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活着论文模板范文

活着论文模板范文

发布时间:

活着论文模板范文

每天奔波在家、学校这两点之间,生活的快节奏让我停不下自己那繁忙的脚步,好像停下来之后,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一般,不知道我该什么,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世间万物瞬间冻结在那个时刻,活着作文。 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是这样。倘若问她们这么忙碌是为了什么?答案无非是赚钱养家、生活、购物等等。我从来没有仔细的想过,自己这么女里的活着,究竟是为什么?是为了钱?为了生活?为了购物?如果真是这样,等我死后之后又会得到什么? 古人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死的差别这么大?这或许是因为人的价值吧!孔老夫子为什么能够被后人歌颂?那是因为他生前的所创造出的种种价值是不菲的;牛顿为什么能够被誉为物理之

《活着》,写的一般啊,就是挺惨的.换个别的吧.

《活着》的经历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活着论文范文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5篇】优秀范文

世间万物都有生命,包括一棵树,一朵花,一株草;包括一只鸟,一头猪,一条鱼,都是同我们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我们应当去尊敬它们,就像尊敬我们自己一样。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1

人生,像一局落子无悔的棋,像一场锣鼓喧天的戏,像一片波涛汹涌的海……虽然我只是生活中一个平凡的过客,但也有一份我自己的精彩。

《书香》一文描述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他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但要强的他爱生活,爱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残酷又一次光顾了他,父亲因病重不治,也离开了他。悲伤中,小男孩又迎来了学费的困扰,好在一个好心人帮助了他,还免费为他提供大量的书。男孩兴奋地去拿了几本书,但不幸又发生了,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而那几本书还紧紧地撰在他的手中……

看罢这个盈满着悲伤的故事,我不禁为男孩凄苦的命运流下同情的泪水,同时也为男孩对书的痴迷而敬佩。为了读书,他至死都无悔。想想幸运的我呢?我的人生不也同样因为书而变得精彩纷呈吗?

生命因书而精彩。书,可以武装人的头脑,开启人的智慧。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说。人生最惬意的事莫属于夜深人静,坐再窗下,一杯香茶,一卷名著,四面荡漾的茶香与书香,使我的灵魂飘飞,慢慢升腾……

书,使我飘飞的身心来到荒岛,与鲁宾逊一起开始流浪生涯,面对并且克服困难;使我飘飞的心来到了黄土高原,体验安塞腰鼓的惊心动魄,激越高昂;是书,让我走进一个别人无法走进的世界,让我懂得什么是挫折的可贵,什么是顽强和勇气,什么是善良和邪恶……总之,是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精彩。

诗人的兴趣是优美的诗歌,作家的兴趣是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而我呢,我平凡得什么都不是,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兴趣嘛?不,不是的,我有,我的兴趣就是书。当我虚度光阴时,我会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警告自己;当我和朋友分别时,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见证我们的友谊;当我对自己失去信心时,我会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来鼓励自己。正因为这些书,我的人生路才变得花团锦簇。

远在天国的男孩呀,但愿现在的你不必为生活的窘迫而烦恼,能沉浸在淡淡的书香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2

我看见新闻正轰轰烈烈的播报一起谋杀案件,萤幕上看着影像搭配着听觉与字幕,心里千万种的情绪开始起起落落,于是我上网搜寻那些主宰事件的策谋者的背景,以及是以什么手法抛下失温的躯体带着满腹余情未了的终憾和罪名消逝于世界。我在点击里探索,连结一篇又一篇的记载,仔细的阅读被旁观的读者随意解读的犯罪因素与动机,或者在齐列的字行间替这起案件的笔录用几句话哀伤填上句号。

生活里相似的案件时常发生,还有一些企图等待犯罪的嫌犯正思绪交缠,而幕后帮凶隐藏于黑暗之中,那些焦虑、迷惘、无法挣脱、恐惧、失去希望的枷锁与生活的种种压力共同凝结成一股黑暗气势把生命批评得一文不值,而在最后一道情绪的涌起下,帮策谋者执行犯罪,压制了最后一线生命希望,于是,一起谋杀案件发生,让世界开始徘徊于死亡边缘,终究心里压抑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到底是谁,杀了自己……。

谋杀是一起重大的罪行,背负着一个生命的价值和精神折磨与悲痛,而在每个凶手犯罪后,承担罪行的往往是那些亲朋好友或者曾经相识的人的情绪与泪水,事发后伤心欲绝的喊叫也无法止住思念,崩堤的泪水跟着生命的逝去一同哀掉伤悲,他们被迫接受而且逼迫自己承认一个生命的离去,无助,无法挽回。

我在这些报导的空白处留下见解,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一桩桩的案件,我无法体会那些痛不欲生的内心压力和心泪崩溃的伤心氛围,但我却从中看见活着的希望,很多人对于这些新闻听过读过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去想过,那些生命无法像系统还原那像可以搜寻找回过去,生命只有一回合,没有再生性,存在于这世代的意义可大可小,透过对人生的探索,在疑惑与解答之中,从中体会生命的价值,也许可以不要把世界想的太复杂,很多的事换个想法就能改变,一旦失去生命的灵魂就连改变的机会也没有了。

我在这些事件里学到了活着是幸福的,而那些不懂生命价值的人是否也该从中得到醒悟与学会珍惜,而不要在黑暗中默默成了杀了自己的凶手。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3

这是一块怎样的岩石呢?岁月的霜刀在它身上刻下了一道道伤痕,灰褐色的“肌肤”嵌满的是千疮百孔的疼痛。它除了握有一把沧桑的古老,便再没有什么可以显示生命的富有了。然而就是这样一种苍老的生命,一种枯槁的生命,它的身上居然能生长出几片绿叶。

而那几片叶子又是怎样的形态呢?扇形的叶片上有一些细细的脉络,那么清新地伸展着。叶片嫩嫩的、绿绿的、柔柔的,上面有一些细细的绒毛,映着阳光,软软地透着一层质感。它们贴在岩石的表层,以纤巧的姿态展现着新生的美丽。它们是单薄的,不是一簇簇的,就只是七八片翠色,却能够在濒临死亡的岩石上勇敢地生存下来,我不禁惊诧于它们突破生命极限的力量了。

也许一切生命在青春或得意的时候,从来不会有谁去关注它的珍贵,而只有在它处于苍老或者某种困厄的时候,才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超越生命的高度。生命的魅力只有在与苍老相拥时才得以发现,生命的珍贵只有在与困厄的挑战中才得以体现,生命的价值只有在与强大压力的抗争中才得以彰显。就像这苍老的岩石,这嫩绿的叶片,不正是在与困境的竭力抗争中才得以完成它的壮美,才得以向天地之间证明生命伟大得不可轻视吗?

我忽然想起了在瑟瑟秋风中摇曳的野菊花。在其他花草都败下阵来的时候,唯有它以金黄的笑脸挽救秋天里的颜色。它是孤独的,然而又是成熟的,因为它懂得在万物萧条的季节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守住一份高贵的美丽,它懂得什么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很多人都羡慕春天的柳绿,秋天的枫红,很少有人去注意冬天的枯枝。在冬天,叶子纷纷离开枝头,老树光秃秃的枝干在呼啸的北风中发出“咯吱咯吱”不屈不挠的声响。在苍凉的原野上,在寒冷的冰雪中,还有哪一种声音能够叫响一个季节的沉默?还有哪一种生命让你感觉到与寒冷抗争竟有如此的力量?而那些树呢,它们把根扎实地伸向大地的心脏,竭尽气力与风雪抗争着,也许它们的肢体会被折断,而系在根部的希望却一直都在,因而它们的生命也就永远挺立着。

岩石的古老阻止不了叶子嫩绿的脚步,是因为叶子的生命是根给的,而根的希望就是让叶子拥有绿色,于是根努力地汲取所有的营养,才有了叶子如此生动的美丽。任何生命的抗争是要有目标的,目标有多远,生命就会走多远。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4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童年,那段欢乐时光在历经数年之后,难道会重新回来吗?时光匆匆,童年易逝,当我们蓦然回首时,就会发现成长的路上撒满了我们班驳的足迹。我们的心灵,也在成长中晃动;我们的希望,也在成长中萌芽;我们的生命,也在成长中充实。因此珍惜时光就是珍爱生命。

虽然我们现在还是羽翼未丰的小鸟,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可以奋斗,成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虽然我们现在还是一棵不知名的小苗,但是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小苗也会长成参天大树!一朵鲜花,当它还是一个小花苞时,便发誓要不断努力地生长,要开出世上最美的花来。

正如我们人,当我们幼小的时候,便有了梦想,立下志向,努力地朝理想奋发前进。当花朵不畏风吹、雨打、日晒,终于开出百花中最明艳的一朵花时,它是多么的自豪,多么的欣喜!当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困难挫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登上高峰的时候,他是多么的骄傲,多么的兴奋,多么的激动!

生命如画,有时浓墨泼洒,也有时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时轻吟浅唱,也有时高昂激越;生命如舟,有时一帆风顺,有时波澜起伏。而作为船长的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鼓足十二分的干劲把好航行的方向,勇敢的冲向大洋的彼岸,到达另一个新的起点!

青春飞扬,飞扬青春!我们飞扬在青春的天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就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向浩瀚的星空许下诺言,让年轻的心永不改变!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成长,我们无畏艰险,我们勇敢,我们自信,所以天涯海角任我们闯荡。就让我们倾注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心智,去感悟人生,感受生命。生命告诉我们应该执着,执着于追求,执着于前进。就让我们在成长的途中拾取那一串串脚印,作为我们成长的见证吧!

时间走了,成长的.脚印留了下来;岁月老了,成长的故事多了起来。生命若是一场赛跑,成长就永远是我们的征途。就让我们珍惜成长中的每一寸时光,珍爱生命中的每一次进取!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5

风轻梳过荒凉的大地,一抹绿色从泥土中钻出,又传遍万水千山,那是生命的不息,那是生命的不离,那是对生命的信仰。

戈壁上的狼图腾

广袤的戈壁上穿过一群藏羚羊,他们在头羊的带领下迁徙,却不知偷猎者的枪口已经对准了它们。“砰”的一声枪响,头羊已倒在血泊之中,藏羚羊们四散而逃。就在偷猎者准备猎杀更多的藏羚羊时,一群穿着破旧的袄子,留着扎成辫子的胡须的人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这下该他们四散而逃了,因为他们知道,这群在戈壁上风餐露宿,几个月不回家,拿着几把破枪就敢与他们拼命的人,是戈壁上的“狼图腾”。

只有戈壁上最勇猛的汉子才能被人们叫做“狼图腾”,他们为了保护藏羚羊可以不顾一切,哪怕是牺牲自己。这是一群最铁血也最柔情的汉子,在他们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生命的信仰在闪光。

荒漠上的金燕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好一幅豪迈的边塞美景,可她却无心欣赏,夕阳的残红打在她的背影上,使她显得如此萧索。回望玉门关,她想今生或许再回不到那杨柳依依的长安,再也见不到那儿时的故人,不禁落下两行清泪。坐在湖旁,看着自己那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似乎不禁又清减了几分。她要去与单于和亲,只因为她不愿再看见同胞战死沙场,不愿再看到草原上的人民受苦受难,她舍弃了自己,她是草原上的金燕——王昭君。

