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发生,归根到底是 教育 问题。如今的高校也有教育学专业了,很多教育学专业的朋友们也在为 毕业 论文而烦恼。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论文题目
1、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2、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3、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5、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8、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9、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10、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11、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12、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1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14、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5、学前教育 民俗 文化 课程研究
16、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1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18、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
19、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
21、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2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
23、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
24、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25、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26、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27、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28、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9、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
30、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31、大学 英语文化 体验教学研究
32、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
33、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4、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35、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36、德国教师教育研究
37、我国高等学校 教学 方法 创新研究
38、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39、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
40、高校来华 留学 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41、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42、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43、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研究
44、英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
45、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超越
46、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47、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48、农村留守 儿童 教育问题研究
49、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
50、论学生的自主性及其教育
教学理论论文题目
1、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发挥电教优势,优化 作文 教学
3、浅谈网络阅读教学的可 实施方案
4、运用多媒体课件打造语文魅力课堂
5、多媒体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6、利用远程资源使孩子乐学语文
7、直观、形象展现教学内容 生动、灵活提高课堂效果
8、让多媒体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9、多媒体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10、给学生一个倾诉的空间
11、用爱心、耐心与尊重转化后进生
1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13、浅析多媒体为 说明文 教学注入活力
14、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断想
15、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6、浅谈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创设情境中的应用
17、利用电教媒体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18、用爱心和恒心构筑学生的灵魂
19、 网络技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展望
20、浅谈现代技术教育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
21、浅谈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朗读教学能力
22、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3、提高我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24、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5、新增专业校内评估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26、广东商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7、浅析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28、对大众化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
29、第二部分教学改革研究
30、教学改革特色项目与人才培养特色研究
31、关于金融学科(专业)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32、广东商学院中文系学生写作状况调查
33、完善高校 财务管理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
34、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办会展管理主干课程班的构想
35、浅谈 企业管理 专业案例教学与案例研究
36、中外高等体育旅游教育及专业与课程设置状况研究
37、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位一体的体会
38、对高等数学的若干思考
39、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教与学
40、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现代化的思考
41、对高等院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问题的探讨
42、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3、经济计量学实验教学对经济类人才培养的作用
44、以生产计划为核心的全程业务模拟实验体系教学研究
45、基于信息化资源的专题性教学模式研究
46、论案例演示方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47、“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尝试
48、朗读教学研究综评
49、朗读与朗读教学研究
50、小学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之关系探讨
51、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52、阅读教学对话研究
53、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54、作文教学研究
55、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56、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研究
57、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探新
58、家庭文化氛围与小学生个性
59、学科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60、学科教学中 发散思维 的培养
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
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
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
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2)
★ 大学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 教育学毕业论文
★ 有关教育学毕业论文的范文
★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基于护理教育现状远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程序,急待在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探索全程护理教育的规范形式,加快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施,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和服务功能的健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26篇文献进行整理,介绍了PBL教学的定义、发展概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和PBL教学的优缺点。结果:国内外对PBL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PBL教学法已成为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PBL教学在我国全面顺利地开展仍然受一些条件的限制。结论:将PBL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网路教学,从而弥补PBL教学的不足,也更适合我国的国情,而如何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发挥各自的优势,这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PBL教学;护理教育;研究进展;综述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将学生投入于问题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在国内传统讲授法的背景下,这种在国外教学中占较重地位的教学法对中国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带来了新观念的冲击[1]。现对PBL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国内外PBL教学的发展概况
国外PBL教学概况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医学界就发现了在医学教育中如何训练和加强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了现代医学教育的首要问题[2]。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PBL教学预示著医学教育的重要改变[3]。70年代,哈佛大学医学院成功的完成了从LBL教学向PBL教学的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4]。80年代后,PBL模式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法;90年代后,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的试验[5]。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2]。
国内PBL教学概况
国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于1986年较早地引进了PBL教学法。目前国内有多所医学院校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从20世纪90年代起,PBL被引入我国护理教育,在护理基础学、临床课程学、临床教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予以实施,取得了许多成果。近年来,在本科教学中应用PBL的院校在逐年增加。但国内护理教育实施的PBL大多数为过渡性的PBL或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7]。可见,我国PBL教学的实施与国际具有一定的差距。
2PBL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护理课程教学方面
GeorgeDemiris等[8]与等[9]分别在护理资讯学与硕士生的护理管理中引入PBL教学,对PBL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认为对PBL实施者的培训和实施过程的记录很重要。PBL可提高相互合作能力、资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和技能。朱大乔等[10]将PBL教学应用在内外科护理课程中,认为PBL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临床护理教学方面
刘义兰等[11]用PBL教学对实习护生进行患者安全教育,结果提示,实施PBL患者安全教育后,学生的患者安全知识得到了有效提高。其中合作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提高最大。田茂容等[12]应用PBL模式进行护理查房,结果显示,PBL查房模式在对护士吸引力、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较传统查房模式有优势。但在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情感、道德价值观方面无明显优势。
患者健康教育方面
姚海欣等[13]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引入PBL教学,结果显示,此模式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应对能力和治疗依从性。BevWilliams等[14]对PBL用于慢性病管理进行综述,表明虽然对PBL模式用于慢性病人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局限,但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PBL可促进糖尿病、关节炎、哮喘和冠心病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
教学在护理教育实施中的优缺点
优点
PBL教学法在国内外试行的实践表明有如下优点:1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在学习中的责任感[15];2思维的转变。培养学生变单向思维方式为多向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理论联络实际”[6];3沟通与合作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师生间的合作及学生间的相互学习[17];4临床实践能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有利于操作训练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18]。ElizabethRideout等[19]表明PBL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个人,家庭和社群的健康评估能力,学生对教学经历感到满意;5对教师的影响。给教师提出了挑战,增强了教师的组织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17]。
存在的不足
1加重学生负担和时间消耗。朱丹等[1]的研究显示,30%的学生认为PBL会增加学习负担,浪费学习时间。HaoBinYuan等[15]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学生认为PBL是一个消耗时间和有压力的过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任务。2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HaoBinYuan等[15]认为,初次实施PBL会让学生对知识获取有不确定感,困惑及信心的缺乏,教师应该加深学生对PBL的理解并提供相关专业的讲解。3教学师资与装置。PBL模式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很大的挑战。EucebiousLekalakala-Mokgele[20]的研究表明,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主导者的技巧。在我国,教学经验的不足,无现成的教材,教师和课室的数量缺乏,教学时间无法保证,参考资料与学习媒体的缺乏等都是制约PBL教学顺利实施的因素[6]。4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相应的评价方式与之配套,PBL教学理念和形式与传统教学不同[7]。教师应结合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随时对学生及其小组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人重视且小组的发展与自己息息相关,制定出一套完善灵活的科学评估方法以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21]。5学生自身条件不足。PBL教学以自学为主,学习资料多,对学习自主能力稍差的学生影响很大[21]。朱丹等[1]研究表明,的学生认为对讨论问题应认真准备,而真正查阅资料准备者只有,尤其是几门讨论都同时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时,学生往往疲于讨论。
3PBL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
PBL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弥补PBL教学在我国实施中的不足。随着资讯科技迅猛发展,国外许多实行PBL的院校大部分都建立了PBL教学网站[7]。网站中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在网路平台上PBL教学不仅打破时空限制,教学形式灵活,还可以相互交流,使学生成为网路教学的主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22]。同时,网路教学具有不受时间、地域和人员数量限制的优势[23]。因此,网路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节约了师资力量及其他教学资源[24]。但是,在学习初期学生对网路环境比较难适应,学习感觉不是和人在交流,而是与机器交流,很难在网路环境中做出决策[25]。此外,网路教学对学生自主性比PBL教学要求更高,学生因为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自学能力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26]。网路教学还需要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及时做出积极的反馈[22]。
4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PBL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PBL教学法已成为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受实施条件的限制,使得我国尚不能全面开展,而将网路与PBL教学相结合,为PBL教学的不足进行了些许弥补,也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如何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发挥各自的优势,这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朱丹,黄文霞,邱雪菡.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61-463.
[2]李晓丹,韦莉萍,李伟峰.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意义[J].现代医院,2005,511:4-6.
[3]..
[4]..
[5]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2112:48-49.
[6]马志华,张茄英,万宝珍.“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发展概况[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88-491.
[7]郭红霞,姜永东.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07,141:25-26.
