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脾气暴躁,那你就应该留意导师暴躁的原因,并且在导师暴躁的发脾气时,注意别火上浇油,所以在导师发脾气时,最好是沉默应对,事后再去说自己的想法。
那么就不要让他生气,老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以柔克刚,微笑的面对他,脾气爆的人是在现实中受到压力,作为老师一定会对学生发的,作好自己的本身工作,应该没问题,我也当过老师,有空多和他聊聊天就好,感情近了就没脾气对你
啦咔咔看见了
我是第一次写论文,第一次被骂。去年十一月份实习的,一直都没时间,到五月份了,老师催了,每天下班回来都写到十二点多,就这样写了俩个礼拜,上次请了三天假回学校,老师看了之后骂了个狗血淋头,接下来的俩天就是昏天黑地的改,真的,比上班还累,吃饭的时候眼睛花的,因为盯电脑时间久了,第三天改完交老师,马上坐高铁回去上班了。
记得那是研二构思小论文outline的步骤,导师boss是海外大牛,除了项目催促外平时并不怎么管我,所以那会儿本身比较懒加放养管理,基础并不好还急于求成,结果做的东西被他老人家怼个不停。我俩时差有12个小时,北京时间晚上11点拿流量开的skype,被活生生怼到凌晨2点。从论文框架开始怼,怼到基础知识,怼到英语语法,那时候觉得,好气啊。
昨天去找老师,乱七八糟给我批了一通,就一直说我乱没有重点,说我提前又不和他联系什么的。我说回去改一下今天继续找他,老师说你一两天也改不好的还是直接等二辩呢。第一次拿论文给导师看也是被批评的,比如说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的啦,但是交给导师的论文我都是认真对待的,所以并没有说被批得狗血淋头的样子。在我看来,学生对待论文是什么态度,导师对待学生就是什么态度。
地球上有很多的树木,但栋梁之材很少,是少之又少,江湖术士也不少,但是大师却没有几个,就这样。你若要成才得靠自己,得多留意、多思考,然后用自己的感悟来作结论。这个论文就不是那么难了,不是吗?
那么就应该上报给学校,必要的话也可以选择在网上进行曝光。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既然无法回避,那就要认真对待。但从学校和教师角度来说,我是不支持对本科毕业论文提出过高要求的,我们要多为学生考虑,大四毕业生是非常辛苦的,他们要考研、实习、找工作,往往焦头烂额。过分拔高对本科生的论文要求,不太合理。而且,在紧张的就业形势面前,本科生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实践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大学做得不太合格,理论课太多,实践课程太少。对于知识、思维尚不成熟的本科生,教师应该多予宽容,多给鼓励,多作指导,而不是怼、讽刺、羞辱,不仅是毕业论文,在其他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应该遵守这样的教学伦理。
那么就应该好好的和自己的导师去沟通,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导师好一些,并且讨好他们。
说起考研复试被怼的经历,那真的是很难忘,八个老师坐在你对面,全是上了年龄的那种教授,自我介绍的时候,一点自信都没有。我记的老师问我G02是什么意思,我听成G20去了,我特么来了一句杭州峰会,老师全都哈哈一笑,当时真尴尬,其实答案是数控机床的圆弧插补的命令,最后或许是运气好吧,被录取了,真不知道那些老师是怎么想的。被老师怼不要怕,说一些高端的东西去忽悠他,其实他也不知道,那你一定会过关的,加油。
倪老师之前给大家上过科普课一种非常著名的心理障碍。《抑郁症》(请看文章:什么是抑郁症?|日常心理)在这篇论文中,抑郁症被比作拔掉插头的空调。因为抑郁症的本质不是不快乐。但是失去活力。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另一种心理障碍。与抑郁症属于同一范畴。没有抑郁症出名。但其实比抑郁症还严重。它的名字是双相情感障碍(学名:躁郁症)躁狂症:睡眠让你瘫痪。你好。理解双相情感障碍先说躁狂症。中国的阴阳理论认为哪里有阴,哪里就有阳。我们今天提到的狂热这是抑郁症的反义词:抑郁症是缺乏活力。就像一个没插好的空调。躁狂症精力太旺盛。像只该死的公鸡。狂躁的人平时莫名其妙的精力充沛,兴高采烈。做什么都感觉特别刺激。而且都是兴高采烈。因为这种能量。因此,当躁狂发作时,会有以下表现:首先就像吃的眼花缭乱。根本停不下来。自发寻找各种活动参加。例如,在工作中身兼数职是很危险的。从白天旅行到夜晚故意找冒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演习?连性都变得很好色。化身泰国,一夜十次郎;第二,睡眠少。可能一天只睡5-6个小时。甚至不到1-2个小时。有些人可以几天不睡觉。依然活蹦乱跳;第三,变得特别健谈。说得又快又大声。高调、夸张的内容而且话题变化很快。一句话换三个话题是基本操作。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第四,思维变得很优雅。就好像我的大脑里有一个加速器。开明、机智、有灵感的一代。甚至有太多的想法要表达。因为不谈唱片。刻意加快语速跟不上大脑变化.据说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天才有一些狂热。或者轻躁狂(hypomania)。所以有人称躁狂症为天才病。马涅:看起来很漂亮。听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也许,大概会产生一点羡慕和向往:妈妈,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状态吗?