她为了天下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生命的信仰在她身上有了新的诠释。

生命的下跪者

在一处墓碑上刻有数不清名字的陵园中,肃立着许多西装革履的人士,原来,是德国勃兰特在访问波兰的烈士纪念馆。那里,刻着的都是二战时期牺牲的烈士的名字。突然,一个人扑通一下跪在了烈士陵园前,令记者和波兰陪同的外交官都目瞪口呆,因为下跪的那个人是德国的。这一个不是出自外交礼节的下跪,感动了所有人,因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是因为对生命的信仰才让一个曾为敌国的有着如此的举动,或许,波兰和德国曾是仇敌,但从那一刻起,两国人民因为对生命的信仰将开始友好的新篇章。

生命,经万年而生生不息,因为其信仰;生命,纵曾为恶敌也可以握手言和,也因为其信仰。

风轻轻吹过,必将带着那生命的信仰开遍万水千山。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优秀范文精选【5篇】

生命的价值就是如何限度地发挥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1

生命如那绽放于空中的一簇烟花,亮丽的色彩划过漆黑的夜空,勾勒出几朵辛酸和易碎的美丽;生命如那晨间绽放的花朵,眼中的滴滴清泪和肩膀微微的颤动,描绘着几许无奈和易逝的恐惧。

生命如花,如花绽放时的精彩与美丽,亦如花之脆弱,当时间的车轮碾过最后一瓣花朵,当秋风换去绿色的妆扮,流下的不只是花落的声响,还有那深深的“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叹息

当上天播下希望的种子,悉心照料着那萌发的嫩芽,这便有了生的起点。跂而远望,那无垠的天际和田野将是它将来展现自我的舞台。而这时的它却碎如瓷娃娃,生命所能承受的重量如浮毛一般,这时它是那么的渺小与无助,渴望爱的滋养,只有用心呵护才会换来缓慢的生长。

当上天洒下滋润的雨露,透露着一种对生命成长的渴望,俯首大地的温情,感触微风的吹拂,生命的孕育无声,成长的过程无形,因为这里蕴藏着一中无言伟大的爱,一种无形的用心呵护。

当它可以挺着身躯极目远望,期盼着翱翔在梦的天堂,却无法掩盖身边潜藏的危险,那脆弱的脊背又怎么抵挡欲来的危难,这时的它更需要爱的保护,为它撑起一片天地供它生长,只有充溢着爱的阳光,才能使它茁壮成长。

当它终于等来了希望的垂青,将要拥抱梦想,顽强的内心无法掩盖脆弱的花苞,此时的它贪婪爱的护航,只有爱的护航才能打开它内心的宝藏,无所畏惧地驶向远方,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绽放、绽放内心深处的理想。当曼妙的色彩绽于绿色的海洋,谁又知这其中的辛苦与艰难,易碎的.梦想依赖着爱的怀抱,这时的它亦需要爱的天堂,怀想奋斗的足迹和成长的迹痕,一路有关爱才使它走得如此美妙与潇洒。

终于,第一片花瓣被风掠下,在空中舞着凄美的步伐,但这时有爱的关注,它还可以享受,享受阳光,享受爱的味道,回首以往的岁月,谱写生命的辉煌。

生命如花,如花的一生一样时刻需要爱的守护,它那脆弱的生命只有在爱的滋养下才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奏出优美的旋律。

生命亦美如花,生命亦脆如花,只有在爱的呵护下生命才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2

伴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使用电成为了极其普遍的事情。但是,人们都懂的正确的使用电吗?

在冬季的时候,寒风刺骨,人们在这时会使用取暖电器,其中却隐藏着许多的安全隐患。电热毯,冬天的夜晚人们会使用它,为了暖和,都会把它开到,婴儿晚上尿床使电热毯沾上水,电流会随着水传导到婴儿身上,酿成一场惨祸。充电暖手袋,人们也经常使用,但是要注意:充电太久容易引起爆炸;充电的过程中人不要离开,使用的过程中不要用力挤压;在充电过程中不要使用。

烈日炎炎的夏天即将到来,为了驱热人们会使用制冷的电器,在这时用电量会比其他季节大很多。夏季几乎每个家庭的用电量都大大增加,千万使用其他金属代替保险丝,将会无法避免火灾的发生

我曾听说过一件事,就是因为电:一天下午,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十分无聊,寻思着找游戏玩。看见有一间没人住的小房子,插座什么的都裸露在外,这时有一个胆子大的男生说:“我们不如试试用铁棒碰插座,感受微小的电流,麻麻的,好玩的很!”其他几个人也表示同意,于是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根铁棒。提议的哪个男生自己一个人很轻松的玩了一次,其他几个人看他玩的很不错,而且一点事也没有,就都放开了,个个都跃跃欲试。不过正当他们玩的兴起,听见了一阵阵雷声,看见了一束束闪电,有几个胆子小的说:“不要再玩了!这样太危险了,外面打着闪电,会触电的!”“怕什么!几个胆小鬼,不敢玩就回家去!我们玩我们的!”那个领头的十分傲慢的说。慢慢的,外面的天越来越阴暗,风雨中夹杂着刺眼的闪电和轰隆隆的雷声,但是几个孩子依旧还在那里玩电。一道闪电直射向那间屋子里,当时只有一个男孩碰插座,顿时就昏过去了剩下的两个人顿时就傻眼了,他们就空手直接拉他。谁知?这样一来三个人就全部昏过去了。后来,有人发现他们的时候,为时已晚……电流,就这样无情的夺取了几条幼小的生命

还有,某小镇一座电线杆下,在雷阵雨的天气发生过这样一起惨祸:有一个业务十分繁忙的人,在下雨天还在接连不断的打电话,接电话。那天,他刚好走到电线杆下,正接着电话,刚巧一束闪电劈了下来,顺着手机信号直接导入人体,来了个“机毁人亡”

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更多,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实抨击着人们的心脏。那些事件也在警告我们:安全用电,珍爱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3

正视渺小,你会发现渺小的背后,也是鲜活的生命。

——题记

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正在和弟弟打羽毛球,突然,弟弟一个高抛球使得我措手不及,我定定神,抬起头,正准备给他一个有力的回击的时候,突然,我的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你们猜我看见了什么,我居然看见了一个很恶心的蜘蛛网,天天都在搞卫生,怎么会有蜘蛛往呢?我怎能容忍它们的存在?

征得大人同意后,我搬来了一部梯子。架稳之后,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手里还拿着一个扫把。蜘蛛似乎已经觉察到危机来了,还没等我出手,就已经溜之大吉,我一鼓作气,把它的窝给毁了。“搞定,看你还来不来这里了!”我得意洋洋地喊着。

第二天,我坐在廊下做作业,无意间抬起头,眼前这一幕让我大吃一惊:蜘蛛又重新织了一个网,它正悠闲地坐在中央,偶尔会很迅速地在网上爬行一下,仿佛是在向我挑衅似的。我狠狠地咬了咬牙,发誓一定要把它们“驱逐出境”。我再一次搬来梯子,但这一切蜘蛛似乎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它熟练地沿着蜘蛛网爬上去了,并且很快就躲在柱子后面,让我怎么都找不到了。我知道一句俗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蜘蛛死了,它还织什么网呢?话是这么说,但蜘蛛行动敏捷,我怎么也拦不住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我眼前溜走!我扫兴地走了,当然,离开之前,我把扫把一挥,那网,自然就被我带走了。

对于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只要有空,我就会去看一下,果不其然,第三天一大早,在那墙角,蜘蛛又严严实实地织起了一张新的网,看着这家伙坐在上面那悠闲自得的模样,真是让我哭笑不得,看来,蜘蛛真是一种执着的动物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蜘蛛的网织得规规整整,有时会被一些飞虫搞得破烂不堪,但很快,你又能见到一张新网,而且蜘蛛总是喜欢在同一个地方织网。这小小的躯体,竟有这股韧劲?

接连几天的观察,我的心思似乎在发生微妙地改变。一天,我对妈妈说:“妈妈,让蜘蛛留下来吧,那个地方我会定期去清理的。”妈妈点了点头。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是照样经常性地去清理那墙角的蜘蛛网,但是,在清理之前,我总会先轻轻地碰一下蜘蛛网,告诉蜘蛛——你应该先让一让,等我把卫生搞干净了,你在出来织网。

蜘蛛,这渺小的生物,它们以特有的执着,震撼着我的心灵。在它们那渺小身躯的背后,蕴藏着太多值得我细细体会的东西。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4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它在于你为社会付出了多少。自然有付出就有回报,世界万物都有生命,小草为什么会存活下来,那是因为它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信念”;树木为什么会存活下来,那是因为它有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存活的动力;蜜蜂为什么会有着勤劳这个头衔,那是因为它有着“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劳动精神,这些都可以体现出生命的意义。

在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蝉》,中,蝉那种精神让我感动了。其中有一小段是这样写的,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蝉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怕是九十天,九十年,都要好好的活着。这段话告诉我们,生命无论长短,都要去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许多人遭到了不幸,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但是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比如:贝多芬,她依然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从没有过一丝抱怨,虽然在体力上并没有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对文学着作有很大的影响。高尔基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生命的意义也在于对别人的奉献,哪怕是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双双援助之手,都会使从困惑中走出来,幼小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就像《夏洛的网》当中,一只蜘蛛用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让猪得到夸赞,而马上就要完结生命的猪,就是因为蜘蛛每天辛勤的织网,才得以保住了猪的生命,到最后自己终于体力不支倒下了,虽然蜘蛛去世了,但是它死的有意义,因为它挽救了一条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这些事例当中,让我懂得了生命非常脆弱,我们要去保护好生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去呵护他人的生命,去呵护世界万物的生命。

生命是彩色的,它有鲜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人生有四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其次是踌躇满态,生命就如一朵七彩花,让它努力绽放吧!生命在闪耀中现出荀灿,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5

装潢房子的时候,我到林口卖古董家具的店买了一些清朝的门窗,请木工把窗花的部分拆下来,镶嵌在新家的门窗上。

为我们装潢的木匠已经是台北一流的师傅,任何细作的家具都难不倒他,但是当他看到那些清朝的古门窗时,也忍不住赞叹不已,言词中充满了敬仰与神往。

“不论是构图、组合、接榫,都是一百分,无话可说。你看这四面门窗,没有用到一根钉子,古代也没有黏合胶,却可以接得如此完美,保留到现代,完全没有损坏。”他说。

我忍不住问木匠师傅:“如果把这窗花交给你,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不用钉子与胶水,你办得到吗?”

他沉吟了半晌,说:“我可以做得一模一样,甚至做得更好,但是我不能做,也不愿意做。”

“为什么?”

木匠师傅道出了一个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他说,如果他要以手工不借助任何机器,做出一个镶满窗花的窗子,至少要花一个半月的时间。以一天工资三千元来算,加上材料,一个窗至少要卖十五万元,可是买一个真正的古窗只要五六千元。何况,有谁在装潢时,愿意让工匠花一个半月,只做一扇窗呢?

“再说,古代的人盖房子、做门窗,都是为子孙来思考的,他们的眼光、用心,至少在百年以上。现代人很少在同一个房子住十年以上,何况是对待一扇窗呢?”木匠师傅说,“在时间上,我不能做;在用心上,我不愿意做。”

从前,我一直认为古人的手工好,才能做出那么好的明清式家具。木匠师傅为我释疑,其实现代的工匠也可以做得一样好,只是没有古人的时间,也没有古人的心情吧!

