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质量论文
1影响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课程开发质量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开发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学校的课程政策、教育投入及补贴、地域特点、本地区以及本校的经济文化状况、本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等。内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包括: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开发水平、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材的编制、校长的领导能力及管理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态度、学科专家的参与指导、社区和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只有充分考虑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教师教授质量
教授质量主要由教师决定。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同水平、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对校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管理水平及课堂行为、教学方略、教学手段、自我评价、教学质量意识等因素,都会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学生学习质量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具体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提高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价值追求之一。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外部因素包括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而提供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场所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前学习成绩水平,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学习动机、学习方略、兴趣爱好等。
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质量也是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管理质量受教学管理的设备条件、教学管理的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如学历、教育科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管理实践经验、能力、创新意识等)、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方略、教学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影响。
2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提供民主开放、良好的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本校培养目标与教育宗旨为出发点,着力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个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体现办学特色,并且积极配合国家与地区课程的开展,使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乐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成功。
联合校内校外力量,共同开发
我国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起步阶段,除了依靠学校这一最关键力量,还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领导与决策核心,但并非意味着学校要包揽课程决策与编制的全部工作,校本课程要更多地体现独立自主、灵活多样的特征,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区团体、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机械制造企业的本质来看,其无法脱离生产而存在,生产就是企业生命和企业主体。因此,机械制造企业改进生产技艺务必加强各部件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通过产品设计的标准进行工艺改进。其次,尽量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在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做到优化生产,缩短流程。例如,有条件的机械制造企业可以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积极运用自动化数控设备。
优化材料费用
机械制造企业中材料是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生产成本中比重很大的.一个部分。因此,优化材料费用对于企业成本降低来说不失是一条相当重要的途径。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材料价格的上涨,机械制造企业在材料采购中务必做到多方信息的掌控。机械制造企业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材料费用的优化:
(1)选择采购之时应当多方调查、货比三家,尽量选择价廉物美且供货方信誉较高的商家。
(2)建立健全采购部门的监管制度,尽量做好每一批材料采购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化,确保材料的采购没有漏洞和“吃拿卡要”现象。
(3)构建材料采购、储存、会计审核等业务的规范,确保采购的艺体系能够按章办事。管理部门做好材料的损耗核准,最大程度避免材料的无故浪费。
3结语
企业成本降低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之下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树立降低成本观念,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降低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因此,机械制造企业必须开源节流,针对企业自身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进行把控,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乒乓球器材规格】场地规格赛区应由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挡板围起,并与相邻的赛区及观众隔开。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16米。场地内放有球台、球网、球、挡板、裁判桌、裁判椅、计分器等。每张球台至少还要使用两台电子计分牌,决赛时使用四台。电子记分牌安放在乒乓球比赛场地两侧后面或四角,牌上有运动员的姓名、所属国家或地区、时间、各局比分等,使观众在看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的比分。体育馆内还有一个所有观众都能看清楚的大电子显示屏,能同时显示所有球台比赛的有关信息。决赛或仅使用一张球台比赛时,裁判员使用话筒,以方便全场观众观看比赛。器材规格球台——高76厘米、长米、宽米,颜色为墨绿色或蓝色。球网——高厘米、台外突出部分长厘米,颜色与球台颜色相同。球——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直径40毫米、重量克的硬球。挡板——高米、宽或2米,颜色与球台颜色相同。所有器材均由国际乒联特别批准和指定。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包括训练设施均必须采用相同牌号的器材。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很细微的运动。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和精神都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中,运动员需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对手球拍撞击球时的动作、时间、部位、拍形和来球的运行情况及对手的表情等;还要用耳朵听出对手球拍撞击球的声音,从而判断出来球的旋转、速度、力量、落点、节奏情况以及对手的心理状态、可能采取的战术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要考虑自己如何回球。运动员对这些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击出有威胁的回球,除了依赖自身的能力以外,还需要一个很好的赛场环境。因此,观看乒乓球比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从运动员准备发球开始到这个球成为死球的这一段时间内,整个赛场要保持安静,不要鼓掌、跺地板、大声讲话、呐喊助威、随意走动、展示旗帜和标语等。(2)不要使用闪光灯拍照。闪光灯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乒乓球球拍和球的碰撞是在瞬间完成的,闪光灯会闪花运动员的眼睛,使运动员无法判断来球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回球的质量和命中率。(3)呐喊助威时要含蓄一些,不要将锣鼓和喇叭带进体育馆内,因为过大的声音、过激的语言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情和注意力。(4)场馆内禁止吸烟;手机关闭或调整到振动、静音状态。[编辑本段]【乒乓球运动的改革】“小球”变为“大球”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为此,国际乒联前主席荻村伊智朗曾考虑把乒乓球加大。而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主席后把这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1996年5月,国际乒联理事会同意试验大球的提案——为减缓球速和旋转,增加回合和观赏性,建议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大两毫米。国际乒联准备次年在日本举行的青年锦标赛上做试验,但由于日本厂商意见太大而作罢。当时,改大球只是建议,厂商要生产大球,需要投入资金重制模具,调整工序,若建议最后被否决,资金就浪费了。为支持乒乓球改革,上海红双喜乒乓集团毅然承担了试制任务,按要求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大球,由国际乒联送给各会员协会试用。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测试工作。中国乒协科学委员会科研人员做了“不同直径和重量的乒乓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实验结论是:直径大的球,速度慢于直径小的球,旋转弱于直径小的球;直径相同的球,重量和弹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弹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转强。1997年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期间举办了首次试验大球的比赛,但影响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议举办的苏州国际乒乓球“大球”赛做了第二次试验。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苏州试验比赛的经费。199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又举行了一次试用大球的国际比赛。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124名委员中有84人投赞成票,30人反对,10人弃权。当时新任的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说,有些代表因对这项改革措施将带来的影响不了解而投了弃权或反对票,他将做解释和说服工作。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此外,乒乓球运动的改革还有“实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无遮挡发球”。从2008年9月1日正式实施“禁胶令”,改用无机胶水。有挥发物的溶剂胶水通常被称为有机胶水或快干胶水,其主要成分是黏合胶体和有机溶剂,后者是指低毒性、有挥发性、能溶解黏合胶体的化学溶剂,其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国际乒联对胶水中的有毒成分有一定的限制标准。有机胶水能增加海绵弹性、提高击球速度,每名运动员在参赛之前都需要给球拍刷上数次胶水,这也被视为乒乓球比赛的必备武器。无机胶水既无色也无味,稀释度近似水,不会增加海绵弹性,只需要刷一次,这种胶水的底板易清洁,不留任何残留物。乒乓球技术四个基本因素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么你就要打得有力量。如果你是在加强旋转的强度,无论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么你一定要用力摩擦球。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准备时间,你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这就速度。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后“出机会”球,这就是旋转。乒乓球不大,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须要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要讲究落点。所以说,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们国家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强的地位,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提高。[编辑本段]【乒乓球概述】乒乓球(英文为table tennis)是球类运动之一。乒乓球和网球的规则基本一样,乒乓球运动是在桌子上进行的,因此有“桌子上的网球”之称。打球的时候,由于球发出“乒乓”声,所以称为“乒乓球”。现时的乒乓球直径毫米,重量~克,白色,黄色或橙色,用赛璐珞制成,乒乓球台长274厘米、宽152厘米、高76厘米,中间有横网,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有时长期实行21分制 最早甚至出现过100分制 )采用五局三胜(团体)或七局四胜制(单项)。比赛分团体、单项(单打 双打 混双)。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相传起源于网球。相传当时几位大学生将桌子当作场地,用木板将酒瓶塞像打网球一样在桌子上推来推去,故称之为“桌上网球”,也就是乒乓球的英文“table tennis”的由来。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纽约的印刷工人海维特调制出一种外貌很像象牙,受热变软、遇冷变硬的人造塑料,取名为赛璐璐,1869年海维特用赛璐璐制造了一批乒乓球,很受人们欢迎。现在,乒乓球多用棉花制成的塑料加工而成。19世纪后,乒乓球运动便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于1900年12月在英国伦球台敦皇后大厅举行,开创了乒乓球比赛的先河。参加比赛的有三百多人。比赛时,男运动员要穿上浆领子的衬衣和坎肩,女运动员要穿裙子甚至还要戴帽子。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匈牙利布格拉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熟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板,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5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人人皆此,磨来守去,即使夺得了冠军也毫无意义。 20世纪50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运动员道德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一举夺取得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由于日本运动员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使日本夺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次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在日本、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我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现在,乒乓球已发展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亦已拥有127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由国际乒联和各大洲乒联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洲际比赛及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国际比赛不胜枚举。1982年,国际奥委会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必将激起世界各国对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重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乒乓球得名的由来】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India)的英国海军(nav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在日语里,乒乓球叫做“卓球”。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单人比赛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乒乓球运动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期起源于英国,随后传到美国、欧洲中部、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地。乒乓球运动起初被很多人视为娱乐活动,但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主要运动之一。