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心灵辩证法
摘 要: 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安娜・卡列尼娜》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本文是从心灵辩证法角度来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描写特点,以更好地体会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心灵辩证法;心灵的运动;内心矛盾
列夫・托尔斯泰在心理描写艺术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在他看来,描写人内心的复杂世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是一位描写人物心理的艺术大师,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心理分析具有不同的方向:一类作家热衷于刻划性格的轮廓;另一类作家善于描写社会关系与生活冲突对于性格的影响;第三类作家乐于说明感情与行动的联系;第四类作家精于剖析种种激情;而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却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心灵的辩证法”。[1]他说:“他不是局限于描写心理过程的结果―过程本身也引起了他的兴趣”。[2]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和解剖自己的心理开始,然后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进而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其心灵辩证法包含了许多内容。
一、心灵的运动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主要指心灵的运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加以表现的并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运动的过程”。[3]
(一)对主人公一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叙述:
“传统的心理描写一般是根据人的社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注重的是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制约作用”,[4]但是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注重的是人物内心的运动,是瞬间万变的外部世界在人物内心上的流程。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在探索社会改革的问题上,列文由执着追求到失败后的绝望;在探索个人幸福和生命意义问题上,列文经历了迷恋、挫折,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了解脱。可以看出,列文的精神探索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另一个主人公安娜的心理描写也是有层次的,她由爱情觉醒到个性解放、进行抗争,再到她看清了伏伦斯基、卡列宁、贵族社会,她对人世绝望了,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三个阶段具有连续性,又呈现出变化。
(二)对人物的瞬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详述:
小说对人物的瞬间心理变化也有着详尽的描述,能够揭示某种情境中的人物心理变化。
在列文向吉娣求婚这一章节中,因为吉娣知道列文和伏伦斯基都喜欢她,她要做出选择,那么她的情感思想就必然在两个人之间流动。托尔斯泰先进行了概述 ,“在吃过晚饭到晚会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吉娣的心情就象一个初临战场的新兵。她的心卜卜直跳,头脑里思想翻腾”。[5]接着吉娣回顾了她的童年时代,随着心理的流动,托尔斯泰描写吉娣想到伏伦斯基、列文时的不同感受;她的心理继续流动着:吉娣一想到未来同伏伦斯基在一起,她就感觉很幸福,一想到同列文在一起时就觉得前面一片迷雾。由此可见,在这一特定情境中,吉娣的心理是曲折着向前运动的,这些心理描写十分细腻,体现了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特点。
二、对人物内心充满矛盾的描写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还指对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描写。同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情境中,或者在同一个情境中的不同时间,有时候会发生转化。
当安娜遇到伏伦斯基时,内心的热情就被唤醒了,她憎恨卡列宁、贵族社会。可当她处在死亡边缘的时候,她却认为卡列宁是好人,希望自己能被卡列宁原谅,这种心理的转变就体现了心灵辩证法;同样,卡列宁本来想要与安娜离婚,可是当卡列宁走到安娜的病床前,面对后悔万分的安娜时,卡列宁的心理发生了大转弯,他饶恕了安娜,又向伏伦斯基伸出了表示宽恕的手。可以看出,在安娜病危这一章里,无论是安娜还是卡列宁,其心理轨迹都发生了逆转,包括善与恶、爱与恨的转换,托尔斯泰揭示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现象。
总之,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内心活动是通过各种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体现出作者高妙的心灵辩证法的描写角度,塑造了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作者用他杰出的心理描写震惊了全世界。
注释:
[1]杨思聪:《<安娜,卡列尼娜>鉴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2]转引自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转引自莫蒂蓼娃:《列・尼・托尔斯泰的世界意义》,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 1957年版。
[4]张文焕:《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版,第1期。
[5]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贝奇柯夫著、吴钧 ;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这几座高峰比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制。《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一部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制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而到1873年托尔斯泰才开始动笔。这是他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倪蕊琴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关于列夫·托尔斯泰,马原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小说史上争议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争议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但似乎无人能够否认他作为一位杰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说家的地位。在我的学生中间,对托尔斯泰不屑一顾的大有人在。有一次碰到一位学生,依我看他的导师是一名颇有学问的俄国文学专家,不知何故,该生却对恩师颇为不满,提出是否可以转到我的名下,让我给他指导。我问他为何要更换导师,他便列举了原导师的几个罪状,其中一条是:他竟然让我去读什么《安娜·卡列尼娜》。可见,在这些言必称美国的学生们的头脑中,老托尔斯泰显然已经是一个不中用的古董了。我对他说,导师就不必换了。因为如果我当你的导师,第一本推荐的书恐怕还是《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而且我也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写得最好的。《战争与和平》也许更波澜壮阔、更雄伟、更有气势,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纯粹、那么完美。顺便说一句,列夫·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文体家,但他的文体的精美与和谐无与伦比,这并非来自作者对小说修辞、技巧、叙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仅仅源于艺术上的直觉。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浪斯基公爵……在这些人物中,惟一一个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带有点喜剧色彩的就是奥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无不与死亡主题有关。如果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这部作品主要写了两个故事:其一,是安娜与渥伦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围绕这一进程的所有社会关系的纠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的展开个人思考。 正如那句著名的开场白所显示的一样,作者对现实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至少涉及到了四种婚姻或爱情答案:卡列宁夫妇,安娜和渥伦斯基,奥布浪斯基夫妇,列文与吉提。每一个答案都意味着罪恶和灾难。安娜是惟一经历了两种不同婚姻(爱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赋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内涵,正是这种压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纯洁的吉提相形见绌;正是这种被唤醒的激情使她与卡列宁的婚姻、甚至彼得堡习以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谢辽沙都黯然失色。 与这种激情与活力相伴而来的是不顾一切的勇气。当小说中写到渥伦斯基在赛马会上摔下马来,安娜因失声大叫而暴露了"奸情"之时,对丈夫说出下面这段话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托尔斯泰对这种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们不妨想一想《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复活》中的卡秋莎,还有蛰伏于作者心中的那头强壮的熊--它的咆哮声一直困扰着列夫·托尔斯泰。马丁·杜伽尔曾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但我却倾向于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托尔斯泰是一个图解自我观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作品,主题上的联系十分清晰,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部巨著,其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多有雷同之处,他的观念的疆域并不宽广,他的素材也不丰富,但这并不妨碍托尔斯泰的伟大,正如塞万提斯的狭隘主题并不妨碍《堂吉诃德》的伟大一样。小说的真实来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灵,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诚实。维特根斯坦在读完《哈泽·穆拉特》以后曾感慨地说:"他(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格非)
安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十分丰满动人的美丽女性。她外表美丽高贵,举止得体优雅,内心单纯善良,更为重要的是,她有着扣人心弦的经历和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自从安娜这个形象诞生之后,对她的评论莫衷一是,似乎从来没有终止过。事实上,对于安娜的理解见仁见智,但总体来说,不应该脱离她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安娜所处的年代,正是沙俄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农奴制和新型的资本主义在俄国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冲击着旧的体制、旧的秩序、旧的道德观念,人们的思想也处于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上。安娜被历来的学者分析的淋漓尽致,有人认为她是女性解放的先驱者,也有人认为她不过是一个不遵守妇道的妖妇。总之是仁者见仁莫衷一是。本人将从安娜的时代背景和她的个性谈起她的形象,并且从女性主义观点来分析,以此来透视人物形象背后的托尔斯泰的女性观上流社会女性的优秀代表她的优秀表现在秀外慧中上。与当时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相比,安娜的优秀首先表现在她的真诚、善良和率真的个性上。安娜仿佛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上流社会中。她敢于坦诚公开她和沃伦斯基的爱情,与其他贵族男女之间的猎艳相比,她渴望的是沃伦斯基真正的爱情。同时,也是她的坦诚公开使得她成为众矢之的。其次,安娜的优秀表现在她的勇敢和顽强上。她大声疾呼:“我要爱情,我要生活”[1],虽然经历了痛苦的精神挣扎可是她还是走了出去,这在当时的俄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行为。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社会的悲剧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安娜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俄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人们迷茫着但是又都在奉行着古老的规范。