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对人体没有危害。
据《健康报》介绍,黄原胶又叫汉生胶,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其物理化学性质特殊。比如它具有双螺旋结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一般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都很难将其降解,其对酸碱、盐分、温度也都不敏感,还可以溶于冷水和热水中,能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黄原胶属于发酵工业产品,主要以葡萄糖、蔗糖、淀粉、玉米等碳水化合物为原料。
黄原胶属于“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功能是增稠剂。黄原胶是国家规定可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无毒无害。此外,《科技日报》补充,增稠剂在很多食品中也没限制使用量,所谓的“长期超标使用会对人体有害”,也并无科学依据。
黄原胶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特性,就是只要在水里加一点,就立马变得粘稠。夸张一点说,果汁加了黄原胶就变果酱,牛奶加了黄原胶就像老酸奶。
由于黄原胶的广泛用途和市场价值,改革开放一开始,压抑多年的中国科学家们就开始积极投身相关的研究工作。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中科院生物所等数十个院所从不同路径开展了相关研究。
1979年南开生物系的《黄单胞菌发酵产生酸性多糖研究的初报》是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标志着我国分离黄原胶菌种的开始。此后,南开大学赵大健教授等人几十年的努力,为黄原胶相关基础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生物胶类通常可分为植物胶、动物胶和微生物胶。植物胶有瓜尔豆胶、阿拉伯胶、橡胶、海藻胶等,需要靠种植和采集获得;动物胶比较有名的是前段时间因皮鞋获取名声扫地的明胶和号称可治百病的驴皮阿胶。我们今天的主角,黄原胶则是菌类发酵产生的微生物胶。微生物胶受地域环境产量的影响小,是良好的生物化工产业对象。
有篇江南大学的硕士论文《黄原胶和CMC复配对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你可以看下,其结论是:不同来源黄原胶溶液的耐热性差异可能导致它们在产品中处于的构象不一样,从而导致和酪蛋白的相互作用不一样,因而可能是导致酸性乳饮料产品具有不同稳定性的原因;不同来源黄原胶对钙离子的耐受性差异也可能是导致其在酸性乳饮料产品中应用导致产品具有不同稳定性的原因。也就是说,黄原胶的来源不同,其性能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与CMC的复配效果不稳定。也有文献表明:黄原胶和CMC之间无协同作用,反而会降低体系的黏度、黏性模量与弹性模量。
国际刊物(1篇)1. 糖尿病的中西用药,罗青波,香港,医药博览,1995,11,2,38-39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文章(2篇)科研论文类(2篇)1. HPLC测定山梨醇水溶液中山梨醇和甘露醇含量,罗青波,分析测试学报, 1993年12卷4期-73-75页2. 氟电极法测定钢铁中的硅含量,邓明韬,罗青波,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3,5,43-45行业研究类(16篇)1. 我国软胶囊制剂的现状与出路,罗青波,上海医药情报研究, 1995年1期 -13-14页2. 破译医药市场的密码,张敏良 罗青波,医药经济,1997年3期-41-42页3. 医药“三资”企业亏损问题透视,罗青波,医药经济,1994年2期-30-31页/上海医药1994、07/中国药业1996064. 推行OTC制度:社会多方应齐努力,罗清波,医药经济,1997年5期-27-29页/中国药事1999015. 我国化学药品出口下降的成因与对策,罗清波,中国医药情报,1997年3卷6期-371-372页6. 可待因制剂市场管理亟待加强,罗青波,中国药业,1998,087. 制剂出口:亟待重视的医药保健品外贸课题,青波,中国药业,1994,2,17-188. 我国化学医药中间体开发前景广阔,罗青波,中国化工,. 谁是药品涨价的祸首?罗青波,中国药业,1995/0710. 我国开发国际中药市场的对策,罗青波,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4,0311. 仿制求突破 创新须提速,罗青波,医药经济报,2002-05-0812. 驱除新药开发中的阴影,直言,中国药业,1999/0713. 新型制剂的问题与出路,罗青波,医药经济,1997,01, P30-31页14. 功能性保健食品具有开发价值,罗清波,医学信息,1997/0315. 我国中成药品市场出现五大趋势,青波,医药论坛杂志,1993、0116. 我国医药行业股份制改造步伐稳步加快,上海医药,1994、02品种分析类(40篇)1. 对国内洁霉素市场的剖析与对策,罗青波,医药情报, 1994,6:7-10页2. 高聚物:β-内酰胺抗生素致敏的罪魁祸首,罗青波,医药经济报.. . 抗癌新药开发现状,罗青波,中国新药杂志, 1999,5,339-342页4. 维生素E的市场及产销探讨,罗青波,医药情报,1994,5:. 草酸货紧价扬销势好,罗青波; 上海医药; 1995年11期; 366. 中国维生素C称雄美国市场,罗青波;上海医药; 1994年09期; 46-477. 我国氟喹诺酮类药物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建议,罗青波等,中国制药信息,2002年18卷3期-20-23页8. 我国VC产销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罗青波,中国医药情报,1998年4卷2期-93-93页9. 我国淀粉及其衍生物产品产销现状,罗青波 云建刚 ,中国医药情报,1997年3卷3期-161-163页10. 我国近年研制的抗癌药物介绍,罗青波,中国医药情报,1996年2卷4期-246-248页11. 我国氟哌酸的现状与未来,罗青波,化学医药工业信息,1995年11卷4期-4-8页12. 世界山梨醇市场产销现状概述,罗青波,中国医药情报,1995年1卷2期-93-95页13. 我国糖尿病用药市场浅析与发展建议,罗青波,化学医药工业信息,1994年11期-36-39页、医药经济信息,1994,21,14-1714. 维生素E的市场及产销探讨,罗青波,医药情报,1994年5期-26-28页15. 我国抗生素产销问题与发展对策,罗青波,医药情报,1994年2期-45-49页16. 山梨醇生产技术水平与发展建议,罗青波,化工商品科技情报,1994年17卷2期-3-7页17. 维生素E发展前景,罗青波,上海医药情报研究,1994年4期-3-5页18. 抗生素如何迎接“复关”的挑战?,罗青波,上海医药情报研究,1994年1期-14-18页19. 开发生产黄原胶前景诱人,罗青波,上海医药情报研究,1994年1期-63-65页20. 维生素C新品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医药情报,1993年3期-53-57页21. 我国山梨醇生产问题与发展对策,罗青波,医药情报,1993年1期-24-29页22. 日本上市新药,罗青波译,化学医药工业信息,1992年6期-35-37页23. VC质量检测方法的改进探讨,罗青波,化学医药工业信息,1992年2期-25-26页24. 维生素C新品开发现状及趋势,罗青波,河南医药工业,1994年3期17-21页25. 变性淀粉的用途与生产,罗青波,中州食品科技,1992,2,21-2226. 扑热息痛市场分析与我国发展建议,罗清波,中国医药情报,1996年2卷5期-286-286页27. 青霉素市场呈现五大态势,清波,化学医药工业信息,1995年11卷10期-19-20页28. 维生素E市场分析与发展建议,青波,化学医药工业信息,1994年10期,13-16页29. 环状糊精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罗青波,医药经济信息,1997,12,5-630. 国内外黄原胶产销现状与我国发展建议,罗青波,医药经济信息,1994,16,1-331. 国内外抗真菌药物发展概况浅析,罗青波,医药经济信息,1998,6,4-532. 烟酸的国内外产销现状,罗青波,医药经济信息,1996,14,2-333. 红霉素走红为哪般?罗中原,中国药业,1994,09,29-3034. 大佛喉露喷雾剂,罗青波,中国新药杂志,1996/0235. 沙星类明星大起底,罗青波,医药经济报,2002-05-0136. D-异抗坏血酸钠的生产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罗青波,上海医药情报研究,1994,0337. 