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龙源期刊无法阅读

龙源期刊无法阅读

发布时间:

龙源期刊无法阅读

能打开啊,你再试试

具体情况要看本地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网络回答只能作为自己参考,还是教育主管部门说了算

不太清楚,不过您可以加我q详谈

可能是网络问题,过会再试试

龙源期刊阅览室

向系统管理员获取!

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语音朗读

电脑报的电子期刊订阅了以后就定期发到邮箱里了,而且是分版块的,像我喜欢游戏版,就只订游戏版。

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

堰桥中学早在1997年就以高分通过了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验收。在近几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学校又优先发展电化教育,不断加大投入,现已拥有先进完善的电化教育设备和手段。①“三机一幕”进入每一个教室,初高中各班都装备了多媒体。建有3间计算机教室,可供全校学生每人一台使用;1间服务器室,为学校网络提供服务。②学校拥有闭路电视系统、电视演播室。③学校建成以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信息点编到学校的各个教室、办公室及教学用室。④学校各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全部配备电脑。学校建有完善、先进、畅通的数字广播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和演播室,自办节目——阳光频道。学校电视台配有dvd播放机1台,录像机4台,摄像机2台,调制器5台,频道混合器1台,非编系统,字幕系统,特技切换台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完全能满足学校播放各类电视节目、召开电视会议、制作自办节目以及其它教育教学的需要。广播系统又分两个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可寻址广播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有智能广播控制器1台,10路分区器将整个校园分区,可独立控制学校广播的播放和收听,满足学校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上下课铃声等需要。可寻址广播系统由可寻址广播主控机、音频调制器和60个可寻址喇叭组成,可以控制任意班级的可寻址喇叭的播放,满足任意年级和任意班级的听力播放需要,同时备有无线话筒2套,无线话筒天线放大器1台,随时随地满足播音需要。学校达到“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学校在2002年建成校园网,2011年校安工程中对于弱电系统加以升级,现在主干使用基于三层交换的cisco3560,桌面交换机使用cisco2960,实现千兆到桌面,大大提高了校园网的速度,且覆盖了学校所有的场所。布线到每一个办公桌,网络节点521个,每个节点都可与江苏教育、无锡教育和惠山教育等网站联通。有2位专职网络管理员,均通过无锡市公安局和无锡市电教馆组织的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管理类)培训,持证上岗。学校网站有办公室负责,设置二个干事,负责网页制作和采编工作,开辟有学校概况、新闻中心、德育纵横、教育科研、学生天地、学科资源、堰中相册等栏目,学校各处室、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网络频道,学生会及时提交活动资料,上传到学生天地栏目。针对学校教育特色,日语课程班、美术班均有专栏;2012年11月24日,“全国生命教育创新高峰论坛暨首届生命教育教学观摩课比赛”在该校举行,学校又增添了生命教育专栏。能通过家校通与家长随时联系,在校园网内建立了蠡风信息管理平台,师生之间可随时交流,学校网站能够时时刻刻反映学校的最新态势。网络中心的各类设施设备由专人维护,保证了学校网络正常运行。每年均投入资金加强信息技术建设,2012年投资近30万建立了微格教室,进一步加强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监控系统,配置有11只海康威视的硬盘录像机,154个探头遍布整个校园,可保留30天的记录满足安全的需要。在学校门卫室安装有监控电视墙,监看校园的每个角落,保证校园安全。学校现有计算机网络教室5间,百兆到桌面。共有学生电脑361台,在信息技术教学及其他学科的整合课教学时满足人手一机,生机比为8:1。各类资料及时归档到资料室,工作室能满足学科教师的制作要求。各项设备设施齐全,利用充分,为教育教学服务,并由专人管理,使用有登记,维护有记录。学校有59个行政班,均配备成套的多媒体设备(投影机、实物展示台、中央控制器、幕布、多媒体讲台、音箱、弱电箱,其中音箱利用可寻址广播的音箱外部设备输入),满足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学校实验楼和科技楼配有物理标准实验室8个,化学标准实验室7个,生物标准实验室6个,并配有物理仪器室、化学仪器室、生物仪器室,以及相应的准备室和实验员办公室。