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文化传播研究领论文

文化传播研究领论文

发布时间:

文化传播研究领论文

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粹。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地剖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与大学生德育的缺失原因,并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实践应用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那些经过实践及时间检验和社会择优继承检验而保留下来文化,至今5000多年的历史。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气魄之所在,不仅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程中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仁爱原则,注重“礼”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仁爱”思想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孔子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正是由于孔子的提倡,才使得“仁”位于“五常”之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的仁爱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文观念。如果说“仁”是内隐的,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那么“礼”则是外显的,是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能够侧面映射出了一个人的仁德。孔子言“人而不仁,如礼何”、“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孟子云:“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这些思想均与现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相一致,它提倡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自省孝亲、感恩社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主张正确的“义利”观,强调恰当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义者,宜也,在传统文化中,指道德、精神的原则,而利指个人的私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义为上,提倡“见利思义”精神。以义为上的理念涵盖了以下几方面的内涵:首先,求利务必要以受义为前提,先义后利。其次,求利的同时还需遵循义的标准。。恰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义生利”、“舍生取义”,才形成了中华民族先义后利、以义为上的优秀品质,才使得“义”成为众所周知的基本道德准则。

3.强调正确的“信用”观,有利于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信者,诚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代表着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诚信是人立身处世之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的桥梁与纽带。《论语》云:“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民无信不立”,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确的“信用”观,有利于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4.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树立尊重、崇尚、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天人合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小可的地位,它蕴涵着朴素的唯物辨证法的思想。从哲学的视角看,“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人”皆有德,宇宙不仅是一个物质领域,更是一个生命领域、精神领域和道德的领域。天,即大自然;人,即人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它指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和谐统一的关系,指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归本于自然,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能够不断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天人相融、天人共乐的理想境界。这种理念在当今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生态危机成为全球隐患的当下,何等意义,不言而喻。

二、当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缺失原因

当前,尽管各高校已经加强了对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可是我国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譬如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兴趣不浓、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传统道德观念淡薄等。

分析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学习动机不足。在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下,他们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只是敷衍了事。而且他们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还有待提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新奇环境的干扰。尤其是在当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冲击的影响下,他们易受到各种消极文化思潮的影响,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不停地受到西方文化的的强势入侵,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急剧下降。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再次是由于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影响。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往往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片面地强调成绩与分数,轻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现了浓厚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重视工科等实用学科,注重科研水平的提高,而传统文化教育则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实践应用路径

1.更新教育理念,合理设置课程计划。俗话说,理念要先行。要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家长、学校及全社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变智育至上、唯实用主义的倾向,重视大学生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如今,高校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大多隶属于通识课程,以选修课程方式来进行,由于许多大学的教学管理机构及大学生本身对于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的认识不足。相关课程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出现了教学流于形式、随意性大、效果无法评估等问题。因此,高校还需合理设置课程计划,建立一套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体系与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

2.创设优雅的校园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途径,还需通过各种方法与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亲近、了解传统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众所周知,校园环境是承载文化精神的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离不开高雅的校园环境,因此,高校要以创建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传统文化育人良好氛围着手,以创建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元素尽可能地带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一个有着浓郁中国文化风情与韵味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优雅校园,时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的人格。

3.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寓教于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力求专精结合、循序渐进,注重寓教于乐、引导启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可能会使初学者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寓教于乐,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可能的展示出来,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教学变得兴趣盎然。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5-119.

[2]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82-84.

[3]张载.《张子全书》(卷六),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页2.

摘要: 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为中心展开研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把握时代内涵,通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空间。

关键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日益驳杂的新媒介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受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向,集体认同感削弱,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教育缺失,使得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困境。关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明素养的关系,近年来国内研究大多倾向于将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及育人载体等进行论述,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手段,成为辅助性的教学工具。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文化性符号在承担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功用,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究青少年文明素养教育新模式,对当前高校所面临的九零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困局的突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积淀的精华,在建构中华民族价值观、道德伦理体系、提升个体文明程度及修养层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当代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不同的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则是当代肩负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时代的要求为依据,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渗透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将传统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境界、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等融合,实现并发挥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具有时代内涵的育人功用。

二、探寻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在创造文明过程中创造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从广义上讲,文化与文明相伴而生,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传统文化精神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机制具有互通性,“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是从真空状态突然发展起来的,传统是整个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2传统文化作为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凝华,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传统文化中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与大学生文明素养中的国家责任意识相映射;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与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相联结;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与大学生文明的交往观相关照。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传统文化资源与文明素养教育内涵互为映射,也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反思,九零后主体生长于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倾向,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历史虚无主义,使得九零后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生态呈现出断裂现象,探讨传统文化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寻求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困局的新途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开拓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充分关照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与精神特质,开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在教育形态中,不拘泥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理论课的单一平台教育模式,不断拓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文明素养教育的多渠道发展。

1.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明素养教育时效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新思想的产生带来了教育管理的真空状态,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负载新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重任。而“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产生巨大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思想,具有潜在的美育功用。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以及“恭、宽、信、敏、惠”五德与当代的文明体系构建也有互通之意,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德育、美育功用的时效性,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亟待开辟的新途径。

2.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相融合,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新语境。九零后大学生在新媒介传播影响下,对于价值观导向等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受到了图片化、快餐化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与解构,如何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承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用,开辟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空间,即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目标模糊、自我管理意识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成为完善新时期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形势下探讨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深度发展,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媒介传播的融合与发展,对创建高校文明素养教育新语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现代性式微、九零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复杂性等现象,明确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价值影响及作用等,探讨传统文化现代性过程中对青少年道德进程的新要求及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新思路,以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对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文明素养的科学化、规范化等教育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1.[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范英.社会公德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

3.李大伟.基于传统文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德育天地,2012,(2).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对策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自学来不断获取的,但是从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课文是古代文学名篇,但数量少,有的还是阅读课文,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在编排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等名篇在中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学教材中还会继续出现。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篇名的认知之上,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考核之时,很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对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忧。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学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除了将主要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件,比如四六级外语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去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是淡忘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会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将传统与现代分割开来。

二、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适合大学阶段使用的大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并通过网络、电话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开展交流,让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加深了解。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考查,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去,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核之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连接,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能在当代发出光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一所好大学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蕴,这一文化底蕴,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观”,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去积极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同的时代已经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畴方面,其内容则因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不存在一个大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关键点就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去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之中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手段的不科学性与教育定位的不明确等不足,面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困境,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事情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方面的意识,肩负起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宝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2]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规范日常教育,重视契机教育,引领大学生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学说

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攻坚期,这是一个破旧出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句话,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随着现代化的铺开,各种外来价值体系的冲击及本土道德价值体系依托的本体即儒家文化的弱化,造成部分人价值观扭曲、精神失落,甚至道德败坏。青年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重要课题。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淀在历史中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积淀有效地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协调天、地、人之间关系的一副良剂。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学说的精华思想中包含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内圣外王、以仁为内在要求,以礼为外在规范的思想体系。虽然儒家学说集糟粕与精华于一身,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强调内心道德层面的自身约束,强调由己达人的社会实现模式。这种道德层面的约束,内修“仁”,外靠“礼”,通过“仁”、“礼”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要求。根据抽样调查显示,93%的学生是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进德修业,拼搏进取的。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他们勇于拼搏,重视能力的提升和品德的锤炼;他们积极活泼、思想开放、富于创新意识。然而,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转型、社会格局的急剧变革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出现责任感不强、自我意识突出、自我约束能力弱、意志品质薄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一定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用的养分,重新构造适应新时代的价值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规范日常教育,引领学生从读书交流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坚忍的意志品质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管理规定》和《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日常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励志读书活动,要求每人在大学期间阅读30至40本课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每月至少上交一篇读后感,参加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当前时事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要求每人参加一次讨论活动。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推进阅读活动常规化、机制化,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

2.重视契机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修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励志成语、名言警句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美好希望,传递着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可以定期开展“国学经典知识大赛”、“励志成语大赛”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怡情养志,励志成长,进而深入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鲍鹏山.论语新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曾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研究[J].人文论坛,2014.

文化传播的论文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各国更加重视文化的繁荣与传播。译者作为文化沟通的使者,应把输入异域文化 、 输出中华文化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切实做好文化传播工作。

[论文关键词] 文化交流文化意识文化传播

一、翻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其使用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而翻译的基本性质是语言问的转换、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丰富、促进了译语文化,这是翻译最为显著的功能。古今中外,翻译从来都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杨仕章,2001)~1果没有阿拉伯人的翻译,古希腊的明就不会得以保存,欧洲的文艺复兴也将无从谈起;中华文化经佛经翻译吸取了古印度文化的营养,给中国文学注入了强劲动力,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唐代及唐以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意象成分和功能;同样,没有五四时期的翻译,中国就不可能引入诸多先进的思想理论;而英国文化能有今天的巨大影响力和勃勃生机是与其在漫长的历史中融汇了凯尔特文化、拉丁文化、斯堪的纳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的精华分不开的。可见,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异域文化的营养,纯粹自给自足的文化注定是要灭亡的,而翻译则为吸收异域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最初由巴斯奈特(Bassnet0和勒菲弗尔(Lefe—vere)在其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199O)一书中提出的:之前的翻译研究要么在语言学的屋檐下躲躲雨,要么在比较文学的墙根下避避风。而在新兴的文化学领域里则压根儿没有涉足之地。漕明伦,2007)以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者,从宏观角度出发,从大处着眼,从政治、文学、历史等多角度切人,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把翻译看作宏观的文化转换,将翻译的研究重点从原作转向了译作,从作者转向了译者,从源语文化转向了译语文化,以求对翻译和译者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文化派而言,翻译的本质就是文化翻译。因此,翻译活动本身就涉及一个文化问题,涉及两种文化的对比研究和互动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翻译的确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交际行为之一,翻译工作者必须重视并处理好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姜艳,2oo6)~n奈达所言:实际上,对一个译者来说,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比语言结构差异引起的问题要多而且更为复杂。

三、文化传播与交流是翻译的根本任务

中外学者对翻译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张今先生(1994)的定义尤为惹人瞩目:“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重大意义所在。其实,中西方翻译家、译论家中提倡尽力保存原文文化特色的大有人在,如杨宪益、许渊冲、刘宓庆等;西方如Sehuhe,Biguenet,Newmark等。鲁迅说(1935):“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什么叫“异国情调”和“洋气”呢?显然,鲁迅指的“不是在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点”。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予I、致礼,2ooo)因此,文化传播应该是翻译的根本任务。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就是尽量保存外来文化之“异国情调”、“洋味”,以使我国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例如,我们把killtwobirdswithonestone译成“一石二鸟”,中国读者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汉语成语“一箭双雕”,产生一种新鲜感。再如,《圣经》中有beatswordsintoploughshares,如果我们直译为“把刀剑打成耕犁”,中国读者就不会将之与佛教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混为一谈。(孙致礼,2000)~是因为译者采取了文化翻译策略,汉语才有了“武装到牙齿”(armedtotheteeth)、“替罪羊”(scapegoat)、“橄榄枝”folivebranch)、“时间就是金钱”(timeismoney)等;相应地,英语才有了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papertiger(纸老虎),toloseone’sface(丢面子),atoadhankersforatasteofswna(@蛤蟆想吃天鹅肉)等。(蒋骁华,2003)总之,译者在翻译实践时应保持文化翻译意识,尽可能多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这对于促进语言发展,增进文化传播与交流意义深远。

四、结论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沟通,各国更加重视各自文化的繁荣与传播,目前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盛会。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以语言为工具,把输入异域文化、输出中华文化、繁荣中华文化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中所蕴含的“异国情调”,切实做好文化传播工作。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理念与途径论文

众所周知,事物具有两面性,全球化的发展趋向也是如此。关于每个国度来说,全球化都意味着发展机遇与应战并存。随着全球化的疾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昔日益亲密,全球化已成为当前每个国度进行文化事业建立不可防止的趋向和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国度的文化软实力,也会面临更多的文化平安问题与风险要素。每个国度文化的生存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以及文化的影响力都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与应战。这无疑也对我国的文化传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请求。所以,研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讨价值及理想意义。