高聚物:β-内酰胺抗生素质量控制的新课题,罗清波,抗生素通讯.,5-738. 国内外头孢克洛产销形势分析,罗清波,抗生素通讯.,17-1839. 环丙沙星:炙手可热吗?青波,中国药业,1994,10,38-3940. 红霉素走俏的原因及发展趋势,罗青波,中国医药荟萃,1994,3,16-17新闻报道类(3篇)1. 拳拳报国心兢兢敬业情──访香港蔡金乐先生和他的“联邦制药” ,罗青波,中国药业,1997,072.古城明星──河南康泰制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海龙研制开发诺氟沙星的事迹,青波,河南科技,1999/013. 阿乐为你调血脂,罗宁,医药世界,2000/07国内行业大会交流文章(2篇)1、感冒药品制剂研发现状与市场发展趋势,罗青波,,全国感冒药品制剂开发与合理应用研讨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2、文化、资源和科技:入世后中医药发展的三大课题,罗青波等,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2001,北京,会刊P581-584企业内部刊物(4篇)1、高聚物:β-内酰胺抗生素致敏的罪魁祸首,罗清波,联邦医药通讯,1994、04,16-202、把握今天,拥抱辉煌,罗青波,红惠药业2000,07,04,P48-49页3、几种HMG-COA类降血脂药物的作用,罗青波,红惠药业,2000,07,04,P16-19页4、感冒药:你能赢得多少市场?罗青波,红惠药业,2001,02, P29-34页
黄原胶是一种由黄单胞菌发酵产生的胞外酸性杂多糖。一种由黄原胶D-葡萄糖、D-甘露糖和D-葡萄糖醛酸以2:2:1的比例组成的多糖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超过1百万。黄原胶的二级结构是侧链反向缠绕在主链骨架上,靠氢键维持,形成棒状双螺旋结构。黄原胶具有独特的流变性、良好的水溶性、对热和酸碱的稳定性,以及与各种盐类良好的相容性。作为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和稳定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医药等20多个行业。它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应用极其广泛的微生物多糖。主要应用黄原胶广泛应用于食品、石油、医药、日用化工等十几个领域。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其高度的商业化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使任何其他微生物多糖望尘莫及。1.食品:黄原胶作为稳定剂、乳化剂、悬浮剂、增稠剂和加工助剂添加到许多食品中。黄原胶可以控制产品的流变性、结构、风味和外观,其假塑性可以保证良好的口感。2.日化行业:黄原胶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是一种很好的表面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和防止皮肤老化的作用。所以几乎所有高端化妆品都以黄原胶为主要功能成分。此外,黄原胶还可以用作牙膏的成分,以显著增稠和成型,并减少牙齿表面磨损。3.医药方面:黄原胶是国际上流行的微胶囊材料的功能成分,对控制药物的缓释有重要作用;由于其强亲水性和保水性,在特定的医疗手术中有许多应用。4.工农业应用:在石油工业中,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假塑性,低浓度黄原胶()水溶液可以保持钻井液的粘度,控制其流变性,因此在高速旋转的钻头处粘度极低,节省电能;同时在相对静止的钻井位置保持高粘度,从而防止井壁坍塌。扩展数据黄原胶来自细菌。20世纪50年代,美国研究了一种细菌,名叫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它对卷心菜和苜蓿有害,可引起黑腐病。科学家们意外地发现,它能把卷心菜提取物转化成粘性物质,这就是黄原胶。黄原胶早年主要用于石油钻井行业,只有30%用于食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主要用途转向食品,占总产量的60%~70%。1969年,FDA率先批准黄原胶作为食品添加剂。1988年,中国也批准黄原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它的安全性很高,可以根据需要在各种食品中使用,一般没有限制。增稠效果好。黄原胶的增稠效果优于其他产品。的黄原胶可以形成很好的增稠效果,而其他很多增稠剂在这个浓度下都没有效果。相同浓度下,黄原胶的粘度是明胶的100倍。还可与刺槐豆胶、瓜尔豆胶、魔芋粉等物质复配,增稠特性进一步加强。黄原胶有许多用途,例如,它被用作减肥食品。因为是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提供一定的饱腹感,但是因为人体消化酶不能破坏它,所以不会提供能量。此外,它还可用于微胶囊技术,是生产缓释药物的重要组分。总之,黄原胶可用于日用化工、食品、医药、石油开采、纺织、陶瓷、印染等。当年发现它的科学家恐怕都没想到,这种细菌的分泌物如此神奇。
[1] 王新刚,韩春茂.真皮损伤后完全修复的可能性.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7,2(3):138-141.[2] 韩春茂,岳晓洁,Stig Bengmark.晚期糖化终产物与慢性疾病.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284-287.[3] 韩春茂,贺肖洁,马奇.Tenascin-C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研究.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1):40-43.[4] 陆新,韩春茂.组织工程皮肤的缺陷与对策.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74-76.[5] 韩春茂,余建新,付素珍.含合生元的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病人血浆内毒素的影响.营养学报,2005,27(1):66-69.[6] 黄回,韩春茂.乳杆菌生态免疫营养在维护肠黏膜屏障中的作用.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2):155-157.[7] 胡学庆,韩春茂,石海飞,马列,高长有.三种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组织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9(10):826-830.[8] 任海涛,韩春茂.抗菌肽在烧伤领域的研究进展.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5):399-400.[9] 陈国贤,韩春茂.重组人生长激素影响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华烧伤杂志,2005,21(5):347-349.[10] 石海飞,韩春茂, 胡学庆, 陈轶欣,毛峥伟,高长有. 兔耳背植入人工真皮支架模型的应用评价.浙江医学,2005,27(5):334-336.[11] 陈国贤,张片红,韩春茂.重度烧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营养学报,2005,27(4):342-344.[12] 陈炯,韩春茂,林小玮,唐志坚,苏士杰.纳米银敷料在修复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0-52.[13] 韩春茂.拓宽视野 搞好烧伤临床营养支持工作.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4):313-315.[14] 陈国贤,韩春茂.重度烧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经济学评价.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 14(1):7-10.[15] 陈炯,韩春茂.Ⅱ度烧伤创面外用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5):377-378.[16] 陈炯,韩春茂,夏时春,唐志坚,苏士杰.新型羟乙基淀粉应用于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5):333-336.[17] 陈轶新,韩春茂.胶原基人工皮肤的研究进展.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3(4):312-315.[18] 王素一,赖平平,韩春茂.