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电流互感器的毕业论文

电流互感器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电流互感器的毕业论文

别找了 没有

你这赶上我们做个110kV GIS工程了.也不知道那个脑残老师出的这种题目,随便粘贴点东西糊弄过去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220降为110和10kV),有开题报告PPT、论文、答辩报告PPT、设计图纸(CAD)前言. 1第一章概述. 21. 待建变电所基本资料. 22. 220KV、110KV和10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 110KV和10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见表1和表2. 系统阻抗. 23.设计任务. 3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41.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安全性. 可靠性. 灵活性. 经济性. 42.母线接线方式. 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的接线. 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母线的接线. 桥形接线. 63.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6第三章 主变压器的选择. 91.主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相数的选择. 绕组数的选择. 绕组接线组别的选择. 调压方式的选择. 冷却方式的选择. 负荷规划. 102.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03.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0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 121.短路电流计算的内容. 122.短路电流计算目的. 123.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24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结果. 计算各元件参数标幺值,作出等值电路。. 计算各短路选取点的短路电流. 14第五章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 191.一般原则. 192.选择导体和电器的技术条件. 按长期工作条件选择. 按短路状态校验. 203.断路器的选择. 220kV线路侧及变压器侧. 110kV线路侧及变压器侧. 10kV线路侧及变压器侧. 224.隔离开关的选择. 235.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2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1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76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20kV母线侧电压互感器选择. 110母线侧电压互感器选择. 10母线侧电压互感器选择. 29第六章 配电室设计. 301.概述. 302.配电装置设计的原则. 303. 型式选择. 304.配电装置类型及应用. 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 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 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 各电压等级配电设置. 31第七章 防雷保护的配置. 341.概述. 342防雷保护设计原则. 变电所的雷害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对直击雷、侵入波防护的主要措施. 避雷针的配置. 避雷器的作用. 363.避雷器的选择. 36参考文献. 40致谢. 41

设计说明书可以到我以前的回答里去看,按主接线图配置保护配置,常规配置:主变保护;母差保护,线路保护,后问保护厂家要套保护装置的标准版接线图,你选好开关,要到开关的二次标准图后就可以画二次图了,你可以参照110kV变电所的图集!!!

电流互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问题及对策论文

1前言

近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各种高新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被应用于 电力 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对维持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普遍应用,有效实现了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网络监测、实时在线诊断等功能。然而,由于各种传统和新兴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继电保护技术发展中需要面临一系列常见问题,能否解决继电保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不仅关系到保护效能,同时也决定了能否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用电环境。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近年来,以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新兴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总体保护效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继电保护技术受到自身局限性等因素影响,所以导致其在具体应用中暴露出了较多常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流互感饱和

我国电力系统中配电系统的终端设备负荷受到用户用电习惯改变影响而不断增容,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发生短路,短路造成的过大电压会在靠近终端设备区时产生电流互感饱和,即靠近终端设备区的电流甚至会达到电流互感器单次额定电流的百倍以上。为此,就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来说,一旦出现电流互感饱和则势必会影响到整体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谐波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使高耗能用电量开始不断上升,并且在当前依旧保持着一个较高的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冲击性负荷、非线性负荷开始大幅度提升,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谐波问题的影响开始不断增强。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谐波长时间影响下会造成电缆寿命平均降低60%左右,而且谐波的分量还会造成电流过零时的DI/DT的值变大,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效能的发挥。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高耗能用户都安装了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在特定条件下容易放大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力系统中电压的上升会导致变压器软芯饱和、励磁电流谐波增加,进而造成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压水平上升。无论是哪种情况造成的谐波都会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也说明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中必须要克服谐波的影响。

超高压电网

我国电力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开始通过各种超高压电网建设来满足用电需求,而超高压电网的建设给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大挑战,要求继电保护技术在发展中要将基于电阻性差流分量的差动保护新原理作为基础,运用差电流的电阻性分量来实现对超高压电网中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这样才能确保超高压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中避免受到电容电流的影响,这也是超高压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一个必然趋势。

3解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常见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不仅要在各种新兴技术的.支撑下来着力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中的总体性能,这样才能确保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电力系统需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计算机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并且在上述几个方面上已经取得了较多成绩,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应用到继电保护技术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性能,各种远程终端单元和监控系统等均可以实现自动化,在此基础上运用串行口与终端装置通信协议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采用全分散式的变电站自动化,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继电保护系统中,对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准确度等有着重要意义,对提高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总体控制效能有着重要作用。

新型互感器措施

光学电压互感器(OTV)和光学电流互感器(OTA)作为两种新型互感器措施,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外很多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将OTV、OTA等先进技术应用其中,就上述两种新型互感器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例如,光纤疏松信号过程中可以避免受到电磁干扰。同时,新型互感器措施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可以实现高压和弱点等方面的完全隔离和绝缘,这样有助于减少整个电力系统的占地面积,同时对降低整个电力系统在建设中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将新型互感器措施应用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对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

自适应继电保护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其开始被作为一种新型继电保护措施应用到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可以根据整个电力系统的故障状态变化,以及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来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性能和特性进行调整。同时,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可以更好的处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对提高用户的用电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作为一种新兴的继电保护技术,其对提高整个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内外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挥出了应有的效果,为此,可以将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应用其中来解决继电保护技术的常见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依旧面对较多的常见问题,具体包括电流互感饱和、谐波以及超高压电网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的问题,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新型互感器措施以及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的应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朱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J].华东科技,2013(10).

