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新药的毒理性研究论文

新药的毒理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新药的毒理性研究论文

1、起源: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药物毒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后,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药物毒理学在新药开发评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能发现动物对药物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毒副作用观察提供信息等。 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毒性,药物对人危害以及防止发生危害的安全剂量。月满则缺,物极必反,其实在现代医学中许多药物的研究与研发都是基于药物毒理学展开的。最普通的例子就是对于蛇毒的应用以及对于吗啡的应用。 微量的蛇毒可以治疗心脏疾病,但是过多的剂量则是致命的;同样的道理,吗啡可以缓解疼痛,过量服用则会让人产生生理依赖。药物毒理学在亚历山大时期就已经开始,不同的是在那时人们主要研究的是药物的毒性作用而非药理作用,用来谋杀和刺杀,亚历山大就可能死于这样的一次毒药谋杀,因为对于他的死有众多的疑点。 2、研究内容:药物毒理学是以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解剖学、动物学、病理学、统计学等为基础学科而发展起来的。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对药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以及对靶器官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通过这些这些研究为正确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危害性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的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3、发展历史: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着重毒物对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用。现代毒理学:研究在特定情况下,生命有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产生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有效剂量,从而发挥其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中的效能。毒理学是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结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药物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已广泛体现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 研究人类在应用药物防病治病过程中,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的机体局部或全身病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的损伤或致死作用;同时也研究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生、机制、结果及危险因素的科学。 包括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 4、学科意义:药物毒理学负担着现有的和新生产的药物对健康影响的安全评价,探讨药物对靶器官的毒性作用机制个对人的危害及防止发生危害的安全剂量。药物毒理学的任务:包括临床毒理学、新药临床试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等任务。药物毒理学对药物毒性的研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人类的健康仍将起到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作用。 药物毒理学的基本目的:认识并掌握药物的毒性作用,药物是用于防病治病,但是有很强的两重性。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受试药物的中毒剂量,初步了解反复给药时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确定药物毒作用的靶组织或靶细胞,进而确定药物毒性作用的机制;确定毒性作用的剂量范围;了解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否具有可变性,有些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其毒副作用会伴随治疗作用一起出现,另一些药物则可能由于误用、滥用或故意超剂量使用而产生某些毒副作用,一个药物的毒性是否可逆,在停药或采取某些治疗后被毒性作用所损害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否可以恢复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新药的开发中也是决定一个药物命运的重要依据之一;研究解毒药及药物中毒后的解救措施;通过对动物实验的重复给药,为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线索,作为药物开发研究的毒理学部分,从方法上看其特点,其中较长时间地重复给药是临床前药理学研究所不能及的,为生命学提供资料,开发新药。 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

药剂学的毕业论文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药剂学的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近年来,微生物在药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了解到微生物与药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微生物进行转化和发酵,将其应用到药学研究及生产工作中,展现出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药学;发酵

一、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

(1)微生物与药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小剂量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存活及生长,不会对宿主产生严重的毒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抗生素起到了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除了具备抗感染作用外,一些抗生素自身还具备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被应用于肿瘤化学治疗中。

(2)微生物在医药卫生方面被广泛应用,维生素及辅酶被大量应用。

(3)近年来,人们在微生物学检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药品卫生行业的

关注力量,加大对药品卫生质量进行控制。

(4)药品及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中,采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干扰素等[1]。

二、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

1、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不同的化合物光学活性不同,自身展现出了不同的生物学活性。现阶段,手性药物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拆分及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生物体系中,酶展现出了高度的立体选择性,通过利用及筛选微生物或酶的过程,能够产生活性较高及立体结构专一的化合物,是一种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的方法。例如,将氯—酮丁酸甲酯及乙酯作为底物,将酮基还原为羟基时,展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通过生物转化的过程,不仅能够得到立体结构专一的手性化合物,同时也完成了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微生物转化中的合成手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2、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

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展现出生物学活性功能,会生成有毒性的气体和不良反应的产物,在药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现阶段,微生物转化主要是利用产生的代谢产物,将其作为制备代谢产物的标准样品,应用在鉴别哺乳动物代谢产物中,完成对毒理学及药理学的研究。甾体羟基化在哺乳动物体内展现出了较强的生理学特性,是引发外源性甾体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转化成的相关模型是哺乳动物代谢有用信息的来源,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的孕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对人的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受体产生了一定的亲和性,对雄性激素产生了较弱的亲和性。黄腐酚作为一种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治疗中,通过利用真菌模型来寻找哺乳动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为代谢产物及黄腐酚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提供了方向。

3、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

天然活性药物自身具有资源有限、含量低、结构复杂等特点,增加了药物的开发难度,利用生物转化方法合成有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开发新药提供了有效途径。羟基喜树碱是从自然植物中分离和提取出来的,毒性较低,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抗癌治疗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喜树碱来完成转化。青蒿素具有溶解度低、复燃性高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加大对其结构的改造,寻找合适的青蒿素衍生物,成为现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微生物转化方法,能够快速寻找到新的青蒿素衍生物[2]。

(二)微生物发酵在药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实验技术发现迅速,微生物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备各种药物,在医药领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微生物药物学科。目前,医学上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制品有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及酶抑制剂等。

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及培植。培植出合适的菌种,是发酵工程的前提,菌种需要从自然界中找,但是该种方法寻找到的菌种产量相对较低。到了20世纪40年代,微生物学家开始使用激光、紫外线及化学诱变剂等处理方法来寻找菌种,使筛选出来的菌种更加优良,科学家通过构建工程菌,对其进行发酵,生产出一般微生物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医用抗生素自身的特点包括:

(1)差异独立较大。差异毒力由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所决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中,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越大,临床应用效果越好。

(2)抗菌活性强。抗生素自身展现出了杀灭微生物及药物抑制等能力,极微量的抗生素就能够展现出抗菌活性作用,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强弱主要是运用最低抑菌浓度来衡量,最低抑菌浓度是指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值越小,说明抗生素作用越强。

(3)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毒性较小,对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这主要是针对理想的抗生素,一般的抗生素都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微生物转化及发酵在药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印证了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因此,制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微生物内存在的药学价值,促使其在药学中的价值最大化,提升药物工业生产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孝林,马世堂,俞浩.浅谈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中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2(7):229.

