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按弦的正确方法
二胡按弦的正确方法,二胡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而且二胡演奏时,掌握好的指法是拉的一手好二胡的重要秘诀,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还是要先来哦接如何按弦。下面看看二胡按弦的正确方法。
手型:
学习二胡,首先强调的是手型。左手运指手型就是手指按弦时手腕和手指各关节的摆放姿势,手型的正确与否是标准按弦动作及运指变化的前提。一般标准的手型是:
〈1〉练习时首先左手虎口张开,拇指关节自然顺直,琴杆放置于虎口处,按弦手指、手腕及各指关节隆起呈半握拳状,指尖在琴弦上依次排列,食指按音点与虎口持琴点相对约在一个水平线上
〈2〉一般情况下,手指为了适应琴弦上下直线的角度排列食指关节的弯曲程度最大,以下手指均次之。保持手型正确的要点在于掌心呈悬空状,掌心犹如握一个乒乓球。
〈3〉最常见的问题是拇指指关节紧缩,虎口紧夹琴杆,或掌关节塌陷,手指紧紧按琴弦,这都影响了左手的发挥,使左手过于紧张,手指动作失去弹性。
〈4〉一般手型也因人而异,手大或手小的人掌心拱起的弧度并不一致,手小的人,虎口要适当下压,以拉开指距距离。
按弦:
按弦是二胡运指最关键的,按弦方法是以指根关节为主,手指做抬起落下的按弦动作,均匀而有弹性。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要明确手指按弦位置:左手指按弦的位置一般在手指指尖与指面之间肌肉最丰满处,这样按弦手指抬落灵活,指端滑弦、揉弦都很方便,适合各种各样的演奏技巧。
〈2〉要注意按弦动作,按弦动作是手指抬与落的结合。错误的按弦,一般理解为手指按弦是单纯向下的动作,很容易理解为手指向下直抠琴弦,这样容易造成手指僵硬,按弦紧张,学习揉弦和换把更加困难。
〈3〉实际正确的按弦是自指根关节至指端的抬起和落下的惯性动作,掌握了这个惯性动作,手指触弦轻盈敏捷,弹性灵活。所以人们称按弦为触弦,触弦就是一触即发、一触即松,这就体现出手指接触琴弦一瞬间的弹力集中。
〈4〉要明确手指是如何用力的,手指按弦的力量也称为指力,指力是和按弦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力的关键在于紧与松,即手指在抬落中向琴弦一紧一松施力,这种力量源于大小臂,通过虎口的持琴点、掌关节支点以及指肚触弦点的支撑,将臂力作用到琴弦上,传导贯通之力。所以并不是手指局部的动作向琴弦施加压力。
一个把位相邻两个手指音程,不外乎是小二度,大二度,增二度,小三度。一指和四指构成一个纯四度关系是基本指法,基本指法形成四种手型:
1、【一 一 二型】三四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2、【一二 一型】二三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3、【二一 一型】一二指贴靠成小二度关系,其它手指分开成大二度关系。
4、【一 一 一 一型】一二三四指全部分开成大二度关系,空弦与一指成一个小二度关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安排指法尽量减少频繁换指,以相邻指交换为优。四度是原位自然手型,可换可不换指的尽可能不换,也不要回避小 指 功能,该用的地方一定要用,尽量保持手型的稳定秩序。
2、选好手指组合,发挥每个手指的独立性能,传统换把与一音一把结合使用,使音符链接自然、流畅、清晰。
3、强调指法目的是为了保证音准,音准好才能做出速度、力度、按指高度、面积、位置等不同变化,才能在手指击弦还是 摸弦上有所区别、有所认知。
二胡左手按弦的基本指法
在左手的四个手指中,惟有小指的按弦手形与其它三个手指不同。小指按弦时,首先手掌要充分打开,就像我们平时用手比划“五”时的手形,然后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小指保持伸直,拇指呈向上翘起的状态,以小指指肚的外侧触弦。
小指在按弦时,左手会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这是正常的。如果在乐句中小指不是频繁地使用,那么当小指完成按弦任务以后,左手要尽快地恢复到自然、松弛的.状态。
如果在乐句中小指频繁地使用,左手就要在此乐句中保持小指按弦时的手形。 小指因其短小、无力,所以在它按弦时,必须另有一个手指保留在弦上加以辅助,它的原则是:
1、保留小指音前一个音符的按弦手指。
2、如果小指音前一个音符是空弦音,那么无名指就要和小指同时按下。但要注意“保留指”动作的协同性,以免带出不必要的杂音。
二胡按弦手指操
一、手指运动的养生功效
我们的手部,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的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1、拇指:对应肺部经络,心脏和肺器官;
2、食指:对应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
3、中指:对应心包经络,五官、肝脏器官;
4、无名指:对应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器官;
5、小指:对应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器官。
二、二胡手指操
在办公室上班或在家有空、甚至在散步时,把心情调整到松弛愉悦的程度,轻松舒展手指,能有效缓解劳累和压力,日久能大大改善人体的生理状况,全面促进身心健康。对于一名二胡爱好者来说,对提高左手的运指技法也很有好处。
1、左右轮换作手指伸展运动,掌心向上,从食指开始按顺序做单指弯曲动作,一个指头弯曲时其他三个指头保持平直状态,无名指和小指做此动作时,开始都会带动其他手指而无法独立屈伸。
此时切莫用右手扳住已被带动的手指,而是顺其自然地由其各自能够独立地从微小的弯曲,逐渐加大弯曲程度,而最终达到独立灵活地弯曲,而解除此两指的联动动作。
有人会认为拉二胡运指是用左手,右手运动是多余的,孰不知左右手互动能平衡身体内在的神经系统,两者,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运动,都会产生一种诱导效应。
同样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另外一只手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运动。要是再结合两只手的手指同时作同指或异指的伸展运动,效果会更加显著。在手指作伸展运动时,思想有所专注、手指要有节奏和力度。手指伸展运动每天只消作5-10分钟即可。
2、手的握力越大,肝气越足,人越长寿。西方有一个结论,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手的握力越大越长寿,所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应该经常锻炼自己的手握力。四十岁以后,人的生理机能开始慢慢老化,及早养成良好的健身益心习惯,以备老来之需。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与大拇指紧紧地捏在一起,停留10-20秒后,轮留将各个手指放松,等手指头全部放松后,轻松10-20秒,再捏紧,再轮留放松,后来可任意放松各个手指,要做到思想专注、有力度、有节奏。每天只消作10遍左右即可。坚持训练一个时期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拉琴时的左手运指,必然产生奇效。
用指尖按弦无杂音效果好
二胡左手按弦正确方法如下:
琴筒错误地放于左腿中间,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过于左斜或右斜;过于前倾或内收。第一把位时左手虎口离千斤过远。左臂缺乏应有的支撑力,靠虎口夹紧而吊挂于琴杆之上。拇指下弯勾住琴杆。持琴时左手掌心贴近琴杆,手指“躺”倒按弦。手指关节过分弯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触弦。
手指关节反弯,尤其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关节。手指(尤其是无名指和小指)不是从弦的正面(从弦向琴杆方向)按弦,而是从弦的外侧(从弦向身体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实了外弦,内弦却处于虚按状态,常常因此而出现狼音。奏时始终让手指“悬”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松。当一个手指按在弦上时,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持琴时大臂过分抬高,使左臂处于紧张而不自然的状态。
在快弓演奏过程中,左手是处于被动因素的,对它的要求就是要使按指的“点”准确地和右手每个音的音头对在一起,不论音符多么复杂,或是换把、跳把多么困难,都不允许使动作滞后,而与弓子的音头错开。
但实际上,快弓的“难”主要就难在左手上,因为两只 手相 比,左手的动作要复杂的多,按指、换把、跳把等动作,都是由左手来完成的,而且都必须在音与音之间极为微小的间隙中完成,同时还要保证其音准,这确实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演奏者通过大量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二胡手指按弦时,要靠耳朵听音,如果按得不准,手指迅速调整按弦位置。所以平时要进行“练耳” ,多听钢琴等标准音。
刘天华的XXXX贡献 刘天华的XXXX艺术特点 刘天华和阿炳的二胡演奏艺术特点(或区别) 王XX二胡作品艺术特征 谭X的XX艺术魅力 谈移植曲目对二胡演奏技术的推动作用 传统曲目的艺术感染力 江南二胡演奏艺术特点 ....... 如果要完成的很好,就得用心去写.
