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倭寇骚扰沿海、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1931年爆发的侵华战争。
关于甲午战争。日本侵华重大历史事件中有三件特别重大,与此相对应,日本侵华史研究中有三个大热点:甲午战争是第一件,甲午战争史研究是第一个。 甲午战争是远远超过侵台之役的一场大规模的日本侵华战争,有的历史学者把它与1937年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列为同一级别,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而将后者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的研究是比较有基础的,近20年来又取得明显进展,出版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论文从揭示日本在战前的侵华活动、战争准备,剖析战争的起因,到研究《马关条约》及其重要条款等等,涉及这一战争过程中许许多多的问题,如陆方、宋德玲的《甲午战前日本侵华活动与李鸿章》(《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傅玉能的《论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前日谍在华活动述论》(《晋阳学刊》1987年第4期)、郑瑞侠的《甲午战争前日本的舆论及情报准备》(《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金基凤的《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问题》(《世界历史》1981年第6期)、郭惠青的《试论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刘亚夫、赫崇旺的《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浅析》(《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5期)、南昌龙的《日本在发动甲午战争中的阴谋活动》(《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3 期)、丁名楠的《略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2期)、李文海、康沛竹的《甲午战争与日本间谍》(《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张浩的《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军事历史》1995年第3期)、韩行芳的《甲午旅顺大屠杀有关问题浅探》(《辽宁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孙克复的《旅顺大屠杀惨案新证》(《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关捷的《日军旅顺大屠杀新论》(《呼兰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崔王的《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潘家德的《试论中日<马关条约>赔款的影响》(《四川师院学报》1992年第5期)、张英莉的《甲午战后赔款与日本的“战后经营’,》(《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1 期)、戚其章的《甲午战争赔款问题考实》(《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赵福超、白陀碧的《福泽谕吉与甲午战争》(《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6 期)、王文英的《试论中日甲午战争对日本政治和国民意识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等等。1984年在威海举行的甲午战争90周年学术讨论会和1994年在同一地点举行的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都提出大量论文,会后分别结集为《甲午战争90周年纪念论文集》(戚其章主编,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和《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戚其章、王如绘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里面都有若干文章较多地论述日本的侵略。有的专门研究甲午战争史的学者出版过个人论集,主要有孙克复的《甲午中日战争史论集》(辽宁大学科研处1984年出版)、戚其章的《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及其姊妹篇《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重要的甲午战争史专著有孙克复、关捷著《甲午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甲午战争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二人主编的《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孙克复著《甲午中日战争外交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这4本书可以说构成一套辽宁学者编著的甲午战争全史。继此之后,山东的戚其章出版了《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及《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两者构成另一部甲午战争全史,这部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甲午战争成果的结晶,也代表了当前我国研究甲午战争史的整体水平。 甲午战争是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但谈这场战争决不能仅谈中日,还必须谈到朝鲜,朝鲜是甲午战争一个重要因素:战争是因朝鲜而起的,在朝鲜爆发的,然后又有一些激烈的战斗是在朝鲜土地上进行的,结束战争的条约第一款就是关于朝鲜,如此等等,可以说朝鲜是甲午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有一些论文阐述这方面的问题,如南昌龙的《甲午战争与朝鲜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4期)、张恒礼的《评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对朝政策》(《安徽史学》1993年第2 期)、张振鹍的《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此文收入《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一书时题目改为《甲午战争一一一场东亚地区性战争》)等。与此有关还出版了两本专著,即戴逸、杨东梁、华立著《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及王如绘著《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前者涉及面较宽,后者在主要利用中文资料的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个朝鲜因素,是一部颇见功力之作。朝鲜之所以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一个因素,根源于中国与朝鲜间长期存在的“宗藩关系”,这是一个应当研究的问题,但迄今对中国学者多少还是一个禁区,在各种论著中往往只能点到为止;倒是一位韩国留学生金在善的一篇硕士论文《甲午战争以前中朝宗藩关系和中朝日对朝鲜藩属问题的争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1期),简要而无所回避地研究了这个问题。 甲午战争的结局对中国、日本及整个远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了中日关系、欧美列强与中国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及其在中国、在远东的相互关系的新调整。有的学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日本调整了对华策略,丁名楠的《甲午战争到日俄战前日本对俄决战“国策”指导下的侵华策略》(《东岳论丛》 1981年第5期)论述了此时日本对清政府及清统治者的种种“亲善”及拉拢等活动。 关于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一员参加对中国的侵略的研究,有王魁喜的《义和团运动时期日本的侵华政策》(《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穆景元的《日俄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始末》(《锦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等等。 甲午战争后十年日本在我国领土上掀起了一场对俄国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相互争夺中国的土地和利权、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战争。战争以前,日本与俄国为争夺我国东北和朝鲜(所谓“满鲜问题”)发生尖锐矛盾;战争以后,日本大力巩固并发展在东三省南部的势力(所谓“满洲经营,,),并走向与俄国勾结以共同抵制美国。对这一段复杂变幻的国际关系中日本侵华的种种活动,学者们从多方面进行了考察、探索,如研究日俄战争前及战争中的情况的有关勋夏、万安中的《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董小川的《“满鲜互换主义”试析》(《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刘永祥的《试论日俄战争中日本对华谋略》(《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张志强的《日俄奉天会战对沈阳之劫掠述实》(《辽宁师院学报》1983年第5期)、马赫的《日俄战争及其争夺抚顺煤矿的真相》(《社会科学通讯》1983年第4期)。赵云鹏的《关于<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的若干问题》(《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4期)一文揭示日本在对俄战争胜利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东三省事宜条约》的情况及订约后日本的种种违约侵权行为。关于日本在东三省南部的侵略扩张,有王贵忠的《中日安奉铁路交涉》(《沈阳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 4期)、王永涛、李莉的《安奉铁路交涉始末》(《东北地方史研究》1987年第3期)、佟静的《略述中日安奉铁路纠纷之始末》(《社会科学辑刊》1994 年第4期)、高永一的《“间岛问题”的始末》(《延边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等。关于日本为巩固、发展在东三省南部的势力而发生的对美斗争、对俄勾结,有陶文钊的《日美在中国东北的争夺(1905-1910)》;(《世界历史》1996年第1期)、石楠的《美国与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余绳武的《关于第三次日俄密约》(《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王学良的(《1910年东北发生鼠疫时中美与日俄间的政治斗争》(《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等。 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顷刻间清王朝被推翻。这时,由日本在华浪人出面,在军部一些激进侵华分子的支持下策划“满蒙独立”,王树才《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首次尝试一一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4期)对这件事做了详细的探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得到“天赐良机”在中国推行大侵夺,由此出现了4年多日本在华势力的大膨胀。这期间的主要事件有:出兵山东,与德国交战(这是日俄战争10年后又一次在中国领土上发动的战争),夺取利权;提出“21条要求’,;以对华借款及订立军事协定以控制中国。这些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发表了许多论著,有周武、陈先春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史林》1992年第3期)、黄尊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山东的侵略》(《齐鲁学刊》1984年第3期)、》《1914年日军在山东的不法行为述论》(同上,1995年第6期)、《1914- 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非法贸易和走私活动》(同上,1994年第6期)、宋志勇的《1914-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军政殖民统治》(《抗日战争研究》 1998年第1期)、黄尊严、王涛的《日德胶澳之战与中日“行军区域”问题交涉》(《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米庆余的《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 的背景》(《历史教学》1982年第6期)、郎维成的《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二十一条要求》(《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6期)、崔丕的《也谈日本的大陆政策和“二十一条”要求》(《世界历史》1986年第3期)、龚炳南的《“二十一条”最后通碟的时限》(《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赵映林的《绝密的<二十一条>是谁泄露的》(《民国春秋》1993年第3期)、章伯锋的《西原借款”与日皖勾结》(《历史研究》1977年第6期)、裴长洪的《西原借款与寺内内阁的对华策略》(同上1982年第5期)、《西原借款与中国军阀的派系斗争》(《河北学刊》1983年第4期)、赵占伟的《论西原借款在日本对华侵略中的特殊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李永昌的《关于1918-21年中日“共同防敌”问题》(《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 年第2期)、张惠芝的《浅析<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出笼和实施》(《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等。一战期间日本侵华的许多活动都是通过同皖系军阀的勾结而实现的,日本与皖系军阀的关系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军阀勾结的典型。关于这个问题,章伯锋写过专文《皖系军阀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后来又发表专著《皖系军阀与日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对双方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论述。 关于“田中奏折”的真伪。随着日本学术界基本上否定田中奏折的存在,中国史学界有人就此展开了讨论。发表了一些文章,大多辑入《田中奏折探隐集》(刘建业、高殿芳主编,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书中还辑录了蔡智堪、王家祯以及台湾、日本学者的一些文章)。另外还有云章的《田中奏折确有其事》(《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沈予的《关于<田中奏折>若干问题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等。中国学者们大多肯定田中奏折的真实性。笔者对这个问题未做过专门研究,不敢妄评孰是孰非,但总觉得蔡智堪所说打入日本皇室书库抄录田中奏折的情节有点玄乎。也许这个问题要等皇室书库对外开放才能真正解决。 关于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及制造济南“五三”惨案,有查建瑜的《济南惨案史料辨正》(《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1期)、徐梁伯的《日本出兵山东的动因初探》(《江海学刊》1985年第6期)、李家振的《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人数浅见》(《东岳论丛》1985年第6期)、李家振、郭墨兰的《济南惨案述论》(《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等;专著有李家振的《济南‘渗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等。 “九一八”是日本侵华史上第二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中的第二个大热点。近20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此事件的文章之多难以统计,文章的内容从这次日本侵华事件的前因到后果,旁及有关人物的研究,几乎包罗无遗,如胡正邦的《论1931年日本对中国的军事进攻一一九一八事件的由来及其后果》(《思想战线》1983年第4期)、高二音的《“九·一八”事变发生论》(《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林和生的《略论“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山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杨小红的《论皇姑屯炸车案与“九·一八”事变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3期)、史桂芳的《“满蒙危机”论与九一八事变》(《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第4期)、包奕诚的《论日本经济危机与九一八事变》(《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董谦、林谷良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经济背景初探》(《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2期)、何华国的《浅析“九一八”事件的经济背景》(《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王玉平的《中村事件与“九·一八”事变》(《史学月刊》1983年第1期)、黄耀慧的《中村间谍案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史研究)1998年第3期》、任永祥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郎维成的《日本军部、内阁与“九一八”事变》(《世界历史》1985年第2期)、穆景元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锦州及辽西地区始末》(《锦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 1期)、尹正萍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罪加一等》(《军事史林》1995年第9期)、孔经纬、王连忠、孙建华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奉系官僚资本的侵掠》(《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曹必宏的《“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强掠东北海关述略》(《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4期)、王珊的《石原莞尔的侵华思想渊源》(《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6期)、赵东辉的《“石原构想”探析》(《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3期)、汪澎澜的《日本民间右翼团体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活动述要》(同上1997年第4期)等等。1991年的“‘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年出版)中辑录了大量有关“九·一八”日本侵华的文章。关于“九·一八”事变的专著,80年代有易显石、张德良、陈崇桥、李鸿钧著《“九·一八” 事变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刘庭华的《“九·一八”事变研究》(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1991年“九·一八”事变60 周年之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大型《“九·一八”事变丛书》(包括资料书),共六部,即林声主编的《“九·一八”事变图志》,马越山著《“九·一八”事变实录》,谭译主编的《“九·一八”抗战史》,顾明义、张德良、杨洪范、赵春阳主编的《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辽宁省档案馆编的《“九·一八”事变档案史料精编》,辽宁省档案馆及辽宁社会科学院编的《“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日本与中国东北一一满铁秘档选编》。同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有赵冬晖著《“九·一八”国难史》。另有郭大钧、张北根著《勿忘“九·一八”一一柳条湖事件前前后后》(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年出版。“毋忘国耻历史丛书”之一) 等。 与“九·一八”密切相关的是“一二八”。关于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的研究,有毕永正的《上海“一二八”事变起因新探》(《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7年第1期)、翁三新的《“一二八”事变的导火线一一日僧事件”真相》(《上海党史》1992年第1期)、陆伟的《日本在沪资产阶级与一二八事变》(《上海党史研究)1997年第4期)等。许多研究“九·一八”的论著都连带涉及对“一二八”的研究。 “九·一八”以后,日本对华侵略有两个发展:一是占领我国东北,组建伪满洲国;一是由关外向关内推进,阴谋分离华北。伪满洲国的存在实际上是日本对东北殖民统治的一种形式,正如同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的直接统治是另一种殖民统治形式。本文不拟具体介绍这两方面的研究情况,只想指出:已出版的有关伪满史专著中比较有分量的有两本,一是姜念东、伊文成、解学诗、吕元明、张辅麟合著《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1991年大连出版社修订本),一是解学诗著《伪满洲国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已编辑出版两本《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研究》(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年出版;第二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各收录有关论文30多篇。1996年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编委会创办了一个学术刊物《东北沦陷史研究》,其主要任务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东北的野蛮侵略和残酷的殖民统治,此刊物已出版多期,发表了不少有关研究成果并不断提供有关的学术信息。 日本由关外向关内的扩张,以1933年侵占热河、发动长城之战为始,逼订《塘沽协定》;进而以冀察为重点,策动华北“自治’,,订立所谓“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制造华北特殊化,等等。关于这一系列侵略活动的研究,有张雅丽的《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世界历史》 1988年第5期)、张洪祥的(《塘沽协定>与冀东匪祸》(《党史资料与研究》1992年第3-4期合刊)、刘国新的(《塘沽协定>与“华北自治运动”》(《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4期)、封汉章的《略论“华北自治运动”的起点》(《河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邵云瑞、李文荣的《关于“何梅协定”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3期)、熊宗仁的《“何梅协定”之辨析》(《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3期)、郑玉纯的《从 “华北五省自治”策划到“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始末》(《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5期)、封汉章的《试论日本“华北分治”策略的形成》(《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3期)、姚洪卓的《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分离活动》(《北京档案史料》1997年第3期)、刘国新的《七· 七事变前日本的“内蒙工作”及其失败》(《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单冠初的《日本帝国主义是策划侵绥事件的主凶》(《上海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前面提到的《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论文集中收录了若干篇有关此一时期日本侵华政策及活动的文章。关于这一时期的专著,有马仲廉的《“九·一八” 到“七·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出版),主要叙述抗击日本的侵略;张篷舟主编的《近五十年中国与日本(1932-1982年)》第一卷 (1932-1934年)、第二卷(1935-193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以大事记散述这6年间的日本侵华情况。 以“七·七”事变发端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日本侵华史上第三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的第三大热点但这方面研究情况的介绍不属本文的任务。 近代史上70多年间的日本对华侵略触及两国关系的各个领域,经济侵略与掠夺是一个重要方面。近2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相当的成果,约略概括有如杜询诚的《旧中国的中日合办企业》(《学术月刊》1982年第7期)、《日本在旧中国投资的几个特点》(同上1984年第7期)、朱婷的《论近代日本对华纺织资本输出》(《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5期)、郑会欣的《日本帝国主义对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的破坏》(《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黄明华的《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李秀石的《日本对我国东北经济侵略和掠夺政策的变迁及其实施》(《史林》 1986年第2期)、郑文云的《略论东北沦陷时期殖民地经济的特点》(《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刘万东的《1905-1945年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煤炭资源的掠夺》(《辽宁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傅波的《抚顺煤矿案中日交涉始末》(《抚顺社会科学》1986年第1-4期)、桑润生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张传杰、孙静丽的《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世界历史》 1996年第6期)、饶野的《20世纪上半叶日本对鸭绿江右岸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3期)、宋承荣、张庆山的《日本殖民渔业对旅大水产资源的独霸和掠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高乐才的《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试点”移民及其失败》(《东北师大学报》 1997年第6期)、张丽波的《简述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入侵》(《东北地方史研究)1992年第1期)、冯敏、蓝海的《试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求是学刊》1997年第1期)、邓鹏的《日本“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始末》(《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11期)、黄耀慧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内蒙古东部地区移民侵略一一以科右前旗哈拉黑乡为例》(《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4期)、邵会吉的《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东铁路”始末》(《历史教学》1988年第9期)、郭洪茂的《日本收买中东铁路浅析》(《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熊达云的《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经济扩张》(《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王同起的《“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华北的经济侵略》(《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姚洪卓的《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对天津纺织工业的兼并》(《历史教学)1982年第6期)、郑会欣的《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对华北走私问题初探》(《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丁则勤、王美秀的《论华北事变前后的冀东走私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张祖国的《三十年代中期日本在冀东地区的走私贸易》(《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苏智良的《日本在近代上海的经济侵略活动初探》(《上海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车维汉的《日本八蟠制铁所侵掠大冶铁矿述论》(《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等等。与大量的论文相比,日本经济侵华方面的专著太少了,杜询诚的《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一不中。 说到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们不能不想到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本应是一个经济机构,但它自1906年成立之日起其活动很快就超出铁路及经济的范围,它在日本侵华中作用太大了,自然成为学者们着力研究的对象。近20年来这方面的论文可举出阎伯纬的《历史上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述》(《历史教学》1981年第6期)、苏崇民的《满铁史概述》(《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庞慧茹、高雪松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3期)、张祖国的《满铁与日本对我国东北的资本输出》(《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尉常英的《略述“满铁抚顺附属地”的形成》(《抚顺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孙乃伟的《略述满铁奉天附属地的建立》(《东北沦陷史研究》1998年第1期)、张树纯的《“七七事变”前满铁对华北的侵略活动概述》(《天津档案史料》1997年第1期)、杨韶明的《满铁初期的调查机关及其活动概述》(《东北沦陷史研究》 1997年第4期)、祁建民的《满铁经济调查会:日本统治中国东北的“智囊”》(《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刘永祥的《满铁情报调查机构述论》(《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高乐才的《满铁调查课的性质及其侵华活动》(《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崔艳明的《满铁调查与日本全面侵华》(《河北学刊》1997年第6期)等。
关于师范专业学生求职信范文7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师范专业学生将带着新的期许,开启新一轮的求职,那么你知道关于师范专业学生求职信要怎么写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师范专业学生求职信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的名字叫__,我是毕业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师范类专业的一名准应届毕业生,看到贵学校正在招聘初中化学代课老师这一职位,于是我写了这封求职信,希望贵学校可以给我一次就职的机会。
我是一名理科生,高中的时候就很热爱化学这么课程,但是我又想当一名老师,去教育好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所以我选择了当一名化学老师,考入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化学师范类专业。大学的四年,我主要学习的课程跟化学和师范类的有关的课程,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涯很快乐,很充实。
对于学习,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作为一名老师要让同学们觉得这么课程很有趣,引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学习起来才会更开心,更认真。而化学这们课程确实是一名很有趣的课程,看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一杯透明的液体,滴一点东西下去,就可以令这杯透明的液体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而我对于化学的兴趣,就是从这一杯透明的液体开始的。因此,我想将来有机会,我想让我教育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这种奇妙,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好奇,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所应该做的。所以,恳求校长可以给一次这样的机会我,让我有机会投身到教育事业之中,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最后,感谢校长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了我的这封化学老师求职信,祝校长身体健康,工作越快,桃李满天下。
此致
敬礼!
