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丁伟的论文言论已经完全颠覆了军官们的信仰。与他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以被认定为危险的言论。
在当时苏联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而丁伟认为苏联在以后会威胁我们的安全。这很有可能会破坏我国与苏联的关系。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视 问题描述: 在军事学院毕业时,李云龙和丁伟都作了精神的演讲,但谁的更精彩呢? 解析: 以论文而言,我觉得“李云龙”和“丁伟”在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不能这样比较;因为他们两人的毕业论文的论点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李云龙”的论点是一支军队的精神,而“丁伟”的论点是军事方面的观点。若以演讲方式而言就当然是“李云龙”了。
我记得好像是《论军人的军魂-亮剑精神》,不知道是不是
并不算神秘,这个情节电视剧《亮剑》当中是没有的,这个所谓的神秘人物就是王副军长,事情发生了小说《亮剑》的后半部当中,电视剧里李云龙的结局被改编后完美化了,但在小说里,李云龙遭小人陷害最终自杀以证清白,而其妻子田雨也因拒不跟李云龙解除夫妻关系被王副军长折磨致死。
如果让90后评选出一部最好看的国产抗日剧,我相信90%以上的人会说出《亮剑》这两个字。剧中李幼斌扮演的李云龙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电视剧版的《亮剑》是改编自小说《亮剑》的,而在小说当中,李云龙最后并没有完美的结局,而是被小人陷害后自杀了。
因在抗日及后续的战争中,李云龙经常有违反纪律的行为(战争需要),导致其在与田雨结婚后受小人所陷害,而这个小人有80%以上的可能性就是王副军长。要知道,李云龙早期违反纪律的行为其实并不被人们所广泛知晓,所以能够直接拿这些事陷害他的必然是他早年间就发生过分歧的人。而在战争早期与其发生过争执,且为人小气还记仇的人不算少,但大多数并没有活到战争之后。
唯独这个王副军长,不仅官职一升再升,更是曾经被李云龙拿枪顶过脑袋,再加上他也曾经看上过田雨却被李云龙抱得美人归,所以全书当中唯独他有立场去陷害李云龙。而在李云龙为了自证清白自杀后,田雨因不愿与李云龙解除夫妻关系而被折磨,这也侧面证实了这个折磨她的幕后黑手,必然曾经对她也怀恨在心,那么这个人就只剩下王副军长一人了。
不要以为小说当中悲剧的只有李云龙一个,在剧中深入人心的政委这一角色,其实在小说里也有着悲惨的结局,与李云龙的遭遇相仿,赵刚虽然没有在战争期间犯过什么错误,但为人正直,不愿意为了保命去说违心话的他,在特殊时期也同样遭奸人陷害,与妻子一同自杀,但好在,二人死前并未遭受什么折辱,相比较而言,田雨的下场才是最悲哀的。
有人曾说,李云龙这辈子犯得最大的错误,其实是娶了田雨,他让一个本来应该无忧无虑的小姑娘,背上了与他共进退的责任,而他本人却没有抗住这份责任,选择了自杀。虽然电视剧中并未演到小说里的后半部分,但还是建议各位可以去看看小说,真实内容要比电视剧深刻许多。
在《亮剑》里,李云龙、孔捷还有丁伟,这几个人都是同一等级的军事主官,不管是在抗战期间还是在内战期间,这三人的职务上升,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里完成的。除了这一点以外,这三人的关系更是特别的好,这主要因为他们在早些年参加革命的时候,都是在一个班里的混出来的,而且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腥风血雨以后,当初的老兄弟们,也只剩下了他们三人,这也的情义自然是弥足珍贵的。
就在全国战事都已经平息以后,李云龙、孔捷和丁伟,都被上级领导提拔为军长。这级别虽然是越来越高了,不过这仗却是没得打了,就拿李云龙来说,当了军长以后,整天待在指挥部跟几个参谋一起玩沙盘游戏,只能过一过嘴皮子瘾了。但就在李云龙就要憋坏的时候,上级又来了一个新的命令,那就是让他放下手中的指挥权,立刻赶赴南京,参加军事学院的学习。不过李云龙向来是不喜欢读书的,而且还以没有文化而自豪,所以这样的活动,他当然不愿意参加。
不过,就在上级领导再三的督促,已经田参谋长的劝说之下,李云龙最后还是收拾行李去了南京。而就在李云龙刚到学院报到的第一天,遇到了几年没见的两个老战友,那就是丁伟和孔捷。这三个活宝聚到一块,那这个指挥系自然又得乱了套,先是李云龙带着大家哄闹常教员的课堂,后来又出现了拒绝穿新式军装的一幕。最后要不是老师长批评这几个人,说不定他们一定还会这样调皮捣蛋下去。
这三人是1953年去的南京学习,一直到1955年时才毕业,兄弟三人在军事学院里一共进修了两年多的时间。虽然这个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让这三人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说在军事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这三人都写出了非常有水平的毕业论文,特别是李云龙跟丁伟二人的毕业论文,更是获得了全场学员的掌声。从剧里的一些镜头能够知道,这三人中,只有李云龙和丁伟站上了演讲台,并演讲了自己的论文,而孔捷却只得默默的坐在下面当一位看客。那么有网友就要问了,就在毕业答辩时,孔捷为何没有上台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孔捷所写的毕业论文实在太普通了。大家都知道,李云龙所演讲的论文是“亮剑精神”,而丁伟则是讨论的“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而孔捷所写的那篇《战略合围与向心突击》,仅仅只是讲述了战术的问题。反观李云龙,他写出了一个部队的优良传统,是来自一种不服输的军魂,而丁伟则是围绕在数十年后要发生的战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及辩证,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这样一比较,孔捷所写的毕业论文就没什么太大的看点了。而在军事学院众多的学员中,只有好的论文才能被作为模范文章,并上台演讲,很明显李云龙和丁伟的确是够格的,但是孔捷就稍差些,于是也就只能坐在下面当听众了。
现在很多关于抗战时期的电视剧都被大家称为是抗日神剧,因为在这些电视剧中神化了我们八路军,将日本人写的特别愚蠢,而且里面使用了一些战争武器,直到今天我们都没有研发出来,但是大家知道吗,在13年前有一部关于抗战时期的电视剧,拍的是十分好的这,部电视剧叫做《亮剑》,小编曾经也看过,十分好看。看电视剧的时候,小编深深感受到了当时我军对抗日军的种种困难,不仅是我们在军队武器上面有很大的差异,有时候我军都要面临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去跟敌人殊死拼搏。
在电视剧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它虽然有时候不是很听从上级的指挥,但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十分突出,常常将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李明龙身边有两位一直忠心耿耿追随他的将领,第一位是和尚,但是和尚后来被土匪给杀害了,第二位是段鹏,电视剧里面除了写李云龙各种英勇作战的事迹之外,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写他的爱情。李云龙的第一个妻子叫做杨秀琴,只是在他们成亲的当天,不幸被日本人偷袭,妻子被日本人给绑架,后来在解救妻子的过程中,妻子和日本人一同被炸死,这一段淳朴的爱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李云龙的第二位妻子叫做田雨,她是一位护士,是在照顾李受伤的李云龙过程中两人相爱的。但是大家知道吗?电视剧的亮剑并没有将小说版的情节,完全给拍出来。在这部小说中,最后李云龙是一个悲剧人物。在文 化 大 革 命的时候,因为在抗战期间,李云龙做了一些违反军队纪律的事,这件事被人们揪了出来,所以当时有很多人疯狂在批斗他,李云龙不堪承受这样的压力,选择自杀。
只留下了他的妻子田雨,其实在自杀之前,李云龙是希望妻子能跟自己离婚的,但是田雨不愿意。小说中提到一个老王的人物一直很神秘,只是在别人口中听到,始终没出现过,在李云龙跟田雨的事情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个老王有可能是王副军长。小说中说到王副军长看上了田雨,只是后来李云龙娶了田雨,所以他便对李云龙怀恨在心。
李云龙的去世正好给了王副军长机会,他们就派人轮番轰炸,多次对她进行折磨,手段甚是残忍,不过最后田雨依旧是不同意脱离夫妻关系,所以田雨被折磨的很惨,手段残忍。最后不堪折磨的田雨也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你觉得这个神秘人物是王副军长吗?欢迎留言。
提起经典抗战剧《亮剑》,相信很多网友都不陌生。《亮剑》是根据都梁原著小说改编,由陈健、张前执导,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张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主演,于2005年9月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
《亮剑》播出至今,在著名评分平台豆瓣上获得的高分,有超过15万网友评价,超过三分之二都是给出五星好评。不过比较遗憾的是,都梁原著小说其实一直讲述了李云龙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悲剧历史,而电视剧只选取了书中光辉的片段,而负面的东西统统删除,把一个含有深刻内涵的作品阉割了。其实李云龙在原著小说后面受到不公平对待,以死明志自杀了。妻子田雨也在两天后含恨离世。