我的懒癌终于有救了!知乎上也有帖子说我大学有个狂躁的同学。她特别羡慕。每年学三个月鸡血。完成一整年的作业但是!先别高兴。如果躁狂症这么好为什么要算精神障碍?因为躁狂症只是看起来很美。事实上,它会带来致命的副作用:一、太冲动了。狂躁的情绪会导致自信心急剧膨胀。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甚至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什么都能做。这种心态因此让人忽略了后果。甚至绝望。例如,假设你站在悬崖边上。离对面山峰一米远。我们正常人肯定不敢跳过去。但是一个狂躁的人抬脚就跨过去了。问题是,如果这个距离变成3米远我们正常人还是不敢去的。但是狂躁的人还是会抬脚.然后,没有然后。二是气人。过于乐观的后果只是太激烈了。如果别人的所作所为违背了自己也许平时只是一笑而过。但在狂躁状态下,会当场爆炸。有了以前的过于冲动。说不定分分钟我就掏出刀子把你剁死。一切皆有可能。第三,透支。躁狂症期间充沛的精力从何而来?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先打开手机里的支付宝。找到花园/打扰一下界面.是的,躁狂症有充足的能量。其实他们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力。一个正常人不可能连续几天保持清醒。打鸡血的必然结果就是对生命力的伤害。所以在躁狂后期即使在情感上,我仍然感到激动。但是还是会有精神疲劳。就像晚上太困了一样。但是我太兴奋了,睡不着。极度不舒服如果还用空调做类比的话。抑郁症是空调停电。躁的是空调电压太高。就等着机器有一天爆炸.怎么样,听完这些你还想得躁狂症吗?双相情感障碍:情绪过山车当然,狂躁不是你以为能得到的。临床调查发现单纯躁狂症非常罕见。大多数躁狂症都伴有抑郁。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躁郁症上图很好的解释了这种病的表现形式。我们正常人的情绪都会有一个波动范围。不太大,相对稳定。但是患有躁郁症的人这是抑郁症和躁狂症之间的剧烈转换。每次这种开关可能会对他们的病情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加剧下一次波动。就像你坐在秋千上两边的每个顶点有人会推你一把。然后你越荡越高。最后飞了出去.当然,秋千只是一个比喻。抑郁症和躁狂症之间的转换不是那么有规律的。更接近于无序状态。如下图所示这种疾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为病程复杂。不能像抑郁症一样做出明确的判断和管理。很多患者早期被延误甚至误诊为抑郁症。和简单的抗抑郁治疗它甚至可能诱发狂躁和快速的循环系统发作。增加攻击的频率另外,双相情感障碍危害更大。如高共病率。的人患有某些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4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物质依赖,如酗酒、吸烟等。30%患有焦虑症(如慢性焦虑症)复发率较高。复发率高于90%自杀率不低。自杀率为11%~19%所以比抑郁症还严重。同时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精神杀手”如果你得了躁郁症怎么办?幸运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较低。大多数人都不容易得到。此外,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所以对于可能的躁郁症患者密切监视情绪变化。提醒医生考虑躁狂波动。早发现早治疗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最安全的。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许多病人认为他们很沮丧。吃几天药。我感觉好多了。结果过了一会回来了。很多次才知道。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好条件。只是从抑郁到狂躁。等到那个时候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很难回去
最强大脑观后感 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最强大脑观后感 ,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期观看的《最强大脑》这一节目,我被参加挑战的选手折服,他们的人生目标多么有意义。其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告诉我们人一生要能专注去做好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把自己的大脑潜力发挥出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自己喜欢的就会潜心去做。那么孩子的兴趣需要我们去培养。作为家长首当其冲,首先在努力过程中孩子有了成就感就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就越去做。参加比赛的人涉及到方方面面,他们的背后付出了常人不能付出的努力。就拿孩子看课外书这一大家能做的事情来说,为什么孩子坐不住?而坐在电脑边或电视机前可以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有的孩子不喜欢,有的孩子只喜欢看漫画或低级趣味的书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古今中外有那么多名人的感慨就有力地验证了这一点。如歌德的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饮料。”确实一部好作品就如同是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教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更何况书还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