安娜的父母早逝,她和哥哥都是由姑妈抚养长大的,她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又受到了传统礼法宗教深深的束缚。在她年幼时便由姑妈做主,嫁给了大她二十多岁的卡列宁。虽然当时的社会新的资本主义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可是旧的封建思想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在上流社会里,贵族阶级之间尔虞我诈,伪善残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那个圈子里没有真诚也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只是贵妇与情人之间的偷鸡摸狗和打情骂俏,男女之间更多的是追逐猎艳以及征服和虚荣所带来的刺激。典型的代表就是莉迪亚伯爵夫人和贝特西公爵夫人,她们分别代表着伪善和堕落。莉迪亚伯爵夫人口口声声的宣扬着所谓的仁义博爱,拯救,宽容等基督教义,外表看上去她似乎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然而却在生活中牢牢的控制着卡列宁,干涉卡列宁与安娜的家庭事物,对卡列宁进行宗教训诫,使他陷入到对宗教的迷狂之中。并且还处处为难安娜,切断了安娜与儿子谢廖莎的联系,挑拨安娜母子之间的关系,在谢廖莎的心中制造母亲已经死亡的阴影,从而使得安娜陷入“抛夫弃子”的境地。这样一个女人,不是博爱仁义的而是冷酷虚假的。再就是贝特西,她起初对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感情是赞同的,因为她认为那只是贵族男女之间寻常的寻欢作乐与调情,并不有伤风化,也不会损伤“正派人的体面”。然而当她知道安娜可以抛弃家庭,置丈夫与儿子于不顾的时候,贝特西和她的社交界便认为安娜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的社交界的大门,整个上流社会都在轻视安娜,嘲笑安娜,把安娜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坏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可是贝特西自己呢?则过着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反而在骂安娜是“犯罪的妻子”,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对安娜的轻蔑。就这样,安娜便被冷漠的上流社会“放逐”了。安娜的单纯善良使她在这重重的压力下,惨败而归。她失去了名誉,失去了儿子。“理智告诉她要做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而感情却召唤她追求有爱的生活。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无所适从”[4]。在安娜的内心,自私感与罪恶感始终缠绕着,与沃伦斯基在一起时她已经身败名裂,连她自己都十分清楚,她曾经对沃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对于生活在贵族社会中光明磊落的安娜来说,爱就是真正的爱情,这是一个十分神圣而且重要的话题,安娜生活的那个社会禁锢了她自由飞翔的翅膀,她不甘心被这样折断羽翼,即使是头破血流,为了神圣的爱情,也要挣脱,向往着自由的天空。然而她在这个牢笼里呆得太久了,她的翅膀只有鲜艳华丽的羽毛了,却不擅长于飞翔,她也最终变成一只受伤绝望的小鸟,任凭轨道上的火车轧下去。安娜死前的喃喃自语便是对这个束缚她迫害她的牢笼的控诉:“一切都是讨厌的,晚钟响了,那个商人那么虔诚的划着十字!好像唯恐失掉什么似的。这些教堂,这些钟声,这种假惺惺的做作,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就像那些正在破口大骂的车夫那样……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全是罪恶!”[6]不仅是上流社会的伦理制度和保守的风俗习惯向安娜发起了攻击,就连上流社会的法律也加剧了安娜的悲剧色彩。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适应的是虚伪的法律,只是在维护所谓的宗法关系。安娜若想离婚就必须承认,而且让法律宣判她“有罪”,并且离婚后再也没有权利来结婚。而当时的贵族绅士们,却可以和一些女子调情,肆无忌惮。这些都是安娜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原因。首先,在安娜的身上,背负了沉重的传统礼教的包袱。她的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上的迷茫和困惑,甚至是内心的苦痛挣扎。她生活在一个守旧势力还十分强大的时期,希望的曙光初露端倪但还是驱赶不走旧势力的阴霾。封建宗法思想还有很大的影响力。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与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交织在安娜的心里。安娜毕竟是受过旧式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她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俄国看来实在是太超前了,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上流社会寻欢作乐是司空见惯的,可是从来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的私情。安娜却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但是却又充满了负罪感。对于安娜来说,拥有儿子和立足于上流社会是人生价值的两大标志,而她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家庭、丈夫的背叛便是对她这两大支柱的摧残,同时也是公然向上流社会的虚伪的挑战。因此,她总是诚惶诚恐,充满恐惧感和罪恶感。“这种矛盾的痛苦心理,始终在摧残她,折磨她,吞噬着她的生命,同时也制约了她叛逆的程度”[2]。安娜的坦率真诚敢爱敢恨,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可是她的可悲便在于一旦真正跨出叛逆的脚步,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内疚之中。安娜在与沃伦斯基初次品尝爱情的欢乐之后,她内心十分痛苦,请求上帝的饶恕。她一度讨厌的卡列宁,也是她需要忏悔的对象。在她投身车轮下的那一刻,她仍然在渴望着上帝的原谅。在安娜的身上,始终背负着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这便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和传统宗教信仰在她身上的反映。其次安娜的爱情至上观将她推上了绝路。安娜曾经对沃伦斯基说过:“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便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为了爱情,她抛弃了名誉、丈夫、儿子,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家庭,为了爱情,她甘愿做坏女人。安娜的这一切都是对于当时腐败的社会的叛离,自然遭到了大家的封杀。在安娜的眼中,沃伦斯基是完美的,同时也是安娜唯一的稻草了,正以为如此,安娜便拼命地想尽一切办法来攥紧这根稻草。她要求沃伦斯基也要把她当成生命的唯一,全部。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安娜将满腔热情,附带着个人下半辈子的全部命运和未来,都托付给了沃伦斯基,并且为此来限制他,以至于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安娜变得敏感、暴躁、乖戾、喜怒无常,使得所有人都感到了沉闷和窒息,更何况是一个多情而浮夸的沃伦斯基。在沃伦斯基的世界里,不能没有上流社会,不能离开贵族的生活,而安娜霸道的要求又常常使他感到沉重。安娜把自己如此沉重的包袱全部丢给了沃伦斯基,却不曾考虑过再强壮的鸟儿也会不堪重负的。爱情至上的她曾不止一次地对沃伦斯基说:“对你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别的用不着考虑”[12]。爱情至上带来的偏执,空前的自私和占有欲最终毁灭了安娜。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爱情具有激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质。安娜对沃伦斯基的爱情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13]。这种占有欲一方面源自她过久的压抑和现实对她的封锁,另一方面则可能源于她的个性,也就是性格。她将沃伦斯基这跟稻草牢牢地抓住,她以为这样就能拥有沃伦斯基,完全的拥有。可是谁想到爱情就是她手里的沙子,握的越紧反而拥的越少。她的这种专横使得沃伦斯基无法忍受,安娜也日益的绝望:“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越来越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的南辕北辙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也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14]安娜的这段独白真实地透露出了她的真切感受,就是一个“不满足”,她的爱情的土壤在遇到沃伦斯基之前是干涸的,没有水分,而当她得到沃伦斯基爱情的滋养候,她的情感的土壤要的太贪婪了,对于水分的过分眷恋使得她义无反顾,导致了自己性格上的霸道,她想要的是沃伦斯基的全部,最终也导致了自身的悲惨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它的悲剧蕴含了托尔斯泰为首的当时俄国贵族自身的精神困惑与探索,同时,作为一个敏锐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也写出了男性社会中被埋没的女性话语,写出了“第二性”的声音。但是作者却让这个声音走向了枯萎和失落。而如果从女性视角来看待这部作品,则作者托尔斯泰又是在展示着女性被压抑后的呐喊和苦苦追寻,展示着她们的灵肉拷问和男性社会强势力量的作者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来审视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安娜的悲剧的原因在于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屈从地位和女性他者的角色,而安娜的自杀,既是对于这种地位的控诉又是一种摆脱。因而,“她的自杀毫无疑问地具有悲壮崇高的性质”[15]。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妇女“这个和大家一样的既自由又自主的人,仍然发现自己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我们是唯一的雌性依赖于雄性获取食物的物种,唯一的性别关系等同于经济关系的物种”[16]。而经济上的依赖是妇女在生活及生存的各个方面依附男性的主要原因。正如卡列宁对安娜的怒吼,称她在外面偷情做别人的情妇却仍然在吃着丈夫的面包。确实如此,安娜是凭借自身的外在条件而攀附上卡列宁的。卡列宁维持着她的体面,她的衣食,她的生存。同时“卡列宁夫人”也是她的地位和身份的所在。卡列宁无论安娜再怎么样,只要还是他的妻子,他就必须每月付给安娜一定的生活费。安娜要社交,就需要衣裳、珠宝、车马和其他各种花费,这都是卡列宁的支出。而安娜对于卡列宁来说,也只不过是这样一个需要供养的女人罢了。所以在卡列宁得知了安娜的奸情后,还十分自信的写信给她以示警告,并随信附上零用钱,卡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这就可以制止安娜疯狂的行为了。由此可见,卡列宁作为男权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主宰者,他始终都是把安娜当做是一个“他者” 来对待,用以证明个人的主体地位。而安娜的不幸正在于此,即使她再优秀再勇敢顽强也无法改变她在男人,不论是卡列宁还是沃伦斯基心中他者的地位和玩偶花瓶的身份,“在父系文化的歧视下,女性被隔绝于社会,所有的个人社会出路几乎都被堵死,只剩下依附一个有权势男人一条‘捷径’了”[17]。安娜在离开丈夫后,在沃伦斯基那里依然是靠着沃伦斯基供养的,所以她交给沃伦斯基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下半生的衣食住行。而这样一种地位与她的反叛之间的冲突是十分巨大的。男性不仅在经济上占有优势,还制造了一整套的宗教伦理价值法则维护自己的地位,并且使得女性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来讲,就是主动接受男性中心的观念,把自己视为他者,而这就是自欺”[15]。在安娜的潜意识里,始终也存在着这种男权中心观念,所以她一直处于妻性、母性、情性的矛盾冲突中。她被上流社会所抛弃,也正是因为她不能“恪守妇道”,因为她对丈夫的权威进行了反叛和挣脱。而她投身于沃伦斯基的爱情之后,她仍然维持着“他者”的地位。可见,安娜反叛的只是卡列宁的男权优势地位,而并没有意识到她需要真正改变的是彻底的颠覆自己的他者地位。安娜对沃伦斯基的这种依附关系,再加上情感的要求才会使得安娜变的偏执、暴躁。“我把一切都倾注在他一个人身上,我也越来越要求他完全倾心于我,可是他倒越来越想躲开我”[18]。这种依附关系在安娜和沃伦斯基那里并没有得到改变,这就导致了她的悲剧。安娜并不甘心自己与卡列宁的婚姻状况才选择的反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对男性社会和整套伦理道德制度的挑战,也可以赋予她一个全新的意义,就是对于自己在感情家庭生活中缺失的主体地位的寻找。但是她随即就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了,失去对于男性的依附,她根本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甚至没有自己的实在意义。于是她内心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安娜的自杀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是对于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是超越女性他者地位局限的表现,那她的自杀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尽管这个悲剧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可就是这种“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19]才让人觉得可悲可叹,才足以立足于世界文学之林。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男人眼中的“天使”被压抑和女性意识和欲望正在苏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仍然被泯灭在男性话语之中。这其中,又寄寓着托尔斯泰本人对于女性意识、宗法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历来很多的评论者都认为托尔斯泰是一个典型的男权主义者,同时也是男性作家的代表。