一、李云龙的婚姻
在《亮剑》中,李云龙一共有过两段婚姻。李云龙还是独立团团长时候,虽然有时候不是很听从上级的指挥,但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十分突出,常常将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因此爱到解放区军民的爱戴,其中一个晋西北山区普通的农村姑娘,赵家峪村妇救会主任杨秀芹喜欢上他了。杨秀芹一反旧社会中国妇女的传统矜持,通过自己的大胆表白和泼辣的追求,终于搞掂了李云龙。李云龙和妻子杨秀芹成亲的当天,李云龙为爱情也不能影响革命,坚持带着和尚去查哨。结果在洞房痴痴傻等的秀芹,等来的是凶恶的日本鬼子特工队和叛徒朱子明,并且作为团长夫人被日寇掳走。李云龙后来攻打平安县城在解救妻子杨秀芹的过程中,妻子和日本人一同被炸死。
李云龙的第二任妻子是田雨,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大小姐。田雨是野战医院里漂亮的女护士。在《亮剑》中,李云龙因为负伤住院,一见钟情就喜欢上了田雨。实事求是来讲,李云龙和田雨俩人之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并且二人的年龄、身份、文化差距也大。但不管怎么样,李云龙的英雄光环让田雨这个没多少人生阅历的少女懵懵懂懂中嫁给了李云龙。李云龙和田雨在某种意义上,跟《父母爱情》里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差不多。
二、李云龙在原著小说中的结局
在《亮剑》剧版结局是李云龙作为高级指挥员进入军校深造学习,在军校的毕业论文《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备受好评,李云龙在毕业前夕被授予少将军衔和勋章荣誉,结局很圆满很高光很正能量。
但是在都梁原著小说中,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原著中,历史很快进入那个混乱不堪回首的年代……记得一个着名的外国将军说过: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李云龙同意这种观点,欣赏这种死法。可惜,生活没有给他这种机会。
三、田雨在原著小说中的结局
田雨仰慕李云龙而嫁给了李云龙。与李云龙文化教养差距很大的田雨在与李云龙相处中,虽曾有过误会,曾有过后悔,却最终在人生价值取向认同上,深刻理解了这个土包子男人的出类拔萃。当李云龙被人带走批斗,要所有人跟他划清界限,田雨义无反顾站在丈夫一边。在生死离别之际,田雨对李云龙喊:“老李,将军有将军的尊严。可杀不可辱。要硬就硬到底,这才是我的丈夫。要是有一天你不在了。我绝不苟活在这世上……我们生是夫妻,死是夫妻。谁也不可能拆散我们……”。就在丈夫以死明志的第二天深夜,田雨在狱中割脉自尽。
其实,在原著小说中并没有描写田雨在李云龙自杀后,遭受到什么悲惨的待遇,也没有什么神秘人物掌控。不过,我们可以推测,此前在野战医院跟李云龙争夺田雨的王副军长,一直耿耿于怀。在这个混乱特殊的时期,这种人跳将出来,窃居高位,肯定会对以前的事进行报复。小说中,前来抓捕李云龙的叫马天生,而且书中隐晦提到过马天生贪图田雨的美色,书中也提到了田雨身上布满了各种伤痕,可见,在死前她受尽了屈辱折磨。
是因为孔捷所写的论文较为普通,相对于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展现了一个国家军队的军魂以及丁伟的国土防御重点,有宏大的战略眼光,有极其的先见性
在《亮剑》里,李云龙、孔捷还有丁伟,这几个人都是同一等级的军事主官,不管是在抗战期间还是在内战期间,这三人的职务上升,几乎都是在同一时间里完成的。除了这一点以外,这三人的关系更是特别的好,这主要因为他们在早些年参加革命的时候,都是在一个班里的混出来的,而且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腥风血雨以后,当初的老兄弟们,也只剩下了他们三人,这也的情义自然是弥足珍贵的。
就在全国战事都已经平息以后,李云龙、孔捷和丁伟,都被上级领导提拔为军长。这级别虽然是越来越高了,不过这仗却是没得打了,就拿李云龙来说,当了军长以后,整天待在指挥部跟几个参谋一起玩沙盘游戏,只能过一过嘴皮子瘾了。但就在李云龙就要憋坏的时候,上级又来了一个新的命令,那就是让他放下手中的指挥权,立刻赶赴南京,参加军事学院的学习。不过李云龙向来是不喜欢读书的,而且还以没有文化而自豪,所以这样的活动,他当然不愿意参加。
不过,就在上级领导再三的督促,已经田参谋长的劝说之下,李云龙最后还是收拾行李去了南京。而就在李云龙刚到学院报到的第一天,遇到了几年没见的两个老战友,那就是丁伟和孔捷。这三个活宝聚到一块,那这个指挥系自然又得乱了套,先是李云龙带着大家哄闹常教员的课堂,后来又出现了拒绝穿新式军装的一幕。最后要不是老师长批评这几个人,说不定他们一定还会这样调皮捣蛋下去。
这三人是1953年去的南京学习,一直到1955年时才毕业,兄弟三人在军事学院里一共进修了两年多的时间。虽然这个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让这三人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说在军事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这三人都写出了非常有水平的毕业论文,特别是李云龙跟丁伟二人的毕业论文,更是获得了全场学员的掌声。从剧里的一些镜头能够知道,这三人中,只有李云龙和丁伟站上了演讲台,并演讲了自己的论文,而孔捷却只得默默的坐在下面当一位看客。那么有网友就要问了,就在毕业答辩时,孔捷为何没有上台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孔捷所写的毕业论文实在太普通了。大家都知道,李云龙所演讲的论文是“亮剑精神”,而丁伟则是讨论的“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而孔捷所写的那篇《战略合围与向心突击》,仅仅只是讲述了战术的问题。反观李云龙,他写出了一个部队的优良传统,是来自一种不服输的军魂,而丁伟则是围绕在数十年后要发生的战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及辩证,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这样一比较,孔捷所写的毕业论文就没什么太大的看点了。而在军事学院众多的学员中,只有好的论文才能被作为模范文章,并上台演讲,很明显李云龙和丁伟的确是够格的,但是孔捷就稍差些,于是也就只能坐在下面当听众了。
李云龙攻克平安后,山本留给他的一样东西,最终要了他的命。
李云龙一生中最不愿意提起的瞬间,就是赵家沟被山本一木的特战队彻底打垮。这一战,山本一木80多人,围攻李云龙一个团部一个警卫排70多人,李云龙损失过半,连政委赵刚都差点搭进去。
相比孔捷新一团被彻底打垮,李云龙这一战还是可圈可点的。暗哨的设置,让山本一木的偷袭计划落空,李云龙在被围攻的情况下准确判断,组织起有效反攻,并且争取时间发动突围,避免了全军覆没。可是,李云龙新婚妻子秀芹被抓走,这让整个独立团同仇敌忾,有了攻打平安县城报仇的士气。
于是,李云龙带着独立团下辖的上万人军队,开始了对平安县的主动攻击。最终,六门山炮齐发(电视剧里面是两门意大利炮),山本一木和秀芹在平安中学高楼上被炸上了天。
山本一木这一仗,给李云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楚云飞深刻的印象。这两人,用着山本一木的战术,在金门炮战期间做了再次做了较量。
金门战役,李云龙三野十一纵二师下属的c团和兄弟师的两个团,总共9000多名战士,在金门岛上奋战三天,最终全部壮烈牺牲。c团参谋长董大海与李云龙通电话,就提出一个要求,请求上级不要撤销c团番号,一定要重建c团,为战士们报仇。
三野将士们久经战阵,最后却打出一场全军覆没的战役,从李云龙这样的师长到兵团司令甚至野司首长,无不把金门战役当成奇耻大辱,日夜训练,为了下一次登陆金门作准备。
金门战役后不久,李云龙师就把野外生存和特种兵作战作为了主要的研究课题。李云龙师的四个主力团奉命开进山高林密的闽南天湖山,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开始了秘密的丛林战模拟训练。两个苏军的特种兵上校成了他们的教练,其中一个自称老狼,是一个高加索人,另一个则自称是老狐。老狼开出丛林生存的食谱,都是毒蛇、蝙蝠、蚂蚁、蝴蝶、蝎子、蜘蛛、蚯蚓,这让李云龙大开眼见。
老狼当着战士们的面,活斯了一只蝙蝠,连皮带骨吞了下去。李云龙为了训练正常进行,为了打造一支山本一木那样的特战队,也带头吃了一只蝙蝠。最后,在李云龙的带领下,老狼的训练下,三个月时间,华野二师从一个普通的步兵师,训练成了真正的丛林师。
李云龙并不满足,准备在二师建立一支真正的特种兵部队。军事学院的学习结束时,李云龙交出了他的毕业论文《论冷战时期的特种作战》。这篇论文,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就连刘伯承院长,都亲自听了他的论文答辩,表示赞许。这一切,都拜山本一木所赐。
有了理论,自然也少不了人才。李云龙挑到的人,是段鹏。
段鹏和李云龙一样,经常犯错误,经常被降级。淮海战役抢战利品,把友军打了,被降为了排长,上海战役有遇上村里地主家少爷,官报私仇把他打成生活不能自理。后来坐火车,暴脾气上来,连丁伟都打了一顿。在军事学院,丁伟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云龙,李云龙哈哈大笑。
李云龙回到部队,发现段鹏虽然其貌不扬,在战绩上十分优秀。段鹏说,他会徒手格斗,精通各种轻武器,还懂得针灸和草药,在李云龙师的丛林训练时,教官给的还是全优。走南闯北多年,除了北方方言,他学会了南方的江浙一带方言、两湖两广方言、闽南客家话、潮州方言。
看到段鹏这么牛,李云龙说,要是有一天,我让你去蒋军占的那几个岛上转转,你敢吗?