04年刚获青年艺术家奖,是新加坡华乐团二胡副首席,也是本地杰出华乐室内乐组合——胡琴四重奏的核心成员。过去3年,他获李氏基金、福建会馆和新加坡华乐团赞助,半工半读完成上海音乐学院二胡硕士学位,今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很成功的独奏音乐会,赢得很多鼎鼎有名的老教授的一致赞好。 林傅强的硕士论文题目是“论刘天华在二胡教学上的历史贡献与意义”,对这位二胡音乐之父做了全面的研究与探讨。他说3年的学习,主要是理论的加强,视野的开拓,使他的音乐观达到另一个境界,演奏靠时间的磨练也更趋成熟。 他说:“深造3年,获益良多,我梦想还有机会可以修读博士学位。” 上海师从名家 现年35岁的林傅强从小学习小提琴,进入德明政府中学后参加该校华乐团,开始学习二胡,曾获1983年全国音乐比赛二胡初级组冠军,两年后再得高级组第二名。1993年,他获国家艺术理事会奖学金赴上海音乐学院修读4年学士课程,主修二胡和小提琴,1997年毕业前一年即考进新加坡华乐团。2002年,他为提升自己,再赴上海深造,成为本地第一个拥有二胡硕士学位的青年演奏家。 林傅强在上海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王永德教授。他说:“我到上海前,二胡基本是自学的,把小提琴那套硬搬到二胡上,技术还可以,但声音完全不对。王永德教授的教学方式是很互动的,从不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同一个作品,10个学生拉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关键是声音要好听。” 受王永德教育影响,林傅强的演奏技巧扎实,音色饱满,感情细腻,不管是独奏或合奏,他都游刃有余。1998年,他和本地3位杰出的青年胡琴演奏家郑景文、郑重贤和潘语录组成的胡琴四重奏开华乐室内乐之先例,这些年来频繁受邀代表新加坡出国表演,在重奏方面积累的经验也成为他丰厚的本钱。 林傅强说:“我一直觉得华乐在室内乐的发展还有很多空间,因此除了乐队演奏和担任学校华乐团的艺术指导,我希望将来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四重奏方面。” 来临的华乐团音乐会“与傅强共乐”,是林傅强在本地的首个个人专场,也是他的毕业汇报演出,从多方面展现他的演奏才华,曲目有二胡与小乐队《二泉映月》、二胡与琵琶《绣荷包》、二胡与扬琴《病中吟》、二胡与钢琴《三门峡畅想曲》、二胡与打击乐《寒鸦戏水》等,同台演出的都是一路陪着他的音乐伙伴,包括同学、同事和太太。音乐会也特地请来王永德教授,与学生合奏江南丝竹《行街》和《中花六板》。
用百度搜索一下,网上有很多.搜索时注意一下关键词就行了.例如搜索二胡论文
这个我能够办的,,自己写的给你参考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二胡艺术 传统民族文化 音质 音色 演奏技巧
一、二胡的发展历史
宋代陈阳的《乐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朝已经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成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统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二胡演奏水平。
元代,二胡艺术进一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就清楚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拉弦乐器的通称,传遍大江南北。
直至近代,胡琴始更名为二胡。
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刘天华先生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二胡艺术特色分析
1.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二胡艺术的源泉
二胡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
二胡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渊源于我们民族审美传统。
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静态幽淡美、自然美,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二胡艺术音色柔和、抒情细腻、重神韵,重意趣,崇尚自然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审美传统。
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文献中有的说是伏羲或神农这两个原始氏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创制的,有的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有的说“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
究竟如何,因无实证,尚无定论。
就已知资料而言,琴在周代已确实存在。
古文献中就有记载琴能“尚恬淡希声,决糜漫烦响”。[1]此外,《乐记》中对琴声的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哀心感进,其声噍以杀,其声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二胡艺术的发展就受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演奏方法到审美趣味无一例外,其追求的是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2]
音乐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神灵的崇拜,景物的诱发,心中的激情,现实的冲击,个性的挣脱,结构的探寻等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激发出动人的旋律创作。
二胡艺术的创作形象动人,不但受益于我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且在借鉴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灵感。
《红楼梦》里描写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3]二胡曲《黛玉葬花》,是取自评弹曲目“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演奏者以轻拢慢捻的手法,丝丝入扣,声声入情,再现了林黛玉“自卑、自尊、自怜”的悲情艺术形象,让人产生怜香惜玉般的无限伤感。
《满江红》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宋人王善及近代的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在我国广为流传。
作者将多种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将四川扬琴音乐与昆曲巧妙揉合,为图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该二胡协奏曲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绘,激发起对侵略者的憎恨。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经艰险,但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能打败一切侵略者,历史证明了这个事实。
全曲充分表现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
2.纯净的音质、淳厚的音色是二胡艺术的生命
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如声音的纯净度、清晰度、噪音或杂音的程度等。
音色是指声音的属性,是由其谐音的多少,及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
如声音亮丽、甜美、圆润、淳厚等。
[4]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质、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
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中“腔”味最浓的乐器之一。
所谓“腔”,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声腔。
之所以说二胡带“腔”,是因为二胡极富歌唱性的圆润音色近似人声,而中国乐器演奏的`最高旨趣则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并以接近人声为贵。
同时,二胡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细腻、缠绵、哀戚、柔美闻名于世。
二胡多变的音色,是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正是由于这一独有的特色,使二胡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有民族味、中国味。
