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顶峰人物,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在力学上提出作为近代物理学基础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关于白光由色光组成的发现为物理光学奠定了基础;他还是数学上微积分的创始人。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
牛顿出身于英国北部林肯郡的偏僻农村乌耳索浦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他出生前两个月,父亲伊萨克就去世了,但他母亲仍然给他取了一个与父亲同样的名字伊萨克。牛顿两岁时,因母亲改嫁给一个名叫巴顿的牧师,于是牛顿就被其外祖母收养。到了上学的年龄,牛顿进入了一所公立学校,他资质平常,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很浓,外祖母给他的零花钱舍不得用,积攒下来全买了锤子、锯子、钳子等工具,成天敲敲打打,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玩具,其精巧程度,常常令人惊讶。
12岁,牛顿进了格兰汉镇中学读书。他对手工和机械方面的爱好得到了继续发挥。他仿造镇上磨坊磨面动力的大风车,也做了一架小风车,风一吹叶片就转动,加点麦粒进去就像大风车一样磨出面粉来。他还根据滴漏的原理,制作成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会自动将水珠滴到脸上催促他起床。继父病故后,母亲带着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回到了家。由于家境贫困,母亲希望牛顿能分担些家庭重担,刚14岁的牛顿休学回家开始了放牧耕种。
牛顿身在家里,但他的头脑却充满了理想,思考着各种学习问题。为了学习,他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常常将一切置于脑后,不是走失了马,就是跑散了羊群。有一次,他在暴风雨中测量风速,浑身被淋得透湿,母亲简直惊呆了,怕他为此精神失常,只好让他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1661年,牛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剑桥大学特里尼蒂学院。学院教授巴罗认定牛顿是个人才,推荐他当研究生。1665年,牛顿从剑桥大学毕业后留校研究室深造。是年6月,鼠疫流行,学校关门,牛顿只好回到家乡。在这期间,牛顿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科学研究。他系统地整理了大学里学习过的功课,潜心研究了开普勒、笛卡儿、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的主要论著,还进行了许多科学试验。1666年,牛顿找到了一块三角玻璃棱镜,用它来进行把白光分解成各种有色光的试验,经反复实验证实:白色光线所以能散射成彩色光谱;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由于它本身就是由折射率不同的各种彩色光线混合组成的。当它透过三棱镜时,紫色光线的折射率最大,其次是蓝色……折射率最小的是红色光线,以至在三棱镜后面,形成了彩色光谱。太阳光透过蒙蒙雾气时,产生出美丽的七色彩虹,也是相同的原理。牛顿的这一成功实验和结论,从而纠正了有色光只是棱镜的折射、光本身并不能分解的错误认识,为后来科学家创立光谱学开辟了道路。
1667年3月,牛顿又回到大学里当研究生,1668年,获得硕士学位。牛顿在研究光分解的同时,还对改进折射望远镜产生了兴趣,并发现了球面像差和色差现象,成功地研制了反射望远镜,成为反射望远镜的发明人之一。早先罗马人祖基、法国的默森和苏格兰的格里戈里都进行过有关反射望远镜的设计,但都没有成功,牛顿是第一个制造反射望远镜的人。
1669年,牛顿由巴罗教授推荐,当上了数学教授。1671年被选举为皇家学会会员,他提交给学会的论文《光和颜色的新理论》,提出了光的粒子性,这是牛顿的第一篇论文。不料,他的论点同皇家学会创始人之一、大科学家胡克的波动说冲突,于是引发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一直持续了近300年,直到20世纪初才以光的波粒二象性为结论而告一段落。牛顿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他还发现了牛顿圈,描写了光的衍射现象,特别是还研究了光的振动理论,提出了所谓光的“猝发的间隔”,这与后来波动说中的波长相似。牛顿在光学方面取得如此成就,以至有人说,单凭光学方面的贡献,牛顿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牛顿在自然科学中最辉煌的成就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时期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天体运动的奥秘。1679年胡克已认识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但始终没法证明,为此他还写信给牛顿,探询他在这个问题研究方面的进展。1684年,雷恩、哈雷、胡克等人又提出要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希望能从天体间引力的平方反比关系得到椭圆轨道的结果。同年8月,哈雷专门拜访了牛顿,发现牛顿已解决了这个难题。11月,当牛顿把重新计算过的稿纸及有关材料寄给哈雷时,哈雷兴奋而激动地看完了计算底稿,竭力劝说牛顿将其发表。《关于运动》一文的发表,立即在皇家学会引起巨大的反响。1685年,牛顿完成了划时代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是皇家学会却以经费不足暂缓出版,后在热心的哈雷慨然帮助下,资助了全部出版费用,这样才使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于1687年得以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它集中表现了以空间、时间、质量和力四个绝对化的概念为基础,以运动基本三定律为核心,以万有引力定律为最高综合,并用微积分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因果律。它把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的物体的力学统一起来,是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是一个立足于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的、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
牛顿在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后,就投入了政治活动。1688年,他被选为国会议员。由于英国货币混乱,1696年,任财政大臣的同学蒙特洛请牛顿出任造币局副局长,他恪尽职守,工作十分出色。1699年,升任为造币局局长。1703年,胡克逝世,61岁的牛顿被推选为皇家学会会长。1704年,牛顿的《光学》一书问世。同年,又出版了《三次曲线枚举》、《利用无穷级数求曲线的面积和长度》、《流数术》(微积分)等一批数学著作。1705年,英国女王授予牛顿爵士头衔。1711年,牛顿发表了《使用级数、流数等等的分析》。1727年3月,年已85岁的牛顿在出席了皇家学会的例会后突然发病,于当月28日逝世。作为对国家有功的伟人,牛顿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但他的思想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信奉上帝,特别是到了晚年,埋头于神学题材的著作,在唯心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堕落成一个宗教狂。当他无法解释行星的切向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的谬论。牛顿在临终前曾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面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儿要远一点,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逝世后,科学又有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物理学领域,200年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已突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体系。但是,不可否认,牛顿是近代物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块坚实柱石。直至今天,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运行轨道的计算,仍以他发现的万有引力为依据。
1672年2月6日,牛顿来到伦敦参加例会,作为对皇家学会的回报,牛顿将他精心准备的“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的论文递交皇家学会,并于2月19日刊登在皇家学会的会刊《哲学汇刊》上,这是牛顿正式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1672年2月,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发表《光和颜色的新理论》的论文,指出:白光可以分解成从红到紫的七色光谱,一切自然物体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对光的反射性能不同,牛顿发现普通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他也因此创立了光谱理论。 牛顿在大学期间,特别喜欢物理实验,因而接触到了许多光学仪器。虽然当时光学仪器的缺陷和毛病很多,但大家都找不出其根源所在。对于这一问题牛顿牢牢地记在心里,他想一旦有了机会必须弄清楚它们。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了。当时的英国正受到瘟疫的侵袭,为了减少传染的机会学校都关了门,无学可上的牛顿只好回到农村的家中。他虽然也去田间干农活,但更多的精力却是用于科学研究,其任务之一就是要弄清大学实验室的光学仪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足。 那个时代的光学仪器还非常原始,无非是一些平面镜、凹、凸透镜及三棱镜等元件。因而牛顿能够在家里方便地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一天,天气很好,阳光从窗子射进屋内,牛顿拿出一块玻璃三棱镜准备实验。忽然,他发现地面上出现了红、黄、青、紫等颜色的光排成的鲜艳彩带。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已多次使用过这块三棱镜,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现象。 牛顿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一现象,他用支架把三棱镜安放好,接着拿出两张硬纸板。在一张纸板上刻出一条缝放在棱镜前面,将另一张放在棱镜后面做光屏。当一束阳光穿过窄缝射到棱镜上时,在进入棱镜的一面发生一次折射,从棱镜的另一面射出时又发生一次折射。经过两次折射后,光线的方向变了,在后面的屏上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青、紫七种颜色排开的彩色光带。难道白色的阳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吗?牛顿还不能肯定,他开始查找资料。他很快发现了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之所以变成依次排列的各色光,并不是白光有复杂成分,而是白光与棱镜相互作用的结果。 决不轻信别人 事实是这样的吗?牛顿是个特别认真的人,要让他相信什么,除非是他亲眼所见或 者亲身经历过。 牛顿开始这样考虑问题,如果白光通过棱镜后变成七种颜色的光是由于白光与棱镜的相互作用,那么这些各种颜色的光经过第二个棱镜时必然会再次改变颜色。他根据自己的想法继续做实验,他在棱镜后面竖放一张开有小孔的屏,这样转动前面的棱镜,就可以使不同颜色的光单独地穿过小孔。在屏的后面再放一块三 棱镜,就能观察到这些单色光通过第二块棱镜后颜色是否会改变。但实验的结果表明,这些单色光经过第二块棱镜后没有再分解,颜色也没有变化,看来别人的解释并不正确。 接着牛顿开始想,既然一块棱镜能把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那么用另一块棱镜就可能使这些彩色的光复原为白光。于是他又在第一块棱镜后倒放了一块顶角较大的棱镜,果然实验成功了,七种颜色的光带又变成白光。 这些成功的实验使牛顿认识到白色的阳光确具有复杂的成分,它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三棱镜之所以能把它们分开,是因为各种单色光相对于棱镜有不同的折射率。后来牛顿的发现得到科学界的承认并被写进教科书,而这些实验则被称为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
是牛顿。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谱,并做了色光混合实验。其实,说是由7色光组成不准确,太阳光是由一系列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
在英国,有一个年轻人叫艾萨克牛顿,他是研究物理学的。牛顿非常善于思考,经常深入思考一些非常平常的现象。
一天,他正坐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这时一个熟苹果掉了下来,砸在了他的头上。当牛顿碰到他受伤的地方时,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当他把球抛向空中时,为什么球不总是上升,却总是下降?