段鹏说,别说那几个岛,就是去台湾,去龙潭虎穴也没啥不敢的。
于是,段鹏在李云龙支持下,成立了了一支特种兵部队。在李云龙的整个军数万人中精挑细选,只选出了30多人,后来在全国范围内找,终于选出了100多人。终于,这支部队成立了,因为人数刚好108,就取名为“梁山分队”。对外,段鹏确实一个军队后勤部门的生产基地主任,建制规格为团级,段鹏的军衔为正团级中校。
梁山分队,和山本特战队的规模差不多。山本是大佐,联队长级别,段鹏是中校,团长级别。军衔了军职上相差无几。不同的是,梁山分队是108人,而山本特战队则是80多人。梁山分队还和李云龙的警卫连做了一次对抗演习,警卫连被打掉一半,李云龙都当了俘虏。
因为孔杰虽然在作战方面非常优秀,但是他的文化比较低,在演讲时组织语言比较困难,所以他不能进行登台演讲。
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内容摘要:“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构成了“新时期”以来的重要文学资源,近年来流行的“新革命历史小说”即在延续“革命历史小说”写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它在文学观念和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拓展,显现了很多区别于经典的“革命历史小说”的风格特征,形成了新的叙述模式。这种叙述模式和美学风格的转换透露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轨迹。全文电视剧“亮剑”现象 准确把握观众价值取向全文
对于国产的电视剧,我一般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涉案剧和武侠剧以及那些哭哭啼啼的爱情剧,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可是一些描写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我还是偶尔会看一下的,这和我童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关,因为那个时代崇尚的是革命英雄主义,崇拜的是革命英雄。这种崇拜不同于当今社会上年轻人对电玩和动漫上英雄的崇拜,也不同于当今社会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这种崇拜是发自内心的,神圣的一种精神寄托。 偶尔一次机会,听同事说起《亮剑》这部电视剧,他说这部电视剧很特别,不同于以往看过的国产战争剧,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根本就不像我们所了解的那些英雄,简直就是个土匪。有了同事的这句话,我决定去看一下这部特别的《亮剑》,在现在工作忙的情况下,也许我只用看一下,没必要把他看完。 剧情开始是在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在完成阻击日军的任务后,接到总部撤退和转移的命令。然而,团长李云龙却让话务员关掉了对讲机,命令部队发起冲锋,目的只是让全团剩下的唯一一发迫击炮弹能够打到日军的指挥所,这一炮不仅炸死了日军的联队长,也打懵了敌人,使得新一团能够从日军的正面冲出了包围圈。正是这发炮弹,不仅让日军、国军和我军的将领感到震惊,同时也让我对李云龙的指挥艺术和人格魅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促使着我一集一集不停地看下去。我完全融入了这部电视剧,也深深地他所感动。 李云龙由于阵前抗命而被撤了团长的职务,新一团由李云龙在红军时的老战友丁伟接任团长,而三八六旅独立团在一次日军特工队的偷袭中莫名其妙地做了冤大头,李云龙又被起用任命为独立团的团长,原独立团团长孔融后被调任为新二团团长,于是就形成了当时晋西北的所谓铁三角。这个铁三角成了华北日军的一个恶梦。当然还有国民党山西晋绥军的楚云飞团也功不可没。本剧就是在这四个团的恩怨纠葛以及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军人携手抗敌的故事中轰轰烈烈地展开。 说句实话,这部电视剧在一些战争场面的叙述上仍显粗糙和简单,可是剧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中国军人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强者气势,实在让人敬佩和感动。这种气势也正是敌人所害怕的。 李云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做为军人,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无论是百团大战还是伏击日军的车队,不论是反“扫荡”的突围战还是xx县城的攻坚战,甚至在最后他做为师长的淮海战役中,作为指挥员,李云龙很少想以前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指挥员一样在指挥所里指挥战斗,这在一般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典型人物,但正是他的这种作风凝成了独立团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战斗风格。犹如政委赵刚所说的,他的整个人已经融入独立团每一个战士的心中,即使他不在了,他的魂依然存在。 剧中那个骑兵连的故事让人难忘。在一次突围后,独立团骑兵连和主力失去了联系。他们且战且退地牵制着日军的一个骑兵联队,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所剩无几的骑兵连战士调转马头,齐齐拔出锃亮的马刀,连长高呼着“骑兵连,进攻!”带领着战士们迎着敌人冲了上去。几个回合下来,连长调转马头,身边已经没有其他的战士,他的手臂也被砍去了一只,鲜血从他的断臂处喷射而出。他稳住自己的身子,高擎着马刀全力呼喊:“骑兵连,进攻!”再次冲向敌阵。日军的马队过后,在夕阳的余辉中,大地上留下了阵亡八路军骑兵的遗体和死伤的骏马。没有音乐,也没有歌声,惟有战马的低鸣在山谷中回荡。面对这样的场面,一向飞扬跋扈的日军官兵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日军少佐脸色凝重地说:厚葬他们,他们是真正的军人。 在XX县城的攻坚战中,一个区小队和一个县大队组成的一支地方部队,用最原始的武器和他们的血肉之躯,阻击了八个小时,硬是把敌人的增援部队挡在了路上,为独立团的攻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他们却全部牺牲在了阵地上,没有一人生还。看着这样的战斗,阎西山的晋绥军官兵无不肃然起敬。楚云飞对他的手下说:八路军这样一支所谓的区小队县大队竟然能阻击装备精良的日军长达八小时之久,真是惭愧啊。随即,楚云飞的部队也投入了阻击日军的战斗。 在XX县城外,面对着城楼上被日军绑架的新婚妻子,李云龙悲愤地点燃了炮火。战斗结束了,荒野上垒起了一座孤坟。李云龙独自坐在坟前,请求妻子的原谅。他娓娓地述说着,看似那样的平静,可我们作为观众却深深地感觉到李云龙此刻内心的痛楚。 在剧中,编导并没有简单地把李云龙描写成一个只会打战的武夫,而是用很多的篇幅描述了李云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李云龙。通过描述他对两任妻子的爱,通过对他和赵政委之间个人友情的描写,通过叙述他和晋绥军团长楚云飞两人之间难以说清的恩怨情仇,尤其是他对“和尚”、张大彪以及段鹏他们兄弟般的战友之情,让人无不动容。 现在的影视剧能让我流泪的几乎没有,可当我看到“和尚”被土匪杀害,李云龙不顾丁伟已经要收编土匪的事实,率部端掉了匪窝,遭到上级处分的那场戏时,我的思维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李云龙。随着李云龙在政委面前的挥泪发泄,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觉得这场戏是全剧李云龙感情最丰富,描写最好的一场戏,使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 剧中还有一个能更好体现李云龙情感世界的重要人物,便是楚云飞。楚云飞毕业于黄埔五期,又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他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八路军的指战员会如此勇敢和拼命,不明白没读过一天军事院校的李云龙会让日军如此地害怕。他从开始对李云龙的漠视到后来的重视,从对李云龙的敬佩到最后的惺惺相惜,以至最后两人战场上以死相拼,病床上又各自对对方备加赞赏。 在最后军事学院的论文中,李云龙为他的这种作风作了精辟的论述:古时候的剑客在遇到对手的时候,即使明知自己不是敌人的对手,也要拔出自己的宝剑,就是死在敌人的剑下也毫无怨言,这就叫“亮剑”。做为军人就应该具有这样的“亮剑”精神,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军魂。或: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给中国电视剧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央视年度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稳坐2005年的冠军宝座,力压呼声很高的《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等剧。据网上说,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该剧的VCD、DVD一时脱销,甚至租碟也较为困难。这样的空前盛况,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出现的另外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军歌嘹亮》(2003年)、《历史的天空》(2004年)。它们在播出时同样引起过轰动效应,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曾重播七次,首播收视率12%,重播收视率。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是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并受到观众如此热情的追捧?为中老年观众定位的电视剧,为什么青年人也能喜欢? 应该说,这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根据当代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欣赏心理,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 一、《亮剑》等电视剧市场定位的成功,首先在于它们对观众的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 把握观众追求真实性的价值取向,还原历史的真实。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大受欢迎,而一些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却被观众冷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往往是反现实、伪现实的,是鲁迅所批评的“瞒和骗”的艺术。现实题材反映时代生活,其中的虚假更容易为观众一眼识破,因此,这些反现实的所谓现实题材电视剧被观众冷落和抛弃也就在情理当中了。当然,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同样不容乐观。但是,在“瞒和骗”的问题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比,距离观众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较远,因而更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戏说”历史,甚至走向“反历史”。《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是对这几年电视剧反历史倾向的一种反拨,它们采取现实主义手法,还原历史的真实,满足了观众对真实历史的心理期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片中,对战争的描写往往是浪漫化和非现实化的,有时甚至非常“小儿科”,我军勇敢善战、足智多谋,总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敌人则貌似强大,实际上愚蠢而无能。即使写牺牲,也仅是战争的“花边”而已,用来证明胜利之不易。这些反历史、反现实的“战争童话”早已为观众所厌弃。而《亮剑》描写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敌人并非如此愚蠢,我军也不是战无不胜,如骑兵连的全军覆没。