歌素材的选用也是如此,由于其动态本身三道弯、扭断腰的阴柔之美,与男性鼓子秧歌素材刚阳的动态审美产生对比的同时,也产生一种互补,这种一对比一互补,无形中为作品的主题凸现提供了一种绝好的搭配。创作中编导对胶州秧歌动作审美拧、碾、抻、韧,这几个要点并没有都完全地展现,只是用了一个碾字,在胶州秧歌小嫂扭的步伐素材中体现,这种刻意的选择通过不同时空的设计,旨在造成一种源源不断、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永不停息的动态感觉,同时也在营造一种千军万马、十面埋伏的舞台意境。 在作品创作的结构设计上,编导在三分之二的篇幅上,用递进式的结构,为一个核心主题造势作铺垫(即通过不同方位的出场、不同时空的调度、不同队形的变化、不同男女交替的舞蹈、不同红绸挥舞的动势,来营造一种壮烈的氛围)。所以无论是男舞者三角形的出场,还是女舞者横排斜线圆形的空间调度,以及舞蹈中间一段男女双人舞与母子双人舞人物形象的捕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多方位、多层次、多变化、多信息传达及推进,来再现中华民族的那种威武不屈、誓死向前的气魄,面对侵略者和敌人斗智斗勇的精神。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不同层次的递进,也在为舞蹈自身的结构高潮作了较完美的铺垫,因为编导的构思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与技术将之体现,所以这种递进式的结构,恰好是在“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声的出现将全剧推向高潮点的铺垫。此时当红绸抛向空中,全体演员双膝跪地,迎接那来之不易的胜利时分,从情感线路、动作逻辑、情节表达都在此时到达了一个顶点,而这种以静制动的升华点,恰好是由作品前期递进式的铺垫为基础的。因为前期的铺垫已经聚集了足够的能量,各式各样动的可能也都用过了,这个时候用一种逆其道而行的做法,用静的处理、用地面跪地的动作来体现全作品最终的高潮成为了一种可能。作品在这种递进式推高潮的“起”、“承”过后,接下来就是“转”、“合,,的过程。该作品是这样处理的,即用一段纯净的地面舞蹈展示作品的“转,,接过后,立即又回到作品开头那种前赴后继、不断向前的运动感觉之中,其目的就是对前篇舞蹈“合”的呼应,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民族精神的强化。作品紧接着用一个凝固的造型作为整个作品的结束。当然静态的结尾对比前期动势的营造,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即通过类似英雄纪念碑的群舞造型,制造一种从静态的雕塑展示中,回顾动的历史遗迹,从中折射中华民族的不朽与伟大,应该是作者最后的构想。在综上所述的作品结构设计中看得出编导是花尽心思悉心揣摩的。 另外,在道具的使用上,创作者有他独到的尝试。编导有意识地抛弃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原用的八角鼓与长撇扇,原因是这些东西有很强的地域专属性,不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主体特征,所以经过千思万想之后,编导决定用红绸,原因是红绸有很强烈的符号隐喻,它像黑头发与黄皮肤一样,是中国化的符号,代表中华民族的标识意图,这种代指和标识在赵铁春的《让黑头发和红绸子一起飘起来》一文中可以得到详尽的解释。同时红色象征喜庆也象征着鲜血,而绸子那种柔中带韧的品性,也是中国主流雅士文化所刻意追求的,加之扭秧歌用红绸“扭着秧歌进城”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编导选择了它。在对红绸的动作选用上编导解释道,我们选择它不是完全地遵守或忠实地传承它原有的动律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对之进行加工改造的,以前用红绸扭秧歌,“扭”是舞蹈动势的主体,而这次我们却刻意地强调用红绸“舞”秧歌,因为“舞”中不但有阴有柔,也有刚有阳,而这种刚柔并进、阴阳相兼,是我们在这个作品中所刻意追求的,而以前的“扭”却永远出不来这个效果。同时用鼓子秧歌的动律、动势舞红绸,会在刚阳有力的动势上造成一种缠绵感,在胶州秧歌上舞红绸也会在阴柔的动律中产生一种力量感,所以这种借用红绸“舞”秧歌的做法,是一种对民间舞资源再利用的新做法,在这个作品上可以说是表达得合情合理。 该作品在创作上,具有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汉民族民间舞的动作元素进行了符号化的解释和处理,因为无论哪一个民族、地域的舞蹈,它都会带有浓郁的本土特征,而这种本土特征在具有鲜明的风格同时,也会局限这个动作自身的使用空间,因为极强的民族、地域文化专属性,导致它只能在这个文化场景下使用,如用维吾尔族的动作说汉民族的故事比较难。而该作品中编导在不失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动作原貌的同时,将这些动作原有的民族地域特性与文化寓意进行了剥离,将这些动作形式只当作一种遣词造句的词汇,而不再考虑原有的舞种来源、动作本质的意义,从而在表达编导内心的世界的同时,也展示一个民间舞蹈通用化的可能,增大了这些动作的使用空间。按照这种理论,民间舞蹈语汇不但可以表达那个民族、地域的文化本质,也可以成为表达一个主流文化、国家民族主体精神的动态语汇。 该作品荣获1998年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作品银奖、表演三等奖,随着许多中国文化交流使团出演海外,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并在建党80周年文艺晚会《盛世华章》上作为特选节目在中国剧院演出。同时因其独特的民间舞特性,被许多艺术院校吸纳,成为民间舞教学剧目课上的一个重要实习剧目,也被广大的艺术团体所传跳。 参考文献:1.舞蹈者之家 贾安林 《东方红》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 2.郭振建 时代呼唤这样的精品力作———音乐电视《信天游再唱东方红》 3.东方红首都评论报1967年11月11日
确定题目难易的标准有两个,文献是不是充足可以参考的,另一个就是你是不是有个直观的思路目前来看,第一个题目你有了直观的思路,然后你需要去中国知网检索下胶州秧歌的有关资料,看看是不是供参考的较多,如果这一点可以的话,就写第一个吧,其题目更为具体,更容易写出特点来。合适采纳哈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但胶州秧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别人写的东西,你可以学习学习哈~我们所说的“群众舞蹈”,是指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作品。一般来说,这类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而舞蹈的形象,又直接观照着群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劳动生活。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的动作技术难度不高而动态特色比较鲜明,它的构图层次比较单薄而动机展开复沓有序,它的叙述拒绝抽象理念而采纳生动细节……事实上,群众舞蹈创作的某些共同特征已暗示出其基本法则的存在,我们在此摭论二三。 一、从生活中提炼一个“走起来”的动态 看比较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首先扑入眼帘而又过后经久难忘的,就是作品从其反映的生活中所提炼出的典型动态。比如《担鲜藕》中“担筐迈步”加“上步掖腿”的动态,比如《簸谷》中“边簸边行”加“回身轻扬”的动态,比如《踩咸菜》中“浅跳微蹲”加“扭摆踩挤”的动态……还有《上梁》、《老锅靓汤》等也都有特征鲜明、韵味浓郁的生活状态。提炼一个特征鲜明、韵味浓郁的生活动态作为作品的“主题动机”,是群众舞蹈创作的起始之点。这一生活动态除造型的美化、节奏的韵化、形象的特化、情思的物化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要“走起来”;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让舞者在走动中加以表现的生活动态,这是群众舞蹈以队列移动和队形变换见长的构图特征所决定的。 二、以“三步加”为基本的动态展开原则 我们注意到,以典型生活动态见长的群众舞蹈作品,其动态展开的方式比较单纯,这使得其作品的构成形态也比较单纯。在我看来,构成形态的单纯比较符合群众舞蹈创作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正是这种单纯的构成状态或日展开方式,使得作为作品“主题动机”的生活动态更加鲜明起来。通过对群众舞蹈作品中动态展开方式的分析,我们能看到这一动态展开方式的基本原则是:“主题动机”在双腿行进中重复三次,然后加上一个略加变化的动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步加”。仍以上述作品为例,比如《担鲜藕》就是在3次“担筐迈步”后加1次“上步掖腿”;又比如《簸谷》就是在3次“边簸边行”后加1次“回身轻扬”……实际上,这种“三步加”的动态展开方式普遍存在于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发挥的民俗舞蹈活动中,维吾尔族“刀朗”的三步一抬、藏族“弦子”的三步一撩、土家族“摆手”的三步一甩身等都是如此。也就是说,作为群众舞蹈作品动态展开基本原则的“三步加”,其实,也是群众生活中游艺民俗在其创作活动中的自然流露和传承。当然,除了“三步加”之外,群众舞蹈作品中比较常见的动态还有“裂变式”和“模进式”。“裂变式”主要表现为“主题动机”的节奏变化,并且主要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的几何级数的变化;也即在同等的时值中,有完成一个“主题动机”到完成若干个“主题动机”,单个“主题动作”的速率成倍增长。“模进式”其实是“主题动机”在不同条件下的重复再现,条件的变化促成了“主题动机”的发展。因此,“模进式”的展开主要体现为“主题动机”的空间变化(方位或区位)、体量变化(增量或减量)以及“织体”变化。 三、寓“主题叙述”于“线性流动”之中群众舞蹈作品构成形态的单纯性,一方面在于其动态展开方式的单纯性,另一方面还在于其主题叙述方式的单纯性。按照通常的说法,群众舞蹈作品主要是“情绪舞”而并非“情节舞”。与“情节舞”依情节的起承转合来推进不同,“情绪舞”所表现的“情绪”饱和度的变化,决定着作品“主题叙述”的样态;而“主题叙述”样态的体现,正是舞队的“线性流动”。或者可以说,作品的“主题叙述”是寓于“线性流动”之中的。认识到“线性流动”是群众舞蹈的主要构图方式,就要认真思考“线性流动”所可能产生的视觉效应:比如横线的宽阔、竖线的深远、波状线的流动;又比如弧线的柔和、折线的刚健、长线条的舒展和细碎线段的活泼;还比如“龙摆舞”给人以川流不息之感,而“满天星”则让人感到花树缤纷……也就是说,“线性流动”作为群众舞蹈的“主题叙述”方式,对其“线性”的运用,要考虑其视觉效应与作品情绪变化的一致性。这是“线性流动”的内在逻辑。 四、要精心设计生动细节和灵动意向指出群众舞蹈作品在动态展开方式和主题叙述方式上的单纯性,并非说这类作品只能凸显经过“三步加”原则展开的某种典型生活动态。我们知道,即使是在主题叙述比较单纯的“情绪舞”中,典型的生活动态也必须置身于典型的生活场景和显现于典型的生活细节之中,群众舞蹈的优秀工作,除成功地提炼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典型动态外,往往还由于对生活细节和灵动意向的精心设计。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担鲜藕》与《山野小曲》。《担鲜藕》以细节的生动见长,突出表现为舞者肩担的两只藕筐中,拟人化的莲藕渴水而焦灼的情态,在舞者以水滋润莲藕的同时,其在炎夏之生活场景中赶路送“鲜”的主题叙述得到了充分呈现。与之有别,《山野小曲》以意向的灵动见长,它突出表现为山野“村姑”与山野“清溪”在意象呈现中的“两重性”,也可以说是“双重意象”通过“比兴”手法实现了意象的转换从而也实现了意蕴的再生;当舞者柔曼的臂膀模拟“清溪”的流淌之时,比溪流更清纯的“村姑”也呼之欲出了。一般说来,生动的细节是描龙绘凤的点“睛”之笔,灵动的意向则是呼风唤雨的“神”来之笔。在对二者加以精心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哑剧性”的细节和“风马牛”的意象,它们会干扰群众舞蹈作品的艺术呈现。 五、“舞群织体”与“等重平衡”在实践中的应用 “织体”是舞蹈创作从作曲技法中借用的概念,原指“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关系”。我校(深圳大学)兼职教授于平先生来院授课时讲到,作为编舞技法一个重要概念的“织体”,应当是指“舞群与舞群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了“舞群”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舞蹈设计中相对独立的视觉单位”。以“线性流动”来体现“主题叙述”的群众舞蹈创作,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点与线、线段与线段、短线与长线乃至线与形的时空关系,这里就有个“舞群与舞群之间的关系”,也即我们所说的作为编舞技法的“织体”问题。面对“舞群织体”我们关注的是“复调舞群织体”,其关系主要有矛盾关系、消长关系、模进关系和共鸣关系等,这在于平先生的专著《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一书中有进一步的阐述。与“舞群织体”相关,“等重平衡”也是在群众舞蹈创作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既往谈舞台构图的平衡,多延续“对称平衡”与“自然平衡”的说法。“自然平衡”作为“非对称”的平衡,在理论表述和实践操作中难免语焉不详和词不达意。于平先生为此提出了“等重”的概念。所谓“等重平衡”是将舞台中线(特别是两个对角线的交点)假设为天平的支点,通过影响接受者视知觉、平衡觉、运动觉的种种舞台要素的调节来实现“平衡”。由于这种调节是对接受者感官“轻重”感知觉的调节并实现“等重”,所以称为“等重平衡”。正如于平先生所指出的,舞者的空间方位、区位及其运动幅度、方式对于接受者而言都有“轻重”之分:如空间方位的面向观众重于背向观众,空间区位的前区重于后区,远离“支点”重于近靠“支点”;又如运动幅度大重于运动幅度小,舞姿旋律性运动重于节律复性运动,舞者的位移运动重于定点运动;此外,舞台照明的亮度、舞台事件的聚焦、舞台布景的设置都会对“等重”要素产生影响。我们在实践中如能自觉地思考“舞群织体”的关系和应用“等重平衡”的理念,我们的群众舞蹈创作就会有更大的进展。 回答者:jellygu - 助理 二级 1-14 11:04--------------------------------------------------------------------------------群众舞蹈,顾名思议,就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在群众中进行的、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自己掌握和应用舞蹈的手段,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群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根据目前我国社会舞蹈活动的现状,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 我们知道,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舞蹈的现状。 