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特性。

(一)传播范围广。

文化传播不具有固定的区域或时间限制,在全球化的趋向下更是不可能进行封锁式的发展。往常,每个国度的文化都在逐渐走向国际,进行全球范围的文化传播。实践上,这也是每个国度文化发展与进步所必经的一个过程和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度、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会盲目将国门翻开,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也会向他国传播国度外乡的文化艺术,文化传播变得愈加顺畅、愈加积极,不同的文化也开端了深化的交融与碰撞,逐渐打破国度地域的限制,突破民族成见与歧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与传播。

(二)传播速度快。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传播载体。特别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快,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也带动了文化的传播。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同样也推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往常的文化传播速度曾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任何文化理念或文化认识都能以很快的速度向全球进行传播。

(三)传播强度大。

从某种水平上说,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更像是文化的碰撞与冲击。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其共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方式,在全球化这个大平台上,一切的文化汇集在一同,构成了互相交融碰撞的壮观场面。无论我们对每种文化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见地,都无法防止不同性质文化间的冲击与碰撞。在这样的发展局势下,弱势的文化就容易被强势的文化所淹没,失去本人的国际位置。

(四)传播内容多样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化是当今时期最显著的一个特性,也是世界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文化传播的多样化是基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一个主要表现方式和特性,是各个国度外乡文化走向世界的必备要素,也是当今时期发展的重要局部。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理念。

(一)人本主义理念。

在过去的奴隶社会中,人的主体位置与人的主权并没有得到注重,也没有在国度层面得到表现,国度关注的重点在于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国民的整体利益。但是,人的思想发展、人的实践需求依然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一切变动与改造的基本动身点与落脚点。因而,想要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就应当充沛思索当前人民的基本利益与需求,在文化传播的途径中强调对人权、人的发展的尊重与关注。

在实践的文化传播活动中,我们不能片面地关注现有的条文请求,或者片面地注重各国间的军事力气、政治力气的比照状况,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注重,对人的需求、人的希冀的思索。因而,在全球化不时深化的状况下,过去注重国度利益的文化传播理念曾经不顺应时期发展的请求,也不契合人类发展进步的需求。我们应当坚持人本主义理念,追求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道路自提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惹起了普遍的关注,往常曾经是一切国度在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国际交往时必需思索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文化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厚,经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可以促进文化传播愈加顺利,协助我们找到更科学合理的文化传播途径。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更有效更科学的发展环境。其次,可持续发展理念又给文化传播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指明道路的同时又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发展思绪,能够完成对文化传播事业的合理控制与推进。除此之外,文化传播事业需求在一个漫长的时间中持续进行,同时效劳于国际社会次序的稳定与人们的团结。因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熏陶下,文化传播还能促进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国度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安康的发展环境,并充沛思索子孙后代的发展后路与发展时机。

(三)调和共存理念。

在当前的文化传播理念的影响下,国际社会各个国度地域的文化传播表现出几个不同的等级。首先是欧美等兴旺国度在文化传播中处于优势位置,很多发展中国度都处于文化传播中的弱势位置。在这样的等级情况中,发展中国度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文化传播的阻力与障碍。因而,我们应当对这种自然构成的等级次序进行严厉的标准,让其遭到国际社会次序的限制和道德认识的控制,从而促使各国文化传播有序进行,构建一个良好的调和的文化传播气氛。我们应当在文化传播中树立调和共存的发展理念,构建一个有效的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应当是多层次、平面性的组织构造。还应当具备有效的监视管理机构,担任每个国度文化传播行为的管理与监视,并为国度间的文化交流与协作追求时机,对文化传播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与效劳。

三、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途径。

(一)树立健全法律制度标准。

从我国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状况来看,关于文化传播的法律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进步。固然当前曾经公布了一些相应的制度与措施,但是还无法完整满足当前文化传播事业展开的需求。文化传播不只直接影响到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往与交流,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文化影响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因而我们有必要为我国的文化传播事业提供相应的制度保证与法律标准。首先需求思索的是对相关文化教育标准的树立健全,让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有法可依,依法进行。由于在当今这个时期,文化传播方式更先进、传播才能更强的国度更能让外乡的文化认识与价值观念得到更为普遍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国度的文化状况,从而进步国度的文化影响力,进而促进国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增强与国际组织的协作与交流。

除了必要的制度标准以外,国际社会的规则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局部。很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都为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因而,中国应当注重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协作,这样不只有利于我国国际位置的提升,为我国寻求更多的国际范畴话语权,同时也能够经过与国际组织间的亲密联络来博得国际规则的制定参与权,从而努力于改善国际规则,促进国际次序愈加科学公正,为我国的文化传播发明愈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注重对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作用的发掘。

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建成。在后来的十几年中,孔子学院以迅猛的速度在更多的国度中成立并开端相应的教学活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曾经有上百所孔子学院,成为我国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出口。我们应当充沛认识到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注重孔子学院的建立与扩展,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传播事业更快发展,完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时发展与进步,国与国的联络日益亲密,国际间的文化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且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宽,传播的内容愈加丰厚多样。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文化传播就成为当前国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发展动力。但是从我国文化传播的实践状况来看,在传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限制要素,比方西方文化传播的压力、管理方式过于生硬以及文化传播方式不科学等。相关人员应当实在针对这些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予以处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

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对视觉文化传播运用分析探讨论文

如今,以电视、电影、报纸、书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特别是影像媒体,正在日益制造和传播着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视觉传播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将特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在现代社会,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在各个领域发展并运用。

数字化媒体造就视觉样式的丰富性

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得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新兴科技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与此同时,也使视觉传播的样式出现了新的特征: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

20__年,在“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互动作品《吹皱一江春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互动情境:观众向输入设备吹气,悬挂在墙面上的一幅中国山水画中的水塘便会随气流的长短强弱泛起阵阵涟漪,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得到了巨大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理解和创造的愉悦。新兴媒体的应用不仅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视觉样式的扩展和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无止境的可能性,还导致了人们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以及时空观念。

数字化:传统媒体跻身新媒体行列

如今,广告锐减、读者分流、影响力下降等等问题像梦魇般困扰着纸质媒体,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在年轻受众群中被不断边缘化的现实,让曾经习惯主流媒体地位的纸媒们变得无所适从和惶恐不安起来,看着新媒体不断地羽翼丰满,在新技术的滋润下日益强大,这种不安更加与日俱增,一时间如何摆脱困境便成了纸质媒体的共同话题。

1.反思图片与文字地位,纸媒探索视觉传播模式

20__年起,《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新京报》等一系列都市报先后成立视觉中心或视觉部,将以往仅为文字报道作陪衬的摄影部变身为拥有一套独立采、编以及后期制作能力的视觉部,印证着图像的地位在纸媒中的提升。

将摄影、图片编辑、版式设计、后期制作等所有视觉传播元素集中于同一部门,按统一的流程完成视觉制作是目前国内报刊视觉传播的最新尝试。《新京报》视觉中心在运作中提出了文本系统和视觉系统并行,将新闻视觉化与版面标准化、媒体个性化、评价市场化归纳为视觉传播时代的报纸四大特征,对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国内一些成立了视觉部门的报纸,目前也无法完全达到视觉表达的逻辑性要求,在画面上无法建立一个读者观看的层次,从报纸版面上可以看出有设计理念,在刻意经营一种效果,但仍难掩混乱感,缺乏总体设计。因此,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至关重要。

2. 纸媒的数字化:电子报刊

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发展,平面媒体的内容不再仅仅经过印刷在纸张上呈现。同时,这个数字化传播平台又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传统媒体”不再是相对封闭,各自独立,互不兼容的了,而是可以“跨媒体”运作,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数字化了的传统媒体,具备了多媒体和双向互动传播功能,实际上就具备了新媒体的特征。

对我国视觉文化传播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当今媒体高度发达,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更是构筑起了视觉文化的'全球化平台。数字化媒体将成为传媒主流。正因为如此,在消费社会中,文化消费者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传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重要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特别是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合力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当前,我国视觉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少现实观照与艺术精神的视觉文化;充满暴力、色情倾向或心理因素的视觉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由视听媒介或视觉媒介传播所形成的负面的社会文化传播现象,需要理智地去对待。要区分视觉文化传播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促使视觉文化传播在扬弃过程中健康地发展。一要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对视觉文化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互联网的管理和制约,必须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文化前进方向为前提,对于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必须予以坚决抑制。二要以法律规范作为控制手段,调节视觉文化传播系统的各种内外关系。对媒介暴力、媒介色情等内容,应该实行影视作品分级制,控制视觉文化传播中的负面影响,建立中国的以年龄为基础的“内容分级制”,限定儿童不宜接触的内容。三要通过媒介教育来发展受众认识和利用视觉媒介的能力。四要通过政策规定、调整和平衡各种媒介文化传播方式,比如对传统文化中的书面或印刷文化、广播文化、精英文化形态予以保护和倾斜,形成当代文化传播的合理架构,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对多元文化形态的需求。五要倡导媒介自律,增强视觉传媒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提高媒介机构及传媒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身的传播活动,自觉防止和抑制越轨行为,行使好自己的文化传播权,履行自己的职责。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理念与途径论文

众所周知,事物具有两面性,全球化的发展趋向也是如此。关于每个国度来说,全球化都意味着发展机遇与应战并存。随着全球化的疾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昔日益亲密,全球化已成为当前每个国度进行文化事业建立不可防止的趋向和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国度的文化软实力,也会面临更多的文化平安问题与风险要素。每个国度文化的生存发展、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以及文化的影响力都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与应战。这无疑也对我国的文化传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请求。所以,研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讨价值及理想意义。

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特性。

(一)传播范围广。

文化传播不具有固定的区域或时间限制,在全球化的趋向下更是不可能进行封锁式的发展。往常,每个国度的文化都在逐渐走向国际,进行全球范围的文化传播。实践上,这也是每个国度文化发展与进步所必经的一个过程和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度、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会盲目将国门翻开,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也会向他国传播国度外乡的文化艺术,文化传播变得愈加顺畅、愈加积极,不同的文化也开端了深化的交融与碰撞,逐渐打破国度地域的限制,突破民族成见与歧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与传播。

(二)传播速度快。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传播载体。特别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传播的速度变得更快,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也带动了文化的传播。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同样也推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往常的文化传播速度曾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任何文化理念或文化认识都能以很快的速度向全球进行传播。

(三)传播强度大。

从某种水平上说,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更像是文化的碰撞与冲击。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其共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方式,在全球化这个大平台上,一切的文化汇集在一同,构成了互相交融碰撞的壮观场面。无论我们对每种文化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见地,都无法防止不同性质文化间的冲击与碰撞。在这样的发展局势下,弱势的文化就容易被强势的文化所淹没,失去本人的国际位置。

(四)传播内容多样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化是当今时期最显著的一个特性,也是世界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文化传播的多样化是基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一个主要表现方式和特性,是各个国度外乡文化走向世界的必备要素,也是当今时期发展的重要局部。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理念。

(一)人本主义理念。

在过去的奴隶社会中,人的主体位置与人的主权并没有得到注重,也没有在国度层面得到表现,国度关注的重点在于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国民的整体利益。但是,人的思想发展、人的实践需求依然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一切变动与改造的基本动身点与落脚点。因而,想要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就应当充沛思索当前人民的基本利益与需求,在文化传播的途径中强调对人权、人的发展的尊重与关注。

在实践的文化传播活动中,我们不能片面地关注现有的条文请求,或者片面地注重各国间的军事力气、政治力气的比照状况,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注重,对人的需求、人的希冀的思索。因而,在全球化不时深化的状况下,过去注重国度利益的文化传播理念曾经不顺应时期发展的请求,也不契合人类发展进步的需求。我们应当坚持人本主义理念,追求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道路自提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惹起了普遍的关注,往常曾经是一切国度在制定发展战略、进行国际交往时必需思索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文化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厚,经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可以促进文化传播愈加顺利,协助我们找到更科学合理的文化传播途径。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更有效更科学的发展环境。其次,可持续发展理念又给文化传播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指明道路的同时又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发展思绪,能够完成对文化传播事业的合理控制与推进。除此之外,文化传播事业需求在一个漫长的时间中持续进行,同时效劳于国际社会次序的稳定与人们的团结。因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熏陶下,文化传播还能促进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国度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稳定安康的发展环境,并充沛思索子孙后代的发展后路与发展时机。

