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总结 企业文化部作为主管我厂企业文化和党群工作的部室,我们始终牢记厂部“增产增利降本”的号召,并将其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中。作为主管宣传的部门,我们积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以求得“增产增利降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措施有: 一、我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通讯》上多次设立“增产增利降本”专 栏,教育、引导全体员工立足岗位,精心操作,精细生产,降耗节支。同时注重发掘降耗节支、稳产高产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广为宣传,努力营造一个“增产增利降本”的氛围。 二、本着节约的原则,对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条幅、彩旗、会标,我们都予以回收,以备再次使用。 三、我们的工作范围涉及党建、纪委、宣传、工会、共青团、武装、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这些工作由要求有一定的资料供大家进行业务学习。为了实现既满足工作需要,又降低成本的目的。我们改变过去每间办公室都有报纸的做法,将全部室报纸集中管理。这样,大家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信息,使报纸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我们又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报纸,降低了费用支出。 四、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去都是外聘人员授课,从去年开始,我们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改为内部人员授课。这样,既为内部人员提高业务技能提供了机会,又节省了开支,同时,培训教材是一次购买,多次使用。 五、对办公用品,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复领用而造成浪费,我们指派专人管理,兼职负责全部室办公用品的领取。 六、效能监察工作。重点关注大宗原燃材料进厂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同时积极参与车间的项目立项,共同推动“增产增利降本”目标的实现。 炼铁厂降本增效总结 自2011下半年以来,炼铁厂眼睛向内,不断自我加压,以高炉生产稳定顺行为核心,以降本增效为手段,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断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努力开创生产经营新局面。现将本阶段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降本增效取得的成果 1、生产工艺方面 (1)百日攻关取得成效 2011年6月份,全公司开展“百日攻关”活动,在此期间完成生铁产量295002吨,超出计划产量2902吨,生铁合格率100%,保证为炼钢提供了优质铁水;同时深入挖掘自身潜力,牢固树立以成本管控为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6、7、8月份生铁考核成本为元/吨铁,比计划成本下降了元/吨铁,降低成本总额万元;综合焦比534 kg/t,比计划降低了6 kg/t;炉温内控率达到83%,高于公司内控标准13个百分点。 (2)实施焦炭分级入炉 由于公司内部没有焦化,高炉用焦炭全部外购,因焦炭厂家多,成分、粒级、强度不稳定,含粉率高,影响高炉顺行,造成成本压力大。 为此,将焦炭中10——25mm的筛分出来作为焦丁配吃,并根据炉况调整配吃量,一方面保证了入炉焦炭的质量,同时,由于焦丁跟烧结矿一起入炉,软熔层变薄,降低了料柱阻损,改善了透气性,矿石的还原过程得到改善,取得了降低焦比、保证炉况顺行的效果。 (3)配吃块矿 因块矿其品位与球团品位相近,但块矿单价比球团矿单价低,为此,炼铁厂制定了《配吃块矿方案》 <配吃块矿方案%>,在保证高炉顺行的前提下,加大对块矿的配吃比例,2012年1——10月份块矿比为,最高达 ,配吃期间保持了炉况顺行,同时有效降低了生铁成本。 (4)配吃次焦 2012年焦碳价格大幅上涨,为降低采购成本,8——9月份炼铁厂根据采购及库存情况,制订了详细《焦炭低价料配吃方案》 <炼铁厂配吃焦炭低价料方案。doc>,合理配吃小批量焦炭,加大对石焦的配吃比例,在保证炉况顺行的情况下,8月7日1#炉开始配吃30%天成焦炭(低价低质焦炭), 15日将其配比上调至50%; 同时3#炉增加石家庄焦炭配吃比例到,亚太焦配吃,主焦比例降到;到9月27日次焦炭均配吃完毕,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5)配吃钒钛粉 为降低生产成本,2012年1——10月份球团中配加一定数量的钒钛粉,1——7月份配吃比例在20——40%之间,8月配吃比例增至100%, (6)配吃FMG粉、印度粉 炼铁厂于2012年8月27日开始配吃10%FMG粉的烧结矿, 28日后逐步上调比例至40%,至9月20日配比上提到50%,配吃期间烧结矿质量变差(9月份烧结矿强度仅为,小粒级含量增加,槽下测量5——10mm为,含粉为),导致煤气流不稳。针对这一特点,为确保3#炉炉况稳定顺行,炼铁厂制订了《配吃FMG粉操作方针》 <配吃FMG粉方针。( 工作总结 )doc>,为FMG粉配吃比例上调提供了保障,配吃期间高炉虽操作难度明显增大,但保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且技术经济指标也未出现大的波动(8、9月份综合焦比平均为 kg/t,较1-7月份仅上升了 kg/t),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自2012年12月4日开始,烧结配吃印度粉(12月4日30%,12月5日提到50%),分厂组织召开专题会,制定《配吃印度粉生产组织方案》,保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 (7)降低综合焦比 2012年炼铁厂为降低焦比,采取措施如下:制定、实施《炉温激励方案》、《风温考核方案》,对炉温、风温进行激励,加大喷煤比及焦丁的配吃量,优化高炉操作,杜绝大的炉况失常,稳定[Si]偏差,实现低硅冶炼,制定《炼铁厂降焦比攻关方案》 <炼铁厂2012年降焦比方案>,通过以上措施2012年综合焦比比计划下降了,大大降低了铁前成本。 (8)了解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原燃料结构 结合供应处,及时掌握原燃料采购价格,对喷煤、焦炭、铁粉配比、生矿等进行核算,根据烟煤价格,混喷没有优势,经请示公司自11月22日起高炉全喷无烟煤。 2、技改方面 (1)实施喷煤改造,提高煤比,提高烟煤混喷比 为降低焦比,针对氮气压力不足、煤粉台时产量低使喷煤受限等问题,2011年8月,炼铁厂及时协调能源中心提高氮气压力,并对喷煤进行了改造,提高台时产量2吨左右,使3#炉喷煤比有了一定的提高,由5月份的,提高到8月份,实现吨铁效益元,富氧率也由提高到左右。 2011年 11月份组织喷煤系统改造,11月27日实现1#、3#高炉同时喷煤。 2012年3月19日将原烟煤给煤机皮带秤更换成速比为48的减速机,提高称重量,使烟煤配比提到40%,为提高煤比提供了保证。 (2)对高炉布袋除尘系统改造、优化 2011年10月份利用2#炉停炉期间,使用2#炉3个箱体,解决了高炉布袋箱体不足的问题,使1#炉布袋的寿命延长了2——3倍,降低成本20万元以上。同月改造1#炉布袋卸灰球阀密封,节约成本10万元。 (3)改造高炉供料系统,减少高炉返矿率 受场地限制,高炉上料系统皮带多,中转此次多,烧结矿经多次中转后返矿率升高,小粒级增多,制约高炉生产,同时成本升高。为此,2012年1月2日,对3#高炉供料系统进行改造,并于1月16日投入使用。该改造项目实施后,使烧结矿不经过中转仓,直接经过皮带进入槽上料仓,降低了烧结矿的返矿率,改善了入炉烧结矿粒级。 (4)2011年下半年,通过对3#炉槽下压系统改造、冷却水过滤器改造、净环更换网格式滤料 ,以及1#炉卷扬料车做溜车保护装置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非计划检修率为零的最佳指标。其中2011年6——11月份设备慢风率为零。 3、辅助支撑方面 (1)3#高炉单炉生产期间,利用磨煤能力较大,在非用电高峰时间将煤粉提前磨好,减少用电高峰磨煤时间,节约电费万元/月左右 (2)对除尘风机及冲渣水泵进行控制,在不出铁时将风机转速调至最低,降低负荷,同时停用冲渣泵,有效的降低了电耗。 (3)配吃FMG粉期间,协调倒运焦炭车辆,使倒运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车,降到现在的9分钟/车,既保证了仓位,又减少了皮带运转时间,降低了电耗; 同时焦炭直接入仓,减少焦炭倒运次数,避免了车辆的碾轧减少入炉粉末。 (4)为减少入炉料的摔打,保证槽上料位在两米以下;槽下每个班做两次检测,发现烧结矿含粉在3%以上的,及时控制振筛振幅和下料速度;以上两项分厂派专人负责抽查,实施后效果良好,入炉含粉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4、自主管理和提案制度 2011年荣获公司“自主管理”和“提案制度”绩优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炼铁厂圆满组织完成了第六、七、八届三届自主管理活动,针对成本、生产、能源、维护、环保、其它等六方面开展活动,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截止到11月份,共发布自主管理活动成果32项,创经济效益1146万余元。 2012年炼铁厂积极组织并大力宣传提案制度, 1——10月份,炼铁厂共受理提案206件,超出计划26件,预估年创效益达500多万元,另外对环保、减少安全隐患和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5、清仓查库 2012年11月份,根据公司计划,对闲置、报废物资退库,并建立台帐,进行定置管理。 2012年1——11月份完成生铁产量 万吨,质量合格率100%,炉温内控率 %; 1——11月份平均生铁考核成本为元/t,比计划成本节约元/t。由于降本增效效果明显,2012年中被公司评为最佳效益团队。 二、降本增效 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炼铁厂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具体工艺配置和原燃料条件等制约,生铁成本仍偏高,需进一步挖潜。 1、继续在降低电耗方面挖潜 目前电耗仍较高,其原因如下: (1)由于9月份只有3#炉生产加之配吃低价料(清仓底料和次焦炭)、FMG粉后炉缸工作不均,生铁产量较低,另外适当限制产能,导致电单耗升高。 (2)1#炉与2#炉已停产,但两台冷却泵正常运转,导致电耗升高。 (3)3#炉风机正常工作时放风阀处于打开状态,且开度≥15度,电耗损失较大。 应对措施:联系风机厂家解决风机放风阀长期处于打开状态的问题,并严格控制冲渣水的启停时间,节约电耗。 2、加强设备技改和修旧利废工作,并保证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铁前成本。 3、生产工艺方面 坚持配吃低价印度粉的既定方针,继续摸索配吃印度粉及钒钛粉的冶炼技术,保证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 炼铁厂 降本增效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清理企业站排水沟工作中,沟内的淤泥有一尺多厚,我不怕脏、不怕累,带领班组员工一直清理到晚上8点多钟,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规定10天的工作量。在氧化铝废料返流程工作中,我和同志们克服天气寒冷,人员少等不利因素,2个班清理180余车,出色地完成了清理任务。在参加卸车皮的工作中,我克服天气炎热、人员少等不利因素,每次都出色的完成了卸车任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0年******青年节来临之际,被评为山西分公司“十佳杰出青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 三、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杜绝跑冒滴漏。 为杜绝各种浪费,我从自身抓起,深挖内潜,查找有可能产生浪费死角,在去年送暖季节,为减少不必要的煤气浪费,我们主动把没有人休息和工作房间的暖气清理掉,节约了大量的煤气用气。我们还教育职工坚决杜绝白天长明灯、平时长流水现象。去年冬天,天气寒冷,把厕所的水箱冻裂了,我们及时发现,主动买来洁具等备件,把水箱修好,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在焊工工作时,有时休息时间忽视了切断电源,为了杜绝这一浪费漏洞,我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要求焊工在工作间歇时,要彻底切断电源,杜绝浪费,员工们都积极响应,这一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四、 开展挖潜降耗工作,降低检修成本。 在工作中,我们时刻以降低各项材料费用的支出为宗旨,对检修工作精打细算,在维修车辆制动三通阀过程中,我们本着“能修复的就要修复好,绝不更换新的”的原则,今年一季度修复好制动三通阀2个,节约成本支出4000余元。在去年开展的qc小组活动中,我们以“减少铝氧罐车大盖园销丢失数量”为题进行公关活动,年底获得运输部qc成果一等奖,仅此一项,每月可节约材料费用4000余元。今年我们以“减少自备敞车摇枕档开焊数量”为题,继续开展qc活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将极大地减少车辆的倒掉作业,对加快自备敞车的利用率和完成生产运输任务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今,氧化铝生产系统全面复产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任务。激流勇进,不进则退。面对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我将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我也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在经济危机的洗礼中能够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后劲;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在市场经济的潮起潮落中厚积薄发,扬帆远航。 合理化建议促进降本增效总结 “你的合理化建议又获奖了!”在选矿厂破碎车间,大家对王建华很是羡慕。王建华是破碎车间的一名电工,在近期选矿厂的合理化建议表彰中,王建华屡上榜单,他所提的合理化建议“筛分间电振改造”、“PYD圆锥破碎机制作安装防砸装置”分获二、三等奖。 在选矿厂,像王建华这样积极为厂降本增效提建议的职工不在少数。为了让工会工作更好地为全厂降本增效中心服务,在降本增效指标调整后,选矿厂工会很快下发了《选矿厂“知危机、迎挑战”,奋力实现全年奋斗目标》活动方案,进一步激发职工为降本增效作贡献的潜能和热情。厂工会打破惯例,职工每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无论是否获奖,都奖励5元钱。此举一出,反响强烈,职工们说,5元钱虽小,体现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回报选矿厂。 为解决一线职工对“金点子”经验有余、总结与提炼能力不足的问题,厂工会要求各车间、部室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将技术人员与一线职工组成联合攻关小组,让技术人员“潜”入最基层,对职工的“金点子”共同挖掘、总结、提炼。 王占峰是检修车间电气技术主管,他发现用于设备润滑的小油站存在型号多、维护难的问题,动脑筋将原小油站改装成新型可编程控制器,改变了以往小油站设备老化、故障多、不好维修等问题。为表彰他的贡献,选矿厂为他颁发了“金点子”奖。 在蓬勃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职工们普遍对选矿厂缩短合理化建议表彰周期(由过去半年或一年评审一次变为每个月组织一次)的做法表示欢迎。由于厂里征集建议及时,研究采纳及时,组织实施及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理化建议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仅今年7月至10月,选矿厂就征集职工合理化建议140多条,创效益230余万元。在向全年生产任务、降本增效冲刺的重要时期,选矿厂工会将继续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奖励力度、做好成果运用等工作,促进全年降本增效任务顺利完成。