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第四季的脑王赛,陈智强找出了由四个字混杂在一起的一封40个字的烈士遗书,他的成功让麻省理工大学的西蒙教授肃然起敬,他立刻邀请陈智强去麻省理工去上大学。
《最强大脑》第四季的所有节目,是我这两天一集接一集看完的。除陈智强、机器人小度外,还有王昱珩、钟恩柔、乔布斯、土屋宏明等,他们的能力对比常人,好似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小学,我是班上前2名,中学、大学还算顺风顺水。只是,在入职刚刚半年后,被送进精神病院,最初被诊为精神分裂症,后来,因自杀未遂,看医生,又被诊为躁郁症。
目前,躁郁症就像藤缠树一样将我紧紧困扰。学生时代,对我来说,只学课本知识,未曾将知识活学活用。在我16年的学生生涯里,很少站上讲台,导致我大学唯一一次组织的文艺晚会也以“费尽心思,仍然参加人稀少”被嘲笑痛哭收场。毕业论文也一样,花了半年心思,因上讲台慌里慌张,讲得语无伦次。
倘若我从小就喜欢抓住机会多上讲台,多学文化课,音乐美术舞蹈也不落下,坚持到底,今天的我,就一定会是一个健康活泼开朗的我。
《最强大脑》为很多人或者是一群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超乎常人能力的舞台。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去抓住机会、或者是要创造机会,当更好机会来临,我们才是那个最幸运的。
在江苏电视台的《最强大脑》中外PK上,来自中国的12岁天才少年李云龙和来自意大利的12岁神奇男孩安德烈进行了一场堪称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比赛。虽然比赛结果以中国的李云龙胜出而宣告结束,但是,比赛中所发生的一切,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此场比赛,双方挑战的项目是“新郎新娘配”。比赛中,51对新人随机站位后,两人要记住新郎、新娘的排列顺序,并用人偶摆出来。李云龙的好胜心明显强于安德烈,不仅在比赛记忆时间上比安德烈短得多,在科学助理给安德烈核对结果时,更表现得没有了任何风度,以至于在觉得自己记对了、摆“错”了以后,情绪完全失控,然后放声大哭,甚至瘫在座位上站不起来。导致现场一片沉闷,很多来到现场的“新娘”们也都在暗暗落泪。
反观安德烈,在李云龙情绪失控时,他表示自己与对手一样难过。而当宣布李云龙胜出后,也在失望的情绪下表现得十分大方,甚至给李云龙送上大大的拥抱。让作为现场嘉宾的李永波、陶子也不得不为安德烈而感动,为李云龙担心。
我们说,比赛就有胜负,有胜负就会有的高兴、有的失落。但是,从李云龙的现场表现看,实在有点胜得不够大气、不够让人欣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孩子是何等在乎一时的得失,何等在乎结果而不享受过程。
今天,我看了一个叫《最强大脑》的节目。
这个节目主要讲全国各地天才少年集中在最强大脑舞台上进行超变态的头脑对决,从两者中筛选出优胜者进入下一场。场面煞是精彩,就比方说,这次变态项目是《火星撞地球》,被一个南开大学的学霸三分钟破解,全场观众包括评委都看傻眼了。
那么接下来会有什么项目呢?电脑已开始播放了:
映象金陵:一幅10米X20米的图,选手需要根据嘉宾所选择图案在图上观察,观察完毕后则按下抢答键,之后在答题倒计时15秒之内将圆柱形镜子放在画上,使圆柱上呈现出嘉宾所选图案,答对加一分,答错对方加一分,先获得3分者胜。
我想,这么变态,应该只有电脑才能做得出吧?这时舞台上走出两个年青人,一个来只有10几岁,一个20几岁,主持人说什么我没怎么听进去,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10几岁的小哥哥赢了。
看了本期的《最强大脑》,想想我自己,不由得心生羞愧,来到这个舞台上的人,有的只比我大几岁,可他们却能轻而易举地破解一个个难题,并且一个个还那么谦虚,落落大方,这让我觉得很惭愧,同时也暗下决心,从今后起,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前几天,我看了一档既精彩又感人的一期《最强大脑》的节目。就在这个充满着火药味的舞台,两位魔方高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位叫王鹰豪的世界级的魔方高手来《最强大脑》的舞台挑战中国队的队长之一,贾立平,让他押上队长的宝座和自己一决高下。
因为鹰豪擅长速拧,而贾立平擅长盲拧,所以节目组精心策划了一套比赛规:一共三局,每局五分钟,每一局速拧比赛,第二局盲拧比赛,最后一局混合战,速拧一个加1分,盲拧一个加6分,三局两胜。
可想而知第一局鹰豪赢,第二局立平赢,在终级对决因立平太累最后一个盲拧魔方没有完成。
当贾立平要走的时候导师、队员都在想挽留他。另一个队长说:“贾立平昨天晚上他一点钟到四点钟都在练习,早上一直在打瞌睡。”上一季中贾立平的头发都是黑油油的,现在他一边玩着魔方一边还做着博士研究,头发都花白了。
我崇拜他的精神,羡慕他的能力,两位魔方高手最后经过会议,全都留下。
我想对贾立平说“这里有你英雄的梦,而你是舞台永远的英雄!”