(三)调和共存理念。

在当前的文化传播理念的影响下,国际社会各个国度地域的文化传播表现出几个不同的等级。首先是欧美等兴旺国度在文化传播中处于优势位置,很多发展中国度都处于文化传播中的弱势位置。在这样的等级情况中,发展中国度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文化传播的阻力与障碍。因而,我们应当对这种自然构成的等级次序进行严厉的标准,让其遭到国际社会次序的限制和道德认识的控制,从而促使各国文化传播有序进行,构建一个良好的调和的文化传播气氛。我们应当在文化传播中树立调和共存的发展理念,构建一个有效的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应当是多层次、平面性的组织构造。还应当具备有效的监视管理机构,担任每个国度文化传播行为的管理与监视,并为国度间的文化交流与协作追求时机,对文化传播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与效劳。

三、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途径。

(一)树立健全法律制度标准。

从我国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状况来看,关于文化传播的法律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进步。固然当前曾经公布了一些相应的制度与措施,但是还无法完整满足当前文化传播事业展开的需求。文化传播不只直接影响到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往与交流,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文化影响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因而我们有必要为我国的文化传播事业提供相应的制度保证与法律标准。首先需求思索的是对相关文化教育标准的树立健全,让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有法可依,依法进行。由于在当今这个时期,文化传播方式更先进、传播才能更强的国度更能让外乡的文化认识与价值观念得到更为普遍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国度的文化状况,从而进步国度的文化影响力,进而促进国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增强与国际组织的协作与交流。

除了必要的制度标准以外,国际社会的规则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局部。很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都为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因而,中国应当注重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协作,这样不只有利于我国国际位置的提升,为我国寻求更多的国际范畴话语权,同时也能够经过与国际组织间的亲密联络来博得国际规则的制定参与权,从而努力于改善国际规则,促进国际次序愈加科学公正,为我国的文化传播发明愈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注重对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作用的发掘。

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建成。在后来的十几年中,孔子学院以迅猛的速度在更多的国度中成立并开端相应的教学活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曾经有上百所孔子学院,成为我国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出口。我们应当充沛认识到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注重孔子学院的建立与扩展,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传播事业更快发展,完成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时发展与进步,国与国的联络日益亲密,国际间的文化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且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宽,传播的内容愈加丰厚多样。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文化传播就成为当前国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发展动力。但是从我国文化传播的实践状况来看,在传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限制要素,比方西方文化传播的压力、管理方式过于生硬以及文化传播方式不科学等。相关人员应当实在针对这些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予以处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播。

谈文化传播创新的新思路论文

摘要 :1945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日本现代漫画已经风靡至今。善于故事漫画的创作,借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漫画的创作题材更加宽泛和多样化,意识到电视的重要性,善于利用连载时间地吸引读者等已经成为日本动画成功的不可复制的经验。

关键词 :日本;动漫;文化传播;创新

日本动画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一直为漫画界所称赞,不管是本国还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不管是欧洲还是北美,日本动画几乎借鉴了所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将主要探究日本动画对本国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使用,以及其所带来的持续的影响、蕴含的大和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一些不足。

一、革故鼎新,创新民族文化

日本动画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以多角度展现历史的方式进行。它结合当代审美需求,运用现代传播观念与方式,使得读者从动漫作品中体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被当作日本神话、传奇、小说素材,为日本传统武士刀精神代表之一的弁庆为例。镰仓时期,源义经遭到兄长赖朝的通缉,打算逃往奥州平泉。弁庆化妆为山野修行僧的队长,源义经与旁人装作弟子。为化解源义经身份被识破的危机,弁庆责打义经,以此证明义经只是普通弟子。这个故事被运用到日本动画《名侦探柯南》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口》中。弁庆石、鞍马寺、蹴上斜坡疏水公园等有关源义经和弁庆故事的日本京都场景被成功地塑造成该侦探动画的场景,成为构建整个故事的框架。并且动画中,武士的忠义与智慧、主人的宽容又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进化”到主人公柯南与服部平次身上,向观众展现一段真挚的友谊。故事发生在京都,患病服部平次的女友被黑势力抓走,想夺取他手中的珍贵佛像上的水晶珠。面对患病的服部平次,主人公柯南把坚持的平次击打昏迷,自己孤身去救助平次的女友。扎根于传统文化,改编各国知名的历史事迹或英雄名将的故事,是日本动画创作中一个永恒不老的主题。也因为这样,日本动画才会经久不息而独具生命力。凭漫画《三国志》夺得1991年“日本漫画协会奖,优秀奖”的漫画家横山光辉,创作的《德川家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平家物语》等历史漫画使他成为日本历史漫画的权威。在漫画《丰臣秀吉》中,漫画家就以一种迎合青少年的眼光,以穿越的角度,通过一个穿越到丰臣秀吉时代的少年的所见所闻,来讲述丰臣秀吉波澜壮阔的一生。

二、源远流长,汲取中华文化

任何一部成功运用传统文化的日本动画作品的作者,对相应的传统文化都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热爱。只有在这些基础上,作品才会更有生机与活力。如果说只是简单地还原一个历史故事、一个神话传奇,那么再去看这些在大众心中本来就很熟悉的故事,就只有一些很短暂的共鸣,而真正可以学习的精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日本动画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首先就超出了这个简单的还原,而是倾向于对故事进行改编或者是重新构建结构。不同于中国许多本土的动漫把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如《西游记》《宝莲灯》一拍再拍,日本动漫所展现出来的再造能力是惊人的。例如,借助《西游记》的`故事,峰仓和也重构了《最游记》四个性格与原著极大不同的师徒四人,孙悟空被塑造成为一个不设防并深深依赖师傅三藏,渴望抚平心中百年孤独的,表情酷酷的相当符合当红人气偶像组合条件的人。对于很多国内读者来说,刚开始阅读这部作品可能会感觉很奇怪,但慢慢会发现这其实很有趣,极大地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另外,《醉西游》其中和原著取经体现的勇毅、坚韧、坚持不懈也并没有因为重构而丧失色彩,反而有一种更为升华的效果。日本漫画史上涌现了一大批漫画名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令人敬佩,立足于外国传统文化创作的日本漫画作品一次次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也充分说明他们的“功力深厚”。例如,日本动画《十二国记》之《图南之翼》中就有写道:“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振羽鼓旋风,寰弧翱翔。绝运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十二国记》中十二国的原型就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国,漫画中人物的服饰也是出自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小野不由美也毫不吝啬地把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柔和进去。国王是由天帝派来的麒麟指引登基的,如果国王不实行仁政,那么他就不肯能得到永生,国王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为百姓谋福利。可以看出,这是《十二国记》中独特的政治理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国儒家观点被熟练地运用。从先秦到当代、从服饰到饮食、从神鬼到周易、从文学名著到古老传说,日本动画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其动画创作的源泉之一。

三、优雅古典,吸取欧美之精华

深入几代人记忆的《圣斗士星矢》更是沿袭了部分希腊神话。出现的主要角色大都是希腊神话里的神,如宙斯的私生子——双子座的孪生兄弟撒加和加隆。黄金圣斗士的名字也直接和希腊神话中的十二宫一一对应。欧洲传统文化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显得神秘、优雅和古典。《黄金圣斗士》整个故事的大框架就是古希腊神话冥王哈迪斯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战斗。希腊帕特农神庙所在之处被设置成了故事中的“圣域”。《黄金圣斗士》中十二圣斗士被绘画得很美。白色或金黄色的头发、精致线条勾勒出来的脸庞以及根据欧洲人身体比例稍作修饰的健壮身材,无不体现着车田正美对欧洲文化的熟稔运用。日本“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服从而不逊”的性格更是在角色的性格和语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双鱼座的黄金圣斗士雅柏菲卡在战斗将近死亡的时候仍然不接受队友的协助——“你忘了黄金圣斗士的战斗一直是一对一吗?史昂”,这和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相符合。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黄金圣斗士》成为一代人儿时的记忆,“天马流星拳”“爆发吧!我的小宇宙”一度成为青少年们的口头禅。这些口号的广泛流传一方面说明了这部动画强大的影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日本动画在运用传统文化时所体现的本民族的精神。“爆发吧!我的小宇宙”很明显地和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有契合之处。尽管车田正美的《圣斗士星矢》传承希腊神话,但核心价值观念却是日本式的。作者通过五个少年之间的交谊强调的进取精神、无私奉献以及关键时候出现的小宇宙爆炸式都很符合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四、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和创新中,日本动画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很大的作品,如2001年出版的盐崎雄二作品《一骑当千》。作者运用了三国的历史,但是漫画中所有的人物,包括孙策伯符、周瑜、关羽等都成了性感的女郎。大陆三国研究专家谭良啸批评作者借三国之名进行低俗的歪曲历史的传播。总体而言,日本动漫在对本国和传统文化的吸收上并非直接照搬。在日本动漫的发展历史上,那些取得成功的传统文化题材的动画的创作者本身就对相应的传统文化有着很深入的了解和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感。在运用的过程中,日本动漫也并非就一个的历史事实或是传说简单地复述和展现,创作者往往很注意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团结创新精神、善于学习精神以及武士精神等。

国际传播领域研究现状论文

国际传播学教材:程曼丽著,《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郭可著,《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关世杰著,《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国际传播学论著叶海亚·R·伽摩利珀著,尹宏毅译,《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地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达雅·屠苏著,《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国际传播学论文集刘继南等主编:《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陈敏毅主编,《当代国际传播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李希光、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赵雪波等编著,《看得见的手——国际事件中的传媒》,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大众对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之处,从而出现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原则;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与方向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礼仪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

舆论监督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国务院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2009年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曾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媒体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鼓励与期许,为我们未来更好地开展新闻监督指明了方向。

二、媒体舆论监督优势与现状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业绩。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最初的屈指可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三是具有多样表现形式;四是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从监督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配合党内监督、组织监督、制度监督和民主监督,在形成监督合力和实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的地方,从而发生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甚至存在着损害公民、单位的合法权益甚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有些新闻媒体为制造噱头,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竟然违反“真实”这一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命,通过不实报道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及存在价值。

例如2007年3月,广东某媒体报道称,广东香蕉发现巴拿马病,由于难以治疗,被称为“蕉癌”。报道随后被有意无意误读延伸为“吃香蕉会致癌”,香蕉运销商也借此打压香蕉价格,导致海南香蕉滞销,价格暴跌。一个以讹传讹的“蕉癌”事件,使得海南香蕉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香蕉种植户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2]。

三、媒体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下,面对新形势,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切实反映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政府、司法、社会实行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媒体宣传什么、评论什么、批评什么、监督什么都要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方针来研究实施,使之有利于党的执政和国家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有利稳定原则、服务大局原则、事实准确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注重效果原则、遵守纪律原则和依法监督原则。遵循这些原则,舆论监督就可以少走弯路[3]。

同时要做到“三个不能对立”。在舆论监督活动中,要把握导向和立场,不能把反映人民意愿与促进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相对立;不能把揭露工作中的问题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相对立;不能把抨击社会的歪风邪气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对立。

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时,尽管灾区群众遇到停电、断水及交通堵塞等重重困难,但各媒体报道的大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鲜活稿件,既客观报道了灾区困难,又重点报道了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齐心协力、共同奋战、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鼓舞了国人,振奋了民心,树立了政府的威信,体现了百姓的情怀,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把握大局。舆论监督在大局面前尤其要把握好监督的“度”。要坚持按照法律办事,按照原则开展,否则就可能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经常性的、基本任务。”可以说,促进安定团结是舆论监督的一项重要责任,因此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方面开展舆论监督要更加慎重。