大凡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之帮,群众舞蹈呈兴旺发达之势,这是历史的规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民以食为天”,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注意力就逐步转移到文化需求方面。因此,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改革的浪潮,给群众舞蹈的原有传统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再也不能满足于四、五十年代的“秧歌腰鼓”等一类民间舞蹈了,观念发生了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进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的深刻变化。重要的在于参与,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价值和生活情趣。因此,人们为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常常会自觉地步入自我娱乐的天地,在舞场中、在家庭里翩翩起舞,并从舞蹈活动中得到愉悦、知识、友谊、爱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通人和局面的出现,自娱性群众舞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群众中自发地普及、并相应地得到提高。 ⑴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写下了自己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舞,到今天的集体舞、儿童舞、交谊舞、迪斯科以及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国际标准交谊舞等,无不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拿集体舞和交谊舞来说,在解放初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们所钟爱。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前几年,由于开放,迪斯科、霹雳舞传入我国,顿时,从大都市到小县城、从舞厅到家庭、从街头到巷尾、从老人到玩童,都在合着强劲的节拍,忘情地学着,跳着迪斯科,他们把它视作既能得到自我娱乐,又可锻炼身体的极好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舞蹈的内涵。 ⑵民间舞蹈作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大多载歌载舞,它具有歌舞结合、善用道具的特点”。(见《文化小百科、民间舞蹈条目》)例如:江苏的浒浦花鼓、渔篮花鼓、涟湘,山东的海洋秧歌、胶州秧歌,以及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鼓灯等等就是自娱性极强的群众舞蹈。它来自生活,具有直接反映生活,表现劳动者的理想、情感和爱情。热情奔放,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情感流露方式等舞蹈的个性特征。象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真正是人民的艺术。人民创造、人民欣赏、人民保存、人民发展,它永远生根在人民中间,充分反映出民间舞蹈的特征和它的群众性。 ⑶校园舞蹈在沉寂了十几年以后,于八十年代中期在高等院校复苏了,集体舞和交谊舞相继在学校的校园里,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普及开来。有些大学相继成立了舞蹈团、文工队等,创作和排练学生们自己喜爱的舞蹈。在一天的紧张学习后,到团委或学生会举办的舞会里放松一下自己。青年学生在自娱性的舞蹈过程中,得到多种精神需要,如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在悠扬的舞曲中舒展舞姿,满足审美的需要。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使自己光彩照人,增强吸引力,得到社会的认同,使感情得到满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一种需要,人人都爱美,渴望美的享受,自娱舞的场合,就是人们最好的去处了。 二、当前开展群众舞蹈活动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群众舞蹈活动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现综述如下: 1.衡量群众舞蹈工作开展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出作品、出人才”的问题。群众舞蹈中的表演性舞蹈是以自娱为主要目的,它与专业舞蹈在性质上是大相径庭的。一九八六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以来,《元宵夜》、《担鲜藕》、《安塞腰鼓》、《欢腾的鼓乡》等一批优秀作品的出现,开创了群众舞蹈创作的新局面。近几年来,我市相继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如《绣》、《碧水红菱》、《情系沙家浜》、《耕绿》、《织》等等。但这些好作品仅出自牛小艾一人之手。因此,培养一些年轻的创作骨干是当务之急。深入基层抓创作,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创作讲习班、培训班,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舞蹈会演、调演。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和繁荣群众舞蹈创作。 2.作为专业的群众舞蹈干部,除了搞好现有的辅导任务和组织任务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地吸取新鲜营养,多学习、多实践。各种风格、各种种类的舞蹈力求多掌握,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各级领导要为他们的业务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专职舞蹈干部的配备与否,是衡量对群众舞蹈重视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专职干部,便不能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工作,我市的群众舞蹈事业的发展将会受到挫折,请有关领导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4.广大农村是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广阔天地。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对舞蹈艺术缺乏多方面的知识,甚至是舞音。现在,改革开放了,物质生活提高了,青年们想跳就跳,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跳得好、跳得美。苦于得不到老师的辅导和指导。目前,农村都建立了文化中心、文化站,但我们这些文化站干部本身不一定会跳,更不用说对其他人的辅导了。所以我认为要使群众舞蹈活动均衡地发展,首先要对广大的文化站干部进行舞蹈艺术的培训工作,对他们先进行群众舞蹈的普及工作,把他们作为种子,撒到农村去开花结果。但目前的困难是很多的,诸如师资、经费、场地的不足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来加以改变。 三、群众舞蹈活动的发展趋势。 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表象走向表现更深刻的内涵,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正如有的评论家说:“它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中极有前途的艺术门类。”群众舞蹈又以群众为主体,更具有广泛性。它的基本群众是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年轻人,随着人们的不断需求,又把中老年人扩大了进来,少年儿童也不例外。群众舞蹈这个艺术门类同时容纳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这样的吸引力是其他门类可望不可及的。因为他们似乎寻找到一种艺术形式来寄托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他们不仅是舞蹈艺术的观赏者,而且是群众舞蹈的积极参与者、表演者和创造者,事实已经证明,群众舞蹈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既然群众舞蹈是舞蹈艺术事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群众舞蹈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对于广大群众的各种舞蹈活动给予大力扶植,积极组织、热情服务、善于引导。要广开门路,除了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讲习班、培训班、组织调演、文艺晚会等外,还要提倡企业、单位举办各种比赛,以至举办家庭的自娱性舞蹈比赛,多渠道地开展舞蹈活动。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必须重视普及舞蹈文化的教育,向群众讲授舞蹈基础知识,启发群众自觉的舞蹈意识,提高艺术修养、舞蹈素质及审美能力等等。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更不能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舞蹈文化教育。目前我市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起色,每年都有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但还不够重视,建议教育部门从现在起,在有条件的学校着手配备师资、增加设施,象重视体育那样,尽快在中小学增设舞蹈课,让学生接受形体训练来提高舞蹈基础。学习舞蹈艺术作为美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艺术修养、审美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增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但胶州秧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中的异同及在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汉族民间舞中,秧歌代写论文是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也是老百姓最喜爱,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它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跷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常常称之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的形态,是人体在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一般地说,这种曲线是指人体平面运动的曲线,是人体在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一种内收和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呈现。本文就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异同做一比较,力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这一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体态特征及这一体态在秧歌中的审美作用。[关键词]民间舞 “三道弯” 东北秧歌 胶州秧歌一、“三道弯”在一个运动中的形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在众多原因影响下,形成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曲线美的审美心理和汉族民间舞女性动律,“三道弯”体态的共性。在汉族民间舞中,秧歌是人们最常见,最喜爱,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常常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中的形态,是人体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流程。一般的说这种曲线指人体平面运动的曲线,是人体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力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内收和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呈现。汉族民间舞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三道弯”就存在于任何动作中。但是从动作自身的根源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又会对“三道弯”的异同产生影响。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从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三道弯”异同做一比较,力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这一秧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态特征。