骨髓干细胞向上皮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3(4):306-309.[19] 孙锦章,韩春茂.组织工程皮肤构建的研究进展.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3(5):389-393.[20] 任海涛,韩春茂,张嵘,徐志江,孟智启,翁宏飚,牛宝龙.抗菌肽天蚕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6):445-447.[21] 陈炯,韩春茂,俞云松,李克诚,唐志坚,苏国良.特重度烧伤感染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一例. 中华烧伤杂志,2007,23(1):70.[22] 韩春茂,陈国贤.伤口治疗中心的运作. 中华烧伤杂志,2007,23(4):302-303.[23] 陈炯,韩春茂. 重度烧伤并发难控性高血糖一例.中华烧伤杂志,2007,23(6):462-463.[24] 王素一,韩春茂,赖平平,岑航辉.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的研究.中华烧伤杂志,2007,23(1):66-68.[25] 石海飞,韩春茂, 毛峥伟,陈轶欣,马列,高长有. 肝素化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的制备及其血管化的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26(1):106-112.
1. Fan Daidi, LUO Yan’e,Mi yu . Characteristics of fed-batch cultures of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containing human-like collagen cDNA at different specific growth rates, Biotechnology letter, 2005,27:865-870.《SCI》源期刊2. LUO Yan’e, FAN Daidi,MA Xiaoxuan:Process Control for Production of Human-like Collagen in Fed-batch Culture of Escherichia coli BL 2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3(2): Shang, Jin Hwan DO, Fan Daidi :Optimization of Propionic Feeding for Production of 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 in Fed-Batch Culture of Ralstonia eutropha, 2003,11(2): daidi ,Shang longan,Mi yu: The kinetics of erythromycin fermentation in an air-lift bioreactor.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3,33(1): daidi , Shang longan, Li baozhang, Yu Juntang. The Route and Technology of Oxygen Uptake Rate as Fermentation Scale-up Parameters.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Marching toward the Century of Biotechnology, volume1,1997,542- Longan,Li Baozhang,Yu Juntang:Engineering and Techncal Parameters of Obtained from Shake Flask.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Marching toward the Century of Biotechnology, volume1,1997,546- Daidi,Shang Longan,Yu Juntang: Research on Fermentation Scale-up Based the OUR Obtained from a Shake Flask.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1996,12(3):177- Longan, Fan Daidi, Li Baozhang; Study of Downflow Liquid Jet Loop Reacto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996, 4(3): 246 - Daidi,Yu Juntang, Wei Dongzi;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Permeability and Volumetric Oxygen Transfer Rate of Shaken Flask.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995,10(2): 91 - Yu, Daidi Fan:Study on Scale-up from Shake Flask to Ferment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Extracts of Scientific Lectures,Beijing,Chna,1995,.范代娣,孙晓红,史新元等: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在红霉素发酵中的应用初探.化学工程.2000,28(2):49-50. 被《EI》收录12.范代娣,俞俊棠:苏云金杆菌摇瓶发酵动力学研究.化学工程,1996,24(4): 51- 53. 被《EI》收录13.尚龙安,范代娣,凌海燕:环流反应器中固定化酵母乙醇连续发酵.化学工程,1997,25(6): 30 -33. 被《EI》收录14.范代娣,俞俊棠:摇瓶发酵参数的测定及其应用的探索.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5, 12(1): 91- 95. 被《EI》收录15.范代娣,俞俊棠:消除摇瓶与罐发酵工程参数差异的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5,12(6):680-683. 被《EI》收录16.马晓轩,范代娣: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类人胶原蛋白诱导条件优化研究,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4):.骆艳娥,范代娣,花秀夫:重组大肠杆菌分批-补料培养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过程控制,西北大学学报,2005,35(2):.尚龙安,范代娣:高密度Ralstonia eutropha 细胞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及其抑制作用,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18(5):.范代娣, 原龙,米钰: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工艺优化,2002,32(1):.范代娣 段明瑞 米钰等:重组E. coli 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化工学报,2002,53(7):.段明瑞,米钰,范代娣:重组人源型胶原蛋白基因工程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2, 18(3):238-24322.范代娣,俞俊棠,魏东芝:摇瓶的体积氧传递系数与氧通透率的测定.生物工程学报,1995,10(2): .范代娣,俞俊棠:以摇瓶所得摄氧率为基准进行发酵放大.生物工程学报,1996, 12(3): .范代娣,尚龙安,俞俊棠:以摄氧率为基准的放大技术.化学工程,1996,24(6): .范代娣,俞俊棠,李宝璋等:摇瓶发酵中间过程的检测方法.西北大学学报,1996, 26(4): .范代娣,陈斌,尚龙安等:红霉素发酵工艺优化研究.生物工程学报,1999,15(1): .范代娣,俞俊棠:特制摇瓶用于测定菌种发酵动力学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5,25(6):.范代娣,党政,孙晓红:红霉素摇瓶发酵实验工艺条件.西北大学学报,2000,30(1):.范代娣,张小燕,李万华:732H+ 树脂吸附L-苯丙氨酸发酵纯化中的应用, 西北大学学报,2000,30(4):143-146.