这就打破了用谎言编织的“战争神话”,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把握观众对野性精神的寻求和心理补偿意向,强化民族精神的生命元阳。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造成了中国人个性上的柔弱和精神上的奴性,中规中矩,谨小慎微,中庸保守,男人女人化,女人病态化。因此,《水浒传》等古典作品中具有野性精神、反抗精神、叛逆精神的英雄形象,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反抗现实的精神源泉。近年来,中国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片的盛行,正是这种心理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柔弱、怯懦民气的某种反拨和平衡。《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历史题材电视剧,极力张扬这种雄性的精神、野性的精神,暗中切合了观众潜在的价值取向和隐蔽的心理补偿意向。这在《亮剑》中被概括成“亮剑”精神,也就是李云龙的那句名言:“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现在,人们处于和平时代,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呼唤这种“亮剑”精神、硬汉精神和野性精神。正是这种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以及民众价值取向和心理的需要,“亮剑”一下成为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种野性的精神其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所不可缺少的生命元阳,甚至是我们的“精神伟哥”。 对观众平民化和反英雄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把握,塑造平民化英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普及,人们的精神追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民化成为新的价值取向。《亮剑》等剧中的主要人物,都出身于民间,崛起于草莽之中,本身就很具有平民性。他们靠不断努力走向成功,成为将军。毫无疑问,这几部剧中的英雄人物,是以平民化和平民性为基础的。另外,这些所谓“英雄人物”,都具有反英雄的基本倾向。那就是说,他们与我们传统意义中的英雄人物有着非常本质的差别。在作为“主旋律”的传统革命历史题材中,这些革命英雄人物,一般都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近乎希腊神话中的“神”。而在《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剧中,李云龙、姜必达甚至有点痞气和流氓气,他们讲话粗鲁,夹杂着下流话,李云龙永远歪戴着军帽,姜必达则有一颗丑陋的大牙。他们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有着常人的七情六欲。但是,他们勇敢、正直、豪爽、血性、讲义气、重情重义,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又确实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这些有缺陷的英雄、真实的英雄、平民化的英雄,对于观众来说是如此真实、自然和亲切。 二、《亮剑》等剧的成功还体现在对观众欣赏习惯和心理的尊重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传统革命题材剧在人物塑造上,出现脸谱化、概念化的倾向,人物成为某种抽象的政治符号,或者表达某种政治观念的传声筒或代言人。新时期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流行,反人物、反情节的作品时髦一时。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往往符号化、抽象化,性格模糊,个性不明。这样的作品往往是“速朽”的,它们最多只能成为政治的“样板”,或者艺术的“实验”而已。基于此,《亮剑》等剧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可爱人物,如李云龙、姜大牙(姜必达)、高大山等等。他们不仅外部特征各有特别之处,语言往往也别具个性。特别在对敌人的塑造上,《亮剑》具有重大的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中,把敌人妖魔化、漫画化、符号化的习惯做法,细致刻画敌人的性格,并揭示他们在凶残、狡诈之外的人性特点,从而让这些反面人物显得真实而可信、生动而形象。 其次,对故事性与传奇性的刻意追求。这一点,既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欣赏心理,同时也是电视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小说、古典戏曲(如元杂剧、明清传奇)等,都是在故事性和传奇性上取得成功的典范。《亮剑》、《历史的天空》、《军歌嘹亮》、《激情燃烧的岁月》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正是缘于对这种传统的继承。这些剧往往引人入胜,让人兴奋,看了上集,还想看下集。这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故事性和传奇性永远是一对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市场定位中,切中了观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习惯,因此,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在取得很好市场效应的同时,也取得了好的宣传效果。不过,一部电视剧仅仅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之以市场运作。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于市场定位准确,非常叫座,但由于市场运作方面的缺位(比如档期问题),最后仅仅是收回成本,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业绩。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另外,有人批评说,艺术在于创造,《亮剑》并无什么创意,只是对《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等几部电视剧的拙劣模仿。这种批评并不新鲜,早在《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播出时,就有人批评它们与《激情燃烧的岁月》题材、人物雷同。这几部剧确实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但对大众传媒工业来说,这种类型化并不可怕,倒可能恰恰是中国电视剧正逐步走向市场、走向成熟的某种表现。
参考:毫无疑问,电视剧《亮剑》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正如有的人所评论的,“这是一部气势恢宏、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等等;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每次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只要碰到电视台播放《亮剑》,我都会看下去,无论内容是否看过。也正是如此,每次都看不全,所以我干脆买了一套光碟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过瘾地看完。《亮剑》中有好几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比如李云龙、楚云飞、和尚、李云龙的顶头上司旅长等,毫无疑问的是,李云龙这个英雄是电视剧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不过,我们仔细研究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会发现这个英雄形象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这种消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物形象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并没有给英雄的形象定下什么确切的标准,但是一般来讲,英雄的形象至少应该是这样的:个头高大,身材魁梧,五官端正,气宇轩昂,英气凛然,服饰得体(即便不奢华也应该是干净整洁),尽管偶尔也有《水浒》塑造出个别类似于矮脚虎王英的英雄代表,但是这样的英雄实在是屈指可数。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却以这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个头一般,身材说不上魁梧,面目近乎龌龊,再加上衣服很少有干净的时候,尤其是领口招牌式地肮脏,走路的时候甚至也是歪歪扭扭的,整个就是一幅邋遢的样子,至于气质什么的则更谈不上。从这个方面来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二、人物语言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也没有限定英雄的语言方式,但是一般来说,英雄的语言习惯应该是“冠冕堂皇”的,充满高尚和正义,起码说是不应该说粗话的,即便是气得快要发疯,也顶多一掌劈翻桌子或者一刀砍断大树什么的,语言上向来都是收敛的,必须与英雄的形象相符。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语言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满嘴的粗话,动不动就是“他娘的”。除了少数时间的“克制”之外,李云龙大多时候都是骂骂咧咧的,可是也许是生性就是这么一幅臭脾气,所以即便克制,时间久了李云龙在女人面前还是会露出骂骂咧咧的本性来。从这个方面来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语言习惯的消解。三、人物思想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英雄的思想往往是非常高尚的,心中装的是救死扶伤和民族大义,追求的是匡扶正义和拯救他人危难等等,很少有个人恩怨以及儿女情长的一面。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思想看上去则有点“危险”:首先,李云龙有点儿女情长。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李云龙突然被丘比特神箭射中了,而且他在“秀芹”真情的感染下并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但将秀芹紧紧地抱住,还要脱秀芹的衣服,如果不是针扎了他的脚,李云龙还真要做出出格的事情。在解放后,已经结了婚的李云龙还差一点出轨。在我们传统观念的英雄形象中,一个英雄人物是不会犯下这样的严重“错误”的。其次,李云龙有点江湖习气。在老婆秀芹被抓后,他擅自集结部队去攻打鬼子重兵防守的县城;在自己心爱的部下“和尚”被土匪杀掉之后,他暴跳如雷地带着部队去为“和尚”报仇。这样的举动在传统观念中是会大大削弱英雄的高大形象的。如果按照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形象来对照李云龙,那么《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很可能和英雄形象是挂不上钩的,但是为什么这个人物形象在电视剧播出后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甚至追捧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与目前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自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来,我们不但继续保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加明确地承认并鼓励了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在这样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无疑也会呈现宽松的状态,从而为接受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根本性的条件。