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 微信文化研究论文

微信文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微信文化研究论文

微信与生活我们温柔的沉陷在微信中不管承认与否,微信已经悄无声息改变了社会群体的社交方式。不善言辞的青年人却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交”能量。微信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饭,睡觉,甚至在上厕所时,仍辛勤地刷着微信,每一分,每一秒都与朋友圈紧紧地联系着,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在刷微信的同时,微信也占据了你。晚上睡眼惺忪,昏昏欲睡,却必先要摸到手机,打开微信,刷完朋友圈后再安然睡去。所以有人戏称,倘若马化腾宣布微信24小时后下线,在这24小时内,极大一部分人的精神将会崩溃。微信肆无忌惮的解构着青年人的社交方式,微信是一场技术革命,不仅仅颠覆了社交方式,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微信技术被演绎为观念,革了我们思维上的命。秀恩爱,晒自拍,晒累晒忙,晒深度链接,电影《楚门的世界》所演示的现象在这里似乎变得相反,人们乐此不彼的争相在朋友圈中表露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以换取他人快速的赞和评论,借此满足自己脆弱的存在感。尼尔?波兹曼毫无疑问是一位洞见深刻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娱乐至死在当下似乎正逐渐变为现实,娱乐至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思维至死。我们借微信扮演着自己思维很忙的假象,微信上涌显出无限的碎片化信息,或心灵鸡汤,或所谓的政治解读,类此种种,我们来者不拒,贪婪地汲纳着这一切,当最终心满意足的关闭微信,脑海中却是空浮一片,在思维忙碌的背后隐匿的则是思维的浅薄庸俗,然而它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拽拉着我们继而复始。法国社会学家丹尼尔.戴扬告诉我们:“新传媒并不会自动产生传媒新公众,新传媒甚至常常被用作限制公众形成的工具”。在微信影响下,新闻讯息传播扩散得更为迅速,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在微信上数以万次的转发下,很多的社会悲苦,贪污腐败,不公冤屈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及伸张,这使得每个使用微信参与转发的人得到了难以名状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自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了一份绵薄力量,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公民意识已经完善?美国公共新闻学的重要理论家詹姆士·凯里在《新闻与公众对话》中说道: “公众就是一群聚合在一起讨论新闻的陌生人,”徐贲先生说:“民主社会的公众并不仅仅是由偶尔发生,继而很快消失的传媒事件动员而产生,而是在民主制度所保证的经常而持续的公共生活中一以贯之地存在和发挥作用。”民主社会意义上的公民显然具有很明显的特征,即知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公共行为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是,公民意识的深刻一定是体现在对实际生活中公共事务的参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手机网络上。微信的出现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带来便利的同时,这会不会严重削弱了人们在实际中的公共参与意愿?在微信的极速转发下,在朋友圈的热络讨论下,最终网络影响着纸质传媒,事件得以在现实中公共传播讨论,并最终得以妥善解决,这一切看似我们已经在积极地参与着社会事务。但实际是,我们类似懒汉行动主义者,将社会悲苦,贪污腐败,不公冤屈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转发出去。我们做的只是耗费一点点手指力气,将这些东西的思索交付给社会媒体,这些东西背后深层次的产生原因等与我们无关。在缺乏实际中事务的参与状态下,我们只能是戴扬所定义的“即逝公众”,安于媒体的操纵(在民主不完善的国家,媒体缺乏相应的自主),缺乏真正的持之以恒的思考力和判断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胜其数,我们在微信上不停地转发,我们深深地满足,然而这些丑恶仍旧周而复始,但这不是我们的事,我们温柔的沉陷在其中,乐此不疲。