[2]任春萍.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调查结果分析与药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143-145.

1.描述毒理学 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而提供毒理学信息。2.机制毒理学 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3.应用毒理学 基于描述毒理学和(或)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特定受试药物是否能呈现足够低的危险。

药物心脏毒性研究进展论文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1 过敏反应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2 毒性反应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3 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4 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参考文献】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 魏健,郦柏平,赵永根,等.抗生素合理应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9-481.

[[[[[白血病护理进展与展望]]]]]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白血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病情的完全缓解,而开始致力于最终使病人长期无病存活乃至痊愈的研究。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大剂量联合化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因治疗、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使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以及无病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这就对白血病专科护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护理工作范畴也进一步拓宽,下面就其进展综述如下:常规护理进展⒈大剂量联合化疗病人的护理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大剂量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能够提高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目前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但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增殖旺盛的上皮细胞,如骨髓细胞、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生殖细胞等损伤尤为严重,对机体重要器官如肝、肾、心、肺、神经系统等也有一定毒性作用。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1)对化疗毒副作用的护理:①熟悉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作用,某些药物的毒性有其特殊性。如环磷酰胺可导致出血性膀胱炎,大剂量氨甲蝶呤引起顽固性口腔溃疡,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作用,足叶乙甙可引起脱发,长春新碱可引起末梢神经炎等。②化疗前对病人进行充分的化疗前评估评价病人的一般健康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化疗前即开始用软毛牙刷于晨起及睡前仔细清洁口腔,用力要轻,避免损伤。三餐前后用洗必泰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检查一次病人口腔情况,防止口腔溃疡发生。为防止胃肠道毒性反应,化疗前30分钟使用止吐药,如枢复宁、康醛等。在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了解病人的不适主诉,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用药期间,应做肝、肾功能检查,每日三次监测心率并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③选择好输液静脉化疗药物可刺激和破坏小静脉,因此化疗时要选择弹性好、管壁厚的较大静脉,应一针见血,并有计划地由远端静脉开始,经常变换给药静脉。在输注化疗药物时,注意严密观察,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和外漏。为防止化疗药物所致的静脉炎,每天更换静脉穿刺部位或另选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若有静脉炎发生,可给予硫酸镁湿敷或金黄散外敷。有报道采用高渗葡萄糖与维生素B12混合液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良好。⑵感染的护理:①胃肠道的护理化疗前1天开始口服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或氟哌酸;预防真菌感染可口服大蒜素或制霉菌素。②皮肤粘膜的护理大剂量化疗会导致骨髓严重受抑制,粒细胞严重缺乏,骨髓处于空虚期大约10天左右。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也明显下降,皮肤粘膜直接与外界接触,极易受到感染。所以对病人的眼、耳、鼻、口腔、肛门及外生殖器等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都应实施预防感染的措施。用利福平眼药水或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日2次,鼻腔用薄荷油或石蜡油涂抹每日2次。碳酸氢钠漱口预防真菌感染,用甲硝唑溶液漱口预防厌氧菌感染,每晚及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清洗会阴部。③穿刺点的护理为避免感染应尽量减少穿刺,在行各项穿刺前用碘伏消毒2遍,静脉穿刺成功后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球覆盖。以上措施需同步进行,避免由于护理不到位而引起任何一个部位的感染。病人所住病房每日需紫外线照射2次,用消毒液擦洗室内用具及地面,定时进行室内通风。限制探视,有条件的让病人住单间或隔离病房。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造血细胞刺激因子,如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促进骨髓干细胞的分化和粒细胞增殖。对已发生的感染,应根据感染灶及菌株类型用全身抗生素及局部对症处理,控制感染以防加重病情。⑶出血护理:大剂量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粘膜溃疡和炎症改变等原因,常有出血症状。因此做好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与腔内灌注药物护理进展]]]]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此时患者病变范围较广,体质较差,已不适宜全身化疗,而有效地局部治疗可起到较好的姑息治疗作用。我科于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取胸腔灌注化疗,使胸腔积液得以控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35例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岁;原发性肺癌18例,胃癌5例,乳腺癌7例,肝癌3例,淋巴瘤2例;胸腔积液均经B超证实。其中左侧胸腔积液15例,右侧18例,双侧2例。 方法 经B超定位。局麻下穿刺胸壁置入猪尾状导管,拔出铁丝,见胸腔积液流出后,导管尾端接三通管及负压吸引器,固定导管,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引流量一次不可大于1000ml,间隔1h后可重复排放。引流液减少后,灌注已配好的化疗药物(隔日1次,共3次),化疗常用的药物有白介素—2、胞必佳、顺氯氨铂、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地塞米松等,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应用。化疗后常规输液1000ml、恩丹西酮8mg静脉推注或格拉司琼3mg静脉滴注。2 护理 化疗前常规准备 化疗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等,确认各项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穿刺前皮肤常规准备。咳嗽较频者,术前1h可口服可待因~。 心理护理 向病人详细介绍治疗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告诉患者此治疗方法不影响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属微创疗法,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引流彻底、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胸膜损伤。同时介绍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病情观察 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胸膜反应 本组患者常有轻度胸痛、低热反应,体温在38℃左右,给予口服强痛定10mg、静脉滴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 注意患者血常规的变化 本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低者×10 9 /L,给予粒生素75μg皮下注射1~2次/d,2~4天均可恢复正常。 胃肠道反应 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恶心、呕吐,每次化疗后先预防性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或格拉司琼3mg静脉滴注,使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前血中镇吐药物浓度达高峰,以发挥最佳疗效。 穿刺部位及引流管的护理 灌注化疗药物后,嘱患者频繁翻身变动体位,尤其是注药后1~2h内,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穿刺部位换药1次/d,观察局部有无炎症反应。引流管每天用α—糜蛋白酶10mg、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50~100ml冲管,1次/d防止引流管堵塞。注意引流管的粘贴位置,防止折管、压管、断管现象。夹管12h后放管,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有无出血现象。每天放液1次,1周后胸水不再产生即可拔管,一般情况下最多可保留1个月左右。 饮食护理 化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嘱其食用温和、无刺激性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必要时增加调味品,如增加甜度、鲜度以刺激食欲。症状持续化疗后3~5天即可逐渐缓解。3 体会猪尾状导管置入胸腔灌洗化疗药物,其操作安全、方便,创伤小,患者疼痛轻,避免多次穿刺,减轻医患负担,而且引流彻底,可调节排放胸液的速度,不影响患者起居。由于我们的观察认真、细致,护理操作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积极处理。对35例患者临床观察,均未发生出血、折管、压管、脱管或断管现象,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糖尿病的患救护理]]]]1.糖尿病病史、身体评估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询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空腹尿糖阳性,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超过正常范围,血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增高;并发酸中毒者可有尿酮阳性,电解质、血PH值、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改变。3.心理、社会资料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至不能有效地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评估。