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格式是毕业论文外在形式,但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一是标题序号不一致,多种序号混用;二是图表不编号或编号混乱,甚至为扫描或截图;三是数据不一致,使用不同的单位;四是全角、半角混用等。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bylw。。com)。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把握不准
选题是确定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即使教学学院给提供了一些参考选题,但学生在选题时仍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追求热点,对药品现代物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药妆等兴趣浓厚,选此类热点课题的多,能够创新的少;二是游离在所学专业或毕业实习之外,如在苏州礼来公司实习的医药贸易专业学生选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的公路建设与发展”,在药品经营企业仓库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税收政策与促进就业的思考”,在山东步长制药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目前我国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分析”等;三是理论性太强,选题难度太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够把握的范围,如在药品检验所实习的同学选题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二)拼凑现象严重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比较普遍,网络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打开了惰性的方便之门。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他人的文章当然是严令禁止的,但拼凑却是屡禁不止。一是拼凑法,从网络上下载几篇同类型的论文,通过剪接拼凑成一篇论文,往往结构混乱,内容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二是雷同法,几个同学的论文题目略有差异但内容雷同,甚至仅是顺序安排上略有差异;三是穿越法,为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核查,把不同专业师兄师姐或不同年度的毕业论文,稍作修改或拼凑,没有创新。
(三)文献使用不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学会检索和使用参考文献,但难如人意。一是在正文中不注明资料来源,特别是数据资料,对从互联网取得的资料往往不注明网址;二是不了解参考文献标注的格式,同一篇论文中标注方式各不相同,不了解对报纸、网站、会议的标注格式;三是不熟悉参考资料引用的要求,出现正文标注的与文后的参考文献无对应;四是引用文献过于陈旧;五是引用文献过长,甚至涉嫌了抄袭。
(四)行文不严谨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展现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有时差强人意。一是思路不清晰,缺乏基本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二是基本概念解释不清楚,下定义的'能力不够;三是凑字数,为达到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可有可无的材料大量引用,如“某某药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绪论中把该种药品的说明书一字不落地抄下来;四是文章内容前后关联性不强,在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等方面,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摘要撰写混乱
毕业论文摘要撰写混乱主要表现有:一是没掌握毕业论文摘要撰写规则,目的不明确,方法交待不清,结果、结论模糊;二是摘要内容与正文关联性不强。特别是正文在导师指导后有了重大修改,在摘要里没有体现;三是英文摘要质量不高,有的甚至从网络上下载翻译软件“写作”英文摘要,以致出现语病、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格式不规范
论文格式是毕业论文外在形式,但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一是标题序号不一致,多种序号混用;二是图表不编号或编号混乱,甚至为扫描或截图;三是数据不一致,使用不同的单位;四是全角、半角混用等。
二、对策
(一)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一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教学学院要高度重视,在教学安排,指导教师遴选,建立、完善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等方面多做工作,形成工作制度;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业务指导,重点抓好论文选题、研究方案、文献检索等;毕业生要高度重视,处理好毕业论文写作与完成实习工作的关系,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撰写,反复修改,展现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成果。
(二)引导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
指导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影响大,一是指导和训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文献检索、方案编写等;二是审查学生论文的规范性、真实性,审查参考文献、论文格式、英文摘要等的规范性;三是把握学生毕业论文合格性,凡没有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有利于提高指导效果。教师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导师双选前,要公示指导教师的学识特长,方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选题方向选择学生。
(三)明确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编制好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一是明确学生论文格式基本规范,制定统一的格式标准;二是明确参考文献的时效性,一般以近三年内的资料为好;三是适当放宽对毕业论文字数的要求,对本科生以不少于5000字为宜,要求学生观点表达清楚、问题分析透彻,结构完整,避免为凑字数而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大量地放入论文中,致使主题被淡化。
(四)设立学生科研课题
毕业论文应依托科研课题,一方面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或者参加实习单位的科研,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一方面针对本科生参加科研课题机会少的困难,设立若干学生科研专项,结合实习岗位,确定与企业关联度高的选题,组织毕业生分组中报,以毕业论文为结题成果。立项课题以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有一定的压力,也保证了论文的创新性。有了科研课题的依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得到激发,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研究方法、研究经验和奠定选题的方向,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引用参考文献,防止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加强毕业生学术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一方面要将学术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大学生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对出现有违学术道德的,坚决不允许参加答辩或取消其答辩资格。引入论文检索比较相关软件,杜绝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
(六)认真组织评阅答辩
在论文评阅和答辩时,指导教师都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能一次通过,担心影响教学评价结果;学生更希望自己的论文能一次性通过,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毕业。毕业论文评阅是重要环节,评阅分组的关键是将指导教师与学生毕业论文按选题分类,采取分类评阅的办法,避免评阅中出现不公平。答辩是对毕业论文质量把关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重点是防止形式化。在组织答辩活动中,要确定答辩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答辩前确定重点提问教师,避免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逻辑有问题,应该是不能过的,论文的逻辑问题对论文答辩很重要!