几时需要,我可以帮你哦,绝对原创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适可而止,不迷恋

微信语言研究论文

新浪教育[微博]讯 如今短信、微信、微博等融入人们生活,短小精炼的写作能力备受推崇。如何用最少的字数、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我笔写我心”?人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廖昌燕、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高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徐南南做客新浪微访谈,围绕“处理具体事务”主题介绍微写作技巧,解读优秀微作文评价标准。以下是微访谈实录,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查看全部问题】 【活动及投稿地址】问:微写作有哪些主要形式?怎样才能把微写作写好? 答: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2、 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3、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4、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问:微写作有没有一定的标准?还是只需围绕主题随意发挥? 答: 微写作肯定是有标准的。不应该随意发挥,主要还是针对题目的要求来写作。问 :微写作的"微"怎样理解?答: 关键在一个“微”字。微写作可以理解为“微型写作”,微写作是短小而精炼的表达,是运用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述观点、抒发情感的写作。问:请问微写作使用什么文体比较好? 答:没有固定的千篇一律的文体,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表达方式。问:我的妹妹今年要高考[微博],经常上微博发微信是不是对提高微写作水平有帮助?有没有推荐阅读的材料或者参考书呢? 答: 学生适当的通过微信、微博表达看法、交流情感、解决问题对微写作会有帮助。比如有一个题目:同学考试受挫,让你用短信给予安慰、帮助,这就是用微写作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如果平时有这方面的经历,对他的微写作当然有好处。问 :什么样的微写作算是优秀的文章? 答:好的微写作作品在创意新颖、思想深刻、语言的锤炼、修辞的运用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应该说微写作是一种具体而微、简约而深的写作。问:我觉得我写很少一段儿文字能写的很好,可是写整篇的不行。我应该怎么调整一下呢? 答:你可以做一些篇章组合的练习,可以从篇章的构思、行文的脉络等方面练习,也可以分文体专项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等。问:要想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我觉得平时应该多观察,多思考。老师是如何看的? 答:你说的很对。平时的训练可以和阅读结合起来,比如说仿写句子、仿写片段,比如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都是很好的训练途径。问:微写作会不会让传统的写作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没有内涵呢? 答:不会。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写作都要求我们要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微写作贴近现实生活,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微写作也讲究思想性、思维的敏捷,语言的精炼。应该说微写作可以丰富传统写作,与传统写作形成互补。问:怎样的作文逻辑才是正确的? 答:微写作逻辑性不是特别突出,但要有层次性。比如,写倡议书就要有倡议的缘由、目的,以及呼吁和希望,解决问题的方案等。问:微写作多少字为宜? 答: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关键是要把话讲清楚。字数的多少以内容表达准确、清楚为宜。问:如果在微写作中要表达的想法很多,那应该如何在规定字数内尽可能清晰地表述出来,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答:微写作中的“微”字强调短小,这意味着写作时不能拖泥带水,语言要简明。微写作强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因此写作时要直入主题,针对作文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问:既然说为写作,那么请问一下老师,一字诗《网》(内容也是一个字“网”)怎么解析欣赏? 答: 北京高考微写作的目的不在于赏析作品,而在于贴近现实,解决具体问题,表达观点,抒发情感。问:微写作对文采文风的要求高吗?与长篇作文相比微作文的评价标准有什么不一样? 答:对文采的要求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要求语言精炼,有特点,有个性。问:呼吁倡导类的作文会有格式要求,格式占的分比重大吗?答:一般没有格式要求,但是如果了解这类文体的特点,比如这类文体一般需要写什么内容,这会有助于提示或启发你写作的思路。问:微写作评分标准是什么?答:这里不谈评分标准,只说评价标准:1、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有创造性。2、语言准确、简明、合理、得体。3、针对具体情境,符合写作要求。4、鼓励写作风格多样化、个性化。问:请问微写作高分技巧,谢谢! 答: 贴近现实,表达观点,抒发情感,解决问题,语言精炼,多方面训练,就可以提高。问:不否认微写作或者微文学更生活化,更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工具化,但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演变过程,学生在微写作方面会不会受到不好地写作习惯影响,又该如何去引导? 答:学生的写作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正常的。语文教育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应做哪些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多角度的观察社会;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写作教学中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都是有用的。问:什么样的微作文才是优秀的呢?有怎样的评分标准呢?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答:用最少的字,最快的速度,最精炼的语言,最明确的表达,做到“我笔写我心”。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做到多读书,对身边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问 :作文中画龙点睛的话能否加分? 答:画龙点睛的语句若符合作文的要求,是可以加分的。问:人大附中对考生作文什么要求? 答:人大附中对微写作的要求一般是,要从题目的要求入手,或解决问题,或表达观点,或抒发情感,语言上能有自己的特点,精炼完整的按题目要求来完成任务。问:微写作与一般的写作有什么区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没有通行的技巧? 答:微写作的特点是贴近现实,短小精悍,操作简单,自由多样。强调学以致用,解决身边问题。写作时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写作的目的、对象,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问:我觉得微写作重在立意,言人所未言,角度比风采更重要。请问两位老师,如何用几句话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提高文字得关注度? 答: 微写作的语言比较重要,要根据题目的意思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语言特色,抓住读者的眼球。比如,在句式的运用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都可以展示你的特色,显示你的语言精彩之处,达到吸引人的目的。问:北京今年高考语文微写作题目是“处理具体事物”这个主题吗? 答: 不是。高考语文微写作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不只是“处理具体事务”,还有“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等方面的内容。问:有很多事实想呈现的时候,怎么浓缩成140个字,又能把事情说清楚呢?答: 加强语言运用训练,用最精炼的话,来描述事物,阐述自己的观点。问:微写作能不能写成诗歌,流行歌词等形式?答:视情况而定,主要看题目要求。比如,题目中对语言要求有鼓动性,那么语言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微写作比较看重语言表达的特点。问:如何在微写作时代拒绝浮躁,保持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答:有一颗不浮躁的心、清醒的头脑,有辨识能力,多读书,多角度观察社会。问:微写作时今年新增的考试内容,请问应安排多长时间答题比较理? 答:一般10分钟,不能太长时间,以免影响大作文时间。

说话技巧:先端正说话态度。良好诚恳的态度,才能使自己的语言犹如春风细雨一般,叩开别人的心扉,滋润着干涸的心灵,激发人的斗志,增长人的勇气。多激励别人。多说一些激励别人的话,肯定别人的能力,那样才能让别人感到兴奋,于是产生一种壮志未酬的情怀。给别人信赖。给人充分的信任,便给人十足的勇气和力量,能让正在沉沦的灵魂得到拯救,能让绝望的心燃起信心和希望。不要恶言恶语。口出恶言,只能激起别人的反感和抗拒,给人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让人心灰意懒,觉得世界上没有人会相信自己。不要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会像钉子一样,扎进别人的心里,在别人的心里划上伤痕。即使伤口愈合了,也会留下抹不去的痕迹。改变粗暴的说话方式。不要轻易下定论,胡乱地进行指责,说话之前要三思。一句粗暴的话,可以毁掉一个原本良知尚存的心灵。每个人都喜欢听那鲜花般的良言,尽量多说些赞美别人、鼓舞心灵的金玉良言。1、说话过程中要保持两个基本原则(1)观点对错不判断我们在说话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心里判断对方的观点,其实每个人的观点,只是对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很难做出谁对谁错的判断,之所以要判断,是因为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有一套自己的处理事情、甄别是非的价值观或方法论,它不能代表别人,更不能代表真理。如果边听边判断,就会对说话者在心里定格,也就难免会在谈话中带有情绪、言词上的不良表现。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细心的倾听完其表述,才会知道事情与观点的原委,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也许对方能给你带来一套全新的观念或创意。抱着将要发现新大陆的心态去倾听,他(她)会兴致勃勃。(2)充分的尊重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也是不同的,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与人交流,这是产生尊重的基础。尊重能保持你在交流中的良好姿态;尊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可敬;尊重能让人向你展示到心灵最深层。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2、尽量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在交流中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会比使用否定性的词语效果更好。因为使用否定词语会让人产生一种命令或批评的感觉,虽然明确地说明了你的观点,但更不易于接受。3、换一个角度表达更易接受汉语是世界最复杂的语言之一,这种复杂性,也说明了它的丰富多彩,同样的一种观点就会有多种表达的方法。我们在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妨深思三秒钟,也许会生成更精彩、让人喜欢的语言。4、运用好你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包括身体各个部分为表达自己观点而配合的各种动作。文字、语调、肢体动作构成了人交流的一个表达系统,只有各个部分完美的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交流时文字、语调、肢体动作等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字占7%,语调占38%,肢体动作(语言)占55%。5、寄予希望比命令更有效命令式的语言能给人以歧视、不尊重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削弱人的积极性,有时还会让人反感,产生这样的感觉,自然会对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你必须在五天内完成这项工作。”变成这样的说法:“依你的能力,相信你会在五天内出色的实现我们的目标。”这种表达交流方式,在工作中的效果是最显著的,要养成这样布置任务或工作的习惯,不但不降低你的权威,反而会更大提升你的魅力。6、一语概全最伤人说话就事论事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很多时候人们说话时,就会把意思扩大化、深层化。如,孩子在倒水时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家长有时就会说:“你天生就是一个败家子。”想一想,就打碎一个杯子,就把人定性为败家子,这与文化大革命有什么区别。换一种说法:“没关系,以后注意,你能自己倒水,说明你在成长,我们很高兴。”切记,从观念上不要给任何人下结论;从语言上不要给任何人下定论。事情是变化的,人也是在变化,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每件事都有积极的因素,就事论事,决不概全。