(二)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评价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消瘦,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l)目标 病人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缓解,体重增加,血糖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2)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每日热量计算:按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参照理想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者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予热量 105-12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 125-146kJ(30-35Kcal);中体力劳动者146-167kJ(35-40Kcal);重体力劳动者167kJ(40Kcal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土5%左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配。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成人按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计算,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可增至每日每公斤体重~;脂肪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其余为碳水化合物。按上述计算蛋白质量约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约占30%,碳水化合物约占50%~60%。三餐分配:按食物成分表将上述热量折算为食谱,三餐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1/3,l/3。三餐饮食内容要搭配均匀,每餐均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且要定时定量,这样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按此食谱食用2~3周血糖应当下降,若不佳应作必要的调整。近年来较多采用食品交换分法,此法将食品分为谷类、奶类、肉类、脂肪、水果和蔬莱共六类,以每80千卡热量为一个单位,如谷类大米25g、生面条30g、绿(赤)豆25g各为一个单位;奶类淡牛奶110ml、奶粉159、豆浆200ml各为一个单位;肉类瘦猪肉25g、瘦牛肉50g、鸡蛋55g、鲍鱼50g各为一个单位;脂肪类豆油9g、花生米15g各为一个单位;水果类苹果200g、西瓜750g各为一个单位;蔬菜类菠菜500~750g、萝卜350g各为一个单位。每类食品中等值食品可互换,营养值基本相等。病人可根据不同热量交换份内容制定食谱。此法较粗略、但可使食物的选择性增加,同时也便于病人学习和掌握。病人应禁酒。主食提倡用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每日摄取的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应占总量的1/3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忌食动物脂肪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其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0%,肥胖者予以低脂饮食(<40g/d)。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肝、脑、肾等动物内脏类及鱼子、虾卵、蚬肉、蛋黄等,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每日300mg。饮食中应增加纤维含量,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不宜少于40g。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同时可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病情控制较差者要注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补充。粗粮、干豆、及绿叶蔬菜中含B族维生素较多,新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病情控制较好者,可指导适量进食水果。2)体育锻炼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病人进行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方式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游泳及家务劳动等需氧活动。合适的活动强度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应达到个体50%的最大耗氧量,个体50%最大耗氧时心率=(个体最大心率-基础心率)+基础心率,其中个体最大心率可用220 -年龄粗略估计,基础心率可以早晨起床前测得的脉率估计。活动时间为20~40分钟,可逐步延长至止或更久,每日一次,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病人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体育锻炼的副作用包括①低血糖;其发生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单纯饮食控制的血型糖尿病病人一般无低血糖发生。②高血糖和酮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如血糖水平较高(>),在开始活动时因运动所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糖浓度可急剧上升,当胰岛素不足时可引起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③诱发性心血管意外:活动可加重心脑负担,使血浆容量、减少血管收缩,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的危险。④运动系统损伤:包括骨、关节、肌肉或皮肤损伤、足部皮肤溃破甚至缺血和坏疽。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有:血糖>或尿酮阳性者不宜作上述活动。Ⅱ型糖尿病有心、脑血管疾患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按具体情况妥善安排,收缩压> 24kPa(180mmHg)时停止活动。活动时间宜安排在餐后lh。活动要适量,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和胰岛a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升高。仅靠饮食控制者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活动前通常不需添加额外食物。I型糖尿病者活动时①应把握好胰岛素剂量、饮食与活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因其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常波动于相对性胰岛素不足和过多之间。前者可因活动时肝糖输出明显增多而葡萄糖利用不增加导致血糖升高、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对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后者则易产生低血糖反应。②一般可在活动前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餐前腹壁下注射胰岛素可减慢活动时胰岛素吸收速度。③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注意以上3点可预防1型糖尿病活动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活动前后检查足部,并注意活动时的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避免受损伤。活动时随身携带甜点及写有姓名、家庭地址和病情卡以应急需。3)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磺脲类药物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其他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偶有药物过敏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皮肤瘙痒和皮疹。双胍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干苦、金属味、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因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观察病人血糖、GHB、FA、尿糖、尿量和体重的变化,评价药物疗效和药物剂量。4)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内容有①低血糖反应:与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或运动过量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表现为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对低血糖反应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等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30ml。确保胰岛素的有效使用剂量和时间、定时定量进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包括胰岛贮存温度不可<2oC或>30oC,避免剧烈晃动;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或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注意注射器与胰岛浓度含量匹配,一般用lml注射器抽取药液以保证准确的剂量;普通胰岛素于饭前1/2小时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l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不可反向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病人应学会按规定的时间和量进餐并合理安排每日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若就餐时间推迟,可先食些饼干。②胰岛素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瘙痒、荨麻疹,全身性皮疹少见。罕见血清病、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可致胰岛素吸收不良,但临床少见。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多可缓慢恢复。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二周内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可防止注射部位组织萎缩或增生。教会病人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了解胰岛素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3)评价 病人糖尿病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血糖已降至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2.有感染的危险 与血糖增高、脂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和微循环障碍有关。(l)目标1)病人不发生感染。2)病人发生感染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2)护理措施1)饮食合理控制饮食,保证足量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2)控制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保持口腔、皮肤卫生,勤擦洗、勤更衣。注射胰岛素时,局部皮肤严格消毒,以防感染。3)观察有无与感染发生有关的症状和体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希望你能满意

