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搜索文献需要注意什么

搜索文献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

搜索文献需要注意什么

你应该是要问检索文献的基本原则吧!

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勤于积累,检索过程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文献检索需要注意什么

检索的步骤 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课题的主题内容、研究要点、学科范围、语种范围、时间范围、文献类型等 二、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 1、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方法: (1)在信息检索系统齐全的情况下,首先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指南来指导选择; (2)在没有信息检索工具指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浏览图书馆、信息所的信息检索工具室所陈列的信息检索工具的方式进行选择; (3)从所熟悉的信息检索工具中选择; (4)主动向工作人员请教; (5)通过网络在线帮助选择。 2、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原则: (1)收录的文献信息需含盖检索课题的主题内容; (2)就近原则,方便查阅; (3)尽可能质量较高、收录文献信息量大、报道及时、索引齐全、使用方便; (4)记录来源,文献类型,文种尽量满足检索课题的要求; (5)数据库是否有对应的印刷型版本; (6)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信息检索系统; (7)根据对检索信息熟悉的程度选择; (8)选择查出的信息相关度高的网络搜索引擎。 三、选择检索词 确定检索词的基本方法:选择规范化的检索词;使用各学科在国际上通用的、国外文献中出现过的术语作检索词;找出课题涉及的隐性主题概念作检索词;选择课题核心概念作检索词;注意检索词的缩写词、词形变化以及英美的不同拼法;联机方式确定检索词。 四、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检索工具 1、制定检索策略的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性能,基础是要明确检索课题的内容要求和检索目的,关键是要正确选择检索词和合理使用逻辑组配。 2、产生误检的原因可能有:一词多义的检索词的使用;检索词与英美人的姓名、地址名称、期刊名称相同;不严格的位置算符的运用;检索式中没有使用逻辑非运算;截词运算不恰当;组号前忘记输入指令“s”;逻辑运算符号前后未空格;括号使用不正确;从错误的组号中打印检索结果;检索式中检索概念太少。 3、产生漏检的原因或检索结果为零的原因可能有:没有使用足够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或隐含概念;位置算符用得过严、过多;逻辑“与”用得太多;后缀代码限制得太严;检索工具选择不恰当;截词运算不恰当;单词拼写错误、文档号错误、组号错误、括号不匹配等。 4、提高查准率的方法有:使用下位概念检索;将检索词的检索范围限在篇名、叙词和文摘字段;使用逻辑“与”或逻辑“非”;运用限制选择功能;进行进阶检或高级检索。 5、提高查全率的方法有:选择全字段中检索;减少对文献外表特征的限定;使用逻辑“或”;利用截词检索;使用检索词的上位概念进行检索;把(W)算符改成(1N),(2N);进入更合适的数据库查找。 五、处理检索结果 将所获得的检索结果加以系统整理,筛选出符合课题要求的相关文献信息,选择检索结果的著录格式,辨认文献类型、文种、著者、篇名、内容、出处等项记录内容,输出检索结果。 六、原始文献的获取 1、利用二次文献检索工具获取原始文献 2、利用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获取原始文献 3、利用文献出版发行机构获取原始文献 4、利用文献著者获取原始文献 5、利用网络获取原始文献参考资料: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 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你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 4.最后一种方法其实大家都熟悉,就是发贴在小木虫上求助。我还用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让我所在的研究所图书馆的管理员帮我从外面的图书馆文献传递。不过有的文献可能是要钱的。一页3元,由于我们看文献的钱都是由课题出,所以也就不太考虑钱的问题了。 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 如何快速准确地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学会分析、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立足于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技能提高自己在当今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准确、快速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我们科研人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时时刻刻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了解最新的科研文献,但是对于我们常用的数据库,我们又不可能每天都去访问一次数据库来查看是否有最新的文献出来,而对于许多国外的数据库文章的出版效率非常高,有的是每周出几篇新的文章,有的是每半月出一次,还有一月出一次的,所以大家发现很难有精力保持每天都去浏览数据库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国外的数据库有个很好的服务功能就是如果你在其数据库的网站上注册了邮箱,数据库就会自动在每期有新的文章出来时把文章的内容及链接发到你的邮箱里,直接通知你这样就对我们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以Elsevier为例,在数据库网站上有"Alerts"点点击进入,要求你输入"User Name"和"Password",这是对已经注册了邮箱的人进行的如果你还没有注册,同样会看到右边有一行英语"If not, Register N It's FREE and allows you to"这时点击右边的"Register Now",就可以进入进行注册,选择你要求的期刊以及你所研究的领域等等,当然还要填好你接受邮件的邮箱,注册成功后,以后就可以收到最新的文献了,同时你可以随时修改你的接受邮件的邮箱不仅是象Elsevier这样的数据库有这个功能几呼所有的外文数据库都有"Email-Alert"这一功能大家可以试试 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其实做科研,不看文献要做好科研,可以说一点可能都没有。只有广看论文,深入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响当当的文章出来。读文献一定不要心浮气躁,或者就是想着混个毕业。相反我们要沉下心来,大量阅读文献,在读的过程中有的文献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献也可能会居多。看懂的认真学习借鉴,看不懂的深入探索,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即使还是看不懂,但是心里知道有那么回事,为将来的继续深造做了铺垫。另外千万不要只是为看文献而看文献,我们看的目的是为了能为我们自己的科研所用,所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和你自己的数据相结合,当看完一篇文献后,要好好总结,如果用自己的数据,又该怎么样解释。还有一些牛刊物上的文章,不但要学习文章里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牛人写文章的文风。好的文章肯定会有好的文风,这些都是我们将来写文章要学习的。 另外相信很多搞科研的同行会有个感觉,就是看过的文献,如果只是做做标记,划下划线,还是很容易忘记,过段时间要查询起来也费事。尤其是看过的文献有几百,上千篇时,虽然可以归类整理,但效果还是不好。 我建议大家边看一篇文献时,边打开word文档,边整理文章出彩和重要的部分,然后复制过去,标上文献的标题和作者等相关信息,把每一类文献归为一组。 