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书籍伪科学和超自然现象研究论文

书籍伪科学和超自然现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书籍伪科学和超自然现象研究论文

关于萨根先生,他的妻子安妮·德鲁彦曾感慨万千地回忆起这样一则往事:在华盛顿联合车站,萨根先生完全没有想到,一位搬运工人居然也认得他,当萨根要付小费时,这位搬运工人对萨根先生恳切地说:“不必了,萨根先生,您把宇宙给了我,现在让我为您做些什么吧。”的确,卡尔·萨根终其一生为公众认识科学、驱赶迷信与伪科学带给这个世界的黑暗而努力。同时,他也一直致力于寻找地外生命。在题目中笔者用萨根先生影响颇为广泛的两部作品的名字《接触》(Contact)和《宇宙》(Cosmos)(根据前者改编的电影和与后者相辅相成的电视剧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来描述萨根先生,应当是恰如其分的。 令人惋惜的是,在五年前的那个冬日——1996年12月20日,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行星科学家与科普作家,在大洋彼岸因骨髓癌溘然长逝。萨根,这位独一无二的“科学的传教士”走了。“他是一位优秀的探求者,是他那个领域的领头羊,他讲述的题目是宇宙,而课堂则是整个世界。”笔者一直在为萨根先生逝世后才读到他的作品、了解他而深深遗憾,一直为他毕生怀有的探索宇宙的好奇心与对科学普及的热情所深深激动。 在萨根先生逝世五年后的今天,看着伪科学与迷信仍然出没于这个世界,笔者觉得有必要在此缅怀萨根的一生和他的主要贡献,并重提他的科学精神。希望有更多人能够了解他的思想、他的品格和他献身科学的一生。 卡尔·萨根1934年11月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市的一个工人家庭,其父是一位裁缝。他母亲的溺爱培养了他最初的自信。少年时代,他喜欢天文学,同时也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天文学书籍与科幻小说,无疑对于他选择日后的从事的职业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数十年后,他在他的那部著名的《宇宙》中,谈到在参与“海盗”号的火星探测活动中,第一次看到从火星表面发回的照片时,仍然深情的回忆起年少时读过的讲述火星上“巴苏王国”的科幻小说。 萨根195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在1960年获得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博士。在60年代早期,他执教于哈佛大学。自1971年起一直到他逝世,他在康耐尔大学担任天文学与太空科学的硕士与博士导师。即使是在他病重期间,他仍然继续指导他的学生。 萨根先生在短短的62年生命中,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他在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海盗”、“旅行者”、“伽利略”等行星探索计划中起到重要作用,荣获了NASA的特别科学成就奖,并且两次被授予杰出公共服务奖和阿波罗成就奖。可以说,萨根先生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取得重大成功的一系列行星探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第2709号小行星命名为“萨根”。 萨根先生不仅仅在行星探测计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行星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萨根先生是美国天文协会行星科学分会、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行星研究会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行星学会的主席,他的研究重点是金星的温室效应和火星的季节变化。他在学位论文中创立了金星大气的温室模型,对金星表面的高温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萨根先生不但是一位从事专业研究的天文学家,更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专家与科学教育家,他不仅仅注重于专业的天文学研究,更重视让大众了解科学,了解宇宙,了解天文学家们所从事的工作。萨根先生早年在芝加哥大学对文化经典的学习和人文课程的滋养为他提供了广博的知识,使他在从事科普创作时游刃有余,能够用优美的语言将诸多深奥的科学道理娓娓道来,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使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他一生著述颇多,除了他在杂志上发表的许多文章之外,他还写了30本科普书籍。其中《伊甸园的飞龙》一书于1978年荣获美国普利策奖。1980年,他推出了由他亲自参与编导与表演的13集电视系列片《宇宙》,该片向观众讲述了宇宙的过去与现在,以及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史与取得成果,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这部电视片被翻译为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放映,观众达5亿!此片配套的科普书籍《宇宙》成为美国《纽约时报》连续70周的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也是历史上英语出版的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1998年,该书由周秋麟翻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使中国读者能够一览该书风采。不过可惜的是,这部电视系列片虽然早在80年代,李元先生就已译制完毕,而至今10余年过去,不知何原因中央电视台一直未播出,实为一件憾事。(编者注: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将于12月21日零点10分(即20日午夜)播出《宇宙》,共13集,两周播完。) 除了《宇宙》之外,萨根先生的《布鲁卡的脑》、《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宇宙中的智能生命》、《接触》、《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等书均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为世界所熟悉。 萨根先生致力于科普工作并非为所有人所理解。他一度因从事科普宣传遭到一些同行的轻视与贬低,他们嘲笑他的工作与在屏幕上侃侃而谈的形象,甚至认为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降低科学家的自身价值。但是萨根先生仍然我行我素,对这些见解不予理睬。萨根曾坦言,他之所以极力向公众传达科学,主要因为科学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 金光大道;科学可以是我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保持警觉;科学可以使我们懂得关于物种、生命、星球和宇宙的起源、本性和命运;科学是反对神秘主义、反对迷信的堡垒。 萨根先生在科学、文学与公共事业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也许就是他已经成了美国人民心目中的代表现代科学的偶像;以及在世界上,对于许多人来讲,卡尔·萨根就是太空科学和太空探索的化身。他为科普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其赢得了美国青少年的尊重与喜爱,他的知名度在美国超过了明星与政治领导人。1991年在美国青少年中进行“十大聪明人”的评选,萨根名列榜首,当年被美国人视为英雄,在海湾战争立下赫赫战功的斯瓦兹克夫名列第二,而美国前总统里根名列第四,时任总统的布什名列第六。 为了表彰萨根先生在将科学应用于公共福利的贡献,萨根先生还被其他国家和部门授予多项奖励,如美国太空航行委员会的约翰·肯尼迪太空航行奖、探索者俱乐部的第七十五届年会奖、苏联航空联合会康斯坦丁·柴可夫斯基奖、美国天文协会马素斯基奖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公共福利奖和美国国家科学院最高奖等等。 萨根先生的研究一直集中于那些可能性不高,但是对人类具有巨大潜在影响的问题上。比如核战争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早在1982~1983年,他就和五位科学家一起撰文指出:根据他们的计算结果,如果爆发全球性的核战争爆发,势必造成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全球气温会远远低于地质时代的冰河时期。由此产生的后果,将是全球农业的彻底崩溃——这无论对于世界文明或哪一个国家,都是极其可怕的。从后来历史发展可以看出,核冬天的确使得冷战双方,尤其是苏联认识到核战争是徒劳无益的,从而大大降低了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在萨根先生十几岁时,他曾说过“耶稣基督是外星生命”这样令人吃惊的的话。对于卡尔·萨根而言,他毕生坚信存在地外生命甚至是地外文明。他一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用于研究寻找地外生命的方法,并且写了多篇文章讨论地外生命可能的存在形式,他被学术界公认为宇宙生物学的奠基者。在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上,应萨根先生的要求,放置了现在已广为人们所知的那块指示地球与人类基本信息的金属标志牌,以希望当外星人截获这个探测器之时能够了解地球与人类的基本情况。 对于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萨根在他与安·德鲁彦合著、被翻译为多国文字的著名科幻小说《接触》(1997年被改编为电影,由女影星朱迪·福斯特主演,国内引进后将片名翻译为《接触未来》)中,借女主角阿洛依博士——那位致力于通过射电望远镜倾听,以找出地外文明发来的消息的科学家(这显然是卡尔·萨根以自己和其他积极倡导和参与SETI的科学家,如德雷克为原型)之口,讲到:“宇宙是如此之大——比我们任何人所能想象的都要大,如果其中只有我们一个文明,那太浪费空间了”,这段话表明了当前地外文明研究的哲学背景。萨根先生正是这样想的,他为寻找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不懈努力。现实生活中,在同《接触》中一样,通过用射电望远镜倾听太空的无线电信号来寻找地外文明的SETI计划的初期,在NASA停止资助之后,萨根曾各处奔走宣传,以获得足够的经费,使得该项目能够得以继续进行。虽然现实生活中的SETI迄今为止还没有收到可以确认为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但是萨根和其他SETI的科学家们毕竟使得人类迈出了可能与地外文明接触的第一步,如果有一天,真的发现了地外文明,萨根先生在取得这一人类历史中最大发现之中自然功不可没。 “科学太重要了,但是不能仅仅靠科学家来操劳。” 萨根面对世界范围内伪科学以及各种神功邪教、神医之类的迷信大行其道甚为担心,他告诫道:科学激发了人们探求神秘的好奇心,但伪科学也有同样的作用。很少的和落后的科普所放弃的发展空间,很快就会被伪科学和迷信所占领。如何能避免邪说泛滥?如何能让科学深入人心,伪科学与迷信没有市场?在萨根先生看来,就是要向人民大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让科学成为大众都感兴趣和普遍关心的话题。 在很少有科学家实际投身于对介乎科学边缘的或伪科学的信念进行检验或向之挑战时,萨根先生勇敢地站了出来,与伪科学、迷信与盲从抗争。作为美国超自然现象说法科学探求委员会的成员,萨根先生一直关注着社会中流毒甚广的伪科学典型,努力探求伪科学产生的根源,揭露伪科学的本质。在他去世前半年,萨根先生出版了他一生之中最后一部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该书已由李大光翻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在该书中,萨根总结了自己多年所思所想,全面的反映了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全书充满了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精神,通过透彻的分析和发人深思的启示,详细的阐述了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别。萨根以广博的知识、犀利的思想对伪科学的实质进行入木三分的揭露。对伪科学与伪科学后面所隐藏的反科学的意识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该书当年便创下最佳畅销书第一名的记录。 萨根曾直率地指出: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希望在下个世纪(21世纪)中生活的更好,且其基本价值不受影响的话,那么都应该关心国民的思维、理解水平,并为未来做好规划。的确,在现代社会中,公众需要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需要的是一种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就是萨根先生不断提到的好奇心、探究真理的精神、怀疑精神、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实证意识。 萨根先生从不讳言自己对于科学,对于宇宙探索终生怀有的热情,“该书讲述了我与科学终生不渝的爱情故事”,他在自己的书中多次这样讲到。如今,我们已永远无法知晓,有多少人因为萨根的作品影响,为他的热情感动而投身于科学,也永远无法知道有多少普通民众因为同样的原因对科学事业报以同情,但我们深知,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更多像萨根这样的科学家。 萨根,接触宇宙的人,他从未放弃过他那种孩子般的对宇宙的好奇心,他以自己的热情为人们理解科学而努力终生,使无数的人们对科学发生兴趣。全世界的人们一定会牢牢记住他的名字,长久的深深怀念他!