否则,就不会把安娜的结局安排的如此凄惨。但是,从安娜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含着血泪的矛盾心理。他的女性观在安娜身上是十分复杂的,而安娜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这正是现实主义作品尖锐揭露的现实所在。托尔斯泰赞美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女性的形象。安娜是符合这一种要求的形象。托尔斯泰曾借列文之口说出了他对于家庭和婚姻的看法,那就是结婚中的重要的东西就是爱情,有了爱情,人总是幸福的,而这样美好的婚姻在卡列宁和安娜身上并不存在。双方并不算是真正的夫妻,反而像是各取所需的交易。这样痛苦的婚姻,根基是不牢固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多丽与奥勃朗斯基的家庭昔日是温馨和睦的,而就是因为多丽发现了丈夫和家庭女教师之间的暧昧关系而变得火药味十足。奥勃朗斯基因为妻子年老色衰人老珠黄而在外偷情。对于这样的家庭,托尔斯泰写到的是即将解体,因为多丽认为已经没有感情了,直到奥勃朗斯基说明以后不再与别的女人有任何瓜葛,才得以恢复宁静。于此相反的则是吉蒂与列文,托尔斯泰热情赞美了两人的爱情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两人心心相印,基于爱情而结合,因此,婚后两人一直过着童话般幸福的生活。而安娜与卡列宁无论是结合之前还是结合之后都没有爱情可言,所以托尔斯泰表现出了对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的认同。家庭生活中长期处于压抑的他者地位,安娜的确被压抑的太久了。她的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被他人安排的。正所谓“命运可以不幸,但不能被安排”,婚姻也是如此。二人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和起码的温情,这与托翁的家庭宗旨是最相违背的。卡列宁是冷酷的官僚机器,除了追名逐利恐怕也没什么爱好了。他的这种本质与安娜崇尚幸福与精神至上的生活原则是格格不入的。他常常以男性的优越性和高高在上束缚压抑安娜。安娜一方面潜在的意识里有传统的影子,所以在自觉的遵守着男权社会的道德规范,然而内心的“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萌芽在与沃伦斯基邂逅以后就萌发了。她身上的活生生的女人突然苏醒了。她痛恨卡列宁对她的压制,对她的长期忽视。对于这样的情境下的安娜,逃离是唯一的出路,而托翁也对安娜的情境给予了同情并对她的这种行为给予了认同。毕竟他们的婚姻并不符合托翁的家庭理念,安娜这样一个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表里如一且生命力旺盛的女人,不应该被压制在卡列宁身边。托翁借安娜说出的“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就是他对于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天使”的安娜由于欲望的苏醒而走上叛离,而正是托尔斯泰亲手制造的这个叛逆的女性,却最终又被托尔斯泰推到了火车轮下。安娜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致使安娜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在女人的母性、妻性的漩涡中徘徊,这种反叛遭到了整个社会对她的封锁、嘲弄和轻蔑,尽管安娜的婚姻里没有爱情,但始终也是一个社会中的合法的家庭,而这样一个家庭要因为安娜的追求而告终时,托翁也是不赞同的。与安娜想对比,托尔斯泰塑造了吉蒂和多丽这样的女性,来寄托自己理想的家庭女性观念。吉蒂也是贵族小姐出身,生性活泼,美丽可爱。她没有安娜那么重的心事,却同安娜一样单纯善良。她与列文心心相印,两人结婚以后她从一个贵族小姐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离开都市的生活,随丈夫到乡下去过温馨甜蜜的日子。处处照顾体贴丈夫的生活和感受。俨然是传说中的贤妻良母,这也是托尔斯泰所极力赞美的理想妻子。在托翁看来,女人不能离开自己母亲的角色,托尔斯泰在吉蒂身上,反映了他本人作为男性话语代表的特性。吉蒂安于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正是在履行着社会赋予她职责,那便是相夫教子,一切从夫。多丽也是这样的,虽然她年纪大了而面临被丈夫抛弃的命运,她却依然在为家庭,为孩子付出,她的整个生命都要奉献给孩子、丈夫和家庭。相比这两个人,安娜在上流社会是清新脱俗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与此同时,托翁又给她某种致命的残缺,那就是“抛夫弃子”,丢弃了自己为人母天性和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这在托翁看来是女性最为严重的错误了。于是,安娜当然要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挤和羞辱。然而,托翁对于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惩罚,并且借此为女性找到了一条理想的出路,就是“爱的教义”。如前面所提到的,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既赞同又批判的,一方面觉得她在无情无爱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可言是可悲的,所以她追求爱情是合情的,但是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上来说是有“罪”的,合情但不合理。这本书的题词是“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个“我”,应该就是托翁所理解的上帝的信仰、教义等等。安娜违背了上帝的教义和信仰,因此必须遭到应有的惩罚。而所谓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安娜便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在托尔斯泰的内心深处,安娜的女权意识的萌发和扼杀正是与自己内心矛盾的女性观是契合的。托翁认为,如果你是妻子就应该顺从,应该逆来顺受,就像吉蒂一样。如果你是孩子的母亲,你就应该尽全力去做好一个母亲,就像多丽那样。安娜却没有这样做,这就是与俄国的宗法家庭观念是想违背的,因此无论托尔斯泰多么同情安娜,赞同安娜,他始终无法原谅安娜的行为,便让她葬身于车轮下。托翁在书中也对社会的风气和上流社会的落后腐败进行了鞭笞和批判,对于上流社会中男子的轻薄也予以揭露和谴责。托尔斯泰就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吉蒂和列文这对理想夫妻的生活而宣扬了自己对于婚姻和家庭的看法,那便是心怀宗教信仰,对家人对妻子充满爱,婚姻中需要爱、平等、真诚,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爱的教义”。男人不要以男性中心观念来压制自己的妻子,更不应该寻花问柳处处留情,而妻子应该处处体谅丈夫,照顾家庭和孩子。双方都要对对方充满爱和尊重,这样才能和睦相处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被神的律令所压迫的灵魂的悲剧” 。安娜是一个敢爱敢恨义无反顾的女人。再回想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我们可以发现,安娜是多么的有勇气。简最终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也要恪守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也在《幽谷百合》中热情的赞颂了传统礼教束缚下的淑女。而托尔斯泰将其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诠释深深地埋藏在了这部书中。安娜“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呼声一步步拉开了女性觉醒和解放的序幕。
很多的:::1.论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 苏健夫 黑河学刊 2014-12-202.《德伯家的苔丝》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形象对比分析 张萌; 张静静 作家 2015-06-28 3.浅谈《安娜·卡列尼娜》 赵梓杉 世纪桥 2014-02-204.浅析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张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9-25
一、 作者、成书的历史背景、版本考证。同类型文献小综述 成书的历史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在当时处于动荡时期,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封建地主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冲突不断,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建立,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仍处于社会底层,女性还没有拥有自己财富的权利,经济上的不独立,造成女性只能依附男人家庭而生活。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托尔斯泰关注到了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便借助安娜·卡列尼娜来驳斥当时上流社会观念而充满希望的“清流"。 版本: 安娜·卡列尼娜/(俄罗斯)托尔斯泰(Толстй,Л.Н.)著;草婴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同类型文献综述: 《战争与和平》描写的事故十九世纪初战争年代与和平生活中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画卷,列夫托尔斯泰以罗斯托夫家族、别祖霍夫家族、博尔孔斯基家族,库拉金家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其中充满紧张与曲折的故事描述,带有丰富的个人色彩。《复活》则反映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人民的苦难和挣扎,作者的立场在广大农民一边,反应的是一种精神的救赎。而《安娜·卡列尼娜》则创作于这两者之间,它着重描写的是这个大变动中的俄国社会,同时反映出作者矛盾重重、惶惑不安的心态。这条线也和作者的创作时间相契合。二、书本内容总结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十九世纪新旧交替时期的俄国上流社会的故事。主线是一位拥有八岁儿子的贵妇安娜卡列尼娜发生婚外情,最后觉得人生无望,卧轨自杀的故事。安娜年轻之时嫁给了卡列宁这位严肃古板地位颇高的政府官员,他们两也有了一个儿子。安娜是个感性美丽的女人,渴望爱情也追求爱情,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却是位严肃古板的政治家,一心追求功名利禄,两人在思想上和年龄上都相差悬殊,无法在精神层面上沟通。安娜虽不爱自己古板严肃的丈夫,但两人平平淡淡倒也相敬如宾。如果没有情夫的出现,他们两个倒也能生活一辈子。不知是否是命运的捉弄,安娜和伏伦斯基还是相遇了,在儿子八岁之时,安娜的兄嫂不和,安娜坐火车去帮助他们两个人和解。在去在兄嫂的火车站上 ,伏伦斯基 对安娜一见钟情。 舞会之后,伏伦斯基 更是穷追猛打,步步紧逼。伏伦斯基追安娜追到了安娜丈夫所在的地方。各种舞会上只有有安娜出现,伏伦斯基一定要争取在她面前露面。这样一个感性、情感充沛的贵妇在这样一个西方资产阶级解放思想下,遇上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加上这个翩翩少年 伏伦斯基 穷追不舍,很容易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面对伏伦斯基的爱意,安娜半推半就,推是因为道德,就是因为爱情。可安娜挡不住伏伦斯基火热的爱意,最终冲破了世俗束缚,沦陷在了伏伦斯基火热炽烈的爱情里。毕竟不是光彩之事,纸包不知火。在一次盛大的赛马会上,他们之间的私情被发现,安娜从此沦为了整个贵族的笑柄,和她偷情的伏伦斯基却没有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事态变得不可收拾,安娜甚至怀上了伏伦斯基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势必不能为世俗所容。伏伦斯基 为了和安娜在一起选择了自杀,但自杀未遂,最后他们下定决心远走高飞。安娜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背负骂名,抛夫弃子,私奔生子,这是一个勇敢的女人。伏伦斯基可以为安娜放弃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的生活里不能只有安娜,不能只有爱情,他需要社会活动,需要同朋友交往。男人偷情的影响并没有女人那么大,偷情的伏伦斯基却仍能出席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可安娜抛弃了一切,只有伏伦斯基了,她想要 伏伦斯基 一直在一起,她想要安全感,想要伏伦斯基的陪伴,但她被上流社会抛弃,只能束缚在家。伏伦斯基的社交活动就导致了安娜的不满,引起两人之间的不和,安娜愈发患得患失, 伏伦斯基 愈发冷漠,于是两人互相折磨,安娜胡思论想乃至于卧轨自杀。《安娜·卡列尼娜》的另一条线索是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一条线就不展开来说了。 三、书本历史价值 本书给女性许多的启示。对女性而言,安娜身上有很多现代人夸赞的品质:正直、善良、向往自由的生气,可这样的品质却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所不能接受。前者是鲜活的,后者是死气沉沉的,令人深思。很可惜的是安娜和伏伦斯基轰轰烈烈的爱情以安娜卧轨自杀结束,从她偷情到她死亡,甚至是死后,被道德被谴责的一直都是安娜。她的丈夫卡列宁是被妻子戴绿帽的可怜丈夫,她的情夫 伏伦斯基 则是被她蛊惑的无知男子。究其原因是时代所致。在那样的时代,安娜没有办法真正自由地追求爱情。因为安娜偷情这件事情是被世俗所不容,安娜身上的悲剧是必然的。那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什么呢?安娜本身是那个时代女性群体的缩影,代表了封建落后时代萌发出来的微弱的女性意识。这一点觉醒在这样一个时代微不足道。安娜在寻找自己,却又丢了自己。她走向了她的爱情,却忘记了真正爱自己。无论是安娜在和伏伦斯基私奔前还是私奔后,安娜都是在依附男人而生活,前面是依赖丈夫,后面是依赖情夫。安娜无法靠自己存活,依赖男人才能生存,她离开男人就不能生存。因为偷情导致脱离大众,把所有寄托在一人身上,无法正常社交生活势必会导致安娜的死亡。时至今日,女性的地位已有所提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价值。但女性依然处在弱势地位,如果只做依赖男性的女人,那么在被男性抛弃之后,就一无所有了。这提醒着女性,要实现自身的人格经济独立。生活中不止只有男性,还有事业还有人际。即使是做家庭主妇,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终身学习。爱对方的前提是爱自己。 这本书也给我们很多关于爱情的启示。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构成——亲密、激情、承诺。安娜和丈夫之间的爱情是没有亲密、激情的承诺,是空虚的爱。如果两人都不在意亲密和激情,那么他们之间的爱情能走得更长久。可现实情况是丈夫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给安娜富裕的生活,给安娜承诺就足够了。但安娜在意,比起承诺,她渴望亲密和激情,一旦有人能点燃她这两者,那么她就会不管不顾,甚至不想未来如何,只贪一时之欢。安娜和 伏伦斯基 之间的爱则是开始只有亲密和激情,情人之间怎么会有承诺?但是在她脱离她的家族后,他们两人短暂有了三者,到后面安娜一遍又一遍向伏伦斯基索要承诺,索要更多的承诺时,他们的爱情三角开始动摇了。安娜心里亲密、激情、承诺都没有得到满足,患得患失,最终走向了死亡。斯以为爱情这三者都必须有,三者有才是完美的爱情。三者有最好,如果只能拥有两者,我认为亲密和承诺更重要,因为相伴之爱比起浪漫之爱来得更稳定些。对于激情,我认为享受激情,但是更要注意亲密和承诺。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这三年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