[8]'.
[9]GeorgeDemiris,[J].NurseEducationToday,2010,30:175-179.
[10]朱大乔,周兰妹,胡琛,等.PBL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 护理杂志,2006,232:77-79.
【摘要】通过在台湾中台科技大学护理学院的学习交流,从护理专业的课程设定、护理教学的硬体建设、护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全面了解台湾地区的护理教育现状,为大陆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台湾;护理;教育
为加强两岸护理事业的交流合作,拓宽护理专业学生视野,笔者被学校派往台湾中台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研习。对台湾地区的护理教育现状,特别是在课程设定、硬体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实验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结合大陆的护理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中台科技大学护理学院概况
中台科技大学护理学院分为护理系、老人照顾系和儿童教育暨事业经营系。其中以护理系为核心。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护理学生医护相关科学、临床照护技能、批判性思考能力、克尽职责、沟通与合作、终身学习、伦理素养、关爱八大核心能力为重点,与国内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护理学院各种学历层次都在招生培养,其中的护理系分为大学部和硕士班。大学部有四技和二技,四技是3年高中毕业后进行4年护理专业学习取得学士学位,二技是5年中专毕业后进行2年护理专业学习取得学士学位,硕士班则是大学本科毕业后申请攻读2年护理硕士,比国内大多数护理学院培养的学历层次更多。
二、护理专业课程设定合理
1.大学部课程设定切合临床实际需要
大学部培育理论与实务兼顾、人文素养及自我成长能力并重的基础护理专业人才。根据临床需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阶段制定不同目标。以大学部四技为例,由于学生在高中三年未经历过医护相关专业的学习。所以第一年培养目标主要是以了解医护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认识护理专业角色、提升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并培养学习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为主。课程设定包括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营养学、人类发展学、社会心理学、资讯科技与应用及应用语文等。第二年着重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身体评估、内外科护理学、药理学、全人照顾、人际关系与沟通、护理英语、护理专业写作、表达性艺术、健康促进、法律学与基础护理校外临床实践等。第三年培养重点是熟悉护理人员专业角色功能,将护理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提升专业实务能力;课程设定包括妇儿科护理、社群卫生护理、精神科护理、手术室护理、缓和护理、老人护理、复健护理、儿科重症护理、重症护理、高危妊娠护理、妇女健康护理、文学与人生、生命关怀、实用生活美学、时间空间多元文化等。第四年的目标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能够将护理理论与专业实务有效结合的专业护理人才,强化反思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态度;课程设定有护理行政与管理、护理专业议题、长期照护学、公共卫生议题、行为修正、社群健康营造、社群精神卫生护理学、综合护理特论、综合护理实作、临床选习与内外科护理实习等。四年最低毕业学分为128学分,必修115学分含基本素养28分、外语进阶4学分、军训与体育2学分、专业必修81学分,博学涵养2学分,选修至少11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至少8学分。从总体来看,课程设定循序渐近,增设健康照顾、急重症照护及安宁长期照护,特别注重人文培养,针对临床需求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人文素养高及能自我成长能力强的护理人才。
2.硕士班课程开设多元,促进自我发展
硕士班学制为2年,课程设计主要从进阶临床护理、进阶小区护理和进阶长期照护三个方面进行,并且开设多门相关选修课程,通过课室教学、专题讨论、实习与论文撰写等教学形式完成。硕士第一年必修护理研究、进阶生物统计学、进阶临床护理学、进阶健康评估及实务、进阶临床护理学实习、进阶小区评估及实务、进阶小区护理学实习、护理理论、实证护理,可选修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方法论、医护英文论著阅读、护理专业议题研讨、心理卫生专题研讨等;第二年必修进阶临床护理学实习、进阶小区护理学实习、医护伦理,可先修家庭护理学、高龄健康议题、健康促进专题研讨、卫生教育专题研讨、质性研究、量性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等。毕业最低学分数34学分必修24学分、选修至少4学分、硕士论文6学分。学生可根据专业背景,选择学习和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进阶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研究与领导的能力,做到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大陆硕士专业课程设定尚缺乏统一标准[1],以上课程设定可为大陆硕士课程的统一科学设定提供参考。
三、护理硬体环境与多元化教学方法配套,教学效果好
护理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概念构图法、讲授法、说故事、问题/团队导向学习PBL/TBL及技术演练等。为了便于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多元化教学方法配套的硬体建设也较完善;学院建设了疗愈专业教室、PBL&TBL教室和精神科讨论及会谈室等专业教室,用以支援教学需求。如,学生在学习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ArtsTherapy课程,可在疗愈专业教室学习。此教室提供了绘画墙、冥想音乐、瑜伽垫等设施,在具有相关艺术背景老师的指引下学习以各种艺术的媒材来表达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此方法应用在创伤者的心理重建历程上特别有效。通过这种直观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掌握本门学科。PBL/TBL教室,教室桌子为圆桌,每桌可坐6-8人,中间三台电脑供学生查阅之用,而教师在一间总操作室通过多媒体多方面调控、观察各小组情况。整个教室三壁有白板可用作画图记录,最后通过PPT展示、小组演讲、组间讨论等方法进行汇报。如此巧妙实用的设计,实现小组划分,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四、课后采用多种途径辅助教学,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络
护理系根据学生需求特别安排了补救教学、就业辅导讲座、医疗机构工读体验等等活动以弥补课堂的不足。补救教学中的学涯辅导教学助理可进行一对一仿家教式教学,制定个体化教学;而有的学生对咨询老师比较害羞,同班补救教学使学生在同班优异成绩同学帮助下可获得更好帮助。就业辅导讲座比较特别的是邀请优秀学长学姐返校开展讲座,给同学们一个更亲近的就业辅导。医疗机构工读体验主要针对大学生打工赚钱的现象,提供给学生在医疗机构打工的渠道,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让学生提前接触医院,对护理职业有更深的认识,非常受学生欢迎。
五、护理实验室建设贴近临床情景,实现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为了让学生感受临床情景,除了有基础护理、内外护理、手术室实验室外,还针对临床情况设定了数位拟真病人情境教室、产儿科专业实验室、护理实验考试中心等。与进入临床大陆实习生一样,中台科技大学护理学院的很多护理学生上临床后面对复杂的医院环境和突发临床事件时会手足无措,适应力较差,表现出紧张、焦虑和不适应等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学院建立数位拟真病人情境教室,此模拟实验室模拟临床ICU病房,模拟人可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心肺复苏和高阶生命支援等,病房仪器可通过电脑控制引数变化,让学生熟悉不同情况下仪器的使用与引数的解读。模拟病房外设定多媒体教学理论教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的联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产儿科专业实验室充分考虑了产妇及家属的需求,设定了宽大的家属陪床,和桌上的音箱、天花板的绘画和窗台的花卉等温馨多彩的设定让产妇和家属都感觉像“家”一样。学院以后要将产前检查、生产及产后护理都设在同一病房进行,这样在家属陪伴下母婴同室,减少围生期的担心、烦躁及抑郁等表现,又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产科质量[3-4],这样就把人文关怀教育放入平时课堂中来。台湾医院在人文关怀教育方面的成功与学校对人文护理的重视和投入是分不开的。护理实验考试中心模拟执业医师操作考试方法,考试中心一共五个房间,每间房相互接连相互独立。考试开始后考生逐一开启房间进行操作,房间内各有不同主题,需要时还有专业病人模拟情景,最后考官通过房间摄像头记录的影像进行评分。与大陆操作考试相比,这种方法既考核了考生应对临床实际的综合能力,又避免了考生间相互影响,值得学习借鉴。
六、启发
1.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人文关怀教育
从台湾人文护理教育的学习可以发现,学校在注重基础医护知识的同时,单独开设人文关怀教育相关课程,并将关怀理念融入到各科护理情景中,让学生可感知、可体验。虽然现在大陆已经认识到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但高校护理专业课程设定饱和、缺乏科学的教学模式、人文关怀的观念未转变等等仍使护理人文教育差强人意[5]。如何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真正提高护生人文修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2.实践教学改进,实现教学方法多元
虽然目前大陆高等护理教育也引入如PBL教学法、循证护理、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等教学方法,但“以老师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是最普遍的方法,使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6]。有些新的教学方法仍处在理论研究阶段,尚未运用于课堂教学。而在台湾,多元化教学方法已经灵活穿插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技术和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确实提升了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看来,实践教学改进,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可靠方法。
3.结合临床实践,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人才
目前护生通常感觉到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这种脱节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时产生系列问题,不能正确的将理论联络实际[7],而产生焦虑、紧张、沟通障碍等问题。如何紧密联络临床践设计教学过程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通过学习发现,在课堂中融入虚拟模拟教学,可引发学生极大兴趣和反思。再加上教师设定虚拟问题和情景,可使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运用,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人才。总的来说,此次学习了解到台湾护理教育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也看到护理教育工作者的兢兢业业,努力做到让课程生活化,教学方法活泼化,学习效果实用化。台湾护理教育在护理专业教学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在看到距离的同时,也将尽快将交流学习所得转换为自己所需。
参考文献
[1]史崇清,等.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7:37-38.
