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评估为什么学生没有通过论文。1、了解具体原因是改进的关键,需要请导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对论文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如果当初的科研项目指定了是这两位老师做指导老师的话,在项目结题的时候一定要把他们的名字都写上。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多的指导意见,但毕竟他们当初是做为导师报送的,所以还是要写上的,这个是原则。
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搜了一下,没想到还有和我一样的呀,怀孕了还在这里奋笔疾书写论文!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果是小论文那种东西的话,就是写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的话,我感觉是不能写其他老师的,一般不能超过4个吧,不然太多了。如果能在最后写致谢什么的最好了。这些老师全可以加上去。
毕业论文能挂两个月导师毕业论文写作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论文,答辩通过后才能获得学位。可以说,毕业论文是大学结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第一次展示才华,是对祖国和人民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份报告。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才华,但可能不会直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创性的影响。但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有必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来提高写作水平。党中央要求,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要逐步实现“革命化、青年化、知识化、专业化”。“四个现代化”的要求还包括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对着电脑对婴儿不好,没有什么比健康和孩子的未来更重要,关于论文给你一些建议我个人认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应该具有下面十个要素: (1)原创性 (2)创新性 (3)题目合适 (4)好的摘要 (5)论文组织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6)图表清晰可靠 (7)英语表达好,语法拼写等错误少 (8)精选参考文献 (9)LETTER要求投的文章要适合该期刊 (10)可读性,好的文章通俗易懂,有影响力我审稿时看稿件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图表、前言、参考文献和正文,我觉得题目、摘要、前言、图表、参考文献很重要,实验部分我觉得其次。大部分期刊的基本要求:原创性、创新性、图表、论证、组织、写作、参考文献。 引言: 主要研究进展,有代表性的同行研究工作,自己与他人工作对比的优势和不足,前言的参考文献选取代表性的、重要的文献。参考文献选取要有代表性,除非那种特殊专业,我觉得参考文献不要参考会议的文章,尤其那些不知名的会议文章引用。文献要尽量全面客观:不要对相似文献避而不引,或者只引别人早期的工作,这会让人感到你对该领域了解不够,甚至是有意回避,就有学风问题的嫌疑。不能过低贬低别人的研究工作,要考虑自己和别人工作的时间差,不在一个时代的研究当然不能说自己比前人好,所以英语用词要注意些,客观些。 引言写作注意事项: 好的引言相当于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关系。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其次:文献的总结回顾。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再次: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引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最后对引言检查。 (4)讨论: 这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方法,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条件,并如实公布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等。讨论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实际上,审稿人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审稿人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本研究有什么意义?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审稿人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 (5)图表:清晰直观、代表性 清晰直观是基础,要让审稿人和读者不看正文就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代表性无论是自己实验结果还是和别人工作的比较,都要体现重点,无关的数据不要罗列在图表。合理解释每一个参数,合理说明每一个步骤。审稿人没时间考虑细节。程序和参数的合理化显示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不是凑数据。 没理由要找理由,有理由要强调。 (6)逻辑性: 我审稿时碰到作者的结论性错误,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那篇,后来我给他指出错误并给他参考文献,不要轻易下结论,这很糟糕的。我就觉得这个作者文献还是看少了,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所以他下错误结论。后来在修稿中改正了。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的那篇,我认为作者没有好好解释实验结果,图中曲线的解释不是很好。比方说,1,2,3,4条曲线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现轨迹差不多,但是第5条曲线(5mm)在x轴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条轨迹差不多,但x轴后半部分曲线确异常,作者只是给出结果,但没解释,我审稿时就提出,怎么解释5mm的曲线后半部分与其它四条曲线不同,那6mm的曲线又会是什么样子?5mm是一个关键尺寸么?所以在画实验数据图时,特别注意异常点和异常曲线,要解释异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线,还要考虑关键尺寸或者临界尺寸。 不要指望审稿人疏忽,还是要方方面面考虑文章,毕竟发文章是严格的学术活动。(7)语法: 写作时注意语言精炼准确,使用长句时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可以完全避免的。我觉得我审稿的文章,语法错误主要出现在介词、从句、对比语句和长句杂糅的错误。使用长句时注意不要让读者困惑或者产生歧义。介词比如in和on的混用,还有of和with的混用,对比语句主要是将A和B两事物,比如实验结果做对比、比较或并列,但出现了语法错误,长句杂糅主要体现在一些从句中,比如定语从句、非限制定语从句等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或者其它句子成分。 有些研究生说说目前的感觉是没有一篇文章很顺利,说很郁闷,我认为郁闷是暂时的,后面会好起来的。特别是发第一篇外文,那种感觉我想每个研究生都会兴奋的。所以为了那种感觉,多多努力:)。郁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吧:(1)没有课题或基金;(2)与导师关系搞僵,开展工作受阻;(3)选题不好或者偏门;(4)生活拮据,为经济受累,无心做科研;(5)实验不顺,理论不懂;(6)写作不行;(7)投稿老是被拒;(8)软件不会使用,模拟仿真等不会。等等。 下面就后面的郁闷解决提些我个人的建议: 1. 多看看文献,了解同行工作,掌握研究方向动态,找出自己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指**性的,这个很难。我认为创新可以这么划分吧,**性创新、革新性创新、理论性创新或技术性创新、实验上创新。**性创新是那种划时代的,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革新性创新比**性创新次之;后面创新影响大体逐渐减弱;如果在文章中涉及理论部分,就要参考文献了,有些文献会给出相关理论的,免得犯了错误:在文章中轻易下结论。模拟、仿真那一块可以查看有没有相关文献,看人家用什么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然后学习该软件。2. 不怕据稿,总结审稿意见,找出自己工作不足,再补充数据、理论、提高写作等。拒稿越多,说明离中稿就越近了。要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实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是会发生的。 3. 多请教别人或者去学术论坛,学习投稿、写作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4. 学好一些必要的相关科学软件,比如画图软件,模拟软件、计算仿真软件等。图漂亮、理论好、论据足、模拟仿真实验对比,算是发好期刊的基础了。
这个不难,我擅长.
可以。这个是没有次数限制的,要看你最后的效果了,来回修改十几次也是有可能的,需要自己认真按照要求写,一般严格点的导师至少要改3次。修改方法一、上下文互换;修改方法二、同义词替换;修改方法三、排比句;修改方法四、该删就删。
对着电脑对婴儿不好,没有什么比健康和孩子的未来更重要,关于论文给你一些建议我个人认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应该具有下面十个要素: (1)原创性 (2)创新性 (3)题目合适 (4)好的摘要 (5)论文组织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6)图表清晰可靠 (7)英语表达好,语法拼写等错误少 (8)精选参考文献 (9)LETTER要求投的文章要适合该期刊 (10)可读性,好的文章通俗易懂,有影响力我审稿时看稿件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图表、前言、参考文献和正文,我觉得题目、摘要、前言、图表、参考文献很重要,实验部分我觉得其次。大部分期刊的基本要求:原创性、创新性、图表、论证、组织、写作、参考文献。 引言: 主要研究进展,有代表性的同行研究工作,自己与他人工作对比的优势和不足,前言的参考文献选取代表性的、重要的文献。参考文献选取要有代表性,除非那种特殊专业,我觉得参考文献不要参考会议的文章,尤其那些不知名的会议文章引用。文献要尽量全面客观:不要对相似文献避而不引,或者只引别人早期的工作,这会让人感到你对该领域了解不够,甚至是有意回避,就有学风问题的嫌疑。不能过低贬低别人的研究工作,要考虑自己和别人工作的时间差,不在一个时代的研究当然不能说自己比前人好,所以英语用词要注意些,客观些。 引言写作注意事项: 好的引言相当于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关系。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其次:文献的总结回顾。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再次: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引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最后对引言检查。 (4)讨论: 这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方法,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条件,并如实公布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等。讨论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实际上,审稿人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审稿人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本研究有什么意义?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审稿人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 (5)图表:清晰直观、代表性 清晰直观是基础,要让审稿人和读者不看正文就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代表性无论是自己实验结果还是和别人工作的比较,都要体现重点,无关的数据不要罗列在图表。合理解释每一个参数,合理说明每一个步骤。审稿人没时间考虑细节。程序和参数的合理化显示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不是凑数据。 没理由要找理由,有理由要强调。 (6)逻辑性: 我审稿时碰到作者的结论性错误,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那篇,后来我给他指出错误并给他参考文献,不要轻易下结论,这很糟糕的。我就觉得这个作者文献还是看少了,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所以他下错误结论。后来在修稿中改正了。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的那篇,我认为作者没有好好解释实验结果,图中曲线的解释不是很好。比方说,1,2,3,4条曲线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现轨迹差不多,但是第5条曲线(5mm)在x轴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条轨迹差不多,但x轴后半部分曲线确异常,作者只是给出结果,但没解释,我审稿时就提出,怎么解释5mm的曲线后半部分与其它四条曲线不同,那6mm的曲线又会是什么样子?5mm是一个关键尺寸么?所以在画实验数据图时,特别注意异常点和异常曲线,要解释异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线,还要考虑关键尺寸或者临界尺寸。 不要指望审稿人疏忽,还是要方方面面考虑文章,毕竟发文章是严格的学术活动。(7)语法: 写作时注意语言精炼准确,使用长句时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可以完全避免的。我觉得我审稿的文章,语法错误主要出现在介词、从句、对比语句和长句杂糅的错误。使用长句时注意不要让读者困惑或者产生歧义。介词比如in和on的混用,还有of和with的混用,对比语句主要是将A和B两事物,比如实验结果做对比、比较或并列,但出现了语法错误,长句杂糅主要体现在一些从句中,比如定语从句、非限制定语从句等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或者其它句子成分。 有些研究生说说目前的感觉是没有一篇文章很顺利,说很郁闷,我认为郁闷是暂时的,后面会好起来的。特别是发第一篇外文,那种感觉我想每个研究生都会兴奋的。所以为了那种感觉,多多努力:)。郁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吧:(1)没有课题或基金;(2)与导师关系搞僵,开展工作受阻;(3)选题不好或者偏门;(4)生活拮据,为经济受累,无心做科研;(5)实验不顺,理论不懂;(6)写作不行;(7)投稿老是被拒;(8)软件不会使用,模拟仿真等不会。等等。 下面就后面的郁闷解决提些我个人的建议: 1. 多看看文献,了解同行工作,掌握研究方向动态,找出自己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指**性的,这个很难。我认为创新可以这么划分吧,**性创新、革新性创新、理论性创新或技术性创新、实验上创新。**性创新是那种划时代的,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革新性创新比**性创新次之;后面创新影响大体逐渐减弱;如果在文章中涉及理论部分,就要参考文献了,有些文献会给出相关理论的,免得犯了错误:在文章中轻易下结论。模拟、仿真那一块可以查看有没有相关文献,看人家用什么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然后学习该软件。2. 不怕据稿,总结审稿意见,找出自己工作不足,再补充数据、理论、提高写作等。拒稿越多,说明离中稿就越近了。要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实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是会发生的。 3. 多请教别人或者去学术论坛,学习投稿、写作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4. 学好一些必要的相关科学软件,比如画图软件,模拟软件、计算仿真软件等。图漂亮、理论好、论据足、模拟仿真实验对比,算是发好期刊的基础了。
