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小学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小学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 (三)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 二、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右2cm。 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二)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务部审查签字后生效。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7、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前,英文的在后。 8、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9、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符。 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 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24磅行间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 (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10、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11、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附文)。 12、附录。 13、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三)封底。 附: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1、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3、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4、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5、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6、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7、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8、其他要求 (1)文字 论文中汉字应采用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2)表格 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 (3)插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 (4)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或逐章编序,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5)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 (6)软件 软件流程图和源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特殊情况可在答辩时展示,不附在论文内。 (7)工程图按国标规定装订 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 (8)艺术设计作品 无法用纸质文档保存的艺术设计作品应用光盘或照片保存。 (9)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 以上是我的毕业论文要求,全国各个学校其实都是一样的. 回答完毕.

SDFE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论健美操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 摘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在被各级体育教育行业关注,同样对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发挥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健美操运动员在掌握动作套路,增强健美操意识,不断创新健美操和比赛发挥中等方面都离 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结合多年从教经验从多方面提出,非智力因素在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不 断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健美操运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历届健美 操国际大赛中,我国参赛运动员成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多次 赢得世界冠军。而这些国家队运动员几乎都出自体操专业队。 但在一般高校健美操训练队中,大部分都是之前很少接触这项 运动的。在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有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 怯场,表现力不够等等一些问题,那么教练员该怎样解决这些 问题呢?在平时训练中,当运动员机体疲惫时出现情绪低落、 动作缓慢、节奏不符等这类问题。因此,在健美操训练中,如何 应用科学的健美操训练法,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达到 提高健美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则显得相当重要。以下在注意 培养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前提下设计了实验对照,根据 结果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在长江大学健美操队和预备队中,采取抽签法随机抽取 30名队员;将所有队员分成两个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5人。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对照法。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理论根据 根据健美操训练专项训练课和训练进度要求,结合体育 教育训练理论,按照训练的最优化理论设计一套科学的训练方 法,以培养健美操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 实验内容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颁布 的国际年龄一组三人操套路。 实施方法 根据运动训练的规律及竞技健美操特点的表现特征,设 计激发学生兴趣法、鼓励诱导法、情感交流法、类比法等几种具 有实效的训练方法用于实验班的训练中。 实验时间、安排 2006年9月至12月,共十五周,每周三次训练课,每次课 120分钟。按照同一训练内容、进度、要求,由一名教师在同一 学期、不同的时间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训练。 2 实验结果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于 2005年1月修订并颁布的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 则。聘请国家级健美操裁判一名,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三名, 国家二级健美操裁判二名。分别以竞赛的形式对实验前后的 实验对象给予评分,评分环节采取实验、对照组抽签排序,严格 控制皮格马利翁效应。结果表明(见表1) (1)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水平无差距的条件 下,加强对实验组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和培养,发现在实验 结束后实验组艺术分和完成分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在 平时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竞 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套路水平有着显著的效果。 (2)实验前后难度素质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合训练计划 安排,实验期间以套路学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组)为主,对身 体素质训练安排较少,故实验后难度水平未有相应提高。 3 分析 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影响观点的提出 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 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 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的过程,但 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 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 过程,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信 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但它却对认识过程有着直接的制 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中。 健美操训练的非智力因素 它指运动员对学习健美操的动机、兴趣,以及在训练过程 中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交流等,这些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产生重 要影响的因素。当前世界竞技健美操运动向着更新、更快、更 完美的趋势方向发展,编排和完成成套动作的难度将越来越 大,各单项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 品质,而且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知识,处理训练和比赛 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合理的运用和发挥各种技术,以争取 更好的成绩,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运动员竞技健美操 非智力因素培养和训练。对此,本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运 用体育相关理论,参考各项目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内容,结合健 美操运动特点,认为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生理与心 理学基础原理与过程是应激、反射和记忆:在运动技能学习中, 由于身体的剧烈运动,体能不断消耗,这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智 力水平的发挥,要使运动得以维持,还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非 智力因素的能力作用。智力因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起着侦察、 巩固等功能,而非智力因素则起着调控、动力、导向等功能,这 说明非智力因素直接关系到主体学习活动的效率、价值和 成败。 巧用健美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或爱好 的某些活动倾向,是良好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人们一旦对从 事的工作和学习发生兴趣,也就获得了搞好工作和学习的动 力。健美操教学训练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在整个训练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在训练中要造成学生的自觉积极训练心态,必须 要培养他们对健美操的训练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健美操训练实践中,通过以下各种方 法、手段,保持和培养学生训练健美操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 效果。 采用形象性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训练实践经验总结,依据健美操训练原则、特点,根 据学生大部分入学前从未受到健美操专业训练、身体素质、乐 感较差等实际情况予以因材施教,具体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素 质、健美操套路的训练。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采用形象的语言以及标准的示范 动作、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形体来帮助学生掌握好音乐形象和 共鸣感,并通过录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产生直观效果,以唤起 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起不同的情感,用“心”去做,真正 地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中去训练健美操,去掉训练健美操的 负担。 鼓励与诱导相结合,激发训练兴趣 学生在训练中如果产生了心理障碍和消极的心态,教练 要及时诱导,在学生有所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积 极进取的精神和兴趣。教师在课上,面对学生既是老师,又是 良友,既严格要求,又要耐心施教。如老师在课上发现学生身 上存在问题,应进行耐心的分析,讲清规范、要求,指出毛病的 由来,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对事物感知的灵敏性,引导到训练中 来,让他们认识自己、磨炼自己努力提高掌握各种健美操基本 动作,教会他们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由浅入深不断扩大知识 面。特别是较差的学生,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指出缺点时的态 度,语气更要稳重和细腻,发现优点也一定要给予鼓励,使他们 看到希望,提高勇气,增强兴趣。 基本技术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只孤立地练习基本技术,而是贯 穿竞技健美操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竞技健美操 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相结合起来,这既有助于技术的掌握和不断 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又加快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健美操的 评分是由艺术、完成和难度三个裁判组组成,运动员在技术水 平提高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水平底下给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设置了一个“瓶颈”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 展,这说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低于实际训练水平, 使得运动员失去了向更高技术发展的心理趋向,制约了该运动 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基本技术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培养 应该相结合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目标水平甚至应该超过技 术训练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更加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提 高训练效率,让运动员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提供实践机会 在健美操训练中,课堂训练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条十分重 要的训练原则,也是巩固训练兴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 节。在训练中,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一切艺术 活动,参加实践。具体方法:一是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鼓 励和帮助学生参加排练;二是在每年校运会的开幕式上,给学 生们提供表演的舞台;三是让他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各类文 艺活动及健美操比赛,从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提高健美操训练 的积极性。 妙用情感交流,提高训练质量 健美操有很强的情感性,健美操的训练、表演,处处都体 现它是一种情感性活动。因此,如果教师在训练中能够充分利 用这个特点,在实教过程中讲究以情代行、以意引行、以情动 人、以情感人,善于把教学态度与情感结合起来,一定会事半功 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健美操训练过程,首先认真处理好 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融洽性,使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艺术 (上接第16页) 享受,坚持以稳定的积极的热情,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情 绪去启发感染学生,去关心学生,在训练中用想象的语言,简练 而准确地讲解动作,富于表现力的形体示范,使学生对教师产 生尊佩之情从而树立威信,培养学生喜欢健美操、尊敬教师的 情感,并且达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促进情感的深度发展,帮 助学生克服训练中的难点,坚定训练的信心。在训练中要采取 由浅至深的原则,多使用分解、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观 察、多模仿,多练习以此达到掌握健美操套路,从而增强健美操 的意识,坚定学习信心。 4 结论与建议 结论 本文在遵循思维科学规律的前提下设计了培养健美操运 动员非智力因素的方法,经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课中实 施,实验结果为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证明此方法对提高竞 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水平是有效、可行的。并对竞技健美操技 术水平有辅助提高的作用。 建议 1.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并且是个长 期的过程,应同身体素质、技术的训练一起列入训练计划,使之 在每个训练周期,每次课都能得到重视和训练,这样才能收到 好的效果。 2.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注重自身对健美操运 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应重视对学生竞 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在实践教学和训练中严格要 求,这样不仅有利于竞技健美操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3.在实际培养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教学与训练课中 可把培养的内容按世界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所要求的技术标 准来确定。这样在训练中,就可以更好地把竞技健美操中的操 化、跑位、难度、团队配合等方面水平提高得更快。 综上所述,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更有效地提高健美 操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相互依存和影响 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双方对健美操有强烈的兴趣和 极大的热情,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一定会克服困难,增强学习健 美操的决心意念,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02, (5). [2]汪敏.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深化体育教育改革[J].2001, (3). [3]袁玫.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J].重庆 教育学院学报,2003, (11). [4]蒋雪莱.试论体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J].三明师专学报, 2000 (1). [5]赵芳,等.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创新[J].体育科技,2003, (3).