[2]冯丽群.临床护理实习生适应状况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2:942-944.
[3]青玲艳.家属陪伴分娩对初产妇身心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911:1445-1446.
[4]傅赛红,等.母婴早期接触对新生儿体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722-2723.
[5]郭瑜洁,等.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 护理杂志,2010,279A:1317-1319.
[6]姜安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10年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 *** 护理杂志,2007,241:3-6.
[7]BennerP,SutphenM,LeonardV,eta1..
关于 教育 学的论文应该如何进行选题呢?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教育学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论文题目
1、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2、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3、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5、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8、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9、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10、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11、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12、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1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14、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5、学前教育 民俗 文化 课程研究
16、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1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18、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
19、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
21、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2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
23、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
24、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25、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26、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27、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28、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9、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
30、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31、大学 英语文化 体验教学研究
32、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
33、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4、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35、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36、德国教师教育研究
37、我国高等学校 教学 方法 创新研究
38、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39、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
40、高校来华 留学 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41、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42、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43、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研究
44、英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
45、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超越
46、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47、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48、农村留守 儿童 教育问题研究
49、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重构研究
50、论学生的自主性及其教育
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我国综合社会现代化发展对教育与培训的挑战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航海教育发展
3、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4、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机制
5、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探析
6、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7、基于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8、浅谈如何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9、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10、高考地理中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体系初探
11、浅析初中生主体性教育
12、素质教育视野下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13、在师德建设中催生教育正能量
14、浅析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5、优化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生命 安全教育 的探讨
16、当代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公平影响研究
17、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浅析
18、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9、日本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连接
20、小学班主任应细抓德育教育
21、初中德育教育研究
22、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23、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
24、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干预模型构建
25、我国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证要素差异性分析
26、多 渠道 全方位 开展学校环境教育
27、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问题分析与教育引导研究
28、全面开展阳光招生 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29、强化工程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质量
30、职业教育科技园无界化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31、航空服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32、浅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命教育
33、信仰形成与信仰教育的合理化
34、关于《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的几点思考
35、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36、网络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学科的应用
37、基于Moodle平台《建筑测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8、“三互补”助推“四联动”远程教学凸显实效
39、明清时期民间医学教育探讨
40、元代医学教育初探
41、浅谈口腔教学引入微课视频教学的应用
42、基于医患关系浅谈对当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研究
43、运用智能手机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高职外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
44、美术鉴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45、儿童文学对低龄儿童焦虑心理的干预
46、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外语学习行为研究
47、多媒体时代下高校书法教育教学定位研究
48、动漫、游戏等网络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审美取向的影响
49、云南鲁甸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50、论军队院校教育资源网络化建设
51、法庭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
52、现代远程教育学籍档案现代化管理的 措施 探讨
53、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改革
54、信息化条件下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实现途径
55、教育经费监管法律政策依据问题研究
56、C++程序设计课程群互联网教学改革探究
57、国外开放教育模式资源比较与启发
58、教育促进主流价值人性的形成
5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60、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诊断与改进
教育硕士论文题目
1、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2、中学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3、中小学数学估算的教与学
4、培养中专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
5、中美高中课程标准下数学探究的比较研究
6、 高中数困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研究
7、高一学生数学概括能力培养的实验 研究
8、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9、新课标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正迁移的研究
10、基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1、中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特点研究
12、TI-92技术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算法教学中的应用
13、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价值
14、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15、全国高考试题与高中数学竞赛试题相关性研究
16、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实验与研究
17、职高《数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18、培养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19、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中专班《数学实验》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
21、初中生数学思维过程的研究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培养高中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途径
23、论现行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及单元测验的改革
24、网络环境下“中学数学实验课”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
25、高一学生函数概念学习障碍及教学对策
26、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验研究
27、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28、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9、高中数学新课程《球面上的几何》的教学实验与研究
30、数学发现法教学的课堂实施研究
31、开展初中“ 反思 性数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32、初中数学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
33、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研究
34、技校兴趣缺乏型数困生的现状及教学研究
35、中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6、数学交流探究
37、论数学课程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38、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9、中学数学教师评价研究
40、五年一贯制师范数学课程设置研究
41、 高二数学 优秀生与学困生的解题策略比较研究
42、建构主义及其观点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初中部分)解析
43、新课程标准下弗赖登塔尔数学教学原则在我国小学及初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44、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45、数学历史名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46、普通高中几何课程体系实施研究
47、中学数学中非语言表征的应用研究
48、现代教育装备条件下校长管理方式新探
49、规范管理,加大投入,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通过机制创新开拓新局面
50、谈做好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
51、权变理论:新形势下成人教育管理的选择
52、权力差距维度下透视英国教育管理权力架构
53、公安院校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初探
54、运用“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搞好高等学校外专外教管理
55、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载体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6、城市教育费附加管理刍议
57、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中的方法和艺术
58、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管理之中
59、谈谈高职教育中的班级管理
60、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有效路径--基于院校研究的思考与分析
2021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教育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发表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1 时如白驹过隙,两年半的求学生涯巳接近尾声,而这段学习生活经历给予我的成长与进步让我在这个毕业季对一切充满感恩与不舍。 感谢恩师!李教授是我的第一导师,他为人宽厚仁爱,做事严谨睿智。在学业上,李老师给予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鼓励我们求是创新;在生活工作上给予我们师辈般的关心与指导。李老师从来都是以鼓励代替苛责,用他的宽和与信任让我们不畏困难,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成长。今后我会谨记导师的教诲,精进不休。感谢我的第二导师陈彤副教授,她美丽大方,为人亲和,是她用辛勤的工作保证了每一次二恶英实验结果能得以及时有效的输出;感谢她一直的帮助与照顾。感谢岑可法院士,倪明江教授,严建华教授,以及废弃物组的池涌教授、蒋旭光教授、陆胜勇教授、薄拯副教授等诸位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谨表感谢!感谢AlfonsBuekens教授、Keens Olie教授在课题研究上给予我的热心指导!感谢课题组的林晓青博士生在我研究起步阶段的引路和指导,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感谢詹明秀博士生严谨周密的科研态度和理性干练的做事风格,让我受益匪浅;感谢祁阳博士、杨果博士生、周波特博士生等在实验上的交流和帮助。 感谢我亲爱的同学们一热能硕士1202班,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也不乏信任与友爱的集体。是每位同学的珍惜让我们彼此留下了诸多值得怀念与珍藏的记忆。祝愿毕业后的我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让友谊长青。 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一路读书,对你们尽是索取,思及此,心里百般惭愧。感谢你们给予我无私的爱与理解,是对回报你们的热切渴望给予了我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培养爱别人的能力的动力。今后就让我用百倍的爱与照顾回报你们。 作为接受学校系统性教育的一个结点,我要借此机会感谢巳经和将要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所有人!是缘分让我们相遇,天意让我们相识。祝愿你们一生平安,万事安好!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2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硕士生涯已经走到尾声。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两年多来给予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良师益友、亲人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本论文是在导师叶兴乾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选题、方案设计、实验的实施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直至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导师的心血。我现在能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叶老师的谆谆教诲。在此毕业之际,谨向叶兴乾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他对我学业上的悉心指导和生活上的热情帮助。 衷心感谢刘红教授、陈健教授、胡亚副教授、苏米副教授、陈士歌、孙玉男、丁闲、吴荣、包熙念、徐志华老师在学术研宄上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以严谨的科研作风和认真的科研态度践行了浙大一直传承的求是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促使我更好更努力地完成科研项目。 论文的研究还离不开课题组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对黄海智、程焕、曹玉敏、傅瑜、乔丽萍、周晓舟、章宏慧、邵澜媛、应洁琦、尹馨梓、杨黛、如克亚,以及同窗好友林雯雯、张文娟、吴秋敏、陶缘、于艳艳、王亚军、刘文娟、蒋晴晴、董开成、鲁捃等表示特别的感谢,感谢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衷心感谢张献忠、陈健乐、潘俊娴、李昕、田金虎、阿古司、陈景秋、支梓鉴、俞邱豪、王瑞花等同学在平曰里的关心和帮助。 