一、什么是胶原蛋白我们每天通过食物摄入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如乳清蛋白(来自奶类)、酪蛋白(奶类)、卵白蛋白(蛋类)、卵磷蛋白(蛋类)、大豆蛋白(大豆)、肌蛋白(肉类)、谷蛋白(大米和小麦)、麦胶蛋白(小麦)、白蛋白(肉类、肝脏和血液)、血红蛋白(血液)、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动物皮、骨骼、筋等结缔组织)以及各种酶蛋白(动植物细胞)。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和特征各异,有的是球形(如球蛋白),有的是纤维状(如胶原蛋白);有的是白色的(如白蛋白),有的是红色的(如血红蛋白);有的是可以溶解(如白蛋白),有的能形成胶冻(比如胶原蛋白)……但它们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是很相似的,即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以原料(氨基酸)的形式主要用于构建组织、器官(如血液、肌肉、内脏、皮肤、骨骼等)和活性物质(如各种酶、肽类激素、脂蛋白等)等人体蛋白质。构建人体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一部分依赖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另一部分由身体自主合成。因此,食物中各种蛋白质都是最重要的营养素。一句话解读:胶原蛋白是人类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蛋白质之一,众蛋白质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以原料(氨基酸)的形式主要用于构建人体蛋白质。二、吃胶原蛋白能否补充人体胶原蛋白人体蛋白质的种类更加复杂,如白蛋白(血液)、球蛋白(血液)、血红蛋白(血液)、肌蛋白(肌肉)、胶原蛋白(骨骼、皮肤、筋腱、毛发等)、酶蛋白(各种细胞)……看起来,它们跟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差不多,但如果你认为吃哪种蛋白质就会补充身体里的哪种蛋白质(“吃啥补啥”),那就太原始和幼稚了。这种认识是对近100年来生命科学伟大成就的完全无知。正常情况下,包括胶原蛋白在内的每一种人体蛋白都是各种细胞制造的。大致过程是以遗传基因DNA分子为模板(图纸),以RNA为“转录”工具(搬运工),利用各种氨基酸原料(砖头),在各种酶(瓦匠)的主导下,“翻译”成形形色色的蛋白质分子(楼房)。在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有的就地发挥生理作用(如血红蛋白、酶蛋白等),有的被运送到细胞外发挥生理作用(如胶原蛋白、胰岛素等)。人(大多数动物也一样)体内胶原蛋白由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呈纤维状(其分子结构好似三股麻绳螺旋状拧在一起)。胶原蛋白数量巨大,占体内蛋白质总量的30%,遍布于各个器官和组织,尤以骨骼、皮肤、筋腱、毛发等为甚。它们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基质中构成纤维框架结构,具有支持、连接、保水、保护细胞作用,还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运动等。在胶原蛋白以及其他蛋白质复杂的合成过程中,食物提供的仅仅是原料(氨基酸),而不是体内蛋白质本身。也就是说,你吃胶原蛋白也并不会直接增加你身体内的胶原蛋白。正如你吃血红蛋白(如动物血液)并不会直接变成你的血红蛋白;你吃肌蛋白(如猪肉)也并不会直接变成你的肌蛋白;你吃白蛋白(药物制剂)也绝不会直接变成你的白蛋白(临床上,要想提高病人血液中的白蛋白,必须采用注射的方法,口服无效)。实际上,这也是人类保持物种形态稳定的基本条件,如若不然,人这种动物早就演化成不知道什么奇形怪样了!在临床上,为了直接补充体内的某种蛋白质,不论是分子量极大的(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抗体等),还是分子量较小的(常称为肽,如胰岛素、缩宫素、生长激素、细胞生长因子等),都要通过注射直接进入血液,而不能通过胃肠道口服,否则将被消化分解,变成与普通食物等同的氨基酸。一句话解读:摄入的胶原蛋白与人体内的胶原蛋白看似相似,实则大相径庭。人体内的胶原蛋白是细胞合成的,与吃胶原蛋白几乎无关。三、吃胶原蛋白有没有营养前文讲到,食物中各种各样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是很相似的,主要是经消化(分解)吸收后用于合成人体蛋白质,胶原蛋白也不例外。那么与其他蛋白质相比,胶原蛋白的营养价值如何呢?衡量某种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经典方法是这样的:给实验动物特制饲料,仅提供该种蛋白质(再无其他蛋白质),看看动物(特别是幼年动物,它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很强烈)生长发育如何。在同等摄入量的前提下,如果只吃某种蛋白质(A)的实验动物生长发育比只吃另一种蛋白质(B)的更好,那么就认为A的营养价值比B更高。按照这种方法评价,乳清蛋白(牛奶)、卵白蛋白(蛋类)的营养价值最高,肌蛋白(肉类)也很好,大豆蛋白(大豆)也不错,而胶原蛋白则非常差劲。只吃胶原蛋白的实验动物生长发育情况十分糟糕。这是因为,与那些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相比,胶原蛋白分子结构中严重缺少色氨酸(含量几乎为0)。色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氨基酸,人体(以及大多数动物)无法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一旦饮食中没有它,体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都将发生严重障碍。正因为几乎不含极其重要的色氨酸,胶原蛋白经常被说成“没有营养价值”或“营养价值极低”。然而,动物实验不等同于人类生活。这种“只吃某一种蛋白质”的动物实验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生活实际。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总是摄入各种各样的蛋白质。一般地,即使一种食物也会提供好多种蛋白质。在摄入混合蛋白质时,胶原蛋白有一定营养价值,它消化(分解)吸收后,虽然没有色氨酸,但能提供其他十余种氨基酸,可用于体内蛋白质合成。至于色氨酸,可以由其他食物或蛋白质提供嘛。因此,在普通饮食(混合各种蛋白质)的情况下,摄入胶原蛋白有营养作用,可以像其他蛋白质一样,为体内蛋白质合成提供原料。 一句话解读:人虽然胶原蛋白几乎没有色氨酸(缺少色氨酸体内蛋白质合成会发生严重阻碍),但它为人体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了原料(氨基酸)——胶原蛋白的营养作用。四、为什么有实验研究(论文)表明吃胶原蛋白有效如上所述,在普通饮食(混合各种蛋白质)的情况下,摄入胶原蛋白有营养作用。这一点经常被推崇胶原蛋白的人士大力宣传,而且也为以下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吃普通饲料(混合蛋白质)的实验动物,添加胶原蛋白后体内蛋白质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包括皮肤、骨骼、关节、毛发等实验者愿意关注的部位。尤其是那些饲料中蛋白质原本不足的动物,情况改善(代表添加胶原蛋白的作用)更为明显。类似动物实验常用来“证明”吃胶原蛋白有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证明不无道理。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动物实验不等同于人类生活。动物实验为了“证明” 胶原蛋白有效,除了要给一部分实验动物的饲料添加胶原蛋白外,另一部分实验动物(作为对照)的饲料要么蛋白质总量比较低,要么完全不含胶原蛋白。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的日常饮食,因而说服力不大。要想证明口服胶原蛋白有效(改善皮肤、骨骼和关节状况),最有说服力的动物实验应该是这样的(可惜我至今未看到):第一,实验组动物饲料营养均衡(富含各种蛋白质),再添加胶原蛋白;对照组动物饲料同样也富含各种蛋白质(均衡饮食),再添加同样多的鸡蛋蛋白(或乳清蛋白等优质蛋白质)。