每个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办公室均有信息点。化学实验室建有危险品室,放置各类化学危险品。各个实验室均按56座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按2人一组配备,教师演示实验仪器按每组4套配备。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满足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的要求,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开设率100%。学校发展处1位副主任分管实验室,学校现有专职实验员5人,实验楼各实验室、仪器室及准备室都有专人管理,危险品室2人管理,每天巡视检查,做好日常维护,及时保养。仪器、器材均登记造册,分类定橱定位整齐摆放,橱有编号,橱窗设卡,物卡一致,帐卡相符,仪器均入柜,使用中科新瑞的实验室管理软件进行数字化管理。实验室由实验员负责在实验结束后做好各类检查、清卫工作。实验教学有序开展,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使用规定和操作规程,注重环境文化,营造安静清洁的实验环境。学校注重艺术教育,有音乐教室、舞蹈房、美术教室、音乐器材室。音乐教室有完善的多媒体系统、先进的音响系统、钢琴等各类专业设备。美术室有展示台、静物台、写生灯、石膏像、画板、画架等足够数量的教具。各类教具设施按省颁一类标准配备,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需求。注重技术课程教育,有通用技术室3只,能够满足机械类技术实践、电子类技术实践的教学要求。有计算机网络教室5间,完全能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和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教学。该校图书馆的硬件过硬,软件不断完善。设有教师阅览区、学生阅览区,电子阅览室及藏书借书区,能不断调整与充实,定期清理旧图书,购入新图书,提高馆藏质量。学校图书馆布局合理,使用面积为2091平方米。对照标准,学校已经达到二级馆的标准,正在积极申报。图书馆、阅览室实现全开架借阅。配有共创图书管理系统(由惠山区教育局教技中心统一配备),新购入的图书及时编目上架,输入系统,师生借阅实现数字化管理;在学校网上建有数字图书馆网页,页面及时更新,内容丰富,实现资源的共享。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86135册,国之源电子图书10万册,纸质图书生均35册。征订各类纸质报纸、期刊184种。近三年每年购入各类图书,合计11084册,年均新增图书3695册,生均5册。图书利用率高,年流通率在59%,生均借阅4册。同时,配备了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含200种文本、100种原文原貌和100种语音,在校园网内的任意节点都能阅读。图书馆有阅读座位216个,每11个学生拥有一个阅读座位;电子阅览室有阅读座位72个,电脑72台,同时配备管理电脑3台:完全能满足师生各类阅读的需求。每年春季和秋季都新增一定数量的音像资料,音像资料丰富、齐全。现有光盘3533张,录音带421盒,录像带 341盒,涉及所有学科。学校教育类、文化类视听资源丰富,涉及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该校有学生公寓楼四幢,建筑面积5295 亩,生均宿舍面积1平方米(现有寄宿生935人)。学生公寓楼宽敞明亮,整洁美观,设施齐全,能满足住宿学生需求。每间宿舍有独立卫生间、淋浴房、储物柜等设备,全部装有空调、电扇、磁卡电话。公寓楼有完好的防盗栅、监控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防盗防火安全设施,有健全的宿舍管理制度,每天安排教师住校进行管理。学校注重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定期进行文明宿舍评比。学校食堂为无锡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各项设施齐全,卫生、整洁。食堂餐厅面积为45 亩,食堂厨房使用面积达到617 亩,学生餐厅座位数1366个,占常年用餐学生(1800人)的8%。食堂依照国家《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严格规范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每天进行晨检,每餐有留样记录、消毒记录,严把食品原材料检验关,严格执行原材料采购索证登记制度。学校食堂布局合理,更衣室、储藏室、操作间、配餐间、清洗池、蒸饭间和餐厅相对独立,内外环境整洁卫生,设施设备完好。学校食堂实行非盈利性管理,力求做到饭菜品种齐全,营养搭配合理,确保饭菜质优价廉,味道可口。学生宿舍、学校食堂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学校被评为2010年度江苏省平安校园。