降本增效文章开头可以这样写:1、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降本增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为了保持竞争力要不断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降本增效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降本增效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等,降本增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降本增效总结 企业文化部作为主管我厂企业文化和党群工作的部室,我们始终牢记厂部“增产增利降本”的号召,并将其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中。作为主管宣传的部门,我们积极发挥自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以求得“增产增利降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措施有: 一、我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通讯》上多次设立“增产增利降本”专 栏,教育、引导全体员工立足岗位,精心操作,精细生产,降耗节支。同时注重发掘降耗节支、稳产高产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广为宣传,努力营造一个“增产增利降本”的氛围。 二、本着节约的原则,对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条幅、彩旗、会标,我们都予以回收,以备再次使用。 三、我们的工作范围涉及党建、纪委、宣传、工会、共青团、武装、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这些工作由要求有一定的资料供大家进行业务学习。为了实现既满足工作需要,又降低成本的目的。我们改变过去每间办公室都有报纸的做法,将全部室报纸集中管理。这样,大家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信息,使报纸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我们又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报纸,降低了费用支出。 四、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过去都是外聘人员授课,从去年开始,我们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改为内部人员授课。这样,既为内部人员提高业务技能提供了机会,又节省了开支,同时,培训教材是一次购买,多次使用。 五、对办公用品,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重复领用而造成浪费,我们指派专人管理,兼职负责全部室办公用品的领取。 六、效能监察工作。重点关注大宗原燃材料进厂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同时积极参与车间的项目立项,共同推动“增产增利降本”目标的实现。 炼铁厂降本增效总结 自2011下半年以来,炼铁厂眼睛向内,不断自我加压,以高炉生产稳定顺行为核心,以降本增效为手段,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断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努力开创生产经营新局面。现将本阶段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降本增效取得的成果 1、生产工艺方面 (1)百日攻关取得成效 2011年6月份,全公司开展“百日攻关”活动,在此期间完成生铁产量295002吨,超出计划产量2902吨,生铁合格率100%,保证为炼钢提供了优质铁水;同时深入挖掘自身潜力,牢固树立以成本管控为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6、7、8月份生铁考核成本为元/吨铁,比计划成本下降了元/吨铁,降低成本总额万元;综合焦比534 kg/t,比计划降低了6 kg/t;炉温内控率达到83%,高于公司内控标准13个百分点。 (2)实施焦炭分级入炉 由于公司内部没有焦化,高炉用焦炭全部外购,因焦炭厂家多,成分、粒级、强度不稳定,含粉率高,影响高炉顺行,造成成本压力大。 为此,将焦炭中10——25mm的筛分出来作为焦丁配吃,并根据炉况调整配吃量,一方面保证了入炉焦炭的质量,同时,由于焦丁跟烧结矿一起入炉,软熔层变薄,降低了料柱阻损,改善了透气性,矿石的还原过程得到改善,取得了降低焦比、保证炉况顺行的效果。 (3)配吃块矿 因块矿其品位与球团品位相近,但块矿单价比球团矿单价低,为此,炼铁厂制定了《配吃块矿方案》 <配吃块矿方案%>,在保证高炉顺行的前提下,加大对块矿的配吃比例,2012年1——10月份块矿比为,最高达 ,配吃期间保持了炉况顺行,同时有效降低了生铁成本。 (4)配吃次焦 2012年焦碳价格大幅上涨,为降低采购成本,8——9月份炼铁厂根据采购及库存情况,制订了详细《焦炭低价料配吃方案》 <炼铁厂配吃焦炭低价料方案。doc>,合理配吃小批量焦炭,加大对石焦的配吃比例,在保证炉况顺行的情况下,8月7日1#炉开始配吃30%天成焦炭(低价低质焦炭), 15日将其配比上调至50%; 同时3#炉增加石家庄焦炭配吃比例到,亚太焦配吃,主焦比例降到;到9月27日次焦炭均配吃完毕,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5)配吃钒钛粉 为降低生产成本,2012年1——10月份球团中配加一定数量的钒钛粉,1——7月份配吃比例在20——40%之间,8月配吃比例增至100%, (6)配吃FMG粉、印度粉 炼铁厂于2012年8月27日开始配吃10%FMG粉的烧结矿, 28日后逐步上调比例至40%,至9月20日配比上提到50%,配吃期间烧结矿质量变差(9月份烧结矿强度仅为,小粒级含量增加,槽下测量5——10mm为,含粉为),导致煤气流不稳。针对这一特点,为确保3#炉炉况稳定顺行,炼铁厂制订了《配吃FMG粉操作方针》 <配吃FMG粉方针。( 工作总结 )doc>,为FMG粉配吃比例上调提供了保障,配吃期间高炉虽操作难度明显增大,但保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且技术经济指标也未出现大的波动(8、9月份综合焦比平均为 kg/t,较1-7月份仅上升了 kg/t),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自2012年12月4日开始,烧结配吃印度粉(12月4日30%,12月5日提到50%),分厂组织召开专题会,制定《配吃印度粉生产组织方案》,保证了高炉的稳定顺行。 (7)降低综合焦比 2012年炼铁厂为降低焦比,采取措施如下:制定、实施《炉温激励方案》、《风温考核方案》,对炉温、风温进行激励,加大喷煤比及焦丁的配吃量,优化高炉操作,杜绝大的炉况失常,稳定[Si]偏差,实现低硅冶炼,制定《炼铁厂降焦比攻关方案》 <炼铁厂2012年降焦比方案>,通过以上措施2012年综合焦比比计划下降了,大大降低了铁前成本。 (8)了解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原燃料结构 结合供应处,及时掌握原燃料采购价格,对喷煤、焦炭、铁粉配比、生矿等进行核算,根据烟煤价格,混喷没有优势,经请示公司自11月22日起高炉全喷无烟煤。 2、技改方面 (1)实施喷煤改造,提高煤比,提高烟煤混喷比 为降低焦比,针对氮气压力不足、煤粉台时产量低使喷煤受限等问题,2011年8月,炼铁厂及时协调能源中心提高氮气压力,并对喷煤进行了改造,提高台时产量2吨左右,使3#炉喷煤比有了一定的提高,由5月份的,提高到8月份,实现吨铁效益元,富氧率也由提高到左右。 2011年 11月份组织喷煤系统改造,11月27日实现1#、3#高炉同时喷煤。 2012年3月19日将原烟煤给煤机皮带秤更换成速比为48的减速机,提高称重量,使烟煤配比提到40%,为提高煤比提供了保证。 (2)对高炉布袋除尘系统改造、优化 2011年10月份利用2#炉停炉期间,使用2#炉3个箱体,解决了高炉布袋箱体不足的问题,使1#炉布袋的寿命延长了2——3倍,降低成本20万元以上。同月改造1#炉布袋卸灰球阀密封,节约成本10万元。 (3)改造高炉供料系统,减少高炉返矿率 受场地限制,高炉上料系统皮带多,中转此次多,烧结矿经多次中转后返矿率升高,小粒级增多,制约高炉生产,同时成本升高。为此,2012年1月2日,对3#高炉供料系统进行改造,并于1月16日投入使用。该改造项目实施后,使烧结矿不经过中转仓,直接经过皮带进入槽上料仓,降低了烧结矿的返矿率,改善了入炉烧结矿粒级。 (4)2011年下半年,通过对3#炉槽下压系统改造、冷却水过滤器改造、净环更换网格式滤料 ,以及1#炉卷扬料车做溜车保护装置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非计划检修率为零的最佳指标。其中2011年6——11月份设备慢风率为零。 3、辅助支撑方面 (1)3#高炉单炉生产期间,利用磨煤能力较大,在非用电高峰时间将煤粉提前磨好,减少用电高峰磨煤时间,节约电费万元/月左右 (2)对除尘风机及冲渣水泵进行控制,在不出铁时将风机转速调至最低,降低负荷,同时停用冲渣泵,有效的降低了电耗。 (3)配吃FMG粉期间,协调倒运焦炭车辆,使倒运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车,降到现在的9分钟/车,既保证了仓位,又减少了皮带运转时间,降低了电耗; 同时焦炭直接入仓,减少焦炭倒运次数,避免了车辆的碾轧减少入炉粉末。 (4)为减少入炉料的摔打,保证槽上料位在两米以下;槽下每个班做两次检测,发现烧结矿含粉在3%以上的,及时控制振筛振幅和下料速度;以上两项分厂派专人负责抽查,实施后效果良好,入炉含粉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4、自主管理和提案制度 2011年荣获公司“自主管理”和“提案制度”绩优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炼铁厂圆满组织完成了第六、七、八届三届自主管理活动,针对成本、生产、能源、维护、环保、其它等六方面开展活动,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截止到11月份,共发布自主管理活动成果32项,创经济效益1146万余元。 2012年炼铁厂积极组织并大力宣传提案制度, 1——10月份,炼铁厂共受理提案206件,超出计划26件,预估年创效益达500多万元,另外对环保、减少安全隐患和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5、清仓查库 2012年11月份,根据公司计划,对闲置、报废物资退库,并建立台帐,进行定置管理。 2012年1——11月份完成生铁产量 万吨,质量合格率100%,炉温内控率 %; 1——11月份平均生铁考核成本为元/t,比计划成本节约元/t。由于降本增效效果明显,2012年中被公司评为最佳效益团队。 二、降本增效 工作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炼铁厂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具体工艺配置和原燃料条件等制约,生铁成本仍偏高,需进一步挖潜。 1、继续在降低电耗方面挖潜 目前电耗仍较高,其原因如下: (1)由于9月份只有3#炉生产加之配吃低价料(清仓底料和次焦炭)、FMG粉后炉缸工作不均,生铁产量较低,另外适当限制产能,导致电单耗升高。 (2)1#炉与2#炉已停产,但两台冷却泵正常运转,导致电耗升高。 (3)3#炉风机正常工作时放风阀处于打开状态,且开度≥15度,电耗损失较大。 应对措施:联系风机厂家解决风机放风阀长期处于打开状态的问题,并严格控制冲渣水的启停时间,节约电耗。 2、加强设备技改和修旧利废工作,并保证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铁前成本。 3、生产工艺方面 坚持配吃低价印度粉的既定方针,继续摸索配吃印度粉及钒钛粉的冶炼技术,保证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 炼铁厂 降本增效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清理企业站排水沟工作中,沟内的淤泥有一尺多厚,我不怕脏、不怕累,带领班组员工一直清理到晚上8点多钟,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规定10天的工作量。在氧化铝废料返流程工作中,我和同志们克服天气寒冷,人员少等不利因素,2个班清理180余车,出色地完成了清理任务。在参加卸车皮的工作中,我克服天气炎热、人员少等不利因素,每次都出色的完成了卸车任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0年******青年节来临之际,被评为山西分公司“十佳杰出青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 三、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杜绝跑冒滴漏。 为杜绝各种浪费,我从自身抓起,深挖内潜,查找有可能产生浪费死角,在去年送暖季节,为减少不必要的煤气浪费,我们主动把没有人休息和工作房间的暖气清理掉,节约了大量的煤气用气。我们还教育职工坚决杜绝白天长明灯、平时长流水现象。去年冬天,天气寒冷,把厕所的水箱冻裂了,我们及时发现,主动买来洁具等备件,把水箱修好,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在焊工工作时,有时休息时间忽视了切断电源,为了杜绝这一浪费漏洞,我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要求焊工在工作间歇时,要彻底切断电源,杜绝浪费,员工们都积极响应,这一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四、 开展挖潜降耗工作,降低检修成本。 在工作中,我们时刻以降低各项材料费用的支出为宗旨,对检修工作精打细算,在维修车辆制动三通阀过程中,我们本着“能修复的就要修复好,绝不更换新的”的原则,今年一季度修复好制动三通阀2个,节约成本支出4000余元。在去年开展的qc小组活动中,我们以“减少铝氧罐车大盖园销丢失数量”为题进行公关活动,年底获得运输部qc成果一等奖,仅此一项,每月可节约材料费用4000余元。今年我们以“减少自备敞车摇枕档开焊数量”为题,继续开展qc活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将极大地减少车辆的倒掉作业,对加快自备敞车的利用率和完成生产运输任务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今,氧化铝生产系统全面复产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任务。激流勇进,不进则退。面对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我将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我也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在经济危机的洗礼中能够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后劲;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在市场经济的潮起潮落中厚积薄发,扬帆远航。 合理化建议促进降本增效总结 “你的合理化建议又获奖了!”在选矿厂破碎车间,大家对王建华很是羡慕。王建华是破碎车间的一名电工,在近期选矿厂的合理化建议表彰中,王建华屡上榜单,他所提的合理化建议“筛分间电振改造”、“PYD圆锥破碎机制作安装防砸装置”分获二、三等奖。 在选矿厂,像王建华这样积极为厂降本增效提建议的职工不在少数。为了让工会工作更好地为全厂降本增效中心服务,在降本增效指标调整后,选矿厂工会很快下发了《选矿厂“知危机、迎挑战”,奋力实现全年奋斗目标》活动方案,进一步激发职工为降本增效作贡献的潜能和热情。厂工会打破惯例,职工每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无论是否获奖,都奖励5元钱。此举一出,反响强烈,职工们说,5元钱虽小,体现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回报选矿厂。 为解决一线职工对“金点子”经验有余、总结与提炼能力不足的问题,厂工会要求各车间、部室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将技术人员与一线职工组成联合攻关小组,让技术人员“潜”入最基层,对职工的“金点子”共同挖掘、总结、提炼。 王占峰是检修车间电气技术主管,他发现用于设备润滑的小油站存在型号多、维护难的问题,动脑筋将原小油站改装成新型可编程控制器,改变了以往小油站设备老化、故障多、不好维修等问题。为表彰他的贡献,选矿厂为他颁发了“金点子”奖。 在蓬勃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职工们普遍对选矿厂缩短合理化建议表彰周期(由过去半年或一年评审一次变为每个月组织一次)的做法表示欢迎。由于厂里征集建议及时,研究采纳及时,组织实施及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合理化建议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仅今年7月至10月,选矿厂就征集职工合理化建议140多条,创效益230余万元。在向全年生产任务、降本增效冲刺的重要时期,选矿厂工会将继续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奖励力度、做好成果运用等工作,促进全年降本增效任务顺利完成。