[2]张丽,张伟.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3(16).

[3]石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

是这个样子的吗?如有需要回复我 水 泥 科 技SCI CE jD 佃C )I JC)GY OF CE 任NT1 概述一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的案例分析孙 峻(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230051)智利拉法基二十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是我院首个在美洲地区开展的EP项目,此项目的成败关系到我院能否开拓美洲市场,是我院实施美洲开发战略的关键。此项目从开始的设计到设备的选型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为此我院的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但是现场电气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我院工程技术人员非常重视出现的问题,没有丝毫懈怠,在智利技术人员的大力配合下和我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努力下,电气问题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受到了业主的好评。笔者在此仅将智利拉法基现场出现的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误动作问题例举出来,加以技术分析,谨供大家参考。2 电气故障的现象智利拉法基二十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的供电是采取23/6.6kV& 23/0.4kV两路供电方式,两台主变的技术参数见表1、表2。表1 1#主变变压器型号 S11一ⅣB一3150/23有载调压 23±2x2.5变压器接线方式 Dynl1变压器容量 3150t电压比 23/6.6kV表2 2#主变变压器型号 Sl1一MB一2000/23有载调压 23±2x2.5变压器接线方式 Dynl1变压器容量 2000kI电压比 23/0.4kV主变的主保护是微机差动保护(型号:R圈1543),R 43型号的微机综保是ABB公司近期新推向世面的一种新型综保,其功能非常强大,自带运行软件和程序的自主编程,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经过半年的安装于2008年1月20日试投入运行,两台主变空载运行一切正常。但是当两台主变在带上负荷生产以后,两台主变高压侧相继出现跳闸现象,ABB微机综保显示微机差动保护动作,显然这样将严重影响全厂的生产,这一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3 故障的检查步骤和技术分析(1)首先检查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相序是否一致,在电源的相序是正序的情况下,只要合理的选择变比以及微机相位补偿,流过差动电流是很小的,而负序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副边输出的电流和和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副边输出的电流相位相差60。,因此就能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但是经过现场认真的检查电源的相序是正确的。(2)检查变压器两端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和综保的保护值是否相匹配以及重新校验且核算保护定一35 —2008.N93水 泥 科 技SCIENCEAND )IoGY OFC值,没有发现任何问题。(3)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是否断线,原因是在变压器有一定负荷时,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将可能造成差动保护起动元件、差动元件动作,从而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检查结果是没有发现上述的问题。(4)接着,所有的技术人员开始怀疑变压器内部是否有故障,经过对两台主变的性能测试和出厂值的校验,检测的数据和变压器出厂时几乎一样。(5)根据ABB(RKI'543)的微机综保技术资料,检查ABB(R踊43)的微机综保的接线端子(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接到综保的电流接线端子位置是否正确),发现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与综保接线有误,厂家把变压器高压侧的电流互感器和低压侧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接到综保的位置接反了,在接线调整正确以后,发现差动保护跳闸的现象依然存在。此时,现场的问题显得扑朔迷离,但是中智双方工程技术人员没有泄气,看图纸、查资料,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痼疾。原来是互感器的二次侧同极性端子接错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因为这样的接线方式会导致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在差动回路中方向相同,微机综保流过的电流为两相电流之和,在变压器空载运行时故障一般不容易反映不出来,只有当变压器带上一定负荷时,差动保护就会动作。重新接线后两台变压器带负荷运行一切正常。图1这样,在双方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下,这一起变一36 一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终于水落石出,故障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而萦绕在工程技术人员心头久久不能散去的迷雾也渐渐消融,化作工程圆满完成的一场喜雨。图1是差动保护的正确和错误的接线。4 体会与建议4.1 故障的分析与排除通过对差动保护误动作故障的分析和故障排除整个过程,阐述了一些正常运行时(系统无故障及无冲击)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但是除了上述的原因还有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差动保护误动作,主要现象为:(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接线端子螺丝松动,使二次回路连线接触不良或短时开路。(2)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一相接触不良,在接触不良处产生电弧造成单相接地或两相之间的接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缆芯线外层绝缘损坏或损伤,在运行中由于震动造成接地短路。(4)差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多点接地,而且接地点不在同一处,造成接地点之间电位差太大,使差动元件产生差流导致差动误动作(雷雨季节较多)。4.2 建议为了提高差动保护的动作可靠性应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检查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如果电流互感器极性在接线时接错了,那么将它用在保护回路中,将会引起保护的误动作,如果用在仪表测量回路中,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2)严防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触不良和开路的现象;加强对差动回路差流运行监视以及对保护装置的维护。在变压器和保护装置安装调试以后,应仔细的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拧紧二次回路接线端子螺丝并且用弹簧垫进行加固。(3)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所有电气上有连接的差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只能有一个公共接地点,并且该接地点位置应在保护盘上。(4)确保差动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芯线之间和各芯线对地绝缘;对于变压器初次运行和高压设备检修后的运行,要用1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芯线之间和各芯线对地绝缘,使之符合电气规程的要求;另外选择电流互感器二次电缆的截面应不小于4mm 。

