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49 癌变·畸变·突变 G481 癌症进展 A00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K027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0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A00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786 安徽医学 Q906 安徽医药 G0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Z549 安全与环境学报 H340 桉树科技 F044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G550 白血病·淋巴瘤 R024 半导体光电 R063 半导体技术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U521 包装与食品机械 U645 保鲜与加工 E045 暴雨灾害 N017 爆破 N012 爆破器材 N006 爆炸与冲击 A65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A00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03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Y0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T02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14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3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G500 北京口腔医学 N00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H02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H263 北京农学院学报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A0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L53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R018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A570 编辑学报 N101 变压器 G41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T098 表面技术 E135 冰川冻土 N008 兵工学报 R730 兵工自动化 N085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G018 病毒学报 C060 波谱学杂志 V040 玻璃钢/复合材料 A808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5 材料保护 M103 材料导报 Y007 材料工程 M010 材料开发与应用 M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M006 材料科学与工艺 N026 材料热处理学报 M009 材料研究学报 * M704 材料与冶金学报 K51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H009 蚕业科学 H525 草地学报 H234 草业科学 H527 草业学报 H538 草原与草坪 E543 测绘工程 E600 测绘科学 E615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E510 测绘通报 E152 测绘学报 E164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L017 测井技术 Y022 测控技术 R711 测试技术学报 H001 茶叶科学 G264 肠外与肠内营养 N024 车用发动机 E113 沉积学报 E547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E10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70 成都医学院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V050 城市规划 V028 城市规划学刊 X04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X046 城市交通 H023 畜牧兽医学报 H218 畜牧与兽医 N060 传感技术学报 R532 传感器与微系统 G458 传染病信息 X010 船舶工程 X633 船舶力学 * X635 船海工程 G322 创伤外科杂志 * G552 磁共振成像 D013 催化学报 E14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E14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R051 大电机技术 H038 大豆科学 U512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X02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H005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X001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J0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E109 大气科学 * E091 大气科学学报 L51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L004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S086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H040 淡水渔业 N004 弹道学报 T500 弹性体 T941 当代化工 Y503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 Y585 导航与控制 N019 低温工程 V020 低温建筑技术 C055 低温物理学报 E133 地层学杂志 E130 地理科学 E584 地理科学进展 E639 地理空间信息 E315 地理信息世界 E305 地理学报 E310 地理研究 E527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E024 地球化学 E142 地球科学 E115 地球科学进展 E00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E153 地球物理学报 A07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85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G646 辽宁中医杂志 U037 林产工业 T017 林产化学与工业 H740 林业科技开发 H280 林业科学 H281 林业科学研究 H102 林业调查规划 G880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G607 临床儿科杂志 G276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G271 临床放射学杂志 Q908 临床肺科杂志 G501 临床肝胆病杂志 G291 临床骨科杂志 G664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G658 临床荟萃 G345 临床急诊杂志 G204 临床检验杂志 G310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G881 临床军医杂志 G287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G222 临床麻醉学杂志 G317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G257 临床内科杂志 G230 临床皮肤科杂志 G309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G80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G423 临床肾脏病杂志 G797 临床输血与检验 G256 临床外科杂志 G942 临床误诊误治 G855 临床消化病杂志 Q909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G26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G293 临床血液学杂志 Q913 临床眼科杂志 G673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G274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Q910 临床肿瘤学杂志 T231 磷肥与复肥 G49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N023 流体机械 H748 麦类作物学报 T060 煤化工 K504 煤矿开采 K038 煤炭工程 K005 煤炭科学技术 K017 煤炭学报 D027 煤炭转化 K009 煤田地质与勘探 H037 棉花学报 G056 免疫学杂志 B017 模糊系统与数学 N087 模具工业 N107 模具技术 S015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T077 膜科学与技术 N084 摩擦学学报 U533 木材工业 M655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J050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A013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R117 南方电网技术 V089 南方建筑 H069 南方农业学报 H068 南方水产科学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B016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A02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T011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Y0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N01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33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2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A061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E1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R008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008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W590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G288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G662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G523 内科理论与实践 E104 内陆地震 A026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11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G513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P004 内燃机学报 W002 泥沙研究 U504 酿酒科技 A110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665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H071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T034 农药 T924 农药科学与管理 H404 农药学学报 H279 农业工程学报 Z008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H773 农业环境与发展 H278 农业机械学报 H286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H222 农业现代化研究 V032 暖通空调 H219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U602 皮革科学与工程 U604 皮革与化工 G759 齐鲁医学杂志 N041 起重运输机械 E0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E361 气候与环境研究 E352 气象 E566 气象科技 E359 气象科学 E001 气象学报 E633 气象与环境学报 * X532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X018 汽车工程 X013 汽车技术 P001 汽轮机技术 * G595 器官移植 Y009 强度与环境 C007 强激光与粒子束 X021 桥梁建设 U018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T012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7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535 轻工机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 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N059 中国机械工程 A079 中国基础科学 R066 中国激光 R013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G852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G241 中国急救医学 G192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G560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G907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G787 中国健康教育 G78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N108 中国舰船研究 T075 中国胶粘剂 G23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G239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G206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G323 中国康复 G400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A098 中国科技论坛 A58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S133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A10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A106 中国科学化学 A081 中国科学基金 A0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A109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A107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A105 中国科学数学 A103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Z317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A1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Y003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G441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K030 中国矿业 K01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G247 中国老年学杂志U001 中国粮油学报 G447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536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G794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G22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G870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544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G814 中国临床医生 G974 中国临床医学 G304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H212 中国麻业科学 G61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G598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K037 中国煤炭地质 G582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G297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K036 中国锰业 H211 中国棉花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Y028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K550 中国钼业 G303 中国男科学杂志 H273 中国南方果树 G42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G277 中国内镜杂志 R524 中国能源 U609 中国酿造 