如果实验组动物的皮肤、骨骼或关节情况的确比对照组更好,则证明口服胶原蛋白具有普通食物(鸡蛋、牛奶等)不可替代的效果。第二,实验组动物添加胶原蛋白时,应设计成不同的添加剂量,比如一些动物添加体重(此数值仅为举例说明),另一些动物添加体重。如果后者(添加较多胶原蛋白)比前者(添加较少胶原蛋白)改善皮肤、骨骼和关节等效果更好,则证明口服胶原蛋白具有“剂量效应”,真的有效。如果能看到满足以上条件的动物实验研究,那么生命科学对胶原蛋白的原有认识(包括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教材)就应该做出修改。人体试验更要满足以上条件才具有说服力。然而现有的人体研究只是给某些人口服胶原蛋白,之后检测其皮肤质地或关节功能是否有改善,没有设立严谨的对照(用鸡蛋、牛奶或肉类等蛋白质作为对照),即使试验结果发现有改善,也未必能证明胶原蛋白有效,原因分析见下一节。 一句话解读:动物实验的确有效,但动物实验不同于人类生活,人类生活更加复杂,目前还未实现人类版的“完美实验”。五、为什么有人口服胶原蛋白有效果口服胶原蛋白保健已经流行多年,吃胶原蛋白的人很多。有人吃了之后没什么效果,个中原因比较容易解释,如选用产品的质量不行、剂量不够、不适合自己,或存在其他干扰因素等。但有的人吃了胶原蛋白之后的确显现效果,如皮肤质地更细腻了等,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胶原蛋白有效吗?有人吃了胶原蛋白有效果,且慢得出胶原蛋白有效的结论,仔细分析三种可能原因之后,再下结论不迟。第一种可能性是安慰剂效应,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理论上,口服胶原蛋白导致的安慰剂效应不能归属于胶原蛋白,但只要你自己愿意(只看效果不关心理论),当然可以认为胶原蛋白有效。第二种可能性是所有善良的人都不愿意接受,但在保健品行业普遍存在的。那就是胶原蛋白产品中悄悄添加(或无意识引入)其他成分,如雌激素(效果非常明显)、维生素(略有效果)等。这种宣称售卖A,但其实是B在悄悄起效的事情,在保健品那里早就不足为怪了。例如,卖的是左旋肉碱其实起作用的是西布曲明(减肥药);卖的是纯中药降糖保健品其实起作用的是二甲双胍(降糖药);卖的是灵芝仙草其实起作用的是加静安定(睡眠药);卖的是葡萄籽提取物其实起作用的是激素。事件表明,走这条路线的保健品往往能显现很“好”的效果,并大受一些消费者欢迎。第三种可能性是我本人不愿意相信,但的确有可能存在的。那就是口服胶原蛋白通过目前尚不清楚的理论途径发挥了实际作用。如果其作用包括增加了皮肤、骨骼等人体部位胶原蛋白合成,那么我们恐怕就得更新现有的生命科学知识。因为这意味着,终于第一次实现了通过吃(口服)某种蛋白质而直接增加体内同种蛋白质合成,而对体内其他蛋白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一句话解读:自我心理暗示有效、添加了其他成分,或是目前未知的理论途径发挥作用。六、胶原蛋白有哪些饮食来源说了那么多,该回头讲讲胶原蛋白有哪些饮食来源这一基本问题了。胶原蛋白只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身体中,所有植物体内均不含胶原蛋白,所以凡是宣称“植物胶原蛋白”的保健品都是赤裸裸的欺。1、作为日常食物的动物皮肤(猪皮冻、鱼皮冻、鱼皮、鸡皮、带皮狗肉)、筋腱(猪蹄筋、牛蹄筋、猪蹄等)、软骨(骨肉相连、脆骨等)等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猪肉、牛羊肉和禽肉中胶原蛋白含量较低,鱼肉中胶原蛋白含量稍高。2、一些“珍奇”的食物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如海参、鱼翅、燕窝、花胶、鱼胶、熊掌、阿胶等。3、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胶原蛋白。一直以来,从动物皮、骨骼、筋腱中提取食品级“明胶”,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在酸奶、火腿、牛奶饮料等食品中;或提供工业级明胶(著名的“皮鞋提取物”)用于非食用工业产品。明胶的主要成分就是胶原蛋白,或者说胶原蛋白与明胶是“一路货色”,大同小异。两者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提取方法和溶解性略有差别而已。所以现在连牛奶都添加胶原蛋白了?加胶(明胶)牛奶突然醒悟了:胶原蛋白这货不就是穿马甲的明胶嘛!4、作为保健品服用的胶原蛋白。有的是口服液,有的是粉剂;有的叫胶原蛋白,有的叫“胶原蛋白肽”,还有的叫“水解胶原蛋白”,同样是大同小异。 涂胶原效果有限 注射胶原效果有限不持久既然吃胶原蛋白只是个美丽的传说,那涂抹胶原蛋白和注释胶原蛋白呢?在皮肤表面涂抹胶原蛋白能减少皱纹吗?这要从皮肤的表层结构说起。人体的皮肤实际上是非常致密的,其表面有角蛋白等构成的坚固“防线”。虽然留有一些“空隙”供皮肤的内在器官(如汗腺和皮脂腺等)呼吸和分泌一些物质,吸收一些小分子物质,但任何大分子物质是不容易被吸收进去的,特别是蛋白质这类较大分子的物质。从理论上说,涂抹胶原蛋白护肤品只能把胶原蛋白输送到皮肤的最表层,无法进入真皮层。不仅如此,反复、过量涂抹胶原蛋白还可能引发皮肤过敏,使局部皮肤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还会令皮肤对护肤品产生依赖。当然,将胶原蛋白输送到真皮层中去的办法也不是没有。目前,在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医生可以通过注射胶原蛋白的方法来改善面部皱纹或局部凹陷。不过,注射美容的疗效一般只能维持半年左右,以后需再次注射。 与其“补胶原” 不如“防老化”人体讲究的是平衡,任何营养物质,只要合理、足够就可以了,再好的东西补多了就会有害。引起皮肤提前老化、胶原蛋白丢失、皱纹产生的原因很多,如皮肤长期暴晒、生活无节制、吸烟、过度疲劳、环境污染等。想要延缓皮肤衰老,必须依靠多层次、u安放味道防护,如防晒、合理膳食、规律生活等。
黄芩胶囊的组成:1.黄芩素 黄芩毒性极低,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在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脑膜炎带菌者亦有效,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即使对青霉素已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属敏感。2.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Alum) ,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其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明矾中的铝离子可以杀死脑细胞,使人提前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症状,影响人们的智力,对生命影响不大。所以在正常剂量和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C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胎动不安。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治湿温、暑湿证,湿热阻遏气机而致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者,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湿热黄疸。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本品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肺热咳嗽气喘,肺热咳嗽痰多。3、血热吐衄:本品能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及其他出血证,崩漏。4、痈肿疮毒:本品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热毒壅滞痔疮热痛。5、胎动不安:本品具清热安胎之功,用治血热胎动不安,气虚血热胎动不安,肾虚有热胎动不安。有一次我家宝宝拉肚子,吃了很见效