不会呀,只要你正常答辩就可以啦。学校的课程按时完成合格就可以啦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研究生以一种“助教”或“助研”的身份深度介入导师的教学、科研等日常事务,比如帮助导师判卷子,录成绩,报销项目经费,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调研和撰写等。有的导师会有自己的工作室或企业,研究生有时候也会以“雇员”的身份参与其中。还有的导师可能会要求更多,比如要求学生充当“生活保姆”等角色……这是一种交集很多的关系模式。第二种,跟第一种截然相反,属于另外一个极端。研究生跟导师之间基本“零交集”,导师基于能力和精力有所不逮,比如有的导师兼任很多行政职务和学术职务,同时带着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平时身陷很多行政和学术琐事,不可能面面俱到顾及到每一个学生。有的导师正身陷人生的上下夹击阶段:上有老下有小,被家庭琐事消磨了几乎整个身心。有的导师是学术能力有所欠缺,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 。还有的导师是乐得清闲自在,只满足于心安理得当一个名义上的导师,其他一切就随风而去……第三种,位于第一种和第二种的中间状态。导师跟研究生平时的交集很少,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主要表现在新学期伊始导师给研究生提出的,读书科研方面的阶段性建议和要求,但这种要求很多时候不会是硬性的,会尊重研究生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选择。在研究生毕业论文,导师也会尽职尽责从论文选题,到章节,再到成稿方面帮助学生把关。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一般也就仅限于此,很有限,更多体现的是“工作”范围内的交集,私人情谊的成分要少很多。 仅以人文社科领域而言, 我经验范围内的观察,第三种模式是常态,第二种模式会有,是极少数。但第二种即便平时再怎么不管不顾,研究生毕业论文环节的指导是底线,导师的角色不能缺位。问题中所提到的,研究生期间老师什么都不管,是不是属于第二种?这种不管不顾是否也体现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角色缺位上?如果仅仅是平时的不管不顾,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人文社科领域里,硕士,博士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 探索 是常态。另外,研一研二会有很多课程,上课的导师们都会传授一些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学生可以从课程中寻找自己的学术兴趣点,然后去进行相关文献的调研,尝试撰写一些小论文。 毕业论文环节,如果导师角色缺位,研究生可以寻找其他导师帮忙。一般现在研究生院所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环节,都会安排重重“关卡 ” 来帮助学生不停打磨论文,比如预开题,正式开题报告会,论文预答辩会,论文正式答辩等,这些会议上,各位导师都会帮你出谋划策,提供专业学术建议和对策。 你好,我是unibeing。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读研阶段能够遇到一个尽职尽责,能够给与自己很多帮助的导师。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学生抱怨导师要么一味的盘剥,要么对自己不管不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再看看如何应对解决。 第一,部分导师非常忙,带的学生又多,无暇都顾及到。遇到这种情况,你要学会自己主动和导师沟通,他是不会自己主动来找你的。多向导师反映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请求他的帮助和指导。向导师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他有义务解答,你不要害怕。当然你要注意态度和方式方法。 第二,出于某些原因,有些导师接受的研究生并非是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换句话说,你不是他想要的学生,他也无力指导你的研究。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求换导师。这样做一定要尽早,晚了一般不会有人接收你的。 希望能够帮到你。 前互联网、整车厂行业 职场大叔,有较丰富的研发和销售管理经验 现高校教师,欢迎交流 希望我的职场经验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刚刚步入研究生的生活,多少有些迷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研究生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应该尽快的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调整好状态。我觉得你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导师不是很负责人,招生的时候说的很好听,但是招进来了管理上就不太上心。但是你也要看到好的一方面,给对你自由时间会比较多,至少不会给你安排那么多事情。你首先由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毕业,而且大部分学校保证毕业有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期刊论文的要求,一种是大论文的要求。 我建议你先从期刊论文着手 如果有师兄或者师姐的话,可以跟他们多了解,听听他们的建议,或者干脆跟他们一起做实验,看看能不能找到创新点,发表一篇小论文。 然后跟导师也要做好积极沟通,先清楚他能够让你毕业的底线在哪里,是不是你满足基本的毕业要求就可以毕业了?你的大论文是做什么方向,这个越早确定,对于你来说,你的时间成本也越低。所以我个人建议你自己也可以先确定一两个比较好的方向,这样你跟导师交流的时候,可能效率会更高一些。 但是,你可能会说,我又不了解有哪些方向,文献也看不懂? 