W00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H958 中国农学通报 H027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H567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H030 中国农业科学 H210 中国农业气象 H22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G311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G226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G269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G776 中国全科医学 H081 中国热带农业 G629 中国热带医学 Z546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U052 中国乳品工业 E124 中国沙漠 G366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242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G268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H55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H044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F255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F002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258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G715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L00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F04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G883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G853 中国实验诊断学 G273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G228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G305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G867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G267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G68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G272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G872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U635 中国食品添加剂 G429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U007 中国食品学报 U563 中国食物与营养 H317 中国兽药杂志 H326 中国兽医科学 H225 中国兽医学报 G796 中国输血杂志 G926 中国数字医学 H290 中国水产科学 H020 中国水稻科学 * W55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H295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T022 中国塑料 G211 中国糖尿病杂志 T068 中国陶瓷 G52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G561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G444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U501 中国调味品 X004 中国铁道科学 G437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R083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H350 中国土地科学 H233 中国土壤与肥料 G11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G373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G959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G517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G988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S725 中国卫生经济 G253 中国卫生统计 G7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G752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K035 中国钨业 M022 中国稀土学报 F025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G841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G623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G885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G23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G849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G284 中国消毒学杂志 G765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G845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G298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G11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G718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G380 中国心血管杂志 G20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25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G747 中国新药杂志 G727 中国性科学 G232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G118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G908 中国学校卫生 G675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G633 中国血液净化 G119 中国循环杂志 G756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G645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G396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H208 中国烟草科学U647 中国烟草学报E303 中国岩溶G619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G318 中国药房G120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G121 中国药理学通报G12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G878 中国药师G220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G227 中国药物警戒G248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G713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G621 中国药物与临床G009 中国药学杂志G755 中国药业M628 中国冶金G809 中国医刊G12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G124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G679 中国医疗设备G306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G313 中国医师杂志G236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G12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G911 中国医学伦理学G471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G622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G127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G193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S591 中国医学装备G519 中国医药G644 中国医药导报G924 中国医药导刊T019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G53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Q918 中国医院G454 中国医院管理G24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G314 中国疫苗和免疫G130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G706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H20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U032 中国油脂 M028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H099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G753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V039 中国园林 G131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X012 中国造船 U012 中国造纸 U033 中国造纸学报 H204 中国沼气 G600 中国针灸 H067 中国真菌学杂志 G945 中国职业医学 G347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G843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G757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G846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G758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G52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G18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G132 中国中药杂志 G240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G63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G524 中国中医急症 G749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G83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G642 中国肿瘤 G133 中国肿瘤临床 G636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G255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N072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G667 中国综合临床 G529 中国卒中杂志 G29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G134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G502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G135 中华病理学杂志 G195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G136 中华传染病杂志 G408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G137 中华创伤杂志 G138 中华儿科杂志 G139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G743 中华耳科学杂志 G140 中华放射学杂志 G141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G251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G474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G286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G142 中华妇产科杂志 G689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G262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G231 中华肝脏病杂志 G235 中华高血压杂志 G143 中华骨科杂志 G728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G691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G263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G335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G144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G145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G146 中华护理杂志 G555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G302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G174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G147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G159 中华精神科杂志 G579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G148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G280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G149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G639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G833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G87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G15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G692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G693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G824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G15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G153 中华麻醉学杂志 G154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G282 中华男科学杂志 G15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G736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G156 中华内科杂志 G157 中华皮肤科杂志 G254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G462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G158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G473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G463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G526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G515 中华全科医学 G505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G472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G900 中华烧伤杂志 G197 中华神经科杂志 G976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G160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G446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G161 中华肾脏病杂志 