2012大事记2012年12月21日龙源2012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暨移动阅读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2012年12月20日北京龙源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龙源期刊网荣获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分获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先进个人和第二届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两项殊荣。2012年8月29日至9月2日龙源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推出全新移动互联网阅读产品。龙源在2012 BIBF启动“北京精神”数字教育知识库。2012年8月21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当选为中国期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2年8月17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当选为北京出版发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和副主席。2012年8月15至21日龙源在上海书展推出“人文期刊的移动互联网系列产品”。2012年7月26日孙寿山副署长视察张江数字出版基地,听取龙源上海分公司汇报基地数字建设情况。2012年7月2012年数字出版年会上,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举办了“龙源与《读者》独家合作新闻发布会”。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主论坛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发表了“期刊:移动阅读最有价值的内容”主题演讲。2012年5月2012年5月18、19日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展第八届深圳文博会5月1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展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多位领导视察了龙源展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率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广东省领导视察龙源展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等视察龙源展区5月18日,龙源与中宣部《党建》杂志合作的《党建》杂志iPad版上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上线仪式,亲自点击开启。《党建》ipad版开启仪式上,龙源总裁汤潮为刘云山部长等领导详细讲解5月19日,网络版手机龙源网正式发布上线,这是全世界首次实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完美集合,读者滑动拇指间无需下载浏览器便可享受优质内容阅读。2012年5月1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走进了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2012年5月8、9日龙源作为两家受邀厂商之一,应邀参加了由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宜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湖北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会”。2012年4月龙源向新闻出版总署提交了《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建议》,总裁汤潮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对于著作权保护的独特观点。2012年4月上海张江数字出版基地龙源数字出版科技公司的注册,完成了入驻。2012年3月28至30日由澳门绿色能源产业协会主办的“国际绿色能源高峰论坛”在澳门举行,总裁汤潮被聘为绿色能源产业协会荣誉顾问,并在大会上进行了演讲。2012年3月实现了与中宣部《党建》杂志以及《中国青年》的合作。2012年3月完成了与京东电商平台的合作。2012年3月15日海外事业部赴加拿大参加“亚洲学术研究协会年度学术研讨会”。2012年3月为满足用户需求,龙源隆重推出“MuLu中文电子资源检索系统”。该系统整合了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出版的共计1万多条期刊目录,中国大陆近40万余条图书目录,1千多条台湾图书书目,为海外学术机构、其他东南亚研究机构等提供完整而全面的检索系统。2012年2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座谈会”在京召开,龙源应邀参加,助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2012年2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印发了作为表彰企业的公司情况介绍,曾经作为中国北京出版创意园区的单位在园区全体企业代表大会上进行典型发言。2012年2月龙源期刊产品成功进入“北京数字文化社区”。2012年1月公司正式推出《龙源月报》,分公共版和市场版,成为沟通客户和社会的通讯工具。2012年1月龙源推出触摸屏杂志阅览室,这是一款大屏幕触控阅读的全新产品。2012年1月龙源推出有线电视杂志阅览室,为广大有线电视用户提供色彩绚丽的原貌杂志阅读与大字体的文本杂志阅读,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视阅读到丰富多彩的杂志内容。2012年1月6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天翼阅读基地在杭州召开首届合作伙伴表彰大会,龙源获“中国电信首届天翼阅读最佳伙伴奖”。2012年1月1日全球期刊门户网站经过全新改版正式上线,新版网站新增、整合了部分栏目,全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期刊资讯平台。2011大事记2011年12月2011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2011年12月“全国教育新媒体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推选龙源汤潮总裁为联盟主席。2011年12月龙源与当当、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联合建立数字付费销售渠道。2011年12月28至30日龙源总裁汤潮等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出席了在台北举行的“两岸三地华文创作与数位阅读论坛”,发表精彩演讲。2011年11月中宣部《党建》杂志总编刘汉俊和党建网负责人以及杂志社的编辑参观访问了龙源,并达成合作共识。2011年11月台湾立法院等政府机构引进龙源阅览室。2011年11月5日龙源向准格尔旗图书馆捐赠捐赠了种类六千余种,总价值达六万余元的期刊,积极响应了党中央的号召“将文化资源共享进行到底”。