电压互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学生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气工程学生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建设中的合成技术,本文基于电气自动化的基础工作经验,描述了当前流行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工程、钢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还需要对自动化技术作出相应的创新。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创新

引言

在电子技术和智能仿真以及计算机网络发展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集成了综合技术的优点,而且在实现电气自动控制的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电力自动化技术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是全面的识别电气自动化技术,当前应充分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形成的行业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要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支持电气自动化的不断进步,这也就是目前的主要目标。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技术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和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关系密切,特别是火电工程、建筑领域和钢铁工业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这将形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充分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本质。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涉及范围广

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位置以及不同地区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要点和技术方案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将形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比较困难,导致很难灵活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依赖性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有特殊的依赖,没有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无法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这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火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锅炉和机械以及电机(图1为电机电气控制系统)实现一体化,这有利于火电工程的控制和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筛查和检查火电工程隐患和故障隐患,在火电工程早起就得到有效的处理,降低故障率,减少火电工程事故损失。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使火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得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统一管理、操作和控制三个系统,做到火电工程自动化、无障碍的进行管理、控制和操作工作,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操作精度,实现工程精确的自动化控制。

钢铁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建设现代化钢铁产业的一项重要标志即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工业的综合应用,基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钢铁行业可以提高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实现钢铁生产环境的安全保障,这是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没有的优势。电气自动化技术对钢铁产品质量有控制功能,通过对自动化控制钢铁生产过程过程、细节以及工艺可以提高钢铁生产的效率,加快钢铁行业的深化发展。

建筑领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数字化监控电力系统,有效把控制中心指令成功地传达到系统,并且把反馈信息传递给控制中心,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控制达到“实时、搞笑、连续不间断”。而且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相关的施工设备设施联动性,建筑中配电、消防、照明、空调和其他系统与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连接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联动效应,同时解决电梯系统按照用户流量层实现速度的自动调整,在紧急情况下(水管破裂、火灾等等)系统的自动判断、识别,即使预设应急反应计划,打开应急照明系统、打开喷淋灭火系统或是调整水压等。另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建筑电气系统有一定的风险,人员操作失误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设备故障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然而,自动控制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系统对工作中的异常作出反应。

3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存在的瓶颈

能源消耗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电气工程是一项特别耗费能源的技术工程,因为没有能源的支撑就无法施展电气工程。但是在现代生活中能源的利用率较低,这严重阻碍了电气工程的长效发展,所以电气工程必须提升能源的利用率才能在节能的基础上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纵观现在的工业企业在节约能源方面还存在欠缺,不论是设计还是技能方面都缺少节能意识。这是工程设计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质量存在隐患

目前有不少企业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重视生产结果而忽视质量的好坏。究其原因也与我国电气自动化起步晚有关,因为不论是管理机制还是发展模式都不够健全,也使得电气行业发展停滞。现在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逐步提升,质量安全的关注又成为了焦点,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的优劣关乎其生存淘汰,尤其是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工业企业,设备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对于企业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效率偏低

生产力发展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效率,也是对企业效益影响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去得了较好的成绩,当然红做效率较低也是不可疏忽的。工作效益的偏低主要因素受制于生产力水平、使用方法以及应用范围的限制。企业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方面是否能够熟练操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

尚未形成电气工程网络构架的统一标准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二者实现高度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旦有所突破将直接提升工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精准度,但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先建立统一的网络架构,基于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各个生产厂家在生产硬软件设备时未进行规范性的程序接口,导致很多信息数据不能共享,也会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严重影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4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进策略

注重节能意识

想要从根本上降低电气工程自动化耗损能源的现象,就应该站在质量管理的角度来提升节能意识,并有意识的将质量与节能统一管理运用。具体来讲,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关键点在于对变压器的管理上,可以选择损耗较低的变压器或者对变压器的技术进行改进等。此外,还需要所有的员工对质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同时为了节约能源还需拥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设计。

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

不论是对任何一种行业来说,质量都是硬道理,而针对电气工程来说,为了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更要注重工程的质量,所以企业应该定期的对员工就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展开培训,并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从整体上提高管理以及系统的灵活性。此外,不但要加强电气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而且要知道它的主要性。首先在建设中使用的材料质量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其次就是对施工中需要的材料必须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去采购,以及对进场的材料也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严格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构建统一且独立的平台

对企业用户做全面调查研究,有助于在设计之前初步拟定初始目标,在确认计划,预算估算时,保持项目的有效运行,维护工作的完整性;以降低运营成本为目的,根据终端客户的需求和商业项目建立统一、独立的系统。成本压力较大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操作平台,通用性不强,这是因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建设,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执行还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才能创建一个统一的独立自动化平台。

建立电气自动化统一的网络构架

(1)我国应该尽快出台一部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统一网络构架的执行标准或准则,同时采取相应的法律形式辅助网络架构的执行,这样才能确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国家标准的引领下尽快的实现网络构架的统一。

(2)还应对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网络构架的升级,规避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从而使得它们能够在统一的网络构架下真正的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5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生命力是结构的完整性,目前各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广泛的适应性,并成为相关产业的主要技术,从而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应该从认知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开始,对火电、钢铁、建筑等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点探寻,从技术关键和发展趋势上进一步把握电气自动化技术。

参考文献

[1]董兵.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

[2]郭鑫.发电厂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

[3]弓成龙,王子然,田德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6(11).