不能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逻辑有问题,应该是不能过的,论文的逻辑问题对论文答辩很重要!论文答辩技巧1、熟悉毕业论文:学员若想顺利通过在职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就需对自己所写的毕业论文非常熟悉。毕竟在撰写论文时,都是自己通过分析、查找、实践所写,大家只要知识掌握扎实,便能轻松应对答辩。2、清晰表达:学员在答辩的过程中,要做到清晰表达,不要紧张。语速不能过快或过慢,要掌握一定节奏,并且在逻辑方面要做到有始有终,保证表达的完整性,这样可以为答辩老师留下好印象,从而增加论文答辩通过率。
WOSCI沃斯编辑:要知道论文不只是看表面的字词表达和词藻华丽,对于一个论文首要的是其表现的思维能力,论文看质量,质量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论文的逻辑性,写作本就是一个潜心做学术过程,一些所谓的方法只能保证论文的快速产生,并不能确保论文的质量,这在我看来,并不能算是高效。这里是一篇论文写作逻辑性的指导方法,论文表述得是否清楚、准确,论证得是否有力、有理,将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一、要思路畅通,举纲张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写一篇学术论文,首先要举其“纲”,要有中心论点,统帅各个分论点,踞于要津;二要张其“目”,要有一个确定的思路,贯穿各个分论点,决定议论沿什么途径展开;三要使二者结合,即纲举目张,清楚地分出各个论点平列的或从属的关系,分出亲疏远近,以便有秩序、有层次、有步骤地表现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全局在胸,将论文合理地组织起来,得到一个恰当的布局和安排。在这里,“纲”是起决定作用的。因为,任何一个议论对象,它的素质、属性及其联系,都是复杂的。在一篇论文中,决不能离开一定的议题,一定的角度,一定的实践要求,把各种问题东拼西凑在一起,而只能按照主题的要求,作为议论的出发点和有关论点的结合点,把整篇文章的各个论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古人所说的“挈领而顿,首尾皆顺”,就是这个意思。 二、要条理清晰,层次明了 写学术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对于文章中的大小论点,一定要分类排队,科学地安排层次。 中国有句话,叫“层出不穷”,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来,就是有衔接,有层次,有连锁。例如,由甲问题中会产生乙问题,甲问题自然在先,乙问题自然在后,这里就有客观上问题自身的层次;甲问题不解决,乙问题就不能解决,这里就有先解决甲问题和后解决乙问题的做法上的层次;不先说清甲问题就不能说清乙问题,这里就有先说甲问题和后说乙问题的说法上的层次。 由上可知,层次是一种有机联系,而非形式上的、人为的联系。因此,议论中注意层次,就得注意所议论的事物本身的层次,议论的问题本身矛盾发展的层次。要做到这点,就要熟悉事物,分析问题的联系,而不能单纯凭主观去臆定层次。找到了问题的层次,议论也就有了条理。能层次分明,也就能有条不紊。但只去注意条理,却搞不清层次,那也不行。就如毛泽东说的:开中药铺的方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而不是按照事物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其结果,可能是使用一大堆相互没有多大关联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 总之,要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把要表达的思想恰当地排列,以便正确地反映客观上存在的秩序。“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主次不分”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的顺序应当符合事实发展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的程序,如前提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主体与从属、现象与本质等各种关系的顺序。一篇学术论文的思想顺序,虽然也有变化的形态,如倒叙、插叙等,但只要按事物本身的层次来展开论述,不管怎样变化,正常的顺序就一定能交代清楚。相反,则会造成读者在阅读时思想的阻塞、中断和脱节。 三、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 论证是在逻辑证明中,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从论据推出论题的推理过程。它体现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是增强论文逻辑性的关键环节。我们写学术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它体现的主要是客观逻辑的力量,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的学术论文之所以缺乏逻辑力量,就是因为没有大量的、可靠的、令人信服的事实材料,或者缺乏科学的归纳,有的甚至没有归纳就作分析,还有的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那么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归纳得愈合理、科学,你的结论就越可靠。要使论证逻辑上有力,还得把那些对导致结论有重大关系的论据之间的关系、联系也要讲清楚,说明白。这就要坚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分析事物,或分析得不到家,不在行,就既不会找全根据,也不会看出根据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在论证事物时,就不可能论证得好,不可能论证得有力。论证要服人,有时还得去说明根据的真实可靠,即论证论据。方法很多,但根本的是要找出论据的客观来路。另外,为增加论据的信服度,将不同的或对立的论据加以对比说明,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既论证了中国抗战的必胜和持久性,又彻底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使人们看清了形势,树立了信心。 四、要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学术论文逻辑的另一表现是,思维和议论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即:议论要概念明白,立场鲜明,前后不发生矛盾,讲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尤其是要注意论文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切性。思想的一贯性一般表现为:前有问题,后有答案;前有伏笔,后有发挥。有些论点,经过很多论证和解释,再同另一论点联系、照应。即使它们在论文中相距较远,也要使它们有线相连,能够互送“秋波”。一般的连续和照应,并不困难,比较困难的情况是,由一个思想过渡到另一个思想,由一个角度和侧面转换到另一个角度和侧面。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努力保持联系的线索,避免造成脱节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 有时为保持联系线索的明确和连续性,还要明白交代联系的媒介。在有些议论文中,有些段落,就是专为交代媒介、交代层次以便转换和过渡来服务的。特别是对中间环节较多的联系,一定不能简单地抽掉其中复杂的判断和推理关系,来一个急转直下,使读者感到突兀和摸不着头脑。 拿论题和论据来说,要使它们之间联系,就要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的论证,暴露它们之间的复杂的推理关系,而不能简单地抽动去掉其中的论证过程,只把根据或结论塞给读者。 有些论文,善于运用结尾来发挥作用:或在结尾再作出综合小结,重申要点;或回过头来扣紧开头,强调意义;或概括全篇的大意,点明主题;或引出新的论点,启发读者的思想。这种首尾的连续,其实质也是保持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增强论文逻辑性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掌握了以上几个逻辑要点,也就基本上达到了学术论文的逻辑要求,再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的水平,注重灵活性和增强针对性,将会使文章的逻辑性和说理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你可以多看一些作文书,学习一些里面的写作方法,记录一些里面的好词好句,增长一下自己的逻辑思维。