G737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G162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G703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G163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G773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G367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G848 中华手外科杂志 G506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G739 中华糖尿病杂志 G164 中华外科杂志 * G761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G165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G296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G740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G793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G166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G167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G847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G285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G978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G168 中华消化杂志 G169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G89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G17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G171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G172 中华血液学杂志 G191 中华眼底病杂志 G173 中华眼科杂志 G873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G990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Q920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S590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G705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G307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G489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G915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G17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G176 中华医学杂志 G19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G59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G610 中华胰腺病杂志 G177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G178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G859 中华中医药学刊 G910 中华中医药杂志 G858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G179 中华肿瘤杂志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K001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05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A550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599 中南药学 G180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G181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A036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539 中外公路 S020 中文信息学报 G84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G59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G442 中西医结合学报 R775 中兴通讯技术 G183 中药材 G564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G685 中医学报 G681 中医药导报 G764 中医药通报 G943 中医药信息 G812 中医药学报 G010 中医杂志 G643 中医正骨 G184 肿瘤 G185 肿瘤防治研究 G412 肿瘤学杂志 G522 肿瘤研究与临床G695 肿瘤预防与治疗 H103 种子 J021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29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757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51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18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G225 重庆医学 R559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022 轴承 H026 竹子研究汇刊 N075 铸造 N081 铸造技术 N034 装备环境工程A133 装备学院学报 N990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Z022 资源科学R737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S026 自动化学报N013 自动化仪表 S501 自动化与仪表R611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A905 自然杂志 E137 自然灾害学报 Z012 自然资源学报G229 卒中与神经疾病N088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G701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L018 钻井液与完井液 H034 作物学报 H410 作物研究 H202 作物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3年9月27日只整理了这些,抱歉
好发的,中国钼业期刊好发,《杂志》杂志是正规学术刊物,拥有CN,ISSN双刊号,真伪验证,只要期刊够好,就很容易发
好发,中国钼业期刊是一本以钼矿业为主题的期刊,它涵盖了钼矿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矿山开采、矿山综合开发、矿山综合利用、矿山环境保护、矿山机械设备、矿山安全生产、矿山经济管理、矿山科技研究等。本期刊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丰富的图片、科学的统计数据,为读者提供了全面、准确的钼矿业知识,是钼矿业从业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您可以在期刊中找到有关钼矿业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钼矿业的发展状况,掌握钼矿业的最新动态,提高钼矿业的综合素质,为钼矿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钢铁钢铁研究学报钢铁钒钛
截至2013年底,全所在职职工2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101人;有博士学位的137人,硕士学位48人。内设机构包括6个职能处室、12个专业研究室、1个成果转化中心,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中心、核心期刊《矿床地质》和中国地质学会下属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挂靠资源所。
2013年,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横向和其他类科研项目213项,总经费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09项,经费3041万元;部级项目95项,经费余亿元;横向项目12项,经费1275万元;省级地勘项目3项,经费139万元。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6篇,其中,SCI收录国外论文33篇,SCI收录国内论文17篇,EI收录论文26篇,国内核心101篇;出版专著5部;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国情调查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所长、党委副书记王瑞江(中),党委书记、副所长张佳文(右二),副所长毛景文(左二),副所长王宗起(右一),副所长邢树文(左一)
袁顺达荣获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
3人分别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突出贡献奖;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3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科技创新团队”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人分别获得第14届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和银锤奖;4人入选第三批地调局地质英才计划;1人获得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和程裕淇优秀学生论文奖;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1人担任经济地质学家学会理事,1人担任国际矿床成因研究协会稀缺金属工作组秘书长,1人新担任第六届同位素专业委员会委员。
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王瑞江,党委书记、副所长张佳文,副所长毛景文,副所长王宗起,副所长邢树文。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林西组上部发现含大量苔藓虫、海绵等典型海相生物格架的灰岩透镜层和生物礁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上部发现海相化石。古亚洲洋在兴蒙地区的最终闭合、兴蒙海槽褶皱隆起的时代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重大地质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以林西组为代表的晚二叠世构造—古地理环境。本次研究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官地剖面林西组上部首次发现多个海相灰岩透镜层和厚层块状礁灰岩,其中含有大量苔藓虫、海绵、钙藻等典型海相化石,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Z值平均为,接近海相灰岩经验值120,结合其他剖面相同层位发现的海相沉积,表明兴蒙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属海相或以海相为主的沉积环境。这一发现对厘定兴蒙海盆的最终闭合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并将促进东北—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战略接替新层系常规油气、页岩气(油)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部署思路的调整。
西藏班怒成矿带中段找矿取得新突破。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拼贴的两条主缝合带之一,不仅是研究全球大陆动力学的窗口,而且造就了极其优越的成矿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多金属矿产资源。雄梅斑岩铜矿是近年来在藏北空白区开展遥感异常检查时在成矿带中段找到的地表露头矿,通过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初步查明了铜矿体的规模和形态,目前已控制地表铜矿(化)体东西长近1000米,南北宽近800米,具有大型矿床潜力。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为班怒成矿带中段地质找矿带打开了新的局面。
雄梅铜矿含矿斑岩露头及其铜矿化
华南西部地区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深部背景与过程示意图
西藏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条斑岩铜矿带
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研究取得新认识与新进展。研究表明,在晚白垩世,个旧地区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区内锡多金属矿集区的矿化与同期发生的岩浆作用存在密切成因联系,提出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而非同生成因。
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区矿床模型
蒙古—鄂霍次克洋构造演化与大兴安岭北段多金属成矿关系。提出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带可能在中三叠世末期碰撞闭合,大兴安岭北段早中生代期间(250~160Ma)的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主要受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的影响,自160Ma左右才转为太平洋构造体系。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并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金属矿床。即①250~225Ma(T1+2):兴蒙造山后伸展,蒙古—鄂霍次克洋活动陆缘阶段(代表性矿床如八大关斑岩型铜钼矿);②225~190Ma (T3-J1):蒙古—鄂霍次克洋陆内俯冲,陆陆碰撞阶段(代表性矿床如太平川斑岩型钼矿、沙麦钨矿);③190~175Ma(J2+3):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晚造山阶段(代表性矿床如乌奴格吐山斑岩型铜矿,红花尔基钨矿,三矿沟矽卡岩型铜矿);④175~160Ma(J3):碰撞造山后伸展跨塌阶段;⑤160~125Ma(J3-K1):造山后伸展垮塌与太平洋构造域陆缘岩浆作用联合作用阶段(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钼铅锌金银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时期,如岔路口斑岩型钼矿,二道河矽卡岩型铅锌矿、甲乌拉热液脉型铅锌银矿)。
琼河坝覆盖区实现找矿突破的第一孔(ZK01孔)
东准琼河坝覆盖区隐伏矿预测与找矿取得重要突破。开展了隐伏矿靶区优选和示范评价研究,识别并提出覆盖区隐伏矿地球物理异常关键标志,在东准琼河坝覆盖区发现多处异常。采用研究项目确定找矿靶区,基金预查项目适时跟进的策略,对拉伊克勒克靶区进行了验证,在厚覆盖区成功发现了斑岩—矽卡岩铜矿,仅在局部勘查已获得资源量(333+3341):铁矿石量为万吨(平均品位);铜金属量万吨,其中富铜矿万吨(平均品位),通过综合资料分析,该矿成为大型铜矿的前景十分明朗,为东准地区找矿突破打开了新局面。
大瑶山地区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钨钼铜成矿作用。提出大瑶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成矿系列,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是今后大瑶山地区找矿的主攻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古龙—倒水—夏郢和大黎断裂带两个找矿远景区,并在已知社垌大型矿床外围新发现了3个斑岩型—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铜铋矿床,在成矿理论创新指导矿产勘查工作方面作出了新的成绩。
广西大瑶山地区主要矿床时空分布图
石英大脉型矿体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要围绕地球科学的发展,结合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资源环境调查、评价的需要,开展实验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地质实验测试标准化研究,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技术研究,推动地质行业实验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截至到2008年底,共有在职职工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人,包括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41人,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12人,硕士学历研究人员25人,本科32人。现有3个职能处室、4个专业研究室、2个其他业务机构,有1个院级重点实验室、1个公开出版学术期刊《岩矿测试》、3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在中心。2008年度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获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2项(其中1项合作),参加起草2个标准方法,公开发表科技论文共计44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8篇。