大哥,你也太逗了吧,都说中国学术腐败,你还真到网上来现啊~~~~~再说,一份论文才值200分啊,??知道买一份文章的价钱是多少,????2000啊,还是人民币啊~~~~你说谁会免费给你写文章啊~~~~~ 真有这闲情还不如上pubmed多看几份文章呢~~~~

中国的明清两朝,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及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时代,然而,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两幕:一是封建社会日趋退幕,科学文化发展缓慢;二是活力四溅,日见朝气,经济、科学、文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明、清: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和渐趋停滞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也有与这个时代相近似的特征。这一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温病学派”形成:温病是的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一些零散的记述。汉代张仲景对温病的初期证候作了特征上的描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杂病论》)。宋元时,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体系,提出了热病初期应以辛凉解表为治,突破了以往一概辛温解表的治法。明清时,大瘟疫多次流行,医家们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中,对温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诊断、治疗提出不少创见。如“戾气”病因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诊断方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等。正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总结、革新、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促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使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理论、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都更为系统而完善。不少领域出现了深化发展的趋势。如对生命的探讨已深入到生命的起源和原动力,有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论断;命门学说有了长足发展;医家们对于某些常见病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治疗虚劳、中风、吐血、郁证、痘疹的专家和专著。 清代出了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伟大医学家——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纠正了以往医书中对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记载,他所创制的活血逐淤方剂,至今仍有实用价值。3、药物学成就辉煌。明代李时珍著成举世闻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内容丰富、论述广泛,所载药物多达1800余种,并附有药图1000多幅,药方10000多首,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对药物的分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符合进化论的观点,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分类法;书中还有对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症状、卫生预防等内容的正确记述,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还有赵学敏著述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兰茂的《滇南本草》等也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4、病案格式的建立和医案专集的出版。医案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到明代,形成了记录详细、项目固定的病案格式。1522年,《韩氏易通》里提出病案内容应包括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论病原、治方术六大部分,还有具体项目31项,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病案格式。1584年,吴昆在其所著《脉语》中,对病案格式又作了修改补充,规定病案内容的7大部分,内容更为详备。这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明代起,医案专辑大量出现,1552年江瓘的《名医类案》编撰完成,这部医案专辑内容空前丰富,是对历代医家的验案及经史百家文献中所记载的重要医案的收集、总结,并进行了分类编排和评议,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魏之琇在《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又写成《续名医类案》。另外,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徐大椿的《洄溪医案》等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清隆庆二年(1568年),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十八世纪末,。清代唐大烈主编了中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这在当时医学交流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盛况空前。国外来华学习中医的或是我国把中医传到国外的人数和次数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中医药学传到国外后,在国外继续发展,有不少人翻译著述中医药学著作,并且有些还形成了学派。如《东医宝鉴》把中医学介绍到了朝鲜。1487年日本的田代三喜来华学习中医药学,尤其崇尚李杲和朱丹溪的学说,回国后力倡李、朱学说,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福药势剪》、《直指篇》、《医案口诀》等书,使李、朱学说在日本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

百合的毒性研究论文

很多人吃了一种食物的时候就开始担心这个食物的好处和坏处,很多人因为饮食不当,吃了百合之后总是会有拉肚子,或者是便秘的现象,有的人因为一次性吃太多的原因,所以说总是会出现异常的现象,而百合饮食不当,甚至结合了有毒的食物一起吃的话,那么很容易引起昏迷或者是很多不适的现象,那么吃百合的坏处有哪些呢?百合因为有小毒,并且从对鼠类、犬类的实验中发现长时间/大剂量食用会导致肺、肾的损坏及对白细胞、野生百合全株血小板的影响,即使是食用百合也有一定毒性,建议使用前向医师咨询。2、直接接触生的球茎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吞噬生的球茎可能会引起呕吐、拉肚子等症状。,多喝水,或者绿豆汤都可以,下次注意一次性不要吃太多.百合的好处1、润肺止咳:百合鲜品含黏液质,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常能奏效。2、宁心安神: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3、美容养颜:百合洁白娇艳,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4、防癌抗癌:百合含多种生物碱,对白细胞减少症有预防作用,能升高血细胞,对化疗及放射性治疗后细胞减少症有治疗作用。百合在体内还能促进和增强单核细胞系统和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防冶效果。5、解渴润燥:支气管不好的人食用百合有助改善病情。6、滋补治病:百合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病大有裨益。吃百合虽然所有坏处,但是坏处一般都很小的,所以说大家在吃百合的时候不用过度的担心,只要放心的吃,少量适当的吃,那么就可以得到百合的好处,上面我们也给大家介绍了这个百合的好处,大家如果知道了,想吃百合的话就可以试试百合的功效,有健身防癌的功效。