建筑公司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不足和策略探讨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建筑公司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不足和策略探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工作,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益,也是客观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文章简单探讨了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基本概念,明确指出了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从提升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编订降本增效制度、落实企业降本增效制度执行监管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企业物资管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降本增效;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不足;对策;制度;
中国有句俗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企业中所谓的“粮草先行”就是物资管理,特别是对于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物资管理先行一步,并确保物资管理工作科学、合理、高效,满足项目建设高速发展需求,按计划开展项目内容。
一、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概述
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包含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第一,建筑企业对于资源需求较大,资源合理规划控制工作也至关重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确保资源合理配置,规范物资管理过程,注重管理结果。在充分结合不同业务类型构建物资配置明细台账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司标准进行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物资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方面。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物资精细化管理。
第二,建筑企业在物资保供及时的基础之上,更追求降本增效,对资产管理实施主动靠前服务,确保深入工程项目一线及时了解物资需求与使用状况,确保项目启动前结合跟踪掌握物资信息内容,把握物资管理关键环节,追求实现物资无障碍、高效率保供。
第三,建筑企业有必要构建一套紧急物资预案,切实保障生产需求。在针对应急抢修,物资需求跟踪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与内外部构建联系,做好相应沟通跟踪服务工作。在信息畅通条件下,要切实保障日常生产运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与物资供应合理到位。
第四,建筑企业必须思考如何盘活自身闲置物资,进一步追求降本增效,这是企业发展关键。具体来说,就是要定期清理闲置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实施动态绩效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物资闲置所造成的资金占用与浪费问题,做到及时、高效调配处理物资。这要遵循“应调尽调、应用尽用”的基本原则,争取做到进一步消化存量资产,有效缓解资产压力,降低生产成本[1]。
二、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不足之处
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现存不足之处还是相当多的,为强化物资过程管控,追求实现降本增效,下文简单谈几点。
(一)制度保障问题
首先,在制度保障问题方面,建筑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未能规范物资行为,未能做到循序渐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过程中未能有效遵循《物资计划管理办法》,导致规章制度完善修订过程出现偏差。简言之,企业利用制度约束物资采购行为过程中未能做到对建筑企业项目利益的有效保护,进而出现了物资管理降本增效不到位问题。其次,企业在提升控制风险能力方面有缺陷,这容易导致企业降本增效过程中个性化需求内容的严重减少,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也会因此而大幅度降低。
(二)企业人员和作业人员问题
客观讲,某些建筑企业中负责物资管理的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在成本意识方面还是相对薄弱的`,他们不懂得如何合理减少资源浪费问题,对保障企业降本增效策略有效实施方面也有所欠缺。在日常物资采购过程中,企业人员未能逐步建立、健全供应商资料库。另外,在业绩引导方面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订货机制,导致了订货倾斜问题出现。
结合上述两点问题展开分析,会发现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应该从人和制度两方面展开思考,发现二者所衍生问题并思考有效解决策略,确保建筑企业在物资管理降本增效过程中能够大展拳脚[2]。
三、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策略探讨
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有效实施策略需要结合三点展开。首先,就是要提升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合理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其次,要编订降本增效制度,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再者就是要落实企业降本增效制度的有效执行监管。下文主要结合这三点来展开探讨。
(一)提升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达到合理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保障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
提升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成本意识,如此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实施到位。
第一,要保证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分清工作职责,确保理清成本控制思路。在这一点上,应该为企业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建立现场成本控制日检查表,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与逐一列举,主要是通过现场技术人员每日填写、共享资源进行成本内容汇总,形成工程项目工料设备数据记录库。如此操作的优点在于它有效提升了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营成本管控效率,同时也培养了现场技术人员的成本管理能力。
第二,要保证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重视工序自检,杜绝反拱浪费问题发生。建立基于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机制,编制质量成本管控方案。其方案中主要针对工程项目中的限额领料内容进行分析,如在路面结构、砼浇筑、成铺筑等方面都要做好规划,避免材料管理过程出现偏差。简言之,就是要追求保质保量,基于性价比高的材料优化施工中内容,如砼配比、增收支、较好提升增收节支工作水平。在该过程中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满足优化配合比,节约施工成本[3]。
第三,要强化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有效提高机械设备利用效率。具体来讲,就是要首先降低施工成本,合理搭配施工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生产效率有效提升,提高利用率。
第四,要强化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方案优化管理问题,基于技术创新追求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明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四新”成果,包括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材料。基于这“四新”提升工程项目降本增效水平。
第五,要强化企业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工程项目的开源工作。在工程项目中要追求制定良性奖惩措施,明确合同相关规定,基于员工对总价内容建立约束机制,快速推进施工进度,以间接达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降本增效目标[4]。
(二)编订降本增效制度,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
在编订建筑企业的降本增效制度过程中,要追求相应策略的有效实施。例如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物资精细化管理,大量节约人力成本,有效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具体来说,应该建立一套建筑企业的工程系统自动统计机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应用到位。在信息化系统中就应该应用到功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内容,结合自动上传汇总内容形成多维度数据分析,确保为建筑企业有效管理支撑优化,明确决策依据。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编订智能化降本增效制度,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有效实施,项目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掌握物资的管理数据及现在物料验收过程,其项目物资管理往往是滞后的,等到发现问题了,也早已过了补救时机。所以企业应该建立降本增效智能化物料验收系统手机App支持预警提醒、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另外,还可以进行业务数据深度分析,主动识别项目上的非正常情况,自动推送消息至相关决策人,帮助项目管理者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决策,以求达到降本增效目标。
总结来讲,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达到降本增效制度有效编订,时刻保证建筑企业基于实际生产作业发展状况展开成本投入活动,优化物料量与能耗量,有效编制降本增效制度。例如,要针对往期经营投入成本,应用物料量,各类能耗量,进行降本增效的制度编订。之后依据降本增效的编订制度,进行相关作业实施现状的监管,以此确保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有效实施,同时降低因降本增效策略实施不完善所造成的降本增效策略实施效果不合格的现象[5]。
(三)落实企业降本增效制度的执行监管
在落实建筑企业降本增效制度执行监管方面,还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第一,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度分析降本增效的实施效果,应从实际的投资成本、收益量以及生产效率数据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因此在实际发展中落实阶段性的财务审计,则为提升企业降本增效质量,优化降本增效效果的主要举措。具体实施过程中,关于阶段性的财务审计作业实施,企业可通过月审计、季度审计、半年审计、年审计的方式,进行其策略实施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同时为保障降本增效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前期可通过试点实施的方式进行落实,后期依据试点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估和推广,以此保障企业发展中期降本增效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减少因降本增效策略实施前期调研不足,即全面推广实施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其他不良现象[6]。
第二,就是要追求实施经济绩效考核及责任制。从建筑企业降本增效策略的实施目的,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企业在发展中实施经济绩效考核及责任制,对于企业降本增效效果的有效发挥,以及降本增效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中关于经济绩效考核的落实,可根据部门、施工项目为测评单位,进行独立的经济绩效考核,并指定考核中的负责人,以此进行细节化的绩效考核作业,确保降本增效考核作业的有效实施,并且减少降本增效考核评价不完善所造成的评价结果不客观的现象[7]。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工作内容丰富、细节较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必须明确基础内容,分别从企业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成本意识、降本增效制度编订以及制度完善等层面思考问题,并付诸实践,确保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建设达到成本最优化。
五、参考文献
[1]王峥.关于建筑企业中物资管理降本增效的分析与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9(15):215,218.
