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从学科性质来分类

毕业论文从学科性质来分类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从学科性质来分类

第一种分类,是学位论文,也是影响是否能拿到学位的最关键的论文,主要是本科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字数大概在三到五万字左右。第二种分类,是期刊论文,期刊又分为普刊、核心期刊、英文期刊(sci、ssci),难度依次增加,普刊字数大概在三到五千字,主要以理论描述和观点阐释为主,偶尔也会有实证辅助。核心期刊一般在8000字左右,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论文风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英文期刊,字数跟中文差不多,如果从理论或实证上来看,难度并不大,其主要的门槛是翻译,如果可以信达雅的翻译出观点和做实证分析,发一篇英语论文不是难度很大的事情,主要看英文期刊的分区情况。第三种就是学期中的小论文,这个主要是为毕业论文练手的,基本上能发期刊论文的话,这种论文也就不在话下了。第四种分类,按照论文的性质,有纯理论阐述观点的论文,有需要实际数据验证的实证论文,有需要实验数据的实验论文,还有纯理论推导证明的论文。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流程

同学们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都了解了论文写作的流程吗?还是只是导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流程,和大家一起分享。

论文分类:

1、论文按照学科划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以下再分文理各科。学术论文依照此种标准,可以划分为各种学科或专业的论文,如文学理论论文、文字学论文、经济学论文、哲学论文、数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化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等。

2、论文按学科性质划分,可分为基础学科论文和应用技术学科论文;在同一学科内,也可分为基本理论类型论文和应用类型论文。

3、论文按用途和发表形式划分,可分为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

4、论文按体裁划分,可分为研究型论文和报告型论文。研究型论文可分为立论型论文、驳论型论文、评论型论文、考据型论文、阐释型论文和报告型论文。报告型论文又可分为调查报告论文、考察报告论文、研究报告论文和实验报告论文等。

论文的性质:学术性;创造性。一篇论文,作为科研成果,一定要有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结论。如果缺乏创造性和新颖性,就不是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就不值得发表。

论文写作流程:

1、论文选题。

确定选题就是确定研究课题(亦即论文题目),这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它决定毕业论文写什么,怎么写,以及是否写得好。选题正确,论文会写得得心应手,写起来又快又好;否则情况会适得其反。

论文选题的'原则是什么?

(1)选择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2)选择自己有能力完成的课题;

(3)选题宜小不宜大。

选题的途径有哪些呢?

(1)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

(2)从搜集、阅读资料中获得选题;

(3)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寻找选题;

(4)从好学深思之中得到选题。

2、参考资料的收集筛选。

写作论文是对科学技术信息的再处理,是否充分地利用已有研究文献资料,将决定选题的质量、科学研究的质量和论文写作的质量。

怎么整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搜集到的文献信息需要加以整理,作为写作论文的参考和依据。

(1)进行分类筛选。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把有用的资料按内容异同加以集中或分开,与此同时,把无用的或参考作用不大的资料加以剔除。

(2)阅读和研究资料,鉴别资料和数据的新颖性和适用性。用有序排列、摘录、做卡片和在电脑中设立专门文件夹的方式建立参考文献档案。

(3)根据所搜集的文献信息,再次考虑最初确定的选题和写作计划及论文纲要,从参考文献中得到启发和依据,以此订正选题,补充写作计划,细化论文提纲,开始论文写作。

3、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1)拟论文提纲摘要

(2)书写参考文献

(3)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4、论文正文书写

(1)按照拟好的题纲,参考选取的文献,组织论文全文

(2)注意论文格式

(3)书写论文致谢

5、论文答辩(毕业论文)

1、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2、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3、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主要特点

科学性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创造性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

本科毕业论文专业性质分类

1. 基础理论型论文。这类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相关领域的概念、理论,而非实践规律。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已有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归纳、推演等推理方式,过一系列抽象思维获得关于特定主题的认识成。础理论型论文要具有相关学科的雄厚理论基础,乃常不道用于刚刚涉足论文写作的初学者。

2. 应用研究型论文。这类论文关注实践,常是在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的础上,对实践中热点、焦点、难点、疑点问题(尤其是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操作策略或建议。如果将理论研究型论文比作科学家进行的研究,那么应用研究型论文就更像是大师的作品,它旨在解决现实问题,推进理论白实践转化。