元技巧说话技巧的话 那就是针对人心触动她的弱点 然后根据它需要什么 然后朝着哪一个方向说哈

2014年,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在微信中挤地铁,在微信中工作,在微信中吃饭,在微信中旅行。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每一个社会话题或者明星八卦。微信原本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到头来却无情地撕碎了我们的生活。为朋友圈而活2014年微信应用产业峰会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4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刘瑞生看来,微信热并不奇怪。微信是完全基于移动网络的社交工具,而它的用户基础又来自数量庞大的QQ用户以及手机通讯录,高黏度是它的特性。因此,用户也更容易形成圈子性的交往。相较而言,微博主要是一个被意见领袖所主导的传播形态,它更像是一个舆情热点的发布平台。“正是因为微信是一种强关系的链接,人们在微信上发布消息,往往希望获得一些反馈,无论是点赞还是评价。”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副研究员祝卓宏说,“响应的人越多,刺激的强度越大,就会逐渐形成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强化这种行为。”典型的例子:无论饭前饭后都必须照相的,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的,看到名牌就要合影的……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那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记忆中的一段旅行经历,则让人不得不感叹朋友圈里的“本末倒置”。当一群朋友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从进门起,同行的一个伙伴便连连抱怨Wi-Fi问题,一路都在“整治”,当Wi-Fi终于连上,他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

研究微信步数的论文

微信运动计步是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计算步数。 换言之,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微信是怎么知道我们走路的步数:手机手环里面,它一般是用一个非常小的芯片,叫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这个传感器可以测量手机或者是手环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然后通过这个加速度的值进行一些算法的运算,然后统计就可以知道大概可以测出来走路的步数。

那么这种传感器是怎么知道我们走路的步数的呢?

有一种特殊的材料,叫压电陶瓷材料,根据作用在上面的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形变,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的变化,就可以通过作用在上面的力来测量出加速度,然后通过加速度能够判断出这个人是走路的时候,他是在哪个方向进行运动,或者说频率大概是多少。

传感器怎么分辨手晃和走路的区别的呢?

人走路的时候,频率一定是在某一个范围之内的,比方说一秒钟跨出多少步,或者说一分钟只能走出多远。如果人的手拿着手机在晃的话,第一个晃的频率会非常的快,第二个拿着手机晃的时候,加速度变化是比人在走路的加速度变化要大的多的,基本上通过这两个方面,能够判断出来到底是人拿着手机在晃,还是真正的一个人在走。

首先,微信运动记的是距离还是步数?其实这一点,用生活中的案例就可以证明,比如我们坐地铁或者公交时,我们开着微信,你会发现,步数基本不增加,这说明了啥?微信运动并不是通过计算距离来换算成步数的,而是直接感知我们走的步数来记步,由于我们坐在地铁或公交上是不动的,也就是没有走步,所以步数基本没有变化。那么,既然是记步,那么计步原理是啥?其实,微信运动的记步功能,主要还是靠手机内置的振动传感器来实现,更高级一点的手机采用的是协助处理器,也就是芯片,这种芯片的记步精度更高。记步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人在走路或者奔跑的时候,人的中心是会发生偏移的,而携带在人身上的手机通过内置传感器或者芯片,可以对这种中心偏移的次数进行计数,也就是记步了,然后转化成计步软件里的具体数目展现给用户。微信运动步数是不是越多越好?经常有人攀比,说自己今天微信运动又走了多少步,似乎步数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医学数据表明,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在2000大卡左右,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消耗1700大卡左右,多余的300大卡就需要通过运动来进行消耗。一般走路1分钟会消耗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消耗2大卡。那么也就是说,要消耗掉多余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

过去很多计步软件都是通过简单的重力感应来计算步数,也就是手机每震动一次,就算走了一步,因此不少网友用摇晃手机的方式来“作弊”,给自己增加步数。但是随着计步软件算法的提升,以及手机内置传感器的增加,这种简单的作弊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现在微信等主流的计步软件是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的组合,来计算出每天走的步数的。

其中陀螺仪可以测量出手机的角度,从而检测到人体重心的偏移。当人在行走的时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机是会随着运动而出现角度偏移的,当陀螺仪检测到持续而且有规律的角度偏移时,手机就会开始判断用户正在走路。

陀螺仪还可以用于判断用户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由于骑车的过程中相对行走或者跑步时,人体的姿态更加平稳,重心基本上不会发生偏移,这时陀螺仪收集到的角度变化更小,所以比较精确的计步软件不会把骑自行车也计算到步数当中。