而文献看不懂和论文没思路,其实是两个会相互影响的东西,我个人建议你如果自己确定了研究方向的话,可以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找到一两篇硕士论文,如果自己实验室有刚毕业的师兄或者师姐是做这个方向更好,在知网上下载下来,看看他们的第一章绪论,其实这个一般就是该领域的文献综述,然后可以顺着脉络找出重要的参考文献,仔细阅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你看文献的同事,逻辑会比较清楚,你知道这个课题是如何起源的,又是如何展开的,在哪些支线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主线现在研究到了什么程度等等,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你真正熟悉、深入这个领域的过程,慢慢你自己论文的思路也会出来。 其实相对于你论文思路这个,我觉得不用太着急,怀才就像怀孕,多看文献思路总会有的,我觉得你文献看不懂这个问题要更重视一些,这个也可以跟师兄师姐交流一下,是不是自己在哪个基础知识方面有欠缺,缺什么就查什么就学什么,其实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成长和学习的过程,而且效率也会比较高。 加油~祝好 自己学,多好啊,研一上,上课,看论文,争取早点想出点子写论文,然后研一下争取把小论文给发了,研二开始努力找几个性价比高的实习干着(或者参加比赛,搞活动啊,自己学些招聘要用到的),研三找工作,写毕业论文,ok研究生结束你好同学,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分享下我的经历:背景:因为是经管类,所以不需要在保研的时候就找好老师,本学院往年是开学一学期之后选导师,到我们这届突然开学就选,所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选了一个不管我的老师。优点: 第一年,课业对本转专业狗来说非常难,压力极大,但是因为老师不管,所以每天忙着上课考试就行,老师没有让我做任何科研的事情(我有主动问建议等等,回复是没有建议)缺点: 1.研究生白念了,任何科研的东西都没学到,除非自学。 2.各种表格签字都非常麻烦(需要协调教务处老师,班长,导师) 3.邮件经常不回复或者回复慢或者选择性回复(只回复无关紧要的事情) 4.毕业全靠自己(求毕业) 5.由于相关的事情压力非常大,心情非常差缺点可以用几句话概括,但是其中的痛苦也真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我不是天才,而且还是转专业的学生,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老师指导的,现在听到“毕业”“导师”“论文”等字眼都会郁闷一下。本来我是一个在本科学校的专业第一,曾经的老师也劝我读博,所以也想着可能也会读博,可以说,我读硕士的学校毁掉了我对学术的信心,只求顺利毕业吧。。。还想说的是,老师这个词,现在真的太多人配不上了。你可能每天付出全部努力去学一门课,最后考试的时候题目可能都是老师完全不根据上课内容网上粘的,最后可能就是一个研究生随便给给分;你以为老师上课讲的都是对的有意义的,殊不知已经好多年没更新过PPT了;你以为导师一定能够进行一些指导,殊不知毕业全靠自己。每次想想自己的情况,都觉得自己已经算幸运了,至少没遇到那种变态教授,因为连人都没见过。最后希望研究生们一定谨慎选择老师,不要相信学长学姐的“我们*院老师都好”的话(我就是信了所以就选了一个方向感兴趣的老师,也没打听人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研究生期间你可以做些什么? 有些导师招收的学生多,或者特别忙,或者不负责任,都会导致学生散养,无所事事,毕业的时候才慌了神。但也有许多学生毕业毫无压力,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原来他们在很早就做出了职业规划,也就是每个阶段要做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做?比如,大学毕业考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做什么,毕业后做什么……这些都是计划好了的,不管导师是否管他们,他们都会沿着自己制定的计划向前。 所以,我建议你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多向师兄师姐讨教就业方向或者继续深造前景。只要按照自己的规划努力前行,就不会出现迷茫,也不会浪费时间了。向学姐学长请教! 我5年前在沪上985名校攻博。导师不怎么管,起初还以为哪里得罪了导师,其实是自己想多了。每每拿出成果,主动跟导师讨论,他都会仔细琢磨,认真理解,指出错误和改进方向。引导我发展,最终顺利毕业,老师还帮忙推荐工作。 不管最好了,自己出去找个公司实习吧,学点有用的东西,到时候也好找工作。。。。美滋滋
对着电脑对婴儿不好,没有什么比健康和孩子的未来更重要,关于论文给你一些建议我个人认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应该具有下面十个要素: (1)原创性 (2)创新性 (3)题目合适 (4)好的摘要 (5)论文组织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6)图表清晰可靠 (7)英语表达好,语法拼写等错误少 (8)精选参考文献 (9)LETTER要求投的文章要适合该期刊 (10)可读性,好的文章通俗易懂,有影响力我审稿时看稿件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图表、前言、参考文献和正文,我觉得题目、摘要、前言、图表、参考文献很重要,实验部分我觉得其次。大部分期刊的基本要求:原创性、创新性、图表、论证、组织、写作、参考文献。 引言: 主要研究进展,有代表性的同行研究工作,自己与他人工作对比的优势和不足,前言的参考文献选取代表性的、重要的文献。参考文献选取要有代表性,除非那种特殊专业,我觉得参考文献不要参考会议的文章,尤其那些不知名的会议文章引用。文献要尽量全面客观:不要对相似文献避而不引,或者只引别人早期的工作,这会让人感到你对该领域了解不够,甚至是有意回避,就有学风问题的嫌疑。不能过低贬低别人的研究工作,要考虑自己和别人工作的时间差,不在一个时代的研究当然不能说自己比前人好,所以英语用词要注意些,客观些。 引言写作注意事项: 好的引言相当于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关系。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其次:文献的总结回顾。