同时,非常感谢生工食品学院的陈素珊书记、冯水娟老师、陶雪梅老师、陈晶妍老师和夏平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极大地促进了我的进步和成长;感谢兼职辅导员唐琼、张畅、胡金冰和杨业丰,是你们真挚的友谊和团结温暖了我整个研宄生的生活;感谢食品工程20xx级硕士班的同学们,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却相聚在杭州,相聚在浙大,结交了一份深厚、坚定的友情。 感谢我的父母和亲人,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默默支持和付出;感谢王桥同学,在我外出求学生涯中的一路扶持相伴。 最后,向参加论文评阅、答辩及提出宝贵意见的专家、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3 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回首过去三年的岁月,要感激的人很多,要整理的东西很多,一抬头一伸手每一件物品都在播映过去三年幸福的画面,我是一个不能很快从故事情节里快速撒手转身离开的人,那就慢慢消化再慢慢走出来吧!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樊统江教授。本文是在樊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本文的选题、写作思路和方法、到论文的完成,樊老师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樊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朴素、严密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而卓有成效的科研方法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樊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对我严格要求,同时在生活上关爱有加,并且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是我理论联系实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其次,感谢赵磊师兄在论文完成中给予的帮助,赵磊师兄在力学分析和模型建立过程中给予了巨大的无私的帮助,同时对我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 值此机会向赵磊师兄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衷心感谢在研究生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的'人,褚付克、汪方震、高二利、陈浩、夏红余、祝龙旭、郑元兵、冯明林、王秋云、靳童瑶等等,你们我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很多的鼓励和帮助,借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谢意! 此外,把最崇高的谢意献给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的哥哥,感谢他们对我的学业的理解和支持,感谢他们一如既往的鼓励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最后,衷心感谢评阅论文以及参加答辩工作的各位专家和教授!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4 本文是在导师xxx教授、副导师xxx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论文的选题到定稿都倾注了两位导师的大量心血。在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求学历程中,老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学生在学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两位导师勤奋求实的敬业精神、谦逊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令学生终生难忘,它一直在激励着我发奋图强、不断进取。这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令学生受益终生。在此,谨向两位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同时,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科技大学工程管理系xxx等众多老师们的亲切指点和帮助,在此对老师们的热情关照和大力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和研究生处的各位领导老师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诲! 感谢三年来给予我热情帮助、支持、鼓励的朋友们。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伟大、无私、不求回报的爱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并将激励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将用心回报! 最后,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对本文的审阅,并恳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批评。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5 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意味着我人生中的研究生阶段也即将结束。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活让我对这个校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让我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稳重且胸怀大志的青年。在这几年中,我憧憬过、欣喜过、迷惘过、悲伤过、奋斗过,经历了很多,但是收获更多。在此,我深深地感谢这几年给予我帮助和关怀的每一个人,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严建华教授和李哓东教授。两位导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为人谦和,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了我极大的指导与帮助,还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对我影响颇深,这些都必将成为影响我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宝贵财富。涓涓师恩,铭记于心。 感谢废弃物组岑可法院士、倪明江教授、池涌教授、蒋旭光教授、王飞教授、马增益教授、陆胜勇教授、黄群星教授、金佘其研究员和薄拯副教授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感谢二恶英实验室陈彤副教授、施建国和王宇春在二恶英采样、分析上的指导与帮助。感谢校外合作导师张江、杨杰师兄和已毕业的严密师兄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给予的指导,感谢Buekens教授和Olie教授的指导,感谢摩钩红师妹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 感谢同一个办公室的祝伟光硕士、陈洪永硕士、詹明秀博士、张晓林硕士、张秀岩硕士。感谢我的室友蒋一奇硕士、陈超硕士、杨超硕士。感谢热能硕士1202班的所有同学。因为你们,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因为你们,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因为你们,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理解与包容,陪我度过了人生中重要而难忘的一段时光。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予我的鼓励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衷心祝愿你们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祝愿母校 浙江大学 繁荣昌盛!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6 从论文的选题、方案设计、实验的开展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到论文的撰写,陈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他在我的实验中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融入了许多的智慧与辛劳。陈老师正直宽厚的为人,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科研思维,深深地鼓舞和教育着我,使我能够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生活和就业上,陈老师也像朋友一样,给了我很多关怀和建议。陈老师不仅是我科研中的导师,更是我的人生益友!在此毕业之际,谨向陈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衷心感谢实验室蔡国庆教授,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对我自身科研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感谢课题组阮耗副教授对我实验上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农生环实验平台的徐影老师、李云翔老师和李亚军老师在实验中给予帮助。 特别感谢实验室董虎师兄、徐洋师兄、范琳师姐、方思师姐、焦华益师姐、张碧硕士和李宏吉硕士在研究生两年多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无私帮助,是你们让我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感谢实验室李云师兄、杜新勇师兄、陈书攀师兄、崔美林师姐、张国华师姐、林永华硕士和刘同杰博士曾经给予的各项帮助。感谢实验室杨浣依硕士、徐薇薇硕士、硕士,是你们的关心与支持,使我能够在温暖的集体中完成毕业论文。 感谢我的室友在生活中给予我的关心与照顾,是你们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感谢12级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班的同学们,拥有与你们的友谊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最真挚的感谢献给我最亲爱的父母,求学期间,你们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是这份浓浓的亲情让我能够充满自信地完成学业。你们是我永远最爱的人!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小学学生评价公正性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梁红梅 副教授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 专业 学 号:[1**********]5 学习中心:广东连山奥鹏学习中心[15]B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2 年 6月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 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年 月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生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价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公正能否实现。通过文献与案例研究,对学生评价公正性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并以此为标准,对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整理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不公正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最终笔者认为,为了推动学生评价走向公正,应更新观念,坚持新型的评价观,优化学生评价的功能,突出学生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现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差异化,多彩呈现、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体系。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评价;公正;策略 引 言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新课程改革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生评价改革。素质教育评价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传统学生评价体系越来越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培养观不相适应,弊端层出亟待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是将学生评价改革推向了高潮。而随着对学生评价改革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有学者意识到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评价改革,它的公正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公正能否实现。因此,对学生评价公正性的诉求已成为当前深入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和实现教育公正两大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学生评价公正性的内涵阐释 首先,从学生评价的实质上来看,学生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其实质目的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当前我们所追求的促进个体的完善发展的教育目的是相一致的,是我国教育发展“基本价值取向”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其次,从教育公正的角度来看,它是教育公正的一种微观侧面表现。而教育公正的根本归旨是个体发展上的公正,但对于个体来说,由于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教育,那反而是不公正的。因此,一旦教育面向个体时,应该坚持差异性的教育公正,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给每个人以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因此,学生评价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生评价公正性内涵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学生评价的公正性才能得以实现。 二、我国中小学生评价中的“不公正”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也源源不断暴露出来,学生评价的不公正性亦是日趋明显。 (一)学生评价目的的不公正 学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学生评价大多是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热衷于排名次、比成绩高低。在这种目的的支配下, 学生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工具性价值,把评价作为甄别、选拔学生的工具,致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只关心考试分数和名次,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真正发展水平。正如有人曾形象地将传统评价比喻成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筛选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筛子上面的成功者,而另一种便是筛子下面的失败者。经过这样的筛选,学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幸运儿”。而对那些“失败者”,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由于这种片面化的评价,使他们失去了正确认识自身潜能的机会,而长期的失败体验也逐渐使这些学生感到心灰意冷,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和信心。显然,这样的评价目的显然是与学生评价的实质公正相悖的,是不公正的。 (二)学生评价标准的不公正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学生评价过分注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化,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学生不但是学校、教师及家长眼中的“好孩子”,还常常是各种荣誉的“代言人”,“三好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均是那些考试成绩高的学生的囊中之物。这样单一化、片面化的评价标准只注重对智育方面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考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过分强调学生的共性与一般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这种评价标准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有失公正的。 (三)学生评价主体不公正 学生评价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揽大权,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同伴、家长、社区更是无权插手。这种评价使教师在学生评价中处于垄断和至尊的地位,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主体与客体、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使评价变为了一个机械、死板、对立的过程。此外,在这样的学生评价中,由于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的真正需求得不到关注和满足,从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的不公正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定量的形式来呈现学生评价的结果。“分数制”就是以定量形式呈现评价结果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通过分数,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到学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了及时的反馈。但是,学生获得的分数仅仅只是对他们掌握知识程度和部分能力的一种评价,它不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此外,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必然会导致学生和教师过分强调分数,从而导致“考什么,学什么”现象的出现。 其次,分数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标示,它只是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事实 判断而非价值判断。例如,一个学生在一门学科的考试中取得了70分的成绩,当评价结果通过分数呈现出来以后,学生手里拿到的只是一张写着70分的考试试卷,其家长接到的是一张标有70分的成绩报告单,而学校管理者看到的也只是一张该生在此次考试中考取了70分的学生成绩汇报表。所有与该生相关的人仅仅只是看到了他的考试分数,却并不知道与该生考试结果直接相关的意义,并不能理解这个“70分”代表了什么,说明什么。 三、我国中小学生评价“不公正”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 由于受功利价值主义取向的影响,课程设置者在选择学科进入课程设置的范围时,首先要考虑国家利益,其次要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求。而学生在选择重点学习的科目时,也更为倾向于选着与其升学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学科,而那些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其升学和就业目的的学科自然被排除在外。而这种对不同学科价值认识上的功利性,使与课程紧密联系的学生评价也深受影响。学生评价不再以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作为标准,而是更倾向于将学生学习结果带来的物质和经济利益的多寡作为评价标准。这种学生评价显然太过于执着对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 (二)管理主义思想的影响 管理主义在学校教育中是指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方便管理为首要考量的态度和方法。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管理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尽可能地将其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取向融入到教育评价之中,通过制定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期预期目标的实现,强调统一性和服从性。