而加速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当人走路时,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非匀速加速度,和骑车时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轻松判断人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

更加精确的计步软件还会利用GPS来定位人的运动路线,然后计算出平均时速来判断走路、跑步还是骑自行车的状态,毕竟相比走路和跑步,骑自行车的速度要快得多。

虽然现在手机的传感器已经非常丰富,计步软件的算法也更加严谨了,可以判断人究竟是在走路还是在骑自行车。但是人体每天的运动是非常频繁的,因此难免还是会出现步数漏计或者错计的情况。

本着 健康 的理念,如今非常多的手机APP都具备计步功能。在手机计步方面,微信运动应该是最多使用的手机计步软件。苹果APP曾经有一款叫做【我的小目标】的软件,如果能达到每天10000步以上的运动目标,可以换取金币兑换奖品。为了凑够每天10000的步数,大家想出来各种奇葩招数。

究竟手机是如何计算我们每天行走步数的呢?这还要从手机硬件说起。

现在智能手机内部都会配置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感应硬件,而步数正是依靠这些感应器对我们携带手机过程中的各类活动数据进行监测,然后由手机软件通过分析、计算得来,是不是挺神奇!

陀螺仪: 可以测量出手机的角度,从而检测到人体重心的偏移。当人在行走的时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机是会随着运动而出现角度偏移的,当陀螺仪检测到持续而且有规律的角度偏移时,手机就会开始判断用户正在走路。

加速度传感器: 可以判断人在不同走路位置时的加速度变化,从而计算我们的活动。例如:当人走路时,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非匀速加速度,和骑车时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轻松判断人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

还有一种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材料,根据作用在上面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形变,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变化,通过作用在上面的力来测量出加速度,然后通过加速度就能够判断出人在走路的时候,他是在哪个方向进行运动,或者说频率大概是多少。

相信大家都跟我有过同样的疑问,每天10000步相当于走了多长的距离呢?

其实这与个人的身高有很大的关系。身高米和身高米的两个人,每一步的跨度是不一样的。通常,按照部队齐步走的跨度,每一步的距离为米,那走10000步的距离应该是7200米左右。

科技 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如今的人已不再为温饱发愁,反而担心更多的是自己的身体 健康 ,随之,各种运动 APP 应运而生,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热衷于在票圈炫耀发自己的运动数据,步数过万貌似已成为一个硬性标杆,如果有谁给自己的微信运动点了赞就会开心的不得了,那手机到底是如何计算我们每天走了多少步呢?

之前 科技 没那么厉害,大部分手机都是通过简单的重力感应来计算步数,简单来说就是手机的摆动频次 ,所以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步数数据更好看,就拼命的摆动手机,通过作弊的手法来欺手机。这不就违背了运动的初衷了么。

随着 科技 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大部分计步 APP 都是采用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来获取用户步数的,相比之前的重力感应,该方法更精准和科学。陀螺仪可以计算手机的便宜角度,走路时装在口袋中的和手机会持续的出现偏角;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获取用户的速度数据,一次来判定用户是在走路还是骑车或者开车。

最后的终极杀招就是 GPS 了,GPS 可以实时计算出你的运动轨迹 ,因为走路的速度和骑车与开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当你在一定时长内的运动轨迹过长时就说明不是在走路。所以如果采取 GPS 来计算步数的话是相当难作弊的。

最后提醒大家,我们运动的目的是保持 健康 的身体,而不是为了那一组组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如果为了攀比和虚荣而采取作弊的方式,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其实,不管是手机,还是其他有记步功能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

目前电子产品的记步都依靠一个传感器完成(原谅我真的是忘了叫啥……),这种传感器通常是一个很小的长方形,结构上就像一个四角都有弹簧支撑的方片,一旦有震动,方片就会跟随手机一起震动,再用软件对方片的震动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手机的震动数据。

也就是说,手机记步系统就是靠检测手机震动工作的,只要是一定方向、一定强度、一定速度的震动,都会被手机检测,进入计算。

记步装置的软件模式大概是这样:

当软件检测到一个超过阀值的震动时,会记录这个震动的方向、振幅等数据,如果后续检测到多个时间间隔大致相同、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震动方向大致相同的震动,就判定手机持有者正在步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一开始走路的时候,手机记步器的数字并不上涨,但在我们走了几步之后突然有一个大上涨的原因:之前数据停止时,软件在判断是否要将当前状态记作步行。

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准确,如果哪天想要微信晒晒步数,放上一首电音抖抖腿,几百步就有了……目前,人们也在寻找更好的记步传感器,并持续改进记步设备的软件机制。

1评论

二言三拍 02-22 23:44

67赞

这个功效害苦了不少网友,有的建了微信群,步数最少的人要发红包,原意是督促大家多走动。

也有人被领导发明,比如保险业务的曹先生,平时都要在外面跑。有一次他偷懒在家里睡觉,结果“微信运动”记载的步数只有300多步,领导就靠这个发明了端倪。

那么运动步数是怎么计算的呢?

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

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实验1:计算的是步数还是距离?

小方和小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小方携带iPhone6手机,小陈使用运动手环。小方小碎步前进,小陈则大步流星,行走15米的既定距离。小方用了30步走完了15米,小陈只用了20步。

而手机上显示的数据,小方走了34步,小陈走了17步,与他们自己默数的步数相比,误差在4步以内,基础准确。

结论:微信运动确实是计算步数,与距离无关,也与步伐大小无关。

实验2:斜坡陡坡、上下楼梯怎么算?

楼道阶梯一层9步,小方走完一层,转角再上了一层,共走了18步台阶,再加上转角走了2步,小方共踏了20步。而小方手机上显示增加了22步。斜坡实验得到的数据也基础类似。

结论:计步数据不会受地形影响。无论是走路还是爬楼梯,都是走一步记一步,误差基础在2步以内。

实验3:真的可以作弊吗?

