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金属学报退休

金属学报退休

发布时间:

金属学报退休

《感动中国》观后感 昨晚机制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2004“感动中国”的片子,这是我的第二次观看,也是我的第二次“被感动”。我想,就算看多N次,这些人物事迹便足以让你感动多N次…… 他们为什么会对人们产生如此大的震憾力、感染力呢? 我把这些人物事迹总结为四个字“忠、孝、正、爱”。 忠 守望敦煌的樊锦诗:她守护国宝41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41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樊锦诗:“我这人水平比较差,但是我觉得我努力了,我有时候开过玩笑,我说我如果死了以后,我说留下一句话,我就留这么一句话,我为敦煌我尽力了。” 守定忠义的佘幼枝:一块碑、一座墓,埋葬了一位冤屈的民族英雄;17代人、372年,守定一片忠心耿耿的英雄大义。佘幼枝:“我不认为我们是一种守墓,我认为我们这是一种特殊的遗产,中华古国为什么称为忠义精神,如果说我要把这个守好了,这就是我祖先给我留下的遗产。” 不辱使命的孙必干:退休以后临危受命,枪炮声中艰难复馆。奇迹25小时解救人质,花甲老人战火中再叙传奇。孙必干:叫你去完成一项任务,就是不应该推迟的,特别是这是一种比较艰苦,比较危险的工作,你不去,别人也得去。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有风险挑战性比较大的,对于一个退休的人来说,机会并不是很多的,我去了,而且我也做了,这样我也感觉到,尽管已退休,还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我也感到欣慰,感觉愉快。 孝 换肾救母的田世国:为了母亲的生命,他捐出了自己的左肾;为了母亲的幸福,他编织了美丽的诺言;作为长子,他挺身而出;作为顶梁柱,他奋发工作。田世国:隐藏这个秘密,是为了母亲的幸福;公开这个秘密,是为了有更多的母亲得到幸福。 正 锄强扶弱的任长霞:面对黑恶势力,她拍案而起;面对平民百姓,她柔情似水。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护佑着人民的安康,她用生命和热血浇铸着金色盾牌。任长霞:“我认为警察就是我的天职,为自己所执著追求的事业而献身,值!” 缉毒先锋明正彬:他亲自侦破和指挥侦破各类贩毒案件14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00多名,缴获海洛因等毒品3500多公斤。他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 爱 良知揭开真相的桂希恩:他是中国艾滋病高危区的最早发现者,他以良知和勇气揭开真相,让阳光温暖这个曾被忽略的角落。 当代武训白方礼: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蹬三轮车的老人,但他在天津却家喻户晓,他是“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从74岁开始,白方礼老人用蹬三轮车攒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十五年间他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弃学支教的徐本禹:22岁的大学毕业生徐本禹在贵州贫困山村支教,他的义举广受赞扬,并带动了众多志愿者。从免费乡村教师到成为“体制内”的志愿者,徐本禹获得了社会承认,给支教地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活力。 …… 如上所述种种,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了我们,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被感动”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去“感动”别人,让中国充满更多的感动! 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赏析 ——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它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河南农民工,在青岛遭遇的麦莎台风中,三次跳入水中救人。 2005年8月8日,青岛崂山区,成百上千的人们在岸边观看“麦莎”旋风带来的海潮。一个巨浪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正在岸边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冲出人群,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过去。在离岸大约20多米处抓住了落水女青年,但是被一排巨浪又将他们打散。 魏青刚爬上岸以后,青岛市民警也已携带救生器具赶到。魏青刚对民警说:“我下去过一次,熟悉情况,让我再下去吧!”他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再次跳入汹涌的波涛中,但是没能成功,头晕目眩的魏青刚不得不又返回岸上。 稍稍缓过神,魏青刚再次跳进大海。他顶着巨浪,一点点地靠近……他紧紧地抓住落水女青年的手,岸上的民警急速拉着救生圈上的绳索,将他们拖向岸边。 经过连续三次、长达40分钟的生死较量,落水女青年终于被魏青刚营救上岸。 人们询问他姓名的时候,魏青刚都没有回答。他穿着被海水泡透的衣服、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缓步走回了位于半山腰的工棚里。晚上,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自己救人的经历。 当地电视台当晚播发了由一位钱先生提供的DV影像,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人们都不知道英雄是谁。直到事发三天后,协助营救的派出所民警通过查验身份证明,终于确认了英雄魏青刚的身份。〕 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丛飞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丛飞,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歌唱家郭颂关门弟子,36岁。 丛飞是个会唱歌的人。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万元钱捐了出去。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他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他这样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成回国,夺得连续空缺六年科技大奖的学者黄伯云 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读,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与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湖南省南县人,中共党员。 黄伯云教授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至1986年在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7月出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12月任中南大学校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黄伯云教授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为飞机刹车材料的国产化、国家飞机刹车材料重点工程和创立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粉末冶金高技术辐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9项,80余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黄伯云教授现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南大学学报》主编等。 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红灿灿证书,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黄伯云院士和远在长沙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60多名成员心潮澎湃,激动万分。20年的努力,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生产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上述领域跨进世界前沿。〕 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到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医疗的保障。李春燕 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他们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而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的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为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他却为此坚守三十七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红火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义士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留在北大荒的上海知青,55岁,男。 