二、什么是胶州秧歌及其胶州秧歌的特点胶州秧歌同其它民间舞蹈一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它是以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体态,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欣赏。我认为胶州秧歌的要领主要突出一个“扭”字上民间表演者踩着锣鼓点,扭的袅袅娜娜、三弯九曲,当地人称为“扭断腰”或“三道弯”。胶州秧歌是流传在鲁南胶县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当地人称为“跑秧歌”。胶州秧歌以前表现时踩矮跷,后弃之。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女性的妩媚。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注重碾、拧、伸、韧、扭。动作强调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三、什么是东北秧歌及其特点东北秧歌是东北三省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涵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目前,我所说的东北秧歌,包括东北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三部分。早期秧歌是不踩跷的,为了让更多观看者看到表演,逐渐采用了跷的形式。东北秧歌讲究“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整个舞蹈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道具的使用呈现出艺术特色。四、不同的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在腰部形成一个“相”的中心点,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髋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髋关节处也相应的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肩、髋两个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使“三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实感。东北秧歌的动力根源同样来自于脚下,表现为“艮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点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腰部随脚下“提踢”的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的“三道弯”体态是平面横向上下起伏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稳中浪、划圆动律、肩部和髋关节的扭动是由脚下的移动连带而产生的,而点不发生纵向的拧动关系。五、不同的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胶州秧歌人称跑秧歌,是徒步秧歌的一种,由于它是徒步秧歌,又着重“扭”,要扭的“三道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夸张。形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脚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胶州秧歌的“扭”主要是由脚下的“拧”、“碾”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扭”的当中形成特有的”三道弯”体态。我认为拧动与力动是相互统一,有机结合的。也因此才构成了胶州秧歌独特的曲线艺术风格。如果没有拧动形成不了胶州秧歌的曲线体态。反之,如果只有拧动而忽略了力动的延伸,那“扭断腰”和“三道弯”体态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说,拧动是胶州秧歌的筋骨,力动是血液,曲线则是胶州秧歌的外部形态。三者的有机结合给胶州秧歌的动态美灌注了新的生命力,使得肢体线条的每一部分都显得刚中有柔,透露风韵。东北秧歌主要源于辽南的高跷秧歌,现在教材中的东北秧歌多在徒步上做,但踩跷对形成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影响之大是非常明显的。在高跷上舞动最重要的是重心的掌握。因此,东北秧歌的动律,体态都围绕着这一形式产生发展的。六、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三道弯”审美效应的差异和“三道弯”总体审美效应“三道弯”在汉族民间舞秧歌中具有代表性,它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体。这种动态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很好地表现了女性的特有动态美。具有民族性,是汉族人民审美情趣的产物。胶州秧歌的“三道弯”泼辣中带着舒展,舒展中透着婉转。婀娜多姿,流畅优美。而东北秧歌那种艮劲儿、浪劲儿、美劲儿正是生长在东北平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情趣的集中表现。它的“三道弯”给人以“绕肠三回”之感。七、“三道弯”动律体态在民间舞教学中的作用汉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态,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一个微妙的不同点都来自其所在舞种一系列背景对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各舞种的“三道弯”动律体态,也就找到此舞种的精髓所在。“三道弯”既小又大,有着广泛的内涵。因此,我认为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起以下作用:1.正解运用“三道弯”的动律体态可以加深对汉民族审美情趣的理解。2.起到正确掌握各种民间舞女性动作的心理和韵律作用。3.从“三道弯”体态入手,追求形似,神似的艺术表演境界。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编.论中国民间艺术.山东友谊出版社.
论呼吸在舞蹈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者除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熟练的技巧和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外,更重要的则是对呼吸的正确掌控,用呼吸控制身体,帮助四肢,更为完美的做出各种舞姿,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深刻内涵。这种呼吸被称之为艺术呼吸。它对舞蹈的节奏、风格、劲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例论述了舞蹈与呼吸的密切关系并阐述了如何在舞蹈中正确运用呼吸,旨在揭示呼吸在舞蹈中的地位及其价值。 关键词:舞蹈呼吸运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呼吸的配合,呼吸在许多艺术门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也不例外。舞蹈艺术前辈就非常重视舞蹈中气息的运用。吴晓邦前辈就曾把气——即“呼吸”归结为舞蹈艺术的三个元素之一。通过“呼吸”的各种变化“情动之于中”,在刻画人物时才能赋予其个性和艺术的活力。可见呼吸在舞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呼吸在舞蹈中的作用1.1呼吸在舞蹈节奏中的体现舞蹈节奏是舞蹈动作在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能量的增减以及幅度的大小、浮沉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这与呼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有长短、动静、轻重、缓急,这里面也就包含着节奏的性质。练意、练气就是练习内外力量,内外节奏,达到内外和谐统一,运用自如按我们的需要随心所欲。如中国古典舞身韵在众多的节奏变化中,净化提纯以三种节奏为主即,满、赶、闪。“满”的呼吸舒、缓,有序,吸如流水,呼如抽丝,外化的动作节奏是缓慢、平衡的,易做控制类的动作;“赶”实际上就是音乐中的符点、切分,有两头神中间赶,两头赶中间神,在动作的变化中“赶”的呼吸节奏是非常重要的;“闪”就是节奏似闪电般快,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或更快,这么快节奏下的动作,呼吸要求快收,一刹那的凝聚暴发,这种呼吸节奏下的动作往往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易做跳类,动作间的转换,亮相。当然还有进气,二次呼吸等特殊的呼吸,同样这些呼吸在特定动作中运用,产生特殊的节奏型。1.2呼吸对舞蹈风格的体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不同的风俗习惯舞蹈风格也不同。不同的舞种应该运用不同的呼吸方式,才能够准确的表现每个舞种的风格与特色。如:表演傣族舞中轻盈、柔美的“勾脚后踢步”,它的动律要求是快起、慢落,那呼吸就应该是快速吸气,慢慢呼出。而表演胶州秧歌时就不能用这种呼吸方式,列举“慢扭推扇”这个动作中的呼吸方式,快速吸气、停顿、慢吐气,以腰为轴,一胯主动的快发力,双手快速抱扇在胸前,同时快速吸气,顷刻停顿后慢吐气,将身体的各部分慢慢的延伸开。设想,如果没有快速吸气、停顿、慢吐气,而是均匀的呼吸,谁还能看出这是胶州秧歌的动作。再如蒙古舞的柔臂组合,这个组合是针对肩部、臂部、手部、步伐的训练,步伐多以踏步、拖步为主。所以要把呼吸处理成在空拍或弱拍上快速吸气,在重拍上慢慢吐气,以表现蒙古族人健壮的体魄以及生活在大草原的辽阔之感。柔臂是肩部动作的延续并呈波浪形伸展,而脚下的拖步则要求膝部掌握平衡,随动作方向移动。用呼吸来带动肩部、臂部以及脚下拖步的起伏,控制关节的平衡性,能够使气力相互协调从而流畅自如的衔接前后动作,表达感情。只有将呼吸贯穿到动作中,才能体现动作的轻重缓急、大小强弱、抑扬顿挫,显示出力度和韵味,体现出蒙古族粗犷副悍、豪迈矫健、稳重端庄的特点。准确的控制、运用呼吸在不同音乐节奏中找到呼吸的换气点,才能够表现出不同舞蹈的风格与特色。1呼吸在舞蹈中“力”的体现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轻重、缓急、顿挫、缠丝、刚猛等“力”的形态,实际都是由力来控制的,而力的产生要通过气来支撑,力顺气而来。例如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动作延绵伸长,行如流水的控制力,时而亮相刹那间的凝聚力,时而明快洒脱的刚脆和富有弹性小巧的寸劲,体现了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用力法,因此身韵也可称为“气韵”。黄平先生曾说“呼吸先行于动作,由呼吸去带动作,由体内呼出的气的大小去波及外部的四肢,而且力的大小也直接依赖于呼吸的大小”。控制好呼吸的大小,可以运用它来贯穿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找到运动的“延伸”,帮助四肢完美地做出各种舞姿,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作品。如:古典舞《扇舞丹青》中,舞者一个快速的撩旁腿控制一百八十度的动作,瞬间的停顿,气息并没有就此断掉,而是顺着扇子的滑动,快速吐气,顺着吐气时重量向下的规律同时弯腿下腰,这一气呵成的动作充分体现了气与力的完美结合,也准确的表现出了中国绘画中惯用的手法“一枝寒梅横空插入,一簇幽兰I临风逸去”,同时也点出了作品“扇舞丹青”这一主题。2如何在舞蹈中正确的运用呼吸呼吸是舞蹈的生命力,它在舞蹈表演中有着独特的重要性。是否很好的运用呼吸是舞蹈质量的保证。舞蹈中的呼吸基本可以分为:大呼吸、小呼吸、长呼吸、短呼吸、慢呼吸和快呼吸、屏息等几种方式。而这些不同的呼吸方式运用在舞蹈中起到的效果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舞蹈中慢板节奏多数以平稳的、大的呼吸为主,来表达优美委婉的情绪,体现柔缓舒展的舞姿;反之,在快板中,往往多以快而短小的呼吸来控制动作的有张有弛的复杂变化,表达欢快、愉悦的心理状态。在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中不可能仅有一种单一不变的气息。那么,如何在舞蹈中正确的运用呼吸呢?首先,应该做到气顺力达,呼吸有节。舞蹈呼吸不同于自然呼吸,自然呼吸一般说是被动的呼气,人们不大感觉它。舞蹈呼吸则必须加以控制,是主动的。舞蹈呼吸也不同于某些节奏平稳的运动项目的呼吸,如马拉松长跑等。舞蹈呼吸由于动作的变化,破坏了呼吸的平均节奏。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适应舞蹈又能适应呼吸,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动作呼吸进行调节。这种调节首先应根据动作的性质和韵律,尽可能保持呼吸的节奏性。在呼吸与动作的关系上,总的说来,动作起主导作用,即按动作的强度、频率来安排呼吸。但在具体的动作中保持呼吸的相对动性,往往由呼吸来带动动作的完成。其次,除了顺畅自然式(节奏相对规律)的呼吸外,我们有时也需要一些特殊的呼吸法。如含气、屏气、偷气。做一些强度大的动作或瞬间完成的某些技巧,尤其在空中的跳跃动作,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含气。含气是一种经过改进的憋气动作。憋气可使胸廓和骨盆得到固定,为上下肢用力造成稳固的支点;腹压的升高,促进腹腰等肌肉的收缩;猛然憋气还可以反射性的加大肌力;所以这些使憋气在伴同(呼吸气)中变为力量的权威。再次,进行呼吸的自我调节——“吸于腹、呼于鼻”。除了训练呼吸对各种动作的调配外,呼吸还要作自身训练。在舞蹈中呼吸的自身运动应贯彻这样的基本方法——吸于腹、呼于鼻。气自胸下沉(肩放下)吸至小腹。小腹收紧、托起,气仿佛聚于腰、腹间。呼吸虽在腹、胸腔问上下运行,但好象若有若无。提而不憋,沉而不堆,就是所谓“气沉丹田”。这是一个演员任何动作都应遵循的基本呼吸法。练功中坚持这种方法,就能逐步做到用力不显吃力,用气不显气促。