在坚持原地不动的情况下,小方、小陈手上分离拿着iphone6手机和运动手环。确保数据稳定后,他们开始一起动摇手机与手环。在20秒的相同时间内,小方摇了12下,小陈摇了11下(一个来回算1下)。再看微信运动中的数据,小方多了28步,小陈多了24步。除去可能出现的细微误差,摇一个来回,在计步器中被计作了2步。小方摇了12下,从数据的呈现来看,相当于走了24步左右。

结论:来回甩动手机或是手环确实能增加步数,“作弊”一说确实可行。

由此看来,“微信运动”记载的步数还是存在一定误差的,比如手机偶尔没带在身上,或是刻意地去摇手机等,都会改变数据,这样记载下来的步数也就不准确了。

医生告知你

饭后走路1小时以内对身体最有好处

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在2000大卡左右,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耗费1700大卡左右,过剩的300大卡需要通过运动来耗费。

走路1分钟会耗费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耗费2大卡。

那么也就是说,要耗费掉过剩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

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效受到损害,影响 健康 。

5评论

天边4 02-23 11:27

9赞

前段时间我也亲身测试了这个问题。当时我坐副驾驶座上,车子开动的时候就左右摇动手机(类似于手机摇一摇),幅度大概十厘米左右,测试了3次,每次3分钟。发现步数的计算和 汽车 速度没有关系,而是和摇动的频率有关,基本最快可以一秒钟摇2到3次,再快的话步数反而增加得慢,估计是判断步行不可能那么快。另外停车的时候步数基本没增加。后来我改成在大腿上轻轻磕手机,发现这样不仅省力,而且步数增加得更快。估计是因为有规律的震动,更符合判断。

经过测算,每小时大概可以摇出5000步,一天几万步不是问题。以后坐个公交车也可以发朋友圈装逼说“今天陪女朋友逛街一天了”

3评论

青史成灰 02-25 10:17

37赞

所以一段时间,每个人为了霸占封面疯狂走路、刷步,然而有时我们却发现你跟好友一起走的路,最终你却比他步数少,这是为什么?或者你想通过跑步来增加步数,但是底有效没?下面我们亲身试验告诉你答案。

test 1走相同路记步不一样?其实全看命

一人拿两部手机,测出来的步数肯定是一样的?如果你这么认为就错了,下面就看看我们的第一个测试,同一个人同一个姿势拿着手机,通过两组测试,结果略显尴尬,真是次次不一样啊。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

测试过程:

1、用微信运动记录步数进行统计;

2、同一人将两台苹果手机同时拿到手里,开始走路运动;

3、记录两组步数,最终得到数据进行对比。

第一组B获胜,第二组A获胜。

测试结果:

两部苹果机微信运动的测步数据

显然每一次都不一样还没有规律

第一组走下来,相同姿势记录的手机A比手机B步数少,而第二组却变成了手机A比手机B步数多。两部手机走的路程相同,记录的却不一样,这就说明我们平时的微信运动不太准确,而两组谁多谁少也不稳定,看来朋友圈拼步数的我们,命运也不能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test2 相同路你的步数多?可能因为腿短

都说腿长走的快,那么腿长的人记步就会比腿短的人多吗?为了得到答案,我们找了一个萌妹子和一个长腿欧巴进行对比,萌妹子身高160cm,长腿欧巴身高185cm,经过测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拭目以待。

参与测试的萌妹子妹子和大长腿欧巴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

测试过程:

1、打开微信运动准备计步;

2、两人分别拿手机一起走路计步,所走路程一样;

3、通过两组走路运动测试,分别记录两次步数,得出最终数据进行对比。

第一组萌妹子赢114步第二组赢76步,小短腿完胜。

实验结果:

经过两组测试,微信运动记录下的步数

每一组都是萌妹子占优

看来如果走相同的路程,大长腿并没有优势

test 3 跑步比走路记步多?真相让你哭!

关于微信记步的第三个测试,有人提到过如果我是在跑步,计步结果比走路多还是少呢?我们这次也测试了一下。平常生活中大家一般都是慢跑,如果你跑步达到了竞技速度就另当别论了,因为记步时,你手机摇晃速度过快会不被当做步数统计。

测试准备:一部苹果机。

测试过程:

1、打开微信运动准备计步;

2、首先走路,然后慢跑,两种运动保证路程相同;

3、走路和跑步共进行两组,然后收集数据;

4、通过两组的运动,分别对比走路、跑步微信运动内的步数,进行对比。

两组走路均比跑步步数多。

试验结果:

第一组走路步数比跑步多457步,第二组走路比跑步多252步,可见在相同距离下,走路比跑步的记步要多。当然也有可能跑步过快,一些步数没有被手机记录,所以如果你打算刷步,就安心的走路吧,跑步又累又不见得能多刷几步。

test 4 安卓机测步输苹果机 怪安卓系统喽

微信运动支持苹果系统,但是不支持大部分安卓系统,安卓系统想要通过微信运动来记录步数,则需用第三方软件,比方咕咚、乐动力等APP。所以这次安卓机PK苹果机的测试,我们用咕咚运动来记录步数。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一部安卓系统手机。

测试过程:

1、准备好所需手机,并安装好咕咚运动软件;

2、将三部手机同时拿在手里,开始走路测试;

3、第一组计步6000步,第二组计时10分钟,分别记录数据;

4、通过两次记录,最终得到数据。

苹果步数明显最多。测试结果:

我们发现苹果手机的咕咚软件记录步数一个是6494步,一个是6503步,两者相差不远跟比实际步数多了近500步,而安卓机内的咕咚软件仅记录了4065步,比实际走的步数少了两千步,可见安卓机计步非常不靠谱。

苹果手机装有三轴陀螺仪等仪器,他可以根据人身体的晃动等体现你的运动状态,仪器比较科学所以测量出的步数也更精准。而安卓系统手机可能技术有限,在计步方面跟苹果手机有一定差距。