30年前,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英雄的行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30年来,当年受他影响而来到逊克插队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 30年,他无论刮风下雪,年复一年他每年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陈健说: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会后悔。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当知青开始返城的时候,妻子对守墓不理解,提出离婚。陈健二话没说,放弃了房产和孩子。他坚持要守墓。 在陈健家里,我们能看到许多当年有关金训华报道的报纸,报纸年久已发黄,但陈健仍将这些像历史珍宝一样珍藏着。 〕 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邰丽华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你这朴素女子,为我们展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女,1976年11月出生,聋哑人。 邰丽华目前就职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文艺奖,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节目》一炮打响。当身具优美舞姿和娴静神情的邰丽华与20位同样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伙伴站在舞台上,用千手千眼将爱撒向人间时,没有人还会记得他们身有残疾,剩下的只是心灵的震撼。邰丽华与伙伴们用汗水和努力证实,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保家卫国,为打造雄狮锐旅而鞠躬尽瘁的司令员杨业功 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令员。1963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呕心沥血,拼搏进取,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3年当选当选为十界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病逝。他一心一意想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 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 他朴实的象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木里,地处四川凉山州西北角,中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地势险,平地少。多少年来,邮件传递也只能靠乡邮员步行背送。直到1960年,境况才有所改变,乡邮员开始配马———马班邮路由此而生。王顺友就是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二十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 1995年的一天,邮路上骡子受惊后腿乱踢,王顺友的肠子被踢破了。他捧着肚子,连走9天,王顺友终于送完邮件。当被老乡架到医院时,人已气若悬丝,奄奄一息。 1988年7月,雅砻江上溜索绳突然绷断,王顺友人只摔在江岸上,邮件弹入水中,顺江而去。王顺友跳进江中。把邮包拖上岸。 除了送邮包,王还自掏腰包,从城里带回了良种送给深山中的乡民,现在,深山里不仅庄稼亩产上升,冬天这里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王顺友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在太空中遨游五天五夜,再次见证中国实力飞跃的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巡天遥看,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感动中国2005颁奖词 最佳答案 一、魏青刚 ——在家乡他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拉家带口过着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二、丛飞 ——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他叫“从飞”(音),从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 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三、费俊龙、聂海胜 ——没有哪一年像2005年那样让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两双黑眼睛,那黑眼睛里带着自豪、带着笑意在和我们对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牵连着我们的是什么。 颁奖词:谁能让全世界1/5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四、黄伯云 ——一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我们要认识的这位获奖者,他也许没有听到这个语言,但是他用他的行动来诠释了这个演讲词的内涵,1988年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美国读完硕士、读完博士之后归国的留学生,十年后就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里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今走得更远。 颁奖词: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五、李春燕 ——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 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六、洪占辉 ——哥哥这个称呼在他心里有着独特的分量,因为是哥哥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的操劳,因为是哥哥他生命中多了很多的体验,哥哥使他成为今天的他。 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七、陈健 ——在1969年这一年,一个叫金训华的知识青年和一个叫陈健的知识青年,一同为了抢救公共的财物跳入了江水之中,然而后来陈健上来了,金巡华就再也没上来过,之后的37年,陈健是怎么度过? 颁奖词: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八、邰丽华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心愿,就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花开社”。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 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九、杨业功 ——作为获奖者,他不能来到我们的颁奖现场,其实这件事情发生在好多年前的话会非常正常,因为那个时候替他出场的总是发射极其精准的导弹,而他始终在幕后,但是他今天不能到达是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射的不是导弹,而是人性中的一束束光辉,并且准确地击中了我们每个人心灵当中最脆弱的部分。 颁奖词: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十、王顺友 ——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孤独却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他只能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 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 这里有范文:昨晚在看央视的《感动中国2005》让人感触颇深啊! 看完之后我在想: 亲情: 为什么一个带着妹妹上学的人会感中国呢?因为现如今中国缺少这样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了。记得上高中时看过一部电影叫《背着爸爸上学》那时全班同学无不泣下。而现在的人别说是一个领养的妹妹,就是亲妹妹,能对她这样好的哥哥也没有几个了,所以他会感动中国。 孝: 为什么在2004一个为母换肾的一个儿子感动了中国呢?而古代的24孝图却在当代的中国青年中所知者无几呢?因为现在中国缺孝子。 仁: 为什么一个山村女赤脚医生会感动中国呢?因为现在的医生中真正为了救死扶伤而从医的人所剩无几了。 一个无名的歌手感动了中国,不知人人尽知的超女和那些大牌名星歌星作何感想,颜面何在? 义: 为什么一个守了战友的亡灵几十年的老人感动了中国呢?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为了义字而放弃一生的幸福。 为什么一个入水救人的打工青年,感动了中国?因为见死不救的人太多了! 忠: 为什么一个从事科研多年的老科学家感动了中国呢?因为像钱学森、李四光那样值得人们尊敬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编者按:以上论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希望帮到你啊 朋友。