显然,在这种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评价的出发点不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是通过控制、选拔学生来实现管理者预定的目标。 (三)评价专业知识的缺失 首先,评价主体缺乏对评价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学习。在传统学生评价中,学生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在实施学生评价时,主要是将现有的评价知识和技能以及以往的经验作为依据进行操作,缺乏对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知识的补充学习。学生评价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陈旧单一,从而导致学生评价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真正的发挥其实质性的功效,出现了“侧而不准”的现象。 其次,评价对象对评价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在传统学生评价中,尽管学生是学生评价的评价对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评价,因此,对学生评价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对学生评价形成正确的认识,无法用科学的评价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导致学生评价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中小学生评价走向公正的策略探讨 (一)更新观念,坚持新型的评价观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评价改革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通过评价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展。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思想便是以创造合适学生发展的教育为评价的根本目的的。它不仅要求注重对评价者过去与现实的表现的评价,更要关注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关注评价对象的学习结果,更关注评价对象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求对评价对象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的评价,更要关注其在学习能力、科学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优化学生评价的功能,突出学生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学生评价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发掘与培养,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评价也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减少对学生的批评、指责,多运用鼓励和表扬,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成长。此外,学生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于被以往评价认定为“差生”的学生,更要抱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积极运用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帮助这些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获得提高和进步。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现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差异化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纳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九种基本智能: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而不同的人在这几种智能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智能领域,每个人都有可自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因此,在制定学生评价标准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更为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体系 改变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局面,而是要将学生纳入到一个群体决策的过程中去,允许和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学生家长、社会等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实施多元主体的学生评价,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交流的活动。学生评价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评价学生,避免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评价结果易于被学生接受。此外,将学生自身纳入到评价主体中,开展学生自评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期望、发展状况、学习行为和结果、个性特征进行反思,促进学生独立自主、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而家长和社会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学生评价活动中去不仅有利于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配合,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意见有机地整合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去,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的功效,有利于纠正过去学校评价与社会脱节、只注重内部管理评价的做法。 (五)多彩呈现与合理运用评价结果 首先,多维度地呈现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学生评价结果应该要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不仅要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应将定量形式和定性形式结合起来,相互弥补,取长补短,多维度地呈现评价结果。 其次,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要了解、学习学生评价的专业知识。评价主体,尤其是教师应当及时更新学习有关学生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例如,阅读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书籍,学习掌握并能较为熟练地使用一些统计软件,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原始分数进行“再加工”,保证“分数”反映的内容更加客观、合理,更能准确的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情况。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更为系统地学习学生评价的相关专业知识。 结 语 随着学生评价改革的不断推进,笔者认为对学生评价的研究也将会更为全面和深入,不在局限于对学生评价操作和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将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对学生评价理论和本质层面的探讨。而对学生评价公正性问题的研究不仅顺应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的要求,丰富了学生评价的理论研究,对学生评价的实践工作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教育公正问题微观层面的研究,对我国早日实现“教育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明.公正、公等、人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 [2]石中英.教育公正与正义理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1,(2). [3]吴忠民.关于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之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4). [4]高文金,白杨.浅析教育公正的内涵[J].辽宁师专学报,2008,(2). [5]程立显.社会公正论:当代青年的新道德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2. [6]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0. [7][8][9]冯建军.教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 [10]苏启敏.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0. [11]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临近毕业之际,毕业论文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还是硕士博士,一份好的毕业论文都关乎你的毕业。在这里,我为你准备了硕士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毕业生更好的写自己的毕业论文,顺利毕业。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问题作出新的思考,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德育;目标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工作对网络的回应不能仅是知识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更要发挥高校的优势,认真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做出新思考,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一、培养大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网络正在成为年轻一代亲密的伙伴,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聊天或游戏,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他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大学生对网络的运用远远超过了社会许多群体,网络化的生活环境正在形成。有人认为,“网络”是狼来了,我们的学生是无援的小孩,他们只有一个结果,被狼咬走。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网络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独具慧眼的“神枪手”,那么还怕狼来吗?诚然,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但是要辩证看待网络信息,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不能用大棒来打压;也不全是“正中之音”,不能漠视它的不足。网络社会是由人所拓宽的另一生命空间,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也应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它对于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启迪他们的智慧、增进彼此交往是很有益处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新时期人才的道德教育标准。学校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良好品德,培养他们对人生目标较高层次的追求。而对于网络,这些目标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更加具体的要求。由于网络使他们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因此,学校教育最迫切的目标,就是要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正确的辩证思维方式。 1.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网络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给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新平台。但虚拟网络上不负责的批判攻击,以及一些低级恶俗的言论,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学生一方面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具备审视和判断能力,分清良莠,不被垃圾信息所淹没,善于辩证思考并作出甄别,把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意识和有目的的应用与归类,把信息加工成为真正的知识,并且懂得不把已取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终点,而是作为发展的起点,使他们从知识传递中找到的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找到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树立变革的观点和革新的精神,实现以辩证法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为指导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要懂得承认差别,在对待网络不同文化时,应学会尊重有差异性的他人和有差异性的文化,从而使大学生们能放眼世界、接受差异、见贤思齐。 2.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网络时代,大众传媒迅速而有效地渗透并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众文化的反复强化使人来不及思考就接受了网络传媒所灌输的有关政治、伦理、职业、娱乐等观念,而且人们往往趋同,肯定既成秩序与价值观,文化批判能力弱化,从而形成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网络传媒的影响隐蔽而强制,其结果是,一方面现代化过程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创造性,并且也确实为个体创造力的展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社会在通过企业管理制度、国家机构及法律体系等实现对个体外在控制的同时,又借助大众文化操纵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从而使人的主体性有形无形地受到窒息。由于现代化的“后发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网络传媒建设的速度相对高于发达国家传媒发展所经历的自然发展的速度,因此在较短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条件下,如何理性地生存于现代传媒的剧烈辐射之中,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学校德育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传媒影响,削弱其负效应,也是这一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加快大学生德育观念的转变。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需要,必须在观念和模式上实现转变。首先,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传统德育的特点表现为封闭性和一元性,与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多元性不兼容,因此,必须使学校德育从信息隔绝的世界转向直面“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外部世界。针对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网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无所适从的现状,德育要敞开思维的大门,走进不同制度的社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构成的信息时空,让学生经受信息的冲击“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力。其次,从认知式德育向实践式德育转变。德育可起于认知但不可止于认知。实践既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的重要目的,不良信息最容易从认知和实践脱节之处打开缺口,重实践而达知行统一,是青年学生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最后,从他律式德育向自律式德育转变。对无孔不入的网络不良信息,唯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方可拒其于千里之外,而培养自律精神的关键则是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应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随着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越来越普及,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和冲击也最为强烈。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抢占网络这一高地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对学生进行现代价值观念引导。创造性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源于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于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心态环境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种压力”。其中,“一个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三个压力” 就是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就目前学生的思想状态和网络德育的现状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培养大学生重视科学和知识的价值观。在网络信息时代,科学和知识的功能大大扩展,它们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同时,也已经成为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实行精神和思想解放的重要武器。在科学技术革命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占领科学知识的前沿,赶上世界科学知识发展的步伐,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战略性问题。由于我国过去是一个科学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科学和知识的社会功能并不显著,加之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文化虚无主义和狭隘的经验主义等轻视科学和知识的思潮在人们脑子里还占有相当的位置,导致人们对科学和知识缺乏应有的价值认识,严重影响到人们对科学和知识的执着追求。这种观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要彻底改变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们充分认识科学和知识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功能,特别是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方面所起的革命杠杆作用,培养学生重视科学和知识的正确价值观,以及热爱科学和知识的道德品质,刻苦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丰富科学和知识的当代大学生。 2.培养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市场经济价值观。由于我国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在经济效益的问题上,人们形成了“只计其义,不计其利”等错误思想。