微信刷步技巧 总有一款适合你

简单体力型:摇一摇

第一种让你微信步数扶摇直上的办法是用手代替脚,拿着手机疯狂的摇一摇,这种办法最原始,最简单,也不需要多介绍,只要你拿起手机就立竿见影,想摇多少就摇多少。

省事技巧型:摇摆器

相比摇一摇摇摆器要省事很多,不需要你出力就能把步数增加。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运动手环绑定好你的手机,准备一个摇摆器,增加步数全靠它了。准备好一切后,把手环的核心部件绑到摇摆器上,最后就是摆动摇摆器。

摇摆器摆动速度不会很快,但是你的步数可以稳步增加,这种办法一是不用出力,二是解放手机。可谓两全其美。

或者用招财猫,原理相同。

但是随着微信运动的发展,万能的某宝上已经有了直接放手机的摇摆器。

省事偷巧型:阿猫阿狗

这一种办法也不需要自己出力,但是需要自备阿猫阿狗,把运动手环绑到它们腿上,剩下的就是监督它们运动好了。但是唯一缺点就是不稳定性,如果你们家是一只懒狗狗呢?也许最后并不能得到多少步数,还不如用其他办法来得快。

不过,微信运动排行榜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倡大家多运动,如果只是盲目的攀比,那就失去了运动本身的意义。

6评论

象家小译 02-22 13:37

301赞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

应该是手机里内置了震动传感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这个应该就是原理,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于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哈哈,看到这原谅我忍不住笑了~

160评论

Plutonian 02-23 00:01

15赞

最直接的,就是获取“计步传感器”的步数。智能设备中通常有一个传感器叫做“计步传感器”,可以记录步数。当然,这是一些智能手环,低端手机用的办法。高端一点的智能设备为了记录准确,可靠,具体就是防止多记,少记,作弊(放洗衣机,手拿着晃)等。从硬件层上讲的话这些运动数据会由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角度加速度传感器(有时候也用地磁传感器,GPS)反馈给处理算法,算法会处理这些数据,剔除掉不是真实步行的数据,并记录有效的数据。软件层就是算法的设计。这一点上个人觉得华为和小米都做的不错。

最后以上回答为本人自学习得,若有不正烦请指出,鄙人自当潜心受教。

1评论

Augen 02-23 15:00

3赞

应该是使用的陀螺惯性导航方法。也就是利用陀螺测量手机的加速度,如果对加速度进行两次积分可以估测距离,如果对加速度进行监测并把绝对值较大的加速度认为是在摆动腿部,就可以进行计步了。

评论

什么这个那个啊 02-23 12:50

7赞

我只关心一个问题:你计步目的是什么?我为了保持体重,每天快走一万步,坚持了近两年,体重一直保持在65kG,同时也在支付宝捐步种树做公益,感觉非常好!

所以,为了 健康 计步这才是初衷!

评论

热爱范儿 02-23 12:27

5赞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手机中会配备一颗协处理器,主要记录一些需要长时间需要记录、监控的数据,搭载协处理器的好处是可以降低中央处理器的功耗,从而达到省电节能的效果。

手机计数的基本原理是走路时会先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再有一个向后的加速度,根据身高体重调整这两次加速度大小和时间间隔的阈值就能统计步数,当然还有很多优化的细节。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评论

我爱你139762798 02-26 08:36

1赞

我木用过,每天忙的要死,哪有心情拿个手机看步数!运不运动关键在自己,一天到晚的搬砖,做着沉重的体力劳动,这是不是运动,这个时候我能拿个手机计步吗?劳动者最光荣,但为了什么排行榜而去运动,我才不会去做呢!努力为自己,加油!为了我活得更好!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

应该是手机里内置了震动传感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这个应该就是原理,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于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哈哈,看到这原谅我忍不住笑了~

现在好多的平台都有步数记录功能,如微信、支付宝、微博都有这个功能栏,一方面提倡大家多运动,另一方面则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之间增加互动,也与平台增加粘性。

所以有的人为了使自己的步数更多或者排名靠前,也会采取一些小“手段”来增加自己的步数。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手机到底是如何来计算我们的步数的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的是这种计步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它是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组合来工作的。那么他们都有什么做作用呢?

陀螺仪,可以测出手机的角度,从而感应到人体重心发生了偏移。当人体发生运动行为时,手机就会根据运动的行为而出现角度的偏移。那你可能要说只要我动,它都能算作计步吗?当然不是,如果可以那我们每天的步数就可不止于此了。只有陀螺仪感受到持续而有规律的角度偏移时,它才会开始判断用户是在走路。

加速传感器,是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感知运动模式从而判断运动行为,根据加速度的不同来计算我们的活动。比如,走路,跑步,骑车,它的加速都不同,所以加速传感器这时就用来判断我们到底是在走路还是在做其他活动。

现在计步功能扩展的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停留在记录步数那么简单了,还能记录运动轨迹,从而绘制出你的运动地图。

早期的手机是通过重力它是通过重力感应器来进行计步的,所以一开始时候并不是那么准确。近年来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增加了很多,比如陀螺仪,加速传感器等等,这些综合来计算你的步数。而这其中,陀螺仪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手机就可以根据之前定位的地点和陀螺仪检测的运动速度和时间和方向,推算出当前的位置,来达到暂时定位的目的。通过因为手机角度的变化,陀螺仪是会有感知的,所以觉得你重心变化了,就开始计步了。

同样的,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如何判断你是在走路,还是在做其它的运动,比如骑车,因为不同的偏移角度,所以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软件来判断的。

另外加速传感器也一样,走路的速度和骑车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搭配这几种传感器才会更加准确。

所以你用什么软件来记录你每天的步数呢?