3. 学术争论型论文。这类论文通常针对他人公开发表的文章或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基于充分论据的商榷,看重揭示他人研究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术争论型论文可以明确争论的对象,如某某专家的某一篇文章,也可以泛指某类观点,争论的主题可以是理论问题,也可以是实践问题,当然,学术争论不是各说各话的争吵,对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的要求更高。最后,学术争论型论文必须“对事不对人”,不能借论文对作者进行恶意攻击。

4. 调查报告型论文。这类论文以调查为础,常从现实中的某一问题出发,通过深入的调查、访谈获取数据,进而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呈现。调查报告型论文必须包含大量的原始数据,“用数据说话”是此类文章的重要特点。

5. 文献综述型论文。这类论文以他人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所谓“综”就是归纳,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系统介绍和综合分析,使同领城的研究成果更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所谓“述”就是评述,要对所写主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或评论,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资料:《什么是论文?论文的特点和类型有哪些》

亲,多少字啊,好的。

毕业论文的类型,怕是按文理来分,这个还得看你的专业吧!~

毕业论文按照论文内容性质或者是研究方法来区分的话可以将毕业论文分为四种,分别是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以及设计性论文。

如果是按照综合型进行分类主要是专题型、辩论型、综述型以及综合型这四种。而且毕业论文按照学历来分的话也是可以分四种的。

分别有学年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以及博士论文四种。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格的论文,对论文查重检测系统的要求也是会有不一样的。

论文的题目决定着论文的价值,所以选到好的题材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个人的研究工作能力。当我们在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必须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起来。然后我们可以在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新的观点,用新的材料进行论证。

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学生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毕业论文题目性质题目来源

非立项是非主流选题,其他就是个人原创了。论文题目来源是指笔者写论文时,所写论文的题目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拟定这个论文题目。即本题目是导师推荐的还是根据自己兴趣、专业知识选择的。

论文题目的主要来源一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来源是多样的,通常来源为:

①学生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提供指定题目;

②院系公布学位论文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

③或由院系公布学位论文选题范围,学生在选题范围内,由指导教师的指导,结合自身学业情况确定论文题目。

④有些题目本身就是科研课题的组成部分,当课题任务量比较大、不便于分解时,也可能一题多人,但人数不应无限制地增加,应以每人能独立完成其中一部分,且这一部分的规格和相应的学位论文要求相一致为宜。

扩展资料

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无论是自主选题、科研项目还是学生自拟,课题来源就是指选题依据,主要包括:

1、国内外背景,研究动态。

其中国外的动态可以少写一点(毕竟了解得少),就从网上搜集一些数据资料。国内动态,就写一些近几年的研究状况成果什么的。

2、理论及实际意义

阐述下你设计对理论或者实际工作的意义等情况。

3、可以加上本设计的创新点

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一般来讲,获得论文选题有五个途径。

1、导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导师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向,并且在该方向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文的选题尽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取得一致,以便获得导师在学术和经费上的支持,有助于按期完成学位论文。

2、参加专业研讨会

参加国际、国内或地区的专业研讨会是选题的另一个来源。实际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是通过这些研讨会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学术研讨会上的信息往往是最新的,从中能理解其他学者最近在从事什么研究,有什么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

通过了解会议主题和参加专题讨论,可以把握同一领域内的其他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另一方面,参加研讨会可以接触资深专家,与一些著名专家近距离地交流,向他们请教并建立学术联系。

3、生产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通向知识的大门,许多学科的课题研究都是问题导向,从实践中提出研究课题是选题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实践中会产生许多人们从未研究解决的全新课题,而这些问题无疑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许多横向课题都属此类。如培训机会不如预期有效,产品销售量下降,少数民族员工得不到提升,复杂的多部门项目管理失控,兼并效果不佳等等。

4、文献阅读

通过对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了解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及研究倾向,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从中萌发个人见解,进而确定选题。学科交叉与渗透也很重要。

寻找学科交叉地带的“处女地”,对同一课题从新的角度加以研究也是形成选题的重要途径。阅读文献不仅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还可以为你的研究更加理性而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5、个人兴趣与好奇心

兴趣与好奇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甚至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有些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是带着原单位的课题来深造的,如果能将这些问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往往是较理想的选题。

论文题目来源有很多种,主要分为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自选课题。填写经验如下:

一、纵向课题

纵向,自上而下,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含义。纵向课题指的是政府指定的科研单位代表政府立项的课题,比如国家科技部、市科技局等科研行政单位。就经费而言,纵向课题由于是从财政计划的科研拨款中获得的项目,所以经费其实并不多,但由于是政府部门立项的课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且相对而言,项目的获得难度比较高,所以其科研评价比较高。

