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当一丝甜蜜冲击味蕾,当一滴咸香诱惑嗅觉,当一种酸酿融入心房,当一把烈火燃烧激情,当一分苦涩感悟人生,于是,你记住了这份滋味。
卷首语起到一个概括和引子的作用,所以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点。
卷首语(英文导言是:preamble),是指文章或杂志扉页的文章。形式可以是散文或几句话。杂志的卷首语可以增添人性的关怀,题材内容涉及广泛。
举个例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老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绝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我想,等待一朵花的开放,应该是这世上最为美妙的事了。
初冬时节,楚楚落雪,满目银白,落叶的枝头上,依然是光秃秃一片,想象着春天时那满树繁花、姹紫嫣红的美景,依稀看见那洁白而美丽的花朵,开满了一树,那娇嫩的花朵呀,慢慢地绽放,一朵,一朵,静静地开。我站在树下,笑看生命的美丽。看呀,天是那么的蓝,花是那么的美,鸟声是那么的脆。
于是,等待花开。
卷首语只不过是“写在卷首的话”而已。
写卷首语不必拘泥于某种现成的所谓格式,只要是能够阐明意义,或是表达想法即可。可以是对杂志的总结,也可以是杂志的来龙去脉或是应某某之邀的缘由,甚至是个人的感悟或心灵的思索。
但是要注意,一得贴近受众,不能脱离杂志宗旨。二得有亮点,因为这是开卷第一篇文章,要让人能读得下去,要么有意境,要么有趣味。
卷首语:为期刊就社会的热点问题,针砭时弊、鞭辟入里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很快感受到刊物的观点、主题,是期刊的主体思想的体现。可以增添人性的关怀,一段产业感言或者流行车评,题材内容涉及广泛。
时光易逝,岁月流转,昨日的足迹,已化成历史的符号,今天的路途还有待我们去开拓。前行的道上,并非总是景色宜人,惠风和畅。但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及时用奋斗的鼓点来谱写人生清丽质美的篇章,就一定能披着希望的晨晖,顺利抵达灿烂的远方
卷首语起到一个概括和引子的作用,所以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点。
卷首语(英文导言是:preamble),是指文章或杂志扉页的文章。形式可以是散文或几句话。杂志的卷首语可以增添人性的关怀,题材内容涉及广泛。
举个例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老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绝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我想,等待一朵花的开放,应该是这世上最为美妙的事了。
初冬时节,楚楚落雪,满目银白,落叶的枝头上,依然是光秃秃一片,想象着春天时那满树繁花、姹紫嫣红的美景,依稀看见那洁白而美丽的花朵,开满了一树,那娇嫩的花朵呀,慢慢地绽放,一朵,一朵,静静地开。我站在树下,笑看生命的美丽。看呀,天是那么的蓝,花是那么的美,鸟声是那么的脆。
于是,等待花开。
问题一:杂志刊里面的卷首语怎么写呐???急需急需!! 那要看是哪种类型的杂志了。如果是类似于读者和意林之类的杂志,其卷首语除了词句优美之外,一定要有很深的哲理性或者要让人读了有启迪性。而类似于校园青春类的杂志,其卷首语要写的优美动人,主要在句子之间的华丽方面着重 问题二:科技刊物卷首语怎么写 这是摇篮――哺育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摇篮; 这是航船――鼓满风帆破浪远航的航船; 这是乐园――孩子们放飞理想与希望的乐园! XX科技报刊将圆少年朋友的 理想梦、科研梦、成才梦!! 问题三:期刊的卷首语怎么写 一般是编辑,而且是主编写的,谈谈自己最近的感想,或者介绍一下本期期刊的内容 问题四:写杂志的卷首语应该注意些什么 卷首语”,顾名思义,就是一本书籍或杂志中由编者放在正文前面的文章,主要用来阐述正文的主要内容和旨义,即导读。“卷首语”一般要求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一篇好的卷首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卷首语的作用非常关键。在写法上你要注意提炼文字,言简意赅,突出正文主题。 问题五:求杂志卷首语,卷首语的题目。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图片是我照的(虽然照的不好),但是如果使用请注明出处。 如果觉得好,望采纳~ 问题六:软件销售的突破口在哪里? 20分 我觉得关键要请客户吃饭,那么多一样的软件,他们凭什么买你的?还不是靠关系。当然产品也别太烂了。 问题七:卷首语放在杂志的什么位置 就是封面的另外一面,这一页也称之为扉页,在目录前面的 问题八:杂志刊里面的卷首语怎么写呐???急需急需!! 那要看是哪种类型的杂志了。如果是类似于读者和意林之类的杂志,其卷首语除了词句优美之外,一定要有很深的哲理性或者要让人读了有启迪性。而类似于校园青春类的杂志,其卷首语要写的优美动人,主要在句子之间的华丽方面着重 问题九:科技刊物卷首语怎么写 这是摇篮――哺育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摇篮; 这是航船――鼓满风帆破浪远航的航船; 这是乐园――孩子们放飞理想与希望的乐园! XX科技报刊将圆少年朋友的 理想梦、科研梦、成才梦!! 问题十:写杂志的卷首语应该注意些什么 卷首语”,顾名思义,就是一本书籍或杂志中由编者放在正文前面的文章,主要用来阐述正文的主要内容和旨义,即导读。“卷首语”一般要求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一篇好的卷首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卷首语的作用非常关键。在写法上你要注意提炼文字,言简意赅,突出正文主题。
提供一些现成的给你,采纳与否还请自行斟酌1时光易逝,岁月流转,昨日的足迹,已化成历史的符号,今天的路途还有待我们去开拓。前行的道上,并非总是景色宜人,惠风和畅。但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及时用奋斗的鼓点来谱写人生清丽质美的篇章,就一定能披着希望的晨晖,顺利抵达灿烂的远方。2阳光暖照,大地呈彩,爽气拂来,金果满挂。春的柔情,夏的奔腾,冬的庄重,凝成了这一沉甸甸的秋。开始的收获,也是行者新的酝酿,达于此时计划着,积蓄着热情与能量,朝着新的季节迸发。 3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的人生又怎会是重复呢?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自然规律,然而我们有时看到蓝天白云,有时看到乌云闪电,有时也经历风吹雨打,春夏秋冬四时之景皆有不同,才构成了一个活泼生动,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那么,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当我翻开昨天的日记,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不是可以活灵活现的浮在我的脑海中,让我再一次的回味吗? “嗯,当时那件事自己是那样想的,那样说的,那样做的。”可以一笑而过,也可以静静的思索。因此,看着当时写的日记,我们可以去思考,总结,吸取,也可以去计划,安排,实施。我们可以感受欢乐,幸福,平淡,激情,也可以感受悲伤,痛苦,哀愁,忧郁,失落。我们可以期待,展望,憧憬;可以后悔,怨恨,自责,等等。酸甜苦辣,爱恨情仇不也是人生的千姿百态吗?此一时,彼一时,每分每秒我们的思想都会有不同的观点,想法。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问题一:企业内刊的卷首语 不知内刊的卷首语与外刊的卷首语有何区别? 只是觉得,林兄分析的几种写法,应该不在写法本身,而在文章本身。不管写哪种,文章质量为上。中国新闻周刊的应该是林兄讲的前三种:某种现象的评论,本期内容的导读,表达编辑过程的感想。这也应该是南柯兄讲的本期主打文章的精髓为卷首语基础。而《凤凰周刊》应该是:某种现象的评论,主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这两种为主。文学或文艺类更偏向第四种:主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也就是李北陵兄讲的重文采,散文笔调。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内刊应该是以对本期内容的导读,主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对单位工作的总结,老板或老总对全体员工的要求这四种为主。 我读海导的时候,经常有看他们在周刊的首页有刊发编辑的话语,类卷首语。在他们的网站转几篇过来看看。 【话 语】江湖情 海峡导报 2005-7-29 9:28:41 总喜欢这样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关于江湖,可以说的太多,于是有了小说,于是有了电影,于是爱上武侠。 记得小时候买的第一本书是《天下第一枪》,这虽然是一本评书,但却深含了武侠之情,从此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不死。 与其说太多的人喜欢武侠,不如说太多的人羡慕江湖。 