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4年间,小说废弃的手稿竟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写作背景是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期。这本小说的文学性是特别强的,而且让人觉得非常感动,有着很好的文学价值。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一切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七十年代,作者在此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特别是农奴制度改革后的社会现状。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渥沦斯基—卡列宁的情节线索,反映七十年代贵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及其社会关系,一条是列文—吉提的情节线索,反映俄国庄园地主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小说开头“奥布朗斯基家一切都混乱了”这句话是理解全书的钥匙,一切都乱了的不仅是这一家,卡列宁家、列文家、薛杰巴斯基家无不混乱与紧张不安,这反映贵族社会面对资本主义侵入产生的危机,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缩影,这惶乱不安既是小说的总的思想情绪,也决定了作家紧张的精神探索及对笔下人物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主人公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妇,在几乎是少女时代就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显贵卡列宁,过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在贵族妇女中,她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渥论斯基的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妇女根本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她勇敢地离开了卡列宁,却既被剥夺爱子又无法离婚。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贵族社会就冷酷地弃绝了她,扼杀了她这一点点微小的幸福和自由。与渥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厌倦是她不幸命运的最后一击,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是黑暗之中的大火终于永远地熄灭了。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也是其代表作品。那么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来浅谈《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爱情悲剧吧,仅供参考,希望喜欢。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 也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追求自由,渴望爱情,为争取真正纯洁的爱情毅然走上反叛之路。然其大胆之举违背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准则,所以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但追求爱情并没有让安娜获得真正的幸福,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道路。安娜爱情悲剧的发生,首先和她生活在一个不能容忍爱的上流社会的时代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有关,其次,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有关,最后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通过分析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来进一步地了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现实,并对安娜的爱情悲剧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 安娜 ;社会 ;婚姻 ;爱情悲剧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名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8月28日生于离图拉城不远的贵族庄园亚斯纳雅波里亚纳。托尔斯泰的母亲通晓四种外语,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努力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性。后由姑母照顾,她性格温柔,心肠极好,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了喀山大学。在此期间,他读了卢梭的很多著作,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后又从军,一边战斗一边读大量的书,并从事写作。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托尔斯泰忙于进行农业改革,创作上的成就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古老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作者在最初构思时,它的主题局限于道德范围,意在谴责女主人公违反道德准则。但是生活启示了托尔斯泰,使他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思索,提出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把小说的批判矛头指向了罪恶的社会。
二 安娜悲剧分析
第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
安娜是十九世纪在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女性代表。七十年代末,沙皇统治的俄国社会局势动荡内忧外患,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濒临瓦解,上层社会道德的沦丧,女主人公安娜是彼得堡皇室的后裔,她心地善良、纯洁而美丽。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沙皇贵族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糜烂不堪,加上外来的资本主义冲击着传统的封建地主经济,使得沙皇的统治更为艰难,人民生活混乱不堪。卡列宁作为上层社会权势的代表,对安娜早已垂涎三尺,不折手段威逼利诱其姑妈,让安娜嫁给了他。可以想象在当时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伦理的影响下,女性的权利地位是虚无的,即使是像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贵族,对自己的命运也不能说不,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是卡列宁所追求向往的,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以至于除了投机钻营而对安娜不屑一顾,更使得安娜结婚十余年来从未感受过爱情的滋味。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而卡列宁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由于二人性格的不同,就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安娜作为十九世纪想挣脱传统感情观束缚的贵妇人,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她受够了没有爱情滋润的婚姻,她叛逆的性格使她不安于接受安逸但又空洞的生活,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纯洁而善良的安娜虽然极力的追求情感自由和个性解放,但是传统观念仍在束缚她的思想。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个人幸福和遵守贵族道德准则之间的突出矛盾。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尽情的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这造成了安娜大胆的反抗行为,另一方面她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在她的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安娜生活在虚伪的贵族社会里,极力的想摆脱束缚,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和有尊严的独立个体。
第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
自从在一次旅行中安娜与英俊青年渥伦斯基邂逅后,渥伦斯基一见倾心狂热的爱上了安娜,双双堕入情网。但安娜的背叛终逃不过丈夫卡列宁的眼睛,安娜决定离开卡列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现实与理想往往相差太多,当然不会那么顺利的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毫无感情的卡列宁根本不会答应安娜提出的离婚要求,他不能接受一个女人对他赤裸裸的背叛,更不能接受拥有如此崇高社会地位的他被其他男人抢夺妻子之痛,因为社会舆论让他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他要惩罚她,让她一辈子都活在他的影子里。
其实,安娜与卡列宁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由于自身追求的生活不同,早已出现了情感裂痕,只是开始没有后来那么明显,撕裂得那么痛彻心扉。卡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是属于彼得堡残酷无情官僚集团的制度的化生,在生活中欲求的只有权力和地位。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他每天都在自己从小向往的勾心斗角的官场里“快乐地”生活着,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像鱼在水里游泳一样”。他每天应付官场上尔虞我诈的官场伎俩,的确他对工作是热心的、积极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工作狂,这使得他在婚后对安娜无暇顾及,感情变得越来越淡,对于安娜卡列尼娜来说,卡列宁的感情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婚后的八年里,安娜把所有的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全身心都爱着儿子,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对于安娜来说,自己已经是当时其他妇人少女梦寐以求的高官的阔太,同时也接受了命运对她和卡列宁相差二十多岁的婚姻安排,但她是一个天性浪漫,拥有诗人般气质的、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的女性,她无法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的生活境地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让她决心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我不能再欺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卡列宁并不关心这些,甚至知道自己妻子出轨的事情后表现的很淡然,因为封建礼教,因为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不想因为自己家里的丑事干预到自己的仕途,索性让出轨后的安娜保持低调,只要不在自己的庄园里接待渥伦斯基。卡列宁一直觉得用保持婚姻来耗着安娜是最解恨的`办法,同时也能保持名誉和体面。可实际上,他根本不能无视安娜与渥伦斯基频频约会,根本摆脱不了羞辱、愤怒和痛苦。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热烈追求包裹着,不由自主毫无抵抗的做了他感情的俘虏。她的本性和她的教养使得她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她不敢去想将来该怎么办,今后要怎么办,以后会怎么样。其实,她也别无选择,她的命运全部都掌握在丈夫和情人这两个人的手中。无奈与愤怒之下的卡列宁最后还是向婚姻妥协了,但他手中却握着折磨安娜的另一张王牌——儿子谢辽沙。卡列宁的冷酷无情让安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面是儿子谢辽沙,一面是情人渥伦斯基,母爱和爱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生活权力,卡列宁把安娜的亲情和爱情分开对立起来,作为危险安娜的工具,让她尝尽无尽的痛苦。