从中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欣赏者通过二胡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二胡这一乐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能够把握乐曲中的内容、情感,使听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3.多变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艺术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弓法的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滑音是二胡左手最有特点的技法之一。
其功能:一为表现音乐,二为调节技巧。
滑音的音乐表现功能首先体现为点缀音色,深化感情色彩。
滑奏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对发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四个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浑然一体。
[5]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例如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祝桐君校注.与古斋琴论四卷[M].
[2]郑艳丽.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音乐审美思维[J].黄钟,2006,(z1).
[3]李庆霞.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2002,(1).
[4]雨牧.浅谈二胡音色的变性[C] .二胡文集.
[5]苏沙宁.二胡滑音的二重功能[J].乐器,1993,(4).
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研究【2】
摘要:近些年来, 中国 二胡 艺术 的 研究 在 发展 ,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
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艺术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 自然 地理 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人的体质和 社会 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
人的 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 科学 依据。
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 理学 的研究 方法 ,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 分析 ,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
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
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 音乐 范畴更近了。
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 影响 ,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
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
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
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
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 应用 了上述节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
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
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 艺术 发展 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 科学 的评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 方法 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 研究 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 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就 音乐 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 内容 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
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
二胡艺术亦是如此。
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 中国 二胡艺术中 影响 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
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 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 政治 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
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
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
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
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
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 历史 文明程度。
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经济 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
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
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
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 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
丹纳在《艺术 哲学 》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时代 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 自然 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
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
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
“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
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 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 文献 :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二胡的艺术魅力论文【3】
摘 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艺术;魅力;优长;成就;创新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给你个提纲:1 导语 二胡的起源 二胡的特点 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 演奏方便,灵活易学,易普及 表现力丰富, 但,转入正题:二胡是一个非标准音阶乐器,这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二胡 音准的问题。2 关于音乐 乐音与噪音 音乐的三要素 音律 节奏 强弱 其中,音律是音乐的灵魂3 关于二胡音乐 二胡特点 重叙导语中的有关论述 重点阐明二胡音乐的美 二胡涵盖于音乐艺术,必须遵循音乐的规律,主要是音律4 二胡音准的重要性 音准是音乐属性的要求 音准更能体现二胡的特色 音准有利于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准音与非准音的适当对比,更能表现一些特色意境,使音乐更丰富多彩 ……5 结语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二胡中运弓的方式粗略可分为两种:短弓、长弓1.短弓:手腕为主要运弓的动力来源,大臂基本不动,颤动手腕以达到快速拉出短音节的效果。(颤弓、跳弓,短而快的音节等可归于短弓)2.长弓:主要以大臂带动小臂,手腕随之活动,手腕处一定要放松,不要僵硬,不然动作会很生硬。小臂跟随大臂摆动,但手肘处不弯动,不然运弓不平。(抒情的地方,一个音节中的连音等可归于长弓)