而市场经济是具有注重效益和勇于竞争的特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基础上派生出的人的独立意识、效益意识、时间观念、平等竞争思想等等,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样也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高校德育应充分吸收这种文化精神成果,使高校德育能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育在现实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价值观,高校德育工作应纳入重时效、勇于竞争、诚信合作等内容。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市场经济意识与高校德育在价值取向上有相悖的一面。市场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的个人性,市场经济意识呈现一种泛化的态势,有一些人对社会义务、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等等已漠然,但是我们社会上还存在也需要许多非自利的以及公利性的“无偿行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勇于对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不良行为和观念进行剖析。在建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时,要引导他们树立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3.培养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时间观念。随着生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一个时间单位所能创造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当代在学生必须具备的价值观。毫不懈怠地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珍惜分秒,刻苦学习,才能学到与时代同步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 三、培养大学生树立开放的人际交往关系和行为准则 随着生产力发展浪潮的冲击,封闭的社会趋于瓦解,使社会的人际交往趋于开放,也使以往的交往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交往”成为时代的一个主题。一个现代人参与了各种政治、社会、学术等团体,处于一种十分复杂的角色,所以一个现代人决不能按照一种单一、机械的行为准则来与人相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按照各种不同角色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网络技术实现了人们快捷联系的梦想,但容易造成人际关系淡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人们活动在“人一机一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可视性与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大减少,容易加剧人们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人际关系的淡薄,导致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的冷漠。这与开放社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学会“交往”也就成了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1.学会乐众合群。人与人交往的开放加强,表现为交往频率的增加。与过去的社会相比,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相互交往的数量、次数大大增多。频繁的人际交往要求人人都能合群,懂得尊重他人,理解关心他人。大学作为社会中最为神圣、最为高洁的地方,自身具有许多独到的光彩,作为在校大学生要理所当然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去演绎出真、善、美。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交朋友时要在坚持原则性下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讲原则的交往则不可能保持健康、持久的交往关系,也会使人际关系庸俗化,而且可能被引入歧途。 2.学会相互协作。人与人交往的开放还表现为交往水准的提高。生产力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上每个人的活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科学性的工作中,人与人构成有机的整体,一个人的活动必然影响到其他许多人的活动。人际交往发生质的变化,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交往模式和由此产生的行为准则必然成为科学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消极因素。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因此,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做人,善于团结协作、严守集体纪律、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奉献应当成为新一代青年的行为特征。
论文结构要求学位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十一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扉页,(3)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4)中文摘要,(5)英文摘要,(6)目录,(7)正文,(8)参考文献,(9)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0)附录,(11)致谢.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封面(采用天津大学统一印制的封面)论文题目: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为准.指导教师:除工程硕士写两名指导教师外(含一名企业导师),其他一般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2)扉页(见样例)(3)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里的"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和"导师签名"均不能为空,否则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见样例)(4)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500~8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7个).(见样例)(5)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见样例)(6)目录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7)正文硕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3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8)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9)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指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10)附录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程序及说明等.致谢限一页.2,论文书写要求(1) 语言表述a.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内容,尽量减少叙述.b.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
论文答辩是学生们最头疼的事,想要一篇好的论文还是唐人代写有水平。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小学学生评价公正性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梁红梅 副教授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 专业 学 号:[1**********]5 学习中心:广东连山奥鹏学习中心[15]B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2 年 6月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 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 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 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 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年 月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学生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价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公正能否实现。通过文献与案例研究,对学生评价公正性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并以此为标准,对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整理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不公正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最终笔者认为,为了推动学生评价走向公正,应更新观念,坚持新型的评价观,优化学生评价的功能,突出学生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现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差异化,多彩呈现、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体系。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评价;公正;策略 引 言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新课程改革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生评价改革。素质教育评价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传统学生评价体系越来越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培养观不相适应,弊端层出亟待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是将学生评价改革推向了高潮。而随着对学生评价改革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有学者意识到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评价改革,它的公正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公正能否实现。因此,对学生评价公正性的诉求已成为当前深入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和实现教育公正两大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学生评价公正性的内涵阐释 首先,从学生评价的实质上来看,学生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其实质目的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当前我们所追求的促进个体的完善发展的教育目的是相一致的,是我国教育发展“基本价值取向”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其次,从教育公正的角度来看,它是教育公正的一种微观侧面表现。而教育公正的根本归旨是个体发展上的公正,但对于个体来说,由于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教育,那反而是不公正的。因此,一旦教育面向个体时,应该坚持差异性的教育公正,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给每个人以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因此,学生评价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生评价公正性内涵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学生评价的公正性才能得以实现。 二、我国中小学生评价中的“不公正”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也源源不断暴露出来,学生评价的不公正性亦是日趋明显。 (一)学生评价目的的不公正 学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学生评价大多是奖惩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热衷于排名次、比成绩高低。在这种目的的支配下, 学生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工具性价值,把评价作为甄别、选拔学生的工具,致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只关心考试分数和名次,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真正发展水平。正如有人曾形象地将传统评价比喻成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筛选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筛子上面的成功者,而另一种便是筛子下面的失败者。经过这样的筛选,学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少数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幸运儿”。而对那些“失败者”,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由于这种片面化的评价,使他们失去了正确认识自身潜能的机会,而长期的失败体验也逐渐使这些学生感到心灰意冷,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和信心。显然,这样的评价目的显然是与学生评价的实质公正相悖的,是不公正的。 (二)学生评价标准的不公正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学生评价过分注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化,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学生不但是学校、教师及家长眼中的“好孩子”,还常常是各种荣誉的“代言人”,“三好生”、“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均是那些考试成绩高的学生的囊中之物。这样单一化、片面化的评价标准只注重对智育方面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德、体、美、劳等方面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考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过分强调学生的共性与一般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这种评价标准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有失公正的。 (三)学生评价主体不公正 学生评价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揽大权,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同伴、家长、社区更是无权插手。这种评价使教师在学生评价中处于垄断和至尊的地位,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主体与客体、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商,使评价变为了一个机械、死板、对立的过程。此外,在这样的学生评价中,由于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的真正需求得不到关注和满足,从而忽视了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的不公正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定量的形式来呈现学生评价的结果。“分数制”就是以定量形式呈现评价结果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通过分数,我们可以客观地了解到学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了及时的反馈。但是,学生获得的分数仅仅只是对他们掌握知识程度和部分能力的一种评价,它不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此外,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必然会导致学生和教师过分强调分数,从而导致“考什么,学什么”现象的出现。 其次,分数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标示,它只是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一种事实 判断而非价值判断。例如,一个学生在一门学科的考试中取得了70分的成绩,当评价结果通过分数呈现出来以后,学生手里拿到的只是一张写着70分的考试试卷,其家长接到的是一张标有70分的成绩报告单,而学校管理者看到的也只是一张该生在此次考试中考取了70分的学生成绩汇报表。所有与该生相关的人仅仅只是看到了他的考试分数,却并不知道与该生考试结果直接相关的意义,并不能理解这个“70分”代表了什么,说明什么。 三、我国中小学生评价“不公正”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 由于受功利价值主义取向的影响,课程设置者在选择学科进入课程设置的范围时,首先要考虑国家利益,其次要考虑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需求。而学生在选择重点学习的科目时,也更为倾向于选着与其升学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学科,而那些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其升学和就业目的的学科自然被排除在外。而这种对不同学科价值认识上的功利性,使与课程紧密联系的学生评价也深受影响。学生评价不再以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作为标准,而是更倾向于将学生学习结果带来的物质和经济利益的多寡作为评价标准。这种学生评价显然太过于执着对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 (二)管理主义思想的影响 管理主义在学校教育中是指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方便管理为首要考量的态度和方法。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管理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尽可能地将其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取向融入到教育评价之中,通过制定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期预期目标的实现,强调统一性和服从性。显然,在这种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评价的出发点不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是通过控制、选拔学生来实现管理者预定的目标。 (三)评价专业知识的缺失 首先,评价主体缺乏对评价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学习。在传统学生评价中,学生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在实施学生评价时,主要是将现有的评价知识和技能以及以往的经验作为依据进行操作,缺乏对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知识的补充学习。学生评价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陈旧单一,从而导致学生评价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真正的发挥其实质性的功效,出现了“侧而不准”的现象。 其次,评价对象对评价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在传统学生评价中,尽管学生是学生评价的评价对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评价,因此,对学生评价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对学生评价形成正确的认识,无法用科学的评价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导致学生评价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中小学生评价走向公正的策略探讨 (一)更新观念,坚持新型的评价观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评价改革提出了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通过评价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展。