第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
渥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渥伦斯基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贵族军官学校教育成长的。毕业的时候,他是个风头十足的青年军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军官的圈子。他虽然有时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风流韵事却都发生在社交界之外。而对爱情有着强烈渴望的安娜在车站遇到“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后,爱情之火终于爆发了,面对传统腐朽不堪的上层社会舆论的压力,安娜历经艰难的思想斗争、冲破了重重阻碍勇敢地投入渥伦斯基的怀抱。这是安娜勇敢、对旧社会反抗的表现,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虚伪、可耻,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所以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继而投奔了她的情人渥伦斯基,双双堕入爱河。 但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渥伦斯基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 渥伦斯基追求已婚妇女在当时非但不会受到谴责,而且还是上流社会认可的时尚行为。相反,安娜就没有这样幸运,她背着“”的骂名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他母亲一开始是非常赞赏渥伦斯基与安娜的私情的。因为这种风流韵事能为她的儿子增色,能提高她儿子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可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对此当了真,而这会断送他的大好前程。她真正赞赏的实在是逢场作戏而已。她的这种观念,其实是上流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所以,渥伦斯基与安娜,实际上是陷入了与整个上流社会相对抗的境地。但激情过后的渥伦斯基在母亲和哥哥的干涉下认识到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天性浪漫惟爱情至上的爱娜却不能自拔。渥伦斯基逐渐对安娜冷落失去以往的激情,因为他看不到未来,这使他对安娜的爱成了无源之水,欢娱得以满足,激情也随之消退。于是渥伦斯基决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安娜生活中的唯一依靠也随之化为了泡影。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把安娜逼上了死亡的绝境。
三 结论
总之,社会、卡列宁和伏伦斯基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三个主要原因。安娜的悲剧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却与上流社会虚伪腐朽的道德观念相违背:女人只是男人生活中的点缀品,她们只是男人消遣时的玩物。男人可以追求女人来提高身价和威望,而女性却被看成“”,被上流社会所不耻。这是虚伪、道德沦落的封建礼教,而卡列宁却恰是身居要职的封建礼教的代表,他冷漠虚伪的性格与安娜格格不入,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是一个悲剧。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娜违反社会伦理道德,追求爱情自由的性格却成为了另类,这就让出生于贵族的安娜形象彻底毁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社会压力,但坚强的她挺住了,忘记一切的伤痛,痛舍自己的儿子投向了渥伦斯基的怀抱。可渥伦斯基只是新兴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者之一,他新鲜的思潮也正式安娜狂热迷恋的,所以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长久,渥伦斯基追求的是一时的浪漫和激情,但激情过后的他下意识到这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在他现在的生活中他看不到未来,看到不前途。所以安娜又一次被抛弃了。
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的社会,可是她错了,他带给她的是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全是罪恶!” 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创作特点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智量译列夫·托尔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版
[3]郭和英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
[4]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杨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载《外国文学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研究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论文摘要: 本文在分析安娜悲剧原因的基础上探究造成现代现代婚姻悲剧的三大因素:婚姻悲剧,出身和性格不同,爱情悲剧。
论文关键词: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根源
马克思说:“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形象具有有恒的艺术魅力。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
一
何谓“悲剧”?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如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短暂的一生是悲剧的,那么,安娜的人生都由哪些悲剧构成呢?我认为,她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悲剧。
(一)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悲剧
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国上流社会,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昂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钩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有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二人性格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
(二)情人伏伦斯基的爱情悲剧的
这个悲剧由三个原因造成。
1.与伏伦斯基的不同的爱情观
安娜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自私的.占有欲极强这使得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偏执、怀疑、忌恨,她认为她爱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不许他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只有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身为贵族的她不了解“人仅仅有爱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
伏伦斯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我什么都可以为他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男子汉的独立性”。而他所谓“男子汉的独立性”无非是财富、社交、军阶、前途。他爱安娜的美貌胜过于安娜的内心世界。爱之初,他为安娜放弃了在皇家卫队的军职,放弃了遗产,而当他们出现经济危机时,他又跑回母亲那里,要求母亲在遗产继承书上签字。他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只爱安娜一人,现在他还要爱他的母亲、爱金钱、爱社交、爱沙皇……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花花公子。
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近乎苛求的爱使伏伦斯基对她渐渐疏远、冷淡。安娜也产生了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得有点神经质了。安娜对爱情的自私与变态使她认为死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让他心理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这种心理失常使得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挽回伏伦斯基的爱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伏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一个废物了。”伏伦斯基又恢复了对安娜的爱情,或者说,他一直都爱着她,不过,现在这种爱更刻骨铭心了。
2.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
(1)爱情至上主义。安娜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爱情当做生活中的一切,在爱情中迷失了自己,这一点固然同她认真执著的个性有关,但也不能不看到她爱情观念的缺陷。在二人世界中,安娜一切以对方为中心,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世界,如果把代伦斯基热情的减退看作人进入婚姻后爱情由激情状态转为温情状态的正常表现,那么安娜为他的冷淡眼光而极度伤心,则是安娜对爱的苛刻要求造成的。
(2)爱的压抑与偏执。安娜与卡列宁结婚八年毫无爱情可言,她内心的活力与生气完全被压抑了,直至遇到伏伦斯基,才唤醒了心中的活力与爱情,并接受他,和他结合,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3)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这欲望包括她对生命的狂热渴望和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她渴望新生活,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了,甚至于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
(4)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卡列宁是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处处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和地位受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离婚,以使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和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
(三)与儿子谢廖沙的母爱悲剧
安娜为了爱情“抛弃”儿子,但她却备受对儿子相思之苦的煎熬,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她要离婚,丈夫不同意;她要爱情,可又舍不得儿子;她要伏伦斯基全部的爱来安慰自己,可伏伦斯基却有所保留。于是,安娜在“抛弃”了原家庭的责任即抛弃了儿子之后,又“抛弃”了即将建立的新家庭及其爱情果实——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走向了卧轨自杀之路,造成了两个孩子的母爱悲剧。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二
通过对安娜人生悲剧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四点原因。
(一)追求真爱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
(三)母爱和情爱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
(四)对伏伦斯基爱情的幻灭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
在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赋予青年们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力,社会给青年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实现理想的广阔空间,安娜的悲剧绝不应该重演。广大青年应该以安娜的悲剧为借鉴,不断完善自我性格,正确看待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在相互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爱情,在爱情中把握好自己独立人格,注意摆脱旧习俗,旧道德的束缚。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才能争取到幸福的人生。