WOSCI沃斯编辑:要知道论文不只是看表面的字词表达和词藻华丽,对于一个论文首要的是其表现的思维能力,论文看质量,质量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论文的逻辑性,写作本就是一个潜心做学术过程,一些所谓的方法只能保证论文的快速产生,并不能确保论文的质量,这在我看来,并不能算是高效。这里是一篇论文写作逻辑性的指导方法,论文表述得是否清楚、准确,论证得是否有力、有理,将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一、要思路畅通,举纲张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写一篇学术论文,首先要举其“纲”,要有中心论点,统帅各个分论点,踞于要津;二要张其“目”,要有一个确定的思路,贯穿各个分论点,决定议论沿什么途径展开;三要使二者结合,即纲举目张,清楚地分出各个论点平列的或从属的关系,分出亲疏远近,以便有秩序、有层次、有步骤地表现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全局在胸,将论文合理地组织起来,得到一个恰当的布局和安排。在这里,“纲”是起决定作用的。因为,任何一个议论对象,它的素质、属性及其联系,都是复杂的。在一篇论文中,决不能离开一定的议题,一定的角度,一定的实践要求,把各种问题东拼西凑在一起,而只能按照主题的要求,作为议论的出发点和有关论点的结合点,把整篇文章的各个论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古人所说的“挈领而顿,首尾皆顺”,就是这个意思。 二、要条理清晰,层次明了 写学术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对于文章中的大小论点,一定要分类排队,科学地安排层次。 中国有句话,叫“层出不穷”,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来,就是有衔接,有层次,有连锁。例如,由甲问题中会产生乙问题,甲问题自然在先,乙问题自然在后,这里就有客观上问题自身的层次;甲问题不解决,乙问题就不能解决,这里就有先解决甲问题和后解决乙问题的做法上的层次;不先说清甲问题就不能说清乙问题,这里就有先说甲问题和后说乙问题的说法上的层次。 由上可知,层次是一种有机联系,而非形式上的、人为的联系。因此,议论中注意层次,就得注意所议论的事物本身的层次,议论的问题本身矛盾发展的层次。要做到这点,就要熟悉事物,分析问题的联系,而不能单纯凭主观去臆定层次。找到了问题的层次,议论也就有了条理。能层次分明,也就能有条不紊。但只去注意条理,却搞不清层次,那也不行。就如毛泽东说的:开中药铺的方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而不是按照事物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其结果,可能是使用一大堆相互没有多大关联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 总之,要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把要表达的思想恰当地排列,以便正确地反映客观上存在的秩序。“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主次不分”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的顺序应当符合事实发展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的程序,如前提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主体与从属、现象与本质等各种关系的顺序。一篇学术论文的思想顺序,虽然也有变化的形态,如倒叙、插叙等,但只要按事物本身的层次来展开论述,不管怎样变化,正常的顺序就一定能交代清楚。相反,则会造成读者在阅读时思想的阻塞、中断和脱节。 三、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 论证是在逻辑证明中,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从论据推出论题的推理过程。它体现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是增强论文逻辑性的关键环节。我们写学术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它体现的主要是客观逻辑的力量,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的学术论文之所以缺乏逻辑力量,就是因为没有大量的、可靠的、令人信服的事实材料,或者缺乏科学的归纳,有的甚至没有归纳就作分析,还有的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那么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归纳得愈合理、科学,你的结论就越可靠。要使论证逻辑上有力,还得把那些对导致结论有重大关系的论据之间的关系、联系也要讲清楚,说明白。这就要坚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分析事物,或分析得不到家,不在行,就既不会找全根据,也不会看出根据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在论证事物时,就不可能论证得好,不可能论证得有力。论证要服人,有时还得去说明根据的真实可靠,即论证论据。方法很多,但根本的是要找出论据的客观来路。另外,为增加论据的信服度,将不同的或对立的论据加以对比说明,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既论证了中国抗战的必胜和持久性,又彻底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使人们看清了形势,树立了信心。 四、要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学术论文逻辑的另一表现是,思维和议论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即:议论要概念明白,立场鲜明,前后不发生矛盾,讲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尤其是要注意论文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切性。思想的一贯性一般表现为:前有问题,后有答案;前有伏笔,后有发挥。有些论点,经过很多论证和解释,再同另一论点联系、照应。即使它们在论文中相距较远,也要使它们有线相连,能够互送“秋波”。一般的连续和照应,并不困难,比较困难的情况是,由一个思想过渡到另一个思想,由一个角度和侧面转换到另一个角度和侧面。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努力保持联系的线索,避免造成脱节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 有时为保持联系线索的明确和连续性,还要明白交代联系的媒介。在有些议论文中,有些段落,就是专为交代媒介、交代层次以便转换和过渡来服务的。特别是对中间环节较多的联系,一定不能简单地抽掉其中复杂的判断和推理关系,来一个急转直下,使读者感到突兀和摸不着头脑。 拿论题和论据来说,要使它们之间联系,就要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的论证,暴露它们之间的复杂的推理关系,而不能简单地抽动去掉其中的论证过程,只把根据或结论塞给读者。 有些论文,善于运用结尾来发挥作用:或在结尾再作出综合小结,重申要点;或回过头来扣紧开头,强调意义;或概括全篇的大意,点明主题;或引出新的论点,启发读者的思想。这种首尾的连续,其实质也是保持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增强论文逻辑性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掌握了以上几个逻辑要点,也就基本上达到了学术论文的逻辑要求,再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的水平,注重灵活性和增强针对性,将会使文章的逻辑性和说理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本不用担心你已经审核通过的论文。一、论文既然已经通过,必然受到导师及审评委员会通过和肯定的,没有人能够推翻论文的结果。二、论文只要不是抄袭的,不是窃取他人的成果的,已经通过的论文,都不应该受到质疑。三、不需要补救,也不需要忐忑不安,假如你有愿望的话,可以继续你的博士学历,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再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论述。四、硕士学位只要是经过正常审批渠道的,不存在撤销的现象,一切由评审委员会承担责任,个人不负任何责任。
逻辑不够好你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去调控你的思维。比如在写作论文时,你可以通过分类的知识梳理,建造一个树状图的东西来帮助你进行梳理思绪。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之探讨论文