她是中国著名女性物理学家;她是近代的中国科学院士;她父亲是 历史 上著名的地质学之父,丈夫研究出了合成胰岛素。

她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为国家研究核武器研究作出了贡献。

她就是获得多个国家授权奖项的近代女英雄——李林。

中国的地质学之父 李四光 多次为中国的地质勘探作出伟大贡献,而在其生命中也有一位重要且同样令人敬佩的伟大科学家, 李四光的女儿——李林 。

李林, 1923年10月 出生在北京,原籍是湖北黄冈。 刚出生时李林的父母分别在北京大学任教和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附中担任钢琴老师。 从小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李林也表现出比其他同龄人更加优秀的天赋。

4岁 的李林, 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牙牙学语的时期,她已经学会读书写字了。 在身为钢琴老师的母亲指导下,小李林 5岁 开始学习钢琴,并随着年岁的增长,坚持练琴,钢琴技术日发熟练。

能写能弹的小李林并不是只会呆在家里性格内向的女孩子, 她喜欢和父亲共同 探索 大自然的神奇,时常和父亲进行外出爬山或者郊游等户外活动。

在父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效 社会 的思想熏陶下, 李林从小便充满斗志,学习父亲热爱科研投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精神。

李林不断学习科学想要成为像父亲一样伟大的人,这也是李林日后在科研方面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1934年 , 因为父亲工作的需要,年仅11岁的李林便跟随父亲来到遥远的英国,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学习旁听。

在结束工作学习后,父亲便带李林回国,但是没过多久国内便爆发了抗日战争,迫于压力,李林一家便从北京迁移到当时 社会 相对稳定的上海生活。

但是在上海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战争便延伸到来上海,为了好好生活的李林一家又只能选择搬家,最后来到了广西桂林。

也就是在桂林, 李林还未结束高中生活,就以优异的成绩提前被广西大学机械系录入。

1944年,21岁 的李林于广西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直接进入 成都的航空研究院工作 ,在研究院内担任机械组的助理员一职。

工作两年后,李林在父亲好友李约瑟夫妇的帮助下,获得了英国奖学金的机会。 此后,李林又回到英国,学习接触到了一个国内不曾学过的全新金属物理学科。

在面对全新领域,李林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是立志一定要征服这门学科,掌握这门学 科技 巧,然后带回国内,为祖国科研做出贡献。

到了 1946年7月 ,李林成功地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了 英国文协会奖学金 ,之后又选择前往了英国的伯明约翰大学留学进修。