其二,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贴近于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个基本的道理告诉我们来源于生活的文学总要对生活作出一些修正或者虚化,也就是说,恰当的修正或者虚化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不过,在特定的年代,文学创作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者虚化或有些过度,所以文学作品和人们生活的距离也比较遥远。在如今这个年代,再过度地修正或者虚化生活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将自己与人们的联系割裂开来。《亮剑》中李云龙的人物形象则尽量减少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虚化,尽量还原人物的本来面目,因此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其三,这样的作品更尊重观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自然会随之提高,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人们不会再满足于程式化、样板化的文学作品,而需要多样化、富于生命力的鲜活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者适时地推出这样的作品,应该说迎合了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但毋庸置疑这是尊重观众的态度。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看上去缺陷很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以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一个现实、鲜活、饱满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可以说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一种巧妙的消解,虽然在一些细节的描摹上这个人物形象依然还有些符号化,但瑕不掩瑜,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人物形象是近年来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值得人们拍手叫好。我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说,电视剧《亮剑》对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电视剧人物塑造方面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类似电视剧创作者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启迪和影响。
《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书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故事内容是讲述我军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为止。“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句话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主角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最多也只是赶上了那个时候。乱世出英雄嘛!他一身的草莽气息,刚开始没有什么自己思考的能力,是一个典型的农民英雄。他盲目地崇拜毛主席,尊重自己的上级,对于日本人有一种完全不分是非的憎恨;他满口粗话,整天日爹操娘,动不动拿人撒火;有仗打就兴高采烈,没仗打就浑身不舒服,找人吵架;惟恐天下不乱,挑事儿,和军校国民党教官对着干,爱炫耀自己的战功,自以为是……他有很多的缺点。同时,他是农民出身,对共产党有一种忠诚;他关心群众和下级,在全军都树立起了威信,他永远是士兵打心眼里尊敬的人,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个师;没有人和他对着干,都知道他和他的士兵都是惹不起的主儿;他果断机敏,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几乎赢得了每一场战役,虽败犹容,和国民党的军官建立了一种超乎意识形态的友谊;他耿直乐观,和朋友建立了一种超乎时间的友谊……他有很多的优点。在战争岁月,这几乎不算什么,因为太多的影视作品反映的都是这一类的英雄。 然而在动乱年代,文革的时候,他从盲从到开始自己思考。开始的时候,他不允许自己的学者岳父怀疑党,怀疑党的政策,不相信岳父的远见,甚至和岳父产生了很深的隔阂,要老人家改造改造思想;可是后来听说岳父在改造农场的誓死不屈,坚贞勇敢,他由衷的佩服。当组织派人来让他妻子和自己的父母划清立场的时候,他勃然大怒,没有爹娘哪儿的自己,他支持自己的妻子,没有向组织妥协。他从反省自己到开始怀疑,最终做出行动。他的行动保护了更多人的生命。他在听说了外地的灾情时,痛心不已,完全不顾自己家的人也饿得前胸贴肚皮,把用高价买来的粮食送给士兵,让他们接济前来投难的亲人。像他一个男人,也经受不住弱者的眼泪,哪怕是他们无知,他任凭打骂,要不是妻子的勇敢,他早垮了。他最后为了更多人的生命采取了行动,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他没有怪那些殴打他的士兵,因为他懂得对待敌人要决不留情,他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士兵;他不能忍受士兵的侮辱——在他的碗里吐口水,他是一个有尊严同时懂得尊敬人的人,他会满足日本俘虏死的要求,觉得他们还算个军人,尽管这违反军纪。他不要战士的营救,他害怕连累他们,连自己秘书在关键时刻要求辞职,他也十分理解。他不要妻子和自己一起受苦,让她和自己划清界限,他把孩子给前来救援的战友,自己留在暴风雨的中心。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亮剑,死都死得很有尊严,用军人的死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书中有很有趣的地方,也有感人肺腑的地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亮剑,是江湖中的术语。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就算明知自己赢不了,也要宝剑出鞘,这就是亮剑,把习武人的气势拿出来,把尊严亮出来。 对于国产的电视剧,我一般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涉案剧和武侠剧以及那些哭哭啼啼的爱情剧,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可是一些描写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我还是偶尔会看一下的,这和我童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关,因为那个时代崇尚的是革命英雄主义,崇拜的是革命英雄。这种崇拜不同于当今社会上年轻人对电玩和动漫上英雄的崇拜,也不同于当今社会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这种崇拜是发自内心的,神圣的一种精神寄托。 偶尔一次机会,听同事说起《亮剑》这部电视剧,他说这部电视剧很特别,不同于以往看过的国产战争剧,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根本就不像我们所了解的那些英雄,简直就是个土匪。有了同事的这句话,我决定去看一下这部特别的《亮剑》,在现在工作忙的情况下,也许我只用看一下,没必要把他看完。 剧情开始是在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在完成阻击日军的任务后,接到总部撤退和转移的命令。然而,团长李云龙却让话务员关掉了对讲机,命令部队发起冲锋,目的只是让全团剩下的唯一一发迫击炮弹能够打到日军的指挥所,这一炮不仅炸死了日军的联队长,也打懵了敌人,使得新一团能够从日军的正面冲出了包围圈。正是这发炮弹,不仅让日军、国军和我军的将领感到震惊,同时也让我对李云龙的指挥艺术和人格魅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促使着我一集一集不停地看下去。我完全融入了这部电视剧,也深深地他所感动。 李云龙由于阵前抗命而被撤了团长的职务,新一团由李云龙在红军时的老战友丁伟接任团长,而三八六旅独立团在一次日军特工队的偷袭中莫名其妙地做了冤大头,李云龙又被起用任命为独立团的团长,原独立团团长孔融后被调任为新二团团长,于是就形成了当时晋西北的所谓铁三角。这个铁三角成了华北日军的一个恶梦。当然还有国民党山西晋绥军的楚云飞团也功不可没。本剧就是在这四个团的恩怨纠葛以及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军人携手抗敌的故事中轰轰烈烈地展开。 说句实话,这部电视剧在一些战争场面的叙述上仍显粗糙和简单,可是剧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中国军人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强者气势,实在让人敬佩和感动。这种气势也正是敌人所害怕的。 李云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做为军人,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无论是百团大战还是伏击日军的车队,不论是反“扫荡”的突围战还是xx县城的攻坚战,甚至在最后他做为师长的淮海战役中,作为指挥员,李云龙很少想以前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指挥员一样在指挥所里指挥战斗,这在一般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典型人物,但正是他的这种作风凝成了独立团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战斗风格。犹如政委赵刚所说的,他的整个人已经融入独立团每一个战士的心中,即使他不在了,他的魂依然存在。 剧中那个骑兵连的故事让人难忘。在一次突围后,独立团骑兵连和主力失去了联系。他们且战且退地牵制着日军的一个骑兵联队,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所剩无几的骑兵连战士调转马头,齐齐拔出锃亮的马刀,连长高呼着“骑兵连,进攻!”带领着战士们迎着敌人冲了上去。几个回合下来,连长调转马头,身边已经没有其他的战士,他的手臂也被砍去了一只,鲜血从他的断臂处喷射而出。他稳住自己的身子,高擎着马刀全力呼喊:“骑兵连,进攻!”再次冲向敌阵。日军的马队过后,在夕阳的余辉中,大地上留下了阵亡八路军骑兵的遗体和死伤的骏马。没有音乐,也没有歌声,惟有战马的低鸣在山谷中回荡。面对这样的场面,一向飞扬跋扈的日军官兵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日军少佐脸色凝重地说:厚葬他们,他们是真正的军人。 在XX县城的攻坚战中,一个区小队和一个县大队组成的一支地方部队,用最原始的武器和他们的血肉之躯,阻击了八个小时,硬是把敌人的增援部队挡在了路上,为独立团的攻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他们却全部牺牲在了阵地上,没有一人生还。看着这样的战斗,阎西山的晋绥军官兵无不肃然起敬。楚云飞对他的手下说:八路军这样一支所谓的区小队县大队竟然能阻击装备精良的日军长达八小时之久,真是惭愧啊。随即,楚云飞的部队也投入了阻击日军的战斗。 在XX县城外,面对着城楼上被日军绑架的新婚妻子,李云龙悲愤地点燃了炮火。战斗结束了,荒野上垒起了一座孤坟。李云龙独自坐在坟前,请求妻子的原谅。他娓娓地述说着,看似那样的平静,可我们作为观众却深深地感觉到李云龙此刻内心的痛楚。 在剧中,编导并没有简单地把李云龙描写成一个只会打战的武夫,而是用很多的篇幅描述了李云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李云龙。通过描述他对两任妻子的爱,通过对他和赵政委之间个人友情的描写,通过叙述他和晋绥军团长楚云飞两人之间难以说清的恩怨情仇,尤其是他对“和尚”、张大彪以及段鹏他们兄弟般的战友之情,让人无不动容。 