乒乓球运动于1988年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承认,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其中包括了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及女子双打。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 西部地区中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 途径和对策 论文摘要: 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体育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制约而显得相对薄弱,又受旧有体育教育模式的束缚而忽视了对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面对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机遇,面对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需要,面对广大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将发掘、整理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校体育多样化,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特色,而且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1.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实施机构和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学生体验的地方。体育课程目标只有落实到学校层面,与具体的学校体育特点和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就会落空。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看,它正是针对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课程而采取的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强调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了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因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特别需要凸显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由于体育基础、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同,人对体育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则为适应这些差别奠定了基础。 2.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力进一步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体育教学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教学内容离不开田径、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技术从小学学到大学,重复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需要,严重忽视了学生民族文化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挫伤了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西部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对增进人类健康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弥补学校体育经费短缺、体育活动场地不足,满足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使学生成为高质量的综合素质人才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3.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 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制定,习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唯教材是从,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在自我拥有选择余地的课程面前感到束手无策。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武术、毽球等少量内容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外,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进入中小学体育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材的“拿来主义”,取而代之的应是学校、教师根据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将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只有广大体育教师该深刻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解、参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体育教学资源的工作,民族传统体育才有可能真正地进入到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当中。 建立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为建立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在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次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来优选民族传统项目,最后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化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依据,以学生需求、兴趣、能力与体育基础为前提,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转化为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教材和手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教学应以学生力所能及,可以接受并能产生强烈参与愿望、便于应用与推广为前提。教师应通过教学化处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终身受用。安全性是选择的前提,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必须取消那些危险性大、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内容。 探索、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建立科学和可操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以往大纲不同,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就是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增加了学生成绩进步幅度、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用的成绩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考核思想的转变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创造了条件。因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身性、活动性、游戏化为主,其终极目标难以进行测量评价,效果主要体现在参与、体验、过程等方面。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体能、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评价方式应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的等级评价制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首要前提是要求广大的体育教师既要懂现代体育科学知识,又要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斯腾豪斯提出:“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广大体育教师的每一堂教学课上和其它教育活动中。如果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缺乏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需的观念、知识、能力,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思路、策略、措施、内容和方法,不学习提高自身民族传统体育素养,这支“主力军”将难以利用民族传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种短训班、学习班和研讨会等,一方面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另一方面提高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理论与实验水平,造就一大批理解、适应和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师群体,消除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和组织教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与实验改革,提高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化的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为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课程资源创造条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化,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和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性强,所用器材标准不统一,社会需求量少,也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因此生产厂家在开发器材方面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课程资源的操作性。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动员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自制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器材,并将其引入课堂,择优推广,另一方面要利用实施“课程标准”的契机,组织协调,尽可统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场地器材标准,便于厂家的生产,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小明等.民族传统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范本祁,杨慧.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02). [4]熊静梅.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吉首大学,2008.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数字化坏境下小学美术课程的构建-谈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应用
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课堂导入、教师演示、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学生展示这几个环节进行的。美术课是要满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材料的运用了解艺术的多样形式,对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单一的教学形式会让美术课局限于创作美术作品,而忽视了它的研究性价值和应用性价值。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社会需要创新型的复合人才。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时代的巨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不仅重塑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前沿中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应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网络的普及使教育再一次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更具有独特风格,美术教学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可视性,应用网络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数字化下的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互联网时代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进步,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教育研究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教育学术界的教育理论流派纷呈,美国杰出心理学家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于1999年出版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一书中,研究人类对于科学知识的科学认知规律,对教师、学校工作者以及教育政策制定者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由斯特弗和盖尔主编的《教育中的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建构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习者是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教育的关注点也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以及认知的形成。
认知心理学创始人奈瑟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倡导者西蒙主张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强调关注环境对智能的影响。1991由剑桥大学出版的《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认为知识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景间的互动产物。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性。《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强调学习环境是不同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不是为传统教学中的学习设计的,而是为善于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学习者创设的。
“认为学习既不是传输过程也不是接受过程,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地、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活动反思”。《贾斯珀项目》将知识的学习视为一项完整的、真实的任务,在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立足课堂、拓展课外、超越课堂,是学生面向真实社会中问题的解决。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新一直追随着西方的先进理念,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任务。闫寒冰所着《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一书中探讨了关于教育理念转型的问题,强调教育中心的.转变、教育技术的转变,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学习的机器,而是培养学习者即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其理论基础也是来自于建构主义。
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整齐划一的美术教学效果,为了能使课堂有新意,教师都乐忠于把精力放在课件的精美制作、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规律。学生们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完成学习的。数字化下的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支持教学的工具,教师不能仅仅依赖于形式上的“作秀”,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我们追根溯源的思考美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使学生感受美、热爱美并将美与实际联系起来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如何能让美术在学生们的学习乃至今后的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规矩、听话、画面效果漂亮、整洁成了美术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仅以画面的最终效果作为教学评价,而忽视学生个体在整个学习中的综合评价,使我们的教学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数字化学习下有多种教学模式如:数字化一对一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合作式学习模式、网络远程教育模式等。任何一种模式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间只能成为互补的关系,并不系统。但是计算机网络作为教育技术仅仅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起到一个技术支持,换句话说它仅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我们不能简单地视其为工具,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如何拓展它的价值。而数字化下的项目学习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不断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数字化的项目学习目前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但只是偏重于文化学科,对于艺术类的美术学科来说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美术作为一门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审美情感的学科,一直处在校本科目的角落里。美术学科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语文、数学、自然科学、音乐等,因此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学科的生活性、实用性、真实性、综合性往往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很难体现。
