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方面可以发扬、铭记,不足之处也要注意甄别。 孟子为亚圣,主要以思想传世,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性善说,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它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为人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提供了可能;为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人的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人生来都是善良的,都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他系统阐述了“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重民轻君”是他“仁政” 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孟子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心。他赞扬禹稷的救世精神,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孟子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他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最高指导原则;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被为政者奉为圭臬;他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孟子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地理与政治的原因,《孟子》一书首先同其他儒家经典一起传入了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孟子的思想学说在西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面对西方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思想学说特别是道德心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办法。 孟子是邹城市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孟子》一书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孟子不仅属于邹城、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众所周知,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孟子仁政学说中的两项主要原则即经济原则和道德教化原则做一番阐释。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两个必然之前提,此两前提互为补充说明,缺一不可。一前提为井田经界之准确划分(“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另一前提为百姓民众生无衣帛渔肉之忧,死无送终厚敛之虞(“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认为,实施仁政一定要从正经界开始,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1]经界不正,就会导致各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滋生及暴君污吏胡作非为、无是非曲直价值标准等混乱局面的出现。若井田之经界划得准确,皆为百亩之田,“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因此,正经界是实施仁政之第一要务。经界既正,孟子设想的西周时期实行过的井田制便有了实施的可能[2],正经界是正井田的基础,正井田是正经界之必然。“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3]孟子所说的“耕者九一”具体说就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家,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4]。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与西周初年实行的井田制已大不相同,带有理想化的成分在内。孟子设计的井田制是以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制度,其政治目的就在于使庶民百姓都能牢牢扎根于土地之上,从而达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5]的目的,百姓民众才会无衣帛渔肉之忧,送终厚敛之虞。做到了“正经界”和“养生丧死无憾”,只是孟子实施仁政王道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解体,对社会政治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形成了“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同乐”的社会风尚。孔子曾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6]在孔子看来,只有解决了庶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消除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才能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可见,关注庶民百姓的生存条件、生活状态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其仁政思想体系中同样把儒家的这一鲜明思想主题作为自己的题中应有之义。孟子针对当时社会上兵燹不已、战乱不断,庶民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7]的悲惨局面,指出要让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制民恒产的问题。如果说“正经界”与“养生丧死无憾”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基础的话,那么,制民恒产就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的第一步。所谓“制民恒产”就是为百姓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孟子的政治逻辑就是,治民之要在民事,民事之重在民生,民生之保障在民产,有民产之结果是民心向善,民心向善之结果是便于实行仁政。故使民有固定之民产(恒产)便成为孟子推行仁政的当然要务,这就是孟子所强调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8]实行仁政必须从解决棘手的经济问题入手,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入手。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往往突破了孟子仁政思想体系的框架而蕴涵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具体说来,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主张给民众百姓以足够的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使民众百姓能够自觉地依附在土地上,“死徙无出乡。”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才会在此基础上产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保持社会处于和谐与稳定的状态中,若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就会铤而走险,“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义哉!”[9]民众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道德的事情,“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善之,故民之从之也轻。”[10]孟子试图从经济生活中去寻找和解释道德意识和观念产生的原因,肯定人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要求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庶民百姓的愿望,是一种正确的政治思维方法。孟子的这一表述是在继承其前辈思想家特别是孔子先富后教思想及管子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真实朴素的反映。孟子得出的结论就是:对广大民众百姓来说,有无恒产至关重要,它是决定国家之兴衰、社会之治乱、政治之是非、政权之安危的最重要前提。因此,如何使民众能够拥有恒产就成为孟子实施仁政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制民恒产”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在满足民众百姓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具体说就是:(1)养老政策。孟子为有恒产者老有所养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好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孟子还以文王善养老为例来说明:“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实,老者足以无失肉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12]这可以说是孟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与《礼记》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对养老政策的描述是中国早期思想家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所实行的养老政策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2)土地政策。所谓土地其实就是孟子所谓的“恒产”。在以农耕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土地无论对广大民众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孟子把土地与人民、政事并列为诸侯的三宝,足见孟子对土地问题的重视。孟子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13]。