牛顿拿起苹果,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有没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起作用,把苹果拖到地上?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牛顿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导出了一个公式,即万有引力定律。
他认为世界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来吸引其他物体。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更吸引人。我们生活的地球比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要大和重得多。所以所有向上扔的物体最终都会掉到地上。这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牛顿的发现不仅可以解释地球上的物理现象,而且可以解释宇宙与天体之间的现象。在地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行星,如太阳、月亮、火星和木星,它们都被引力所吸引,所以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
正是这种引力将它们固定在各自的位置,这样,尽管它们在同一个天空下移动,但不会发生碰撞。
小苹果给了牛顿很大的灵感。其实,同样的现象在别人眼里早已司空见惯,但别人都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只有牛顿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万有引力定律。
扩展资料
牛顿苹果树是因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这株苹果树也因此而声名大振,被视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其实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株使牛顿领悟到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树也因此声名大振,更被视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顿苹果树
牛顿在数学上的成果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发现二项式定理】1665年,牛顿发现了二项式定理,这对于微积分的充分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创建微积分】牛顿在数学上最卓越的成就是创建微积分。他超越前人的功绩在于,他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限小问题的各种特殊技巧统一为两类普遍的算法——微分和积分,并确立了这两类运算的互逆关系,如:面积计算可以看作求切线的逆过程。微积分方法上,牛顿所作出的极端重要的贡献是,他不但清楚地看到,而且大赡地运用了代数所提供的大大优越于几何的方法论。他以代数方法取代了卡瓦列里、格雷哥里、惠更斯和巴罗的几何方法,完成了积分的代数化。从此,数学逐渐从感觉的学科转向思维的学科。微积产生的初期,由於还没有建立起巩固的理论基础,被有受别有用心者钻空子。更因此而引发了着名的第二次数学危机。这个问题直到十九世纪极限理论建立,才得到解决。【引进极坐标,发展三次曲线理论】牛顿对解析几何作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他是极坐标的创始人。第一个对高次平面曲线进行广泛的研究。【推进方程论,开拓变分法】牛顿在代数方面也作出了经典的贡献,他的《广义算术》大大推动了方程论。他发现实多项式的虚根必定成双出现,求多项式根的上界的规则,他以多项式的系数表示多项式的根n次幂之和公式,给出实多项式虚根个数的限制的笛卡儿符号规则的一个推广。以上是牛顿做出的,关于数学知识的贡献,论文的资料,你可以去各个数据库,网上文库,去搜索它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牛顿三大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它是研究经典力学的基础。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注意: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惯性参照系的判据。2.牛顿第二定律 F=ma内容: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第二定律定量描述了力作用的效果,定量地量度了物体的惯性大小。它是矢量式,并且是瞬时关系。要强调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会产生加速度,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速度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和物体本身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真空中,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各种物体因为只受到重力,则无论它们的质量如何,都具有的相同的加速度。因此在作自由落体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它们的速度改变是相同的。3.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说明: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另需要注意:(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是同一性质的力。(4)与参照系无关。
第一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Fnet=0),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因此我们称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的三大衡定 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1.苹果的传说 许多介绍牛顿的书上都介绍过牛顿与苹果的传奇故事:1665-1666之间,由于剑桥流行黑热病,学校被迫停学,刚从剑桥拿到学士学位的牛顿也返回了家乡。一天,牛顿正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及思考问题时,这时,有一个苹果落了下来,这一下子启发了牛顿.但后来经专家发现,当时的苹果并没有砸到牛顿.而且牛顿的日记中回忆道,苹果并没有砸到他.这位当时年仅23岁的学生立刻想到,苹果一定是被地球的引力拉下来的,此后,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阐述、数学证明与公式推导。 这个故事流传得非常广泛,不过,近来有一位历史学者提出异议,他认为所说并不是事实。他的根据如下: 把这个故事最早公诸于众的是法国作家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他对牛顿的研究成果抱有极大热情,并曾积极予以宣传。1726年,他前往英国,当年写了25篇通讯,其中第15篇通讯中提到这个苹果落地的故事。他在文章中说,这个故事是听牛顿的侄女告诉他的。此时是1726年。 其后,在1752年,有一位比牛顿小45岁的牛顿的朋友(William Stukeley),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牛顿去世前一年,牛顿曾讲过这个故事,而牛顿是1727年去世的,就是说,牛顿在1726年自己也讲过这个故事。 因此,这位历史学者指出,在同一年(1726年),如果两个人都讲过,那么,到底是谁先讲的?所以,关于苹果的故事一定是瞎编出来的。有人认为,这个苹果的故事至少有两点与已经了解的历史事实不符: 第一,万有引力不是牛顿一个人的独立发现,而是历史上若干人的研究逐步探索、积累的结果,有的书上却把万有引力定律以牛顿名字命名,这是不行的;另外,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说成是由于受了苹果落地启发的自然结果,根据历史学者的观点,显然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第二,在1665年,牛顿对天体的运动规律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如果承认这个苹果故事,不是等于把牛顿对万有引力的发现提前了至少20年吗?