研究方法及思路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目前中小学美术课堂的上课模式及效果,根据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并选定一个小学进行美术课调研试验,选取部分班级开展数字化下的美术项目学习,作为自变量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和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美术项目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以及开展项目美术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在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项目学习相关着作,设计美术项目学习案例并实施开展教学。
论文的创新
此篇论文是以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贾斯珀项目为理论基础,打破以往美术学术着作过分强调学科中心,过分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试图探究美术学科与项目学习模式的融合,注重美术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真实情景的情感体验中进行知识的构建,美术情操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以及高级思维的培养。
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确定论文题目 20xx年xx月19日
第二阶段:撰写毕业论文阶段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20xx年xx月19日~20xx年2月18日。
撰写论文初稿 20xx年2月18日~20xx年3月25日。
撰写论文定稿 20xx年3月25日~20xx年4月22日。
第三阶段:毕业论文答辩阶段 20xx年5月30日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 西部地区中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 途径和对策 论文摘要: 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体育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制约而显得相对薄弱,又受旧有体育教育模式的束缚而忽视了对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面对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机遇,面对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需要,面对广大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将发掘、整理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校体育多样化,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特色,而且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1.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实施机构和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学生体验的地方。体育课程目标只有落实到学校层面,与具体的学校体育特点和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就会落空。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看,它正是针对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课程而采取的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强调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了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因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特别需要凸显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由于体育基础、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同,人对体育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则为适应这些差别奠定了基础。 2.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力进一步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体育教学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教学内容离不开田径、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技术从小学学到大学,重复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需要,严重忽视了学生民族文化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挫伤了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西部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对增进人类健康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弥补学校体育经费短缺、体育活动场地不足,满足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使学生成为高质量的综合素质人才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3.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 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制定,习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唯教材是从,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在自我拥有选择余地的课程面前感到束手无策。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武术、毽球等少量内容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外,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进入中小学体育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材的“拿来主义”,取而代之的应是学校、教师根据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将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只有广大体育教师该深刻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解、参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体育教学资源的工作,民族传统体育才有可能真正地进入到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当中。 建立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为建立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在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次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来优选民族传统项目,最后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化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依据,以学生需求、兴趣、能力与体育基础为前提,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转化为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教材和手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教学应以学生力所能及,可以接受并能产生强烈参与愿望、便于应用与推广为前提。教师应通过教学化处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终身受用。安全性是选择的前提,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必须取消那些危险性大、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内容。 探索、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建立科学和可操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以往大纲不同,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就是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增加了学生成绩进步幅度、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用的成绩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考核思想的转变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创造了条件。因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身性、活动性、游戏化为主,其终极目标难以进行测量评价,效果主要体现在参与、体验、过程等方面。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体能、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评价方式应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的等级评价制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首要前提是要求广大的体育教师既要懂现代体育科学知识,又要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斯腾豪斯提出:“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广大体育教师的每一堂教学课上和其它教育活动中。如果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缺乏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需的观念、知识、能力,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思路、策略、措施、内容和方法,不学习提高自身民族传统体育素养,这支“主力军”将难以利用民族传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种短训班、学习班和研讨会等,一方面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另一方面提高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理论与实验水平,造就一大批理解、适应和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师群体,消除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和组织教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与实验改革,提高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化的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为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课程资源创造条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化,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和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性强,所用器材标准不统一,社会需求量少,也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因此生产厂家在开发器材方面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课程资源的操作性。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动员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自制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器材,并将其引入课堂,择优推广,另一方面要利用实施“课程标准”的契机,组织协调,尽可统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场地器材标准,便于厂家的生产,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小明等.民族传统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范本祁,杨慧.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02). [4]熊静梅.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吉首大学,2008.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额.....这个有点难...好吧,你联系我我偷偷告诉你我先给你弄个样板,我这个也是百度出来的哦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十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二等奖。2005年5月,作为活动总结性论文《“走进乡土——南村人文考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思考》,获广州市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论文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2005、7—2007)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2005年7月开始,我校英语、历史、地理分别申报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快速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初探——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四课题成功获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第二批和第三批立项。课题成果取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的良好成果,标志着我校校本课程研究由学科实践活动进入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为开展全校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如英语科课题组以《南村人文读本》为蓝本翻译开发了《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学科校本教材,课题组把南村本土文化与英语科课堂教学相结合,将统编教材提及的传统文化例子用本土文化作替换,尽量在英语课堂的相关主题中进行渗透,利用本土资源运用到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交际。此外,他们尝试在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测试中作为阅读材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整体的英语教学效果;地理科组王小慧、高健仪老师主持申报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课题,紧扣社会实际,以学生周边的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了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一方面,在该课题进行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了整个调查研究活动,参与问卷调查设计、调查、统计,而且让其根据调查时自己的感受,撰写小论文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深刻认识到失地农民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课题研究所建立的资源库与课题组继续开展的“南村镇城市发展历程研究”共同构成我校“城市化研究”校本课程和乡土地理教材的一部分,该课题的学生成果还获得番禺区开放性作品一等奖;历史科组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成果——《南村人文读本》全面梳理了南村地区的人文资源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渗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由南村镇人民政府出资、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广州地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乡镇地方历史教材,免费发放到南村镇辖区内中学以及部分小学作为乡土历史文化读本,对承传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月, 《南村人文读本》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乡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南村人文读本》开发背景与编写体例探析》先后获广州市“教育创强与校本科研学术研讨会”及教育教学论文评奖活动一等奖、番禺教育学会第19届年会论文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2007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和评选二等奖,2007年9月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科组的另一课题《<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的结题报告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研究报告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区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尝试——《番禺历史与社会》(初稿)乡土历史读本的编写体例与成果特色》获2007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论文年会评比一等奖。