摘要 :

电力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实施背景下,对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也有了提高,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从实际出发,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能有效解决,这就需要相应的维修技术科学应用。本文主要就电气工程常见故障和原因加以分析,然后对故障维修技术的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

电气工程;故障;维修技术

电气工程当中的设备故障时比较常见的,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电气工程就存在着多种故障问题。找到故障问题的原因加以针对性的解决就显得比较重要,在通过对电气工程常见故障研究下,就能为解决实际故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保障电气工程良好发展。

1电气工程常见故障和原因分析

电气工程当中在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下,就会存在着不同的故障,这就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在电气工程故障当中,三相用电不平衡以及中性点的接地不良和大批电气设备的损坏问题比较突出,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内容。在对电气工程的设计当中,具体的施工以及安装的时候,比较常见的就是中点的接触不良现象。施工中一些人员对此并没重视,从而造成了严重损失[1]。例如在办公用房当红,在使用的电视机以及录音机的电气设备大量损坏,在经过了检查之后发现,线电线380V正常的,而A相电压280V,在负载的中性点电压70V。主要就是出现了三相用电没有平衡以及中性点的接触不良所致。电气工程故障当中,在继电保护的故障方面比较突出,主要就是使用的材料没有达标,在质量上没有满足实际的要求。一些电气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大多受到产品质量以及材质的因素影响,就存在着诸多的故障问题,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处在危险的状态,这就对产品的实际使用性能的提高有着很大影响。电气工程故障的发生,在接触不良以及多次接地的故障是比较突出的。电气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带着故障运行就比较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电压互感器的故障问题在设计的因素影响下,以及在管理方面没有科学化,这就比较容易出现故障,在使用的时候电压不断增大,从而就造成回路负荷减小以及短路的现象。电气工程故障当中,设备启动按钮按下之后设备无反应,在设备的启动之后电机不转动,发生嗡嗡声,电机的单一方向旋转等故障[2]。这些故障都对实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诸多的影响。对以上的电气故障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针对性的方法加以应对。

2电气工程故障维修技术的实施

对电气工程故障维修技术的`应用,要注重科学化的选择,笔者结合实际对电气工程故障维修技术应用提出了几点措施,如下所述:

第一,电气工程故障直观法应用。对电气工程故障的维修以及判断有着比较多的方法,其中的直观法就是比较常用的,主要就是对电气工程故障通过视觉以及嗅觉等进行检测判断,这是在缺少相应的检测设备的情况下较为常用的。在对这一方法的应用上,观察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发挥直观法的作用[3]。如在继电保护装置当中出现了发黄部分,或者是闻到了烧焦的气味,就能够直观的判断设备出现了故障,这对具体的故障问题解决也能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电气工程故障拆除法应用。电气工程发生了故障的时候,通过拆除法也能有效处理故障。这一方法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在串联电路当中电器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在随意超出其中的用电器后,其他就没有电流。在对并联电路中用电器是独立工作,用电器间没有联系,拆除其中一个并不会影响其他的用电器。这样就能对用电器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将其方法作为查找故障的方法。

第三,加强安全用电设置。保障电气工程的正常实施,就要在用电设置方面充分重视,施工临时用电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接地体埋设没有规范等。为能有效保证用电工程的故障有效解决,在临时用电系统采用TN-S供电系统,这样PE线在正常情况下无电流通过,专门承载故障电流能有效保护装置动作。还要进行设置漏电保护器等,坚持三级保护的原则。

第四,电气工程故障替代法的应用。在故障的解决方面,要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将替代法加以科学应用,这是继电保护装置维修技术当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对微机保护装置故障的解决就有着积极作用。替代法的应用中,主要是在微机保护装置出现了故障的时候,检修工作人员就要对其装置进行替代,将新微机保护装置加以应用[4]。在对微机装置使用的时候,所选用的正常插件是不是和替代的插件型号一样要充分重视,保障装置的作用充分发挥。

第五,电气工程故障参数对照法应用。在具体的故障维修过程中,通过参数对照法的应用,对解决继电保护装置中继电器数值问题故障就有着积极作用。具体的应用中,在继电器数值正常下,有着固定指标标准,出现异常数值就会发生变化,这样就能在参数对照下找到故障问题的原因,从而针对性的加以解决。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对解决电气工程的故障就有着促进作用。

3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当中的故障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重视方法的科学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对电的需求也愈来愈大,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保障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在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下,对电气工程当中的故障解决就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而保障电气工程的良好发展。也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鹏.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故障的维修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

[2]刘豫.对建筑电气常见故障的几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

[3]郭碧石.电气工程施工中常见故障的维修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4).