浅谈健美操在农村中学开展的可行性健美操是一种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或使用健美器械的身体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目的的新兴体育项目,以其娱乐性、趣味性、实用性、观赏性等特点普及进入城市中小学体育课堂。它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姿态,增强体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活泼热情、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和自信的性格。然而,在农村几乎都没有开展健美操课程,学生对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也比较陌生。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健美形体,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女性体育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各方面的接受能力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考虑,在体育课中进行健美操教学,本文也意在能引起农村中学对健美操运动的重视,更好地推动健美操运动在农村中学中的广泛开展。第一、准备阶段搜集了大量的健美操图片、节奏明快的健美操音乐,以及由健美操基础动作混编而成的组合动作等等,利用雨天室内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听一些很有节奏感的歌曲或乐曲,或是有明显节奏的DJ、串烧音乐,听其中的鼓点;播放国内精彩的健美操表演和健身操比赛的录像,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健美操魅力的同时要有学习健美操的强烈渴望和热情。其实就是一句话,理论加实践,告诉学生要多听、多记,平时听音乐和节拍时要用心去听,注意节奏。第二,实践阶段(1)从基础入手,注重基本功教学。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是学好健美操的基础。我在教学中先通过下肢动作的练习,如原地踏步、并步、“一”字步、交叉步、开合跳等,让学生感觉动作虽然简单,但通过以健美操的形式出现,显得那么富有趣味,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安排“V”字步、“A”字步、后踢腿、向前、向侧的弹踢腿、小马跳等有一定难度变化的动作。在下肢动作有一定基础后,再配以简单的上肢动作,如:胸前屈肘握掌、手臂上举、侧举、体前交叉等,培养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我在讲解、示范动作时,强调保持身体的基本姿态,如下肢动作练习时,要求上体保持正直,不能随着下肢重心的移动而摇晃。(2)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分层教学,内容相同而要求不同根据学生身体基本姿态、技能差异,我将学生分成四类,即四个组。分组前对学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了解分组的目的,树立信心。。每组安排一位组长负责,同时根据他们不同差异,组编不同难度的动作。在教学中,我按照以下环节来实施。第一组:基本姿态好,动作领悟能力强,练习积极性高,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能体现动作的力度、幅度、节奏和良好的表情;第二组:基本姿态中等,对健身操学习有一定兴趣,能掌握整套动作,能体现出一定的动作伸展性、节奏感和表情姿态;第三组:基本姿态一般,但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参加练习,基本能掌握整套动作;第四组:协调性和领悟能力都较差,对这一类学生则要求能跟着其他三组进行比划和练习。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情况进行微调。在学生练习中当好组织者和“模特”,表扬“前进者”,鼓励“踏步者”,帮助“后退者”。在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不同的健美操套路练习。如上、下肢配合比较复杂、变向、转体等难度动作较多、节奏变化比较快的套路练习,不同的组作不同的难度删减。特别对第四组的学生,采用分解教学法,先下肢动作,再上肢动作,分解熟练后再上、下肢配合练习,使每组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信增强、情绪高涨。第三、效果分析阶段1、对为什么学习健美操有了正确的认识由于健身操的音乐节奏感强、动作奔放、充满活力,经常参加练习,不仅可以排除紧张、郁闷的情绪,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和性情得到陶冶和改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参加了健美操的学习后,对什么是形体美有了正确认识,很多女生还改变了以瘦为美的想法,同时在健美操教学中,要求学生的身体保持收腹、抬头挺胸的姿态,让不少同学改掉了平时走路都含胸驼背的不良习惯。2、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健身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学习学生对音乐节奏感产生一定的领悟,逐渐发展到适应节奏,提高乐感。在健美操学习前,很多学生对节奏没有感觉,甚至对课间广播操的音乐也没有节奏感,对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有的同学在练习时还是分不清音乐的节奏。因此,一些学生希望我在乐曲播放时兼带喊口令,不然会出现越跳越快的情况,而现在她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练习。3、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健身操可以由一些相同动作组合出许多不同的套路,学生在对健身操运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根据已学的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进行动作的组合,随意发挥,尽情欢跳。在对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健身操教学后,有些学生已经能在带领做准备活动的徒手操时,运用已学的动作进行自由编排。她们的思维活动十分活跃,想象力、创造力十分丰富,已经成为班级健美操教学的骨干力量。4、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了提高以往学生上体育课,由于场地、器材以及教学内容以素质练习居多,再加上教法手段的枯燥单调,有的学生在课中出工不出力,教师催促一下,不情愿的练习几次。90%的学生愿意上体育课是希望让他们自由活动,而教学中引入健美操的内容后,学生从开始时的好奇,逐渐在优美的音乐和欢快的节奏吸引下,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有了提高。我在学生中作了一次体育课中你最喜欢的五个运动项目调查,大部分女同学选择的前三项中都有健身操这个项目,而且在男同学中,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健身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不是不喜欢上体育课,只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的教法,学生会喜欢上体育运动。5、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在刚开始练习健身操时,许多学生在一起聊天说话,看到哪个学生做得不好,还在旁边起哄。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互相指导、共同提高已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而且原来连欣赏健美操都会害羞的学生,随着动作的不断进步,自信心不断增强,现在,他们会随着奔放的乐曲舞动,动作也一样很优美。第四、小结与建议阶段(1)健美操以它不受时间、场地、器材、人数等的限制,深受师生的喜爱。把健美操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有着良好的影响。因此应加大实施健美操课力度,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2)由于男女生的身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应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更有利于健美操教学质量的提高。(3)加大对场地设施的投入学校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对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并改善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来满足师生教学要求,完善管理制度。随着新课改的步伐,课程多样性也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学校体育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向多学科、多方面进行探索。目 录1. 摘要……………………………………………………2. 关键词…………………………………………………3. 引言……………………………………………………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5. 研究结果与分析………………………………………6. 中学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的现状……………7. 结论与建议……………………………………………………8.参考文献………………………………………………………中学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调查摘 要:本文作者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某地某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程度以及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试图了解目前某地某校健美操课程的开设、师资等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某地某校健美操课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调查表明:某地某校健美操课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开设内容以及教师队伍现状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所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健美操 课程 开展现状 调查研究)PanShanXian senior high school aerobics course status quo investigationThe author through questionnair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rough to the merchant PanShanXian senior high school aerobics course develop degree and the teaching actuality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merchant PanShanXian senior high school aerobics course open and teaching staff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for PanShanXian merchant high middle school student aerobics teaching provide valuable basis, a survey indicates that merchant PanShanXian senior middle schools in calisthenics classes teaching goals,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open teachers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ny other aspect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for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引言体育课的作用一方面是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气质。普通的体育课学习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等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气质,所以健美操的开设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得到锻炼以适应社会。健美操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并与音乐融为一体的体育项目, 它节奏快、时代感强,他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乐感、 美感、 使学生在学习健美操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气质,但是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进而较好掌握这一体育运动,愉悦身心,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养成终身进行健美操等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是摆在健美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找出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方法,从学生特点进行研究,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文以:男33人,女30人,高二:男:35人,女35人,高三:男32人,女35人,其中男100人,女100人,共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网,收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体育学刊》、《中国教育网》、《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等各大体育学院学报及地方体育刊物。 问卷调查法:调查某地某校学生参与健美操的现状,影响学生进行健美操各个项目学习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等与本文有关的的问题,并从中获取重要资料。共发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 数据统计法:本论文对所有有效数据,运用excel统计处理。2 结果与分析中学学生基本情况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高一20个班级、高二18个班级、高三16个班级,三个年级共54个班级3432人。 高级中学男女生比例表1中学男女学生比例情况统计 N=3432内容 男 女 合计人数 1805 1627 3432百分比(%) 53% 47% 100%由表1可知,高级中学在校学生为3432名学生,其中有1853名男生,约占总人数的53%,女生为1579约占47%。调查可以看出某地某校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同,这样在体育课程当中可以协调发展。 某地某校学生年龄表2 某地某校学生年龄情况统计 N=3432内容 16 岁 17岁 18岁 19岁人数 1106 1008 989 329百分比(%) 32 % 30% 28% 10%由表2可知在校学生年龄区间为16至19岁之间。其中16岁为1106人约占总人数的32%, 17岁为1008人约占总人数的30%,其中18岁为989人约占总人数的28%, 19岁为329人约占总人数的10%.由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班级数量大于高三年级,所以高一与高二学生年龄比例要大于高三学生年龄比例。中学学生对健美操兴趣调查表3 中学学生对健美操兴趣的情况统计 N=185内容 很有兴趣 一般 没有兴趣 合计人数 130 36 19 185百分比(%) 由表2可知,通过发放的有效问卷185分卷可以看出对于健美操有的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觉得一般,的学生认为没兴趣,这是学生对健美操的直观感觉,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健美操,知道健美操这项运动项目,首先从兴趣上对健美操的认识,认为这是一项有别于普通体育课的课程,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有着许多的想法和见解,不管是内向型或者是外向型的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胆怯、害羞、嫌脏、爱美、自尊心增强等心理特点。普遍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年少时代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心态也逐渐消失,大多女生表现出好静少动,有一部分人甚至为了安静、爱美、爱整洁和穿戴整齐,而对运动产生的抵触心态。另外,鉴于女生的胆量小、娇气重,又碍于面子的心理,加之她们的基本身体素质差,对一些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要求较高的练习项目缺乏信心、胆怯、不愿去做练习。大部分男生也只注重球类运动,对于健美操比较陌生,或者认为健美操是属于女生的运动。某地某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状况 课程开展形式中学将选修课教学也做为整体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合理组织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全面发展,学校将健美操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为充分利用我校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数量充足、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选修课与必修课一样计算学时,整个教学分为30学时,其中理论课1学时,考试2学时,教学内容27学时,在理论部分准备健美操的概述,健美操基本技术动作介绍。在教学方面开始是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接着会有大众健美操套路的学习,其中会穿插有氧操的练习。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表4 某地某校学生对健美操场教学内容的情况统计 N=185内容 有氧健美操 大众健美操套路 有氧搏击操 健身街舞 拉丁健美操 合计人数 43 65 25 39 13 185百分比(%)23% 35% 14% 21% 7% 100%由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表中项目喜欢最多的是大众套路,占到了65人,其次是有氧健美操达到了43人,搏击、健身街舞、拉丁健美操人数则相对较少,但是这不代表学生不愿意学习,而是因为学生本身身体素质有限,大众健美操的学习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所以在健美操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是非常灵活多样的,某地某校健美操课在开展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学条件和师资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也会安排更多的学习内容。学校主要安排了大众健美操套路二级、三级的学习。在一星期当中带有健美操选修课内容的课程次数为2-3节。一般在开课的第一周为理论知识学习,在以后的课程中大众健美操套路为基本教学内容。每节课在教学准备活动部分安排有氧健美操内容 ,平均一节课程当中健美操基本动作内容占到的时间10分钟,25分钟的为健美操套路练习,5分钟用来放松。 考评方法健美操课的学习不仅仅为了让学生得到身心的愉悦,还要让他们真真正正的掌握一门技术,所以在学习过后考核是必不可少的,在考核制度中分为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学习的态度,平时出勤情况,课堂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健美操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这其中占总分的20% 。第二个方面是技术考核,占总体的80%,评分分为四个等级:1、优秀:动作有力度、有表现力、音乐配合协调和谐。2、良好:动作基本正确、有一定力度、音乐动作配合协调。3、及格:独立完成动作、动作完成基本正确、音乐配合基本准确。4、不及格:独立完成动作,动作不够准确,无法与音乐配合。如果不及格的学生则不给选修课的学分。某地某校学生对健美操的认知程度通过对中学生了解健美操情的调查,听看过健美操音像资料的学生占85%,说明很多学知道健美操。但也有15%的学生分不清健美操和体操,在对健美操概念的测试中, 84%的学生选择“体操、舞蹈综合”。这也说明现在学生们大多家庭条件优越,通过电视、 电脑、 广告等媒介方式获得了关于健美操的信息,加上周围健身房的兴起,因此他们对健美操运动比较熟悉。在对健美操锻炼价值的认识调查中反映,有 82%的同学认为健美操主要是为了减肥 ,认为参加健美操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减肥塑身。在关于“喜欢健美操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健美操“动作优美富有动态、 具有时代性、 可达到健身美体” 的健身功效。学校的师资力量经调查,由于某地某校的健美操课属于学生的选修课,所以专业教师十分短缺的,全校共计20名体育教师, 所调查的全校体育教师中只有 2 位专业健美操教师, 只占了 10%, 非健美操专业教师有18位, 占了90%, 但是在教学中非专业的教师有4 位是学校的健美操教师,都是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学会的健美操, 然后在学校排课时就担任健美操教师。由于学校是将健美操作为选修课所以教师们也就没动力去改善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参加培训的4位老师也是由于自己对于健美操的兴趣而在外面参加培训学会的。学校至今也从未组织过教师参加关于健美操的培训。而参加培训的健美操老师的能力也有限,又不能定期出去培训,所以在健美操课的更新内容方面有所欠缺。2位专业健美操老师又不能全部兼顾全校的健美操课,由于某地某校的健美操课是以各年级开展的,所以又可能出现一个年级的健美操选修课没有老师上,或者一个年级的健美操课需要其他年级老师来顶替。所以某地某校健美操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健美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这对普及和推广该项目存在一定的制约。学无止境,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应不断补充、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创新,才能更好地胜任中学体育教学。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健美操培训班及知识讲座,以加强健美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从体育师资的现状,希望引起校领导的重视。增加健美操专业教师,提高健美操专业师资力量,提高管理机制也是目前现状的根本要素,落实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普及和推广健美操,必须从管理机制上给与加强。在原有的教师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学习健美操知识,培训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促进健美操教学活动开展。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表 某地某校学生对健美操场地满意度情况统计 N=185内容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合计人数 125 50 10 185百分比(%) 67% 28% 5% 100%首先,教学场地以及器材设备的有无会严重影响健美操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因为室外场地不适合健美操的教学,天气因素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天气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不能将教学活动很完正的进行下去,第二,器材设备的欠缺也会使学生的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发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对健美操学习失去兴趣,不仅影响到老师的教学热情,同时也很难达到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某地某校的校领导和老师为了让健美操的教学更加流畅特意改装了一个教室作为健美操室。经调查某地某校的教学场地是很不错的,设置了室内场馆 ,场馆内配有DVD、 音箱、 电视、木地板、领操台、 镜子。由图 从对学生的调查也可以看出超过67%的学生对健美操室的设施非常的满意,这说明某地某校设施状况较好 ,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健美操教学的正常进行。3 某地某校健美操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目前某地某校中健美操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教学实习及问卷调查中可总结出三类主要原因 :一是开展健美操课程的教师与教材, 健美操课在中学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早期毕业的体育教师没有经过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因此无法担任这课程的教学,在缺乏健美操专业教师的中学, 自然就不能开设健美操课程,而且缺乏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健美操教材,特别是急需一套系统、科学能满足新时代素质教育要求和贯彻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健。二是羞涩,不喜欢别人看见自己在运动。怀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中学生不在少数 ,通过调查访问得知 ,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做的动作不美观 ,而且操房里有许多不是本班的异性同学 ,也不希望被他们看到。针对中学生不像小学生生那么好动活泼,身体发育日趋成熟 ,对异性的评论也尤为敏感等因素 ,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美是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让学生明白懂得,通过健美操的学习与锻炼 ,让同学们拥有的更健康的体魄和自信的内心,这种健康自信才是一种真正的美 ,这是一切美的基础 ,是一种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然的美。三是动作难度大、 跟不上节奏。这是在中学健美操教学当中常常出现的主要负面影响。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身体条件是不同的 ,并且中学生除了广播体操外没有接触过操课类型的培训,在健美操学习上动作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所以在这就给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示范动作熟练、 优美 ,讲解流利易懂 ,而且要善于正确选择示范面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的性趣 ,使之在课堂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除此以外 ,还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在学习初期要合理选取较简单的动作并配以速度较慢、 节奏感强的音乐,慢慢在加快音乐速度,动作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活力、动感。 引人注意、令人兴奋的音乐加以反复练习 ,并要适当注意劳逸结合。4结论与建议结论 某地某校师资队伍中,对于有健美操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总体水平不高,且对普及和推广该项目存在一定的制约。 健美操是一项对于中学生在心理、生理上的调节具有一定帮助的运动项目,并且学生对健美操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非常适合在中学生中进行练习。 教学时数少和学校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健美操教学和练习的需求是影响健美操在更好开展的主要因素。 建议 加大健美操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虽然有6名教师担任健美操学修课,可是只有2名专业的健美操教师。因此,应合理调整健美操教师结构,最少增加一名专业的健美操老师,让平均每个年级能有一名专业的健美操老师。这既能减轻健美操教师的负担,也可保证对各自课程的教学精力的完全投入,保正了教学水平的发挥,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另外,学校也应该调出经费让其他体育教师接受健美操的培训,使学校在健美操教学方面趋于平衡。 对于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到位,培养他们在课堂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心理,让学生体会健美操课的乐趣。 在学生课余锻炼中组织健美操的练习,强化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加强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的利用率,为保证健美操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许多学生反映课上学习的动作课下没有地方练习,所以应加大健美操操房的开放度,并尽可能多添置一些高质量的音响设备, 使教学的物质条件更加完善。一、您认为健美操属于哪类?1体操 2 舞蹈二、您所在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程形式1 作为必修体育课 2作为选修体育课三、您所在中学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是1是大纲规定组合动作2初级大众健美操3自编组合动作三您对健美操的喜欢程度?1很有兴趣 2一般 3没兴趣四、您认为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原因1健身健美动作优美、动感强2有优美音乐伴奏3富时代感、气氛活跃其他原因五、您所在中学健美操教学场所类型1室内专用场地 2室外操场 3其他六、学校是否有健美操专业老师1 有 2 没有 3 不清楚七、您是否需要进行健美操课程进修1 需要 2 不需要八、您认为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 运用辅助器械 2观看影像资料 3 教学比赛九、您学校是否有健美操教学场所设施1 有 2 没有十、您喜欢哪些健美操项目1有氧健美操2大众健美操套路3搏击健美操4拉丁健美操5健身街舞十一、您对所在中学现在健美操课的内容满意吗?1非常满意 2满意 3不满意十二、您认为在健美操教学中有哪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1教师水平不足或缺乏专业教师2男女生比例失调3上课课时时数太少4学校场地不合格或根本没有上课场地5缺乏相关参考资料6课余没有相应的活动场所和获得机会十三、您所在中学有没有开展集体健美操比赛1定期开展2不定期开展3以前有4一直没有5不清楚十四、您所在中学有没有参加校外健美操比赛1有2没有3不清楚十五、您是否可总结您所在中学有/没有开展健美操课程的概况