【摘要】 毕业论文是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能为学生今后的业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对即将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指导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任务。本文就当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上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毕业论文 综合能力 质量
当前为了使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集科研、设计、实际工作的综合培养训练阶段。通过毕业论文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检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科研创新能力[1]。但由于近几年扩招,学生数量激增,教师队伍变化不大,办学条件跟不上,毕业设计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难以体现综合能力的训练。此外,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一方面要参加毕业环节的学习,做课题、论文;另一方面要找工作,这给时间和任务本就紧迫的毕业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整体下滑的趋势。出现了取消毕业论文的呼声。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亲身经历,就当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对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本科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通常涉及三个方面:即学生、指导教师、管理部门。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与此有关:
学生方面
第一,自身素质不足。首先,由于学生在进行本科生毕业论文之前,未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程序和方法。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老师给定的论文选题,不知道如何开展深入的研究。不知道如何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从有限的资料中归纳并提炼有用信息。因此一味的等待老师安排。其次,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不愿意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同时学生普遍没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科学道德。在进行毕业论文时,经常发生剪切和复制现象,相互之间抄袭现象也比较严重。最后,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不足。由于平时写作机会少,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毕业论文中逻辑关系不严密,条理不清楚,语法结构不正确、观点不明晰的情况比比皆是[2]。
第二,学生投入的精力不足。这首先体现在学生无法保证完成毕业论文的充分时间。毕业论文工作通常都被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学生面临就业和毕业论文之间的矛盾,这无形中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其次,在毕业论文的开始阶段,学生经验不足,从接受任务到主动工作,往往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所剩自主设计时间有限,这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大打折扣。最后用于查阅、分析整理文献的时间不足。从历年的毕业论文看出,参考文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参考文献少。一般提供的参考文献不足10 个。二是参考文献层次低。引用高质量的专著和国内外权威性期刊文章少。参考文献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2]。
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指导不够。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后,一个老师同时要带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老师时间和精力有限,老师与同学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和管理。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难以体现综合能力的训练。其次,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指导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2]。最后,部分指导教师受学校重视就业率思维的影响,在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时,放松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导致基本上每个毕业设计论文无论好坏都能通过。再加上每个教师的专攻方向是有差异的,而指导的学生是随机分配的。学生的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的专长经常会存在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就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毕业论文的质量也难以保障。
管理部门方面
首先,学校管理部门出于学生毕业和就业的压力,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视不够,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和监控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指导教师的职责、对学生的要求、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以及组织管理程序等相关制度。但面对学生就业与毕业之间矛盾时,学校通常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没有做到有“法”必依。长此以往,助长了师生轻视毕业论文的风气,严重影响到了论文写作质量。其次,重就业、轻论文。高校就业率是高校优劣的评价标准和学校招生的砝码,给高校创造了许多向社会展示和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在目前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情况下,就业工作给毕业论文环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高校普遍为了保证较高的就业率,而放松了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因此各高校中不存在毕业论文设计不通过的现象。
2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
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产生需要三个方面即学生、指导教师、管理部门间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因此寻找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也应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加强教师的指导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首要的一条是教师应当加强指导。