黄芩苷胶囊为从中药黄芩1中提取的黄芩苷制备的胶囊。本品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也有抑制作用;用药后能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对肝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2。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1、印花型防滑塑胶跑道首先需对水泥基础进行防水处理或沥青基础进行封底处理。待基础层处理完毕保养24小时后即可摊铺跑道底层,用塑胶底材按国标掺25%粒径3-4mm高弹性黑胶粒,搅拌均匀倒入场地,刮耙刮平,铺设厚度10mm,固化保养24小时。全场倒入厚印花跑道面层材料,刮耙刮平,用印花模具覆盖材料之上,24小时后掀起印花模具,即可见2-3mm厚印花面层。特殊花纹设计、耐磨防滑,一体成型面层,厚度均匀,不掉颗粒,不鼓泡,耐老化,色彩鲜艳,在沥青基础上铺装最佳。
2、混合型颗粒塑胶跑道首先需对水泥基础进行防水处理或沥青基础进行封底处理。待基础层处理完毕保养24小时后即可摊铺跑道底层,用跑道底材按国标掺25%粒径3-4mm高弹性黑胶粒,搅拌均匀倒入场地,刮耙刮平,铺设厚度9mm,固化保养24小时。全场倒入2mm厚跑道面层材料,刮耙刮平,全场均匀撒下3-5mmEPDM防滑颗粒,24小时后清扫掉未粘牢的EPDM颗粒,之后滚涂或喷涂一层跑道专用面漆。超强抗钉性,适用于各种比赛场地,维护方便、经济、可吸收强劲冲击,耐老化,色彩鲜艳。在沥青基础上铺装最佳。
3、复合型颗粒塑胶跑道检查基础平整度,用3m直尺测量平整度需在3mm以内,全场整体平整。采用粒径3-4mm高弹性黑胶粒掺高强度单组份胶水,搅拌均匀倒入摊铺机,铺设厚度为9mm,固化保养24小时。用PU胶掺30%黑胶粉或滑石粉进行黑胶粒底层封底,封底保养24小时,全场倒入2mm厚跑道面层材料,刮耙刮平,全场均匀撒下3-5mmEPDM防滑颗粒,24小时后清扫掉未粘牢的EPDM颗粒,之后滚涂或喷涂一层跑道专用面漆。抗紫外线,有效避免运动伤害,具有强韧的弹性层及缓冲层,可抗钉鞋磨损,软硬适中,耐磨性佳。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铺装最佳。
塑胶跑道施工方法是什么?塑胶跑道施工是将甲组分、乙组分混合搅拌—加入催化剂—搅拌成粘稠胶料——加入圆桶搅拌机与黑胶粒搅拌均匀—用运料车运送到现场—摊铺机铺设 底胶 — 喷涂 表面防滑颗粒—常温固化—测量、划线。
根据材料的不同,工艺的不同,胶水与材料的比例是不同的;因为塑胶场地的分类也是多样的,所以在没有明确具体塑胶跑道种类,这边也是无法给您准确的答案。颗粒的比例与胶水的比例,每个厂家都会提供一份技术交底给你的,然后根据技术交底的配比进行搭配就可以了。
全天候使用:任何季节及温差,均能维持高水准的品质,雨后更能立即使用,增加利用时间,提高场地使用率。弹性:具有适度的弹性及反弹力,可减少体力的消耗,增进竞赛成绩。冲击力吸收:适度吸收脚部冲击力,减少运动伤害,长期练习及比赛均适宜。耐候性:不会因紫外线、臭氧、酸雨的污染而褪色、粉化或软化,并能长期保持其鲜艳的色彩。耐磨性:耐磨耗性小于,满足各级学校长时间,高使用频率的需要。耐压缩性:不会因为田径器材的重压而无法恢复弹性。抗钉力:在受力最大使用最频繁的百米起跑点,也不会受到钉鞋或起跑架破坏。耐冲击性:具有强韧的弹性层及缓冲层,可吸收强劲的冲击,表面不会受损。平坦性:施工时使用自流平材料,表面平坦,能符合特别平坦的比赛场地要求。粘接性:特殊施工处理,粘接力强,可压制水份上升,无起泡、剥离等现象。安全性:可防止跌倒所发生的运动伤害。经济:维护方便、节省管理费用。色彩:专用高弹性EPDM和PU颗粒(通常也称聚氨酯颗粒),表面颜色柔和,颗粒状表层,防止刺眼光线的反射,美观耐久,并可采用多色彩搭配,聚合氢元素及硫化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所以为环保产品。塑胶跑道的分类:一般来讲,通常说的跑道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专业体育场内的田径场跑道,有标准跑道和非标准之分,标准跑道是指周长为400米,半径为米(另外还有36米和米两种),非标准跑道是指根据操场用地面积形状和大小,适当地调整操场的半径和周长,常见的有周长为200米、300米等。而塑胶跑道根据其施工的结构、用料可分为:预制型塑胶跑道 全塑型塑胶跑道 混合型塑胶跑道 复合型塑胶跑道 透气型塑胶跑道 EPDM塑胶跑道预制型塑胶跑道和全塑型塑胶跑道因其无可比拟的优秀性能是专业的田径运动场的常用类型,但其价格之高,是一般的大中小学所不能承受的;混合型塑胶跑道和复合型塑胶跑道性能介于全塑型与透气型之间,价格要略低于全塑型等塑胶跑道,但也比透气型高了不少,对基础要求较高;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性能完全可以达到GB/14833-93各项指标,而且透气透水,施工期短,维护翻新也较容易,性价比最高,也是大中小学的首选;EPDM塑胶跑道则主要用于小学或是幼儿园等非标准的跑道。塑胶跑道的主要材料:双组份聚氨酯浆料--主要用于全塑型塑胶跑道、混合型塑胶跑道、复合型塑胶跑道单组份聚氨酯胶水--主要用于复合型塑胶跑道、透气型塑胶跑道、EDPM塑胶跑道PU颗粒、EDPM颗粒、黑色废轮胎颗粒等混合型跑道铺设工艺说明:塑胶跑道铺设施工工艺是采用三步施工法进行铺设的。首先在胶液中加入适量的橡胶粒,摊铺底胶厚度为8毫米,待其固化后,在上面再铺设厚度为2毫米的胶液,用人工均匀地撒上红颗粒,回收多余胶粒,最后在上面喷一层胶液。工艺简图:清扫场地 → 底胶配料 → 混合搅拌 → 摊铺 → 消泡 → 固化 → 面胶配料 → 混合搅拌 → 摊铺→ 消泡 →撒颗粒→回收胶粒→ 滚胶→ 测量画线 → 检测点线 → 竣工2、铺设工艺说明:(1)首先检查基础层的平整度,对凹凸部位进行找平(如水泥砼基础需酸洗)。(2)底胶铺设:铺设底胶之前先将地基基础清扫干净,准备好施工用的工具。a) 按照工艺要求测量出施工线的位置,放好施工线。b) 铺设时由场地一侧开始,按场地宽度一次性刮胶。c) 刮胶时速度均匀,及时对露底、凹陷、凸起处进行补胶或刮平。d) 成胶后,对全场进行检查,以保证面胶铺设的厚度。(3)面胶的摊铺:a)刮胶时尽量缩短每一桶胶液的间隔时间,使成胶速度均匀一致。b)时刻观察胶面的厚度。c)刮面胶,在面胶未固化前,撒上红颗粒,待其完全固化后,将多余面胶粒清扫干净。d)喷胶,确保颗粒不脱落。(4)工艺线喷划:按照现行的田径场地设施标准准确测量出工艺线的位置,然后用聚氨酯漆喷刷。二、透气型跑道产品特性:1、达到国家标准。机械铺装、机械喷涂,平整度极佳、无脱粒现象。2、有孔隙,可透水、透气,弹性极好、无起泡现象。3、 可全天候使用,耐磨性强、耐候性佳、耐压缩性强、耐冲击性佳、坚固耐用。4、 价格经济。施工步骤:1、场地清洁,混凝土涂底油,沥青面批刮2、机械铺设底层11mm厚, 单组份胶粘剂+橡胶颗粒3、机械喷涂面层厚,单组份胶粘剂+EPDM颗粒,再反方向喷涂一遍。4、跑道测量、放样及划标志线。5、场地清洁及退场。三、复合型跑道以混合型底层透气型面层结合生产的方式,既可以缩短工期,又可以不脱颗粒,降低费用。
起因:近几年来,全球水土流失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了。一次自然课后,我们班成立了环保小组,对水土流失进行了调查和探究。查找结果: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而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还有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 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使江河边的泥土都流进了江河里,是河床上升,使 洪水泛滥成灾,而且土地裸露,造成了沙尘暴,淹没了土地,使原来的绿洲都沙漠化了。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楼等,破坏了植物,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防治:应该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还要多植树,使土地不容易水土流失。不能让人乱砍伐树木。不合适的地方你改一下,在添点
