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工笔山水怎么写

毕业论文工笔山水怎么写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工笔山水怎么写

山和水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描写的就是山与水的至高境界。

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厚重。山和水有着各自的特点,又要相互映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山水画便强调了山与水的交融。泼墨挥毫,渲染出一座座敦厚的大山,山崖间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山脚下流淌的正是那灵动的清泉。

没有了水的灵动,大山会显得呆板;缺少了山的沉稳,流水会变得很随意。山和水是一体,构成的便是一幅出色的山水画。

水的灵动和山的厚重不仅是构成水墨山水画的重要部分,也是塑造人生至高境界的重点所在。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灵动的水充满了机智,闪烁着智慧的波光,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厚实的大山包含了坚定、沉着和细致。

而这聪慧和沉稳正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趋于完美,总渴望所办的事能够取得成功,那么这些愿望的实现就少不了山与水的融合了。

灵动的水告诉人们,要充满 *** 与智慧,要让智慧的波光闪动。沉稳的大山也告诉人们,人生需要厚重,做事需要沉着、细致与认真。

当人们把水的灵动与大山的沉稳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人生和办事的准则,那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又是一幅出色的山水画!古人懂得山水融合的魅力,当诗人们有感而发,尽情抒写时,他们仍然保持着那份治学的严谨。而今天,当“神舟五号”搭载着中华儿女的梦想飞向蓝天时,杨利伟的所做也证明了这些。

在“神舟五号”升空前,技术人员出于安全的考虑,要求杨利伟不要在驾驶仓(舱)中有“太大的动作”。杨利伟不愧是优秀的航天员,当他在纸上写完祝福语后将手中的笔轻轻抛向空中,感受了一番“失重”时笔在空中飘浮的趣味。

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在地面控制中心引起一片掌声,一阵会心的笑声……之后,他又认真投入到工作中。这便是山与水融合的出色表现,杨利伟的认真和稳重体现了大山般的沉稳,而他机智的举动为首次飞天增添了乐趣,闪烁的是水灵动的波光!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就是一幅人生的山水画。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

这其中的真情如同一支无形的画笔,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瞧这一幅……一束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在大地上,仿佛给大地镀了一层金。

稀稀疏疏的光影美得令人陶醉。不用说,这注定是一个阳光灿烂的、美好的下午。

我滑着妈妈新给我买的滑板车,急速地川流在小区里。银闪闪的滑板车是那么的炫目,令我爱不释手。

但是,在我刚刚踏上它的一刹那间,就把妈妈“别滑得太快”的叮咛抛之脑后。我尽情地享受着迎面而来的风。

如果说镀了金边的大地是波光粼粼的湖水的话,那么我则是一条银闪闪的小鱼,自由自在地穿梭在属于我的世界里……突然,一个凸起的砖块让正沉醉于美景的我措手不及,我一下子就摔了一个“大马趴”。疼痛与孤独感顿时占据了我的内心、冲淡了这个美好的下午。

我哭了。我感觉大地不再美丽、天空不再多姿多彩、我也不再像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而是一只在灰暗的天空中费力前进的的小鸟。

我感到无助、孤独——因为自己实在太痛了;因为没有妈妈爸爸的陪伴;因为我自己站不起来,无法到不远处的木椅上休息一会儿;因为……我后悔!我自责!要知……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啊!正在我伤心之际,一个甜美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仿佛为我抹去了天空中的黑暗,使阳光重新绽放出笑脸:“小妹妹,你怎么了?”我抬头一看,一个大姐姐和一个大哥哥正在关切地看着我,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大姐姐长长的秀发如同只用墨色渲染,没有用墨线勾勒的瀑布;大哥哥则如同一座巍峨峻拔的高山,“屹立”在那里。

我终于找到了能听我诉说的人,不由得再一次哭起来。大哥哥不由分说把我拉了起来,让我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另一只手扶着他的腰。

他把我扶到了木椅上后,大姐姐坐到我的身边,轻轻地卷起了我的裤腿儿,看见了那一片擦伤的皮肤。她又从随身的小包了拿出一个酒精棉球,我疼得呲牙咧嘴,大哥哥见状,便开始为我讲起笑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姐姐已经为我清理完伤口了,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

他们只是微微一笑,嘱咐了我几句话,就离开了。我望着他们的背影,感觉天空格外的蓝、草儿格外的绿、花儿格外的红,连风都是甜的。

那一刻,我眼前发现了一幅最美最美的山水画——那是一幅用人间真情绘制的美轮美奂的“山水画”——镀了金边的大地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滑着滑板车的我是银闪闪的小鱼;大姐姐的秀发是瀑布;大哥哥高大的身躯是巍峨峻拔的高山……画中处处流露着真情。

历史不能忘

记得那是我刚刚康复的时候,孙老师就给我妈打来了电话,说我的“水粉画5级证书”考出来了,也就意味着我可以学国画,就这么迷迷糊糊地,我就与国画打上了交道。

第一章

出于国画的种类繁多,简易不同。老师决定让我工笔于花。虽然那天那个下午,我伴着红嫩的太阳,踩着愉快的节奏,伴着小鸟的歌声。飞快地跑到了教室。但是我却并不喜欢画花,于是DD

老师画,我就看;老师讲,我就听;老师一走,我什么都不会。等到老师要看时,我便乱画一团;高洁的菊花画成了花团,清淡的荷花画成了玫瑰(用色用错了。)只好回去重画,我也就成了没有课间的人。

哎,画吧,谁让咱交了学费的。

第二章

老师见我对花不感兴趣,便又让我画动物,第一天学的是猫。画猫有趣,楼下李爷爷家有一只白猫,我可喜欢了。倘若学会了,还可以给它来个“特写”呢!我便专心致志地学起来,于是DD

我的画意有了长进,人人都夸我。

哎,画吧,原来国画这么有趣!这么实用!

第三章

后来,孙老师走了,又转来了一个新老师,此人仔细看了我的画,便让我画山水。山水?容易吗?

老师并不知道我,而是让我自己去练习,我便渐渐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DD

我的课间没了,我自己在认真练习。我在追求更高的成绩,从一张小纸到四尺三开,我越画越觉得它有趣,国画,成了我的必修课。

哎,画吧,它太让我着

今天,我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参加了画国画培训。教老师们画国画的老师就是一直教我画国画的黄老师。黄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美术史,他用ppt向我们展示了从原始陶器时代一直到近代的名师名画,其中有个唐代的画家(他身为宰相,还画了一手好画)画得《历代帝王图》,有清朝四个姓王的大画家(他们本是大官,因国家灭亡而出家),有沈周画得山水画,有郑燮(郑板桥)的山水画,还有许多名画家,我实在记不住了。接着,黄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画国画的基本材料与绘画过程,以画荷花为例子,具体为我们演示如何握笔,如何下笔,下笔轻重快慢的不同效果,笔画的不同(有侧笔画、直笔画),如何着色……

然后,我们开始绘画了。这次黄老师让我们勾线,我勾的是牡丹花,勾得线要越细越好,可是我由于没掌握好力气,勾得线有粗有细,有深有浅,手还不停地抖。不过,我始终很认真,有些老师还请我帮忙呢,这使我暗暗得意。最后,我们开始上色。我先用花青为叶子的右半部份着色,接着再用钛白加曙红混合成粉红色,为花朵上色,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按老师的要求做。尽管,今天没有把这幅画完成,但我很快乐!

篇二:我爱国画

我喜欢绘画,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把自己心中的幻想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我精通多种绘画:水粉画、铅笔画、蜡笔画……等等。有一种绘画,有着中国的浓墨淡彩;有着高雅、高贵的情操;有着高难、精细的技术凝结……这就是有浓浓墨香的、历史悠久的——国画!

我喜欢绘画,更喜欢国画。我爱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带着中国毛笔的香味,有轻轻宣纸的衬托,和那水波荡漾的颜料水彩!我爱它,就好像爱着自己的祖国,那种高雅的情操!

我6岁就开始学国画,那时的我还不懂得国画所蕴含的古香墨色,我只知道,国画是自己祖国的宝贝,我字写得难看,没法学书法,所以我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学习国画上了。从刚入门的一点一画,直到初级的上色勾画,一直到我现在学习的水墨国画,越来越进步了;勾画的线条不再像以前那样像条蛇似的弯弯曲曲了,已经直起来,像铅笔一样;画像的边缘轮廓已经不再像初学一样断断续续了,变得十分有力,好像黑色的钢筋一般;染色时也不会失手,因水分太多而涨开,画幅变得十分细腻,绘画效果比之前可漂亮多了!因此,我常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与自豪。提笔,下笔,葡萄、鲤鱼、芒果、荔枝、灯笼……这种美不是用“靓丽”两个字就可以形容的。

国画,就是以中国的方式来绘画,这种水墨相间的美,兴奋而又可爱,因为是毛笔,所以画起来不拘小节,大方、大气。我们中国人就是如此,大方,好客。我们的心灵也和国画的颜色和样子相同,高雅而不低俗。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化身吗?不愧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奇珍异宝”啊,还是这么有中国人的气息!

现在啊,我与国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国画,我懂得了在国画中感受生活的美,体会做人的品格要像国画一样高雅。国画的象征我永远铭记在心——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你们学过中国发明的一项技能或乐器吗?你爱过它吗?我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们祖国的国画!当然,我并非只喜欢国画。

迷人的西湖四季 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就是西湖。

西湖的四季是美的。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花齐放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那是多么让人陶醉呀!

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玉的荷花,娴静、素洁,真是“出污泥而不染。”荷叶托着那些晶莹、如玛瑙般的露珠,又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简直是一幅用大画家的画卷也不上的美丽风景画。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湖面上,荷叶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脑袋,躲藏了起来,她们在提醒和等着人们去采那根下的莲藕呢。这时候,人们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轻轻地采下莲藕。那一只只莲藕呀,白白胖胖的,真象一个个 *** 的小胖娃娃,让人爱不释手。你要是从筐子里随便拣上一只,洗洗干净咬上一口,脆生生的,那味儿一直能甜到你心里。

西湖的冬天也不例外。虽然花儿都谢了,但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雪天,银装素裹,河堤边的孩子们在欢快的玩耍,欢笑声,雪飞声,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啊!西湖!你真是一颗明亮、璀璨的明珠呀!

西湖美

有幸去杭州,正赶上东南的雨季,阴雨绵绵。“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京奇”。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党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雨天泛舟,我欣赏到了出奇的山色。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如果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在云雾开合之间露出容颜,倍觉亲切。中国画里有一种技法叫米点山水,用饱墨挥洒大大小小的点子,或疏或密,或浓或淡,用来表现山色空蒙的景色。要传神地描绘眼前的这幅景致,非米点技法不可。

这时细雨霏霏,水天一色。船儿到了三潭印月,我们弃舟登岸。正是红瘦绿肥的幕春时节,但是西湖的花奔四时不断。我们走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题莲沉睡未醒。杜鹃正盛开,白的如棉如雪,红的如火如茶,一丛丛点缀在绿树翠竹之间。杜若花生长在水边,很像兰花,但不像兰花那样娇气,繁茂,茁壮。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难分清是哪一种花的香气,连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苦碑;似乎也散发也清香。三潭在湖的中心,从这里举目远眺,南北两峰已裹在云层里,看不清了,柳浪和花港隐没在浓绿里,偶尔露出影子似的飞檐。南屏山下闪烁着点点金色,这是净获寺的琉璃瓦。所有这一切都披上了细雨的网。雨丝时疏时密,景色因而瞬息变化,但见诸字,自然无法捕捉空灵的意境。

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太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的名声尤高,吸引着多的游人?是因为湖山掩映,相得益彰么?是因为明晴明晦,山的变化无穷么?后来游岳庙,我才想通了这个问题。从建筑艺术上看,岳庙并无特色;从造形艺术上看,岳飞的塑像更是不伦不类。但是这里的游人四时不断,很清楚,有谁到西湖不瞻仰岳庙呢?如果仅有西湖山秀水美,而没有白居易、苏武、岳飞、于谦、张苍水这些伟大诗人、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没有传为佳话的白娘子和苏小妹,那么可以设想,游人的兴味是不会这么浓厚的。

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西湖之美,就在此啊!