四、正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对策

作为媒体来说,一些盲目追求“噱头”的失实报道绝不能成为其营销手段,否则到头来,损害最大的还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首先要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感。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媒介可以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它要求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时候,遵从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如果在工作中缺乏科学责任和质疑精神,就会让媒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例如2005年7月,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开头引用了一名被称为“啤酒研究工作者”的来信,信中指出,目前很多啤酒厂为了控制成本,用可疑致癌物甲醛充当稳定剂,并称这是我国啤酒业的“行规”。这篇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绿君的观点:“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4]。虽然事后杜绿君马上发表声明指出,这篇针对她的采访报道是以讹传讹,但由于文章在短时间内已经被迅速广泛转载,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韩日等邻国的关注。

最后经多方调查,中国啤酒基本上已实现无甲醛酿造的主流,所以国产啤酒95%甲醛超标是没有根据的。可见,掌握着公共资源的媒体只有秉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才能杜绝以公共利益之名炒作、追求轰动效应、谋求商业利益的可能。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本是媒体塑造形象,提升公信力的好机会,但媒体只有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理性、科学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报道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其次,要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杜绝恶意新闻炒作。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采访过程中应尽可能查证所有消息源内容,不任意曲解客观事实。如果以舆论监督之名,行恶意炒作之实,则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恶意炒作对新闻的影响除了制造虚假新闻、愚弄受众以外,更恶劣之处还在于削弱了新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恶意炒作之所以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反感,是因为这种操作手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也使新闻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和存在根据,更遑论新闻功能和作用的实现。因此,媒体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事求是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再次要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倡导新闻报道的科学精神。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科技、卫生、教育等众多领域的报道工作,要想向公众传达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如果在进行专业领域报道时,记者既不去做资料搜集等案头工作,又不去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树立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多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确保报道出的内容客观真实。

此外,要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使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当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搭建好大众知情权的信息平台。应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丰富、动作反映灵敏的优势,对社会环境信息实行及时采集,随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客观、真实、可靠地提供给广大群众,为他们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保证。无论何时,舆论监督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刘九州.新闻理论基础[J].新闻知识,2006(3).

[2] 新华网新华时评.“蕉癌”事件的教训值得深深汲取.

[3] 朱颖.新闻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运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 每周质检报告[R].2005-07-17

浅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学

摘要 :媒介素质 教育 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和 社会如何干预受众使用媒介的研究,在信道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传播效果研究推向了全球化的主题,从受众角度,治大众传播之恶、从大众传播之善,使这一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

关键词: 媒介素质教育传播学青少年

一、着眼于未成年人 发展 和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国 大陆地区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课题研究和试点运行,2004年,教育部将媒介素养课题列为新闻传播类的重点招标课题。2004年12月12-13日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论坛 ——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发布了《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中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主要观点分布在受教育的主体、面临的问题、媒介教育的内容、媒介教育的任务讨论和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

1.受教育的主体:我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因该首先从高等院校起步并设立独立的课程,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①

2.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媒介教育面临着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教育的平台的问题,不仅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②

3.媒介教育的内容(对非媒介人员)研究媒介信息、研究媒介、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③

4.面临的任务:创建传媒教育学科点,探讨和研究媒介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争取国家的支持以成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加速培养专业人才。

二、媒介系统变局——行业生态系统

2003年,中国大陆的报纸达2400多家、杂志超过8000种,广播电台1500多座,电视台超过1000座。④中国大陆的传播市场已从卖方(传者)市场转变为买方(受众)市场。因此受众的选择既是传媒的压力,也是传媒竞争的焦点。而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正比于媒介接触的报偿,反比于费力的程度。对于传者,资讯的表现形式、快餐程度以及易得程度,是传播产品能否大众化的品质要素。因此,传统媒体(尤以电视媒体为重)的传播对策日趋取悦受众并商业化;传播内容的 文化、知识日趋稀释而娱乐化;媒体对于受众的需求,迎合少于引导,导致受众满足于阅听的快感一次性地消费资讯,而不是丰厚自己的文化思想积累。

正如社会学家拉斯非尔德所说:“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传媒产业的平民化浪潮极易造成青少年知识结构的“扁平化”,懒于思考而思想钝化和智力愚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而漠视他人痛痒和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生活态度逍遥化,价值观念“电视云亦云”的放任化。因此,媒介系统内演绎的格雷欣法则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

2005年,由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吴飞主编的传媒三力(《传媒影响力》、《传媒批判力》、《传媒竞争力》),便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围绕国内传媒产业 环境、国际传媒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媒体竞争格局等方面解析了中国特殊国情的传媒竞争法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陆续颁发了《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规定》制定了《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并强调主持人着装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也不要一味追求不符合广大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审美情趣的极端个性化的主持方式,更不要为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畸形心态而极尽夸张怪诞的言行与表情——政府职能部门从传播实践方面整肃业界的不良传播行为。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播学界,更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行政力量的保障,其共识是全社会的。

三、媒介与阅听人的互动——受众生态环境

根据上海团市委与上海社科院最近在3000名未成年人中开展的《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性、暴力内容”,33%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挥霍浪废行为和傍大款行为”,48%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⑤ 2004年1-2月,笔者组织华北科技学院2002级135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在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北京、天津、辽宁、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新疆等12个省市的102所初中和72所高中,随机采访了553名初中生、581名高中生,采访了原籍是上述省份的580名大学生,对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传播行为、自我表露的心理需要,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以口头采访和问卷调查方式的会调查。

调查显示,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见习社会生活的途径;就学习资源来说,他们有着可供个性化选择的媒介物;也使得当今的青少年有更加灵活的自主学习条件,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主渠道的教育教学方式已成为过去。在回答“您获取较多有用知识的途径”的问题时,8个选项中占前4位的依次是电视、课堂教学、科普读物和家庭教育;媒介接触的首选为电视。

值得注意的是,有信息价值的信息未必都能实现其使用价值。青少年自主选择和消费的信息也未必是质量较高的信息,由于选择媒介和信源的偏好不同,对于这部分受众来说,信源的利用率与其吸引力成正比。其中,电视仍显示出强势媒介的势头,众所周知的是,导致青少年通过传媒学习尤其是利用电视学习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内容的具象和内容表现形式的生动,以及信息的易得性。

电视节目偏好调查显示,高中生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偏好中,《新闻调查》居首位,其次是消息类,反映出他们的知晓欲和 心理参与的要求;对武侠类和言情类电视剧的偏好高于娱乐节目,反映出他们在消费大众通俗类的电视 文化时,情感需求大于娱乐需求,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义士侠客型的英雄,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缠绵忠贞的爱情。

在为中国电视打分时,中国城市电视台台长对中国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的评价低于对电视的 发展 和电视频道的打分。而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直接作用的对象是 社会系统,且往往表现为道德甚至价值取向问题。“电视把社会生活中物质功利主义的一个个现时典型和美好‘神化’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人们。

同时,电视也把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缺乏伦理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严重脱序的状态活脱脱地传播给大众,使从未有过这一社会经历的青少年也经历了这种体验”。⑥ 污染了青少年早期社会化的文化空间。 人生的定向、审美的皈指、心灵的依靠、作为公民的素养和为人的道理等,在电视文化幻化的生活蓝本中,很少为青少年心理注入健康生长的文化基因。对于如何标的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媒介无疑成为他们人生目标和行为的塑造者。因此,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对未来的焦虑也是中国媒介素质 教育 的重要动因。

在信息化社会,受众和国家都有一个兼听则明的甄选问题,使得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得不考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误导能力的培养。

由于不同的传播制度和国情,较之先行提出培养理论的美国,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在学术研究和社会 实践方面,都有望走在世界传播学研究和媒介素质教育发展的前列。

注释:

田维义:《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现代 传播》,2004,第6期。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青年 政治 学院,2003/卷第6期。