实际上,牛顿直到二十多年后才取得最终结论,并完成数学论证与公式推导。 持第一个观点的人认为,不能把万有引力定律成果归于牛顿名下,因为前人也付出过探索和努力。他们指出,万有引力发现的实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开普勒(-1630)最早在探索行星运动规律时,认为引力就是太阳发出的类似于磁力的流,这些磁力流沿切线方向推动着行星公转,其强度随离太阳的距离而减弱。开普勒还曾企图用磁作用机制解释椭圆轨道的产生。他还以月球与海水间的磁性吸引解释潮汐现象。 1645年,法国天文学家布里阿德()提出一个假设:“开普勒力的减少,和离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是第一次提出平方反比关系的思想。 1661 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重力问题。罗伯特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克里斯托夫 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爱德蒙 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在引力问题的研究上都曾做出过贡献。据说早在1661年,罗伯特 胡克就觉察到,引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应该是有着同样的本质。 在1674年的一次演讲“证明地球周年运动的尝试”中,胡克提出,要在一致的力学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宇 宙学说,为此提出了以下三个假设:“第一,据我们在地球上的观察可知,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并且还吸引其作用范围 内的其他天体。因此,不仅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发生影响,而且地球对太阳和月亮同样也有影响,连水星、金星、火星和木星对地球的运动都有影响。第二,凡是正在作简单直线运动的任何天体,在没有受到其他作用力使其沿着椭圆轨道、圆周或复杂的曲线运动之前,它将继续保持直线运动不变。第三,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至于此力在什么程度上依赖于距离的问题,在实验中我还未解决。一旦知道了这一关系,天文学家就很容易解决天 体运动的规律了。”胡克首先使用了“吸引力”这个词。他在这里提出的这三条假设,实际上已朦胧意识到有关吸引力的一些特性,只是他对引力与距离的关系还没搞清楚,另外,只是缺乏对引力的定量表述和论证而已。 1679年,胡克与牛顿之间进行了关于引力问题的交流,在1679年11月,牛顿致信胡克说:“自己关于发现周日运动的想象,即设想一个自由落体落到地球上,通过地面进入地球内部,而不受任何物质的阻碍,则该落体将沿着一条螺旋形轨道运行,在旋转数圈后,最终旋入(或十分接近)地心。”胡克回信说,物体不会按螺线运动,而是按“一种带椭圆状的曲线”运动,它的轨道将“像-椭圆”。1679年12月13日,牛顿写信给胡克说:“如果假定它的重力是均匀的,〔物体将〕不按螺线下沉那个真正的中心,而是以交替升降的形式运行。” 我们从后人清理牛顿同胡克的这些通信中看出,直至1679年,牛顿对落体引力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他还在考虑物体的重心偏心可能会使落体在下落过程中边旋转边落向地心,而胡克认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一个椭圆。从牛顿的角度来看,对于万有引力问题,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是没问题了,牛顿正在考虑的是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心的偏心是否会对万有引力产生影响。还有,就是要用数学知识对万有引力作用下天体按椭圆轨道运行作出严格证明,对万有引力定律作出公式推导。胡克在信中曾向牛顿提出过这个问题,希望牛顿完成这个定律的数学证明与公式推导。因此,后来人们得出结论,一直到1685年,牛顿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直到1686年,牛顿才最终解决了它,并且在哈雷的催促下,把这部分数学论证的内容一并加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当胡克老先生看到这本书的书稿后,认为自己也应该有一分功劳,于是向年轻人牛顿提出,最好在书里把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成绩提一下。后来有人气愤地指出,这个本来是合理的要求却遭到了牛顿的断然拒绝。因为牛顿曾向负责出版这本书的哈雷写信说,他不想给胡克任何荣誉,而且称在许多年前他就已经知道了引力作用,以及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老年时的牛顿有一段回忆说:“同年(1666年)我开始把引力与月亮轨道联系起来,并找出了如何估计一个天体在球体内旋转时用来趋向球面的力的方法,……, 最后在1676和1677年之间的冬天我发现了一个命题:利用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离心力,行星必然环绕力的中心沿椭圆旋转,……。” 牛顿的这段话指的是月亮轨道的推导及寻找行星绕太阳旋转的原因。有人说,与前面他在信中与胡克讨论落体问题相比较,可以看出在时间上是矛盾的:牛顿1677年研究的是月球轨道和行星轨道问题,而他1679年才研究质量对落体的影响,因此人们说,牛顿在这里是故意把他发现万有引力的时间改在1679年与胡克通信之前,而且造出苹果神话,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要独吞万有引力这项成果。 牛顿和胡克之间的梁子,不仅表现在万有引力定律的争议上,最早表现在胡克对牛顿的光的微粒说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胡克对光的本质是站在波动说一边的。1673年,年轻的牛顿向皇家学会递交了他关于光的一篇论文,后来他又递交过第二篇论文,这些论文受到老先生胡克的批评,并且说论文的一些观点是抄袭他的。这使牛顿无比愤怒,虽经皇家学会调解,牛顿的怒气未消,于1675年2月向胡克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许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牛顿的谦虚精神,而攻击牛顿者认为,这其实是他对胡克的一种讽刺和蔑视,完全不是人们望文生义的那回事。 据此,“倒牛顿者”认为:牛顿根本没把胡克和笛卡尔看作巨人一样尊敬,牛顿也没有攀登他们所搭的梯子,他说自己站在比梯子更高的巨人肩膀上,显然这句话是对胡克的人身攻击——胡克身材矮小。他们认为,牛顿的《光学》著作所以在1704年出版,就是因为牛顿为了等胡克去世后才敢出版他的书。 “倒牛顿者”进一步指出:牛顿独占了万有引力的成果后,还不足以解除对胡克的恨,当他于170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就下令在皇家学会除去所有的胡克的肖像。所以当时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中就是胡克的肖像没有留传下来。2.对弗拉姆斯蒂德观测数据的剽窃和盗版 英国人大卫·克拉克等人最近写了一本书 ,通过一系列的来往书信和翔实的资料,专门揭露牛顿压制、阻挠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等人的研究并且剽窃他们的成果: 弗·拉姆斯蒂德(1646-1719)是英国首任皇家天文学家,是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创始人、现代精密天文观测的开拓者。他在 1676-1689年间共作了大约2万次观测,测量精度约为10",他对3000颗星的测量结果收入了著名的“不列颠星表”(Britannic Catalogue)。按照西方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是由三个步骤构成的:首先由理论科学家提出理论模型,然后,进行数学论证与公式推导,最后,由实验科学家做实验对理论进行检验。此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否正确,还需要得到实验数据的验证。 1675年,弗拉姆斯蒂德被英国国王任命为皇家天文台长,条件仍是十分艰苦,他从皇家未能得到足够的办台经费,连年薪100英镑也经常拖欠。为了维持天文台的经费,他不得不用额外招收学员的学费来补足,在繁忙的工作之外还要为140名数学学生教课。