科幻小说 要不看圣经

自然这个概 没有外限,一切宇宙中的现象都是自然现象,只有人类还没认识的东西,没什么超自然无规律的东西。历史上曾有人宣称的“超自然”都是伪科学。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同时也是著名的门萨学会会员,并且后来担任副会长。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关于自然现象的科普文章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生防震减灾科普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跳楼,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我认为,地震一旦发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静,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等第一轮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亦可转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墙角处、厨房、卫生间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能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第三,千万不要躲避在门窗附近、楼梯口等承载力不够、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乱中跳楼或拥堵,不可以在楼房、电杆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坠物伤害。第四,平时要保持楼梯、走廊等通道畅通,不可以在过道上堆积物品,影响紧急状态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种自救措施后,政府单位、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单位要组织防震自救演练,使书面自救措施知识经过训练,得以熟练操作。

桑枣中学的师生们就是用知识保护自己的典范。学校所在的位置安县紧邻着地震最惨烈的北川。由于平时的多次演练,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包括两千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上,以班级为单元站好,共用时一分三十六秒,全校师生无一伤亡,创造了奇迹。

全民行动起来吧,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用科学的防震减灾知识来武装自己,捍卫自己的生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个凝聚着哀伤,承载着悲痛的时刻,一个中华儿女永远无法忘怀的时刻!

还记得那日的四川本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然而却在那一瞬间,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错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止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5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达8451亿元。这是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于此可见地震带给我们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地震是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是我们人类最大的敌人。虽然我们无法避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懂得用科学的道理,使用的办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避免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地震来临前,地下水,动物都会有一些异常。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而动物则是乱蹦乱跳、惊恐不安等,这些都是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在地震来临前,我们要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地震时疏散路线和避震场所;清楚楼道和门前杂物;妥善处置屋内易燃易爆物品,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熄灭炉子火等;衣袋里装上家庭成员名单、工作单位、通讯密码等;有确切的要写明血型。

地震发生时,从地震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此时要保持冷静,要做到以下几点:

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

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书桌下面或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在影剧院和饭店可躲在椅子下。

撤离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枕头、脸盆、书包等顶在头顶,或用双手护住头部。

地震发生后,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那我们在灾难面前便显得不再是那么渺小,在灾难面前绝不再低头。防震减灾,共创美好家园!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这是因为地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地球的运动变化产生许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防震减灾”,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的伤害。

地震有前兆吗?