纵向课题的项目包含广为人知的973、863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国防项目等。

纵向课题的级别划分很明确,从校级课题、地方政府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到国家级课题,划分的标准就是看该课题是由哪个部门下达的,经费是哪里拨款的。级别越高,申请难度越大,申请程序相对来说越复杂。

下面以973、863项目为例进行介绍: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由几位著名的科学家于1986年3月提出,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的高技术和产业的发展。973计划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和863项目的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支持的对象包含科研院校等。863项目包含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示范、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十个重大项目,重大项目下面还设有重点项目。973项目则着眼农业、能源、信息、资源、材料等领域。

二、横向课题和自选课题横向,就是平向,横向就意味着平等。横向课题指的就是企业和院校技术合作或者咨询服务的课题。横向课题不像纵向课题那样有明确的级别,通常是按照课题经费分为重大课题、攻关课题等。

自选课题是指论文所选的课题由自己选择的,与指导老师的课题没有关系。学院拟定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知识进行选择或者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

三、论文来源填写

论文来源的填写是开题报告中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开题报告是为了展示学生对论文研究的规划,包括研究的设计和预期的完成时间。这是为了一督促学生按照时间完成论文顺利毕业,二是为了提供论文的质量。所以开题报告作为论文的整个环节的一部分,很重要,需要认真填写,认真准备开题报告的答辩。

论文选题确定之后,如果论文是指导老师的课题的组成部分,那么就按照导师的课题来选择来源,纵向项课题就要选择正确的项目来源,与企业合作的课题就选横向课题,但是如果导师的课题没有申请立项的话就要选择非立项。论文的类型包含四种,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其他。

nvivo质性分析毕业论文

你可能认为nvivo只能进行文本分析,访谈资料分析,比如从网上收集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然后进行扎根理论编码。但nvivo除了进行传统的扎根理论分析之外,nvivo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它能够通过对访谈资料中出现的关系进行编码,进而实现整体社会网络分析和个体社会网络分析,而这些内容网络上没有任何资源,甚至也可以说,目前没有任何书籍资源。针对上述问题,本次专栏推出 全网唯一 的《nvivo三天写论文!社会网络分析实战》,通过本次课程你将学会nvivo操作的关系来自哪里?如何在nvivo中进行关系的创建?如何基于创建的关系进行整体网络分析?如何基于创建的关系进行个体网络的分析?以及如何把我们在nvivo中分析的整体网数据和个体网数据导出成net文件,进而在netdraw里进行可视化和其他量化分析。最后,我们可以把net文件转化成###d和###h文件带入ucinet里进行核心边缘,块模型,密度,可达,p1模型等高阶量化分析。如此,我们彻底把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结合起来,为我们论文的发表建立了扎实的方法论基础。相信通过本次学习,你将彻底掌握nvivo的社会网络分析技能,并为我们后期推出nvivo矩阵编码,nvivo项目模型,nvivo可视化操作等高级内容打下坚实基础。以下为视频链接:

学习投入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NSSE(National Survey for Student Engagement)调查中student engagement 的中文翻译,乔治·库恩(George )教授最早将其定义为“衡量学生投入在自身学习和真正意义上教育活动中的时间与精力,还包含学生对学校在学习支持强度上的态度和看法”[1]。学习投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和学校管理者纷纷做出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选择朱红灿对学习投入的定义,认为学习投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饱满的精力和优良的心理韧性,对学习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且充满学习热情,沉浸于自我学习的状态[2]。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对学业成绩、学习收获等学生的学习结果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而且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状况进行研究还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也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研究结论。为了全面深入地归纳总结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全面搜索已有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文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通过深入分析和概括,最终得到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层次结构。1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以“大学生学习投入”“大学生学习参与”为主题词的相关文献,选取文献主题或摘要直接包含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文献、在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中涉及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某方面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的相关文献。由于检索到的文献数量偏多,所以在确定文献时重点选择了主要以“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其次还选择了一些核心期刊收录的相关文献以及知名高校学者公开发表的有关学习投入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尽可能使选取的文献有多样的研究对象或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保证数据来源的科学性和丰富性。最终本文确定以检索到的符合要求的48篇文献(2010~2020年)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及工具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各种数据资料收集方法综合探究自然情境下的社会现象,采用归纳法来分析资料进而产生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流沟通,可以阐明和理解其做出的行为和构建的意义的一种活动[4]。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原则,利用质性分析软件,梳理收集的48篇大学生学习投入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自下而上地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概括,最终形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与结构模型。运用Nvivo11对所选取的48篇文献进行词频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原始文本的关注点(如图1)。教师、课程、学校、课堂、环境、教学、专业、年级、家庭等关键词都是相关文献的主要关注信息点。 数据的编码分析本研究遵循扎根理论“本土化”原则,利用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完成自下而上地三级编码过程,最终得到各级节点形成的从属结构关系。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通过对48篇原始文献进行逐句分析与编码,共得到若干个子节点,位于从属关系的最底层;二级编码,即轴心式编码,通过对子节点进行概括归类,整合得到58个二级节点,这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微观因素,位于从属关系的中间层;接着对二级节点再次进一步归纳整合,得到7个一级节点,这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因素,位于从属关系的最顶层[5]。三级编码,即核心式编码,基于Nvivo11的探索功能,探寻这7个一级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图。2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级节点的确定及分析根据Nvivo11对文献编码的质性分析结果,笔者归纳得到7个一级节点,即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环境、教师、学习参与、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因素,位于从属关系的最顶层。这7个一级节点的编码参考点数所占百分比如图2所示。参考点数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表明该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由图2可知,“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的编码参考点占比较大,说明许多学者都验证了这几个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有显著影响,获得了较多的文献支撑和关注;而“学习参与”“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参考点数较少,说明该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程度较弱或者对该因素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 各一级节点的组成上文通过二级编码得到的一级节点,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7个宏观因素,其下属的各二级节点也即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微观因素。为了更系统更直观地分析各一级节点的组成,首先对通过二级编码得到的7个一级节点(即宏观因素)按照内因与外因两个维度进行区分。内因就是指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人格特征、行为、情感、认知等主观因素,这些因素更容易受到学生的主观倾向影响,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小,不易直接改变;外因就是指不受学生自身限制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个人行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尤其对学校来说,这也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方向[6]。综上所述,可将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习参与3个一级节点归为内部因素,将学校环境、教师、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4个一级节点归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编码参考点数占整体的,外部因素参考点数占比为,说明内因与外因的比例为6∶4,大学生学习投入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属于主要因素。下面将一级节点(即宏观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对其下属的二级节点(即微观因素)进行阐述与分析。1)内部因素的构成。内部因素中3个一级节点及包含的二级节点编码参考点数统计见表1。个人背景是指学生自身的基本信息,包含家庭环境、专业与学科属性、年级、性别、种族、班级成绩6个二级节点,是内部因素中参考点数最多的一级节点,说明学生的个人背景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最大。在二级节点中家庭环境包含的点数最多,总计有26个参考点,说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及地域环境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最显著,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从小的教育环境与家庭氛围都大不相同,对学习的认知与兴趣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家庭环境会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学习投入。另外,专业与学科属性、年级(含年龄)和性别的参考点数也相对较多,这都是学者们在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中所重点关注的因素,多数文献都印证了理工类与人文社科类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或男女生之间的学习投入存在显著差异。种族与班级成绩包含的参考点数较少,说明这2个因素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较小,或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人格特质包括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12个二级节点,总共有64个参考点,是仅次于个人背景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键内部因素,大量文献都指出人格特质相关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强度非常大。其中,学习动机的编码参考点数最多,总计有13个;学习需求与目标、学习价值观与认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编码点数也相对较多,说明学生的学习投入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自身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和对学习的认知的影响。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会在他们对自身能力、关系和自我需要感到满意的条件下而提升[7]。也就是说,当拥有明确的学习需求目标和学习动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认知,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主学习能力强,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学生必然有着极高的学习投入水平。而应对方式、人格发展等二级节点的点数最少,学习倦怠、心理资本的点数也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都属于心理学范围,难以通过简单的调查分析测量出具体结果,所以只有个别文献提到了这些因素对学习投入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也应引起重视。学习参与包含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与满意度、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学习习惯、学习毅力、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等8个二级节点,代表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不过各二级节点编码点数差异并不大,且整体偏少,说明学习参与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不太明显,但也可作为间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人格特质,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因此也是相对重要的因素。