进修期间,李林的导师是金属错位发现者考垂尔博士, 但由于金属物理和李林国内大学所学专业有区别,在新领域内李林还是遇到不少学术上的问题。

1948年, 李林通过发表论文 《高纯铝的蠕变》答辩成功获得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的硕士学位, 并且 后续到了剑桥大学冶金系做实验员。

1949 年李林又打算继续考取剑桥大学的博士,但到了 1951年11月 博士论文 答辩的第二天,李林便因为自身原因没能完成答辩,回国于上海科学院冶金所进行相关课题深入研究, 最终与剑桥博士擦肩而过。

但回国后的李林并不是完全放弃了国外所学知识, 她积极利用自己在国外所学,将其利用在国内相关产业技术缺失的部分,从事国内研究所 ,多次为祖国发展提供技术帮助和科研指导。

完成硕士学位的李林回国后便开始积极投入祖国的科研发展,为祖国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专业指导。

1958年 ,李林为了祖国核事业的发展,舍小家为大家。放弃自己与家人温存的时间,只身一人进入 京郊401所 ,担任副主任一职开始全封闭式核研究工作。

从事核事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 历史 上最危险也是难度系数最高的职业, 极强的放射性和对工作精确性高要求等都在考验着李林。

但性格坚韧的李林从来没有说想要放弃,甚至在每次开工时她都是第一个冲向最危险的位置,争取为大家减少负担。

1964年 , 工作认真细致,且专业知识极强的李林被调到新的研究所从事新工作。

在新的 194所 里李林的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分析热式考验中相关金属不同的腐蚀性,为后续发展研究特殊元件和新型材料提供数据分析。同时李林还需要管理监督多种元件生产和组装工作。

在常人看来这种数据分析和元件生产组装的工作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但是李林却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好几年。

后来李林又服从国家安排进入了超导研究所,开始从事超导相关工作。 在与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的合作过程中, 李林研究发现了有关超导薄膜的制作工艺规律。

在从事超导所工作时的李林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从事着超精度的国家工作,为国家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0年 ,李林利用自己的科研成就第一次创造设计出国内能够实现临界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金属薄膜—— A15相铌三锗薄膜 。

在如此重大的工业成就下, 李林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与她的父亲一样将这个职位收入囊中。

随后的几年里,李林又相继为国家制造出新型的超导薄膜,并在相关的研究成果后发表了数百篇的相关研究论文,供行业人员和专业学生所学习总结。

除了李林在国家给予的工作任职中的付出,李林在其他方面包括科学研究、文献论著和人才培养上都大有付出。

李林曾在1991年时 ,以其自身研究的钇系氧化物超导薄膜成就赢得 中科院 科技 进步奖中的一等奖奖项。

一年后 ,该成果再次为李林增添荣耀,为其颁布 国家级的 科技 进步一等奖 。

李林在文献伦著方面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并不比科学研究少,自 上个世纪50年代 李林从事不同科研行业以来,陆陆续续发布多篇学术学报和专业研究论文。

通过这些学术论著,李林想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加清晰地分享给国内同一领域的科研人员为祖国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李林在工作领域退休后还致力于人才培养,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她所带的学生。

其中有 博士学位的学生6名,硕士学位的2名和一名博士后学位的学生。

在李林指导下的学生,大都是 社会 品行良好勤奋好学的学生。因为在李林看来,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态度很重要。

她要求学生在对待科研试验上一定不能偷懒,要正确对待实验数据,更要细心严谨。

同时李林还注重有教无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积极调动学生对于科研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林除了是个严格、指导有方的导师,同时还是个尊重学生想法和尊重其他讲师的导师。

她在为学生提供科研选题的时候注重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在结合学生能力和条件的情况下都尽量遵循学生的想法。

在带领多人团队时,李林还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提高团队意识。 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向其他专业相关的老师指教,多吸收不同的学习方法知识。

可以说,李林在自己科研中所奉献的精神与时间,用到培养下一代人才上也丝毫不肯松懈。

她深知学生才是祖国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因而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都想尽可能地培养人才,希望在自己百年后能有人能接替她继续为祖国科研发展做贡献。

最终, 2002年5月31日 ,这位一生都投入祖国科研发展的女性伟人在她 79岁 时,于北京医院因病治疗无效而与世长辞。

虽然这位伟人不在了,但是伟人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知识和科研成果却一直不断的推动着国家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科学物理所沈保根主任评价李林说道: “李林先生是物理所乃至院士中非常受尊敬的科学家,她对物理所的学科发展、对年轻人的培养、对研究生教育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李林的一生中,除了母亲的照料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男人,感染影响着李林的一生。