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有以下几个方面能让我们知道地震的预兆:

1、震前动物异常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

2、震前植物异常

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3、震前气象异常

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形式多变,主要包括震前风、霜、云、雨、雹、雪、声、光、电、气压、地温、气温、旱涝、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丰富的。震前出现兰、白闪光,红绿光。

4、震前地下水异常

地震发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之中,地震前应力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冒泡、打漩、发浑、发响、变温、变味、浮油花或引起化学成份的变化等,都是地下水震前的异常现象。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么如果地震后被埋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总之,地震是我们不可避免的灾害,但是只要我们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就能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据调查,全国发生过许多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可见,地震是多么可怕呀!其实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就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其实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有些灾害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要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多学习一些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树立防范意识。

灾难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人们增强防范意识,就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预防灾害的发生,使我们的明天更加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听外婆说年1月5日凌晨,通海发生了7·8级大地震,当时,恰逢半夜,人们在睡梦中惊醒,只听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到处是断壁残垣、哭声、呻吟声和呼救声掺和在一起,在夜空里显得特别凄厉。事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地震共造成了一万多人死亡,三万多人受伤,二万多头大牲畜死亡,三十多万房屋倒塌,被称为20世纪云南地震之最。我外婆的妈妈也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梁柱砸中后背,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老命,但却从此落下了病根,成了一个“驼背”的残疾人。沉痛的瞬间,心痛的数字,死去的乡亲、受伤的肢体,久久萦绕在我心中……。

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还不可能做到像现在这样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所以每遇到自然灾害,损失总是很惨重。如今,国家富强了,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但我们也要做好防震减灾的准备,为此,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让我们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比如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讲解发生火灾的逃生细节;请交警叔叔给我们讲解交通法规,让我们文明出行,安全回家;请地震局叔叔给我们讲解防震减灾的知识,学会在地震时如何自救,减少伤亡,做到有备无患。

就拿地震来说吧,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和掌握许多防震避险的方法。比如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发生地震,那一定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往教室外头跑,要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教室外面移;如果在操场室外时,应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果在家里发生地震了,首先应尽快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千万不能跳楼和乘电梯。

总之,我们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只要我们平时掌握了基本的自救常识,就能在灾难来临时,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自然灾害的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准备,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防震减灾,众志成城,一切困难、灾难,都将被我们踩在脚下。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地震应该是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了吧!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那些阴影似乎还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告诉我们防震减灾这件事情一定不能松懈。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吧。老师告诉我们,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它虽然是自然灾难,但并不是完全毫无先兆。其实自然界的动物可以做我们的“通讯员”。比如: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我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千万不要惊慌,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有防范意识,但绝不能无中生有,相信谣传。

大家都知道,地震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为此,我们中山街学校组织了地震演练活动。比如,在地震来临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井然有序地跑到操场上,来不及跑的同学就钻到课桌下面……训练中,我们都及时避免了“地震”。另外,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预防地震的知识:如果是在家里,就应该躲到桌子下面或者卫生间里、墙角内,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支撑,会减少伤亡;地震时,门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我们不要关门;如果是在夜间地震,要争分夺秒地向安全地方转移,避开水塔、烟囱等高大建筑物,转移到空旷场地。另外,我认为,要想了解更多的防震知识,我们要多到网上查询或多看有关防震的书籍,把我们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每一个人,告诉他们,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慌张,更不要传播谣言。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地震知识,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大家才能做到不慌张、不恐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这样才能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才能有效的保护生命和财产。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防震减灾,让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至于惊慌失措,在灾难面前保持冷静,保护好自己,把损失降到最小。

防震减灾,人人有责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级大地震,导致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和虚弱。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

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因此,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这句话正是大错特错。防震减灾每个人都有责任的,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从小学生开始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学会如何防震减灾。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地震的威力是多么的大,能把美丽城市变成废墟;把人们带到另一个世界;把在幸福的家庭里生活的儿童变成孤儿……

地震后的一切都不堪设想。为了让这可怕的情景不再出现,为了让人们不再听见凄凉的哭声,我们应该对全民的地震知识普及性宣传,宣传内容以普及地震科学常识、工程抗震知识,目的是增强群众的防震意识和增长方针知识,提高群众识别谣言的能力,克服恐震的心理,抑制谣言的发生和传谣。要按“平时宣传”、“临震宣传”和“震后宣传”的宣传方式,让人们知道平时、临震和震后该怎么办我认为小学生在防震减灾中能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多看有关书籍,把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知道听到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胡乱传谣。地震时不要惊慌,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时,人们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样便减少了地震的灾害,减少了死亡率,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还让人们懂得地震知识及地震科普常识。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我们的责任。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让这知识伴随着我们一辈子,让我们把这些知识传给每一个人,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防震意识,心中有“防震减灾,人人有责”的想法,共创美好明天!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普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病”,它不是需要看医生,吃药、打针,只需要多喝开水即可。大家来猜猜看这种“病”是什么“病”。

没错,就是流鼻血!它虽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我们人类中,一辈子没有流过一次鼻血的人只有。这是多么小的数字啊!所有,我们也要重视它!为什么说这种“病”不用看医生就能治好呢?因为多喝开水,少吃上火以及含有防腐剂的食物及饮料就可以避免这种“病”。

流鼻血,是指鼻子里出血。一个人如果经常流鼻血,身体会十分虚弱,经常得各种病,严重还会死亡。但是我们有办法治疗它。多喝开水;少吃、喝,上火且带有防腐剂的食物及饮料。

但是这是如何预防,如果一旦流鼻血,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会感到头晕,想要呕吐等情况!而且还会将衣服弄得很难看。要想对方法。有些人流鼻血后会用纸巾堵住鼻孔,这是大错特错的方法!应该用手(左鼻孔用左手)捏住鼻孔,同时,用另外一只手洗脸,也可以用冰块或冰糕在额头上冰一下,慢慢的就止血了。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要及时就医:

1. 鼻血流的很厉害,止不住了。

2. 经常流鼻血

3. 认为自己是因为某种病而流鼻血

请大家多喝开水,少吃、喝不健康的食物及饮料!重视流鼻血这种“病”!

我想有些人可能经历过被蜜蜂蛰伤的痛苦。看着红肿的皮肤,我敢肯定他们会恨这个“罪魁祸首”。事实上,除非迫不得已,蜜蜂是不会蜇人的,因为它们被蛰后会死的。你可能会说,如果你只是想让人遭受一点损失和痛苦,那就不是“输掉自己和折针”。

蜜蜂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螫人。他们不喜欢黑色的东西,也不喜欢葡萄酒、洋葱和大蒜的特殊味道。如果人们因为违反了蜜蜂的“禁忌”而得罪了蜂群,就有被“蜂群蛰”的危险;当人们戏弄或殴打蜂群时,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奋起自卫,攻击敌人。

你可能想问为什么蜜蜂蜇人的时候会死,因为它是用腹部末端的针蜇人的。刺刀由一个背部刺刀和两个腹部刺刀组成。背部与大大小小的腺体和一些内部器官相连。针尖上有几个小倒钩。当蜜蜂把针扎进人的皮肤并把它拔出来时,因为小倒钩牢牢地钩在皮肤上,针和内脏都脱落了,所以蜜蜂肯定会死。根据我的一系列描述,你明白了吗?因此,蜜蜂不会带着同样的心态去接近敌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也不例外。如果一只蜜蜂叮了一只皮肤很硬的昆虫,比如一只甲虫,它就能把针从缺口拉回来,从而逃脱自己的命运。