只要我们有一点人文艺术的素养,就会羡慕古代木匠的接榫哲学,了解到不用钉子与胶水而能密合,不只是木匠,也是生命里最完美的境界。

在我们年轻刚刚会欣赏木作接榫的时代,谁不向往此生的爱情、婚姻、友情、人际关系都可以那样完美地接榫呢?

可惜的是,由于时空的错谬、因缘的落差、用心的不同,我们往往无法那么完美地接榫。后来不得不借助机器、铁锤、铁钉、黏胶,使那随时可能松脱的情缘勉强组合。直到有一天,啪啦一声,完全地碎裂。

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能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选取最好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接榫,有着百年的用心,说不定我们也可以塑造出完美的、永不朽坏的情缘!

在迷离的清朝窗花下,我这样想着。

活着论文格式范本

专著:普通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标准、汇编、古籍、多卷书、丛书等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3、析出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普通图书中析出的文献、会议文集中析出的文献等)、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报纸中析出的文献等)本硕博论文常写的参考文献就是从会议文集、期刊等专著、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只是参考某某会议、某某期刊的某篇论文。4、专利文献: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年度索引等5、电子文献: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按照上边的论文格式来写,可以使你的论文更加容易被读者了解,被编辑采纳。论文格式模版(天头留出25毫米空白)分类号 密级U C D___________ 编号1 0 4 8 6(此处间隔20毫米) (以上四项用仿宋标4号)武 汉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论文题目与上一行间隔为25毫米) (以上二行用宋体标2号字)论 文 题 目(题目用楷体标1号字)研 究 生 姓 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 科、专 业 名 称:研 究 方 向:(以上四项用宋体标4号字)(此处间隔为25毫米)二00八年四月 (黑体标3号字)(地脚留出25毫米空白边缘)分类号 密级U C D 编号 1 0 4 8 6武 汉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大为•卡坦文化框架理论关涉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研 究 生 姓 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 科、专 业 名 称:英语语言文学研 究 方 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二00八年四月(地脚留出25 毫米空白边缘)A Study of Lin Yutang’s TranslationsUnder David Katan’s Theory of Cultural Frames(Times New Roman 小二加粗)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Master’s Degree of Arts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imes New Roman 四号)Candidate:Supervisor:Academie Title: Professor(Times New Roman 四号)April 2008Graduate Program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Wuhan University(Times New Roman 四号)郑 重 声 明(宋体四号)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宋体小四号)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宋体小四号)2008年4月30日(宋体小四号)摘 要(黑体标准小二号)Abstract(Times New Roman 黑体标准小二号)说 明:外文内封按论文格式的规定要求打印,但各专业语种可根据本专业的实际而定。分类号:英语H31、俄语 H35、法语 H32、德语 H33、日语 H36。

关于活着论文范文资料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范文精选5篇

生命的意义还在于它的欢乐潇洒,生命的意义也在于它的虚怀若谷,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1

生命是宝贵的,更是短暂的。怎样才能使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呢?

雷锋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的这句话诠释了他的一生,他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他一生勤奋,虽然命运对他很不公,仓促的一生,但却赢得后人永世传颂。

可见要使生命有意义,就要做有利于大众的事。我们的努力不仅有利于实现理想,而且在实现理想途中,也让大众得到利益,从而被大众所爱戴,还不正是每个有理想之人所追求的

明初的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它却竭力求学,苦而艰辛,艰难地求学从师路,亦不能摧垮他坚定的意志,最终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不尽不反驳的众人赞赏,也留下了传世杰作。成为一代名家,被后人传颂。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假如你是千里马,而没伯乐赏识你,你不应抱怨,要坚信伯乐有一天终会出现,如果你不是千里马,你也不应厌世,奔跑吗?千里马是跑出来的,如果你什么也不是,你就是你,你就应坚强面对生活的风暴,像小草一样坚定的活着,起码不被世人鄙弃。

落魄的人,你不要灰心,你是否想过你与成功者的差异,你是否有明确而坚实的理想,你是否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不能实现理想而忧愁,成功并不是多么难,你是否有目标的努力,有方向的勤奋,有实现理想的信心,适当时也应有改变自己的勇气,你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的缺点,一定要高瞻远瞩,前方路漫漫,莫要老大徒伤悲。

那些有实力却始终不能成功的人,你不要抱怨,你是否想过根源,失败并不是厄运,他也许能启迪你的智慧灵感,决定成功因素之多,不要将成功想的那样难以实现,其实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至于那些成功人士,你们应该仔细思考,贝多芬、爱迪生等多人的人生你是否认为在提拔一下自己,要让生命有意义,就应有理想,要想实现理想,必然要在失败与成功之间反转轮回。

有意义的人生不应碌碌无为,也不应平平淡淡,拿起手中的画笔,为自己绘制一幅梦想蓝图,前方路在坎坷,终会有人登上顶峰。让生命有意义,决定因素在自己。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2

其实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家人随口的问题令我深思,所以写下了它。

是啊,生命的追求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好难回答,毕竟人的一生中不仅仅只有一个追求,我就不是。

追求·友谊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心地很正直的纯洁的朋友。”的确,忧伤和痛苦时,朋友是个可以诉说的心灵港湾,他们会聚集在你周围,陪伴着你,与你一起分忧解愁;幸福和快乐时,朋友会同你一齐举杯,共享你的欢乐、你的喜悦,抛洒欣喜的泪滴。自然,友谊的花园里也有杂草,为利的,为权的,这些就需要你的认知去判断,但是真正的友谊之花会娇美胜过万紫千红。

寻找和选择朋友吧,带着全部的真诚,带着全部的爱,带着你我他!

追求·青春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需要年轻人从事的工作应运而生,青春在这里就是无价的资本。一位社会工作者说:“年轻人拥有什么?刚走上社会可以说什么也不拥有,只拥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所以他们便以青春为资本,投资于社会,以谋求好的发展。”青春中交织着酸甜苦辣,构筑着悲欢离合……如果把青春看成一束娇艳的鲜花,沉醉于妖娆纷繁的姿色,必然会因花儿凋谢,留下无尽的悔恨;但如果把青春当作一蓬青翠的枝柯,及时地植根于沃土之中,来日在那勃发的参天大树上,将会看到青春永不消逝的身影。年轻的朋友,你若想有个丰收的秋天,就应该在人生的春天里,开始辛勤的耕耘与播种。

追求·自信

“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力。”这是培尔辛说的。尽管我不知道这个培尔辛是谁,但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古往今来,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者,无不得力于自信。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自信,才能永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力量;只有自信,才能领略到科学险峰上的风光。伟大诗人李白也在《将进酒》里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说得何等中肯!一个人活着,起码得有这样的自信心,在事业上才能取得成功。愿我们所有的朋友,都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人生的旅途上,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确定目标,努力进取,为祖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搁笔于此,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有自己生命的追求。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3

我们都知道女娲造人的传说,中国神话认为,是女娲赋予了我们生命。在西方,那里的人们又认为是上帝让亚当和夏娃赋予了人类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

清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正惬意地享受这时光,不经意间,瞥见了那颗很不起眼的小树——顽强的生长在那栋早已破败不堪的房顶上,它瞬间真的震撼了我的心灵,生命真的太顽强了!一阵清风吹来,它摇曳着,抖下昨日的灰尘,用自己最天真阳光的一面迎接新的一天。哪管它到底有多么的不吸引人,多么的不美丽,但总能给人一种力量,是积极的,是向上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噢,我懂了,生命,是顽强的。

走在路上,又是那关键的一瞥,让我瞥见了生命的另一面。生长在砖缝中的几棵小草,每天要经历很多——被人们的一双双脚践踏、被车轱辘碾压,甚至,被小孩玩笑似的连根拔起,这可意味着将失去生命。它们每一天都在玩朝不保夕的残酷游戏,他们没有选择,或者,他们能选择死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拥有生命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挑战,关键是你敢不敢去迎接这个挑战。

噢,生命也是存在挑战的。

曾看过一个电视剧,男主人公的妹妹曾经结过婚,她的丈夫非常爱她,就在新婚的第二天,她想吃草莓蛋糕,他依着她去买了,谁也没想到,回来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再也没有醒过来,在医院昏迷了一个多月就离开了他深爱着的人们。我没有多想过,生命居然是如此的脆弱。到那时我才明白——噢,生命,原来也有脆弱的一面。那时我才4岁。

2008年,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忘了那一年,那才是真正的悲喜交加。从年初的南方雪灾,到汶川大地震,再到北京奥运会,一桩桩,一件件,铭心刻骨。记得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她那尚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被无情的砸死了,但孩子毫发无伤,临死之前,她为她的孩子留下了一封短信,铸就了那人间最伟大的爱:“孩子,妈妈在天堂看着你,你要好好的活下去!”

噢!生命,是伟大而又无私的!生命是多彩的,这个世界正因为有了生命,才变得如此绚丽,正因为有了生命,才变得如此迷人。生命只属于自己,只有自己能去怜惜它。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4

“成长是什么?”一个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于十二岁的我来说,却早已有了答案:成长发生在生活中,可以在内心,在精神,也可以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

成长,在内心。今天,我和母亲吵架了,独自坐在阳台上,黯然神伤。望着外面蒙蒙的细雨,乌云占据了天空,而我的心里也正似这乌云,那样沉,那样重。这时,我看到了小区池溏里的荷花在水中无助的摇晃,而这场雨的聚会却越来越热闹,雨水在空中肆意飞舞,落在水中溅起阵阵水花。这场雨的聚会对新生的荷花来说是一场噩梦,我已经感觉到了她的疼痛和呻吟。我真想冲下去,但又忽然明白了自己的无力,只能暗暗地着急。荷叶似乎也觉察到了,她们在风中拚命地晃动着自己的腰肢,用身体护住荷花。雨水打在荷叶上,发出“啪啪”的响声,但荷花却安然无恙。我的眼眶湿润了,心中如春风过水,荡起层层涟漪。乌云消散了,阳光尽情流淌,温暖人心。

成长,在精神。一道难缠的数学题让我心烦气燥,想了许久也没有找到方法。“出去散散心吧!”我对自己说。金秋十月,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而我却无心体会。我漫步在小区的花园里,一株小草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正在几块大石头缝里展示着它的顽强。当年,它可能是被人无意带到这里的一粒种子,那时,它的世界一定是黑暗的,但它依然不懈地发芽、生长,才会有如今重见天日的机会。可我又担心起它的未来,在这缺土少水的情况下,也只能快速地枯萎吧。它丝毫不在乎,只想趁凋落前更加努力的生长——已经穿过了黑暗,看见了世界,就算枯萎又如何呢?我笑了,不再徘徊,而是坚定地向家走去。

成长,在不经意间。“看,这道题应该这么写。”爸爸用手在纸上飞快地写着,一串串数字出现在纸上,题也有了突破口,我也兴奋起来。这时,我无意中看到了爸爸的手,手背上青筋突起,皮肤早已被晒得黝黑,手上长满了老茧。从爸爸的手上,我看到了他的勤劳和执着,还有对我的关心,我的心里感动不已,更加认真地听着他的讲解。

生命的种子,要靠亲情的呵护,靠自身的生长。以为你默默付出的人为动力,奋发向上,开出璀璨的生命之花!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5

喜欢带着自己四处游荡,在城市的最中央呼吸孤单;喜欢望着窗外的绿叶发呆,在阳光的摇篮里做梦。

我沉默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不喜欢所谓的荣誉和成就,更不喜欢为了所谓的友情而去迎合他人。我厌恶虚伪。我做着我自己。有人对我说,为什么我在你身上看不到阳光?我一笑而过,依然故我。“理想”在梦的那头闪耀,我却独自徘徊在梦的这头。享受,一个人的精彩。

但我爱书,真真切切地爱着,当她将一本书递给我时,我竟忘却了拒绝。我收下书!这是她甚至我都始料不及的,阳光的碎片撞在她脸上,溅起灿烂的微笑。我淡淡走过她身旁。

“宁可在风中折断翅膀,也不愿在笼中失去梦想”--这是书扉页的祝福,手写的。之后,“拼搏和理想”就一直地在我心中流淌。

那个冬天,风依旧刺骨,雪依旧纷飞。但却再也不能封冻我的心。冬季里的一天,她消失在了我的世界。我竟心急如燎,才知道,在购买一本书的途中,她遗失了自己的生命。而书名就叫做《我们的梦想》。才发现,因为她,我的世界已注满精彩。才明白,什么是生命。

病房里,我和她,她安详地躺着。我怔住了,记忆的花朵幽幽地绽放了。她说:“我欣赏你,真的。”“当然,我们是朋友嘛!”“那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说吧”“当黑暗袭来,你决不能后退”“黑暗?”“请燃起生命的焰火去征服整个黑暗!”“……”“你可以的!你一定会成功的!”