首先是李林的父亲,李四光,中国的地质学之父, 也同样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经的担任者之一。

李四光这位父亲对李林 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大而且成功的,在李林幼儿时期,便被父亲热爱科学,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绪所感染, 因而奠定了李林立志投身科研报效祖国的态度。

李四光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时代投身研究中国地质学, 为当时 社会 资源匮乏的中国找到了不少地质资源,促进祖国发展。

当时的中国石油资源匮乏,多被外国地质学家所看轻,而我们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不信我国如此幅员辽阔却没有能被看得起的石油资源。

于是李四光开始总结石油生产地的环境条件,最后整理出国内可能存在石油资源的地段。

1955年 ,当李四光先生有所发现后,立刻发信给当时的中央内部人员陈云同志,陈云同志得到消息后,将李四光先生有关石油勘探的工作上报给中央。

最后中央在李四光先生的指导下相继在国内多个地方探测出石油资源, 其中就包括现代著名的 大庆油田发源地。

随后多个石油资源被发掘,中国的石油地位在世界逐步上升。

到现在为止,在北京召开过 第15届石油世界大会 , 这表明中国石油工业的地位已经得到世界认可, 而中国也不再是当初那个被外国地质学家所看轻的石油资源匮乏国。

中国石油在世界地位的上升都得益于李四光先生对地质和石油的勘探工程。

后来李四光先生又利用自己专业的地质学知识,独自创立了 地质学理论 , 为后来的原子能工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且在李四光先生的地质学知识带领下,后来又研发出了与 地震预报有关的地震研究学和预报科学 。

除了在陆地地质学上的研究成果外,李四光先生还投身研究了 冰川地质——第四纪冰川活动。

该次地质科研甚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更是为国内地质勘探的进一步大成就。

82岁的李四光先生于1971年因病离世 ,后来对于李四光先生精神的体现可以从先生的独女李林身上体现。

据李林回忆,她和父亲一样都曾改过名,而且原因都是令人所不可思议。

李四光先生是因为考试错填不可更改而被迫改名,李林则也是因为报考高中在姓名上遇到问题被迫改名。不得不说父女两个在改名上都十分有缘分。

说起李林对父亲的印象就是父亲是个十分热爱工作的人,甚至会因为工作太晚而导致记忆有点迷糊。

就比如在李林 五岁的时候 ,因为李四光先生工作到太晚而问自己的女儿:“你是谁家的孩子,该回家吃饭了”李林觉得好笑只能乖乖回答道:“我是你的女儿,我来叫你吃饭了”。

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小李林常常没有得到照顾而自己学会和附近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

在李林小时候的年代 社会 一直动荡不安,父亲李四光又一直为祖国安定所付出,奔波在国内外教育和工作各地。

从小跟着父亲的李林也深深被父亲的精神所感染,一生也在为祖国做贡献,将自己奉献给了祖国的发展事业。

后来李林在国外留学遇到挫折也是父亲李四光耐心指导和鼓励帮助李林一次又一次地从崩溃边缘救回来,而正是因为国外留学,让李林结识了同样优秀的 丈夫——邹承鲁 。

认识邹承鲁后没多久,正巧李四光夫妻也在英国为工作考察,于是李林夫妻便选择了在 1948年李林获得冶金硕士学位的同期为自己举办婚礼 ,可谓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而李林的丈夫也是同样优秀的一位重要人物,也获得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称号。

邹承鲁于 1945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 ,祖籍为江苏无锡出生在山东青岛,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邹承鲁自学习工作后便全身心投入中国的生物化学领域,还曾多次完成国内生物化学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在对细胞研究中,邹承鲁在经历多次研究实验失败后终于合成了人工胰岛素,这在当时无疑是对医药学界重要的突破。也因此, 邹承鲁于1992年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奖。

而丈夫邹承鲁对于妻子李林的优秀并没有感觉到不满,反而十分支持妻子对祖国建设上的付出。

同时在李林因工作需要而无暇顾及家庭的时候邹承鲁也会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帮助。

正是因为李林一生中有父亲李四光强烈的爱国精神指导和后期丈夫邹承鲁的支持与理解,才能让李林能够毫无顾忌地献身祖国发展事业。

在此,我们要向这一家三院士的英雄们致敬,感谢他们为祖国发展建设的付出!