我们的员工平时走路,右手自然放松的姿势。二胡,走的轻松态度的右手抬起,把船头上保持不变。当然,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让你的肩膀不酸了,多拉几年。像我一样,你拉了快5年。 2。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初学者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需要以被克服。请记住练习二胡哟! 二胡以后有问题直接问我。 我的QQ号:1094694503(古代的弦乐器の明星)
实用二胡运弓技法研究与训练
实用二胡运弓技法研究与训练,二胡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随着二胡演奏技法也日趋丰富和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运弓”始终是二胡演练过程中最核心的技术环节。以下分享实用二胡运弓技法研究与训练。
一、在正确持弓的基础上,放松而又流畅地传递力量。
二胡的发音原理是通过右手操纵弓子,使弓毛在二胡内、外琴弦上摩擦产生震动,再由琴码传递给琴筒后发出声音。正确持弓是熟练运弓的基础,对初学者而言尤为关键。须将弓子放平,大拇指与食指根部成一夹角,托住弓子根部。中指与无名指自然弯曲,置于弓杆和弓毛之间,指肚轻勾弓毛,中指上部关节外侧轻轻顶住弓杆。
运弓的基本要领是以肩关节为轴,大臂带动小臂,将力传至手腕,由手腕先行,带动弓子作水平运动。拉外弦时,手腕要自然下垂,使弓杆下落,贴在琴筒上,弓毛自然地压在外弦上;拉内弦时,手腕略向上抬,使弓杆高于琴筒,与琴弦成一个斜角,使弓子的自然重力加在内弦上。内弦运弓,中指和无名指勾弓毛的力度要均匀一致,防止忽大忽小。
根据音乐节奏和表现的需要,运弓有快慢之分。快弓恰似行云流水、万马奔腾;慢弓则如微风拂面、春燕呢喃。快弓讲究疾而不躁、重而不钝;慢弓则需舒徐有致,切忌僵滞。快慢之分究其根本,实质是与运弓的力度和速度成正比的。强奏时应加重压力、加快弓速;弱奏时则须减轻琴弦压力、放慢弓速。但无论运弓快慢,有一点是完全共通的,即必须做到放松而又流畅地传递力量。
这是达到正确运弓的基本前提,道理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不易。很多初学者在初期对此未没能真正领会和把握,走了不少弯路。具体表现为右手握弓紧张,仅仅将力量锁在握弓点上,忽视了力量的流畅传递,造成手指、手臂,以至身体的紧张和僵硬。看似右臂用了很大的劲,可运弓的力量根本没有通畅地传递给琴弦,琴弦无法充分震动起来,就更谈不上琴筒有好的发音了。
笔者有位学生在开始学琴的一年中,右手一直很紧张,用了很大的力气却拉不出透彻而松驰的声音。直到弓子拉变了形,几乎真成了射剑的弓,才逐渐有所感悟,不再将力量局限于弓子本身,而注重右手的放松,讲究运弓过程中力量的和谐传递。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好的音色是建立在正确持弓并能准确驾驭力量传递的基础之上的,初学者尤其应该强化这一概念,加以悉心揣摸和反复演练。
二、根据弓法需要,合理调配好弓段、弓序。
要实现正确运弓并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乐曲,还应学会善谋大局,统筹安排,巧用弓子,合理地调配好弓段和弓序。所谓弓段,是将整个弓子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弓尖,左半弓,中弓,右半弓和弓根等五个部分。不同弓段具有不同的音响特质,一般而言,弓尖奏音圆润轻巧,左半弓易奏密集快弓,右半弓较利发挥顿挫有力的快弓,中弓两者兼顾,弓根发音有力,但易失灵活。
所谓弓序,则指运弓的顺序,实质是弓向,弓段,拉弓,推弓,连弓,分弓在实际运用中的合理搭配。弓序的切换要求干脆、利索而不生涩,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拖泥带水,力求做到换弓自然,发音连贯,音色饱满,音准精确。了解并掌握好这些基本概念和要求,有利于在运弓过程中,提高对弓子的整体驾驭能力和局部的协调把握能力。
当然,要想完美地演奏乐曲,在右手熟练而洒脱地驾驭弓子的同时,还应与左手灵活精准的指法进行有机配合。因此在平时进行快速的分弓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右手的换弦与左手的换音保持协调统一,左右手的同步配合应有条不紊,相得益彰。对于尚未入门的初学者,在练习乐曲的初始,应大致先了解一下作品的运弓特点和顺序,感受一下从身体和动作上的自然与协调。
甚至可先将二胡放在一边,口中哼唱旋律,左右手按正确的指法、弓法进行比划练习,徒手把弓段、弓序与指法调配得当后再操琴练习,这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方式,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克服急躁心理,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
艺术在于传神,技术贵在巧妙,而巧妙则源于细节。运弓的技术要求是“弓路平直沉稳,行弓均匀流畅”。弓路平直,即弓毛在琴筒上运行成一条直线,最佳的行弓路线就是一条平行于身体的直线,因此有为之士常说“会拉的一条线,不会拉的一大片”。而要真正达到“平直沉稳”、“均匀流畅”的境界,第一要务就是操琴时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稳定的情绪。
如果内心急躁,心浮气短,极易导致右手运弓有失控制,出现节奏不稳,音准欠缺,音色呆板等问题。因此,运弓时只有做到气定神闲、胸有成竹,才能得之于心,应之以手,达到人琴一体,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二胡演奏功力的高下,还重在运弓的细节。这就要求必须认真地去体味乐曲当中的每一小节、每一句、每一拍,包括每一个装饰音的音符。
要充分的利用弓子,将每一个音表达清楚,每一个音的时值表达充分。充分利用弓子的含义包括:运弓时不走弯路,运弓时的力量不浪费。由此可见,力戒急躁,注重细节,关注每一个音,拉好每一个音,这是二胡运弓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尤其在初学一首新曲的时候,更要努力避免因粗心大意发生弓法上的错误。一旦强化了错误的手法,往往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去纠正,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俗话说: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二胡拉断腰。弓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离不开学习者本人的勤学苦练和不懈努力。二胡功力的提高,就是在不断地超越自我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而且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有待我们一起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
练二胡快弓的方法 1、活指练习。
手指的灵活与弹力的增强是快弓的重要环节。练习曲中有大量的活指和交替指练习。除在琴上练外,在平时看电视、乘车、与人聊天的时候,都可以把左手指放在右手背上弹跳。通过坚持不懈、不断加速的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必然得到提高。
练二胡快弓的方法2、手型调整。
快弓要求指尖快速、轻巧而有弹性的击打琴弦,手指要排成一条线。对于食指和中指,不成问题,但无名指和小指需要调整定型,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无名指第三关节本不灵活,因此弯曲的程度不够,需要把它练弯一些。小指较短,有的人小指比常人短,更需要把它锻练伸长,才能准确的达到大二度,甚至大三、四度的指距。平时可以经常把右手变拳,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挤压,以增大其间距。
练二胡快弓的方法3、活腕练习。
只有把手腕练活、练软、练松,既柔软又有力,才能支持快弓的持久而稳定的动作。活腕与小臂的摇动并不矛盾,他们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关系。练活腕,可在中速拉琴时,手腕、手指放松,有意识的加大手腕左右摆动的幅度,然后逐渐加快。拉内弦时,手腕不如拉外弦灵活,对内弦活腕要加大训练量。
练二胡快弓的方法4、运弓练习。
内外弦分开拉空弦练习,由慢到快运弓,体会加重擦弦、活腕的感觉,一弓一音干净利索,没有噪音。然后在第一把位单弦上拉音阶,每个音快速拉8次,第一个音要加重音。
以后每一音按4次、2次、1次递减,反复练习,逐渐加快。三.快弓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两手已对快弓逐渐适应,可进行技巧训练。然后进行高难度练习曲视奏,如赵砚臣《十一种换弦练习》等,都是非常实用的好教材。
相信充分利用这“四件套”武器,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不畏艰难,不厌其烦,坚持快弓慢练,快弓专练,快弓频练,久而久之,快弓演奏技术便能够轻松过关,同时也会给自己在演奏一些经典曲目时平添极大的乐趣!