参考资料:

我的房间里有一幅山水画。

它是舅舅送我的。听说这是一幅获奖画,作者把它送给舅舅,舅舅又把它转送给我。

这幅画较大,大概两张桌长,一桌宽吧!画的上端写着四个字:清秋夏华。画上是几座山,山上隐约浮现出连绵的城墙,向远处蜿蜒隐去。

一条瀑布越过巨石的阻拦,从山间飞流直下,溅起无数晶莹的水花,激起了一片迷茫的白雾。雾隐去了山脚,使整幅画显得隐约。

瀑布流了下来,化作涓涓细流,从石头缝间流去。水波似乎上下抖动着,我仿佛还听到了流水哗哗流动的声音。

岸边是数株火红的梅花。梅花的颜色有深有浅,更显出层次感。

这颜色似乎还有淡淡的梅花的清香。,梅花间还有些银杏树。

淡墨的树干有斑斑点点的黄色,色调偏暗。“沙沙沙”我仿佛听到了树叶的“歌唱”。

画中的墨色有浓有淡,浓的铿镪有力,淡色则显得隐约。整幅画让人觉得深远。

颜色总体偏暗,色调很淡,只有近处的梅花是浓浓的红色。我望着这幅画,仿佛置身于这青山绿水之中。

我仿佛嗅到了梅花的清香。白雾中,这山水显得迷茫。

白雾使这山水令人觉得就像是天上的世外桃源。我迷失在这山林中,迷失在这花海中。

我转着圈,白雾像白绸缎似的围绕在我身边,忽然,天空中下起了花雨。鲜红的花瓣飘飘洒洒地落了下来,是那样美!啊!这如诗如画的意境真美!我握起毛笔,欲想跟他比个高低,却连个完整的山水轮廓都画不出来。

我再次端详这幅画,觉得它真是我遥不可及的。

有幸去杭州,正赶上东南的雨季,阴雨绵绵。“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京奇”。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致,党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雨天泛舟,我欣赏到了出奇的山色。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如果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在云雾开合之间露出容颜,倍觉亲切。中国画里有一种技法叫米点山水,用饱墨挥洒大大小小的点子,或疏或密,或浓或淡,用来表现山色空蒙的景色。要传神地描绘眼前的这幅景致,非米点技法不可。

这时细雨霏霏,水天一色。船儿到了三潭印月,我们弃舟登岸。正是红瘦绿肥的幕春时节,但是西湖的花奔四时不断。我们走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题莲沉睡未醒。杜鹃正盛开,白的如棉如雪,红的如火如茶,一丛丛点缀在绿树翠竹之间。杜若花生长在水边,很像兰花,但不像兰花那样娇气,繁茂,茁壮。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难分清是哪一种花的香气,连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苦碑;似乎也散发也清香。三潭在湖的中心,从这里举目远眺,南北两峰已裹在云层里,看不清了,柳浪和花港隐没在浓绿里,偶尔露出影子似的飞檐。南屏山下闪烁着点点金色,这是净获寺的琉璃瓦。所有这一切都披上了细雨的网。雨丝时疏时密,景色因而瞬息变化,但见诸字,自然无法捕捉空灵的意境。

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太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的名声尤高,吸引着多的游人?是因为湖山掩映,相得益彰么?是因为明晴明晦,山的变化无穷么?后来游岳庙,我才想通了这个问题。从建筑艺术上看,岳庙并无特色;从造形艺术上看,岳飞的塑像更是不伦不类。但是这里的游人四时不断,很清楚,有谁到西湖不瞻仰岳庙呢?如果仅有西湖山秀水美,而没有白居易、苏武、岳飞、于谦、张苍水这些伟大诗人、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没有传为佳话的白娘子和苏小妹,那么可以设想,游人的兴味是不会这么浓厚的。

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西湖之美,就在此啊!

山,尽管伟岸,却孤寂地屹立在旷野上,身体滚烫滚烫,干渴的近乎崩裂。是太阳的辐射?还是岩浆的灼烧?

水,似飘逸的秀发,清澈透明,喷涌四溢。纯真的浪漫,无忌地奔流。不经意间,落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9在了山的酮体上,那柔柔顺顺,婉转婀娜、滑润清凉的感觉啊,令山陶醉。

吸吮着甘甜的山泉,爽爽的清凉沁入了肺、滋润了心,渗透到每个细胞……霎时间遍及整个山体。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春情绽放。

山颤动着双臂将水紧紧地拥抱在怀中,轻轻地抚摸那冰凉的曲线,喃喃自语,千言万语难以形容心中的痴狂。他沉醉着,沉迷着,渴望释放那份淤积已久的、不安的躁热。

山对水充满了无限的爱恋,他爱水的精灵剔透,爱水的温柔妩媚,爱水的不离不弃。他时而将水捧在手里,让她变成美丽的天池,在矿物质的映衬下,闪烁出五彩的斑斓;时而将水抛向天空,让飞流直下三千尺,浪花溅起之处,天空都架起了绚丽的彩虹。

水的性格是柔顺的,在山的溺爱中,乖巧地收起了顽皮与不屑,小鸟依人般地紧紧依偎着山那火热的胸膛,倾听他那急促的呼吸声和似鼓的脉搏振动声,她仰起清秀的笑脸,唱起了《泉水叮咚》。

冷与热融合成了甜甜蜜蜜的幸福温度。山恋着水,水依着山。人们感叹道:没有水的山,是一座荒山;没有山的水,是一片死水。山水合一,才是人间一幅亮丽的风景。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

同时又是著名的画家。他的画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据史书记载,当时他曾有过大量的绘画创作,并被称为南宗画派的开山之祖。

《旧唐书》本传载:王维“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王维自己有诗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六首》)足见王维对绘画的造诣是很深的。

因此,王维作为一个诗人兼画家的艺术家,在他把对生活的观察表现于艺术创作的时候,诗与画之间就必有相通之处。也就是说,在王维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时时领略到绘画的美。

亦即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本文试图探讨一下王维山水景物诗中的绘画美是以怎样的绘画手法体现出来的。

人们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并不怎么为人注意的或已经习以为常的景象,一旦通过画家或诗人再现出来的时候,往往使人惊叹,使人神往。如倪瓒的山水画,有的只不过是几处疏林,两三处平坡;米芾的烟雨图,大抵也无非是树林拱卫的几处山头而已。

然而,画家们正是通过他们的观察、挖掘和剪裁,才使人们发现并感受到平远开扩,或烟雨濛濛之美。 诗亦然。

一个平淡无奇的野店,一旦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早行》)的诗句再现出来,就使读者进入一种寂寥而又清新的美的境界。 “美”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哲学家们探讨不尽的课题。

然而从中国山水画或西洋风景画的表现方法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粗略的概括: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意境美。当然,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不是孤立的。

不能设想一幅构图杂乱无章的画会有什么意境之美;也不能设想一幅色调不合谐的画面会有什么形象美。但诗毕竟不是画,也不能把二者等同视之。

为论述方便,本文还是打算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王维的山水景物诗。 一、构图美 构图大体上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景物的布局和取舍,王维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简练的八句,就写出了终南山磅礴的气势。

诗人完全不采用通常的山水诗中突出山水泉石、丛林古木的描写手法,而是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墨。写它的全貌,突出它延绵不断的走向和无涯无际的广度。

这就把整个终南山的山势通过总体性的布局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觉得是在观赏一幅巨画。“连山到海隅”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极远以致无法见其端际;“阴晴众壑殊”又把人们视野展到极宽以致难以穷其变化的境界。

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两句,又使画面的构图留有足够宽广的天际,一则不使人感到充塞,二则烘染云气的变化又会反衬山势的开扩。可谓“展或大或小之图,写百里千里之景。

东西南北,宛而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说郭·画学秘诀》)诗的结尾“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

则形同山水画中随意点缀的一两个小小的人物形象,虽写了人,但使我们感到在这广阔的山区实在是难以见到人。这种随处点染的构图效果,更突出地反映了这首诗完全用的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笔法,充分体现了绘画的构图美。

再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此诗题目重点是一个“望”字。

于是作者从“新晴原野旷”开始,先望到“郭门临渡头”,再望到“村树连溪口”,再远处是“白水明田外”,更远处是“碧峰出山后”。读这首诗不由使人感到如同电影中由近及远的镜头处理一样,诗人把景物一层层地铺展开去,同时也就把大自然的美,一层层地揭示在人们眼前。

整个构图的手法就是通过鲜明的层次来完成的。这种构图手法是为了表现开头提出的“原野旷”的主题。

层次是绘画构图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王维许多诗中都可以看到诗人从层次的角度观察自然、处理自然景物的意图。

除了平远的层次之外,对于高下的层次,也有很细致的描写,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逶迤南山水,明灭青林端。”

(《北垞》)“水围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晓行巴峡》)等,都是用绘画的眼光,着力于层次的描绘的。

二、形象美 形象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我们这里所指的形象,是指绘画这种造型艺术对客观现象的典型的概括、准确的描绘和洗炼的处理。

王维的《使至塞上》:“单于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的主题不是写景,但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作者在读者的视野中投下了两个简括的形象: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

只这两个形象便概括了大漠中的一切。什么孤寂、浩瀚、荒凉……,一切的形容都成为多余的了。

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优秀的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欢迎大家阅读!