其中专业认同与满意度的编码点数最多,说明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会对学习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够积极接受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产生正确的学习认知,从而促进学习投入;而当学生在真正接触后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认为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时,就会对专业产生消极和不认可的态度,从而很难投入到专业学习中[8]。2) 外部因素的构成。外部因素中4个一级节点及包含的二级节点编码参考点数统计见表2。学校环境是外部因素中编码点数占比最大的因素,一方面包含学校资源支持、学习氛围、校园环境、教学生活条件、学校层次类型等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还包含课程设置与特点、学校政策制度、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与满意度、学业评价等软件条件,共计16个二级节点。许多研究分析都指出,学校为学生提供适宜学习的环境氛围与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编码数来看,各二级节点的编码点数差异不大,其中学校认同感、归属感与满意度和学校资源支持两个节点点数最多,均有7个参考点。学习氛围、课程设置也有较多的参考点数,说明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较为显著,较多文献都对该二级节点进行了论证。而在48篇文献中仅有1篇提到了学校层次类型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说明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相关研究都集中在对高水平大学学生的调查,较少涉及到对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但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可能会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因此这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外部因素中编码参考点数仅次于学校环境的一级节点,包含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方式、教学态度、教育观念与行为、教学质量以及师生关系等7个二级节点。其中,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方式的编码点数最多,总计有13个参考点,也是整个外部因素中点数最多的高频因素。师生关系的编码点数也相对较多,有9个参考点,说明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是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素,也是多数文献研究的侧重点。另外,教师教学质量、教育观念与行为、教学态度与期望以及教师支持均为中频因素。主要原因是当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积极的教学态度和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就会进一步提高,这也提升了学生对学校及专业的满意度,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当师生间增进了课堂互动频率与情感交流,有着亲近的关系,且教师经常对学生给予支持与鼓励时,这会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参与到了课堂学习活动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投入得到提高。但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缺少先进的教学观念,或没有较多的师生互动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同伴群体也是部分研究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包含同伴关系、同伴支持、同伴影响与同伴压力4个二级节点。学生在学校中只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产生面对面联系,其余多半时间都是与身边同伴群体相互交往,因此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编码点数来看,各二级节点参考点数差异比较小,点数最多的为同伴关系,有5个参考点,最少的为同伴压力,说明学生与同伴的关系对学习投入的影响较为显著。社会环境是指学校之外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包含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引导、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和就业压力3个二级节点。48篇文献中指出社会环境相关因素的参考点仅有5个,说明这一因素并不是学者们主要关注的研究点,学生的学习投入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仍有个别研究提到了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许多单位只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学校层次或专业,很少看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并且越来越多岗位都明确说明要招聘高水平大学或热门需求专业的毕业生。受到就业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高水平大学或热门需求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会产生优越感,认为毕业后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可能会在大学学习中产生学习懈怠,而那些普通高校或冷门专业的一部分学生却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可能会选择投入于更高层次学校或跨专业的考研学习中,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消极地对待学习,尤其是普遍不被社会认可的民办独立高校的学生。因此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 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探索在Nvivo11中,本研究利用“探索”工具进一步探寻大学生学习投入各一级节点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中各节点之间的联系用双箭头来表示,实线双箭头表明两个节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箭头连接线越粗表示相关性越强,虚线双箭头表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或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与研究[9]。为了便于观察和分析,结构图将各因素按内在逻辑关系归类分为了内部因素、外部学校因素和外部社会因素。由图3可知,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为显著。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环境、教师和学习参与5个一级节点之间均存在较高的相辅相成关系,尤其体现在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从学校环境和教师的关系来说,学校教学资源的支持和学校课程制度等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教师是否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否与学生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学校的声誉和教学制度改革;从学校环境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来说,学校当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先进的设施条件、丰富的资源支持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时,会大大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并制定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与需求,使学生会更愿意投入学习中。反过来,当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价值观认知以及积极的学习需求与动机时,说明他们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求知欲望和投入学习,这有利于为学校环境创造一种优良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自然会提高。从教师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方式、教学态度与行为以及师生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价值观认知产生影响,学生的兴趣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全身心投入教学,使课堂内容生动实用[8],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受到学生喜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反过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也会对教师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当学生自身就对学习抱有消极的态度和动机时,他们认为读大学只为拿文凭,无法很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自然不会有亲近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从三者关系上来说,很大程度上学校环境和教师会共同影响到人格特质,而人格特质也会对学校环境和教师产生影响。2)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存在相互关系。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习参与3个内部因素均与学校环境和教师这两个外部学校因素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另外,人格特质与同伴群体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从个体内部因素对外部学校因素的作用来说,学生作为在学校中学习的个体,学生的家庭背景、专业选择、学习认知、学习方式等都会对学校环境、师生关系及学生在学校中的归属感产生影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生源质量上,拥有较好生源质量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比较高,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声誉质量,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以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从外部学校因素对个体内部因素的作用来说,学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合理的学业课程制度安排、一流的师资水平和教学方式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专业认知、课堂投入程度等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此外,同伴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有较高学习动机和能力的学生往往会带动身边或同宿舍的同学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基本上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3)外部社会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低。