当失败涌起,当孤独来袭,当成功降临,当我在前进,我唯一的动力是她,我坚持的信念源于她,我不懈的努力因为她。

如今,沉默的我不再低语,我自豪地奔向了胜利的彼岸。可是,她却一点一点的破碎。我伸出手,伤感一片片落下,吞噬着我的心。总想起“拼搏和梦想”,总想起快乐和悲伤,总想起她。我的生命,正在悄然开放。

而她的生命,在远方的高空,绽放着沁人的芳香。祝福她。

生命是一篇乐章,每一个弹跳的音符都是自己努力与勤奋地耕耘。如果在逃避与退缩中生活,那么再华丽的音符也是一种表面的浮夸……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1

我常觉得,生命是一项奇迹。生命给了我们多彩的感情,可以与家人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仰看蓝天白云,静听如歌的山风;感恩生命,生命给了我们活力和青春,使我们可以无所畏惧,哪怕是孤身一人,也敢翻越山岭,走遍天涯海角;感恩生命,因为生命使我们拥有淡灰色的理性思辨能力,苍白色的无奈和深黑色的悲凉。

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我站在阳台的一角,看着一颗颗晶莹的雨滴砸在阳台的栏杆上、地面上,侧耳倾听这大雨的气宇轩昂。

突然,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蚂蚁。因此,我的目光情不自禁地停留在蚂蚁的身上:它个子很小很小,小得我几乎难以分辨出它是个什么东西。

雨在咆哮着,蚂蚁孤身一“人”,在阴暗处搬运着一粒比他身体还要大两倍的米。我本以为这只蚂蚁可以顺顺利利回到蚁巢,谁知事与愿违:一滴豆大的雨珠无情调皮地砸在蚂蚁搬运的米粒上,我似乎看见米粒下的蚂蚁的身子颤抖了一阵,但这并没有使它轻易地停住前进的步伐,它坚定地向前走着。

雨越下越大,又有几滴雨珠无情地奔向了蚂蚁所在的位置——“啪!啪!啪!”瞬间,我感受到了雨的来势汹涌。蚂蚁,被彻底地砸垮了。米粒,压着蚂蚁弱小的身躯。我似乎听到了蚂蚁那痛苦的哀鸣,它迫不得已地舍弃了眼前要搬运会蚁巢的美味食物。它在原地痛苦地挣扎着,寻求一丝活命的生机。我原以为它已经只有等死的能力了,它的脚也已经断了,这更为它寻求的一线生机带来了累赘。谁知,它拖着后半身子,卯足了劲儿,毅然向着蚁巢的方向艰难地爬去,它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因为,它最终,居然回到了蚁巢……

啊!这就是生命!奇迹般的生命!

我常觉得,生命是一项奇迹。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双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在山里完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一颗大树几千年自在地生长;在冰雪封冻的大地,仍有许多生命在那里唱歌跳舞,保有永不枯竭的暖意……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2

生命是什么呢?幼时的我根本就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渐渐地,我长大了,我知道生命就是飞蛾求生,是瓜苗在砖缝中生长,是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肖伯纳说:“生命的我绝不是一根“短的蜡烛”,它是一个辉煌的火把,在我将它交给下一代之前,要使它燃烧的越亮越好”。

我家有一盆刚刚开始成长的仙人球,那时候,仙人球连根都没有,圆圆的满身是刺,我想:它这么脆弱,能活吗?回到家里,我漫不经心地把仙人球随便往花盆的土里一插,浇点水,把它放在阳台就不管了。过好长了一段时间,一次无意间我去阳台拿东西我惊奇地发现它的顶端钻出一个嫩芽,绿色的仙人球显得那么有活力,那么生机勃勃,它居然活了。

小小的仙人球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何况人呢,人必须勇敢的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碰到什么困难与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如:张海迪,5岁时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但是她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完成中学课程,当起了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杏林子,原名刘侠,12就得了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然而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了风靡港台和东南亚的着名作家;海伦凯勒,她在19个月大的时候被猩红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在导师的帮助下,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

生命就是这么神奇,人生绝非是缥缈的梦幻,在人生的原野里撒多少汗珠,就会有多少收获。对于辛勤的耕耘者来说,人生永远是可爱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虚度光阴,浪费生命。张海迪,杏林子,海伦凯勒,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色才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3

10月24日晚(周六),在家看新闻,我得知湖北荆州发生了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为了救两名落水少年而遇难。周一开学后,我们思品老师也在班上跟我们讲了此事,并要求我们针对此事联系所学思品知识写一篇感想。

双休回家后,我就开始上网搜集了相关资料。得知这三位救人的大学生哥哥分别叫陈及时、方超、何东旭。宝塔河的河水让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

我在网上看到了好多评论,有的是说用三条生命去换两个生命值不值;有的是说事故发生后打捞船对生命的漠视和冷淡,借机敲诈当时的师生;有的是说这起事故的发生,反映了当地社会救助和管理的缺陷等等。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第三课中讲到,生命是弥足珍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又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思品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些典型的事例,例如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为了救护自己的学生,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谭千秋老师肉体的生命虽然终结了,但他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却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他的舍己为人,甘为人梯的精神光照千秋。

三位大学生为了救助两名落水少年,毅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冰冷的河水搏斗,直至生命的最后的一刻。宝塔河水永远见证了他们的无畏,被救的少年和家属永远记住了他们;长江大学永远记住了他们,授予他们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并给予他们的父母一定物质表彰;荆州人民永远记住了他们,自发地到他们遇难的地方悼念英雄,自发地为他们送行。正如诗人臧克家爷爷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三位大学生哥哥虽然死了,但他们还活着,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精神将照耀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三位大哥哥将永远是我们的骄傲。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位大哥哥的生命是伟大的,他们虽然只走过了19岁的人生轨迹,他们的生命意义却远远大于19岁……

与三位大学生哥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庆打黑中被严惩的黑社会头目,从新闻中我看到,他们或绑架勒索,强买强卖;或贿赂官员,欺压百姓,为害一方。他(她)们有的尽管已经四、五十岁了,但他们生命的意义却不如四、五岁的孩子,他们虽然活着,却受到人民的唾弃,成了社会的罪人。还有呼和浩特市监狱越狱的四名逃犯,他们残忍杀害狱警,一路抢劫财物,伤害群众,最终也没有逃过恢恢法网。他们尽管也很年轻,但他们的生命却因危害社会而变得暗淡无光,随着几声正义的枪响,他们的生命带着对人民的罪恶永远冻结。

因此,单从对社会的意义来看,我认为三位大学生哥哥值了,他们的行为虽算不上轰轰烈烈,却也是伟大的,不愧为时代英雄,不愧为时代楷模。三位哥哥,你们一路走好!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学习三位大哥哥的精神,多为社会为他人着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他人生命,让自己的弱小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三位大哥哥离去已经快一个月了,远隔千里,我无法去宝塔河边祭奠,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我就此写这篇短文,算作对三位大哥哥的悼念。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4

如果你的生命没有明天,那么我的明天将没有生命。一位生命垂危的母亲对儿子说。

有个年轻人,总是抱怨自己的生命已经没有了明天,于是每天就过得无所事事,就像行尸走肉一样,他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这样真的是很痛心很痛心,于是,有一天,她为了唤醒自己的儿子,而选择了死亡,在她弥留之际时,他只对眼前的不争气的儿子说了一句话“如果你的生命没有明天,那么我的明天将没有生命”儿子听了这话后,伤心欲绝,可是此后他开始振作起来了,很努力地拼搏,为了母亲,为了自己,终于有一天他有所成就。

听到了这个故事后,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那是怎样的大爱?让母亲选择愿意死亡,那又是怎样的力量?让无所事事的儿子从此振作,那是母爱的力量,那是间最伟大的母爱。

于是,我深思了……

在过去那么多的日子里,我陶醉在那优美雄浑的音乐声中,我享受这自然界中虫鸣鸟叫的声音,我热爱着那文字间无形的声音,我感动着天灾人祸时那些陌生人的鼓励的声音……可是我却忽略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母亲的呼唤

那些声音总是习以为然地存在着,导致了我们从来不会去关注。如今,那些在普通不过的声音却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

母亲,你说过我是你的太阳,为了我,可以做任何事情,你说过我是你的天使,看着我,可以带给你快乐,你还说过我是你的牵挂,在你的心里,我永远都是一个需要你保护的小孩子。

然而,我却想说你才是我的太阳,因为你,我的世界充满阳光,你才是我的天使,因为你,我得到了更多的快乐,谢谢你,谢谢你的所有声音,让我的生活更加灿烂。

那声音是大山发出的最亲密的声音,在天空中萦绕,久久得盘旋着我的思绪;那声音是就像大海发出的涛声,在浪花中激荡,让我蓝色的梦想漂浮于你思念的港湾;那声音会永远萦绕在我的胸怀,永远牵动着我的心。

有关生命的800字议论文5

生命是多么宝贵,它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珍惜生命,崇尚生命,做到安全第一,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俗话说,水、火、电无情。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假,形容的也再恰当不过了。

我们首先讲的就是用电的问题了。电人称“电老虎”。危害可不小呀!给人的往往是致命一击。我们先说一个钓鱼的人吧!在高压线旁边,这个人竟在钓鱼。要知道,这儿明明有“禁止钓鱼”的标牌呀!这个人还在这儿钓鱼,他的钓竿是铜做的。不久,钓竿触到高压线了,这个人被电成了焦炭。太可怜了,呜呼!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呀!闪电天气时,打电话很危险,更不能站在大树底下。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自己没有很好的预防而遭受雷击的例子也很多,甚至会导致死亡。除了这个,我这儿还有一件事情呢!那是一个小孩子,他很想看电视,却又不知道叫大人插插头,就自己一个人插了插头。事情结果当然是那个小孩子被电打死了。这个小孩子的父母要救时已经来不及了。这个电的危害不小吧!这几个例子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吧!