求职者: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我是X师范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系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想到贵公司就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创事业辉煌。
在校深造期间,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会计等财务的有关理论;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d等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在数学系学生会社会实践与科创部任部长一职使我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贵公司的领导下,为会计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
此致
敬礼!
尊崇的贵校指导:
您好!
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求职信。扬帆远航,赖您西风助力!我是湖北师范学院__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行将面临失业的选择,我非常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四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先生活的磨炼,进校时天真、老练的我现已变得冷静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本人的事业成功,四年中我不时努力学习,不管是根底课,还是专业课,都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大学时期取得__年度院单项奖学金,英语到达国度四级程度,计算机过国度一级,并经过了全国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考试。同时在课余,我还留意不时扩展知识面,辅修了教员职业技艺(中学数学教育),纯熟掌握了从师的根本技艺。应用课余工夫自学了计算机的根本操作,熟习windows操作零碎,纯熟掌握office__办公软件,能纯熟运用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造课件,停止多媒体教学。
学习固然重要,但才能培育也必不可少。三年多来,为进步本人的授课才能,积聚教育经历,从大二开端,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应用课余工夫积极参与家教理论活动,为多名数学跛腿的初中和小学先生停止数学补习,使他们的数学成果都有较大水平的进步,我的任务也失掉了先生家长的一定和好评。为进一步积聚零碎的数学教育经历,我到武钢大冶铁矿一中停止了长达两个月的初中数学教育实习任务,在两个月的实习工夫,我积极向有经历的教师讨教,留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进步本身的业务程度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本人的教学作风做到知识性和兴趣性并举。经过本人不时的努力和教学理论,我已具有一名优秀教员素质,过硬的任务作风,扎实地教学根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顺应才能,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才能,使我对将来的教育任务充溢了决心和希冀。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如今的我已豪情满怀、决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求知识、毅力、汗水、时机的完满结合。异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求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贡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时机,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劳踏实的任务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失掉您的回音!
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资料。
此致
敬礼
求职人:__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致以良好的祝愿和最诚挚的问候。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来阅读我的求职信。能够与校相识,我感到无比荣幸!怀着对贵校的憧憬与向往,写下了这封求职信,向您自我介绍一番,希望贵公司能够接纳我。
本人,姓名:__X,男,19__年10月出生,籍贯:__省__县。
1991年7月毕业于南阳师院数学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河南省新野县实验高中任教至今,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具有计算机高级水平以及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 参加工作以来,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已10年有余,现已成为本校高三数学教师中的骨干。
本人具有较高的业务钻研能力,有多篇数学教研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同时,又具备较强的教法、学法研究意识,教学效果显著,历年高考中,本学科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县高考优胜奖和培优奖。另一方面,本人还具有丰富的班主任经验。
本人欲加盟一所尊师重教、开拓进取、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在那里,我的才能将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
祝您工作愉快!
求职人:__X
贵宾先生/女士:
你好!
本人为华南理工大学09届毕业生,将于__年七月毕业,并进入社会。愿以二十多年积淀的知识和锻炼的能力,奉献给贵单位,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贵公司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衷心希望贵单位能给我机会!
在校期间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口译,国际贸易等。在学校里,我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本人不但通过了英语6级,英语专业4级,更重要的是能用英语与人自由交流,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以及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
身为班干部,我积极组织各种班级活动,认真协助老师及其他班干部完成班级工作,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期间获得了院系老师及同学的.信任,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上学期间,我不仅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在“统一”公司做兼职辅导和宣传,在兼职工作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非常感谢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如果你需要更多信息,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您给我们这个面试的机会。
求职人:__
20__年__月__日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我的求职信,我将感到无比的荣幸!
我是__师范学院__专业__届的应届毕业生。我喜爱教师这份职业并为其投入了很高的精力和热情。 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与实践能使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
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基础与专业知识,课余时间积极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我还注意不断扩大知识面,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office20__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软件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利用暑假时间做过多次教师兼职工作。,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我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为进一步积累系统的教学教育经验,我于__年__月到__市初中进行了一个月的初中__教学实习工作,在此期间,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注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和期望。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我充分认识到,教师优秀的综合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对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希望通过这封求职信,能使您对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我愿意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贵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感谢您的查看,希望能有一次给您亲切交谈的机会。期待您的回复。
最后祝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__
20__年__月__日
各位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申请材料!
我是__师范大学__理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热爱教学这个职业,并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我渴望成为贵校的一名教职员工,真诚希望领导重视,感谢您的调查。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我充分认识到教师优秀的综合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主动寻求各方面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方面,我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完成了本专业的全部课程,使专业知识更加扎实;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实践来锻炼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实践经验造就了我稳健的工作作风,增强了我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服务精神,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
大学期间,我很努力,也有进步。20__~20__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普通话水平达到B级,通过四级、二级考试,获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
“自强不息”是我的动力,“勇攀高峰”是我的人生态度。我不想过安逸的生活,而是用学到的东西做一份事业。我愿意和你一起为学校事业建一座楼!如果你被录用了,你会努力工作,不负众望。我期待收到贵校的来信。
最后祝你们学校桃李满天下!
求职人:__
20__年__月__日
主要三次!1: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倭寇骚扰南方沿海,在万历年间还有日方政府军(之前都是无组织的倭寇)侵略朝鲜。中国支援朝鲜并使日军退兵!2: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1895年败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3:20世界30年代的抗日战争大家都清楚吧- -
1952年2月邹元爔到工学实验馆工作时,正是周仁等深入研究球墨铸铁之时,他们探索了加镁方法,研究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对球墨铸铁金相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铸件上的应用。此项成果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3年我国急需开发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建设包头钢铁公司。但该铁矿石中含有大量萤石和稀土元素,为世界所罕见。其高炉冶炼在世界炼铁史上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当时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周仁是中国科学院“两矿”(白云鄂博铁矿和大冶铁矿)领导小组组长,他知难而上,为冶金陶瓷研究所接下了白云鄂博铁矿石高炉冶炼的研究任务。他在所内进行了总动员,并迅速组织了会战组,同时任命邹元爔为研究该矿的技术总负责人。在周仁的组织引导和亲自参加下,邹元爔和徐元森等迅速建成了一座1立方米的试验小高炉,他们一方面进行实验室试验,同时也进行小高炉冶炼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氟在高炉冶炼中的行为,包括氟对高炉型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和氟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他们摸清了含氟炉渣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及其对不同耐火材料的侵蚀情况;阐明了氟从矿石和炉渣中挥发的机理及其对高炉钢结构的腐蚀情况;提出了白云鄂博矿的造渣制度和提高冶炼强度的方案;解决了氟对高炉钢结构和对高炉耐火砖衬的腐蚀问题。为苏联专家设计包钢炼铁高炉提供了可靠的关键技术资料和理论依据。特别是高炉耐火砖衬问题,苏联专家设计时原计划仅在高炉缸部分用炭砖,而周仁、邹元爔等的研究表明,高铝砖和铝镁砖等在高氟炉渣中都很快就被侵蚀,只有炭砖才能抗高氟炉渣的侵蚀,才改为从炉缸到炉身下部(风口带除外)全部改用炭砖,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大事故。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为了从含4%~5%稀土氧化物的包钢高炉渣中提取宝贵的稀土元素,邹元爔提出用硅铁还原法还原渣中稀土元素,制造稀土硅铁合金成功。当时称这种合金为“包钢第一号合金”。此法具有原料低廉和设备简单等优点,为我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回收稀土金属的工艺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因此获得1965年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并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表扬。1957年国家急于开发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其高炉冶炼也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徐元森和邹元爔等系统地研究了含钛高炉型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矿物组成,探明了含钛炉渣在高炉冶炼条件下变稠的机理,在1立方米小型试验炉上进行试验时,根据徐元森的建议,创造性地采用了特种吹炼风口,解决了高钛渣堵塞炉缸的技术关键,为攀枝花钢铁公司高炉设计和冶炼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和理论依据。该项工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同一时期内,邹元爔还领导了湿法冶金和炼钢等研究,如钴的提取、氧化铝的浸出、氧化钛和锰的提取等,成果出色,为我国多种矿产的综合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冶金物理化学中的“活度”概念是研究高温熔体实际反应的有力工具,它可理解为“有效的浓度”。邹元爔在1947年向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提交的博士论文《在液态铁和银之间某些元素的分配》中,利用液态铁和银互不相熔的特性,成功地测定和计算了铜、锰、硅和硫等元素在液态铁中的活度系数及其受铁中碳的影响,修正了炼钢过程中传统的脱硫机理,并为液态金属中元素活度的测定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一研究工作的成功,不仅使他雄踞全校毕业生之首,也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1952年起,邹元爔创建并领导了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冶金物理化学研究工作,完成了《氟对高炉炉渣粘度、熔化性及脱硫力的影响》等30多篇系列性的学术论文,分别刊登在《中国科学》、《金属学报》和《科学通报》等学术刊物上。这些论文内容广泛,涉及熔渣和金属中组分的活度、渣和金属间的平衡、火法和湿法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所完成的大量二元系、三元系冶金体系中组分活度和金属间化合物生成自由能的研究,为冶金物理化学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其中不少内容已被收入大学教科书和大百科全书。此外,在活度测量中,邹元爔打破了黑色冶金工作者常用铁作金属相的传统做法,采用某些有色金属相,然后借助变通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两组元活度系数之和或商来分别求得各组分的活度,从而成功地解决了国际上长期存在的坩埚材料选择和化学反应设计以及微量元素活度测定等难题。在邹元爔的领导下,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50~60年代的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水平,不仅在国内领先,而且在国际上也较有声誉。60年代开始,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邹元爔急国家之所急,不顾高龄,毅然转向纯金属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领域。他将冶金原理应用到高纯元素的提纯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他巧妙地利用冶金熔体间反应,以及沉淀精炼、分级结晶、萃取、升华、精馏和真空蒸馏等多种方法以提纯单质元素。在他领导下,镓、磷、砷等高纯元素的制备工艺在国内有关工厂推广,并分别得到1964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工业新产品三等奖。为了实现砷化镓、锑化铟、砷化铟和铟锑铋等Ⅲ-Ⅴ族化合物晶体的高纯度生长,邹元爔从分析晶体中剩余施主和受主的本质出发,提出并完成了常用的石英容器进行高温特殊处理的方法,从而大幅度降低石英中杂质钠和一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此方法在1983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外,在邹元爔指导下完成了石英舟涂膜新工艺,常压液封原位凝固生长不掺杂的半绝缘砷化镓单晶新方法,以及倾侧法液相外延生长高质量砷化镓薄膜等研究。这些工作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邹元爔发表的关于半导体物理化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共70多篇。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将冶金物理化学的原理延伸到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中;更重要的是,他将固体半导体材料缺陷和冶金熔体这两个看来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统一于化学这门基础学科之中,为物理化学的应用、发展和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开始,邹元爔从冶金学的角度提出了有关砷化镓质量的三个关键问题,即未知受主、结构缺陷和“迁移率刽子手”。1972年他总结了国内外不同方法生长的N型砷化镓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的数以百计的数据,从中归纳出剩余受主与剩余施主浓度之间的一个相关函数关系。据此他大胆地预言砷化镓材料中存在着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的受主缺陷种类,即所谓“未知受主”,它们影响着材料的补偿度。通过实验,他发现化学杂质钠就是常被忽视的未知受主之一。后来随着砷化镓纯度进一步提高,他又发现未知受主中除钠外,还存在着某些受主型结构缺陷(非杂质)。1974年,邹元爔根据砷化镓中一些缺陷间的反应,推测可能存在GaAsVGa和AsGaVGa两个能级位置不同的受主缺陷,它们相伴存在,并且浓度几乎相等。这个预言,在1975年被国外学者(朗)(Lang)和(劳根)(Logan)用当时新发明的深能级瞬态能谱仪的测试结果所证实。这两个受主缺陷命名为A和B陷阱。“迁移率刽子手”实质上是一种空间电荷散射中心,它对载流子的散射截面比普通电离杂质的几乎大2个数量级,严重影响了砷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在邹元爔领导下,对液相外延和气相外延砷化镓材料作了大量实验,揭示了它的微观结构是某种硅氧复合体。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半导体材料中缺陷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砷化镓器件的迅速发展,国际上不少理论学家和实验学家的注意力纷纷集中到砷化镓材料中所谓“EL2”的深施主能级的缺陷本性上。这种缺陷在不同方法生长的砷化镓材料中普遍存在,且具有许多异常性质,并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器件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70年代在结构缺陷研究的基础上,1981年邹元爔应用物理化学质量作用定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EL2缺陷可能为AsGaVAsVGa三元络合物。其后,各国科学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先后从不同侧面提出了EL2缺陷可能为孤立反位原子和其它二元、三元络合物等十多种看法。这些科学家大多采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邹元爔等不仅认真研究了所有这些结果,而且分析了各种变化条件下某些缺陷的相互消长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从而较全面地总结出EL2缺陷的有力判别标准,即“指纹特征”。以后又根据量子化学计算和电子顺磁共震实验等结果,应用物理化学相律原理,进一步提出了晶体中EL2缺陷的生成机理,低温光照下EL2缺陷出现亚稳态的机理以及“EL2族”现象的实质等,从而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EL2缺陷模型。邹元爔去世后,这一模型被国际学术界称为“邹氏模型”,认为它能详尽地解释EL2的几乎所有的电学和光学性质,并称赞邹元爔等所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是鉴别半导体材料中深能级点缺陷本性的十分有用手段。邹元爔的上述半导体物理化学方面的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明朝时期的倭寇骚扰沿海、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1931年爆发的侵华战争。
人类在从事探采金属和其他矿物原料过程中积累了有关矿产分布和性状的知识。各个有古代文明历史的民族都有关于矿产地和某些萌芽矿床成因概念的记载。中国利用铜、铁的历史都很早,夏商两代青铜器制作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春秋时期已能够用铁矿石炼铁。公元前2000多年成书的《山海经》记载有数十种矿物、岩石和矿石的600 多个产地,还把矿产分为金、玉、石、土 4类。《管子》中已有关于采矿中金属共生与分带的描述。古代利用的金属主要有铁、铜、锡、银、铅、金、汞等,全国各地发现过很多古矿硐及其他采矿遗迹,有些地方采掘已有相当的规模。唐宋以来史书中有矿产产量的记载。明代(14、15世纪之交)铁产量已达到2000万斤,这大致相当17世纪欧洲国家产业革命后,英国年产量的数字。在这个时期内,也有几种能反映当时有关矿产和矿床认识的著作。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广泛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在地学方面他发现记录了地磁偏角,也最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南宋的郑所南早在14世纪就提出关于地下活动的水沿岩石裂隙脉络流渗形成矿脉的推想,得到了现代科学史研究家的极高评价。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有160多种矿物岩石的产状和药用价值。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述了许多工业农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其中包括不少古代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寻找和采冶技术。但总的来说,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不受社会主流的重视,以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