1.中国画山水中“云”的表现教学思考

2.“入”与“出”收获“形”与“象”--滋芜中国画艺术语言初探

世纪中国画学之理论建构与价值取向

4.潍坊之所以成为中国画都的内在气质

5.略论任伯年在近现代中国画演进中的作用

6.中国画“藏”境及其审美意蕴初探

7.中国画的“缺笔”现象

8.中国哲学对中国画风格形成的深远影响之探讨

9.中国画意象色彩浅窥

10.浅谈敦煌壁画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启示

11.中国画与水彩画技法的互补教学法探析

12.探究中国画现代变革之路札记

13.中国画小品中的笔墨语言与气韵体现

14.略论中国画人物白描与素描

15.以色彩关系来表现中国画的意境美

16.中国画的特殊面目和精神

17.论中国画研究生教学与地方文化、画派建设的共进

18.浅谈传统中国画与陶瓷装饰“国画”技法的渗透

19.传统中国画艺术的色彩美学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20.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

21.写意中国画鉴赏与评价分析

22.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探析

23.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

24.探究敦煌壁画对当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影响

25.戏曲题材中国画人物造型“写意性”研究

26.对中国画技法的研究

27.中国画创作要素浅谈

28.中国画与中国文化

29.浅谈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

30.从写意雕塑看中国画之写意精神

31.中国画笔墨形态研究

32.中国画论中的角色替换

33.中国画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34.浅谈书法练习对学好中国画的重要意义

35.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对留青竹刻的影响

36.篆刻与中国画关系的当代思辨与启示

37.浅谈中国画学习感受之创作

38.中国画“墨戏”论的文化心理学诠释

39.书法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40.中国画中的气韵美与女装设计

41.茶历史文化与中国画的融合实践思路分析

42.中国画蕴涵的易道精神

43.论创作意识统筹下的大学中国画专业课程群科学化建构

44.浅析中国画笔墨心象表现与审美

45.古典文学中的诗词美对中国画的影响

46.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研究

47.浅谈中国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角色位置

48.浅谈当代中国画设色的特点

49.民国时期中国画与西画的博弈

50.浅谈中国画的当代继承与传统创新

51.浅析中国画墨竹艺术的技法特点及形式风格

52.中国画线条艺术之美

53.中西融合--徐悲鸿中国画的时代精神

54.动漫艺术设计中中国画语言的作用分析

55.浅谈陶瓷绘画与中国画的共性

56.基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画艺术延展与创新

57.论中国画创作中的民俗寓意

58.传统中国画中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价值

59.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画教学改革意义的分析

60.浅析诗画融合下中国画意象化的空间表现

61.分析传统以及现代工笔画的不同表现方式

62.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与色彩分析

63.浅谈粉彩雪景的艺术特色与创作

64.新媒体对中国画教学的影响及建议

65.中国画写意梅花创作初探

66.论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之利弊

67.中国画的写意性

68.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的研究

69.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70.中国画意境的构成

71.浅议文化历史情景下的中国画

72.浅析速写训练对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性

73.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借鉴

74.探析艺术市场化对中国画自律性的影响

75.浅谈中国画中的程式化

76.论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

77.中国画的笔法与运笔技巧

78.从气韵生动的角度浅析中国画构图

79.基于都市风下的中国画图式研究

80.中国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81.浅谈中国画的构图与情感

82.论中国画创作中人物与背景关系的处理

83.当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探讨

84.中国画立意浅论

85.中国画的气韵与审美引力波

86.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问题的再思考

87.传统民间青花山水对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影响

88.景德镇现代陶瓷绘画艺术风格的演变

89.浅析陶瓷界画山水的继承与发展

90.当代视觉体验与艺术形式的发展

91.基于中国书画特征颜色的专用色标设计与制作

92.论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

93.浅析中国传统色彩

94.国画“留白”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95.浅析中国传统水墨动画与三维水墨动画艺术的发展

96.“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的特点

97.中国画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融合与借用

98.浅绛彩瓷的绘制技法革新

99.多元文化背景下水彩画艺术的形式语言表现研究

100.中国传统壁画的装饰性色彩表现

101.空间观念的变革--论现当代中国画的创新趋势

102.试论中国高校现代油画教学的多样化

103.浅论传统书法并非抽象艺术

104.五谷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105.简析清末海派绘画的世俗性特征

106.浅析石涛山水写生观与印象派风景写生观

107.中国画从气韵到实体的思想变革--论中国画“改良之争”

108.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境研究

109.浅谈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延展

110.如何把握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画面的色彩关系

工笔: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又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不涂颜色。白描本来大抵是用来打草稿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画的《五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肌肉骨骼的结构清楚,甚至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泽也细致地表现出来,动态极为生动,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都是道地的工笔重彩,特别是轪妃墓的T形“非衣”,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显示了当时工笔重彩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绘画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绿之类的重彩颜料,因此称绘画为“丹青”,由此可见工笔重彩在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了。

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据传唐代的时候,玄宗命令画家李思训和吴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绘嘉陵江的山水。李思训是擅长工笔重彩的,他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完成这幅壁画。吴道子则在一天之内就画成三万余里的嘉陵山水,这可以想象,他不可能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一定是比较粗放、简练的。这说明那时的绘画已经有了工笔、写意的区别了。到了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主张画画“不求形似”,而应写情寄意,以表达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他留下的绘画作品只有一幅《枯木图》,画一株枯树、一块顽石,石后露出一、二枝竹子,树下几根细草。这幅画抒发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思想感情,但大书法家却给以极高的评价,说枝干“虬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元代以后,笔法简练、造型生动、酣畅淋漓、讲究意趣的写意画大盛。

这样,写意画就同遵守传统、恪守法则的工笔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派,长期地在画坛上争相辉映,代代地相传下来。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9%A4%B1%CA&z=3

写意:

写意最早是中国画画法的一种,与“工笔”相对,通过求神似,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着重表现画家的意趣、精神。写意画有写意人物、写意山水、写意花鸟等类。

后来又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在这个层面上,与“写实”相对。文学中的写意则是指在作品中注重心理、感情的描摩,而非对社会的现实描述。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0%B4%D2%E2&z=3

下面介绍一下工笔和写意的主要区别:

工笔与写意只是中国画外在形式的区别。

其实应该都是写意的,一个是细笔写意,一个是粗笔写意。

工笔画以其细腻的笔致,匀净的设色,从物态传出人情,溶情思于自然,天人合一。

写意画则以纵逸的笔势,淋漓的水墨,寄豪情于笔端,托胸志于物态,挥洒 *** 。

工笔易流于“谨毛失貌”,刻板无神,了无意趣。

写意易流于笔墨游戏,草率失真。

因而齐白石说“当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其实,工笔画亦非依实俱写,当有取舍耳。

写意画也并非都逸笔草草,盖提炼取神也。

工笔画是古典的,总将现实与理想融为一体,宁静致远,生机无限。

写意画是浪漫的,处处有主观胸臆的流露与宣泄,颇富热情,也沉着冷逸

一到休息日,大街上就热闹起来。

瞧,街道上,各类车辆川流不息,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风驰电掣的小轿车,有急速飞奔的摩托车,有轻捷方便的电动车,还有悠然自得的自行车……我们犹如置身于车海之中。车辆还排起了队伍,组成了一幅长龙似的图案。

看, 街上人流如潮,人人笑容满面。年轻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走在大街上。他们戴着MP3,听着音乐,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也有的年轻人在说说笑笑,街上一直回荡着他们的笑声。老年人拄着拐杖,静静地坐在长椅子上,沐浴着那温暖的阳光,真是舒服极了!孩子们蹦蹦跳跳的,特别贪吃,只要听到边上有人喊:“羊肉串!羊肉串!”,闻到那诱人的香味,就忍不住叫爸爸妈妈买一串,我也跟着要了一串呢!

听,汽车的喇叭声,商店里的音乐声,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交响曲。

夜晚,这儿就更热闹了。汽车一辆接着一辆,车灯闪耀着,像天空中的一颗颗小星星。

啊!我真喜欢热闹的大街啊!

1、我们的青春,高调开始,却悲伤落幕。

2、我爱的不是曾经的那个人,而是曾经的岁月。 3、总有那么一些人,那么犀利的说出我从不敢言的痛。

4、留不下的,就把它从生命干净抽离。 5、花言巧语如此甜蜜,海枯石烂如此轻易。

6、如果有人抓了你,换我的什么,我都愿意。 7、属于谁的拿回去,我不需要别人扔下的东西。

8、再尝试一次,结果依旧不堪,何必再让自己伤痕累累呢。 9、相爱是一种习题,在自由和亲密中游移。

10、是当时的一时冲动,还是现在的无动于衷。 11、明天还会再来,还是有无边无尽的爱蔓延。

12、在我以为自己就要死的时候,心里想的还是你。 13、或许,与世隔绝是我维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14、学不会用华丽的词藻去描述破烂。 我从未曾忘怀 ,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何必再让自己伤痕累累呢。

4,高调开始,它留下了痕迹、在我以为自己就要死的时候、我们都不要用我爱你来欺骗自己好不好,那么犀利的说出我从不敢言的痛,忽然仿佛丢了你,某天的某个地方相遇、如果有人抓了你。 11、再尝试一次,看不见的未来我竟然不介意,我们或许在某年、忧伤的过后。

17、相爱是一种习题、明天还会再来、物事人非、有些东西失去了、喊着。 3,一路相知,恍然明白爱情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我都愿意,依旧只是你,这一份温暖足够陪伴我们一生、失去的已经回不来了、花言巧语如此甜蜜、属于谁的拿回去。

6。 9、总有那么一些人、学不会用华丽的词藻去描述破烂不堪的回忆、谁都知道有那么一朝,我不需要别人扔下的东西。

25。纠结成了一片灰色的天空,就永远消失了,某月,就像镜子,在自由和亲密中游移。

19, 不是因为舍不得 。 16。

10,都还想要。 14。

虽能粘在一起。虽然没有那一场天崩地裂的爱恋。

18、或许,就把它从生命干净抽离、留不下的,但终究合不在一起。 8,因为我们在青春最美时遇见,泪水渐渐的模糊了视线,在这忧伤的青春主旋律上。

12、有一段时光 、生命中有太多道理没道理。 2,但我们成为天长地久的知己, 而是刻的实在太深太深,海枯石烂如此轻易、再最后一次告诉你。

21。 24,与世隔绝是我维护自己的最好方式、我曾幻想过,碎了,心里想的还是你,还是现在的无动于衷,拼了命的想要挽回已经没用了,聚散匆匆的年华, 只是不管多糟,没有牵手,跟着时间选择了回忆,而是曾经的岁月。

20。 7,我在乎的,一个人就像渐行渐远和双曲线一样如此逼近,谁都不是谁的谁、所谓青春就是是一场无声的兵荒马乱的战争、我爱的不是曾经的那个人、是当时的一时冲动,却怎么也不能相交,我冷的无法呼吸。

13、我不感到遗憾。 22。

23,换我的什么。 15。

5,我哭着,没有温暖,还是有无边无尽的爱蔓延、我们的青春,仰望下雨的天空,而我们终究溃不成军,心情。可是,结果依旧不堪,却悲伤落幕1,没有拥抱。

星期天早上,我和小丁、小红来到荷花池边,荷花池很美很美。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粉红色的荷花也开了,亭亭玉立,就像很美丽的仙女。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舒服地摇来摇去,就像在摇摇篮。

一只青蛙跳上来荷叶,蹲在荷叶上呱呱呱地放声歌唱。原来,它把荷叶当作歌台呢!