蔡乔方教授简介 蔡乔方 男,汉族,山东省高密市人。1929年11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5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矿冶系,195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苏联专家冶金研究生班。自此终生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原昆明工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起任昆明工学院教务长、1980年任副院长、1983年任院长等领导职务。1993年后任昆明理工大学顾问,1996年4月退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热能与热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冶金能源》、《能源》等报刊编委。 长期从事有色冶金及冶金热能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我国第一代冶金热能工程教育和科技工作者,为冶金及热能工程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加热炉》一书,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原冶金部)优秀教材二等奖,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冶金类重点教材。主持《工业炉粉煤燃烧净化、强化与优化》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59年由于对云南钢铁工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被授予云南省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授予部级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至2000年,主编完成了百万字的我国第一部镍钴金属冶炼专著《中国镍钴冶金》,由于退休后做出的卓越成就,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老年科技工作者。任职期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四届、第五届代会大会代表。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将其列为“中国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蔡乔方教授于2010年2月19日22时,因病逝世,享年81岁。

一个在华理读了好多年的我(本科四年,研究生两年)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几门经过了同学老师们一致好评的课。分别是材料学院曾惠丹教授领衔的无机材料工艺原理、信息学院郭卫斌副教授领衔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法学院周登谅副教授领衔的刑事诉讼法。当然这些课也都曾获评过了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

简单介绍下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上海市级精品课程评选标准明确要求,入选课程要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色,并且是面向本市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开设的示范性课程。课程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并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当然对于大一的小伙伴们,大一的小伙伴可以听听路明的大学物理,挺有意思,可以听听殷锡鸣王刚老师的高数,

还有线性代数,线代挺有意思,对思维是一种训练,还有符烨老师的选修课挺有意思,古典音乐和歌剧。这些都是不错的。

然后对于研究生的同学,强烈推荐鲁习文教授的数学模型课,

以前的理学院院长,上课很有意思,会说很多东西,各个方面,科研,社会什么都会有些建议,很有帮助。选课的人也不多,气氛好,想坐哪就坐哪。

感谢您的阅读。

北邮学报退休

11月27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了2008年论文被SCI、EI、ISTP、SSCI收录情况。该校的统计结果为:SCI收录214篇;EI收录530篇;ISTP收录922篇(高等院校排名第九位);SSCI收录3篇。11月25日 该校承担的教育部战略研究重点项目结题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验收会议在该校科技大厦顺利召开。该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10月23日 “2009年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ODC’2009)”在该校科学会堂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亚太光通信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国光通信领域一次参与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高水准会议,堪称中国光通信领域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9月23日 该校“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大会在北邮科技大厦圆满举行。“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灾备技术工程实验室。8月10日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学术机构。6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平导师组获JCN 2008年度最佳论文奖。JCN最佳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从2000年至今仅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历年来分别为美国、以色列、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知名学者获得。这是自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来自中国的高校和学者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ICT-MobileSummit 2009会议最佳展示奖。6月15日 北京邮电大学——诺基亚联合研究实验室启动。4月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月 2008年度,该校有10项科技成果获奖,所获奖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盘锦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等多类奖项。 12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继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后再次蝉联此奖。《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在教育部科技司最近举行的2008年第2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9月 Science上发表该校邓伟洪、郭军、胡佳妮、张洪刚等师生撰写的论文,这是该校师生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1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2008年统计)2007年学术论文:SCI论文约160篇,EI论文约496篇,ISTP论文约431篇。

有色金属学报退稿

本人有一篇英文文章投往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已经整整一个月了,状态还是初审,网上说一般初审十个工作日左右,但现在除去春节假期也不止一个月了,状态还是没变。发邮件去编辑部,得到的回音在网上投稿和查询。毕业在即,有些着急了,会不会这个文章就像被放在办公室哪个角落一样,被静静地遗忘了?请有经验的虫友们帮分析分析。感激不尽-----不容易啊,1月20日投稿,3月7日终于外审了:tuzi12:打电话问,我也投过。以前也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要小心啊! 如果他们觉得你的文章不怎么样,可能第二天就会拒搞,如果可以,第二天也就会外审慢慢等待,希望你好运。 如果把全部毕业的希望压在这一篇上可能会有点曲折,建议你做多方计划。