在欧洲,古希腊哲学家中有不少人的著述谈到岩石矿物和矿石,关于这些自然界物质起源的认识成了后来地质学及矿床学思想的源头。中世纪,中欧一些古老的采矿业中心积累了有关矿床的知识,一位捷克人Agrico1a经过在这里考察,于1546年写成一本“金属矿床成因”的书,提出了矿床中的物质来源于地壳,地表水渗透到地下深处受热,溶解了岩石中的成矿物质,然后再沉淀在岩石裂隙中的认识,现在认为,出现在16世纪中叶的这一认识可以看作是近代矿床学的萌芽。到17世纪,哲学家笛卡儿提出了与此不同的认识,认为矿床是来源于地球深部,炽热物质通过贯入作用或溶液携带进入已冷却了的地壳岩石裂隙中沉淀而形成的。到18世纪,上面两种不同的观点,发展起来的“水成论”和“火成论”之间的激烈论战达到了高潮。水成论的代表是德国的维尔纳,认为所有岩石和矿床都是大洋水中沉淀形成的,大洋水中溶解有形成岩石和矿床的所有物质,当它们沿岩石裂隙渗透时,就在其中沉淀出矿石。火成论的代表是英国人赫屯,他认为矿石只能由深处上升的火成的熔融物质充填在地壳裂隙中形成。随着大量事实材料积累,表明矿床既有与深处岩浆作用有关的,也有与地球外部的地质作用有关的,这种争论自然就缓和下来。19世纪是欧洲国家工业化后自然科学包括地质学发展的重要时期。19世纪以来的科学由于有了更为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从而能够更多地揭示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矿床学来看,这一时期重要的发展和成就集中表现在岩浆分异和热液成矿理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包括 , Cotta,等欧洲矿床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都作出过贡献。19世纪末期,岩浆热液理论也为大多数北美矿床学家所接受,他们中间的Emmons,Lindgren,Bateman等,还在岩浆热液矿床的一些重要方面的研究中有所发展。应该提到同一时期内也仍然有 berger致力于侧分泌成矿理论研究。并得到等的支持。则提出在地壳中可能存在一个外层溶液区(侧分泌成矿)和一个深壳区(上升热液成矿),并肯定后一种是主要的。因此可以说,现代矿床学理论基础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所奠定的。这显然和两方面的条件有关,首先是产业革命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对矿产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对矿床的调查研究和开发程度,也积累了大量的矿床地质资料。同一时期,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取得了很多新成就,在18世纪首先在欧洲出现的地质学各有关学科也迅速发展,都为矿床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现代矿床学形成的标志是:
(1)结束了水成论、火成论的论战,肯定了矿床非单一成因,不能企图用任何一种成因来解释所有矿床,提出了一个有广泛影响的(1933)的矿床成因分类,这是一个包括了内生外生成因矿床,考虑了矿床形成的不同方式、不同形成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矿床大系统。
(2)肯定了金属矿床与岩浆岩有成因关系,认为岩浆结晶分异到后期分异出含矿气液相物质在地壳中活动形成了矿床,而金属矿床可看作是岩浆演化的一个相,这种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得到了普遍接受,并在 20世纪前50年占统治地位,其影响达半个世纪之久。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矿床成因理论方面形成了若干个各有特色的科学学派。弗·衣·斯米尔诺夫认为美国学派重视地质构造对矿床形成和富集的控制,并致力于用大量实验和计算资料力求恢复矿床形成的自然物理-化学条件。德国学派着重对形成矿床的矿物学、地球化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各种成矿环境条件下矿物共生系列。前苏联矿床学派的优势是全面研究矿床形成作用与地质介质的自然联系,发展了矿石建造和成矿建造的概念,开创了褶皱带成矿规律研究。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以后,除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在有关地球结构、岩浆起源、区域构造发展演化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到充实和深化外,并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证明了金属成矿物质除由岩浆从深部带出来外,在广阔的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环境中也有使金属发生迁移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层控矿床成矿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讨论。这一时期矿床成因理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以下的地球科学重要进展有关: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矿床地球化学迅速得到发展,特别是同位素地质学被广泛应用到矿床研究中,使矿床中金属的来源迁移富集条件以及成矿年代的研究变得更为实际和深入。同时,其他新的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矿物微区成分的研究中获得了许多新的知识和信息。
(2)在这个期间,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研究了现在正在进行中的成矿作用,196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顿发现上升热液。1964~1965年发现红海海底热水和含金属沉积物。1971~1978年以来,在东太平洋中隆很多地方发现含金属热水喷出口。随后,载人潜艇到海底观察了热水喷出口及其附近的含金属热水沉积物。
(3)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为研究矿床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动力学开辟了新的方向。大量资料表明,成矿作用与地球演化存在因果关系,对造山带盆地和大陆地质先后开展了相关研究。
20世纪最后20~30年,世界范围内的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均取得了重要发展,其中包括新类型矿床的发现、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和研究、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成矿模式的成功应用、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研究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应用等。
中国近代地矿事业发展也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19世纪以来,近代地质学传入中国,当时有识之士把兴办地矿事业看作是社会发展、民族独立的需要。首先致力于出版译著、兴办学堂。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开始在政府机构实业部中设矿物司地质科,后迁北京改为地质调查所和研究所,所长章鸿钊先生领导下培养了第一批地质人才。1916年十几名毕业生分赴河北、山东开展地质填图,并对龙烟、鄂城、井陉、大同等铁矿和煤矿进行了调查,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进行地质工作的开端。此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相继开设地质系。河南、湖南、两广、江西、四川等省相继成立地质调查所。几十年中,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基础理论和矿产地质工作方面,都作了许多开创或奠基性的工作。例如,长江中下游铁矿志、赣南钨矿志、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研究报告等不少成果,就是刊载在这些调查所出版的《地质汇报》、《地质专报》中。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现或作过初步工作的一些矿床,如白云鄂博铁矿、攀枝花铁矿、贵州铝矿、云南磷矿、大冶等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白银厂铜矿、东川铜矿、湖南铅锌矿等后来都成为我国第一批矿产勘探基地。孙建初等在玉门油矿的工作也使这里成为中国自己最早发现的油田。但总的来看在经费不足、装备落后的限制下,像矿产勘查及研究这样需要较大投入的工作和研究领域未能得到如其他基础地质学科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执行了地质工作大发展大转变的方针。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了各级地质机构,迅速扩大了地质队伍。在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勘探部署,保证了一批新建企业所必需的矿产储量。随着包括鞍山、包头、大冶等钢铁基地,大同、开滦、抚顺等重要煤田以及东川、白银厂、铜官山、桃林、水口山等有色金属矿山,个旧锡矿、赣南钨矿、昆阳磷矿等重要矿产地勘探任务的完成又及时地提出加强对缺乏资源和分布不平衡资源的普查工作。在此后的两三年中,包括铬、钒、铍、钼、钛、金、石膏、重晶石等几十个矿产地被发现。在西北、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石油普查也发现了大量的储油构造及油气显示。此外,还组织专门机构开展了铀矿的普查。随着矿床普查勘查工作的开展,矿床地质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如程裕淇等关于鞍山式铁矿,郭文魁、郭宗山等关于铜官山铜矿,宋叔和等关于白银厂铜矿,黄懿、裴荣富等关于大冶铁矿,叶连俊等关于中国锰矿等论文先后发表。在1957年的全国第一届矿床会议上,对中国铁、铜、钨、锡、钼、铅锌、金、铬、镍、磷、硫、煤、石油等矿产勘查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在国内研究工作中仍居主导地位。代表性的有徐克勤等对华南属于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及各自的成矿专属性的认识,郭文魁对中国主要内生金属矿产成矿条件和基本特征的总结。同一时期内也有孟宪民对同生论的倡导,并围绕长江中下游、云南东川等地矿床的同生成因展开了讨论。
1958~1965年间,又有许多新矿产地发现,如金川镍矿和大庆油田的发现引起世人的瞩目。还有甘南铀矿、狼山铜铅锌矿、德兴铜矿、金顶铅锌矿等矿产地的勘查也取得了进展。西藏、内蒙古、甘肃、新疆铬矿找矿工作得到加强。山东、贵州先后找到原生金刚石矿床。1975年,河北任丘发现了特殊的油气藏类型,黄海、东海、南海发现含油盆地。70年代中期,还加强了黄金矿床地质工作,在许多省区找到金矿,发现新类型金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矿成因类型和金矿集中区的概念。
1977年以来,地矿工作在调整中发展。重点是开展了成矿区划研究和进行了资源总量预测。先后完成了铁、锰、铬、铜、铅锌、铝、镍、锡、钼、锑、金、铂、铀、磷、硫、钾盐、金刚石等重要矿产的区划远景的研究工作。在后面一轮的固体矿产普查中划分出29个重点片,经过工作在鄂尔多斯、内蒙古、新疆准噶尔和哈密地区、豫陕边境小秦岭、湘南粤北、湘黔边境及三江等成矿远景区都发现了一批值得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这一时期内,矿床研究的方法手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先后引进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穆斯堡尔谱、核磁共振谱等测试设备。完善了钾-氩、铷-锶、铀-铅、钐-钕、碳等同位素年代方法测定之后,又发展了氢、氧、碳、硫、铅、锶等稳定同位素方法。地质实验测试新技术的应用和地质研究新领域的开拓,使这一时期内矿床类型和矿床理论研究都有了新的进步。
20世纪70年代,不少国家出现了火山成矿作用研究的热潮。我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江中下游陆相火山岩中矿床的研究工作中,陈毓川等提出了玢岩铁矿的综合成矿模式。层控矿床研究也受到了普遍的持续的关注,在南岭、秦岭、华北、川黔、甘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开展了研究。1982年以来连续三届全国矿床会议中交流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涂光炽主持出版了《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在区域成矿研究方面,从程裕淇等(1973)首先提出铁矿成矿系列开始,随后又综合研究建立了包括各种成因矿床的3大类21个成矿系列。这项工作在后来的成矿区带研究(陈毓川等,1998)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关于成矿区划研究方面,郭文魁(1987)首先根据中国内生金属矿床的区域分布提出了中国境内存在泛西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和古亚洲成矿域三大成矿域的看法。陈国达在根据中国地质和成矿特征提出地洼成矿观点之后,更进一步发展为“壳体演化递进成矿”的假说。此外,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矿床研究整体水平的成果还有陈毓川(1993)、裴荣富(1995)对中国矿床成矿模式的总结,涂光炽等(2000)中国超大型矿床研究成果等。总的来看,正如郭文魁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我国矿床理论研究水平几十年来有了迅速提高,基本上能从追踪国际研究方向,并不断加深对中国区域矿床特色的认识,而发展到目前大体能与国际发展同步。这一时期内,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等,我们的矿床研究成果在国际交流中已日益受到重视。在新世纪里中国矿床学研究必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吴凤鸣
(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顾问)
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地质调查
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最早应首推明代地学家徐宏祖 ( 1587 ~ 1641) 以惊人的毅力,主要靠步行,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属湘、桂、黔、滇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特别是对岩溶( 喀斯特) 地貌、温泉等做了系统调查研究,撰成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徐霞客游记》,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并为我国岩洞学奠定了基础,被世界学坛誉为喀斯特学、岩洞学重要文献;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并为我国岩洞学奠定了基础。
二、外国地质学家来华的考察及其报告的借鉴
运用近代地学方法在中国进行地质考察,发端于外国人,1840 年鸦片战争后,各列强纷纷派地学人员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华进行地质考察,其中影响最大的,有:
( 1) 英国金斯米尔 ( 1837 ~1910) ,1861 年来华,曾到过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等地,懂矿物学和汉学,1868 年在南京、镇江考察; 1887 年应山东巡抚的聘请,做过大运河北段的测量工作,因而对我国黄土做过调查与研究,力主水成说,反对风成说。回国后,于 1888 年 12 月 23 日在伦敦地质学会作过 “中国之地质”专题报告,有一定影响。
( 2) 法国植物学家戴维 ( 1826 ~ 1900) ,于 1862 年来华,主要旅行于内地,到过西藏东部以及蒙古地区,采集了大量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全部赠送给巴黎博物馆,发表过 《中国的旅行》及 《蒙古的旅行》。
( 3) 英国达维德 ( David,J. P. Armand,1826 ~ 1900) ,1926 年来华,主要活动地区是西藏东部和蒙古地区,采集大量动植物化石标本,其中有一些是新种新属,有一定研究价值,全部赠与博物馆收藏,著有 《中国之行》( 1866 ~1897) 和 《蒙古之行》;
( 4) 美国的地质学家庞培利 ( 1837 ~ 1923) ,1863 年来华,1865 年返美,1866 年发表在华的地质考察报告 《1863 ~1865 年在中国内蒙古与日本之地质研究》; 在考察中,他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山脉走向呈 NNE—SSW,从山体结构上看,这是一种极独特的现象,他从 “黄陵背斜”概念得到启发,把这个构造线命名为震旦线,也称为 “震旦上升系”,创用了中国地质构造学上一个专用术语,影响深远 ( 详见吴凤鸣 《1840 ~1911 年外国地质学家在中国的调查与研究》; 《1911 ~1949 年来华的外国地质学家》, 《中国科技史料》,第 13 卷,第 2 期,1992; 及第 11 卷,第 3 期,1990 年) 。
( 5) 德国的李希霍芬 ( 1833 ~ 1905) ,他 1868 年再次来华,精心设计了 7 条考察路线遍及我国 18 个省 ( 区) ,从 1872 年回国,到 1882 年,共出版 5 卷集 《中国》,是一部我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宏著,另有两卷图册。他把 “震旦”一词引入中国地层系统,建立了 “震旦系”,“五台系”对中国古老地层研究,影响深远 ( 参见吴凤鸣: 《一个德国人笔下的中国地质》,《地质勘查导报》,2005 年 10 月 11 日) 。
( 6) 美国地质学家维理士 ( 1857 ~ 1949) ,1903 ~ 1904 年在华进行地质考察,于1907 ~ 1913 年发表 《在中国的研究》 两卷三册,对中国构造地质学以及地层划分,影响深远。
( 7) 奥匈帝国时代的地质学家洛川,1877 ~ 1880 年在华进行地质考察,1893 ~ 1899年发表 《施欣尼亚洲东部科学考察报告》,共三卷 ( 参见吴凤鸣: 《中国早期地质学史研究的特点》,《第 7 届国际科学史会议论文集》,2006 年) 。
( 8) 俄国地理学家、苏联地质学家奥布鲁契夫 ( 1863 ~ 1956) ,从 1892 年开始曾 4次来华,对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地质研究颇有影响,发表有 《从恰克图到伊宁》、 《祁连山山脉概要》、《中亚,中国北部及中国祁连山》等 ( 参见吴凤鸣: 《苏联著名地质学家奥布鲁契夫院士》,《科学通报》,1956 年,第 7 期) 。
( 9) 瑞典地理、地质学家斯文·赫定 ( 1865 ~ 1952) ,从 1885 ~ 1930 年曾 5 次来华进行地理地质考察,其中主持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遍及我国西北西藏、新疆地区,发表有 《穿过亚洲》( 1893 ~1897) 、《西藏》( 1898) 、《横越喜马拉雅山,在西藏的发现和探险》( 1909) 两卷集,《探险家的自传》( 1925) ,《越过戈壁沙漠》( 1931) ,《丝绸之路》( 1938) ; 1901 年偶然机会,发现了沉睡已久的楼兰古城遗址,挖掘出汉魏晋木简残片、钱币、东方丝绸残片、西方毛织物残片、中亚希腊化的艺术风格的木雕残片等 ( 参见吴凤鸣: 《创业·开拓·贡献》,《中国矿业报》,2007 年 2 月 1 日) 。
( 10) 德国地理学家斯坦因 ( 1862 ~ 1943) ,于 1900、1906 年来西北进行考察,1912年发表 《中亚及中国西部探险记》,《沙埋和田废墟记》。
( 11) 日本人有小川琢治、横山又次郎、小藤文次郎,其中有
1) 石井八万次郎,三次来华在沿长江、汉水进行地质考察
第一次 于 1912 年,在大冶、宜昌、三峡地区;
第二次 于 1913 ~1914 年在汉口、岳州、长沙以及资江流域;
第三次 于 1915 年在应城、鄂皖边界地区;
1910 年发表考察报告 《楚蜀之山形地质说》。
2) 野田势次郎于 1912 年来华,是以东京地学协会名义,主要在华南地区进行地质考察,考察报告于 1917 年发表,题目是 《支那地学调查报告》共两卷,主要内容包括: 三峡地区和湖北东南部 ( 大冶、阳新地区) 两大地层系统; 对调查区域火成岩划分为花岗岩、花岗斑岩两大类; 把湖北划分为 5 个构造区,即鄂北区、宜昌区、鄂西区、鄂中区和鄂东区,分别阐述各区的地质构造特征。1920 年编制成 《南支那地质图》。
( 12) 另外,相继还有 10 个 “科学考察团”组团集体来华进行地质矿产考察。
1) 1866 ~ 1868 年法国儒伯尔特越南考察团,进入中国;
2) 1877 ~ 1880 年匈牙利施欣尼科学考察团;
3) 1892 年俄国波塔林率领的 “蒙古和中国考察团”;
4) 1893 年罗勃罗夫斯基 “中亚考察队”;
5) 1895 年法国组织 “中国经济考察团”;
6) 1899 年俄国普热瓦尔斯基中亚科学考察团;
7) 1899 ~ 1901 年蒙古 - 西藏考察团;
8) 1900 年中亚和中国西部考察队 ( 斯坦因) ;
9) 1921 ~ 1935 年 美 国 自 然 历 史 博 物 馆 中 亚 考 察 团 ( Conteral Asiatie Epedetion ofAmerrican Musem Nature History) ,由于条约不平等,遭到中国学界的反对,仅在蒙古地区进行考察;
10) 1923 ~ 1935 年中瑞联合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 ( The Sino-Swedish Expedition) ,瑞方团长为斯文·赫定 ( A. Sven Hedin,1865 ~1952) ,中方团长是袁复礼院士,考察成果,在瑞典出版 “Report Sino-Rwedish Expedition”,在 80 年代就出版 50 余卷,关于考察团成就已有专题研究。
( 13) 几所重点大学聘请来华的地质学家:
1) 北京大学于 1917 ~ 1918 年聘请美国地质学家亚当斯 ( G. Adams) 讲授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等,1917 年捐赠簿装书 160 卷,纸装书 200 卷,1920 年又增历史文学方面书 1045 卷; 1920 年聘请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 ( A. W . Grabao,1870 ~1946) 担任系主任,讲授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古生物学人才;
2) 北洋大学聘请美籍德瑞克 ( N. E. Druke) 除教学外,还在 《地学杂志》 上发表《论地质学之构成与地表之变动》;
3) 1935 年中央大学聘请匈牙利地质学家贝克 ( H. Backes) ,担任大的构造学和沉积学教授,并去四川进行地质考察;
4) 山西大学 聘请 瑞 典 纽 鲁 姆 ( E. T. Nystrom ) , 东 南大学 聘请 瑞 士 学 者 巴 勒 加( A. Parejas) ,广州大学聘请耶克尔 ( O. Jacke) 等。
有关外国人来华进行地质考察,笔者已在 1990 年 《中国科技史料》有专文发表,这里就不再重述。
三、我国学者开创中国地质调查工作
我国地质事业虽说起步较晚,但是,开创地质事业的我国地质学家,却都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名牌大学著名地质学家培训的,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地质实践经验,“名师出高徒”,因而他们为早期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1) 清代末,最早留学美国的邝荣光 ( 1863 ~ 1965) 1872 年赴美,在拉法叶学院学习地质矿业,1881 年召回,回国后,在开平煤矿、林城煤矿总工程师,招远、宁海金矿等会办,山西同宝煤矿公司总经理,直隶省矿政调查局总勘矿师,最早在河北省境内,进行过地质调查,取得可喜的成果。于 1910 年在中国地学会主编的 《地学杂志》上发表《直隶地质图》( 1∶ 250 万) ,《直隶矿产图》,《直隶石层古迹》,是我国第一张古生物图版( 参见吴凤鸣: 《中国古生物、地层研究早期史料》,《地层》杂志,1985 年,第 1 期) 。
( 2) 吴仰曾 ( 1862 ~ 1939) 伦敦皇家矿冶学院毕业,他本也是于 1881 年被召回的120 位幼童之一,1886 年被李鸿章重新派往英国,1895 年毕业回国,是这批留学生中唯一完成学业的幸运者,回国后,曾在开平煤矿、热河银矿,1895 年派往南京附近煤矿、铜矿进行地质工作,1897 年又被派往浙江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在奉命于湖北勘查大冶银矿时,力求采用先进新技术,提出: 依线道形势开深 30 丈以下,必有银矿可采,取得良好成效,提倡用西法冶炼,即用始化炼银法,提高了效力。
他在以上矿区历任总工程师、矿物局局长等要职,显示出他已具有现代地质冶炼理论知识,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其他还有邝炳光 ( 1863 ~ ?) ,等等。
( 3) 鲁迅、顾琅 1898 ~1809 年在南京路矿学堂学习地质时,曾在附近煤矿进行实习过,搜集一些五颜六色的岩石和矿物,保存在鲁迅博物馆 ( 参见吴凤鸣: 《介绍鲁迅的三篇地质学论著》,《地质学史论丛 ( 一) 》,1986 年及 《关于顾琅及其地质矿产著作评述》,《中国科技史料》,1984 年,第 4 期) 。
( 4) 我国地质事业创建人之一章鸿钊 ( 1877 ~1951) 于 1909 年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科大学地质科学习,授业于知名的小藤文次郎和横山又次郎。1910 年为撰写毕业论文,利用假期搜集资料,在杭州富阳、临安、于潜、天目山一带进行地质考察与研究,撰成毕业论文 《浙江杭属一带地质》,原文为英文手抄本,现存东京理科大学,全文 145页,附有地形图、岩石显微照片、古生物图版,其中地层剖面图和构造剖面,线条精细准确,主题明显,十分自然美观。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院士存有复制本,并高度评价说: “可作为我国早期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的范本”( 参见吴凤鸣: 《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章鸿钊》,《中国科技史料》,第 15 卷,第 1 期; 《章鸿钊传》,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第 3 卷,1994 年) 。
( 5) 我国地质事业创建人之一、“多维”学者丁文江 ( 1887 ~ 1936) ,1906 年考入英国剑桥大学,1908 年转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地质学 ( 主科) ,1911 年毕业返国,在海防登陆,乘滇越路火车入云南到昆明,取道滇黔湘驿道,过马龙、沾益、平彝,入贵州境,经过亦资孔、毛儿河、郎岱、安顺,到达贵阳。从贵阳经龙里、贵定、清平、黄平、施秉、抵镇远。沿途用指南针测草图,用气压表测高程,进行了他第一次边远地区的地质考察,获得岩石标本、图片以及化石标本等。