接着我们再说水的问题吧!夏天不可以在深水处游泳、洗澡,这样很有可能会被淹死的。听老师说,在上个星期内,潜山县内淹死了学生四人。游泳应该在游泳馆游泳,有大人的保护,洗澡应该在家中浴室洗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不要见别人在那儿就和别人一起洗澡、游泳,这种事我们小学生是不能干的。要知道,水的危害不小呀!

火的问题也是要非常注意的,接下来我们再说火的问题吧!火人称“火恶魔”,危害不在电之下。是三大恶魔之一。有两个小孩子在柴房里玩,找到了打火机,就搭了一个小锅玩,一不小心,火被风吹到了柴房。柴房燃烧起熊熊大火,房门却被关起来了。两个小孩子一时出不出去,很快被烧死了,他家的房子也倒了。他的父母悲痛万分,想要自尽,被众人劝住。可见玩火对一个家庭所造成的危害是多么大啊!

交通秩序问题也是不能少的。上学放学时要靠右行,不能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溜冰。这是人人都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更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真是太多太多了!

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全靠我们的行动。如想看电视时,插头没插时,我们可以请大人来帮忙;在雷雨天气,不可以使用电话、手机等;在夏天,不可以在外随便下河塘游泳,不可以在水流急的河段玩耍。在家中时,不可以在易燃易爆物品旁边玩火。上学放学时要靠右行,不能在马路上嬉戏打闹。生活中的安全还有很多方面我们都要注意,例如我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

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啊!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我们的未来;珍惜生命,就要做到安全第一!我希望所有的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做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活着学术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重视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逐渐在中国大陆上蔓延开来,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社会工作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篇一 社会工作伦理 摘要: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经常面对两难困境和伦理难题。本文通过一个艾滋病患者的案例,分析其主要涉及的伦理问题和困境,并以社会工作者专业伦理价值观和伦理决定筛查 方法 为依据,对案例做出了可能的伦理决定。 关键词:社会工作 伦理困境 伦理决定 1、案例介绍 李先生是一位近50岁的已婚男性,他是一位受过良好 教育 、聪明且能言善道的商界成功人士。他与结婚25年的妻子育有一子,在外人眼里家庭美满,生活幸福。最近他因为身体经常不适精神状态也不好去医院做检查,发现自己患上了艾滋病。李先生承认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他自述自己生于一个保守而严谨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是不可能被家庭接纳。社会对于同性恋者没有一丝宽容,充满的鄙夷与歧视。李先生为了父母也为了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选择在试婚年龄里与现任妻子结婚,也向妻子家人隐瞒了自己的性取向。婚后的生活被李先生“装饰”地很和谐,然而李先生还是常常觉得自己无助、寂寞、痛苦,性欲望也得不到满足。于是他在儿子上初中后,开始在网络上找不认识的同性恋者发生一夜情。虽然次数不多,但李先生还是不幸地染上了艾滋病。李先生得知自己染上艾滋病后很恐慌,出现了一连串的沮丧症状包括失眠、无助感及自杀念头。李先生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帮助自己,但同时他也声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需要对任何人保密,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2、主要伦理问题和困境 谁是当事人 传统上,当事人指的是同工作者有工作关系、付费给她的人。或者说,当事人是专业人员采取干预 措施 ,要改变或者修正其行为的个人或系统。同时,社会工作干预常常包括要改变当事人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在这个案例中,按传统的当事人定义来说,李先生理所当然是当事人。他不仅染上了艾滋病,还出现了一连串的沮丧症状甚至有自杀念头,社会工作者应该先对李先生进行心理辅导,平复他的情绪,让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病情。但是,社会工作者如果按照李先生嘱托,向他妻儿隐瞒了他艾滋病的事实,那妻儿染上艾滋病的可能性就将大大地提高。社会工作者也有义务保障任何人的生命安全。当事人到底是李先生还是李先生的妻子和儿子?谁的利益应该优先考虑?现今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包括服务申请人、当事人、工作对象、受益人、从业人员、机构、社区和其他人。案例中,当李先生、妻子、儿子占据了这些角色时,他们的期望和目标不同,相互冲突,给社工带来伦理上的难题,谁的期许应该优先关注? 隐私权、保密原则和最少伤害原则的冲突 艾滋患者的隐私权是指艾滋患者享有与其他公民相同的私生活安宁,私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保密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在知情的情况下给予的许可,不会向任何人披露从他那里获得的资料。一般认为,当事人信赖社会工作者会为其保密,能增进他们对工作者的信任。如果当事人意识到保密是有限制的,就会伤害他们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大量关于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抑郁最为突出,有时他们的焦虑程度比神经衰弱患者和焦虑症患者更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疾病的长期折磨;社会及家庭角色改变,劳动力降低;自卑心理及求助心理不能得到满足;人际关系紧张等。 社会工作者考虑到与李先生建立的专业关系和其现在不健康的生理心理状况是不应该泄露李先生的隐私。但是,从李先生妻儿的角度出发,他们有权力知道自己的丈夫、父亲的性取向和身体状况。同时,社工也必须认识到妻儿越晚知道实情,他们染上艾滋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一旦同性恋的事实因为其他因素暴露了,妻儿不仅会受到重大的打击,也难免会把怒气撒在社会工作者身上。如果妻儿不幸染上了艾滋病,社会工作者是不是应该承担责任或者被认定为“帮凶”。当面临的困境有造成伤害的可能性,社会工作者应该避免或防止这样的伤害。但这样必然带来保密原则被打破。 价值观的分歧 对专业社会工作者有一个传统期许,就是不把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当事人,即便是从自己的价值观或社会的价值观出发要求对当事人的行为举止做评判,也要暂时撇开。然而,在现实的社会工作实践中,事情并不总是那么简单。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与当事人的价值观有明显的分歧是常有的事。在案例中,李先生是同性恋者还曾与其他同性恋者发生一夜情,这就容易让社会工作者对李先生的道德品质有质疑。在该不该告诉妻儿自己染上艾滋病的事情上,社工的价值观是保护生命,而李先生更看中自己的利益。在干预过程中,社工的价值观与李先生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很有可能对李先生带有偏见。但李先生现在是一位艾滋病患者,他正需要社工的理解、宽容、关爱与支持。在进行决定时,社工就可能朝着专业的价值进行,忽略李先生的感受。 3、可能的伦理决定及依据 伦理决定筛查方法 当社会工作在具体专业服务过程中遇到类似的伦理冲突的时候,会遵循一整套价值、原则和标准以指引作出决定和行为。针对案例中出现的伦理困境,本人将分别使用“伦理准则筛选方法” (ERS)和“伦理原则筛选方法”(EPS)来做伦理决定。 “伦理准则筛选方法”(ERS) 作为社会工作伦理决定的最优先方法,社会工作者应该查阅《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看是否有合适的一个或多个准则综合适用。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并没有标明关于艾滋病患者或者同性恋者信息公开的守则,但参考《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1997)规定:“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案主的隐私权……一旦隐私信息提供出来,保密标准就要用上”,但同时又规定“预防案主或可确认的第三者遭遇严重的、可预见的立即的伤害时,或是法律或法规要求揭露时就不需案主同意”。通过伦理守则的运用我们可以明白虽然李先生的隐私权不容侵犯,只有在某些特殊的危害他人或者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即李先生的妻儿很有可能染上艾滋病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最小程度地只向李先生妻儿公开相关信息。 “伦理原则筛选方法”(EPS) 根据这个方法,社会工作者应该首先列出一系列伦理原则指南并对其进行先后等级次序排列如下:保护生命;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减少伤害;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和毫无保留地公开信息。其次,将伦理困境中的不同伦理诉求归类到伦理原则指南中。再次,按照先满足高级原则后满足低级原则的要求,确定伦理诉求顺序。在这个案例的伦理困境中我们发现对于李先生的隐私保密并不是处于绝对的首要地位,在“为了保障当事人或者他人的生命权,为了促进所有人的平等权利和相对弱势的差别平等权利,信息公开有利于促进当事人更加自主或自由,信息保密对其他人的伤害比信息公开伤害更大,信息公开是为了提升当事人以及社会公众更好的生活质量”的情况下,隐私和保密原则是可以适当让步的。 可能的伦理决定 明确当事人和工作目标 李先生、李先生妻子、李先生儿子都是社会工作者的当事人和服务对象。社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缓解李先生一连串的沮丧症状以及打消他的自杀念头。(2)李先生的艾滋病需要专业的治疗和照顾。(3)从医疗卫生的角度保证李先生的妻儿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4)说服李先生,让他有勇气将自己同性恋和艾滋病的事实告诉妻儿。(5)安抚李先生妻儿的情绪,促进双方的沟通。 知情情况下的授权 根据“伦理准则筛选方法”和“伦理原则筛选方法”的分析,社会工作者应该违背李先生的意愿将实情告诉李先生的妻儿。但是,知情情况下的授权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或者另外一个专业人员除非是得到了当事人的许可,否则不能介入当事人的生活或者披露与其有关的机密资料。社会工作者必须向李先生讲解关于艾滋病的医学常识,分析李先生的妻儿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给予他勇气和力量,说服他,争取征得他的书面同意并跟他详细地明确透露的范围和内容。至于李先生的隐私是否向妻儿以外的人透露,取决于李先生的意愿,社会工作者无须强求。 提供服务 得知实情后,李先生妻儿和李先生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包括身体上和经济上的,更重要的还是心理和精神上的,这种心理压力往往是由于对基本医学常识缺乏了解造成的盲目性,因此,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各种辅导。(1)社会工作者为李先生提供:①心理辅导,减少自身心理压力。社会工作者需要为其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协助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以理智的心态对待疾病。②及时行为干预。需要为他提供关于艾滋病传播的知识,通过直接干预以促使李先生抑制自身的不负责行为。(2)社会工作者为患者家属提供:①医学常识辅导,改变歧视和排斥观念。李先生的妻儿面对李先生的同性恋和艾滋病事实可能存在非理性的认识,极力排斥和歧视,甚至将李先生拒之门外。因此,有必要对妻儿家属进行基本医学常识辅导宣传教育,说服他们将李先生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给予李先生一定的家庭关怀。②加强预防知识的教育。社会工作者还应对李先生妻儿在预防知识上加强全面教育和咨询,使其做到防患于未然。 提供支持 除了提供服务以外,社会工作者还需提供各种支持,包括情绪和医疗支持。 ①提供情绪支持,坚定生活信心。