小蜻蜓飞过来,停在荷叶上。它一定是飞累了,把荷叶当成停机坪。

一群小鱼游过来,躲在荷叶下,它们可能是怕热,把荷叶当作凉伞。

我们都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真舍不得离开。

我喜欢画画我喜欢很多课余活动,其中有:打篮球、踢足球、书法、画国画。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画国画。只要一放学,我马上就去书法班,只要一上课,我就来劲了,画什么太阳星星啦,苹果啦,鱼啦,都会勾起我极大的兴趣。

我画画时,会那么专注,那么入神。有一次我画大苹果,苹果总是画不圆,有时我把圆形画成了正方形,有时画成了长方形,还有时画的不方不圆。

但是我妈妈总是叫我吃饭,我就是不听,直到我把圆形画圆了我才放下了笔,我才说;“我来吃饭了。”我在家买了一本画册,里面有蜡笔画、毛笔画、铅笔画、水彩画、还有漫画······每当我心里空荡的时候,我就看着自己画的画,我还会充满一种美好的幻想,我要画更多的画,我还想到我的画册里去,我越看着自己的画就越喜欢,我还要我的画得到更多的荣誉。

我喜欢画画,画画让我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让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了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指示牌上面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1,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

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坏和盗卖,至今这里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我们先看了一个名叫宾阳三洞的洞窟。

坚硬的石头上有三个大窟,窟上刻着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边还有许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细。连佛的神情、衣服、姿态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大的石窟旁边还有几个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虽然小一点,但还是非常精致。我们向前走,走到了万佛洞。

万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仅仅有两厘米。

我一开始以为是洞内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是花纹,但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尊佛像。每个只有两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细致。

真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啊!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达米。

佛的一个耳朵就有米。佛的穿着很朴素,面带微笑,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

石窟内壁的花纹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菩萨和一个徒弟,非常壮观!这次的旅游,让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历史的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望着那朵在泥泞中绽放的花,不由得笑了。

谢谢你还是找到了我。谢谢你在我伤心难过无法诉说的时候拥着我告诉我,有你在。

我无力面对同学的误会,老师的不信任,无法为自己解释这一切。他们无一不斥责着我。有惋惜,有同情,有厌恶,唯独没有相信。我悲伤,迷茫,仿佛是一只在迷雾中小鹿。我在找你,你不在。

终于还是决了堤。泪水模糊了脸庞,一遍遍喃喃着“我没有……我没有”。终于还是忍不住掩面冲了出去。撇下那些议论纷纷。

脸上的泪水渐渐风干,只觉得皱巴巴的,这定然是我最丑的时候。雨过天晴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心中的愤懑开始平息下来,只余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与埋怨。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我都说了很多遍那张画不是我画的,况且那张画那么丑,哼!为什么你又不在!明明每次都陪在我身边,为什么现在反而不在!看到那一篇雨后翠绿欲滴的草地,没有一丝杂色,不由得奔向了它们想要折磨为了发泄。

“啊!”噗的一闷声我便光荣的倒在泥潭中了,啊啊啊脏死了连你都欺负我!双手捞起一手心泥,愤恨得向白洁的墙上挥去。“怎么了。”一道清爽的声音传来,我抬起那张花猫般的脸向你看了一眼便又气呼呼地转过头故意不看你,并不准备爬起来。眼神中的流露出急切加上那未能幸免的白衣,打破了我对你的印象。

很想笑出来,但是心里的酸涩却让我窒息。为什么我在那么多人面前难堪的时候你没有出现,没有一句我信你。你白皙修长的手伸了过来,干净的声音抚平我浮躁的心。“啪”,我没有顺着你的手,反而自己跳了起来。“谁要你拉。”别过脸不想看到你的脸,只怕我又轻易原谅你。“好啦,我知道我错了,我刚只是去厕所了,怎么知道你又有突发事件。我知道不是你做的,别生气了。”心的某角不由得陷下去了,转过头,看着你笃定的眼神,我知道,你信我,哪怕再无别人信我。“呜呜,他们都说是我在X后面画的乌龟,根本不是我!……”扑进了你的怀里,断断续续得复述着你早已明了的一切。你只是一直拍着我的背,和我说别哭。

终于哭累了,发泄好了,原谅你了。抬起头,望着你“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现在我是不是很丑?”你弯弯的眉眼画出美丽的弧度。“我猜的啊,没有很丑,丑一点点而已。”“哈哈哈,我就知道你最好了。”“你看。”顺着你的手指,我发现泥潭旁边开着一朵星星点点的野花。“它居然没有被你压死,哈哈。你看它们明明没有那么好的坏境,没有那么多的朋友,可是还是那么好看,幸亏这里太阳光好。”你好听的声线流入耳中,不由得痴了。

白白小小的花瓣,纤弱的花茎,却透着顽强的生命力。我怎么刚才就没有发现呢。你知道吗,它好像现在的我。哪怕别人再怎么议论,再不相信,再厌恶,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在我身边。你就是那阳光,无论是刮风下雨,晴天阴天。你总是在照亮着我,温暖着我,哪怕风再大,雨再大,你还是在努力驱逐阴霾,是为了保护我。

“啊。”你扯了扯我的头发,“快点回去了,待会请假回去换身衣服,脏死了。”你拉起我在林荫中奔向教室。偌大的操场回荡着我们的欢笑声。

后记:事情最终水落石出,周围的同学或安慰或同情或继续嗤笑,我只是拉着你一笑而过,跑去看那朵悄然绽放的花。

小小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睛,看上去总是对着我们笑 *** 的那位,她就是我的数学老师——浦老师.

浦老师上课很轻松.只要做得端正,不随便说话就行了.她总时一副很和蔼的样子,从来不冲我们发火,同学们都很喜欢她.记得有一次,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为此伤透了脑筋,心里很着急.这时浦老师走到我身边轻轻地对我说:"怎么了,是不是又被数学题给难倒了,要我帮你吗 "说着,她就不厌其烦地为我仔细讲解起来,直到我搞懂理解.还有一次,有一位小朋友在上课时打起瞌睡来,浦老师走到了他的身边,这时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浦老师会骂他.没想到浦老师却轻轻地拍了下他的肩膀,关切地询问道:"怎么了昨晚没睡好么,上课睡觉不好好听讲,老师教的知识你会学不到的."那位同学脸上立刻泛起了一朵红云,马上端正姿势,认真地听讲起来.浦老师工作是很认真的,每天早晨我们把作业交上去,她都会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帮我们批改,从来没批错过.不过,我发觉有时候浦老师也像个大孩子,她会和我们一起玩,一起疯,完全溶入我们小朋友的欢乐世界中去,俨然忘记了自己是个大人.

我的老师就象一只不沉的渡船,风风雨雨,日日夜夜,把一批批"稚嫩"渡过去,把一批批"天真"渡过去.她也像花园里的园丁,认真观察每一棵小苗长得怎么样,细心修剪,真怕出一个不成才得次品.正所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正像蚕和蜡烛一样默默无私地贡献着自己.我爱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最棒的!

我喜欢画画我喜欢很多课余活动,其中有:打篮球、踢足球、书法、画国画。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画国画。只要一放学,我马上就去书法班,只要一上课,我就来劲了,画什么太阳星星啦,苹果啦,鱼啦,都会勾起我极大的兴趣。

我画画时,会那么专注,那么入神。有一次我画大苹果,苹果总是画不圆,有时我把圆形画成了正方形,有时画成了长方形,还有时画的不方不圆。

但是我妈妈总是叫我吃饭,我就是不听,直到我把圆形画圆了我才放下了笔,我才说;“我来吃饭了。”我在家买了一本画册,里面有蜡笔画、毛笔画、铅笔画、水彩画、还有漫画······每当我心里空荡的时候,我就看着自己画的画,我还会充满一种美好的幻想,我要画辅长滇短鄄的殿痊东花更多的画,我还想到我的画册里去,我越看着自己的画就越喜欢,我还要我的画得到更多的荣誉。

我喜欢画画,画画让我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让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国画的论文题,论某张作品?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还是当代的?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工笔还是写意?古代的你可以说说山水画啊,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写意山水)是巅峰啊,唐朝的仕女画(工笔类)也可以有很多写的。近现代的吴昌硕的《三千年结实》什么的(写意花鸟),吴昌硕不是近现代”海派“代表嘛,好写的啊,他的作品大写意花鸟啊。当代的吴冠中啊,范曾啊,都可以的。论中西方绘画融合也可以的啊,近现代国画就是融入了西方的素描造型和透视啊。中西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有林风眠徐悲鸿等人啊。加油吧,写论文是件痛苦的事儿

工笔山水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攻略如下:1)Title 标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供准确和信息丰富的摘要,二是吸引目标读者。所有标题都应明确说明正在研究的主题。与主题一起,标题应选择以下项目中的1或2个:方法,结果,结论,数据集或研究类型,以形成标题。选择的项目应该强调研究内容的创新和有用之处,形成自己的特色,同一研究可以有多种标题的选择。

2)Abstract

摘要部分因期刊要求而异。一般而言,通常用这些项目进行组织: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

简单来说,摘要分为四部分:

1.背景:了解科学问题是什么以及你想要回答的问题;

2.方法:提供一个非常简短的可说明的你用于调查研究问题的主题或方法;

3.结果:仅给出核心结果或研究的主要发现;

4.结论:描述你的发现的重要性,它们的含义以及它们对该领域的影响。

3)Introduction

背景对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论文投稿过程中,背景部分须引起审稿人的兴趣,想要阅读更多内容,如果让审稿人看到后并思考自己,“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那距离成果发表就成功了一半了。在Introduction部分,解释为什么你进行了这项研究,你借此希望用它来实现什么,以及它如何构成对该主题的现有证据体系的有用补充。

第1段:展开背景。解释这项研究对某些领域,科学或技术的重要性,告诉读者或审稿人这个主题如何重要。

第2段:说明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说明哪方面需要突破,解释本研究试图去填补或解决的已证实或争议中的科学“漏洞”。

第3段:提出假设。解释你要验证的假设是什么?为什么?

4)Methods

Methods部分,则旨在提供在相同数据的情况下,允许其他人重新创建分析所需的信息,即可重复的方法。它应准确描述了如何收集,组织和分析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数据。方法部分描述了进行研究的过程,从如何选择样本到使用哪种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

5)Result

结果部分,则是描述你观察到或数据分析到的内容,而无需评论或讨论。在结果部分不需要描述具体方法,只需给出结果,同时,也没有必要评论或解释。因此,诸如“surprisingly”或“interestingly”之类的短语,通常被认为在结果部分中是不合适的。同样地,理论上,你要为方法部分中概述的每个方法描述结果,要与方法相同的顺序显示结果,以便论文更易于遵循和阅读。

6)Discussion

Discussion部分着重解释结果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结合同一主题上已经在观察和被证实的报道的广泛图景。首先简要回顾一下你研究的主要发现,最好使用与背景(in the introduction)和方法(in the methods)相同的表述,然后解释研究结果。在解释时不要简单地重复结果,或者过度解释。然后将结果与其他报告结合起来,是讨论的重要部分。你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其他报告相比如何?如果你的发现不同,你有任何合理的解释吗?应讨论任何特别令人惊讶或有趣的发现,并提出可能的解释。此外,应该超越对个别结果的关注,以解释当所有研究相结合分析时的总体意义。

7)Reference

列出了你用作准备假设的基础的所有来源,并建立了你的研究基础。这些参考文献将支持你的工作,并将其置于同一主题的其他研究的背景下,同时为希望进一步阅读该主题的读者提供指导。对于科研新手来说,判断何时需要引用参考文献的确是个小难题。基本上,任何来自其他来源的想法或事实都需要由参考文献支持。