手机是如何计算每天走的步数?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都非常的好奇,那么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手机是如何计算每天走的。

手机内部有一个震动传感器和协助处理器,这个就是手机用来计算我们每天走路的根本方法,还有一些元器件也在帮助手机来计算我们走路的不算比如说有陀螺仪,重力感应器等等,当我们手机中有这些功能的时候。

我们带着手机在路上走的时候,人的中心都会有上下移动的情况,那么这时候,传感器和协作器就会感应到我们运动的布数,还有就是微信运动确实计算步数的,但是和我们平时走路的步伐大小关系很小。

主要是手机通过重力感应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和算法结合,识别你是否在运动。

其中最值钱的是算法了,有的是三轴的,有的是6轴的。每一家都公司都有自己的算法,当然啦,其实也不是很艰难的算法,有一些公司不像自己做,还能买回来。

这些算法,是研究人员穿上带有很多传感器的服装通过多次测试得到数据和模型,然后再做出来的,也不是很容易的。

计步器最早是由意大利的伦纳德·达芬奇想出来的,但是要实现的话,就在当时的150年后的1667年,做出来的。当时的计步机器比较简陋,主要是机械式的。

至于,骑行或者是其他运动,人体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那么手机或者是手环就会有不同的摆动方式,然后手机就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识别这到底是哪一种运动,然后做记录。

骑行、游泳、跑步的运动模式不一样,算法模型也是不一样的,传感器的数据也不一样。所以手机才能识别你在干嘛。

虽然,现在的算法比较先进了,但是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的~

手机计步和手环计步的原理应该大致相同,都是通过陀螺仪或者加速度传感器这一类的传感器设备,手机的传感器感应到有重力变化或者有加速度的变化,就会通过手机内部的算法进行精密的计算,算出步数后展现在手机上。而走路和骑车的重力或者加速度的数据存在差异,于是算法就通过辨别这些数据,然后进行计算和记录。

微信自媒体研究论文

我可以帮你的,需要的话见信请留言

做自媒体行业还是很有发展的,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去看一些自媒体的文章或者视频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所以企鹅号大力鼓励一些人去做自媒体

现在自媒体不像开始那么好做了,少不了平台的扶持,否则起步太难了企鹅号2020年新政策在推动内容变现能力上的加码令创作者惊喜。将在线直播和短视频电商纳入“春风计划”,一方面鼓励拥有10000+粉丝的账号申请内测直播能力,直播打赏收入实行100%分成;另一方面面向短视频电商放出10亿流量扶持、开店零成本、佣金100%分成

当前以长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SNS应用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凸显,已成为当前我国媒介生态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梳理自媒体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媒介发展脉络的角度分析,得出自媒体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新阶段的产物,是平等传播权的产物,是媒介资源转移的产物,最后从四个方面描述了自媒体未来的变化:一是正成为传播内容的最大原创来源,二是正成为优秀传媒人才聚集的平台,三是正从个体单位变化为多元的新型媒介组织,四是正成为社会关系的新型聚合渠道。作为新媒介形态的自媒体还存在生态规则不健全等问题,但任何新生事物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自媒体也不例外。自媒体在内容生产、经营等方面都正在对现有媒介生态产生变革性影响。换个角度看,自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基于社会属性的“点对面”传播模式,是扎根在现实社会关系之上的一种信息传播网络,这种网络是众多原子化网络交错构成的扁平结构,既是一种信息传播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换句话说,自媒体的这种传播模式是有生存根基的,下一步的发展值得观察。

利用微信的研究论文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以下是以下微信为话题的相关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作文一妈妈如今怎么也离不开微信了,她每天拿着ipad看微信。去店里吃个饭也得拍下照片,传到微信上。妈妈的好友还会把每天吃的饭菜拍下来上传微信,就连我也会时不时地偷偷刷屏看微信。微信真方便,还能面对面地与对方交流,我觉得"按住说话"这个功能很好玩,我在微信上约妹妹去游泳,跟她说:"下午两点去游泳!"手指一松,这句话马上飞到了微信上,妹妹听了马上回话过来说:"好的!" 我偶尔也会上微信看看热闹,有些人还在微信上发好笑的照片——有一只小狗穿上衣服,戴上眼镜,吐出舌头;有一个小电动车上坐着很多人。常有一些笑话和故事吸引着我的眼球。我也经常会和一些朋友微信聊天,偶尔会评论别人的微信,妈妈也经常把我打网球,模特表演的照片发上微信,吸引了很多“粉丝”夸奖。现在的人们是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微信了,如果没有微信,也许会觉得生活很无聊。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作文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老爸总跟我这么说,而且一有时间,总要领我去行万里路。7月26日至30日,我跟老爸到牡丹江游玩,因为老妈没去,所以我一路跟老妈微信。旅行真美妙,微信更美好,不信,我把部分文字微信发给你看看吧。7月26日13时20分,老妈,中午,我在火车上吃了午饭。可美了,有香香的狮子头,圆圆的鸡蛋,还有鸡块……可好吃了!13时20分,前往牡丹江的路上,火车钻山洞。哈哈,道路两旁都是绿色的庄稼、绿色的山坡,火车就像绿色的大海里穿行两一条大蟒蛇。13时31分,哈哈哈,横道合子到时候!14时37分,从海林出发,牡丹江很快就到!我玩着游戏,打了几上喷嚏!19时23分,我们在牡丹江的八女投江江边公园,看牡丹江夜景。往后看,江堤上的一排排的柳树出一个个长长的亮晶晶的果实,夜晚的满天流星在天空划过。往前看,只见江桥、江对岸,一排排星星,一闪一闪,在向我们眨眼,星星的身影倒映在江里,像火箭发射时的尾巴,火焰映得江面通红。哈哈,这是虹这时,出现一艘挂满彩灯的船,在缓缓前进,上面传来美妙的歌声,这是人们在游江。灯光照亮江面,时而江水荡起波浪,像有一条大鱼在水里快乐游动,原来人们在江里游泳。江堤上,人们在散步,快活地聊天天……啊!牡丹江八女投江公园的夜景跟我的哈尔滨防洪纪念塔的夜景一样美丽!7月27日4时52分,我醒来了,老爸到哪儿去了,我到处找,一直找到哈尔滨的老妈!老爸从外面回来了,我起床穿好衣服,洗脸、刷牙、下楼5分钟!哈哈哈,速度啊!5时8分,我们在新玛特酒店等早饭吃!准备向镜泊湖出发。5时23分,牡丹江天亮,牡丹江天气真凉爽!6时50分,我们从牡丹江火车站出发,向镜泊湖前进!“刘睿,你也写一写现在的心情!”老爸跟我说。“我先看看风景!”我说。这时,太阳在东边的天空,发出耀眼的白光,火车站笼罩在一层蒙蒙的神秘雾幕中!是不是镜泊湖就是这样神秘呀!9时5分,我们在镜泊湖小镇等导游阿姨买票,呀,买票真繁杂!70岁老人免费、学生半价、1米3至1米4儿童半费,哈哈,我半费。大门票、坐车票、坐船票、地下森林票……呀,导游阿姨也真不容易哟!