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思想便是以创造合适学生发展的教育为评价的根本目的的。它不仅要求注重对评价者过去与现实的表现的评价,更要关注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关注评价对象的学习结果,更关注评价对象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求对评价对象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的评价,更要关注其在学习能力、科学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优化学生评价的功能,突出学生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学生评价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发掘与培养,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评价也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减少对学生的批评、指责,多运用鼓励和表扬,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成长。此外,学生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于被以往评价认定为“差生”的学生,更要抱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积极运用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帮助这些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获得提高和进步。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现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差异化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纳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九种基本智能: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而不同的人在这几种智能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智能领域,每个人都有可自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因此,在制定学生评价标准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更为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体系 改变评价主体单一化的局面,而是要将学生纳入到一个群体决策的过程中去,允许和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学生家长、社会等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来,实施多元主体的学生评价,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交流的活动。学生评价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评价学生,避免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评价结果易于被学生接受。此外,将学生自身纳入到评价主体中,开展学生自评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期望、发展状况、学习行为和结果、个性特征进行反思,促进学生独立自主、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而家长和社会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学生评价活动中去不仅有利于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配合,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意见有机地整合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去,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的功效,有利于纠正过去学校评价与社会脱节、只注重内部管理评价的做法。 (五)多彩呈现与合理运用评价结果 首先,多维度地呈现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学生评价结果应该要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不仅要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应将定量形式和定性形式结合起来,相互弥补,取长补短,多维度地呈现评价结果。 其次,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要了解、学习学生评价的专业知识。评价主体,尤其是教师应当及时更新学习有关学生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例如,阅读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书籍,学习掌握并能较为熟练地使用一些统计软件,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原始分数进行“再加工”,保证“分数”反映的内容更加客观、合理,更能准确的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情况。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更为系统地学习学生评价的相关专业知识。 结 语 随着学生评价改革的不断推进,笔者认为对学生评价的研究也将会更为全面和深入,不在局限于对学生评价操作和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将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对学生评价理论和本质层面的探讨。而对学生评价公正性问题的研究不仅顺应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的要求,丰富了学生评价的理论研究,对学生评价的实践工作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教育公正问题微观层面的研究,对我国早日实现“教育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明.公正、公等、人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4. [2]石中英.教育公正与正义理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1,(2). [3]吴忠民.关于公正、公平、平等的差异之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4). [4]高文金,白杨.浅析教育公正的内涵[J].辽宁师专学报,2008,(2). [5]程立显.社会公正论:当代青年的新道德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2. [6]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0. [7][8][9]冯建军.教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 [10]苏启敏.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0. [11]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各个学校要求不一,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或在EI 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2,人文社科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在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
(2)在CS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3)在EI 收录期刊上(不包括会议论文)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2 篇;
(4)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或不授予硕(博)士学位:
(一)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 号)的相关规定,学位申请人在学习期间违反学术诚信、学术纪律受到记过(含记过)以上处分的;
(二)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
(三)未能通过论文答辩的;
(四)其它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
对以作弊、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学位证书的,学校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参考资料来源:石河子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石河子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这是可以的,但是要征得老师同意,否则要换题目重写的风险。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1、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硕士论文种类可以按照学生专业来分类。硕士生的每一个专业都是可以有自己专业的论文内容。按照专业可以分为历史类论文,文学类论文,数学论文,通讯论文,化学论文,材料类论文等。
按不同的标准对论文有不同分类。对论文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科学研究,这是因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论文撰写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其功用也存在着差异。一、按照研究领域来划分从研究领域来划分,可分为社会科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主要是描述社会复杂现象,阐述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而积极开展的科学研究而撰写的论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是描述自然现象,阐述自然发展变化,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发展存在问题而进行积极研究,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二、按照研究方式来划分从研究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描述性论文、综述型论文和应用型论文。描述型论文,主要是指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形式,结合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来分析事物、阐明事理,以达到作者阐述自己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之目的的一种论文。可分为两类:一是立论型论文和驳论型论文。立论型论文,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正面阐述作者的观点和见解的文章;驳论型论文,主要是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过程中,辨析和驳斥他人的观点,树立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文章。从其定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描述型论文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以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综述型论文,主要是一种就某领域中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纵向、横向和纵横向等描述向度,通过归纳、总结等方式对前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或评论,并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的论文。“它的目的是使读者看到某一眼镜成果的性质、规模、进程、状态和趋势。其特点是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有时议论多于叙述”(刘巨钦 等.经济管理类学生专业论文导写[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应用型论文,主要是指以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些理论对通过实证调研已经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判断和分析,作者并提出应对的政策或措施的一种文章。它具有实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三、按照论文形式来划分从论文形式来看,可划分为学期或学年论文、学科论文、学位论文、调查报告、实习报告和研究论文等。学期论文、学位论文和实习报告是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高校学生也可以进行撰写或不撰写,但科研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学期或学年论文,主要是指大学本科的三年级(包括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初次运用已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的论文。这种论文是相当于学生的独立完成的作业,往往是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其学术性要求不高。其目的是要求学生取得撰写论文的一些经验,并理解和掌握论文的基本写作的步骤和方法而已。学科论文,主要是指学完一门课程(学科)之后,要求学生运用该学科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和研究该学科所涉及到领域的问题和现象,独立撰写的文章。撰写学科论文的学生,主要是硕士、博士研究生。这类论文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性,即它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阐述问题的深度。这其实也是为撰写硕博士学位论文作的准备工作和强化训练工作。学位论文,主要是指学生为了能拿到学位而撰写的论文,也称毕业论文。学位论文,主要包括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不同学历教育层次的学生要想拿到相应的学位,就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检查学生的所掌握某领域的基础知识,运用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或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文章。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尤其是硕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更高,不仅具有学术性,更要求具有前沿性、开拓性和创新性。不同层次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字数要求,学士学位论文要求5000字至1万字;硕士论文的字数要求2万字至5万字之间;博士论文则要求在8万字以上。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四、按照专业领域来划分从学科专业领域来看,主要有哲学、经济学、文学、政治学、行政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专业论文。哲学论文,主要是对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思维方法、哲学思想发展等开展讨论、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经济学论文,主要是指研究经济领域方面思想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文学论文,主要是指探讨文学领域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的文章。政治学、行政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专业论文也是如此。五、按照研究范围来划分依据研究范围的大小,将论文分为宏观型论文和微观型论文。宏观型论文,相对于微观型论文而言的,主要是指研究带有普遍性的、全局性和整体性的问题,并对其局部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的文章。一般来说,多半是理论性很强的文章,具有共性和指导性的特征;微观型论文,主要是指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具体的指导性等特征。
不管是导师还是读者,评判论文的第一感是先审核题目,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奠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优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各方向硕士论文题目写作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硕士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基于特征提取的图像质量评价及计算机辅助诊断
2、多功能体育馆音质控制计算机仿真实例对比研究
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游戏化学习软件的设计研究
4、基于图像的计算机物体识别研究
5、中职计算机生态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性研究
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胶囊缺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与 方法 研究
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及应用
9、擦窗机伸缩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10、基于乳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病理图像分析
11、面向创新创业的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中职学校计算机类课程作业提交与评价系统研究
13、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14、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革测配色研究
15、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杂草种子鉴别
1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花卉分级系统研究
17、计算机辅助景观表现研究
1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面智能监控研究
19、计算机辅助飞机铆钉连接优化设计
20、非相似平台管理计算机的余度管理技术研究
21、基于图像形状特征量的计算机辅助肝硬化检测研究
22、乳腺肿瘤超声剪切波弹性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
23、面向老龄用户的计算机界面交互模式研究
24、培养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 措施 研究
25、基于动态部分可重构FPGA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设计
26、三值光学计算机解码器中并行感光阵列的设计
27、基于中国虹计算机的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28、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9、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油菜生长过程自动识别研究
30、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火焰三维重建算法的研究
31、企业内网计算机终端软件补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32、治安监控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
33、集成无线体域网穿戴式计算机设计
34、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研究
35、基于MRI的肝脏病变计算机辅助诊断
36、基于模糊认知图的计算机在线证据智能分析技术研究
37、基于录像分析的高职计算机微课设计的案例研究
38、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9、计算机视觉中可变特征目标检测的研究与应用
40、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单体猪喘气行为视频特征表达方法研究
4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指针式电表校验的关键技术研究