我们羡慕江湖上的自由自在,哪怕血雨腥风;我们羡慕江湖上的英雄豪情,哪怕颠沛流离;我们羡慕江湖上的侠之大者,哪怕横尸沙场;我们羡慕江湖上的神雕侠侣,哪怕隐居他乡…… 现实总是让人无奈,在这个不得不为生计征讨的年头,理想等于科幻,于是幻想在虚拟人生里面行侠仗义,惩恶除暴…… 从郭靖、杨过、小李飞刀到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偶像一代接一代。 曾经看武侠电影成为一种习惯,《精武门》、《黄飞鸿》、《红灯区》、《东方不败》、《英雄》、《十面埋伏》……时代在进步,电影也在进步,从最初的纯粹打斗到现在的美妙场景,从一招一式到电脑特技,武侠电影的质疑声越来越多,给人视觉感受也越来越多。 2005年,《七剑》来厦门,又一股武侠热。 【话 语】校长的责任 海峡订报 2005-7-22 11:12:13 一个企业办砸了,亏损的是钱,可以重新整顿,扭亏为盈;一所学校没办好,误的是一代人,永远也没有挽回的机会。 王哲红端端正正地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这么一行话。这是她的信条,更是她历任厦门湖里中心小学、康乐小学和火炬学校校长,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干出一番名堂的原因。 一名优秀的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学校。而一名优秀的校长,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则是做一名好校长的最基本的素质。 有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才能面对诱惑不动心;有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才能立场坚定地实施素质教育;有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才能脚踏实地地为师生、为家长服务。 这是《人民教育》杂志上一篇介绍王哲红事迹的文章后所附的编后语。这也是对一名好校长所下的最贴切的定义。具有责任感的好校长,我想,王哲红是,我以前所采访并有一番真诚对话的厦门一中校长任勇、双十中学校长陈江汉也是。 教育事业需要千千万万所好学校,需要千千万万个好校长。这是我们的愿望,更是广大家长的愿望。 所以,从本期开始,我们正式推出《对话闽南名校校长》专栏,我们希望,通过介绍并对闽南大地上一些优秀校长的访谈,激励更多的好校长的涌现。 【话 语】传说中的张帝 海峡导报 2005-7-22 10:57:32 张帝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年轻一辈来说是一个传说,但对于40岁开外的人来说却是一个神奇。 关于张帝......>> 问题二:谁能提供一篇有关提升企业管理的企业内刊的卷首语? 卷首语(原创) ――本文源自本人的经历 题目: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梦想决定命运,文化决定发展。 成功往往源自我们最初的一个梦想。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一支团队应该实现一支团队的梦想。 这也许就是这支团队的“文化”吧, 我坚信文化在团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正如《亮剑精神》 中所阐述的:一支队伍是有自己气质的! 这种气质决定着团队的发展。 文化也好,气质也罢,是自上而下开展的。 在团队中要提倡什么样的文化, 那么团队的上层就应该首先具备或者宣导什么样的文化。 在任何一种形式的团队内, 都应建立自己积极且为大文化服务的亚文化, 以确保文化在整个体系内的有效传播。例: *** 在连队中就设立了政委,以确保党对全军的领导。 文化就如同人的价值观, 它的存在在于决定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团队亦是如此。 相信文化、推广文化需要一个从陌生到理解的积极过程, 而不推广文化是一个消极的过程。在很多时候, 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那些最基本的东西, 相信这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人应该是环境的主宰, 绝不能成为环境的牺牲品。 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是对人对己的一种爱。 ………… 问题三:企业内刊刊首语必须每期都有吗,还是限于首期?请高人指教,谢谢。 不管你是做企业报纸,还是企业杂志,在首期有一个刊首语就可以了。如果你的文笔够好,办的是企业杂志,你可以在第一期刊首语以后的杂志中设一个固定栏目,像春节、五一、三八、七一等重大节日的月份钉以老板的角度写一些公司发展的寄语什么的,这也是一个办刊的方向。 问题四:该如何写企业简介的卷首语呢?谢谢各位 永灿科技凭借在网站建设、网页设计领域领先的技术能力和多年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在创公司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地为几百家企事业单位、 *** 机关提供了网络建设及解决方案服务,如户旺集团、艾默生集团、东方航空、龙头集团、newbalane等。以良好的商业信誉,完善的服务及深厚的技术力量处于同行领先地位。 永灿科技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的成员却有着长时间的行业工作经验,凝聚着一批高素质的客户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吸引了一批行业内最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来自IT技术和创意艺术的前沿阵地,富有创造力和奉献精神,是永灿科技领先的前提保证,也是永灿科技最重要的财富。 我们一起为了梦想,组成了永灿科技 未来我们将一直成长,因为我们是永灿科技。 首先你要让客户一眼就看出你是做什么的,然后实际情况的概述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着手,大力的告诉客户自己的独有特色。 很巧我们也是做网站建设的,如果你有什么疑问也可以随时来咨询我们。 问题五:企业内刊文章可以写那些,怎么写,有谁可以提供几篇 企业内刊就是写你们企业的一些动态、人事调动和社交、商业活动以及一些相关的经济、政策研讨等。这个不同行业的写的方向不同。
卷首语只不过是“写在卷首的话”而已。写卷首语不必拘泥于某种现成的所谓格式,只要是能够阐明意义,或是表达想法即可。可以是对杂志的总结,也可以是杂志的来龙去脉或是应某某之邀的缘由,甚至是个人的感悟或心灵的思索。但是要注意,一得贴近受众,不能脱离杂志宗旨。二得有亮点,因为这是开卷第一篇文章,要让人能读得下去,要么有意境,要么有趣味。
不想说,附个文件吧附:一、致TCL全体员工每次公司增添新人,我都非常高兴。首先我要祝贺我们的新员工,经过严格筛选,你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TCL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代表公司向你们表示热忱的欢迎,感谢你们选择了TCL,感谢你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为事业奉献的热望托付给了TCL。同时我也要代表集团董事会,感谢已经在TCL工作的广大员工。你们中的许多人,为了公司的发展,兢兢业业,牺牲了很多个人的东西。正是由于众多TCL人的团结进取、忘我付出、艰苦拼搏,我们TCL才有创业以来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直至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成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正因为如此,集团每次在制定重大的发展战略时,每一位领导都非常审慎、凝重。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员工选择我们TCL,就是对公司的信任,就是把对生活、对事业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托付给了TCL。公司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为我们广大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才能让我们的员工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获得应有的报酬、荣誉和尊严。也正因为如此,集团正式提出了“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的经营目标,把“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作为我们的经营宗旨,而“敬业、团队、创新”正是我们过去拥有和现在倡导的企业精神的精髓。这些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企业的最高行动纲领,全体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如果我们把企业比作一艘船,那么这艘船上承载的,就是员工的利益和追求;这艘船最根本的驱动力,就是我们的全体员工。从公司层面来讲,我们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强调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舞台,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一套科学公平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动力机制、压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和选择机制,达到人性化管理和理性化管理的完美结合。