杨光辉:《走进传媒—如何开展传媒教育 媒介素养 蔡帼芬》。

郑保卫 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p180]。

刘炘:《电视重构论》[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95。

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研究论文

我国大众传播的价值取向及其世俗化倾向 进入211l1_纪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ICI进行的制度性改革,不但促成了文化领域的)‘一泛性的结构变革,同时,也使中国人精神内部产生了深刻的变动。)‘一大民众在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等方ICI的迅速变更,形成了整个社会在文化层ICI上的精神分化与币组。其中也包括了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大众传播。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币大变化,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分化的趋势。由十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生存状态、文化理念等方ICI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社会各阶层对媒介的消费欲望、消费品味也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当代大众传播的多儿化、多样化以及多层次性的特征。同时,大众传播又以充分张扬大众息志的生活享受权利、满足受众日常生活需求、表现人在现实幸}m中的最吾遍的物质欲望而突显出其}日_俗化、平民化、娱乐化的价值取向。媒介对受众需要的币新认知和满足,又体现了“受众本位”息识的回归,或者一可以说“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在当代大众传播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我国当代大众传播所呈现的多层次特点是由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儿化决定的。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呈现出一儿文化格局。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文化政策比较宽松,社会卞导观念发生了币大变化,各种文化形态纷纷出现,特别是大众文化的崛起彻底打破了过去一儿的文化格局,真正突破传统上对媒介喉舌功能和属性的片}自}强调,赋子媒介以诸多以往不具备的功能和属性,最大程度地传播着中国当代政治、经济与文化并不断与}日_界各种文化接触和融合。 在我国当代文化中,存在卞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你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特点,反映在传播领域,便有了卞流媒体与非卞流媒体(大众化媒体)之分。在我国,卞流媒体代表社会的卞流息识,影响着社会中最有话语权的人群。传播着政治色彩浓币的卞流文化,以突出党的领导,弘扬卞旋律,倡导社会精神文明为卞要特征,侧币十社会的教育功能。因此,党报、央视、中央电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卞流媒体。然而,对十吾通大众来说,卞流媒体的正统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往往令人望而却步。而作为人类文化精髓的精英文化,从理论上讲,也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刁一能够体会到其独有的魅力。这扇大门,对十吾通大众来说是关闭的,这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大众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 与卞流文化侧币教育和精英文化偏币审美不}司,大众文化偏币的是娱乐性、大众性。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是一种感性文化。从形式上石,大众文化更多地借助十接受者的“感官”而不是“思维”来传播。如果说卞流媒体以其具有引导受众思想、指导受众思考方式甚至行为方式等特点而被称为理性媒体的话,那么以传播大众文化为目标的大众化媒体便是更感性的媒体。这一传媒更多地着眼十公众共同欲望的创造和满足,在传播过程中强化了媒体与受众的亲和力,表现出大众化、生活化和}日_俗化的特点。 “以人为木”的人文关怀与 “受众木位”意识的回归 当今社会以无以伦比的包容性使大众传播n对和满足不同个性、素养和文化的受众群体。如何找到和建立与受众交流的审美平台,是使传播效果得到最大发挥的币要保证。而这个平台就是从人性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什么?“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Ul(>而“以人为本,’,币视人的潜能,尊币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己日益成为大众传媒的共识。 受众的需求是一种综合的需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信息的,具有层次性。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指出的:“人的生理需求处十其全部需求的最底层,而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只有当卜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才能成为驱使行动的动力。”f21(P. i)显然,只有当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刁一会考虑到其他如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这一理论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揭不了受众选择传媒}日_俗化倾向的必然性,同时也为媒体的传播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iai,受众自身的结构层次也决定其需求层次。由十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生活环境等各方iai的差异,不同的受众群体就会有不同的需求。因而,对媒体,所要传播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和理解。 对十当代大众传播媒介而言,受众审美的}日_俗化倾向,受众本能的}幽l需求,更加要求“受众本位”息识的回归。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本位”意识的理论依据来源十“使用与满足”理论。它卞张传播者一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决定,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由此可见,萌发了自卞息识的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一,而是卞动的有选择倾向的信息使用者一。因而,“受众本位”息识的回归也就成为必然。大众传播的“世俗化”倾向及其表现 物质领域飞速发展,刺激了人们长期压抑的物质享受欲望和消费冲动,人们有一定的闲暇和经济条件去满足文化需求。他们更多地关注细腻生活、il}井杂谈离奇事件和琐碎新I}l,十是一切催生了大众媒体的“}日_俗化”倾向的形成。因而+ Iu_俗化”成为当代大众传播的一个币要的价值取向。所谓“}日_俗化”,同一般意义上的“庸俗”“低级”不同,它表现的是一种同物质消费相-致的大众息志和大众实践。在这里,人们不必过多考虑伟大的理想,宏伟的生活目标,也可以暂时放弃坚毅不拔的精神信仰,从人的本性出发,展现出平常人生活中那份脉脉温情的状态和对生活基本享受的渴望。 可以说,大众传播的}u_俗化特征,一方iai 体现了我国社会文化进程的基本走向,另一方 iai也反映了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形式。大众的 }日_俗化倾向,具有一种对理想精神价值的消解。 它息味着人们不再把确立生活的伟大理想当作 现实的追求,相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注 币当前精神的满足。 从审美层iai上来讲,1u_俗化体现了大众对 物质满足的追求,因而美从高高在上,遥不可 及的高峰回落到人}日_生活的享受之中,人们所 向往的}日_俗娱乐也理所当然地被划为“美”的 领域。现实生活本身并不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充 分的理性规律,也不总是要求人以一种纯理性 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的你一个细{丁,更何况感性 享受可以使生活本身充满新的活力。这一点对 十长期处在政治权利和道德伦理压抑之卜的中 国人来说,显然更有实际息义。}日_俗化要求大 众传媒不仅在形式上,而日_要在内容上迎合大 众曰味,满足大众心理需求。使内在的人文关 J怀,外化成作者一和作品的人性气质,让}日_俗文 化特有的感召力,直达人的内心,文化走向宽 大、包容和人文关怀,真正以贴近性赢得受众。 }日_俗化的一个外在表现是传播的平民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il}民阶层的出现。这个群体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生活方式流俗,因而媒体在}自}向这部分受众时,就体现了平民化的倾向,平民视点也应运而生。从语言表达方式上石,平民化要求的是大量曰语化语言的运用,这种平实的话语具有很强的张力和渗透力,是对平民化视角的语言追求,也是传播价值规律中对“人情味”的挖掘。其次,关注人群的平民化,是对社会关注点的转移,从所谓的精英人物、精英人群阶层转向对社会吾通人的关注,许多新闻媒体纷纷开辟冬-栏、冬一版,将目光和镜头对准社会低层。如《中国青年报》推出的《冰点》冬一栏,就将报道目标锁定在h层的社会生活人群。ICI对千万吾通百姓,电视镜头也从仰视逐步摇卜来,变为平视,以-种平视的姿态展现媒体对平民化的理解和定位。 }日_俗化的另一表现就是传播的娱乐化。随着社会消费文化占据卞流,人们己经毫无顾及地宣称:土作之后需要轻松的调剂的消遣的娱乐产品,拒绝过分严肃的宣教。这一卞张越来越成为大众文化的卞导趋向。施拉姆认为,娱乐体闲、消遣活动是一般社会功能的币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更可以理解一些娱乐性{丁目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垂青的深层原因。摒弃了严肃教化,顺从体闲愉悦的时尚,这一切都在展不着文化传播的娱乐走向。而所谓“娱乐化”实际是人在特定时间、地点对十责任、义务等精神内核的拒斥,是一种直观感受的轻松愉悦和酣畅欢快。“快乐至上”的思想l右着大众传播媒介。快感、轻松、刺激,是赢得受众的“法宝”。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说:“在大众文化影像中,直接产生)‘一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f31(P.}}} 半个多}日_纪前,麦克卢汉就为我们指出,报纸让读者一兴趣盎然地石卜去,是基十不同受众人群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一娱乐。传播起源十人类大生的好奇心理和获得信息的本能或欲望,而另一方ICI传播又在同时满足着人类的需求。这种快乐卞义对感性欲望的刺激和满足,极大丰富和改善了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 “世俗化”倾向的另一个极端 —“媚俗化” 虽然大众文化呈现出无限开放的趋势,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ICI性。在肯定当代大众传播}u-俗化带来人性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石到,它也滋生着许多消极因素。即媒介往往一味注币和迎合大众曰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传播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这是大众传播负ICI功能的表现。步立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ICI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日_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你大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f41(P. m}拉氏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并认为,过度沉洒十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十“被动的知识积祟”。 }日_俗化、娱乐性是生动现实的,不可或缺的,但它不能成为媒体的惟一特点,不能至上。}日_俗化传播本身在为受众提供一个宽松合理的感官享乐空间的同时,又过分注币感性欲望的满足,从}日_俗单纯息义上来理解生活和人生,将享乐、娱乐视为生命价值的币要组成。大众文化尽管消解和缓和了政治、伦理等各个方ICI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但却带来了新的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分离,土具理性与价值结构的对立,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矛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的感性欲望的泛化。古人百“食色,性也”,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不能脱离人的自然本能与感性欲望,但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同时也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不断克服和限制不合理的本能欲望,使之转化与升华。而}日_俗化从消极方ICI来考虑,是对人类本能欲望的放纵与支持,而日_夸大了人的欲望,这在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位,在给受众带来瞬间感官愉悦的同时,也导致了心灵的空虚与麻木。 }日_俗化的消极影响将会导致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若一味追求}日_俗化,造成卞题精神的缺失,}日_俗化便很容易走向极端—“媚俗化”,人性的异化和变质就将成为可能。结束语当代文化的多儿化以及现代文明的内涵越来越息味着,大众需要和渴求一种具有人文关怀、通俗,偷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那么,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播,其必然会呈现“}口_俗化”的倾向,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必然会充分展不人性并赋子受众权利。

控制领域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他的实质是社会互动行为,是指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从而建立关系意义,最终建立整个社会网络。前提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2、信息共享活动 3、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传播学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隔断。   原因:参与者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 四、传播学的任务: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的良心循环机制,由此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后来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属于单向直线模式,虽然有考虑到受传者反应,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第四讲 传播模式模式就是:从某一类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相对固定的样式(图案、数字、图像、关系等。)另一种表达就是:现象元素的相对固定的组合样式。5、模式与事实、理论的关系模式与事实、理论的关系是:事实——模式——理论,即模式是事实与理论的中介,是事实的抽象化,是理论的具象化。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二)模式的类型1、按性质分。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模式,设计模式,教学模式,安全模式,战争有战争模式等孙子说,“至于死地而后生”,就是战争模式。三十六计,条条都是模式,比如“走为上”,“空城计”“深圳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江苏的“苏南模式”,福建的“晋江模式”等等,2、按表现分。可以分为特殊的模式和普遍的模式两类,以“文化模式”为例。进而,我们再举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和《菊花与刀》。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它是由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浓厚的家族观念,重人伦,对祖宗及传统权威的崇拜等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工商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城市生活为主导,个人主义,总统制等互相联系而形成美国的文化模式。每一种文化模式内部必然具有自己的一致性,否则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便不可能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多数学者认为,形成这种一致性的原因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个社会中的人共有的潜在意愿。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以下9个部分: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而相同相似的文化又形成共同的文化模式。因此,研究文化模式有助于我们了解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不同文化。在这方面,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研究值得一提。她以《文化模式》和《菊花与刀》二本著作奠定了自己在此领域的权威地位。《文化模式》一书是对北美印第安部落的研究。她以尼采关于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思想,将印第安部落分为酒神型与日神型两种基本文化模式。A.所谓酒神型,与喝酒致醉有关。北美与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整体上都属于此种文化模式,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缺乏理性,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B.而日神型文化模式则属于一种理智型文化,北美新墨西哥的普韦洛人就属于这种文化模式。他们主张行为节制,恪守中庸,处事冷静,待人温和谦恭。C.印第安人中的多布人部族,不同于上述两种文化模式,该部族属于一种极端实用主义的文化模式,其行为往往背信弃义,彼此猜疑、互不信任,处处以他人为敌,对人凶狠残酷,做事无法无天,被本尼迪克特概括为一种偏执狂文化。《菊花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模式的分析。二战末期,她接受美国政府委托,着手对日本文化模式与国民心理进行研究,以便为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令人称奇的是,她并未去日本进行实地调查,仅凭对日本侨民和战俘进行的访谈和问讯,提出了日本文化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耻感文化,而西方是罪感文化。正是基于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成果,美国政府制定了与对西德完全不同的政策,成功地完成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民主化改造。对日本文化分析的专著之所以定名为《菊花与刀》乃在于,本尼迪克特发现,日本人的性格中充满了相互对立的矛盾:“菊花和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三)模式的特点1、模式具有代表性。2、模式具有仿效价值。3、模式是死的。(三)模式的功能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引导功能。4、简化功能。5、预示功能。二、传播模式(一)研究传播的视角和模式1、研究视角研究传播过程有多种多样的视角,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历时性考察,即按照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另一种是共时性考察,即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前者属于纵向过程研究,后者属于横向过程研究。(三维立体时空轴)2、总体模式我们在这两种视角下研究传播,为什么要引入“模式”的方法呢?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说)传播是个人或团体与其他个人或团体之间信息、观念、态度或感情的沟通过程,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又不易窥见,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模式方法则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确实存在,但又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些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的机制和规律,使传播学的研究更加生动、形象。显然,以此作为基础,(从实践上说)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指导传播过程中的一切运作,使其达到有序化和最优化。那么,关于传播有什么样的模式呢?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多样化的传播模式,但为便于理解,我们将几种经典的模式命名为传播的点、线、面、体、局(体的布局)模式。(5)局——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4)体——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3)面——奥古斯特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2)线——拉斯韦尔、香农-韦弗模式;(1)点——七要素:R?布雷多克;五要素:拉斯维尔;三要素:亚里斯多德、施拉姆;(二)传播的“点”模式1、传播三要素说(1)亚里士多德的“三要素”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对“对话”这种社会传播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他说:“在对话的三要素,即说话者、话题、听者中,决定说话的目的和对象的,是说话者,它要求说话者不仅要明确自己说的内容,取得他人的信任,而且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人格,同时要注意听者的内心”。(2)施拉姆的“三要素”说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案例一:在《大圣娶亲》中,孙悟空对紫霞仙子说到:“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是一个极为经典的面对面表白性传播事例。在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个明显的要素:一是传播者(孙大圣),二是讯息(内容),三是受传者(紫霞仙子)。这三个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但是,仅有上述三个要素尚不足以构成一个现实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说,还必须要有使这三个要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或渠道,即媒介。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对话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不容易意识到媒介的存在。但即便在面对面的传播当中,媒介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它属于自然的声波或光波,我们平时意识不到它罢了。如果换成打电话,媒介的必要性就十分明显了,如果没有电话机和电话线路,是不能进行传播的。有了上述四个要素以后,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传播过程基本上具备了成立的条件,但对考察人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传播学来说,这个过程仍然不算完整。以上面的例子而言,孙大圣说的话如果没有得到紫霞仙子的反应和反馈,这个过程仍然是残缺的,只有作用而没有反作用。换句话说,在传播学中,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传者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2、传播五要素说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具体而言:(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针对这个传播现象,传播学研究者就试图研究如下问题:受恐慌影响的范围(即有多少听众和有多少人受到惊吓);为什么这个节目使人产生恐慌,而其他离奇的广播剧则没有(研究传播效果);为什么这个广播剧让一些人感到害怕,而另外一些人则没有。(研究受众)3、传播七要素说后来,有一位叫R?布雷多克的学者,欲改进5W模式,又增加了两个要素:在什么情况下(Where)、为了什么目的(Why),被称作7W模式(1958年)。(三)传播的“线”模式1、传播的过程结构(1)首先,什么是过程?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过程时,主要指的是传播具有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系统时,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把传播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的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过程性与系统性,是理解人类传播活动的运动性质与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性质的两个核心概念。(2)其次,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后来,英国传播学家D?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做了如下图示图4—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大约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年发表)一文中也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式,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香农——韦弗模式。这个模式如下:图4—2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3、对直线模式的评论点评: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因此,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根据该“5W”模式进行安排,并从下一讲开始分别论述传播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传播研究的关键内容,起到以点代面,繁简得当的作用。香农-韦弗的模式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但两个模式都是单向直线模式,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四)传播的“面”模式直线(单向)模式在阐述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之际具有明显的缺陷:(1)它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不能发生角色的转换;而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这种转换是常见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2)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1、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图4—3)。图4—3 奥古斯特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点评: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看来是如此),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正源于此,施拉姆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又另外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图4—4)。图4—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点评:如图所示,这个模式(图4—4)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2、梅尔文?德弗勒反馈模式控制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维纳(Norbert Wiener)在香农创建信息论的同时,出版了专著《控制论——动物与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问题》。控制论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因此,人们将带有反馈的双向信息传递的信息沟通过程称为控制论沟通过程,以此结构设计的沟通过程模式被称为控制论沟通过程模式。反馈,原指控制系统中,将输出信息再回输到原系统中的形式。在信息传播学里,是指信息受传者在接收信息后所做出的各种反应。这说明,信息并不是单向流动给受传者,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即刻会发出对该信息的反应。因此,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L?Defleur)对申农—韦弗模式进行了发展,设计出了信息反馈机制模式,如图4-5德弗勒环型模式。图4-5 德弗勒环型模式点评: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图4—5)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但是,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这个缺点与香农-韦弗模式没有二致。(五)传播的“体”模式在一般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中,过程(process)与系统(system)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过程本身就具有系统性,而系统本身也必然是一个过程。过程具有运动性、序列性和结构性,这也正是系统的特点;研究过程需要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这也正是研究系统的基本方法。点评:系统是过程的综合,过程是系统的简化。1、对过程模式的补充考察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是必要的,但仅有这种考察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任何一个单一的过程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性质和结果也并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机制,相反,许许多多的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对过程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单一的过程也并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其它过程保持着相互连接、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说明了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传播做出全面的把握。2、动态模式1959年,美国一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系统模式(图4—6)。C=传播者 R=受传者图4-6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点评: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赖利夫妇认为,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实与“俄罗斯套娃”异曲同工,有可比之处。)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然而,这种互动并不仅仅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而且也是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块,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和社会构成,“就是暂时不考虑社会系统的基本运动,去研究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规律”。它对应着秩序。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这一区分并不是两类事实的区分,而是理论的两个方面的区分”,秩序和进步,静力学和动力学,总是相互关联的。3、动静结合模式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系统模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图4—7)。图4-7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点评: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综上所述,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六)传播的“局”模式(“体”的布局)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结构不少学者发现,美国的传播学考察的只是狭义的传播过程(其代表是拉斯韦尔的“五W”过程模式),这种研究虽然是必要的,但在这种框架下,许多有重大意义的传播学课题,如传播与社会变革,传播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很难得到说明。要考察这些重大问题,必须从美国的狭义过程研究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另行开辟新的研究视角。这些研究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2、总过程研究图式“总过程”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田中义久在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图4—8)可以略见一斑。图4-8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点评: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与人的体能(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包括作为人的体能之延伸的热能和电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一种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一种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后文详述。)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是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的阶级结构的体现。田中义久的这个图式提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许多重大理论课题,尽管它还不完备,但可以说它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例如稻叶三千男在《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等论文中认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是一种“总体充满矛盾的运动”,这个运动过程中不仅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矛盾,而且具有大众传播产业的特殊矛盾。稻叶特别分析了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异同,指出了记者、编辑等精神劳动者在“脑”与“手”的分离过程中所处的矛盾状态。也就是说,精神劳动者作为“有头脑”的个人应该是认识和传播的主体,但是他们受雇佣的地位却使他们的“手”不能按照自己的主体意愿去生产和传播信息,他们的劳动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于媒介资本的需要。稻叶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劳动者的“异化”过程。日本学者认为,现代大众传播与资本制度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传播媒介在从事营利活动的同时,与权力相融合,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大众传播新闻报道的闹剧化和娱乐内容的大量提供,客观上起着一种“麻痹神经”的作用。他们研究大众传播的目的,在于唤起现代受众的觉醒,使其超越“大众”状态而成为“能动的传播主体”,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这样,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就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的框架,而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点评:这些模式的特点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微观到宏观,由局部到整体。它让我们对传播的理解也由清晰——模糊——清晰。