[2]帅斯琦.ZG建筑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3]李杰.工程施工项目物资设备管理[J].城市住宅,2020,27(5):193-194.
[4]高菲.基于精细化物资管理实现煤矿企业降本增效[J].环球市场,2020(16):68.
[5]白思.物资采购管理中的降本增效采购策略[J].环球市场,2020(14):151.
[6]谢桂瑜.如何通过物资管理实现施工企业的降本增效[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2.
[7]王英霞.科学的物资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降本增效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195,197.
其实不然,人力资源部通过高效的招聘能够减少企业的雇佣成本及雇佣风险,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可以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再开发,使员工具备进一步的管理能力,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把工资和奖金等开销从平庸员工上倾斜到优秀员工身上,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效果。可以说,人力资源部对企业的降本增效发挥着难以估计的积极作用。 首先,招聘录用环节上,采用内部甄选和校园招聘的方式。内部甄选将为企业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相对于对外招聘的一大优点。比如说某部们缺少一名人手,我们可以选择对外招聘的形式来填补空缺,但是这样无疑又使单位的户头上增加了一个新员工的开支,一个员工假设参工30年,年薪平均下来每年3万,加上五险一金的缴纳和退休后的养老金,最少也要开110万给他一个人。而如果我们内部选出一些从事小项目或暂时无项目的工程人员,从他们之中找一个人来兼职半年或一年,任务完成后回原单位,这样既解决了当务之急,也节省了一笔经费开支。而且不用再考察人员,降低了风险。校园招聘的时候,可以根据区域布局采取本地化人才战略。比如为天津分公司招聘人才时,我们有意识的招聘天津籍或者京津唐地区学生,这样既可以来之安之,无水土不服等现象,更可以省掉或减少远征补贴的发放。假设每人500的补贴,10个人10年,加上补贴逐年累进最低也要30万。因此,我们招聘的时候可以侧重六大区域公司籍的学生,适当减少其他地区人员的招聘。 进行合理的人员编制也将减少人力开支,人力资源部对机关部门的编制应该拥有建议权,要求各个部门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合理板块划分,坚持一个板块配备一名人员的原则,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减少雇佣成本。比如说,人力资源部把工作划分为招聘、培训开发,员工关系、档案管理、保险福利、退休职工管理、薪酬、劳资关系和待岗中心等板块,大家各司其职,权责明确,有利于工作分开展和部门的有效运作。 另外,我们在使用员工时候可以多样化,可以采取招聘兼职的形式来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发展需要依靠人力资源部门进行高效的招聘,选贤任能,甄选出合格的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只有依靠强大的人才储备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人力资源部们招聘录用一批又一批新员工,为公司输血,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动力。通过科学的2+1筛选模式,可以让人力资源部门找到心仪的人选,2即2轮面试,1即一轮笔试,先进行第一轮面试,面试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简历挑选基本条件符合需要的人选,主要是硬件上满足需要,包括学历、学校、专业、身高、性别、成绩等。第二轮进行笔试,笔试的题型参考公务员考试题型,文理兼备,主要测试应聘者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这轮笔试可以很好的鉴别出才料高低,去粗取精。最后一轮面试进行较为正式的一对一谈话,主要考察应聘者以往的实习兼职经历对本工作有什么帮助,并进行模拟工作场景的问答,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力和学习能力。经过三轮淘汰后留下来的人员基本算是优秀的毕业生了,具备了进入公司的智力条件。 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上,应把培训目标定为让新员工了解企业文化制度,接受企业文化制度;让新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规划,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角色。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可以按专业序列制定不同特点的入职培训手册,主要是针对岗位的工作性质来制作,区别对待,各个击破,使新员工能够提前有角色意识,更快融入环境,减少新员工入职前一个月因为工作生疏而造成的的过渡成本。 绩效考核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同样能促进企业增效,并且节约成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绩效考核同薪酬挂钩,当员工的绩效考核较差的时候,他的绩效薪水就会被相应地扣除一个系数,对这类员工的惩罚可以鞭策其奋进和积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成本上的节约,减少了浪费在不合格员工身上的经费。而表现好的员工得到加薪,这就会鼓励他再接再厉,更进一步,就形成了良性的激励制度。对于那些连续几次考核为较差,并且不接受调换岗位的员工,可以解除合同,优胜劣汰,实现整体素质的进化,而且节省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薪酬管理体系上,人力资源部门规定分公司领导班子的年薪与业绩挂钩,可以有效激励其完成工作目标,完成了预定目标就奖励,完不成就相应的罚款,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正面积极作用。这就给了员工一个信号,企业的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企业利润上去了,员工待遇自然也会让去,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营造了非常好的竞争和拼搏氛围,给企业发展注入了兴奋剂。领导的年薪和员工的绩效薪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考勤进行发放,出工一天发一天的钱,体现了薪酬管理与员工工作的同步挂钩。保证了薪酬发放最科学,最能真实反映投入与产出情况。杜绝了人浮于事,却照样拿钱的现象,对于企业降本增效至关重要。 在企业社会保险金管理上,可以大胆地进行市场化改革,让住房公积金与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走势挂钩,应该同升同降。全市平均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公积金企业缴纳比例应该适当提高,提高的速度应该小于房价上涨的速度,这样才真实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当房价下跌的时候,住房公积金的企业缴纳比例可以适当微调,以减少企业负担。 (注:作者系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新员工,文中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原则: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正如一汽集团李启祥副总经理说,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竞争,无论是技术、质量、品牌、功能、成本和规模经济等都比不过人家,只能靠一体化,战略联盟,与“大众”合资进入世界大汽车集团,靠国外发展自己。因此,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2.要捕捉灵感,注重创新。论文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是指一种新的观点,创立新说,新的论据(新材料),新的补充,新的方法,新的角度。也有人说创新指研究的内容是新的,方法是新的,内容与方法都是新的。还有人认为创新指独特见解,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问题,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前人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和简化等。由上可见,一篇论文总要有一点创新,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论文。创新靠灵感,灵感靠积累。只有在长期的艰苦砥砺中才能偶然产生一点思想的火花,而这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就可能变成学术创新的起点。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 提取码: ne8r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如今对学生而言,按照规定不得不写毕业论文。接下来我搜集了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三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摘要 :
职业院校进行成本核算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力成本和试算、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大修费用核算、费用成本核算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成本核算问题,高等院校可以以管理会计理论作为指导,对职业院校的成本核算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促进职业院校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本文对管理会计理论在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 :
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理论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的教育业慢慢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开始把管理会计引入职业院校的经济活动之中,通过管理会计理论对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进行统筹规划,提高职业院校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职业院校的财务风险,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
2管理会计理论在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管理会计理论是加强我国职业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
管理会计理论能够为学校财务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和细化学校的教育成本,编制出科学的职业院校发展预算,同时可以在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引进先进的科研技术,在职业院校更新或者购置各种教学设备时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控制,这样能够指导职业院校的管理层进行更加合理的发展决策。
应用管理会计理论对学校进行财务管理是增强我国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在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把职业院校的管理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充分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校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外报告会计,针对的对象是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管理会计指的是对内报告会计,主要针对的是职业院校内部的管理层,为职业院校的领导者提供各种决策依据。职业院校在完成会计核算之后,可以充分运用管理会计理论衡量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帮助职业院校更加顺利的实现财务管理与财务控制规划。职业院校运用管理会计理论还可以促进各种教学设备的更新,充分调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管理会计理论下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策略
建立以管理为理念的财务管理框架
从现实中来看,管理会计理论实际上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如果职业院校想在财务管理中融入管理会计理论,那么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完善,使管理会计理论更加符合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使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理论充分结合,建立起建立以管理为理念的财务管理框架。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所以很多职业院校之间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职业院校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需要根据各个高等院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完善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我国职业院校要推进财务管理改革,使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从“报账型”向“决策型”转变,在进行财务管理之前加强预算和决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事后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估,促进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建立数字化的报销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职业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充分借助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平台的建设对学校的财务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管理会计理论加强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在学校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报销平台,改善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使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效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职业院校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使学校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和交换,提高财务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业务之间的协同。为了使学校的财务人员更好地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学校要积极引进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到学校的财务部门,加快学校财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学校的财务信息查询提供方便,比如学校的领导、老师与学生都可以提供财务信息平台查询开通课题的经费、教职工公积金查询、网上业务预约、学生缴费查询等,提高学校信息的共享程度。学校还可以为师生构建一个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校师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在网络平台得到快速、满意的解决。此外,学校还要推进“无现金结算”“校园一卡通”等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学校的报销人员能够足不出户便能够实现资金的收支功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在职业院校开展成本核算
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来进行办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都希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教育需求,我国职业院校出现在校人数急剧膨胀、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仅靠国家拨款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很多高等院校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资金筹措完成之后,学校需要了解资金的利用效率,相关的投资人也希望能够了解自己的投资效益,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满足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职业院校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和成本意识,开展成本核算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可以把学校的各个系、部作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单位,然后再把每一个系部进行专业和年级的划分,把核算对象进行细化,方便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随着成本核算的成熟,可以慢慢过渡到以每个班级作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对象,对学校每个月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每一个会计期间完成一次会计核算,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慧晶,吴高波,赵东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7(2).