首先,能否正确的选题是毕业论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一环。论文题目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巩固、扩大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做出判断的能力。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让学生感觉不太难。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选题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可以把毕业论文选题纳入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学生得到更具体的指导,并为之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同时可以使学生接触所在学科的最新前沿领域,接受基本的科学研究程序和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
其次,加强质量过程控制。在确定选题后,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查阅文献写综述→作开题报告→提交实验设想→进行实验整理和分析数据→提交论文写作提纲→交论文初稿→交多次修改稿→准备答辩→交最后定稿。规定每一时段的任务,给与一定的压力,要求学生严格的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各项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最后,每周安排一到两次的小组讨论和汇报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最新的与论文课题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文献进行完整阐述报告,介绍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提炼和发现科研活动的创新点 ,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做铺垫;对前期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指导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所撰写材料的文笔、语句、措辞、格式给以正确的辅导,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1)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低。创新能力仍然是本科毕业论文中一个模糊而不被重视的问题,它即不被指导教师重视也不被学生掌握[3]。毕业论文应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过分依赖指导教师, 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实践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但也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指导教师应发挥启发引导作用,防止学生走弯路而导致资金和时间的浪费。
(2)注重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
调研是科研能力的基础,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是任何科研与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告知学生调研的方法、途径,使学生能掌握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加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良好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是试验成功的前提[4]。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实验笔记,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素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便于对实验的失败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改进实验提供支持。
强化学生规范和标准训练
指导教师要注意辅导学生熟悉并正确应用相关标准,包括图符、图例、数据流图、文档等相关的规范书写格式。在学生论文正式打印前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论文的审核和修改,并把文中的问题、错误和不足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懂得科技人员依靠标准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妥善解决就业和毕业论文的矛盾
大多数大学都将毕业论文的教学放在最后一学年或最后一学期进行,而最后一学年又是大学生毕业求职活动的较集中的时间,这样就发生了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求职活动相冲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解决给问题的方法就是将毕业论文的工作提前进行[5]。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工作安排在本科生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开始,提前分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确立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提前进入指导教师的实验室,接触毕业论文相关课题。这样可以解决在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经验不足,从开始熟悉任务到主动工作,需花费较长的时间而所剩自主实验时间有限的问题。这样还可以使毕业论文和专业课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并在学习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学”、“用”三者的结合的目的。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在最后的一年有较多的时间用于求职活动,而又基本不影响做毕业论文。
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学校在进行学科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应提高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并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检查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加大各方面投入,有效解决学生扩招和教师队伍相当减少的矛盾,使指导教师在有限的精力范围内更好的指导学生。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应转变思维,严格执“法”,在毕业论文的质量评定方面给予指导教师绝对的权力,对毕业设计和论文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通过。积极引导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性。使毕业设计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林.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微[J].教学评论,2005,4:40-42.
[2] 庞淑芬.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11-112.
[3] 纪蓉琴.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创新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 2009,1:67-69.
[4] 易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尝试[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0,4:35.
[5] 刘秀玲.强化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指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0,9:35-36.