孟子认为,为政者只有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才能使民众能够世世代代安心于土地劳作,有了充裕的物质财富,国家才会稳定,君主地位才会巩固。(3)渔业政策。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就是倡导渔盐之利。孟子长期游学于齐国,深受齐文化重商思想的熏陶和影响[14]。像充分利用土地一样,孟子主张开放湖泊河塘,“泽梁无禁”,任人捕捞,百姓就会增加渔业产品。为了避免竭泽而渔现象的出现,应制订禁渔措施,如在规定的时间里禁止捕渔,不得用密网捕渔等,如果按照这一措施执行,则“鱼鳖不可胜食也”[15]。(4)林业政策。与土地政策、渔业政策一样,在林业上,孟子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在以(土葬)棺椁为主要安葬材料的古代社会,拥有一定数量的林木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孟子的意识中,林木并非永久性资源,不可任意无节制地砍伐,而是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砍伐,“斧斤以时入山林,”只有做到循序渐进,林木才有再生长的时间,长此以往,“材木不可胜用也”[16]。材木不可胜用,百姓才能得以厚葬其父母以尽孝道。因为在孟子看来,“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谓当大事。”[17]孟子“制民恒产”的几项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对孔子重民富民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制民恒产”的第三层含义就是主张发展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显然,这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社会里也是一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齐文化对孟子思想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耕社会,对商业生产一直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早期法家尽管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但在对待商业问题上却是相当保守落后的,认为发展商业生产势必会影响和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如商鞅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目的就在于逼迫百姓弃商返农[18]。孟子认为,商品只有在流通交换中才能实行其商品价值,这与孟子的社会分工思想是相一致的。孟子认为,对贩运中的商品不必征收关税,“去关市之征”[19],而对欺行霸市的奸商行为,则必须征之关税,“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焉。”[20]这个主张除了有利于发展工商业外,同时也减轻了对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的征税,维护了他们最基本的权益。针对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提出的“市价不贰”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给予了批判。许行的一系列理论是以原始公有制社会为基础提出来的,是不切实际的理论空想。尽管孟子的理论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对许行辈的批判却击中要害,具有非常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孟子对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的强调,表明在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不再是纯粹的不受外在思想影响的儒家,而是熔铸了各家各派思想精华的儒家,是为了摆脱困境而不得不调整和改变自身发展方向的儒家,同时也使儒家在与各家各派的争鸣中有了更大的包容性。民有恒产只是从经济制度上解决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资料问题。因为没有恒产,其他一切就根本无从谈起。但如果给了百姓足够的土地,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社会就可以太平无事,就可以顺利推行王道仁政,在孟子看来,这也是不可能的。在制民恒产的同时,还要辅之于取民有制,这一点非常重要,制民恒产与取民有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合则美,分则伤;两者共同构成了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益原则。怎样做到取民有制?孟子有非常明确的主张。首先,孟子反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主张省刑罚,薄赋税。他希望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1],“明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22]。具体措施就是实行什一税制度,孟子认为最理想的赋税当以古代圣君尧舜所实行的十取一税率为法度标准,“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23]在三代时期,土地归国家和王者所有,不准买卖,即《礼记·王制》所谓的“田里不鬻”制度。自春秋以来,铁器的广泛使用使私有土地的存在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各国统治者不得不制定和出台对私有土地进行征税的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论语》中就记载了春秋末期鲁哀公与有若的一段对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4]可见,在土地私有制实行的早期,国家收取十分之二的税率是很高的。孟子反对什二税制度,并从历史上的先圣先王那里寻找历史根据,他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25]十分之一的税率比鲁哀公时的税率降低了一倍,这在孟子看来是合理的税率。税赋征敛关乎国计民生,为各国政治家、思想家所关注。孟子反对重赋,反对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徭役赋税之征用征收对于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收入,徭役赋税之轻重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若徭役赋税过于繁重无度,就会造成“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26]的社会恶果;若赋税太低,虽能减轻百姓负担,但却难以支付国家机构庞大的经费开支。因此,孟子并不反对民众对国家应承担的正常的赋税义务,并不认为赋税越低越好,他主张征收赋税应保持适中适度的原则,要有节制,要合理、适度,以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为最终依据和标准。因此,当白圭提出“吾欲二十而取一”时,孟子认为这种税率太低,不可取,并斥之为“貉(貊)道”。孟子认为,二十取一,放之貉之国则可,放之中原华夏之地则不可。若一概以二十取一征之,则是“貉(貊)道”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27]可见,孟子是主张把税率限制在民众能够接受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使百姓能够满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以达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28]的目的。孟子还指出,征收赋税的方式有三种:即征收布帛、征收谷米及征用劳役。贤德之君一般只用其中的一种,若同时用两种,百姓便有冻馁之虞;若同时采用三种,即使父子之亲也难以相顾惜[29]。从孟子仁政思想中所设定的经济利益原则可以看出,孟子不但为统治者在大政方针上设计了一套治国方略,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治国步骤,不论其所设定的政策原则可行与否,至少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维护现存政权统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民众的利益,真正体现了“民为贵”的思想,即使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其恒久的思想价值和意义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代意义摘 要: 孟子作为儒家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尤其是仁政说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先从性善论进行阐发,说明了性善论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分别从经济、政治、教育方面来解析孟子的仁政思想,从而透视出其思想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孟子 仁政思想 现代意义孟子,名轲,邹人,是战国中期的儒家学派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据说他是鲁国孟孙氏之后,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的思想,是通过子思而上承孔子,他对孔子非常地敬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而成为儒家学派其中一位主要的奠基人。一、性善论为孟子仁政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性善”是孟子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由于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所面临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有不同的。在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在人性的问题上,孔子只是指出了所有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不过是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不同而使人们有所不同罢了。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阶级斗争的剧烈化,人性问题尤显突出了,人们充分地暴露了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差异。当时的思想家们为了解决所面临的这一社会问题,便展开了对人性的探索,考察人性与现实的关系。于是,对人性的讨论,便成了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并在此问题上展开了与告子的辩论。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从告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以水来比喻人性没有所谓的善与不善的区别。孟子也以水来比喻人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不仅认为人性是善的,还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如:“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把这“四心”看成是“四端”的萌芽。并把这“四端”进行扩展,形成了仁、义、礼、智等道德,而且他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认为人的善性是一种内在的、自然的,与外在的因素无关。因此,孟子以具体事例来为此观点进行论证。他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故孟子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论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然后行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仁政”观便由此而产生,为此,他做了详细的说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来源:文教资料