2005年11月14日, 我校历史学科曾代表番禺区历史科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高级研讨会(沙湾红基小学现场会)并作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思考——番禺区南村镇乡土历史读本(教材)的开发历程与探讨》的发言,得到了与会的全国教育专家和名校长、教师的广泛好评及区、市教育主管领导的肯定;2007年3月, 我校历史学科参加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结题鉴定汇报会,作《<番禺历史与社会>乡土历史读本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汇报发言。3、(2007——今)校本课程的整合与全面铺开、特色发展阶段到2007学年第二学期,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而刚刚完成结题鉴定的番禺区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也将进入课题深化与成果推广阶段,再者,像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已开展多年的开放式考试(查)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9月28日,我校申报的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科研大背景下被批准立项的,与此同时,我校已成为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成化研究》实验学校。所以,我们很幸运有了以上的教研背景,我们将整合转化、完善、提升我校在学科实践活动阶段所形成的,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依靠本校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同时依靠校外教育专家的智力支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从而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开展本课题研究1、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校本课程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开发的目标指向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实现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从而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谐有个性地发展。2、是学校特色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校本课程的关键要把握好“校本”和“发展”两个方面,即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南村侨联中学是一所由镇政府牵头,港澳同胞联合捐资兴建的公办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随着南村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镇政府加大对我校基础设施的投入,我校在学生素质,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期末考试和中考多年超过区平均分。但学校教学中偏重知识灌输,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层面上,忽视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多有存在,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改变学科教学上,重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轻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尤其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为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开发有主题的、综合性的、探索性的、以专题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尝试。3、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教学、教育手段和方式等。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本身构成了课程实施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我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面临的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结合点,在自我完善中寻找跨越点。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行为,从“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样做”向“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方向提升,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舞台。4、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而素质教育实质是和谐的,人本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教育部门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方面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性,其突出表现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试图将学生从原有的应试体制中解放出来,搭建使人的基础素质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发展的平台。所以,以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校本教育系列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张扬个性的机会,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达成和谐教育的目标。与此同时,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民主融洽的师生观等理念,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时空范畴内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通过创设和谐的环境,设计教学活动程序,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有效策略,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爱好主动发展,实现社会需要与自身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5、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我校所在番禺区南村镇,社会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荟萃,2007年底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作为教书育人的校园,南村侨联中学人文环境尚显单调贫乏,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结合镇政府对学校的第三期建设,学校运用南村镇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建设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特色和品牌已经是顺理成章,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正当其时。我们在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教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的基础上,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通过分析南村镇侨联中学的义务教育教育教学水平、人力资源和校园文化现状,调研和评估校内外课程资源特色与优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以学校校舍全面改建为契机,运用校内的教师专业优势和学生特长,校外周边得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运用到从学科教学、学校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办学宗旨与方向、学校品牌创建、教师发展等方方面面,最终积淀起校园人文精神,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品牌的发展。2、研究内容(1)调研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的人文资源与价值评价。我校所在的南村地区是广州南拓番禺的首要地区、“华南板块”的核心地区,历史上人杰地灵,物宝天华,是番禺乃至广州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适应急剧都市化的趋势,发展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前瞻性的社区文化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将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我校教师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挖掘南村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人文资源并进行价值评价。基于对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初步调查和对地方课程开发的普遍价值取向的分析,我们认为,南村地区人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第一;培养学生了解南村、热爱南村、服务南村的情感与价值取向,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保护和传承南村地区雅俗共生的文化形态和优秀文化传统;第三,促使南村地区包括天然和尚、黎遂球、高剑父、邬庆时、崔蔚林等文化名人的优秀文化和学术传统,海云诗书派、植地庄、七星岗抗日事件所体现的优秀地域品格精神,即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员岗飘色、南村刺绣、龙船头制作等所体现的优秀民俗工艺文化,从余荫山房、邬氏光大堂、黎永思堂和大量古民居等所体现的岭南广府民系优秀建筑艺术等一系列优势文化与教育部门提倡的主导文化的融合。 (2)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2006学年开始的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式推动阶段,第二阶段是课程规范阶段,第三阶段是特色发展阶段。我校将以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首先是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课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的四个要素进行规划,并遵循一定的开发流程(模式的基本结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设计,本研究主要采用系列专题模式、即活动领域——活动主题——研究课题——探究问题。其次、是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第一层是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第二层是课程化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第三层是课程设计的模式,具体如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活动领域,例如:人与社会 课程目标活动主题,例如:走进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研究课题,例如:走近南村历史名人 课程实施探究问题,例如:南村历史名人对我的成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评价第三、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实施的操作体系,按照理论学习——专家指导——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反思提升——形成成果的流程去操作。(3)校本课程开发开发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通的设计与制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展示班级风采,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度,从而建设各具特色、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通过对教室、办公室和走廊内科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良好愉悦,人文气氛浓郁的工作环境,提高师生的文化艺术品位,丰富其精神世界,建设具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烘托出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做好准备,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或步骤:第一步: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第二步:根据情景分析,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模式。包括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制订开发实施计划,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等。第三步: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试验。第四步:评价与改善,包括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的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的小组和全校交流评价。校本教材开发包括各学科校本教材课系列(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人文学科),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学校德育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学校品牌创建校本课程开发等。(4)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开发校园环境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和学校特色的新型课程。校园环境课程无所不在,它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从校园文化课程中会学到有益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其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建设和设施;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团体,奖惩制度等;文化环境包括学校或班级文化,如校史,校风,仪式或活动,如升旗,班会,学校大型活动等。这是实现环境育人的的重要途径。我校将要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成果:提取南村乃至番禺地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古迹和历史人物,如员岗村东汉古墓出土文物、禺南开拓第一人——东晋陈玄德将军、明末清初天然和尚、海云寺与“海云诗书派”、抗清民族英雄、牡丹诗状元——黎遂球、清末洪兵起义与贲南书院(沙茭团练总局)、岭南画坛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广游二支队与植地庄、七星岗抗日等设计成人物群雕或浮雕的形式,形成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校徽,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 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收集大量与本研究工作相关的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帮助研究工作顺利展开。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的需求和建议,调查分析教师、社会和学校教育资源状况,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社区调查等。3、行东研究法。立足于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校行政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共同参与,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最终上升为经验,以指导后阶段研究工作。 