二胡入门技巧一:坐姿
椅子的高度以两腿放平,两脚着地为标准。坐椅子的时候,只可坐椅面的三分之二,而不要坐满椅面或后靠在椅背上;两腿应与肩同宽;两脚应平放于地面,左右脚前后相距半脚的距离,一般都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躯要正直,一定要使上身保持自然、挺拔,肩、肘、胯、膝、踝等部位都要自然、松驰,不可养成驼背、斜肩、歪身、低头等不良习惯。
二胡入门技巧二:持弓
右手放松、弯曲呈半握拳状,将弓根部位放在食指第三关节处,食指自然弯曲轻扶于弓杆之上。拇指用指面按在弓杆上方靠近食指第三关节稍左的位置上。中指和无名指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演奏外弦时,由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关节稍后处向外这三个力点控制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磨擦发声。
演奏内弦时,以食指第三关节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作为支撑点来控制弓杆,中指和无名指的指面向内勾弓毛作为力点,使弓毛贴住内弦磨擦发声。
二胡入门技巧三:持琴及按弦
二胡的琴筒应该放在左腿靠紧小腹的位置上,琴杆正直,略向前倾;左臂自然弯曲,肘部不要过分抬高;手腕微微突起,将琴杆置于虎口之中,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与指面交合处触弦。在演奏上把位时,左手虎口要放在靠近千斤的位置上,食指根部最好要与千斤接触,这对培养把位概念大有裨益。
手指在按弦时,各关节要自然弯曲,任何一个手指关节反弯都是不允许的,但过分的正弯也不科学,手指的弯曲一定要以自然、松驰为原则。拇指在演奏中应放松持平或微微翘起,不可向下弯曲勾住琴杆。
手指的起落动作,要以左手的掌指关节运动为主,以手掌的运动为辅。尤其是快速的按指动作,更需要依靠掌指关节动作的灵活与敏捷。手指的触弦应该是富有弹性的“击”弦,而不是僵硬的“按”弦。
二胡入门技巧四:长弓
拉弓时,右手腕要稍稍向外突起呈“外伸状态”,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要注意大臂不要过早地向外伸展,以致肘部过分抬高,造成“大臂架起”的不良倾向。另外,在拉弓时,右臂不可向右后方运动,使弓子拉成一个园弧状。
推弓时,要以大臂往回收作为先动点,带动小臂向左推进。此时,手腕应呈“内屈状态”。当大臂收完后,小臂继续向左推;小臂收完后手还要将弓子推进几公分,使手腕再次转换成“中间状态”,以便开始下一个拉弓动作。
二胡入门技巧五:换弦
换弦分慢速(包括中速)换弦和快速换弦,在快速换弦中又分为正向换弦和反向换弦,它们在动作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在慢速换弦时,一般来讲要尽量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的动作为主,而以手臂的动作为辅。在换弦过程中,通常要求弓毛往弦上“靠”,而不是往弦上“撞”。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弓子运行速度的均衡,不可因换弦而突然改变弓速。
快速换弦因为速度快,如果以中指和无名指的主动运动来换弦,手指就会因负担过重而不能持久,也不易均匀。因此快速换弦的手指动作实际上都是由右手其它部位来带动的。快速换弦分正向和反向两种,先拉内弦,后推外弦称为正向换弦。
在正向快速换弦中,手指的动作是由腕部来带动的。因此手腕的动作就要相对地主动而灵活。先拉外弦,后推内弦的'快速换弦称为反向换弦。在反向快速换弦中,换弓的动作是由臂部来带动的。
二胡入门技巧六:分弓
分弓通常是指在中等速度下每弓演奏一个四分音符或一个八分音符的一种弓法,一般用中弓部位来演奏。因为一音一弓的演奏带来了频繁的换弓,所以换弓的技法在分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弓的组合是千变万化的,拉推弓的时值往往不同,运弓的长度也必然不同,但发音却要求一致,这就需要调整弓与弦的“压速比例”来做到这一点了。
二胡入门技巧七:连弓
用一弓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符的弓法称为连弓,连弓的组合千变万化,而且连弓中每一个音的时值也往往不同,加上强弱的变化等等,就使连弓的演奏变得非常复杂了。
但有几条原则是可以帮助我们演奏好连弓的:
1、要合理地分配弓段。
2、一弓内音符多、用弓较长的连弓在运弓上与长弓一样,也受着弓子杠杆作用的制约,因此在演奏这种连弓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以求得音质的平衡。
3、运弓要柔软、均匀,右手动作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受左手换指动作的牵制,尤其是不能用弓子在分配单位上打拍子。
4、一般来说,连弓奏法在换弓时,要尽量地减少痕迹。
二胡入门技巧八:快弓
在演奏快弓时,手和肘要同时向对方的相反方向均匀地摆动,即:拉弓时手向右运动,肘部却要向左运动;推弓时手向左运动,肘部却要向右运动,它们运动的“轴心”是在小臂的中间部位。其手臂动作与“对着炉门扇扇子”的动作相似。如果将我们的右手变作一条鱼的头,肘部变作鱼尾的话,那么把快弓动作形容成“摇头摆尾”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在运动中,手腕只是起一个力量的调节作用,使快弓的动作不致于僵硬。因此,既不可紧张,也不能过于松驰。快弓的贴弦度比起长弓和分弓来要大得多,而且这个贴弦度是需要始终保持的,就是说在换弓时,弓毛也要紧贴琴弦,每一弓都要有“嘎”的一声音头,这样的快弓才能具有颗粒性。
二胡入门技巧九:颤弓
颤弓在演奏方法上与快弓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它也是将动作的“轴”放在小臂的中部,使肘和腕成为平衡的两端;以大臂微微的紧张颤动,带动肘部振抖,通过“轴”的作用,腕部及手指自然也就带动弓子快速地左右平行运动了。
演奏好颤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臂要微微地紧张,以支撑住小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大臂适当的紧张度,过于紧张会使发音僵硬,且不能持久;过于松垮又会使颤弓不易控制,发音模糊。小臂以下部位要相对放松,做到上紧(指大臂)下松(指小臂、腕部及手指)。