[4]许波.新形势下对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问题及对策论文

1前言

近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各种高新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被应用于 电力 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对维持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普遍应用,有效实现了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网络监测、实时在线诊断等功能。然而,由于各种传统和新兴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继电保护技术发展中需要面临一系列常见问题,能否解决继电保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不仅关系到保护效能,同时也决定了能否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用电环境。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近年来,以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新兴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总体保护效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继电保护技术受到自身局限性等因素影响,所以导致其在具体应用中暴露出了较多常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流互感饱和

我国电力系统中配电系统的终端设备负荷受到用户用电习惯改变影响而不断增容,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发生短路,短路造成的过大电压会在靠近终端设备区时产生电流互感饱和,即靠近终端设备区的电流甚至会达到电流互感器单次额定电流的百倍以上。为此,就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来说,一旦出现电流互感饱和则势必会影响到整体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谐波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使高耗能用电量开始不断上升,并且在当前依旧保持着一个较高的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冲击性负荷、非线性负荷开始大幅度提升,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谐波问题的影响开始不断增强。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谐波长时间影响下会造成电缆寿命平均降低60%左右,而且谐波的分量还会造成电流过零时的DI/DT的值变大,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效能的发挥。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高耗能用户都安装了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在特定条件下容易放大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力系统中电压的上升会导致变压器软芯饱和、励磁电流谐波增加,进而造成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压水平上升。无论是哪种情况造成的谐波都会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也说明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中必须要克服谐波的影响。

超高压电网

我国电力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开始通过各种超高压电网建设来满足用电需求,而超高压电网的建设给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大挑战,要求继电保护技术在发展中要将基于电阻性差流分量的差动保护新原理作为基础,运用差电流的电阻性分量来实现对超高压电网中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这样才能确保超高压电网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中避免受到电容电流的影响,这也是超高压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一个必然趋势。

3解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常见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不仅要在各种新兴技术的.支撑下来着力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中的总体性能,这样才能确保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电力系统需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计算机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并且在上述几个方面上已经取得了较多成绩,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应用到继电保护技术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性能,各种远程终端单元和监控系统等均可以实现自动化,在此基础上运用串行口与终端装置通信协议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采用全分散式的变电站自动化,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继电保护系统中,对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准确度等有着重要意义,对提高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总体控制效能有着重要作用。

新型互感器措施

光学电压互感器(OTV)和光学电流互感器(OTA)作为两种新型互感器措施,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外很多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将OTV、OTA等先进技术应用其中,就上述两种新型互感器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例如,光纤疏松信号过程中可以避免受到电磁干扰。同时,新型互感器措施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可以实现高压和弱点等方面的完全隔离和绝缘,这样有助于减少整个电力系统的占地面积,同时对降低整个电力系统在建设中的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将新型互感器措施应用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中,对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

自适应继电保护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其开始被作为一种新型继电保护措施应用到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可以根据整个电力系统的故障状态变化,以及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来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性能和特性进行调整。同时,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可以更好的处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对提高用户的用电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作为一种新兴的继电保护技术,其对提高整个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内外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挥出了应有的效果,为此,可以将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应用其中来解决继电保护技术的常见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依旧面对较多的常见问题,具体包括电流互感饱和、谐波以及超高压电网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的问题,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新型互感器措施以及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措施的应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朱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J].华东科技,2013(10).

[2]张丽,张伟.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3(16).

[3]石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发展与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