仁政王道之光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思想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乱频仍,百家争鸣。历史的车轮呼啸碾过尘封的记忆,超越时空的对话带领我们聆听亚圣孟子灵魂的真谛。孟子名轲,邹国人,降生于那个古老而纷扰的年代。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没落为士后受学于孔子之孙,在战国时期把儒家学说继承流传,发扬光大。孟子在各国游说政治主张不被采纳时他不贪恋名位,毅然罢官而去,着书立说,广招门徒,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将来,而后与他的弟子们把自己的学说整理成书,即为《孟子》。位列四书,流传至今。《孟子》的出现,是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划时代作品。在这部作品里,不管是义正言辞的说理文也好,高谈雄辩的辩论文也好,幽默的谐趣的讽刺文也好,都具有明畅、犀利的风格。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站在士的立场上将他的政治主张、哲学理论、教育纲领等穿插其中,读之醍醐灌顶,令人受益匪浅,回味无穷。知识浅薄,接触的过孟子精髓不过是冰山一角。从最初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用兵观再到“鱼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就义观;以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人生观,孟子的思想延续至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文中勾画的是一副多么温馨祥和的图景;书中讲述的又是一个多么浅显而深奥的道理。在那个兵戈相向的年景,诸侯各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民陷于战乱的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路有饿殍。”广大下层民众在战争,贫穷,饥饿的夹缝中步履维艰,却还是摆脱不了苛政峻法的剥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所以,孟子提出“仁政”观点,民本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书中很多篇章都彰显了这种“人民性”,他能够超越阶级的束缚,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分析利害关系,为民请命,是孟子学说进步性的一个体现,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因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想要顺应时势的发展,在动荡多变的世界上立足。都应该“制民之产,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方能“王天下”。这种的仁政学说的基础是以是“仁、义、礼、智”四德为标志的“性善论”,推行仁政的关键是人们注重自己的灵魂修养,“养浩然正气”,国君“以德治国”而不是“以法治国”,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友爱互助,那社会秩序自然井然有序,文明之气随之蔚然成风!仁政和民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王道。王道亦是孟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在本章中,孟子就是通过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方式,循序渐进鼓励齐宣王舍“霸”图“王”,分析了以力求霸必定失败保民而亡必定成功的两种既然不同的结局。这种王道的思想也同样贯穿于《孟子》中的其他的篇章:比如《寡人至于图也章》中孟子针对梁惠王自满于移民,移粟的矜功思想,用五十步笑百步的生动比喻,规劝他回归事物本质,施行王道才能“望民加多”,孟子曾多次借喻梁惠王实行王道,众所周知的“缘木求鱼”典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再如《夫子当路于齐章》中,承接本章,孟子对公孙丑首先表示鄙视霸道的态度,反映出当时人们迫切要求统一的呼声;还有《宋小国也章》中点明了“王政”就是同情人民疾苦,替人民做好事,就像尧舜殷汤一样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就算国再小也不怕大国侵略;另外《易其田畴章》《齐王问卿章》中多次提到实行的王政施行后“老有所养”,“路不拾遗”“民胞物与”其乐融融的社会景象……无不在方方面面直接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王道思想。虽然在弱肉强食,称霸争雄的春秋战国有些不切实际,脱离潮流。但王道主张的“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天下归往”却为统治者设计了一条较为科学和清醒的统治道路。在当时为缓和阶级矛盾,客观上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的部分要求,对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先承孔子的“仁”,为政以德,后被董仲舒异化为“天人感应”的思想,作为儒家学说的思想主流,和“礼”并用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之中,产生深远影响。但是与大多儒学思想一样,王道受时代的制约,却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其一,王道思想片面的强调了“仁”和“徳”,没有考虑到社会所处的客观现实,忽视了法学的作用;其二,受“性善论”驱使太过注重人的自身操守,强调发挥人的自制力和能动性,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的倾向;其三,社会大背景从分裂走向统一,战乱在所难免,孟子笼统反对一切武力有些过于盲目,不如墨子的“非攻”主张来的科学;其四,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儒家所提倡的“德政”和“道德感化”不利于有力地加强中央集权,难以实现国家统一,孟子在那时所勾勒的“大同社会”只能成为一种单纯美好的设想;其五,仁政和儒学都是为小农经济占基础的封建社会服务的上层建筑,所谓的仁政爱民,是一种有阶级的“小爱”而不像墨家所推崇的那种“兼爱”。“民贵君轻”的思想只不过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工具罢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对于当今社会,王道中的某些闪光的思想,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其中就包含了现在很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雏形,指出开发索取要有节制,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要爱护自然,保护生态,既要保证当代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定的生存资料供其繁衍生息。这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先声先导之妙,可见孟子超凡的远见和惊人的卓识!还有孟子和世世代代的儒学家门孜孜追求的那个最高理想社会----大同社会。里边畅想的当大道也就是“王道”施行的时候,能“天下为公”,人们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东晋诗人陶渊明所期待的世外桃源,还有西方盛行的“空想社会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社会形态所要求的程度时,一切不过只是镜花水月般蓬莱仙境罢了。但毕竟在那段民不聊生的黑色日子里,能或多或少的在精神上给予身心困苦的人民大众以安慰。而现在不同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日趋进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个追寻了千年的理想变为现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王道”的精神发扬光大,依然强调社会道德。但这种以德治事的思想是以雄厚的社会经济实力和物质财富为基础,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保障,依法治国为方略的。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完成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是纸上谈兵的官文!“仁政王道在,光焰万丈长”,虽历经历史的洗涤,时光的锤炼,正真的精华也不会因年代的沧桑而褪色!“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让我们学着领悟的圣人思想汲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奋发图强,开创明天的辉煌!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由《寡人之于国也》所想到的1.孟子说服梁惠王了吗?从历史记载上看,孟子在魏国都城大梁居住了一年多,当时,梁惠王应是将孟子作为贵客相待的,在梁惠王见孟子前后,他曾用惠施为相,进行改革,但效果不明显。相反,魏国先后出走了吴起、孙膑、商鞅、张仪、范雎、尉缭等名士,从国家人才大量流失情况可看出,当时的魏国政治腐败,梁惠王也是平庸昏聩的,因此,孟子虽然受到梁惠王的礼遇,但很难真正被赏识、重用。