安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十分丰满动人的美丽女性。她外表美丽高贵,举止得体优雅,内心单纯善良,更为重要的是,她有着扣人心弦的经历和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自从安娜这个形象诞生之后,对她的评论莫衷一是,似乎从来没有终止过。事实上,对于安娜的理解见仁见智,但总体来说,不应该脱离她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安娜所处的年代,正是沙俄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农奴制和新型的资本主义在俄国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冲击着旧的体制、旧的秩序、旧的道德观念,人们的思想也处于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上。安娜被历来的学者分析的淋漓尽致,有人认为她是女性解放的先驱者,也有人认为她不过是一个不遵守妇道的妖妇。总之是仁者见仁莫衷一是。本人将从安娜的时代背景和她的个性谈起她的形象,并且从女性主义观点来分析,以此来透视人物形象背后的托尔斯泰的女性观上流社会女性的优秀代表她的优秀表现在秀外慧中上。与当时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相比,安娜的优秀首先表现在她的真诚、善良和率真的个性上。安娜仿佛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上流社会中。她敢于坦诚公开她和沃伦斯基的爱情,与其他贵族男女之间的猎艳相比,她渴望的是沃伦斯基真正的爱情。同时,也是她的坦诚公开使得她成为众矢之的。其次,安娜的优秀表现在她的勇敢和顽强上。她大声疾呼:“我要爱情,我要生活”[1],虽然经历了痛苦的精神挣扎可是她还是走了出去,这在当时的俄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行为。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社会的悲剧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安娜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俄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人们迷茫着但是又都在奉行着古老的规范。安娜的父母早逝,她和哥哥都是由姑妈抚养长大的,她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又受到了传统礼法宗教深深的束缚。在她年幼时便由姑妈做主,嫁给了大她二十多岁的卡列宁。虽然当时的社会新的资本主义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可是旧的封建思想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在上流社会里,贵族阶级之间尔虞我诈,伪善残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那个圈子里没有真诚也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只是贵妇与情人之间的偷鸡摸狗和打情骂俏,男女之间更多的是追逐猎艳以及征服和虚荣所带来的刺激。典型的代表就是莉迪亚伯爵夫人和贝特西公爵夫人,她们分别代表着伪善和堕落。莉迪亚伯爵夫人口口声声的宣扬着所谓的仁义博爱,拯救,宽容等基督教义,外表看上去她似乎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然而却在生活中牢牢的控制着卡列宁,干涉卡列宁与安娜的家庭事物,对卡列宁进行宗教训诫,使他陷入到对宗教的迷狂之中。并且还处处为难安娜,切断了安娜与儿子谢廖莎的联系,挑拨安娜母子之间的关系,在谢廖莎的心中制造母亲已经死亡的阴影,从而使得安娜陷入“抛夫弃子”的境地。这样一个女人,不是博爱仁义的而是冷酷虚假的。再就是贝特西,她起初对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感情是赞同的,因为她认为那只是贵族男女之间寻常的寻欢作乐与调情,并不有伤风化,也不会损伤“正派人的体面”。然而当她知道安娜可以抛弃家庭,置丈夫与儿子于不顾的时候,贝特西和她的社交界便认为安娜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的社交界的大门,整个上流社会都在轻视安娜,嘲笑安娜,把安娜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坏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可是贝特西自己呢?则过着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反而在骂安娜是“犯罪的妻子”,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对安娜的轻蔑。就这样,安娜便被冷漠的上流社会“放逐”了。安娜的单纯善良使她在这重重的压力下,惨败而归。她失去了名誉,失去了儿子。“理智告诉她要做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而感情却召唤她追求有爱的生活。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无所适从”[4]。在安娜的内心,自私感与罪恶感始终缠绕着,与沃伦斯基在一起时她已经身败名裂,连她自己都十分清楚,她曾经对沃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对于生活在贵族社会中光明磊落的安娜来说,爱就是真正的爱情,这是一个十分神圣而且重要的话题,安娜生活的那个社会禁锢了她自由飞翔的翅膀,她不甘心被这样折断羽翼,即使是头破血流,为了神圣的爱情,也要挣脱,向往着自由的天空。然而她在这个牢笼里呆得太久了,她的翅膀只有鲜艳华丽的羽毛了,却不擅长于飞翔,她也最终变成一只受伤绝望的小鸟,任凭轨道上的火车轧下去。安娜死前的喃喃自语便是对这个束缚她迫害她的牢笼的控诉:“一切都是讨厌的,晚钟响了,那个商人那么虔诚的划着十字!好像唯恐失掉什么似的。这些教堂,这些钟声,这种假惺惺的做作,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就像那些正在破口大骂的车夫那样……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全是罪恶!”[6]不仅是上流社会的伦理制度和保守的风俗习惯向安娜发起了攻击,就连上流社会的法律也加剧了安娜的悲剧色彩。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适应的是虚伪的法律,只是在维护所谓的宗法关系。安娜若想离婚就必须承认,而且让法律宣判她“有罪”,并且离婚后再也没有权利来结婚。而当时的贵族绅士们,却可以和一些女子调情,肆无忌惮。这些都是安娜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原因。首先,在安娜的身上,背负了沉重的传统礼教的包袱。她的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上的迷茫和困惑,甚至是内心的苦痛挣扎。她生活在一个守旧势力还十分强大的时期,希望的曙光初露端倪但还是驱赶不走旧势力的阴霾。封建宗法思想还有很大的影响力。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与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交织在安娜的心里。安娜毕竟是受过旧式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她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俄国看来实在是太超前了,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上流社会寻欢作乐是司空见惯的,可是从来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的私情。安娜却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但是却又充满了负罪感。对于安娜来说,拥有儿子和立足于上流社会是人生价值的两大标志,而她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家庭、丈夫的背叛便是对她这两大支柱的摧残,同时也是公然向上流社会的虚伪的挑战。因此,她总是诚惶诚恐,充满恐惧感和罪恶感。“这种矛盾的痛苦心理,始终在摧残她,折磨她,吞噬着她的生命,同时也制约了她叛逆的程度”[2]。安娜的坦率真诚敢爱敢恨,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可是她的可悲便在于一旦真正跨出叛逆的脚步,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内疚之中。安娜在与沃伦斯基初次品尝爱情的欢乐之后,她内心十分痛苦,请求上帝的饶恕。她一度讨厌的卡列宁,也是她需要忏悔的对象。在她投身车轮下的那一刻,她仍然在渴望着上帝的原谅。在安娜的身上,始终背负着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这便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和传统宗教信仰在她身上的反映。其次安娜的爱情至上观将她推上了绝路。安娜曾经对沃伦斯基说过:“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便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为了爱情,她抛弃了名誉、丈夫、儿子,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家庭,为了爱情,她甘愿做坏女人。安娜的这一切都是对于当时腐败的社会的叛离,自然遭到了大家的封杀。在安娜的眼中,沃伦斯基是完美的,同时也是安娜唯一的稻草了,正以为如此,安娜便拼命地想尽一切办法来攥紧这根稻草。她要求沃伦斯基也要把她当成生命的唯一,全部。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安娜将满腔热情,附带着个人下半辈子的全部命运和未来,都托付给了沃伦斯基,并且为此来限制他,以至于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安娜变得敏感、暴躁、乖戾、喜怒无常,使得所有人都感到了沉闷和窒息,更何况是一个多情而浮夸的沃伦斯基。在沃伦斯基的世界里,不能没有上流社会,不能离开贵族的生活,而安娜霸道的要求又常常使他感到沉重。安娜把自己如此沉重的包袱全部丢给了沃伦斯基,却不曾考虑过再强壮的鸟儿也会不堪重负的。爱情至上的她曾不止一次地对沃伦斯基说:“对你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别的用不着考虑”[12]。爱情至上带来的偏执,空前的自私和占有欲最终毁灭了安娜。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爱情具有激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质。安娜对沃伦斯基的爱情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13]。这种占有欲一方面源自她过久的压抑和现实对她的封锁,另一方面则可能源于她的个性,也就是性格。她将沃伦斯基这跟稻草牢牢地抓住,她以为这样就能拥有沃伦斯基,完全的拥有。可是谁想到爱情就是她手里的沙子,握的越紧反而拥的越少。她的这种专横使得沃伦斯基无法忍受,安娜也日益的绝望:“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越来越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的南辕北辙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也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14]安娜的这段独白真实地透露出了她的真切感受,就是一个“不满足”,她的爱情的土壤在遇到沃伦斯基之前是干涸的,没有水分,而当她得到沃伦斯基爱情的滋养候,她的情感的土壤要的太贪婪了,对于水分的过分眷恋使得她义无反顾,导致了自己性格上的霸道,她想要的是沃伦斯基的全部,最终也导致了自身的悲惨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它的悲剧蕴含了托尔斯泰为首的当时俄国贵族自身的精神困惑与探索,同时,作为一个敏锐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也写出了男性社会中被埋没的女性话语,写出了“第二性”的声音。但是作者却让这个声音走向了枯萎和失落。而如果从女性视角来看待这部作品,则作者托尔斯泰又是在展示着女性被压抑后的呐喊和苦苦追寻,展示着她们的灵肉拷问和男性社会强势力量的作者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来审视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安娜的悲剧的原因在于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屈从地位和女性他者的角色,而安娜的自杀,既是对于这种地位的控诉又是一种摆脱。因而,“她的自杀毫无疑问地具有悲壮崇高的性质”[15]。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妇女“这个和大家一样的既自由又自主的人,仍然发现自己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我们是唯一的雌性依赖于雄性获取食物的物种,唯一的性别关系等同于经济关系的物种”[16]。而经济上的依赖是妇女在生活及生存的各个方面依附男性的主要原因。正如卡列宁对安娜的怒吼,称她在外面偷情做别人的情妇却仍然在吃着丈夫的面包。确实如此,安娜是凭借自身的外在条件而攀附上卡列宁的。卡列宁维持着她的体面,她的衣食,她的生存。同时“卡列宁夫人”也是她的地位和身份的所在。卡列宁无论安娜再怎么样,只要还是他的妻子,他就必须每月付给安娜一定的生活费。安娜要社交,就需要衣裳、珠宝、车马和其他各种花费,这都是卡列宁的支出。而安娜对于卡列宁来说,也只不过是这样一个需要供养的女人罢了。所以在卡列宁得知了安娜的奸情后,还十分自信的写信给她以示警告,并随信附上零用钱,卡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这就可以制止安娜疯狂的行为了。由此可见,卡列宁作为男权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主宰者,他始终都是把安娜当做是一个“他者” 来对待,用以证明个人的主体地位。而安娜的不幸正在于此,即使她再优秀再勇敢顽强也无法改变她在男人,不论是卡列宁还是沃伦斯基心中他者的地位和玩偶花瓶的身份,“在父系文化的歧视下,女性被隔绝于社会,所有的个人社会出路几乎都被堵死,只剩下依附一个有权势男人一条‘捷径’了”[17]。安娜在离开丈夫后,在沃伦斯基那里依然是靠着沃伦斯基供养的,所以她交给沃伦斯基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下半生的衣食住行。而这样一种地位与她的反叛之间的冲突是十分巨大的。男性不仅在经济上占有优势,还制造了一整套的宗教伦理价值法则维护自己的地位,并且使得女性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来讲,就是主动接受男性中心的观念,把自己视为他者,而这就是自欺”[15]。在安娜的潜意识里,始终也存在着这种男权中心观念,所以她一直处于妻性、母性、情性的矛盾冲突中。她被上流社会所抛弃,也正是因为她不能“恪守妇道”,因为她对丈夫的权威进行了反叛和挣脱。而她投身于沃伦斯基的爱情之后,她仍然维持着“他者”的地位。可见,安娜反叛的只是卡列宁的男权优势地位,而并没有意识到她需要真正改变的是彻底的颠覆自己的他者地位。安娜对沃伦斯基的这种依附关系,再加上情感的要求才会使得安娜变的偏执、暴躁。“我把一切都倾注在他一个人身上,我也越来越要求他完全倾心于我,可是他倒越来越想躲开我”[18]。这种依附关系在安娜和沃伦斯基那里并没有得到改变,这就导致了她的悲剧。安娜并不甘心自己与卡列宁的婚姻状况才选择的反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对男性社会和整套伦理道德制度的挑战,也可以赋予她一个全新的意义,就是对于自己在感情家庭生活中缺失的主体地位的寻找。