虽然社会工作者与李先生的价值观曾经出现过分歧,但社会工作者仍应以平等、接纳的原则,与李先生一起面对问题,通过深入的沟通,加强情绪疏导,使李先生逐步释放紧张的精神状态,从而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③提供其辅助支持。例如,通过定期调查、研究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疗机构及时调整治疗或缓解对策,更有针对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黄玉华.艾滋病病人的焦虑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9,7(29):2688. [2]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唐纳?哈林顿.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火学出版社,2005. [3]安民兵.艾滋病防治:一个社会工作的视角[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0):13. 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篇二 社会工作灵性研究 摘 要:由于社会传统化的分解、教会的分离、世俗和理性主义猖獗迫切需要人们对生命确定性的诉求、追寻生命的意义以及构建与“他者”的联结。灵性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价值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社会工作实践开辟另一条道路。 关键词:灵性;社会工作;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002-2589(2015)32-0041-02 新时期的重点是对灵性定义进行扩展,重新构建宗教精神,尊重宗教和非宗教的表达提升灵性张力,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如何理解灵性?这要求我们改变日常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转换惯例自动思维。灵性应被给予更高的目标,反对压迫,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正义。 一、关于灵性的概念 灵性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灵性有不同的解释。一些学者认为灵性是人类 经验 和已存在的事物的超越维度,为自我寻找更为广阔的本体论语境;一些学者认为灵性是对上帝恩典的回应,展示人与上帝的关系;还有学者认为与人类追寻价值、目的和意义有关;更有学者将灵性判定为精神性,是物性的对立面,不能诉诸理性逻辑,而是属于超验的范畴。灵性是对神圣的寻索,以超越为核心(对无秩序、不合理和无意义的超越),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和宗教信仰倾向,它不仅代表着人的信仰理念、情感道德、价值架构等观念体系,同时也是人自我整合、自我与他人、环境互动实践功能体系。 二、现代性与宗教 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迸发和扩散,人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中,威胁____的古老价值。工业生产使我们生活在充满风险的世界中,充斥着生态危机、积聚全核裂变和放射性废料储藏、市场崩溃和资本贬值、战争和恐怖主义、信息威胁等字眼,各种毒瘤和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全球性问题席卷而来,商业活动人们狂热追逐物质性利益,奉行及时行乐的原则,追逐眼前的快感,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个人主义的盛行,与一般宗教的禁欲主义和传统价值观如勤奋、节俭背道而驰。现代法律和伦理要求他律理性行为,而非个体自律行为,人们的行为只有法律的制约,“不犯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没有了道德信仰的制约。法律加在人和事的表层,但没有深入人的意识和内心深处,人们开始逃避义务和责任,彼此产生不信任感及不安全感。大众的崩溃结果来自于个体生活在各种亲密关系的大众生活空间不断地进行“殖民分割”,稳固的生活纽带的逐渐衰退和断裂。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切断了个人与社会连接的各种纽带。社会中的人变得个体化和原子化,产生冷漠无情、无本性、无沟通的、无归属感、无依附感异化现象,人们疏离感加强。丹尼尔?贝尔语重心长地说:“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价值的虚无主义势必造成主体生命活力和智慧创造的瘫痪与休克,引致西方世界精神 文化 贫瘠和道德崩落。著名的灵修学者里奇这样描述现代城市:“这是个腐烂的内城,诉说着各种凄寂与绝望的阴郁 故事 ,显示了一片精神上的荒原。” 现代生活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影响渐趋衰微,宗教的衰落和社会内部制度性基础的蚀变,给个人还有社会都带来不良后果。正统宗教观念日渐式微以及社会秩序逐渐消退和崩溃,迫切需要一种确定性的价值观。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就是诉求生命中确定性,然而,灵性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似乎让人们能谨慎从事。 三、对生活意义和确定性的寻索 《耶路撒冷圣经》中有这样的表达:人不光是为食物而活着。“我―它”的关联只是满足我之需求、利益、欲求的工具,这样只会导致个人肉体和精神的分裂。人们过度重视物质忽略其他事物,个体理性都被“物性化”或“单一化”包围。所以我们迫切需要重构生命的意义,摆脱物性束缚,使个体成为“完整的人”。 灵性要求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帮助人们寻找自我■依和自我归属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意义,将非强加灌输的被动方式加以肯定、勇于面对超越自身所面临的生活限制,探索给予灵感,积极展望未来,而不是聚焦于过去和病态式的生活。 对宗教信仰也是对生活确定性诉求,我们可以理解为对神圣的探索,人们依靠上帝的神能来摆脱世俗的诱惑而追求圣洁的生活,把信仰作为生命活力和驱动力的能量来源,它包括上帝、神圣、终极现实和超越的概念。 灵性需求不是局限于有宗教信仰的人,多余无神论者同样适用,虽然他/她不会采纳神的概念,但并不意味他/她对现状、发展变化和规律,人生的意义、目的没有探索和尝试。神圣是宗教和灵性生活的共同点,个人的意识与潜意识心理层面和人的灵魂,寻求对价值、意义、经验、发展、终极现实的超越,使个体道德宇宙的归属感和生命的神圣感。 四、构建他者的世界 “他者”属于人类学的概念,关怀他者无疑是人类学的学科传统。“他者”意为边缘,它的存在隐含以自我中心为主义某种弊端,不可避免渗透某种玷污和偏见。鲍曼语重心长地指出:个体只有与社会联为一体,才能保证生活意义和永恒价值,与社会联结需要培养“他者意识”。 “他者意识”存在能促进道德发展,它让当事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替别人着想,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他人的感受。没有“他者意识”,道德的同情心是不可能形成的。自律的道德不仅意味着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能够置身于他人的地位来约束自己,一种去自我中心化过程。这里的“他者”是平等概念中的人,“自我“对”他者”投入能促进相互理解。他者的脸容可以具体命令自我,去执行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他不具备其他力量和财富逼人就范,却具有道德上的权威使人做出责任上的回应,并以正义作为回应。“他者”使人们从没有精神层面的物理场所和空间挣脱出来,现实的物理顺序以某种方式从青睐于关注灵魂的内在生命中抽象出来。并非个体的这种整体性只是通过本身得以实现,而是在与他人、他物以及环境的有意义的关系中得以实现。 五、灵性与社会工作 从历史角度来,社会工作是根植于宗教传统的,宗教的慈悲观念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主要来源。灵性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实务体系中的最高层次,而且具有普世性,宗教信仰资源的提供在当今中国极其缺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缺少宗教信仰,但是作为人类,我们都需要灵性关怀和灵性社会工作的服务。社会工作与灵性是相连的,他们是个体与社会的良好状态服务的过程中的自然联盟。心理学家发现更多的宗教和灵性为健康和福祉的提供有独特贡献,将个人主动意志追寻和灵性力量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健康价值。灵性的发展可能会产生某种美德,如同情、宽恕、谦逊和正义感,灵性的发展也会产生幸福的品质,如达观、平静、满足、喜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 灵性中对神圣的信仰可以帮助我们超越问题的局限,不是聚焦于过去与苦难,而是引领我们去探索灵感,发现问题的解决方式。灵性在自然灾害、疾病、压力、失去亲人、离异等重大生活事件和死亡及濒死领域中有所作为。信仰宗教与灵性经历、维持的生活方式,总能对困难寻找应对方式,如灵性支持,精神冥想,宽恕、祈祷、悔过、宗教仪式。社会工作者也会鼓励案主采用放松训练(有意识的呼吸等)、冥想积极想象、宽恕与挑战非理性信念等策略。 佛家说,“欲乃万恶之源”,____提倡禁欲主义,“节欲”是我们摆脱生存困境的不二法门。信仰宗教灵性能帮助避免个人暴饮暴食、欲望、嫉妒、骄傲等品质缺陷,在家庭层面中,保持较低水平的酗酒、药物滥用、性滥交等情况。向往宗教灵性生活、不嗔不贪、少私寡欲有更高层次生活满意度和较高自尊,在面对碎片化的文化和社会力量保持完整且连贯性的人格。灵性秉承人本主义传统,它积极关注传统理论所忽视的边缘体验及不同的声音,关注人的知觉、感情、信念、意图乃至灵性,避免以固有的、先在的观念去检验所谓的经验材料来理解“被肢解化的人类”。 从宏观层面来说讲,灵性开拓兼容整合的世界体验的新秩序,不仅吸收了基督神学思想,还吸纳了诸如东方哲学、心理分析、医学思想。灵性对社会工作中案主社会系统、个人和家庭运行动力、文化多样性、损失和沟通具有重大意义。如社会工作者要了解临终患者的灵性需求,需要考察他所属的民族、文化、宗教与精神信仰、传统及仪式多元因素。微观层面来说,灵性关怀对患者个人生理的(痛苦、症状控制)―心理的(焦虑和抑郁)―社会的(家人朋友隔离感、社会事务涉入疲倦感)―灵性等做全面考量。 社会工作中的灵性探索全人特质和全家、全程、全面的照护模式,以整体的观点来探究案主以及案主系统,察其案主及案主系统问题背后的意义和阐释,回应道德框架、与他人关系的个人特定层面。案主所产生的幸福感是“超个人的”丰盛感,案主作为“完整的人”体验生命的满足感、与他人和世界的和谐感、与终极世界的同一感。 宗教与灵性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教会团体、牧灵人员或社会工作者的探访让案主感觉自己没有被抛弃,体验到的“极度负面自我评估或任何破坏性思维模式”被慈爱的力量消解。 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衰微并非幸事,人从宗教信仰中获得力量,灵性社会工作试图拯救宗教世界图景的崩塌,但它却又脱离或者超越于宗教,重新诠释意识和灵魂,逐渐向高层次的精神领域延伸。也就是说,只有宗教复兴才能重新恢复代际延续,才能带来全球性的秩序、谦让与爱。 参考文献: [1]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何雪松.社会工作的四个传统哲理基础[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王锋.现代性视域下道德信仰难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1(6). [5]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何林军.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鲍曼思想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7]陈海萍.社会工作的灵性研究[J].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10(8). [8]梁燕城.后现代的义人城市―寻索一个感通与情际关系的城市文化模式[J].北京规划建设,2014(1). [9]常海燕,焦桂花.美国灵性社会工作经验及在中国的可行性初探[J].社会工作,2014(3). [10]潘朝东.心理治疗与咨询中的灵性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7). [11]寇东亮.“他者意识”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J].社会主义研究,2007(4).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相关文章: 1. 关于社会工作的论文 2. 社会服务论文 3. 本科的学术论文心得 4. 大学生学术论文 5. 大学3000字读书报告3篇 6. 大学学术论文范文