当然这确实是天长地久的功夫,但作为一个演员必须逐步掌握它,因为它是舞蹈呼吸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最后要注意的是,呼吸不是一个在舞蹈中独立存在的部分,它与舞者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舞姿动作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情感是呼吸的原动力,“以情感带动呼吸”是呼吸的基本要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呼吸进行到底,这样呼吸会在整个舞蹈表演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舞蹈艺术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然而,掌握呼吸特点,并准确地予以运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更好的控制和处理并合理的运用呼吸。3结束语呼吸给予了舞蹈生命力。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有效的控制身体,帮助四肢更完善地做出各种舞姿,使动作更丰满更具张力。进而突出舞蹈的动作节奏、舞蹈风格及其舞蹈中“力”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并有意识的进行磨练,让其成为一种自觉的创作行为。使呼吸与舞蹈达到高度的统一。使之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中心思想。让舞蹈更具感染力,与观众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别人写的东西,你可以学习学习哈~我们所说的“群众舞蹈”,是指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作品。一般来说,这类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而舞蹈的形象,又直接观照着群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劳动生活。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的动作技术难度不高而动态特色比较鲜明,它的构图层次比较单薄而动机展开复沓有序,它的叙述拒绝抽象理念而采纳生动细节……事实上,群众舞蹈创作的某些共同特征已暗示出其基本法则的存在,我们在此摭论二三。 一、从生活中提炼一个“走起来”的动态 看比较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首先扑入眼帘而又过后经久难忘的,就是作品从其反映的生活中所提炼出的典型动态。比如《担鲜藕》中“担筐迈步”加“上步掖腿”的动态,比如《簸谷》中“边簸边行”加“回身轻扬”的动态,比如《踩咸菜》中“浅跳微蹲”加“扭摆踩挤”的动态……还有《上梁》、《老锅靓汤》等也都有特征鲜明、韵味浓郁的生活状态。提炼一个特征鲜明、韵味浓郁的生活动态作为作品的“主题动机”,是群众舞蹈创作的起始之点。这一生活动态除造型的美化、节奏的韵化、形象的特化、情思的物化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要“走起来”;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让舞者在走动中加以表现的生活动态,这是群众舞蹈以队列移动和队形变换见长的构图特征所决定的。 二、以“三步加”为基本的动态展开原则 我们注意到,以典型生活动态见长的群众舞蹈作品,其动态展开的方式比较单纯,这使得其作品的构成形态也比较单纯。在我看来,构成形态的单纯比较符合群众舞蹈创作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正是这种单纯的构成状态或日展开方式,使得作为作品“主题动机”的生活动态更加鲜明起来。通过对群众舞蹈作品中动态展开方式的分析,我们能看到这一动态展开方式的基本原则是:“主题动机”在双腿行进中重复三次,然后加上一个略加变化的动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步加”。仍以上述作品为例,比如《担鲜藕》就是在3次“担筐迈步”后加1次“上步掖腿”;又比如《簸谷》就是在3次“边簸边行”后加1次“回身轻扬”……实际上,这种“三步加”的动态展开方式普遍存在于群众自发参与、自由发挥的民俗舞蹈活动中,维吾尔族“刀朗”的三步一抬、藏族“弦子”的三步一撩、土家族“摆手”的三步一甩身等都是如此。也就是说,作为群众舞蹈作品动态展开基本原则的“三步加”,其实,也是群众生活中游艺民俗在其创作活动中的自然流露和传承。当然,除了“三步加”之外,群众舞蹈作品中比较常见的动态还有“裂变式”和“模进式”。“裂变式”主要表现为“主题动机”的节奏变化,并且主要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的几何级数的变化;也即在同等的时值中,有完成一个“主题动机”到完成若干个“主题动机”,单个“主题动作”的速率成倍增长。“模进式”其实是“主题动机”在不同条件下的重复再现,条件的变化促成了“主题动机”的发展。因此,“模进式”的展开主要体现为“主题动机”的空间变化(方位或区位)、体量变化(增量或减量)以及“织体”变化。 三、寓“主题叙述”于“线性流动”之中群众舞蹈作品构成形态的单纯性,一方面在于其动态展开方式的单纯性,另一方面还在于其主题叙述方式的单纯性。按照通常的说法,群众舞蹈作品主要是“情绪舞”而并非“情节舞”。与“情节舞”依情节的起承转合来推进不同,“情绪舞”所表现的“情绪”饱和度的变化,决定着作品“主题叙述”的样态;而“主题叙述”样态的体现,正是舞队的“线性流动”。或者可以说,作品的“主题叙述”是寓于“线性流动”之中的。认识到“线性流动”是群众舞蹈的主要构图方式,就要认真思考“线性流动”所可能产生的视觉效应:比如横线的宽阔、竖线的深远、波状线的流动;又比如弧线的柔和、折线的刚健、长线条的舒展和细碎线段的活泼;还比如“龙摆舞”给人以川流不息之感,而“满天星”则让人感到花树缤纷……也就是说,“线性流动”作为群众舞蹈的“主题叙述”方式,对其“线性”的运用,要考虑其视觉效应与作品情绪变化的一致性。这是“线性流动”的内在逻辑。 四、要精心设计生动细节和灵动意向指出群众舞蹈作品在动态展开方式和主题叙述方式上的单纯性,并非说这类作品只能凸显经过“三步加”原则展开的某种典型生活动态。我们知道,即使是在主题叙述比较单纯的“情绪舞”中,典型的生活动态也必须置身于典型的生活场景和显现于典型的生活细节之中,群众舞蹈的优秀工作,除成功地提炼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典型动态外,往往还由于对生活细节和灵动意向的精心设计。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担鲜藕》与《山野小曲》。《担鲜藕》以细节的生动见长,突出表现为舞者肩担的两只藕筐中,拟人化的莲藕渴水而焦灼的情态,在舞者以水滋润莲藕的同时,其在炎夏之生活场景中赶路送“鲜”的主题叙述得到了充分呈现。与之有别,《山野小曲》以意向的灵动见长,它突出表现为山野“村姑”与山野“清溪”在意象呈现中的“两重性”,也可以说是“双重意象”通过“比兴”手法实现了意象的转换从而也实现了意蕴的再生;当舞者柔曼的臂膀模拟“清溪”的流淌之时,比溪流更清纯的“村姑”也呼之欲出了。一般说来,生动的细节是描龙绘凤的点“睛”之笔,灵动的意向则是呼风唤雨的“神”来之笔。在对二者加以精心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哑剧性”的细节和“风马牛”的意象,它们会干扰群众舞蹈作品的艺术呈现。 五、“舞群织体”与“等重平衡”在实践中的应用 “织体”是舞蹈创作从作曲技法中借用的概念,原指“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关系”。我校(深圳大学)兼职教授于平先生来院授课时讲到,作为编舞技法一个重要概念的“织体”,应当是指“舞群与舞群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了“舞群”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舞蹈设计中相对独立的视觉单位”。以“线性流动”来体现“主题叙述”的群众舞蹈创作,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点与线、线段与线段、短线与长线乃至线与形的时空关系,这里就有个“舞群与舞群之间的关系”,也即我们所说的作为编舞技法的“织体”问题。面对“舞群织体”我们关注的是“复调舞群织体”,其关系主要有矛盾关系、消长关系、模进关系和共鸣关系等,这在于平先生的专著《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一书中有进一步的阐述。与“舞群织体”相关,“等重平衡”也是在群众舞蹈创作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既往谈舞台构图的平衡,多延续“对称平衡”与“自然平衡”的说法。“自然平衡”作为“非对称”的平衡,在理论表述和实践操作中难免语焉不详和词不达意。于平先生为此提出了“等重”的概念。所谓“等重平衡”是将舞台中线(特别是两个对角线的交点)假设为天平的支点,通过影响接受者视知觉、平衡觉、运动觉的种种舞台要素的调节来实现“平衡”。由于这种调节是对接受者感官“轻重”感知觉的调节并实现“等重”,所以称为“等重平衡”。正如于平先生所指出的,舞者的空间方位、区位及其运动幅度、方式对于接受者而言都有“轻重”之分:如空间方位的面向观众重于背向观众,空间区位的前区重于后区,远离“支点”重于近靠“支点”;又如运动幅度大重于运动幅度小,舞姿旋律性运动重于节律复性运动,舞者的位移运动重于定点运动;此外,舞台照明的亮度、舞台事件的聚焦、舞台布景的设置都会对“等重”要素产生影响。我们在实践中如能自觉地思考“舞群织体”的关系和应用“等重平衡”的理念,我们的群众舞蹈创作就会有更大的进展。 回答者:jellygu - 助理 二级 1-14 11:04--------------------------------------------------------------------------------群众舞蹈,顾名思议,就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在群众中进行的、并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自己掌握和应用舞蹈的手段,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群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根据目前我国社会舞蹈活动的现状,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 我们知道,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舞蹈的现状。 大凡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之帮,群众舞蹈呈兴旺发达之势,这是历史的规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民以食为天”,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注意力就逐步转移到文化需求方面。因此,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改革的浪潮,给群众舞蹈的原有传统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再也不能满足于四、五十年代的“秧歌腰鼓”等一类民间舞蹈了,观念发生了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进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的深刻变化。重要的在于参与,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价值和生活情趣。因此,人们为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常常会自觉地步入自我娱乐的天地,在舞场中、在家庭里翩翩起舞,并从舞蹈活动中得到愉悦、知识、友谊、爱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通人和局面的出现,自娱性群众舞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群众中自发地普及、并相应地得到提高。 ⑴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写下了自己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极其丰富的民族民间舞,到今天的集体舞、儿童舞、交谊舞、迪斯科以及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国际标准交谊舞等,无不反映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就拿集体舞和交谊舞来说,在解放初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们所钟爱。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前几年,由于开放,迪斯科、霹雳舞传入我国,顿时,从大都市到小县城、从舞厅到家庭、从街头到巷尾、从老人到玩童,都在合着强劲的节拍,忘情地学着,跳着迪斯科,他们把它视作既能得到自我娱乐,又可锻炼身体的极好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舞蹈的内涵。 ⑵民间舞蹈作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大多载歌载舞,它具有歌舞结合、善用道具的特点”。(见《文化小百科、民间舞蹈条目》)例如:江苏的浒浦花鼓、渔篮花鼓、涟湘,山东的海洋秧歌、胶州秧歌,以及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鼓灯等等就是自娱性极强的群众舞蹈。它来自生活,具有直接反映生活,表现劳动者的理想、情感和爱情。热情奔放,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情感流露方式等舞蹈的个性特征。象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真正是人民的艺术。人民创造、人民欣赏、人民保存、人民发展,它永远生根在人民中间,充分反映出民间舞蹈的特征和它的群众性。 ⑶校园舞蹈在沉寂了十几年以后,于八十年代中期在高等院校复苏了,集体舞和交谊舞相继在学校的校园里,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普及开来。有些大学相继成立了舞蹈团、文工队等,创作和排练学生们自己喜爱的舞蹈。在一天的紧张学习后,到团委或学生会举办的舞会里放松一下自己。青年学生在自娱性的舞蹈过程中,得到多种精神需要,如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在悠扬的舞曲中舒展舞姿,满足审美的需要。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使自己光彩照人,增强吸引力,得到社会的认同,使感情得到满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一种需要,人人都爱美,渴望美的享受,自娱舞的场合,就是人们最好的去处了。 二、当前开展群众舞蹈活动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群众舞蹈活动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现综述如下: 1.