其次,梁惠王问政孟子,孟子劝他“施仁政,行王道”,排除国家功利主义,矫正时弊,对于这方面,梁惠王从各国革新的事件中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因触犯到贵族的权益而受到激烈抵触,年老的梁惠王即使是心有余,也力不足,所以他不敢贸然推行孟子的主张。第三,梁惠王去世,孟子对新君襄王印象不好,“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见过襄王后认为这位魏襄王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面对这样一位国君,孟子虽然以浅显明白的语言向他宣讲仁政爱民的思想,但最终也是未见结果,不久,孟子就离开了魏国。2.孟子思想为什么不被采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总的指导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同时也由“爱人”发展到珍惜一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强调物质需要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孟子提出了“责任政府”的理念,出现问题了政府不能推卸责任。关于他的哲学理论,就本课而言,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先使人民“无饥”,再“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来认识“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认识梁惠王的统治性质。所有这些都是极具典型意义的哲学思想。孟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这些具有现代意识的政治观念,真是难能可贵。孟子所提倡的这些养民教民政策,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即使到现在也具有进步意义。但在孟子所处的年代,是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滥杀无辜、弱肉强食的社会,统治者的暴政带来的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现实。这从孟子的其他文章中可以看到的“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国君的生活状态都这样严峻,他们何暇顾及普通百姓的死活?所有这些思想,在情理上虽然是如此恰当和具有操作性,但对征战中的诸侯们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如果说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的话,可能关键在于“世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绝境”生存环境吧!3.孟子的“理想国”和孔子的“理想国”有什么_同之处?孔子没有明确说出要实现怎样的社会,他只认为当今是乱世,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可以看出来,直到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才给自己的老师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生活蓝图,这从“夫子喟然叹”可以感知到。这是一个自由、轻松、平和得没有一点生存压力的社会!是一种纯粹的理想社会。而孟子的“理想国”却是具体可感、有路可走的,分别从政治、经济、教育方面阐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而不是孔子的“大同社会”。孟子的理想是孔子理想的过程和途径,也是理论补充和完善;孔子的理想是孟子思想的终极目标!来源: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众所周知,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孟子仁政学说中的两项主要原则即经济原则和道德教化原则做一番阐释。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两个必然之前提,此两前提互为补充说明,缺一不可。一前提为井田经界之准确划分(“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另一前提为百姓民众生无衣帛渔肉之忧,死无送终厚敛之虞(“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认为,实施仁政一定要从正经界开始,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1]经界不正,就会导致各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滋生及暴君污吏胡作非为、无是非曲直价值标准等混乱局面的出现。若井田之经界划得准确,皆为百亩之田,“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因此,正经界是实施仁政之第一要务。经界既正,孟子设想的西周时期实行过的井田制便有了实施的可能[2],正经界是正井田的基础,正井田是正经界之必然。“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3]孟子所说的“耕者九一”具体说就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家,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4]。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与西周初年实行的井田制已大不相同,带有理想化的成分在内。孟子设计的井田制是以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制度,其政治目的就在于使庶民百姓都能牢牢扎根于土地之上,从而达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5]的目的,百姓民众才会无衣帛渔肉之忧,送终厚敛之虞。做到了“正经界”和“养生丧死无憾”,只是孟子实施仁政王道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解体,对社会政治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形成了“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同乐”的社会风尚。孔子曾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6]在孔子看来,只有解决了庶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消除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才能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可见,关注庶民百姓的生存条件、生活状态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其仁政思想体系中同样把儒家的这一鲜明思想主题作为自己的题中应有之义。孟子针对当时社会上兵燹不已、战乱不断,庶民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7]的悲惨局面,指出要让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制民恒产的问题。如果说“正经界”与“养生丧死无憾”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基础的话,那么,制民恒产就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的第一步。所谓“制民恒产”就是为百姓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孟子的政治逻辑就是,治民之要在民事,民事之重在民生,民生之保障在民产,有民产之结果是民心向善,民心向善之结果是便于实行仁政。故使民有固定之民产(恒产)便成为孟子推行仁政的当然要务,这就是孟子所强调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8]实行仁政必须从解决棘手的经济问题入手,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入手。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往往突破了孟子仁政思想体系的框架而蕴涵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具体说来,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主张给民众百姓以足够的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使民众百姓能够自觉地依附在土地上,“死徙无出乡。”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才会在此基础上产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保持社会处于和谐与稳定的状态中,若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就会铤而走险,“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义哉!”[9]民众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道德的事情,“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善之,故民之从之也轻。”[10]孟子试图从经济生活中去寻找和解释道德意识和观念产生的原因,肯定人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要求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庶民百姓的愿望,是一种正确的政治思维方法。孟子的这一表述是在继承其前辈思想家特别是孔子先富后教思想及管子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真实朴素的反映。孟子得出的结论就是:对广大民众百姓来说,有无恒产至关重要,它是决定国家之兴衰、社会之治乱、政治之是非、政权之安危的最重要前提。因此,如何使民众能够拥有恒产就成为孟子实施仁政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制民恒产”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在满足民众百姓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具体说就是:(1)养老政策。孟子为有恒产者老有所养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好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孟子还以文王善养老为例来说明:“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实,老者足以无失肉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12]这可以说是孟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与《礼记》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对养老政策的描述是中国早期思想家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所实行的养老政策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2)土地政策。