副主任吴淑琪研究员
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其敏高级政工师
副主任罗立强研究员
主任、党委书记尹明研究员
2008年中心实现货币工作总量4132万元,固定资产达到3931万元。2008年,中心共承担(参加)各类科研、地调项目73项,项目经费总计1779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24项,经费509万元;地质调查项目12项,经费982万元;省部级项目7项,经费29万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5项,经费245万元;其他项目5项,经费14万元。
中心集科学研究与对外测试服务于一体,主要开展实验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包括实验测试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升级改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质实验测试标准化研究;地矿部门权威的分析测试、应用推广与培训。
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所属的13个国家级行业分析测试中心之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命名的地质实验测试基地,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并获得国土资源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资质。
2008年度重要研究成果
科学仪器支撑装置
科学仪器支撑装置和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属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研制与开发》第六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包括:江林、邓赛文、詹秀春、尹明、刘明钟、关亚风、王建清、王安邦、牛刚、成红龙等。课题研制了9类装置12种产品,取得专利15项(发明3项、实用新型10项、发明申请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这些装置突出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实用性,并且有较广泛的用户需求和较好的市场前景,通过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提高目前我国此类装置的技术含量,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改善分析样品前处理工作的条件,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分析科学仪器的应用水平和效率,这些装置分别是:①功率连续可调微波消解装置采用微波功率连续可调技术,具有防爆膜及多重安全保护机构。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样品消解过程中的智能、连续、低耗、低污染。输出功率:200~1200W 连续可调;最高温度:230°C;最大压力:5MPa。②通用型自动进样装置分为三维方式(带通用模块)和极坐标方式两类,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和精密机械结合对样品的进样进行准确、定量、自动采集和控制。③X荧光光谱分析熔样机采用电热和高频感应加热技术,设计结构框架、摇动机构和计算机参数条件控制程序。最大升温:1250℃。④固相微萃取器配合GC使用,有3种以上的不同类型的萃取头(PDMS、PA、碳涂层);使用寿命在50次以上。⑤1700℃陶瓷纤维马弗炉比普通装置节电60%以上,升温速度快约1倍。其关键技术是设计及承受1700℃的陶瓷纤维板炉芯设计。⑥变频致冷水循环器采用变频原理,制冷功率/系统发热功率低于定速式同类设备的~,可连续工作,温度波动半径约1℃。⑦微型固态吸附棒萃取器和热解吸装置微型搅拌棒耐温250℃以上;对农残有可逆吸附特性;对常用的有机氯(六六六类)、氮、磷和菊酯类农药富集倍数不小于104;使用寿命30次以上。⑧室内装修主要有害气体检测试剂盒大气甲醛最低检测浓度、氨最低检测浓度;自动气体采样装置可无动力精确取样10mL、20mL或50mL。⑨全自动磨样机磨样速度≤30s/深度;磨样深度达2mm/次;磨样平面度;样品夹持力:磨样时样品上面施加力应大于30kg;样品温度可达800℃。该项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科学仪器支撑装置
课题组成员在研发的设备前
地质调查多形态元素测试技术方法研究:属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包括:李冰、詹秀春、江林、王晓红、饶竹、汪双清、孙青、王烨、周康民、周剑雄、杜谷、徐金沙、方金东、李刚。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建立了HPLC-ICP-MS测定天然水、土壤样品中碘形态分析方法;建立了碱消解HPLC-ICP-MS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甲基汞与乙基汞形态分析方法。
(2)完成了锆石、硅酸盐矿物和玻璃等进行了多元素微区原位的LA-ICP-MS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获得较佳的结果;建立了基体归一校正法;开展了锆石中U/Pb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研究,初步建立了锆石U/Pb的LA-ICP-MS方法。
(3)采用了经改进的封闭熔矿溶解装置进行铂钯样品的分解,提高了样品分解效率,减少了试剂用量及环境污染;制定了模拟野外驻地现场铂钯快速分析方法。
(4)利用优化处理后的带消解、蒸馏和萃取的四种功能模块,建立了总磷、挥发酚、氰化物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在线分析方法,达到了对不同的样品进行快速、简便的分析目的。
(5)研制出地下水除氟滤料产品,其吸氟率达到。解决了滤料吸氟饱和再生难题。研制出多功能除氟配套装置,制定了简单、合理的除氟工艺流程;进行了小、试及现场应用试验,除氟效果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6)根据我国地质实验室从事地质物料痕量元素分析工作的特点,提出了检出限的确定方式和计算模式。确定了允许误差的确定模式,提出了测试方法检出限与地球化学图色阶划分的关系。
(7)完成了超细加工技术与设备以及地质样品粒度检测技术与设备的调研。采用超细地质样品的XRF分析结果表明,精度好于200目原样压样法,与熔融法相当。超细样品用于高灵敏度的ICP-MS/AES样品量可降至2mg,减少了试剂消耗和样品处理时间。
(8)建立了电子探针测定U、Th、Pb和稀土的分析方法。建立了电子探针测定独居石年龄的分析方法和编程工作。制备与测试了二个磷酸盐稀土标样。完成了独居石电子探针应用实例。
典型矿物激光剥蚀坑的SEM照片
A—橄榄石;B—锆石;C—石榴子石
自动在线水分析处理装置:总磷预处理功能模块
(9)初步建立了三个地区不同类型的油气地质样品微量元素分析的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方法。初步建立了针对不同类型油气地质样品的能谱分析方法。
(10)将固相萃取、圆盘萃取、加速溶剂和微波萃取等先进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用于不同的环境样品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了电子轰击和负化学电离源联合测定多氯联苯的新方法,使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明显提高。首次采用国产502树脂制备可重复使用的固相萃取小柱,在满足分析要求的前提下性价比较目前的商品小柱明显提高。
(11)建立了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测定烃源岩可溶有机质萃取和氯仿沥青质含量的方法,并形成了烃源岩样品可溶有机质萃取的ASE操作规范。建立了石油族组分分离制备(中压液相色谱)方法,并提出了中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制备石油族组分的操作规范。
(12)完成了8个配套方法,建立了湖泊水体生态环境调查样品中30项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
(13)建立了一套合理的农业地质植物样品的制备方法;建立了适合于植物样品中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系列。
(14)研制了一个尿素有机碳同位素实验室工作标准,建立了EA-IRMS测量碳同位素测量方法和GBⅡ-IRMS测量水中氧同位素和氢同位素分析方法。
甲基汞和乙基汞混合标准HPLC-ICPMS色谱图
地质调查实验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与标准物质研制:属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主要完成人员:罗代洪、郑存江、董高翔、宋业文、顾铁新、程志中、冯静、姜莹、夏宁、甘露、孙德忠、屈文俊等。项目研制完成了13个金地球化学标准物质、5个高含量铜钼及银钒多金属系列标准物质、9个铁矿石标准物质、4个铬铁矿石标准物质、7个重晶石标准物质、12个稀有稀土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1个地下水标准物质;还完成了4个硫化物多金属矿石标准物质、5个油页岩标准物质、3个珠江三角洲沉积物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样品采集和样品制备工作。该项目研制的标准物质定值元素多、覆盖元素广,每个元素所采用的定值方法均系该元素最适用的方法,主要为依据基准物质的湿法分析(滴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质谱法、分光光度法)或绝对法(重量法),绝大多数均采用了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方法,从而保证了定值的溯源性,标准研制过程溯源链完整。所研制的标准物质均采自我国具有典型意义的多金属矿床,覆盖了不同矿源、补充扩展了我国重要的多金属矿石标准物质系列和地下水、金、油页岩、三角洲沉积物等标准物质。开展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中生物样品分析标准方法研究。
项目开发了地质实验测试标准研究技术合作与管理平台,制订了标准物质技术合作平台元数据标准和数据规范,设计了数据库,完成了数据处理和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开发的软件设计、编程、调试、应用等工作,并采集了标准物质原始数据。采用开发的标准研究技术合作与管理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创新。
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信息管理平台
研究工作遵循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系统的、联系的和综合的观点把握研究工作重点,从点到面、再面到体并以循环的技术路线突出工作方向。注重文献的研究,继承前人成果,更重视通过文献对比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观点,用野外实践证实或进一步修正认识。并保持宏观思维的扩张与测试野外数据的充分扣合。学术思想可概括为:
(1)将矿床纳入岩石,将含矿地质体纳入构造单元的演化,以系统的观点进行研究工作。研究思维上,具体从全球重要岩浆硫化物矿床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地质分布入手,概括其成矿时空分布特征,对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和地质分布与全球对比,归纳中国两类重要矿床的成矿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祁连山岩浆硫化物矿床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特征,探索其成矿规律。
矿床作为一种具有重要使用价值的特殊岩石,它是地质作用过程中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产物,一定地质构造单元在一定的构造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各种相互关联的分支作用,并在不同的地质部位形成与特定地质作用关系最为密切的矿床成矿组合。祁连山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大陆裂解发生、洋盆出现、俯冲消减和构造汇聚的完整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成矿响应,例如形成与大陆裂谷、岛弧裂谷和弧后扩张脊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别以白银厂、浪里克和雪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矿床)、与活动大陆边缘有关的矽卡岩型钨(铜、钼)矿床(以小柳沟为代表)和低温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以寒山为代表),以及与构造汇聚后前陆盆地有关的砂岩型铜矿床(以天鹿为代表),这是以一个构造演化为主线表现出来的成矿系统。按类似的完整成矿系统,在活动大陆边缘和成熟岛弧环境中,预测还应有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可能,但迄今未发现可能是无形成这种矿床的重要条件,也可能是勘查工作程度还不够而造成的,不论哪种情形成矿系统仅是一种系统观点的认识,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地质条件的差异,在成矿组合和成矿强度上是不同的。但从研究角度讲,可提供一种探索的思路。本书着重于特定矿床类型的研究,重点是同类矿床在不同微相中的可能成生形式的研究。
(2)将相邻构造单元的同类矿床纳入一个体系,以联系的观点进行研究工作。世界勘查成功的实例中,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成矿背景和成矿条件的研究,选取靶区找矿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这是当今找矿勘查中运用较多的地质对比方法,是一种联系的成矿观点。例如西澳大利亚的Olympic Dam超大型铀铜矿床,就是通过与赞比亚超大型铜矿地质背景对比进行勘查成功的;还有美国地调局对美国东北部威斯康星州的苏必利湖1Ga的大陆裂谷玄武岩与俄罗斯Noril’sk和加拿大Voisey’s Bay大陆溢流玄武岩进行对比,认为同属超地幔柱作用大火成岩省的结果。龙首山地区的金川超镁铁岩可能与南祁连的拉脊山拉水峡全岩矿化的超镁铁岩属同一大规模岩浆作用认识,是本研究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研究的实践。联系的观点还表现在矿床形成与基础地质研究成果的紧密结合上,运用地质历史上超大陆形成和裂解块体重塑的成果,可为开展区域找矿提供新的思路,同时矿床的发现又可作为大陆聚散的重要证据。
(3)将矿床研究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紧密结合,以综合的观点进行研究工作。对于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金属硫化物矿床,对矿床形成的全面认识,单一的矿床学研究方法不可能取得深入的成果,这也是当代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充分汲取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成果认识,以矿床学研究为基础向综合学科方向发展。本书研究中强调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探索,特别重视综合火成岩成因岩石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和前寒武纪大陆重建、区域构造地质的最新认识成果应用,旨在试图对祁连山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属硫化物矿床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力图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发展、补充和创新。
本书研究选取两种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以一个成矿带范围进行研究,主要锁定在两类矿床的区域成矿作用研究和区域找矿潜力分析上。具体采取的技术路线为:
(1)文献收集分析,提出研究重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收集已有的文献和成果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国内外最新有关文献,对比研读后选取研究的主要内容,并突出重点,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2)依托执行项目,针对性开展野外工作。以正在开展的项目工作为基础,精心设计野外调研内容,通过路线地质剖面、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填图和专门样品采集等工作方式收集野外资料,并对重要矿体的硐探和采场进行现场观察研究,进行资料综合,提出新的问题。
(3)修正认识,明晰研究思路。在野外资料综合成果与前人成果复查对比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新认识新发现,与国内外重要矿床和所在成矿区带进行对比研究,形成新的研究思路,并在进一步的野外工作中证实和完善。
(4)深化成果,完善论文研究提纲。对初步研究成果和新的认识成果撰写专门论文,以进一步深化认识,明晰总体论文框架,在修改专门论文的同时,逐步形成总体论文的目标和研究内容结构,完善论文提纲。
(5)突出重点,争取创新成果。科学研究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的源泉是反复实践。在研究提纲明确后,针对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收集资料和开展野外工作予以弥补,日臻完善研究成果。
在研究工作中特别思考了该两类大型、特大型矿床的找矿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宗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飞速发展,据国际铜业协会的统计,2000年全球铜消费量达到1520万吨,其中:中国达到250万吨,占到全球铜消费量的17%,目前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中国铜需求年增长速度高达10%~15%,估计2004年中国铜市场可能将会出现约30万吨的供给缺口。可见中国铜矿找矿任务的艰巨。镍矿全球性价格回升,国际矿业市场镍价已达12250美元/t,镍已成为世界性的战略资源,全球寻找镍矿的热情大大高涨,目前中国大部分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岩浆Cu-Ni-PGE矿床成矿带均已有外国勘探公司介入,也反映了世界矿业界对镍矿找矿的迫切需求。