现在的影视剧能让我流泪的几乎没有,可当我看到“和尚”被土匪杀害,李云龙不顾丁伟已经要收编土匪的事实,率部端掉了匪窝,遭到上级处分的那场戏时,我的思维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李云龙。随着李云龙在政委面前的挥泪发泄,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觉得这场戏是全剧李云龙感情最丰富,描写最好的一场戏,使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 剧中还有一个能更好体现李云龙情感世界的重要人物,便是楚云飞。楚云飞毕业于黄埔五期,又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他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八路军的指战员会如此勇敢和拼命,不明白没读过一天军事院校的李云龙会让日军如此地害怕。他从开始对李云龙的漠视到后来的重视,从对李云龙的敬佩到最后的惺惺相惜,以至最后两人战场上以死相拼,病床上又各自对对方备加赞赏。 在最后军事学院的论文中,李云龙为他的这种作风作了精辟的论述:古时候的剑客在遇到对手的时候,即使明知自己不是敌人的对手,也要拔出自己的宝剑,就是死在敌人的剑下也毫无怨言,这就叫“亮剑”。做为军人就应该具有这样的“亮剑”精神,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军魂。或: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给中国电视剧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央视年度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稳坐2005年的冠军宝座,力压呼声很高的《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等剧。据网上说,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该剧的VCD、DVD一时脱销,甚至租碟也较为困难。这样的空前盛况,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出现的另外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军歌嘹亮》(2003年)、《历史的天空》(2004年)。它们在播出时同样引起过轰动效应,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曾重播七次,首播收视率12%,重播收视率。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是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并受到观众如此热情的追捧?为中老年观众定位的电视剧,为什么青年人也能喜欢? 应该说,这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根据当代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欣赏心理,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 一、《亮剑》等电视剧市场定位的成功,首先在于它们对观众的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 把握观众追求真实性的价值取向,还原历史的真实。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大受欢迎,而一些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却被观众冷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往往是反现实、伪现实的,是鲁迅所批评的“瞒和骗”的艺术。现实题材反映时代生活,其中的虚假更容易为观众一眼识破,因此,这些反现实的所谓现实题材电视剧被观众冷落和抛弃也就在情理当中了。当然,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同样不容乐观。但是,在“瞒和骗”的问题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比,距离观众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较远,因而更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戏说”历史,甚至走向“反历史”。《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是对这几年电视剧反历史倾向的一种反拨,它们采取现实主义手法,还原历史的真实,满足了观众对真实历史的心理期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片中,对战争的描写往往是浪漫化和非现实化的,有时甚至非常“小儿科”,我军勇敢善战、足智多谋,总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敌人则貌似强大,实际上愚蠢而无能。即使写牺牲,也仅是战争的“花边”而已,用来证明胜利之不易。这些反历史、反现实的“战争童话”早已为观众所厌弃。而《亮剑》描写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敌人并非如此愚蠢,我军也不是战无不胜,如骑兵连的全军覆没。这就打破了用谎言编织的“战争神话”,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把握观众对野性精神的寻求和心理补偿意向,强化民族精神的生命元阳。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造成了中国人个性上的柔弱和精神上的奴性,中规中矩,谨小慎微,中庸保守,男人女人化,女人病态化。因此,《水浒传》等古典作品中具有野性精神、反抗精神、叛逆精神的英雄形象,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反抗现实的精神源泉。近年来,中国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片的盛行,正是这种心理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柔弱、怯懦民气的某种反拨和平衡。《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历史题材电视剧,极力张扬这种雄性的精神、野性的精神,暗中切合了观众潜在的价值取向和隐蔽的心理补偿意向。这在《亮剑》中被概括成“亮剑”精神,也就是李云龙的那句名言:“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现在,人们处于和平时代,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呼唤这种“亮剑”精神、硬汉精神和野性精神。正是这种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以及民众价值取向和心理的需要,“亮剑”一下成为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种野性的精神其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所不可缺少的生命元阳,甚至是我们的“精神伟哥”。 对观众平民化和反英雄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把握,塑造平民化英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普及,人们的精神追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民化成为新的价值取向。《亮剑》等剧中的主要人物,都出身于民间,崛起于草莽之中,本身就很具有平民性。他们靠不断努力走向成功,成为将军。毫无疑问,这几部剧中的英雄人物,是以平民化和平民性为基础的。另外,这些所谓“英雄人物”,都具有反英雄的基本倾向。那就是说,他们与我们传统意义中的英雄人物有着非常本质的差别。在作为“主旋律”的传统革命历史题材中,这些革命英雄人物,一般都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近乎希腊神话中的“神”。而在《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剧中,李云龙、姜必达甚至有点痞气和流氓气,他们讲话粗鲁,夹杂着下流话,李云龙永远歪戴着军帽,姜必达则有一颗丑陋的大牙。他们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有着常人的七情六欲。但是,他们勇敢、正直、豪爽、血性、讲义气、重情重义,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又确实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这些有缺陷的英雄、真实的英雄、平民化的英雄,对于观众来说是如此真实、自然和亲切。 二、《亮剑》等剧的成功还体现在对观众欣赏习惯和心理的尊重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传统革命题材剧在人物塑造上,出现脸谱化、概念化的倾向,人物成为某种抽象的政治符号,或者表达某种政治观念的传声筒或代言人。新时期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流行,反人物、反情节的作品时髦一时。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往往符号化、抽象化,性格模糊,个性不明。这样的作品往往是“速朽”的,它们最多只能成为政治的“样板”,或者艺术的“实验”而已。基于此,《亮剑》等剧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可爱人物,如李云龙、姜大牙(姜必达)、高大山等等。他们不仅外部特征各有特别之处,语言往往也别具个性。特别在对敌人的塑造上,《亮剑》具有重大的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中,把敌人妖魔化、漫画化、符号化的习惯做法,细致刻画敌人的性格,并揭示他们在凶残、狡诈之外的人性特点,从而让这些反面人物显得真实而可信、生动而形象。 其次,对故事性与传奇性的刻意追求。这一点,既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欣赏心理,同时也是电视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小说、古典戏曲(如元杂剧、明清传奇)等,都是在故事性和传奇性上取得成功的典范。《亮剑》、《历史的天空》、《军歌嘹亮》、《激情燃烧的岁月》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正是缘于对这种传统的继承。这些剧往往引人入胜,让人兴奋,看了上集,还想看下集。这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故事性和传奇性永远是一对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市场定位中,切中了观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习惯,因此,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在取得很好市场效应的同时,也取得了好的宣传效果。不过,一部电视剧仅仅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之以市场运作。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于市场定位准确,非常叫座,但由于市场运作方面的缺位(比如档期问题),最后仅仅是收回成本,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业绩。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另外,有人批评说,艺术在于创造,《亮剑》并无什么创意,只是对《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等几部电视剧的拙劣模仿。这种批评并不新鲜,早在《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播出时,就有人批评它们与《激情燃烧的岁月》题材、人物雷同。这几部剧确实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但对大众传媒工业来说,这种类型化并不可怕,倒可能恰恰是中国电视剧正逐步走向市场、走向成熟的某种表现。 