自然界中有许多带刺的生物,如海藻、章鱼、黄蜂等。我不会一一介绍他们。通过刚才的介绍,我想你应该了解蜜蜂的习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自然现象解密,并听下一个分解。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个学期就快要过去了。在这半学期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让我快乐的,有使我伤心的,也有令我烦恼的……而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去参观大型动物科普展。

星期六下午,天气晴朗。我和爸爸来到位于镇山公园的吴郁青科技馆门前时,"大型动物科普展"七个大字出现在眼前。我们买好票后便进入了展厅。哇!展厅里的人真多呀:有老人,有小孩,有大人,有学生,人山人海,把整个展厅都挤得水泄不通。

我们开始参观了。展厅里展出的动物可多了!有会飞的文鸟、猫头鹰、吉祥鸟;陆地上行走的竹鼠 、虎纹守宫、孔雀;有生活在水里的海龟、中华鳖、中华鲟;还有水陆两栖动物鳄鱼……等等,种类繁多,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啊!我的爸爸还拿起手机,拍了许多照片呢。

其中,我最喜欢一种叫文鸟的小动物,它们长得小巧玲珑,颜色鲜艳,样子很让人喜欢,真想带回几只在家里养着,天天陪着我,那该多好啊!

展厅里还展出了多种古代益智玩具,大家看见了,都情不自禁地动手玩了起来,连大人都玩得津津有味呢。

这次大型动物科普展大有意思了,它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认识了解了以前没有见过的动物。离开科技馆时,我恋恋不舍地回过头去再看了几眼,真的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科普展来到我们身边。

再见了,我可爱的小动物们!

星期六,听说在宿迁市文化艺术中心有个“大自然的奥秘”大型科普展览,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拉着爸爸去。

到了文化艺术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楼,我和爸爸兴致勃勃地走进了一间大屋子——展览室。

这里的东西有很多,比如经历了一亿年的恐龙化石、雄黄珊瑚、晶莹剔透的水晶、各种各样大理石……琳琅满目。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发出惹人喜爱光亮的夜明珠。

夜明珠是一种称之谓萤石的晶莹矿物,主要以蓝、绿或蓝绿搭配为主。那么为什么夜明珠会在夜间发光,这是一个疑问。原来,白天在具有较高能量的紫外线光照射下,晶体中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在吸收能量后,暂时被激发出高能,夜间在黑暗中被激发的电子以一定速度又回到基态,同时释放出能量,于是发射出美丽的光亮,并且能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光。能发光的晶体、矿石极为稀少,大块的矿石更难采得,所以大颗粒夜明珠显得格外珍贵。

今天,我参加了科普展,学到了许多科普知识,我喜欢科普。

做实验是我最喜欢的娱乐方式,我经常会到书店去看一些关于做实验的书籍,然后回家凭着记忆做实验。

这天,我又来到书店,突然发现了一个奇异的实验:火柴跳舞。你会相信吗,一根光秃秃的火柴会在水里跳舞?我可不敢相信。我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回到家里,准备用做实验的方法来解开心中的疑团。

回到家,与往常一样,我凭着记忆做起了实验。

我先端来一盆清水,又拿来一根火柴和一瓶“万能胶”。我在火柴头上涂了一层厚厚的“万能胶”,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等了一会儿,没见什么反应。我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又过了几分钟。“奇迹”果然出现了!只见火柴直立在水中,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了。可是,没过半分钟,火柴又浮在水面上。再过了几分钟,火柴又跳起舞来了。如此循环了七八次,火柴再也不动了。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驱使火柴“舞蹈”呢?我脑子里充满了疑惑,怎么琢磨也琢磨不透。最终,还是我那无声的老师—电脑帮了我。原来,当“万能胶、与火柴头上的磷接触后,就会产生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越聚越多,会使火柴直立起来。这种物质挥发时,火柴便被带动得“舞蹈”起来。一会儿,火柴头最外面产生出来的物质挥发完了,火柴也就不动了。再这一段时间,产生出来的这种物质又聚集起来,火柴便再一次“跳舞”,直到万能胶和磷的反应结束。

此时此刻,我才恍然大悟:啊!火柴棍能跳舞,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星期三一早,有几辆“科普大蓬车”开到了我们学校。原来,这是郑州市科技馆组织的“科普进校园”活动,今天要在我们学校举行了!

上午课间操时,同学们纷纷涌到了操场上,观看那这些让我们眼花了乱的、有趣的展品。

咦?哪儿聚集的人群在什么呢?我也赶紧跑了过去,原来是在进行“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呀!提问的老师手里拿着给优胜者准备的奖品——几本《诺贝尔科学奖——百年百人》。

啊!真眼馋呀!

可是,那里人太多了,我根本挤不进去!这时,马老师正好走了过来,看到我着急,便问我:“常鹏瑞,那些问题你会吗?”“会呀,会呀!”在马老师的推荐下,科技馆的老师同意让我试试。

老师问我的问题是“展品《翻转的影像》的原理是什么?”哈哈,这个我难不倒我!“这是因为在这个展品里面有三面镜子,光线通过三次反射,把镜子中看到的影像形成了这样的翻转。”我几乎一字不差地答对了!不用说,我得到了一本书!

回到班里,我便抱起它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心里还想着:这样的活动要是多点就好了!

每个人的肚子上都长着一个凹进去的小坑,由于它长的像眼睛,人们就称它为“肚脐眼”,你注意过这个小小的肚脐眼吗?你嫌弃过这个小坑难看过吗?我曾嫌弃过它,不过今天我了解它的历史,我再也不望恩负义了。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便已经有了这个肚脐眼了,不过当时还多一根脐带,这根脐带就是帮我们输送“食物”的,我们就像监狱里的犯人,等着狱卒送东西,而这个狱卒就是脐带,虽然我们那时都已经长有嘴巴,但是却不能够吃饭,那时如果真的不进食我们也同样会“饿死”,而我们现在称的“肚脐眼”就帮了我们,因为我们的脐带是和妈妈连在一起的,它就帮助我们把营养送进我们的肚子,那根脐带就像草的茎,把营养输进了我们的肚子,让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可我们现在的脐带怎么没有了呢?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肚脐眼坑,原来我们一出生后就被医生给剪掉了,因为他已经没用了,如果不剪掉,你也就出不来了。

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嫌肚脐眼长得丑了。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动物的科普读物。

当人类在出现之前,地球被一群身体宠大,无比强壮的生物统治着,它们无拘无束地生活在远古的陆地、海洋和天空中自由的生活。最早的地球统治者是恐龙。当恐龙在自然条件下灭绝之后,原本最不起眼的哺乳动物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千万岁月的进化之后,它们最终成为地球上显赫的生物。长鼻跳鼠细长的尾巴看起来很适合捕捉昆虫,实际上,长鼻跳鼠还喜欢捕捉蛇当食物;有时候,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也成了它们口中的食物。尼古鲁猴的外貌非常奇怪,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它们的眼眶间距很狭窄,外鼓骨呈管状。尼古鲁猴有尖锐的牙齿,能用来咬碎昆虫的外壳。尼古鲁猴的化石是在西欧发现的。亿万年来,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大自然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各类物种。从亿年前到亿年前,地球上生存着多怪兽,这种怪兽的残酷和怪异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虽然它们现在都灭绝了,但是化石研究证明,它们的的确确在我们的星球出现过,甚至盛权一时,在古老的地球上无情地争霸者。大约两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出现在地球,这类动物的皮上有毛或绒毛,用乳汁喂养幼崽。它们是热血动物,即使天气变冷了,它们也可以自己产生热量并保持体温。最早的哺乳动物是体型极小,吃昆虫而且外貌看起看老鼠的动物。最早的哺乳动物产卵,后乳汁养育后代,这类动物叫单孔目动物。

从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有剩下的下次再讲哦!