1913 年他主持中国第一个培训地质人才的学校———地质研究所时,特别重视野外实习,倡议每周必去野外实习一次,作为必修课,由当时教员章鸿钊、翁文灏、丁文江等带领对北京西山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地质考察,在教员指导下,集体测得 1∶ 10 万份地质图,并撰成著名的 《北京西山地质志》,成为早期北京第一部区域地质志。
同年,他与德国人梭尔格 ( F. Solger ) 、王锡宾赴太行山地区及沿正太路进行地质考察,沿途填绘地质图,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工作,后来编写成 《正太铁路沿线地质矿产报告》。
1914 年,经农商部批准再去云南东部作地质考察,以一年的时间,遍及滇东、滇北各地,重点调查了个旧的锡矿和东川的铜矿。测得 《个旧县地质图》、 《个旧附近地质总图》、《个旧锡矿区地质概要图》; 发表 《云南东川铜矿》专文,撰成 《改良东川矿政意见书》; 两渡金沙江,调查研究了四川会宁、会理一带的地质矿产。众所周知,滇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十分艰苦,每天 “以管窥天,以锥指地”,采集了大量化石和标本,绘制各类地图。同时,对西南地区地层也做了深入研究,认为云南曲靖的妙高山层,是我国当时能称得上志留系的唯一地层,此行成果纠正了法国戴普拉德错误论断,为建立滇东地层系统奠定了基础。1922 年向第 13 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交了 《滇东的构造地质学》论文,文中列举出龙爪山脉、扬子弧之红色高原、鲁南山脉、扬子江之变质杂岩、东川侵蚀平原、牛栏江之褶皱山脉、宣威高原、东经 104°以东之交界山脉、罗平高原等 9 个构造单位,均论其构造特点。
1928 年,受铁道部之委托和广西政府的邀请踏勘川广铁路线,探查广西矿产,其范围甚广,包括中部和北部,重点考察南丹河池锡矿及迁江一带煤田,特注重地质构造和地层系统的调查与研究。他主编的 《徐霞客游记》出版及其实际考察,被誉为 20 世纪的徐霞客。
1929 年,有地质调查所组织力量,再度进行西南地区的地质考察,由丁文江任总指挥,力量强劲,其中有黄汲清、赵亚曾、李春昱、曾世英、谭锡畴、王曰伦等。
考察人员从北京出发到重庆,经桐梓至遵义西行,再往东至贵阳,经都匀、独山,入广西南丹,经平丹返贵阳。这次地质考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他三次边陲考察的最后一次,更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地质考察。
就在这次考察途中,年轻地质学家赵亚曾 ( 1898 ~1929) 于 1929 年 11 月 15 日在昭通县佛德盛客栈,不幸遇匪殉难,他深感悲痛,见 《挽赵予仁》七律四首:
“三十书成已等身,
赵生才调更无伦。
如何燕市千斤骨,
化作天南万里尘”。
这次考察的目的、内容和成果,在 1929 年 8 月 3 日给胡适信中有所阐述,信中说:“我这次到西南去,抱了几个志愿。第一是把广西和云南的工作连接上———我去年在广西,颇有重要发现,……这种发现,把从前在云南的观察也证明了一大部分。把各种问题完全解决,非到两省交界的贵州去不可,钦渝铁道是打通川粤交通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解决西南经济问题的唯一方法。……我认为唯一的路是在贵州。……铁路只上一半的高山,大定、黔西有有价值的煤田,……乘此把钦渝路线根本解决了,把西南的交通和经济做一个具体方案……”( 参见吴凤鸣: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地学先驱》,《中国矿业报》,2000 年6 月3 日) 。
( 关于丁文江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一场 “科学与玄学”论战,作为科学派主将的事迹,笔者另有专文发表) 。
1913 ~ 1916 年地质研究所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野外的地质考察,由老师带领下,3年中 21 ~22 位学员,分别走遍了大江南北,进行了地质考察,获得大量地质资料,1916年,在大量考察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基础上,由章鸿钊、翁文灏两位老师主编成 《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于1916 年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地质学家进行地质调查的成果,第一本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凸显出我国地质事业开创时期的水平。
全书共 6 章:
第一章 运用图表反映考察与研究的范围;
第二章 地层系统: 从太古界 ( 宇) 、元古界 ( 宇) ,寒武纪,到第三纪 ( 古、新近纪) 、第四纪;
第三章 火成岩,论述各类火成岩及其时代;
第四章 构造,主要以煤田构造为主;
第五章 矿产,以煤和铁矿为主,在结论中特别论及金属成矿理论,凸显出主编者的高水平;
第六章 结论,南北地层概述,各时代地史变迁,中国矿产与地质的关系。
文前附有两位主编的序言,阐述了学员们 3 年间勤奋学习和艰苦的野外实习的历程;《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是由 90 余份各地地质调查报告选编而成,是全体师生 3 年间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晶。
参与地质实习的学员有: 王竹泉、谢家荣、叶良辅、谭锡畴、李学清、周赞衡、朱庭祜、李捷、徐韦曼、徐渊摩、刘季辰、卢祖荫、赵志新、仝步瀛、唐在勤、马秉驿、刘世才、赵汝钧。其中有 11 ~13 人分配到地质调查所,从而充实了调查所的力量,调查所才得以有计划地开展了全国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到新中国成立的 1949 年,33 ~36 年间,我国地质调查事业,取得了令人称赞的丰硕成果 ( 详见吴凤鸣: 《我国地质学家第一部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地质勘查导报》,2007 年 4 月 5 日) 。
1996 年为庆祝她成立 80 周年,出版了 《地质调查所 ( 1916 ~ 1950) 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贡献》,这是一部权威性的论著,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创业精神。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在“自强”、“求富”口号下推行的以举办近代军用及民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涉及外交、军事、经济、文教等领域。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上册讲述洋务运动一节时,指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笔者认为以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作为判定洋务运动失败的惟一标准,未免过于主观臆断和简单化,是难以折服人的。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基本上是史学界和教学界的共识。那么,此定论的依据何在呢?一、甲午中日战争在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的直接代价包括签订《马关条约》和支付赎辽费。《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并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即正式承认各国资本在华直接投资的合法权利(因为列强均拥有“利益均沾”的特权)。此规定的实施直接造成了民用洋务企业的纷纷丧失:战后,由于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非但无力继续大规模地建设洋务企业,而且对民用企业实行“丢盔弃甲”的政策。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将民用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主要是甩卖给了国内的官僚、地主和商人。如将投资达580多万两白银的汉阳铁厂以3万两给了道员陈明远。再如开平煤矿改由目不识丁的醇王府侍役张翼承办。在被甩卖的企业中,一些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加上获得合法地位的列强在华资本用“中外合资”、贷款等方式对其诱骗,从而被列强控制或直接沦落为列强在华资本。如大冶铁矿1903年被日本用贷款的方式攫取了对该矿的控制权。当时最大的采煤企业开平矿务局于1900年被英国资本用“中外合资”的方式骗占而去。其余的一般转化成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用洋务企业是洋务运动“求富”的物质基础和核心。它们的纷纷丧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战后,不甘腐朽的清政府一面对民用企业实行大甩卖,一面又进行新的“求富”活动。不过,这时的“求富”活动主要局限在开办银行一事。1897年5月至年底,清政府在上海、北京、天津、汉口、广州等地开办了通商银行。此时创立的银行并非作为推动军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杠杆而存在,其主要职能而是“集民间之资以代洋债”。由于战后的“求富”活动不但因规模大不如前而谈不上是一场运动了,而且已失去了往日内涵积极的一面,因此说战后“求富”活动大大萎缩了。甲午战后,民用洋务企业的纷纷丧失和清政府“求富”活动的大大萎缩,表明甲午中日战争从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二、甲午中日战争从军事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新式军队和军用设施(包括军用企业和防御工事),是“自强”的物质基础和重心。其中军事设施是服务于军队建设的,新军乃“自强”的核心所在。北洋海陆军是新军中的精华,它是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数十年来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在“购备西洋精利军器为第一要著”的建军原则下建立起来的,是当时全中国第一支“劲旅”。就海军(指北洋舰队)方面讲,拥有较多的新式铁舰、快船和蚊船,军容之盛,远非南洋和福建海军所能比拟;就陆军(指直隶淮军练勇)来讲,拥有精兵约21000人。无论在训练上还是在装备上都是为各省驻防兵、绿营兵,甚至湘军所望尘莫及的。在甲午战争中,该“劲旅”在李鸿章妥协退让政策的束缚下,遭至覆亡的命运:从陆军方面看,自1894年7月牙山溃败始,从朝鲜战场到国内战场,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从海军方面看,北洋舰队在1894年7至9月的牙山口外和大东沟两役中始受一创。后至1895年2月在威海卫之战中,先遭重创,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被迫服毒自杀,一些卖国官兵乘机降日,将残余军舰11艘及刘公岛炮台军械全送给了敌人。至1895年4月,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它的覆没,在一定的程度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战后,清政府组织的“自强”活动仍在继续。但由于失去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民用企业资源的滋润,“自强”活动的规模也大不如从前了。如建设海军一事,基本荒废了。军事企业的建设也停顿下来。原有一些军用企业苟延残喘,无以为继。此时的“自强”活动,主要表现在练兵方面,即使在练兵方面,也远远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战后,清政府认识到淮、湘军已经无用,提出了征练三十万新兵计划。而真正的按计划练成的只有张之洞的“自强新军”和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人数上远没有达到三十万。总之,战后清政府组织的“自强”活动已是强弩之末,在规模上也谈不上一场运动了。甲午战争过程中,北洋海陆军的全军覆没和战后“自强”活动的大大萎缩,表明甲午中日战争从军事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三、甲午中日战争从政治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战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对立和异变,已难以形成一致的政治力量了。受甲午战败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实际组织者李鸿章陷入了群议指责,“国人皆曰可杀”的境地。不久,朝廷将他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任上调入内阁办事,以削弱其权。在这种情况下,他转而苟安自保,从此一蹶不振。洋务派的另一关键人物,首倡“自强”的恭亲王奕欣则转变为顽固派。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张之洞虽雄心勃勃,但终属孤立无援,加之和战之际反对割地,已同李鸿章势如水火。战后,深入改革的呼声不仅发自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派的实力人物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盛宣怀等也提出了变法要求。李鸿章也说过“至于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战前,洋务派拥有巨大的权势和丰富的政治经验,这才使洋务运动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开展起来。战后,它的分化、对立和异变也表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另外,甲午战败带来的民族危机直接刺激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倡导“兴民权”,“设议院”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勃发。该运动的勃发表明社会潮流和时代重心发生了变化,洋务运动成了昨日黄花。综上三方面所述,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了,但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抹杀的。
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信模板集锦六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找工作对于我们说已越来越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求职信了哦。千万不能认为求职信随便应付就可以喔,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求职信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尊敬的贵校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个人求职信。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是湖北师范学院XX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我十分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四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炼,进校时天真、幼稚的我现已变得沉着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四年中我不断努力学习,不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学期间获得XX年度院单项奖学金,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计算机过国家一级,并通过了全国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考试。同时在课余,我还注意不断扩大知识面,辅修了教师职业技能(中学数学教育),熟练掌握了从师的基本技能。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officeXX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学习固然重要,但能力培养也必不可少。三年多来,为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积累教育经验,从大二开始,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家教实践活动,为多名数学跛腿的初中和小学学生进行数学补习,使他们的数学成绩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好评。为进一步积累系统的数学教育经验,我到武钢大冶铁矿一中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初中数学教育实习工作,在两个月的实习时间,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注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求职信。
此致
敬礼
xxx
日期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这封求职信!我现在是***大学**级法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怀着一颗真诚的、热切的、朝气蓬勃的心向您毛遂自荐!
大学四年,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我的个人努力,我已经完全具备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在拥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的基础上,我系统地掌握了法律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通晓一定的理工科知识,精通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校期间,由于各门功课成绩优良,曾多次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
锐意进取,永不自满是我的座右铭。我不满足于自己主修的经济法专业,又辅修了二年本科经贸英语专业。第二专业使我获得了丰富的经管、国贸、英美文化等知识,并使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此外,在企业管理、应用写作、市场营销方面有所擅长。扎实的学业和成熟的心理使我有信心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理论与实践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我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了组织与协调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作兼职家教、营销员,争取自强、自立。在寒、暑假期间,我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撰写了实习报告和论文,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总之,我珍惜每一次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我是一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不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我的性格乐观自信、温和开朗、稳重宽厚,因此,我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我的兴趣爱好广泛,音乐和美术启发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排球和体育舞蹈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感。
总之,充实的头脑、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我永远的财富。请相信您的眼光和我的实力,给我一个施展才华、贡献力量的机会!
祝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
****年**月**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是**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满怀着热情与渴望,向贵单位求职,真诚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
我来自美丽的北国江城——吉林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滴的灵性、水花的跳跃、水流的舒展造就了一个开朗、热情、活泼的我。然而,大江东去的舒缓与浩然,又赋予了我务实、严谨与稳重的性格。大学给予了我良好的学习环境及锻炼能力的机会。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筑就了我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作为学生干部,又令我逐渐养成拼搏、果断的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优秀的处事能力。
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富有凝聚力的学习型团队的强大生命力。并且把这种合作的团队意识带入自己组织、参与的一系列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顽强拼搏是我的座右铭;矢志不渝是我一生的追求。本着“学有所长,专业对口”的原则,我欲在电力系统内各单位、IT产业部门及可发挥专长的单位供职。自己的实力与能力还有待于社会这个大考场来检验与评价。于是,载着荣誉开始面对新的挑战的我,真切地希望您——我的第一位考官——能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为您的事业、我的人生揭开崭新的一幕!谢谢!相信我们会合作愉快!预祝贵单位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你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书,下面请允许让我向你自我介绍,让你更深入的了解我!谢谢
我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大学四年间,我一向树立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热爱群众的观念,全面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我相信,应对社会选取的时候,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我必须能赢得一个优秀的群众,所以冒昧向您自荐。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学生会和班级工作中积累了超多的工作经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几年来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得我的专业基础扎实,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背景和较强的动手潜力。四年的寒窗苦读让我对本专业所涉及的篮球、排球、网球、田径等等体育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扎实的基础。在主修篮球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把篮球与时尚连接起来自学花式篮球并受到长沙晚报、湖南教育频道等社会媒体的关注与好评。在文化上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潜力,并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熟练运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Office20xx、PF语言、幻灯片制作等。并且在本院毕业生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大学生活让我成长为一名自强、自立、自律的大学生,母校湖南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教会了我严谨的治学态度,体育学院更是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在校园我一向勤工俭学。每年我都利用课余时间在外兼职各种工作而且在校也和同学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来充实我的校园生活。这些不仅仅体现了我做为一个体育人应有的团队合作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还培养了我组织管理的潜力。暑假更是在长沙开办了一个篮球培训班检验了我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也进一步培养了我良好的组织管理潜力。在岳阳云溪第一中学的教学实习培养了我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务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岳阳的教育实习中由于我平时良好的表现,岳阳市教育局领dao以及院领导下来做检查慰问时我被全队推荐上公开示范课,并且展现出了我们做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同时也基本做到了在教学中扮演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体现出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这节公开课也受到领到一致好评。在校园外的这些实践,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也使自我日趋成熟。
自荐书不是广告词,不是通行证。但我明白:一个青年人,能够透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能够在实践中证明自己。尊敬的领导,如果我能喜获您的赏识,我必须会尽职尽责地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您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但您的未来,我愿奉献我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十年磨砾锋利出,宝剑只待君来识。期盼您的答复!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尊敬的负责人:
您好!