毫无疑问,电视剧《亮剑》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正如有的人所评论的,“这是一部气势恢宏、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等等;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每次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只要碰到电视台播放《亮剑》,我都会看下去,无论内容是否看过。也正是如此,每次都看不全,所以我干脆买了一套光碟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过瘾地看完。《亮剑》中有好几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比如李云龙、楚云飞、和尚、李云龙的顶头上司旅长等,毫无疑问的是,李云龙这个英雄是电视剧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不过,我们仔细研究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会发现这个英雄形象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这种消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并没有给英雄的形象定下什么确切的标准,但是一般来讲,英雄的形象至少应该是这样的:个头高大,身材魁梧,五官端正,气宇轩昂,英气凛然,服饰得体(即便不奢华也应该是干净整洁),尽管偶尔也有《水浒》塑造出个别类似于矮脚虎王英的英雄代表,但是这样的英雄实在是屈指可数。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却以这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个头一般,身材说不上魁梧,面目近乎龌龊,再加上衣服很少有干净的时候,尤其是领口招牌式地肮脏,走路的时候甚至也是歪歪扭扭的,整个就是一幅邋遢的样子,至于气质什么的则更谈不上。从这个方面来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 二、人物语言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也没有限定英雄的语言方式,但是一般来说,英雄的语言习惯应该是“冠冕堂皇”的,充满高尚和正义,起码说是不应该说粗话的,即便是气得快要发疯,也顶多一掌劈翻桌子或者一刀砍断大树什么的,语言上向来都是收敛的,必须与英雄的形象相符。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语言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满嘴的粗话,动不动就是“他娘的”。除了少数时间的“克制”之外,李云龙大多时候都是骂骂咧咧的,可是也许是生性就是这么一幅臭脾气,所以即便克制,时间久了李云龙在女人面前还是会露出骂骂咧咧的本性来。从这个方面来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语言习惯的消解。 三、人物思想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英雄的思想往往是非常高尚的,心中装的是救死扶伤和民族大义,追求的是匡扶正义和拯救他人危难等等,很少有个人恩怨以及儿女情长的一面。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思想看上去则有点“危险”: 首先,李云龙有点儿女情长。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李云龙突然被丘比特神箭射中了,而且他在“秀芹”真情的感染下并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但将秀芹紧紧地抱住,还要脱秀芹的衣服,如果不是针扎了他的脚,李云龙还真要做出出格的事情。在解放后,已经结了婚的李云龙还差一点出轨。在我们传统观念的英雄形象中,一个英雄人物是不会犯下这样的严重“错误”的。 其次,李云龙有点江湖习气。在老婆秀芹被抓后,他擅自集结部队去攻打鬼子重兵防守的县城;在自己心爱的部下“和尚”被土匪杀掉之后,他暴跳如雷地带着部队去为“和尚”报仇。这样的举动在传统观念中是会大大削弱英雄的高大形象的。 如果按照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形象来对照李云龙,那么《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很可能和英雄形象是挂不上钩的,但是为什么这个人物形象在电视剧播出后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甚至追捧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这与目前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自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来,我们不但继续保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加明确地承认并鼓励了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在这样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无疑也会呈现宽松的状态,从而为接受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根本性的条件。 其二,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贴近于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个基本的道理告诉我们来源于生活的文学总要对生活作出一些修正或者虚化,也就是说,恰当的修正或者虚化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不过,在特定的年代,文学创作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者虚化或有些过度,所以文学作品和人们生活的距离也比较遥远。在如今这个年代,再过度地修正或者虚化生活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将自己与人们的联系割裂开来。《亮剑》中李云龙的人物形象则尽量减少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虚化,尽量还原人物的本来面目,因此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其三,这样的作品更尊重观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自然会随之提高,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人们不会再满足于程式化、样板化的文学作品,而需要多样化、富于生命力的鲜活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者适时地推出这样的作品,应该说迎合了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但毋庸置疑这是尊重观众的态度。 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看上去缺陷很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以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一个现实、鲜活、饱满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可以说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一种巧妙的消解,虽然在一些细节的描摹上这个人物形象依然还有些符号化,但瑕不掩瑜,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人物形象是近年来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值得人们拍手叫好。我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说,电视剧《亮剑》对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电视剧人物塑造方面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类似电视剧创作者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启迪和影响。
南国社述评,收入《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与流派》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的历史意义 江苏文艺出版社 在《左联时期无 产阶级革命文学》一书 1960太平天国史话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乐记》是我国最早的美学专著 一书人民音乐出版社 收入《乐记论辩》 1983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戏剧卷》序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当代戏剧仍面临开启民智的重任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话剧研究 No. 1 1990《新时期小说研究》序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文学与历史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1陈白尘创作历程论 中国戏剧出版社 《吟风阁》杂剧评价商榷(与梁淑安合写) 光明日报 简论文艺创作与真人真事 江苏文艺 1977传统戏曲推陈出新的成功典型(与吴新雷合写) 新华日报 论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钟山 姚雪垠的历史观和李自成形象 南京大学学报 对生活和艺术的探索精神 人民日报 谈《杜鹃啼归》的新意 新华日报 谈《内奸》的艺术构思 语文教学通讯 谈陈白尘改编的话剧《阿Q正传》 江苏戏剧 1981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和现实倾向性 钟山 1981剧本分析漫谈 中学语文教学 他深知农民的心--谈小说《水东流》和《陈奂生转业》 雨花 198 论高晓声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文学评论丛刊 论田汉话剧《孙中山之死》 剧本 从小院到小井--话剧新人李龙云的成长 南京大学学报 高晓声小传 作品与争鸣 雨花得奖小说漫评(与凌焕新合写) 雨花 中国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 当代文艺思潮 陈白尘和南京大学47号工场 戏剧报 历史新时期的陈白尘 戏剧界 陈白尘创作历程简论 南京大学学报 1984《升官图》和陈白尘的喜剧艺术 戏剧艺术 昆剧《玉簪记》的改编 江苏戏剧 自我·忘我·创作个性 雨花 电影《复活》观后 新华日报 论陈白尘话剧《大地回春》 抗战文艺研究 从《末婚夫妻》到《结婚进行曲》 新文学论丛 论陈白尘30年代的小说 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关于十七年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 文学论丛 1985评中篇小说《拂晓前的葬礼》 钟山 1985从悲剧性毁灭中复活 青春 1985淡墨绘人生 柔性写心曲 青春丛刊 1985从抨击官僚政治到反对极左思潮 江苏戏剧 1985论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光明日报 一颗未成熟的香果 南京日报 苏联电影点滴见闻 南京日报 陈白尘剧作的两种可贵精神 剧艺百家 1988访苏观剧杂记 戏剧报 1988关于中国现代戏剧史的几个问题 江海学刊 1988现代意识与现实主义的开放和深化 新华日报 商品经济与失魂落魄的文学 南京日报 端正社会科学研究的学风 中国高等教育 1990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戏剧艺术 1991论中国戏剧理论的基本建设 戏剧艺术 1991论电影观众的隋性心理与新奇意识(与景志刚合写) 艺术百家 199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礼乐精神 人民日报(海外版) 