3、研究组织课题主管部门: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领导专家顾问组:卢炎安(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镇长)陈乃权(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吴岳冬(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姜 涛(番禺区教科所,副教授)冯永广(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志禧(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志海(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课题组组长:冯少豪课题组主要成员:肖东平 卞广清 朱光文 张凤云 高健仪罗伟丰 姜华 黄嘉斌 曾庆文 4、研究分工冯少豪: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全面策划、体统,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等;肖东平: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各学科与子课题之间的关系等;卞广清:负责组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申报与开题报告撰写、修改,组织课题开展等;德育美术组:张凤云:负责“兼爱思想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子课题和“岭南画派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组员:历史组:朱光文:负责撰写、修改开题报告、“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化研究”子课题研究;组员:谭春媚英语组:黄嘉斌:负责“南村镇乡土特色英语教育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组员:唐容珍、何燕琼、刘善静、崔燕梅地理组:高健仪:负责“南村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组员:王小慧政治组:曾庆文:负责“南村镇乡土人文政治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组员:刘伟民信息技术组:罗伟丰: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信息技术资源库建立”子课题研究;组员:语文组:姜 华:负责“海云寺诗派语文乡土诗歌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选编”两子课题研究;组员:吴道政 5、研究进度第一阶段(——):准备酝酿阶段。(1)转化、完善、提升我校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2)组织专家讲座、课题理论学习、校外学习等;(3)课题论证与申报;(4)各子课题组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料搜集、整理(5)学科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学科的课程计划。各子课题和科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和申报,包括各课题行动研究方案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6)开题报告;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1)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2)汇编教师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集,校本课程系列成果,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等;(3)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校园文化:包括场文化、廊文化、墙文化、办公室文化等物质文化,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等非物质文化。第三阶段(——2009. 9):总结、鉴定、交流阶段。结题报告、专家鉴定阶段性交流总结(结题报告、音像资料、成果展示) 6、经费分配(1)经费的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资助万元,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政府资助5万元,学校自筹万元,总计6万元。(2)经费的分配:专家顾问费:1万元科研业务费:2万元图书资料费:1万元印刷出版费:2万元7、预期成果(1)课题结题报告;(2)编成“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系列丛书:a教师论文(或教学案例)集;b校本课程分为“四个系列”——学科活动系列、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校园文化课程系列等,四种类型,读本类、学材类,教材类,专题资源库类等;c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3)校园文化开发成果(方案),包括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成果: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4)课题成果资源库或网页。
你要看一下你自己究竟研究的是哪一方面,您小学教育只是代表你的专业,要看你具体研究的哪一个专业方向,跟你所擅长的去确定题目,你也可以找你的老师去商量。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
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
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1、浅论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2、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4、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5、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7、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浅探
8、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9、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0、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成长式评价的研究
1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应注意小升初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
1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4、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15、关于"包容教育"的理性思考
16、探究制约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因素
17、对合作学习热的"冷"思考
18、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19、新课程理念下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20、谈"对话式"课堂教学
21、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22、《苏北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23、"留守孩儿"教育策略和实践研究
24、"元认知理论"下优化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
25、谈对话教学的现状要素及其理想定位
26、关于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27、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8、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29、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30、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31、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32、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33、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34、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35、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36、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论文的选题题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亲历、探究、感悟——指导学生西瓜栽培的实验案例
2、学生喜欢语文书,却不喜欢语文课——一次发书后的反思与实践
3、让语文作业与“大头贴”同具魅力
4、“蝴蝶”飞起来了——浅议一堂新课标下的自然课
5、培养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浅谈写“数学日记”的意义
6、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静思默想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7、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特殊的葬礼》教学随想
8、感悟评优课《神秘的地下宫殿》
9、让学生变成“读书郎”——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初步尝试
10、“课改热”后的“冷思考”
11、德育,需要教师“共同遭遇”
1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冷思考
13、自编教材,其乐无穷——记一次数学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14、大拇指教育的智慧——浅析赏识教育
15、掀起你的盖头来——是是非非话“奥数”
16、沟通,预约语文教学的和谐有效——一次特殊的语文回家作业引起的思考
17、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18、数学课堂的生命——走进学生生活——低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19、不急着演——苏教版第八期《推敲》教学片断反思
20、诗意地栖居,幸福地享受——浅谈语文课堂诗意地追求
21、让考试的感觉象春天——小学体育学科考核评价的探索
22、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23、情感元素,让德育课堂洋溢生命的气息——从执教《有多少人为了我……》谈起
24、让你不再“听”数学——浅谈提高探究有效性的三点做法
25、小组合作,你准备好了吗?
26、论小学教育中的“赏”与“罚”
27、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艺术课《猜猜我是谁》教学案例与反思
28、书山有路“疑”为径
29、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收获
30、课堂:因朴实而精彩!
31、关注学生:从现象走向本质
32、透视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
33、用爱心营造阳光——刍议“新时期孤离学生”与教育的急功近利
34、当数学课遇上网络——从一堂数学网络课说开去
35、让“作业”和“自由”共舞
36、错误,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
37、教育随笔——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38、羽化课堂生命
3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化解读
40、感悟快乐的课堂情绪——谈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41、给孩子一个金话筒——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42、收放·适度·并重·反思——三年级乘除法竖法计算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3、寻回教学目标在教师心中的位置
44、爱可以这样表达——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探讨
45、“做数学”,让智慧出在指尖上
46、让童心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浸润和飞扬——浅谈校本课程的开放和使用
47、在缘情会文中还“语文味”于课堂
48、老调需重弹,钻研是真经
49、活起来的“精彩”——作文课教案从“有”到“无”的思考
50、数学离生活究竟有多远?——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数学课堂
51、太仓市小学体育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52、构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脚手架
53、让爱“导航”,请严“护航”——试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
54、在文本中成长——《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55、优化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谈《角》的教学
56、绿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57、语文教育呼唤人文性
58、让批评充满人情味
59、让阅读课“写”起来
60、“协商”——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61、亲近“白纸黑字”:谨防阅读教学平面化
62、爱的吐蕊
63、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
64、校本课程“识字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的生成和实施
65、融入生活,超越文本,碰撞情感——我对《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初浅认识
66、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67、一颗被丢弃的红五星
68、儿童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和反思
69、多渠道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70、感悟——语文教学活的灵魂!
71、构建绿色音乐课堂,把音乐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
72、让作文充满生命的绿色——浅谈小学生个性写作的培养
73、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
74、从新的视角探究儿童画教学的指导方法
75、低年级语文课引导学生“倾吐”的`做法和体会
76、用语文细节创设书香四溢的班级文化点滴谈
77、读书——永远的情怀
78、小学教师课堂困境成因的社会性探析
79、晨会,一道可口的精神早餐——通过晨会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80、我们怎样开始上课——关于“上课开始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81、体验:让阅读教学课堂绽放生命之花
82、对“生活英语”打假
83、丑小鸭在这里变成天鹅——浅谈一年级新生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培养
84、浅议教学难点与难点教学
85、“温柔”是一剂良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人性化教育例谈
86、给学生一对能遨游书海的翅膀——浅谈小学快速阅读教学
87、课堂,让语言与能力同构共生——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88、我和秋天有个约会——小学语文《秋游》教学例谈
89、课堂: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小学语文学科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90、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塑音乐新课堂——浅谈师生角色互融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91、给予什么
92、别让精彩与课堂擦肩而过——例谈语文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利用
93、论师生交往中理解关系的缺失与重建
94、理解:语文课堂生活的诗意状态
95、三思“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
9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97、有效教学,源于“适度精彩”——对新课程下数学课堂教学若干过度现象的反思
98、基于理解的朗读才有生命力——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三引领”
99、回归生活,紧贴教学,触及心灵——“构建生活课堂,实施生活德育”研究初探
100、让每一片花瓣都散发芬芳-案例研究四则
101、还学生言语的权力
102、短信,让心灵“零距离”
103、数学学习中的“听、说、读、写”
104、打造校本教研文化,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105、一个都不能少——浅谈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106、成就真而美的课堂——美术公开课教学本质的突围与坚守
107、真实,在过程中凸显——堰桥中心小学校本教研阶段性回顾总结
108、增强生活体验,让学生享受“绿色作文”
109、生成:课堂教学的本质与诗意所在
110、谈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
111、智慧在这里徜徉
112、智慧课堂:让课改向理性深处漫溯——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之文化书写
113、从纠缠到和谐——与品德学科的两组课程对话
114、生命之花在文化严霜的摧残下凋谢——应试教育对生命的摧残及其文化归因
115、终极关怀:现代教育应有的视界
116、从课本、课堂、课程的基本含义看教育的三种境界
117、数学教学应突出学生的数学思考——兼对课改实践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118、新课改,让数学课本默默地离开?