文章结构一般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一般的结构是: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与你研究内容相关的一些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成果)第三章分析你的问题第四章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章案例实证分析(这一章可有可无,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决定。)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论文结构方面的毛病
毕业论文要有正确的立意,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说论文不仅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还要做到“言之有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性。论文的结构也有规律性,这就是论证所遵循的“序”。遵循了“序”,论文在布局谋篇上就会更完整,结构就会更严谨。论文的结构安排,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和支配下,把各个论证部分严谨周密地组织起来,分清主次轻重,做到层次分明,详略疏密有致。毕业论文在结构上存在的毛病,常见的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结构不完整、不平衡
一般毕业论文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开始列有小序对全文的概括,使读者有个全面的了解,或者鲜明地提出问题,领挈全文;然后,便分层展开论述,在总论点领辖下各分论点依次铺开,深入分析问题,这是论文的主体;最后是结论部分,依据论述的需要确定结尾的长短和详略,这就使论文浑然一体,布局完整。有的文章缺少某一重要部分,如无头(绪)或无尾(结论),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有的论文,开头没有说明课题的来源或研究目的、意义,也不交代调查的手段和方法,一上来就列举大量事实和数据,让人觉得“没头没脑”。有的文章结尾处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个人的观点和见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评论。有的论文该详细的不详细,该简略的却过于冗长;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不充分,而对其它分论点却津津乐道。这样,论文的结论就不平衡了。
二、结论松散,缺乏条理
一般来说,文章采用的基本推理形式,决定着文章的内在结构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探讨某一事物产生的原因,反映在结构上,必然有因果关系的两个部分,或者是结果推及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断结果,缺一不可。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如果在写作中,材料的安排不当,就会使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事物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材料之间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例如,平行关系、递进关系、接续关系、对立关系等。总之,理清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结构中体现出来,文章的眉目就清楚了。而有的'文章内容上拼拼凑凑,论文层次既不遵循各部分内在逻辑顺序,也不符合作者和读者的认识规律。作者心中缺乏总体布局,写作时信马由缉,任笔端自由驰骋,因而出现前后不衔接,甚至前后重复、前后矛盾,或颠三倒四,东拉西扯,上下两段明显地割裂开来,缺少自然的过渡,使人感到突冗、生硬,意思不连贯。有的论文分段太长,甚至一连好几页也不分段,显得层次不明,看起来费力。
三、论证不得力,缺少逻辑性
论证不力的情况有两类:一类只有理论分析,从理论到理论,缺少必要的和充分的事例和数字的依据;另一种是材料很多,但在选材和组织材料上欠佳,缺少周密严谨的逻辑性。后一类毛病在许多论文中常出现,其表现为:
忽视“新颖性”的选材要求,,材料陈旧,用一些人们熟知的老例子,缺乏新鲜感、吸引力;
不能有选择地利用典型、精当的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子滥而散,没有从中整理出自己立论的角度和起笔的由头;
论据缺乏典型性、必要性,仅凭在特定环境中极少发生的某些事实,得出与该环境中大量发生事实所不同的结论,因而论证缺乏说服力;
提出论点、罗列论据之后,不作深入分析甚至不作任何分析,没有论证过程,便用“由此可见”、“大量事实证明”等语句,转而扣合所提出的论点;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以小论据支撑大论点,论据不足,犯“推不出”的毛病;
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前后颠倒,层次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有的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有的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二者或互相脱节,或互相矛盾,犯“引论失据”的毛病,其原因是对概念和事实并没有真正理解;
分析问题时不是从实际出发,从对事实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而是用观点去套例子,用事实去印证观点;
前后论点有矛盾,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有矛盾,或回避论题,或主观臆断,分析不客观,没有进行必要的和充分的论证。
有的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性。一篇四五千字的长文章,中间不用序码,也不加小标题,读起来很吃力,有的首尾脱节,缺乏完整性。
四、绪论、结论写作不当
在一些毕业论文中,绪论和结论写作不当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是作者对绪论和结论的作用了解不够,不懂得怎样写好绪论和结论。有些论文的绪论洋洋洒洒,篇幅相当大,却写了一些与毕业论文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无用的话,离题千里,既 臃 肿繁杂又内容贫乏,没有很好地起到导引本论的作用。有些论文的绪论整段抄录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对一些入所共知的一般知识,不厌其烦地作介绍,却不认真提及自己的设计任务和课题的意义,没有说清论文的要害所在,因而内容空泛,文不对题。很多论文的结论也不符合写作要求。有的论文根本没有结语,有头无尾,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结果。例如,有的论文在写完调查过程和所能获得的数据材料之后,就突然停笔,没有结论,没有归纳和总结,也没有评价与建议。这样的论文,反映不出工作的最终成果,没有作者的见解、意见和建议,看不出研究或设计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的质量。有些毕业论文在结尾处写上几点一般性者生常谈的体会,而不能把自己研究成果深刻地反映出来。这种肤浅的认识和感受,是不能代替论文结论的。