2011年11月4日龙源向山东革命老区的临沂一中、临沭一中等中学捐赠了价值40万的电子期刊阅览室及8万元刊物。2011年10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龙源用户,这也是龙源产品首次打入美国常春藤联盟。由此可以看到龙源产品的实力,已经得到世界顶级优秀高校的认可。2011年10月25日至29日龙源作为电子期刊营销领域的重要代表,受邀参加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等单位承办的“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1年8月15日由龙源独立开发的全新3G手机版电子期刊阅读服务已经全面上线。龙源网手机站的隆重推出,代表着龙源集团在拓展手机用户进行电子期刊阅读的领域,已经迈出了有力的一步。2011年8月31日龙源期刊网首次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通过两个展位来展示龙源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品。2011年8月26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王野霏等领导陪同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刁仁昌、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兼社长董事长周天江、南京文广新局副局长彭年龙等考察组一行来到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参观调研,全面了解了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数字出版的发展。2011年7月龙源作为首次特设的“主宾企业”出席了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间龙源各项活动圆满成功,彰显了龙源“让中国期刊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实力和决心。2011年7月8日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正式成立,已经形成了包括龙源期刊网、龙源国际网、龙源数字图书馆、龙源教育、龙源知识库、龙源移动、龙源心育传媒平台、龙源原创等八大支柱业务在内的综合化数字传媒平台。2011年7月7日龙源与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签署入驻协议,助力天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龙源与华西村、广东金蟾联手启动了“新农村数字阅读平台”的合作项目。龙源与台湾“联合线上”(UDN)签署合作协议,将大陆精彩期刊推广到台湾。龙源牵头,与易博士金蝉软件公司、全国著名学校代表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数字教育新媒体产业联盟” 龙源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京师龙源数字教育有限公司2011年6月28日龙源宣布,将针对苹果的App Store推出超过1500款独立的杂志客户端2011年6月28日龙源期刊网宣布注册用户已突破500万大关, 成为目前国内数字期刊付费阅读平台中当之无愧的注册用户最多的网络期刊平台2011年6月28日龙源数字教育集团亮相“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2011年6月24日龙源应邀参加“福建省首届百名校长论坛”2011年6月7日龙源联手《看天下》于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青年人大“走近传媒”系列活动2011年6月龙源期刊网西安办事处正式成立2011年5月13日第七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龙源被评为数字出版示范单位参展2011年5月7日龙源参加“繁荣数字文化 共建美丽家园”——国家图书馆都江堰灾区文化援建活动2011年4月龙源协办第四届中国卓越局长校长峰会,云集全国各地教育界人士,以“卓越梦想、智慧行动”为主题共议教育发展之道2011年3月23日龙源签约澳门中央图书馆,澳门首次引入内地期刊2011年3月3日龙源推出ipad全新杂志系列应用2011年1月17日龙源期刊网获“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传媒数字标杆”荣誉,龙源期刊网总裁汤潮获“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传媒十年领军人物”荣誉 。2010大事记2010年12月22日2010第五届全国民营书业评选颁奖典礼暨2011中国书业发展年会,汤潮总裁被提名为“2010民营书业年度人物”之一2010年12月17日龙源获2010年出版业网站百强奖项2010年10月14日龙源参加“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2010年10月13日龙源举办“2010期刊网络传播TOP100排行发布会”2010年9月18日北师大“龙源树人优秀校友工作者奖励基金”成立2010年9月9日龙源参加第五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2010年9月1日龙源携手重庆图书馆向黔江区图书馆、城口县图书馆捐馆优秀人文期刊2010年9月1日龙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正式实施2010年9月1日龙源推出高校数字期刊阅览室和海外双语数字期刊阅览室2010年9月1日龙源签约新浪,将独立运营新浪杂志频道2010年8月8日龙源参加第十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2010年7月21日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龙源期刊网分论坛成功召开2010年7月1日龙源参加2010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0年6月21日第二届中国传媒与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龙源获“2009-2010中国最佳数字出版企业”荣誉称号,汤潮总裁获“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6月21日龙源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和促进产业发展征求意见座谈会”2010年6月11日龙源参加中国期刊协会召开的“网络环境下期刊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研讨会”2010年3月9日龙源与台湾著名传媒企业联合线上公司合作签约2010年3月7日《龙源中小学电子期刊阅览室》经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专家评议组论证评议,进行“全国中小学移动数字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项目”推荐使用产品序列2010年3月1日龙源推出军事阅览室、龙源人声语音版阅览室和英语学习阅览室2010年2月1日龙源参与国家图书馆“全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从国内数家主流电子期刊厂商中胜出,中标电子期刊服务项目2010年1月21日龙源参加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移动阅读产业论坛”