二胡入门技巧十:顿弓
演奏外弦顿弓时,右手如同拧螺丝刀的动作,轻微敏捷地向左(拧松螺丝的方向)转一下,这样拇指就会对弓杆施加一个力,同时中指也要向外顶一下弓杆,使弓毛贴住外弦,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当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要立即停止运动,右手复原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不离开弦),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外弦的顿弓动作。
演奏内弦顿弓时,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向内有弹性地“勾”一下弓毛,使它贴住内弦,同时配合弓子短促的拉推运动,以发出声音;在声音发出的瞬间,弓子立即停住,中指和无名指放松,使弓毛浮在弦上,声音嘎然而止,由此完成一个内弦的顿弓动作。
在顿弓换弦时,弓子要始终保持平直运行,完全依靠手指敏捷的动作来改变弓毛的贴弦方向,而不应该用弓子前后晃动,或上下点弓头的方法来帮助换弦。
转载张素英老师的文章,认真读和体会与揣摩。二胡运弓要点 作者:张素英 右手持弓运弓的方向、部位、长短、快慢、强弱等演奏方法统称弓法。首先要明确弓法中弓段的划分:整个弓子叫全弓,靠近持弓右手的—端叫弓根,只一端叫弓尖,中间部分叫中弓。如果将全弓分成两部分:从弓根到中间叫右(后)半弓,从弓尖到中间叫左(前)半弓。从左边图示中便可一目了然。了解弓段划分的概念后,我们再明确弓子运动的方向:弓子从左向右运动叫做“拉弓”(出弓),反之叫做推弓(入弓)。这种一拉一推的运弓次序就叫“弓序”。在乐谱上拉弓记号为“→”,推弓记号为“←”。运弓的一般方法:在第一条中已简明提到运弓,这里将比较细致地介绍一下。京胡运弓是右肩关节、大臂肘、小臂手腕和手指动作的有机配合。其中,腕关节的动作是关键动作。它对各部位起到协调和缓冲的作用。如前述,我们把运弓要领概括为四个字:平、直、匀、实。一平,是指弓子运动要干稳,不可忽上忽下,出现常见的毛病,俗谓“跷板式”运弓。这是由于拉弓时,右手抬得过高,使马尾离开琴简,推弓时,右手又压得过低,使弓尖跷起,这是运弓左右不平的毛病。另一种是右手持弓时弓杆和马尾不平,过于向里扣腕,则弓杆碰擦琴弦,过于外折手腕,则弓杆又碰到琴简。这两种毛病不但造成乎腕紧张,尤易出现杂音。二直,即运弓日人马尾成一条直线,不要内外摆动,无论是奏内弦或外弦,马尾在运行中终不离开琴弦、琴杆和琴筒。尤其拉里弦时,马尾虽没有紧贴琴杆,但千万不可离琴杆太远。运弓是否成一条直线,可看松香槽沟是否成一直线,运弓不直,则槽沟呈扇状或散乱无沟。三匀,是指运弓的全过程中速度和力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忽强忽弱,推拉往返都要保持干和稳健,不能出现结状音和“疙瘩”音。四实,指运弓发音纯厚坚实。京胡的运弓与其它弓弦乐器运弓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马尾紧贴琴杆,尤其是拉外弦时,右手必须向外(前)用力,使马尾与琴杆之间形成一个小小的角度,产生杠杆作用,在“平”、“直”、“匀”的基础上,就能轻松自如地发出高爽、脆亮和饱满圆润的音响,这才是京胡最大的特点。只有如此,京胡的运弓才能做到“实”。 综上所述,初学京胡的朋友们可利用下面的练习曲,不用左手按指,只拉空弦。在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左手握琴的基础上,耐心地练习平、直、匀、实的运弓方法。京胡的弓法繁多。通常分为:全功、中弓、顿弓、快弓、颤弓、垫弓等基本弓法以及连弓、换弦弓、柔弓、渐弓等特殊用途的弓法。一、全弓 全弓是右手运弓最基本的训练。拉弓时,以手腕的弹力发出一个具有爆发力的短促的音头,“吃”住弦,然后,肩、肘、腕协调用力,既不松懈,又不发僵,马尾始终紧贴琴杆和琴筒:在指近中弓时,手腕与小臂形成一直线:拉到弓尖部分手腕逐渐向外突出,大臂抬起,肩、臂、肘、腕形成一弧形。以上过程的结束,就完成了全弓的拉弓动作。推弓的方法与拉弓相反。推弓时,不能像拉弓开始那样使马尾吃住弦,因腕、臂不容易用上力,故音头不明显。因此,推弓时应有意识地加强肩,臂、肘,腕给予持弓手指的力量抵住弓杆,加强马尾擦弦的力度,才能完成推弓的动作。全弓的练习除了要做到平、直、匀、实四大要领之外,还应做到慢而不空、缓而不虚。尖而不散、悠而不断等发音效果。全弓一般用于较慢的导板、散板、慢板等较舒缓的音乐节奏或唱腔中,它是京胡演奏的首要基本功,只有掌握好全弓的正确奏法才能奏出优美、舒缓,华丽动听的音乐,使京胡进入独奏的领域。还有一种强奏全弓,这是京胡托腔中很有力度和气魄的弓法.它常用于托腔尾部,把唱腔推向高潮,从而造成强烈的剧场气氛。强奏全弓要求起弓和换弓的音头要非常有力并富有弹性,声音要坚实、清晰,爆发力。演奏时,以右臂突然快速有力的动作带动手腕运弓,马尾与弦、筒。担子磨擦力度加大,音响要重而不拙,强而不噪。初学者应遵照练习曲中标记的弓法,一弓一弓地练习,练多了就可以从无标记的旋律上意识和运用正确的弓序了。二、中弓 这是京胡最常用的弓法。中弓、在弓子中部或偏左的部分运弓,它的动作是以小臂带动腕子,所以要特别加强腕子的灵活与弹性的练习。中弓的特点是一弓一音,适合演奏中速的曲牌和唱腔,如原板、二六、流水等板式。三、顿弓 这是发音短促,刚劲有力、有内在弹性的一种弓法.顿弓要求发音干脆、利落、清晰,有力,各音之间均匀不混。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用右小臂。右腕灵活而有弹性的动作带动弓子。顿弓大体分三种:1.大顿弓:停顿的时值大约等于四分音符时值的一半,节奏有力、千净而明快。2.小顿弓:顿音的时值大约是四分音符时值的l/4。这种弓法能严谨地配合演员的唱腔和气口,使唱腔顿挫分明。3.连顿弓:即把两个以上的顿音用一弓演奏出来。它在演奏时犹如蜻蜓点水,旋律轻巧、跳跃、活泼。三种顿弓既有共性,又各尽其妙,练习时应注意侧重点,努力掌握各自运弓要领,体会不同顿弓的音响特点。四、快弓 这是京胡伴奏中,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弓技巧,通常使用连续单弓,构成了京胡弓法的特。京胡炔弓,一般用中弓偏左部位触弦,以富有弹性的腕、指用力为土,小臂在协凋中起辅助作用,欲快要先慢,节奏在快中求稳,旋律要清晰、单音清脆、扎实,颗粒性强。连续的快弓应给人以珠落玉盘的酣畅美感。五、颤弓 俗称抖弓或碎弓。它和其它拉弦乐器奏法略似,即用弓尖进行快速推拉,多以拉弓起始。抖弓时,肩臂肘虽着力紧张,但不僵硬,肩关节尤其要放松,以小臂带动手腕急速抖动,发音要均匀、清晰,将许多颗粒状的单音联成一气奏出。颤弓记号是“〃”。