我一直喜欢看公主系列的书,前几天阿姨出差回来送了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集,于是我开始试着去接触科普读物。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科普读物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神秘和奇妙,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一个个熟视无睹的“为什么”一下子激起了我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为什么不能喝反复煮沸的开水?为什么防毒面具能防毒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洗干净的鸡蛋反而容易坏?我带着好奇心看了下去,哦!原来,刚生下的鸡蛋表面有一层胶状物质,能够堵住鸡蛋上的这些孔洞,这层胶状物能溶于水。所以用水洗鸡蛋的污垢时,便一起洗掉了胶状物。这样,蛋壳上的微小孔洞就像打开的窗子一样,细菌从此进入,所以鸡蛋很快就坏了。

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我所不知道的“为什么”,可我从没有关心过这些“为什么”。今天的阅读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探究的大门。因为世界上还有无穷无尽的“为什么”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勤思好问,将来也为人类提供一流的科学技术,为大家造福。

我太喜欢这套书了,因为它让我明白了要努力学习,去领悟更多的新知识!

昨天,老师带我们来到体育馆,观看了一次有趣的科普展。

走进体育馆,我看到好多稀奇古怪的景象。咦,那是什么呀,一个水龙头源源不断的流出水来,却没供应给它水管的接头。我看见介绍,才知道水里隐藏着一根透明的水管。啊!原来那根水管才是供应水龙头里的水呐,这叫“无源之水”。

我最喜欢的是“海市蜃楼”。我站在一米外,朝前面看,有一个弹簧悬在空中,我好奇地伸出手去摸,竟什么也摸不到,那就是“海市蜃楼”啊!

我又看见有一扇很大的屏风。上面有很多奇特的图案,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大脑袋上有两个人,下面写到这幅有9张脸,据说全找到的智商有180。我好奇地区看,()不少老师也来。唉,我只找着三张脸,而咱们的语文老师马老师在背后指指点点,不一会儿便找着9长脸,真不愧是老师!

还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东西,我一路走走停停,说说笑笑,看同学们在用手触摸大话筒“怒发冲冠”;听同学们弹电子琴的“哆唻咪”;感受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我的收获真的很多。

依依不舍地走了,我想科学的进步真是特别快,越来越让我着迷了。也让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太迷信,要相信科学,科学能带领我们探索许多未知的秘密。

我觉得这次科普展很有意义。

雾、露、云、霜、雪、冰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的不同物态,露——空气中的水蒸汽(清晨)遇到 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 而成的小水珠。雾、云——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 而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霜、雪——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 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冰雹——云中的小水珠被上升气流 带到气温低于0ْC的高空后, 凝固而成的小冰晶。它们都是自然界的结晶,他是自然界创作的一幅美丽的画卷!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例如:我们常见的云,如果没有了它,我没将喝不到淡水,最终缺水而死......所以说他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为我们子孙和我们以后的延续做出贡献!!!

超导体基本现象研究论文

超导体最重要的特点是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有一些类型的金属(特别是钛、钒、铬、铁、镍),当将其置于特别低的温度下时,电流通过时的电阻就为零。在普通的导体中,大部分通过导体的电流由于电阻的原因变为热能,因而被“消耗”掉了。在超导体中,实际上没有阻力,这样,一旦接通电流,从理论上讲就永远不会中断。在一个用超导体制成的电磁体(一个线圈,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磁场)所构成的电路中,从理论上讲只送入一次电流,就可以在电路内不停的流动,从而就能使电磁场持续不断。当然,实际上是存在损耗的,不可能实现这类“永动”,不能不去考虑必需的能源投入,以使超导体能保持其产生零电阻现象所需要的底温状态(即-269℃,比绝对零度高出4℃)。 然而,从80年代初开始,人们发现了新材料。这种新材料能够在越来越接近常温的条件下形成超导体。为在这些物质的基础上获得超导体,各国都正在进行各种研究。这种材料同传统材料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冷却系统。 超导现象是1911年由荷兰人海克·卡默林·翁内斯(1853-1926)发现的。几十年中,没有人能做出解释。在理论上让人信服的解释出现在半个世纪之后,即在1957年由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晶体管发明者之一)、利昂·库珀和约翰施里弗宣布的“BCS理论”。电流是一种在金属离子,亦即带有多出的正电荷的原子周围流动的自由电子,电阻的产生是因为离子阻碍了电子的流动,而阻碍的原因又是由于原子本身的热振动以及它们在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所造成的。 在超导体中,电子一对一对结合构成了所谓的“库珀对”,它们中的每一对都以单个粒子的形式存在。这些粒子抱成一团流动,不顾及金属离子的阻力,好像是液体一样在流动。这样,事实上就中和了任何潜在的阻力因素。在普通导体中会发生什么情况 上边这幅图使电传导观念形象化了,电传导就如同球体(电子)运动一样。它在斜面上流动(斜面相当于一个导体)障碍物代表金属离子不规则的网状结构,它们不允许电子自由流动。这就是形成电阻的原因。电子与全属离子相撞,输出了它的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又转化为热量。超导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超导体中电子两个两个地成组聚集在所谓的“库珀对”里面,它们又表现为单一的粒子,这同煤气分子能够聚集成液体状是同样的道理。超导电子作为整体以液体的形态表现出来,尽管存在着由于金属离子摆动和金属离子网的不规则带来的阻碍,它还是能够自由流动而不受影响。