龙源期刊网下载读者

好像只能在线阅读,并不能下载

美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启示字数:3493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美国是全球数字出版的领航者和新阅读方式的风向标,中国出版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数字出版;要利用数字化的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跃升;要加强资产管理,加大对数字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提高出版产业数字化水平。  [关键词]美国数字出版;启示;产业结构;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4—0013—02  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的技术从事出版活动。  美国的数字出版发展迅速。2007年美国全年电子图书渠道销售额达到3180万美元,约合2亿人民币,同比2006年增长6%,而2008年美国图书销售环比减少5%。截至2009年6月美国电子书销量已达1400万种,较去年同期上涨136%。美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进程,不仅在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了贡献,也为美国在全球信息经济中占居垄断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传统出版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一种新的技术对传统技术的取代与革新,而且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变着传统出版的业态和商业模式,悄悄地掀起一场产业革命。  一、美国数字出版现状及意义  1 美国是全球数字出版的领航者和新阅读方式的风向标。  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IT技术和互联网广泛应用,美国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不断变化,屏幕阅读已经成为美国普遍的阅读方式。2009年4—7月,申请在智能手机上阅读的数字图书用户增加300%,占美国总人口的约l%。而亚马逊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和苹果IPHONE的发明更将阅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它将时尚、现代的阅读方式和低廉的、不受空间限制的获取方式联系在一起,极大限度地吸引着读者的眼球,被业界称为一场新的知识阅读革命。至今,ⅪNDLE发行量已达50万部,有人预计,到2012年,KINDLE的使用量将达到250万部,营业收入将达16亿美元,而IPHONE阅读量是KINDLE的2倍。这种无纸化阅读正在向全球漫延。  2 美国是新型出版赢利模式的缔造者。  当传统的出版人还在研究如何在日益萎缩的图书销售空间中占有一寸阵地的时候,智慧的美国人已经在虚拟空间里无极限地为出版商提供免费货架和仓储空间。他们大胆地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图书放在虚拟空间里,不受书店书架限制,可以随时被它的需要者找到。而这种方法大大促进了图书的销售。据统计,放到谷歌上的图书在亚马逊网上销售增加28%。目前,谷歌的“图书搜索”系统已有图书700多万种,他们和70多个国家5万家出版社达成合作,在出版资源拥有上独占鳌头。可以预见,出版业基于数字资源的收益将不断提升。  3 美国的数字出版使出版业更具服务行业特性。  美国让图书从油墨味十足的工业制造产品,悄悄实现向服务行业的变脸。今天美国的出版商不再只关注产品内容,他们更加关注读者的需求,他们时刻考虑如何更有效地为他们服务。他们不仅贩卖内容,还贩卖激情,他们将读者的需求无限放大。美国在教育出版、科技出版、旅游图书出版等领域,将出版与服务、培训、资讯相结合,在线教育、在线服务风起云涌。如美国培生教育集团,为了做新、做强、做大教育出版,他们收购了一个远程教育的电子大学网站,利用网络增强学习效果的评估、学习兴趣的跟踪和学习进程的把握,使其教育的功能更加强大。据统计,2007年培生营业收入约80亿美元,其中11亿来自数字产品和服务。他们在贩卖人类梦想的同时,攫取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二、出版革命及其启示  美国的数字出版进程正在带来传统出版产业的一场革命。我们相信纸质图书不会马上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我们很难预测它还能走多远。在世界经济低迷、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冷静地分析中国出版业的成长路径。  我国数字出版起步较晚,发展较快。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2007年,其市场整体规模更飙升至360亿元人民币;2008年达530亿元,预计2009年可达到750亿元,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08年文化蓝皮书”指出。我国数字出版潜在市场巨大。中国有49亿手机上网用户占网民的46%:未来五年,将有超过30%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由图书馆等机构用户采购的电子书、数字报的销售规模将达到10亿元;预计到2012年,中国的手机阅读市场将有50亿元的收入;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可以说,数字出版是在我国未来出版中增长最快、与世界距离最短、最具成长潜力的朝阳产业。