今天是《活着本来单纯》共读计划的第三天,请记得打卡。今天我们一同阅读第二部分《无宠不惊过一生》中的《初冬浴日漫想》。“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这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小文,同样的太阳、同样的风,由于季节的不同,人们对它们的感情居然大相径庭,在这里,丰子恺抒发的是自然有常,人生无常的感慨。与他的很多文章一样,丰子恺善于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捕捉细微之处,从中发现哲理。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的,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原来夏已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落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又好比一脚已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已可以感到水。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实感”。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

fcnsm 面临崩溃的法律 反对美国 的房价疯狂的了国际饭店看了 看风景价格的来看 见不得分开了个的风格的 国家的感觉就国家开发及开关即可加快各类价格较高 就 的开发的 两个dsl价值观的开始就两个开关家里的客观看了看价格空间广阔。

楼主可以参考一下武汉大学郑传寅先生发表于2005年第2期《戏曲艺术》上的论文《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的民俗学解读》以及厦门大学汪晓云博士发表于《戏曲研究》65辑上的论文《鬼世界的幸福与人世界的团圆——从戏曲“大团圆”结局说起》,或许能有所帮助。【晓云学姐的论文转录如下:】鬼世界的幸福与人世界的团圆——从戏曲“大团圆”结局说起内容提要 “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结构的主要特征,戏曲是以对死亡的超越来实现“大团圆”的结局的。鬼不仅是舞台“人物”中的一员,更是促成戏曲“大团圆”结局的主要构成因素。由于戏曲要突出表现的是人物和情节的结局,鬼便以其形象性成为戏曲人物死亡结局的当然载体,从而以鬼魂的虚拟存在实现了戏曲的“大团圆”。中国传统的鬼神观念在戏曲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大团圆”结局的喜庆特征与鬼形象体现的乐观姿态一致。鬼给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画上了近乎圆满的句号,从而使得悲剧趋近了喜剧。关键词 大团圆 好鬼 坏鬼一三岁丧母,七岁为童养媳,十七岁完婚,两年后成了寡妇,三年后受冤屈被定死罪。这就是窦娥。窦娥之冤,在人间无法获申,惟有诉诸天地,以致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这就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当窦娥这三桩几乎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誓愿随着其生命的结束一同成为现实时,悲剧达到了高潮。到此为止,这就可能算得上是西方戏剧理论中的悲剧。然而,在戏曲中,戏还没有结束:三年后,窦娥之父为官,窦娥鬼魂托梦,从而使其冤屈获申。在随意段分而又似乎有条不紊的时间秩序中,《窦娥冤》以中国戏曲的方式结构了一个俗世的人生悲喜剧。在西方悲剧理论看来,它充其量只能算是悲剧中的喜剧,或喜剧中的悲剧。这就是戏曲,它要结构到让观众不用费力猜测人物和事件的最终结局,而这结局一般是要使看戏的人不感到太过悲伤,即使是窦娥这样惊天动地的悲惨遭遇,它也不让人物和事件就这样悲惨地、无奈地结束,而是给它安上一个“光明的尾巴”。这个“光明的尾巴”,在很多戏曲故事中都以更为喜庆式的大团圆形式表现,窦娥已然是个例外——倘若窦娥在未死前实现其誓愿,或者是窦娥之父在窦娥临刑前的一刹那刚好出现于刑场,窦娥就不至于真的死去——而这正是更多中国戏曲常见的大团圆结局。戏曲不忍心让观众看到这么深切的不幸和灾难,而努力使之从俗世人生的悲哀中看到幸福,看到希望,大团圆,正是中国人集体心理意识中幸福和希望图景的象征。在西方人看来,中国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悲剧;而在中国人看来,西方悲剧为了制造最大限度的崇高和怜悯效果,而不惜让主人公就这样悲惨地、无奈地离观众而去,这简直就是“残酷戏剧”。西方悲剧常以死亡为结局,而在戏曲中,死亡并不意味着悲剧故事的结局,窦娥死了,她的冤案还是得到了昭雪,她以死亡为代价换得了自己的清白和人间的正义;死亡有时不只是一个过程,它甚至还意味着开始,《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刚出现不久就死了,死亡对她来说更意味着新生,好戏正是由于主人公的死亡才得以开演,她以死亡为代价换得了生命和爱情。“戏不足,鬼神凑”,实际上并不是说戏中的人不够要靠鬼神凑,而是戏曲结构中由人无法完成的情节要通过鬼神的作用才能实现。从戏曲内容看,俗世人生是不圆满的,而戏要圆满,因此,鬼神就成了戏曲必须借助的力量。戏曲就是这样以对死亡的超越来实现大团圆的。在戏曲中,对死亡的超越是通过鬼魂来实现的,若不是窦娥鬼魂托梦给父亲,窦娥的冤案就不会得到昭雪;杜丽娘如果不是以鬼魂现身与情人幽会亦无法复活。鬼魂是戏曲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西方悲剧中也有鬼魂。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是个幽灵,它不仅和人保持着一定的空间距离,也和人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它使人感到惊恐和害怕。鬼魂是剧中反常情境的异常之像,因此,它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影像存在于剧中,且只能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场合才能显现为鬼魂的人之影像,我们只能用“它”而不能用“他”来称呼之。鬼魂在剧中出现时就是鬼魂,只有在人们讲到他的过去的时候他才是人。悲剧并没有表现这个现在已成为鬼魂的人,因此,它不能作为人物形象中的一员,只能是一个物,它充其量是一个人的影子。我们看到,在《哈姆雷特》众多的演出版本中,这个鬼魂虽然由真实的人来扮演,但他总是区别于常人,总要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幽灵的特征,通常表现在形象、眼神、表情、声音、行动等方面。在西方悲剧中,鬼魂和人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但却无法逾越的鸿沟,鬼魂属于人世界之外的另一种存在,或者,是人世界表现为影像的物。中国戏曲中的鬼魂都是作为人物形象出现的,窦娥和杜丽娘的鬼魂由人过度而来。在剧中,她们都曾经是活生生的人,鬼魂和人在外在形象和内在表现方式上毫无二致,她们并不因为成了鬼魂就眼神呆滞、面容模糊、声音异常,鬼魂就是人,鬼魂由人变成,鬼魂甚至还可以再变成人,像杜丽娘。在戏曲中,人和鬼魂的扮演方式也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扮演杜丽娘的演员同时也是她鬼魂的扮演者,如果不是观众意识到杜丽娘已经死了,出现在舞台上的是她的鬼魂,作为杜丽娘的人和作为杜丽娘的鬼魂就没有什么变化。鬼魂和人的区别仅仅在于观众的意识,杜丽娘死了,到了阴间,尚未复活,观众意识到她是鬼魂,这样,表现鬼魂和人的区别不是在同一场景中同时性表现,而是通过死亡甚至进入阴间的过程历时性表现,观众因此也仍然能将鬼魂和人区分开来。在戏曲中,鬼魂和活着的人一样言语行动,并推动剧情向前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是人死亡转而变成了鬼魂,剧情甚至就遇到阻碍而难以继续。窦娥如果不是鬼魂托梦,冤情就难以昭雪;杜丽娘如果不是现身为鬼魂与柳梦梅相见并告知他如何使自己生还,这一对有情人又如何能实现其传奇式的爱情!戏曲之所以和小说一样都曾被称为传奇,就是因为其情节太过离奇,而这离奇的情节,在许多时候是由人和鬼共同构建而成。鬼不仅是戏曲中重要的存在,是戏曲“人物”中的一员,在很大程度上,鬼正是促成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的主要构成因素。戏曲如果必须设置大团圆的结局,鬼就必不可少:如果没有鬼,死亡就意味着人物的消失和剧情的终止,鬼使得死亡不再是人物生命的结束和故事情节的停止,而是人物生命的延续和故事情节的继续。鬼是死亡的结果,同时也是死亡的延续。死亡并非戏曲表现的重心,也就是说,死亡本身不是戏曲结构趋向的目标,戏曲要表现的是死亡前后的情形。窦娥之死突出的是其临死前的控诉与誓愿以及死后誓愿的应验,窦娥不是死得悲壮,而是因死而显得悲壮;相比较而言,杜丽娘的死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不可思议。死亡只是一个表现手段,是情节结构中一个凸起的点,戏曲要表现的是这个点的前因后果,而后果又往往比前因来得重要,因为它是观众的期待。正是因为要突出表现这死亡的后果,而鬼魂又以其形象性成为戏曲中死亡后果的当然载体,中国戏曲才能实现西方悲剧不能实现的大团圆结局。戏曲中鬼的出现常常意味着人物命运的转变和故事情节的进展。在《牡丹亭》中,作为人的杜丽娘是多愁善感、柔弱悲观而不堪一击的千金小姐,作为鬼的杜丽娘则表现出果断勇敢的胆识和气魄,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里,鬼以战斗者的乐观姿态出现,它并且显示出强者的形象。同样,作为人的窦娥处处遭受不幸,只有成为鬼,她才有所支撑,她的命运才出现了逆转。大团圆结局的喜庆与乐观特征与鬼形象体现的战斗者的乐观姿态是一致的。正是由于鬼的存在,中国戏曲中许多俗世悲剧因而凭添了几许亮色,说鬼是戏曲中的喜剧性因素一点也不过分。鬼给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画上了近乎圆满的句号,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常常“大团圆”,鬼功不可没。鬼使得悲剧趋近了喜剧。鬼在戏曲中的功劳是如此巨大,鬼的出现又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大戏剧家汤显祖说传奇、杂剧能“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而大诗人苏轼则说戏剧是“搬演古今事,出入鬼门道。”这些看来颇为玄妙的论断当指戏曲表现的虚幻世界的真实情景,而鬼神在戏曲中的“活着”,乃使这虚幻的戏曲人生显得尤为玄妙。二鬼魂是已死的人而仍活着的魂。戏曲中的鬼魂和人一样活动于舞台上,这是因为戏曲中的人和鬼魂一样,都是虚构的,假的。如果说鬼是人的向往,人们一定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怕死鬼”——鬼尚且怕死,何况人呢!的确,在很多时候,鬼总是与自然界一切恐惧、可怕、奇怪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与活人的疾病、痛苦和死亡等麻烦事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遇到未曾预料到的麻烦事而无从发落时,想到的不是那真正麻烦的事和人,而是鬼——“见鬼”:也许在人看来,只有鬼才会给人制造麻烦,鬼因此常以人的敌对者面目“活”着。鬼是人的敌人,尤其是在鬼与神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而神是人想当然的朋友——它们都比人强大。鬼能强大到什么程度,这在人是没有定数的,因此,有时,它强大到人力无法抗拒,只有眼睁睁看它逍遥(如它把活人灵魂带走使他死去);有时,只要用大话吓唬它,它就会逃之夭夭(如民间至今仍使用的“退煞”);有时,它也不过是一个鬼鬼祟祟的可怜虫,变成可以和人接近的形体状貌乞求人的施舍与礼遇;更有时,鬼也可以是一个美丽多情的妙龄少女或英俊潇洒的少年郎(小说和戏曲中的鬼多是如此)……说到鬼,人与人交往的历史不见得比人与鬼交往的历史悠久得多,因为鬼是当人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就有可能出生了的,它是人自身的产物。当人意识到阳光下自己的影子,睡眠时梦幻中的影像,以及死后僵硬的尸体时,鬼就有了它诞生的前提。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未必比人与鬼的关系更密切。不是吗?当人遇见麻烦事和难缠的人时,人们以为是遇见了鬼,是鬼在使坏;而在他没有遇见任何人和事时,因为恐惧与害怕,想到的还是鬼,所以鬼常出现于夜深人静时、荒郊野外处;即使是在平安无事时,鬼也潜伏在某处而不为人所见,因此最好还是小心为是。朱自清先生从人们常说的鬼话中总结出鬼的特征为:“总而言之,鬼贪,鬼小,所以‘有钱使得鬼推磨’;鬼是一股阴气,是黑暗的东西。他贪,也小,也有黑暗处,鬼其实是代人受过的影子。所以我们只说‘好人’‘坏人’,却只说‘坏鬼’;恨也罢,爱也罢,从来没有人说‘好鬼’。”[1]这也可以看出,鬼是人潜意识中的强势力量,它对人构成了威胁。由于鬼是强者的代表,弱者常将对强者的惧怕以礼让和恭敬的形式体现出来,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有点象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2]鬼和神本来有着天壤之别,但由于人对他们都有所求,因此常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人对鬼神的敬畏态度正是人世间等级秩序的体现,强者往往代表着权力和金钱;人对鬼神的祭祀方式又正是现实社会规则的反映,那就是以请客、疏通、贿赂的方式求得权势者的支撑,使强者不至于损害弱者的利益,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助弱者一臂之力。弱者只有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找到可以帮助并倚赖的对象时才转而求诸于鬼神,这种等级对立与现实社会制度中的等级对立刚好相反,它不是表现为压抑与被压抑,打击与被打击的被动关系,而更多表现为主动的求助,这主动的求助完全是人单方面想当然的结果。