啦啦操在健美操中论文参考文献

健美操的起源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古印度也不例外,它的瑜伽术崇尚运用意识对肌体进行自我调节,健美身心,延年益寿。而17至19世纪欧洲各国的各式体操也是健美操发展的基石。现代健美操首先是在美国兴起的,1968年,美国太空总署的医生古柏博士把健美操列入太空人的体能训练内容,好莱坞著名影星简"方达的《简"方达健美术》又使健美操的推广与普及起了巨大作用;各种体操流派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动作技术是现代健美操发展的初级阶段。 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性健美操是在20 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但正式推进是在1982年底,近20多年来,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健美操已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史:健美操运动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健美操”这个名称只是在它刚传入我国时,我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所起的中文名称。健美操是有氧运动的一种。有氧运动是相对于无氧运动来说的、以人体有氧系统供应能量的运动,其特点是活动时间长、强度低,主要影响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耐力素质的基础。事实上,从提高健康水平的角度来说,只有有氧运动才能良好地影响人体,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所有持续时间长、强度低的体育活动,健美操运动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从健美操的英文原名(Aerobics)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既健美操运动的基础和实质是有氧练习,具体到健美操本身的运动特点就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低强度的全身性活动。 多年来,由于发展历史和健身观念的不同,我们曾对健美操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如把健美操误认为以各关节活动为主的操化练习,在加上长时间的跳跃运动来增加运动量,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健美操健与美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抓住其内在的实质和精髓。从目前国外健身健美操的发展来看,各关节的活动只是健美操练习热身(准备)的一部分,而长时间的跳跃练习由于对人体的膝踝关节损伤很大应尽量避免,必要的运动量是通过大量的走动,既步伐和适量的低强度跳跃,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取得的,有氧练习部分是健美操影响人体的最主要部分。另一错误的认识是关于力量练习.由于东西方观念的差异,许多女性认为过大的肌肉块影响美观,因此以前我国多数的健美操课是以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为主;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较缺乏。其实力量练习同样也是有氧运动,适量的力量练习不仅可增加肌肉的弹性、塑造体型,而且可延缓衰老,是健美操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肌肉只能变得更美观,使人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健美操运动分为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两大类。竞技性健美操是在健身性健美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健身性健美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而也使健美操成为一项真正的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性健美操的主要目的是“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要在1分45秒内配合音乐完成许多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因此对运动员的全面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竞技性健美操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并不适合我们普通人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健身性健美操的主要练习目的是“健身”,因此动作比较简单,音乐的速度慢,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适合大多数人练习,再加上动作多样、节奏感强、能全面影响身体等特点,健身性健美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在国外,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健美操练习形式,例如:既加大了运动量又不增加下肢关节负担的踏板操;适合于老年人和伤病恢复期练习者的水中健美操;年轻人喜爱的搏击健美操;女性感兴趣的调节机体平衡、改善身体姿态的瑜伽健美操,以及许许多多不同特点、适合不同对象的健身健美操。这些不同形式健美操的出现增加了健美操运动的多样性,使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健美操练习形式,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来,促进了健美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具有良好健美操基础的大中城市,也引进了一些新的健美操练习形式,如踏板操、搏击健美操等,在内容的选择上和练习方法上也在逐渐向国际上靠拢,如采用以步伐为主的循环练习法、加大力量练习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的比重等,使我国的健美操运动向着更加国际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61]王立国. 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2]王晓毅.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3]张国栋. 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64]王沂. 我国京津地区城市新建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5]张晓琳. 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6]刘盼盼.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7]赵志英.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8]张辉. 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9]牛奔.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加速构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0]张连成. 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1]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2]薛原.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3]王岩.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4]常志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5]曲新艺. 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6]王迪迪.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7]詹国勇. 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8]任定猛. 五人制足球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构建与技战术训练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9]侯学华.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0]周桂琴. 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肢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1]李晨峰.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2]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3]曾庆涛.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84]吴明华.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85]陈元欣.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6]程林林. 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87]单曙光. 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8]肖谋文.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9]张庆如. 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0]赵升.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1]汪流.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92]周文军.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3]胡永红. 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4]张瑞林.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5]温搏. 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6]崔秉珍.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97]李可兴.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98]杨慧馨.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99]王艳. 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0]汤立许.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1]邹志春. 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2]范冬云. 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3]谭朕斌. 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4]李艳翎.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5]李卫.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6]刘爱杰. 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8]陈钧.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9]杨铁黎. 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0]李春雷.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1]朱琪林. 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2]王斌. 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3]陶志翔.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4]刘卉.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5]袁运平.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6]梁栋. 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7]陈琦.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8]徐霞.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19]白喜林.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0]肖淑红. 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1]潘迎旭. 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2]王慧琳.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3]刘海元.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4]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5]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6]叶庆晖. 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7]黄亚玲. 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8]李士英. 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9]杨剑.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30]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 [231]陈作松.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32]王健.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33]许永刚.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 [234]曹景伟. 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5]郭永波. 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6]金宗强.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7]刘庆山.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8]陆作生.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9]任弘. 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0]宋玉芳.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1]王庆伟. 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2]张剑利. 职业体育联盟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3]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4]王凯珍. 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5]张晓蓬. 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6]夏祥伟. 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47]黄爱峰.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48]罗林. 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49]赵晶. 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50]张新萍. 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251]李颍川.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52]张惠红. 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53]符明秋. 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54]钟志勇. 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5]崔英锦. 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6]尹博.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57]叶乔波. 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58]吴华清. 基于DEA的奥运会相关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259]陈家起. 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0]张文静. 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1]陈晴.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62]龚波.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 [263]余守文. 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 [264]吴燕丹. 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5]余道明. 体育现代化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6]方千华. 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7]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68]程文广.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69]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0]李印东. 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1]刘建和. 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2]刘明胜. 中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3]罗旭.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4]苗治文. 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5]曲淑华. 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6]唐峰.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7]王松涛. 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8]张庆春.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9]张兴林. 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0]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1]黄俊亚.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2]李今亮. 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3]宋会君. 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4]王建国. NBA制衡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5]王莉. 职业体育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6]熊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7]叶伟. 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8]张勇. 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9]钟宇静. 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90]陈兰波.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 [291]刘希佳. 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92]刘燕舞. 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93]李红艳. 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94]何劲鹏.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95]范秦海. 对我国优秀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96]石振国. 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7]刘旻航. 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8]杨小明.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9]杨少雄.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0]李捷. 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1]邢尊明.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2]刘伟. 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3]林顺英.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4]全浙平. 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305]林剑峰. 上海市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6]刘文. 山东省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及前景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7]王成军. 山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08]赵珂刚.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09]陈铁龙. 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10]李遵华. 我国高校啦啦队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11]张红玲.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2]高守东. 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13]钱俊伟.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4]胡亚斌. 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15]吴迪. 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6]陈安勇.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7]辛静. 我国 跆拳道 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18]张丹.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19]闫秋霞. 武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保障与个人自觉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0]沈柳红. 广西高校竞技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21]张玲玲. 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2]冯加付.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3]任平. 武汉市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24]任朋达. 长春市城区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25]李春艳. 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26]唐克己. 山东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27]花玲云. 北京市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8]徐勤荣.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9]史明.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普通本科生足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330]王艳芳.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厦门大学,2009. [331]刘冬梅. 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 经验 的案例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32]曹磊. 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阶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3]张艳辉. 湖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4]王玲玲.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5]徐昱玫. 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36]黄松峰. 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7]胡邦晖.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8]张祥彪. 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9]赵燕. 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40]卢晨曦. 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41]于亚南. 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42]周志辉. 世界优秀 羽毛球 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43]王朋涛.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44]毛荣建. 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345]张玲.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46]杨新新. 滨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47]刘君. 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48]刘莹. 石家庄市广场舞的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49]祝菁.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50]林莹晓雪. 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发了你看看题 目:“奢华”的健美操摘 要:健美操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纷繁杂物的物质世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健身、休闲、娱乐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健美操做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它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关键字:全民健身 减压 娱乐 动作 修身养性 意义 和谐 发展 健美操正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健美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健美操不单是女生为了减肥而从事的简单运动,它适用于所有人群,其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他作为一个有氧运动,既有健身作用,又有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功能。我发现现在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一运动,尽管自己协调性跟柔韧性都有待提高,但是它高雅,婀娜多姿,韵味十足,拥有贵运动的形象,让我如获至宝。不论有多么疲乏,心情有多遭,只要上一节健美操课,我就好像恢复了元气一样。另外我还意识到了,健美操对我们的作用,我开始倾心健美操。健美操的起源健美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现代健美操运动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健美操”这个名称只是在它刚传入我国时,我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所起的中文名称。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代人们的精心锻炼和改良,拥有了现代我们经常见到的健美操运动。可见,健美操是经过历史见证的,适合大众的高品位的健身运动。要正确全面的认识健美操我曾对健美操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起初认为健美操只是女人的锻炼方法之一。而且还把健美操误认为以各关节活动为主的操化练习,在加上长时间的跳跃运动来增加运动量,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健美操健与美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抓住其内在的实质和精髓。现在终于知道了,各关节的活动只是健美操练习热身(准备)的一部分,而长时间的跳跃练习由于对人体的膝踝关节损伤很大应尽量避免,必要的运动量是通过大量的走动,既步伐和适量的低强度跳跃,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取得的,有氧练习部分是健美操影响人体的最主要部分。另一错误的认识是关于力量练习。由于东西方观念的差异,许多女性认为过大的肌肉块影响美观,因此以前我国多数的健美操课是以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为主;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较缺乏。其实力量练习同样也是有氧运动,适量的力量练习不仅可增加肌肉的弹性、塑造体型,而且可延缓衰老,是健美操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肌肉只能变得更美观,使人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然而它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 1 健美操运动的意义:健美操练习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健美操,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如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能够使人体发挥最佳技能状态,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缓解压力,娱乐身心健美操同样也具有纾缓精神压力、身体和心理的功能,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生活舒适和方便的同时,更要面对精神、压力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仅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而且许多躯体疾病和精神压力有关,如高血压,癌症等等。运动可以纾缓心理压力,预防疾病,这已经被科学的研究证实。健美操,其优美的动作,协调,全面的身体活动,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我们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所以,以纾缓精神压力,人们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最好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健美操锻炼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参加健美操锻炼,在健美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集体练习,而参与健美操锻炼的人来自社会的各阶层。因此,这种形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把人们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脱出来,可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开阔眼界,从而为生活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大家一起跳、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有些人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因此,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使人在锻炼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平时学习累了跳上一段会让我重新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大家高兴时一块跳,这也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的融洽!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促进健康的功能健美操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也是一种医疗保健的理想手段。例如对下肢瘫痪的病人来说;可做地上健美操和水中健美操;以保持上体的功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总之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健美操练习就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健康不仅生理意义上说“健康”,而心理和行为也讲究健康。健康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轻松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在各种社会活动,娱乐和休闲活动,也将涉及自发的爆发压力。 健康人应该有体质是一个很好的心肺耐力,肌力,平衡,灵敏度,灵活性和协调。一项研究指出,有氧运动最能发展人体心脏和肺功能,以及健美操不仅影响有氧运动,体能的发展,既灵活和敏感的角色。健美操可以说是制订一项全面的机构,一个更好的高质量的运动。所以说健美操是有利于人们的全面健康的。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以后在空闲之余,我也会努力跳操的!尽管有时动作不优美,也不协调,但我会想努力去做好。参考文献[1]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2]浅析如何发展健美操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井冈山医专学报.[3]马慧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免费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