[2]徐丽萍,金海燕.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摘要 :成本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对成本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本文针对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论述了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介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问题;对策
1前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高校需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全面型会计人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课程的逻辑性与专业性较强,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对知识进行强化,从而去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校的会计教学,需要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去促进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介绍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属于高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主要是对各行各业经营过程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对财务进行统计与管理。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业性的会计人才。会计基础课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基础内容。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逻辑性较强,需要学习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内容的连接性较大,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去提高学习成绩。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但是由于大学课时的局限性,使得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没有对成本会计的内容进行深化。成本会计与实际的联系较大,高校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专业技能较强的会计人才,从而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 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会计应用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 企业管理会计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方 法与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措施 1管理会计的含义及职能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 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 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包括成本 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具有“反 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这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所 作的科学概括———即“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来理解的。但是,到 了50年代以后,企业会计系统为了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于是会 计实践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事后反映和定期监督的范围。管理会计 把传统的职能扩大到以下四个方面:规划的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 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帮助各级管 理人员对某些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分析;然后在 这个基础上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 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组织的职能主要是结合本单位 的具本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 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 的配置与使用。 2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现状 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意识尚待增强目 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企业运 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 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 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 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 好的社会环境。在主观思想上,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 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样使得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 明显不足,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由于我国目前 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消除传统 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 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 理会计的关键所在。 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 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理论和方法基 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 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 而且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薄弱,缺乏高 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其次,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操作性差,没 有创新能力;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 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 究与总结。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由于一些 企业的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 应有的重视,造成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 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 计。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 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 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 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 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 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 为了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充分发挥为 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充分 认识管理会计的特性,转变观念,结合企业具体管理情境,积极探索 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途径,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提出以 下改进措施: 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 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 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 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 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 要。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 用;适时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 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 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管理会计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之 路。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 广,形成示范效应。要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 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 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 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管 理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 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 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首先是加快企业改革,尽快 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只有 企业机制真正转换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由“别人要企业用”变成 “企业自己要用”,使企业产生一种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其次 是对投融资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样,自我 投资的项目完全由企业自己决策,将来责任也完全由其负责,真正做 到谁出资,谁审查,谁负责。这将有利于科学的投资决策,也将大大促 进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虽然二十多 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会计在实践 中加以推广应用,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 人员队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 主体,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大大扩展,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 的综合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在经 济类、管理类专业中均设置管理会计学科,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 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 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 总之,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及我国企业法人 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 企业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已成 为大势所趋,其发展任重道远。只要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认真 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管理会计在我国必将形成一门系 统科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范文题目: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和具有人工智能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财政部从1988年开始,规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中长期目标、组织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指导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等,从而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健康发展。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势头较好,目前国内90%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可以说会计软件已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一面旗帜。我国会计电算化高等教育创建于1984年,明确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一批既熟悉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上的发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了大批会计电算化的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针对上述分析如下:(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反而会增加财会核算的工作量。(三)会计电算化下的财务信息存在安全问题财务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信息面临安全风险。目前,我国的财务软件生产还处于模仿和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多数财务软件的开发都是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网络财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扰,很多企业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完善对策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针对以上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完善的对策:(一)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责;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如金蝶KIS、ERP、Oracle等软件协助财务、业务流程的处理。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二)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复合型的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财务知识,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首先,要对高等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与财务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对该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在计算机与财务两个方面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对财会人员计算机的技能培训,注重对计算机维护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应用与系统维护及能够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这样既有利于社会、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复合人才的就业发展。(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其次,在国家制定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和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再次,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的管理办法。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ERP),也就是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总而言之,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谁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谁就能在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这就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参考文献:[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2]朱晓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3]陈小青。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9)。(学术堂提供更多毕业论文范文)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非常高兴参加世界经济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并与大家一起解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在这里我就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向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介绍三个问题,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成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13亿人口,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长期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到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以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解决了全球近21%人口吃穿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也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行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水平有所恢复,去年早稻、夏粮增长,主产区、非主产区大多增产,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同步增加。粮食总产的增量和单产平均的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当前秋冬种粮食面积,特别是小麦的种植面积又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去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重量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同时也是近五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数下降最多的一年。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新的进展,四大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三大优质棉区,使棉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99%左右。两大优势苹果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东北地区牛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6%,西北等四个肉羊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1%,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98%,农产品的品种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防禽流感取得了重大胜利,订单农业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产品进出口和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势头。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超级稻研究取得了新成果,产品优、抗病强的新品种。去年在科技提升行动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10%。冬小麦亩产提高了15%,农业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农村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农村的税费改革进入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专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对农业配置机制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农村社会作业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投入开支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稳定国民经济全局作出了好的贡献,成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这些新成就的取得最关键、最具决定性因素的是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措施的巨大效应。中央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预见性、根本性,务实管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各地农业部门在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措施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深刻启示。主要表现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在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为发展动力,通过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坚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围绕这两大目标来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机制。适应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方式,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增强解决农村工作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研究新情况,强化法制手段,推动上下连动,全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粮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中国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粮食科技短期内难有突破性、重大成果。单产提高的潜力有限,粮食产量波动较大。去年粮食总产与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根本奏效。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很大。二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尚未建立。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各种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限,农民就业渠道难以拓宽。总体上来看,资源增收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消除,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三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某些方面还不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人们消费快速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农业投资投入不足,农村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持续外流,农业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都不完善,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后过渡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资源约束机制加剧,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很大。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第三个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处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纵观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带有普遍的趋向,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刻贯彻胡锦涛主席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大力加强农业综合能力生产建设,深入推荐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继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体有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大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用地养地,构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的建设。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加大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秀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进一步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增强农业科技的市场作用,加大技术研究,重点搞好超级稻的攻关,推出一批有主导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的工程,组织重大科技推广的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设主导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示范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业机械化等推广,围绕主要品种、主要技术采用多渠道的培训。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继续发展订单农业,健全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连接机制,按照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营销,建设绿色通道,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展质量监管。突出抓好种子市场、农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等农业七大体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新兴农业保障体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业税的减免落实到户,推动粮食生产体制的各项改革,发展农村新兴医疗,在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坚信经过中国政府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将稳步提高,中国农村社会将更加繁荣,中国农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谢谢大家。
农学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预测今年的小麦价格走势全球气候异常国际粮价上涨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历史交易数据可见一斑:小麦期货自每蒲式耳456美分猛涨55%至本月初的707美分,该涨速为50年来最快;玉米期货自每蒲式耳美分涨至418美分;大豆期货自每蒲式耳美分涨15%至1029美分;美国2号长粒糙米由每磅美分涨14%至美分。造成这波粮价上涨的主因,是全球气候异常及过度宽松的全球货币政策。全球许多小麦主要产区出现了严重灾害天气。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遭遇百年难遇的高温干旱,而这三国均列全球小麦出口前十名,市场预期其减产可能接近三成。全球其他主要小麦产地气候也不佳,加拿大降雨过度,欧洲部分小麦产区遭遇旱灾,澳大利亚闹起蝗灾。此外,人口大国印度因基础设施落后,存放小麦库房有限,居然造成了许多小麦腐烂。国内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最近一个月来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加之夏粮减产、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灾等不利因素,使得市场对粮价上涨预期进一步提升。国家发改委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主产区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三种小麦平均收购价为每50公斤(下同)元;早籼稻、晚籼稻、粳稻三种稻谷平均收购价为元;玉米平均收购价为元。在上半年粮价有所攀升的情况下,又传来我国七年来首遇夏粮减产的消息,虽然降幅仅为,但也使得看涨预期进一步加强。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指出,在今年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的基础上,眼下玉米主产区吉林省正在遭遇洪水,灾情对未来玉米产量的影响还难以估计。另据中华粮网分析,此前南方洪涝可能使得部分早稻主产区减产高达20%。值得关注的是,非主粮产品价格的波动比主粮更为明显。比如前段时间疯涨的绿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农业部查询系统搜索发现,在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5月19日的绿豆价格是3月19日的两倍。国家粮食局:目前粮源充足关于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的影响,早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公开表示,“近几年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而同期我国国内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中略升的态势”,“我国粮价的变动是政府综合考虑农民的种植成本和收益等情况所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控的结果,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小。”国际小麦期价回调 强麦震荡平稳国际小麦价格在8月5日俄罗斯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后大幅上涨至近两年来新高,上周出现回调,本周延续下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对小麦减产的恐慌情绪正在消退,麦价逐步回归理性。本周五,CBOT小麦收盘于美分/蒲式耳,较上周五收盘价美分/蒲式耳下跌美分,跌幅。本周国内强麦期货走势震荡平稳,周五高开低走,收于2454元/吨,较上周五收盘价略跌1元/吨。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尚无理由担心出现全球性粮食危机,但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走势仍待密切观察;国内市场小麦供应宽松,加之目前面粉市场处于需求淡季,且国家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力度,预计短期内国内麦价将呈平稳趋弱格局,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物价尤其蔬菜食品为何持续走高?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灾害的严重性,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价格,还有种植的多少、老百姓对蔬菜的需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再加上少数菜商大量囤积,垄断市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什么中国的物价持续走高?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x%,也就是增值了x%,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 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 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假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倍的利润啊。而且这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成人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局,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再来看看价值规律,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了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商品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内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2.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3.造成贫富两极分化.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影响今年小麦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连续6年丰收将为国家调控提供物质保障基础。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内小麦连续6年增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测,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21万公顷,较上年2362万公顷略有增长。预计2009年小麦产量为11495万吨,较上年的11246万吨增长249万吨,增幅。二是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数量依然较大。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收购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0万吨。其中,白麦收购量约为3799万吨,混合麦208万吨;不完善率10%-20%的小麦共占138万吨。三是托市收购政策决定了小麦市场仍将以“政策市”为主。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家政策对于小麦市场具有无可置疑的话语权,其归根结底仍在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粮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市场的供需状况。具体来看,在不同阶段,国家主要通过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量的变化来调控市场。对于拍卖底价的调整国家将坚持顺价销售原则,也就说每次调价的背后都伴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后市价格的预期。而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的大小则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市场的一种预期。一般而言,市场需求加大投放量则会增加,供给量加大,打压小麦价格,反之亦然。四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2009年10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10年我国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上调3分/斤,其中白麦提高到元/斤,红麦及混合麦提高到元/斤。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将推动粮价稳步上移。总体来看,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预计小麦价格将表现为温和上涨的态势。物价为何持续走高(经济聚焦)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个百分点;环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比上个月多了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食品和居住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虽然人们此前猜测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居高不下,实际结果还是出人意料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个百分点;环比上涨,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个百分点。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比上个月多了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为CPI贡献了。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食品价格为什么反而上涨这么多?盛来运分析说,除了目前大家所谈论的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还有两个原因比较大,一个是来自于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例如10月份海南发洪灾,海南是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这些地区对今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而是流动性过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期做分析时表示,这轮物价上涨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除了蔬菜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外,是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货币发行过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万元,这就是资金在里面炒作。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周望军分析认为。分析认为,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10月份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正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要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实现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CPI涨幅不断刷新,加大了实现物价涨幅3%的年度调控目标的难度。张平此前曾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我们觉得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是加大通胀预期。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盛来运认为。虽然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有一定难度,但调控部门并不是很悲观。张平表示,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基础在于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点,食用油库存也较为充裕。“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是重要物资储备充分,这么多年国家也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物价的经验,防止通货膨胀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手段保障,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周望军说。据周望军介绍,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对目前商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的“游资炒作”现象,周望军明确表示,不允许炒作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粮油蛋等。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密切监控游资的动向,严格防范其进入实体经济以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炒作。我也是晋州一中新生,不得不下功夫。不许全抄啊,费了我好大劲的!童鞋们,感激我吧!