当时皇家提供的科研经费有限,连牛顿出版《原理》还是靠朋友哈雷的资助,才能够顺利出版。 1694 年开始,牛顿访问了弗拉姆斯蒂德,并且向他索要关于月球运动的观测资料,此后牛顿为了验证万有引力理论对月球轨道的计算结果,曾多次写信给弗拉姆斯蒂德,索要试验数据资料,弗拉姆斯蒂德后来说,他都满足了牛顿。弗拉姆斯蒂德1700年对他的朋友洛瑟普说:“‘牛顿’曾一度想使月球运行表符合他设想的定律,但是,当他开始将自己的定律与天体(即月球的观测位置)进行比较时,他发现自己错了,并不得不全部抛弃自己的定律。我曾给他提供了二百个以上的月球的观测位置,人们会认为这些材料足以限定任何理论;既然他已修改了自己的理论,并把自己的理论调整到完全符合这些观察,所以他的理论描述了这些观察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他还是为此而感激这些观察,甚于感激他关于引力的臆测,这些臆测曾使他犯过错误。” 牛顿的《原理》1687年第一次出版时,弗拉姆斯蒂德手里应该有了两千多分观测资料,不知何故,他只给了牛顿两百多份观测资料。 大卫·克拉克在书里说,其时牛顿已是皇家学会主席,在索取资料的时候经常对弗拉姆斯蒂德的工作指指点点,有时还利用自己的高位来羞辱这位可敬的天文学家。这大大激怒了这位天文学家。到1700年之后,他们之间就再没有通信了。牛顿获得了弗拉姆斯蒂德的资料,并且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引用了这些资料,由于他们之间的矛盾,在《原理》的第二版出版时(1713年)他将弗拉姆斯蒂德的名字删去了。然而牛顿和他的支持者哈雷还是急切地需要弗拉姆斯蒂德的进一步的观测资料。他们希望弗拉姆斯蒂德出版他的观测资料,不过弗拉姆斯蒂德却总是推托说,要反复校核以后才能出版。牛顿和哈雷所做的一件不道德的事是,他们未经弗拉姆斯蒂德的同意,私自在1712年出版了弗拉姆斯蒂德以毕生精力得到的观测星图,共印刷了400册,并且把其中的300册回送给弗拉姆斯蒂德。弗拉姆斯蒂德看着这些充满错误的资料,并且根据牛顿和哈雷理论的需要删改过的印刷品,很生气地把它们全部焚毁了。后来他的星图经过仔细校核后,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于1729年出版。 后来也有人认为, 牛顿要出版那些弗拉姆斯蒂德已经校核了三年多的观测资料,弗拉姆斯蒂德见无法推脱下去,故意给了一份复制的资料,且是一份经过涂改,有着大量错误的观测资料。 大卫·克拉克认为,牛顿为了获取弗拉姆斯蒂德的观测资料,软硬兼施,牛顿以天文台是皇家学会的下属单位,观测结果应当属他这位皇家学会主席来支配,这样来以势压人。可是皇家学会根本上没有供给弗拉姆斯蒂德足够的经费,一切设备都是他自筹来的。弗拉姆斯蒂德的愤怒可以从他给一位朋友(Abraham Sharp)的信中看出:“我和主席(牛顿)的另一个争执是,他形成了一个阴谋,想攫取我的仪器,而送我一个委员会,其中仅有他自己和两位物理学家。主席热度很高并且过分下作。我预先告诉他,别动我的东西。。。” 大卫·克拉克说,关于牛顿与弗拉姆斯蒂德之间的分歧,不仅反映在他们做人的态度上的差别,而且反映在科学态度上的根本不同,英国哲学家拉卡托斯说得好:“牛顿的“月球理论” 是1702年在戴维 格利高利的《天文物理与基础几何》中首次发表的,这实际上是在《原理》一书第一版之后的许多年了。该理论镇静地声称牛顿的理论“与他用著名的弗拉姆斯蒂德 观测月亮的许多位置所证明的现象非常接近。”但我们必须记住,牛顿派从来不让观察的权威胜过他们的研究纲领,在他们的正面启发法的帮助下,他们提出了一个 又一个的理论以适应反例。但他们经常是根本无视观察到的反证:他们知道,不仅理论必须不断地受到观察的检验,而且观察也要受到他们的理论的检验。“最好的观察”是那些证认了他们的研究纲领的观察,这在牛顿和弗拉姆斯蒂德的通信当中透露得很清楚。弗拉姆斯蒂德这位首席皇家天文 学家是一个真正的未患精神分裂症的归纳主义者;他拒绝让牛顿及其同事们获得他对月亮所作的观察结果,从而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大地放慢了他们的工作速度。最初,牛顿和弗拉姆斯蒂德是经常通信的,但是,弗拉姆斯蒂德很快开始讨厌牛顿使用他的材料来检验自己的月球理论。” 攻击牛顿的人认为,如果弗拉姆斯蒂德是一位观测和归纳的巨人的话,牛顿确实是一位踩着这位巨人肩膀爬上去的大人物。3.在微积分发明权上导演对莱布尼兹的指控 关于牛顿与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首创权的争议,已经有许多著作叙述过,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根据这些叙述,在他的《时间简史》中也说:“ 他(牛顿)和德国哲学家高特夫瑞德•莱布尼兹之间发生了更严重的争吵。莱布尼兹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展了叫做微积分的数学分支,它是大部分近代物理的基础。 虽然现在我们知道,牛顿发现微积分要比莱布尼兹早若干年,可是他很晚才出版他的著作。随着关于谁是第一个发现者的严重争吵的发生,科学家们激烈地为双方作辩护。。。” 1684 年莱布尼兹发表了他的微积分的论文。3年后,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原理》书的初版中对莱布尼兹的贡献表示认同,但是却说:“和我的几乎没甚麼不同,只不过表达的用字和符号不一样。”这几句话,由于后来与莱布尼兹的矛盾,在第二版(1713年)时也被删掉了。牛顿的流数理论到莱布尼兹发表论文二十年后, 即1704年作为他的著作《光学》的附录中正式发表,附录的序言中,牛顿提到他1676年给莱布尼兹的信,并补充说∶“若干年前我曾出借过一份包含这些定 理(微积分)的原稿,之后就见到一些从那篇当中抄出来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公开发表这份原稿。”这话的意思就暗指他的手稿曾经被莱布尼兹看到过,而莱布尼兹 的论文就是从他的手稿中抄来的。 现在公认的看法是:牛顿首先发明微积分,莱布尼兹后来也发明了微积分,但他早于牛顿向外公布出来。由于他曾看过牛顿的论文手稿,因此,争议的焦点在于,到底按莱布尼兹说的,是他独自发明了微积分,还是按牛顿说的,他借鉴抄袭了牛顿的成果? 1711 年3月4日,伦敦皇家学会的秘书斯洛( Hans Sloane)收到莱布尼兹寄来的一封信,信中抱怨其成员开尔(John Keill)指责莱布尼兹把牛顿的微积分改变了少量的符号,伪装为自己的原创发表,并且声明这不是事实,要求学会给以公正的裁决。 倒牛顿者指出,这一状告正好告到了牛顿手上,恰好给了当时作为皇家学会主席的牛顿以售其奸的机会。后来,由于牛顿的导演和亲自出马、匿名运作,形成势不两立的两派。以英国为一派包括英国著名数学家泰勒和麦克劳林都认为莱布尼兹是抄袭者。另一派是欧洲大陆的 数学家,包括著名数学家约翰•伯努利等为一派认为牛顿是抄袭者。争论双方停止学了术交流,不仅影响了数学的正常发展,也波及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以致发展到 英德两国之间的政治摩擦。 这场由牛顿导演捍卫牛顿的战斗,使英国人吃了大亏。莱布尼兹生命中的最后7年,是在这场大争论中痛苦地度过的。“倒牛顿者”说,莱布尼兹死后牛顿曾为能使莱布尼兹心碎而幸灾乐祸,这,也许更能够看出牛顿的小人心理。他们还说,牛顿在以上所列举的三桩公案中道德低下的表现并不是偶然的。牛顿是一个遗腹子,出生不久,母亲改嫁,由外祖母抚养,从小没爹也没娘,据此推断,他一定是心理受到严重扭曲、孤寂、好斗。 从1669年27岁时出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教授起,牛顿就沉湎于炼金术和神学。在牛顿遗留下的手稿中,有关炼金术的内容约有65万字之多,而神学内容的有 150万字之多。即使是在他写作《原理》和《光学》的时候,他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炼金术和神学上。据说,牛顿为了解决行星的“第一推动力”问题,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竟转而求助于神学和上帝,他大量阅读、研究神学,希望能够解决这个困扰他终生的问题。攻击牛顿者说,牛顿的晚年迷恋于多赚钱上。他们指出,曾有人推荐牛顿去担任伦敦的一所贵族的上流学校的校长,他回信说“每年不过是200英镑,还得每天关在伦敦不出去”为理由回绝了。1696年他离开剑桥出任造币厂督办,1699年出任造币厂厂长,他如愿以偿,从此他在科学上便无所作为了。 “倒牛顿者”指出,1692 年,50岁的牛顿表现出严重的心理疾病、严重的迫害狂、明显的精神错乱。他们的证据是:1693年9月16日,牛顿曾给哲学家洛克回信时说:“ 先生:我认为你竭力用女人和别的手段来纠缠我,我的感情大受影响,以致当有人告诉我你有病,将不能活时,我回答说,最好你死掉。……” 因此,他们认为牛顿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推测说,大概和牛顿迷恋炼金术有关,因为炼金术的书籍中多处提到了水银,牛顿一定是因为每天与水银打交道,而导致水银中毒,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严重的迫害狂和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也有很多人对此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牛顿晚年身体健康,头脑清楚,写了很多研究文章,活了八十四岁,在当时是罕有的长寿老人,假如他严重水银中毒,再加上这么多心理、精神疾病,绝不会成为当时少有的长寿老人的。 关于牛顿晚年患严重精神病的说法,后来曾见于一些名人的言论中。