所谓土地其实就是孟子所谓的“恒产”。在以农耕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土地无论对广大民众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孟子把土地与人民、政事并列为诸侯的三宝,足见孟子对土地问题的重视。孟子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13]。孟子认为,为政者只有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才能使民众能够世世代代安心于土地劳作,有了充裕的物质财富,国家才会稳定,君主地位才会巩固。(3)渔业政策。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就是倡导渔盐之利。孟子长期游学于齐国,深受齐文化重商思想的熏陶和影响[14]。像充分利用土地一样,孟子主张开放湖泊河塘,“泽梁无禁”,任人捕捞,百姓就会增加渔业产品。为了避免竭泽而渔现象的出现,应制订禁渔措施,如在规定的时间里禁止捕渔,不得用密网捕渔等,如果按照这一措施执行,则“鱼鳖不可胜食也”[15]。(4)林业政策。与土地政策、渔业政策一样,在林业上,孟子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在以(土葬)棺椁为主要安葬材料的古代社会,拥有一定数量的林木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孟子的意识中,林木并非永久性资源,不可任意无节制地砍伐,而是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砍伐,“斧斤以时入山林,”只有做到循序渐进,林木才有再生长的时间,长此以往,“材木不可胜用也”[16]。材木不可胜用,百姓才能得以厚葬其父母以尽孝道。因为在孟子看来,“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谓当大事。”[17]孟子“制民恒产”的几项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对孔子重民富民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制民恒产”的第三层含义就是主张发展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显然,这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社会里也是一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齐文化对孟子思想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耕社会,对商业生产一直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早期法家尽管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但在对待商业问题上却是相当保守落后的,认为发展商业生产势必会影响和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如商鞅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目的就在于逼迫百姓弃商返农[18]。孟子认为,商品只有在流通交换中才能实行其商品价值,这与孟子的社会分工思想是相一致的。孟子认为,对贩运中的商品不必征收关税,“去关市之征”[19],而对欺行霸市的奸商行为,则必须征之关税,“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焉。”[20]这个主张除了有利于发展工商业外,同时也减轻了对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的征税,维护了他们最基本的权益。针对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提出的“市价不贰”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给予了批判。许行的一系列理论是以原始公有制社会为基础提出来的,是不切实际的理论空想。尽管孟子的理论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对许行辈的批判却击中要害,具有非常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孟子对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的强调,表明在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不再是纯粹的不受外在思想影响的儒家,而是熔铸了各家各派思想精华的儒家,是为了摆脱困境而不得不调整和改变自身发展方向的儒家,同时也使儒家在与各家各派的争鸣中有了更大的包容性。民有恒产只是从经济制度上解决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资料问题。因为没有恒产,其他一切就根本无从谈起。但如果给了百姓足够的土地,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社会就可以太平无事,就可以顺利推行王道仁政,在孟子看来,这也是不可能的。在制民恒产的同时,还要辅之于取民有制,这一点非常重要,制民恒产与取民有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合则美,分则伤;两者共同构成了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益原则。怎样做到取民有制?孟子有非常明确的主张。首先,孟子反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主张省刑罚,薄赋税。他希望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1],“明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22]。具体措施就是实行什一税制度,孟子认为最理想的赋税当以古代圣君尧舜所实行的十取一税率为法度标准,“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23]在三代时期,土地归国家和王者所有,不准买卖,即《礼记·王制》所谓的“田里不鬻”制度。自春秋以来,铁器的广泛使用使私有土地的存在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各国统治者不得不制定和出台对私有土地进行征税的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论语》中就记载了春秋末期鲁哀公与有若的一段对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4]可见,在土地私有制实行的早期,国家收取十分之二的税率是很高的。孟子反对什二税制度,并从历史上的先圣先王那里寻找历史根据,他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25]十分之一的税率比鲁哀公时的税率降低了一倍,这在孟子看来是合理的税率。税赋征敛关乎国计民生,为各国政治家、思想家所关注。孟子反对重赋,反对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徭役赋税之征用征收对于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收入,徭役赋税之轻重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若徭役赋税过于繁重无度,就会造成“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26]的社会恶果;若赋税太低,虽能减轻百姓负担,但却难以支付国家机构庞大的经费开支。因此,孟子并不反对民众对国家应承担的正常的赋税义务,并不认为赋税越低越好,他主张征收赋税应保持适中适度的原则,要有节制,要合理、适度,以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为最终依据和标准。因此,当白圭提出“吾欲二十而取一”时,孟子认为这种税率太低,不可取,并斥之为“貉(貊)道”。孟子认为,二十取一,放之貉之国则可,放之中原华夏之地则不可。若一概以二十取一征之,则是“貉(貊)道”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27]可见,孟子是主张把税率限制在民众能够接受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使百姓能够满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以达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28]的目的。孟子还指出,征收赋税的方式有三种:即征收布帛、征收谷米及征用劳役。贤德之君一般只用其中的一种,若同时用两种,百姓便有冻馁之虞;若同时采用三种,即使父子之亲也难以相顾惜[29]。从孟子仁政思想中所设定的经济利益原则可以看出,孟子不但为统治者在大政方针上设计了一套治国方略,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治国步骤,不论其所设定的政策原则可行与否,至少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维护现存政权统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民众的利益,真正体现了“民为贵”的思想,即使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其恒久的思想价值和意义。
下载地址私信你了,点击右上消息可以看到。