社会环境与其他一级节点之间的联系均为虚线双箭头,这表示社会环境因素与其他任何因素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互关系。这说明针对外部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否有影响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还需进一步验证与探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有关。从外部社会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关系来看,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过接触社会的经历,也不会过多关注社会环境与个人学习发展的关系,很少因为感知到了社会环境带来的价值观引导和就业压力而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参与产生较大影响,学生学习投入个体内部因素的变化属于个体心理和行为,基本不会影响到外部社会因素;从外部社会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的关系来看,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在学校内学习生活,其学习投入水平更多会受到所在学校环境以及频繁接触的教师和同伴群体的影响,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小,而且社会因素属于校外的因素,与学校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程度不大。3 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原则,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国内48篇文献进行编码处理,通过研究过程和编码数据分析整合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众多,且存在层级关系。位于最顶层的是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影响因素,包含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学习参与、学校环境、教师、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7个一级节点,前3个因素为内部因素,后4个因素为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占主导,属于主要因素。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宏观核心因素。每个宏观因素中又包含各自的子因素,共计58个子因素,属于位于中间层的微观因素,从编码参考点数可以看出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2)个人背景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微观因素是家庭环境,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从小的教育环境与家庭氛围有一定的差别,这对学生的学习认知和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同学科类别、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水平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个人背景因素是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可多关注种族与班级成绩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3)人格特质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有大量学习投入研究的文献都对人格特质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微观因素是学习动机,其次是学习需求与目标、学习价值观与认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兴趣等,而学习倦怠、心理资本、人格发展等心理学范围的微观因素影响程度较小。学生是否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或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都会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认知和情感投入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这都是研究学习投入离不开的相关概念。后续研究可对学习倦怠等心理学因素进行科学的测量调查,以探索其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程度。4)学习参与代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相关研究整体偏少。其中,对学习投入影响最大的是对专业的认同与满意度,其次是学习经验丰富性、学习习惯等。该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行为投入水平,也会通过作用于学生的人格特质从而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认知情感投入水平,对于学习参与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值得今后深入探讨。5)学校环境是外部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有许多文献都对学校的环境条件、课程培养、管理制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学校认同归属感与满意度、学校资源支持和学习氛围对学习投入的影响较为明显,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适宜的校园环境及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对学校产生了较高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此外,目前很少有针对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进行的研究,今后研究可重点关注学校层次类型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6)教师和同伴群体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教师因素方面,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方式,其次是师生关系、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态度等,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课程教学和师生交流进行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学风格和方式、师生关系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校及专业满意度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不容忽视的因素;同伴群体方面,影响程度最高是同伴关系,其次是同伴支持、同伴影响和同伴压力,同伴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7)社会环境是所有相关研究中关注最少的因素,学生学习投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仍有个别研究指出了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引导、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和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有一定影响,随着社会招聘学校层次、学历和专业门槛的提高,不同个人背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受其影响,因此社会环境也是可重点关注的因素。8)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结构关系图,通过将各宏观因素按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内部因素、外部学校因素和外部社会因素,总结出一些特点。首先,7个宏观因素中人格特质、学校环境和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为显著,主要体现在学校环境和教师会共同影响到人格特质,而人格特质也会对学校环境和教师产生影响。其次,内部因素与外部学校因素基本上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学习参与3个内部因素均与学校环境和教师这两个外部学校因素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人格特质与同伴群体也存在相互关系。另外,外部社会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低,也说明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显著,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当然,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是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得到的结论,在编码处理的过程中,对文献主观性的理解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误差,还需进一步证实与检验;其次,由于选取的文献数量不够,在探寻某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时缺少足够的文献支撑,只能作为初步参考;最后,本研究主题过于宽泛,选用文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比较杂,没有进一步考虑界定在某一范围内的大学生学习投入情况研究。本研究结论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对大学生学习投入进行更深入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充实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体系。第一,可以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同伴群体以及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第二,对学生人格特质和对学校的归属认同感进行专业的测量与调查,验证其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第三,研究对象需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转移到其他类型地方院校的学生上来;第四,重点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可以结合运用Nvivo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这也是未来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2016-11-09-星期三 14:36:02)Nvivo最后的结果是概念,对事物的理解,通过软件丰富的展示功能向他人分享你对事件、情境的理解。 这里不讨论Nvivo,详情见公告。 学习Nvivo,群里有两个文件,可以借鉴:①基本软件操作:虽是低版本,原理是通用的。 [图片] ②质性原理分析:此类书很多,择一学习,现成的群里也有。 [图片] Nvivo只是分析质性的一款较专业的软件,别让Nvivo替代了质性研究。 所谓质性,按我的理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新的理解。现实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做,区别在于你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 另:如有余力,则购买正版。