电力互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策略 论文摘 要:目前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大多采用的定期维修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如维修不足、维修过剩或盲目维修等。本文研究了怎样合理安排电气设备的维修,节省维修费用,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 1.传统的定期维修制度 设备定期维修是多年来广大电力企业采用的基本设备管理方法,其最大特点是以单纯的时间周期为基础,依据规程、规范和制度等要求编制计划,安排设备的维修。这种维修方式不管设备的实际状况如何,只要“到期”就“必修”。这种做法不考虑设备客观上存在着状态差异,由此产生了维修过剩,浪费资源和影响设备运行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 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存在差异首先是设备的先天条件不一样,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的技术状况不一样;同样是国产设备,不同厂商因技术与管理水平不一样,使其产品质量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厂商,因技术、管理上的进步,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产品,其质量也会不一样。因此应当承认设备投运的初始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其次,设备的使用环境不一样,不同的环境将对设备运行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环境主要有两种:一是设备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不一样,尤其是供电设备,大部分暴露在室外自然环境中,因温度、湿度、污染、紫外线、日照等有较大差异,对设备的影响有较大不同;二是设备在电力系统的位置不同,所承受系统运行电压、短路电流和热稳定时间等不尽相同,尤其是故障时系统短路容量差异较大。此外,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使得设备的技术水平、技术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电力设备制造引进不少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设备的改型换代较快,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电力系统的装备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 定期维修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气设备的初始状况和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有很大差异,即现场设备的“健康”状况好坏相差甚大,而定期维修制度几乎无视这些状况的差异,而采用统一的、一刀切的定期维修方式,其最主要的表现在维修结果上,要么维修过剩,要么维修不足。工程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出现维修过剩,经常出现“小病大治”、“无病亦治”的盲目维修的现象,这种维修过剩的结果,必将出现如下维修的弊端: (1)一些状态良好的设备,因盲目维修而出现故障或潜在故障,维修达不到恢复设备原有的可靠性的作用,而是增加了设备的故障隐患和故障率。 (2)降低了设备的可用性,许多维修迫使设备停机。中断对用户的不间断供电,这是增加停机维修的次数的必然结果。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供电企业非常重要的基本考核指标。目前,定期维修是电气设备停运的主要原因,往往占全部停运时间的60%以上。 (3)增大设备运行管理成本,使企业在市场和发展竞争中不堪重负。电气设备的大修费用是企业管理中主要的支出费用,该费用在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不小,这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必须对企业设备现行所执行的定期维修制度进行改革,以经济效益的观点和要求来指导维修策略的分析选择。 其次,各个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每个设备中部件对设备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能否或有没有必要对所有设备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状态维修呢?即能否用状态维修完全替代定期维修呢?事实上,对所有设备及其部件进行状态监测和状态诊断在技术上有困难,而且对所有设备及其部件进行状态监测在费用上难以承受。所以,未来的状态维修不可能完全代替定期维修,而是状态维修和定期维修共同存在的'局面。 2.状态维修中状态监测特征量的选取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可被监测的状态量越来越多,几种重要电气设备的主要状态监测特征量如下: (1)变压器:主要有充油电力变压器,其次是SF6气体绝缘和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的变压器。主要的监测特征量有:油中溶解气体(单一或多种)含量、局部放电、绕组变形、铁芯接地电流、高压套管的介损、油中微水质量分数等。 (2)电容型设备: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器、电缆等。主要的监测特征量有:介损、泄漏电流、等值电容(也可监测局部放电)等。 (3)氧化锌避雷器:主要监测阻性电流,也有的监测总泄漏电流。 (4)高压断路器:包括油断路器、SF6断路器(含GIS内的断路器)、真空断路器。 目前可监测的特征量有:合、分闸线卷电流,操作机构的行程、速度和机械振动,动态回路电阻等。电气设备所处的某个状态常由若干个状态特征量反映,而一个状态特征量又可能源于设备的多种状态,故状态特征量的选取及提取是状态评估中难点问题之一。在识别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和正常状态时,常因状态特征量选取不恰当而出现误诊或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就是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的特征参量存在交叠区域,即状态特征量存在着模糊性。所以需要选取有代表性、有效的状态特征参量。 所以,传感器采集到的状态监测信号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在于抑制干扰和提取信号特征,在错综复杂的信号中提出有用的信息量,精炼设备运行时的特征信息,以提高设备诊断的灵敏度。 3.基于变权综合的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及维修决策 电气设备状态评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分为传统的加权评分法和新兴的人工智能评估法。 加权评分法对事先选定的影响设备状态的因素集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项评分,再对各评分值进行加权综合,得出对设备状态的评估结果。这些因素既可以广泛地包含预试、在线监测、家族质量缺陷和设备自身质量等等;也可以狭义地侧重于对设备的状态监测,提取反映设备状态的各特征参数构成因素集。评分手段可以是专家打分,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数学函数拟合计算得到。评分结果根据实际需求可进一步做模糊化处理,用于模糊综合评判。 人工智能评估法以神经网络为典型代表,通常以状态监测得到的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为评估要素。神经网络将电气设备的状态和状态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视为非线性映射关系,并通过对以设备状态特征参数为网络输入,以设备状态为网络输出的样本的学习过程建立这种复杂的映射关系。神经网络评估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且通常用作定性评估。设备状态评估的关键在于:(1)评估因素的确定,即确定能正确反映设备所处状态的因素集,如预试、状态监测、家族质量缺陷等;(2)评估手段的选取,常用的评估手段有专家评分、数学经验公式、人工神经网络等;(3)综合评判的方法及评估结果的确定,通常采用分层加权综合评判。 参考文献: [1]田玲,刑建国.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4, 28(16).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开题报告是要根据课题来的,你选的什么课题啊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论文+DWG) 摘 要随着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全国联网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科技水平得到提高,电力环境保护得以加强,使中国电力工业的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日渐接近。电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电力发展的战略规划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以及电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优质服务水平等普遍得到提高。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本论文围绕35kV变电站的保护整定计算展开分析和讨论,重点设计了电力系统基本常识以及需要系数法计算负荷、电力网接线方案的选择原则、短路电流的计算、变压器和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以及无功功率补偿等。同时详细介绍了主设备差动保护的整定算法,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做出短路点的等效电路图,对设备保护进行了相应的选择与校验。通过比较各个接线方式的优缺点,确定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关键字 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电网接线方案,无功功率补偿目录1 绪 论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发展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整定 本文的主要工作 22 设计概述 设计依据 设计规模 设计原始资料 33 主接线方案的选择与负荷计算 主接线设计要求 变电站主接线的选择原则 接线方案选择 一、二次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 一次侧采用外桥式结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 一次侧采用内桥式接线,二次侧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 一、二次侧均采用双母线的总降压变电所主电路图 35kV变电所主接线简图 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负荷计算的方法 本次设计的负荷计算 94 短路电流计算 引言 基准参数选定 阻抗计算(均为标幺值)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85 变电所继电保护及故障分析 本系统故障分析 线路继电保护装置 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 本设计继电保护原理概述 206 主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继电器选择 概述 瓦斯保护 差动保护:(主保护) 计算Ie及电流互感器变比,列表如下(表): 确定基本侧动作电流: 确定基本侧差动线圈的匝数和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确定非基本侧平衡线圈和工作线圈的匝数 计算由于整定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而产生的相对误差Δfza 初步确定短路线圈的抽头 保护装置灵敏度校验 过电流保护:(后备保护) 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及继电器选择: 过负荷保护:(后备保护) 冷却风扇自起动: 287 线路保护整定计算 概述 对 3~63kV 线路的下列故障或异常运行,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对 3~10kV 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 3~10kV 线路装设的相间短路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 35~63kV 线路,可按下列要求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 线路保护的原理: 35kV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第一段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第二段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第三段 过电流保护 10kV线路保护整定计算 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过电流保护的整定 358 结 论 37谢 辞 38参考文献 39附录1:外文资料翻译 Substation and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变电站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45