但是她随即就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了,失去对于男性的依附,她根本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甚至没有自己的实在意义。于是她内心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安娜的自杀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是对于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是超越女性他者地位局限的表现,那她的自杀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尽管这个悲剧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可就是这种“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19]才让人觉得可悲可叹,才足以立足于世界文学之林。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男人眼中的“天使”被压抑和女性意识和欲望正在苏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仍然被泯灭在男性话语之中。这其中,又寄寓着托尔斯泰本人对于女性意识、宗法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历来很多的评论者都认为托尔斯泰是一个典型的男权主义者,同时也是男性作家的代表。否则,就不会把安娜的结局安排的如此凄惨。但是,从安娜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含着血泪的矛盾心理。他的女性观在安娜身上是十分复杂的,而安娜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这正是现实主义作品尖锐揭露的现实所在。托尔斯泰赞美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女性的形象。安娜是符合这一种要求的形象。托尔斯泰曾借列文之口说出了他对于家庭和婚姻的看法,那就是结婚中的重要的东西就是爱情,有了爱情,人总是幸福的,而这样美好的婚姻在卡列宁和安娜身上并不存在。双方并不算是真正的夫妻,反而像是各取所需的交易。这样痛苦的婚姻,根基是不牢固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多丽与奥勃朗斯基的家庭昔日是温馨和睦的,而就是因为多丽发现了丈夫和家庭女教师之间的暧昧关系而变得火药味十足。奥勃朗斯基因为妻子年老色衰人老珠黄而在外偷情。对于这样的家庭,托尔斯泰写到的是即将解体,因为多丽认为已经没有感情了,直到奥勃朗斯基说明以后不再与别的女人有任何瓜葛,才得以恢复宁静。于此相反的则是吉蒂与列文,托尔斯泰热情赞美了两人的爱情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两人心心相印,基于爱情而结合,因此,婚后两人一直过着童话般幸福的生活。而安娜与卡列宁无论是结合之前还是结合之后都没有爱情可言,所以托尔斯泰表现出了对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的认同。家庭生活中长期处于压抑的他者地位,安娜的确被压抑的太久了。她的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被他人安排的。正所谓“命运可以不幸,但不能被安排”,婚姻也是如此。二人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和起码的温情,这与托翁的家庭宗旨是最相违背的。卡列宁是冷酷的官僚机器,除了追名逐利恐怕也没什么爱好了。他的这种本质与安娜崇尚幸福与精神至上的生活原则是格格不入的。他常常以男性的优越性和高高在上束缚压抑安娜。安娜一方面潜在的意识里有传统的影子,所以在自觉的遵守着男权社会的道德规范,然而内心的“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萌芽在与沃伦斯基邂逅以后就萌发了。她身上的活生生的女人突然苏醒了。她痛恨卡列宁对她的压制,对她的长期忽视。对于这样的情境下的安娜,逃离是唯一的出路,而托翁也对安娜的情境给予了同情并对她的这种行为给予了认同。毕竟他们的婚姻并不符合托翁的家庭理念,安娜这样一个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表里如一且生命力旺盛的女人,不应该被压制在卡列宁身边。托翁借安娜说出的“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就是他对于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天使”的安娜由于欲望的苏醒而走上叛离,而正是托尔斯泰亲手制造的这个叛逆的女性,却最终又被托尔斯泰推到了火车轮下。安娜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致使安娜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在女人的母性、妻性的漩涡中徘徊,这种反叛遭到了整个社会对她的封锁、嘲弄和轻蔑,尽管安娜的婚姻里没有爱情,但始终也是一个社会中的合法的家庭,而这样一个家庭要因为安娜的追求而告终时,托翁也是不赞同的。与安娜想对比,托尔斯泰塑造了吉蒂和多丽这样的女性,来寄托自己理想的家庭女性观念。吉蒂也是贵族小姐出身,生性活泼,美丽可爱。她没有安娜那么重的心事,却同安娜一样单纯善良。她与列文心心相印,两人结婚以后她从一个贵族小姐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离开都市的生活,随丈夫到乡下去过温馨甜蜜的日子。处处照顾体贴丈夫的生活和感受。俨然是传说中的贤妻良母,这也是托尔斯泰所极力赞美的理想妻子。在托翁看来,女人不能离开自己母亲的角色,托尔斯泰在吉蒂身上,反映了他本人作为男性话语代表的特性。吉蒂安于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正是在履行着社会赋予她职责,那便是相夫教子,一切从夫。多丽也是这样的,虽然她年纪大了而面临被丈夫抛弃的命运,她却依然在为家庭,为孩子付出,她的整个生命都要奉献给孩子、丈夫和家庭。相比这两个人,安娜在上流社会是清新脱俗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与此同时,托翁又给她某种致命的残缺,那就是“抛夫弃子”,丢弃了自己为人母天性和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这在托翁看来是女性最为严重的错误了。于是,安娜当然要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挤和羞辱。然而,托翁对于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惩罚,并且借此为女性找到了一条理想的出路,就是“爱的教义”。如前面所提到的,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既赞同又批判的,一方面觉得她在无情无爱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可言是可悲的,所以她追求爱情是合情的,但是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上来说是有“罪”的,合情但不合理。这本书的题词是“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个“我”,应该就是托翁所理解的上帝的信仰、教义等等。安娜违背了上帝的教义和信仰,因此必须遭到应有的惩罚。而所谓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安娜便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在托尔斯泰的内心深处,安娜的女权意识的萌发和扼杀正是与自己内心矛盾的女性观是契合的。托翁认为,如果你是妻子就应该顺从,应该逆来顺受,就像吉蒂一样。如果你是孩子的母亲,你就应该尽全力去做好一个母亲,就像多丽那样。安娜却没有这样做,这就是与俄国的宗法家庭观念是想违背的,因此无论托尔斯泰多么同情安娜,赞同安娜,他始终无法原谅安娜的行为,便让她葬身于车轮下。托翁在书中也对社会的风气和上流社会的落后腐败进行了鞭笞和批判,对于上流社会中男子的轻薄也予以揭露和谴责。托尔斯泰就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吉蒂和列文这对理想夫妻的生活而宣扬了自己对于婚姻和家庭的看法,那便是心怀宗教信仰,对家人对妻子充满爱,婚姻中需要爱、平等、真诚,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爱的教义”。男人不要以男性中心观念来压制自己的妻子,更不应该寻花问柳处处留情,而妻子应该处处体谅丈夫,照顾家庭和孩子。双方都要对对方充满爱和尊重,这样才能和睦相处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被神的律令所压迫的灵魂的悲剧” 。安娜是一个敢爱敢恨义无反顾的女人。再回想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我们可以发现,安娜是多么的有勇气。简最终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也要恪守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也在《幽谷百合》中热情的赞颂了传统礼教束缚下的淑女。而托尔斯泰将其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诠释深深地埋藏在了这部书中。安娜“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呼声一步步拉开了女性觉醒和解放的序幕。
首先写论文最忌讳就是写名著了,不是抄袭也像抄袭,我上学时导师一见这样的,光题目都通不过。还是写一些少见的比较好,最好是一些不太出名的人物写的文章,因为最终导师要看的是你的写作水平,而不是原作者的名气。另外,我也建议写一些短篇小说,内容少,自己可以看一看,这样在最后答辩的时候就非常有优势,不至于对小说内容一知半解的,毕竟太长的全英小说也不是那么好读的~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还有问题可以加我扣扣~
安娜·卡列尼娜:道德秩序的叛逆者由两个文学形象谈女性解放的两个问题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研究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论文摘要: 本文在分析安娜悲剧原因的基础上探究造成现代现代婚姻悲剧的三大因素:婚姻悲剧,出身和性格不同,爱情悲剧。
论文关键词: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根源
马克思说:“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形象具有有恒的艺术魅力。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
一
何谓“悲剧”?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如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短暂的一生是悲剧的,那么,安娜的人生都由哪些悲剧构成呢?我认为,她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悲剧。
(一)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悲剧
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国上流社会,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昂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钩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有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二人性格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
(二)情人伏伦斯基的爱情悲剧的
这个悲剧由三个原因造成。
1.与伏伦斯基的不同的爱情观
安娜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自私的.占有欲极强这使得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偏执、怀疑、忌恨,她认为她爱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不许他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只有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身为贵族的她不了解“人仅仅有爱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
伏伦斯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我什么都可以为他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男子汉的独立性”。而他所谓“男子汉的独立性”无非是财富、社交、军阶、前途。他爱安娜的美貌胜过于安娜的内心世界。爱之初,他为安娜放弃了在皇家卫队的军职,放弃了遗产,而当他们出现经济危机时,他又跑回母亲那里,要求母亲在遗产继承书上签字。他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只爱安娜一人,现在他还要爱他的母亲、爱金钱、爱社交、爱沙皇……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花花公子。
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近乎苛求的爱使伏伦斯基对她渐渐疏远、冷淡。安娜也产生了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得有点神经质了。安娜对爱情的自私与变态使她认为死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让他心理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这种心理失常使得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挽回伏伦斯基的爱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伏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一个废物了。”伏伦斯基又恢复了对安娜的爱情,或者说,他一直都爱着她,不过,现在这种爱更刻骨铭心了。
2.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
(1)爱情至上主义。安娜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爱情当做生活中的一切,在爱情中迷失了自己,这一点固然同她认真执著的个性有关,但也不能不看到她爱情观念的缺陷。在二人世界中,安娜一切以对方为中心,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世界,如果把代伦斯基热情的减退看作人进入婚姻后爱情由激情状态转为温情状态的正常表现,那么安娜为他的冷淡眼光而极度伤心,则是安娜对爱的苛刻要求造成的。