《最强大脑》,中国队的队长最终让王峰拿下。当然不管是王峰,还是王昱珩,还是鲍云谁来做队长都有这个实力,我以为,他们三个人在前几季完美的证明了他们的能力。
对于这一季的代表中国队出战的队员也确认了,王峰队的原来四人,杨易,郭小舟,曾新异,陈家庚,还有王昱珩队的杨英豪,鲍云队的杨勇。栾雨做了替补。
首先个人很喜欢水哥,很希望中国队长是他。水哥没做队长其实还是有一些失望。
上一季水哥输给了余奕沛,输的不是能力,他输给了内幕。最后水哥离开舞台的时候,引用了英国诗人兰德的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当时我内心涌出了一丝心酸。这一季水哥发微博说到“只有时间是公平的”其中的深意我觉得很明显了。比赛就是比赛,对于已经确定的结局我们改变不了,就试着去接受吧。但是水哥我会一直支持你。中国的最强大脑永远有你。
希望代表中国队出战的队员全力以赴取的好成绩。
最后想问下大家有多少人看这一季《最强大脑》是为了看水哥的。
什么鬼国际赛,真的好没隐,这样假装中国人特别厉害有什么的,最厉害的人也未必就愿意屈身去这里比赛,我们赢了门面功夫有什么的?我们一边在这里竞赛说wow靠中国人真的世界无敌般的聪明(我外婆),别人呢?聪明的人在实验室里继续科研,就笑笑不说话。我也是不明白这个节目有什么含义。就像有一期一个老师,记忆力特别强,然后嗯,参赛,然后嗯,受到观众的惊叹,然后嗯,回去继续教书。可能,对她而言收获只是那些惊叹而已。对我们呢,我们只是去惊叹了别人而已,然后呢?该吃的吃,穿的穿。
这个节目真的是。。。而且我最看不惯国际赛上中国选手每次在充裕的时间内非要只用一点点时间,然后各种摆脸,呵呵呵呵呵,你以为你知道好厉害哦,没错,你记忆里是比普通人强,不代表你能力比普通人强,就如社交,反正我是一定不会和这种人交朋友的,傲慢,呵呵。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发表这个并不是贬低中国人,也别把那些有的没的爱不爱国往我头上套。我在此只能说一点,我爱国。但我只是对这个节目以及凭中国在国际赛上所谓的成绩就嚷嚷着什么中国最强的人有意见而已。真的,中国要强,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不只是门面功夫做做而已。只有当,我们的运动到了全民运动而并不只是谁谁代表中国赢了,好厉害啊的时候。只有当我们从思想上慢慢从内心接受民主,自由,文明,礼貌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赢了
最强大脑已经走过了三季了,遥想第一季的周玮,当时觉得他简直逆天,后来却发现自己也能心算四位数乘法,根本没什么,中意对战的飞碟杯项目更是水得不行,简直就是我上我也行的节奏,虽然第一季项目难度普遍偏低,但是也是最好看的一季,不但记住了每个选手的挑战项目、得分,甚至连他们在哪一期上节目的都记得,而到第三季的时候谁是谁都分不清,一是由于后面两季大量的换汤不换药的记忆项目导致了审美疲劳,二是对选手惊人的表现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一季我只对速算和泰森多边形这两个项目感到震惊,就拿脑王陈志强说,哪怕是冰雪奇缘和最后的一沙一世界我觉得也不过如此,反倒是最受争议(其实也就郭敬明瞎逼逼,没啥争议)的星际迷航觉得最好看。个人认为,脑力界这么多记忆高手随便叫些人都可以完成第三季几乎所有的记忆项目,但是有些技能却是绝无仅有的,这才显得难能可贵,哪怕是看秘鲁那小伙子盲拧魔方,看王昱珩一目千行地观察,也比看选手挑战各种变态难度的记忆项目来得有趣多了。
总的来说,如果还有第四季的话,我一定会快进甚至直接跳过很多挑战项目。我更想看到的,就像是那个小女孩花了三四秒的时间用视觉记忆记完了一副扑克牌(不是第三季的,也很可惜失败了),而不是王峰用十几秒记忆高手都在用的方法,把人类极限推高那么一点点。
作为最强大脑的铁粉,从第一季到现在一集没拉下,对于第四季的最强大脑,只能说特别特别失望,道具出错,广告太多,比赛流程设置不合理,叨叨魏开始正常了,王峰又开始发飙了,但这也不能怪王峰,前三季可以看出,英国,美国,日本实力确实很强,也只有老队友德国疯狂送人头。道具华而不实,挑战项目的难度因评委的挑选差别太大,不能充分展现选手的实力,效果大大不如前三季,对选手要求太苛刻,啃老族现象尤其明显,新一季选手的实力完全的重复,展现不出新的能力,最强大脑的桂冠浪得虚名,如果新选手的实力是别人完不成的,那么也就不需要名人堂,名人堂必败!选手犹豫不决,对人机大战准备的相当不充分!对不起第四季营造的如此大的噱头!难以担当大任!表面团结!实则内乱!自己找虐!偶像包袱太重!国际挑战赛外国派出来的是二队,三队,而中国是最强战队,最多也就55开,能力不全!前途堪忧!新人何在?!水哥不在!何来最强?!!!!
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继续,依旧会支持,期待更高!
周五晚上,倚在沙发上看完了《最强大脑》中国与意大利的比赛。其中最有戏剧性的也就莫过于李云龙和安德烈了。
51对新人,现场打乱顺序,两人同时进行记忆,然后返回挑战位拜访模型,正确率高者获胜,若2人正确率相同,则用时短者获胜。李云龙率先安德烈1分30秒完成了记忆,却在检查安德烈摆放模型正误时,失声痛哭。他抽噎着说:“我记对的,摆错了!”遇到任何人,都会因为失败的不甘而落泪,可他竟哭得站不起来了,仿佛输掉比赛就是输掉一切。或许因为他从小就没有休息日,记得当他加入最强大脑战队时,他对爸爸的最大要求就是“能让我休息三天吗?”当时他说他没有理想,只是来子承父业的。或许是他从小便按爸爸安排好的路走,爸爸说要赢,他就必须赢。戏剧化的是,当他最后强忍泪水,报出自己摆放的顺序时,却得知,因为安德烈和自己的记忆方向相反,其实他根本就没有错!