衡量群众舞蹈工作开展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出作品、出人才”的问题。群众舞蹈中的表演性舞蹈是以自娱为主要目的,它与专业舞蹈在性质上是大相径庭的。一九八六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以来,《元宵夜》、《担鲜藕》、《安塞腰鼓》、《欢腾的鼓乡》等一批优秀作品的出现,开创了群众舞蹈创作的新局面。近几年来,我市相继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如《绣》、《碧水红菱》、《情系沙家浜》、《耕绿》、《织》等等。但这些好作品仅出自牛小艾一人之手。因此,培养一些年轻的创作骨干是当务之急。深入基层抓创作,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创作讲习班、培训班,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舞蹈会演、调演。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和繁荣群众舞蹈创作。 2.作为专业的群众舞蹈干部,除了搞好现有的辅导任务和组织任务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地吸取新鲜营养,多学习、多实践。各种风格、各种种类的舞蹈力求多掌握,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各级领导要为他们的业务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专职舞蹈干部的配备与否,是衡量对群众舞蹈重视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专职干部,便不能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工作,我市的群众舞蹈事业的发展将会受到挫折,请有关领导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4.广大农村是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广阔天地。长期以来,农村群众对舞蹈艺术缺乏多方面的知识,甚至是舞音。现在,改革开放了,物质生活提高了,青年们想跳就跳,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跳得好、跳得美。苦于得不到老师的辅导和指导。目前,农村都建立了文化中心、文化站,但我们这些文化站干部本身不一定会跳,更不用说对其他人的辅导了。所以我认为要使群众舞蹈活动均衡地发展,首先要对广大的文化站干部进行舞蹈艺术的培训工作,对他们先进行群众舞蹈的普及工作,把他们作为种子,撒到农村去开花结果。但目前的困难是很多的,诸如师资、经费、场地的不足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来加以改变。 三、群众舞蹈活动的发展趋势。 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而且已经从反映表象走向表现更深刻的内涵,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正如有的评论家说:“它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中极有前途的艺术门类。”群众舞蹈又以群众为主体,更具有广泛性。它的基本群众是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年轻人,随着人们的不断需求,又把中老年人扩大了进来,少年儿童也不例外。群众舞蹈这个艺术门类同时容纳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们,这样的吸引力是其他门类可望不可及的。因为他们似乎寻找到一种艺术形式来寄托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他们不仅是舞蹈艺术的观赏者,而且是群众舞蹈的积极参与者、表演者和创造者,事实已经证明,群众舞蹈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既然群众舞蹈是舞蹈艺术事业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群众舞蹈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对于广大群众的各种舞蹈活动给予大力扶植,积极组织、热情服务、善于引导。要广开门路,除了举办各种类型的舞蹈讲习班、培训班、组织调演、文艺晚会等外,还要提倡企业、单位举办各种比赛,以至举办家庭的自娱性舞蹈比赛,多渠道地开展舞蹈活动。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必须重视普及舞蹈文化的教育,向群众讲授舞蹈基础知识,启发群众自觉的舞蹈意识,提高艺术修养、舞蹈素质及审美能力等等。为了群众舞蹈的明天,更不能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舞蹈文化教育。目前我市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起色,每年都有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但还不够重视,建议教育部门从现在起,在有条件的学校着手配备师资、增加设施,象重视体育那样,尽快在中小学增设舞蹈课,让学生接受形体训练来提高舞蹈基础。学习舞蹈艺术作为美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艺术修养、审美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增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胶州秧歌舞蹈的起源 种稻插秧是我国农村最重要最普遍的农事劳动,广大劳动人民在从事插秧劳动的同时,创造了秧歌舞,用来消除疲劳,调节气氛,这显示了劳动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密切关系。后来有的农民从插秧、耕田的步法中受到启发,演变出最初的秧歌舞步法。 胶州秧歌,又名“地秧歌”、“跑秧歌”,被称为秧歌的八大流派之一,是山东省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之一。它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建国后为了与其它地区的秧歌区别,人们就把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的秧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二、胶州秧歌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 民族民间舞蹈就是指“某个民族和某个地区独有的,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们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表现的也大都是生活中的事物”。①中华民族在山东胶州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绚丽的民间舞蹈文化——胶州秧歌舞蹈,而儒学精神和农耕劳动是胶州秧歌风格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人们把这种儒学精神很自然地融入到秧歌的表演中,用“提拧步”、“正反倒钉子拧步”、“嫚扭平步转扇”等动作来表达,其动作充分体现了“儒学精神”的内涵。儒家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的精神从整体上熔炼了胶州秧歌坚韧、挺拔、舒展的舞蹈风貌。在老艺人的加工提炼下,对抗性拧动中的“三道弯”体态、曲线运动路线及快发力、慢延伸的风格特点也就因此形成了。 三、胶州秧歌舞蹈本体风格的特点 胶州秧歌主要是以动力脚的脚掌或脚跟的碾动作为运动的支点,从而使上身扭动,形成在流动中的曲线特征。如正丁字碾步,起法儿时,动力脚抬起向里关,膝盖弯曲也向里关,这就形成了曲线。这也使胶州秧歌的“扭断腰”和在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都离不开曲线,体现了当地女性奔放洒脱、外粗内秀的性格特点。 “拧”是物体在空间运动的一种方法。一种是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拧动,另一种是对抗性的拧动。在儒学精神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胶州人民崇尚曲线美的审美心理,这也就出现了女性舞蹈动律的“三道弯”体态,而这种体态又是在拧、碾的同时形成的。因为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自上而下的的拧、碾,由此延伸到腰,引起肩和髋与其相反方向的扭动,在这种对抗性的拧动中就形成了整体线条上的流动中的“三道弯”体态。山东的胶州地区受齐鲁文化和生活风俗的影响,形成了头部动态最有代表性的腆腮的动态,而且这个腆腮动态的本身就是三道弯中的一道弯,通过这个动态,把胶州女性害羞含蓄、温柔多情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胶州秧歌舞蹈表演的风格与特点 胶州秧歌的角色主要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五种,“翠花”代表青年妇女和姑娘,表演时动作大方、舒展,表现妇女的泼辣、开朗、大方、温柔、娴静的性格。“小嫚”表现的是少女,表演动作天真、活泼、俏丽。“鼓子”和“棒槌”表现的均为中年人和男性青年,“鼓子”潇洒诙谐,“棒槌”英武矫健。这些角色特点融入了胶州秧歌的表演之中,给胶州秧歌增添了很多趣味性的色彩。 手绢和扇子是胶州秧歌常用的道具,它们的由来也颇有趣味。就手绢而言,中国封建社会的纺织手工业是妇女的最主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缝绣技术成为评价女性聪明与才智的最主要标志。就扇子而言,在封建社会富家少爷常手握扇子,农民很看不惯他们不干活拿着扇子晃来晃去的样子,因此开始时,老艺人把他们的形象丑化的搬到了舞台上。后来经过老艺人的不断加工,淡化了这些内容,有了新的表现内容。扇子也是手语的延伸,并逐渐成为塑造各种不同人物的带有象征意义的道具。 五、胶州秧歌舞蹈的发展和创新 建国初期,舞蹈事业的发展较缓慢,停留在比较滞后的阶段。舞蹈工作者们对老艺人的动作形态只能进行模仿和尝试着跳胶州秧歌,体会其动作的韵律和特点。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大舞蹈工作者勇于创新,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和生命情感的作品。他们以“翠花”、“扇女”、“小嫚”等人物的动态特征和风格特点作为依据和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升华,把风格特点归结为拧、碾、抻、韧四大方面。舞蹈《摊煎饼的小嫚》(1982年)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代表作,舞蹈从一群姑娘摊煎饼生活的侧面切入,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里的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风采。 九十年代末,舞蹈编导察觉到在现代社会个人意识急剧突现的情况下,传统的胶州秧歌很难被城市人接受,应该使胶州秧歌焕发出现代的气息。这样编导们就开始大胆创新,在胶州秧歌固有的风格基础上融入其它舞种的动律来重新搭建结构,创作出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出现代气息的胶州秧歌作品《一片绿叶》。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和“胶州大秧歌”,单从称谓上就能想象到胶州秧歌有着独特的魅力。再看: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这一当地人的传唱,是给胶州秧歌一个形象而又真实的写照。胶州秧歌从村头广场登上舞台,走进课堂,并成为高校民间舞课的重要部分。这主要在于她表现出的挺拔、舒展、细腻、刚柔相济的动作质感和齐鲁女性的温柔妩媚、贤淑含蓄、质朴憨厚、坚忍不拔等文化质感。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舞出胶州秧歌的动律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要强化其动作的训练,更应注重学生对胶州秧歌的内心体验的训练。一、熟悉胶州大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胶州秧歌萌生于鲁东半岛胶州一带的乡村,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淳朴、厚道。尤其是女性,貌美贤淑,坦诚待人,尊老爱幼,任劳任怨。她们跟男性一起参加农耕生产,流汗于田间地头,欢笑在丰收场上,憧憬着美好生活。同时,还要主持家务,饲养家禽,经受着生活的洗礼。胶州秧歌的许多动作就是从这些朴素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如摊煎饼、颠簸箕、洗衣服等。反映了胶州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艺术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胶州秧歌。山东素称“齐鲁文明之邦”,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而且另一位大思想家—孟子也诞生在齐鲁大地。后人用他犷辆人的名字命名儒学为“孔孟之道”。儒学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在胶州秧歌中得到充分的渗透。如“刁馒”的动作表现得羞羞答答、遮遮掩掩,这是封建礼教的熏染;“扇女”的动作时收时放,有含苞欲放之感,表现出体贴、上敬下爱、对生活充满向往。而“翠花”的动作是大大咧咧,显得爽快泼辣,尽显“婆婆”威风,却又掩饰不了胸襟开阔、不畏困苦、力挽波折的精神风貌。胶州秧歌是齐鲁儿女生活的描绘、精神的写实、智慧的火花、美的篇章。详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是提高艺术内涵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二、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动作个性 课堂教学不仅仅要严格规范动作,更重要的是应强调胶州秧歌的“味儿”。这就需要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情感,这是学习胶州秧歌的核心环节。