(2)爱的压抑与偏执。安娜与卡列宁结婚八年毫无爱情可言,她内心的活力与生气完全被压抑了,直至遇到伏伦斯基,才唤醒了心中的活力与爱情,并接受他,和他结合,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3)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这欲望包括她对生命的狂热渴望和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她渴望新生活,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了,甚至于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
(4)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卡列宁是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处处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和地位受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离婚,以使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和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
(三)与儿子谢廖沙的母爱悲剧
安娜为了爱情“抛弃”儿子,但她却备受对儿子相思之苦的煎熬,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她要离婚,丈夫不同意;她要爱情,可又舍不得儿子;她要伏伦斯基全部的爱来安慰自己,可伏伦斯基却有所保留。于是,安娜在“抛弃”了原家庭的责任即抛弃了儿子之后,又“抛弃”了即将建立的新家庭及其爱情果实——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走向了卧轨自杀之路,造成了两个孩子的母爱悲剧。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二
通过对安娜人生悲剧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四点原因。
(一)追求真爱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
(三)母爱和情爱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
(四)对伏伦斯基爱情的幻灭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
在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赋予青年们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力,社会给青年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实现理想的广阔空间,安娜的悲剧绝不应该重演。广大青年应该以安娜的悲剧为借鉴,不断完善自我性格,正确看待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在相互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爱情,在爱情中把握好自己独立人格,注意摆脱旧习俗,旧道德的束缚。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才能争取到幸福的人生。
安娜温图尔年薪两百万元美金。根据名人网得知,安娜温图尔为时尚界的代表,不缺少收入来源,也不会是单一的纯收入,多途径收入的年薪是二百万美金。安娜温图尔是1949年11月出生于伦敦,《Vogue》杂志美国版主编。
说起安娜温图尔,可能很多人会表示陌生,但如果说起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米兰达,很多人就会感觉十分亲切,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梅姨扮演的米兰达
她的原型其实就是安娜温图尔,作为有名的 时尚 女魔头,安娜温图尔在事业上无疑是十分巨大的成就,那么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时尚 前辈安娜温图尔太经典,她的衣品你真比不上,快来看看
在综艺节目《声临其境》中,刘敏涛曾配音过《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精彩片段,《穿普拉达的女王》于2006年在美国上映
相较于女王这个称号,更多人听过的是另外一个名字——《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刚离开校门的女大学生进入了一家顶级 时尚 杂志社当主编助理,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职场达人的故事
电影中梅姨饰演的米兰达是一个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甚至有点儿专横跋扈的女魔头,她的原型就是那个英国版《vogue》杂志的总主编安娜温图尔
这部电影完美地刻画了安娜温图尔的真实日常,作为穿普拉达的女王、顶级服装杂志社的主编,她每天早晨的生活从四杯咖啡开始, 她追求完美,心细如针,尖酸刻薄却又敏锐善变,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女魔头,也是万千女性心中的女王
1949年11月出生的安娜温图尔可谓是度过了精妙绝伦的一生。在1988年时,她出任 时尚 杂志《vogue》美国部的编辑,2013年,她成为了《vogue》杂志母公司的出版社的艺术总监
2014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温图尔的名字为其服装学院命名时,可以说这是当时 时尚 界的最高荣誉之一,就连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为该中心揭幕时也对安娜温图尔表示了钦佩和敬意
2014年也可谓是温图尔成就最多的一年,那一年她成为了英国 时尚 大奖中杰出成就奖的得主,在2017年时温图尔因为新闻和 时尚 的贡献被英国女王封为女爵士
她被称为 时尚 界当仁不让的教皇,本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 时尚 界的新潮流。虽然外界对她的传闻很多冷酷无情嚣张跋扈
但是这些都不能否认她在 时尚 界的卓越地位,30多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保持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的顶端能力,远远超出了作为一名编辑的水平
拥有这般辉煌人生的安娜温图尔,却不似其他有卓越成就的成功人士那样,有着一个惨淡的童年,安娜温图尔从小出生在一个颇为殷实的家庭中
她的父亲查尔斯温图尔时是《evening standard》杂志编辑,母亲是美国人,两个人都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在英国剑桥大学相遇
正是因为从小殷实的家境和自由的家庭氛围,让安娜温图尔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她从小就十分的特立独行 ,16岁时,因为改短校服学校制服短裙被女校长惩罚,她干脆直接退学
之后她在时装店工作,在哈罗德百货公司接受培训,甚至还上了时装课,当时她常常光顾伦敦的俱乐部,俱乐部有许多流行文化巨星,其中包括披头士和滚石乐队的成员
21岁,她进入 时尚 圈从事杂志编辑工作,34岁进入美版的位置担任担任创意总监,当时的主编在第一次面试时问她,你来《vogue》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
安娜温图尔毫不掩饰的表示了自己的野心,她想做主编,然而她确实也做到了,五年后,39岁的安娜温图尔正式出任了《vogue》主编
在她上任之后,面对愈发激烈的杂志之间的竞争,她突破传统杂志的束缚,实行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她敏锐地捕捉到了网红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因此成为第一位启用celebrater而非传统专职模特当封面
她的模特之多,例如希拉里·克林顿,以及前美国的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都曾是她的封面女郎
四、 安娜温图尔的工作历程
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人员,总是能发掘到最耀眼的初露锋芒的人才,很多年轻有抱负的时装设计师经过安娜的提携,都能名声大震
她更是一位精明的女商人,既能满足广告商的需求,又能激发 时尚 业的活力
《vogue》的成就与安娜本身的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安娜让《vogue》这份当年只在圈中一小撮人的特供杂志彻底变成了让任何人都想阅读观看的大众 时尚
正因为她大胆的启用明星做封面,增加 时尚 亲和力,这一举动使得《vogue》发行量与广告额飙升,创下了历年《vogue》的最高收益
她是一个典型的工作型人,早上必须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只要天气足够好,她就会去打网球,一周打四天,她的发型师与化妆团队,每天七点准时到家为她服务
一切就绪后七点半,她的司机准时出现在家门口,她上车后,司机直奔星巴克买咖啡当早餐,八点她就做到了办公桌前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她却做了一辈子
很多人常常会把她与已故去的香奈儿首席老佛爷进行比较 ,但这其实完全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比较,老佛爷的才华更加的体现在设计层面,而安娜则是媒体运营的一把手,她与香奈儿老佛爷是好朋友,二人惺惺相惜
在《九月刊纪录片中,安娜温图尔曾表示,她很希望女儿能继续继承她的衣钵,但是女儿坚持追求自己的律师梦,如今女儿已经嫁人, 值得一提的是,安娜的亲家并不是外人,正是《vogue》意大利的主编
五、 安娜温图尔与穿搭
安娜的 时尚 敏锐度不仅仅表现在她对《vogue》的栽培,更表现在自身的穿搭上,作为有名的 时尚 博主,她的穿搭绝对的走在 时尚 的前沿,71岁的安娜温图尔她的前半生真精彩,穿普拉达走秀场,气质不输名模
她是一个执着又专一的人,经典的波波头造型她几乎留了一辈子,但尽管她钟爱波波头,但每次亮相都能给人不同的新意,她对穿搭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现在很多流行的款式其实已经是她玩儿剩下的
她钟爱印花元素,无论是吊带裙还是连衣裙,她都能将印花穿出不一样的优雅与性感,而现今印花在我们当今的流行潮流中依然受欢迎
如今的 时尚 圈十分流行睡衣造型,但其实这种造型安娜早就已经尝试过.经典的丝绸缎面,给人一种舒适优雅的感觉,即使不做任何的装饰也足够吸睛
近年来复古潮流极为流行,我们从现今的复古穿搭中就能看到安娜以前穿搭的影子,例如经典的小香风套装,给人以经典优雅的感觉
再搭配上一一件合适的小包包,会让整个人显得气质又温婉。这不得不说,安娜对于 时尚 的理解以及把握绝对是异于常人的
总之,安娜温图尔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她的一生用自律向大众谱写了真正的女王养成记,但正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叛逆的毒舌的严苛的冷漠的自傲的安娜温图尔,才成就了《vogue》如今的成就
#变美百科全书#
国内的《vogue》主编张宇刚刚宣布离职不久,美版杂志的时尚女魔头安娜温图尔就被宣布即将成为《vogue》的全球时尚总编,而女魔头再次升职的好消息,让不少品牌和时尚联盟都纷纷发文祝贺。
换句话来说,就是只要是《vogue》的内容她不满意,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她一句话就能让这个内容消失。可以说,从12月中旬开始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已经是杂志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曾拿温图尔的名字专门命名了一个服饰研究院,而《卫报》更是把她称为“纽约的非官方市长”。在英国为了表彰她在时尚界的强大影响力和杰出贡献,英女王奶娘还亲自为她授予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
这个女人,打个喷嚏,时尚圈都要抖一抖。
很多媒体和时尚达人都有千百次的提到安娜温图尔这个名字,但是对于时尚女魔头的成绩却很少有提到。
能够以“时尚女魔头”的名号行走江湖的,自然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众所周知,由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她的白发“女魔头”时尚上司人物原型,就正是以温图尔的形象来塑造的。
毕竟,这个剧本来自于她前助理劳伦·魏斯伯格(Lauren Weisberger)根据自己的传经历写下了一部小说《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而来。
里面苛刻且精致的上司形象,可以说是一比一的将温图尔的品味以及对时尚的态度完完全全表现了出来。到底她有什么魅力,让影视圈、时尚圈、名流圈等阶层都对她青睐不已呢?
各种媒体都以为温图尔特的成就是从1988年,她接任美国《vogue》杂志主编位置的时候开始的,但殊不知她在这之前早已辗转《纽约客》和英国版《vogue》等多个大杂志之间,并早就在时尚圈里暂露头角。
而真正让她站在世界时尚圈顶端的,还是得归功于她在美国《vogue》长达32年的主编经历。她也让原本不温不火的vogue杂志,成为了全球时尚杂志前三的位置,也成为了所有时尚趋势的指路明灯。
但所有的鲜花掌声背后,必然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自律与辛苦。
对于安娜温图尔来说,时尚是一种融入到她骨血里的东西,无法从她的生命中剔除。所以,无论安娜温图尔多少岁,无论身处什么场合之下,保持自我的时尚和精致的仪态,都是必要的。
尽管已经年过古稀,但从她最近的照片来看,已经71岁的她依旧跟十年前的她没有太多变化,精致的妆容和保养得当的肌肤,就连她的粉丝也评价说她十几年过去了一点都没变老。
要知道,能保持这么干练且精致的状态,这跟她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好习惯有关。她每天5点就要起床打网球,坚持有氧运动,然后8点到达公司附近的星巴克吃低脂的早餐,9点半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和会议。
然后温图尔在午休过后,到下午2点半开始视频会议,并安排和设计师见面等,5点下班,同时还要带上晚上要完成的工作。节奏清晰的工作和良好的作息,也让她多年来一直屹立不倒。
如今,她的事业再攀高峰,不知道未来她还会为时尚圈还会带来什么呢?#时尚上头条#
#安娜温图尔#、#vogue杂志#、#时尚总编#
责编:Echo
贝克汉姆儿子将签婚前协议!贝嫂穿泳装与儿媳同框,身材不分上下
49岁黎姿公开抗老食谱,为保养吃上万元白松露,不愧是豪门阔太
乔布斯幺女坐浴缸拍照,穿恨天高大秀筷子腿,巨富二代生活太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