就在这时,全场看到安德烈早已哭得泪人似的。追问原因,他说“因为我刚才看他很难过,他哭得很伤心,所以我很想去拥抱他。”不是因为输赢的嫉恨,不是因为失败的不甘心,只是简简单单地“看他难受,所以我就哭了。”这份善良早已模糊了胜负的界限,这份天真早已洗刷了比赛的俗尘。没有利益的竞争,为什么同为12周岁的天才少年,留下的泪水却打不相同呢?没有输赢的算计,多么美好的心灵!作者:钱梓澜
今天我看了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虽然没有看过,但仍觉得特别好看,特别精彩,所以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主要内容是这样的,这是一场大行的.人机对战,考验眼力的,是一个人在黑夜,戴着口罩、眼镜、帽子等的物件,透过一小段视频,在三十个人中找出3个人。是由人类王昱珩和百度机器人对战。比赛开始了,首先是第一个人,在一片乌黑只有一点光的情况之下辩论出来,由于小度是机器人,所以比较快,不过王昱珩也在不一会儿之后完成了,三十个人最后都出来了,王昱珩快速的辩别着,小度也快速的扫描着,结果出来了,可他们的答案没有一个是一样的,都不同,所以当中可能有错的,可能也有对的,也可能都错。最后的结果让我吓了一大跳,作为人的王立昱珩竟然没有一答对,可机器人小度,却对了两题,比赛结束后,王昱珩说:“我原本是可以全对的”。大家也都看到了,之前他把三个对的答案都写出来了,可受了一些干扰最后都擦掉,结果错了。王昱珩在比赛之前还有个要求,如果可以的话,把视频的能见度再降低20%。王昱珩的失败让我们大家都感到意外,因为他在前一季是中国队的队长,还替中国队赢回了一分。
看完过后,我意识到参加每一个人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筛选出来的,他们拥有广阔的知识面,而他们的记忆力超出了正常人的范围,只有刻苦的反复练习,才会达到这样的超长的发挥。
寒假期间观看了《最强大脑》这一节目,我被参加挑战的选手折服,他们的人生目标多么有意义。周玮,自小因为得病,被诊断为中度脑残,学校不收,孩子嘲笑,从来都是低头生活的。但是却表现出非凡的数学天才,算术完全是我们没法想象的,甚至计算器都计算不出来的开根方,算次方,完全靠心算。其中一道题目,连数学教授都做不出来,可是他却做出来了!这不是后天的,完全的天生的天赋!看了很感动!我们曾经都嘲笑过那些人,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曾经的这些行为感到惭愧,也许很多人的天才就是因为我们这些小小的嘲笑而被埋没!在我们的学生中,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孩子脑子不好,其实只是个借口,这些孩子只是习惯不好而已,这比起周玮来说幸运多了,只要稍微训练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放弃,总认为训练的过程太辛苦,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放弃,是不是也许又是另外一个天才的诞生呢?
以前看挑战吉尼斯纪录之类的节目,已然觉得这世界有很多能人,但那个很大一部分都是后天能练出来的。而《最强大脑》这个节目让我看到了另一群超能的人,周玮让我彻底相信了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再看看班里的所谓的学习能力差的孩子吧,他们也许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的门还没有打开,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为他们的打开另一扇窗呢?
这个周末,我无意中看到了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中国团队对战意大利团队。最精彩的莫过于李云龙和安德烈比赛“新郎新娘配”。
51对新人随机排列,他们两人分别从左右开始记忆新郎新娘的顺序,然后按照所记忆的顺序排列玩偶。安德烈报完顺序后,李云龙早已崩溃了,哭得一塌糊涂,他认为他错了。他一再说“我记对了,可是我摆错了······”。最后评委让李云龙按他摆的顺序念一遍看看,没料到全是对的,最终以时间优势战胜了安德烈。
虽然李云龙赢了,但我认为真正的赢家是安德烈。李云龙为什么白哭了一遭?完全是因为压力太大,精神太紧张,导致他忘了自己记忆的顺序与安德烈是相反的,错误地认为自己错了。而且他把比赛结果看得太重,无法承受输的结果。而安德烈是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始终轻松应对,因为他把比赛当成在玩游戏而已。虽然安德烈也哭了,但不是因为他比李云龙慢了几十秒而输掉比赛,而是看到李云龙哭了,他担心自己的伙伴受不了。这一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同样是哭,原因却截然不同。在安德烈和李云龙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外国学生的轻松和中国学生的沉重,他们两个都是神童,但为什么两人的表现如此不同呢?安德烈说他每周末双休,额外还有半天踢足球、而李云龙说他基本上没有休息,这可能就是答案。
我佩服李云龙,但更喜欢安德烈。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安德烈。
继阿尔法狗、大师、深蓝成功挑战人类之后,来自百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也让人类刮目相看。最近在江苏卫视日前播出的第四季《最强大脑》节目中,小度以3:2险胜人类最强大脑的代表王峰。
小度与王峰进行了对人脸识别能力的两轮比拼。通过对童年照片的人工智能识别,小度成功挑出了照片二十年后的主人,就连双胞胎也做出了精准识别,险胜最强大脑名人堂选手王峰。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表示,这次人机大战,是顶级的人脸识别选手和擅长棋类游戏的人工智能比拼。人脸识别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图像识别,人脸本身太相似,不易区分,表情、光照条件、整容等外因也会增加识别难度。
最近一段时间,阿尔法狗的升级版“大师”战胜世界顶级棋手的消息不仅再度将人工智能推上风口,也让人工智能威胁论再度兴起。中国企业能不能研发出阿尔法狗机器人呢?