百合花的花粉是无毒的。

百合花相信很多的女孩子都非常喜欢,因为百合花不但百合花好看,而且香味也怡人,对人的心情很有好处。晚上的时候百合花最好不要放在房间里,因为,百合的浓郁香气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会引起失眠。

据研究成果表明,百合花的花香中含有一种微量的兴奋剂,如果长时间嗅闻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醉花”症,会使人过度兴奋,甚至晚上难以入睡。所以,其实百合花的花香是不能长闻。百合花的花粉是无毒的,所以即使不小心沾染上了也不要担心!不过,百合花的花粉一旦沾染上了会很难洗掉,所以,最好是在花朵成熟前就将花粉剪掉。

百合花没有毒的,可以在家里自己养,我们花店有各种颜色的百合,百合也可以和竹子或玫瑰等一块放到花瓶中养,搭配起来颜色很漂亮,看着心情很好

生活中食物的种类非常多,如果在身体适应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获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往往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百合是比较常见的食物,用来煲汤最为合适,里面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但是部分人说吃百合可能会出现中毒这种现象。那么,吃百合是否容易中毒呢?在吃百合的时候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因为吃百合确实有可能会出现中毒这种现象,主要和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这种物质有关。秋水仙碱含有一定的毒性,但是这种物质不耐热,容易在冷水中溶解,所以在吃百合之前用冷水浸泡或者通过加热处理均可以去除里面的秋水仙碱,这样就不会出现中毒的表现。如果不是直接生吃,对人体健康不会带来影响。吃百合需要了解哪些常识?1、百合不能当做蔬菜大量进食喜欢吃百合的人应该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因为任何食物在进食之前,都应该了解相关的禁忌以及食物的性质,否则存在不正确的饮食方法,有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很多人认为百合不能够跟蔬菜相提并论,其实,百合确实不能够当作蔬菜来进食。很多人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没有注意控制好量,认为百合对身体健康有益就大量进食,直接将百合当作蔬菜来烹饪,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2、百合本身热量不高百合不属于热量高的食物,对于减肥人士来说依然可以进食百合。很多人在进食百合的时候十分担忧,害怕百合热量过高,摄入之后出现肥胖表现,其实该食物热量比较低,跟平时接触到的常见食物相比,热量可能还要低一些。因此,肥胖的人依然可以进食百合,并不容易因为热量摄入过多出现肥胖表现。3、百合需要冷水浸泡过吃百合的人应该了解百合的相关信息,百合用来煲汤进食比较适合。如果在煲汤之前没有用冷水浸泡一下,有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百合里面含有秋水仙碱这种物质,本身有一定的毒性,没有通过冷水浸泡直接进食,有可能会因为里面秋水仙碱的影响出现中毒反应。而在秋水仙碱中毒之后很多人会有腹泻、呕吐等情况出现,这是吃百合的方法不正确引起。因此,需要了解百合正确的吃法,在烹饪之前用冷水浸泡过,才能把防止中毒情况发生。

新冠病毒的研究论文

自新冠爆发以来,关于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为什么有的人感染后症状更轻,而有的人可能会发展为致命的疾病?8月4日,《Science》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表明,人们从前得过的小感冒,可能在无形中为免疫系统提供了加持,从而更好地识别新冠病毒。

这不是第一篇讨论到过去感冒会影响新冠感染的论文,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同样曾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的论文指出:过去得过的普通感冒,可能会影响新冠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目前全球疫情依旧居高不下,普通感冒又是如此常见,这篇论文马上获得巨大的关注。

《Nature》的论文指出,过去的感染可能让新冠感染出现「交叉反应」。一般来讲,这可能会起到保护的作用;然而,这还有另一种让疾病变严重的可能,也就是在免疫系统加速产生抗体后,反而会造成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让病情恶化。因此,当时研究人员无法确定,得过的感冒到底对新冠病人是好是坏。

在这个新研究中,拉霍亚免疫研究所(LJI)的一支研究团队进一步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与此前是否遭受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攻击有关,因为识别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记忆T细胞也能够识别SARS-CoV-2上的匹配位点,从而使免疫系统更快更好地对SARS-CoV-2作出反应。

该报告的共同作者、LJI教授Alessandro Sette说:「免疫反应可能会转化为不同程度的保护。具有较强的T细胞反应或更好的T细胞反应,可能会让COVID-19患者有机会进行更快更强的反应。」

之前,该团队在《Cell》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提出,未感染COVID-19的人群,有40%至60%的概率可能会在体内检出新冠病毒特异性免疫T细胞,并且这种现象在荷兰、德国、英国和新加坡均有报导。

包括HCoV-OC43、HCoV-HKU1、HCoV-NL63以及HCoV-229E在内的冠状病毒能够导致温和的上呼吸道疾病,造成与感冒类似的症状。研究人员猜测,这些冠状病毒是SARS-CoV-2「危险程度较低的表亲」,在健康人中发现的T细胞可能是由于他们之前感染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同时免疫系统保留了对这些冠状病毒的记忆反应所致。

总之,这项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表明对抗一种常见的感冒冠状病毒确实可以教会T细胞识别新冠病毒的某些部分,并为普通感冒病毒能够诱导T细胞对新冠病毒的交叉反应记忆提供了证据。

Sette说:「我们知道以前已经存在反应性,这项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直接分子证据,表明记忆T细胞可以’看到’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和SARS-CoV-2之间非常相似的序列。未来将可以利用这种交叉反应性的潜力,并可以进一步提高疫苗的效力」