汉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网络语言来龙庞杂,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本文期望于通过具体的网络语言语法和语用学研究,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以利于正确看待与运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随着中国网民已超过3亿,网络语言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作为社会语用文化土壤上产生的一种社会变体,在不少人的眼中,这种网络词汇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为古老规范的汉语言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虽然网络语言大部分被我们熟悉和理解,但总的来说,这一道特有的语言文化景观还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界定的方法。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究探讨”的过程。

1、网络语言是什么

根据百科的解释:“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它形式简洁,易于交流,便于理解。”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这种社会方言包括行业语和习惯语。网络语言的很多专业术语跟网络技术密切相关,是特定的行业语。网民之间聊天交流的语言,有些是跟使用者的喜好、习惯有关的,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生存”的特定居民的习惯语。

2、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的燎原之势已经引起语言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语言与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包溶相互影响,网络语言从语用学上对语言文字进行了一场革新,深层次上必然对汉语言文化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今天的网络语言,经过网络内部、外部双重环境的磨合,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杂乱无章,逐步形成为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系统,言语社团的主体是网民,在这个言语社团里,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创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会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而当这种认可达到一定程度,就逐步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融入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从而对现代汉语系统起到丰富、创新与发展的作用。

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首先,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使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网络语言从文字本身推动了汉语言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英语每年都有大量的合成词诞生。网络语言的词汇基本采用缩略型、符号型、借用外来词或传统汉语赋新义等多种手法,形式上多种多样用起来灵活多变;语法方面,表现出淡化语法和打破常规语法规则的现象,既有对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改造,又有英汉语法规则的混合使用,丰富了人们的语言文字表达,颠覆了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和正式性,增添了人们生活的乐趣和色彩。网络文化的流行,使得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自由和繁荣,比如说“美眉”这个词,用眉毛这个表现女子容貌的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指代美女,具有形象的感情色彩,与古代汉语中用“蛾眉”代美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重视起对青少年传统语言文化的教育,读经典学国学、练书法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再次,流行的网络语言往往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和人物,反映着社会中的问题和趋势,所以它的流行势必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网络语言具有事件化,时事化的特点,比如最近很流行的“我爸是李刚”以及“一个艰难的决定”,之所以能飞快地在网络上沸腾、在坊间光速传播,也是因为河北大学撞车事件和腾讯360之争两件事本身受关注度就很高,受众面广。“也就是说,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热,并不在于本身的语言变异,而是在于这些词的出处即社会热点事件被大众关注,从而导致了这些词汇的流行。网络已经成为除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深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说说自己的看法,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看法、参与社会进程最为便捷的普遍的方式。也正是因为公众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网络词汇才得以从网上的“小热”有条件衍生为有着公众广泛参与的“大热”。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首先,对汉语规范的偏离。一味追求新奇便捷使网络语言在多方面都违背了汉语规范,一些错别字和曲解词义的词语会对语文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青少年是网络交流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同时也具有追赶时髦、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以及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特点。他们在语言学习,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大量地接触网络语言,吸收不规范的表达和词汇,很容易养成不使用规范字和规范表达的坏习惯,对于正常的语言学习势必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与此同用时,我们对语言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鉴赏能力也再不断下降。

其次,网络的虚拟性打破了原有文化生活的界限,营造出一个与生活交融的大文化世界。语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张力使得网络语言建构了一种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读者的阅读感觉受到了最大的诱惑,但是正是这种所有人都能读懂的文字,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通俗易懂的声像文化的传播,迅速渗透到传统语言文化中,并在电脑工具的日益普及中演化为一种必然趋势,传统语言文化的说理、教育、济世等功能变得淡化更淡化,成为仅作交际使用的消遣工具。

3、结语

网络语言方便了人与人的交流,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在某方面也将传统语言变得面目全非。我们应该客观和发展地来看待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在获得网络资料的同时,也应该去粗取精,更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些资料。网络语言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我们应该养成对传统语言文化尊重的态度,用一双慧眼,去看清楚网络的实质。

参考文献

[1]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

[2]汤玫英.网络语言创新的动因及其不当取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

摘要:

汉语言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独具民族特色,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具有重要贡献。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部分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语言词汇量不断增加,用于习惯和语法构成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应用发展的同时,各种网络语言兴起,并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影响,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冲击;发展;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传统的平面媒介语言不同,网络语言是在人们网络聊天时为提高聊天效率、达到简明易懂的目的在词汇上予以创新或在句法结构上予以简化。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不同字词含义具有明确规定,在受到网络语言词义转换后,可能在语义表达上产生偏差,给汉语言文学传承和发扬带来一定影响。

一、网络语言基本特征

(一)简化度高

单一性的文字聊天难以提高聊天的趣味性,使用网络语言具有词汇创新和词汇改造意义,改变原有的汉字意义,且简化程度较高,提高网络聊天的速度。关于网络语言的简化主要有谐音型、同音型和数字型几种。谐音型主要是根据原词的读音,利用某一相似发音的词汇代替,具有一定指代意义,例如微博作为自媒体平台之一,在网络用户群体中受欢迎度较高,人们即用“围脖”指代微博,两者发音相似,可进行语义转换;同音型与谐音型差别不大,常见的包括用“菇凉”代替“姑娘”;数字型则是用数字谐音代替某个词汇,如数字“78”发音与“去吧”详尽,在网络聊天中使用可以减少打字时间,同时人们根据读音能够较快速的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含义。这几种网络语言类型是比较常见的,且在网络聊天中应用较频繁,具有形象易懂的特点。

(二)混合度高

网络聊天刚兴起时,主要的活跃人群是“九零后”或“零零后”,在网络聊天中使用“火星文”较多,大多是应用繁体字或生僻字的半边指代具体文字意义;也有一些人应用英文字母指代汉字意义,如“GG”其拼音发音与汉字“哥哥”的发音相似,又如“BF”属于英文单词“boyfriend”缩写,因而这两个字母直接意指“男朋友”的意思;其他的还有字符型的网络语言,即用图画表情或动态图片指代某个词语含义。网络语言的形成来源不具有统一性,同时在组成形式和使用要求上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因而词语词义在指代和应用上灵活度高,网络语言中应用的字母、数字、图形等要素丰富,具有极强的混合性,杂糅性明显。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性影响

(一)影响汉语言教学和学习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聊天中因个人意识或群体意识形成的,语言创造和应用不具有规范性,网络语言在创造和应用过程中过分追求独特和新奇,导致一些词语生成后人人们的认知度普遍较小。一些网络语言刻意使用生僻字、错别字或别国文字符号,与汉语言应用标准相悖,导致汉语词义出现较大偏离。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接触新奇的网络语言后,可能会产生不当的诱导,影响其正常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学习。网络语言用词不规范,青少年由于文化程度不够高、文字辨别能力不足,导致汉语言文字、文学学习受影响,语言应用能力难以有效提高。

(二)影响文字发音和句意理解

网络语言中过于频繁的使用文字谐音的方法实现文字意义的替代,例如用“杯具”代替“悲剧”,前者是盛水和喝水的器皿,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器具,而后者则是代表内心难过、不开心的一种心情。两者并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初期阶段,对于文字应用和辨别的严谨度不够,在语文写作中代入网络语言将导致其对正常、标准的汉语言文学文化理解偏差,在句意上容易产生歧义,影响其基础语言知识和汉语文化学习。还有近几年来网络上流行的网络语言“蓝瘦”、“香菇”是根据广东粤语发音对“难受”、“想哭”的谐音解释,具有方言特色,但通用度不高,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汉字正确发音学习具有不利影响。

(三)影响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语言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语形成时间长,经过历史的沉淀,不同词语在语法组成和使用要求上不断完善,在中华典籍和名著中不同汉语词汇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形成规范、应用合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快餐文化”的现象明显,人们追求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快节奏,导致疏于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例如现下流行的网络词汇“奇葩”被人们用以指代怪异、不可思议的人或物,而这一词原意是“珍奇、美丽的花朵”,后也指代脱俗、少有的人才或作品,这一词在《红楼梦》中的引用是在一段唱词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里的“仙葩”与“奇葩”同义。

三、结语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聊天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聊天过程中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应用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而网络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形成组成和语法结构上不具有固定性,因而可创造、发挥的空间较足,在网络聊天中,由于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词汇理解度以及词汇积累量不同,创造出的网络语言风格也具有较大差异,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将对汉语言文化正常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李楠.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1:100-101.