方法操作简单,将来要查询和反复的时候会有很大帮助,尤其在写文章时,相关文献及其亮点都一目了然。这个方法积累久了,对提升写作和阅读都有很大帮助,除了这样,我还有时把一些很经典的段落或都语句翻译成中文,专门整理在一个本本上,这样不但在以后写文章时直接拿出来看,省事省时间,还能锤炼英汉互译的能力,很有利于以后你和老外交流时的口语表达。 最后,请大家始终记住,我们查文献都是为了科研,千万不要只查不看,费了那么大劲查到了就一定要看完就算是你大概的看了一下也是有用的同样对科学问题要辩证的看待,文献上别人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不要迷信权威 怎么读文献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大家一直在讨论看文献以及如何看文献的问题。我觉得我个人的经验是:1,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献。我从来没有看过中文的文献,可能有一个原因是我这个方向国内作的很少。我个人觉得中文的文献有很多漏洞甚至错误的地方,作为科普读物可能还算合格。但是作为一种参考好像是不太合适。再说,咱们毕业一般要求是要发sci,我也没有见过sci引用中文的文献的。2,看英文的文献不要怕难,要坚持下去。我的基础很一般,本科时候挂了好多科。英语是大一过了四级,以后再也没有拾起。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一点基础,偏偏我还是作理论的,那叫一个费劲。两三天才能看完一篇文献。我刚开始的时候坚信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是我后来发现是我一直在原地踏步。后来我发现我思考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于是我就再看另外的文献,就这样慢慢走来,速度越来越快。后来我发现我以前不会的东西差不多都明白了。我觉得《劝学》里面的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所学也”是多么的正确了。3,看文献要多多益善。我以前看到有的同学问看文献要看多少?我的回答是多多益善。试想一篇文献至少要有三两可取之处,看得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上来了。我自己从研一就开发新方向,没有什么人能帮助我,我靠的只有文献。我还记得我那半年每天至少3-5篇文献,后来略有小成。我师兄更牛--每天三篇文献。现在他才博士二年级(硕士读了两年),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老板,要知道我们老板也是973首席!他现在体系是自己找的,这半年发了两篇PRB(做物理的同学知道这个不是很容易的)、一篇JPCM,其中JPCM被评为06年100篇最佳文章之一,供全世界免费下载一年。他告诉我这些成果很多都是看文献得来的,其中包括做东西的思路和写文章的英文表述等等。4,要批判的看文献。随着时间的增长,文献看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献彼此是矛盾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要要求我们要批判的看文献--用审稿人的眼光看他。他有那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我们也不能极其推崇一个观点,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支持另外的观点。忘记谁说的,比较牛的科研人员是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左观点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可能和有些人的不同。我今天把它写出来是为了让这些经验更好的服务我们。我感觉我们成功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毕竟有做科研天赋的人太少了。努力加上肯动脑子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嘛!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容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课题未定: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推测”,然后找原始文献,你会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证一下,回有两种结果:证实,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另外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还有哪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1、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东,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我觉得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内容,例如某种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书,要对这一种疾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你以后阅读文献时会很有帮助。然后,在上网查一些你的老板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题目的相关方面的中文综述,也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同时也让你有可能触及到国内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这时候,你可以开始阅读一些外文的综述,看一看国外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或许,此时你会对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阅读一些国外的原始论著,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题目。等到文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课题了。但千万别忘了,时刻关注你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进展,它可能会给你的课题新的补充。最后一条,看文献,编上号,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整理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然后再到网上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word文档,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点。 如何阅读文献: 看文章时作笔记 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勤思考 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人的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多与人交流,是提升自己的极好方式 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特别是其他领域的牛人,他没准就给你一个金点子,特别是在中国,牛人一般对外行人不怎么保守。集体讨论非常必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文献人人都有一份,每人分工读不同的文献,然后大家坐到一起。顺序开讲,互相讨论。这样,文献量是不是就成N次方增加了!!! 比较阅读 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你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论文阅读顺序: 摘要 引文 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图表 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结果 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搜集文献资料时需要注意什么