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主任林元庆表示,人工智能真正威胁人类还非常遥远,人工智能会最先替代一些比较低端的,例如那些重复性非常高的工作,目的还是提高效率解放人类。百度和谷歌的研发方向不同,更擅长识别等技术,暂时没有涉足围棋类项目。
看了这么多期的《最强大脑》,一直都想写点东西。我一直都相信有天才的存在,但是仍然需要平时的努力。
今天看了李云龙与安德烈的pK更加促使我写点东西的欲望。从李云龙的表现我想到了人性的弱点,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难免会对自己不自信,同时也可能忘记自己的条件跟别人的不一样,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对了,自己肯定就是错了。但其实自己可能也是对的。
我想到的是我们处在一个应试教育的社会状态下,总是相信答案的唯一性,就算是在最强大脑的对决中依然无法跳出这个思维,导致李云龙的不自信。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他们只是12岁的小孩,输赢在他们的世界里依然占重要的位置,还是无法拥有大人的大气。李云龙觉得自己记忆都对了,却在摆放的时候出错,这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哭得那么崩溃。他没有在觉得自己摆错的时候冷静思考,而是陷在自己觉得错误中,无法自拔。这都是我们不能避免的。
从小我们都有这样的思想,觉得大多数人的答案一样,而你不一样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错。这是应试教育的成果,我们只求同却不存异。
关于躁郁症,你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提到以下几位艺术家,就一定不会陌生,如贝多芬、伍尔夫、梵高、海明威、舒曼等等,这个名单很长,许多名人都是躁郁症患者,因此,躁郁症还被称作“天才病”。躁郁症,又称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会在狂喜和绝望之间交替转换,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很大困扰,需要到精神病院医治。在20世纪初期,医学界对躁郁症的了解有限,曾经采用了一些残酷的治疗方法,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在《自由的囚徒——哈佛医学天才的躁郁世界》书中,一位躁郁症患者记录了当时精神病院的治疗方法。 《自由的囚徒——哈佛医学天才的躁郁世界》出版之时,手稿的原作者早已离世,这些手稿经由他的女儿咪咪·贝尔德收集和整理,才得以问世。手稿的原作者是佩里·贝尔德博士,他曾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四年的课程,并以最高荣誉从德克萨斯大学毕业,接着考取了哈佛医学院,并取得了有史以来颁给毕业生的最高学术荣誉。遗憾的是,正当他在学术界取得傲人成果之时,患了躁郁症,他的人生从此急转直下,经历了非人的折磨。佩里·贝尔德博士在患病期间,坚持写作,记录躁郁症患者的思想、感受,以及经历的治疗方法。其中拘束疗法、冰敷包等物理治疗方法给他带来了极大痛苦,可以说,如果是正常人接受这样的物理治疗都会被逼疯。当然,这是过去针对躁郁症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现在已经有了改变。下面让我们跟随佩里·贝尔德博士(后文简称佩里)的记录,了解一下过去野蛮的治疗方法。 在20世纪早期,拘束疗法是躁郁症的一种常规疗法。由于躁郁症患者在狂躁期,精力过剩,力大无比,为防止患者伤人或自伤,医院采用约束疗法控制患者的行动,强制其安静下来。 佩里躁郁症发作,被关进医院,护理员要求他脱掉衣服,穿上拘束衣。拘束衣是一种帆布材质的衣裤,衣裤边缘有成对的帆布带,全身上下大约有16到18对帆布带,用来把人固定在床上,好像船锚固定船身一样。正常人一动不动的整晚躺着,都要活动活动身体,更何况是躁郁症患者。佩里一心只想挣脱拘束衣的束缚,他受逃脱大师的启发,开始在拘束衣里研究逃脱大法。他通过牙齿、脚趾解开帆布带,让自己获得一点点自由,但马上会有护理人员闯进病房,再次将他系牢。这样的逃脱游戏,佩里可以玩一整夜,他不断地挣脱绳索,不断地被护理员用更结实的方法系牢。有一次他完全从拘束衣中挣脱出来,一丝不挂的跑到窗前,打算撬开钢窗逃出去。 躁郁症患者的一大特征,就是可以持续几天不睡觉,仍然精力充沛,过度兴奋。医院在使用拘束衣的同时,还给患者使用麻醉剂,控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对于佩里来说,越束缚,越想反抗,迫切的想要获得自由。一位护理员告诉他,无论他处于清醒还是麻醉状态,从未停止过挣脱束缚。然而,这种挣扎,使医生对他加大了治疗力度,给佩里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在佩里挣脱拘束衣,打算撬开钢窗逃跑失败后,遭遇了更深程度的约束治疗——持续约束治疗。 持续约束是指采用两种约束方法交替进行约束的治疗方法。其中一种约束法就是上面提到的约束衣,另一种叫做冰敷包。 冰敷包治疗是将冰水浸透的床单紧紧裹住身体,双手被固定在身体两侧,床单一层一层从肩到脚的缠裹,和制作木乃伊相似。缠裹完毕,护理员又用绷带横向的把身体紧紧绑在铁床上,最后盖上毛毯,塞上枕头。 湿冷的床单让人极度不适,对于一个过分活跃的躁郁症患者,更是极大的痛苦。起初佩里冷得发抖,之后体温捂热了床单,加上不断扭转身体挣扎,很快由寒冷变为燥热,他感到肌肉痉挛、汗流不止、口干舌燥。于是他大声呼叫要喝水,运气好的话会有护理员过来喂水,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白费力气。 佩里在冰敷包中无法动弹,吃饭只能由护理员喂食。有的护理员非常没有耐心,一口饭没咽下,另一勺饭已经塞进嘴里,如果佩里把脸扭开,护理员会直接把饭端走,让他忍饥挨饿。 更令人发指的是,不能上厕所,只能在冰敷包里拉屎拉尿。