可靠,微信都是经过相关机构监管的,微信发表论文评职称是可靠的。

停在路边的车,有的司机在车上看手机;驾驶的公交车上,有的乘客在低头看手机;走在人往的大街,有的人走路看手机……手机里除了有丰富的自带功能软件,还可以下载各式各样的其它软件工具以及聊天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光就聊天工具,就有许多,比如飞信、有信、米聊、来往、陌陌、QQ等等,曾经用得较为广泛的QQ如今又被微信冲锋在前。据一篇2014年8月21日《腾讯之困:QQ与微信各有各的烦恼》中显示,微信在短短的4年时间,其注册用户截至2013年11月已突破6亿,速度发展之快,不禁让人咋舌。从功能上看,微信与QQ并无太大区别,自认为微信是QQ的复制品,论它们发展的历史,QQ已风雨走过十多年,而微信到目前仅成长了4年,却仅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完成一半QQ十几年积累下来的活跃用户。不明白微信是如何运作,能让一直是老品牌的QQ感到了压力。手机功能的更新换代之快,也迫使一些爱赶潮的人儿紧跟着步伐,微信的出现,又牵动着一群赶潮人。其实也有的人不是爱赶潮,而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更新太快了,如果不接受新鲜事物,不参与,不学习,又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等着淘汰出局。而商人的眼光又恰恰捕捉到人性当中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再地推陈出新,就像一块块充满诱惑的鱼饵,等着一只只鱼儿上钩,他也好从中获利。微信,已经成为当下较为普遍的流行性即时通讯工具,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很多人将微信与QQ同时挂着,会发现接收微信的联系人信息比QQ多,但按照习惯,手机控们只要有空,就会刷微信,刷空间,刷微博,或者看书,看新闻,看电视,听音乐,再或者写一些五味杂陈的心情。每天,人们被那些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或五花八门的阅读文章冲洗着大脑,消耗着大量的时间。就好比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有教育启发意义的文章,也有不少纯粹垃圾的信息。这些都无意间刺激我们的大脑和眼睛。无论是新闻,还是文章,只要负面信息吸收太多,就会迷糊人们的视线,左右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失去判断,忘却是非,甚至产生消极和恐惧。社会是一个喧嚣的大环境,这种喧嚣也通过了如微信等等的传播载体进入人们眼球,看多了,心也跟着浮躁了。越来越少的人翻阅纸质书籍,翻阅报纸,越来越多的人刷着朋友圈,晒着吃喝玩乐,为了取悦别人,也为了取悦自己,或为了满足某种虚荣心,各种心态不尽相同。众所周知,电脑手机的幅射很大,长时间使用,必然有害健康。眼下,有那么多的手机控一族长时间抱着手机刷屏,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疲劳、失眠等现象,对大脑,眼睛,肩椎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而造成这些现象的罪魁祸首,均因为手机功能太多太杂以及人们对它合理使用的自控能力太差。可见,如微信这类的通信工具也只是网络时代更新的一个产物,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它还有可能被其它新鲜事物所取代,而人们对待这样的新鲜事物也应当抱以理性客观的态度,若把它当作工具来使用,那是可取的,若把它当作娱乐,沉迷于它,那将是不可取的,能够驾驭网络之上而又不被网络牵绊,能够在不影响、不困扰生活与工作的情况下,分享微信及其它网络资源,才是明智的选择。

一开始,我见周围的人都在使用这个网络工具,但是我并不了解大家口中的微信到底是什么?所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也去申请了一个帐号,慢慢的去了解微信风靡的原因,结果在这之中,慢慢的,我好像也开始喜欢使用微信了呢!因为它有 许多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可以得知朋友现在的近况、也可以在他们生日时为他们最即时的送上祝福、还有,我们可以在别人的文章下面给一个赞、给一个赞同、或是和好朋友玩互戳的游戏,联络感情。在各方面看来都是个是个很方便的APP。有很多的时候,我内心的千言万语不知道要该如何 表达时,就会透过微信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情,而且,我很喜欢在发完文章时,有人可以给我一个赞,因为这个小小的赞同,常常会让我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并有着愉悦的好心情呢!所以我也常常给别人一个赞,让每个人都有和我一样愉悦的感觉!平时,我除了会自己发表文章,也会去浏览朋友们的近况,了解他们最近过的好不好、或是开不开心呀!并在他们情绪低落时,给予简单的问候!上次,我还透过微信,找到一位我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呢!但 是因为微信的方便,也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像是我们常常使用分享功能,让朋友知道自己曾到过哪些地方游玩,却是不小心的一点一滴像坏人透露自己的行踪;或者是自己的隐私,在自己不知情的状况下,已经被所有的人一览无遗了呢;甚至还有人,因为沉迷于微信里多样化的游戏、功能,而完全离不开自己的手机 呢!深受大家所喜爱的微信,虽然有好,但也有坏,我们要有能力去判断他的是、非、善、恶,才不会一不小心,就影响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或是自己的隐私了呢!

  • 索引序列
  • 微信文化研究论文
  • 微信语言研究论文
  • 研究微信步数的论文
  • 微信自媒体研究论文
  • 利用微信的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