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全体员工的努力,企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企业若不能持续发展,就不可能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我们将努力让企业进一步发展,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作为一个TCL人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要求TCL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时刻记住自己是一个TCL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TCL的形象,你的每一件工作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盛衰存亡。每一个TCL人都应该积极维护我们TCL那种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企业形象。所以,TCL人应当是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我们是中国的企业,国家的兴旺、民族工业的振兴有我们一份责任;我们是TCL的员工,应该敬业创新,做对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件事。公司正在系统地进行经营变革,管理创新,重新整合我们的企业文化,每一位TCL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只有参与才能更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达致认同。TCL的制度规范需要每个TCL人自觉遵照执行。我们不能有任何违背公司利益(同样也是员工利益)的言行,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大家都希望、也一定会看到,在全体员工的努力推动下,TCL将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目标,而TCL的每一位员工,都会在TCL这个朝气蓬勃、不断进取的现代化企业中,迅速成长为一流水平的职业人!过去的辉煌属于大家,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去创造!二、企业理念经营目标: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企业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精神:敬业、团队、创新企业经营目标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创中国名牌”,就是要创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属于中国的TCL名牌。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只有成为真正的中国名牌,才能成为国际名牌;只要是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名牌,就一定能成为国际名牌;二是,我们TCL作为一个民族企业,要创的名牌是中国的名牌,即使它驰名全球,享誉世界,也永远是中国的名牌。为此,希望我们集团内每一个企业、每一位员工都为这一目标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为TCL这个品牌驰名全球而不断进取,而尽心尽力。“建一流企业”,就是要将TCL建成一个具有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队伍的国际型综合企业。我们所讲的“一流”,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它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对每一个产品、每一件工作、每一项服务、每一位员工都具有明确的参照标准——就是国际一流。我们每一位员工、每一个企业都应该为这四个“一流”而努力进取,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去争创“一流”。企业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我们最重要的工作目的就是用高质量的产品、全方位的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更多的顾客接受并认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顾客的认可、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创造的价值。对我们企业而言,任何人都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顾客。对每位员工而言,顾客就是一切与我们工作相关的人,即我们的下一道工序或下一步工作以及我们的指令或汇报所指向的人。“为员工创造机会”,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合格的员工是企业的最重要资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员工的成长发展机会是由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提供的。企业是员工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企业有责任满足员工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要求,有责任在为员工提供合理的报酬和生活福利保障的同时,为员工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使员工在企业能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为社会创造效益”是我们全体TCL员工的使命。企业既要为社会创造利润和税赋,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又要为社会创造更广更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创造有益于健康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时,我们还担负着振兴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工业的使命。我们就是要用我们整合的资源和统一的文化来为社会创造最大的效益。企业精神敬业、团队、创新这是我们在总结提炼以往企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及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升华、浓缩而成的,以集中反映目前我们企业最需要的企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一种对事业的责任和进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对自己的严格自律和永不自满,对企业的尽心尽力和奉献精神。只有敬业奉献的员工,企业才能委以重任。“团队”精神,是在企业内强调每一位员工必须具有一种整体意识,在工作中注重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倡导在集体成功前提下的个人成功。只有注重团队协作的员工,才能在我们企业中获得真正的成功。“创新”精神,一直是支持我们企业高速成长的优秀文化之一,我们把她继承和发展,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所有的产品、服务、管理、机制等都有进一步创新完善的空间,我们倡导的“创新”是指在借鉴成功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创新是为了追求卓越、赢得竞争。企业理念是我们企业的最高行动纲领,是我们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衡量我们的决策、管理、制度、行为、形象是否准确的基准。每一位TCL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一定要正确理解并时刻牢记我们企业的目标、宗旨和精神。
简介,最主要的。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培根随笔》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不错的,死亡只是一瞬的交错,而他所衍生的东西却往往使人们痛苦万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在死亡之际,都是过往云烟,仅存的只是面对死亡的淡然那我们在顾虑什么?这样看来,死亡其实并不可怕,而真正令人恐惧的是死前的挣扎,在这段痛苦的时光中,时间只是过得缓慢,而惊恐无限弥漫,日积月累,这便成了人们对死亡的一种错误的认知----死亡是可怕的!