六、垫弓 又叫小抖弓。这是京胡独具特色的一种弓法。小抖弓的奏法是用小臂带动手腕,拉弓时顺势一抖,发出两个极为短促的音。腕子要灵活,发音要清楚、干净、颗粒性强。垫弓具有加强音乐力度,使某一个音突出和缓解、调整弓序的作用。还有一种连续小抖弓,常用在托腔尾部,使唱腔在结东时顿挫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弓法外,京胡还有几种特殊用途的弓法。在这些弓法中,一般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和乐谱记号,它是随音乐的需要而变通地应用的。七、连弓 一弓演奏两个以上的音符叫连弓。这种弓法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旋律优美流畅,二是调整弓序,避免产生不合理的“逆弓”。连弓有三种:一是同弦连弓,二足内外弦交替的连弓,三是跨节拍的连弓。连弓的技法要点是:运弓与按指密切配合,运弓力度要一致,按指要匀实。不论是几个音的连弓,每个音都要清晰均匀,构成的旋律应十分连贯流畅。八、换弦弓 京胡以第一把为主,在演奏的进行中,内外弦不断交替。这是京胡弓法中极为重要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弓法。初学者常出现下面的毛病:换弦不灵敏、旋律不清楚、节奏快不上去等。演奏换弦弓的要领是:从里弦换到外弦时,拇指与食指持弓杆处向外用力,食指第一关节拢住弓杆以防止弓杆向外脱手:从外弦换到里弦时,无名指撑住马尾,拇指顶住弓杆防止弓杆蹭上外弦时因不稳发出噪音。不论哪种换弦,弓子运行都要平稳,换弦时内外角度应尽量小,使内外交替不露痕迹。九、柔弓 柔弓也可理解为柔和的慢全弓。其特点是起弓、换弓都不要音头,运弓缓慢,音色圆润,旋律流畅而柔美。柔弓多用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它要求柔中有韧,弱中带刚,轻而不飘。柔弓看似简单,实际要求演奏者对唱腔、剧情、人物心理和音乐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在控弓、运弓和按指揉弦等方面部达到相当的水平和修养才能步人较高的艺术境界。柔弓的要领在于:右臂放松,用力轻巧,保持内在的控制力;换弓时,腕部轻柔,使音如游丝、柔而不露、换而不断。十、渐弓 渐弓就是通过运弓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产生音响上的渐强或渐弱的效果。渐强时,运弓速度要渐快,力度也渐大;渐弱时则相反,弓速渐慢,力度也递减。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特别谈谈京胡的弓序问题。京胡在何时拉弓,何时推弓,都有一定严格的规律。弓序错了,被称为“逆弓”或“戗弓子”,它就奏不出京胡特有的韵味。这是初学者必须重视的基本功。弓序的基本规律是:1.乐曲都是拉弓开始,推弓结束; 2.每拍第一个音(即强位音)基本上用推弓,第二个音(即弱位音)基本上用拉弓;3.旋律中的重音基本上用拉弦。通常所说“基本规律”,就是京胡弓序虽然严格,但不是绝对、刻板而不变的。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时常临时打破基本规律,以保证伴奏的唱腔的严谨和旋律的连绵流畅;有时则为了与后面音符连接得自然,临时改变弓序,经过合理的、暂短的调整,再回到正常的弓序上来。掌握弓序规律不是朝夕之功。初学者应遵照练习曲中标记的弓法,一弓一弓地练习,练多了,就可以从无标记的旋律上自觉地意识和运用正确的弓序了。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埃尔文·舒尔霍夫《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圣桑《死之舞》音乐特征及演奏探析 《小河淌水》《槐花几时开》的演唱特点与艺术分析 吉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的演奏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曲式分析与演奏 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曲式分析与演奏研究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多声部研究 巴托克《小宇宙》曲式分析与教学研究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式结构研究——以九首钢琴奏鸣曲为例 万哈尔《D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曲式分析及演奏诠释 乔治·利盖蒂钢琴组曲《利切卡尔》分析研究 从曲式分析到风格分析——音乐分析课程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设想 中国民歌《茉莉花》之研究——以江苏、河北两地《茉莉花》为例 对我国现行常用曲式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教学与演奏分析 王立平与《红楼梦》声乐作品研究 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特点——以贝多芬奏鸣曲《热情》为例 古典隽永,情融浪漫—勃拉姆斯三首钢琴三重奏创作技法研究 论奏鸣曲式在胡梅尔钢琴奏鸣曲的运用 钢琴基础教材的音乐性与技术性的阐释与展望——以《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为例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剖析 论肖邦E大调第四首谐谑曲 谈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 勃拉姆斯三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音乐分析研究 《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之创作与演奏风格探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音乐理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曲式分析》课程为例 勋伯格,《在茂密绿叶的遮掩下》-声部连接、和声和谐度、歌词、曲式分析 舒曼《C大调幻想曲》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统一 