毕业论文具有学科性质嘛

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针对本科毕业论文): 确定论文选题,提交开题报告 查阅行业文献,筛选可用数据 罗列论文大纲,填充论文内容 在线查重修改,规范论文排版 本科毕业论文其实难度并不大,上面有导师指导,中间有同学可以交流,时间给的也充裕,难度没有硕博要求的高,只要不是因为特殊的原因,照葫芦画瓢,应该都能写出合格的论文。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毕业论文严格一些吧,写的时候都是看老师的要求来写的,反正我当时就是拿着要求去找了一个网络上的老师给我指导的,也没花钱,老师说的还特别详细,交论文的时候我指导老师都说我论文写的特别利索。

1、性质不同:毕业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学年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师范类专业本科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某一学期内,在教师指导下就给定的课题独立进行研究所写出的小论文。

2、要求不同:学年论文应注意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毕业论文须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

3、写作的手法不同:一般的论文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另辟新意,提出一个新的论点和理论,最后还需要做大量的实地研究和调查问卷。学年论文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欲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

2、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一般在一千字左右。

3、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4、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也是个通病。要注意的是,只能列出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出没有读过的文献,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年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流程

同学们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都了解了论文写作的流程吗?还是只是导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流程,和大家一起分享。

论文分类:

1、论文按照学科划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以下再分文理各科。学术论文依照此种标准,可以划分为各种学科或专业的论文,如文学理论论文、文字学论文、经济学论文、哲学论文、数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化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等。

2、论文按学科性质划分,可分为基础学科论文和应用技术学科论文;在同一学科内,也可分为基本理论类型论文和应用类型论文。

3、论文按用途和发表形式划分,可分为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

4、论文按体裁划分,可分为研究型论文和报告型论文。研究型论文可分为立论型论文、驳论型论文、评论型论文、考据型论文、阐释型论文和报告型论文。报告型论文又可分为调查报告论文、考察报告论文、研究报告论文和实验报告论文等。

论文的性质:学术性;创造性。一篇论文,作为科研成果,一定要有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结论。如果缺乏创造性和新颖性,就不是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就不值得发表。

论文写作流程:

1、论文选题。

确定选题就是确定研究课题(亦即论文题目),这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它决定毕业论文写什么,怎么写,以及是否写得好。选题正确,论文会写得得心应手,写起来又快又好;否则情况会适得其反。

论文选题的'原则是什么?

(1)选择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2)选择自己有能力完成的课题;

(3)选题宜小不宜大。

选题的途径有哪些呢?

(1)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

(2)从搜集、阅读资料中获得选题;

(3)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寻找选题;

(4)从好学深思之中得到选题。

2、参考资料的收集筛选。

写作论文是对科学技术信息的再处理,是否充分地利用已有研究文献资料,将决定选题的质量、科学研究的质量和论文写作的质量。

怎么整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搜集到的文献信息需要加以整理,作为写作论文的参考和依据。

(1)进行分类筛选。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把有用的资料按内容异同加以集中或分开,与此同时,把无用的或参考作用不大的资料加以剔除。

(2)阅读和研究资料,鉴别资料和数据的新颖性和适用性。用有序排列、摘录、做卡片和在电脑中设立专门文件夹的方式建立参考文献档案。

(3)根据所搜集的文献信息,再次考虑最初确定的选题和写作计划及论文纲要,从参考文献中得到启发和依据,以此订正选题,补充写作计划,细化论文提纲,开始论文写作。

3、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1)拟论文提纲摘要

(2)书写参考文献

(3)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4、论文正文书写

(1)按照拟好的题纲,参考选取的文献,组织论文全文

(2)注意论文格式

(3)书写论文致谢

5、论文答辩(毕业论文)