如果需要论文辅导的话也欢迎随时联系英才君哦~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一点。谢谢。推荐内容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一点。谢谢。最佳答案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觉得了解中国画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精神山水画萌芽于晋朝,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顾凯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石仅以“高古游丝”线条勾勒,而没有皴法,但我认为,水法和云法的表现是极为纯熟的,水云的流态动势相当完美,由此可见,山水画的表现在当时已达到的艺术水准只是没有后来的布局合理罢了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独立为一个专门画种也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已不能得睹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顾凯之,宗炳,王微等人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历隋唐,五代诸朝,山水画渐盛。他们可谓山水画的先驱,六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真正起点,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却导致了美学上的最灿烂,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当时不忍心目睹石灰的琴棋书画的隐士,且当时类似于陶哦渊明,谢灵运的隐逸思想普遍流行,此时人们对自然美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促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谢灵运《山居赋》中所记载的始宁山就是典型的例证,他的山水诗开拓了山水诗写实的审美之路,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正说明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益于诗的发展和衍生。山水画在六朝时期兴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艺术家自身的发展。汗以前的艺术家往往以工匠身份出现他们都依靠绘画的手艺谋生,绘画是功利的,必须围绕服务对象的要求进行创作,但也不同程度促进山水画的发展说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十分强调作者的主观因素,在山水画创作中,作者对自然界的认识理解,以及作者的情感流露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画家应当“以情入画”力求“情景交融”,正如在一幅山水画上题一首诗或多一个红戳更能增加山水画的内在精神和蕴涵,在对客体世界有一个多侧面深层次认识的基础上凭借心灵感受概括勾画出山水形象,者便是“迁想妙得”许多优秀的山水作品所显露出来的气质和高雅的格调,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具有深厚的笔墨功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饱满的创作激情和高深的文学修养。因此山水画家的学识越高,创作后劲也就越大。唐代山水家的学识越高,创作后劲也就越大,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均提倡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

国画的论文题,论某张作品?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还是当代的?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工笔还是写意?古代的你可以说说山水画啊,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写意山水)是巅峰啊,唐朝的仕女画(工笔类)也可以有很多写的。近现代的吴昌硕的《三千年结实》什么的(写意花鸟),吴昌硕不是近现代”海派“代表嘛,好写的啊,他的作品大写意花鸟啊。当代的吴冠中啊,范曾啊,都可以的。论中西方绘画融合也可以的啊,近现代国画就是融入了西方的素描造型和透视啊。中西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有林风眠徐悲鸿等人啊。加油吧,写论文是件痛苦的事儿

山水画论文题目山水画论文题目频道为有关山水画论文范文素材和山水画和论文题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山水画中的寺形塔影◇ 卢珊一、佛教传入与寺塔建构寺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 在佛经故事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寺塔形制最初出现及其原因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遗体火化后的遗骨(即佛骨舍利)由八个。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1〕 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画创作中积墨积彩的运用在山水画实践中,色彩积染的表现手法,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探索领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所重视 对于色彩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应该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开拓 在创作实践中。长的是题目,短的是人生喜欢背诗的人,通常要逞一逞长篇的 从春江花月夜到琵琶行长恨歌……背下来真是不容易 其实,我觉得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 什么诗题不就是凉州词从军行绝句什么的嘛,这有什么难背的确实。山水画内容和形式美的表现摘要山水画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以“精神和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构成艺术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其中,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是创作的灵。萧云从山水画艺术风格与其对日本的影响一、萧云从的生平个性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安徽芜湖人,历经明末清初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其主要表现在地主阶级与进步的知识分子之间。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赏析【摘要】林纾是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画艺与画学理论的画家,但其作为文人书画家的成就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 本文对福建博物院藏的三幅林纾画作进行赏析,并结合画学理论春觉斋画论,探析其创作思。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摘要在平面艺术领域,“构成”是构图的核心,包括平面构成元素与构成关系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作品,并对其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构成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既能有助于揭示平。欣赏山水画二要素等2篇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提炼概括具有象征。石昌鼎山水画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为厚重的沉淀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山水画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更是艺术家把握审美对象丰富外观和本质特性,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宋代山水画 与影响孙潇越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摘要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峰在宋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精美,有“无我之境”,发展到“画中有诗&r。澄怀味象,画为心印宋代山水画造景法式宋代山水无疑是中国经典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明珠 那静观玄览,澄怀味象的特殊造景法式折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宋人借助观物而心与道合,借助有形而神游寰宇 在山水画创作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造景或。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兴盛高书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9)摘要中国山水画秉承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以儒、释、道的思想达到艺术的和谐 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产生,早期的山水画是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到了隋代,山。山水画教学中的写生问题在老年大学绘画教学中,如何上好山水画写生课怎样适应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个共性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为何要上好写生课学习山水画,一般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三。王旭东山水画技法(二)3、树木的画法树是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石如肢体,树木如衣饰 学画山水大多先从画树入手,而学画树通常又先学画枯树 历代画家均有专攻画树的,题材很多,尤以画松柏为最常见 宋元以后,名家辈出,风格。我爱写意山水画自进入泰安市老年大学以来,我先是学了一年的写意花鸟画,后来觉得局限性较大,就改学写意山水画,并慢慢入了门 我深刻感到在画写意山水画中,可攀树赏花,挥斥自由,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蕴 于是,我。平远和诗意: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文人意趣生成郭熙“三远”之一的平远,是苏、黄……人特别推崇的绘画意趣 苏、黄以平远赞誉郭熙;米芾评论董源的绘画是“一片江南”,把平远趣味与江南景象结合起来,画史艳传。山水画临摹课要点分析和示范摘要在创作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基本技法笔墨,造型和章法的规律……,还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对“神韵”的把握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通过本门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由自然山水派生的三种艺术形式,即文学中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中的山水意境营造,形成了相互伴生的关系 诗文、绘画是诗人、画家面对自然景致有感而发的真情表达,诗化的语言能够使人迁想妙得、美景。传统山水画构图和山水画写生构图的比较分析山水画构图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构图指的是创作作品的构思、构意所形成的整体布局 它包含的内容有气势、位置、均衡、留白、空间,以及题跋落款和印章形成的画面分布………… 构图是作品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段之。画意园境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内涵和意境营造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都源自自然山水,有相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意境及审美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 本文分析了意境的内涵,探讨了山水画与古。彰显个性,发散思维由一道题目谈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摘要解题策略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工笔山水毕业论文

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绘画类别之多。有壁画、岩画、彩陶画、帛画、木简画、年画、版画等画种。中国画最具民族特点,中国画可分三大类,有人物、山水、花鸟。中国画又可分工笔、写意二大类。还分重彩、淡彩、水墨等。中国画与文学、道学、佛学、书法及篆刻艺术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唐代画家张彦远早已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是自成独立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实在是太丰富了,如真正去研究中国画艺术是我们一辈子做不完的功课。中国山水画自魏晋时兴起,这是个概念性的说法。很有可能因年代久远,有些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已淹没在历史的年轮中,而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只留下晋朝画家顾恺之的人物带山水画为早期作品的代表。东晋画家戴逵,他擅画山水、人物。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评其画云山精韵连锦,风趣巧拨,百工所范,博学多才。南朝画家宗炳,性好山水、人物。他首创“小中见大”的画法,著《画山水序》,中云:“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论述了远近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对后世山水画创作及理论影响极大。南朝时期还有许多山水画家,如王微、萧贲、张僧繇等。很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但他们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隋代画家展子虔是个擅画人物、车马、山水的大家。对唐代山水画影响很大,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存世作品有《游春图》,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山水画作品,后世称其为“唐画之祖”。对后来山水画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世称为大、小李将军。青绿山水是唐代山水画的主流,以其金碧辉煌的色彩、古朴典雅的气息,彰显了唐代博大开阔、华贵高雅的审美特征。李思训、李昭道作为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推李思训为“北宗创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也是唐代山水田园画派的代表。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擅画人物、水墨山水。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后人称为王维南宗“文人画”之祖。说明了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唐代还有许多优秀山水画家,如吴道之、卢鸿、郑虔、王宰、张操、王洽等。对后来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有很大影响。五代、南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已达到了巅峰,为中国山水画建立了丰碑。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画家之多,有荆浩、关仝、同为北方山水画派创始者,并称“荆关”北派山水。北派山水气势浑厚,当时荆浩已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为内容的六要,以及笔有筋、肉、骨、气四势之说。“荆关”的山水画风为北派代表。董源、巨然是中国山水画南派典范。“董巨”的中国山水画开创江南真山实景为本,独创“披麻皴”山头卵石法,山势平缓,风雨溪谷,用笔严精,水墨明洁。“董巨”成为中国南方山水画之祖。五代、北宋时期还有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卫贤、郭忠恕、李成、范宽、郭熙、张择端、米芾、燕文贵、许道宁等。各自有山水画造诣。董源与李成、范宽并称为“北宋三大家”。 董源、荆浩、关仝、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当时还产生了许多“风俗画”也可称工笔山水画。最为典型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当时现实社会生活写照,作者功底深厚,技艺高超,真实自然,是杰出的代表。南宋画家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各自形成了自己面目的山水画,开创南宋一代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影响很大。这时期还有许多有成就山水画家,如米友仁、赵伯驹,王希孟、阎次平,梁楷等。南宋时期还有许多无款山水画佳作留世、佳作“佚名”确为遗撼。元代山水画最为成熟,已达到最高境界,受五代、宋代山水画风的影响 ,也有几位很有实力并自成一格的山水画家。有赵孟頫、黄公望、唐棣、吴镇、倪云林、王蒙等等。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称“元四家”对中国山水画发展有所创造性的突破。元代时期也有许多优秀山水画家有所造诣。有些山水画家没有留下名来。但对中国山水画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明代时期,江浙一带有许多影响的山水画家。有王绂、戴进、吴伟、江肇、王世昌、徐渭、谢时臣、监瑛、陈洪绶、董其昌、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等。后称“沈、唐、文、仇”明四家,为吴门画派。明初,戴进为代表开创浙江画派,还有浙派支流“江夏派”。明时期还有许多画派形成,武林画派。杭州地区山水画家蓝瑛为代表,嘉定画派、停云派、松江画派嘉兴画派等等清代,继承传统复古山水画的有“四王”。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加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还有清初“四高僧”, 即弘仁(江韬)、髡残(刘介丘)、八大山人(朱耷)、石涛(朱若极)。皆明末遗民,均深通禅学,寄情书画,各有独特造诣。他们的山水都有自己强烈的风格,造就之深,另后人不能所及。清代还有好多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龚贤、樊忻、邹喆、吴宏、谢荪、高岺、胡慥、叶欣为金陵八家。扬州画派、新安画派、姑苏画派、袁氏画派、江南画派、浙西画派、京江画派、黄山画派、岭南画派、松壶画派等等。这个时代还有像梅清、戴本孝、吴历、袁江、袁耀、戴熙、任熊等优秀的山水画家。近代有一批高水准的山水画家,如黄宾虹、潘天寿、傅包石、张大千、李可染、吴湖帆、石鲁、陆俨少、陈子庄、黄秋园等等都很有成就。他们是当代艺术家的典范,人品造就艺品。我们应该深刻地去理解、学习他们的人品、修养、学识、精神。中国画山水画之境界,追求自然造化之美,融合万象为一,山水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日、月、星、晨、风、雨、雪、露、晴、阴、阳等四时气候景象以及气象、物象等等天地万物息息相关。有此理念,中国山水画更有情趣,更加丰富多彩。画文人画都要有丰富广博的艺术修养,以诗、书、画、印熔为一炉,更为丰富中国绘画艺术。还要有“气韵”。加之画家的思想、精神、文化、人品、天赋、悟性,勤奋多方面修养造就的作品,更有韵味,绘画的最高境界是神韵。中国绘画历来已有很多优秀论著。唐代张橾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理念,意为画必须以天地造化为师,以气韵求其画,以着力于传神。至所神韵关通之要。唐人张彦远提出“书画同源”之理论、文人画家作画多强调书画用笔的法度和功力相通。正因为用笔的方法和功力相通,徐渭以草书笔法作大写意。郑板桥以“六分半书”画兰、竹。吴昌硕以石鼓文书写花卉。黄宾虹、潘天寿以“折钗股,屋漏痕”书法入画。都获得了名具情性的笔墨韵味。张彦远称赞顾恺之用笔“紧劲联锦、循环起息,调格逸易,风起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称吴道之,“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之说。唐人书家李邕所说: “学我者生,以我者死。”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也借用此句。学书画师承和突破的必要性。搞艺术到一定(程度)成度需要有自己的强烈的个性。还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本意是强调画家的画外功夫,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云:“不读万卷书,不知道理之渊博。不行万里路,不知天地之广大。”显然,画家需要有广博的见闻、知识和开阔的胸襟。元代,赵孟頫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是说书法无论篆、隶、行、草,其用笔之法到画法上,当画用笔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不少著名画家同时也是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郑板桥、吴昌硕等等事实上书法功底的深浅对于一位中国画家艺术成就的高低是起关健性作用的。明代画家文徵明语出:“人品不高”则“用墨无法”。画家人品很重要,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是人品有多高画品就有多高,技法与人品的修养至关重要。还有清代革新派画家石涛“师古人之心。”之说。“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的含意所在。石涛还认为“有法必有化”, 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意即任何事物都有准则(即所谓“经”),也有变通(即所谓“权”)。绘画应有法度,也应有变化的灵活性。因此一幅好画应该法在其中,化美其外,达到有而无法的演化,郑板桥称赞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正是“有法必有化”的最好说明。清代程正揆对宋元山水画下笔用意迥异的鉴别,“宋人无笔不简,元人无笔不繁”,宋画迹繁密,元画则相反,疏疏笔法却很丰富,山水画大家黄宾虹先生认为,称宋画“千笔万笔,无笔不简”称之元画三笔两笔,无笔不繁,而意味无穷。”清人,郑板桥提出,“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与石涛所谓“至人无法”是一个意思,高明的画家,在未画之前,总是不为成法所拘,在既画之后则达到有法而又无法的化境,即具有自然天成神韵。古人对中国山水画研之深优秀画论著作之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丰富多彩,我们今人应该去值得深思。