我是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的女大学生,我愿意应聘并且自认能够胜任贵单位此次的招聘岗位,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您阅读我的求职简历和求职信,这等于是给我介绍自己一个的珍贵机会。下面,权当作是我的个人自我介绍:
我在城市长大,熟悉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工商文明,但高考的发挥失误,使我未能跻身名校,为此我付出了四年的勤奋学习和积极的.参加实践锻炼,希望能够弥补青春的第一次遗憾。
在东北小城市的这所大学的中文系,我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连续五次获得奖学金以及参加校内学生工作的良好表现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我更渴望和更自豪的,是我多次参加实际工作中,工作单位及广大受众群体对我的肯定。截至20xx年9月,我总计上班的时间已经超过13个月,其中主要是在《北方经济周报》做社会新闻策划和采访记者。
《北方经济周报》是一份具备杂志特征的报纸,适合深度报道,我在报社的工作是负责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的专题采写,从选题、策划、联络和采访各界人士,到最后的主笔完稿,都是自己独立完成,涉及的素材包括财经、教育、消费者权益等。我精选了我独立工作完成的6份报样,其中包括三个整版的专题报道和新闻调查,希望能够在面试的时候请您批评。
总之,在13个月的工作过程中,我都勤奋积极的投入,把握住每一次机遇努力锻炼自己,至今,我对纸媒和网媒的了解、对经济和社会话题的选择策划、联络采访和沟通、以及文案撰写等,都具备了一个合格工作者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
莱布尼茨说,现在是伟大的,因为它有未来。对于初入职场的我,非常渴望得到贵单位的肯认和支持,使我有机会作为参与者之一与贵单位一起争取明天的进步,而我自己也认为我具备一个合格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肯定不会辜负您和贵单位给我的珍贵机会。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再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渴望得到您的进一步垂询,并祝您事业顺利。
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你已经完成了求职信和简历的优化,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发送了。马上发送过去吧?且慢,高效不一定就有高回报。我们先来考虑一下对方的情况。
在大多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中,通常已经堆积了众多求职者的信件,何谓众多呢,根据公司的大小,小公司可能是一天几十封,中型公司可能是一天几百封,大公司甚至是一天上千封。那么你区区的一封求职信,如果出手太早,随便发送过去,肯定会被千百封邮件淹没,结果可是很惨的。这就好比武林高手之间对垒,先出手的不一定能笑到最后。那么何时出手才是最佳的发送时机呢?我们知道,通常用Outlook、Foxmail或者网页来收取邮件的时候,会把最新的邮件列在前面,是以时间进行排序的。如果我们可以在招聘者查收邮件的时候,自己的求职信总列在最前面,那么我们的邮件就能脱颖而出,直接进入招聘者的视线。 那么人力资源部会在什么时间收取求职邮件呢?根据笔者对不同行业的了解及常规的工作习惯,一天中,会收取邮件的时间通常是早上8点30分到9点30分,这是早上开始工作的时间。中午收取邮件的时间是1点30分到2点30分,这是中午开始工作的时间,晚上下班前,即下午5点30分到6点30分,也是收取邮件的时间。这三个时间段中最好的出手时间是早上,因为早上招聘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处理求职邮件,他的精力也是最好的。其次是中午的时间,下班前的时间你最好就不要发送邮件了。
由此类推,通常一周中最好的时间是周一的早上8点30分前把邮件寄到目标公司中,或者在长假期之后工作的第一天早上8点30分前把邮件寄出,在此之前最好要准备你的个人简历。而最糟糕的时间当然就是周五的下班时间和长假期前一天的下班时间了。
笔者这几年的职场一直充当小白鼠的角色,试验过从早上、中午、下午三个不同时间段来发送求职邮件,其中早上发送求职邮件的回复机率是最高的。
一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的甲午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新兴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准备,利用英俄对抗的机遇.设置圈套制造借口,对中国和朝鲜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自丰岛海战至占领田庄台,仅八个月,日军就占领了朝鲜全境和中国辽东、山东两半岛,全歼北洋舰队,控制了制海权。至台南失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第一次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数千年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以此为起点,日本的侵华活动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1900年,日军充当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主力军;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又重新占领了辽东半岛;1914年日军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出兵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27年和1928年,日军又两次出兵山东,制造“济南惨案”,阻挠中国北伐。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更变本加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先后进攻上海市、热河省、长城沿线和冀东地区以及察哈尔和绥远两省。中国步步败退国无宁日。卢沟桥事变又爆发了第二次中日战争,这决不是什么“偶然”事件,而是日本一贯推行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是甲午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总知,日本的资本主义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甲午战争使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从此,日本侵略中国,中国被日本侵略的格局,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前一直没有改变。中日甲午战争暴露了日本的无信和野蛮,残忍和凶暴,贪婪和兽性。因此,要完整认识中日关系史,就应该寻根溯源,从甲午战争入手。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破坏,对中国历史命运产生的严重影响,其后果决不可低估,切不可因为岁月的流失而谈忘了这悲惨的过去。然而,日本的靖国神社至今仍供奉着在甲午战争中的“光荣战死者”13619名,以及侵台作战阵亡者1130名,合计14749名。他们中包括入侵东北战死的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入侵威海战死的第十一旅团长大寺安纯少将,入侵辽宁战死的“总督府”参谋长福原丰功少将和入侵台湾死去的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等侵略头子。他们和日本在二战中的甲级战犯一样,长期受到日本国民的参拜,6次受到日本首相小泉的参拜,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军国主义阴魂在日本始终不散。靖国神社不灭,军国主义不亡。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二第一次中日战争即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是有着四亿人口的亚洲大国,日本只有三千万人口,国土也只有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双方的兵力对比:海军大体相等,但中国的舰龄向对老化;陆军我强于敌,中国全体兵力共约63万人,前线作战兵力共约20万人左右,还可陆续集结;日本共动员陆军24万人,除第四和第七师团尚未参战外,基本上是倾巢而出,国内几乎成了空城。经过一年多的作战,日本耗费军费两亿至两亿五千万日元,超过了当年的全部国民收入,财力枯竭已无再战之力。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主要战场在中国本土,有人民的支援,后勤保障较方便,以逸待劳,有许多有利条件。国际舆论同情中国,日本在外交上,一直有列强干涉的压力和危险。所以在开战之初,多数国家判断中国将获胜。日本大本营也考虑过如果一旦战败,便退守保卫本土的“丙种作战”方案。海军军令部长就因为对战争缺乏信心而被撤职。日本各界亦有人认为第一次中日战争,“确是天皇势力的巨大冒险事业,是把初生的生命作为赌注的投机事业。”以上情况本应是中国可以抵御日本侵略的有利条件,但日本的投机和冒险却获得了成功。为什么日本能够得逞?表现在战场上的胜与败,必须首先从政治上去找原因。这是腐败而又守旧的清政府,长期积弱的必然结果,也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变法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结果。清政府在慈禧及顽固派的把持下,政治上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经济上不求发展,生活上挥金如土,对待西方的科学技术,基本上采取排斥和拒绝态度。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再甲午战争之前,自日军侵犯台湾吞并琉球后,中国朝野对海防建设是重视的。北洋舰队的组建成军,沿海重要港口的设防,绿营向练军的转化,军火工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成绩,中法战争中陆军的胜利,就是证明。但因为政治上的腐败,必然会阻碍军事上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制度,一直没有实行根本性的改革,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防军。北洋水师虽具有相当规模和战斗力,因为慈褚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三海和颐和园,结果使日本海军后来居上,也丧失了优势。国势的衰败,使清朝官员对洋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前倨后恭”的变化。国门初开时,蓝服金发的西方人被视为异类,称为“夷人”,至于“东洋小国”的“倭人”则更不在话下。1873年,各国驻北京的公使要求同治皇帝予以接见。清延提出觐见时需行“跪拜礼”,以示国威。各国公使偏不给面子予以拒绝,僵持了四十多天,经过往返交涉磋商,最后清廷终于允行“三鞠躬”礼,才结束了这场可笑的外交纠纷。可是至中法战争时,清政府竞不顾国家尊严,委派英国人金登干“代表”中国政府,去巴黎与法国政府谈判议和,创造了主权国家外交史上的奇闻。在中日战争结束时,美国人科士达和田贝的劝告,对中国的换约决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腐败的清政府已经从妄自尊大走向另一个极端,逐渐丧失了民族自尊心。总之,已经腐败而又陷于帝后党争的清王朝,在战前丧失了改革自强的历史机遇,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三一个多世纪前发生的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较量。仅就战争角度而言,掌握了解敌方情况,对于战争胜负往往起关键作用,这就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实现侵华目标,用很大力气开展间谍活动,曾经对战争进程发生过重大影响。当时,清朝一位名叫易俊的御史就曾沉痛的说:“两国角争,间不容发,有备者胜,无备者败。知己知彼者胜,不知己知彼者败。……倭之虚实,我国茫然,而我之一举一动,有士大夫不知,而倭无不知者。”英国著名的谍报史专家查德·肯迪更明确的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间谍大量搜集了情况,其中相当一部分为1884至1885年日华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前,日本在华主要间谍机构为汉口的乐善堂和上海的日清贸易研究所。这两个间谍机关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前相继解散,但他们搜集的大量情报及培养的大批间谍,在甲午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侦察直隶海岸情况;选择山东半岛登陆点;侦察天津、上海的炮台和机器局(兵工厂);搜集渤海湾等地军事情报;严密关注北洋舰队动向等等。他们在写给国内的报告中,根据已掌握的情报,敦促日本政府发动战争。如“可乘之机就在今日,拖延时日使彼稳固基础,非为得策,故谓速战有利。”等等。战时,日本间谍的活动更加猖獗,“凡我之动静彼皆洞悉无遗,甚或暗中为之接应,为之向导,故彼攻击调度每合机宜,我仅多受其制。”在丰岛海战,进攻辽东半岛、威海卫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日本间谍都起了重要作用。如丰岛海战,是由间谍石川五一买通天津军械局一书吏,从而获得了高升号开船日期,并突袭成功;进攻辽东半岛,是由间谍向野间一先行刺探,被捕后又用2块银元买通清兵松绑后逃脱返回,使得日军一举攻占金州;进攻威海卫是由日本8名间谍提前在“近村购食物并鸦片烟,与村民狎,得威海、成山兵防状以去。”由此可见,甲午战争中,日本间谍的确成为军事行动的先锋。根据间谍提供的情报,日军“尽知我军情,先发以制我,致倭人招招领先,而我则处处落后。”不仅如此,日本间谍还为日军私递军火,接济米粮,并多次进行破坏活动。如上海吴淞口5万斤之巨炝毁于药水;湖北制造局机器及枪炮子弹被火焚;抓获石川五一时起获8箱地雷炸药,据石川五一供认,“欲用地雷炸药轰海光寺军火器械集聚之所。此寺一毁,则天津毁矣,海防废矣”;日本的外交人员也利用合法身份作掩护,致力于谍报活动。此外,由于技术落后,密码编制原始,规律简单,清廷的密电码被日方全部破译,日本由此掌握了中国驻日公使全部往返密电共54件。由于清廷毫无察觉,整个战争中一直没有更改密码,以至马关谈判期间,清廷与李鸿章的往来密电共22件也全部被日本破译。根据以上情况,在甲午战争中,日本的谍报活动是十分成功的。从战争本身角度看,日本的成功既是战略战术的胜利,又是谍报工作的胜利。根据日本间谍提供的情报,“倭人唯事事先发,故能制我之死命;我唯事事后发,故始终为倭人所制。”日本自己也认为正是由于间谍的出色工作,日本才能在战争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回顾以上百多年前的往事,不仅是对业已逝去的岁月作出历史判断,也是提醒我们今天不要放松了必要的警惕。四《马关条约》第四款规定,除了3000万两的赎辽费、每年50万两的威海卫驻军费外,中国还要赔偿军费2万万两白银,限7年内分8次还清。如能在三年内还清,利息可豁免,威海卫也可收回。清政府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足9000万两,依靠自身的财力,绝不可能在3年内赔偿全部偿款。为此,只有向列强各国举借外债。第一次应交赔款5000万两,连同3000万两的赎辽费,应在1895年9月以前还清,清政府只得开始活动第一次大借款。列强借款既可索取高额利息,又可附加种种条件扩大在华利益,所以俄、法、德、英各国都参加了竞争,要夺取贷款权。俄国为首组织三国干涉还辽有功,取得了优先权,但它自己因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投资巨大而显得财力不足,便从俄法同盟的关系考虑,联络六家法国银行组成财团,排除了德国,向中国贷款4亿法郎。年息4厘,折扣率为九四零八分之一,即借款1元实付元,除利息外再进行一次盘剥。以中国的关税作抵押,36年还清。除此第一次大借款外,清政府还曾向英国和德国银行,各借款100万英镑。1896年3月前,第二次五千万两赔款也将到期。为安抚对第一次借款不满的英国和德国,清政府向英、德财团共借款1600万英镑。年息五厘,折扣率九四,也以关税作抵押,三十六年还清。1898年6月以前,为三年还清全部赔款的最后限期,清政府又要借款还债。英、德、俄、法竞争达到白热化,四国公使轮番到总理衙门你争我夺吵个不休,借款条件更加苛刻,俄国和英国都提出了获取修筑铁路权的要求,而且对清政府使用了威胁恫吓等各种手段。经过半年多的争夺,清政府被迫宣布停止借款,转向日本乞求延长二十年还清赔款,而日本立即复照加以拒绝。清政府被逼得无路可走,只有再行第三次大借款。经过复杂曲折的斗争,财力雄厚的英、德银行终于争到了贷款权,续借1600万英镑。利息4厘5,折扣率竞高达八十三。以关税收入作担保,如有不足,则以苏州、淞沪、九江、浙东的货厘,宜昌、湖北、安徽的盐税共五百万作抵押,限期四十五年还清。以上大小借款共五次,以白银折算,本息合计不少于7亿两白银。这是因为借款还要加收的手续费。还债的方式是在上海交付白银,在欧洲兑换成英镑,金银比价随行情波动,中国大量以银换金,必然引起金镑涨价,由此带来的亏损难以计算。通过巨额借债,国际金融资本乘机掠取了中国的大部分财政收入,控制着中国的海关收入,每年约2000多万两,使中国丧失了许多权益。中国在沉重的债务枷锁下挣扎了三四十年,年年岁岁被高利贷吸干了血汗。民穷财尽,丧失了建设国家的宝贵资金,使当时的中国社会长期陷于贫穷和落后。从战争结束的1896年至1898年这三年间,日本的财政收入共计26890万日元。在这三年中,日本从中国共获得库平银23150万两,折合成日元共计36488万元,超过日本三年财政总收入36%。赔款的分配使用情况是:首先拔给皇室经费2000万日元。补充战费7895万日元,各种军事费用3379万日元。用作扩充陆海军的军费最多,高达19605万日元。剩余的3600多万日元;用作教育经费和灾害救济金。依靠巨额的战争赔款,日本一夜之间变成了战争暴发户,财力雄厚国力增强。在战后的十年间,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公司数由2844家,猛增至8895家。为保证军工生产和各行业对钢铁需求量增长的要求,用赔款建成了著名的“八蟠制铁所”,钢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2%,铣铁产量占53%,钢铁生产能力迅猛增长。日本利用赔款作资本,实行了金本位制。更加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便于引进先进国家的机器设备和获取外汇,从而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和各国争夺一席之地,成为当时称霸亚洲的军事强国。五说李鸿章“预言”似乎有点牵强,但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与日本的谈判过程中确实说过这样的话:1895年4月1日,日方向中方提出了议和条款:“要求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割让奉天南部地方、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领土给日本;以白银三万万两交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分五年交清,按年加每百抽五之利息……”,并限定“在三四日内”作出“肯定的答复”。4月5日,鉴于清廷的训示迟迟不到,四日限期巳至,李鸿章先行拟定并交给日方一份《说帖》,对日方的要求逐项予以答复论驳。其中,在谈到割让土地时,李鸿章首先指出缔约本为杜绝争端,如果勒令中国割地,“必令日后两国争端纷纷而起,两国子孙永成仇敌,传之无穷矣,”进而揭露日本要求割取奉天之地,目的在于“为训练水陆各军驻足之地,随时可以直捣京师”,“是欲为我永远之仇敌也”。《说帖》的结尾,李鸿章写了对伊藤博文(日方谈判全权大臣)的忠告之言:“两国民生后来数世之造化命运,皆在两国全权大臣掌握之中”,“中日两国官民日后或永远和好,或永为仇敌,则有关于日本之国计民生者甚大,不可不深思而熟虑之也。”李鸿章反复强调约章要有利于“永固邦交”,有利于两国人民之“利益福泽”,而不要“遭后人之唾骂”(请注意,李鸿章在《说帖》中3次提到“仇敌”问题)。《说帖》长达数千言,委婉驳斥日方条款,尽在情理之中。伊藤博文也承认:“笔意精到,仔细周详,将其所欲言者尽情地说了出来,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但主张:“与其在空洞的道理上和他们喋喋不休,还不如在事实面前使他们就范。”并于4月6日,送出复照,对中方的论驳一笔带过,不作争辩,以战胜者的姿态要求对日方的条款“或全案、或按条,可否之处,请即明复。”4月17日,中日双方全权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终于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停战议和的《马关条约》。条约仅将赔偿军费三万万两改为二万万两,其它均按日方原要求基本未动。李鸿章的“预言”终于言中。第一次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性质,成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使日本成了西方列强的远东宪兵和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暨第二次中日战争以日本战败宣告结束。现在,日本右翼猖獗,首相小泉6次参拜靖国神社,而李鸿章所说的“必令日后两国争端纷纷而起,两国子孙永成仇敌,传之无穷矣”至今听来,仍不无道理。
因为洋务派标榜“自强”和“求富”,认为发展洋务即可增强国力,以达富强之目的。但甲午之战失败,北洋水师覆灭,说明仅仅学习科技而不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是达不到自强的目的的
主要三次!1: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倭寇骚扰南方沿海,在万历年间还有日方政府军(之前都是无组织的倭寇)侵略朝鲜。中国支援朝鲜并使日军退兵!2: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1895年败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3:20世界30年代的抗日战争大家都清楚吧- -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签了【辛丑条约】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正式打响
关于老师求职信范文合集六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许多朋友又将开始寻求新的工作机会,现在的你想必是在写求职信吧。你真的懂得怎么写好求职信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老师求职信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求职信。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是XX师范学院XX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我十分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炼,进校时天真、幼稚的我现已变得沉着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四年中我不断努力学习,不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学期间获得XX年度院单项奖学金,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计算机过国家一级,并通过了全国普通话测试X级甲等考试。同时在课余,我还注意不断扩大知识面,辅修了教师职业技能(中学数学教育),熟练掌握了从师的基本技能。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学习固然重要,但能力培养也必不可少。大学以来,为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积累教育经验,从大X开始,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家教实践活动,为多名数学跛腿的初中和小学学生进行数学补习,使他们的数学成绩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好评。为进一步积累系统的数学教育经验,我到XX大冶铁矿一中进行了长达X个月的初中数学教育实习工作,在X个月的实习时间,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注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自荐材料。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向你辛勤的工作致以深深的敬意,也真诚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我叫范文丽,是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0401班的一名学生,xx年我进入该学校学习幼儿教育专业,将于xx年7月取得毕业学历。鉴于幼儿园实践知识的重要性,我在求学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于近期获知贵单位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的xx年的学习完全能够胜任该职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在校期间,我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在选修课中,我选取了幼儿园管理学和幼儿钢琴伴奏,从另一层面更深刻的认识幼儿园,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是早晨的太阳。正因为这样,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教师素养。从进入该校开始我就开始规划我的人生,努力培养各方面的综合潜力。我选取幼儿专业是因为我对该专业有着很好的兴趣和对小孩的一种特殊感情,另外钢琴和舞蹈是我的强项,求学期间多次参加各种校园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我相信我自我十分适合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我敢说如果加盟贵单位定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也将尽我全力为贵单位服务。承蒙有机会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20xx届毕业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我选择完成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当一名教师,在众多中学中,贵校良好的管理制度,浓厚的教学氛围使我将其作为自己的首选目标,相信在贵校领导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机会!