这种屎尿沾身的恶心感,是一种深深的屈辱,冰敷包中的佩里感到绝望、无助、没有尊严。 冰敷包打开,紧接着换上约束衣,这样交替治疗,一般需要连续几天几夜。当治疗结束,人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虚弱不堪,无法正常行动,站立和行走都十分艰难,佩里感到腿部肌肉痉挛、四肢麻木,脚踩在地板上好像踩在碎玻璃碴上,痛苦万分。 想要结束这种治疗,需要证明自己已经恢复正常。试想,经过湿冷、屎尿沾身、动弹不得、孤独、饥饿、绝望、肌肉抽搐等一系列痛苦之后,要保持情绪平稳,温和待人,头脑清晰,来证明你已经精神恢复正常,是不是很荒诞?真希望发明这种疗法的医生,自己亲身体验一下这种野蛮疯狂的治疗手段。 佩里十分痛恨医院的野蛮治疗,许多轻度的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加重了病情,有的甚至因此致残致死。佩里最后发现,在精神病院里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臣服,极力配合治疗才是上策,否则就要面临拳脚相加的暴打,以及更加严苛的治疗方式。 佩里的反复发病,给他自己和亲人带来极大痛苦,在多方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最后选择了脑叶白质切除术。脑叶白质切除术,切除部位是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与人的情绪、价值判断和复杂决策等高级思维活动直接相关,可以说是大脑的命令中心。民间常说额头大代表聪明,其实应该是前额叶发达,才会聪明。 切除前额叶皮质,造成的是不可逆的脑部损伤。佩里的朋友这样描述手术后的佩里:“那个人已经不是佩里了,他身上曾经燃烧过的火焰已经完全熄灭了。” 当时这种手术极为盛行,发明这种治疗方法的葡萄牙医师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由于诺贝尔奖的推波助澜,脑叶白质切除术被迅速推广应用,当人们发现术后患者变成了智障、完全变了一个人时,开始怀疑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开始抵制脑叶白质切除术,但此时已经酿成了无数悲剧,这也成为诺贝尔奖在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历史污点。佩里·贝尔德博士一直试图理解自己所遭遇的痛苦是否有意义。当人们由于胃病、肝病等疾病住院时,会有很多亲朋好友送来鲜花和问候,但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遭遇到的却是监禁、偏见和疏远。 佩里·贝尔德博士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也在进行躁郁症的实验研究,他相信躁郁症与生物化学因素相关,也就是说,躁郁症有其生理因素,而非纯粹的精神疾病。 1944年初,佩里·贝尔德博士的论文《躁郁症的生物化学成分》被刊登在《神经和精神病杂志》上,但此时佩里·贝尔德博士的躁郁症复发,已被关进医院,并且吊销了他的行医资格,论文发布之后没有引起医学界重视。 直到1949年,澳大利亚医生约翰·凯德也发现了躁郁症的生化成分的特殊性,发表了论文《锂盐在治疗精神兴奋中的应用》,此后经过一列试验,锂盐成为了治疗躁郁症的有效药物。锂盐治疗的应用,极大的减轻了躁郁症患者的痛苦,令人惋惜的是,佩里·贝尔德博士已经失去使用锂盐治疗的机会,他在1949年接受了脑叶白质切除手术,1959年初由于癫痫发作,溺亡在浴缸中。《自由的囚徒——哈佛医学天才的躁郁世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佩里·贝尔德博士的手稿整理而成,文中内容有的通顺完整,思路清晰,有的仅是只言片语,语句不连贯,从记录的文字可以判断当时佩里·贝尔德博士的精神状态。患病期间,佩里·贝尔德博士一边与疾病抗争,一边研究治愈的方法,他希望将自己痛苦的经历记录下来,结集成书,为后人研究躁郁症提供一手资料。 阅读佩里·贝尔德留下的文字,让我们对躁郁症患者的所思所想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过去野蛮、残酷的治疗方法感到惊心。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希望有一天,精神病院能够成为精神病患者的避难所,也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明智、温柔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康复。” 逝者已矣,存者安在。愿所有患病的人在脆弱时都能得到恰当的治疗、悉心的照料,愿医学的进步能够减少人们患病的痛苦,帮人们恢复健康或者有尊严的辞世。
3月初形成的论文初稿,到现在即将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一个月里一直在硕士师姐、师兄的建议下修改。我的指导老师工作忙,到现在也没有时间看过她带的三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前几天师兄师姐觉得改得差不多了,让我们发给老师,听从老师的意见再修改。但老师好像真的太忙或者不顺心吧,还是让硕士帮着看。毕业论文系统里需要审核的,指导意见,现在也都没有填写。4月2号前,就要进行论文中期检测了,也是第一次查重。查重不过,答辩不能如期进行,也影响后续的毕业。这样搞得自己十分慌张。 在师姐推荐的网站上查重,重复率还挺高的。关键是我发现自己越写越改,还越高了。内心瞬间崩溃。突然,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些东西,有些文字根本动不得。同时,在不同的检测系统,查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到底哪一个靠谱呢,说不清楚了。然后去看了看知乎,别人用的是什么网站。看了半天,感觉也不是很靠谱。有些要钱,感觉自己还没有完成修改后,不想花太多冤枉钱。 宿舍里大家都在为论文焦虑,哀嚎一片。