在一定情况下没有电阻的导体叫做超导体.超导体没有电阻的现象叫超导现象

是电阻趋近于0,液氮,因为它固化后温度低

超导是某些金属或合金在低温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奇妙现象,是由荷兰的物理学家卡麦林·昂纳斯最先发现的。1908年,昂纳斯(1853—1926年)成功地液化了地球上最后一个“永久气体”——氦气,得到了接近绝对零度(0K=℃)的低温:~。之后,他把目标转向了“极低温下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昂纳斯先是用铂丝,接着用纯度更高的水银做实验,他吃惊的发现水银在温度降至氦的沸点即时(相当于-269℃),电阻竟意外地消失了。起初昂纳斯还以为是线路出现了故障,几经测定,最后他确信,水银在下会产生一种新的导电特性——“零电阻性’或“超导电性”。1911年4月28日,昂纳斯公布了这一发现,并在随后几篇论文中明确指出,某些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能进入一种电阻为零的新物态。他将这种新物态命名为“超导态”,同时把具有从正常态(电阻不为零)转变为超导态能力的材料称作“超导体”,把能使超导体从正常导电状态变为超导电状态时的转变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他进一步用铅环做实验,当铅变为超导态时,九百安培的电流在铅环中流动不止,两年半以后毫无衰减。昂纳斯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家,大家纷纷实验,并且想要揭开超导的奥秘,因为只有了解了超导现象的微观机理,才能使超导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现在,科学家已发现有上千种元素和化合物在低温下可以转化为超导态。对所谓“零电阻性”也已有共识:超导体即使有电阻,它的电阻率必然小于10-26“欧·米,而且只对直流电适用,若给超导体通入交流电,它仍会出现类似于常规电阻的“交流损耗”。从这个意义上讲,超导体似乎可以说是一种直流理想导体。

自然科学的研究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自然科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在目前,自然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较突出而又普遍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思不够,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差,仍旧是“师云亦云”,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质疑问难的学生如毛鳞角,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引导学生乐于研究,善于分析,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学习氛围,我对研究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健词:研究式、创新、合作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可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因此,通过教学创新,开展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其中“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教学模式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模式

长期以来,初中自然科学教学工作者一直为突破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瓶颈问题而努力,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仍严重滞后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方法等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调查表明,学生对课堂的不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与学严重脱节。可见只有真正尊重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探索,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竞赛等生动活泼的新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在比较了众多教学模式的优劣后,在自然科学新授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以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由于这种新授课模式一改过去“接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所以我把这种自然科学新授课模式称为“研究式”新授课模式。下面是一节“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的教学片段。

一首优美动听的课前歌曲刚结束,每个协作小组都获得了一块镜子。在学生的讨论声中,新课《平面镜和球面镜》使开始了。教师先打出幻灯:1、你手中的镜子有何特点?2、请你对着小镜子观察自己,你发现什么问题?每个协作小组成员拿着镜子前后左右移动,仔细观察、认真讨论,并不时在纸上记录点什么,教师走下讲台巡视,对于一些难以发现问题的小组做一些适当的提示和点拨,五分钟后,各协作小组都已写好本组发现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汇报根据自己小组观察后提出的相应问题。“教师话音刚落,各协作小组的代表已纷纷举手:“镜小人大,为什么能看到全部面目?”“人远离镜子时,象为何会变小?”“镜中的‘我’是否比‘我’小?”象到镜面的距离和人到镜面距离哪个大?”“镜中的象是实象吗?”在学生连珠炮式的回答下,除去雷同的问题,教师整整写满三张幻灯。“刚才每个小组提的问题都很有见解,今天这课我们先一起来解决其中几个问题,其余问题我们课后再进行研究。”教师根据本节课的目标在众多的问题中选三个问题:1、镜中的象是否比物体小?2、象和人到镜面的距离哪个大?3、镜中的象是实象吗?教师问:“这三个问题,我们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实验法“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教师打出幻灯,组织学生讨论:1、在实验中你要观察什么?要测量哪些数据?2、用你手中的镜子能否确定象的位置?如果不能怎么办?3、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用燃着的蜡烛作为物体,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经过讨论,每个协作小组都拿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得到两支相同的蜡烛和一块玻璃后,利用手头的直尺和白纸开始动手做实验,教师巡视并在一些实验操作技巧和方法上给于指点,不一会儿,有几个协作小组已很成功地完成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研究式”自然科学新授课与传统新授课的区别

研究式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引导、点拨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实现,学生要经历: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处理问题----解释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强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学习,获得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恰恰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基础,研究式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上述特点与教授式教学模式相比较有如下不同:

教授模式

研究模式

教师

角色

(1) 提出、决定、控制微观管理学习;

(2) 作为教导者,知识的传播者。

(1) 教师和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中构成搭档关系;

(2) 指导、点拨、提示者。

学生

角色

(1) 上课听讲、消化知识、积累、储存以备将来之用;

(2) 被动接受知识,视其为客观、事实、正确。

(1) 学生作为探究者和知识创新者,运用知识发现、钻研、解决问题;

(2) 主动参与富有个性地解释、批判、解剖知识。

课堂

(1) 由课目、教材决定;

(2) 问题是事先确定的、给予的、多数是已被解决的;

(3) 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

(1) 产生于学生的兴趣;

(2) 自选的、开放式的、现实的问题;

(3) 获取相关信息或求取经验时学习自然地发生。

“研究式”新课注重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特别注意实验设计过程,仪器使用过程、现象展示过程、数据得出处理过程、概念形成过程、结论得出过程。如前文《平面镜和球面镜》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如:镜子后面的“我”看得见是真实存在吗?蜡烛的象与蜡烛的大小如何?它们到镜面距离哪个大?如何测?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轻易将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想象、去探索、去发现,将面向结论的学习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此外“研究式”新授课在教学中还注重进行科学方法渗透,如前文教学片段中就向学生渗透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掌握各自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问题的习惯,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研究式”新授课的特点

1、它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

它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组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一节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提出、设置、探索和解决上。让每个学生者能用自己切身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自然科学。

2、它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只有通过自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并抓住疑点,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不能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为真的东西当成真的接受,”并带着怀疑的目光去观察事物和各种现象,发现问题,这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观察镜中的象后提出:镜小人大,镜中的象是否比人小?人远离镜子时,镜中的象是否真的象人所看到的那样变小?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反映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3、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转移

“研究式”新授课体现了教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知识本身不再是由教师“批发”来的“货物”,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课堂的主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索。教师平等参与学生讨论和探索,并不时加以适当点拨和引导,在教学的调控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把教和学融为一体。

4、它为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提供了舞台

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是相对独立的,而现在每个学生都与自己的协作小组成员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起观察现象,一起讲座并提出问题,一起制定研究方案,一起探索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协作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全部学习过程,使小组获得成功。这使每个学生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每个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上是我在开展“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尝试。需要强调的是,不论哪一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体现在对教材处理上独具匠心,还体现在平等民主、和谐融洽、轻松活泼课堂气氛的创设和营造上,只有民主、融洽轻松的氛围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课堂才能成为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洪林旺《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去发现》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物理教出版