胶州秧歌在人物角色的分配上比较细,传统上分六个行当: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娱、棒糙和鼓子。在高校舞蹈课堂上,一般主要学习“小馒”、“扇女”、“翠花”三种人物。她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身体挺直,头部微含(含羞),两臂在体侧微夹两肋的站立体态和“三道弯”的动作体态。但是,由于三个角色的年龄段、在家庭中的地位、生活阅历等不同,她们的动态又各具特色。“小馒”指农村小姑娘,其性格特征是活泼,温柔,有朝气。由于尚是未“过来人”,加其受儒家礼教的影响而“羞羞答答”。所以“小馒”的动作多以欢快、扭捏为主,给人以清纯、秀气、细腻之美。“刁边曼三步拧”是这一角色的代表动作,它的由来是模仿旧时裹小脚的少女走路的样子,又像小姑娘撒娇时拧脚甩臂,心里却喜滋滋、情依依的样子。把握住这种神态和情态就容易作出“味儿”来。“扇女”是农村小媳妇的形象,因她在舞蹈中常以扇子、彩巾为道具而得此名。与“小鳗”相比“扇女”已较为成熟,尚存青春气息,追求美满生活,既要精心哺育自己的小宝宝,还要尽心孝敬公婆。因此,其性格特征为积极乐观,温柔贤惠,偶有张扬却不失身份。其动作的个性特征是温柔淑静,舒缓而有朝气,给人以舒展、婀娜、亭亭玉立之美感。“翠花”这个角色(也称“大老婆,’),是农村中老年妇女的形象。她们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其性格爽朗、大方、泼辣。动作特点是幅度大、放得开。如走场动作:上身两臂划“00”字,腰部以上随臂左右扭动,脚上是夸大了的丁字拧步或行进步,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甚至是风风火火,然而却又不失温柔、纯朴之美感。 三、分析和掌握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 我国古代“乐”、“舞”是不分开的,“乐”包括“舞”。如“霓赏羽衣舞”叫《霓赏羽衣曲》,唐代的战阵舞蹈称《破阵曲》。今天,尽管音乐和舞蹈成为两门艺术,但舞蹈仍离不开音乐(即使有少数的无音乐舞蹈,也必须有鼓点或脑子里的节奏)。因为,只有音乐创造的听觉形象和形体创造的视觉形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才能构成舞蹈艺术形式。今天课堂上的胶州秧歌是从“扭扭唱唱”的小调秧歌发展而来的,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就像歌唱与伴奏一样谐和一致,并相互促进、相互增色。因此,掌握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对把握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一般说来,舞蹈音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写出的,一种是现成的或者是根据现成的音乐进行适当改编的。在日常教学中,一般大都采用现成的音乐。胶州秧歌选用的曲子具有典型的“山东味儿”,但并不是随手拿来一首有“山东味儿”的曲子就可用于胶州秧歌,我们应该从三方面来分析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1)旋律特点:旋律线起伏跌宕,曲调婉转细腻,亲切自然,洋溢着内在、朴实之美。(2)节奏特点:多采用四二拍子。有慢板、快板之分,慢板时感觉舒展不呆板,慢而不拖沓;快板时节奏明快、活泼而无急躁感。在音乐中符点和切分用的比较多,这一特点使音乐富有动感和神劲,往往通过音乐节拍的强弱变化,使一些组合动作的神劲儿和扭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3)音乐表达的思想情感:胶州秧歌的音乐大都是通过对家乡的赞美来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憧憬未来的毫无遮掩的感情宣泄。掌握了以上特点,从而在舞蹈中感受音乐,领会音乐,沉浸在音乐中,让动作像音乐那样流畅,富于歌唱性。另外,在音乐的选择上,除了一些反复使用的传统民间小调以外,应多选择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各个时期的优秀民歌和有处理、有发展变化而又比较完整的音乐,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音乐的风格和思想情感。 舞蹈艺术包括技术和表现力两个方面。技术是为表现力服务的,没有较好的技术,表现力就会受到制约。但是具备了较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表现力就随之迎刃而解了。因此,学好胶州秧歌绝不单单是熟练地掌握其动作要领,还要以“韵味”为核心,培养学生内心对胶州秧歌的感受力,从而达到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但胶州秧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学校代码:14463学 号:1911120113 音乐系 艺术专业报告题 目: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 专 业: 舞蹈表演 姓 名: 田佳琦 指导教师(手签): 填表时间: 2021年12月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制2020年12月关于大专艺术专业报告的规定为切实做好音乐系大专艺术专业报告的相关工作,保证专业报告的质量,特作如下规定:一、音乐系舞蹈、声乐、器乐各专业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完成专业报告的写作。二、艺术专业报告主要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分析能力,考察写作是否深入细致,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等。三、艺术专业报告撰写前,学生必须根据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师双向选择后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完成专业报告并制作答辩时所需要的PPT演示文稿。四、学生完成专业报告进行答辩前,需认真填写艺术专业报告答辩评审表,评审表数量根据实时安排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人数进行准备。五、艺术专业报告答辩委员会应当对艺术专业报告进行认真评议,主要评议专业报告的内容表述是否恰当,研究分析是否准确,研究结论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六、艺术专业报告表应在答辩完成后,认真修改,一式三份,经由指导教师手写签字后,送交音乐系保存。七、该表双面打印,表中各项可自行加页。姓 名 田佳琦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民 族 满族专业 舞蹈表演 年级 2019级一、专业介绍与艺术实践(一)专业介绍在舞蹈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有关舞蹈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我熟悉了文艺方针和舞蹈发展的历史,对于民族民间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了关于舞蹈的知识,了解到了舞蹈的美以及舞蹈的编排创作和舞蹈教学的方式方法。从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能够进行一些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理论写作[1]。一、艺术实践通过对胶州秧歌舞蹈的细致深刻的研究,了解到了山东胶州秧歌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和民俗内涵。以一种更为具体的美学视角,欣赏民族民间舞独有的生命活力以及绽放的热情。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也有接触和学习,不同民族舞蹈的表演风格。也参加过一些小型的比赛,获得过一些成绩[2]。中专在校期间学习芭蕾基本功,民族民间舞中对于藏,蒙,维,傣,朝,胶州秧歌接触的较多,也有系统性的学习。2018年参加辽宁春晚,使我收获颇多..... 通过深入学习山东胶州秧,对于胶州秧歌独有的豁达奔放,舒展细腻我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现在我将介绍一下本报告选题的构思:二、选题构思本次的艺术实践作品的选题是胶州秧歌。胶州秧歌,主要分布在山东胶州湾一带,也被人叫做扭断腰、地秧歌、三道弯。我个人非常喜欢胶州秧歌舞蹈动作风格,在中专五年的学习过程中,特别针对性的对胶州秧歌的理论和舞蹈技巧进行了学习,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排练舞蹈,因此我在这次论文选择胶州秧歌进行研究3]。胶州秧歌是山东地区的著名秧歌舞蹈种类或风格之一,通过它独特的情感表达以及丰富的艺术魅力,它以“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抬重落青走飘”的舞蹈风格,在民间民族舞中有着独树一帜的地位。因此我这次的选题主要是对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以及基本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4]。本文通过不断观看视频,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胶州秧歌的动作风格和动作特点,从而分析胶州秧歌的表演。三、作品与技法分析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主要表现在拧、碾、扭、韧、抻这5个部分。可以说,这五个动律特点几乎囊括了胶州秧歌所有的动作[5]。通过变换动律之间的顺序,形成有序的交错,使这些简单的动作更具有繁复的美感,同时也不乏动人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胶州秧歌与众不同的神采。胶州秧歌的“拧、碾、扭、韧、抻”五大动律特点在胶州秧歌舞蹈作品中不是单独的来呈现的,而是通过在舞蹈动作中用身体的所有部位,通过不同的方向进行和谐统一的舞蹈动作[7]。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形成了胶州秧歌的鲜明特色,使舞蹈演员在表演时有辨识度[8]。舞蹈将有更具有独特的魅力,舞蹈动作将更加生动细腻。例如,与快速变化的舞蹈动作相比,伸展的速度却更为缓慢,通过“动”与“静”的相互衬托,更富有动静结合的美感。它具有胶州秧歌的特点,因此舞蹈动作可以缓慢地延伸[9]然后迅速离开。例如,舞蹈中的缓慢伸展、推扇和扭步都非常经典,这使得胶州秧歌在节奏、短呼吸和快呼吸速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呼气比较也相对平稳,使胶州秧歌能更清晰地塑造舞蹈中舞者形象的性格和特点,使舞蹈作品更具抒情性[10]。 胶州秧歌以其丰富质朴的舞蹈语汇和独特的动感特点,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今,随着民间舞蹈文化的舞台化、多元化和现代化,胶州秧歌的形式和内容不断的被更新,新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层出不穷[11]。 舞蹈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民族民间舞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使民族民间舞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旺盛的生命力[1]。 这个作品充分利用了胶州秧歌的动感特点。舞蹈动作的幅度明显增加,胶州秧歌舞蹈的表演,使舞蹈本身更具时代特色,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将胶州秧歌的“拧、碾、扭、韧、抻”五大动律特点融为一体,展现出柔韧、蓬勃的生命力;以胶州秧歌重举轻落的特点,抒发情感,舞步刚健快速,变化多端,优美的“三道弯”姿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舞蹈演员柔美含蓄的美;它充分吸收了胶州秧歌中的舞蹈词汇,融合了现代的舞蹈个性特征,为观众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脚下重心不断移动,打破了原有的动作规则,大大增加了动作范围,呈现出极其富有张力的美学姿态,一举一动中体现出舞者热烈的情感。胶州秧歌贯穿着“扭、磨、扭、韧、伸”的动态特征和“三道弯”的姿态。“抻”是一种力的延伸感起动,具体的呈现方式则是通过达到极点空间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持续动作的瞬间持续。如:走丁字移步上前,手鞠推扇,转动手腕使扇子在身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态;丁字撤步后退,身侧一旁摇扇,举起扇子遮面含羞不露,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灵动的体现则是需要舞步的快速变化,相较而言,姿态形成过程却并不快,因此在上推扇时,把力度延伸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指尖,表达出的艺术方式则是身肢如牡丹开花一般徐徐舒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尖着力点作一触即发,这个则是为动作的发力点,使得人的躯体具有柔韧性,舞蹈行为轻柔,但不失柔美洒脱,又有奔放之感。“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与全身而动的发力方式不同,呈现在舞蹈动作上,主要是通过脚步的力量实现美的展现。比如丁字拧部、提拧部、丁字三部等。这些通过脚步发力变换实现的动作,在舞动时候,通过先合后开的转动,配合着先内侧后外侧的碾转,伴随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舞者的大腿在力的作用下膝内灵活抬起,提携着小腿后跟的肌肉发力,在运动腿部肌肉用力下踩时候,作为主力支撑的腿收到肌肉的控制,向外侧落下脚跟,再垂落至脚尖边缘,通过以上种种,呈现出“碾”的律动特征,同时也彰显出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的美感。胶州秧歌的主旨与精髓,则是体现在“扭”,正所谓“扭”是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而足部的发力点则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形成波浪般的线条特征,富有人体独特的体态曲线之美。“韧”是在动作的不断变化中,呈现出一种力的控制之下的“不为所动”。通过手臂的绕八字,配合手推翻碗,有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控制力与协调性,呈现出由外及里的纵深延伸美感。