从《培根随笔》中,我们不难看出培根对死亡的旷达,正如他所说的“生命的终结乃是自然的一种恩惠”,对死亡抱有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人总是会死的,这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亦是无法逃避的----倒不如泰然的面对他,或许你就不会认为死亡有多么恐怖了。
看淡生死,不仅消除了自己的顾虑,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宽恕!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
《培根随笔》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一生心血的结晶,一共有58篇,其中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随处可见那些发人深思的语句,大多数都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但由于培根的行文方式,对于我们来说,虽然语言优美,但却有些深奥。
给我印象到深的,是《论逆境》。我最欣赏的话是“顺境中的好处人人向往,逆境中的好处人人羡慕。”“顺境的美德在于节制,逆境的美德在于坚韧不拨”在这两名话中我们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遭遇逆境是人生的不幸,也给我们带来困难与挫折;遭遇逆境也可理解为人生的万幸,因为它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培根随笔》这本书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我们要向培根学习,并且学会用小故事描绘出深刻的道理。
《论求知》是一篇启迪人们增长学问,探求真理的文章。我们现在读的课内书本,最终的目的是运用。需要实践,使一门技艺。就如培根先生说的
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人的出生并不是什么都懂,因为知识不能靠遗传得到的。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上虽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可以靠获取知识来改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知识是人一生的财富,要靠自己去求知,学到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要通过实践,把阅读的知识发挥到现实当中去。因为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名言一直教育著我们要博学,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发挥个人价值,乃至对社会作贡献。这一切一切都需要以知识来作扎实的根基。
培根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他是16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暑假我有幸在网上拜读了的随笔——《培根随笔》
这篇随笔包括了《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七篇从这些篇目当中可以看出培根的哲学才能和政治天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培根认为:只有用知识丰富的美,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无不由得想起了今天,这个浓妆艳抹的时代有太多的美因为没有了而失去灵魂,只有美与德行结合起来再能绽放最美的光辉!
众所周知,培根是一位身世浮沉的伟人。他在逻辑学、美学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并且为英国本土创造了随笔。而《培根随笔》就是他的著作。
这本书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宝贵经验。用一个伟人的经验来提升自我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由此可见,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导手册,把他搞明白就会开悟。每一篇文章都是培根对待一个问题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思想的精妙在于注重细节。培根肯定有学问的人的作用,但并未沉湎其中,一味地以为自己高明,相反他的头脑极为清醒,目光格外锐利。他告诫人们:“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读书便是迟滞,过分用学问自炫便是矫揉造作,而全凭学理判断一切,则是书呆子的癖好。”
这似乎有没有全然否定实践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人性与学问、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培根说:“学问能美化人性,经验又能充实学问。”换句话说,只实践不求学问,或者一味求学问而不实践,同样对人性无益。
我这人比较懒,如果我看一本书,刚开始没有看到吸引的内容,我就会不再看下去,这样我往往就会错过很多好书。暑假,我读了弗兰西斯·培根的《培根随笔》,从小妈妈就会买很多文学杂志给我,但每次读到第一页的“卷首语”时,我总会隔过去,因为我觉得那些文章读得太累。所以,妈妈常常在我不想读卷首语时说:“这些文章都是文学佳作,要在心情静如止水的时候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真谛。”我便常在最平静时翻看这些文章,真的大有所获。觉得它就是我们人生这本书的“卷首语”。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论求知》是一篇启迪人们增长学问,探求真理的文章。我们现在读的课内书本,最终的目的是运用。需要实践,使一门技艺。就如培根先生说的“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人的出生并不是什么都懂,因为知识不能靠遗传得到的。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上虽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可以靠获取知识来改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知识是人一生的财富,要靠自己去求知,学到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要通过实践,把阅读的知识发挥到现实当中去。因为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名言一直教育著我们要博学,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发挥个人价值,乃至对社会做贡献。这一切一切都需要以知识来作扎实的根基。
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看到培根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是啊,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确是如此——每天关注着自己外貌之美,对于自己的内在漠不关心,就出现了很多很漂亮女生却脏话连篇,让人觉得很没教养,很不稳重的情况了。 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培根随笔》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翻开培根的《随笔集》,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文章短小。58篇随笔中,很多都不超过一千字,个别最长的也只有五千多字。培根自己也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摈弃那种空洞、肤浅、絮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重有力,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
培根用客观冷静的笔调写了这些短小精悍的说教文章。他不追求抒情效果,不买弄幽默风趣,从不谈论自己。所以读培根的随笔我们是听不到作者灵魂的絮语,也不像一位朋友在娓娓谈心,倒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赐教,一位法官判案。
通过读《培根随笔》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知道了友谊是什么,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对与错,懂得了什么是美。
《培根随笔》是英国费兰西斯.培根所著,他是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哲学家。
《培根随笔》里面内容广泛,涉及到人生的个个层面,以作者的独到人生观察,简约的文笔,明澈的智慧成为数世纪以来广为流传的名著,
我最欣赏《培根随笔》书里的一段话,“顺境带来的幸运固然,逆境造就的品质更令人折服,顺境的德行是节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挠”。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逆境的意志力可以为成功铺上了垫基石。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逆境,都不绝望,不沮丧,不叹息。要乐观,进取,努力奋进,把逆境当着动力,把握自己,洒下汗水,不段耕耘,让自己的人生出现一片焕然旑旎的风景!