柳斌《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华龄出版社1997年出版

柳思俭《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00字自然科学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00字自然科学论文篇一 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及展望 摘 要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本文通过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科学,整理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探索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自然科学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 自然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的知识范畴,是针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归纳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其涉及的知识层次、知识面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通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一)自然科学的获得方式 中世纪末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孕育期,当时最杰出的人物,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对 经验 和事实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指出:“大家公认,我们通过三条途径获得知识,即权威、理性和经验;然而,当权威不知道事物的理由;理性也不能分辨是诡辩还是论证时,除非结论为经验所证实。”正是由于罗吉尔•培根的提出和倡导“实验科学”,强调只有实验 方法 才能给科学以可靠性。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进一步指出,实验科学最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利用实验来增加积累事实知识,并提出:“从感觉和特殊出发构造公理,然后是连续不断地、逐渐地上升,直至最后达致最普通的公理。”正是这种思想和思维模式指导和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作为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获取方式上依然是由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作为其获取的主要途径。 (二)自然科学的归类和整理 当我们在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科学规律。一般而言,从科学知识向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过渡要经过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知性认识:只要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科学规律。 理性认识:主要是在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以便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而不然的联系。 在科学的归类和整理过程中相应发展出各种科学方法,可大致分为:广义归纳法(本能归纳、常识思考归纳和批判性科学研究归纳)、演绎法(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三段论为基础,符号化过程,数理逻辑,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法(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统一,推论其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类似性;虽然类比法逻辑根据不充分,但是它提供科学发现的重要线索)。 这三种方法都体现出科学在推理上的所透露出思维模式――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法,可以说是将人类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思维的经验提升到基本思维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的高度。 (三)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和可错性 哲学家布朗指出,“合理性”概念的古典模型具有三个特征: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则性。科学的合理性首先表现在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的逻辑关联中;其次经验和理论规律间存在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另外就是理论规律的合理性突出地表现对某些经验规律的矫正;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科学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明。 针对科学的可错性,我们通过20世纪初,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所指出来说明:在真实和错误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没有理论可以被证明是对的,但有些理论可以被证明是错,科学和非科学由此可以界定。在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观念是要“证错”或“证伪”,而不是“证对”。 二、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由上面的自然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始终贯彻着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归纳法作为科学假设或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借助这一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进行概括,构建解释所观察的或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新体系,其可靠程度虽然不够,但却富于创造性,它是作出理论发现的重要方法,然而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获得。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决不能用归纳法来发现物理学上的基本概念。 而与归纳法相对应的演绎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用一般理论来分析解释具体事物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人们需要借助某一普遍法则或原理,也就是说,演绎法应用的结论受初始条件的制约,前提正确,才能确保演绎正确。但是由于演绎法是将一般原理推广应用现象的过程,很难导出新的概念或经验。达尔文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 总结 :我必须从大量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理出发,我怀疑原理中有谬误(在他看来,用演绎法在生物学领域是不可信赖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演绎法的纯逻辑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就如同科学社会学家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分析说,强调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的作用这样一个惯例漏掉了科学中大量最重要的东西,漏掉了所有可能的错误,漏掉了科学发现者的所有丰富的 想象力 ,也漏掉了所有对已有发现成果的思考,漏掉了所有对周围世界认真探索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家莱恩•杜波斯曾在《路易•巴斯德》中写道:“构成科学的原材料不仅是科学家的观察、实验、计算,而且还有他们的冲动、梦想和愚蠢。” 三、从辩证的观点和 思维方式 去看待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创造性角度来看,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意识和潜意识、逻辑和非逻辑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出现问题,研究者就会出现一个“主观模拟”过程,他们会去主观想象周围事物,并集中注意到某些特定现象,运用主观的臆测获取表达形式,然后运用科学的语言把心中的发现和想法描述出来,形成真正的科学假说,然后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论证检验。 不仅如此,科学发现的过程还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互统一。即我们所常说的:“破而后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家廷德尔说,知识一经获得,便给自己的周围投射上微弱的光亮。重大的科学新发现一旦作出,成功的科学家立刻会从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相联系,以发现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四、几种常见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 归根结底,自然科学研究是对先前思想和行动所依据的学所及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想活动,有条理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基本特点。 “大胆的想法,难以证明的预期,以及推测性的思想,是我们解释自然的唯一手段,也是我们把握自然的唯一法则和唯一工具。” ――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苏越,黄展骥.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 2000字自然科学论文篇二 浅析自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摘 要】事实上,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对立又统一,宗教离不开科学,科学也需要宗教。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宗教信仰,要发挥其有利一面,发展科学的同时也发展宗教。 【关键词】自然科学;宗教;科学家;宗教信仰 1 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定义 什么是科学 科学即分科之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学说。在《辞海》(1979年版)中这样界定“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英国学者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1] 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成长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一种 文化 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对神明的尊奉与崇拜。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种信仰体系,是对客观存在的解释,一般包括仪式的遵从与信仰两个方面。宗教主要特点是,相信有一种神通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这种神秘力量不仅统摄万物而且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拥有绝对权威,从而使人类对这种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和崇拜之感,并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引申出信仰认知和仪式活动等内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这样解说宗教“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科学与宗教共同生长 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科学知识起源于人类的 社会实践 活动,古代文明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受人类社会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在一段很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的科学知识一直依赖于充满想象和猜测的自然哲学,甚至依附于宗教神明。到了中世纪,科学逐渐发展成为神学的一个分支,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科学与宗教从混合状态走向解体,科学最终从自然哲学和宗教神话中分离出来,演变成为实证科学。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第一次宣布了近代科学与宗教神话的终极决裂。从此,科学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自然科学也从宗教神学中获得解脱,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冲突对立的道路。 在人类文明刚刚开始之时,科学与宗教就各自的萌生起来。只不过当时科学认识与宗教思想都处于初始时期,相互存在于人类的原始思维形式之中,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很难找到二者的差别。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形式出现分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形式开始分离。在原始社会走向完结前,不同文化的分化正处于低级阶段,科学知识与宗教神明仍然共同存在,界限不分明,互相包含。正因如此,我们在最初的科学中能够看到神秘的虚幻认识的影子,而在最初的宗教中也能够发现人类经过实践积累的经验知识。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认可超自然的力量,反对采用超自然的因素和力量去解释任何自然客观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发展过程。然而,从本质上说宗教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信封,认为世界是被超自然的上帝和神明创造的。宗教由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与崇拜导致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科学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与宗教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之间的对立,决定了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而且这种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科学与宗教的认识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从客观实在的各种具体形式出发,从而发现客观实在之间的联系并用经验的方法证明。而宗教认识所采用的方法是“信仰主义”,借助的是非经验、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直觉。 科学与宗教的社会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以此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被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最有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宗教曾经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宗教是一种含蓄的成分,因为宗教常常把客观的社会制度作为神意的展现,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说:“自然科学……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并举例说:“自然科学把它的殉道者送上了火刑场和宗教裁判所的牢狱。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而宗教裁判所只是把乔尔丹诺?布鲁诺简单地烧死便心满意足了。”[3] 宗教和科学是一直存在着冲突的,但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宗教领域同科学领域之间冲突的主要来源在于人格化了的上帝这个概念。这种象征性的内容,可能会同科学发生冲突。只要宗教的这套观念包含着它对那些原来属于科学领域的论题所作的一成不变的教条式陈述,这种冲突就一定会发生。[2]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科学与宗教的对立并不罕见,依此可以看出宗教对科学发展的干涉,比如,教会严厉反对伽利略和达尔文的革命斗争并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就是这样。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向我们证明,宗教永远不会摒弃对威胁其地位的科学理论发起挑战的,不仅这样,宗教还要打击科学的 教育 。最典型的例子是,众所周知____一直没有停止对“进化论”的攻击,因为“进化论”击中了基督____的根基,这也就上演了宗教对科学的迫害。由此看来,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由来已久并且也很难调和。 3 科学家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虽然科学与宗教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对立冲突的关系,但是许多西方自然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例如天文物理学的奠基人开普勒曾说过:“既然天文学家是自然之书最高上帝的牧师,适合我们思考的不是我们智慧的光荣,而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上帝的光荣。”;还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牛顿,他信仰耶稣基督和救世主,而且牛顿在晚年写了大量关于宗教方法的手稿,手稿内容涉及年代学和圣经研究又延伸到神学阐释;更有发展了电学和磁学基础概念的法拉第,他也是一个虔诚的____信徒,积极参与教堂活动;被称为是原子理论之父的道尔顿,也是一个传统的 __ 恩格斯说过:“上帝在信仰上帝的自然科学家那里的遭遇,比在任何地方都要糟糕。唯物主义者只去说明事物,是不理睬这套废话的。只有当那些纠缠不休的教徒们把上帝强加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考虑这件事,并且作出简单的回答,或者像拉普拉斯那样说:‘陛下,我不’,或者更粗鲁一些,以荷兰商人经常用来打发硬把次货塞给他们的德国行商们的方式说:‘我用不着那路货色’,并且这样就把问题了结了。而上帝在他的保卫者那里竟要忍受何等遭遇啊!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历史中,上帝在他的保卫者那里的遭遇,就像耶拿会战中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在他的文官武将那里的遭遇一样。在科学的推进下,一支又一支部队放下武器,一座又一座堡垒投降,直到最后,自然界无穷无尽的领域全都被科学征服,不再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牛顿还把‘第一推动’留给上帝,但是不允许他对自己的太阳系进行别的任何干预。神父赛奇虽然履行教规中的全部礼仪来恭维上帝,但是并不因此就变得手软些,他把上帝完全逐出了太阳系,而只允许后者在原始星云上还能作出某种‘创造行动’。在一切领域中,情况都是如此。”[3] 恩格斯的这段话引发了我们的深思,一个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能否进行科学研究呢?那么如果他从事了科学研究,他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是宗教信仰的原因还是他自己的思维的结果呢? 笔者认为要坚持一个适度的原则,可以有信仰,要防止过犹不及。例如伽利略,可以说他一直是一位忠实的天主教徒,但是必须承认他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伽利略科因追求真理而取得了科学成就,当他的科学研究与宗教信仰产生矛盾时,他选择真理,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尊重科学事实,因此才能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 如果科学家迷信过度,那么他们的科学之路将会充满崎岖,宗教信条有可能引导他们走上与科学相反的道路,得出一些违背科学的结论。这里我们以牛顿为典型来考察一下。牛顿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公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著作,无论是在天文学还是在数学等领域他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这些成就都归功于他崇高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因为他能够正确面对科学事实,敢于破除宗教信仰的束缚。但是在晚年,他的科学观逐渐屈服于神学观,他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进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那之后牛顿就没有多少的科学成就了。可见,科学家可以有信仰,但是要适度。 4 结论 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历史上科学与宗教始终存在冲突对立的关系,宗教对科学进行迫害,导致科学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对立又统一,宗教离不开科学,科学也需要宗教。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宗教信仰,要发挥其有力一面,发展科学的同时也发展宗教。 【参考文献】 [1]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5.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