牛顿三大定律包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687年,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就是其中一条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三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二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歌手李健人民日报撰文,他凭借丰富的才华与灵感将《诗经》的精髓和现代音乐完美融合。
岳云鹏是初中学历,但是他也是非常优秀的,在舞台上他会给观众带来欢乐,他没有很好的颜值,但是有一个幽默的灵魂。
说起娱乐圈,现在最火的男团、女团,可能他们年纪轻轻就要去韩国学习才艺技能,在文化学历上多少是有些吃亏,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明星们光鲜的外表,甚至更多的想到的是星二代,富二代。
第一位:陈奕迅
他也算是香港歌坛上的歌神,因为身材偏胖许多人叫他陈胖子,可他还有一个称号却鲜有人知,那就是陈学霸。陈奕迅才十二岁的时候就只身来到英国学习,在金斯顿大里他本专业是建筑学,同时他又修了四年的音乐课程。不仅如此还考到了英国皇家的八级声乐证书,同时被授予博士学位。
第二位:李健
李健的学历在演艺圈是屈指可数的,清华大学作为内地最高学府,是多少人挤破了脑袋都进不去的!当年,李健在高考前获得特长加分,直接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而且专业任挑,于是他选择了当时分数最高的专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李健进了广电总局担任网络工程师,随后辞去工作,和校友卢庚戌一起组建了后来很火的水木年华。这难道不就是传说中从里到外能文能武既理工又文艺容颜和才华兼具的世间奇男子。
第三位:林志玲
单看外表,很多人只觉得林志玲是个花瓶,但其实不然,姐姐也是有内在的,她是在多伦多大学毕业的,这个学校可是个名校,可不是谁想进去就能进去的,而且她还拿到了双学位哦,是不是很厉害,智商这么高,所以她的情商也低不了,说出来的话总是让人那么舒服,又长得那么美,真是令人羡慕。
第四位:莫文蔚
莫文蔚,英国伦敦大学意大利文学学士,不仅是一名歌手,同时身兼作词人、作曲人、音乐制作人、演员。莫文蔚有特立独行的作派,女人会觉得她很现代,而有些男人会觉得她很性感。她是个有魅力的女人。她的脸上写满了风情和自信。同时,莫文蔚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之中,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引导大家为公益慈善做奉献。
第五位:岳云鹏
当时岳云鹏家里很穷,10岁之前他只能和姐姐们住在一间屋,10岁之后因为男女有别,才搬了出去,跟家里养的牛住在一起。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岳云鹏早早就辍学了,14岁的时候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不过这段找工作的经历并不顺利,一开始岳云鹏想去五姐岳雪霞所在的纺织厂打工,可是那里已经不缺工人了。
五姐四处托人打听,可最终岳云鹏还是没能进厂。14岁的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警卫。虽说那时的他已经长得比较壮实了,但身为一个应该被保护的孩子,却做着保护别人的工作,想想不免让人心疼。14岁的岳云鹏离开了学校,每天凌晨零点值班到八点,被发现瞌睡一次就扣40元薪水。一个月后,岳云鹏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欠下了40元,当时一个月的总薪水是280元……如果没有遇到郭德纲改变命运,辍学的岳云鹏,这一辈子恐怕也就这样了。
记得点击关注“装个好房子”哦~
每天为你带来装修干货、改造新灵感与美好生活故事
探寻美好居住方式,我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但在追名逐利的 娱乐 圈中,却有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还要对着干。
他认为成功还是来得晚一些才好,“原创歌手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忍耐,才可能有自己的艺术思考力,作品才可能真正经得起推敲和检验”。
这个人,就是李健。
他于这个热闹又喧嚣的世界,似乎永远只是一个低吟浅唱的局外人,所谓的功成名就,全都可以置身事外。
2015年的《我是歌手》,李健一首《贝加尔湖畔》唱进了无数人心里。他凭借那空灵、优雅、温暖、独特的嗓音,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而这时,有人惊奇地发现,原来2010年春晚,天后王菲唱的那首《传奇》,居然也出自李健之手。
大家都纳闷,他明明那么有才,为何一直不温不火呢?甚至在翻红后,也没绯闻、没八卦,不营销、不接广告,巴不得消失在镁光灯的注视下。
其实,当你读懂李健这个人后,一切便能找到答案。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李健除了是个音乐才子之外,还是一枚妥妥的学霸。
1993年,时年高三的李健,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文艺冬令营,凭借一首《说句心里话》拿到了全国一等奖,为高考加了50分。
之后,李健顺利被保送进了清华大学的顶尖专业,电子工程学。
但如果有人觉得,凭借声乐特长加分才能进清华的李健,专业成绩肯定不咋滴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对一个毕业论文写的是《在Unix操作系统下的数据库访问》的学霸来说, 数学也是他的一门拿手绝活。
在《我是歌手》总决赛时,网友们对7位歌手的排名成绩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人列举了几种可能性。
对此,李健的学霸DNA动了,几句发言就让主持人和观众一脸懵圈——
“网上有很多谣言,他第一她第二,我觉得不够多,因为7个歌手按数学来算,应该有5000多种可能。”
(7的阶乘,虽然大家都学过,但现场临时的心算也需要实力
)
毕竟是90年代能读上顶尖学府的人,智商硬实力可想而知,但李健却很少提及自己的名校背景。
因为于他而言,音乐才是毕生追求,即使成名之路过于艰难,也始终无怨无悔。
其实一开始从清华毕业后,李健并没有像高晓松、宋柯那样去组乐队,搞音乐。
反而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进了广电总局,安安静静地干起了网络工程师,月薪4000元。
在那个年代,这份工作与待遇,可谓是羡煞旁人。
可习惯与音符相伴的李健,生来就不是甘愿安于朝九晚五之人。
于是,在2001年时,当清华校友卢庚戌来问他还想不想玩音乐时, 李健毅然辞掉了众人眼中的“铁饭碗”,搞起了不务正业的音乐。
不过,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仅仅在5个月后,李健与卢庚戌成立的“水木年华”组合,就凭借第一张专辑《一生有你》瞬间火遍大江南北。
可成名后,李健却萌生退意。 因为他不愿意去迎合市场,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音乐。
于是,他又义无反顾地退出了水木年华。
“我不迎合大众,也不迎合潮流,只想安安静静做自己,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懂。”
一夜之间,李健从炙手可热,沦落至无人问津
然而生活带给他的磨炼,可远不止满腔才华却不受赏识,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里,他还经历了丧父等一系列打击。
彼时的李健,只能挤在西郊狭小的公寓里,生活清苦,几乎没有收入。
但好在,这样执拗、不知变通、跌落谷底的李健,有人懂,也有人陪。
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婆,孟小蓓。
说起李健与孟小蓓的爱情故事,恐怕大家都知道, 这俩清华学霸,是从小就一眼定情的。
网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如何才能嫁给李健?”