读过培根的散文随笔,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文艺复新时期的`状况,得知培根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他的散文清晰明了,很容易就能明白,文章关注现实,集中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文章中运用了许多比较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并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能够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道理,我们也能够把散文中的优美语句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培根随笔语言凝练优美,意蕴深刻,不多的文字中,却蕴含了许多丰富的哲理,因此我们就应向培根学习,把他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并且学会如何用小故事来描绘出深刻的道理。
急于求成是必须谨慎的,须知狼吞虎咽将会令人消化不良。某些人只是追求表面上的速度,而我们应当追求真正的迅速。要想敏捷而有效率的工作,应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的时间和选择的要点。
赏析与分析:迅速不仅仅强调快,它还强调效率,做一件事快,但没有效率,还不如慢点去做。在做工作前,也应该分配好再施行。
友谊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群氓并非伴侣,如果没有友谊,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得不到友谊的人将会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友谊的第一种作用——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第二种作用却能增进人的智慧,所以最可靠的忠告,只能来处于最了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
友谊是十分重要的,朋友是我们身边心不可少的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让我们用真心去换真心,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真正的友谊吧!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西谚道,有一千个观众,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戏剧如此,对学问的认识也不相同。培根说,“机巧的人轻视学问,浅薄的人惊服学问,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学问”。轻视学问,因为太看重自己,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惊服学问,因为太看轻自己,以为自己无用,利用学问则取中庸之道,把自己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
的确,有学问是回事,而用学问则是另一回事。事实上,用学问有时不在学问之内,而在“学问”之外,是超越学问之上的一种感悟与直觉!如果我们再细仔地推测下去,那么就会发现冰层之下的秘密。有学问,不过是一种积累,一种秉承;用学问更多的是一种创新,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
创新意味着改变事物的本身、环节、模式、观念、思想;创造意味着按自己的目标去大胆的思考或大胆的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东西。
《十月》杂志简介 《十月》杂志是我国著名文学杂志,北京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国内唯一集短篇、中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于一身的著名大刊,每年6期。自1978 年创刊以来,《十月》获得了第一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的"双高" 期刊。“十月文学奖”在国内享有盛誉,是新时期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奖项之一。 目录 卷首语丨卷首语 中篇小说丨何秀竹的生活战斗 中篇小说丨失我记 中篇小说丨再见白素贞 中篇小说丨白 鲸 短篇小说丨十二本书 短篇小说丨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短篇小说丨游 泳 短篇小说丨最小的水滴 小说新干线丨鱼丽之宴 小说新干线丨干杯,元神 小说新干线丨我用机器思维写小说 小说新干线丨“永恒的”虚无之渡 正典丨芹脂之盟,那几个伟大读者 思想者说丨故乡即异邦 散文丨旷 野 散文丨春蚕记 散文丨雨季终将离去(外一篇) 译届丨培 训 诗歌丨裂开的星球 诗歌丨阳光灿烂的一天 诗歌丨高铁与乡愁 诗歌丨灯火与雨声 诗歌丨木星引力 更多优秀杂志,请关注【越读党订阅】
这里有如金的美德,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金色的阳光下尽情绽放;这里有如茵的希望,每一颗心灵都能在绿色的原野上扬起风帆。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也许没有诗仙李白潇洒飞扬的文字,也许没有诗圣杜甫的爱国豪情,但却有我们最真诚、最美好的情感。有我们成长路上歪歪斜斜的脚印。有我们由衷的笑容,有母爱的温暖,有父爱的伟大,有我们对长辈的孝心,有同学之间浓浓的深情,有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尊敬,更有老师对我们的美好祝愿和校领导对我们永远的支持与帮助
卷首语100篇 还生命以过程 ●余秋雨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 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住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的力量和精粹。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摘自春风文艺出版社《文明的碎片》) 有所敬畏 ●周国平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 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不相信神圣 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摘自《追求》) 上帝只掌握一半 ●罗秋菊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时时刻刻。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摘自《涉世之初》创刊号)心灵的轻松 ●刘湛秋 生命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可转让的专利。 