罗德里戈早期吉他协奏曲研究 一曲壮丽的革命诗篇——柯达伊交响变奏曲《孔雀飞》的曲式分析与内容初探 格拉祖诺夫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思维研究 李斯特《塔兰泰拉》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刘文金二胡作品研究 黎英海钢琴作品《夕阳箫鼓》民族化元素及演奏研究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冬的咏叹调研究——以杨晓冬的两首咏叹调为例 偏而不离——认知诗学视角下《裂缝》的解读 合唱准备练习探究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创作风格与钢琴演奏分析 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分析 黄虎威长笛独奏《阳光灿烂照天山》结构分析及演奏难点 莫扎特歌剧《牧人王》中咏叹调《我爱你,这爱情坚贞》的演唱分析 徐景新创作歌曲的演唱探微——以《飞天》、《春江花月夜》、《卜算子 咏梅》为例 维奥蒂《a小调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研究 歌剧咏叹调《你也知道他,妈妈》的艺术特征研究 试论民族歌曲创作与演唱中的风格性与兼容性——结合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的演唱体会 马思聪四首小提琴作品解析 探究小夜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以舒伯特、托斯蒂《小夜曲》为例 浅谈绛州鼓乐<滚核桃>的演奏技法应用及艺术表现 申克音乐分析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乔治·格什温歌剧《波吉与贝丝》中二首唱段分析研究 由《我爱这土地》分析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 浅析约翰·约阿希姆·匡茨《c小调三重奏奏鸣曲》创作背景和演奏特点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20号第二乐章的双排键电子琴编配与演奏解析 探究小夜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以舒伯特、托斯蒂《小夜曲》为例 伊萨伊《第六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作品及演奏分析 筝曲《醉·舞倾城》的创作特点与演奏分析 德彪西《萨克斯管与乐队狂想曲》的音乐学分析 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探微 艺术歌曲《梁祝新歌》的演唱诠释与研究 歌曲《淋湿的梦》的艺术特点及演唱探析 歌曲《我怎样去爱你》的演唱分析 歌剧咏叹调《前天夜里,我的孩子》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作品《土家撒叶儿嗬》的演唱分析 格拉纳多斯钢琴组曲《戈雅之画》之研究 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分析和演唱处理 艺术歌曲《湘累》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四川大竹盘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创作技法 希曼诺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分析与研究 论米夏克低音提琴第一奏鸣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 贝多芬早期变奏曲的艺术特征——以变奏曲WoO 71为例 怀揣思乡情 盼望归故乡——探究《望乡词》的艺术情感及分析 交响组曲《五行》之创作体会与技法分析 库夏科夫《冬季素描组曲》音乐创作及演奏分析 特奥巴尔德·波姆《大波兰舞曲》作品与演奏分析 歌曲《孟姜女》的艺术风格及演唱分析 套曲《夏夜》中浪漫主义风格与演唱元素的呈现——以《在滨海湖上》和《离别》为例 论歌剧《茶花女》中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演唱分析 歌剧咏叹调《你也知道他,妈妈》的艺术特征研究 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肖邦《降B大调华丽变奏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舒曼钢琴组曲《森林情景》音乐与演奏分析 古筝协奏曲《红高粱叙事曲》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许学东扬琴作品《瑶山夜画》的演奏分析 路易斯·斯波尔单簧管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法——以为例 二胡作品《曾侯乙传奇》的二度创作探索和实践 巴拉基列夫“回教风幻想曲”《伊斯拉美》演奏技巧研究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剖析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 巴赫《创意曲集》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裕固族民歌《木拉呗哩》的演唱探析 豫剧风格在叙事歌曲《木兰从军》创作与演唱中的呈现 塔克塔谢维利《C大调长笛与钢琴奏鸣曲》的音乐与演奏技巧分析 Max Reger三首中提琴无伴奏组曲音乐演奏分析 何占豪古筝三重奏《姐妹歌》的演奏分析 宋词新曲的演唱分析——以音乐会中两首曲目为例 肖邦《波兰舞曲》结构特征研究 舒伯特《即兴曲》的音响版本比较 莫扎特F大调第十九钢琴协奏曲音响版本研究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如何发给你?
刘天华的XXXX贡献 刘天华的XXXX艺术特点 刘天华和阿炳的二胡演奏艺术特点(或区别) 王XX二胡作品艺术特征 谭X的XX艺术魅力 谈移植曲目对二胡演奏技术的推动作用 传统曲目的艺术感染力 江南二胡演奏艺术特点 ....... 如果要完成的很好,就得用心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