大学四年,我英文成绩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很优秀。大二时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英文专业四级的考试,大三时又顺利通过了英文专业六级考试,现在正积极备考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在学好英语专业课的同时,我也注重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涉猎了文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计算机方面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在教师技能方面,我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并在教育实习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都为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思想方面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党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多次参加了义务劳动和社会活动。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中小学实践教学,足球赛等课外活动。力求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或许,我不是你的最佳人选,但是,我会不断的找出自己的差距并自我完善。如果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灿烂的明天。
最后,祝贵校再创佳绩!真诚地谢谢您的阅读。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XX年X月X日
尊敬的xx各学校领导:
您好!
真诚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这份个人求职信。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赤诚的心渴望得到您的了解与帮助。在此,请允许我向您毛遂自荐。
我叫***,1997年7月5日,我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历史学教育专业,获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吉林省首批办重点高中延边二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现为中教一级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我努力做好历史教师工作。从1998年起,连续六年一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20xx年被评为州先进工作者。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对党和国家负责的精神,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教学工作曾多次受到校、州、省的表彰,表彰情况如下:
20xx年12月,在吉林省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评选活动中,所讲的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被评为新型课一等奖。
20xx年9月,在吉林省高中历史学科第三届教学综合素质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注意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为此,我边钻研教材边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所作课件多次在州、省、国家获奖,获奖情况如下:
1998年12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北伐战争胜利》在全州电教教材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9年5月,制作的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在吉林省首届历史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1999年,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可爱的家乡延边》获一等奖。
2xxx年,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情系延边》在东北三省中学历史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2xxx年,制作的英语课件《BritainandIreland》入选全国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大赛,其中参赛作品400多件,入选作品35件。
2xxx年9月,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因特网上历史学习的平台,制作了"中学历史教学"网站,在K12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历史教师个人主页中排名第五,每天都有一千人左右的访问量,这里既是我与全国历史教师互通有无的地方,也是我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历史的资源和进行情感、学习经验交流的场所。
1999年以来,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曾给学校的全体教师讲过Animator、Flash、Authoware软件的使用,另外我在本学期的高一历史组组内集体备课时,给组内另外三位老师讲怎样用Flash、Photoshop软件制作历史课件,受到历史教研组组长和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育方面:
2xxx年以来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在延边二中网站论坛上任"大牛论坛"的版主,开辟了"班主任论坛"、"心灵驿站"等栏目,一些主题引起学生强烈反响,如:"班主任能和学生成为朋友吗?"、"怎样对待上网玩通宵的学生?"、"学生个案分析"等主题,是学生们经常回复的主题,通过网上交流,使老师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也与学生进行了不见面的坦诚的网上交流,对以后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加强了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竞赛活动,1999年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知识教育竞赛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xx年在全国中小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知识教育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1998年6月,论文《课外活动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实例剖析》被中国城市出片社收入《优秀教改教学经验论文集》。
1998年8月,编写的《延边德育教育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一书,被州档案局、州档案学会评为档案信息开发成果一等奖。
20xx年6月,论文《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被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
20xx年,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1999年,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开发》的子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开发》课题组成员,承担《延边德育教育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课题的研究。20xx年,参加编写了校本教材《情系延边》,现已出版,获学生好评。
20xx-2002年,参加了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的"九五"科研课题"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科研成果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现在正参加另一国家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
四、继续教育:
20xx年1—2月,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xx年7月——20xx年2月,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现已结业。20xx年11月,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
鉴于毕业六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我相信自己能够从事好重点高中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多年制作课件和网站的经历,使我一定能使贵校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您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真诚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回报贵校。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为成为贵校的一名历史教员!若承蒙赏识,请拨打电话(0433)123456,或用电子邮件*******@与我联系,查看下面网址,您可以进一步了解我,恭盼回音。
最后,衷心祝愿贵校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求职信,本人欲申请贵校音乐舞蹈教师一职。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本人xx年xx岁在内蒙古包头市少年宫学习舞蹈,xx年曾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内蒙古艺术大学中专部(学制五年),并担任班长,所学课程主要以芭蕾舞基本功,古典舞基本功为主。其中还包括毯子功,少数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排练课等课程。
在校期间刻苦认真,努力学习,虚心求教,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由于成绩突出。xx年获得内蒙古文化艺术节集体舞一等奖,xx年荣获贾作光(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奖学金一等奖,xx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大专班(学制两年),所学专业包括芭蕾舞,古典舞、新疆舞、藏族舞、蒙古舞、傣族舞、汉族舞,现代舞和其它各少数民族民间舞。在校期间刻苦训练,尊重师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得到师生一片好评。同年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并于xx年荣获该校第七届《萌芽杯》舞蹈大赛第八名。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晚会演出。
xx年进入福建省厦门市小白鹭民间舞蹈团,担任舞蹈演员一职。(该团是以汉族民间舞为主国内首个公办舞蹈团,在艺术界享有盛誉)。在该团工作期间曾参加20xx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心连心艺术团、山东省国际风筝节、云南世博会和省市级的各种演出。在团期间表现优秀,虚心学习,曾经担当过舞蹈队副队长一职。因此同年被聘为厦门市曲艺舞蹈学校排练课、民族舞教师。
xx年因为工作需要进入广东省深圳市歌舞团。参加了舞剧《拓》和《深圳故事》的排联和演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舞蹈水平20xx年,本人来到乌克兰的基辅进行一年语言学习,次年考入基辅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该大学是乌克兰著名的以舞蹈为主的学校)学习现代舞与现代芭蕾舞编导,(学制四年、本科)。所学专业包括,现代芭蕾、现代舞技法、舞蹈即兴、古典芭蕾、代表性舞蹈、东欧民间舞、和HIP—HOPj街舞等。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乌克兰电视台,乌克兰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和编创。在20xx年基辅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校庆演出中由本人创作的当代舞《军港水手》,受到了高度的好评。于20xx年圆满毕业。
同年考入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高曼诺夫师范大学(硕士),学习舞蹈理论、舞蹈教育心理学、舞蹈表演。除专业以外,本人兼学的主要课程还有:和声、视唱练耳、曲式分析、装饰音学、心理学、教育学、合唱指挥、指挥分析、现代音乐、高校管理、艺术史、俄罗斯音乐史、乌克兰音乐史、二十世纪音乐文化等,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乌克兰是一个有着深厚浓郁音乐氛围的国家,不仅是在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高曼诺夫师范大学,还是在整个基辅,国际性的演出和比赛非常频繁。对此,我耳濡目染,加之业余时间与乌克兰学生密切相处,相互交流,为自己以后舞蹈的教学和编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受益匪浅。
20xx年下半年,在乌克兰基辅东方语言学院任教,我的乌克兰学生们均以优异的成绩全部通过考试,深得学院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本人热爱舞蹈,热爱于舞蹈教育事业。如能录用,定当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承蒙审阅,深表感激。随信附上我的个人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为我的冒昧打扰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在即将毕业之际,我怀着对贵公司的无比信任与仰慕,斗胆投石问路,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贵公司服务。
在大学四年中,本着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一直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学习,力图把知识学得扎实、明白、透彻。由于我的不懈努力,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年获得人民奖学金,在班级名列前茅。在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注重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相信只有问题没有学科,所以所读书籍涉猎颇广,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了文学、哲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还特别认真的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为我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相信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质的复合型人才,成功的学习者在充分的认识到书的价值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书的无价值。因而我在学习之外,积极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教师技能大赛、“行走在团旗下”知识竞赛活动、到中小学的实践活动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我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为我20xx年成功的走上人民教师的岗位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很注意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在这方面我也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试讲阶段还是在实习阶段,我都按着备课——试讲——讲课——总结的步骤一丝不苟的来进行,一步一个脚印,不敢有半点懈怠。听课达30多节,讲课达20多节,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件来配合教学。并讲了一堂公开课,得到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从而得到了“优秀”的评分成绩,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能力上的富有者的同时,我也时时不忘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四年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关心集体,爱护同学,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使我们班成为全校的优秀班集体而奋斗!
我坚信命运之神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目睹过去深感母校的培养恩深,注目将来惟有以热血、真诚、眼泪和汗水回报社会的赠与,让生命之烛高举奋斗之光!
我将贵校作为首选目标,是因为贵校拥有优美的教学环境和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我相信在贵校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我一定会学得更多,做得更好。
相信您对我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相信依靠我的努力,我将成为最适合的。如果贵校能将这一宝贵机会授予我,将是我莫大的荣幸,而我也必将以我的行动证明:贵校的选择是明智的,我不负重望!
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白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我热切期盼你们的回音。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甲午战争。日本侵华重大历史事件中有三件特别重大,与此相对应,日本侵华史研究中有三个大热点:甲午战争是第一件,甲午战争史研究是第一个。 甲午战争是远远超过侵台之役的一场大规模的日本侵华战争,有的历史学者把它与1937年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列为同一级别,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而将后者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的研究是比较有基础的,近20年来又取得明显进展,出版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论文从揭示日本在战前的侵华活动、战争准备,剖析战争的起因,到研究《马关条约》及其重要条款等等,涉及这一战争过程中许许多多的问题,如陆方、宋德玲的《甲午战前日本侵华活动与李鸿章》(《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傅玉能的《论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前日谍在华活动述论》(《晋阳学刊》1987年第4期)、郑瑞侠的《甲午战争前日本的舆论及情报准备》(《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金基凤的《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问题》(《世界历史》1981年第6期)、郭惠青的《试论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刘亚夫、赫崇旺的《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浅析》(《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5期)、南昌龙的《日本在发动甲午战争中的阴谋活动》(《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3 期)、丁名楠的《略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2期)、李文海、康沛竹的《甲午战争与日本间谍》(《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张浩的《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军事历史》1995年第3期)、韩行芳的《甲午旅顺大屠杀有关问题浅探》(《辽宁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孙克复的《旅顺大屠杀惨案新证》(《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关捷的《日军旅顺大屠杀新论》(《呼兰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崔王的《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潘家德的《试论中日<马关条约>赔款的影响》(《四川师院学报》1992年第5期)、张英莉的《甲午战后赔款与日本的“战后经营’,》(《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1 期)、戚其章的《甲午战争赔款问题考实》(《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赵福超、白陀碧的《福泽谕吉与甲午战争》(《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6 期)、王文英的《试论中日甲午战争对日本政治和国民意识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等等。1984年在威海举行的甲午战争90周年学术讨论会和1994年在同一地点举行的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都提出大量论文,会后分别结集为《甲午战争90周年纪念论文集》(戚其章主编,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和《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戚其章、王如绘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里面都有若干文章较多地论述日本的侵略。有的专门研究甲午战争史的学者出版过个人论集,主要有孙克复的《甲午中日战争史论集》(辽宁大学科研处1984年出版)、戚其章的《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及其姊妹篇《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重要的甲午战争史专著有孙克复、关捷著《甲午中日海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甲午战争陆战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二人主编的《甲午中日战争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孙克复著《甲午中日战争外交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这4本书可以说构成一套辽宁学者编著的甲午战争全史。继此之后,山东的戚其章出版了《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及《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两者构成另一部甲午战争全史,这部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甲午战争成果的结晶,也代表了当前我国研究甲午战争史的整体水平。 甲午战争是中日之间的一场战争,但谈这场战争决不能仅谈中日,还必须谈到朝鲜,朝鲜是甲午战争一个重要因素:战争是因朝鲜而起的,在朝鲜爆发的,然后又有一些激烈的战斗是在朝鲜土地上进行的,结束战争的条约第一款就是关于朝鲜,如此等等,可以说朝鲜是甲午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有一些论文阐述这方面的问题,如南昌龙的《甲午战争与朝鲜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4期)、张恒礼的《评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对朝政策》(《安徽史学》1993年第2 期)、张振鹍的《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1期。此文收入《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一书时题目改为《甲午战争一一一场东亚地区性战争》)等。与此有关还出版了两本专著,即戴逸、杨东梁、华立著《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及王如绘著《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前者涉及面较宽,后者在主要利用中文资料的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个朝鲜因素,是一部颇见功力之作。朝鲜之所以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一个因素,根源于中国与朝鲜间长期存在的“宗藩关系”,这是一个应当研究的问题,但迄今对中国学者多少还是一个禁区,在各种论著中往往只能点到为止;倒是一位韩国留学生金在善的一篇硕士论文《甲午战争以前中朝宗藩关系和中朝日对朝鲜藩属问题的争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第1期),简要而无所回避地研究了这个问题。 甲午战争的结局对中国、日本及整个远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了中日关系、欧美列强与中国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及其在中国、在远东的相互关系的新调整。有的学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日本调整了对华策略,丁名楠的《甲午战争到日俄战前日本对俄决战“国策”指导下的侵华策略》(《东岳论丛》 1981年第5期)论述了此时日本对清政府及清统治者的种种“亲善”及拉拢等活动。 关于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一员参加对中国的侵略的研究,有王魁喜的《义和团运动时期日本的侵华政策》(《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穆景元的《日俄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始末》(《锦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等等。 甲午战争后十年日本在我国领土上掀起了一场对俄国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相互争夺中国的土地和利权、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战争。战争以前,日本与俄国为争夺我国东北和朝鲜(所谓“满鲜问题”)发生尖锐矛盾;战争以后,日本大力巩固并发展在东三省南部的势力(所谓“满洲经营,,),并走向与俄国勾结以共同抵制美国。对这一段复杂变幻的国际关系中日本侵华的种种活动,学者们从多方面进行了考察、探索,如研究日俄战争前及战争中的情况的有关勋夏、万安中的《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史学月刊》1994年第3期)、董小川的《“满鲜互换主义”试析》(《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刘永祥的《试论日俄战争中日本对华谋略》(《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张志强的《日俄奉天会战对沈阳之劫掠述实》(《辽宁师院学报》1983年第5期)、马赫的《日俄战争及其争夺抚顺煤矿的真相》(《社会科学通讯》1983年第4期)。赵云鹏的《关于<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的若干问题》(《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4期)一文揭示日本在对俄战争胜利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东三省事宜条约》的情况及订约后日本的种种违约侵权行为。