学前教育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

如果对区域活动指导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陈磊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如果对项目活动感兴趣的可以阅读:《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美]裘迪·哈里斯·赫尔姆,丽莲·凯兹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美]Elizabeth & Cathy Grace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走向方案教学——幼儿园方案教学探索及案例》(毛美娟,华培主编,朱家雄主审: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如果你是一位新教师,你可以阅读——《新手老师上路喽!——幼儿教师入门必读》(陈娟娟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如果对专业成长感兴趣的可以阅读这部幼教经典著作:《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丽莲·凯兹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如果你是一位园长,你对学习型学校感兴趣可以阅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2版做教育研究是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的,而目前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书籍,真正能让一线教师一看就会的教材(专著)确实很少。在此推荐该书的理由:一是作为属于自然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研究方法;二是该书附上许多研究的事例,读者完全可以读后依葫芦画瓢做起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来。陈桂生主编:《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如果你对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儿童观”“教育观”觉得很抽象,那么,阅读这本书相信对你确立可感可知的具体的“儿童观”“教育观”,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对即将走向幼教岗位的在校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意义更具现实而深远。[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如果你对一些心理学原理不晓得“活学活用”,不晓得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联系起来,在做文章的时候也不晓得运用一些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那么,阅读这本书,你可能会觉得心理学原理其实很亲切。刘儒德,等著:《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如果你想对当前所倡导的诸多“教育新理念”有个整体性认知,那么,这本书介绍性质的“手册”值得一读。书中分大部分:宏观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和教与学的理念;共介绍27项“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2版。《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刘占兰,廖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适宜阅读对象为教研员、有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幼儿园。《教师20项修炼》(郭元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也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的老师,可以看看这本书。《解放儿童》(刘晓东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这是一本介于科普与专业的论文集,全书共三篇,第一篇“走出儿童教育的误区”、第二篇“本能、潜意识与儿童教育”、第三篇“尊崇天性解放儿童”。刘晓东教授在学前教育研究上是一位很有“历史感”、以“接着说”为使命的难得的研究者。适宜阅读对象为对儿童教育感兴趣的人士。《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张声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书上有一段话“人类的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靠暴力进行管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用制度进行管理,现在优秀的企业开始用企业文化来进行管理”(P57)。适宜阅读对象:最好是有阅读过《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有想使自己的管理上一个层次的园长。

《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

专业类的书籍推荐《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与儿童发展》、《幼儿教育新论》、《学前儿童游戏》、《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经典通识类推荐《爱弥儿—论教育》、《给教师的建议》、《人的教育》、《当代教育学》、《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书籍推荐

《爱弥儿:论教育》——让-雅克·卢梭

讲述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人的教育》

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培尔论述学前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著作。他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童年期,是家庭教育、游戏和言语发展的时期;少年期,已有自觉目的,是学校教育期。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本书汇集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关于幼儿教育的三篇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作者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为一体,可供教育工作者参阅。

《童年的秘密》

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它让世人了解到,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

  • 索引序列
  • 书籍伪科学和超自然现象研究论文
  • 关于自然现象的科普文章
  • 超导体基本现象研究论文
  • 自然科学的研究论文
  • 学前教育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