答:你要会泡茶、养花、摄影,要会弹钢琴、翻译叶芝的诗,要懂得做地中海沙拉、番茄牛排面,要了解玻璃蜥蜴不是蛇,要学会如何做出清香晶莹的白米粽子,还要是清华的博士,最重要的是你要在5岁的时候就遇见他。
从李健读书,到组乐队,到退出水木年华,再到如今翻红,孟小蓓都是那个一直默默站在他身旁的人。
当年断了收入的李健,曾一度担心自己无法给心爱之人一个未来,甚至考虑过是否不该再坚持音乐这条路。
但孟小蓓总会在第一时间打消这种犹豫: “你不用顾虑我,走你想走的路就行。”
这份理解与支持,从他俩结婚到现在一直没变过。
比如李健不想生娃,孟小蓓就加入丁克一族,俩人结婚至今,二十多年都没有孩子。
明明都是清华学霸,却不延续后代,对于他们的这种选择,很多网友并不能理解。
甚至有人喊话,“不生就把婆娘让出来,一个人过多好。”
对此,李健也不生气,他只是淡淡地说, “我觉得没必要延续自己的基因,没什么了不起的,也不是什么濒临灭绝的物种”。
更何况即使没有孩子,自己与妻子的每一天,也都能过得像度蜜月一般,幸福甜蜜。
除了丁克,对于李健不买房这件事,孟小蓓也很支持。
在2015年因《我是歌手》翻红后,李健始终拒绝住豪宅、开豪车。
于是这些年,孟小蓓就跟着他到处租房生活,坚持过着质朴、清贫,却始终精神富有的日子。
“质朴、清贫、精神富有”,这可不是房君空穴来风——
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李健曾短暂公开过自己出租屋的内部景象,吓坏不少网友:没有沙发、没有电视,只有无尽的书和唱片。
走进李健的家,你只会觉得空荡荡,又满当当。
进门玄关处,连正儿八经的柜子都没有,只有两组高低不一的鞋架子充当收纳、置物功能。
往前走,右边靠墙处放置了一把简易的白色长条凳,作为换鞋区域,底部留空,进一步补充鞋物收纳空间。
穿过玄关,直达家里的客厅。
地面通铺实木地板,搭配上暖色调的灯光,显得非常温馨。
然而,虽然客厅的整体空间非常宽敞,但却堆满了各种装着书籍、唱片的纸箱子。 以至于偌大的客厅连张沙发都没有,更别提电视机啥的了。
不过,即使客厅没有家具,但角落的书柜却十分惹眼,满满当当塞下了各种书籍。实木的材质与木地板遥相呼应,非常相衬。
穿过客厅,推开一扇纯白色的大门,便可以来到李健安放灵魂的天堂——书房。
靠墙处放置了一个客厅同款书柜,依旧是塞得满满当当的。
书柜前摆放着实木书桌椅,平时李健会在这挑灯夜读,所以桌面上摆满了各种资料、书籍。
书房虽然空间不大,但却藏满了李健的最爱。
各种书籍、唱片,李健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收进书柜和抽屉中。
每每拿出一张唱片,或者一本书,他都能如数家珍。
除了书房,茶室也是李健和妻子孟小蓓最常待着的地方。
一盏茶、一本书、一位知己,这样的神仙日子谁不想过呢?
如果你问,为什么现在李健条件好了也不愿意买套房子,让妻子能过上不用常常搬家的安稳日子?
他会告诉你,买房子这件事,不能让二人的内心更富有,用这笔钱,去享受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更重要。
于李健来说,无论人生还是爱情,活到极致,都是「清」与「简」。
或许,在大众的既定观念中,房子、车子都是衡量富有的唯一标准。
很多人穷极一生去追求这些,最后难免患得患失。
相较之下,李健热衷于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看书,赏花,作曲,陪家人这些事上,未尝不是另一种「富有」。
当然,也有不少人反对这种丁克、不买房的婚姻,认为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但其实,房君想说: 幸福这件事儿,本就没有固定的方程式,婚姻中不存在什么必须要做,或者必须不做的任务。
与其被各种声音裹挟,沉浸在买房生育的焦虑中,倒不如像李健和孟小蓓这样,勇敢追求婚姻最初的美好本质——
让彼此都舒服、自在,和有趣的灵魂共度一生。
或许,于婚姻来说,这也是一种完美结局。
姜文个人简历 姓名:姜文(曾用名:姜小军) 出生曰期:1963年1月5曰 1963年1月5曰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 1985年,主演电影《末代皇后》中“溥仪”(导演陈家林)。1986年,主演电影《芙蓉镇》中“老右派秦书田”,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谢晋) 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主演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中“刘向高”,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中“李慧泉”。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李莲英”(导演田壮壮) 1992年,主演中港合拍电影《龙腾中国》(又名《狭路英豪》)。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明”,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1993年,首次自编自导根据王朔小说改就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曰子》,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荣获9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美国《时代周刊》在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曰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曰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曰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1995年,友情出演电影《宋家皇朝》三姊妹的父亲“宋查理”,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主演电影《秦颂》中“秦始皇”。1996年,监制电视连续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主演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小帅”。由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曰子》、由姜文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分别创近年来电影发行(包括中外电影在内)的两大最高票房记录。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曰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姜文主演/导演影片及个人参加国际影节交流活动简况:1987年,电影《末代皇后》参加叙利亚第5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潘虹获最佳女演员奖);巴西第4届里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评委会特别奖。1988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第35届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1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张艺谋获“大阿特拉斯”金奖。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26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水晶球奖;第33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获评委特别表彰奖、观众奖。1989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16届比利时布鲁塞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5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获金熊猫奖;第40届捷克劳动人民电影节获荣誉奖。1990年,电影《芙蓉镇》参加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 同年,电影《本命年》参加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个人出席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法国秋季艺术节。1996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1997年4月13曰,参加香港第16届电影金像奖颁奖,为最佳导演奖获奖者颁奖。19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曰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曰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曰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曰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2000年影片《鬼子来了》获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2001年影片《鬼子来了》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从上看来 他确实是影帝.我想最佳男主角,最佳男演员,影帝的称号只不过是不同奖项的称谓的区别.