世界最大的岩浆硫化镍矿床加拿大Sudbury镍矿深部找矿,Falconbridge公司从2001年起重新拟定了矿区的勘查战略,试图寻找埋深1500m左右,在矿区附近可以立即开采的新矿体。勘查中使用三维模式,利用过去井中电磁异常资料。重测了1996年施工的MAC-100号钻孔,使用UTEM Ⅳ井中EM系统。通过钻探验证在Sudbury火成杂岩体东沿的南侧,发现了新的Sudbury接触带矿化,即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和块状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下盘的矿化宽~20m。目前已控制推测资源量矿石460万吨,含镍、铜、金、铂、银。这是一个老矿区深部找矿的重要实例。研究区内金川矿床作为世界级的巨型岩浆硫化镍矿床同样存在进一步找矿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开始变得日益重要。按英国力拓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与甘肃省秦祁矿业公司近期签订的合作合同,双方将共同对甘肃龙首山铜镍矿进行风险勘探。英国力拓公司将运用高精度航空磁法测量,对甘肃龙首山大约2000km2的地区进行风险地质勘探,以寻找新的具有世界级别的铜、镍矿床。上述成功的勘查实例和勘查实际的需求,启发我们应积极对该地区找矿新区的开辟加大研究力度。
据报道中国铜城白银由于矿产资源枯竭,铜城风采已不再。当年折腰山、火焰山两个露天矿年出矿量达400万吨以上,可谓“日出斗金”,从1956年矿山开采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继闭坑,两采场共贡献铜金属量万吨,但目前白银公司累计亏损已达47亿元,资产负债率160%。寻找新的矿山,开辟新的矿区应是白银的出路之一,对北祁连山塞浦路斯型富铜矿床的研究勘查,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的研究工作是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主要依托笔者参加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超大型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预测研究(编号200110200058)”(2001~2003)和主持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雪泉铜矿普查(编号2002001)”(2002~2003)及中澳合作项目“中国青海东部拉脊山地区金川型Cu-Ni-PGE矿床找矿潜力评价研究”(2003~2004)等项目工作开展的。
“中国超大型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预测研究(编号200110200058)”项目是汤中立院士集多年研究之大成,主持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的铜镍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项目,目标旨在对中国大陆背景、镁铁-超镁铁岩特征与世界上重要世界级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环境和含矿岩石特征对比研究,预测中国形成超大型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可能及其类型和地区。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项目。该项目研究重点是对中国大陆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进行总结性研究,并重点对扬子古陆西缘峨眉玄武岩、华北古陆西南缘中小侵入体和塔里木古陆西南缘新发现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的成矿潜力进行评估,同时对新疆北部准噶尔陆块(哈萨克斯坦古陆东缘)北缘(喀拉通克铜镍矿床为代表)、东南缘(黄山铜镍矿床为代表)、华北古陆东北缘(赤柏松、红旗岭等矿床)和扬子东南缘(宝坛科马提岩型岩浆镍硫化物矿床)大规模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可能性进行探索。华北古陆西南缘的金川矿床是中国惟一的世界级超大型岩浆铜镍(含铂)硫化物矿床,也是世界上铜镍矿产勘查和研究者关注的地区,自该矿床发现以来基本未曾间断过地质工作,近年又有英国矿业公司在外围进行音频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探索深部隐伏侵入体,要使该矿床类型的找矿有进一步突破,首先需要认识上的进一步突破,本书就该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扬子古陆西缘峨眉玄武岩是目前在中国境内惟一被学术界认可的由地幔柱作用形成的大火成岩省(Chung et al.,1995;Xu et al.,2001),它可为中国大火成岩省成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提供一个研究的场所,但目前在该地区尚未发现有大规模Cu-Ni成矿的表现。塔里木古陆西南缘新发现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在近年西昆仑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中发现了铜镍矿化的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它应是塔里木古陆边缘裂谷的产物。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雪泉铜矿普查”项目是导师夏林圻研究员指导下,笔者主持申请的勘查研究项目,旨在对该地区形成于洋壳环境的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找矿潜力和前景做出评价,该项目本身目标的明确性,促使笔者深入对该类矿床的成矿环境、成因模式进行研究,并纳入区域地质背景中审核区域成矿强度和可能的保存方式。北祁连山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勘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以往比较概略的划分为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和与基性火山岩有关块状硫化物矿床两种类型,已有工业矿床的发现基本上都是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类型,例如白银厂、清水沟-白柳沟的尕大坂和郭米寺等矿床。与基性火山岩有关块状硫化物矿床,仅在东段发现有老虎山小型矿床,在西段有九个泉、错沟等小型矿床。夏林圻研究员在“八五”、“九五”连续十余年的北连山海相火山岩成因和相关矿产找矿潜力研究中,依据弧后扩张洋壳环境拉斑玄武岩残存的判别确认,预测指出与弧后扩张洋壳环境拉斑玄武岩系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夏林圻等,1996)。甘肃肃南雪泉(石居里沟)铜矿的发现初步印证了这种认识,但找矿前景如何目前仍无法定论,勘查工作还在进行。深入对矿床成矿机制和最终保存样式的研究是重要的,已有的工作已展现出至少有两种成矿样式:一种是弧后扩张初期主要是中心式火山爆发-喷溢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和块状玄武岩中,环古火山口的原生环状和放射状裂隙交汇处形成成矿热液循环体系的喷口,形成的金属硫化物矿体延深大于延长呈板柱状,矿石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为主,少量闪锌矿,有时闪锌矿含量可高于黄铜矿,与成矿部位有关,以雪泉石居里沟Ⅵ号沟为代表,矿石矿物中见有斑铜矿,说明后期的进一步富集改造,因此Cu含量可达30%以上,为典型的富铜矿;另一种是弧后扩张成熟期裂隙式的火山喷溢作用形成典型的海底枕状玄武岩中,平行扩张脊或垂直扩张脊形成的裂隙构成热液循环体系的喷流系统,形成有一定延长的铜硫化物矿体呈不规则状。因此主要为弧后扩张初期和成熟期两种成矿样式。需指出的是当成矿液作用于火山岩凹地时可形成成层状矿体。
“中国青海东部拉脊山地区金川型铜-镍-铂族矿床找矿潜力评价研究”项目是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与国际著名矿业公司西澳矿业公司(WMC)签订的一项旨在进行勘查评价可行性评估的科研工作项目,是笔者提出来的一种找矿设想,对金川铜镍矿床当时成矿条件的模拟和后期构造改造样式重塑。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有两类:一类是浸染状(disseminations)矿石,一般认为是就位岩浆房发生熔离形成的矿石,矿石金属含量较低,国外称为Ⅱ类矿石,不大可能形成大规模矿床;另一种是海绵陨铁状(net)矿石,是深部岩浆房或岩管(column)发生硫化物熔离(不混溶)在进入高位岩浆房位于底部成矿,国外称为Ⅰ类矿石,是大规模成矿的必要条件。金川矿床90%以上的矿石由Ⅰ类矿石组成,表明深部岩浆房有强烈熔离作用发生,并有岩浆不断补给。拉水峡矿床尽管矿体规模小,但也主要是Ⅰ类矿石,是深部岩浆房熔离作用形成的高硫化物液相贯入高位岩浆房(矿浆房)的结果,也应有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发生才可以提供这种可能。这种大规模的岩浆作用推测与金川所指示的大规模岩浆作用可能是同一事件的表现。
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任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委员、《功能材料》、《中国钼业》、《中国钨业》期刊编委等职。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政府津贴和证书。2002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1982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粉末冶金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金属及材料工程系,1992年获中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博士学位,同年10月破格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所长助理、总工程师、第一副所长,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军工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20 余项重要科研课题,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和金属间化合物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8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合作出版著作2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1994年被评为中南工业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教师,1995年入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首批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第一层次),1996年被授予湖南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称号,同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9年获 湖南省青年科技奖。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副主任,美国粉末冶金学会(APMI INTERNATIONAL)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副理事长;《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粉末冶金工业》和《粉末冶金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体视学与图象分析》、《中国钼业》、《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材料科学》、《硬质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杂志编委;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教育部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开放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委员,湖南大学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多次担任相关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学术委员、国际联络会委员,秘书长,分会主席,特邀报告人等职。
赵仑山朱有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勘查地球化学63年的发展紧密配合新中国的建设,经历了从初创、探索、发展、繁荣到走向辉煌的历程。60多年来经前后几代数万计的中国化探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考察了全国的每一寸山川和国土,创造了丰功伟绩。勘查地球化学是一门紧密为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服务的应用地质学分支学科,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不同精度系统观测岩石、水系沉积物、土壤、水域以及部分城市大气和农作物的化学元素分布、组成和浓集状况,给国家提供矿产资源及环境生态等情报。早期阶段主要目标是矿产资源勘查,后来发展到涉及人群生活环境、区域生态、农业以及地方病等问题的调查研究需求。地球化学填图既具有全域性国土基础调查的性质,又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提供矿产资源靶区,以及有关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多种异常信息的功能,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勘查地球化学,简称化探,作为一种调查技术,于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苏联和北欧国家,40年代化探技术被地质勘探部门列为先进的探矿方法。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建设中资源勘查需求十分迫切,中国化探界及时引入了地球化学探矿技术为新中国建设找矿。最早于1951年以谢学锦为首的化探小组赴安徽安庆月山进行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首次实验,发现了铜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受到了矿产勘查部门的重视,从此在全国地质、冶金、有色,以及之后在核工业、黄金等系统广泛建立化探队伍,开展化探找矿。按调查目标、采样介质和成果的应用范围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50~1998年,第二阶段1999~2013年,即前50年和后13年,简要回顾如下。
一、1950~1998年以矿产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地球化学勘查阶段
这50年是中国勘查地球化学从引进、探索、提高,到获得成功的阶段。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和紧扣世界先进化探理论与技术的步伐,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地质景观条件特点的经济高效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获得了突出的成果。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前50年历史,已有多位专家总结介绍,发表了论文和专著,在此仅就其中的几件重要的大事概括如下。
1952年在地质部地矿司设立化探室,1956年在冶金部成立了冶金化探组。开始阶段两部门化探主要在一些金属矿区进行原生晕和次生晕方法效果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随即开始全国性第一代区域化探普查。1957年地质部成立了物化探研究所(谢学锦、邵跃等),与冶金和有色化探部门(欧阳宗圻等)几乎同时开展了对我国典型钨、锡、铜多金属等矿床原生晕和次生晕找矿方法系统研究和开发,建立了涵盖多种热液矿床类型的原生晕分带模式,取得了明显找矿效果,统称为矿区化探。1960~1977年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和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建立了地球化学探矿专业,培养扩大了化探技术队伍。
但这一阶段由于经验不足和技术不够成熟,以土壤金属量测量为主要方法的第一代区域化探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为了探索适应我国地质和景观条件的区域化探找矿方法,以及新的技术和思路在为期10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和孕育。
1978年谢学锦提出1:20万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经过对前期区域化探经验和问题的总结和两年多的采样与分析方法试验,地质部于1981年正式发布组织实施第二代全国区域化探扫面,技术上针对我国中东部大面积山区地形,在全国除沙漠和冲积平原外,对水系沉积物进行1:20万比例尺的系统采样。样品分析成矿和伴生元素、微量元素和造岩元素氧化物共39个指标,编制了全国统一的各元素地球化学图。该计划在内地和沿海地区于1990年基本完成。边远省区,如干旱荒漠草原、森林沼泽、黄土高原、岩溶,以及青藏高寒山区属特殊的地球化学景观,试验研制了专门的采样方法(任天祥等),于2000年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冶金和有色系统化探实施了以成矿区带为主要目标的区域性水系沉积物测量计划(12个重点区带,比例尺1:5万~1:10万)完成总面积近30万km2,以及金矿化探项目等。找到了一大批大、中、小型金、锰、铁、铜等矿床,研究了我国主要成矿带和矿集区的矿化规律,增加了各地矿山的后备资源储量。此外,核工业系统和黄金部队也开展了成矿区带、矿区外围,以及远景区的多种采样介质和比例尺的化探找矿工作。在全国呈现出大规模高技术水平地球化学勘查的繁荣时期。
1980年5月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自此大约每4年召开一次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版了《物探与化探》等专业期刊。