宗白华《美学散步》

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而写意呢?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以上谈的中国画的特点,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画而言。但这些特点,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更新,并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五四”之后,西洋画大量涌入,中国画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但是,不管变化如何,中国画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征不能丢掉,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应该保持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千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中国画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画从形式上区分,大致可以归纳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其中工笔画的产牛源远流长,并有过辉煌的成就。1972午春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元前206—公元25年)墓中发现的汉代帛画,就显示出工笔画的高超水平。在唐代(公元618—907午)以前,工笔画可以说足中国绘画的主体。至宋代(公元960—1279午)工笔画和写意画虽然并重,但工笔画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只是到了元(公元1271—1368午)、明(公元1368—1644年)时期,某些文人画家崇尚写意手法,提倡水墨画而致使工笔画口趋衰微。然而发展到了近现代,人们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革新中国画之后, 工笔画才逐渐有了转机,不过中国工笔画艺术真正得到复兴还是在现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国家重视民族艺术,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创作方针, 中国画也随着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个新的发展时期。不少画家在传统中国画以及年画、连环画、壁画等领域中,广泛地采用厂工笔画技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现了如《考考妈妈》(姜燕作)、《西厢记》(王叔晖作)、《大闹天宫》(刘继卤作)、《同欢共乐》(刘文西作)、《玉兰黄鹂》(于非间作)等优秀作品。不过由于画坛积习甚深,致使工笔画这一画种尚未达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程度。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才真正迎来了艺术的春天。这时工笔画艺术才得以显现出其蓬勃的生机。当今的工笔画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反映古历史题材或贴近现实生活内容的人物画, 又有意境清新、别开牛面的山水画以及牛机盎然、栩栩动人的花鸟画;画家们在艺术和技法的运用上也争相展示各自的特色, 并皆有所创新。更为可贵的足,画家们在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之中,越来越发现工笔画艺术及其技法有着极大的潜能,其表现力之强、适应性之广,使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必然会有无限广阔的前途。艺术反映时代, 当今的工笔画艺术足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加以创造和革新的,它融进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在整体上真正展现出了时代的风采和面貌。这本画册正足反映这转变发展时期工笔画的艺术风貌。中国画构图的特点 1.散点透视 2.平面布置 3.随“意”组合 4.诗书画印 5.立轴、长卷、扇面、...构图,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现代绘画中称为构成,新老观念虽有不同,但基本含义还是共通的。人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之中,现实世界的时间是流逝的、无限的,空间是三维立体的,无边无界的;而人的创造物——绘画,就时间而言是凝固的、有限的,就空间而言是二维平面的,有边界的。这两者是如此地截然不同,却又有着最密切的对应联系。所谓构图,就是将无限的立体结构转换成有限的平面结构。这种转换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过程。尤其是现代绘画,这种转换以纯粹创造的外表显示出来,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就更为抽象了。

国画的论文题,论某张作品?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还是当代的?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工笔还是写意?古代的你可以说说山水画啊,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写意山水)是巅峰啊,唐朝的仕女画(工笔类)也可以有很多写的。近现代的吴昌硕的《三千年结实》什么的(写意花鸟),吴昌硕不是近现代”海派“代表嘛,好写的啊,他的作品大写意花鸟啊。当代的吴冠中啊,范曾啊,都可以的。论中西方绘画融合也可以的啊,近现代国画就是融入了西方的素描造型和透视啊。中西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有林风眠徐悲鸿等人啊。加油吧,写论文是件痛苦的事儿

工笔山水毕业论文范文

学校通过美术鉴赏程的设置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这门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美术鉴赏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美术鉴赏《大宫女》

《大宫女》这幅油画创作于 1814 年,它的作者是法 国画 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使观赏者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之中,宫女的体型是如同平面几何一般,并没有充分和现实当中的女性身材比例进行衔接,这一点和西方油画一向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写实风格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夸张的比例,却能够很快地造成视觉上的关注,而且蓝色的背景与宫女的身体颜色之间的冲突不和谐,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颜色的对撞、人体基本身体结构出现的错位,代表着一种属于安格尔风格的审美。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首先是一个明亮颜色和冷暗颜色之间的撞击对比。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强调油画画面之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自然过渡,只有进行恰到好处的过渡,才能够更好地让整个画面进行融合。不过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则不然,整个宫女的背景采用的是冷色调的蓝色,而宫女是裸着身子的,宫女的身体肌肤却是使用明亮的浅黄色,这两种颜色之间,安格尔并没有采用其他的颜色作为过渡。这样一幅《大宫女》的颜色之间就形成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和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差异甚大,但是却能够给观赏这一幅画作的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第二方面的美学特征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类身体结构设置。从整幅《大宫女》看,大宫女这个人物形象身体各个基本结构之间的比例是失调的,仿佛是几何堆砌一般,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其身体躯干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身体结构的比例,因此,安格尔的这一幅《大宫女》违背了古典主义油画创作过程里的追求写实的风格,而呈现出一种追求艺术进一步采取夸张的手法,让《大宫女》当中的大宫女形象,以这种看似畸形的几何式夸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艺术上的张力。

而且安格尔所创作的《大宫女》还蕴含着一种欲望的美学。因为当时的法国军队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展开战争,当时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击败,所以在安格尔所在的时代里,法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创作了许多熟练的奥斯曼土耳其内宫宫女画像,这些目的在于从艺术的角度满足法国人内心的征服欲望。而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目的就在于以一个奇特的宫女的形象隐喻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必然会被法国人所征服,裸体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宫中的宫女形象,欲盖弥彰的欲望,通过安格尔以新式的艺术手法,加以渲染和雕琢。同时裸女并没有完全露出自己全部的隐私处,这一点又体现了一种克制和理性,安格尔在这一幅《大宫女》之中,表现了冷静克制与欲望张狂两个方面的精神内涵,并且在绘画作品之中,给这二者找到了最为合适的均衡点,从而将观赏者的欲望以及视觉都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安置。

究竟是采用 素描 的方式,还是更注重色彩,这一点在安格尔的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大宫女》的创作里,更多注意到了结构上的素描运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格尔在《大宫女》这幅作品当中完全就没有关注色彩,与此相反,安格尔在《大宫女》中的色彩搭配以及应用是非常鲜明以及大胆的。

冷色调作为这幅《大宫女》的背景色彩。在大宫女欧达丽丝克的背后是一幅半垂着的帘幕,这个帘幕实际上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一般欧洲古典主义的绘画色彩艺术,主要是注重色彩的过渡和衔接,然而安格尔刻意使用这种冷峻的颜色作为衬底,目的在于表达出一种寂静、理性,这和狂热的女性躯体的暖色调形成了对比,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对比下的艺术张力。

红色作为另一个重要的颜色,却在对于《大宫女》的色彩美学鉴赏之中,容易被忽略。实际上这种色彩美学是非常独特的,因为安格尔采用了红色作为点缀,让红颜色点缀在大宫女手中的孔雀羽毛扇子的扇柄中。而在欧达丽丝克的脚部,也有一段红色的点缀,那时旁边小桌子的椅脚。这两点都分别对检查在冷峻的背景颜色和柔和的躯干颜色之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炽热似火的美感,让人们看到欲望膨胀的顶端,从而与冷峻以及柔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色彩艺术话语。安格尔并不刻意去处理这三种颜色的冲突,而是将这三种冲突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互相撞击的状态,给观赏者带来很强烈的视觉震撼。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虽然经历了两百年的时间,但是这幅作品至今仍然是美术界的杰作。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运用了充满冲突和撞击的颜色比对,以及超乎想象的非写实结构,从而让安格尔的《大宫女》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进一步让这一幅画作所表达的欲望与理智更为突出地展现出来。而安格尔在处理《大宫女》画作过程当中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对后来新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崛起,提供了重要而宝贵的艺术实践。

试谈鉴赏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为其师弟郑樗(chū)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 收藏 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无用是郑樗的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此画的仿本。

画的作者黄公望,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zàn并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据记载,黄公望三十一岁开始作画,由于际遇的坎坷,到五十岁左右,也就是出狱后才专心从事 山水画 创作。《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这幅纵33厘米,横厘米的长卷,是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也有说82岁创作,历时四年的)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故而历代都有著名画家模仿。

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在辗转流传过程中,曾引发出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皇帝神魂颠倒,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

对美术及美术鉴赏的认识:美术及其作品,是人造物的一种,美术是人类运用一些物质和材料工具,通过点、线、面等各种要素通过一定的造型性、构成性、空间性的表现手段,在平面或立体的空间中塑造出具体直观的可视形象。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创作出来的,它创造美的形象,抒发美的情感。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建筑艺术及影像艺术等主要艺术形式。另外,我也觉得美术是一种 爱好 ,直接贴近人们的生活。于美术鉴赏而言,就是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你从心底大量一件东西,觉得它漂亮与否,这就是鉴赏。读者对一件艺术品进行审美,不是消极、被动的地去看一个东西,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行着审美再创造活动。一件物品被创作出来,必然会有人去评判,评判时融入自己的品味与感情,再将自己的艺术理想与理解、艺术观念经过若干个环节的变通、换位、异化,通过重 组词 汇与语法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表述出来,这就是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帮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归类,从而达到能够体味感受、欣赏美术作品。下面就我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的感想 总结 出来,以供同行讨论。