119、音乐,让美术课堂更多彩——浅谈美术教学的情趣教育
120、善待错误,点“石”成“金”
121、作文,要说爱你也容易
122、我的一堂标点教学课
123、赢在起点——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
124、数学游戏是儿童获取数学礼物的最佳方式
125、煎、炸、烹、妙——美味英语课
126、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策的浅析
127、关注生成,保留课堂真实本色
128、直面心理惩罚
129、让“流行”的课堂多一点理性的思考
130、抓契机,重渗透——谈小学低段作文意识的培养
131、让学生在日记中获得精神的成长——新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32、让计算教学“活”起来
133、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
134、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谈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
135、教师成长:滴水穿石的守望
136、口语交际教学的再思考——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症结及对策
137、学名师上课
138、学海泛舟心有舵——课堂生成问题处理的导向
139、真诚对话,让阅读充满人性关怀
140、作业“变脸”,价值提升
141、教学资源:从“被动使用”到“有效开发”
142、听的精彩,听的收获——培养学生听力阅读的心路历程
143、我们在对话中成长——校本教研案例一则
144、悟出语文学习的灵性和情趣,练出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价值
145、让课间活动成为孩子生命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146、换一种评价——小议“即时性学生评语”
147、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相关政策分析
148、从“文本”到“人本”——谈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149、痛着,并成长着——我对挫折教育的一点认识
150、打造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底气
151、当前小学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152、课改不需要作秀——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问题
153、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154、让智慧奔涌在笔端——学生撰写“流动日记”随笔
155、让学生的“自主”不浮于表面
156、花开有声——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早恋”情结
157、倡导有生活意义的语文对话
158、语文,再语文些
159、课改,盲目跟风要不得
160、慎防“泡沫改革”
161、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教师的发展
162、课堂,激情的旅程——浅谈语文课堂中有关动态生成的几个问题
163、开启思维之窗,让风自然流动——语文学科思维训练之我见
164、过程——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
165、授“语”以“渔”——谈如何拓展中年段学生言语实践的空间
166、自己摘的果实最有味儿
167、反思,魅力无穷——记《观察物体》一课某一片断的改进过程
168、课改,更应演绎常态课的精彩
169、谁为我们的成长负责——教师成长的困惑与反思
170、让孩子真正拥有“权”
171、二次讨论,打开语文课堂一扇窗
172、守住文本价值的底线
173、低年级学生也能成为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174、“得寸进尺效应”给我们的思考——我对转化“差生”的一点想法
175、期待的美丽——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176、合作时机选择:从“随手拈来”到“恰到好处”
177、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五大突破
178、警惕评价中的负面效应——对低年级语文教学评价现状的思考
179、小学生职业志向的调查研究
180、用对话式教学重构语文课堂
181、别忘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对私拿他人物品行为的个案干预
182、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执教《摆的研究》一课后心得体会
183、我爱我的读书卡——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思考与实践
184、切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从一个案例谈课堂活动
185、在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之间寻求平衡
186、面对“麻烦学生”的教育反思
187、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中——从一堂识字课看探究学习
188、教学的成功从“课前预设”开始
189、感悟不能,让训练走开
190、“读”占鳌头
191、赏出“水”来,品到“渠”成
192、梅花香自苦寒来——抓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
193、少讲新奇典型,但求平常真实——谈学生习作的取材
194、浅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
195、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使用的研究
196、领悟语文教学的春天——浅谈构建语文新课堂
197、在课改中重建我们的校本科研文化
198、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199、“学生插嘴现象”的理性思考与应对策略
200、从视觉文化角度看课文插图的现代教育价值
201、几经风雨,初见彩虹——开发校本课程《小公民》的实践与思考
202、“教学机智”的养成与实践
203、于细微处解读学校团队精神
204、数学课中“挑战性问题”设计之初探
205、“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206、数学学习别“冷落”了课本
207、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求平衡——谈新课程下的课堂常规
208、让孩子拥有阅读的三大礼物:兴趣,方法,习惯
209、数学阅读:引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210、让课堂流程在动态生成中“变奏”——谈《长方体的体积》的两种不同教学方法
211、网络教学热的冷思考
212、让“别样的声音”变得精彩
213、“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实施有效教学,关注预设与生成
214、情感,还朗读美丽的容颜——从学生的朗读谈朗读教学
215、莫让“人文”虚化了语文——教《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有感
216、什么样的数学吸引学生?——《角的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
217、追求真实的课堂教学——对公开课的一些思考
218、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
219、让语文走向生活
220、“孩子,别趴下!”——防止“差生”向“接受失败者”转化的策略
221、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追求
222、将新闻引入语文课堂的尝试
223、校长追求什么?——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
224、以意逆志,活化对话——新课程视野下阅读对话的价值审视
225、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浅谈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226、对话——生命因你而精彩
227、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三“心”二“意”
228、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回归
229、渗透数学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230、让孩子过有道德的网络生活
231、自主参与,探索创新,享受学习,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232、让学生插上“积累”的翅膀——浅谈新课程下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践
233、建立记录袋,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234、给小草开花的时间——谈课堂教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
235、生命化教育:对“流行的激励”的理性思考与追问
236、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37、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238、思维——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几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对比思考
239、数学课堂,我们迷失了什么?
240、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与评析
241、要给孩子的学习补充心理营养
242、再现生活,享受快乐——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43、班级特色文化——学校德育的新天地
244、以“境”促“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在低年级实施“创设情境,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模式
245、沟通与交往从容,谈吐与智慧齐飞——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46、让数学和文学联姻
247、《小班探究性阅读教学片断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
248、给我一个“支架”,我将……——浅谈“支架式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49、“亲近母语,快乐阅读”——低年段“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阶段性研究报告
250、让音乐课堂在“人文评价”中前行
251、在数学教学细节中体味多元评价的魅力
252、表扬或批评,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态度?