五、论证方法单调
有的毕业论文在论证主题过程中,方法比较单调,文章显得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例如,有的文章从头至尾采用一种例证法,围绕大论点,提出小论点,用一个事例说明,由是得出一个大结论。论证就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有的文章格式也单调,往往是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提出几点对策,再加上陈旧的观点和数据,文章就没有论证的力度和说服力。有的文章结构刻板,缺乏创造性。论文结构干篇一律,总是“三部曲”(现状——原因——对策)或“四部曲”(成绩——问题——成因——对策),读之令人生厌。要改变这种毛病,就要在文中反复用各种论证方法,除了例证法以外,还要学会用喻证法——运用比喻的方法把道理引出来,说明论点的论证方法;类比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对比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的差异点;反驳法——通过否定对方的观点和看法,来阐明自己观点;归谬法——反驳对方论点,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的结论来。
首先审视主题,找准论点,捕捉论据。围绕主题进行叙述,理顺好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绝不能前后矛盾,相互抵住。
1、公孙龙的白马和黑马论2、最现实的,要写一篇文章,你就要好好地组织这篇文章,如果是议论文,那就要更加重视这篇文章的构造和逻辑结构,什么在先什么在后,什么应该先说,什么应该放到后面说,一篇组织好的文章,也就是有内在逻辑的文章让人一看就懂,一眼就能明白整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而一篇逻辑论乱的文章,则会让人感到很烦躁,甚至读都不想读,就扔在一边了,这就是问什么文章要讲究结构的原因,究竟是总分总还是其他的模式,或者是散文重要的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在里面。这个东西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就更重要了,如果没有逻辑,那就是一篇很差的文章论文,也就不值得去读,就没有价值可言,那就可以认为是这篇文章是滥竽充数,是无心之作,根本没有用心。实行以下这种没有逻辑的情况用到国际上的专级别的论文上去,本来文字就晦涩难懂,再加上没有逻辑那就更难懂了,即使你思想再好在巧妙没人看的懂也是一样没用。3、断案就有更大的作用了。比如说一个人值得怀疑时人们便把结论过早的得出了,而这种结论正是真正的凶手所希望的,甚至会有凶手伪装现场嫁祸他人,这时判官便会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点相关的细节,只是把怀疑的人作为怀疑的对象而不是将他直接定罪,这样一步步的经真正的凶手找出来。 4、一顾客问售货员:“这件上装的确是现在最时髦的吗?”售货员说:“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时装!” 顾客说:“太阳晒了不退色吗?”售货员说:“瞧您说的,这件衣服在橱窗里已经挂了三年了,到现在还像新的一样。”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售货员的回答就是相互矛盾的,我们也可以运用矛盾来试探生活中的真假,利用逻辑来揭穿谎言。
首先一定要多阅读文献,在别人的文献中去寻找灵感,找到灵感之后,可以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是的 任何文章都是需要有逻辑在的
如果论文感觉到在写作方面萝莉逻辑行为不太够的话,那么更多的时候你应该多看书,嗯,多学习,这样就有待于提高。
如果论文感觉到在写作方面萝莉逻辑行为不太够的话,那么更多的时候你应该多看书,嗯,多学习,这样就有待于提高。
WOSCI沃斯编辑:要知道论文不只是看表面的字词表达和词藻华丽,对于一个论文首要的是其表现的思维能力,论文看质量,质量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论文的逻辑性,写作本就是一个潜心做学术过程,一些所谓的方法只能保证论文的快速产生,并不能确保论文的质量,这在我看来,并不能算是高效。这里是一篇论文写作逻辑性的指导方法,论文表述得是否清楚、准确,论证得是否有力、有理,将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一、要思路畅通,举纲张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写一篇学术论文,首先要举其“纲”,要有中心论点,统帅各个分论点,踞于要津;二要张其“目”,要有一个确定的思路,贯穿各个分论点,决定议论沿什么途径展开;三要使二者结合,即纲举目张,清楚地分出各个论点平列的或从属的关系,分出亲疏远近,以便有秩序、有层次、有步骤地表现中心论点。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全局在胸,将论文合理地组织起来,得到一个恰当的布局和安排。在这里,“纲”是起决定作用的。因为,任何一个议论对象,它的素质、属性及其联系,都是复杂的。在一篇论文中,决不能离开一定的议题,一定的角度,一定的实践要求,把各种问题东拼西凑在一起,而只能按照主题的要求,作为议论的出发点和有关论点的结合点,把整篇文章的各个论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古人所说的“挈领而顿,首尾皆顺”,就是这个意思。 二、要条理清晰,层次明了 写学术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对于文章中的大小论点,一定要分类排队,科学地安排层次。 中国有句话,叫“层出不穷”,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来,就是有衔接,有层次,有连锁。例如,由甲问题中会产生乙问题,甲问题自然在先,乙问题自然在后,这里就有客观上问题自身的层次;甲问题不解决,乙问题就不能解决,这里就有先解决甲问题和后解决乙问题的做法上的层次;不先说清甲问题就不能说清乙问题,这里就有先说甲问题和后说乙问题的说法上的层次。 由上可知,层次是一种有机联系,而非形式上的、人为的联系。因此,议论中注意层次,就得注意所议论的事物本身的层次,议论的问题本身矛盾发展的层次。要做到这点,就要熟悉事物,分析问题的联系,而不能单纯凭主观去臆定层次。找到了问题的层次,议论也就有了条理。能层次分明,也就能有条不紊。但只去注意条理,却搞不清层次,那也不行。