相关解释:学年论文我们先来讲一下学年论文。学年论文就是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每学年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每学年写一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基础。撰写学年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在一些学校,各个专业执行的情况不同。这个是学位条例规定要这么做的,教育部规定先要写学年论文,逐步逐步积累经验以后,在毕业的时候撰写毕业论文就不会成为一件太难的事了。但是有很多学校没有把学年论文当作是一个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途径或者是工具。那么,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还不知道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是很注重学年论文的撰写的,因为只有训练学年论文的写作才能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一门课的授课到最后的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在训练一学期或一学年论文的写作。因为任课老师都是从自己的课程的角度出发给大家考一点知识题,再考一个论述题。那么对于论述题,应该说有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很好的利用论述题来训练学生写论文的。有一部分学校这样做了,但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将其提到日程上来。还是由各个老师具体要求,让学生当一次作业来做的,没有强调学术性。北京师范大学的原来的中文系,现在的文学院要求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训练写学年论文,在“五四”或者“七一”、“一二九”等特殊的日子进行论文竞赛,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训练。那么在每学年,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去训练学生撰写学年论文,为将来毕业论文打基础。那么这是一个概念和相关的状况。毕业论文下面要讲的是毕业论文。什么叫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就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总结性的学术论文。这里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独立完成,当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三是总结性的,所谓总结性的就是说,将来在选题的时候,比如中文系,你可能会选语言方面的,也可能会选文学方面的。语言方面,你可能更喜欢古代汉语,或者更喜欢现代汉语,或者更喜欢应用语言学。文学方面,你可能喜欢古典文学,或者喜欢现代文学,或者是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你可能喜欢东欧的或者西欧的,或者喜欢日本的等。总起来说专业分的比较强。为什么说是总结性的呢?尽管你选择的选题可能是你所学的四年来最感兴趣的的题目,但要真正写出一篇象样的、合格的毕业论文,需要调动各种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查一下你四年或三年半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都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论文具有总结性。那么说它是论文,就意味着它不同于平时的读后感之类,自己有什么感性的认识记下来。毕业论文具有学术性,所谓的学术性就是说当你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的时候即立论的时候,你必须有自己充分的理据加以证实,使得你的立论能够站住脚。不光能够站住脚,而且我们要求你的理论要对社会或者说对你的学科要有一定的贡献。为什么要在毕业之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呢?主要是要让学生总结一下在校四年来的学习成果。学校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一个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两个要点。所以一定不要小看毕业论文,选个题,写一写就行了。真正动手开始写了以后,就会感觉到自己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梳理了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只要是认真去撰写论文的同学,他最后的体会就是如果我没有写这篇论文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掌握了多少,有的时候是通过背诵参加闭卷考试的。但是这篇论文是开放的,它不用你去背诵。主要看你的选题能力怎么样,是不是能够结合社会实践,能够选一个社会需要的论题。这就看你的社会敏锐性怎么样了。这也是一种考察,从选题上来讲,这就是一种能力的考察,这篇论文写出来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的深刻性、新颖性怎么样等等。当你选出了一个题目,要真正形成一篇论文是不那么简单的。有的学生说毕业论文我突击一下就可以完成了,一般情况来说毕业论文需要将近一学期的时间来写。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在四年级的上学期,我们已经把学生分给各个导师,由导师与所辅导的学生进行沟通。学生选择了论题就由导师研究,看合适不合适,合适了就让学生动笔写提纲。提纲被导师认可了,就再动笔撰写。从时间上讲有将近一学期的时间。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可能就是突击一下,让学生在最后一两个月完成。那么这样的论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时间长了就一定好,时间短了就一定不好。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说写论文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去思考。有没有充分的时间对论文的质量还是有影响的。这是我要讲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学校能够通过毕业论文来考察一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的时候回答一个大题,那还不能叫科学研究。那是你面对着一门课看你学得怎么样。有经验的老师必定会出一道论述题,那就是面对着所教授的那门课通过这一道论述题来考察一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因此,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讲是非同小可的。毕业论文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培养的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个论题。有的学生说我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题目。那么我说今天我讲完课了,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去选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来做论文题目。那么当你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要跟导师沟通。为什么要有导师呢?有导师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大题目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就是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导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你这篇论文完成了,也就是定稿了。定稿了以后,导师要邀请若干个老师组成论文答辩小组,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这篇论文进行答辩,也就是说答辩小组的各个老师看了你的论文以后,从论文中提出相关问题,你面对着各位评委提出的问题应该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一个是书面的撰写论文,一个是论文完成以后的论文答辩,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最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论文给予一个成绩。那么这个过程结束以后,我们就说这个毕业论文完成了。毕业论文现在分为三个等级,一个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那么这三个层次的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从学科性质来分类
  • 本科毕业论文专业性质分类
  • 毕业论文题目性质题目来源
  • nvivo质性分析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具有学科性质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