生命的过程,就是时间消费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无法买进,也无法售出;我们只有选择、利用。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时间,就是最佳地运用时间。由于我这种意识的强烈萌生,我越来越吝啬地消费我自己。 我试图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创作轻诗歌。我所说的轻并非纯粹的游戏人生和享乐,而是追求心灵的轻松和自由,过自我宽松的日子。而这种感觉会导致行为的选择更富有人性和潇洒。一个人自己活得很累,会使你周围的人和社会也感到很累。如果说,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体,就是因为我能释放出这种轻松的气息,使别人和我有缘相聚(无论多么短暂) 都能感到快乐。 只有轻松才能使人不虚此生,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以恶是治不了恶的。 对于我们这群黄土地的子孙来说,古老的文明、漫长的历史已使我们背负够重的了,复杂的现实和人际关系使我们体验够累的了。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楚。 当然,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里的一个愿望,为社会、世俗所囿的我, 深知—— 追求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也许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摘自《南方周末》) 想 念 ●徐智慧 常常会无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联在一起。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贫乏,没有着落。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丰足。 幽幽的想念不为人知,带着往昔的感情色彩,或爱或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当你想念着一个人时,便觉得在极深极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颤动,若隐若现,欲升还沉,你想紧紧地抓住他们,但他们稍纵即逝。 当你想念滑过你生命的那些人时,所有的爱憎都蒙上一层淡淡的晕光。透过晕光,你再看他们,爱和憎都化做一种体验生命的深广的欣慰了。(摘自《现代人报》) 无需太多 ●陈桂芳 那天偶过花店,他察觉到我对黄玫瑰的喜爱,第二天便送了一束给我。 可不知怎的,我老想着花店橱窗里的那一朵,总觉得这一束不如那一朵清丽 可人。 有一天,我俏皮地问他:“你真的爱我吗?”其实,只要他讲一个“爱” 字,我就满足了,可他不仅说“爱”,且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爱的理由,听 着、听着,我心不在焉了?? 无需要太多!人,有时真的并不是非要得到或听到许多的。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心,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声同情的惋惜,便可使我们如品香茗、似饮甘醇了。 只要在我心身透支时,有一双温暖的手向我伸出,我便能借助这一臂之力走出困境; 只要在我苦恼时,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在我身边,我就能吐出所有心事求得心灵上的舒展; 只要在我忧郁时,天边有一抹淡淡的斜阳,便能照亮我那双迷茫的眼睛。 只要?? 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爱情,尤其是向生活。是否记得?我们曾经多么专注地设计美妙的未来,我们是如何细致地描绘多彩的前途,然而,尽管我们是那样固执、那样虔诚、那样坚韧地等待,可生活却以我们全然没 有料到的另一种面目呈现于面前。 无需痴想太多!只要我们每一刻都在认真地做人,认真地生活。 (摘自《女士》) 幸福的柴门 ●栖 云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金碧辉煌的大门,我们没有理由停下脚步;但假如通往幸福的门是一扇朴素的简陋的甚至是寒酸的柴门,该当如何?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幸福的憧憬、热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带着汗水、伤痕和一路的风尘,沧桑还没有洗却,眼泪还没有揩干,沾满泥泞的双足拾级而上,凝望着绝非梦想中的幸福的柴门,滚烫的心会陡然间冷却吗?失望会笼罩全身吗? 我决不会收回叩门的手。岁月更迭,悲欢交织,命运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懂得什么是生命中最最值得珍惜的宝贝。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容从没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滚打寻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宝杖。幸福比金子还珍贵,这是生活教会我的真理。 (摘自《扬子晚报》) 缘 ●张梦云 有时,只那么一两步,便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这就是缘。 有很多时候,我总是在想,要是那时没有选择这条路,要是??结局往往大不一样。是的,我们失去了不少,但我们也得到了很多!正如生与死,得到与失去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我们失去某一样东西的同时,也意味着另一种拥有。 这就是缘。某一天的某一刻,我信步走出房门,来到某一棵树下,这时吹来一阵风,飘来一片落叶,由此引出一首诗。一切都很自然。就好比佛家的“禅”,不 容细想的。 这就是缘。很多年前路过一个无名小镇,随便去了一家旅馆,店主的相貌平常得令人过眼即忘,但待人不错,那夜我睡得很香,次日天亮,又乘车继续赶路。或许今生我再也不会到那个小镇,再也见不到那位店主,但那些灯火、那个小镇、旅馆及店主??这些残缺不全的美好记忆,却构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 想象空间。 这就是缘。相恋已久的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原因很简单:今生无缘。遂释然。偌大的世界,总会有一个钟情于己的女孩,总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我们还 有什么可强求的呢? 这就是缘。阴差阳错,悲欢离合,构成了我们的一生。在失去的同时,我们无形中往往已得到许多。因为得来不易,所以当备加珍惜。这世界,没有什么值得 我们抱怨的东西。因为,这就是缘呵!(摘自《中国文化报》)平 静 ●[美] 戴尔?