能否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实现从传统出版产业向数字出版的华丽转身,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跃升,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数字出版。目前,我国多数出版人观念严重滞后。尽管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的生存方式,世界范围内的纸质媒体的阅读率一直在下降,但多数出版人对数字这种现代的传播方式感到陌生,对数字出版的概念、产业发展情况了解甚少,对数字大潮的来临没有足够的准备。2009年8月18日,有87年历史的美国《读者文摘》申请破产,标志着这家世界知名杂志的告别,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实再一次提醒我们: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出版业要认真研究如何利用高科技,顺应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使现在的传播内容更具活力。  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哪个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等信息占有上处于领先地位,哪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快速发展。在信息社会中,作为信息源头的内容提供商在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愈来愈大,出版业的数字化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快出版数字化进程是出版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第二,要利用数字化的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跃升。数字出版省略的不仅是油墨,它使传统的产业链从出版社到读者、作者、经销商的所有环节都可能省略,颠覆了传统的出版产业链条。从美国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化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在搭乘信息高速公路将原有的出版产业链无限延伸,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他们重新整合出版产业性质,将传统的出版与在线教育、培训、资格考试等更具服务特性的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个有机的“文化套餐”打包贩卖。这在出版结构调整中,更具示范意义。数字出版使传统的出版活动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这是传统出版业进行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契机。这将带动出版产业结构调整、提速产业升级。  第三,加强资产管理,实行资本运作。出版业的资产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内容资产,一是资本性资产。数字出版以内容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内容是传统出版业长久以来积累的资产,在出版业的整个资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信息经济时代,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使原有的内容产品在多渠道、多媒介、多对象中进行多次销售,一次制作,无限分发,使原有的内容价值放大。要认真盘点出版单位的资产。建立良好的数字内容资产管理系统,在没有增加纸张成本、印刷成本、渠道成本的情况下,创造新的盈利空间,要从以前的产品经营走向资本经营。同时,我们要善于利用中国出版业国有化的体制优势,在各省纷纷建立出版集团的情况下。融合集团内部内容资产,使这些零散的内容资产聚集,发挥聚合效应。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强大的议价能力。此外。出版人要掌握资本运作的本领,从近年来全球出版业并购热潮和发展态势中我们认识到,并购是现代出版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第四,要加大对数字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提高出版产业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是现代出版产业革命的发端。我国出版产业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缺乏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在数字技术应用上,不仅落后于国际同行,也落后于国内其他行业。当前要加大数字出版的硬件投入,加强产品、技术、资本的联合。改善出版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加大对高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建立包含内容编辑、技术人员、市场人员有机结合的商业运营团队,在出版数字化的进程中,将知识和技术有效嫁接,将文化理想和商业机遇有机结合。迎接未来的挑战。