就如毛泽东说的:开中药铺的方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而不是按照事物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其结果,可能是使用一大堆相互没有多大关联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 总之,要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把要表达的思想恰当地排列,以便正确地反映客观上存在的秩序。“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主次不分”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的顺序应当符合事实发展的顺序,符合人们认识的程序,如前提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主体与从属、现象与本质等各种关系的顺序。一篇学术论文的思想顺序,虽然也有变化的形态,如倒叙、插叙等,但只要按事物本身的层次来展开论述,不管怎样变化,正常的顺序就一定能交代清楚。相反,则会造成读者在阅读时思想的阻塞、中断和脱节。 三、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 论证是在逻辑证明中,运用一定的推理形式,从论据推出论题的推理过程。它体现论据与论题的逻辑联系,是增强论文逻辑性的关键环节。我们写学术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它体现的主要是客观逻辑的力量,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的学术论文之所以缺乏逻辑力量,就是因为没有大量的、可靠的、令人信服的事实材料,或者缺乏科学的归纳,有的甚至没有归纳就作分析,还有的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那么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归纳得愈合理、科学,你的结论就越可靠。要使论证逻辑上有力,还得把那些对导致结论有重大关系的论据之间的关系、联系也要讲清楚,说明白。这就要坚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分析事物,或分析得不到家,不在行,就既不会找全根据,也不会看出根据间的辩证关系。那么,在论证事物时,就不可能论证得好,不可能论证得有力。论证要服人,有时还得去说明根据的真实可靠,即论证论据。方法很多,但根本的是要找出论据的客观来路。另外,为增加论据的信服度,将不同的或对立的论据加以对比说明,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既论证了中国抗战的必胜和持久性,又彻底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使人们看清了形势,树立了信心。 四、要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学术论文逻辑的另一表现是,思维和议论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即:议论要概念明白,立场鲜明,前后不发生矛盾,讲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尤其是要注意论文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切性。思想的一贯性一般表现为:前有问题,后有答案;前有伏笔,后有发挥。有些论点,经过很多论证和解释,再同另一论点联系、照应。即使它们在论文中相距较远,也要使它们有线相连,能够互送“秋波”。一般的连续和照应,并不困难,比较困难的情况是,由一个思想过渡到另一个思想,由一个角度和侧面转换到另一个角度和侧面。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特别注意,努力保持联系的线索,避免造成脱节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 有时为保持联系线索的明确和连续性,还要明白交代联系的媒介。在有些议论文中,有些段落,就是专为交代媒介、交代层次以便转换和过渡来服务的。特别是对中间环节较多的联系,一定不能简单地抽掉其中复杂的判断和推理关系,来一个急转直下,使读者感到突兀和摸不着头脑。 拿论题和论据来说,要使它们之间联系,就要在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一系列的论证,暴露它们之间的复杂的推理关系,而不能简单地抽动去掉其中的论证过程,只把根据或结论塞给读者。 有些论文,善于运用结尾来发挥作用:或在结尾再作出综合小结,重申要点;或回过头来扣紧开头,强调意义;或概括全篇的大意,点明主题;或引出新的论点,启发读者的思想。这种首尾的连续,其实质也是保持中心思想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增强论文逻辑性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掌握了以上几个逻辑要点,也就基本上达到了学术论文的逻辑要求,再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的水平,注重灵活性和增强针对性,将会使文章的逻辑性和说理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论文写作觉得逻辑不好,可以先列提纲,把提纲的逻辑顺序弄通了,在按着提纲写作。
论文学术水平比学士论文要高。它必须能够反映出作者所掌握知识的深度,有作者自己的较新见解。国家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只有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研工作和专门技术工作的独立能力者,才可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这就是说,硕士论文强调作者在学术问题上应有自己的较新见解和独创性,其篇幅一般要长一些,撰写前应阅读较多的有关重要文献。以意为主,首尾统一,意是文章的中心,要写好毕业论文,就要抓住中心。这个中心的要求应当是简单明了的。抓住这样的中心,紧扣不放,一线到底,中途不可转换论题,不可停滞,不可跳跃遗隙,这样就能使中心思想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作为一篇论文,从思想的发展来说,要一层一层地讲,讲透了一层,再讲另一层意思。开头提出的问题,当中要有分析,结尾要有回答,做到前有呼,后有应。层第有序,条理清晰,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这和材料的安排处理关系极大。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不能错乱,错乱了,层次就不清楚,自然也不会有条理。平行关系。文章各部分材料之间,没有主从关系,在顺序上谁先谁后都可以,影响不大。例如介绍寿险险种,有传统型险种、分红险种,投资连结等,不论先介绍哪一个都可以。递进关系。是一种一层比一层深入的关系,颠倒了就会造成逻辑混乱。接续关系。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有直接的逻辑联系,层次虽分,道理末尽。前一层有未尽之意有待后面续接,不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