韩月玲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山东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录像课一等奖 多次执教国家级公开课 李萍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山东省优秀教师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李东方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泰山区“板书、板画、板图”三板比赛一等奖 孟凯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 泰安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宋其中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泰山区优秀班主任 泰山区骨干教师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杨超 年级组长 在读研究生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 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施圣君 校长助理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 泰安市政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思想政治教学能手 赵红霞 校长助理 团委书记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区体育先进工作者 全国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辅导员 孔祥河 教务处主任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多次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 省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徐特立研究学会”特约研究员 “全国和谐教学”实验课题优秀负责人 仇道路 德工处主任 初三年级组长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山东省青物会理事,市教学能手,区教研先进个人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田立伦 办公室主任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全国“十佳语文教师” 山东省课堂效率讲课比赛一等奖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贾梅勤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多次获国家级英语竞赛优秀辅导员奖 封香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2004年泰山区中考数学第一名 全国数学奥赛金牌教练 宋宇 总务处主任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全国物理奥赛优秀辅导员 市创新大赛一等奖 崔建华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市教学能手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刘敏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泰安市论文评选一等奖 胡秀爱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泰山区论文评选一等奖 全国英语竞赛优秀辅导员 程雪芳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韩英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论文评选一等奖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多次获国家级英语竞赛优秀辅导奖 董军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市级骨干教师 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全国数学联赛优秀指导教师 张弘弢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一等奖 全国物理奥赛金牌教练 李瑞梅 本科学历 中教高级 市教学能手 省级论文一等奖 宁尚雨 本科学历 理学学士 中教一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课件制作二等奖 景英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市教学能手 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 叶金梅 研究生学历 中教一级 宁阳县优质课一等奖 市教学能手 潘虹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新泰市教学能手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祝静遐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教学能手 全国化学奥赛优秀辅导员 范丽芹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泰安市优秀教师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侯晓燕 在读研究生 中教一级 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王仁涛 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 新泰市优秀班主任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潘殿元 研究生学历 中教一级 宁阳县优秀班主任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朱成鹏 初二级部年级组长 在读研究生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泰山区优秀教案一等奖 山东省物理课件一等奖 国兆亮 研究生学历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首届英语听力大赛优秀辅导员 殷海永 在读研究生 中教二级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刘华 研究生学历 中教二级 文学学士 泰安市论文一等奖 宁阳县优质课一等奖 严飞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泰安市“十优”歌手 泰山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刘敏红 本科学历 中教二级 泰山区优质课一等奖 张丛丛 本科学历 国家一级运动员、运动按摩师 社会一级指导教师,国家二级田径裁判、足球裁判、体操裁判 安东升 本科学历 优秀美术辅导教师 杨红 本科学历 英语专业四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全国英语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侯婷婷 本科学历 大学英语四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信息技术优秀辅导教师 以上是我所能查到的全部教师了。求采纳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有LAP、KTP、双掺杂TGS、KNSBN、KTN、NdPP、NYAB、LT、DKDP、KDP、MHBA、BN等晶体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 国家发明奖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奖四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内的多项奖励 。 序号获奖名称主要研究人员获奖时间所获奖励1 人工合成优质高频石英晶体 韩建儒 陈焕矗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1999-2000学年度省级三好学生 史伟 山东省教育厅 3 实时测定晶体生长固液/液界面和边界层结构的方法和结晶器 于锡玲 世界发明家国际协会国际发明金奖 4 功能晶体中缺陷的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和光学显微术研究 胡小波 王继扬 魏景谦 刘耀岗 刘宏 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二等奖 5 晶体热效应对高功率端面泵浦Nd:YVO4. Nd:GdVO4激光器的影响研究 刘均海 邵宗书 王长青 祝莉 王继扬 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一等奖 6 (八六三计划)先进个人 高樟寿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7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史伟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8 一种规模化生长激光核聚变用大KDP晶体的新方法-四槽循环动法 高樟寿 鲁智宽 李毅平 王圣来 刘加民 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教育部 9 钒酸酸钇(掺钕)单晶生长技术 孟宪林 祝俐 张怀金 董春明 徐炳超 魏景谦王长青 程瑞平 刘训民 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0 高抗光损伤磷酸钛氧钾晶体和大功率绿光激光器 邵宗书 王继扬 刘均海 刘耀岗 魏景谦 刘恩泉 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1 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蒋民华 省长、韩寓群最高 12 电荷转移的对称性与分子的双光子吸收/辐射(荧光、激射)性能关系的研究 王筱梅导师:蒋民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3 半导体发光材料外延工艺与器件制造技术 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黄柏标 徐现刚张晓阳 秦晓燕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4 硅酸镓镧功能晶体及其电光Q开关器件 孔海宽导师:王继扬 第八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15 用纳米四氧化三钴制备锂电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孙 洵(第五位)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6 KDP(DKDP)晶体中散射颗粒的研究 孙询 许心光 房昌水 高樟寿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17 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新型有机光功能化合物 方奇 刘志强 崔月芝 蒋民华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18 双金属硫氰酸盐配合物晶体的生长和性质研究 王新强 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9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有机导体的分子工程及晶体工程 方奇 蒋民华 刘志强 任燕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20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 蒋民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2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孙询 中国硅酸盐学会 23 双金属硫氰酸盐配合物晶体的生长和性质研究 王新强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4 