关于日本在东三省南部的侵略扩张,有王贵忠的《中日安奉铁路交涉》(《沈阳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 4期)、王永涛、李莉的《安奉铁路交涉始末》(《东北地方史研究》1987年第3期)、佟静的《略述中日安奉铁路纠纷之始末》(《社会科学辑刊》1994 年第4期)、高永一的《“间岛问题”的始末》(《延边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等。关于日本为巩固、发展在东三省南部的势力而发生的对美斗争、对俄勾结,有陶文钊的《日美在中国东北的争夺(1905-1910)》;(《世界历史》1996年第1期)、石楠的《美国与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余绳武的《关于第三次日俄密约》(《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王学良的(《1910年东北发生鼠疫时中美与日俄间的政治斗争》(《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等。 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顷刻间清王朝被推翻。这时,由日本在华浪人出面,在军部一些激进侵华分子的支持下策划“满蒙独立”,王树才《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首次尝试一一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4期)对这件事做了详细的探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得到“天赐良机”在中国推行大侵夺,由此出现了4年多日本在华势力的大膨胀。这期间的主要事件有:出兵山东,与德国交战(这是日俄战争10年后又一次在中国领土上发动的战争),夺取利权;提出“21条要求’,;以对华借款及订立军事协定以控制中国。这些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课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发表了许多论著,有周武、陈先春的《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史林》1992年第3期)、黄尊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山东的侵略》(《齐鲁学刊》1984年第3期)、》《1914年日军在山东的不法行为述论》(同上,1995年第6期)、《1914- 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非法贸易和走私活动》(同上,1994年第6期)、宋志勇的《1914-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军政殖民统治》(《抗日战争研究》 1998年第1期)、黄尊严、王涛的《日德胶澳之战与中日“行军区域”问题交涉》(《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米庆余的《日本对华提出“二十一条” 的背景》(《历史教学》1982年第6期)、郎维成的《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二十一条要求》(《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6期)、崔丕的《也谈日本的大陆政策和“二十一条”要求》(《世界历史》1986年第3期)、龚炳南的《“二十一条”最后通碟的时限》(《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赵映林的《绝密的<二十一条>是谁泄露的》(《民国春秋》1993年第3期)、章伯锋的《西原借款”与日皖勾结》(《历史研究》1977年第6期)、裴长洪的《西原借款与寺内内阁的对华策略》(同上1982年第5期)、《西原借款与中国军阀的派系斗争》(《河北学刊》1983年第4期)、赵占伟的《论西原借款在日本对华侵略中的特殊作用》(《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李永昌的《关于1918-21年中日“共同防敌”问题》(《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 年第2期)、张惠芝的《浅析<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出笼和实施》(《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等。一战期间日本侵华的许多活动都是通过同皖系军阀的勾结而实现的,日本与皖系军阀的关系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军阀勾结的典型。关于这个问题,章伯锋写过专文《皖系军阀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后来又发表专著《皖系军阀与日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对双方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论述。 关于“田中奏折”的真伪。随着日本学术界基本上否定田中奏折的存在,中国史学界有人就此展开了讨论。发表了一些文章,大多辑入《田中奏折探隐集》(刘建业、高殿芳主编,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书中还辑录了蔡智堪、王家祯以及台湾、日本学者的一些文章)。另外还有云章的《田中奏折确有其事》(《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沈予的《关于<田中奏折>若干问题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等。中国学者们大多肯定田中奏折的真实性。笔者对这个问题未做过专门研究,不敢妄评孰是孰非,但总觉得蔡智堪所说打入日本皇室书库抄录田中奏折的情节有点玄乎。也许这个问题要等皇室书库对外开放才能真正解决。 关于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及制造济南“五三”惨案,有查建瑜的《济南惨案史料辨正》(《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1期)、徐梁伯的《日本出兵山东的动因初探》(《江海学刊》1985年第6期)、李家振的《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人数浅见》(《东岳论丛》1985年第6期)、李家振、郭墨兰的《济南惨案述论》(《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等;专著有李家振的《济南‘渗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等。 “九一八”是日本侵华史上第二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中的第二个大热点。近20年来国内发表的有关此事件的文章之多难以统计,文章的内容从这次日本侵华事件的前因到后果,旁及有关人物的研究,几乎包罗无遗,如胡正邦的《论1931年日本对中国的军事进攻一一九一八事件的由来及其后果》(《思想战线》1983年第4期)、高二音的《“九·一八”事变发生论》(《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5期)、林和生的《略论“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山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杨小红的《论皇姑屯炸车案与“九·一八”事变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3期)、史桂芳的《“满蒙危机”论与九一八事变》(《北京党史研究》1994年第4期)、包奕诚的《论日本经济危机与九一八事变》(《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董谦、林谷良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经济背景初探》(《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2期)、何华国的《浅析“九一八”事件的经济背景》(《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王玉平的《中村事件与“九·一八”事变》(《史学月刊》1983年第1期)、黄耀慧的《中村间谍案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史研究)1998年第3期》、任永祥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郎维成的《日本军部、内阁与“九一八”事变》(《世界历史》1985年第2期)、穆景元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锦州及辽西地区始末》(《锦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 1期)、尹正萍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罪加一等》(《军事史林》1995年第9期)、孔经纬、王连忠、孙建华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奉系官僚资本的侵掠》(《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2期)、曹必宏的《“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强掠东北海关述略》(《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4期)、王珊的《石原莞尔的侵华思想渊源》(《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6期)、赵东辉的《“石原构想”探析》(《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3期)、汪澎澜的《日本民间右翼团体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活动述要》(同上1997年第4期)等等。1991年的“‘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4年出版)中辑录了大量有关“九·一八”日本侵华的文章。关于“九·一八”事变的专著,80年代有易显石、张德良、陈崇桥、李鸿钧著《“九·一八” 事变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刘庭华的《“九·一八”事变研究》(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1991年“九·一八”事变60 周年之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大型《“九·一八”事变丛书》(包括资料书),共六部,即林声主编的《“九·一八”事变图志》,马越山著《“九·一八”事变实录》,谭译主编的《“九·一八”抗战史》,顾明义、张德良、杨洪范、赵春阳主编的《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辽宁省档案馆编的《“九·一八”事变档案史料精编》,辽宁省档案馆及辽宁社会科学院编的《“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日本与中国东北一一满铁秘档选编》。同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有赵冬晖著《“九·一八”国难史》。另有郭大钧、张北根著《勿忘“九·一八”一一柳条湖事件前前后后》(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年出版。“毋忘国耻历史丛书”之一) 等。 与“九·一八”密切相关的是“一二八”。关于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的研究,有毕永正的《上海“一二八”事变起因新探》(《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7年第1期)、翁三新的《“一二八”事变的导火线一一日僧事件”真相》(《上海党史》1992年第1期)、陆伟的《日本在沪资产阶级与一二八事变》(《上海党史研究)1997年第4期)等。许多研究“九·一八”的论著都连带涉及对“一二八”的研究。 “九·一八”以后,日本对华侵略有两个发展:一是占领我国东北,组建伪满洲国;一是由关外向关内推进,阴谋分离华北。伪满洲国的存在实际上是日本对东北殖民统治的一种形式,正如同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的直接统治是另一种殖民统治形式。本文不拟具体介绍这两方面的研究情况,只想指出:已出版的有关伪满史专著中比较有分量的有两本,一是姜念东、伊文成、解学诗、吕元明、张辅麟合著《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1991年大连出版社修订本),一是解学诗著《伪满洲国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已编辑出版两本《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研究》(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年出版;第二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各收录有关论文30多篇。1996年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编委会创办了一个学术刊物《东北沦陷史研究》,其主要任务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东北的野蛮侵略和残酷的殖民统治,此刊物已出版多期,发表了不少有关研究成果并不断提供有关的学术信息。 日本由关外向关内的扩张,以1933年侵占热河、发动长城之战为始,逼订《塘沽协定》;进而以冀察为重点,策动华北“自治’,,订立所谓“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制造华北特殊化,等等。关于这一系列侵略活动的研究,有张雅丽的《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世界历史》 1988年第5期)、张洪祥的(《塘沽协定>与冀东匪祸》(《党史资料与研究》1992年第3-4期合刊)、刘国新的(《塘沽协定>与“华北自治运动”》(《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4期)、封汉章的《略论“华北自治运动”的起点》(《河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邵云瑞、李文荣的《关于“何梅协定”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3期)、熊宗仁的《“何梅协定”之辨析》(《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3期)、郑玉纯的《从 “华北五省自治”策划到“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始末》(《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5期)、封汉章的《试论日本“华北分治”策略的形成》(《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3期)、姚洪卓的《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分离活动》(《北京档案史料》1997年第3期)、刘国新的《七· 七事变前日本的“内蒙工作”及其失败》(《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单冠初的《日本帝国主义是策划侵绥事件的主凶》(《上海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前面提到的《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论文集中收录了若干篇有关此一时期日本侵华政策及活动的文章。关于这一时期的专著,有马仲廉的《“九·一八” 到“七·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出版),主要叙述抗击日本的侵略;张篷舟主编的《近五十年中国与日本(1932-1982年)》第一卷 (1932-1934年)、第二卷(1935-193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以大事记散述这6年间的日本侵华情况。 以“七·七”事变发端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日本侵华史上第三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的第三大热点但这方面研究情况的介绍不属本文的任务。 近代史上70多年间的日本对华侵略触及两国关系的各个领域,经济侵略与掠夺是一个重要方面。近2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相当的成果,约略概括有如杜询诚的《旧中国的中日合办企业》(《学术月刊》1982年第7期)、《日本在旧中国投资的几个特点》(同上1984年第7期)、朱婷的《论近代日本对华纺织资本输出》(《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5期)、郑会欣的《日本帝国主义对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的破坏》(《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黄明华的《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李秀石的《日本对我国东北经济侵略和掠夺政策的变迁及其实施》(《史林》 1986年第2期)、郑文云的《略论东北沦陷时期殖民地经济的特点》(《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刘万东的《1905-1945年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煤炭资源的掠夺》(《辽宁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傅波的《抚顺煤矿案中日交涉始末》(《抚顺社会科学》1986年第1-4期)、桑润生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张传杰、孙静丽的《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世界历史》 1996年第6期)、饶野的《20世纪上半叶日本对鸭绿江右岸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3期)、宋承荣、张庆山的《日本殖民渔业对旅大水产资源的独霸和掠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高乐才的《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试点”移民及其失败》(《东北师大学报》 1997年第6期)、张丽波的《简述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入侵》(《东北地方史研究)1992年第1期)、冯敏、蓝海的《试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求是学刊》1997年第1期)、邓鹏的《日本“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始末》(《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11期)、黄耀慧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内蒙古东部地区移民侵略一一以科右前旗哈拉黑乡为例》(《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4期)、邵会吉的《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东铁路”始末》(《历史教学》1988年第9期)、郭洪茂的《日本收买中东铁路浅析》(《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熊达云的《七七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经济扩张》(《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王同起的《“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华北的经济侵略》(《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姚洪卓的《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帝国主义对天津纺织工业的兼并》(《历史教学)1982年第6期)、郑会欣的《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对华北走私问题初探》(《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丁则勤、王美秀的《论华北事变前后的冀东走私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张祖国的《三十年代中期日本在冀东地区的走私贸易》(《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苏智良的《日本在近代上海的经济侵略活动初探》(《上海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车维汉的《日本八蟠制铁所侵掠大冶铁矿述论》(《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等等。与大量的论文相比,日本经济侵华方面的专著太少了,杜询诚的《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一不中。 说到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们不能不想到满铁(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本应是一个经济机构,但它自1906年成立之日起其活动很快就超出铁路及经济的范围,它在日本侵华中作用太大了,自然成为学者们着力研究的对象。近20年来这方面的论文可举出阎伯纬的《历史上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述》(《历史教学》1981年第6期)、苏崇民的《满铁史概述》(《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庞慧茹、高雪松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东北沦陷史研究》1997年第3期)、张祖国的《满铁与日本对我国东北的资本输出》(《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尉常英的《略述“满铁抚顺附属地”的形成》(《抚顺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孙乃伟的《略述满铁奉天附属地的建立》(《东北沦陷史研究》1998年第1期)、张树纯的《“七七事变”前满铁对华北的侵略活动概述》(《天津档案史料》1997年第1期)、杨韶明的《满铁初期的调查机关及其活动概述》(《东北沦陷史研究》 1997年第4期)、祁建民的《满铁经济调查会:日本统治中国东北的“智囊”》(《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刘永祥的《满铁情报调查机构述论》(《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高乐才的《满铁调查课的性质及其侵华活动》(《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崔艳明的《满铁调查与日本全面侵华》(《河北学刊》1997年第6期)等。
关于老师求职信范文合集六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许多朋友又将开始寻求新的工作机会,现在的你想必是在写求职信吧。你真的懂得怎么写好求职信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老师求职信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求职信。扬帆远航,赖您东风助力!我是XX师范学院XX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我十分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炼,进校时天真、幼稚的我现已变得沉着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自己的事业成功,四年中我不断努力学习,不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学期间获得XX年度院单项奖学金,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计算机过国家一级,并通过了全国普通话测试X级甲等考试。同时在课余,我还注意不断扩大知识面,辅修了教师职业技能(中学数学教育),熟练掌握了从师的基本技能。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学习固然重要,但能力培养也必不可少。大学以来,为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积累教育经验,从大X开始,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家教实践活动,为多名数学跛腿的初中和小学学生进行数学补习,使他们的数学成绩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好评。为进一步积累系统的数学教育经验,我到XX大冶铁矿一中进行了长达X个月的初中数学教育实习工作,在X个月的实习时间,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注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自荐材料。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向你辛勤的工作致以深深的敬意,也真诚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我叫范文丽,是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0401班的一名学生,xx年我进入该学校学习幼儿教育专业,将于xx年7月取得毕业学历。鉴于幼儿园实践知识的重要性,我在求学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于近期获知贵单位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的xx年的学习完全能够胜任该职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在校期间,我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在选修课中,我选取了幼儿园管理学和幼儿钢琴伴奏,从另一层面更深刻的认识幼儿园,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是早晨的太阳。正因为这样,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教师素养。从进入该校开始我就开始规划我的人生,努力培养各方面的综合潜力。我选取幼儿专业是因为我对该专业有着很好的兴趣和对小孩的一种特殊感情,另外钢琴和舞蹈是我的强项,求学期间多次参加各种校园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我相信我自我十分适合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我敢说如果加盟贵单位定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也将尽我全力为贵单位服务。承蒙有机会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20xx届毕业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我选择完成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当一名教师,在众多中学中,贵校良好的管理制度,浓厚的教学氛围使我将其作为自己的首选目标,相信在贵校领导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机会!
大学四年,我英文成绩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很优秀。大二时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英文专业四级的考试,大三时又顺利通过了英文专业六级考试,现在正积极备考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在学好英语专业课的同时,我也注重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涉猎了文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计算机方面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在教师技能方面,我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并在教育实习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都为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思想方面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党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多次参加了义务劳动和社会活动。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中小学实践教学,足球赛等课外活动。力求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或许,我不是你的最佳人选,但是,我会不断的找出自己的差距并自我完善。如果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灿烂的明天。
最后,祝贵校再创佳绩!真诚地谢谢您的阅读。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
XX年X月X日
尊敬的xx各学校领导:
您好!