[2]刘艳,赵雪梅.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6,9:95.

[3]戈双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334-335.

[4]张家华.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7-8.

摘要 :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时代已经发生变化,转化为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为社会及人类的工作、生活方面提供了便捷之处。但网络时代的兴起及发展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让汉语言文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者应努力寻找汉语言文学及网络的结合点。

关键词 :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以前人们阅读的方式仅限于通过纸质书籍进行,现今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便利性[1]。在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阅读带来的便利性的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也影响了我国汉语言经典文化的发展,为了分析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笔者针对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进行了分析,现详细报告如下。

一、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带来的问题

1.时代上的问题

在21世纪网络就已经遍布全球,网络是一个新鲜事物,90年代的小朋友均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中成长,受到网络的影响形成了浮躁的心理及一些不好的习惯等,汉语言文学涉及到的经典名著是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现代网络社会对早期文学中描绘的社会完全不同,很多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无法体会文学著作里面的场景及感受,对于阅读汉语言文化形成了一道屏障,影响了学生们阅读汉语言名著的兴趣。

2.表现形式上的问题

网络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工具,网络虽然能给学生带来大量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提供免费资料,避免了学生为查找资料浪费的时间,但多数学生并不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娱乐、八卦,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位置,学生在进行网络娱乐新闻的阅读时,往往被标题及图片吸引,产生一种习惯性阅读标题,大略看一下梗概的方式进行阅读,无法让学生们养成细细品味的阅读习惯。

二、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方式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篇幅长、情感细腻及文字枯燥等特点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学生一旦失去兴趣就难以对汉语言文学的经典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会采用网上搜索的方式将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在进行汉语言文化的教授过程中应利用课堂时间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们学习及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排练话剧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讲解,为学生们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们采用网络技术将话剧的背景音乐及灯光进行处理及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及表演的过程中对经典文学的背景有所了解,让学生们对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采用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及汉语言文学的体验[2]。

2.改变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表现形式

将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以网络技术的手段转化为音频及视频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授经典作品的思想与文化,一方面可以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看法及观点、感觉,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采用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及音频放入学校内部网站中供学生们观看及参与。还可通过定期组织汉语言文学书籍交流会的方式将经典的文学著作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让学生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受,感悟出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大家的受益处,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网络交流机会。

3.让学生自主参与汉语言文学名著的阅读中

以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鼓励学生们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后,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若看进行角色的表演就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仔细阅读并斟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后,每一位学生必须说出自己对作品中哪一段台词、哪一个场景及哪一个任务的印象最深,再对这些场景、任务及台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理解,帮助学生完成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3]。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及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了学生们阅读方面的便捷,另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化作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限制。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能达到网络促进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发展及创新的目的,使得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采用正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及采用一定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参与进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来。

参考文献:

[1]邓小林.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价值工程,2014(30):286-287.

[2]李登宇.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简述[J].新媒体研究,2016,2(1):36,49.

[3]朱芷瑶.网络时代下的汉语言文学阅读与体验[J].小作家选刊,2017(2):1.

汉字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汉字的文化学价值

摘要: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华夏文明因子,一直未能受到合理的关注。在汉语日益受到世界文化价值认同的背景下,汉字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科学合理的阐释。没有英雄的民众是盲目愚蠢的,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毫无生机的。将现代科学知识与古老思维艺术合璧研究,才能是汉字研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关键词:社会文化 价值认同 合而不同 文字文化 语言崇拜

地球是太阳系迄今为止已知最为美丽的一颗星球,语言则是人类在这个璀璨星球上最值得称道的神奇发明。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伴随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提高,汉语热以汉语水平等级测试、汉字能力检定,第二语言习得等多种形式在多个国家相继展开。世界各地学习汉语汉字的热潮方兴未艾,形成了当今千载难逢的人文社会氛围。置身于文化开放、科学昌明、学术自由的镀金时代,对中华文化占据着得天独厚话语优势的中国学者,义不容辞地必须利用无可置辩的话语权,去阐释这样一笔丰富厚重的人类文化财富。要利用饱蘸文化资源的言说方式去浸润濡养世人,既不能淡忘自己是拥有数千年文化遗产的炎黄子孙,更不必对文化碰撞表现得焦虑不安。我们亟需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并通过汉语汉字将民族文化古老真谛昭白天下。它不应该是研究字里行间的政治理论,也不能采用政治学方法研究语言文字。它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它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当中的语言文字学。

一直以来人们判断一种语言文字发达进步抑或原始落后,往往着眼于这种语言文字是否被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常用载体,而不是关注研究它是否具有丰富深沉的文化内涵。英文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载体,就是因此幸运地被中国视为现代文明的价值符号。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扭曲了中国至少四代人的学术风气。造成这种奇特状况有两种原因,一是中国古代帝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二是现代学人虚无自卑崇洋媚外。人们羡慕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科技文献都采用英文写就,却漠视人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化典籍采用汉字记录。身处人类多元文化交汇的激流中,误以为五千年文明不能跟三百年的科学技术相融合。惊咤科技大国险行在“财政悬崖”,忽略自己同样正濒临文化深渊。一个民族如果全面地接受了其他民族的外来文化,它的原生民族语言势必会很快融汇到其他民族语言中,或者准确地说是随之失去交际作用而逐渐消失。长此以往曾经灿烂辉煌的瑰丽文化,就可能葬送在博士大国自轻自贱的狂欢盛宴中。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大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使用范围有限的地域性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现代社会中消失。对于这种文化融入现象所带来的社会文明进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进行人为干预。曾经有社会组织对那些范围有限而快速消弭的语言进行毫无意义的抢救,历史发展已经证明,那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无效劳动。在日益频繁的人类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中,需要借助汉字六书理论并以系统的眼光和联系的方法,构建传统汉字的现代言说体系。

回顾人类历史反观社会现实不难发现,文化是可供全社会共同品鉴欣赏分享的价值存在,而不是社会特定阶层自娱自乐的特供奢侈品。曾经辉煌的中美洲玛雅文明,其消失的症结正是失之繁难。更早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亚述文化则是疏于简陋。中华文化凭着深厚博大的文化蕴藉,巧妙地回避了上述两种文化的致命弱点,在后现代技术实力的狂涛巨浪冲击下不见式微反而日臻完善。使用汉字的人口迄今已超过全人类五分之一,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不能漠视这一客观事实。不幸的是近代以来我们耗费百年时光,拼命追寻一种无根无柢的浮萍文化。近年来更有浅薄晦涩莫名其妙的“脑残体、火星文、凡客体、元芳体、甄嬛体”居然得以风行。人们盲目吹捧追随“方鸿渐”而肆意贬低践踏“孔乙己”,飘忽不定诘屈聱牙的欧化语句大行其道,背得些许外文单词就声称代表人类先进文化。某些意识不仅具备踏亵古老文化的愿望和力量,还富含摧毁灿烂文明的潜能与危机。

汉字源远流长数量浩繁,语言崇拜是先民的原始宗教之一。先民生活在浓郁的自然力崇拜氛围中,华夏先民出类拔萃的造字专家仓颉,发明文字的初衷并非出于社会交流之需,更不是为了满足“劳动需要”。商代敬神,对神鬼顶礼膜拜,周朝崇礼,对先人崇敬有加。商周先民要向鬼神祖宗表达某些诉求,语言内容多与祭祀祈祷等原始宗教有关。对文字讲求神奇玄妙,就连使用文字的场合也笼罩在庄重诡秘的宗教氤氲当中。从远古童谣的敬惜字纸,到至今尤甚的许愿诅咒宣誓,都足以让人闻到到这种古老文化遗风,感受到弥漫在先民生活中的语言崇拜情结。秦代尊法,追求立法治世,汉世重人,关注人生价值。秦汉对文字转而追求实用平适,汉字转而用于记录事件而不仅仅“记录语言”表达观念。不过直到现今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虔诚相信,神灵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为了让自身的灵魂皈依时不至于在奈何桥畔被牛头马面打入油锅炼狱,人们尽量自觉检点约束言行以保终生清白,宁肯忍欲弃智而不敢昧己欺神,甘愿自守箪食瓢饮不惜清贫一生。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蹴而就的,数千年封建帝国绵延不绝的文化淫威,在读书人心中的文化阴影根深蒂固。这种源于宗教信仰的群体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律行为的精神依据,也成了几千年来至关重要的社会稳定剂。

封建君主政权的残忍严酷,造就了中国文化隐曲晦涩的特定风格。全社会各阶层包括君主帝王,都流露出来一种英雄崇拜情结。人们将实质相同的心理英雄幻化为形式各异的不同模式,使得英雄情结中的“英雄”范式呈现出各别不同,社会各阶层于是产生了神灵崇拜、圣贤崇拜、清官崇拜、帝王崇拜、侠客崇拜等各自的话语形式。这种集体无意识被蕴涵于古往今来的文化叙述模式当中,使汉字文化显示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文化—文字特征,自然却又隐晦地在汉字构形造字中折射出来。文化—文字特征充斥于封建历史当中,在遭遇一些惊咤文人的过度夸张之后,中国文字学成了一座科学孤岛。置身其间的鲁滨逊们成天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探宝,身边的文化遗产被人们不当地看作是过时的古代货币而不是足以立身问世的宝藏。以探索古代文化宝藏为己任的寻宝客们,则抓住所得一鳞半爪进行文物式的考古研究,其结果是将汉字从古代文化锦囊中抽取出来,割裂成了看似独立却交叉混同的文字、音韵、训诂三种不同学科。意蕴深厚的古老文字体系被玩习成了可以随意拆拼组合的智力魔方。偶尔有人试图融合文字音韵训诂三者进行穿插观察,但往往未及深入就不幸过早夭折于质疑声中。汉字研究的历史长河就是这样,始终充满了以今绳古或以古泥今的研究成果。 甲骨文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文化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所呈现的只是社会族群中某个特定阶层精神生活的一隅,而不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全貌。甲骨文字既不是由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也不是以劳动人民为服务对象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残存的数种少数民族文字,仍然也只是特定人群的专有特殊技能,流传于原土司首领或神婆巫师当中。彝文、苗文、水书莫不皆然。正是由于甲骨文字作为贵族文化而传播运用,才造成了它迄今难以被劳动者后裔完全释读的遗憾境况。云南纳西族地区尚存一种世界极少的象形活文字——东巴文的余绪,被外国语言学家称为摩梭文。那是东巴教传写经文、巫术的书面语。称为摩梭文虽然淡化了它的特殊功用,但同时也使名称显得客观了些。凭借当代社会的文字价值观,去对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现代阐释,同样会感到力不从心。意欲采用形成不过百年的所谓现代理论,去解读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一种文化体系,本身就有些勉为其难。要以古人独特的思维模式去观察体悟汉字六书理论,将古代的各种社会文化知识融汇贯通,才有可能建构一个系统、完整、真实的汉字构形理论系统。