媒体:北京、天津、河北病例均为同一病毒序列,同属欧洲家系澎湃新闻 11-12 14:58 @健康时报 11月11日消息,11月8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对本市第138例本土确诊病例,进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北美3至6@健康时报 11月11日消息,11月8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对本市第138例本土确诊病例,进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I。11月10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市第93例(搬运工王某某)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比对。11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健康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从北京新发地疫情到此前6月份天津的第137例病例,再到河北6月份新冠病例,再到本次天津新发本土病例,病毒测序结果均为同一病毒序列,同属欧洲家系!北京疫情新冠病毒为“L基因型欧洲家系”6月11日北京出现新发地疫情,截至7月5日,共有确诊病例335例。6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就已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正式发布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三条数据来自北京市确诊病例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60013902-01、NMDC60013903-02以及环境样本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60013903-03。6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的《2020年6月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称,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为“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Ⅰ”。此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题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现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的研究论文。对今年6月北京疫情相关病例、环境与食品等样品的核酸测序和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数据库比对,发现除C6026T之外,具有其它7个突变位点的病毒主要存在于欧洲。天津6月第137例病例与北京新发地病毒序列完全相同6月17日,天津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天津的第137例确诊患者。但奇怪的是,患者未出天津,未接触确诊者,无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接触史。6月21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对天津第137例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中国疾控中心复核,确认与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病例的病毒序列完全相同,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Ⅰ。河北6月新发病例与北京病例样本的全基因组序列100%相同6月15日,河北省新增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4例。健康时报记者梳理河北省卫健委官网相关信息发现,6月河北疫情雄安新区共确诊新发地相关确诊病例累计13例,无症状感染者累计6例。7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2020年6月至7月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二)”,其中指出,河北、天津市的确诊病例样本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序列与北京病例样本的全基因组序列100%相同,同样存在相应的变异位点,同属于新型冠状病毒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Ⅰ。11月天津第138例病例,也为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11月8日,天津通报,11月7日天津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例,系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装卸工人,为天津市的第138例本土确诊病例。10日,天津再公布1例无症状患者,为滨海新区东疆港一名冷链搬运工,王某某,男,48岁,系天津在全市冷链从业人员和冷冻货品核酸检测“两个全覆盖”排查中发现,为天津第93例无症状感染者。随后,天津市疾控中心对本市第138例本土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相关冷库环境涂抹样本,并进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11月9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I。11月10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市第93例(搬运工王某某)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比对。11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专家:说明都是国外输入这几次国内新冠病毒毒株为何均为“L基因型欧洲家系”?中国疾控中心副研究员张宇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国外疫情处于高位也比较普遍,“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和“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I”在多个国家可能都有存在。国内多次疫情同一病毒序列均为欧洲家系,说明近期国内发生的疫情都是源于国外输入。但有由于病毒传播的复杂性,再加上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工作难度大,因此并不能完全判断新冠病毒来自同一区域或某几个国家。根据梳理目前新冠毒株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来看,国外的新冠疫情现在仍处于高位,国内的新冠防疫压力仍然很重,目前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方面要关注境外输入病例的闭环管理,防止发生境外输入病例关联本土病例。另一方面,做好进口冷链外包装的检查工作,做好进口冷链相关人员的防护工作,防止由物传人的情况发生。(原题为:《天津、河北与北京新冠病例均为同一病毒序列,同属欧洲家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推荐文章: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我国感染新冠出现肺炎人群约占8%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我国感染新冠出现肺炎人群约占8%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连开两场发布会,今日聚焦第十版防控方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连开两场发布会,今日聚焦第十版防控方案

何首乌药理毒理研究分析论文

何首乌为历代治疗脱发之主药,既可补肾益精、乌须发,又可活血润肠。《证类本草》曰:“ 疗头面风疮,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 。”但近年有关何首乌肝毒性的报道,给临床医生带来巨大困扰。

可逆性肝损伤是何首乌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长期过量服用生、制何首乌;二是炮制工艺不当,炮制不及或炮制太过,均可造成肝损伤。

古人云:“何首乌大能补益,全在蒸晒如法”。炮制工艺不达标是导致何首乌安全性的重要原因,何首乌毒性作用的发生不仅与药材本身潜在的毒性成分有关,更与现代工艺淡化了很多细节有关,根本上与当前炮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关。炮制是影响何首乌效/毒作用的重要因素,古代强调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现代实验研究也证实 炮制 可显著降低何首乌的毒副作用。

长期大量摄入制何首乌可致可逆性肝损伤,导致不良反应的可能物质为鞣质及蒽醌类成分,其中蒽醌类成分为何首乌中具有毒效双重性的成分,二苯乙烯苷为保肝降脂主要活性成分,而降脂保肝又是何首乌主要的药理作用。那么,制何首乌水煎后,既有保肝降脂的成分,又有肝毒性的成分。如此一来,不但其最终发挥何种作用很难分辨,而且各种药物相互佐制,在复方中使用,其毒性成分是否已经被其它药物克制也很难判断。

中医处方用药讲究的是复方的整体疗效,切不可片面强调复方中单味药的毒性作用,而限制了该药的应用。更何况,中医向来就有 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 ,其中的佐药除了有佐助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佐制君、臣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茯苓是何首乌最常见的配伍药之一,低剂量何首乌配伍茯苓可显著减轻生何首乌的肝毒性,但与制首乌配伍,无论剂量如何均无明显减毒功效。由此可见,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复杂,切不可以偏概全,因一味中药的毒性而否定其功能,甚至限制其在复方中的应用。

【注意】俗话说:药治百病,不治百人。中医用方需要辨证施治,个人请勿盲目试方,医师朋友们可以学习使用,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草药何首乌有毒,但是在中医老病用药的方法是有以毒攻毒这种方法的,何首乌单独用药是有毒的,但是和其他的药材一起就能达到以毒攻毒效果。