论1956年至1957年中国文艺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文学评论 1979论建国后老舍的话剧创作 当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0对《红旗谱》思想和艺术的再认识 新文学论丛 田汉与现代派问题 戏剧论丛 田汉剧作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关系 剧艺百家 1985从民俗画卷看历史风云--李龙云话剧创作的特色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 国当代剧作家研究》第一辑 历史的转折与戏剧的命运--从中国现代戏剧史看今天的戏剧危机 南京大 学学报 1986[以下更新自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网站]《评〈早年周恩来〉》,《 中国文化报 》 1996年6月16日《我写〈田汉传〉》,《 书与人 》 1996年第4期《诗人田汉之恋》,《 文汇电影时报 》 1996年10月5日《 论小品 》,《剧影月报》 1996年第6期《当代戏剧中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1996年7月在维也纳国际会议论文集《 九十年代话剧文学反思 》,《 艺术百家 》 1997年第3期《 自然本真才是好文章 》,《现代写作报》 1997年2月15日《 论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 文学评论 》 1998年第1期《田汉论》,《南京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呼噜戏曲文学》,《艺术百家》 1998年第1期《时代之子田汉》,《文艺报》 1998年4月21日《创作与操作》,《剧影月报》 1998年第6期《 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 1999年冬季版《 20世纪中国戏剧:脸谱的消解与重构 》,《 戏剧艺术 》 1999年第6期《 评话剧〈“厄尔尼诺”报告〉 》,《 文艺报 》 1999年9月16日《 论台湾与大陆小剧场运动之同与异 》,《 南京大学学报 》 1999年第4期《 现代文学史应该是“现代的” 》,《 文学评论 》 2000年第4期《 新知识分子与文学研究的现代性 》,《 书与人 》 2000年第2期《 告别“花瓶”情结 》,《 钟山 》 2000年第1期《 保尔复出与历史反思 》,《 博览群书 》 2000年第8期《 “爱情佐料”显出的尴尬 》,《 文学报·论坛 》 2000年第8期《 心灵的门槛——序陈白尘〈听梯楼日记〉 》,《 书与人 》 2000年第5期《 从脸谱的消解与重构看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进程 》, (台) 《 联合文学 》 2000年9月《 一个“世纪人物”——〈田汉全集〉首发式发言 》,《 中国图书评论 》 2001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 推荐〈歌德谈话录〉 》,《 中华读书报 》 2001年8月23日《 话剧研究要补课 》, 《社会科学辑刊》 2001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4期《 田汉,我,小田与〈狂飙〉》《中国戏剧》 2001年第7期《 再论五四传统与戏剧现代化 》, 《南京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 与作家平等对话 》, 《文学报》 2001年第16期《 江苏短篇小说五十年 》, 《江海学刊》 2001年第2期《 两种文化心态与两种“中国化” 》,《 东方文化 》 2001年第1期《 迈入 21世纪的中国戏剧 》,《 南方文坛 》 2001年第2期《 接近曹禺的灵魂 》,《 广东艺术 》 2001年第3期《〈 田汉全集 〉 前言》 ,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1年4月《〈 中国早期话剧与日本 〉 序 》, 岳麓书社, 2001年5月《〈 曹禺剧作的深层结构 〉 序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 》, 《南京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 “立人”为大学之本 》, 《文史知识》 2002年第5期《 戏剧评奖与“趣味的腐化” 》, 《文艺报》 2002年6月13日《 中国当代戏剧中的反现代倾向 》, 《戏剧艺术》 2002年第3期《 跬步斋看电视 》, 《中国电视》 2002年3月《 推荐〈苦闷的灵魂〉与〈文坛三户〉 》, 《中华读书报》 2002年9月25日《 五四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 江苏行政学院 》 2002年第2期《 “玩屋”丧志 》, 《钟山》 2002年第2期《 现代意识与民族戏曲 》, 《戏曲研究》 2002年11月《 现代意识与民族戏曲 》,《 戏曲研究 》 2002年11月《 告别评论缺位的时代 》,《 文艺争鸣 》 2003年第1期《 中国现代戏剧进程中的文化冲突 》,《 长白学刊 》 2003年第2期《〈古典的阐释〉与大学里的戏剧研究》,《戏剧文学》 2003年第2期《 样板戏能代表“公序良俗”与“民族精神”吗 》,《 文艺争鸣 》 2003年第4期《 论剑华山一条路 》,《 文学自由谈 》 2003年第6期《 简论戏剧性 》,《 戏剧艺术 》 2003年第6期《 陈白尘仙逝十年祭 》,《 艺术百家 》 2004年第3期《 看图识文忆白尘 》,《 人民日报 》 2004年6月7日《 春末随笔 》,《 钟山 》 2004年第4期《〈鸡鸣丛书〉总序》,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又: 董健教授与陈白尘先生指导过的硕士生、博士生45人于2005年出版了论文合集《弦歌一堂论戏剧》,每人有一篇谈戏剧的文章入选。
李龙云(1948-2012),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文学硕士。1978年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同年创作《有这样一个小院》,在北京公演,引起争议,为戏剧家陈白尘赏识。经报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特许,1979年破格录取入南大中文系,师从陈白尘等人。此间创作《小井胡同》,1981年获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剧作家,2002年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1988年被美国沃特福尔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20世纪末被评为“当代中国最有潜力的剧作家”。因剧作公演颇受青睐,2002年的中国话剧被称为“李龙云年”。李龙云祖籍河北河间县,1948年出生于北京南城罗圈胡同,1968年起在黑龙江历经北大荒生活十年,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戏剧创作。1981年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毕业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剧作家,2002年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1981年发表于《剧本》月刊的话剧《小井胡同》1983年公演时曾引起极大反响,1993年,北京人艺老演员林连昆、韩善续等在首都剧院重演该剧,又获得巨大成功。后又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李龙云的代表作有《小井胡同》、《荒原与人》、《叫我一声哥》、《万家灯火》、《正红旗下》等。风格质朴真实,始终体现着他对人世沧桑的深切悲悯以及对北京的深厚感情。
秦文君,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近年来,《开心女孩》,《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文繁体字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 作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A、比玩耍更有趣的是读书 1954年,秦文君出生在上海市内的一条小巷里。 小时候,秦文君是个爱玩的女孩子。那时,她家住的地方有个大园子,园里草木葱茏,花卉芬芳,她常去那里玩。因为实在太喜欢那里了,所以,上了小学后,她常常逃学,一个人跑到那个花草繁盛的园子里玩。老师知道了,就去找秦文君的爸爸。爸爸没有像一般家长那样大声斥责,更没有动手打她,只是平静地对小文君说:“文君啊,你要是实在不愿意上学,那就别去了。但要是你真的想上学,就不能随便逃课。这一点,你要自己想清楚才行,爸爸绝不强迫你。” 听了爸爸的话,秦文君更得意了。往后,她开始天天逃学,去那个园子里玩。转眼间,三五天过去了,小文君发现伙伴们天天都去上学,园子里总是只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实在不好玩。于是,她又回到了学校。 如果只知道玩,秦文君日后是不会成才的。渐渐地,秦文君发现,还有比玩更有趣的东西,那就是看书。不久,她变成了一名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有空就去上海少儿图书馆里借书看。图书馆里各种各样的图书,让秦文君眼花了乱,看完这本,还想看那本;无论文学作品还是科普读物,她统统都喜欢。 B、孩子们给了她创作生命 1971年,17岁的秦文君初中毕业,上山下乡去黑龙江做了一名林业工人。后来被派到学校去教书。没有经过培训,却要去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为50多个孩子讲课,对秦文君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在秦文君下乡的日子里,她一直喜欢文学创作,常常投稿,可惜,她收到的往往只是退稿信。有时投了稿的杂志,秦文君都要定期地买,她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发表。可是,每次阅读杂志,秦文君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然而秦文君并不气馁,她有一个信念:虽然总是接到退稿信,只要认真地写,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写出来,总有一天会发表的。那时乡下还没有电灯,每当吃过晚饭,秦文君就把蜡烛点亮,在烛光下读书、进行文学创作。 秦文君好像从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C、贴近孩子心灵的“男生贾里” 后来,秦文君就开始写想象中的儿童文学。在她第二次投稿到上海的一个儿童出版社时,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发表,第二件事就是打电话说他们那里正需要秦文君这样的人。秦文君感觉到有一扇大门正在向她敞开,这么多年了,她一直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梦想,写儿童作品不正是自己迫切想追求的吗? “好的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成年人看的。经典儿童文学中有全人类的财富,特别是其中人文的情怀。”秦文君曾这样说。如今,她已经是非常有名气的儿童作家了,见到她的人去都能感受到她的和蔼,人们觉得秦文君像孩子那样可爱,她待人热情、体贴又周到,在创作上依旧保持着活力和锐气。 D、为所有孩子而幸福的秦文君 秦文君会一连数十个小时地思索人生和世界,不知疲倦,她就是要把内心的爱全部献给儿童。有时,她为了一篇小说要写出几十个开头,直到找出最佳的语感。写作长篇小说时,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往往是关闭电话,拉上窗帘,不看钟表,没日没夜地写作,累了就歇一会儿,渴了喝口水,直至为书稿写完最后一个句号。秦文君是认真负责的,她不断告诫自己,要继续努力,既不妄自菲薄,又不自高自大。她以这个目标进行创作,以她独一无二的艺术气质来瞻仰生活的真正价值。 最让秦文君高兴的是,有些小朋友给她打电话问:“你是贾里、贾梅的妈妈吗?今天是3月5日,我祝他们生日快乐!” 秦文君连连说着“谢谢”。她此刻是最幸福的人,孩子们把书里的人物当成了生活中可爱的孩子,孩子们把秦文君看作是作品中人物的亲人,这是对秦文君创作的最高奖赏。 秦文君的小说风靡校园。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她最大的心愿是以少儿为本位,不断开掘艺术潜能,把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