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再次: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引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最后对引言检查。 (4)讨论: 这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方法,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条件,并如实公布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等。讨论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实际上,审稿人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审稿人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本研究有什么意义?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审稿人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 (5)图表:清晰直观、代表性 清晰直观是基础,要让审稿人和读者不看正文就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代表性无论是自己实验结果还是和别人工作的比较,都要体现重点,无关的数据不要罗列在图表。合理解释每一个参数,合理说明每一个步骤。审稿人没时间考虑细节。程序和参数的合理化显示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不是凑数据。 没理由要找理由,有理由要强调。 (6)逻辑性: 我审稿时碰到作者的结论性错误,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那篇,后来我给他指出错误并给他参考文献,不要轻易下结论,这很糟糕的。我就觉得这个作者文献还是看少了,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所以他下错误结论。后来在修稿中改正了。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的那篇,我认为作者没有好好解释实验结果,图中曲线的解释不是很好。比方说,1,2,3,4条曲线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现轨迹差不多,但是第5条曲线(5mm)在x轴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条轨迹差不多,但x轴后半部分曲线确异常,作者只是给出结果,但没解释,我审稿时就提出,怎么解释5mm的曲线后半部分与其它四条曲线不同,那6mm的曲线又会是什么样子?5mm是一个关键尺寸么?所以在画实验数据图时,特别注意异常点和异常曲线,要解释异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线,还要考虑关键尺寸或者临界尺寸。 不要指望审稿人疏忽,还是要方方面面考虑文章,毕竟发文章是严格的学术活动。(7)语法: 写作时注意语言精炼准确,使用长句时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可以完全避免的。我觉得我审稿的文章,语法错误主要出现在介词、从句、对比语句和长句杂糅的错误。使用长句时注意不要让读者困惑或者产生歧义。介词比如in和on的混用,还有of和with的混用,对比语句主要是将A和B两事物,比如实验结果做对比、比较或并列,但出现了语法错误,长句杂糅主要体现在一些从句中,比如定语从句、非限制定语从句等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或者其它句子成分。 有些研究生说说目前的感觉是没有一篇文章很顺利,说很郁闷,我认为郁闷是暂时的,后面会好起来的。特别是发第一篇外文,那种感觉我想每个研究生都会兴奋的。所以为了那种感觉,多多努力:)。郁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吧:(1)没有课题或基金;(2)与导师关系搞僵,开展工作受阻;(3)选题不好或者偏门;(4)生活拮据,为经济受累,无心做科研;(5)实验不顺,理论不懂;(6)写作不行;(7)投稿老是被拒;(8)软件不会使用,模拟仿真等不会。等等。 下面就后面的郁闷解决提些我个人的建议: 1. 多看看文献,了解同行工作,掌握研究方向动态,找出自己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指**性的,这个很难。我认为创新可以这么划分吧,**性创新、革新性创新、理论性创新或技术性创新、实验上创新。**性创新是那种划时代的,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革新性创新比**性创新次之;后面创新影响大体逐渐减弱;如果在文章中涉及理论部分,就要参考文献了,有些文献会给出相关理论的,免得犯了错误:在文章中轻易下结论。模拟、仿真那一块可以查看有没有相关文献,看人家用什么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然后学习该软件。2. 不怕据稿,总结审稿意见,找出自己工作不足,再补充数据、理论、提高写作等。拒稿越多,说明离中稿就越近了。要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实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是会发生的。 3. 多请教别人或者去学术论坛,学习投稿、写作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4. 学好一些必要的相关科学软件,比如画图软件,模拟软件、计算仿真软件等。图漂亮、理论好、论据足、模拟仿真实验对比,算是发好期刊的基础了。
孕妇参加论文答辩会有同情分。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已登记结婚的孕妇在没有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下,参加论文答辩有同情分,和正常学生一样授予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