有机硼(Ⅲ)化合物的合成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刘志强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2004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5 电光聚合物光波导薄膜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秦志辉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 2005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6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发光机理的研究 吕孟凯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7 三硼酸铋晶体的生长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王继扬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8 含有硼氮硫杂原子的新型分子基光电功能材料 刘志强等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9 硅酸镓镧系列单晶的生长和性能研究 袁多荣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30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房昌水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 31 Yb及其它稀土元素掺杂四硼酸铝晶体的生长及性质研究 李静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 32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蒋民华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 33 星型有机氮、硼光电子材料的研制 袁茂森 山东省首届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34 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蒋民华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35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顾锋导师:吕孟凯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2006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6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周广军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37 光学级硅酸钾澜晶体生长及其新型电光Q开关 王继扬 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8 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控制合成及光电性能 吕孟凯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9 两类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生长及激光应用基础研究 王继扬 自然科学奖 教育部一等奖 40 系列钒酸盐晶体生长和激光应用基础研究 张怀金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1 新型系列钒酸盐晶体生长及其脉冲能量增强效应研究 于浩海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42 KBBF族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现、生长和应用 王继扬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第4位)一等奖 43 移动通讯用滤波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王继扬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4 高品质铌酸锂系列晶体生长、后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刘宏 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5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军用电子材料和器件基础研究 胡小波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6 基于化学工程原理与方法的纳米材料合成与结构调控 吕孟凯、周广军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一等奖 47 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制备技术及其小功率绿光激光器件商品化应用 王继杨、张怀金等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资料来自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感恩幸福》(一)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恩的画面,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感谢你的父母,他们给了你生命和温暖;感谢你的朋友,他们给了你关怀和友谊;感谢你的老师,他们给了你知识和帮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贫困愁苦,母亲为他送行时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怀。当他得知母亲要来时,压制不住内心的欢喜,携妻将雏,赶到城外去接母亲。母子相依,热泪盈眶,使人有感而发,才有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游子吟》。亲情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亲情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亲情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亲情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时光如水,岁月如梭。父母脸上的沧桑印迹和日渐增多的白发换来我们的幸福成长。你是否对他们心存感激,你是否因为拥有他们而感到幸福呢?相传古时伯牙善于弹琴,他的琴音或志在高山或志在流水。钟子期玉伯牙相遇,他一听便心领神会,两人相见如故。子期死后,伯牙立誓不再弹琴。我们比伯牙和子期要幸运的多,因为我们拥有许多知心的朋友。他们与你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你对他们是否心存感激,难道你不为拥有他们而感到幸福吗?据说有位老禅师,睡前在庭院里散步,无意中发现墙根有张椅子。他把椅子移开,蹲在那儿。过了一会儿,有个半夜偷着溜出去的小和尚翻墙下来,正好踩在老禅师的背上。他下来后感觉不对,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师傅。老禅师并没有批评他,只是说了一句:“夜深了,快去穿件衣服。”老禅师的宽容,包容了小和尚的错误。我想,这一定会让小和尚终生难忘。从小到大,老师教我们识字,教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不管是严厉还是宽容,都是出于对我们的爱。老师把一生奉献给我们,我们是否心存感激,是否因为拥有他们而感到幸福呢?想想你容颜渐老的父母,想想与你同窗共读的同学,想想你和蔼可亲的老师。只要你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幸福就会与你相伴。
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重: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诗歌进入唐代,文质彬彬,蔚为大观。三百年间,诗家辈出,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辉耀千古的巨星之外,还有“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刘长卿、韦应物、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等数不清的璀璨的星星。可以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僧尼。三百年间,名篇浩瀚,据不完全统计,有五万五千多首。诗歌反映生活面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情感之饱满,技巧之纯熟,音律之严整和谐,达到前所未有,后人也难以攀越的高度。诗在唐代,是一个鼎盛的时代!一个黄金的时代! 然而,关于唐诗兴盛的原因,却没有一致的见解,虽争论不断,然难归于统一,其观点主要有下列数种。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 诗人地位的转移。认为唐诗的内容之所以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诗人的地位有了变化。唐以前的诗坛大部分掌握在君主贵族手中,而唐代诗人大多出自民间,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对现实社会有深切的体验。譬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孟郊、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等,大都是从穷困或是从流浪中奋斗出来的。“唐代用科举考试,打破了过去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使得中下层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可以登上政治舞台。这不仅在政治上反映出进步性,同时在文学上也反映出进步性,这是一个文化普及的解放的新时代。从此被压迫的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文化上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于是文学的创作,就冲破了六朝贵族文学的束缚,深刻广泛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感情,丰富和提高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从君主贵族掌握的诗坛,转移到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手里,实在是使唐诗发达起来光辉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 统治阶级的提倡。