“拧、碾、扭、韧、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动作,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之中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舞蹈动作。舞者通过由上到下,由外及里,由先到后的次序,形成动静鲜明,强弱明显的律动特点,但同时不乏生动细腻,富有张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为了让胶州秧歌更被人们所接受,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舞蹈演员在原有的动态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吸收其他舞蹈的动作韵律,使其更加精致、鲜明、流行。在创作元素上,以胶州秧歌的动作元素为基础,创新发展舞蹈词汇,融入现代舞的创作理念,进行重构,使这部作品既具有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又具有现代舞的创作理念,又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深刻刻画着人物内心变化,充分体现舞蹈创新;在呼吸方面,很好地融合了现代舞的特点、节奏和力量变化,结合胶州秧歌,大大提高了舞蹈动作的幅度、力度和表现力,使舞蹈更加流畅自由,赋予具有更深入的舞蹈。四、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这个舞蹈作品,我在基本技能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认为我必须在未来的舞蹈学习和训练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我可以在未来的舞蹈之路上继续认真刻苦钻研学习。在我大学的几年学习期间,我的老师和同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老师们不仅给了我很多生活中有用的意见和建议,还教会了我很多关于舞蹈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巧。非常感谢老师们多年来的培养。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对我生活的关心和对我舞蹈的纠正。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任课老师们。她们随和、热情、严谨、细心。在深入交流时候,她们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指导我。她们总是严格要求我具备“专业标准”。从选题、选题到期末论文的反复修改、完善,导师不断地给予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我形成研究思路,精心指导,热情鼓励,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我一直支持和培养我的舞蹈事业,无条件地支持我学习,参加各种比赛,锻炼我,让我茁壮成长。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三年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引导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充实自己,不浪费时间。在这里,我真诚地对老师说:“谢谢!五、附录参考文献:[1] 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 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3] 肖党.浅谈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的恰当运用——以《秋海棠》舞蹈作品为例[J].中华少年,2015(24):210. [4] 张文婷.舞蹈表演中的技巧初探[J].大众文艺,2015(03):180. [5] 贾芳.“技术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的合理运用[J].大舞台,2014(10):191-192. [6] 王璐.论如何在舞蹈教学中进行舞蹈美感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611-612. [7] 李娇璐.浅析舞蹈教学中舞蹈美感的培养[J].菏泽学院学报,2019(1):139-142. [8] 朱婷.舞蹈美感培养训练路径论析[J].戏剧之家,2017(19):182. [9] 彭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才智,2018(19). [10] 降美虹.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8(3). [11] 公兰荚,洛毛措.影响中国舞蹈演员表现力的自身因素研究[J].2018(9).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中的异同及在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在汉族民间舞中,秧歌代写论文是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也是老百姓最喜爱,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它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跷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常常称之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的形态,是人体在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一般地说,这种曲线是指人体平面运动的曲线,是人体在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一种内收和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呈现。本文就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异同做一比较,力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这一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体态特征及这一体态在秧歌中的审美作用。[关键词]民间舞 “三道弯” 东北秧歌 胶州秧歌一、“三道弯”在一个运动中的形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在众多原因影响下,形成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曲线美的审美心理和汉族民间舞女性动律,“三道弯”体态的共性。在汉族民间舞中,秧歌是人们最常见,最喜爱,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常常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它是一个运动中的形态,是人体扭秧歌的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流程。一般的说这种曲线指人体平面运动的曲线,是人体垂直轴的基础上扭动而产生力的横向拉出或折回的结果,并有内收和下沉感,给人以“圆”的呈现。汉族民间舞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三道弯”就存在于任何动作中。但是从动作自身的根源来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而不同的运动方式又会对“三道弯”的异同产生影响。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从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三道弯”异同做一比较,力图通过比较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这一秧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态特征。二、什么是胶州秧歌及其胶州秧歌的特点胶州秧歌同其它民间舞蹈一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它是以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体态,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欣赏。我认为胶州秧歌的要领主要突出一个“扭”字上民间表演者踩着锣鼓点,扭的袅袅娜娜、三弯九曲,当地人称为“扭断腰”或“三道弯”。胶州秧歌是流传在鲁南胶县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当地人称为“跑秧歌”。胶州秧歌以前表现时踩矮跷,后弃之。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女性的妩媚。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注重碾、拧、伸、韧、扭。动作强调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三、什么是东北秧歌及其特点东北秧歌是东北三省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涵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目前,我所说的东北秧歌,包括东北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三部分。早期秧歌是不踩跷的,为了让更多观看者看到表演,逐渐采用了跷的形式。东北秧歌讲究“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整个舞蹈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道具的使用呈现出艺术特色。四、不同的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在腰部形成一个“相”的中心点,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髋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髋关节处也相应的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肩、髋两个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使“三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实感。东北秧歌的动力根源同样来自于脚下,表现为“艮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重点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腰部随脚下“提踢”的重心变化而扭动,形成东北秧歌的“三道弯”体态是平面横向上下起伏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稳中浪、划圆动律、肩部和髋关节的扭动是由脚下的移动连带而产生的,而点不发生纵向的拧动关系。五、不同的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胶州秧歌人称跑秧歌,是徒步秧歌的一种,由于它是徒步秧歌,又着重“扭”,要扭的“三道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夸张。形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脚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胶州秧歌的“扭”主要是由脚下的“拧”、“碾”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扭”的当中形成特有的”三道弯”体态。我认为拧动与力动是相互统一,有机结合的。也因此才构成了胶州秧歌独特的曲线艺术风格。如果没有拧动形成不了胶州秧歌的曲线体态。反之,如果只有拧动而忽略了力动的延伸,那“扭断腰”和“三道弯”体态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说,拧动是胶州秧歌的筋骨,力动是血液,曲线则是胶州秧歌的外部形态。三者的有机结合给胶州秧歌的动态美灌注了新的生命力,使得肢体线条的每一部分都显得刚中有柔,透露风韵。东北秧歌主要源于辽南的高跷秧歌,现在教材中的东北秧歌多在徒步上做,但踩跷对形成东北秧歌风格特点的影响之大是非常明显的。在高跷上舞动最重要的是重心的掌握。因此,东北秧歌的动律,体态都围绕着这一形式产生发展的。六、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三道弯”审美效应的差异和“三道弯”总体审美效应“三道弯”在汉族民间舞秧歌中具有代表性,它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体。这种动态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很好地表现了女性的特有动态美。具有民族性,是汉族人民审美情趣的产物。胶州秧歌的“三道弯”泼辣中带着舒展,舒展中透着婉转。婀娜多姿,流畅优美。而东北秧歌那种艮劲儿、浪劲儿、美劲儿正是生长在东北平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情趣的集中表现。它的“三道弯”给人以“绕肠三回”之感。七、“三道弯”动律体态在民间舞教学中的作用汉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态,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一个微妙的不同点都来自其所在舞种一系列背景对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各舞种的“三道弯”动律体态,也就找到此舞种的精髓所在。“三道弯”既小又大,有着广泛的内涵。因此,我认为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起以下作用:1.正解运用“三道弯”的动律体态可以加深对汉民族审美情趣的理解。2.起到正确掌握各种民间舞女性动作的心理和韵律作用。3.从“三道弯”体态入手,追求形似,神似的艺术表演境界。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编.论中国民间艺术.山东友谊出版社.