值得提出的是,大量甲骨文字至今无人识读并不是人们对文字本身的生疏导致不解其意,而是我们对文字所记录的当时社会生活场景陌生所致。其实这类汉字的语言意义跟当初毫无二致,其语音今人读来跟几千年前的古人也相差无几,以至其间的差异不会大于当今汉语南北方言的差别。令人遗憾的是,碍于对所记述的情境、意义不了解,最终还是导致了难以消除的语言隔阂。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因素往往被学界所忽略。那就是甲骨文字即使是在刻写它们的当时,它们就不是人人共识相反是秘而不宣的。碍于对所记述的情境、意义不了解,今人对甲骨文字不能完全理解就不神秘奇怪了。情景一如今天常人采用梵文阅读宗教经文,照本宣科读出来势必也多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更毋庸说甲骨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字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社会阶层局限性。甲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者,主要是专司卜筮的巫女觋师以及一些具有特殊爱好和天赋的人。自发明伊始,它的目的功用主要是就用于记录祭祀活动而不是直接表达语言。只是因为祭祀活动本身也须借助语言进行表达,甲骨文字才无可奈何地跟语言联系在一起了。甲骨文字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主要是用于与神灵交流的符咒而不是用来记录民众语言,它是一种显示着贵族的尊严感和宗教的神秘性的自源性文字。用语焉不详的方式去表达实现语言文字的神圣感。使用语言文字被当成一种“精神消遣”或“文化消费”,属于贵族官绅的专利。

所有出土甲骨文字资料中,迄今还未发现账簿书信之类应用性内容,足以说明它本身跟民众的普通生活相去甚远而且也与贵族们的口头语言脱节。内容跟庶民的日常生活无关,这就注定了甲骨文字在民众当中只有极低的认知度。这种充满宗教色彩的文字记录了贵族生活中特殊事件,在特殊的文化仪式中被巫师们故弄玄虚和贵族们借以自炫。由于不能被大众所认识、理解和接受,所以随着盘庚迁殷导致的经济萧条,甲骨文化也就紧随着殷商宫廷文化的式微而迅速衰落了。各民族都曾拥有某种特殊文字,用于各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上书写,比如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秦代的秦书八体、欧洲的罗马花体、以及我国至今流传的桃符、民间的所谓吉祥字等等。那种文字色彩庄重神秘,书写也会不厌其烦。而用于日常交流的文字则必然要以简便快捷为原则。具有宗教色彩的美术字有规则但无风格,琥珀体、彩云体、幼圆体。简明使用的书体则因为无规则也才能写出风格,颜、柳、欧、苏、当代的舒体、姚体。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汉字是甲骨文字的直接继承。作为殷人后裔的赵国从未发现过甲骨文字传人,倒可以当成甲骨文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业已“休眠”的无言佐证。当年的贵族余孽苟延残喘尚且无暇,焉能虑及民族文化这种千秋大事。这种令人心酸的事实造成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巨大罅裂,形成了难以弥合的历史文化大裂谷。我们这些站在裂谷彼岸的后来者,亟需构建一道文化津梁藉以达到古代文化的秘境,以文化方式实现对甲骨文字那种封闭式语言符号系统的确切阐释,从而真正实现跟古圣先贤的交流对话。比如周人信梦,因而言梦之字颇多。由于字多同义现象就突出。如梦,寐觉也。既寐而有觉,当然就是做梦。寤,寐觉而有言也。也就是糊里糊涂说梦话。但是这两个字在文献中多年来被曲解误读,引发了不少笔墨官司。小篆并非甲骨文字的直接继承,小篆与甲骨文之间,本来就少有联系,更有众多区别。部分小篆与甲骨文写法相同但意义却毫无关联,后世出土的盂鼎中有一个“招”字,构形理据跟小篆相去甚远,字意也根本毫无瓜葛,实际上是两个同义词而不是同一个文字。

为了使虔诚膜拜求得的神示、谶语或历经争讼确定下来的契约得以长期保存以便流传,先民们商定将这些内容郑重其事地刻记在易于久存的硬物上,他们首先想到了刻石。把生活经验或谈判结果刻绘到崖壁上,绝不是先民有多少浪漫情调,他们的刻写仅仅是严酷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并非艺术追求。先民还没有浪漫到有事一定要书写甚至刻划到崖壁上去的地步。摩崖刻画不能用木棍竹枝而须使用刀,而最早的“刀”又不过是锥形的石针、锋利的石片或尖硬的竹木而已。可是古人很快发现刻石对刀具的磨损相当严重,要找到刻石所需的大量尖硬工具绝非易事。刻石既非常艰难且而且刻石作品还容易圮毁又不能随意携带,书写载体的珍贵难求加上镌刻敲击的易崩易损,使记录的内容和传播的范围受到极大限制。现实迫使先民不得不放弃了漫漶难读的摩崖刻石,最终选择龟甲兽骨这些相对难以寻得的材料作为书写载体。当然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龟甲兽骨为先民的崇拜物,本身被认为具有灵性。一如许慎《说文解字》描述的“古者货贝而宝龟……”,龟为龟龙鳞凤四灵之首。于是刻写甲骨就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在巫师故弄玄虚的宗教场合以及工匠艰难繁复的镌刻工地,造成了文字跟语言的脱节。文白脱节使汉字产生了特殊的“超方言”现象,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生活中很多口若悬河而竟然目不识丁的文盲。上古曾经流行货贝宝龟的世风民俗,却未及形成体制完善的汉字系统。至于其后究竟是龟甲牛骨帮汉字出了头,还是汉字使牛骨龟甲长了脸,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研究课题。要对汉字历史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深入研究,才能最终揭开笼罩其上的神秘面纱。 不妨合理推测,先民早期的“笔”不过是信手拈来临时凑合的竹枝木棍。找些粗细不一的棍子蘸点靛蓝朱砂等颜料,一次至多只能写下一个字。而一旦使用这支笔连续写下一篇文稿,人们看见的就是一篇所谓的“蝌蚪文”。将汉字刻成方块并非圣人的决定或智者的选择,而是诸多自然因素综合使然。用竹木在沙地或树皮上写画非常适宜却不便保存流传,为了将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告诉大家、警示或教导后人,古人选择了以刻写为主要记事方式。但刻写难以使笔画圆转丰润,他们需要书写更为便利,传递更为快捷以及更加容易收藏的语言和思维载体。从春秋五伯到战国七雄,诸侯各国及各民族之间存在一种“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那时的语言文化交流大多是一种功利性碰撞,一如当年革命家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师夷之长以制夷最终推翻帝修反,时下全民学英语的目的应该也在于学习人类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取长补短。只有这样理解,才不会背离社会基本常识不至于有违科学道德。汉字是一种“意符文字”,只要能够传情达意,字形书写往往并不特别重要,至于读音,更是各行其是无关宏旨。基于自身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不同,社会各阶层可以根据自身的是非好恶去创制汉字。不同社会境遇的人对于相同社会事像会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度,文化价值观通过汉字表达出来也会大相径庭。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含有高低贵贱的社会等级之别,日常器用也能够显示身份地位。在使得汉字书写形式大大增加的同时,社会各阶层最终差不多将汉字调制成了五味杂陈不知其可的古玩堆。然而活生生的汉字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离不可或缺的思维工具,决不是用来装点门面可有可无的古董。古老汉字显得驳杂陆离,其中的文化意蕴并未被今人确切理解和恰当接受,时常看到听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研究成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西周金文时期开始逐渐成熟定型的汉字,已经具有社会普遍性特征,既能记事更注重表达感情、思想、观念。贵族在铜器上刻铸文字,不仅是记录一种事件,更是要表达和宣示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不仅需要天喻神知,尤其要令后人明白遵从。就像后来我们追求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不仅规定时人熟记,更欲令后代普识遍知。这种具有强烈表达意识和功能的符号系统,才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意欲凭借当代社会的文字价值观,对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现代阐释,利用形成不过百年的所谓“现代言说方式”,去解读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一种文化体系,是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的。我们时常为以往甲骨字片的大量流落海外而痛心疾首,但对于尚存手中的数万甲骨,除了早年难以企及的“甲骨四堂”,人们并不能理解和利用多少。现代科技跟传统文化根本不具可比性,岂能将司母戊鼎跟航空母舰相埓。甲骨文字作为一种文化衍生物,对它的语言学价值研究早已成果斐然,但进行文化学考察却是方兴未艾。学术殿堂不应被改造成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的“文化超市”,它的历史文化学或社会学价值亟待确认。

汉字构形理据研究发轫于春秋时期,仓颉是值得我们纪念和称道的圣人。战国时代为了利用六国文字,逐渐形成了汉字构形理论。完整的六书理论至秦代逐步成熟到后汉臻于完善。不理解古代辩证思维方法,难以接受具有数千年传统的汉字六书理论。所以越往后世六书理论越令学者感慨和迷惑。甚至今天批评周易蕴涵“封建迷信”,明天义批判中医言精义奥不够科学。其实汉字不像欧美文字主要是记录“音素”,蕴藉在汉字里的主要元素是“意素”,也就是社会文化元素。解读这种文化元素需要具备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汉字中的那些文化元素近百年来,不幸被误判为封建糟粕而备受贬斥。汉字活在日常生活当中让人“稍近益狎”,人们对流行了几千年的汉字产生了道是说非的勇气。未采用整体的系统方法去看待六书,在汉字研究中不谙古代思维艺术,就难免出现见仁见智、各执一端,产生类似盲人摸象的研究态势。清末以来有人埋怨六书理论不能解释个别甲金文字,殊不知六书理论自始至终是跟甲骨文金文无涉的。凭借后起的六书去蠡测先世的甲金文字,就像妄评爷爷怎么长得不像孙子一样。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深情说道:“对人类语言文字见解独到的人,必将如日中天。”要避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脱离抱残守缺的尴尬境地。研究六书可上溯甲金之源,下寻隶楷之流,参互考察,比较研究,而且必须以篆书为据。只能以六书探求文字,却不可据文字批评六书。既要采用共时性方法进行断代观察,也要借助历时性方法进行历史比较研究,这是汉字研究需要把握的基本方向。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

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腈,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语培养了这样一种追本溯源、层层推演的思想方法。眼是本,第二位的问题才是一只眼或多只眼的考量———那是关于眼的数量认知。眼派生出来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等概念,再转用或发挥作心眼、慧眼、开眼、天眼、钉子眼、打眼(放炮)、眼皮子底下等意思。 动词与系动词也是如此,华文里的“是”字。既是“to be”也是“am”,又是“was”,还是“were”,包括了"havebeen”、“has been”和"used to be”等。 组词造词也是如此,有了牛的概念,再分乳牛母牛公牛,黄牛水牛牦牛野牛,牛奶牛肉牛油牛皮牛角。这与例如英语里的cattle——牛、calf——小牛、beef——牛肉、veal——小牛肉、cow——母牛、bull或者0X——公牛、buffalo——水牛、milk——牛奶、butter——牛油……大异其趣。这些与牛有关的词,在华文里,是以牛字为本位,为本质,为纲,其余则是派生出来的“目”。这样的牛字本位,则难以从英语中看出来。 所以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礼、和、合、诚、信、廉、耻、勇……戏曲主题则讲忠、孝、节、义,读诗(经)则讲兴、观、群、怨。然后是自然、主义、理论、原则……有了仁,就要求仁政;有了道,就认定执政的合法性在于有道,并区分王道与霸道还有道法自然与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了义,就提倡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有了主义就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有了原则,就有绝对“不拿原则做交易”……这些文字、概念、命题,不但有表述意义、价值意义、哲学意义,也有终极信仰的意义与审美意义。华文注重文字——概念的合理性与正统性,宁可冒实证不足或者郢书燕说的危险,却要做到高屋建瓴与势如破竹,做到坚贞不屈与贯彻始终。在中国,常常存在一个正名的问题。训诂占据了历代中国学人太多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又是无法回避的。许多从外语译过来的名词都被华人望文生义地做了中国化的理解,中文化常常成为中国化的第一步。这产生了许多误读、麻烦,也带来许多创造和机遇,丰富了人类语言与思想。这里起作用的是华文的字本位的整体主义、本质主义、概念崇拜与推演法(如从真心诚意推演到治国平天下),与西方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理性主义和神本或者人本主义大相径庭。

  • 索引序列
  • 文化传播研究领论文
  • 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 国际传播领域研究现状论文
  • 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研究论文
  • 汉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