大家好 大家好 我也是一中的 你们查出来了吗 查出来告诉我一声 我也要
摘要: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虽取得长足进步,却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应执行采用全员成本管理,强化一线统计,并作好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同时还要坚决压缩行政开支,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估算机会成本,寻求满意决策方案,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可行途径;非生产成本 与大型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虽有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点,但亦存在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带来的先天弱点,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技术进步、资金筹措诸多方面。由于难以形成最佳规模生产,每位员工所创产值偏低,销售及管理费用又往往偏高,导致中小企业获利能力一般低于大企业。而中小企业技术起点相对较低,工艺、设备往往落后,高级专门人才不足,加之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技术更新。因此,中小企业更应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管理。 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和巩固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有很大进步。但就成本管理层面考察,仍有一些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制约着企业发展壮大。 一、目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个别企业领导成本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分解产品成本时,不是认真按产品设计要求,按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成本形成逐个计算,也不是自下而上逐级填报、汇总,只凭主观印象算大帐,按产品成本切成工时、材料消耗、管理费用等大块分摊;有的认为成本统计只是鸡毛蒜皮之小事,很少过问;还有的认为企业产品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工序少,不值得搞成本统计。凡此种种,自然难以发现成本形成中的问题。 (二)未能及时收集原始成本数据。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或未将系统末端延伸至生产班组,即不是由班组直接将原始数据输入系统,仍然采用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微机。有的操作工和班组长不认真填报工时、材料消耗等表格,造成漏报数据和数据失真;有的未能及时随班填报,而是事后补填,由于时过境迁,单凭记忆凑数,很难保证准确;还有的字迹模糊,或将表格沾上油污,致使辨认困难。 (三)统计表格不够科学合理。有的企业印制的统计表格,要么名目繁多,要么容易产生歧义,且不能适应不同产品、不同工序的特点,填报费力,汇总困难,严重者能引起生产人员厌烦甚至反感,产生应付心理,自然影响填报质量。 (四)产品设计的成本意识缺位。有的企业尽管采取措施强化成本统计,如分车间独立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材料和工时消耗等等,但效果有限,成本依然上升。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好产品的设计关,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统计工作,致使产品一投产就出师不利。 (五)市场营销费用过高。中小企业虽然营销渠道较短,但由于促销活动频繁,人员费用过大,单位产品营销费用一般偏高,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有时会陷入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压缩利润空间,甚至蒙受亏损的两难境地。 (六)行政费用超支严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小企业虽然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仍免不了设置或增添若干职能单位,加之对外应酬面广,行政管理费用难以控制,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七)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任何领导层决策的失误,都要由整个企业承担损失。由于产品开发、市场选择、资金运作不当,由于优柔寡断、或议而不决,丧失的发展机会,都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开支,必然拉动产品成本上升。 二、强化成本管理的可行途径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地利、利用人和,在市场竞争中树立价格优势,争得一席之地,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不论是企业主管、生产或财务负责人,还是全体员工,都应树立成本意识。要进行全员成本教育,使大家明了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填报原始数据联系起来,奖优罚劣,进而造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一线统计。全员成本管理,既是全面成本管理,又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要纠正只抓产值、利润等大指标,忽视一线质量和成本数据的错误认识。如果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责任心差,不注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原材物料,必然导致材料与能源消耗过高,成本上升,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应设计科学、简明的统计表格。产品生产过程是成本形成与统计的过程,对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位操作者所发生的材料与工时消耗数据,都要及时记录,准确填报。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从本企业的产品与工艺、设备、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好适用于本企业的统计表格。并尽量为一线人员着想,表格要简单明了,不生歧义,且提倡一表多用。 (三)做好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开发新产品,不仅要作到市场可行,技术可行,还要注重经济可行。市场可行,是指企业产品必须适销对路;技术可行,是指企业具备制造该产品的设备、工艺、人员条件;经济可行,则是指该产品有利润空间。有的企业强调市场导向,也有的企业搞成本导向,其实二者是一致的。在生产力发达、科技进步、商品丰富的今天,卖方市场已全面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源泉。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是企业产品开发永恒的努力方向。 产品设计者的成本意识至关重要。任何厂家开发的产品,不论其功能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倘不注意简化产品自身结构,合理挑选制造材料,改进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都可能因价格高于同行企业的同质产品,市场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乃至夭折。 在产品设计阶段,必须对材料质量、加工工艺等作好成本估算,既要保证关键部件的过硬质量,又要防止对非关键件、非配合件精度要求过高,从而加大此类零部件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造成因质量过剩而引起的浪费。如果产品各零部件功能都能与其相应成本相匹配,且与产品整体使用寿命基本一致,便实现了产品制造成本的优化。 (四)选择适宜的目标市场,按单生产。根据市场集中原则,应在全面市场分布和动态分析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目标市场,投入企业全部力量。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营销能力有限,用于广告宣传的资金不足,撒开大网,漫海捕鱼,必然难有所获。而相对集中的市场可培育相对优势,提高局部市场占有率,且能节省营销开支,获得相对完整的市场信息,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除低值易耗商品和小日用品采用存货生产外,一般厂家宜采用订货生产。各协作厂家间可按订单,形成产销网络,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又能保证产品质量,且要特别重视按合同期限交货,以建立良好市场信誉。订货生产能有效克服产品滞销,加速资金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资金不足的困难。 三、科学决策,降低非生产成本 企业的一切经济和管理活动,都是有成本的,且最终影响到产品成本。广义的成本管理,既包括生产成本管理,也包括非生产成本管理。 (一)坚决压缩行政开支。行政开支是非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行政开支,说起来容易做却难,既可能流于口头空喊,又可能激发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操作时,可参照现代管理学中的零基理论行事。 零基理论的含义,是说在遇到难题争执不下时,各方都退到起点,即从零开始思考问题。据说该理论曾成功用于美国的国防预算:在美国讨论军备预算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海、陆、空等各兵种、军种巨头均强调自身重要,摆出上届已实现的预算数字,声称理应继续扩大投资,吵得“脸红脖子粗”,再庞大的军费总额也满足不了各方胃口。此时国防大员请教管理学家如何稳住和引导局面,学者则建议用“零基理论”:将以往按军兵种分割预算予以改革,各方均按军需项目呈报,说明该项目(如新建航母,新购换代战机……)的重要意义和所需费用,且上届各方所得实际军费数目一律不再作为基数考虑。由国防部组织专家,对所有呈报项目按其对美国防务和全球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予以排队,按次序分拨经费,优先保证重点项目获取足够资金。如此以来,排在后面的项目可能得不到所需资金,只能分步实施,或干脆下次再报。零基理论和成功应用实例对我们很有启示。行政费用超支,是领导颇为头痛的事,就拿电话费来说,通常的作法是,在上月实际发生的费用上,各科室一律压缩同样的百分比。原本大手大脚的科室并未感到多么吃紧,原本就“精打细算”的科室却可能就会受不了,怨声载道在所难免。其实,若按零基理论,不管上月花了多少电话费,各科室重新申报业务需求和话费预算,再组织审核、评定,肯定比“一刀切”效果好得多。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要与外界联系,开展公关活动。适当节省开支,是企业公关应当注意的问题。公关活动不是为着摆阔比富,而要讲求实效。切莫过分热衷于轰轰烈烈,一味追求场面大、佳宾多、规格高、礼品重,陷入越是奢华、影响越大、效果越好的认识误区。中国有句古语,叫“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告诫我们不要乱花钱,而要会花钱。 (二)讲求资本运行效率。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不大,融资渠道有限,若盲目投资,孤注一掷,遭到挫败,可能一蹶不振,投资活动需倍加谨慎。不可过分追求尖端技术和产品,更不能将自身拴到“夕阳工业”战车上。对欲采取的投资方案,大到调整生产方向,小到增加花色品种,都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以求稳扎稳打,避免失败。不要轻易冒“毕其功于一役”的风险,企图一步到位,对企业实施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但亦不能因循守旧,一味维持现状,要不断改革工艺,更新设备,还要关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蓄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瞅准时机,实现产业升级,最大限度发挥资金运行效率。 另外,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大型企业并存甚至抗衡,必须突破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挂靠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可能是一条捷径,但必须评估风险,找准合作伙伴。其实,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形成联盟,通过合资、技术交换、产能互换、市场共享等方式,亦可显著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能力,大幅降低设计、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且搞活资本运营。 (三)估算机会成本。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办事,企业生产,更加强调政治影响而不是经济实效,甚至曾有“不要算经济账”的极端说法。这些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置身市场环境,讲求经济效益,情况已有根本改观。但习惯上我们在作出某项决策、估算收支时,均以会计成本(又称账面成本)为依据,很少考虑其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选取某个决策方案时,必然要舍弃其他(一般还有多种)决策方案,所有决策方案的最高预期收益便是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提示我们,一切资源都是有成本的。由于资源的日益稀缺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合理组合与应用,必须慎之又慎。从某种意义上讲,时间是看似低廉,却是最为昂贵,且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个体、对集体都是如此。人力资源管理,说到底也是从经济效益或工作效率出发,对个体和群体时间资源的有效应用和合理搭配,这便是“时间就是金钱”的诠释。其实,我们祖先一贯告诫人们珍惜时间,认为“寸金难买寸光阴”,而“干这不干那”就蕴含着对时间资源机会成本的估量。机会成本的大小,对企业产品成本有隐性的但深远的影响,不可忽视。 (四)寻求满意决策方案。在决策学中,“优化”恐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所谓优化,是指在进行某项科学决策时,先广开言路,鼓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然后舍去不具备实施条件的“空想方案”,保留“可行方案”;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可行方案作技术和经济性比较,选取“最优方案”。 然而在现实之中,最优方案未必存在,即使存在,也未必找得到;即使能找出,也未必真正是“最好”的。这是因为:首先,可能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众多,未必都会提出;其次,有些评估指标很难量化,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估体系和模型未必建得起来;再次,若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势必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上也可能不允许;最后,由于对于任何方案,事先都不能确定实施结果。这就是说,理论上“最优”的方案,真正付诸实施效果未必最好。因此在作决策时,考虑到上述种种限制条件和时间所迫,往往“降格以求”,找到“满意方案”即可。所谓满意方案,即是在保留下来的方案中,能较好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技术相对先进,经济和时间也较为节省的方案。满意方案在实行过程中,亦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因为客观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况且我们在制订和选择方案时,又难以面面俱到。除去交付使用的满意方案,再选一两个备用方案,一旦外界环境发生突变,满意方案无法实施,便可启用备用方案,以解不时之需,实为良策。 若对“优化”作简单的字面理解,望文生义,不惜工本,一味追求最佳决策方案,必然无端浪费人财物力,让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从身边溜走,实为一切浪费中最大最根本的浪费,面对市场挑战,抓住机遇,以最快速度制定和实施满意决策方案,是作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2]大野耐一等.丰田生产方式与现场管理[M].台北: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1998. [3]CPA统编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 邱奤.作业成本法与剩余生产能力管理[J],会计研究,2004,(5) [5]王立明,我国汽车企业投资环境与投资对策[J],商业研究,2006,(2). [6]王立明,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及其借鉴[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2,(1) [摘要]在油价节节高攀的时期,降底公路客运油耗对于运输企业成本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能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文章从影响油耗的因素和以及有效控制途径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降低油耗成本的有效途经和注意问题,同时为公路客运企业的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客运”“燃油消耗” “成本”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效益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能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取胜,必须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近来,公路客运企业的运输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公路客运成本支出中油耗占据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柴油价格一涨再涨,而且是涨幅较大,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运输成本和经济效益。另外,公路客运业务具有点多面广、流动分散等特点,管理难度较大。因此,要有效降低成本就必须将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监控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群众理财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根据公路客运企业成本构成要素特点,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中控制成本的措施,针对公路客运企业分析如何降低油耗成本。 