生首乌味苦、涩,性微温,入肝、肾经。有润肠通便,解毒,截疟的作用。用于肠燥便秘,瘰历,疮痈及久疟等症。制首乌兼有甘味,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主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失眠,头发早白,腰膝酸软,筋骨不健等症。 第一次问题补充:可以经常服用吗?怎么服用,好呢? 如素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者可常服。介绍你一个在中华素食网上记载的何首乌粥。 料:何首乌,粳米,红枣,白糖,水。 将何首乌洗净晒干,研为细粉,每次用20~30克,选上好粳米50克,红枣2枚,白糖适量,加水500毫升,放入沙锅内,先煮成稀粥,然后和入首乌粉,轻轻搅匀,用文火烧至数滚,见粥汤稠粘停火、盖紧焖5分钟即可。每天早晚餐温热顿服。 注意:大便溏泄与痰湿盛者忌食;2.忌与猪、羊肉血、无鳞鱼、萝卜、葱、蒜等同用;3.忌用铁器煮粥。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据说他是唐朝顺州南河(今广西陆川县西)人。其祖父名何田儿,自幼体弱多病,58岁尚未娶妻生子。有一天晚上他醉卧山野,见两根野藤自动相互交合。他把这种藤和根挖回去,晒干后研成粉,空腹用酒送服,身体渐渐强壮起来。后结婚生子,遂改名为何能嗣。儿子何延秀也照方服用,父子二人均活到160岁。孙子何首乌也照方服用,活到130岁仍然须发乌黑。何首乌有一个好友叫李安期,见首乌家人如此长寿,就设法偷了一些野藤服用,不久也变得身体强壮。李安期遂将这个方药传给了乡亲们。因为不知道野藤的名字,人们就把它叫何首乌。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 何首乌是益寿延年常用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何首乌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菌、通便等多种作用。 流传于民间的何首乌煮鸡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健身膳食。用制首乌100克洗净切长条,用水浸泡15分钟,放入鸡蛋2个,再加入适量的葱、姜、盐、料酒等。武火烧沸,文火煮至蛋熟。将蛋取出用凉水浸一下,剥去蛋壳再于锅内煮2~3分钟食用,吃蛋喝汤,每天一次,最适用于虚不受补的患者。此外,用何首乌来治疗白发、脱发等疾病具有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大家不妨一试: 脱发:用制首乌100克,碎成小块,放入暖水瓶内,开水浸泡半天,颜色成棕红色即可饮用,随添加开水浸泡,待茶色浅淡,更换新品。饮用期间,患处用生姜片涂擦,每天数次。 白发:制首乌、熟地各30克,当归15克,浸于1000毫升的粮食酒中,10~15天后开始饮用,每天约15~30毫升,连续饮至见效。 据报道,个别患者服用何首乌后出现过憋气、心慌、上腹部隐痛、身有发痒红疹、药物热、急性肝损害等症状,因此使用时应当注意。本品在煎煮过程中应忌用铁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查阅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何首乌的成分、药理、临床及不良反应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近年对何首乌的研究比较深入,从何首乌的乙酸乙酯不溶部分及制何首乌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各发现了两种新化合物单体。在药理学方面,何首乌不但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心血管保护等作用,还有神经元保护、抗皮肤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临床除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还可用于治疗老年体衰、动脉硬化、血管性痴呆、脱发及皮肤瘙痒等症。何首乌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损害。可见,何首乌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有着很大的开发价值,尤其是在降血脂和抗衰老方面,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在对何首乌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应对其不良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何首乌始载于《开宝本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性微温,味苦、甘、涩。临床应用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别。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主治瘰疡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主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现代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 生制首乌性味相同,功效主治不同。实验表明其成分、作用毒性均有差异,生首乌经炮制后所含结合型蒽醌可转变为游离型;因而生首乌有轻度泻下作用而制首乌则无;生首乌有明显毒性而制首乌毒性甚小。 1 化学成分 何首乌主要含三类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及聚合原花青素。此外还含有卵磷脂和多种微量元素 。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水溶性成分,其代表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李建北等从四川产何首乌块根的乙酸乙酯部分得到16个已知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1,6-二甲醚,大黄素-8-甲醚,ω-羟基大黄素,ω-羟基大黄素-8-甲醚,2-乙酰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2-甲氧基-6-乙酰基-7-四基胡桃醌,苜蓿素,穆坪马兜铃酰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甙,胡萝卜苷及没食子酸。周立新等又在何首乌乙酸乙酯不溶部分中分离得到五个单体,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衍生物制备,确定了两个化合物的结构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为1,3-二羟基-6,7-二甲基口山酮-1-O-β-D-葡萄糖苷,命名为何首乌乙素;化合物Ⅱ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3-2-O-β-D-葡萄糖苷,命名为何首乌丙素,其余三个单体有待于进一步分离、鉴定。 2 药理作用 抗衰老作用 许多学者认为,衰老动物体内积累大量脂质过氧化产物,并伴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实验结果表明,何首乌可明显降低老年小鼠脑和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增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增强SOD活性,还能明显抑制老年小鼠脑和肝组织内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从而消除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延缓衰老和疾病的发生。自由基学说认为,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和沉积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衰老症状,因此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是评价衰老的主要指标之一,何首乌提取物对小鼠皮肤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何首乌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可以作为良好的皮肤抗衰老化妆品添加剂。此外,何首乌还能明显提高老年大鼠的外周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通过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B活性,影响生物体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调节中枢神经活动,延缓大脑的衰老 。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制何首乌能拮抗免疫抑制剂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龙引起的小鼠胸腺萎缩与退化作用,增加其胸腺、肾上腺、脾脏和腹腔淋巴结的重量,提高白细胞总数,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小鼠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免疫学认为,免疫功能的衰退与机体的老化密切相关,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中枢器官,能有效地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何首乌能延迟随衰老出现的胸腺退化,可能是其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机制。此外,何首乌还能增加胸腺核酸和蛋白质含量,延缓老年大鼠胸腺年龄性退化作用,并能促进老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明显逆转变化,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明显上升,从而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制何首乌醇提取物~·d灌胃给药,6周内可显著降低老年鹌鹑的血浆甘油三酯和游离胆固醇水平,抑制血浆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升高。