刘大杰先生举太宗、高宗、武后、中宗及玄宗为例,说明唐统治者无不爱好文艺音乐,提倡风雅,尤其是在科举中,把诗歌的创作作为一项考试的内容,使诗歌一门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终南捷径”和“青年的必修科目”。这种大力的提倡,使诗歌的兴盛发达与普及成为“必然的现象”。 三、 诗体进化的规律所致。六朝开始形成七言古诗和律、绝新体诗,在形式、音律和词藻各方面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诗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大显身手,“来完成诗歌本身尚未完成的生命”,从而造成光辉灿烂的成就的。另外,南北文风的融合与民族的创造力量也是唐诗繁荣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南北朝时,两个政权虽然相互对立,但文化与血液交流的激荡,一刻也不曾停止。到了唐代统一,南北文风,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形成新的风格,表现出民族强大的创造力量。 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从多方面分析了唐诗兴盛的原因,然最为强调的是唐代的经济繁荣与阶级斗争。书中说: 如前所述,国家的富强昌盛,社会的和平安定,生活的富裕安乐,不仅使诗人们能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丰富了生活经历,扩大了眼界,而且培养了诗人乐观的精神以及为祖国建立功业的理想,激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以及诗人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又直接或间接地使诗人接触现实,正视现实,从而孕育了他们对现实的叛逆精神,或批判现实的精神。 这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显然带着时代的政治特点,但不无道理。北京大学1955级的《中国文学史》所揭示的其它原因约略同于刘大杰先生的。 吉林大学中文系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稿》更加重视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寻找原因,他们认为的原因主要有:一、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采取一些让步政策,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使生产力得以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相对繁荣,文化艺术亦随之欣欣向荣;二、唐王朝不断巩固边防,并扩张疆土,促进了中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三、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四、由于实行科举制度,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成为统治的基本依靠力量。这四个方面都对唐代文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所述的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是之前学术界未提到的,即“文禁松弛”。书中说: 就整个唐代来说,是封建社会中的繁荣上升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力量还具有一定的信心,在文禁方面也比较松弛,不像以后的宋、元、明、清的统治者那样在文禁上一代比一代更加严密而残酷。 该书认为,这一个原因对于文学的发展相当的重要。 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所揭示的原因与他人略有不同,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说唐代诗人对文学遗产采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他们既不拜倒在古人脚下,又能虚心地向古人学习。二是诗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这固然是唐诗繁荣的结果,但反过来又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发展。 马茂元在《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中也探讨了唐诗繁荣的原因,他主要讲了三点:一是唐代诗人继承和发扬了过去诗歌的优秀传统,二是对民间文学高度重视,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三是“诗不言法”,“他们没有被任何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所束缚,被嵌在一个模子里,而是每个诗人,都能以自己独有的面貌与我们相见。”马氏因为没能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的视角去分析,还遭到了时人的批评。 1979年之后,文学批评的禁区被打破,唐诗繁荣原因的讨论又活跃了起来。《文学评论》于该年第1期刊登了梁超然的文章,对之前的看法提出了商榷。认为将诗歌的繁荣与经济的繁荣直接联系起来是一种“庸俗化倾向”,亦与唐诗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唐太宗贞观时期的经济高涨就并没有带来诗歌的高潮。再者,作者也不同意把庶族地主阶级视为唐代诗坛的主要阶级基础和唐诗繁荣的决定力量,认为那种说法夸大了世、庶斗争的意义,夸大了庶族地主的进步性。实际上,“庶族地主”是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是否是一个统一的阶层以及能不能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都值得怀疑。同一期的《文学评论》上,还发表了皇甫煃的《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一文,该文对于把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视为“促成唐诗繁荣的一个直接原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科举制度只是一种考试制度,庶族地主可以利用它,世族地主也可以利用它。”“笼统地说唐代以诗赋取士因而促成了唐诗的繁荣,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初唐这一百年间,不用说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连律诗的最后定型也要到沈佺期、宋之问那时候,更不用说像后来那样用五言排律来考试进士了。然而初唐时期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而诗歌已相当繁荣,这说明唐诗繁荣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 之后,许多专家仍坚持经济繁荣与唐诗兴盛有直接的关系。王水照《再谈唐诗繁荣的原因》(《文学评论丛刊》第7辑)一文,分析了其关系的具体内容:① 经济的繁荣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创作环境。② 经济繁荣造成的国力强大,直接影响到唐诗的创作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理想”、“表现于不同题材、体裁中的开阔境界和昂扬的气象”。③ 经济繁荣所造成之交通、旅游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诗歌内容的丰富和题材范围的扩大。④ 经济繁荣为诗歌的发表和流传提供了物质手段(“发表和流传”指驿寄、投赠、“温卷”、题壁等)。 最近出版的章培恒等人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强调了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该书说:显然儒家思想在唐代是公认的正统思想,儒家经典是士人必读的书籍,在进士科和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中,也都要考经书。而且,自唐立国以后,一些文人要求重兴儒学的呼声时起时伏,从未停止。这些都证明,儒学的地位在唐代较之魏晋和南朝有所提高。但是,儒学却并没有获得统治性的地位。道教和佛教,无论在统治集团还是在整个社会中,受重视的程度都不低于它。这种思想多元化的状况,使得思想界较为自由活跃,文学创作也很少禁区。 仁智之见,都不无道理。但是独取哪一家之说都显得不够全面,可否将上述各点全部列上,都算作兴盛之原因呢?(朱恒夫,见《中国文学史疑案录·诗赋词曲编》)
孟郊诗风的异同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二、 1、 2、 3、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不是富二代。
孟美岐1998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外国语学校认证的优秀毕业生,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宇宙少女成员。
2016年2月25日,随组合宇宙少女正式出道;12月,在爱情舞蹈电影《舞出我人生之舞所不能》中饰演小飞。2017年6月7日,随组合推出专辑《HAPPY MOMENT》;同年,在爱情电影《蓝色生死恋》中饰演欣爱。
2018年4月,参加腾讯视频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以第一名的成绩C位出道,成为限定组合火箭少女101成员 ;7月26日,随火箭少女101发行电影《西虹市首富》的插曲《卡路里》;8月2日,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音乐榜榜单。
孟美岐的人物事件
2020年11月20日,孟美岐官方博就孟美岐被私生调换航班座位一事发文呼吁,称:抵制一切侵犯艺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切勿跟机、跟车、跟拍,在酒店机场等公共场合进行围堵。对于屡次劝告不改的相关人员,我们也将保留追究其责任及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孟美岐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的权利。
2021年2月,网传孟美岐在节目中以“导师”身份点评前辈音乐人周传雄,引发争议。2月2日,《天赐的声音2》节目组也发布声明回应此事,称节目并未设置“导师”和“学员”,而是通过以歌会友的形式设定了“音乐合伙人”和“飞行音乐合伙人”的嘉宾席位。
希望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音乐人都能在节目中找到惺惺相惜的音乐伙伴。声明中还表示,该节目不是一较高下的选秀,也没有晋级淘汰之说,希望大家能将关注点放到舞台表演作品上。
孟美岐作为火箭少女的舞台担当,最初的C位选手,她为火箭少女的舞台带来了精彩的呈现。
舞蹈的实力真的非常的棒,而且孟美岐一直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女明星,她在女团里也是特别耀眼的。
孟美岐给火箭少女打响了知名度,她可是第二红的小姐姐。所以很多的人因为她,可以知道火箭少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