卡耐基 ○效轩 译 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大约 300 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以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为例,就可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我活了 50 多岁,如果问我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么,我的回答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摘自《上海泽报》) 幸福三要素 ●余也鲁译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能爱人。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帮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摘自《花香满径》) 生命与美丽 ●雪 子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使之化为尘埃,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更甚至,它还未及瞥一眼那夜幕下美丽灿烂的星海苍穹,未及静静地谛听一声那宇宙深处的清纯之音,它就已被意想不到的庸俗与险恶一下子毁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 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中,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之所以永恒,正在于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于是,美丽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美丽而永恒。这是一个连上帝也祈求的统一。 (摘自《美与时代》) 过法门 ●欣 儿 生活本身是一个大的诱惑。许多的欲望、期望和理想,往往像一扇扇金碧辉煌的大门,谁都渴望一步就跨进去。抬腿之间,就造化了一个漫长的人生。就想:谁能引渡我们进入? 卡夫卡来了。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在法的门前站着一个门卫,一个男人来到法的门前,他要求进去。但门卫说:“现在不能让你进去。”他就问,那么以后可不可以进呢?门卫说,以后是可能的,但现在不行。通往法的大门其实一直大开着,这个男人便弯下腰,以便通过大门看一看法的内部。门卫见了笑道:“你既然那么想进去,何不试试看,不顾我的禁令,住里走好了。不过,我可是有力量的,但我也不过是最下级的门卫,一层一层门厅都站着门卫,而且一个比一个威武。”这么多难关他可没料到,他决心等待下去,直到获准进去为止。这个男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在法门外。他做了许多设法进去的尝试,一次一次的请求都把他自己弄疲倦了,可门卫还是说不能进去。他为这攻出门曾经带了好多东西,如今他把什么都拿来花了,贵重的东西当然用以贿赂那位门卫。门卫一件件收下,但同时又说:“我收这一切,只是为了使你不致以为耽误了什么。”在等待的日子里,这个男人忘记了还有其余的门卫,他只认为这一个是他进法门的唯一障碍。于是他咒骂这一倒霉的偶然性。渐渐的,他等老了,视力也不行了,身体不能再站起来了。最后他示意门卫过来听他说话。门卫俯下身,他说:“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法,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除我之外没有一个人到这里来要求进法的大门呢?”门卫知道当他快走至生命的终点时才开始注意到这一点。门卫大声说:“这里不可能再有人获准进去了,因为这个门仅仅是为你而开的。我现在只好把它关上了。”可怜的人,他本来是可以走进他想进去的法门的,只是因为缺乏勇气,又不善用智慧,并且心怀侥幸。他死在法门之外了。 对于我们来说,大到事业、爱情,小到一次约会、一个黄昏,种种都可能是面临的一道法门。当我们站在门槛前的时候,心中大约早已有了一些领悟。每一个人都会有一道属于自己的法门,有多少道门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执著。生活的前景就在你闯开第一道门卫的防守时洞开,进去了,酸甜苦辣都是自己的生命旅程。 我们还会期冀谁的引渡吗? (摘自《青年心理咨询》)向 往 ●杨子敏 我向往。 向往什么?我时常这样自问,有时问得自己也张口结舌。人间的欢乐和病痛在大地蒸腾,在心的天空凝聚成云,或飘洒甘霖,或倾泻雪暴。这甘甜和苦辛的水,被心灵之根吮吸,便生出一种欲望,和树木的根一样,伸展着枝干,伸出地面,伸向天空,去窥探一个泥土里不曾有过的世界,去追寻绿叶,追寻繁花,追寻蕴寓着未来的秘密的果实。 这是向往的品性吗?——是。向往与生命同在。向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我已屡屡尝受向往的甘辛,一任瓣瓣心花伴随向往的时序更迭,萌发——飘落,飘落——萌发。 于是,我继续向往。 我知道,生命若没有向往,那是没有生命过的生命,等于死胎,早衰,或者枯萎,不管是树,还是人。 (摘自《人民日报》) 别伤害自己 ●林润瀚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 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正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都伤害不了我们,这就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无奈与忧愁,会生活得更为快乐;少了许多的阴影,而多了一些绚烂的色彩。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眼前的利益,使我们不被这些东西网罗住,折腾得伤痕累累,也妨碍了自己的步履。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踏实实地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的活法。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摘自《知音?海外版》)答应自己 ●克里斯钦?D?拉尔森 ○吕瑞洲译 答应自己——将如此坚强,任何东西也无法扰乱内心的静谧;和所见的每一个人谈论的都是关于健康、幸福和舒畅;让你所有的朋友都感到他们各有所长;任何事物皆能窥见其光明之面,使你的乐观信条处处应验;只想最令人快感的事情,仅盼最让人欣然的结局;对别人的成功,像对自己的成功报以一样的欢呼;忘却已住的过失,义无反顾地去争取未来更大的建树;将永远面带一种愉悦的容仪,向所遇的每一生灵送上一个可心的笑意;将如此忙于完善自己,而无暇对他人吹毛求疵;将过于豁达,不会忧虑;将过于高贵,不屑动气;将过于硬朗,不知畏惧;将过于快活,不容心生芥蒂。 生命的原汁 ●高伟杰 谁的眼前都放着一杯水。 那是真正源自洌洌山泉的水,含着山的赤诚,流着泉的激情,映着天的纯净。 那水,是我们生命的原汁。好多时候,我们为着各种各样的渴望和五花八门的需求,在自己这杯原汁中掺入了形形色色混混沌沌的杂质,让自己合乎别人的口味。好多时候,甚至在我们没有渴望、毫无知觉的时候,一双双神圣而满载善意的手颤微微地端起了我们,审视、咂嘴、摇头、啜饮,终于他们从敞开的胸襟里抓出一些什么放进我们的杯子。然后痴情地关注。然后默默地咂品、放下。然后叹 着气走开。或者,微笑着离去。 而麻木的我们却把前者美其名曰:适应。而虔诚的我们却把后者誉之名曰:塑造。生命,原本纯净而真实的生命,不得不在这人为的适应与塑造中异化、扭曲了。此刻,当我们卸去浓重的伪装,于清风朗月下用自然的大镜观照自己的时候,心中便只有一个滋味:苦。一个伪装的生命究竟能存几时? 