楼主的文章应该已经被接受了吧,恭喜。系统中,终审也会有录用、退修和退稿等几个选项,不过应该是外审的结果比较积极,希望比较大。

我的也是,第一次4个外审,后来又增加了3个

光学学报退休后被退稿

不是,部分Ei之类的核心期刊,都是外审结束或者两星期后再交审稿费的

《传感技术学报》创刊于1988年,她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部全国高校传感器技术研究会委托东南大学主办发行的大16K学术性季刊,她是我国在介绍传感器理论和应用领域方面较为全面的惟一的学术性核心刊物.《传感技术学报》按栏目分为:力学敏感器件、光学敏感器件、光纤敏感器件、生物、化学敏感器件、温度敏感器件、声学敏感器件、电磁学敏感器件、气体敏感器件、湿度敏感器件、机器人敏感器件、多种传感器技术处理的方法和理论、工艺技术、纳米材料及电子技术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等,同时也刊登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来稿要求主题突出,论据充分、内容充实、新颖、创新、实用、言简意赅,字数6000字左右。 二、标稿格式:①文标题(中、英文对照);②作者姓名(中文、汉语拼音对照);③作者单位(中、英文对照);④摘要(中文150-300字、英文100-150字),摘要需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应能给读者关于文章内容的足够信息,它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而论文的标题、背景信息、作者过去的研究及将来的计划和相同的信息都不应在摘要中出现;⑤关键词(中、英文对照5个左右);⑥正文;⑦参考文献(限公开发表的文献)按文中引用次序排列(引用处应加角码([ ]),顺序为:[杂志]:作者、刊名、年、卷(期)、页码(起止)。[书籍]:作者、书名、卷、版次、出版者、年、页码[起止]。专利为国别、专利号. 三、文稿中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要前后一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SI单位)。 四、文稿应打印清楚,文字、图表均应清晰可辨。文中专业符号、外文字母、大小写、英文与希腊文和正、斜体都要标写清楚,用作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高低层次分明,章节清楚,四级标题标清楚,插图用激光打印(图中的文字和正文一致)。 五、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以用Visio,AutoCAD,Origin,Matlab,Mathematica或Excel(等软件绘制生成)并直接剪贴到Word文件中的矢量图为佳,图中的文字须标明清楚,表格采用三线表。 六、来稿不得涉及国家机密,涉及者应有单位证明。来稿一式两份,请自留底稿,文稿不论录用与否一律不退稿,来稿必须写明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人和电话号码,有电子邮件信箱的也请留下信箱地址。文稿中须有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或职务、学历、现从事何种研究),来稿切勿一稿两投。同时按照我部的电子邮箱地址邮寄电子文档。 七、来稿者的作者顺序排列,我们一律按原稿排列。需要更改者,一律要和其他作者协商,并有文字证明,否则不予变更。 来稿请寄: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传感技术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96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年4月12日出生在莫斯科小奥尔顿卡街(现改名为奥斯特洛夫斯基街)。父亲是法官,退休后,从事商业活动,家中来往的大多是商人。184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入莫斯科大学攻法律,1843年肄业,1843~1851年先后在“良心法院”和商务法院任书记官。在法院工作期间他开始写作。1847年发表剧本《破产者》的片断,引起文坛注意。全剧写成后,用《自家人好算帐》的剧名于1850年正式发表在《莫斯科人》杂志上,受到进步文坛的赞美,但警察厅却禁止上演,到1861年才得以公演。从此以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几乎每年都有一部或几部作品问世。 夫斯基

太阳能学报退休

《太阳能学报》属于EI,90%以上被EI收录就属于EI,你的这篇文章虽然在太阳能学报收录,但是不代表一定被EI收录,是否会被EI收录要等过段时间之后收录通知,也是可以查到的

太阳能学报是EI。。。不是SCI,没有影响因子这一说记得加分给我。。。

太阳能学报外审可以。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太阳能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外审好过,只要有新颖度或是有一些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点,这样的文章都很好过外审。

  • 索引序列
  • 金属学报退休
  • 北邮学报退休
  • 有色金属学报退稿
  • 光学学报退休后被退稿
  • 太阳能学报退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