电感式传感器毕业论文

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将方向盘转角转换为一个可以代表驾驶员期望的行驶方向的信号,方向盘转角一般是根据光电编码来确定的,安装在转向柱上的编码盘上包含了经过编码的转动方向、转角等信息。这一编码盘上的信息由接近式光电耦合器进行扫描...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技术论文 范文 ,仅供参考!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篇一 传感器及其概述 摘 要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直接作用于被测量、并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目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是电信号,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关键词】传感器 种类 新型 1 前言 传感器是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感觉器官,也可以认为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人们借助传感器可以去探测那些人们无法用或不便用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如用热电偶可以测量炽热物体的温度;用超声波换能器可以测海水深度;用红外遥感器可从高空探测地面形貌、河流状态及植被的分布等。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有力工具,是测量仪器与被测量物体之间的接口。通常情况下,传感器处于测试装置的输入端,是测试系统的第一个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测试系统,对测试精度有很大影响。 2 传感器的分类 按被测物理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位移、力、温度、流量传感器等;按工作的基础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传感器、电气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流体式传感器等;按信号变换特征可以分为物性型传感器和结构型传感器;根据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直接的能量关系,可以分为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3 常见传感器介绍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又叫电阻应变计,其敏感元件是电阻应变。应变片是在用苯酚,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浸泡过的玻璃基板上,粘贴直径为左右的金属丝或金属箔制成。敏感元件也叫敏感栅。其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单等优点。在航空、机械、建筑等各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其电阻值随机械变形的变化而变化。其可以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式两类。金属应变片有金属丝式、箔式、薄膜式之分。半导体应变片具有灵敏度高(通常是丝式、箔式的几十倍)、横向效应小等优点。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属电阻应变片式是利用导体形变引起电阻变化,而半导体应变片式则是利用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装置,它实质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由于电容与极距成反比,与正对面积和介质成正比,因此其可以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和介质变化型三类。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优点是可进行动态非接触式测量,对被测系统的影响小,灵敏度高,适用于较小位移的测量,但这种传感器有非线性特性,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面积变化型传感器的优点是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但与极距型传感器相比,灵敏度较低,适用于较大的直线或角位移的测量。介质变化型则多用于测量液体的高度等场合。 电感式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理量,如力、位移等,转换为电感量变换的一种装置,其变换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电感式传感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自感式,互感式和涡流式三种。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简单,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微米的位移变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一般每毫米的位移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在一定位移范围(几十微米至数毫米)内,传感器非线性误差可达~。同时,这种传感器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但不足的是,它有频率响应较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等缺点。 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又称电磁感应式或电动力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当穿过它的磁通量变化时,线圈产生了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磁铁与线圈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磁路的磁阻变化、恒定磁场中线圈面积的变化,因此可制造出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用于测量速度、扭矩等。 压电式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可逆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进行工作的器件。最简单的压电式传感器是在压电晶片的两个工作面上进行金属蒸镀,形成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当晶片受压力时,两个极板上聚集数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电场。因此压电传感器可以看成是电荷发生器,又可以看作电容器。 4 新型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 方法 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各种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共同的结构:包括一种或数种相关生物活性材料(生物膜)及能把生物活性表达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传感器),二者组合在一起,用现代微电子和自动化仪表技术进行生物信号的再加工,构成各种可以使用的生物传感器分析装置、仪器和系统。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生物活性材料,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继而被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便可知道待测物浓度。 激光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激光传感器是新型测量仪表,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激光传感器原理: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5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提高着自身认知世界的能力。传感器在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上的作用。目前,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未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 作者简介 杨天娟(1991-),女,河北省邯郸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温度传感器 摘 要: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感器。据调查,早在1990年,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就大大超出了 其它 传感器。从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温度计开始,人们便开始了温度测量。而真正把温度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是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发明的,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热电偶传感器。随后,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热电偶温度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相继而生。也使得温度传感器更加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温度;摄氏度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利用物质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把温度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现代的温度传感器外形非常得小,这样更加让它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中,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的便利和功能。 一、温度的相关知识 温度是用来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高低要用数字来量化,温标就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常用温标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是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在100摄氏度和0摄氏度之间进行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热力学温标是威廉汤姆提出的,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物质无关的热力学温标。