姓名:姜文(原名:姜小军) 性别:男 出生:1963年1月5日 星座:牧羊座 血型:B型 身高:180cm 体重:80kg 学历:大学 籍贯:河北唐山 1963年1月5日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84年毕业于中戏,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1996年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全国政协委员。 1985年,主演电影《末代皇后》中“溥仪”(导演陈家林)。 1986年,主演电影《芙蓉镇》中“老右派秦书田”,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谢晋) 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 1987年,主演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导演张艺谋) 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中“刘向高”,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凌子风) 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中“李慧泉”。(导演谢飞) 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李莲英”(导演田壮壮) 1992年,主演中港合拍电影《龙腾中国》(又名《狭路英豪》)。(导演周晓文、文隽) 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明”,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郑晓龙、冯小刚) 1993年,首次自编自导根据王朔小说改就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荣获9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美国《时代周刊》在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5年,友情出演电影《宋家皇朝》三姊妹的父亲“宋查理”(导演香港张婉婷),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5年,主演电影《秦颂》中“秦始皇”。(导演周晓文) 1996年,监制电视连续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导演赵宝刚) 1996年,主演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小帅”。(导演张艺谋) 由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由姜文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分别创近年来电影发行(包括中外电影在内)的两大最高票房记录。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 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姜文主演/导演影片及个人参加国际影节交流活动简况 1987年,电影《末代皇后》参加叙利亚第5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潘虹获最佳女演员奖);巴西第4届里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评委会特别奖。 1988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第35届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1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张艺谋获“大阿特拉斯”金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26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水晶球奖;第33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获评委特别表彰奖、观众奖。 1989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16届比利时布鲁塞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5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获金熊猫奖;第40届捷克劳动人民电影节获荣誉奖。 1990年,电影《芙蓉镇》参加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 同年,电影《本命年》参加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 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同年,个人出席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法国秋季艺术节。 1996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1997年4月13日,参加香港第16届电影金像奖颁奖,为最佳导演奖获奖者颁奖。 19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0年影片《鬼子来了》获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 2001年影片《鬼子来了》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 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20003年《绿茶》。 回答者:dmang - 助理 三级 4-13 23:07中国成长起来的影帝---姜文 姜文在中国电影中是不可缺少的。和其他电影人不同的是,他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地下性"--他什么都拍,长篇电视剧、情景喜剧、谢晋电影、谢飞电影、张艺谋电影、乡村混混、城市痞子、嗑嗑巴巴的底层青年、浪迹纽约的大提琴手甚至民国时期的大名人。在他的各种角色中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关联,然而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只要是有他出演的影视作品,就一定是能够在中国影视史上写上一大笔的。 1963年生,姜文是河北唐山人,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不到三十岁已主演六部代表作:《末代皇后》、《芙蓉镇》、《红高粱》、《本命年》、《春桃》和《大太监李莲英》。这几部影片,再加上他在九十年代末期主演的《秦颂》及《有话好好说》,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今影坛影帝的地位。 姜文除了在表演艺术上一再证明他独特的创造能力,在电影编导方面也不断显示出其不凡的艺术才华。1994年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将几位少年在文革年代的成长与欲望,开放舒畅的展现出来,影片获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多项台湾电影金马奖大奖。 姜文执导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描述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因处置两名日军俘虏而引发的悲剧,影片2000年在戛纳影展获评审团大奖,但在国内,却因参展前未通过当局审查而被禁映,姜文也因此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传三年内不许他导、演影片)。这具讽刺的一幕,一度成为海内外新闻。 姜文说,如果《阳光灿烂》纪录了他三十到三十五岁这段时间的一些想法,那么《鬼子来了》或许便是他三十五到四十岁时的某些感想。他喜欢电影可以纪录一个人不同时期人生观的变迁。 当年教过姜文表演的张仁里教授说,姜文从一个演员,后来做了导演,他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姜文做学生时已是个极有见解的出色人材。北大教授、著名影评人戴锦华称,姜文和张艺谋,是当今中国影坛的两个天才,福将。现在,假如说姜文执导影片有障碍,但至今找他拍片的片约仍有张艺谋的新片《英雄》,及何平执导、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一部武侠传奇片《Heroes of Heaven and Earth》。姜文特有的一种玩世不恭但又颇为严肃的风格令无数导演与演员为之赞叹。 回答者:挥霍的年代 - 助理 二级 4-13 23:10姓名:姜文(原名:姜小军) 性别:男 出生:1963年1月5日 星座:牧羊座 血型:B型 身高:180cm 体重:80kg 学历:大学 籍贯:河北唐山 1963年1月5日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84年毕业于中戏,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1996年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全国政协委员。 1985年,主演电影《末代皇后》中“溥仪”(导演陈家林)。 1986年,主演电影《芙蓉镇》中“老右派秦书田”,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谢晋) 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 1987年,主演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导演张艺谋) 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中“刘向高”,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凌子风) 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中“李慧泉”。(导演谢飞) 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李莲英”(导演田壮壮) 1992年,主演中港合拍电影《龙腾中国》(又名《狭路英豪》)。(导演周晓文、文隽) 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明”,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郑晓龙、冯小刚) 注:最佳男主角=影帝 最佳女主角=影后 例如前不久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是梁家辉,那么媒体报道称"梁家辉再次称帝",可以看出,影帝这一称呼是最佳男主角的一种俗称. 好象没听过最佳男演员这样的奖项吧,除非是某些奖项评选时不分主角与配角了. 回答者:远方风景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4-13 23:261987年获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9年获第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回答者:逝如沙 - 童生 一级 4-13 23:32姜文 个人简历 姓名:姜文(曾用名:姜小军) 出生曰期:1963年1月5曰 1963年1月5曰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 1985年,主演电影《末代皇后》中“溥仪”(导演陈家林)。 1986年,主演电影《芙蓉镇》中“老右派秦书田”,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谢晋) 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主演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 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中“刘向高”,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中“李慧泉”。 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李莲英”(导演田壮壮) 1992年,主演中港合拍电影《龙腾中国》(又名《狭路英豪》)。 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明”,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 1993年,首次自编自导根据王朔小说改就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曰子》,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荣获9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美国《时代周刊》在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曰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曰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曰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5年,友情出演电影《宋家皇朝》三姊妹的父亲“宋查理”,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主演电影《秦颂》中“秦始皇”。 1996年,监制电视连续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主演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小帅”。由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曰子》、由姜文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分别创近年来电影发行(包括中外电影在内)的两大最高票房记录。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曰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姜文主演/导演影片及个人参加国际影节交流活动简况: 1987年,电影《末代皇后》参加叙利亚第5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潘虹获最佳女演员奖);巴西第4届里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评委会特别奖。 1988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第35届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1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张艺谋获“大阿特拉斯”金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26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水晶球奖;第33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获评委特别表彰奖、观众奖。 