制何首乌的水提物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TC水平,结合HDL-C/TC比值显著升高,提示何首乌可提高机体运转和清除胆固醇的能力,降低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何首乌降脂作用的机理尚未明确,可能由以下几个途径之一或协同完成:(1)蒽醌类成分的泻下作用,加速了机体内的毒物代谢,使肝脏的脂肪代谢途径得以恢复;(2)其有效地影响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Ta-羟化酶活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并抑制胆汁酸从肠道重吸收,加强胆汁酸从肠道排出;(3)诱导肝脏微粒体羧基酯酶,促进体内水解过程的进行,加速体内毒物的排泄有关 。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有多个环节,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实验表明,含何首乌的复方中药能明显抑制牛的主动脉平滑肌增殖的作用,其单味药的作用不如组方的效果明显。陈万生等研究发现,制首乌中一个新的四羟基二苯乙烯苷成分可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小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10 -4 mol/L时,抑制率可达,这为何首乌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心肌保护作用 戴友平等研究发现,何首乌提取液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其作用环节可能是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白藜芦醇苷有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功能。加之何首乌中某些成分如蒽醌类、磷脂等有直接的抗氧化作用,减少体内氧自由基。 保肝作用 何首乌所含的二苯乙烯苷成分对过氧化玉米油所致大鼠的脂肪肝和肝功能损害,肝脏过氧化脂质含量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等均有显著对抗作用,还能使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肝脏过氧化脂质显著下降。在体外实验中,也能抑制由二磷酸腺苷及还原型辅酶所致大鼠肝微粒体脂质的过氧化,减轻肝细胞损害而有良好保肝作用。此外,何首乌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使多种因卵磷脂减少的肝病得到补充或促进合成,防治脂肪肝和胆固醇的沉积。而何首乌增加肝糖原的作用于也有利于对肝脏的保护 。 神经保护作用,何首乌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对β-淀粉样蛋白和过氧化氢致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及乳酸脱氢酶漏出增多有明显拮抗作用。并随剂量增加,其神经保护作用增强。提示二苯乙烯苷对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制首乌提取物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白细胞介素及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抗菌作用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901、副伤寒杆菌B、白喉杆菌、乙型溶血链球菌、奈氏卡他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生首乌水煎液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均比其他炮制品强,而制首乌水煎液对白色葡萄球菌,酒蒸首乌水煎液和地黄汁蒸首乌水煎液对白喉杆菌的抑制能力均优于生品及其他炮制品 。 其他作用 何首乌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制首乌能使去肾上腺饥饿小鼠的肝糖原含量明显增加,能使小鼠的肾上腺显著增重并能对抗柴胡、氢化可的松所致的胸腺、肾上腺萎缩。此外,何首乌中所含的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蠕动而有轻度泻下作用 。 3 毒副作用 何首乌的毒性成分主要为蒽醌类,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如服用量过大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出现腹泻、腹痛、肠鸣、恶心、呕吐等症。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抽搐、躁动不安,甚至发生呼吸麻痹。 4 临床应用 抗衰老 以何首乌为主药组成的多种中成药广泛用于防治衰老,如七宝美髯丹、首乌延寿丹及何首乌丸等。首乌补肾胶囊治疗老年肾虚患者60例,显效18例(30%),有效32例(),总有效50例(),而以维生素E治疗的对照组59例其显效、有效及总有效分别为12例()、24例()及36例(61%)。两组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值均有非常显著的降低。 治疗高脂血症 以单味何首乌或首乌为主的复方制剂可使血脂显著降低。如用制首乌30g煎服,每日1剂治疗高脂血症患者32例,并以西药复方降脂灵片和弹力酶片及维生素B 1 为对照组,治疗20天后,制首乌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西药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治疗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智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慢性阶梯性进展的疾病。制首乌为滋补性中药,对中枢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及其投射纤维有保护作用,故对脑血管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脱发 祖国医学认为,毛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精、血及肝肾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对何首乌的记载为:“此物气温,味苦涩,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在民间验方中,何首乌很多用于治疗须发早白、掉发、斑秃等。 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 张氏以何首乌为主药,自拟首乌润肤饮,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2例,临床治愈21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朱氏等以何首乌为主药,制成首乌喘息灵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30例,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例,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 5 不良反应 何首乌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和肝损害。其症状均为出现红疹、局部瘙痒、色素性沉着,并有时伴有发热、恶心。 何首乌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不良反应。生何首乌一次的用量不能超过60g(生药),且何首乌制剂不宜与胡萝卜或莱菔子同服 。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应区分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别,并注意何首乌的合理用药。 6 研究展望 作为乌须发、悦颜色、益精养血、抗衰老的要药,何首乌在传统中医药的领域中有相当长的历史,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虽然对其化学、药理和临床的研究及应用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并将其广泛应用到降血脂药及补益药中。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阐明和研究,如各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抗衰老及降血脂作用的机理,尤其对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及其机理,以及临床对治疗白发、脱发、哮喘等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何首乌的应用领域将会有更新的突破。 随着中医药逐渐被世人所接受,何首乌及其制剂在国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何首乌药材及其制剂的出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外的学者也开始对何首乌的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方向着重于其降血脂、抗衰老和保护心肌的作用。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在国外有非常大的市场,2000年全球仅他汀类药物的销售额就达137亿美元。国外也正在积极寻找一种价格适中,降脂作用明显的天然药物,这无疑给何首乌及其制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参考资料:

主要是因为何首乌的的药用价值高,是调理身体的良药。对失眠、安神、健忘具有明显的疗效。所以是一味珍贵的药材。

  • 索引序列
  • 新药的毒理性研究论文
  • 药物心脏毒性研究进展论文
  • 百合的毒性研究论文
  • 新冠病毒的研究论文
  • 何首乌药理毒理研究分析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