找 178楼 吧,我帮你下载

中国传统审美观由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传统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哲学观之上,几千年来,儒、道、禅三家作为精神主干而共同构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美学价值体系。这个体系中蕴藏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同样也影响着设计师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行为,特别对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构思与创意拓展了更大的思维与表现空间。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观与现代平面设计原则的不谋而合  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艺术设计是文化设计,设计不能拒绝任何优秀传统文化,两者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观念与内涵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美学强调“整体意识”,具体思想表现就是儒家美学的“以和为美”。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和”为美,就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和评价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和”而不“分”。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审美、艺术和社会的政治风俗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儒家的审美标准。这个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都是以这个“和”字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只有“和”才有美,因此中国艺术“所注重的,并不像希腊的静态雕刻一样,只是孤立的个人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灿然仁心与畅然生机”。在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反对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认为那样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眩人耳目之物,就像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盲目”,而更多指向“玄素”“冲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与西方审美观中张扬的唯美主义、片断性思维相比,是一种看待世界更为客观的视角。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观与现代平面设计的结合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含蓄与整体之美与现代设计简洁、集中、概括的原则可谓不谋而合。  所谓含蓄,从艺术表现的方式来看,是在不损害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染力这一限制之下,一种更简捷、更概括、更有回味的省略方式。含蓄不拘泥于单纯的形式,含蓄能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即意境。王国维曾经说过:“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这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含蓄的魅力。含蓄,包含丰富的内涵和隽意深远的感人力量,能增强设计作品的感染力并引人深思。中国画中的留白,不是有待填充的背景,而是有意义的空间组织,它即水、即云、即天空、即一切,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不把对自然的如实描摹作为创作的最高境界,而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由小见大”“以少胜多”正是含蓄在作品中的表现。中国的诸多艺术种类都或多或少体现着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那竖在水中的石雕建筑物,它的孔洞与湖水或水中月影形成一种虚幻空间,体现着寓虚于实、虚中见实、虚虚实实、富于变化的空间感染力。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为了便于艺术形象的传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原则上要求设计简洁、集中、概括。中国传统艺术中布白、虚形的表现方式,不自觉地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当中,其中甚至包括许多国外著名设计师,都受到这种艺术风格的影响。现代设计界处处都能看到运用含蓄这种表现形式来传达信息的成功实例。如我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他的许多招贴设计作品充分运用含蓄的黑白对比,以自己独特的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语言来传达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中国画的空灵意境到图形设计的负空间、虚拟形,处处显现出传统审美情趣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深远影响。艺术家和设计师应善于找出一个着力点,以这一着力点显示其余。由于不和盘托出,所以显得无穷无尽,即所谓引一概万,言有尽而意无尽,在有尽中显示无尽,以达到“空则有、有则空”的含蓄美的最高境界。  二、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体现  中国传统审美一直将意象作为自己的中心范畴,围绕审美意象的创造、传达和读解,衍生出自己的审美原则。这种以意象为中心的美学及其支持下的审美实践,几千年来一直强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并在注重传承民族文化的当代设计界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造型为例,这是以5个中国可爱的孩子为原型,并辅以中国传统吉祥意味的象征动物,如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的形象和奥运圣火为头饰,将中国传统文化——五行说、世界五大洲和奥运五环融为一体,实现了人与自然、运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福娃贝贝的原形是一条鱼。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 “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鱼跃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它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造型。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它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燕”代表燕京,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  国内的艺术设计界也越来越注重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运用,香港平面设计师靳埭强、陈幼坚、蔡启仁等,就是把中国民族特征和国际性现代艺术的某些特征融为一体的典范。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设计手法的结合,能够将中华传统的文化底蕴表达得更加统一、和谐。  形式的美感因素  在传统与现代平面设计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艺术作品要追求力量的美感,首先要注意到形式的美感因素这个重要问题。对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要求如“入木三分”“绵里藏针”等,这是内涵张力的体现;平面设计讲究由力度带来的扩张感、速度感、运动感等,这是视觉冲击力的体现。力度感还表现在形态对外力的反抗上,形态要勃勃有生机,向上性,拔地而起感;向光性,争取能量感;扩张性,争取空间感等。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感体现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暗合。  卓越的构思与创意  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在平面设计创作实践中,把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与现代平面设计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将有很大的时代认同感,也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平面设计的生命、灵魂在于创意,创意即通过构思与创新来创造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形象,它展示着平面设计师的聪明与才智。平面设计师要想提高设计水平,在设计上有新的突破,必须对传统艺术形式加以重新认识和利用,寻找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与现代平面设计原则的衔接点。这种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可和利用。  三、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文化魅力与时代意义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对现代设计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无论怎样的发展,它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民间美学对它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不但影响着现代艺术运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华文化对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包豪斯,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豪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的老庄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把老庄哲学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艺术作品的表面,而是在某些方面已成为艺术作品的灵魂。所以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它的广博性都应该继承、发展并传播的。  传统美学思想,常常不是以严格的理论形式来体现,而是以直感性的经验形态或以审美文化来体现。设计不仅仅是感性的表达,它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灵感的迸发。当真正领悟这种文化情趣时,它常常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感悟。这种感悟能够使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激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并把设计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艺术、审美情趣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了新观念。设计家应突破各种常规,注重富有创意的设计和民族风格的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丧失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就丧失了艺术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跻身于世界民族优秀文化之林,就要勇于吸收、批判地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坚持“立足中华,面向世界”这一理念,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要反映现代人对时尚的追求。  在世界各文明中,能一脉相承并始终不曾中断的,只有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我们应该努力找寻民族传统文化中与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风格,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设计工作中,在设计过程中有的放矢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21世纪东方文化将逐步取代西方文化,即“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济西方文化分析思维之穷,将全人类的文化提高发展到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 索引序列
  • 龙源期刊无法阅读
  • 龙源期刊阅览室
  • 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语音朗读
  • 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
  • 龙源期刊网下载读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