因此,神和鬼的创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现实生存能力的加强,纵使鬼是作为敌对者的面目出现,由于神权又高于鬼权(几乎没有关于鬼权的说法,似乎鬼并没有什么权力),也就是说,神能制服鬼,所以神和鬼在总体上显示出的仍是对人有利和有力的一面。比如,戏曲中人间故事的圆满结局就多亏有鬼。因此,人们总是想当然地对鬼主动地示敬,这一方面是对鬼的讨好,另一方面,也寄予了对来世的希望,因为人将来都要变成鬼。人们给鬼准备了上乘的质量优良的衣服,死者入殓时从头到脚都被全副武装起来,他们身上穿戴的是他们在活着时从未穿过的新衣,通常是三件或五件,当然越多越好,但必须是单数,因为人世界崇尚双数,那么鬼世界应该崇尚单数,毕竟人鬼有幽明的不同,因而礼数也该有所区别;人还给鬼准备了豪华的房子,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从未乘坐过的轿子和马,以及其他所能想到的一切日常生活用品;至于死者日后的食物,那也不用费太大气力,只要在自己吃饭前先象征性地请一下他们,也就是只要多抽一双筷子,多拿一只碗,或者还斟上一杯酒——而食物并不因为请鬼吃了而有所减少。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至于对鬼最重要的钱财,在人的世界可并不值什么,只要记得在人的节日和鬼的节日给鬼烧一些草纸就可以了,当然,也是越多越好。人对鬼的祭祀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中国人最担心的不是穷困、疾病和死亡,而是绝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如果没有后代,他们死了以后没有后人给自己祭祀。活着尚且可以依靠自己,死后没有后代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而成了流浪在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那是中国人想象中最可悲哀也最可恐惧的事——一无所有,孤单寂寞,无所寄托。因此,如果年岁大了还没有孩子,或者在已成人还没有孩子前就死去,就都得从兄弟或姐妹家中“过继”一个男孩作为自己的儿子或者领养一个孩子。因此,多子多孙中国人最自豪的事,子孙越多,也就意味着将来作为鬼的自己越富有;绝后是中国人感到最耻辱的事,“绝后代”被认为是最严重最残忍也最令人深恶痛绝的咒骂。不仅如此,中国人所谓的“孝道”,很大程度上是鬼在未死之前对后代的训练,因为这孝道不仅要实行于活着的长辈,还要实行于已死的祖先,并且代代相传。所以,父母死了,儿子要守孝三年,后来人们觉得三年太长,就变成一年、三个月、一个月,甚至三天。衣服是三件还是五件,明器是楼房还是平房,轿子和马级别多高,守孝时间是三年还是一年,这一切数字和标准在丧葬和祭祀仪式中似乎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然而,实际上,如上所述,它们都是由人制订的,因而也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仅静止的物在变,就是仪式活动的方式也会变,只有一点是恒定不变的,那就是,丧葬和祭祀的根本仪式程序和基本规则。规则意味着限度,也就是底线,比如,上衣至少要有三件,纸钱至少要烧几文,等等。鬼是中国人的宗教。“神话教导人们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它仅意味生命形式的改变。存在的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如此而已。……‘生’与‘死’两个语辞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在神话思想里,死亡的奥秘‘转变成一种表象’——借着这种转化,死亡不再是无法忍受的自然事实;它变得可以理解,可以忍受。”[3]三鬼是人世界的反映。周作人说:“我们喜欢知道鬼的情状与生活,从文献从风俗上各方面去搜求,为的可以了解一点平常不易知道的人情,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鬼里边的人。反过来说,则人间的鬼怪伎俩也值得注意,为的可以认识人里边的鬼罢。”[4]和人的生活状况相类,鬼按其生活状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好鬼”,不言而喻,另一种便是和它对立的“坏鬼”,也就是“恶鬼”或者“饿鬼”,因为饥饿所以作恶。“好鬼”由子孙供奉酒水赡养,丰衣足食,平安幸福,不与人为恶,它们多为前世与人为善或者是自然死亡;而“坏鬼”多为孤魂野鬼,没有安稳的住所,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钱财,它们流浪在荒郊野外,它们不是前生作恶就是非正常死亡。鬼的幸福与否决定于人的道德尺度,鬼和人互为因果关系。一般来说,像窦娥这样善良的女子,生时虽然受苦,死后必享福。老百姓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担心自己今生作恶,来世作鬼会有报应。反映在戏曲中,就是窦娥成了鬼后便洗清了自己的冤屈——鬼让老百姓看到了来世的公正,看到作为鬼的希望,他们因此而满怀对未来鬼世界的憧憬。来世成为一个“好鬼”是人的终极追求。“好鬼”的存在意味着人不能实现的理想可以靠鬼去实现,穷人富鬼是贫苦老百姓一辈子的梦想,人是今生,鬼是来生,因而佛教的生死轮回在中国很容易就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从“好鬼”与“坏鬼”的角度看,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做一个“坏鬼”,而是做一个被人供养得面面俱到的“好鬼”——实际上就是人世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有者——贵族、官僚,甚至皇帝。但老百姓想到的只是明哲保身,使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而没有统治他人的意识,这在鬼身上也有所反映。绫罗绸缎的上好布料,三五件新衣,帽子、鞋子,还有袜子,这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穿着,陵屋、轿马,老百姓甚至连看都没看过——人穷尽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的一切鬼都可以拥有,鬼实现了人不能实现的理想,而这理想只不过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已。因此,很多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的人不是怕死,而是想死,因为死了能享福。记得小时候,我的奶奶就经常一边叹气一边说:哎!死了就享福了。中国老百姓传统的幸福观在戏曲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不是吗?窦娥死了才能实现誓愿并明冤,杜丽娘死了才得与梦中情人结为真正的夫妻。鬼不正是人的幸福向往吗?!因此,在老百姓眼中,死亡并不比其他一切未知的事物更令人感到恐惧,甚至于比现世的劳苦要舒服得多。老百姓一不小心就会想到死,然而他们并不真死,他们仍然努力地活着,忍受着一切也许是非人的恶劣生存处境。而且,死亡说到底还是令人害怕的,人们害怕的似乎不是死亡的方式和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后的“生活”。死亡,是连接现世生活和来世生活的转折点,因此,死亡总是和新生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巴赫金说狂欢节上的笑常和阴间幻象联系在一起的原因[5],这也是为什么戏曲总在死亡之后出现鬼魂,人死亡了,鬼魂却新生了,人和鬼魂组成了一个连环,起点和终点重合,戏曲情节结构成一个圆圈,戏曲中的人物走了一个圆场,悲惨的离散转而成为喜庆的团圆!如此看来,要不是古人规定六十岁为有寿者的最低限度,而多福多寿与多子多孙乃是人生最大的荣耀;此外,古人还规定非正常死亡的人会变成孤魂野鬼,有就是“坏鬼”,因不堪忍受人世苦难而向往成为鬼的人还真不少。古人真了不起,他们为人设置了一个只要死亡就可以实现一切的美好理想,却又在这理想前面设置了一个时间限度和死亡方式,这就使得死亡并不那么简单。即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不顾这种种规定的界限,冒着成为“坏鬼”的危险非正常地死亡了。然而,在那些遵循规定活着的人看来,正是因为他们不得已成了“坏鬼”,便对人有了复仇心,这可能是现实的不平等使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于是,复仇心使他们采取了一些令人感到恐惧的报复性措施。这样,人们以为惧怕,在给自己祖先应得的资财时也只好分给“坏鬼”们一份。他们的危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连天之子的皇帝都要以祭祀来拉拢讨好他们并请求他们手下留情,并把这拉拢讨好的方式固定化、合法化,成为皇帝乃至整个国家正常管理方式的一项。上行下效,皇帝尚且如此,老百姓更不能例外。鬼由此可以看作来生的人了吧?不然。人们在对他人表示请求并许诺答谢时,常说,来世作牛作马也要报答之类。看样子,来世如果能变成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好鬼,否则,还有做牛做马乃至变作其他动物的可能。这承诺也许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告白,但总给人将信将疑之感,这首先的疑问乃是:到底有没有来生?祥林嫂就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有没有来生,如果有来生,祥林嫂就必须捐门槛为自己赎罪,并做好日后为鬼的预备工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祥林嫂终于还是捐了门槛。的确,如果没有来生,鬼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可见,来生是应该有的。既然有来生,就要保持完好的尸体,将来投胎好做人,而不做牛马或其他的动物——因为动物究竟是被人役使,受人控制的。毕竟做人还是更自由,或者,也许是更体面些吧?而要成为人,也成为好鬼,在生前就要忍耐痛苦和不幸,要行善,这样死后才能获得幸福,也就是成为好鬼。老百姓想成鬼,而帝王将相和达官贵族想成仙。这是因为,“鬼是原始人灵魂不死思想的反映。而仙人则是在中国特定社会里的人们企图肉体与灵魂同时永恒存在的理想。”[6]帝王贵族想要成仙,是因为想将今生的幸福延续到来世,而老百姓想要成为鬼,是因为想将今生的苦难转换为来世的幸福。“古代的社会阶级森严,说不上有什么自由,人们也不易想到争取自由,因此,他们没有在意识中构成了一种自由的鬼,浪漫地游戏于人世之外,像战国以来所说的仙人。”[7]相对于神仙的贵族身份,鬼更平民化,因此也更接近普通老百姓。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变成好鬼、幸福的鬼,在中国人看来,现世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来世,现世的苦难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并且今生不能实现的愿望和理想,都可以等到来生去实现。因此,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是不辞劳苦,为民请命的大禹,黄帝则几乎集一切发明创造于一身,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他人,而不是自己,除了任劳任怨和聪明才智外,他们没有浪漫的恋爱和神奇的人生旅程,甚至连形象都并不普通人英俊潇洒。中国没有类似于西方创世纪的神话体系,也没有传奇性的史诗篇章,因而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悲剧。中国的神话、史诗和戏曲呈现出俗世的本然面目,它们虽支离破碎却又被设计得有始有终,它们是如此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人不仅在空间观念上指向群体性的存在,也就是人民,在时间观念上,中国人也指向将来,而不是过去和现在,过去意味着意义的消失,将来才是一切,因为结果总是出现在将来。一切的因都是为了有个圆满的果。在戏曲中,我们看到的鬼也都是一些善良、美好的人,比如窦娥、杜丽娘,好鬼是戏曲中的典型,而且多为女性,她们象征着人们对鬼世界的美好向往,并给人以有益的指引。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是卑微的,他们崇尚实际,与浪漫的激情和崇高的理想失之交臂。中国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和他们的生活态度一致,那就是:拘谨、内敛,然而坚韧。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无论命运多么无奈,中国人都要努力地构想一个美好的未来,一个喜庆的、乐观的大团圆式结局。就像戏中表演的那样——那才是中国人恒久不变的期待。——发表于《戏曲研究》第65辑[1] 朱自清《话中有鬼》,张月媛选编《清华大师文选》第一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2] 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110页。[3]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71页。[4] 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5] 参见巴赫金《文本 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5页。[6] 参见罗永麟《中国仙话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7]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王煦华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页。

  • 索引序列
  • 活着论文模板范文
  • 活着论文范文
  • 活着论文格式范本
  • 关于活着论文范文资料
  • 活着学术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