真诚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这份个人求职信。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赤诚的心渴望得到您的了解与帮助。在此,请允许我向您毛遂自荐。
我叫***,1997年7月5日,我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历史学教育专业,获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吉林省首批办重点高中延边二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现为中教一级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我努力做好历史教师工作。从1998年起,连续六年一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20xx年被评为州先进工作者。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对党和国家负责的精神,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教学工作曾多次受到校、州、省的表彰,表彰情况如下:
20xx年12月,在吉林省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评选活动中,所讲的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被评为新型课一等奖。
20xx年9月,在吉林省高中历史学科第三届教学综合素质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注意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为此,我边钻研教材边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所作课件多次在州、省、国家获奖,获奖情况如下:
1998年12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北伐战争胜利》在全州电教教材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9年5月,制作的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在吉林省首届历史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1999年,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可爱的家乡延边》获一等奖。
2xxx年,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情系延边》在东北三省中学历史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2xxx年,制作的英语课件《BritainandIreland》入选全国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大赛,其中参赛作品400多件,入选作品35件。
2xxx年9月,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因特网上历史学习的平台,制作了"中学历史教学"网站,在K12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历史教师个人主页中排名第五,每天都有一千人左右的访问量,这里既是我与全国历史教师互通有无的地方,也是我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历史的资源和进行情感、学习经验交流的场所。
1999年以来,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曾给学校的全体教师讲过Animator、Flash、Authoware软件的使用,另外我在本学期的高一历史组组内集体备课时,给组内另外三位老师讲怎样用Flash、Photoshop软件制作历史课件,受到历史教研组组长和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育方面:
2xxx年以来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在延边二中网站论坛上任"大牛论坛"的版主,开辟了"班主任论坛"、"心灵驿站"等栏目,一些主题引起学生强烈反响,如:"班主任能和学生成为朋友吗?"、"怎样对待上网玩通宵的学生?"、"学生个案分析"等主题,是学生们经常回复的主题,通过网上交流,使老师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也与学生进行了不见面的坦诚的网上交流,对以后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加强了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竞赛活动,1999年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知识教育竞赛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xx年在全国中小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知识教育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1998年6月,论文《课外活动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实例剖析》被中国城市出片社收入《优秀教改教学经验论文集》。
1998年8月,编写的《延边德育教育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一书,被州档案局、州档案学会评为档案信息开发成果一等奖。
20xx年6月,论文《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被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
20xx年,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1999年,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开发》的子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开发》课题组成员,承担《延边德育教育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课题的研究。20xx年,参加编写了校本教材《情系延边》,现已出版,获学生好评。
20xx-2002年,参加了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的"九五"科研课题"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科研成果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现在正参加另一国家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
四、继续教育:
20xx年1—2月,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xx年7月——20xx年2月,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现已结业。20xx年11月,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
鉴于毕业六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我相信自己能够从事好重点高中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多年制作课件和网站的经历,使我一定能使贵校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您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真诚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回报贵校。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为成为贵校的一名历史教员!若承蒙赏识,请拨打电话(0433)123456,或用电子邮件*******@与我联系,查看下面网址,您可以进一步了解我,恭盼回音。
最后,衷心祝愿贵校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求职信,本人欲申请贵校音乐舞蹈教师一职。以下是我的自我介绍:
本人xx年xx岁在内蒙古包头市少年宫学习舞蹈,xx年曾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内蒙古艺术大学中专部(学制五年),并担任班长,所学课程主要以芭蕾舞基本功,古典舞基本功为主。其中还包括毯子功,少数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排练课等课程。
在校期间刻苦认真,努力学习,虚心求教,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由于成绩突出。xx年获得内蒙古文化艺术节集体舞一等奖,xx年荣获贾作光(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奖学金一等奖,xx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大专班(学制两年),所学专业包括芭蕾舞,古典舞、新疆舞、藏族舞、蒙古舞、傣族舞、汉族舞,现代舞和其它各少数民族民间舞。在校期间刻苦训练,尊重师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得到师生一片好评。同年被选为团支部书记,并于xx年荣获该校第七届《萌芽杯》舞蹈大赛第八名。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晚会演出。
xx年进入福建省厦门市小白鹭民间舞蹈团,担任舞蹈演员一职。(该团是以汉族民间舞为主国内首个公办舞蹈团,在艺术界享有盛誉)。在该团工作期间曾参加20xx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心连心艺术团、山东省国际风筝节、云南世博会和省市级的各种演出。在团期间表现优秀,虚心学习,曾经担当过舞蹈队副队长一职。因此同年被聘为厦门市曲艺舞蹈学校排练课、民族舞教师。
xx年因为工作需要进入广东省深圳市歌舞团。参加了舞剧《拓》和《深圳故事》的排联和演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舞蹈水平20xx年,本人来到乌克兰的基辅进行一年语言学习,次年考入基辅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该大学是乌克兰著名的以舞蹈为主的学校)学习现代舞与现代芭蕾舞编导,(学制四年、本科)。所学专业包括,现代芭蕾、现代舞技法、舞蹈即兴、古典芭蕾、代表性舞蹈、东欧民间舞、和HIP—HOPj街舞等。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乌克兰电视台,乌克兰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和编创。在20xx年基辅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校庆演出中由本人创作的当代舞《军港水手》,受到了高度的好评。于20xx年圆满毕业。
同年考入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高曼诺夫师范大学(硕士),学习舞蹈理论、舞蹈教育心理学、舞蹈表演。除专业以外,本人兼学的主要课程还有:和声、视唱练耳、曲式分析、装饰音学、心理学、教育学、合唱指挥、指挥分析、现代音乐、高校管理、艺术史、俄罗斯音乐史、乌克兰音乐史、二十世纪音乐文化等,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乌克兰是一个有着深厚浓郁音乐氛围的国家,不仅是在乌克兰基辅国立德拉高曼诺夫师范大学,还是在整个基辅,国际性的演出和比赛非常频繁。对此,我耳濡目染,加之业余时间与乌克兰学生密切相处,相互交流,为自己以后舞蹈的教学和编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受益匪浅。
20xx年下半年,在乌克兰基辅东方语言学院任教,我的乌克兰学生们均以优异的成绩全部通过考试,深得学院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本人热爱舞蹈,热爱于舞蹈教育事业。如能录用,定当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承蒙审阅,深表感激。随信附上我的个人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为我的冒昧打扰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在即将毕业之际,我怀着对贵公司的无比信任与仰慕,斗胆投石问路,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贵公司服务。
在大学四年中,本着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的原则,我一直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学习,力图把知识学得扎实、明白、透彻。由于我的不懈努力,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年获得人民奖学金,在班级名列前茅。在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注重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相信只有问题没有学科,所以所读书籍涉猎颇广,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了文学、哲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还特别认真的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为我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相信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质的复合型人才,成功的学习者在充分的认识到书的价值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书的无价值。因而我在学习之外,积极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教师技能大赛、“行走在团旗下”知识竞赛活动、到中小学的实践活动等。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利于我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为我20xx年成功的走上人民教师的岗位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很注意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在这方面我也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试讲阶段还是在实习阶段,我都按着备课——试讲——讲课——总结的步骤一丝不苟的来进行,一步一个脚印,不敢有半点懈怠。听课达30多节,讲课达20多节,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件来配合教学。并讲了一堂公开课,得到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从而得到了“优秀”的评分成绩,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能力上的富有者的同时,我也时时不忘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四年中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关心集体,爱护同学,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使我们班成为全校的优秀班集体而奋斗!
我坚信命运之神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目睹过去深感母校的培养恩深,注目将来惟有以热血、真诚、眼泪和汗水回报社会的赠与,让生命之烛高举奋斗之光!
我将贵校作为首选目标,是因为贵校拥有优美的教学环境和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我相信在贵校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我一定会学得更多,做得更好。
相信您对我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相信依靠我的努力,我将成为最适合的。如果贵校能将这一宝贵机会授予我,将是我莫大的荣幸,而我也必将以我的行动证明:贵校的选择是明智的,我不负重望!
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白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我热切期盼你们的回音。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在“自强”、“求富”口号下推行的以举办近代军用及民用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涉及外交、军事、经济、文教等领域。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上册讲述洋务运动一节时,指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笔者认为以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作为判定洋务运动失败的惟一标准,未免过于主观臆断和简单化,是难以折服人的。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基本上是史学界和教学界的共识。那么,此定论的依据何在呢?一、甲午中日战争在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的直接代价包括签订《马关条约》和支付赎辽费。《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并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即正式承认各国资本在华直接投资的合法权利(因为列强均拥有“利益均沾”的特权)。此规定的实施直接造成了民用洋务企业的纷纷丧失:战后,由于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非但无力继续大规模地建设洋务企业,而且对民用企业实行“丢盔弃甲”的政策。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将民用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主要是甩卖给了国内的官僚、地主和商人。如将投资达580多万两白银的汉阳铁厂以3万两给了道员陈明远。再如开平煤矿改由目不识丁的醇王府侍役张翼承办。在被甩卖的企业中,一些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加上获得合法地位的列强在华资本用“中外合资”、贷款等方式对其诱骗,从而被列强控制或直接沦落为列强在华资本。如大冶铁矿1903年被日本用贷款的方式攫取了对该矿的控制权。当时最大的采煤企业开平矿务局于1900年被英国资本用“中外合资”的方式骗占而去。其余的一般转化成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用洋务企业是洋务运动“求富”的物质基础和核心。它们的纷纷丧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战后,不甘腐朽的清政府一面对民用企业实行大甩卖,一面又进行新的“求富”活动。不过,这时的“求富”活动主要局限在开办银行一事。1897年5月至年底,清政府在上海、北京、天津、汉口、广州等地开办了通商银行。此时创立的银行并非作为推动军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杠杆而存在,其主要职能而是“集民间之资以代洋债”。由于战后的“求富”活动不但因规模大不如前而谈不上是一场运动了,而且已失去了往日内涵积极的一面,因此说战后“求富”活动大大萎缩了。甲午战后,民用洋务企业的纷纷丧失和清政府“求富”活动的大大萎缩,表明甲午中日战争从经济上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二、甲午中日战争从军事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新式军队和军用设施(包括军用企业和防御工事),是“自强”的物质基础和重心。其中军事设施是服务于军队建设的,新军乃“自强”的核心所在。北洋海陆军是新军中的精华,它是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数十年来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在“购备西洋精利军器为第一要著”的建军原则下建立起来的,是当时全中国第一支“劲旅”。就海军(指北洋舰队)方面讲,拥有较多的新式铁舰、快船和蚊船,军容之盛,远非南洋和福建海军所能比拟;就陆军(指直隶淮军练勇)来讲,拥有精兵约21000人。无论在训练上还是在装备上都是为各省驻防兵、绿营兵,甚至湘军所望尘莫及的。在甲午战争中,该“劲旅”在李鸿章妥协退让政策的束缚下,遭至覆亡的命运:从陆军方面看,自1894年7月牙山溃败始,从朝鲜战场到国内战场,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从海军方面看,北洋舰队在1894年7至9月的牙山口外和大东沟两役中始受一创。后至1895年2月在威海卫之战中,先遭重创,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被迫服毒自杀,一些卖国官兵乘机降日,将残余军舰11艘及刘公岛炮台军械全送给了敌人。至1895年4月,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它的覆没,在一定的程度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战后,清政府组织的“自强”活动仍在继续。但由于失去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民用企业资源的滋润,“自强”活动的规模也大不如从前了。如建设海军一事,基本荒废了。军事企业的建设也停顿下来。原有一些军用企业苟延残喘,无以为继。此时的“自强”活动,主要表现在练兵方面,即使在练兵方面,也远远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战后,清政府认识到淮、湘军已经无用,提出了征练三十万新兵计划。而真正的按计划练成的只有张之洞的“自强新军”和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人数上远没有达到三十万。总之,战后清政府组织的“自强”活动已是强弩之末,在规模上也谈不上一场运动了。甲午战争过程中,北洋海陆军的全军覆没和战后“自强”活动的大大萎缩,表明甲午中日战争从军事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三、甲午中日战争从政治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战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对立和异变,已难以形成一致的政治力量了。受甲午战败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实际组织者李鸿章陷入了群议指责,“国人皆曰可杀”的境地。不久,朝廷将他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任上调入内阁办事,以削弱其权。在这种情况下,他转而苟安自保,从此一蹶不振。洋务派的另一关键人物,首倡“自强”的恭亲王奕欣则转变为顽固派。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张之洞虽雄心勃勃,但终属孤立无援,加之和战之际反对割地,已同李鸿章势如水火。战后,深入改革的呼声不仅发自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派的实力人物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盛宣怀等也提出了变法要求。李鸿章也说过“至于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战前,洋务派拥有巨大的权势和丰富的政治经验,这才使洋务运动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开展起来。战后,它的分化、对立和异变也表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另外,甲午战败带来的民族危机直接刺激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倡导“兴民权”,“设议院”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勃发。该运动的勃发表明社会潮流和时代重心发生了变化,洋务运动成了昨日黄花。综上三方面所述,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了,但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抹杀的。
余永富,1932年生,河南南阳人,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选矿系,1956年分配到长沙矿冶院工作,现任长沙矿冶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永富院士长期从事难选红铁矿、大型多金属共生矿及稀有金属选矿研究,在武钢大冶混合型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铁矿石选矿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包头白云鄂博大型多金属矿弱磁―强磁―浮选回收铁、稀土矿物选矿新工艺研究,河南舞阳铁矿及首钢秘鲁铁矿选矿研究等工作中,创造性地解决了选矿生产关键技术难题。
关于师范专业学生求职信范文7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师范专业学生将带着新的期许,开启新一轮的求职,那么你知道关于师范专业学生求职信要怎么写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师范专业学生求职信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的名字叫__,我是毕业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师范类专业的一名准应届毕业生,看到贵学校正在招聘初中化学代课老师这一职位,于是我写了这封求职信,希望贵学校可以给我一次就职的机会。
我是一名理科生,高中的时候就很热爱化学这么课程,但是我又想当一名老师,去教育好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所以我选择了当一名化学老师,考入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化学师范类专业。大学的四年,我主要学习的课程跟化学和师范类的有关的课程,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涯很快乐,很充实。
对于学习,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作为一名老师要让同学们觉得这么课程很有趣,引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学习起来才会更开心,更认真。而化学这们课程确实是一名很有趣的课程,看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一杯透明的液体,滴一点东西下去,就可以令这杯透明的液体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而我对于化学的兴趣,就是从这一杯透明的液体开始的。因此,我想将来有机会,我想让我教育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这种奇妙,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好奇,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化学老师所应该做的。所以,恳求校长可以给一次这样的机会我,让我有机会投身到教育事业之中,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最后,感谢校长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了我的这封化学老师求职信,祝校长身体健康,工作越快,桃李满天下。
此致
敬礼!
求职者: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我是X师范学院数学与计量经济系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想到贵公司就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创事业辉煌。
在校深造期间,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会计等财务的有关理论;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d等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在数学系学生会社会实践与科创部任部长一职使我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贵公司的领导下,为会计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事业上的成功需要知识、毅力、汗水、机会的完美结合。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现在的我已豪情满怀、信心十足。同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要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奉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
此致
敬礼!
尊崇的贵校指导:
您好!
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拔冗阅读我的求职信。扬帆远航,赖您西风助力!我是湖北师范学院__届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行将面临失业的选择,我非常想到贵单位供职。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扬希望之帆,共创事业辉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四年多的专业学习和大先生活的磨炼,进校时天真、老练的我现已变得冷静和冷静。为了立足社会,为了本人的事业成功,四年中我不时努力学习,不管是根底课,还是专业课,都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大学时期取得__年度院单项奖学金,英语到达国度四级程度,计算机过国度一级,并经过了全国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考试。同时在课余,我还留意不时扩展知识面,辅修了教员职业技艺(中学数学教育),纯熟掌握了从师的根本技艺。应用课余工夫自学了计算机的根本操作,熟习windows操作零碎,纯熟掌握office__办公软件,能纯熟运用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造课件,停止多媒体教学。
学习固然重要,但才能培育也必不可少。三年多来,为进步本人的授课才能,积聚教育经历,从大二开端,我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同时,还应用课余工夫积极参与家教理论活动,为多名数学跛腿的初中和小学先生停止数学补习,使他们的数学成果都有较大水平的进步,我的任务也失掉了先生家长的一定和好评。为进一步积聚零碎的数学教育经历,我到武钢大冶铁矿一中停止了长达两个月的初中数学教育实习任务,在两个月的实习工夫,我积极向有经历的教师讨教,留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进步本身的业务程度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本人的教学作风做到知识性和兴趣性并举。经过本人不时的努力和教学理论,我已具有一名优秀教员素质,过硬的任务作风,扎实地教学根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顺应才能,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才能,使我对将来的教育任务充溢了决心和希冀。
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如今的我已豪情满怀、决心十足。事业上的成功需求知识、毅力、汗水、时机的完满结合。异样,一个单位的荣誉需求承载她的载体——人的无私贡献。我恳请贵单位给我一个时机,让我有幸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我将以百倍的热情和勤劳踏实的任务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期盼能失掉您的回音!
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暇审批这份资料。
此致
敬礼
求职人:__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致以良好的祝愿和最诚挚的问候。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来阅读我的求职信。能够与校相识,我感到无比荣幸!怀着对贵校的憧憬与向往,写下了这封求职信,向您自我介绍一番,希望贵公司能够接纳我。
本人,姓名:__X,男,19__年10月出生,籍贯:__省__县。
1991年7月毕业于南阳师院数学系,同年8月被分配到河南省新野县实验高中任教至今,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具有计算机高级水平以及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 参加工作以来,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已10年有余,现已成为本校高三数学教师中的骨干。
本人具有较高的业务钻研能力,有多篇数学教研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同时,又具备较强的教法、学法研究意识,教学效果显著,历年高考中,本学科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县高考优胜奖和培优奖。另一方面,本人还具有丰富的班主任经验。
本人欲加盟一所尊师重教、开拓进取、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在那里,我的才能将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随信附上个人求职简历,期待与您的面谈!
祝您工作愉快!
求职人:__X
贵宾先生/女士:
你好!
本人为华南理工大学09届毕业生,将于__年七月毕业,并进入社会。愿以二十多年积淀的知识和锻炼的能力,奉献给贵单位,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贵公司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衷心希望贵单位能给我机会!
在校期间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口译,国际贸易等。在学校里,我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本人不但通过了英语6级,英语专业4级,更重要的是能用英语与人自由交流,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以及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
身为班干部,我积极组织各种班级活动,认真协助老师及其他班干部完成班级工作,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期间获得了院系老师及同学的.信任,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上学期间,我不仅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在“统一”公司做兼职辅导和宣传,在兼职工作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非常感谢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如果你需要更多信息,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您给我们这个面试的机会。
求职人:__
20__年__月__日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我的求职信,我将感到无比的荣幸!
我是__师范学院__专业__届的应届毕业生。我喜爱教师这份职业并为其投入了很高的精力和热情。 通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与实践能使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
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基础与专业知识,课余时间积极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我还注意不断扩大知识面,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office20__办公软件,能熟练运用软件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利用暑假时间做过多次教师兼职工作。,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我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为进一步积累系统的教学教育经验,我于__年__月到__市初中进行了一个月的初中__教学实习工作,在此期间,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注意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表达技巧,力争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举。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我已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素质。扎实地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和期望。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我充分认识到,教师优秀的综合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对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希望通过这封求职信,能使您对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我愿意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贵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感谢您的查看,希望能有一次给您亲切交谈的机会。期待您的回复。
最后祝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__
20__年__月__日
各位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申请材料!
我是__师范大学__理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热爱教学这个职业,并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我渴望成为贵校的一名教职员工,真诚希望领导重视,感谢您的调查。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我充分认识到教师优秀的综合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主动寻求各方面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方面,我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完成了本专业的全部课程,使专业知识更加扎实;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实践来锻炼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实践经验造就了我稳健的工作作风,增强了我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服务精神,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
大学期间,我很努力,也有进步。20__~20__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普通话水平达到B级,通过四级、二级考试,获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
“自强不息”是我的动力,“勇攀高峰”是我的人生态度。我不想过安逸的生活,而是用学到的东西做一份事业。我愿意和你一起为学校事业建一座楼!如果你被录用了,你会努力工作,不负众望。我期待收到贵校的来信。
最后祝你们学校桃李满天下!
求职人:__
20__年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