4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牌识别系统的算法研究
43、乐山计算机学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4、基于计算机视觉微测量技术研究
45、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枸杞分级方法研究
4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外膜厚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4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道偏离预警算法研究
48、节能监管计算机联网多参数计量控制系统
49、点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研发
50、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1、肠癌计算机辅助识别算法的研究
52、计算机联锁安全关键软件可靠性设计
53、计算机视觉在织物疵点自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54、数字水印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评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 硕士论文题目
1、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2、中学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3、中小学数学估算的教与学
4、培养中专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
5、中美高中课程标准下数学探究的比较研究
6、 高中数困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研究
7、高一学生数学概括能力培养的实验 研究
8、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9、新课标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正迁移的研究
10、基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1、中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特点研究
12、TI-92技术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算法教学中的应用
13、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价值
14、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15、全国高考试题与高中数学竞赛试题相关性研究
16、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实验与研究
17、职高《数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18、培养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19、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中专班《数学实验》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
21、初中生数学思维过程的研究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培养高中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途径
23、论现行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及单元测验的改革
24、网络环境下“中学数学实验课”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
25、高一学生函数概念学习障碍及教学对策
26、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验研究
27、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28、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9、高中数学新课程《球面上的几何》的教学实验与研究
30、数学发现法教学的课堂实施研究
31、开展初中“ 反思 性数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32、初中数学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
33、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研究
34、技校兴趣缺乏型数困生的现状及教学研究
35、中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6、数学交流探究
37、论数学课程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38、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9、中学数学教师评价研究
40、五年一贯制师范数学课程设置研究
41、 高二数学 优秀生与学困生的解题策略比较研究
42、建构主义及其观点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初中部分)解析
43、新课程标准下弗赖登塔尔数学教学原则在我国小学及初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44、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45、数学历史名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46、普通高中几何课程体系实施研究
47、中学数学中非语言表征的应用研究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题目
1、 城轨线网数据标准与数据库设计研究
2、 基于秘密共享协议的移动数据库研究
3、 云环境下数据库同步服务的研究与实现
4、 列数据库SQL语言编译器的研究与实现
5、 面向复杂负载特征和性能需求的云数据库弹性动态平衡问题研究
6、 数据资源规划中主题数据库划分研究
7、 某某后方仓库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8、 SYBASE数据库的索引压缩的设计与实现
9、 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DBScale的设计与实现
10、 PostgreSQL数据库中SSD缓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1、 数据库工具DBTool的设计与实现
12、 基于大型数据库的智能搜索与摘要提取技术研究
13、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与识别的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14、 面向内存数据库的快照机制和持久性支持研究
15、 面向海量高并发数据库中间件的研究与应用
16、 CUBRID数据库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17、 KingbaseES数据库列存储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18、 网络数据库服务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 外包数据库完整性验证的研究
20、 云南省宗教基础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21、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银行 保险 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2、 邮政金融电子稽查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23、 文档型数据库的存储模型设计和研究
24、 多数据库环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25、 多数据库环境数据集成与转换技术研究
26、 应用于网络监控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研究
27、 车辆特征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8、 数据库共享容灾技术应用研究
29、 非关系数据库加密模型的研究
30、 “数据库原理课程”在线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基于日志挖掘的数据库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32、 内存数据库在城市垃圾监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33、 基于B/S结构的数据库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4、 省级基础水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5、 多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36、 多数据库环境下数据迁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7、 基于J2EE数据库业务系统代码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38、 基于智能设备的嵌入式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39、 基于药用动物图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40、 地震预警地质构造条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各方向硕士论文题目写作参考相关 文章 :
★ 文学硕士论文的写作技巧
★ 心理学类论文大全及写作指导
★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论文写作格式
★ 硕士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大学学科论文范文及写作指导
★ 毕业论文写作心得5篇
★ 硕士论文写作指导方法及要求
1、多跟老师交流,请老师帮助确定选题是最快捷的方式。2、阅读,读文献、读政策文本,边读边思考,从理论阅读中寻找问题3、总结实践中的问题,思考一下实际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困惑,是否是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硕士 毕业 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1、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治理融资 渠道 研究
2、京津冀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研究
3、我国银行软件外包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4、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需求影响分析
5、物流企业仓单质押业务风险评价研究
6、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7、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风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8、中国对东北亚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9、中美BIT及其对中美相互直接投资影响研究
10、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关联与中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
11、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12、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非平衡发展关系研究
13、中美双向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14、北京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研究
15、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16、新型农场投资机制研究
17、海洋油气业金融风险研究
18、股权结构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影响的研究
19、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20、货币政策、企业成长性与税收筹划
2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现金股利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22、上市公司 对子 公司多元化股权投资与资本成本
23、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银行使用意愿研究
24、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融资风险评估
25、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对外贸易影响的机理及实证研究
26、我国银行业最优税负问题的研究
27、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变化研究
28、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效率实证分析
29、民营银行边缘性进入的声誉壁垒与声誉机制设计
30、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与市场定位研究
31、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32、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倾向研究
33、日韩利用FDI战略研究及中国加大对日韩投资的政策建议
34、心理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35、中外影子银行监管比较研究
36、金融脱媒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分析
37、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及利率风险分析
38、投资者信心变化与股价波动关系研究
39、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对货币政策冲击的研究
40、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41、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市场化转型研究
42、基于硅谷银行模式的我国科技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43、离岸市场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44、宏观信息冲击下的创业板短期过度反应行为研究
45、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股价效应研究
46、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需求分析
47、企业金融关联性风险图研究
教育 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 文化 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 商业模式 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 羽毛球 教学的 方法 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 儿童 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4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4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4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4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5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 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
2、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
3、基于知识经济的财务会计体系研究
4、论 经验 研究方法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5、论网络会计在企业应用的实现方案
6、论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安排
7、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货币计量研究
8、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9、论电于商务及其与会计软件的整合
10、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11、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会计问题的研究
12、论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
13、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控制研究
14、关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15、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若会计问题
16、对股票期权会计的探讨
17、中外会计 报告 比较及启示
18、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19、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20、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21、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22、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23、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24、论会计的国家性与国际性
25、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
26、试论重组会计
27、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28、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问题的思考
29、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30、对会计目标的重新思考
31、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32、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33、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34、浅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3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问题的思考
36、债务重组会计的探讨
37、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38、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39、试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40、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41、浅谈不良应收账款的原因与对策
42、租赁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
43、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44、债务重组中的所得税问题
45、浅谈企业长期投资项目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
46、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
47、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对利润的影响
48、试论负债和负债经营
49、资本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
50、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优秀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计算机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 会计专业硕士毕业论文优秀范文(2)
★ 数学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选题
★ 人力资源研究生论文题目选题
★ 毕业论文选题指导评语
★ 硕士论文评语范文
★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语(2)
★ 硕士毕业论文导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