确定题目难易的标准有两个,文献是不是充足可以参考的,另一个就是你是不是有个直观的思路目前来看,第一个题目你有了直观的思路,然后你需要去中国知网检索下胶州秧歌的有关资料,看看是不是供参考的较多,如果这一点可以的话,就写第一个吧,其题目更为具体,更容易写出特点来。合适采纳哈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乐曲牌和情节剧在中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但胶州秧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学校代码:14463学 号:1911120113 音乐系 艺术专业报告题 目:胶州秧歌体态动律的基本特征和动律特点 专 业: 舞蹈表演 姓 名: 田佳琦 指导教师(手签): 填表时间: 2021年12月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制2020年12月关于大专艺术专业报告的规定为切实做好音乐系大专艺术专业报告的相关工作,保证专业报告的质量,特作如下规定:一、音乐系舞蹈、声乐、器乐各专业应届毕业生都必须完成专业报告的写作。二、艺术专业报告主要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分析能力,考察写作是否深入细致,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等。三、艺术专业报告撰写前,学生必须根据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师双向选择后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完成专业报告并制作答辩时所需要的PPT演示文稿。四、学生完成专业报告进行答辩前,需认真填写艺术专业报告答辩评审表,评审表数量根据实时安排的答辩委员会成员人数进行准备。五、艺术专业报告答辩委员会应当对艺术专业报告进行认真评议,主要评议专业报告的内容表述是否恰当,研究分析是否准确,研究结论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等。六、艺术专业报告表应在答辩完成后,认真修改,一式三份,经由指导教师手写签字后,送交音乐系保存。七、该表双面打印,表中各项可自行加页。姓 名 田佳琦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民 族 满族专业 舞蹈表演 年级 2019级一、专业介绍与艺术实践(一)专业介绍在舞蹈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有关舞蹈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我熟悉了文艺方针和舞蹈发展的历史,对于民族民间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了关于舞蹈的知识,了解到了舞蹈的美以及舞蹈的编排创作和舞蹈教学的方式方法。从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能够进行一些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理论写作[1]。一、艺术实践通过对胶州秧歌舞蹈的细致深刻的研究,了解到了山东胶州秧歌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和民俗内涵。以一种更为具体的美学视角,欣赏民族民间舞独有的生命活力以及绽放的热情。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也有接触和学习,不同民族舞蹈的表演风格。也参加过一些小型的比赛,获得过一些成绩[2]。中专在校期间学习芭蕾基本功,民族民间舞中对于藏,蒙,维,傣,朝,胶州秧歌接触的较多,也有系统性的学习。2018年参加辽宁春晚,使我收获颇多..... 通过深入学习山东胶州秧,对于胶州秧歌独有的豁达奔放,舒展细腻我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现在我将介绍一下本报告选题的构思:二、选题构思本次的艺术实践作品的选题是胶州秧歌。胶州秧歌,主要分布在山东胶州湾一带,也被人叫做扭断腰、地秧歌、三道弯。我个人非常喜欢胶州秧歌舞蹈动作风格,在中专五年的学习过程中,特别针对性的对胶州秧歌的理论和舞蹈技巧进行了学习,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排练舞蹈,因此我在这次论文选择胶州秧歌进行研究3]。胶州秧歌是山东地区的著名秧歌舞蹈种类或风格之一,通过它独特的情感表达以及丰富的艺术魅力,它以“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抬重落青走飘”的舞蹈风格,在民间民族舞中有着独树一帜的地位。因此我这次的选题主要是对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以及基本特征进行了一定的研究[4]。本文通过不断观看视频,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胶州秧歌的动作风格和动作特点,从而分析胶州秧歌的表演。三、作品与技法分析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征主要表现在拧、碾、扭、韧、抻这5个部分。可以说,这五个动律特点几乎囊括了胶州秧歌所有的动作[5]。通过变换动律之间的顺序,形成有序的交错,使这些简单的动作更具有繁复的美感,同时也不乏动人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胶州秧歌与众不同的神采。胶州秧歌的“拧、碾、扭、韧、抻”五大动律特点在胶州秧歌舞蹈作品中不是单独的来呈现的,而是通过在舞蹈动作中用身体的所有部位,通过不同的方向进行和谐统一的舞蹈动作[7]。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形成了胶州秧歌的鲜明特色,使舞蹈演员在表演时有辨识度[8]。舞蹈将有更具有独特的魅力,舞蹈动作将更加生动细腻。例如,与快速变化的舞蹈动作相比,伸展的速度却更为缓慢,通过“动”与“静”的相互衬托,更富有动静结合的美感。它具有胶州秧歌的特点,因此舞蹈动作可以缓慢地延伸[9]然后迅速离开。例如,舞蹈中的缓慢伸展、推扇和扭步都非常经典,这使得胶州秧歌在节奏、短呼吸和快呼吸速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呼气比较也相对平稳,使胶州秧歌能更清晰地塑造舞蹈中舞者形象的性格和特点,使舞蹈作品更具抒情性[10]。 胶州秧歌以其丰富质朴的舞蹈语汇和独特的动感特点,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今,随着民间舞蹈文化的舞台化、多元化和现代化,胶州秧歌的形式和内容不断的被更新,新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层出不穷[11]。 舞蹈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民族民间舞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使民族民间舞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旺盛的生命力[1]。 这个作品充分利用了胶州秧歌的动感特点。舞蹈动作的幅度明显增加,胶州秧歌舞蹈的表演,使舞蹈本身更具时代特色,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将胶州秧歌的“拧、碾、扭、韧、抻”五大动律特点融为一体,展现出柔韧、蓬勃的生命力;以胶州秧歌重举轻落的特点,抒发情感,舞步刚健快速,变化多端,优美的“三道弯”姿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舞蹈演员柔美含蓄的美;它充分吸收了胶州秧歌中的舞蹈词汇,融合了现代的舞蹈个性特征,为观众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脚下重心不断移动,打破了原有的动作规则,大大增加了动作范围,呈现出极其富有张力的美学姿态,一举一动中体现出舞者热烈的情感。胶州秧歌贯穿着“扭、磨、扭、韧、伸”的动态特征和“三道弯”的姿态。“抻”是一种力的延伸感起动,具体的呈现方式则是通过达到极点空间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持续动作的瞬间持续。如:走丁字移步上前,手鞠推扇,转动手腕使扇子在身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态;丁字撤步后退,身侧一旁摇扇,举起扇子遮面含羞不露,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灵动的体现则是需要舞步的快速变化,相较而言,姿态形成过程却并不快,因此在上推扇时,把力度延伸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脚到膝、腰、肩、头、双肩、指间,直到指尖,表达出的艺术方式则是身肢如牡丹开花一般徐徐舒展,给人一种神韵丰厚饱满之感。“拧”:是指以腰为轴,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尖着力点作一触即发,这个则是为动作的发力点,使得人的躯体具有柔韧性,舞蹈行为轻柔,但不失柔美洒脱,又有奔放之感。“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碾”的律动特点与全身而动的发力方式不同,呈现在舞蹈动作上,主要是通过脚步的力量实现美的展现。比如丁字拧部、提拧部、丁字三部等。这些通过脚步发力变换实现的动作,在舞动时候,通过先合后开的转动,配合着先内侧后外侧的碾转,伴随脚步一关一开的快速变化,舞者的大腿在力的作用下膝内灵活抬起,提携着小腿后跟的肌肉发力,在运动腿部肌肉用力下踩时候,作为主力支撑的腿收到肌肉的控制,向外侧落下脚跟,再垂落至脚尖边缘,通过以上种种,呈现出“碾”的律动特征,同时也彰显出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的美感。胶州秧歌的主旨与精髓,则是体现在“扭”,正所谓“扭”是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的,而足部的发力点则是动力脚脚掌和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形成波浪般的线条特征,富有人体独特的体态曲线之美。“韧”是在动作的不断变化中,呈现出一种力的控制之下的“不为所动”。通过手臂的绕八字,配合手推翻碗,有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控制力与协调性,呈现出由外及里的纵深延伸美感。“拧、碾、扭、韧、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动作,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之中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舞蹈动作。舞者通过由上到下,由外及里,由先到后的次序,形成动静鲜明,强弱明显的律动特点,但同时不乏生动细腻,富有张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为了让胶州秧歌更被人们所接受,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舞蹈演员在原有的动态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吸收其他舞蹈的动作韵律,使其更加精致、鲜明、流行。在创作元素上,以胶州秧歌的动作元素为基础,创新发展舞蹈词汇,融入现代舞的创作理念,进行重构,使这部作品既具有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又具有现代舞的创作理念,又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深刻刻画着人物内心变化,充分体现舞蹈创新;在呼吸方面,很好地融合了现代舞的特点、节奏和力量变化,结合胶州秧歌,大大提高了舞蹈动作的幅度、力度和表现力,使舞蹈更加流畅自由,赋予具有更深入的舞蹈。四、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这个舞蹈作品,我在基本技能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认为我必须在未来的舞蹈学习和训练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我可以在未来的舞蹈之路上继续认真刻苦钻研学习。在我大学的几年学习期间,我的老师和同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老师们不仅给了我很多生活中有用的意见和建议,还教会了我很多关于舞蹈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巧。非常感谢老师们多年来的培养。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对我生活的关心和对我舞蹈的纠正。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任课老师们。她们随和、热情、严谨、细心。在深入交流时候,她们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指导我。她们总是严格要求我具备“专业标准”。从选题、选题到期末论文的反复修改、完善,导师不断地给予我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我形成研究思路,精心指导,热情鼓励,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我一直支持和培养我的舞蹈事业,无条件地支持我学习,参加各种比赛,锻炼我,让我茁壮成长。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三年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引导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充实自己,不浪费时间。在这里,我真诚地对老师说:“谢谢!五、附录参考文献:[1] 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 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3] 肖党.浅谈舞蹈作品中舞蹈技巧的恰当运用——以《秋海棠》舞蹈作品为例[J].中华少年,2015(24):210. [4] 张文婷.舞蹈表演中的技巧初探[J].大众文艺,2015(03):180. [5] 贾芳.“技术技巧”在舞蹈作品中的合理运用[J].大舞台,2014(10):191-192. [6] 王璐.论如何在舞蹈教学中进行舞蹈美感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611-612. [7] 李娇璐.浅析舞蹈教学中舞蹈美感的培养[J].菏泽学院学报,2019(1):139-142. [8] 朱婷.舞蹈美感培养训练路径论析[J].戏剧之家,2017(19):182. [9] 彭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才智,2018(19). [10] 降美虹.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8(3). [11] 公兰荚,洛毛措.影响中国舞蹈演员表现力的自身因素研究[J].2018(9).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调式特点是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
同时,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胶州秧歌的击乐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开场锣鼓和掂仓扭子外,还有一个包括四个扭子的秧歌牌子。
扩展资料
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
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
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胶州秧歌有其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一共有十余个人物,除了文凡、吴凡、渔夫、樵夫,其他都是双份的(头陀,二弟两个,锣鼓四个)。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
胶州秧歌是一种戏曲,不是一种简单的歌舞艺术形式和范畴。它有剧本,道具,曲牌,演员和职业。这是一种活泼的音乐剧。这种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戏曲不能形成在一个人口不足100户的偏僻村落里,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洋文化。
从其曲牌、行当等艺术因素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与南宋以来杂剧和曲牌唱法有关。根据胶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和地域文化特点,推测胶州秧歌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起源时间至少应在宋元末。
扩展资料:
文化遗产
秧歌剧现存的曲牌、剧本和民间表演的四方连续形式的演出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从宋辽金至元杂剧演变过程的活标本,这些形式在我国其它地区已不存在了。胶州秧歌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现存最早的戏剧雏形表演形式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