黄河治理方略 摘要:治黄方略为我国历代安民的决策课题。本文针对“水少沙多”这两点黄河难治的症结,指出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为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同时提出了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增加黄河过洪能力,小浪底水库也可乘机排沙入海。 关键词:黄河 治理方略 泥沙 1 引言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2 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 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说大地旱得好象起火燃烧,山川干枯。显然如此干旱的气候之下,很难存在良好的植被。我们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框框,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如修筑控制性拦沙工程、淤泥坝系及必要的挡土墙,变沟壑为平地;也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使一座座高耸的峁峁梁梁填充沟壑,变坡地为相对平原。同时,辅以必要的生物措施。这些措施把经多年治理如今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20%、而入黄泥沙却占总入黄沙量80%左右的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6]。在这种失去了侵蚀地理环境的“平原”之上,水土流失被遏制,该地貌类型区入黄泥沙可减少70~80%(实际上入黄泥沙不可能也不需要减少100%,否则将会使下游河道遭受较强的冲刷,特别是给河口三角洲地区带来很大麻烦)。 只有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入手,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才是黄河治本之策,而且这决非很久之后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立即动手,分步实施,10多年足矣。在这些具备涵养水源条件的人造“黄土平原”上,再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不远的将来就不难实现“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从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来说,这完全是可行的。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向西部战略转移,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讲,这也是十分必要的。3 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 相传我国上古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历经沧桑,黄河近代水资源日趋贫乏,其水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大量资料表明,水少是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升高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黄河难治的另一症结。模型试验发现,洪水机遇减少是黄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缩、过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从水资源角度讲,黄河是惟一流经干旱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的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流域内地域广阔,环境多样,土地与矿藏丰富,因水资源贫乏而制约着发展,因此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问题。花园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77mm,相对于全国平均径流深276mm的28%,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因此,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开源,即从外流域调水济黄,增补黄河有效水资源量,这是适应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为此可利用黄河以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自汉江丹江口水库始,沿途把汉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经河南南阳、平顶山、许昌等地,在郑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黄河,并利用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调节。尔后,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现有的共产主义引黄工程和位山引黄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经很大)、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方案的调水作用。从而减轻黄河水供需压力,达到解决下游断流、保证输沙用水量、改善下游河道淤积状况之目的。如果调水规模有保证,不但能缓解河北有关地区用水紧张局面,还可再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满足原中线南水北调方案对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可主要考虑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应缓解了黄河中上游水资源短缺的不利局面。并且小浪底水库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则,相机调水北上。 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黄,沿途干渠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区域平交,与该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除发挥相应的供水作用外,特别是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还将产生其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一,通过优化调度,将淮河、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量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遂大为减轻。其二,调洪水入黄,可冲刷黄河下游河道,扩大主槽断面面积,提高过洪能力,减少下游河道淤积。赵业安等专家的研究结果[8]及我们开展的模型试验资料[7]表明,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少沙多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适应是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调洪水入黄,使流量与含沙量相适应,“大水带大沙”时,才能取得最好的输沙减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发挥综合利用效益的保证[10],小浪底水库可借分洪调水之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应增加了水库极为宝贵的库容。加大了水库调节能力,极大地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总之,如此调水对黄河防洪减淤乃至整个黄河治理都能产生巨大效益,同时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国土面积,并有利于当地海上石油变为陆地开采,其意义甚为深远。 为弥补汉江下游枯水期用水,可修建引江济汉工程,即从荆江沙市附近自高而下向汉江下游开渠调水,为节省渠道长度,并便于调蓄,引江济汉工程可经过长湖。初步选在沙洋镇以下作为入汉江江口,入江口位于规划梯级之一的兴隆枢纽上游,以便于调节。荆江年均径流量大且较稳定,汛期长达半年之久,故引水补汉是有保证的,同时洪水期还可减轻荆江防洪压力。4 结语 治理黄河方略必须针对“水少沙多”这一症结进行科学制订。