一.降低油耗成本的意义 众所周知,公路客运企业是耗油大户,油耗是公路客运企业主要成本构成要素,油耗成本支出在公路客运成本中,不仅比重大,而且绝对数额也大。如我公司现拥有的“沃尔沃”B10大客29L/百公里.车,燃油成本达到125元;“尼奥普兰”BFC6125大客28L/百公里.车,燃油成本达到120元;“欧洲之星”JNP6127大客25L/百公里.车,燃油成本达到108元。燃油成本占运输成本支出的,很显然,降低燃油消耗成本潜力大,见效快。同时,燃油消耗成本在公路客运企业成本构成要素中属于直接变动成本,它与行车距离相关,是构成公路客运企业班线保本点变动成本的重要因素,降低油耗成本可直接降低班线的保本点实载率,是公路客运企业立足市场竞争,获取最大收益的根本。此外节能降耗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国家已经把节能降耗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影响油耗成本的因素分析 影响公路客运燃油消耗成本的因素可表示为: 公路客运燃油消耗总成本=运距×单位油耗×单位油价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公路客运燃油消耗成本的因素有运距长短、单位油耗的多少以及单位油价的高低三个因素共同作用。 1、运距对公路客运油耗成本的影响 影响运距长短的因素有二个,其一是:运输生产运行的距离,它能直接为公路客运企业创造收益。其二是:非运输生产运行的距离,它不能直接或不能为公路客运企业创造收益。如临时调车、驳车,车辆检验:年检、维护检、车评检、临检,以及试车、接新车、维护、临时性绕道等的行程。 2、单位油耗对公路客运油耗成本的影响 影响单位油耗主要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其一是车型因素,如我公司现拥有的VolvoB12车型为29L/百公里.车,VolvoB10车型为28L/百公里.车,JNP6127W车型为26L/百公里.车,JNP6127车型为25L/百公里.车,JNP6128车型为25L/百公里.车,JNP6125A车型为24L/百公里.车,BFC6110车型为21L/百公里.车。应该说车型决定了单位油耗,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购入成本,也要考虑使用过程中的成本,选择同类节油型客车,是降底客运运营成本的先决条件,以避免先天不足。其二是行车速度因素,在一定的行车速度范围内油耗最经济,这个速度被称之为经济速度,如果不按经济速度行车油耗肯定上升,一般来说行车过程中忽快忽慢,经常踩刹车和急加速及超超速则务必会增大油耗,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在每辆车上安装GPS用以监控行车速度,这样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保证了降低油耗,一举两得。第二个因素是人为因素,特别是体现了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主观上是否为企业节能意识。其三是载重量因素,这一因素与上座率有关,公路客运企业生产目标就是上座率的最大化。 3、单位油价对公路客运油耗成本的影响 单位油价因素对公路客运企业而言是不可控成本因素,一般是利用地区间的油价差,采用异地加油降低成本。其二是有条件配备油库的,在油价相对较低时储备一定数量的油量。第三是货比三家,选用货优价廉的定点加油站。也就是说要把握市场形势,加强市场研究和预测,采取优化配置、动态决策、择优选购的策略,降低采购成本——单位油价。 三.降低油耗成本的有效途径 1、统一认识,慎重决策,尽量选择节油型汽车 首先在想思上要建立统一的认识,降底油耗成本牵涉到公司上下及各部门协调配合,具体包括:安全机务、运务调度、物资采购、财务预决算等各个环节,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投资决策已成为一种企业行为。公路客运企业在选择汽车时应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慎重决策。根据净现值法仔细测量所购车辆在使用周期内的现金净流量,选择同类节油型汽车,以降低营运成本。 2、信息共享,尽可能地减少非运输生产运距 随着Internet及办公信息自动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可达到信息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同时将客运企业安全保障、机务维护、商务信息综合利用,合理调度生产,做到信息、经验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创造收益的非运输生产运距。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关联单位间可以合理的选择,就近调车、驳车。 3、加强考核的力度和刚性,把好“四关”,开展节油降耗竞赛 在保证安全行车,确保旅客服务质量和营运车辆良好技术状态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各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开展以单车为核心,安全机务、财务、综合劳资等部门参与的节油降耗活动。根据不同的车型、路况、季节确定燃油定额考核指标,对公司下达给各营运管理处(分公司、车队)、单车的燃油定额考核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对超支、超耗的部门,凡属于非客观因素,坚持实行按考核制度规定予以处罚;对节约能源、以及为节约能源提供建议性意见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在整个节油过程起关键作用的驾驶员,其行车津贴(实物量工资)将直接与节油状况挂钩,而起管理作用的安全机务及各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的管理人员由业绩奖考核。由于对燃油定额考核指标测算和考核采取了“下去、上来、再下去”的方法,提高了燃油定额考核指际的准确度,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同时要把好“四关”,把好加油关,制止克斤扣两现象;严格按经济速度合理运行,机务部门必须进行必要的监督,同时配合财务部门把好油款审核和付款关,按照实际生产情况,按车型、班线、营运里程严格核对,正确统计,对于不合理的油单款,一律拒付,以避免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驾驶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加强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理想系于岗位,作为一名驾驶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工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到勤业、乐业、敬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出色的工作去赢得社会对驾驶员职业的尊重和信任。安全机务职能部门要经常性组织驾驶员对车辆技术及车辆特性、节油经验、车辆驾驶技术等进行经验交流和指导学习,正确引导驾驶员运用合理的节油操作方法。 四、降低油耗成本应注意的问题 1、确保服务质量及行车安全是前提 本公司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设施,为旅客提供航空式服务,建立起一整套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等各个方面,无一不为引导省内客运市场,尤其是高速公路客运业的规范与健康发展起到了示范效应,同时也为“新干线”自身品牌战略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安全就是效益,行车安全是道路运输企业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运输企业为社会承担的最大政治任务。因此,必须深入贯彻“创品牌,促发展”,牢固树立“安全是前提,效益是中心”的思想,在确保服务质量与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寻找降低油耗成本的途径。决不能本末倒置。 2、制订合理定额是基础 尽管车辆制造商都提供了各种车型的理论油耗定额,但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油耗大小却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在车型油耗定额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油耗定额,制订先进合理的油耗定额。同时注意搜集兄弟单位同车型油耗定额,进行比较,向先进水平靠齐。 3、加强统计分析是根本 燃油消耗统计部门应将影响燃油消耗成本的各因素、各环节作为统计分析的要素,按月提供按车型、运营线路等要求统计的实际耗油数,并将影响燃油消耗成本的各因素落实到责任部门、车组、直至个人,及时分析影响燃油消耗成本升降的各因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4、建立激励机制是保证 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最终体现。开展节油降耗竞赛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节油降耗活动中“比、学、赶、帮、超”。及时进行考核评比,可树立标兵、鞭策后进、鼓励先进。通过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对在节油竞赛活动中做出成绩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应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因工作不力、管理不到位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应进行教育直至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降低油耗成本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1] 姬蓓,浅谈汽车运输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上海会计,. [2] [2] 张少雄,全面加强机车柴油管理降低路局运输成本,经验交流,. [3] [3] 唐昕,对重庆电务段实施资产经营营责任制的调查及思考,铁道运输与经济,. [4] [4] 罗国,浅谈航空维修企业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途经,航空工程与维修,. [5] 刘小华,论策略性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效用,质诚中国网,.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在不断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实现有效的生产成本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生产成本控制的管理对策、如何进行绩效评价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关键词】 中小企业 生产成本 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然而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现状却令人担忧,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存在着诸多缺陷,导致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难以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成本控制的含义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大体上说,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对控制核算提出要求;事中控制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为分析、考核提供依据;事后控制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对预测计划提供资料。 二.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与意义成本管理通常包括制定成本方针和成本目标、成本策划、成本控制(包括降低成本和保持成本水平)等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市场经济环境,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一种市场竞争机制,它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所有企业都是以相同的平等身份参与竞争,没有政府的行政干预和计划指导。同行业间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壮大,关键就是生产出或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或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赢得顾客、占领市场,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在竞争中若要以低价取胜,则必须以低成本为前提。只有降低成本,才有降低价格的可能;若不考虑成本,就想降价取胜,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在竞争中失败。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有效的企业成本控制是经营收益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营利润的重要保证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即使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其生存受到威胁,也难以在调控经济、扩大就业,改善公共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会影响政府财政,加重纳税人负担,对国计民生不利,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2、有效的企业成本控制,不仅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能反作用于经营活动,促进经营收益的扩大。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成本低了,可减价扩销,经营基础巩固了,才有力量去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使经营收益扩大。 3、有效的企业成本控制能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成本控制是抵抗外部的压力,求得生存的保证。企业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和增加产销量,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与供应商产品的相应提价要求和增加流转税的负担,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类压力的产生。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成本失控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一味在促销和开发新产品上冒险,一旦市场萎缩或决策失误,企业没有抵抗能力,很快就会垮下去。市场竞争无非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而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实质是诚信和成本的竞争。以成本支持价格,以价格决胜市场,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化,这才是我们的追求。三.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现状(一)生产成本控制侧重于宏观需要生产成本控制是企业的一项综合管理,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它们实施的生产成本控制,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的遵守与执行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为了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的需要。这是为美化自身年度经营管理业绩的一项宏观需要,忽略了生产成本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效用。(二)生产成本控制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救灾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三)成本管理理论内容僵化手段老化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控制,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控制。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控制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造成生产成本控制的盲目性。生产成本控制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IT技术在生产成本控制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重生产成本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二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决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有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或流通领域;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四)依赖现有成本会计系统,不能满足全面成本控制的要求生产成本控制方法单一,构成简单,不能深入反映经营全过程,不能提供各个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另外,传统的生产成本控制对象局限于财务成本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所需的资源、作业、产品信息。 (五)企业成本信息核算失真。成本信息失真有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使成本信息失真的主观行为主要有两种: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其中根据领导意图随意调整成本属典型的故意行为,是明知故犯;乱挤成本,一般来说也属故意行为;至于其它,则或是由于会计人员没有划清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分清本期与非本期成本的界限,或是由于管理者水平有限,制定的各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关人员粗心失误而形成的,都属过失行为,并非有意。故意行为是经营决策者及财务负责人素质低、名利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造成的二、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物资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许多中小企业库存的原辅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物资的数量逐年递增,甚至是成倍增长,但物资的存储空间、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并没有按比例相应增加。