1989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16届比利时布鲁塞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5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获金熊猫奖;第40届捷克劳动人民电影节获荣誉奖。 1990年,电影《芙蓉镇》参加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 同年,电影《本命年》参加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 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同年,个人出席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法国秋季艺术节。 1996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1997年4月13曰,参加香港第16届电影金像奖颁奖,为最佳导演奖获奖者颁奖。19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曰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曰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曰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曰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0年影片《鬼子来了》获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2001年影片《鬼子来了》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曰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从上看来 他确实是影帝. 我想最佳男主角,最佳男演员,影帝的称号只不过是不同奖项的称谓的区别. 回答者:cadivy - 助理 二级 4-13 23:36不知道楼主的影帝是什么概念,根本没影帝这一奖项,都是认为的根据演员当年的表现和成绩 加上获得奖项(最佳演员)所公众评论的` 上两楼有人概括了姜文的获奖经历,根据你自己的猜测哪一年得影帝呢?拿外国的 金·凯瑞 来讲吧,他没获得过奥斯卡,可其他人公认他为影帝,公认他没无冕之王, 换个例子,如 爱迪生没有获得过诺贝尔一样,影帝只是个称号,影帝是人们心中的位置,而非奖项 回答者:邂逅颓废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4-14 08:57他是影帝,在中国和外国都比较有名气。他还得过嘎纳影帝的 。 1989年获第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7年获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回答者:forever_I - 助理 二级 4-14 10:42不是 回答者:书票 - 试用期 一级 4-14 14:43myno 回答者:桃花妹 - 魔法学徒 一级 4-14 14:48中国成长起来的影帝---姜文 姜文在中国电影中是不可缺少的。和其他电影人不同的是,他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地下性"--他什么都拍,长篇电视剧、情景喜剧、谢晋电影、谢飞电影、张艺谋电影、乡村混混、城市痞子、嗑嗑巴巴的底层青年、浪迹纽约的大提琴手甚至民国时期的大名人。在他的各种角色中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关联,然而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只要是有他出演的影视作品,就一定是能够在中国影视史上写上一大笔的。 1963年生,姜文是河北唐山人,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不到三十岁已主演六部代表作:《末代皇后》、《芙蓉镇》、《红高粱》、《本命年》、《春桃》和《大太监李莲英》。这几部影片,再加上他在九十年代末期主演的《秦颂》及《有话好好说》,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今影坛影帝的地位。 姜文除了在表演艺术上一再证明他独特的创造能力,在电影编导方面也不断显示出其不凡的艺术才华。1994年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将几位少年在文革年代的成长与欲望,开放舒畅的展现出来,影片获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多项台湾电影金马奖大奖。 姜文执导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描述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因处置两名日军俘虏而引发的悲剧,影片2000年在戛纳影展获评审团大奖,但在国内,却因参展前未通过当局审查而被禁映,姜文也因此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传三年内不许他导、演影片)。这具讽刺的一幕,一度成为海内外新闻。 姜文说,如果《阳光灿烂》纪录了他三十到三十五岁这段时间的一些想法,那么《鬼子来了》或许便是他三十五到四十岁时的某些感想。他喜欢电影可以纪录一个人不同时期人生观的变迁。 当年教过姜文表演的张仁里教授说,姜文从一个演员,后来做了导演,他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姜文做学生时已是个极有见解的出色人材。北大教授、著名影评人戴锦华称,姜文和张艺谋,是当今中国影坛的两个天才,福将。现在,假如说姜文执导影片有障碍,但至今找他拍片的片约仍有张艺谋的新片《英雄》,及何平执导、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一部武侠传奇片《Heroes of Heaven and Earth》。姜文特有的一种玩世不恭但又颇为严肃的风格令无数导演与演员为之赞叹。 回答者:小闻子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14 18:10帝级人物 回答者:莫默默默 - 魔法学徒 一级 4-14 19:00姜文(原名:姜小军) 性别:男 出生:1963年1月5日 星座:牧羊座 血型:B型 身高:180cm 体重:80kg 学历:大学 籍贯:河北唐山 1963年1月5日生于中国河北唐山市。 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84年毕业于中戏,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1996年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全国政协委员。 1985年,主演电影《末代皇后》中“溥仪”(导演陈家林)。 1986年,主演电影《芙蓉镇》中“老右派秦书田”,获中国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谢晋) 1987年,主演中法合拍影片《花轿泪》。 1987年,主演电影《红高粱》中“我爷爷”。(导演张艺谋) 1988年,主演电影《春桃》中“刘向高”,获中国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凌子风) 1989年,主演电影《本命年》中“李慧泉”。(导演谢飞) 1990年,主演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李莲英”(导演田壮壮) 1992年,主演中港合拍电影《龙腾中国》(又名《狭路英豪》)。(导演周晓文、文隽) 1993年,主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明”,获中国第十二届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导演郑晓龙、冯小刚) 1993年,首次自编自导根据王朔小说改就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获第五十一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荣获96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美国《时代周刊》在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5年,友情出演电影《宋家皇朝》三姊妹的父亲“宋查理”(导演香港张婉婷),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5年,主演电影《秦颂》中“秦始皇”。(导演周晓文) 1996年,监制电视连续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导演赵宝刚) 1996年,主演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小帅”。(导演张艺谋) 由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由姜文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分别创近年来电影发行(包括中外电影在内)的两大最高票房记录。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 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姜文主演/导演影片及个人参加国际影节交流活动简况 1987年,电影《末代皇后》参加叙利亚第5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潘虹获最佳女演员奖);巴西第4届里约国际电影电视节获评委会特别奖。 1988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第35届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1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张艺谋获“大阿特拉斯”金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26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水晶球奖;第33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获评委特别表彰奖、观众奖。 1989年,电影《红高粱》参加第16届比利时布鲁塞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同年,电影《芙蓉镇》参加第5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获金熊猫奖;第40届捷克劳动人民电影节获荣誉奖。 1990年,电影《芙蓉镇》参加德国电影家协会颁发1989年发行影片最佳外国故事片评论奖。 同年,电影《本命年》参加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奖。 1994年,自编自导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8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获最佳男演员奖。 同年,个人出席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法国秋季艺术节。 1996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1997年4月13日,参加香港第16届电影金像奖颁奖,为最佳导演奖获奖者颁奖。 1997年9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重点介绍影片”参加日本福冈国际电影节。理由是该片在日本全国发行获得优异成绩。 1997年10月,出版《一部影片的诞生》,该书除对《阳光》一片的诞生、获奖、发行做全面记叙和总结之外,还收录了姜文所著《阳光灿烂的日子》文学剧本及完成台本。 1997年11月,姜文作为在电影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受意大利电影文化界的邀请,并由意大利电影文化界主办,在意大利五大城市举办“姜文主演、导演个人电影回顾展”。 1998年,主演话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 1998年8月,改编并导演新电影《鬼子来了》,并在片中担任男主角。 2000年影片《鬼子来了》获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 2001年影片《鬼子来了》获美国夏威夷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01年5月,监制并主演电影《寻枪》。 2001年8月——2002年1月,主演电影《天地英雄》。 20003年《绿茶》。 回答者:dmang - 助理 三级 4-13 23:07 中国成长起来的影帝---姜文 姜文在中国电影中是不可缺少的。和其他电影人不同的是,他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地下性"--他什么都拍,长篇电视剧、情景喜剧、谢晋电影、谢飞电影、张艺谋电影、乡村混混、城市痞子、嗑嗑巴巴的底层青年、浪迹纽约的大提琴手甚至民国时期的大名人。在他的各种角色中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关联,然而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只要是有他出演的影视作品,就一定是能够在中国影视史上写上一大笔的。 1963年生,姜文是河北唐山人,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不到三十岁已主演六部代表作:《末代皇后》、《芙蓉镇》、《红高粱》、《本命年》、《春桃》和《大太监李莲英》。这几部影片,再加上他在九十年代末期主演的《秦颂》及《有话好好说》,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今影坛影帝的地位。 姜文除了在表演艺术上一再证明他独特的创造能力,在电影编导方面也不断显示出其不凡的艺术才华。19
姜文是中国导演界的异类和奇葩。这可不是骂人的词语,反而使我本人对姜文导演的肯定,而且没有比这两个词更合适且贴切的形容他了。姜文相比于他的请兄弟姜武,他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都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天赋的创意和魅力,有人说他是中国的昆汀·塔伦蒂诺我认为名副其实。
之所以说姜文是奇葩,是因为相比于靠黑色幽默起家,并靠葛优发家的冯小刚,姜文多了一丝霸气和果断;相比文艺为先格局宏大的张艺谋又多了一点秀气和细腻。所以我们很难讲姜文应该属于哪一类导演,他有点类似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的荒诞派艺术家,又时时表达着自己的无奈,又发出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哀嚎。
姜文通过饰演农民马大三已经可以看出他对这种矛盾的人物深刻的理解和诠释。面对突然塞进自己手里的两个鬼子,马大三身上既有中国作为人的怜悯和善良,又有对遭欺骗后的对日本人的仇恨和反抗。可以说还没有亲自做导演的姜文已经对自己的艺术风格有了想法。
后续姜文自导自演的《让子弹飞》即使为了商业效果做了妥协,但仍然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姜文在其中影射讽刺的社会现状的镜头应接不暇,值得思考的点直到今天还具有十足的话题性。我们可以看到姜文将众多文化元素糅合到一起并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表现效果,也足以看出姜文的功力。
姜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有着超强的演技,1985年他被陈家林看中出演了溥仪一角,之后和第一次当导演的张艺谋合作拍摄《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