253、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补白艺术的价值
254、浅谈小学校本人力资源的管理
255、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果分析
256、浅谈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策略
257、陶行知的经验论及其现代启示
258、一切从“心”开始——创设小学低年级数学的生命课堂
259、小学思品课旧大纲与新标准之比较研究
26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农村小学古诗文诵读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261、心灵相约——做一位教育的艺术家
262、不可低估的动漫魅力——将动漫引进美术课堂中
26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思考
264、实践“对话”课堂
265、从对话的理想到理想的对话——由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对话想开去
266、一次交换试卷的风波
267、童真,童趣,童心——童谣与儿童美术教学的研究
268、《小学语文生活化导学片段的设计与实施》结题报告
269、巧妙运用“相似论”提高教学有效性
270、让“问题教学”彰显新课程理念
271、新课程下,寻找数学教育的平衡点
272、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牵——打造“心心相印”的班集体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策略
273、追寻最美的阳光仙——由心理辅导访谈带来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考
274、音乐始于人自身内——有感于柯达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275、语文创造力构成的心理因素及培养
276、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把低年级数学教学童趣化的几点做法
277、“诺亚方舟”是否有我们的风吹过——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的研究与对策
278、当心,别让表扬变为美丽的“谎言”——论表扬孩子的误区
279、精彩源于学生的“错”
280、基础教育场域中教师对学生的“新”评价
281、理性思考,诗意创作——从创作《月光启蒙》看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282、课前调查——你开始了吗?
283、蓄情·体情·抒情——浅谈阅读教学的情感流程
284、别“伤”着孩子——当今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隐性伤害”的一点思考
285、用“延时评价”点击学生心灵的鼠标
286、让课外阅读成为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餐后甜点”
287、今夜没有暴风雨
288、让课堂变“水平如镜”为“波澜起伏”
289、创设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亲”数学
290、自觉进行“知识教学的革命”
291、以生活为本,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292、我会和一年级小朋友说话了——浅谈教师口语的艺术表达
293、创设“听”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94、《小学“学习地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95、晨会,您有效利用了吗?——晨会活动开展现状剖析及整改策略
296、在学生眼前悬一把“青草”——让“草香”飘逸在课堂始终
297、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诗意的栖居”
298、沟通往来于文字之间——谈谈数学作业的批阅方式
299、别让文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300、不该小视的——课堂“小结”——浅谈《品德与生活》课堂小结环节的设计
301、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爱上写作的理由——从作文评语入手指导学生写作
302、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诗意的栖居
303、“亲情、和谐、创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304、对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几种误区的诊断及治疗
305、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构建生态课堂——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06、潜心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动态生成过程
307、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308、论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
309、数学“生态课堂”建构刍议
310、演绎数学文化,倾注人文关怀——为数学课堂画上文化的坐标轴
311、议教学中学生的从众行为
312、“数”山有路巧激趣,学海无涯“乐”作舟
313、小学语文课上渗透人格教育——浅谈学生自信培养
314、关注课堂生态,构筑生态和谐课堂——由教室中出现的“中间地带”说开去
315、金玉当作外,败絮勿为中——浅谈合作学习之“橘”
316、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初探
317、从“必然”中求得“自为”——班主任工作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的深入研讨
318、让儿童的“梦”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回归
319、《小学班级特殊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首要任务就是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模式,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培育、以及小学科学课程教材的选编与利用、到小学科学教学课堂设施的建设、小学科学课堂的师资力量的思考与实践,建立了新课改后符合当代小学生特点,支持新课改的进程,贯彻落实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政策,促进小学科学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资源开发;资源利用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种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价值在于教学者的开发与应用。通过教学课程中,课程所围绕的中心要素而展开教学模式上的总结,小学科学课程资源都要开发模式是有迹可循的。根据开发者的不同,有专家主持开发模式(学科课程需求—专家主持开发—师生利用资源)、教师主导开发模式(课程教学需求—教师主导开发—学生消费资源)和学生主体开发模式(教学内容需求—学生主体开发—学生共享资源);根据资源的特点及需求的不同,有满足需求开发模式(学生需求—资源调查—遴选优化—资源利用)、弥补缺陷开发模式(资源调查—诊断缺陷—资源创新—资源利用)和突出优势开发模式(资源普查—提炼优势—校本课程—资源利用)等。这些模式的构建有效引领和指导了一线教师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
二、小学科学教师资源培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执教者,我们将这部分人群称为小学科学教师。小学科学教师资源是实施小学科学课程的首要条件,小学科学教师是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鉴别者、实践者、教学经验的总结者。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中具备这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教材,二是教师。而小学科学教师具备了素材资源与条件资源的双重属性。故此,小学科学教师是小学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小学生在小学科学过程中所汲取着知识范围、知识深度、知识框架的完整度。好的教师能将学生的整体素养带到平均水平以上。
尤其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灵的生长发育阶段,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迫在眉睫。小学的教师不仅是小学生成才的教师,更是引导小学生人生第一步的导师。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都是小学科学教师资源培养的重要方面。在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将小学科学教师资源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小学科学教师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原动力,教师应在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根据根据小学生的个人情况因材施教。教师要以能力、需求、经验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构建科学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提升科学课程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力争成为科学教学的研究者、促进者、建设者,让小学科学教学走向专业化。
三、小学科学教材自主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教材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是指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中传授学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的一切材料。小学科学教材包括:教科书、练习题、讲义、知识框架图、阅读材料、提纲、参考书、多媒体影像等,本课题所说的小学教学材料主要是指教科书。小学科学教科书是由小学科学专业的课程专家、优秀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完成的。
自主开发科学校本教材是新课改后对科学教师提出的又一新要求。这种要求不仅需要科学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更需要教师髙超的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提出了“五性”原则,即教材定位符合办学理念,体现发展性;内容选择了解学生需求,体现适应性;过程设计发挥教师特长,体现主体性;版面形式学生喜闻乐见,体现趣味性;教材使用注重分层指导,体现功能性。四、小学科学实验室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落实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不仅需要小学科学教师资源的软件力量,更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建成。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第一阵地,是小学生在校园学习小学科学、构建知识框架、总结学习实践经验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硬件设施对小学生学习小学科学促进,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简单化向复杂化过度,科学知识的认识会随着学生的年级逐层加深。故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建设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帮助学生思维具象化的最佳途径。
小学科学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循六大原则:科学性原则(指实验室区域的划分、设施的安置要按科学规范进行,实验室的内容涉及广泛、学科交叉,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领域)、严谨性原则(指实验室内张贴的名人画像、格言警句、操作规范图片等要体现严肃认真、活泼健康的氛围)、趣味性原则(指实验室陈列的实物、模型、标本要醒目,展示学生的成果等要有趣味)、互动性原则(指学生采用小组活动方式,每小组共享一个实验操作台,便于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动,同时师生可以共同使用一个更大的实验台)、实用性原则(指实验室内产品的配备和工具、仪器、材料的摆放要实用,符合学生探究的需求,管理方便,开放时间长)和安全性原则(指水和电的分离,给、排水系统一律设置在教室周边,安装安全电源系统。防火、防毒、防伤的“三防”措施及应急处置办法缺一不可)。
资源的问题,特别是如何让这些资源有机组合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科学课程值得系统地研究;再如如何构建一种学校、社区、社会的联动机制促使社区、社会主动提供资源满足学校科学课程所需,学校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直接服务社区、社会,如此形成学校、社区、社会的良性互动循环,非常值得研究;再如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作为最富时代气息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本课题研究中虽有所涉猎,但还很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值得深人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课程标准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永庚,周扬.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余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J] .教学与管理,2008,(3).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全球教育展望,2001,(8)
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学生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研究及综合论述的方法,探讨在学校体育基础课程改革下,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其开发的意义,具体措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旨在为今后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近年来,国家课程开发受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巨大挑战,一些局限性与弊端日益呈现出来,其表现为容易脱离学校教育的具体条件与实际需要,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过,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策略与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却凸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必然,同时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提供了动力。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非常迫切的课程革新任务,也必将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1]。 1、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一经提出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寻找立足点,以期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力与责任的增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在已有的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中,对于校本课程的界定一般是相对国家、地方课程而来[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为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发的,旨在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 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及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体育课程的过程[3]。教育部于2000年12月新制定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中小学课程编制的30%-50%的权力下放给了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2]。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从以前单纯的教学内容讲授者,转变为现在的教学内容开发者、讲授者以及课后调控者;从以前单纯的师长,转变为现在学生的老师、朋友,这些都是教师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表现。 3、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坚持健康第一,传承民族文化 在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正确理解竞技与健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内脏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自己精力旺盛地学习和工作。而现代竞技除强身与表演之外,还包括一个向人类体能极限挑战的含义,其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地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3]。因此,在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尽量多选择与本校实际情况向符合的一些运动项目,例如:在云南地区的很多学校就可以开展竹竿舞、踢毽子或者民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这样一来,即满足了学生的学生兴趣需要,也传承了民族文化,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举措。 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爱上运动 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们参加运动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是体育人的追求,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因此,体育只有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健身运动。“体育原本是玩出来的文化和教育,玩和体操被科学化和学科化以后,人们期待它能成为培养健身能力和娱乐能力的一门学科,但后来体育课却不明不白地和竞技拉紧了手,反把身心健康这一主题淡化了”[3]。目前,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竞技体育所占的部分还比较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比较老套、死板;另外,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意识也根深蒂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能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就更少了,能把体育课上所学项目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了。 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国务院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强调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总之,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无偏袒,无特权。让所有学生在一个公平、平等的环境里面学习;第二、区别对待特殊人群,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和其它同学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第三、教师要善于发现个别学生的特长或优势,并引导其大胆的表现出来,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学或测试的尺度,切勿“一刀切”,以免打击身体素质较差或基础不好的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总之,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在评价手段上,都应该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能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4、建议 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 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因而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追求。但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体育校本课程纲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不再是“点菜者”而成为“菜单提供者”,选择的权利则交还给了学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有权和教师一起对“菜”的配料、制作工艺等进行改造,就是说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权利,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4]。