我们都被论文搞疯了,情绪也不稳定了 。我跟舍友相处得好,有时候互开玩笑,互怼常常有的事。常常一言不合还飙歌。其实,这是我挺喜欢的相处模式。因为论文焦虑,我们的歌单总也很丰富,有时候笑着像哭的一样。但转念一想,我觉得自己的情绪稳定性有待加强。我感觉自己还是动不动会抱怨,哀嚎。这样把焦虑也传给了舍友,负面情绪太多,也不好。 纵观宿舍里其他同学的导师,大部分都是比较负责任的帮她们改论文。至少都是指导过她们的论文的。虽然反复修改很累。特别是我们水平不够,根本写不出任何有含金量的东西。但这方面导师也是清楚的,只能是更加完善。尽管被骂,被批评,我还是想要导师指导,毕竟她的认可与参与非常的重要。 现在只能写出稿子之后努力降重。毕竟如果查重不过,论文就会被一票否决的。其他的顾不了这么多,真正需要导师的时候还是要去麻烦她的。况且,这也是她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现在,静下心来慢慢修改,认真点,不要着急!
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两个比较大的考验。一个是大学的毕业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另一个如何在毕业后适应社会。这两个问题都是让大学毕业生比较焦虑和头疼的问题。其中毕业之前最主要的焦虑和担忧就是毕业论文是否能顺利通过。很多人因为毕业论文的压力甚至产生了焦虑和不安。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自己的论文要有足够的自信,勇敢的面对大学的最后一场“考试”。
面对论文感到焦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对自己的论文要有自信,自己勤奋努力一定会换来最好的结果。不要自己给自己心理压力;其次,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让自己心中焦虑和不安得到释放。比如去跑步和爬山、唱歌。让自己将心理的焦虑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一定的发泄和释放;最后,要对自己有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自己勤奋努力写出来的论文要有信心,论文答辩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要让自己冷静,焦虑和不安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所以要让自己勇敢的去面对,去迎接这次论文答辩的挑战。
要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心中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和发泄,比如去爬山,爬到山顶大喊几声。或者去不影响别人的地方一展歌喉,然自己心理的压力释放出来,这样就会少一点心理压力和不安情绪。
要对自己和自己的论文有信心。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不要自己给自己心里压力。自信面对论文给自己带来的挑战,勇敢的去面对他,就算失败也不会有遗憾。
又到一年毕业时,你会感到焦虑吗?
论文答辩可以说是获得学位的一个必要过程。答辩时做到以下几点,容易获得老师的好感: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显得自信。2、一直保持微笑,显得有气度。3、无论老师怎么刁难,指出问题,都不要和老师有冲突,一定要谦虚,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会继续努力之类的。祝你答辩顺利!
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果要顺利毕业的话就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如果不付出心血和努力的话,毕业论文的质量就不会高,就不容易通过。但是,由于毕业前基本上已经找好了工作,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论文中来的。有人问,临近研究生毕业,但是毕业论文写不下去很焦虑怎么办?首先,可以向导师求助,让导师好好开导一下。其次,可以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内心感受。最后,可以花几天时间出门放松一下心情。下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在学校的时候,如果有任何问题都是可以求助导师的。所以,论文写不下去也不要担心导师会有别的想法,反而需要跟导师好好沟通一下。当导师了解了你的处境之后,就会给出一些指导意见,对你会有不少帮助的。
另外,由于你的同学们也要写毕业论文,跟你的处境应该都差不多,不妨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心得,大家相互分享一下内心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了解到别人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或许别人的想法对你会有帮助。
如果实在很焦虑,不妨出门玩几天好好放松一下心情。焦虑的情绪对你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反而会让你的毕业论文一直写不下去。所以,不妨花几天时间调整一下状态,说不定回来之后就可以快速完成毕业论文了。
因此,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什么糟糕的情况,只是个人心态问题。毕业论文是一定要完成的,不然没法毕业。趁还有时间,把心态调整好即可。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