关键词:鉴赏;教学;思考

一、美术鉴赏过程中学生情感因素的调动

美术新课标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形成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念。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活动,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强调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情感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比如站在天安门前面,人们会自觉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欣赏罗中立的《父亲》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亲情和感伤的乡土情怀;而看到达利《内战的预感》则会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类所造成的无可估量和无法弥补的伤害。

因此,情感因素是鉴赏作品的关键,学生在鉴赏作品时体味到了某种情感,他的情绪就会激动,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的参与,那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鉴赏。然而,问题在于中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很难体味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启发,帮助学生分析体味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尤其是作品最精彩的部分。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阴险狡诈狠毒的神情等。

二、在美术鉴赏中体味 文化 情境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作出来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这就是美术作品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去学习。

如鉴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必须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及其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鉴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要让学生了解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件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大卫的历史史料;如达维特的《马拉之死》,如果不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和作为资产阶级雅各宾党领导人的马拉真实资料,就无法理解这一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精神及为什么要这样画。

这些,一方面老师要能够烂熟于心,在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更要巧妙的穿插到对作品的鉴赏过程中,不能生硬的告诉学生。当然,最好是让学生课前自己进行搜集了解,带到课堂与同学们分享。其次,在鉴赏过程中要营造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鉴赏体验。

在鉴赏蒋兆和的《流民图》时,我让学生观看一些抗战时期中国民众的苦难生活的影片片段,让学生有如亲身体验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才能感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本身的悲剧性给人的巨大震撼;在鉴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时,播放一段爵士乐,让学生在聆听爵士音乐的同时体味作品的内涵。艺术源于生活。在美术鉴赏教学时,我让课堂内外相结合,课堂与生活相结合,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

为此,我建议学校利用教学楼走廊、橱窗等场所展示学生或教师作品,既美化校园,营造艺术氛围,也给学生提供一个艺术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在鉴赏现代建筑艺术时,直接让学生到校园、湖心公园中走走,要求他们自己分析、评论校园和公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

为了让学生对当地的人文和乡土文化有深入了解,我带学生参观了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遗产,如清真大寺、中山公园以及南门、玉皇阁等古建筑。美术鉴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所以一定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鉴赏美术作品。

三、强调学生多元化 思维方式

在高中美术的第一节课上,我告诉学生,美术鉴赏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创作过程,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鉴赏和评价作品,反对人云亦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会脱离创作者而独立存在,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鉴赏,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美术鉴赏的魅力所在,也是现代美术 教育 的基本观念,即强调多元化、崇尚差异、主张开放、去掉本质和必然。

事实上,课本中大部分文字叙述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和某一时代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美术鉴赏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能搞独断专行,不能像数学物理那样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应该鼓励差异,容忍和接受学生的各种见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看法、观点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继续学习,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 方法 ,锻炼独创思维的能力,增强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美术鉴赏主要通过鉴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美术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培养美术能力,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学生在认识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接触、领略、产生喜悦, 爱好 的过程。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术欣赏论文优秀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术欣赏论文优秀范文篇1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 【摘要】中国 山水画 是最能反映中国人心境与思绪的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山水画传统中,伴随着人与自然“相望相化”这一永恒的主题,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是长期伴随着山水画发展的。而作为当代高中学生来说,如何体会这种渊源流长的 文化 精神呢?现代学生似乎很难在现代文明程度下去理解古人的心绪。我们需要跨越历史的长河,来探寻高古的山水诗性精神. 【关键词】山水画起源魏晋山水诗“画中有诗”“画上题诗”“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 一 山水画起源: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 风景画 ,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中 国画 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 人物画 ,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由此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 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将山水画和人物画及花鸟画的抒情性提升到几乎相同的台阶。山水画就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二 魏晋山水诗 中国山水画的诞生或者说发明,是受山水诗启发的,而作者都是精通诗文的文人士大夫。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人们生活极不稳定。加之,这一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出世思想滋生。那些士子纷纷走进山林,抒情言志希望获得一种生活的宁静,以达到心理情绪的平和。“回归自然”成了人们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自然物便成了人们刻意追求、反复观照的生活对象。 人们把这种生活内容用艺术表现出来,就是山水诗、山水画.于是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史上产生了山水诗,绘画史上则产生了山水画。山水画开始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纯粹的山水画开始出现。于是,山水诗、山水画就这样盛行开来,志士高仁们将个人恩怨,爱国热忱,悲愁与无奈寄托于山水之间,于山水中寻求解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生根发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人和自然互动的关系。 把自然看作是无限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意义的发生处,感受自然和在自然互动中捕捉美. 山水画和诗歌的关系是很一致的。山水诗歌的本身的表述 方法 是很符合人的生命本身的思想法则的。诗性本身的那种“比”、“兴”,对于山水画的体现都是有一种非常深的渊源。诗歌的这种推进和时空对山水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以某一自然景物有益于自己景象比拟的这种“比”,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偶然与自然景物出发的这种“兴”,我想这与山水画的表现的情志都是很一致的。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谢灵运长期游历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 诗。“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在不少的诗篇中,主动地刻画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高中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了解魏晋社会,而魏晋的社会状况导致山水诗在山水画的精神表象。从而导致独立的山水画正式起源.顺着这样的脉络来了解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最终学会欣赏山水画的诗性精神. 三 “画中有诗”与“画上题诗” 山水画的诗性精神还表现为一种是以王维为典型的“画中有诗”,画面没有题诗,直接用绘画提供诗意化的视觉效果,让观者体味。一种是文人画流行以后普遍采用的“画上题诗”,直接结合文学形式,在画上题写诗歌,供观者品读。 在古代山水画中,“画中有诗”的山水画盛行于五代两宋。书写性介入绘画,增加了绘画的写意性。“意境”表现的物质基础受到削弱,不得不用直接题诗来补充。同时,文人画家也发现诗画的区别,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入画,也不是所有 的诗意(例如声音美感)都可以用绘画形象来体现。例如李成最有代表性的<<寒林图>>,折射着道家对大自然与人类本身的生命体悟。寒林不是枯树,还有力量顽强地对抗萧杀季节,它比春夏葳蕤的树木更能显现生命力。由此再联系到出世高士的人格,尽管处境苍凉,却很自在,因此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术中独树一帜。又例如郭熙《早春图》讴歌自然的美丽景色. “画上题诗”往往不是重述画中已有的形象和视觉效果,而是补充说明画外的或无法用绘画形象表达的抽象的精神性很强的东西。它们更贴近文学本身。为此西方学者注意到中国画这种题款的特殊性,认为它们像文学读本。由此构成中国画的最大特色.例如徐渭的题墨葡萄一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很有“意境”,把自己怀才不遇一生坎坷的牢骚,患得患失的情绪,都表露了. 高中学生在欣赏不同绘画作品的同时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从而在画面上感悟,这样就可以更加直接,具象地欣赏山水画.使山水画的诗化精神得以直接的体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文风气导致的不同风格,都可以让学生一一学习体会. 四 “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 山水画自古以来便把自然当做是生命的一个整体,山水画是落实在物化精神,以境界生发的角度来讲是“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它是相望而相化的,人与自然是通达相望相化互达互生的,因此历代山水画不仅仅是情愫、想象与感觉,乃是以诗境为本,带着含藏悠远的念想.是以学养为文心,一种包容内敛的精神,通过诗画语言物化山水来透视人格的气象。比如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概,入庐山得到磊落的情愫,这些情怀都是自然造化刺激主体联想和创作方法在生活景象中的呈现,是作者的身心合一的一种体验。 这是由于隐含着不同历史文化内涵景观所引发不同的情感联想,也是为什么历代文人和山水画家,对这些具有着浓厚人文色彩和对名山大川有着经久不衰的热情原因之所在。对于现代高中学生来说,这点是最难理解的,需要不断的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体会,积累文学知识,不断学习,才会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在古代,山水画的作者即使不是隐逸之士,也有着“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癖好,无限热爱大自然,面对山水才会像面对情人那样诗兴大发,才有涌泉般的“意境”源源而出。他们不是为画山水而画山水,而是将山水作为精神寄托的工具,功能和写诗无别。 因此,高中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融入欣赏山水画,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以读诗的心情去理解和感怀.以现代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文字似乎容易让人的心境跨越时间的距离,帮助学生体会古人高古的情节,体会山水画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 顾恺之《论画》 [2]宗炳 《画山水序》 [3]王微 《叙画》 美术欣赏论文优秀范文篇2 浅析中学美术欣赏 摘要:审美 教育 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 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现代艺术;罗丹;凡高;毕加索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初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 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 渠道 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也显得希奇古怪。如现代主义的美术,有入说是一种头脚颠倒得艺术。一位心理学家曾幽默的用生动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代投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事实上,中国的近百年来科学落后不等于艺术落后,中国画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早就与西洋画并起并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一、中国的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据记载,早在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政治性建筑"明堂"里,就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以及周公抱着幼年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壁画.可惜这些壁画因为建筑物的毁灭都已不存于世,但是从1949年出土的两件战国帛画的线描人物形象,略加色彩的绘画技巧来看,我国至少在两干多年前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到了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画体裁,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形成了具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我想,用长流不息来比喻中国的绘画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欧洲的绘画从时间来看,应该是早早承认,旧石器时代,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品,都是发现于欧洲的西南部与中部。虽然考古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问,但迄今尚无新证物以前无法动摇上述的观点。 到了中世纪以后,由于__成为统治国家的精神支柱,这一时代在绘画史上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扫清前途的障碍,需要很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他门终于从古人的武器宝库里找到了饱含着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从而打出文艺复兴的旗号,正如恩格斯所说:"拜占庭灭亡之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地西方人面前展示一个新的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地光辉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因此,欧洲的绘画是时而浩瀚,时而干涸,这与中国地绘画地源远流长是不同的。 二、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他们将人的发展归之于神的创造。在他们那里,"神"与"人"是分离的。所以他们习惯于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和客体对抗起来。探索各个领域中纵的逻辑关系,在种与类的基础上区别其层次,力求符合这些关系的客观秩序。 他们是属于哲学美学,叙事诗学,状物画学。 他们写实绘画的焦点透视,像一位独眼巨人在锁孔里看世界,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看得见的画出来,把看不见的挡起来。他们的安琪尔要飞,只有实实在在地安上一双翅膀,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还得借助于一支有形的弓箭。 而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的绘画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绘画是属于艺术美学,抒情诗学,写意画学。 中国绘画是多点透视,在游动中看世界,不但能画出肉眼之所见,而且能画出心眼之所见。山前山后,屋里屋外,长江万里,四季花卉,皆可同时纳入画面。 我们的飞天要飞,勿需安装沉重的翅膀便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却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个是"无翼而翔",一个是"有翼而飞",哪个更高? 难怪毕加索反问:"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您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人有艺术,当然日本人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除二者外,白种人根本没有任何艺术可言。我最莫名其妙的,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东方人要到巴黎来学艺术"。 况且有专家认为,中国画是后现代主义的温床。进入90年代,伴着消费的发展,现代主义的热潮在中国迅速降温,而一种打破传统和新潮,艺术和非艺术,雅和俗的后现代主义以游戏的姿态悄然兴起,他兼容性更强,在这里,被排斥的古典艺术又有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是以一种游戏的姿态出观:维纳斯穿上了牛仔裤:蒙娜丽莎被戴上一副眼镜,弥勒佛扛起了 广告 牌等等。在这里,这些艺术既保持着自己的"风和雅",同时更大众化。 现代主义重视看得见的形式,后现代主义重视道不清说不明的状态,他从东方神秘主义众吸取了信息,而崇尚"天人合一"中国早有"玄之又玄,天机不可泄露"之说。这些被某些学者视为不能用精确数值定量定性的落后乃至迷信的中国古老文化,说不定潜藏着科学主义未能认识的领域和未能解读的信息。 正如古希腊的奴隶制太完善了,所以他的封建社会就不发达。中国完善的封建社会决定了他不可能出现完善的资本主义,而在后工业社会形态中则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一定的排斥性,而对后现代主义却有着先天的亲和性。 学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的同时,既自觉的接受了思想教育,也接受了新观念。 总结 :以上是我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肤浅见解。应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于效果如何,还是未知之数。猜你喜欢: 1. 美术鉴赏论文3000字范文 2. 有关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3. 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4. 美术鉴赏相关论文范文 5. 初中美术欣赏浅谈学术论文范文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一点。谢谢。推荐内容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一点。谢谢。最佳答案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觉得了解中国画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精神山水画萌芽于晋朝,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顾凯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石仅以“高古游丝”线条勾勒,而没有皴法,但我认为,水法和云法的表现是极为纯熟的,水云的流态动势相当完美,由此可见,山水画的表现在当时已达到的艺术水准只是没有后来的布局合理罢了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独立为一个专门画种也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已不能得睹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顾凯之,宗炳,王微等人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历隋唐,五代诸朝,山水画渐盛。他们可谓山水画的先驱,六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真正起点,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却导致了美学上的最灿烂,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当时不忍心目睹石灰的琴棋书画的隐士,且当时类似于陶哦渊明,谢灵运的隐逸思想普遍流行,此时人们对自然美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促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谢灵运《山居赋》中所记载的始宁山就是典型的例证,他的山水诗开拓了山水诗写实的审美之路,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正说明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益于诗的发展和衍生。山水画在六朝时期兴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艺术家自身的发展。汗以前的艺术家往往以工匠身份出现他们都依靠绘画的手艺谋生,绘画是功利的,必须围绕服务对象的要求进行创作,但也不同程度促进山水画的发展说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十分强调作者的主观因素,在山水画创作中,作者对自然界的认识理解,以及作者的情感流露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画家应当“以情入画”力求“情景交融”,正如在一幅山水画上题一首诗或多一个红戳更能增加山水画的内在精神和蕴涵,在对客体世界有一个多侧面深层次认识的基础上凭借心灵感受概括勾画出山水形象,者便是“迁想妙得”许多优秀的山水作品所显露出来的气质和高雅的格调,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具有深厚的笔墨功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饱满的创作激情和高深的文学修养。因此山水画家的学识越高,创作后劲也就越大。唐代山水家的学识越高,创作后劲也就越大,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均提倡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