经过近20年全国范围的系统扫面测量,截至1997年底地矿部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覆盖面积达到575万km2,占全国可扫面积650万km2的88%。在此期间配合进行的区域异常查证,即化探普查和详查(1:5万~1:1万)工作完成了100多万km2。据(牟绪赞)统计到1997年底1:20万化探扫面发现各类元素综合异常约万处,已进行异常检查的达1/3。区域化探扫面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1981~1995年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经异常优选查证和工程验证共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大、中、小型矿床569处,其中大型50多处;按矿种:金银矿420处,有色金属矿140处,其他9处。按年度统计,化探发现矿床数:1981~1985年:114处;1986~1990年:204处,1991~1995年:400处。其中仅金矿的潜在价值在2000亿元以上。化探找矿效果突出的矿种是:Au、Ag、Cu、Pb、Zn、Sn、W、Mo、Ni、Hg、Co、Sb、Nb、Ta和稀土,以及某些非金属矿产,总计20余种。通过区域化探扫面各省都发现了新矿床和新的矿床类型,未进行查证的大量异常和远景区,提供了今后若干年内各省地质勘查部门的找矿工作目标和潜力区。
区域化探扫面工程带动了勘查地球化学一系列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和提高,如测试技术、实验室间分析质量监控、地球化学标准样制作等,保证了分析数据的高质量和和全国范围数据对比。其中如Au及P t族元素分析检出限的提高为找到大批金矿立了大功:当时我国测定Au的检出限为×10-9,而美国、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初才将检出限从50×10-9提高到1×10-9。此外,建立了海量高质量分析数据的数据库,研制了专用计算和绘图软件,绘制了39种元素多种比例尺的全国地球化学图。在综合分析区域地球化学图并与已知矿集区对比的基础上,谢学锦提出了地球化学块体成矿理论。
这一时期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在理论、思路和技术上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形势:为应对露头矿将找尽,找矿难度、深度加大的局面,勘查地球化学开展了以地气法为主的称为非传统方法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技术研究,开拓了覆盖区找矿和深部找矿的新技术。区域地球化学和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於崇文、张本仁等)受到重视,对成矿带和矿集区异常结合地质构造条件进行区域成矿潜力预测和评价的方向多次立项得到发展,勘查地球化学与成矿地质环境紧密结合的研究方向得到推广深化。地物化遥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找矿技术在各省广泛应用。总之20世纪90年代我国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在应用效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业绩,使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水平在全世界达到领先地位。
1993年第16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从1996~2006年针对发展中国家我国承担了开办共8期国际化探技术培训班的任务。2007年在西班牙举行的第23届国际化探大会期间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为谢学锦院士颁发了“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已走向世界,并得到国际本领域专家的普遍赞誉。
二、1999~2010年为资源、环境、生态、农业服务的应用地球化学阶段
我国环境地球化学和农业地球化学研究和调查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和农业种植优化等课题需要应用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部分化探队伍和技术人员转入环境或农业课题项目,并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在我国作为勘查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到应用地球化学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1999年开始的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从此勘查地球化学同时在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生态研究两条战线上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1.矿产资源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和深化
21世纪以来,我国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继续大踏步拓展。随着新时期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找矿难度加大,国家投入相应增加,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得到加强,总体趋势是向深部找矿和覆盖区找矿推进,在技术上不断提高。以下两个方面的成果比较突出:
(1)矿区和矿山深部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和方法的深化
热液金属矿床围岩原生异常元素的综合分带模式及轴向与垂直分带规律,被认为是20世纪一项科学重大发现,对深入认识热液成矿过程和追踪深部盲矿体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矿区原生晕方法为我国化探界优势领域,在热液矿床深部找矿中成果卓著。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以来,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李惠在多年金矿找盲矿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叠加晕模型”理论。他和他领导的集体在数十年化探找矿生涯中研究考察了20多处金及其他金属热液矿区,应用构造叠加晕模型预测金金属量200多t,经对部分靶区工程验证,已获得金金属储量。使大批金矿山延长了开采年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覆盖区深穿透法找矿技术的探索
覆盖区是未来资源勘查的主要目标,各种深穿透化探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地球气法最具潜力。自20世纪末以来,谢学锦、王学求等围绕该课题多次立项,从地气的收集技术、高精度分析方法到野外采样,进行了矿区和区域的多层次试验,确认了“地球气”的存在,研制出了“纳微金属测量”和“金属活动态法”等技术方法。近年来地气法继续进行技术方法探索,如液体吸附剂等试验,在Cu、Zn、Ni等几处矿床覆盖区取得了见矿效果,同时核工业系统在我国西部盆地边缘覆盖区,应用深穿透技术找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探测中取得了多项成功。
此外,国家“十一五”以来开展的危机矿山后备资源勘查计划,外围和深部综合找矿中地球化学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30年来我国油气化探找矿持续进行探索,在一些油田取得了实际效果。总之,矿产勘查始终是应用地球化学的重点任务,地球化学探矿一直处在资源勘查的第一线,并随着任务的需要不断向技术的深度和目标的广度开拓。
2.环境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
(1)区域多目标调查的性质与规划
生态地球化学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俄罗斯,其基本思路是除地质调查之外还包括生态地质和环境地球化学信息填图和采样。90年代我国提出了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1999~2001年在四川、广东、湖北三省先期试验,自2001年全国各省逐步铺开(奚小环)。主要任务是在平原、盆地、河谷等人口密集地区开展以土壤测量为主体,配合水介质采样的地球化学调查,其目标除能探测新类型矿产资源信息,如油气和热水等以外,还包括环境、生态、农业,和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地方病等内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反映了20世纪以来人类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由于自然和人为土\水环境中有害元素聚集导致污染、损害人体健康如地方病,及污染农牧果蔬产品。通过及时查明环境中的污染异常,提出治理对策;同时调查圈出富集硒等农作物有益元素地段,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
我国全国平原河谷地区总计可测面积:450万km2,计划于1999~2010年11年内完成。多目标区域调查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属国家大型基础性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扩大到湖泊、湿地,以及广大的浅海和滩涂区域,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规划提供包括湖-海水域和滩涂、湿地等生态系统多方面环境生态现状信息,目前已按规划大体完成。
(2)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方法
测量方法和采样介质(土壤测量为主),囊括土壤、第四纪沉积物、黄土采样;水域底积物测量:海、湖底积物、滩涂沉积物、沼泽和湿地淤积物、江河底积物等采样;水介质测量:地表水、孔隙水、地下水、降水、污水采样;生物质测量:植物、作物、粮食、水产品、畜牧产品、人发等采样;大气测量:工业废气、降尘、降水、酸雨采样。有害有机物检测:21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农药等采样。
采样网度:采用双层网格化土壤测量:分深层和表层两层土壤取样,比例尺为1:25万。A深层:原生土——未被人为污染,采样深度~2m,1个样/4km2;B表层:被人类活动干扰、污染的土层,采表层土,深度20cm,1个样/km2,。
(3)观测指标和分析方法
在全国化探扫面39个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N、C、Se等生态敏感元素;深入层次的调查和评价中增测pH、Eh、C有机、COD,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项目,观测指标54种。研制了统一分析方法,提高了测试精度、检出限和报出率。
(4)区域异常查证和评价
划分为区域评价和局部评价两级进行: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采样网度和比例尺为1:5万,网度为6~8个样/km2。评价工作针对具体的异常生态环境特点,划分为农田、盆地和流域、湖泊湿地、浅海滩涂、工矿区,以及城市人居区6大地球化学生态系统类型,按有害元素的国标环境和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评估\预警\修复):具有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专题性,应用更大比例尺详查或剖面研究,除按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定级外,还需查明污染元素的自然或人为活动的物质来源,进行危害风险性评价,并提出管理对策和治理措施。
(5)已取得的成果
1)大量有害元素主要是重金属元素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表层土壤和水域中富集,人类活动和近代工业污染了土壤、水域、城市大气和部分作物。
2)沿长江、珠江、湘江及其支流发现了长达数百千米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异常带,可能来源自云贵川等西南和湘、粤等低温及有色金属矿化带。
3)我国南北方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带因地理气候差别,形成截然不同的元素表生迁移规律和生态特征。南方:酸性土淋失严重,但C、N、P等元素在水/土介质中局部富集或富营养化。北方:偏少雨或干旱带土壤,水迁移能力弱,有害元素聚集F、As等地方病严重;各省都发现了大片的地方病区和有害元素的自然和人为物质来源,局部地区评价查明了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和致病机理。
4)浙、粤、苏、赣、闽、皖、川等省圈出了多处富Se、Mo、B、N、K2O等农业营养元素地区,为合理规划农业种植和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业区提供依据。
预期最终成果:编制出全国\省\区\大河流域等地球化学图,建立全国土壤元素基础地球化学数据库和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为农业\环境\土地\海洋\水产\城市的经济开发和规划等服务。在查明有益有害元素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和治理对策,局部评价和专题研究为解决污染\地方病等问题建立预警和监测体系,以避免生态和环境污染事件。
总之,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后13年取得了新的开拓,扩大了观测范围,增加了测试项目,更贴近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的领域,地球化学学科也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应用地球化学方向正在蓬勃崛起。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补足了区域化探扫面在平原地区的空白,使地球化学基础资料覆盖了国土全域,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基础调查工作的优势条件,如此全国土大规模、多观测指标、高精度、全方位社会服务的地球化学调查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上具国际领先水平。
三、21世纪我国应用地球化学展望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和经济的推进,资源勘查和环境治理任务加重,覆盖区找矿、危机矿山探深增储等是勘查地球化学永久的课题,非传统深穿透化探方法应发挥技术优势。在环境和生态地球化学中,近年来全球碳循环与创建低碳环境,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突出,提出了新需求。现代化工农业生产,如石化燃料、有机化合物原料的使用扩大,大量排出CO2等温室气体,影响全球变化。工矿业排放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成为强危害型污染物,例如,多环芳烃、亚硝基胺等类有机污染物为公认的强致癌物质,构成职业接触性癌症和地方性癌症的重要杀手。其他如超量化肥、农药残毒也是危害作物和人类健康的大害;过度施肥和某些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土壤及水域的N、P 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生态、环境、农业地球化学面临严峻的形势和任务。应用地球化学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任重而道远。要求中国化探人认清需求、抓住机遇,找准技术突破口、规划本学科发展方向,加强队伍建设,探索新的突破与创新。应用地球化学在21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将会展现出新的蓬勃活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学锦,等.中国勘查地球化学50年回顾与今后展望.见:谢学锦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化探(1950~2000).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3~15
[2]谢学锦,等.21世纪的中国化探——展望与建议.见:谢学锦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化探(1950~2000).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418~427
[3]阮天健.中国勘查地球化学五十年.见: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281~288
[4]李善芳.地球化学勘查50年的回顾与展望.见:张炳熹主编.5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技术进步与展望.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86~91
[5]任天祥.阔步前进中的我国勘查地球化学.见:欧阳自远主编.世纪之交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352~354
[6]牟绪赞.地球化学勘查回顾与展望.见:朱立新等主编.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3
[7]李惠,张国义,禹斌.金矿区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及找矿效果.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1~137
[8]王学求,谢学锦.金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战略与战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4~185
[7]奚小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与应用的新方向.第四纪研究,2005,25(3):269~274
[8]奚小环.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物探与化探,2004,28(1):10~15
[9]赵仑山,吴悦斌,沈镛立.基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以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为例.见:1:5万遥感物探化探应用研究丛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1、奋斗者在汗水 汇集 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2、火红的八月, 汇集 着火的色彩;深情厚意的八月,抒写着兵的情怀;热情奔放的八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3、听着鸟鸣、流水声、树叶的摩擦声 汇集 成的大自然的歌曲,品味着纯天然的香甜可口的野果,脑中再想象着小动物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嬉戏玩耍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你就真正地与大自然融合在一块儿了。那时,烦恼什么的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你只会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真正的欢乐!