题 目:“奢华”的健美操摘 要:健美操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纷繁杂物的物质世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健身、休闲、娱乐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健美操做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它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关键字:全民健身 减压 娱乐 动作 修身养性 意义 和谐 发展 健美操正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健美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健美操不单是女生为了减肥而从事的简单运动,它适用于所有人群,其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他作为一个有氧运动,既有健身作用,又有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功能。我发现现在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一运动,尽管自己协调性跟柔韧性都有待提高,但是它高雅,婀娜多姿,韵味十足,拥有贵运动的形象,让我如获至宝。不论有多么疲乏,心情有多遭,只要上一节健美操课,我就好像恢复了元气一样。另外我还意识到了,健美操对我们的作用,我开始倾心健美操。健美操的起源健美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现代健美操运动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健美操”这个名称只是在它刚传入我国时,我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所起的中文名称。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代人们的精心锻炼和改良,拥有了现代我们经常见到的健美操运动。可见,健美操是经过历史见证的,适合大众的高品位的健身运动。要正确全面的认识健美操我曾对健美操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起初认为健美操只是女人的锻炼方法之一。而且还把健美操误认为以各关节活动为主的操化练习,在加上长时间的跳跃运动来增加运动量,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健美操健与美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抓住其内在的实质和精髓。现在终于知道了,各关节的活动只是健美操练习热身(准备)的一部分,而长时间的跳跃练习由于对人体的膝踝关节损伤很大应尽量避免,必要的运动量是通过大量的走动,既步伐和适量的低强度跳跃,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取得的,有氧练习部分是健美操影响人体的最主要部分。另一错误的认识是关于力量练习。由于东西方观念的差异,许多女性认为过大的肌肉块影响美观,因此以前我国多数的健美操课是以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为主;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较缺乏。其实力量练习同样也是有氧运动,适量的力量练习不仅可增加肌肉的弹性、塑造体型,而且可延缓衰老,是健美操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肌肉只能变得更美观,使人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然而它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 1 健美操运动的意义:健美操练习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健美操,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如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能够使人体发挥最佳技能状态,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缓解压力,娱乐身心健美操同样也具有纾缓精神压力、身体和心理的功能,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生活舒适和方便的同时,更要面对精神、压力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仅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而且许多躯体疾病和精神压力有关,如高血压,癌症等等。运动可以纾缓心理压力,预防疾病,这已经被科学的研究证实。健美操,其优美的动作,协调,全面的身体活动,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我们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所以,以纾缓精神压力,人们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最好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健美操锻炼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参加健美操锻炼,在健美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集体练习,而参与健美操锻炼的人来自社会的各阶层。因此,这种形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把人们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脱出来,可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开阔眼界,从而为生活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大家一起跳、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有些人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因此,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使人在锻炼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平时学习累了跳上一段会让我重新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大家高兴时一块跳,这也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的融洽!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促进健康的功能健美操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也是一种医疗保健的理想手段。例如对下肢瘫痪的病人来说;可做地上健美操和水中健美操;以保持上体的功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总之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健美操练习就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健康不仅生理意义上说“健康”,而心理和行为也讲究健康。健康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轻松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在各种社会活动,娱乐和休闲活动,也将涉及自发的爆发压力。 健康人应该有体质是一个很好的心肺耐力,肌力,平衡,灵敏度,灵活性和协调。一项研究指出,有氧运动最能发展人体心脏和肺功能,以及健美操不仅影响有氧运动,体能的发展,既灵活和敏感的角色。健美操可以说是制订一项全面的机构,一个更好的高质量的运动。所以说健美操是有利于人们的全面健康的。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以后在空闲之余,我也会努力跳操的!尽管有时动作不优美,也不协调,但我会想努力去做好。参考文献[1]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2]浅析如何发展健美操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井冈山医专学报.[3]马慧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SDFE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论健美操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 摘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在被各级体育教育行业关注,同样对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发挥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健美操运动员在掌握动作套路,增强健美操意识,不断创新健美操和比赛发挥中等方面都离 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结合多年从教经验从多方面提出,非智力因素在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不 断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健美操运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历届健美 操国际大赛中,我国参赛运动员成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多次 赢得世界冠军。而这些国家队运动员几乎都出自体操专业队。 但在一般高校健美操训练队中,大部分都是之前很少接触这项 运动的。在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有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 怯场,表现力不够等等一些问题,那么教练员该怎样解决这些 问题呢?在平时训练中,当运动员机体疲惫时出现情绪低落、 动作缓慢、节奏不符等这类问题。因此,在健美操训练中,如何 应用科学的健美操训练法,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达到 提高健美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则显得相当重要。以下在注意 培养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前提下设计了实验对照,根据 结果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在长江大学健美操队和预备队中,采取抽签法随机抽取 30名队员;将所有队员分成两个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5人。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对照法。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理论根据 根据健美操训练专项训练课和训练进度要求,结合体育 教育训练理论,按照训练的最优化理论设计一套科学的训练方 法,以培养健美操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 实验内容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颁布 的国际年龄一组三人操套路。 实施方法 根据运动训练的规律及竞技健美操特点的表现特征,设 计激发学生兴趣法、鼓励诱导法、情感交流法、类比法等几种具 有实效的训练方法用于实验班的训练中。 实验时间、安排 2006年9月至12月,共十五周,每周三次训练课,每次课 120分钟。按照同一训练内容、进度、要求,由一名教师在同一 学期、不同的时间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训练。 2 实验结果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于 2005年1月修订并颁布的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 则。聘请国家级健美操裁判一名,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三名, 国家二级健美操裁判二名。分别以竞赛的形式对实验前后的 实验对象给予评分,评分环节采取实验、对照组抽签排序,严格 控制皮格马利翁效应。结果表明(见表1) (1)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水平无差距的条件 下,加强对实验组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和培养,发现在实验 结束后实验组艺术分和完成分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在 平时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竞 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套路水平有着显著的效果。 (2)实验前后难度素质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合训练计划 安排,实验期间以套路学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组)为主,对身 体素质训练安排较少,故实验后难度水平未有相应提高。 3 分析 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影响观点的提出 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 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 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的过程,但 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 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 过程,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信 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但它却对认识过程有着直接的制 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中。 健美操训练的非智力因素 它指运动员对学习健美操的动机、兴趣,以及在训练过程 中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交流等,这些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产生重 要影响的因素。当前世界竞技健美操运动向着更新、更快、更 完美的趋势方向发展,编排和完成成套动作的难度将越来越 大,各单项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 品质,而且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知识,处理训练和比赛 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合理的运用和发挥各种技术,以争取 更好的成绩,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运动员竞技健美操 非智力因素培养和训练。对此,本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运 用体育相关理论,参考各项目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内容,结合健 美操运动特点,认为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生理与心 理学基础原理与过程是应激、反射和记忆:在运动技能学习中, 由于身体的剧烈运动,体能不断消耗,这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智 力水平的发挥,要使运动得以维持,还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非 智力因素的能力作用。智力因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起着侦察、 巩固等功能,而非智力因素则起着调控、动力、导向等功能,这 说明非智力因素直接关系到主体学习活动的效率、价值和 成败。 巧用健美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或爱好 的某些活动倾向,是良好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人们一旦对从 事的工作和学习发生兴趣,也就获得了搞好工作和学习的动 力。健美操教学训练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在整个训练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在训练中要造成学生的自觉积极训练心态,必须 要培养他们对健美操的训练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健美操训练实践中,通过以下各种方 法、手段,保持和培养学生训练健美操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 效果。 采用形象性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训练实践经验总结,依据健美操训练原则、特点,根 据学生大部分入学前从未受到健美操专业训练、身体素质、乐 感较差等实际情况予以因材施教,具体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素 质、健美操套路的训练。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采用形象的语言以及标准的示范 动作、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形体来帮助学生掌握好音乐形象和 共鸣感,并通过录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产生直观效果,以唤起 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起不同的情感,用“心”去做,真正 地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中去训练健美操,去掉训练健美操的 负担。 鼓励与诱导相结合,激发训练兴趣 学生在训练中如果产生了心理障碍和消极的心态,教练 要及时诱导,在学生有所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积 极进取的精神和兴趣。教师在课上,面对学生既是老师,又是 良友,既严格要求,又要耐心施教。如老师在课上发现学生身 上存在问题,应进行耐心的分析,讲清规范、要求,指出毛病的 由来,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对事物感知的灵敏性,引导到训练中 来,让他们认识自己、磨炼自己努力提高掌握各种健美操基本 动作,教会他们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由浅入深不断扩大知识 面。特别是较差的学生,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指出缺点时的态 度,语气更要稳重和细腻,发现优点也一定要给予鼓励,使他们 看到希望,提高勇气,增强兴趣。 基本技术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只孤立地练习基本技术,而是贯 穿竞技健美操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竞技健美操 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相结合起来,这既有助于技术的掌握和不断 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又加快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健美操的 评分是由艺术、完成和难度三个裁判组组成,运动员在技术水 平提高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水平底下给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设置了一个“瓶颈”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 展,这说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低于实际训练水平, 使得运动员失去了向更高技术发展的心理趋向,制约了该运动 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基本技术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培养 应该相结合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目标水平甚至应该超过技 术训练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更加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提 高训练效率,让运动员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提供实践机会 在健美操训练中,课堂训练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条十分重 要的训练原则,也是巩固训练兴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 节。在训练中,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一切艺术 活动,参加实践。具体方法:一是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鼓 励和帮助学生参加排练;二是在每年校运会的开幕式上,给学 生们提供表演的舞台;三是让他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各类文 艺活动及健美操比赛,从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提高健美操训练 的积极性。 妙用情感交流,提高训练质量 健美操有很强的情感性,健美操的训练、表演,处处都体 现它是一种情感性活动。因此,如果教师在训练中能够充分利 用这个特点,在实教过程中讲究以情代行、以意引行、以情动 人、以情感人,善于把教学态度与情感结合起来,一定会事半功 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健美操训练过程,首先认真处理好 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融洽性,使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艺术 (上接第16页) 享受,坚持以稳定的积极的热情,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情 绪去启发感染学生,去关心学生,在训练中用想象的语言,简练 而准确地讲解动作,富于表现力的形体示范,使学生对教师产 生尊佩之情从而树立威信,培养学生喜欢健美操、尊敬教师的 情感,并且达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促进情感的深度发展,帮 助学生克服训练中的难点,坚定训练的信心。在训练中要采取 由浅至深的原则,多使用分解、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观 察、多模仿,多练习以此达到掌握健美操套路,从而增强健美操 的意识,坚定学习信心。 4 结论与建议 结论 本文在遵循思维科学规律的前提下设计了培养健美操运 动员非智力因素的方法,经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课中实 施,实验结果为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证明此方法对提高竞 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水平是有效、可行的。并对竞技健美操技 术水平有辅助提高的作用。 建议 1.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并且是个长 期的过程,应同身体素质、技术的训练一起列入训练计划,使之 在每个训练周期,每次课都能得到重视和训练,这样才能收到 好的效果。 2.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注重自身对健美操运 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应重视对学生竞 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在实践教学和训练中严格要 求,这样不仅有利于竞技健美操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3.在实际培养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教学与训练课中 可把培养的内容按世界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所要求的技术标 准来确定。这样在训练中,就可以更好地把竞技健美操中的操 化、跑位、难度、团队配合等方面水平提高得更快。 综上所述,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更有效地提高健美 操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相互依存和影响 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双方对健美操有强烈的兴趣和 极大的热情,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一定会克服困难,增强学习健 美操的决心意念,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02, (5). [2]汪敏.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深化体育教育改革[J].2001, (3). [3]袁玫.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J].重庆 教育学院学报,2003, (11). [4]蒋雪莱.试论体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J].三明师专学报, 2000 (1). [5]赵芳,等.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创新[J].体育科技,2003, (3).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创新与改革论文