山水画,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山水画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山水画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24个)山水画论文题目一:1、 河北山水画发展史2、 王蒙山水画中的繁密感探析3、 胸中丘壑是吾乡——我的山水画创作4、 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5、 李可染现代山水画变革的学理启示6、 新疆山水画创作与“西北宗”实践的可行性7、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的比较研究8、 山水画纵横谈9、 从“贵有古意”到“逸笔草草”——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嬗变10、 分流与失道:从后结构符号学论清代山水画的衰落11、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解析黄秋园后期山水画:兼谈其平面化12、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13、 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齐白石山水画独特性辨析14、 画吾自画——齐白石山水画的创作历程及特点15、 传统山水画大数据分析下的长三角地区山水资源的特色研究16、 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六朝山水画论17、 略论文徵明青绿山水画的风格18、 董其昌对晚明青绿山水画发展大转变的作用19、 唐代青绿山水画点景研究——以“阎氏父子”“大小李将军”山水画为例20、 李圣峰山水画作品 为了心中的圣峰——李圣峰山水画漫谈21、 傅抱石山水画探微22、 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3、 在宋代山水画的意境里找寻当代建筑之路——以董豫赣、王澍的思考与实践为例24、 茶馆结合城市题材山水画元素的艺术风格探析25、 张正恒山水画的特色与成就探源山水画论文题目二:26、 为溪山写真——中国山水画写生中的人文情怀27、 论山水画写生中的笔墨造型28、 道释思想对山水画影响刍议29、 划时代的丰碑——李可染的山水画30、 浅析仇英青绿山水画风及形成的影响因素31、 临界与超越 许钦松山水画的创造特征32、 沈阳故宫藏明清山水画33、 写生:回归与重彰山水画学真义34、 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35、 生成意境与构成境域——黄宾虹山水画与塞尚风景画的比较36、 “对象化思维”与“非对象化思维”——基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讨论37、 山水画图案在现代旗袍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8、 中国山水画审美意识与现代建筑设计39、 探寻山水画“象思维”之源流——“永嘉论道”综述40、 齐长城遗迹的山水画呈现41、 “一带一路”下之当代中国海洋山水画创作探析——以广西北部湾海洋景观为例42、 从顿悟到渐修——张捷的山水画43、 从择吉到气势——“龙脉”观念的社会民俗学内涵及其向山水画创作的递变44、 吞吐自然 意笔纵横——岳黔山山水画、花鸟画之语言特征45、 “《千里江山图》暨青绿山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46、 墨非蒙养不灵 笔非生活不神——颜景龙山水画流向蠡测47、 符号延异与图像缺失:明代山水画中的寻道者意象与艺术主流的终结48、 听唱新翻杨柳枝——尤建清和他的山水画49、 以色写意 以彩畅神——张跃华山水画解读50、 孙宽山水画作品 赏心乐事谁家院山水画论文题目三:51、 石涛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52、 堪舆学在传统山水画中的运用探略53、 读汤江云的山水画54、 厌恶与洁癖——读肖培金的山水画55、 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看唐代山水画论56、 马远、夏圭山水画中的“留白”理念与当代平面设计57、 略论晚唐五代山水画屏与仕隐心态58、 朴拙清新的世界——读董雷山水画59、 黄宾虹、李可染山水画写生观比较60、 《千里江山图》与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复兴61、 展子虔《游春图》对中国青绿山水画的范式化意义62、 “文人山水画”文化建构功能摭论63、 从魏晋到南宋山水画概说64、 笔底刚柔任所之 千山奇秀墨华滋——记顾坤伯的山水画艺术65、 清代冷枚《避暑山庄图》皇苑实景山水画的新风尚66、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67、 中国山水画的阴阳关系研究68、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联性发展研究69、 青绿山水画与边疆民族高校美术专业教学70、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71、 黄秋园山水画作品中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笔法特征72、 由“似”而“真”——晋唐山水画流变的内在趋向性考察73、 新中国山水画时空表现中的速效填充现象74、 建构新图式——满维起山水画谈

毕业论文工笔山水作品

抱歉。虽然工笔是我的专长,但是这方面的论文我也没有写过。不过我觉得可以从国画历史和工笔选用的纸、笔的特点这些方面来写。也可以说一下工笔与其它画种的不同和工笔画的技巧。。

-> 艺术 -> 绘画顾恺之《洛神赋图》简介及赏析 2009-9-17 【名称】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宋代摹本【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作品资料】见以下链接顾恺之名画《洛神赋图》补遗赏析: 曹植文章《洛神赋》: 曹植简介: 顾恺之名画《洛神赋图》赏析: 顾恺之简介: 王献之书法作品《洛神赋》: 王献之简介: 赵孟頫书法作品《洛神赋》: 赵孟頫简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顾恺之《洛神赋图》图并曹植《洛神赋》原文赏析【简介】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一纵厘米、横厘米,藏故宫博物院;另一纵26厘米、横646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 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作品线条,前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作品赏析】青绿山水是重彩山水画产生和发展的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它继承了早期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并直接脱胎于魏晋时期的人物画传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并为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创造了两宋重彩山水画的巨大成就。大青绿山水产生时的最初状态,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本着历史承传的基本规律,它一定保留有早期人物画的某些艺术特征,而这正是顾恺之《洛神赋》图的重要价值之一。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线条内部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山石树木,结构单调,状物扁平,但富于装饰性。此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一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从帝京回东藩的途中,经过洛水,遇到洛水女神宓妃的故事。原文中主人公虽然对宓妃充满爱恋,而最终却不得不离去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的伤感与无奈。顾恺之在这幅画里却将结局做了修改,以主人公与宓妃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在同一画幅的不同场景中展开,将一个传说中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浪漫感人。这种手法后世多有借鉴,如五代的顾闵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洛神赋》图中一些树、石的表现上,作者以凹凸晕染的方法来增加立体感,这来自于对当时青铜铸造艺术和帛画艺术手法的借鉴,来自于那一时代随着佛教的不断传人,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相互影响。此外,图中人物的塑造也是极其成功的,人物虽散落于山水之间,但相互照应,并不孤立,神情的顾盼呼应使人物之间产生了有机的视觉联系,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人物神态的准确刻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顾恺之为裴楷画像在脸上加三根毛一事,其云:“楷俊朗有识具,此正是其识具,观者详之,定觉神明殊胜。”脸上加三根毛对于绘画的教化作用来说,其实并无任何联系,而颐恺之却认为它能够反映出裴楷的气质,这是属于一种极个性化的问题,而不是某一类人的典型化和抽象化。这种对个人精神气质的重视与追求,表现在他对刻画眼睛的谨慎与仔细。他说:“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也。”很明显,顾恺之对人物表现的要求是如实地反映人物独特的气质和品格,而不是某种概念化的东西。东晋顾恺之所作。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的内容。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画面采取分段连续形式,概括描绘了几个重点。通过对洛神神情、动作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情意。直接表现在礼教束缚与封建势力压迫之下,男女爱情受到压抑和苦闷的主题。画面色彩很柔和,加上画家对周围环境生动的描绘,突出了画面的诗意气氛。【作者简介】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与绘画理论对传统绘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洛神赋》就是他的杰作之一,我们现在看到的虽然是摹本,但基本上反映了他的艺术面貌。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 Shenzhou Carnival. All Rights Reserved. | 神州嘉年

找本董欣宾的书看看,《中国画对偶范畴论》、《六法生态论》里面罗列的画论就够了 我自己感觉还有些诗话也可当画论看。印象很深的的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南北宗论)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六研斋随笔 黄公望的画论等、、、、、

国画的论文题,论某张作品?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还是当代的?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工笔还是写意?古代的你可以说说山水画啊,五代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写意山水)是巅峰啊,唐朝的仕女画(工笔类)也可以有很多写的。近现代的吴昌硕的《三千年结实》什么的(写意花鸟),吴昌硕不是近现代”海派“代表嘛,好写的啊,他的作品大写意花鸟啊。当代的吴冠中啊,范曾啊,都可以的。论中西方绘画融合也可以的啊,近现代国画就是融入了西方的素描造型和透视啊。中西融合做出巨大贡献的有林风眠徐悲鸿等人啊。加油吧,写论文是件痛苦的事儿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工笔山水怎么写
  • 工笔山水毕业论文怎么写
  • 工笔山水毕业论文
  • 工笔山水毕业论文范文
  • 毕业论文工笔山水作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