由于是开尔文 总结 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开尔文温标。 二、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根据测量方式不同,温度传感器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是指传感器直接与被测物体接触,从而进行温度测量。这也是温度测量的基本形式。其中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又分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半导体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等。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是测量物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测量物体的温度,可以进行遥测。 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仅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焊接而成,是应用最广泛的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根据热电效应原理制成的:把两种不同的金属A、B组成闭合回路,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在回路中产生一个电动势。 热电偶也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B焊接而成,焊接的一端称为工作端或热端。与导线连接的一端称为自由端或冷端,导体A、B称为热电极,总称热电偶。测量时,工作端与被测物相接触,测量仪表为电位差计,用来测出热电偶的热电动势,连接导线为补偿导线及铜导线。 从测量仪表上,我们观测到的便是热电动势,而要想知道物体的温度,还需要查看热电偶的分度表。 为了保证温度测量结果足够精确,在热电极材料的选择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物理、化学稳定性要高;电阻温度系数小;导电率高;热电动势要大;热电动势与温度要有线性或简单的函数关系;复现性好;便于加工等。根据我们常用的热电极材料,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分为标准化热电偶和非标准化热电偶。铂铑-铂热电偶是常用的标准化热电偶,熔点高,可用于测量高温,误差小,但价格昂贵,一般适用于较为精密的温度测量。铁-康铜为常用的非标准化热电偶,测温上限为600摄氏度,易生锈,但温度与热电动势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 (二)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虽然结构简单,测量准确,但仅适用于测量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要测量-200摄氏度到500摄氏度的中低温物体,就要用到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者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大多数金属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电阻值要增加到。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就是要将温度的变化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桥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显示仪表。 (三)半导体热敏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特点是灵敏度高,体积小,反应快,它是利用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显著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可分为三种类型:(1)NTC热敏电阻,主要是Mn,Co,Ni,Fe等金属的氧化物烧结而成,具有负温度系数。(2)CTR热敏电阻,用V,Ge,W,P等元素的氧化物在弱还原气氛中形成烧结体,它也是具有负温度系数的。(3)PTC热敏电阻,以钛酸钡掺和稀土元素烧结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元件,具有正温度系数。也正是因为PTC热敏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也制作成温度控制开关。 (四)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互不接触。目前最常用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这种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小目标及热容量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用来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大。 四、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一)温度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测量发动机的进气,冷却水,燃油等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转换为电信号输送给ECU.对于所有的汽油机电控系统,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是ECU进行控制所必须的两个温度参数,而其他的温度参数则随电控系统的类型及控制需要而不尽相同。进气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空气流量计或从空气滤清器到节气门体之间的进气道或空气流量计中,水温传感器则布置在发动机冷却水路,汽缸盖或机体上上的适当位置.可以用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有绕线电阻式,扩散电阻式,半导体晶体管式,金属芯式,热电偶式和半导体热敏电阻式等多种类型,目前用在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二)利用温度传感器调节卫生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还能调节卫生间内的温度,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能自动调节卫生间内的温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就能很好的控制卫生间内的环境从而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现在大部分旅馆和一些公共场所都实现了自动调节,而普通家庭的卫生间都还是人工操作,尚未实现自动调节这主要是一般客户不知道能够利用传感器实现自动化,随着未来人们的进一步了解,普通家庭的卫生间也能实现自动调节。 参考文献: [1]周琦.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摘要:本文简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组成及特点,并结合其特点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各行各业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成;应用;发展 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而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人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获得详尽而准确的信息,传送到需要这些信息的用户。 由于WSN的巨大应用价值,它已经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军事部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工业过程控制、国家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领域,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点。 一、发展概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IEEE正在努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还于最近创办了传感器网络协会(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进传感器联网技术开发。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中。可以预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看成是由数据获取网络、数据分布网络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节点,各节点通过协议自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再将采集来的数据通过优化后经无线电波传输给信息处理中心。 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Tiny0S141的研制者,Jason Hill博士把WSN定义为: Sensing+CPU+Radio=Thousands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建中教授将WSN定义为:WSN是由一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从硬件上看,WSN节 点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无线数据收发单元以及小型电池单元组成,通常尺寸很小,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等特点;从软件上看,它借助于节点中内置传感器有效探测所处区域的温度、湿度、光强度、压力等环境参数以及待测对象的电压、电流等物理参数,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探测信息传送到数据汇聚中心 进行处理、分析和转发。原文出自:

如果满意再追加100分。 2009-03-22 19:31可以再充分点吗?谢谢了

  • 索引序列
  • 电流互感器的毕业论文
  • 电流互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 电压互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 电力互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 电感式传感器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