摘要: 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中,健美操专业发展起步较晚,还未能从健美操教学晋升为健美操教育体系,而从知识技能转化为文化传承还尚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如何实现该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体现创新改革意识,该文将就高等体育院校中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原则及专项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改革给出分析。帮助师生掌握更多全新的健美操研究成果,推动专业院校在该方面课程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发展。

关键词: 专业健美操课程;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原则;创新优化途径

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健美操课程创新改革方面也要本着全面逐步深入和素质教育的特色,以健美操的文化性与教育性为主要切入点,将传统的单纯健美操教学升华为健美操教育。这种改革转变也非常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它让学生更加热爱健美操运动,也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值得尝试。

1、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基本创新改革思路

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健美操课程教育方面不仅要以专业技术教授与强健身体为目标,还要在课程教学推进与研究中探索更多基于人文、科学基础的主题新思路,达到“人文求善、科学求真”的效果。换言之,就是要构建一套结合了人文与科学的健美操教育理念,将教育与竞技紧密结合于一体,在专业课程中极力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丰富他们的人格,完善其人性。正如英国哲学学者所言“人性是一切专业学科的基础”,在高等体育院校研究健美操课程的基本创新及改革思路,就是要将人文与科学原理结合,以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需求为目标,使健美操教育得以不断升华[1]。

2、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改革原则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阐述了高等体育院校在健美操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及安排方面的必要性,要在自身实际软硬件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课程教学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所以该原则要求学校具有相当强的'超前意识,而且原则也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为了证实健美操课程内容设置与实现的可行性,应该从选择课程内容时就考虑它的各种因素。第一,要考虑学生是否接受,是否会对创新的教学课程产生兴趣;第二,要考虑学校专业教师团队的能力条件,是否可以胜任新改革内容后教学内容的教授;第三,要考虑健美操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是否能够满足所有创新理念的改革实施;第四,要考虑健美操专业教学课程的周边设施是否齐备。对上述4点进行充分考察认识之后,才能有效结合学校专业资源开始架设新的教学体系结构,使创新思维与理念得以实现,并能够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

实用性原则

传统健美操教学讲求技巧性和训练量,但是由于整体训练量较大而且重复内容较多,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创新改革后的健美操专业课程应该增加更多利于学生兴趣及身心发展的健康教学内容,删减那些单一重复、技术难度过大的、学生可能不甚感兴趣的教学分支项目,完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来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增加教学中的健美操对抗竞技、健美操游戏、健美操技巧挑战等等项目来提高教学的整体趣味性,这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过程及内容的实用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学生乐于去主动学习健美操。

科学性原则

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科学性原则,这也是经过长期研究实践所达成的共识。科学性原则告诉健美操课程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明确从初级基本到逐渐分化、从零散到整合,让课程教育内容与学科发展更富有规律性,反映出学科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形成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相互统一。换言之,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横向联系起来,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实现教育理念层面的创新与改革[2]。

3、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改革内容体系分析

理论知识体系的创新改革构建

创新改革后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应该让学生懂得“会学”,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掌握健美操创编基础原理的基础上也能自己学习和编排各种舞蹈动作,也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一项理论知识举一反三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该文认为,创新改革后的健美操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分析层面来展开研究,开展诸如健美操理论讲座教学、健美操心理课程以及将学生带到校园外多参加健美操竞技比赛来磨练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将针对他们的健美操理论学习延展到社会层面,形成心理、生理与社会3层面的有机结合。以该文来看,“三力合一”的健美操课程教学才是理论知识体系改革创新的最终目标,所谓“三力合一”就是将心力、物力和外力三者结合起来,构成全新的教育形式,并辅以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做指导,以“健身教育、以人为本”为主体原则来展开理论教育模式(如图1)。

技术知识体系的创新改革构建

目前特殊课种是健美操技术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主要都是以健身房项目为主,例如街舞、瑜伽、形体健美操、有氧舞蹈、健身球等等。由于种类较多,技术知识体系比较繁杂,课程在创新优化以后不能实现全部深入教学,所以学校专业院系应该根据自身师资力量特点和教学特点,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基本原则有选择性地培养重点项目,凸显学校专业特色,在特色发展基础上再寻求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如果以传统有氧健美操课程改革优化为基础,专业院系应该在第一年开设与有氧健美操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动作、套路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推广舞蹈创编及表演知识,丰富学生的理论教学课程内容。第二学年开设以有氧操提升为主的课程内容,在这里加大舞蹈创编与表演的教学课时比重,培养和加深他们对有氧健美操课程的理解能力,逐渐拥有学习创造力。同时也要加入一定的器械有氧健美操课程,发展多元化教学路径。第三学年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内容,教师应该推荐学生去校外健身俱乐部进行实践学习,同时鼓励他们参加竞技健美操校外课程与比赛,培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强调技术性与竞技性之于健美操课程创新改革的关键。到了第四学年,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构建完毕,基于健美操各个项目的“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已经成型,学生可以围绕自己所喜欢的课程展开未来生涯设计,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结构稳定性。笔者认为,将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独立化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实践创造能力,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专攻某一个技术分支项目,从而实现专业性突破,成为健美操专业的专属人才[3]。

4、结语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中健美操专业课程的创新与改革为专业持续性教育与学生系统学习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基础,也帮助师生掌握了更多全新的健美操研究成果,推动了专业院校在该方面课程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发展。同时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优势,使课程改革成果更加明晰,为体育院校健美操专业在未来的良性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彩虹.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

[2]马莉莉.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健美操课程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3.

[3]赵红.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的创新与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4,24(4):157-158.

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发展论文的参考文献

核能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潘自强;核能与环境一加快核能的发展是缓解我国能源环境污染的现实途径之一[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5期

[2].薛可;核能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一新能源答问[J];少儿科技;20xx年06期

[3].李正孝;核能源安全吗?[J];劳动安全与健康;1998年08期

[4].谢满廷;核能是安全清洁的能源[J];太原科技;20xx年02期

[5].赵世勇;核能是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J];青海国土经略;20xx年06期

[6].米尔顿·S·普利斯特,蔡德诚;核能源与核安全[J];科技导报;1986年04期

[7].核能仍是安全清洁的能源[J];中国能源;20xx年07期

[8].岳建平;能源经济与核能发电的发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年18期

核能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刘肖岩,雅科夫列夫;航天器核能源安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xx年06期

[2].宋文杰;外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堆核能系统──可预见的更安全的核能源[J];中国能源;20xx年06期

[3].宋文杰;寻找更安全的核能源一外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堆核能系统[J];百科知识;20xx年07期

[4].新快;核的泄漏后各国寻安全能源地热在日本或取代核能[J];安全与健康;20xx年09期

[5].刘成安,伍钧;裂变核能源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可能[J];高技术通讯;20xx年02期

[6].戴彦德;核能应成为能源发展主流[J];绿叶;20xx年08期

[7].彭士禄;核能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希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年04期

参考文献:

[1]景继强,栾洪为.世界核电发展历程与中国核电发展之路[J].东北电力技术,20xx,(2).

[2]杨旭红,叶建华,钱虹,薛阳.中国核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上海电力,20xx,(6).

[3]邹树梁.中国核电经济性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4]祁恩兰.中国核电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xx,(4).

[5]叶奇蓁.中国核电发展战略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xx,(1).

[6]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经济,20xx,(3).[责任编辑安世友]

[1]项伟峰.中韩国际物流和贸易结构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xx,33(8):240-242.

[2]蔡芸,汝宜红,杨一铭,等.中韩物流技术竞争力因子分析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2):40-45.

[3]王利梅.中韩区域物流合作必要性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11:008.

[4]赵松岭.国内外低碳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xx(1):90-92.

[5]李廷妮,邓春.低碳物流发展策略研究——以国际旅游岛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35(11):9-10.