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论文关键词: 西部地区中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 途径和对策 论文摘要: 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体育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制约而显得相对薄弱,又受旧有体育教育模式的束缚而忽视了对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面对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机遇,面对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需要,面对广大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师将发掘、整理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校体育多样化,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特色,而且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1.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是体育教育的实施机构和场所,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学生体验的地方。体育课程目标只有落实到学校层面,与具体的学校体育特点和条件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否则就会落空。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看,它正是针对体育教育的核心——体育课程而采取的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所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强调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了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因而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更主动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人为本,特别需要凸显人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由于体育基础、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不同,人对体育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则为适应这些差别奠定了基础。 2.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力进一步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体育教学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教学内容离不开田径、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技术从小学学到大学,重复太多,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需要,严重忽视了学生民族文化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挫伤了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文化特征和多元价值功能决定其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和较大的课程开发潜力,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西部地区中小学课程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对增进人类健康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弥补学校体育经费短缺、体育活动场地不足,满足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使学生成为高质量的综合素质人才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3.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 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广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制定,习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则唯教材是从,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使他们在自我拥有选择余地的课程面前感到束手无策。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了武术、毽球等少量内容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外,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进入中小学体育的教学领域。“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材的“拿来主义”,取而代之的应是学校、教师根据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对体育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将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只有广大体育教师该深刻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解、参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体育教学资源的工作,民族传统体育才有可能真正地进入到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当中。 建立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为建立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在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次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来优选民族传统项目,最后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化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依据,以学生需求、兴趣、能力与体育基础为前提,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转化为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教材和手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教学应以学生力所能及,可以接受并能产生强烈参与愿望、便于应用与推广为前提。教师应通过教学化处理,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终身受用。安全性是选择的前提,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必须取消那些危险性大、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内容。 探索、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建立科学和可操作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体系,是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以往大纲不同,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就是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增加了学生成绩进步幅度、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用的成绩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考核思想的转变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创造了条件。因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身性、活动性、游戏化为主,其终极目标难以进行测量评价,效果主要体现在参与、体验、过程等方面。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评价考核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体能、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评价方式应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的等级评价制为主,提高可操作性。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首要前提是要求广大的体育教师既要懂现代体育科学知识,又要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斯腾豪斯提出:“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广大体育教师的每一堂教学课上和其它教育活动中。如果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缺乏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需的观念、知识、能力,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思路、策略、措施、内容和方法,不学习提高自身民族传统体育素养,这支“主力军”将难以利用民族传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种短训班、学习班和研讨会等,一方面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另一方面提高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理论与实验水平,造就一大批理解、适应和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体育教师群体,消除教师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和组织教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与实验改革,提高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化的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为民族传统体育转化为课程资源创造条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化,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和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规范民族传统体育场地器材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性强,所用器材标准不统一,社会需求量少,也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因此生产厂家在开发器材方面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课程资源的操作性。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动员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自制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器材,并将其引入课堂,择优推广,另一方面要利用实施“课程标准”的契机,组织协调,尽可统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场地器材标准,便于厂家的生产,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小明等.民族传统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范本祁,杨慧.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02). [4]熊静梅.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吉首大学,2008.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校本课程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虽是一个外来语,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许多中小学对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于是“校本课程”这一术语便由此而逐渐流行于我国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在我国的提出与之在英美等国的出现相比较,虽有一些相似的原因,但也有明显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缘由。所以,我们探讨这个概念的内涵时,须充分反映我国校本课程的特点。 一、校本课程的涵义和特点 (一)校本课程的涵义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1〕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校本课程的关联性,是指课程计划中的校本课程与同一课程计划中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校本课程只是新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但决不能取代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特有的重要功能,因而它必然要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其关联性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国家课程、一地方课程各自的总体目标具有互补性;第二,校本课程的总课时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总课时具有整体性,第三,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国家课程的育人功能具有辅助性。 校本课程的校本性,是指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这是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根本特征。首先,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一方面,校本课程的生成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要为学校办出特色而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以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即为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而设置。所以,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其次,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以校长为首的本校教师。第三,校本课程深深植根于学校。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机构成的一片沃土。它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的根深深扎在这片沃土里。 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作为育人蓝图和育人媒体的学校课程应适当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然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只提供学生极有限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校本课程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在这一方面的不足。当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时,它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种种特别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门类,让学生自由选择。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是逐步增强、分层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