材料的使用很少经过精确的计算,验收和领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量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盘存不及时,财产清查不严格,材料物资的日常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二)员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职工非常关心劳动的回报,对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并不关心。企业对员工的薪酬管理比较简单,很多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比较固定,相互之间的差距不大,在报酬上存在平均主义,也存在部门之间的分配不公,责权利关系不够明确,员工工作的被动性较强,劳动效率不高。(三)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生产设备开工率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综合利用效果较差,闲置生产能力较大。许多企业机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缺少专人,机器设备因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和保养,老化速度较快。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滞后,机器设备的超期服役现象严重,导致生产质量下降和废次品率上升。(四)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制造的精确度较低,不合格率较高。生产流程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流程不够清晰,产品成本核算不规范、不合理、生产过程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五)安全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中小企业注重生产、轻视安全,企业员工的劳动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生产的常识。许多中小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不成体系或根本没有指标,考评比较主观、随意,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六)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企业成本的较量。三、加强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对策(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在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要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技能。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决定于企业员工基本素质和积极性的提高。因此,企业要不断地创造机会鼓励职工学习新技术、应用新工艺。生产环节的报酬设计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取酬。中小企业也要规范管理,与时俱进地推行人事和分配等项制度的改革,增强员工的竞争与危机意识、投入与产出意识、效率与效益意识。(二)建立生产环节的成本分配标准科学的成本控制,重要措施之一是设计并实施科学的控制标准,按不同生产要素对生产成本进行分解,制定并细化成本消耗标准。制定生产用材料物资消耗的控制标准时,既要制定产品总成本的控制定额,也要制定单位产品成本的控制标准。对于多步骤、多环节的产品制造,还要建立分工序的材料消耗标准,以便核算和考评材料成本。(三)规划目标利润,分解目标成本追求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目标。企业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等信息,首先确定目标利润率;再根据计划期的销售业绩等指标预计目标利润,并据此确定企业的目标总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上限;然后,根据以往的资料,确定产品生产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推算生产成本总额;最后,依据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具体成本项目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逐步分解直接材料目标成本、直接人工目标成本和制造费用目标成本,以此作为生产环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的控制目标。(四)完善生产环节的日常管理与考核控制建立健全生产环节的日常管理和控制制度。首先,要强化仓库管理,完善材料领用制度。其次,要模拟市场运作,推进企业内部的市场模拟机制,通过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来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第三,要加强产品的质检管理。第四,对生产设备实行责任承包,并建立固定资产承包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管理设备,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第五,要规范边角料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五)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的考核及分析工作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各生产单位沟通成本控制的信息,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理指导和监督控制;生产技术部门要适时协调和监督生产,对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控制,对生产环节进行平行监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销售部门要及时向生产单位传递市场信息,帮助生产部门改进工艺和设计,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研发部门应争取加大对产品研发、工艺制造方面的投入,通过科学的工艺设计来降低成本;考绩部门要加大成本控制的长效考核力度,设计合理的考评指标,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价,调动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六)提高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一是创新观念。即企业经营者在思想上不满足现状,敢于除旧迎新,主动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向未知领域进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实现率先创新,创造新成果,开拓新局面。二是信息发展观念。即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获取商业信息,研究分析市场信息,夺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积极与国际接轨,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企业经营领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科学发展观念。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敢于不惜代价,吸纳一些学有专长、敢于创新的科技人才,想方设法为他们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在利益分配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倾斜,调动他们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以科技创新来带动企业的发展四、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绩效评价(一)加快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制度的建设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一种监督手段,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它本身是对计划、任务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同时一般也会与各种利益挂钩,因此具有激励作用。构建一套生产成本控制绩效评价体系,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建立健全各项生产成本控制规章制度,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员工的生产成本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尽快拿出一套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管理指导性规范,为企业指明方向。(二)健全和完善生产成本控制绩效评价体系企业优势的来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产品质量、交货效率、售后服务、顾客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成功把握。所以,应当在生产成本控制绩效评价体系中增加非财务指标的内容,主要包括:1.质量;2.交货效率的评价;3.企业应变、创新能力评价;4.对雇员的评价等,优化生产成本控制绩效的评价。这一管理应自觉遵循生产时间最小化原则,机器利用率最大化原则,营运成本最小化原则,质量最优化原则。生产成本控制不当,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解决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建立健全各项生产成本控制规章制度。【参考文献】[1]杨悦《企业研究》总第279期 2007-05-23[2]赵宇辉《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经济视角》 2005年第10期[3]周骞《建立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及建议》。全景网,2004-12-24[4]阎淑荣《论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3-11[5]陈兴述等《企业财务机制探微》[J].财会月刊,2004-09[6] 张海平.论成本控制目标.冶金财会,2005-07[7] 文洪奇.试论成本控制.商业经济, 200-05[8]佚名 [9] 梅志文《关于提高我区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思考》 [10]王艳梅《两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比较与思考》2007-12-21[11]姜开润《加强成本管理的意义》2008=1-28
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降低成本要靠全员参与,单枪匹马靠财务人员不是解决之道。企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关键词】企业成本 成本管理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本的经济含义正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企业成本在管理中存在的人为和非人为因素是造成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润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个企业要想在庞大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让企业低投入、高产出。企业作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应始终把降低成本作为企业核心战略。如何降低企业成本一直成为企业管理者、经营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成本的经济内涵 成本概念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应当合理地划分费用和成本的界限。国内外关于成本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成本概念具有片面性,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为中心的一个完整性系统,因此,传统的成本理念已不能囊括其真正的经济含义。 成本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成本。因而成本的含义是由它所服务的管理目标决定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主要从核算的角度来运用成本,强调将收入与其相应的成本相配比,并不能正确核算一些不能在现阶段产生收益的成本或不可计量的成本。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为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服务,又称为内部会计。在“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指导下,管理会计扩展了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多维成本概念,认为只有按支出的目的来梳理成本的外延,才能从本质上正确认识成本的内涵,并借以构建出层次分明、前后一贯的成本概念框架。) 二、降低企业成本的经济意义 1.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 成本控制措施得当,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利润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系统。(在员工福利方面,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2.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节约资源并增加收入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对现有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资源浪费较严重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管理,准确测算生产加工定额,使物料消耗控制在定额以内,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把剩余材料资源经过加工销售,增加企业收入。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遏制了资源的浪费。 3.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本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个成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将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 三、企业成本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各企业均存在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这一环节。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多数的管理者依赖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只看重财务报表中的数字,以此来控制整个企业的成本。但是这种事后控制的做法缺乏全局观念。归根结底,成本核算还是不能代替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方法陈旧落后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时代,有些企业已进入了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软件也是飞速发展(如:用友、安易、NC系统),但在成本模块的应用程度普遍不高。一些小企业依然手工做账,这就导致了整个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低下,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3.成本数据严重失真 有两种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即人为和非人为因素。一是部分企业管理者因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不良动机,任意调整成本资料,恶意篡改数字,造成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收集原始成本数据的时间不够及时。生产人员应在获得数据的第一时间直接输入系统。 4.成本费用超出预算 虽然企业事前有做出费用预算,但实际情况却很难依照计划进行。各项费用居高不下并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融合了多种因素,比如市场营销部门的营业费用,某些企业的产品宣传周期较短,但是促销活动安排得很频繁,造成人员费用过多,连带单位产品成本偏高,这样易陷入市场困境,只能降价处理产品,压缩利润空间。 四、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途径 1.转变思想,善用沟通 在生产力各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要搞好,人才是关键。企业应从人际沟通入手,以控制和协调人力资源为连接,降低企业成本。常言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整个企业中占不同分量的部门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是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2.防止事前成本流失 事前成本在整个成本中占有一席之地。若要防止事前成本流失,就需做好产品设计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如今企业开发新产品,都讲究“三个可行”,即市场可行、技术可行、经济可行。降低成本要从源头抓起。 3.利用网络技术降低企业多种成本 我国企业面临着“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管理网络化、需求多样化”的挑战。网络经济作为对传统经济的一种提速手段,正深入到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之中。过去由几个人来完成的工作,在网络时代只需要一个人就能独立解决,这在根本上就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 4.加强采用成本分割战略 成本分割就是指将涉及成本的项目分化到最小的单位,然后逐项降低成本。总成本大体分为材料、人工和费用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个责任中心,然后定出成本系数或定额,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使责任落实到部门、车间,甚至个人。 (发布时间:20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