[6]黄超俏.探索中日韩自由贸易合作框架下区域内国际物流发展趋势[J].中国外资,20xx,18:007.

[1]陈秀琴.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xx(23).

[2]张潜.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xx(4).

[3]赵旭明.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xx(12).

[4]李德伟,范松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xx,04:101-105.

[5]石向实.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1:75-81.

[6]廖乐焕,孙丹.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文化经济”[J].黑龙江民族丛刊,20xx,03:66-71.

[1]王庆国.伊春物流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管理亟待强化[N].伊春日报,20xx.

[2]云利珍.我国发展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和对策建议[J].国际经贸消息,20xx.

[3]刘岩,张增玲.由物流业变化看经济发展.伊春新闻网,20xx-04-29.

[4]杨文慧,王勇,查德利.浅议政府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物资流通,20xx.

[5]叶家伟,孙建军.发达国家物流模式带来的启示[J].国际经贸消息,20xx.

1、盖笑松: 《儿童入学准备研究与实践》,吉林教育出版社,20xx 年,217 页。

2、魏彩: 《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xx 年,27 页、71 页。

3、冯晓霞: 《学前儿童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入学准备》,《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xx 年第 7 ——8 期。

4、杰克·肖可夫等: 《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 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方俊明、李亚伟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334 页。

5、孙晓莉: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xx 年第 6 期。

6、韩世强: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权利保障研究》,法律出版社,20xx 年,103 页。

7、顾微微: 《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教育评论》,20xx 年第 4 期。

8、齐明珠: 《我国学龄前流动儿童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人口与经济》,20xx 年第 6 期。(责任编辑:admin)

1 邹胜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xx,6(2):108.

2 David BAYLISS.世界范围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现状(英文)[J].TRI杂志(交通版),20xx(2):17—18.

3 樊颖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20xx(2):67.

4 全永棠,孙壮志.关于BRT与轨道交通的理性思考[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xx,6(2):117.

5 孙章.城市轨道交通的世纪回眸[J].上海交通运输,20xx(3):14.

6 P.Y.Loo,L.Y.Chow.可持续城市交通:理念,政策与方法(英文)[J].ASCE,20xx(6):76—77.

参考文献:

[1]谢德高.营销战略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xx.

[2]何辉.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广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

[3]张衔,陈丹镝.名人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张琦.虚假广告及其治理对策[J].社科纵横,20xx(3).

[5]郭健义.水准缺失的名人广告效应[J].名人广告,20xx(12).

[6]马莉.漫谈名人广告[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4).

[7]李喜岷,陈双全.破解名人广告风险[J].全球品牌网,20xx(2).

[8]徐凤兰.理性对待名人广告[J].新闻实践,20xx(11).

[9]陈谦.名人广告探析[J].东方论坛,1997(2).

[10]傅慧芬.名人广告面面观[J].国际广告,1993(2).

[11]张宏.名人广告的战略价值、风险及对策[J].市场营销,20xx(2).

[12]齐尉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论名人在广告传播中的利和弊[J].新闻知识,20xx(7).

[13]喻勤娅.广告法律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xx(10).

[1] 吕争荣. 芜湖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实证性考察与发展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2] 宋士云,吕磊.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究综述[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5)

[3] 赵保强,张庆利. 论中国竞技体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xx(03)

[4] 王东升,马勇占,孙毅. 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系统的生态平衡[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1)

[5] 李莹. 国外运动员商业活动管理模式特征、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xx(05)

[6] 秦军.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7] 秦椿林,肖林鹏. 论体育政府利益[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xx(05)

[8] 费瑛. 我国公共体育政策制定中“利益失衡”现象及其解决方案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xx(01)

[9] 杨菲菲. 健美操的审美特征与社会价值开发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0] 吕争荣. 芜湖市城市居民体育生活实证性考察与发展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1] 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 实现体育利益均衡的条件:基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xx(06)

[12] 董红刚,方新普,黄文仁. 制度创新:体育利益格局均衡的保障[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xx(05)

[13] 文雄. 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思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xx(05)

[14] 薛保红. 芜湖市大型企业员工体育生活方式与压力管理的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 20xx

[15] 石亚军,施正文.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J]. 中国行政管理. 20xx(05)

[16] 杨叶红,方新普. 中国、美国、德国财政制度模式与体育体制的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xx(03)

[17] 廖文剑.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选择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 20xx(03)

[161]王立国. 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2]王晓毅.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3]张国栋. 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64]王沂. 我国京津地区城市新建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5]张晓琳. 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6]刘盼盼.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7]赵志英.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8]张辉. 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9]牛奔.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加速构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0]张连成. 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1]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2]薛原.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3]王岩.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4]常志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5]曲新艺. 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6]王迪迪.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7]詹国勇. 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8]任定猛. 五人制足球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构建与技战术训练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9]侯学华.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0]周桂琴. 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肢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1]李晨峰.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2]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3]曾庆涛.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84]吴明华.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85]陈元欣.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6]程林林. 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87]单曙光. 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8]肖谋文.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9]张庆如. 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0]赵升.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1]汪流.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92]周文军.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3]胡永红. 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4]张瑞林.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5]温搏. 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6]崔秉珍.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97]李可兴.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98]杨慧馨.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99]王艳. 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0]汤立许.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1]邹志春. 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2]范冬云. 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3]谭朕斌. 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4]李艳翎.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5]李卫.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6]刘爱杰. 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8]陈钧.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9]杨铁黎. 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0]李春雷.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1]朱琪林. 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2]王斌. 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3]陶志翔.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4]刘卉.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5]袁运平.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6]梁栋. 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7]陈琦.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8]徐霞.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19]白喜林.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0]肖淑红. 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1]潘迎旭. 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2]王慧琳.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3]刘海元.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4]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5]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6]叶庆晖. 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7]黄亚玲. 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8]李士英. 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9]杨剑.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30]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 [231]陈作松.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32]王健.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33]许永刚.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 [234]曹景伟. 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5]郭永波. 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6]金宗强.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7]刘庆山.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8]陆作生.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9]任弘. 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0]宋玉芳.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1]王庆伟. 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2]张剑利. 职业体育联盟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3]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4]王凯珍. 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5]张晓蓬. 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6]夏祥伟. 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47]黄爱峰.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48]罗林. 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49]赵晶. 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50]张新萍. 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251]李颍川.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52]张惠红. 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53]符明秋. 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54]钟志勇. 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5]崔英锦. 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6]尹博.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57]叶乔波. 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58]吴华清. 基于DEA的奥运会相关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259]陈家起. 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0]张文静. 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1]陈晴.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62]龚波.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 [263]余守文. 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 [264]吴燕丹. 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5]余道明. 体育现代化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6]方千华. 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7]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68]程文广.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69]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0]李印东. 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1]刘建和. 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2]刘明胜. 中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3]罗旭.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4]苗治文. 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5]曲淑华. 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6]唐峰.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7]王松涛. 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8]张庆春.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9]张兴林. 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0]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1]黄俊亚.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2]李今亮. 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3]宋会君. 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4]王建国. NBA制衡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5]王莉. 职业体育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6]熊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7]叶伟. 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8]张勇. 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9]钟宇静. 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90]陈兰波.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 [291]刘希佳. 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92]刘燕舞. 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93]李红艳. 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94]何劲鹏.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95]范秦海. 对我国优秀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96]石振国. 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7]刘旻航. 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8]杨小明.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9]杨少雄.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0]李捷. 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1]邢尊明.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2]刘伟. 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3]林顺英.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4]全浙平. 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305]林剑峰. 上海市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6]刘文. 山东省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及前景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7]王成军. 山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08]赵珂刚.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09]陈铁龙. 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10]李遵华. 我国高校啦啦队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11]张红玲.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2]高守东. 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13]钱俊伟.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4]胡亚斌. 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15]吴迪. 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6]陈安勇.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7]辛静. 我国 跆拳道 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18]张丹.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19]闫秋霞. 武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保障与个人自觉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0]沈柳红. 广西高校竞技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21]张玲玲. 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2]冯加付.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3]任平. 武汉市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24]任朋达. 长春市城区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25]李春艳. 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26]唐克己. 山东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27]花玲云. 北京市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8]徐勤荣.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9]史明.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普通本科生足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330]王艳芳.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厦门大学,2009. [331]刘冬梅. 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 经验 的案例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32]曹磊. 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阶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3]张艳辉. 湖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4]王玲玲.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5]徐昱玫. 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36]黄松峰. 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7]胡邦晖.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8]张祥彪. 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9]赵燕. 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40]卢晨曦. 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41]于亚南. 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42]周志辉. 世界优秀 羽毛球 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43]王朋涛.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44]毛荣建. 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345]张玲.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46]杨新新. 滨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47]刘君. 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48]刘莹. 石家庄市广场舞的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49]祝菁.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50]林莹晓雪. 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题 目:“奢华”的健美操摘 要:健美操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纷繁杂物的物质世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健身、休闲、娱乐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健美操做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它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关键字:全民健身 减压 娱乐 动作 修身养性 意义 和谐 发展 健美操正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健美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健美操不单是女生为了减肥而从事的简单运动,它适用于所有人群,其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他作为一个有氧运动,既有健身作用,又有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功能。我发现现在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一运动,尽管自己协调性跟柔韧性都有待提高,但是它高雅,婀娜多姿,韵味十足,拥有贵运动的形象,让我如获至宝。不论有多么疲乏,心情有多遭,只要上一节健美操课,我就好像恢复了元气一样。另外我还意识到了,健美操对我们的作用,我开始倾心健美操。健美操的起源健美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现代健美操运动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健美操”这个名称只是在它刚传入我国时,我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所起的中文名称。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代人们的精心锻炼和改良,拥有了现代我们经常见到的健美操运动。可见,健美操是经过历史见证的,适合大众的高品位的健身运动。要正确全面的认识健美操我曾对健美操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起初认为健美操只是女人的锻炼方法之一。而且还把健美操误认为以各关节活动为主的操化练习,在加上长时间的跳跃运动来增加运动量,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健美操健与美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抓住其内在的实质和精髓。现在终于知道了,各关节的活动只是健美操练习热身(准备)的一部分,而长时间的跳跃练习由于对人体的膝踝关节损伤很大应尽量避免,必要的运动量是通过大量的走动,既步伐和适量的低强度跳跃,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取得的,有氧练习部分是健美操影响人体的最主要部分。另一错误的认识是关于力量练习。由于东西方观念的差异,许多女性认为过大的肌肉块影响美观,因此以前我国多数的健美操课是以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为主;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较缺乏。其实力量练习同样也是有氧运动,适量的力量练习不仅可增加肌肉的弹性、塑造体型,而且可延缓衰老,是健美操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肌肉只能变得更美观,使人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然而它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 1 健美操运动的意义:健美操练习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健美操,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如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能够使人体发挥最佳技能状态,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缓解压力,娱乐身心健美操同样也具有纾缓精神压力、身体和心理的功能,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生活舒适和方便的同时,更要面对精神、压力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仅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而且许多躯体疾病和精神压力有关,如高血压,癌症等等。运动可以纾缓心理压力,预防疾病,这已经被科学的研究证实。健美操,其优美的动作,协调,全面的身体活动,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我们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所以,以纾缓精神压力,人们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最好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健美操锻炼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参加健美操锻炼,在健美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集体练习,而参与健美操锻炼的人来自社会的各阶层。因此,这种形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把人们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脱出来,可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开阔眼界,从而为生活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大家一起跳、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有些人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因此,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使人在锻炼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平时学习累了跳上一段会让我重新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大家高兴时一块跳,这也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的融洽!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促进健康的功能健美操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也是一种医疗保健的理想手段。例如对下肢瘫痪的病人来说;可做地上健美操和水中健美操;以保持上体的功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总之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健美操练习就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健康不仅生理意义上说“健康”,而心理和行为也讲究健康。健康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轻松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在各种社会活动,娱乐和休闲活动,也将涉及自发的爆发压力。 健康人应该有体质是一个很好的心肺耐力,肌力,平衡,灵敏度,灵活性和协调。一项研究指出,有氧运动最能发展人体心脏和肺功能,以及健美操不仅影响有氧运动,体能的发展,既灵活和敏感的角色。健美操可以说是制订一项全面的机构,一个更好的高质量的运动。所以说健美操是有利于人们的全面健康的。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以后在空闲之余,我也会努力跳操的!尽管有时动作不优美,也不协调,但我会想努力去做好。参考文献[1]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2]浅析如何发展健美操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井冈山医专学报.[3]马慧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健美操论文的有关参考文献