为使黄土高原地区入黄沙量大大减少,应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这一治本之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为缓解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的供水作用,并通过黄河以南构成的“串联水库”的调度,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扩大黄河下游河道过洪断面,同时将小浪底水库乘机所排泥沙输送入海,提高该水库的综合效益。 本文提出的治黄方略,不仅把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治理对策,而且还把临近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防洪与用水问题等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调配。参考文献[1]谢鉴衡,赵文林。黄河泥沙问题的历史和现状。黄河泥沙。赵文林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2]张俊华,张红武,陈书奎等。黄河下游断流影响、原因及对策。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展。邵维文主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9.[3]姚文艺,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河道断流初探。水科学进展,1999,(2).[4]谢家泽。关于黄河下游治理问题。谢家泽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张红武。黄河问题的对策。科学时报,.[6]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根治黄河不是梦幻。科技日报, 1997.[7]张红武,江恩惠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赵业安,潘贤娣等。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及基本规律。见:黄河水利研究所科学研究论文集。(第一集,泥沙·水土保持).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9]赵业安,潘贤娣。泥沙研究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黄河泥沙。赵文林主编。 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10]张俊华,张红武。小浪底库区泥沙淤积及下游减淤作用研究。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展。邵维文主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1、地形起伏大,多沟壑,坡度大,泥土易随雨水流失;
2、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3、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强;
4、植被被严重破坏,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人为原因
1、过度放牧和樵采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矿、建设过程中对植被破坏严重;
2、人类活动破坏原来稳定的地形;
3、采矿、建设中废渣弃土没有妥善处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农业措施: 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治本措施),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降低水流速度,促进黄土就地沉积,土壤肥力增加,可以种草种树保持水土),修建水平梯田(保持水土)。
2.水利工程等措施: 修建水库(调节、防洪、发电)、打坝淤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可用于种草种树,极少数用于种杂粮。当地有谚语: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3.生物技术措施: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角度进行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研究与生态环境改良。
4.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上措施之综合,外加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农业技术:节水技术和提高单产量的技术。重点在保持水土)。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压缩农业用地。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较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1.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
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t[5],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能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同时人口大幅增加,毁林开荒,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地日益瘠薄,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地的透水性、持水力都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2.农田破坏更加严重
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致使黄土高原沟壑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其沟壑密度一般在2~5km/km2以上,有些地方可达6~8km/km2以上,切割深度可达100~200m以上,地面裂度多在20%~50%左右,最高可达65%以上[5],这就意味着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农田面积被支解得越来越小。农田破坏越来越严重。
3.气候条件更加恶劣
随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加剧,林草地所占比例严重下降。乱垦滥伐现象,使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而气候条件的恶劣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治理难度相当大。据研究,过去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措施保存面积仅为统计面积的30%左右,而且多为幼年林或者近于衰败的低效林,人工造林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土壤水分亏缺、林木生长受抑的现象。
5.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
黄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有4亿吨的泥沙被冲刷淤积在河道上,致使河道以很高的速度淤高,从而造成下游河床高出河岸地面,易造成河道两岸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部分降水以地表径流白白流走,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干旱出现机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