4、门前一条小河,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是山泉 汇集 成的。窄的地方,潺潺做响,搭上几块石头,便可涉足越过;宽的地方,像一泓深潭,晶莹碧透,清澈见底,两岸柳丝婆娑,绿草茵茵。
5、泪水,是由一滴滴泪珠 汇集 而成的;泪水,是由一次次失败形成的;泪水,是由于兴奋、激动的心情导致的;泪水,是母亲那无人知晓的辛酸绘成的。
6、大海的宽广在于 汇集 大大小小的川流,生命的汪洋在于包容深深浅浅的缘分。
7、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 汇集 成一条条小溪。
8、运动会即将开始了,各班的运动员都 汇集 到了操场上。
9、用打听来看人。把获得的信息 汇集 起来,就可以了解这个人。
10、爱情犹如一条长河,在 汇集 各个支流的同时,它的河湘江越来越宽,河底越来越深不可测。
11、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 汇集 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12、广州是一座经济繁荣的城市,各地的货物都 汇集 到这儿。
13、这个美术协会 汇集 了许多绘画高手。
14、亚运会即将举行,运动员从各国 汇集 到北京。
15、宽容,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美德。大海因为宽容,而变得浩瀚无边;天空因为宽容,云彩绵绵而美丽动人;山峰因为宽容, 汇集 细土尘沙而巍峨耸立。世界因有了宽容,才有了永恒的美丽。
16、观赏长江的人络绎不绝,江水仿佛一条龙在游动,陆上一条人龙,公路上一条车龙,三龙 汇集 在一起气势磅礴。
17、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 汇集 而来。
18、当雨点落到地上时,会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上了发条的钟表。还有的落在已经 汇集 了不少雨水的水洼里,就像一条美人鱼优美的跳了进去,溅起了一串浪花,形成了一圈圈的波纹在水面上荡漾开来。
19、目光尽处只见一条水平线,天和海在那里交界,云和浪在那里 汇集 ,此时海边上没有争吵和喧闹的复杂的声音,每个人都深情地望着大海,就连两个因小事而打架的小男孩也面对大海流下了热泪。
20、理想是什么?它不是口上说的计划,也不是敷衍的借口,它是自己的心,理想的最终 汇集 地,是幸福,为了自己有了理想,为了恋人有了理想,为了家人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梦,梦想与理想,一字之差千里之遥。
21、轻风舞动着的雨丝,洒满了那摇曳的树木、花草和青山绿野上,点点滴滴,滴滴点点, 汇集 在了一起,又弥漫开来,形成了雨雾,被轻风携起,翻转飘渺,如诗如画,宛如仙境。
22、大海因为宽容,而变得浩瀚无边;天空因为宽容,云彩绵绵而美丽动人;山峰因为宽容, 汇集 细土尘沙而巍峨耸立。人有了宽容,才有了永恒的美丽。
23、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 汇集 成一条条小溪。
24、他心里想:“妻子分成两半,多可惜呀!一半是诗意欢娱爱情忠诚美貌体贴……”“……另半是高贵的姓氏名门后裔荣誉地位人情世故!……无法将这两半 汇集 于一人身上!”。巴尔扎克
25、一个清越似百灵鸟的啼叫声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刚刚经过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 汇集 成一支跳跃的音符,有着冲破阻力的自豪。
26、天渐渐亮了,太阳以崭新的面貌再次露出红润的脸庞。顿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着光芒照红了天;照明了地;照进了房屋;照亮了我的心。风,带着天地的灵气吹进我的胸膛;水, 汇集 天地的灵气流进我的心房!
27、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奋斗者在汗水 汇集 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28、感恩似泉,你对别人的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感恩似泉,投桃报李的恩德间更会无形地把两人的距离缩近;感恩似泉,在泉水源源不断地流淌中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汇聚起来,用一份份善良让感恩汇聚成江河,最终 汇集 成一片汪洋。
29、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灵魂深处树立一根标杆,从而把自己个性中与众不同的东西 汇集 在他的周围,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点。高尔基
30、在我那么生活中只有去团结自己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够让自己慢慢的变得强大起来,就像一滴滴水团结在一起能够 汇集 成浩瀚的海洋一样!
31、整个世界成了一个惊人的纪念品 汇集 ,处处提醒着我她是存在过的,而我已失去了她!艾米莉?勃朗特
32、思念,一点一点, 汇集 成繁星满天;祝福,一分一秒,汇集成一年又一年。时光匆匆,四季变换,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生活幸福比蜜甜。三愿一生平安好运连。祝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34、这本资料 汇集 了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35、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不论在地方上或部队里,都应该注意这一条。对党外人士也是一样。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 汇集 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
36、每次人代会的召开,来自四面八方的代表都 汇集 在人民大会堂。
37、供桌上之装饰艺术是 汇集 雕刻、彩绘、镶嵌等多样工艺领域,才能呈现出来的一项器物,其中又以木雕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38、思念浓浓化作米,快乐四溅化作豆,健康是福化作枣,好运绵绵化作糖,财源滚滚化作勺,美满甜蜜化作碗, 汇集 一碗幸福可口腊八粥,希望你喝出快乐,喝出幸福,喝出温暖。祝腊八节快乐!
39、我有很多梦想,其中一个是要建立一所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所,将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 汇集 起来,做我想要做的生命科学研究,我要从各个层次来深入研究生命的各种现象,解释更多生命的奥秘。
40、现在我们把先生散见于报刊杂志的文章 汇集 起来编印成册,关心青少年教育的同志们一定会先睹为快。
41、上市公司在产融结合大潮中扮演了冲锋陷阵的急先锋角色,上市公司产融结合也 汇集 了我国现阶段产融结合的各种特征。
42、这条短信 汇集 了世间最伟大的爱,集健康、快乐、平安、富贵为一体,母亲节将这条短信转发,你的妈妈一生会健康长寿,幸福年年。
43、周围各式各样的酒吧和餐馆应有尽有,同时还 汇集 了商业大街特有的名牌商店。
44、假如没有你的阻隔,怎能 汇集 我生命的斑驳;假如没有你的宣泄,怎能搁浅我心灵的慰藉。没有你,我不会变得执着,没有你,就没有我一生的快乐。老婆,我爱你!
45、作文,可不能把别人的佳句七拼八凑 汇集 到一起,自己不动脑筋组词选句,提炼主题。
46、你用点滴的关爱 汇集 成大海把我包容,你用丝丝的牵挂织成大网把我保护,你用你柔弱的臂膀为我遮挡风雨,让我无畏的成长。亲爱的妈妈,你为了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您真的好伟大,祝您和天下的母亲,三八节快乐。
47、这条河教会了我很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离开这里。它蜿蜒曲折,很少流经相同的地方。然而,最终,它还是在同样的地方 汇集 ,可给予的馈赠从来都不一样。
48、更好的 汇集 防御,更少的导弹防御和雷射刀兵。总之,美国的国防估算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当下,放在苦战正酣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而不是为来自未来中国或俄罗斯的要挟枕戈待旦。
49、许多人都认为自己丢在地上的一片垃圾微不足道,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丢的垃圾微不足道,那么这些"微不足道" 汇集 在一起足以使我们的地球母亲灭亡!
50、成就兴银锰业的伟业,需要 汇集 一大批营销、管理、研发、服务人才来共同铸就。
51、双片星冰乐巧克力味混合饮料有摩卡调味,巧克力片、牛奶和冰块 汇集 其中。顶部生奶油和摩卡哟。
52、对于php庞大的函数库来说,没有人是泰斗;在IRC上, 汇集 所有人的知识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53、主席声明是要 汇集 各方的共识,把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共识写进去。
54、茎流是大气降水与溶解物在植物茎干上的 汇集 与运移,它对森林和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意义。
55、快阻止他。陈情书上 汇集 了意大利著名艺术家、音乐家、电视名人以及普通民众的签名。
56、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光缆接头盒的生产销售,公司 汇集 一批从事通信事业多年,具有丰富专业知识、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才。
57、在跨媒体的交叉推广活动中, 汇集 而来的资料最初往往用来印刷入场券等。
58、从那次灾难性的“动物权利”袭击以来,重新 汇集 资料的工作进行得比预计的快得多.