一个孤苦的生命究竟能走多远? 我是活脱脱地来的,没有一丝羞怯。喜欢蓝天白云丽日和风,就常常让丽日和风沐浴青春,就常常让蓝天白云拂拭心灵;憎恶阴霾迷雾淫雨狂飚,就时时把阴霾迷雾撕烂了掷在脑后,就时时把淫雨狂飚捏碎了丢在脚下。喜欢就是喜欢,憎恶就说憎恶,对了错了都是我自己的真实选择!疲惫了,就流一回伤心的泪,就唱一支悲哀的歇,别再乎别人说你软弱;高兴了,就跳一段强劲的舞,就发一阵少年的狂,别在乎别人说你不成熟——我就是一个平常人,拥有一颗平常心。 只有在这时,世界才恢复本来的面目,人类才苏醒了沉醉的记忆,生命才焕发出葳蕤的生机! 啜饮自己生命的原汁吧!让我、你和他。 (摘自《新闻出版报》) 朋 友 ●沈 苇 朋友意味着你伸出手去可以握到另一只温暖的手,在你无所傍依时感受到爱的光芒的包围,在焦虑和孤寂时得到灵魂的安妥和告慰。朋友是兄弟、姐妹、伴侣、知音,理想的夫妻关系也正应如此(亲密,又保护着对方孤独)。看来,夏娃和亚当是人类最早的朋友的原型,上帝正是按照这个榜样来启示人间、设计人类未来的。所谓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不仅仅针对男女关系而言,理想的朋友正是用同一种血肉、同一种材料、同一种元素做成的: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碎琴断弦永绝琴缘,提奥在梵高自杀的数月就病故了,海子殉难后不久骆一禾也紧随而去??朋友是心心相连灵魂相通的那种人。汉字中的“朋”颇有意味,我们可以理解成两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人间的长旅充满了多少凄冷、孤苦,没有朋友的人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真正 的孤儿。 (摘自《伴侣》) 从容日子 ●吴新宇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须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 这,就是日子。 日子是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鸟,日子也是那一只只相似的小鸟。惟其一去不返,才让人珍惜。惟其相似,才产生悠闲。朱自清写一篇《匆勿》,把日子描绘成一个小顽童,我总想,日子哪里会那么匆匆呢?日子是结在园圃中的花苞,似开未开。日子是凝在果实上的露珠,将滑不滑。日子是在云层间穿梭的太阳,欲休未休。日子不急。它不会受到惊吓,也不怕骚扰。它有天地的外表,圣贤的内心。它不会因为你跑它也跑,你停它也停,你飞它也飞。它是永恒的流动。不管爬攀峻岭,抑或飞越险涧,它都呈同一种姿态,潇洒而宁静。倏忽之间,即让世界盛衰荣辱,俱成过眼云烟。日子最小,又最大;最浅,又最深;最轻,又最重;最浩浩荡荡,又最不动声色。日子是一支队伍,是一支蚂蚁运食的队伍,一队送葬的人群,一排昼夜巡行的轻骑兵。某日,某超级富豪为赶着一笔大生意,钻迸他的超豪华轿车,风弛电掣般开向目的地。可在交叉路口,疾驰的轿车被一辆笨重、缓慢的卡车掀翻了。富豪躺在血泊中,咧出一口金牙。日子就借着这张金灿灿的嘴发布谕示:人生没有目的地。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大家都从容点不好么? (摘自《知音?海外版》) 赠人一片云 ●王书春 世间人情多讲究赠人以物,而物尽必然情非。我赠人以云,君行千里,抬头便见白云,还怕断了友情不成?人间冷暖是人最在乎的,人与人的交往也往往就在这“冷暖”二字上。 你赠物于他并不能心暖,而赠他一份真情可能就是冬天也觉得暖的——推心置腹的交谈,忘情的一次郊游,互相推荐几本可读的书,帮他出一个能摆脱困境的主意??这一切都像你赠他一片白云一样,会永远地飘荡在他的天空 里,使他欣喜,使他兴奋,使他的生命充满活力。 在朋友生命的天空里,飘荡着我赠予的这样的白云;在我生命的天空里,也飘荡无数这友情的白云。不想让白云化雨,不想让白云蔽日,更不想让白云产生什么奇迹,只想经常看几眼白云,让自己明白世上还有友情存在。赠朋友白云般的纯洁,白云般的透明,白云般的人生理想与向往,他才会生活得如白云般洒脱与自由。 (摘自《中国青年》)
卷首语:这里有如金的美德,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金色的阳光下尽情绽放;这里有如茵的希望,每一颗心灵都能在绿色的原野上扬起风帆。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也许没有诗仙李白潇洒飞扬的文字,也许没有诗圣杜甫的爱国豪情,但却有我们最真诚、最美好的情感。有我们成长路上歪歪斜斜的脚印。有我们由衷的笑容,有母爱的温暖,有父爱的伟大,有我们对长辈的孝心,有同学之间浓浓的深情,有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尊敬,更有老师对我们的美好祝愿和校领导对我们永远的支持与帮助。这是我们展示才华的天地,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尽管我们还不够成熟,尽管我们的笔还很稚嫩,尽管我们的文字还很生涩,但我们会用真诚的心去吸收阳光的照耀,去吸取雨露的滋润,去抒写我们内心最美最真的情感。让我们行动起来吧!青苹果成熟还需要时间,我们的成长还需要努力,让我们共同去奋斗,共同去挑战风雨,忘记昨天的花开,把握今天的成长,奔向明天的成熟。愿我们携起手来,共赴美好明天!
上 善 若 水 夏季的风雨,一程又一程。阳光不失炽烈,树影曳曳婆娑。校园草木依然葳蕤,沉静的绿愈发幽深。 风云激荡的2019业已过半,一路辗转、挥汗中,我们的校刊,越过了十个年头。第22期《松江开大》,如约而至。 当你的殷殷目光,被新的页面吸引,也许会发现,相较以往,此期有诸多不同:除封面封底封二封三等重要处外,内中正文尽皆黑白印刷;“特别报道”自是高屋建瓴如新绿初开;“管理时空”与“先锋堡垒”双蒂并举;“星光璀璨”熠熠闪亮令人不可转目;“格物致知”全英文高水平来袭,更有校长大作重量级挂轴;“老骥伏枥”情趣盎然温情涓涓,“心语花田”另一番时光如弦心香若歌…… 随着手指慢慢滑动,你或又不期然惊喜:封三前新增一个版块“风采苑”,原来工作中优秀的他们,也有多姿多彩的另一面;“风景这边独好”更名“景界线”,与前封二“瞭望塔”豁然相和,呈首尾呼应之势。 这些熟悉而另富新意的版块,以独有的姿态,与原有其他部分,自洽相融在新一期校刊中。它们,或许没有拍案的惊涛,但激荡着生命的清泉。它们,又仿佛潺潺而动的溪流,不吝延展着生命的曲线。 不由想起古人语:上善若水。 水的姿态,是动容的。不取悦万物,用自然不拘的心,感受世间的馈赠。 水的姿态,又是兼容的。不抱残守缺,于月夜亮色中,追寻奔腾的热望。 水的姿态,更是从容的。即使风雨如晦,也能遥望晴空朗朗。即使匍匐于地,也动情蒲苇韧如丝。 恰如这些年来,我们开大人,凭藉水之动容,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于汤汤激流中,俯仰天地生机发。在碧水廓天下,激荡江河万古流。我们的学校,深谙水之兼容,泽被万物,海纳百川。高扬为理想奋斗的旗帜,从不曾失去方向。“轻舟已过万重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的校刊,兼具水之从容,一直坚守着最初的信念,潜心钻研,涵泳历练。一路追求着更高的境界,超越沉浮,追求本真。 而越过千山万水,我们更加明白:水是生命的源泉,更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上善之水,又是我们最终要展现的风骨与胸怀。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说:我们仍然期待,我们仍在努力,使生命重现意义。我们全力以赴。我们奋勇向前!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