SDFE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论健美操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 摘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在被各级体育教育行业关注,同样对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发挥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健美操运动员在掌握动作套路,增强健美操意识,不断创新健美操和比赛发挥中等方面都离 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结合多年从教经验从多方面提出,非智力因素在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不 断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健美操运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历届健美 操国际大赛中,我国参赛运动员成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多次 赢得世界冠军。而这些国家队运动员几乎都出自体操专业队。 但在一般高校健美操训练队中,大部分都是之前很少接触这项 运动的。在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有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 怯场,表现力不够等等一些问题,那么教练员该怎样解决这些 问题呢?在平时训练中,当运动员机体疲惫时出现情绪低落、 动作缓慢、节奏不符等这类问题。因此,在健美操训练中,如何 应用科学的健美操训练法,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达到 提高健美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则显得相当重要。以下在注意 培养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前提下设计了实验对照,根据 结果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在长江大学健美操队和预备队中,采取抽签法随机抽取 30名队员;将所有队员分成两个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5人。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对照法。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理论根据 根据健美操训练专项训练课和训练进度要求,结合体育 教育训练理论,按照训练的最优化理论设计一套科学的训练方 法,以培养健美操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 实验内容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颁布 的国际年龄一组三人操套路。 实施方法 根据运动训练的规律及竞技健美操特点的表现特征,设 计激发学生兴趣法、鼓励诱导法、情感交流法、类比法等几种具 有实效的训练方法用于实验班的训练中。 实验时间、安排 2006年9月至12月,共十五周,每周三次训练课,每次课 120分钟。按照同一训练内容、进度、要求,由一名教师在同一 学期、不同的时间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教学训练。 2 实验结果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于 2005年1月修订并颁布的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竞赛规 则。聘请国家级健美操裁判一名,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三名, 国家二级健美操裁判二名。分别以竞赛的形式对实验前后的 实验对象给予评分,评分环节采取实验、对照组抽签排序,严格 控制皮格马利翁效应。结果表明(见表1) (1)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水平无差距的条件 下,加强对实验组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和培养,发现在实验 结束后实验组艺术分和完成分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在 平时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竞 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套路水平有着显著的效果。 (2)实验前后难度素质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合训练计划 安排,实验期间以套路学习和非智力因素(实验组)为主,对身 体素质训练安排较少,故实验后难度水平未有相应提高。 3 分析 健美操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影响观点的提出 非智力因素的内涵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 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 等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的过程,但 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 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 过程,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信 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但它却对认识过程有着直接的制 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中。 健美操训练的非智力因素 它指运动员对学习健美操的动机、兴趣,以及在训练过程 中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交流等,这些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产生重 要影响的因素。当前世界竞技健美操运动向着更新、更快、更 完美的趋势方向发展,编排和完成成套动作的难度将越来越 大,各单项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 品质,而且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知识,处理训练和比赛 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合理的运用和发挥各种技术,以争取 更好的成绩,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运动员竞技健美操 非智力因素培养和训练。对此,本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运 用体育相关理论,参考各项目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内容,结合健 美操运动特点,认为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生理与心 理学基础原理与过程是应激、反射和记忆:在运动技能学习中, 由于身体的剧烈运动,体能不断消耗,这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智 力水平的发挥,要使运动得以维持,还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非 智力因素的能力作用。智力因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起着侦察、 巩固等功能,而非智力因素则起着调控、动力、导向等功能,这 说明非智力因素直接关系到主体学习活动的效率、价值和 成败。 巧用健美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或爱好 的某些活动倾向,是良好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人们一旦对从 事的工作和学习发生兴趣,也就获得了搞好工作和学习的动 力。健美操教学训练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在整个训练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在训练中要造成学生的自觉积极训练心态,必须 要培养他们对健美操的训练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 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健美操训练实践中,通过以下各种方 法、手段,保持和培养学生训练健美操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 效果。 采用形象性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训练实践经验总结,依据健美操训练原则、特点,根 据学生大部分入学前从未受到健美操专业训练、身体素质、乐 感较差等实际情况予以因材施教,具体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素 质、健美操套路的训练。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采用形象的语言以及标准的示范 动作、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形体来帮助学生掌握好音乐形象和 共鸣感,并通过录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产生直观效果,以唤起 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起不同的情感,用“心”去做,真正 地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中去训练健美操,去掉训练健美操的 负担。 鼓励与诱导相结合,激发训练兴趣 学生在训练中如果产生了心理障碍和消极的心态,教练 要及时诱导,在学生有所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积 极进取的精神和兴趣。教师在课上,面对学生既是老师,又是 良友,既严格要求,又要耐心施教。如老师在课上发现学生身 上存在问题,应进行耐心的分析,讲清规范、要求,指出毛病的 由来,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对事物感知的灵敏性,引导到训练中 来,让他们认识自己、磨炼自己努力提高掌握各种健美操基本 动作,教会他们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由浅入深不断扩大知识 面。特别是较差的学生,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指出缺点时的态 度,语气更要稳重和细腻,发现优点也一定要给予鼓励,使他们 看到希望,提高勇气,增强兴趣。 基本技术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只孤立地练习基本技术,而是贯 穿竞技健美操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竞技健美操 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相结合起来,这既有助于技术的掌握和不断 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又加快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健美操的 评分是由艺术、完成和难度三个裁判组组成,运动员在技术水 平提高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水平底下给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设置了一个“瓶颈”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 展,这说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低于实际训练水平, 使得运动员失去了向更高技术发展的心理趋向,制约了该运动 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基本技术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培养 应该相结合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目标水平甚至应该超过技 术训练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更加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能,提 高训练效率,让运动员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提供实践机会 在健美操训练中,课堂训练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条十分重 要的训练原则,也是巩固训练兴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 节。在训练中,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一切艺术 活动,参加实践。具体方法:一是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鼓 励和帮助学生参加排练;二是在每年校运会的开幕式上,给学 生们提供表演的舞台;三是让他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各类文 艺活动及健美操比赛,从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提高健美操训练 的积极性。 妙用情感交流,提高训练质量 健美操有很强的情感性,健美操的训练、表演,处处都体 现它是一种情感性活动。因此,如果教师在训练中能够充分利 用这个特点,在实教过程中讲究以情代行、以意引行、以情动 人、以情感人,善于把教学态度与情感结合起来,一定会事半功 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健美操训练过程,首先认真处理好 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融洽性,使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艺术 (上接第16页) 享受,坚持以稳定的积极的热情,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情 绪去启发感染学生,去关心学生,在训练中用想象的语言,简练 而准确地讲解动作,富于表现力的形体示范,使学生对教师产 生尊佩之情从而树立威信,培养学生喜欢健美操、尊敬教师的 情感,并且达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促进情感的深度发展,帮 助学生克服训练中的难点,坚定训练的信心。在训练中要采取 由浅至深的原则,多使用分解、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观 察、多模仿,多练习以此达到掌握健美操套路,从而增强健美操 的意识,坚定学习信心。 4 结论与建议 结论 本文在遵循思维科学规律的前提下设计了培养健美操运 动员非智力因素的方法,经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课中实 施,实验结果为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证明此方法对提高竞 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水平是有效、可行的。并对竞技健美操技 术水平有辅助提高的作用。 建议 1.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并且是个长 期的过程,应同身体素质、技术的训练一起列入训练计划,使之 在每个训练周期,每次课都能得到重视和训练,这样才能收到 好的效果。 2.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注重自身对健美操运 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应重视对学生竞 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在实践教学和训练中严格要 求,这样不仅有利于竞技健美操基本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3.在实际培养竞技健美操非智力因素的教学与训练课中 可把培养的内容按世界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所要求的技术标 准来确定。这样在训练中,就可以更好地把竞技健美操中的操 化、跑位、难度、团队配合等方面水平提高得更快。 综上所述,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更有效地提高健美 操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相互依存和影响 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双方对健美操有强烈的兴趣和 极大的热情,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一定会克服困难,增强学习健 美操的决心意念,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宽柔.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02, (5). [2]汪敏.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深化体育教育改革[J].2001, (3). [3]袁玫.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J].重庆 教育学院学报,2003, (11). [4]蒋雪莱.试论体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J].三明师专学报, 2000 (1). [5]赵芳,等.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创新[J].体育科技,2003, (3).

健美操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价值苏 雯摘 要:为使健美操在高职高专健康教育中发挥最佳效益,适应新时期的人才需求,跟据我院体育课设置现状,以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为依据,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对健美操课教学在大学生的健身、健心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关键词:健美操;课程;职业素质教育;价值1 前言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高校受多元文化渗透影响, 对终身体育广泛重视。这种观念的改变, 给体育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健美操课作为一种新内容出现,符合了现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的需求。学生能从健美操课中,既得到美的体验和全面的身体锻炼, 又能较好地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而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如何跟据专业设置特点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作为我院一名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2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法3 分析与讨论 健美操的特点 高度的艺术性。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因此,健美操属于健美体育的范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健美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健、力、美”的项目特征上。现行的成套健美操一般都是头颈、四肢和躯干跳跃等动作组成,它能发展肌肉的力量、速度和弹性,发展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发展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同时,健美操讲究造型美、动作美观大方、活泼奔放、富有力度、准确到位。其每个动作都能有效地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姿态,培养健美的体态和高雅的风度,塑造健美的体型。另外,成套健美操练习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音乐的节奏感强, 氛中得到锻炼,陶冶情操。强烈的节奏性。健美操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特点,并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是健美操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具有烘托气氛、激发人们情绪的效应。健美操运动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练习本身的功效性、动作的时代感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现代音乐的强烈的节奏性使健美操练习更具有感染力、健美操比赛和表演更具有观赏性。广泛的适应性。健美操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对各个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人都适宜,各种人群都能从健美操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中得到乐趣。 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对健美操课教学重新审视健康是新时期的客观需求,也为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课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新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他们的知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第二届全国教育工程会议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临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现代健身活动日趋普及,人们的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 心理负担加重的今天,为符合21 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培养。以健康为本,确立了健美操课的地位。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课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改变学生形体动作的原始状态,提高身体灵活性和身体表现力,增强可塑性为目的形体练习,既可以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培养良好体态,又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健美操课在各高校蓬勃兴起,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发育后期,体力和精力都较充沛,文化修养相对较高,此时生理、心理也逐渐趋向成熟,表现为自尊心极强、感情丰富、爱美之心尤为突出,善观新鲜事物,注重内在修养和气质的培养,渴望有一个健美匀称的体型。形体课程的出现正迎合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求。形体课的目标,就是通过形体训练让学生树立对人体美的正确认识, “健”与“美”。以健康为本,不断完善形体课内容。现代意义的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评价上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外观上的肌肉发达、身体健壮,应该以身、心健康的整体观看待这一问题,充分认识到形体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把大学生现在的训练效果与他们未来的生活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此,对于形体教学课程的内容的设计,应突出重点,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施性,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形体练习意识,养成自主练习的习惯,应充分发挥形体课的独特功能, 以实现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应使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在寓学于练、寓练于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以完善。以健康为本,注重形体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以往传统体育中的最大“缺陷”,即着重于“三基”教学,忽视能力培养。它只重视“授人以鱼”,“只解一餐之需”, 而难以使学生终生受益。而现代健美操教学应改变过去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形体训练为主的方式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的教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上给学生以思考, 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操作的机会。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为自己终身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将是教师“授人以渔”,而使学生能终身享用的现代教学方法。健美操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利于改善身体形态.健美操练习者的姿态是舒展挺拔的,完成动作时始终要保持抬头、挺拔、收腹、立腰、肩放平、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的姿态。这种严格的身体姿态要求,符合体育美学原则(姿态美)。合理地进行健美操运动,通过优雅的姿态练习,使身体各个部位和肌肉得到协调、匀称的发展。增强整个躯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弥补身体曲线,使人体外形更加的挺拔、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健美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满足大学生“爱美”之追求,并能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轻松、快乐地达到锻炼身体、改善不正确的身体形态目的。有利于身心健康。健美操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从健美操的社会价值看,健美操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健美操的形式有个体练习,但更多是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快乐的完成成套动作。大学生自我封闭意识在这里会得到彻底的解脱,练习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的沟通和交往意识。健美操活动既增进了搭档、队友之间的友谊,有丰富了社会生活,提高了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见,健美操是一项非常有益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健美操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健美操运动,能改变着自我的形态、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健美操优美的音乐和优美的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4 结论与建议结论 健美操教学中,以健康为本,确立了形体课程对完善“现代人”的健康和对将来健康的维护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职业素质教育与形体课程教学的结合为形体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并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健美操教学发展了大学生健美形体、挖掘了情感因素,促进了健康心理的形成,提高了社会的适应能力。建议 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由于特殊的办学性质和培养目标,应将健美操课程开展起来,为相关专业学生素质培养服务。形体训练对学生身体形态的良好发展和气质类型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社会素养方面也有良好的教育导向。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上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宋春花.浅谈健美操的价值[C].湖南体育论文集,2005.[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195 -221.[3] 张美江. 形体美训练M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41.[4] 王欣, 肖明. 形体课对北京广播学院女生形体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的实验研究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 3 :359 - 361.[5] 张美江. 试论大学生形体美教育的必要性,可塑性及目的性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 , (12) :25 - 26.