59、周二,在圣克拉拉举行的诺基亚移动业务“揉合”会上,欧泰若及其他执行管皆有发言。该会 汇集 了风险投资公司、软件开发商及合作伙伴,以共同探讨新的移动应用软件。
60、周二,游行的第八天,数以万计的人 汇集 到开罗解放广场要求穆巴拉克下台。
61、南美洲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地平原 汇集 了世界地形之最:它拥有全世界高度最高的可航行湖泊的的喀喀湖,以及面积最大的盐滩乌由尼盐沼。
62、引进了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和岐阜大学多名资深化工材料教授,并 汇集 了行业内的顶尖人才。
63、在该镇 汇集 的商品除相当部分供应省城开封之外,流通范围大致可覆盖河南北部的开封、归德、彰德、卫辉等府。
64、本研究中心以上海师大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主干力量, 汇集 了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而建立的研究机构。
65、这里面 汇集 了中国古诗文的翻译精品。
66、这里,因为 汇集 了众多以经营狭窄的工作室糊口的艺术家而得以出名。今日的上海泰康路几乎保留着它1920年刚发展起来时候的原貌。
67、有人容光胜锦有人婉转如莺,承欢于御前自有万种风情,百艳 汇集 千般良辰美景,易得易失一席之地。少司命
68、山上的雨水全都 汇集 流进了山洼里.
69、于同一年代沿着一个内陆海海岸分布在数个地区,这一 汇集 恐龙踪迹的地区被认为是标出了一条古老的迁徙路线。
70、这一最新事件是朝韩两军在北方限制线的军力碰撞,北方限制线的实际划界点位于朝韩两国淡水入海处的 汇集 点。
71、在菲律宾的宿务岛海面下,为吓走潜在的食肉动物,大群的沙丁鱼 汇集 成一群形状如一头身长80英尺的海豚。
72、你是我三十九度的风,风一样的梦, 汇集 失散,感受在消融,梦里你是梦,越梦越空,越空,越爱做,关于你的梦。陈粒
73、一种信息的 汇集 ,提供了报文传送的历史状况.
74、GCARD将 汇集 产生和使用农业知识的人,不论是在大型实验室还是在农村。
75、人生就像抛物线,每一个起承转合,都风生了五味杂陈的心思,这样的每个点滴 汇集 ,精彩的总会是杰出的流年。张杰
76、 汇集 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常见肾炎的治疗方法,病例!
77、顺著山外溪上游的养猪户,还有中游的住户区,甚至下游的污染源,通通 汇集 到太湖,而太湖是金门自来水厂最大的供应站。
78、展现个人魅力, 汇集 行业领袖与精英,与成功人士分享成功,从而丰富“成功者集训营”的体验。
79、救援队和媒体从全球各地蜂拥而至,飞机场成为各路人马 汇集 的乱马堂,各个团队都想尽快飞抵太子港。
80、梭玛延请国内外疼痛医学专家 汇集 的教材和图示。请登录阅读。
81、其中最关键的两种 汇集 者为比较式和关连式汇集者.
82、改革开放以来,辖内多条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先后形成,如闻名海内外材料 汇集 的泰康路、大南路。
83、暴风雨还在呼啸,雨点象击鼓一样敲打着屋顶,然后 汇集 成流,从檐槽溢出来.
84、白天海鸥 汇集 于此,夜间飞往滇池、抚仙湖等处.
85、食尚是 汇集 美食与优质生活的杂志,是饮食业、时尚美食爱好者互动的一个平台。
86、这个网站也提供条件,让科学家们交换他们的观点和搜集到的文献,将之按照专题 汇集 成特定研究领域的一个更大的图书馆。
87、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 汇集 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二三华里。
88、无论您的客人有任何需要,阿拉伯游踪都可以提供非常专业、个性鲜明、 汇集 本地精华的高尔夫套餐。
89、今年也是“梦想的力量”音乐会十周年纪念,届时,日本的顶尖音乐人将 汇集 东京的日本武道馆,举行慈善义演,为帮助世界各地的贫困儿童筹集资金。
90、 汇集 了来自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和埃及的一系列干尸和艺术品将举办全球巡回展览。
91、血浆 汇集 成数十升至数百升一批,然后进行加工以提取有效的免疫球蛋白部分。
92、在此之前,我鼓励所有商务签证申请人尽量早提出申请。公司把相关信息 汇集 得越多越好。
93、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汇集 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94、这些声音 汇集 到一起,只给我一种感觉:我想象着自己带着圣杯,安全地穿过敌群。
95、因此,仑的本义是指 汇集 了许多记载大事的简策,而又由此引申为“理”,也就是泛指规则、条理、天道。
96、它们有能力推庞大舰队的一艘趸船是直斥 汇集 成“束”。
97、梨花枪夹白猿棍 汇集 枪、棍的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有枪扎一线,双有棍打一大片的应击效用。
98、仲恺动漫协会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漫画爱好者 汇集 的地方。
99、此时期,地藏信仰与十王信仰 汇集 在一起构成了地藏十王组合式的信仰和图卷,为此后阎罗王形象的主要存在形式。
100、五虎群羊棍是陈氏太极器械套路中长器械的一种, 汇集 枪、棍的特点。结合陈氏太极拳中缠绕沾粘法而风格独具。
101、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历代所译佛经 汇集 成浩淼的中华经藏,在介绍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华文化的特质。
102、一方面,现行的外汇结售汇体制强制将大量的外 汇集 中于货币当局,造成了基础货币的被动发行,推动了广义货币的超额增长。
103、今年春季,全国领先的肉类生产商双 汇集 团,被指其生产的猪肉食品含有瘦肉精而向公众道歉。瘦肉精是一种违禁药物,它能使猪减少脂肪。
104、在这个节日里佳作汇萃,它们出自数不胜数的电脑动画和电影艺术家们之手,几乎 汇集 了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作品。
105、本文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广 汇集 团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助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06、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广汇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为背景,对广 汇集 团企业文化的创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做出了全面概括总结。
107、就在华盛顿为挽救美国的金融体系而努力在巨额救市基金上在达成协议的时候,Brown、默多克和王后Rania 汇集 了强大的宾客阵容来关注安全孕产。
108、这只罕见而独有的潜航者是腕表里的闪烁光芒,它是一个 汇集 了行动,刺激,勇敢,和感性之品位世界的焦点。
109、在海岸里,在种种的年幼和年轻的鱼在一起 汇集 里,也有一两条年幼的“真鲷”。
110、使用安装在地面上的望远镜中收集的红外线数据,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已经 汇集 所有证据。这些望远镜是在韦斯利的发现之后专门观测木星伤疤的。
111、“这是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结果,所有数据集都一致支持。”他补充道,“该证据把一系列不同指标 汇集 到一起,因而它是最清晰的。”。
112、它 汇集 了世界上最多和最易查寻的农业信息,并且是各州土地确认的全国联网和美国农业部各图书馆之间的连结纽带。
113、炼金大师行会中 汇集 各地行会中最有天赋的炼金学徒,他们在此进一步研习炼金艺术直至满师。
114、今日巡展展出的76部邮集, 汇集 了湖南省在全国和全省邮展中获奖的优秀邮集。
115、当面对强度非常大,内容盘结复杂的写作任务时,人们总是会变得非常自我,努力着将自己的想法 汇集 成词句然后将这些句子挪到纸上。
116、蝴蝶泉最吸引人的景致之一是一年一度的蝴蝶会。每年春末夏初,大量的蝴蝶从四面八方 汇集 到泉边树阴下,翩翩起舞,五彩缤纷。
117、历史名人轶事汇编,实际上是 汇集 “正史”之外各类野史笔记、稗乘杂史中有关历史人物事迹的著作物。
118、他补充道,“该证据把一系列不同指标 汇集 到一起,因而它是最清晰的。”。
119、此日南湖游船 汇集 ,大小船只数百.
120、周二,一个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期刊将公布一个旨在 汇集 信息、发现更多这类基因信息的大型国际研讨会的向有关细节。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林业经济》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国家级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中国林业经济是一本全国性林业企业管理方面的杂志,荣获2008年获第二届黑龙江省出版奖提名奖,2009年获中国北方优秀期...
林业科学期刊级别为中文核心期刊,出版周期为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林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期刊以刊登代表我国林业科学研究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己任。
林业科学主要刊登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理、森林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经济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经济及林业宏观决策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林业科学先后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哥白尼索引、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动物学记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据2019年2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林业科学》出版文献共7972篇,总被下载1563457次、总被引50729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据2019年2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林业科学》载文量为4494篇、基金论文量为3854篇,被引量为75472、下载量为206777,2015年影响因子为。
普通国家级期刊
《中国林业》杂志是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主管的国家一级期刊,是我国林业行业的核心刊物。其内容涉及国家林业政策、生态建设成就、林业产业讯息、林业科技研究等领域,集政策性、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覆盖面广,信息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