题 目:“奢华”的健美操 摘 要:健美操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纷繁杂物的物质世界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健身、休闲、娱乐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需要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健美操做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它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 关键字:全民健身 减压 娱乐 动作 修身养性 意义 和谐 发展 健美操 正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健美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健美操不单是女生为了减肥而从事的简单运动,它适用于所有人群,其运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他作为一个有氧运动,既有健身作用,又有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功能。我发现现在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一运动,尽管自己协调性跟柔韧性都有待提高,但是它高雅,婀娜多姿,韵味十足,拥有贵运动的形象,让我如获至宝。不论有多么疲乏,心情有多遭,只要上一节健美操课,我就好像恢复了元气一样。另外我还意识到了,健美操对我们的作用,我开始倾心健美操。 健美操的起源 健美操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人当奉为典范,他们崇尚将各种体育项目用于人体美的锻炼。现代健美操运动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为“有氧操”,“健美操”这个名称只是在它刚传入我国时,我们根据它的运动特征所起的中文名称。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就出现了追求人体健与美的健美操雏形,如康健书局出版的《女子健身体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时还有康氏发明的“消肿舞”,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运动,为现代健美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后代人们的精心锻炼和改良,拥有了现代我们经常见到的健美操运动。可见,健美操是经过历史见证的,适合大众的高品位的健身运动。 要正确全面的认识健美操 我曾对健美操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起初认为健美操只是女人的锻炼方法之一。而且还把健美操误认为以各关节活动为主的操化练习,在加上长时间的跳跃运动来增加运动量,现在看来这种认识仅仅局限于健美操健与美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抓住其内在的实质和精髓。现在终于知道了,各关节的活动只是健美操练习热身(准备)的一部分,而长时间的跳跃练习由于对人体的膝踝关节损伤很大应尽量避免,必要的运动量是通过大量的走动,既步伐和适量的低强度跳跃,配合简单的上肢动作取得的,有氧练习部分是健美操影响人体的最主要部分。另一错误的认识是关于力量练习。由于东西方观念的差异,许多女性认为过大的肌肉块影响美观,因此以前我国多数的健美操课是以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为主;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主要目的,尤其是上肢力量练习较缺乏。其实力量练习同样也是有氧运动,适量的力量练习不仅可增加肌肉的弹性、塑造体型,而且可延缓衰老,是健美操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肌肉只能变得更美观,使人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健美操是一项有氧运动,然而它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其前景更是无限光明的。 1 健美操运动的意义: 健美操练习是一种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健美操,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如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进肌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能够使人体发挥最佳技能状态,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增强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说健美操练习是一卓有成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缓解压力,娱乐身心 健美操同样也具有纾缓精神压力、身体和心理的功能,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生活舒适和方便的同时,更要面对精神、压力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研究表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仅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而且许多躯体疾病和精神压力有关,如高血压,癌症等等。运动可以纾缓心理压力,预防疾病,这已经被科学的研究证实。健美操,其优美的动作,协调,全面的身体活动,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我们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所以,以纾缓精神压力,人们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最好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健美操锻炼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参加健美操锻炼,在健美操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集体练习,而参与健美操锻炼的人来自社会的各阶层。因此,这种形式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面,把人们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脱出来,可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开阔眼界,从而为生活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大家一起跳、一起锻炼,共同欢乐、互相鼓励,有些人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因此,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使人在锻炼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平时学习累了跳上一段会让我重新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大家高兴时一块跳,这也让我们的感情更加的融洽! 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 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 *** 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 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 促进健康的功能 健美操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也是一种医疗保健的理想手段。例如对下肢瘫痪的病人来说;可做地上健美操和水中健美操;以保持上体的功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总之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健美操练习就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健康不仅生理意义上说“健康”,而心理和行为也讲究健康。健康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轻松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在各种社会活动,娱乐和休闲活动,也将涉及自发的爆发压力。 健康人应该有体质是一个很好的心肺耐力,肌力,平衡,灵敏度,灵活性和协调。一项研究指出,有氧运动最能发展人体心脏和肺功能,以及健美操不仅影响有氧运动,体能的发展,既灵活和敏感的角色。健美操可以说是制订一项全面的机构,一个更好的高质量的运动。所以说健美操是有利于人们的全面健康的。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以后在空闲之余,我也会努力跳操的!尽管有时动作不优美,也不协调,但我会想努力去做好。 参考文献 [1]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2]浅析如何发展健美操练习者的身体素质.井冈山医专学报. [3]马慧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

制约健美操运动发展的成因分析

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 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迫求健康,崇尚健美之风遍及全球。健美操是我国“全民健身”最受欢迎的十大项目之一,已成为人们追求自身特点和时代精神的一项时尚运动.全面了解健美操,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正确处理健美操锻炼中的误区,选择合适的健美操,充分发挥健美操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健美操;日常生活;影响 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深刻影响了全民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健美操是我国“全民健身”最受欢迎的十大项目之一,不仅具有体育魅力而且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已成为人们追求自身特点和时代精神的一项时尚运动,并且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和普及。因此,全面了解健美操,懂得健美操的科学锻炼方法,选择适合的健美操,提高健美操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充分发挥健美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正确认识健美操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肢体锻炼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锻炼的项目.健美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在音乐的伴奏下充分展现人体健美的肢体,不受场地,器材、天气、年龄、体质等多方面的影响,便于广泛推广。 通过健美操的练习,提高了人类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推进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长期进行健美操练习对于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系统的功能都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轻松的音乐,陶冶人的情操,放松自我,娱乐自我,追求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体型,充分展现现代的艺术美,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2.培养科学的健美操锻炼意识 科学确定运动负荷(用运动强度推断心率的判断法) 对没有训练基础的人公式:220次/分一年龄=最高心率;对有 训 练 的人公式:205次/分一年龄的一半=最高极限心率。以上是计算运动强度的极限指标,下例是最佳健身心率的范围:美国健身研究协会推荐的健身指标区是:最高心率X65%-80%;美国人心脏 学学会推荐的健身指标区是:最高心率X60%-75%;美国运动医学院推荐的健身指标区是:最大高率X65%-90%。 3健美操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健美操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这种锻炼效果取得要靠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是你成功的一半。练习者讲究以下科学的锻炼方法: 遵循循序渐近原则,建立自信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健身操; 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对于伸拉运动的练习,及负荷较大者,应使其生理及心理做好充分准备; 运动完后应及时放松,避免过早疲劳,使心率慢慢恢复到安静水平,做到运动后全身心放松. 4.正确选择健美操 健美操的种类很多,每一位锻炼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目的,不同的水平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工作性质选择不同的健美操.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在外形上不仅影响美观,更不利于身体健康。目前最佳的减肥效果除了在饮食上得到控制外,运动是最好的减肥健身方法。找一个好的教练,系统安排训练计划,坚持下来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一套户内的健身计划,你不防和我们一起运动吧。 5.健美操锻炼中常见的几种误区及处理方法第一,认为只有出汗,运动才算有效或认为出汗越多减脂肪越多。其实出汗不出汗,多与少不能衡量运动是否有效,每一个人的汗腺各不相同,这取决于遗传.第二,肌肉疼痛说明锻炼得好,这是不科学的,肌肉疼痛只能说明你锻炼过度训练不当,引起肌肉里的交换原料,例如乳酸发生浓缩,致使肌肉里的神经末梢受 *** 而发痛。停止锻炼,疼痛自然消失。同时要记得运动后及时放松。第三,完成运动后,肌肉变得训练有素,这是错误的.运动停止后几个月,就会长出脂肪,所以,两次运动的间断时间不宜过长。第四,高速运动有助迅速减肥.只有坚持长期的训练,消耗大量的热量,对肌肉产生很强的作用,才能达到目的。第五,“健美就是瘦身,瘦就是美”是个误区.健美鼻祖美国人出版的一本名字叫《 女性的身体》 的书,其中有一组图是诊断女性身体一生变化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身材渐趋丰满.第六,饮水会使人发胖,所以减肥期间水要少喝。饮水不足会引起机体不断积储水分作为补偿,并使体内更易积聚脂肪,饮水不足还可能引起人体代谢功能的紊乱,导致人体对能盆吸收多、释放少.减肥的女性千万别忘记: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本身都是水分。第七,练哪里就能减掉哪里的脂肪.这是不科学的,局部练习的强度和时间不能让机体动用脂肪参与供能或很少参与,达不到减肥的效果,最好是全身的运动。 6.健美操锻炼的营养知识,卫生知识 正确选择食物,懂得人体每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人体每天都要一定的热量和营养维持运转,这是体育运动者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注意个人卫生,运动中讲究服装整齐、吸汗,鞋袜舒适干净。健身着装可以随意,但要讲究科学性。运动后应及时清洗皮肤;注意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生理卫生等. 7.培养欣赏健美操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经常观看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赛和VCD片。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赛具有全面锻炼身体的价值,动作设计符合不同年龄和实用能力的特点。通过观看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赛和VCD片,培养对健美操的兴趣,陶冶情操,加深对健美操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树立终身体育观。健美操的最大魅力是“健”与“美”的完美结合,我们追求的是健康美,不是病态美。“没有结实的健康身体,就不可能有人体之美”.追求一个结实而健康的身体,还不能只满足和停留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上,而要在健康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去塑造美,提高健美操在是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达到键与美的和谐统一。

  • 索引序列
  • 小学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
  • 啦啦操在健美操中论文参考文献
  • 免费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
  • 健美操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 健美操论文的有关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