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七章 收集资料的方法 (一)了解资料收集的方法和种类 (二)掌握结构式资料收集法中会谈法和问卷法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三)掌握观察法收集资料的基本原则和 步骤 (四)了解生物医学测量法、档案记录收 集法、Q分类法、投射法、Delphi法资料 收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资料的收集(Data Collection)是指研 究者经过周密的设计后通过不同的方法 从研究对象处获取资料的过程  真实、准确和完整的资料是研究结果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基础  护理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 的有自陈法、观察法和生物医学测量法 等 第一节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 一、概述 (一)资料的来源 资料可来源现有资料和新收集的资源。对现有的资料应对其价值、准确性等仔细评估和 分析,再加以应用。 对已有的研究报告的分析又称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是对公开发表的具备同类主题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编码、统计、分析、总结的 过程。 (二)设计收集资料的方案前应考虑的问题 1、采用结构式还是非结构式方法收集资料  结构式资料收集 是按提前设计的特定结构(例如问卷)进行资料收集 评价: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研究工具 可对资料作出精确的统计分析 资料不够深入  非结构式资料收集 即是提出开放性问题,在 一个或几个主题下让研究对象自由阐述。评价:比较深入 无需设计或寻找适合的研究工具 受到研究对象的表达能力所限 资料较难分析  半结构式资料收集 按事先设计的提纲进行。 定量研究法 必须用数字将资料量化,使之可测量可统计 定性研究法 采用非结构式或半结构式方 法收集资料,以文字表达为 主,无需将资料用数字量化。 3、资料是否要求严格的客观性 (定性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4、是否存在霍桑效应的影响 霍桑效应:研究对象意识到他们正在参 与研究,则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的 行为和反应状态,称之~。 收集资料方案的设计应紧紧围绕研究目的,特别是定量研究,必须事先经 过严谨设计,形成成熟的资料收集方案, 并严格按方案进行资料收集。 明确资料收集的目的 选择资料收集的方法 选择或编制研究工具预试验 设计资料收集的形式和程序 实施资料收集的方案 需要什么样的资料? 资料是否需要扩展? 列出样本,研究目的 选择怎样的资料收集方法? 针对研究目的,是否有现存的研究工具?应用这些工具是否能 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你是否具备设计新研究 工具的知识技能,并能 获得有关资料?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研究工具在费用、 特征上是否合适,是否可索取? 应用该研究工 具是否能获取 合适的资料? 征求研究工具设计者 的同意? 安排资料收集时各类 资料的顺序 是否需获取使用该研 究工具的许可? 设计新研 究工 具 重新 考虑 研究 问题 预初试验 否 是 是 否 收集资料 寻找合适的资料收集人 是否单靠研究者收集资料即可 设计资料收集的程序 对研究工具作适当修改培训资料收集人 否 资料收集方法设计流程图 第二节 自陈法  自陈法(self-report)是护理研究中常 采用的资料收集法,资料直接从研究对象 处获取。 自陈法根据是否有事先设计的特定结构, 分为: 非结构式 半结构式 结构式 特点: 无特定设计的问题和提问程序 以叙事的形式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会谈 形式灵活自由 常用于定性研究中 种类: 完全非结构式会谈 completely unstructured interview 深入会谈focus interview 小组深入会谈 focus group interview 个人生活史回顾 life history 特定事件回顾critical incidents 日记式 diaries  资料收集方法:以会谈为主要形式  会谈要求 较强的目的性 精心准备 细心倾听 录音 简短总结二、结构式自陈法  结构式自陈法即是研究人员按事先准备 好书面程序收集资料,形式可为口头提 问(会谈法)或书面填写(问卷法)。  重要特征:研究人员严格按程序提问精心准备问卷内容 研究对象按问题顺序填写 开放式问题(open-ended question): 没有对答案进行预先设定,如你为什么进 这家医院? 例如:在住院期间,你觉得护理服务怎样?封闭式问题(close-ended question): 答案是预先设定的,让研究对象作出选择。 (1)两分制问题 (2)多选题问题 (3)自助餐式问题 (4)编序式问题(5)等级式问题 (6)检核表式问题 (7)日历式问题 (1)两分制问题(dichotomous question): 又称是非题型问题,答案以“是”、“否” 的回答方式表示。两分制式的问题适合于 收集事实性信息,也适合于收集小儿的资料。 例:我经常暗自哭泣 是 否 (2)多选题式问题(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该类问题一般提供3~7个答案,适合于收 集态度和意见方面的资料。例:您认为自己在住院期间最强有力的社 会支持来源于下列哪些人员:(可选多项) A父母 B配偶 C兄弟姐妹 D单位 (3)自助餐式问题(cafeteriaquestion):是多 选题式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答案一般由数个 完整的句子构成,表示对某一现象的态度。 例:妇女们对绝经期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来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有不同的意见,您同意以下哪一种意见:A.雌激素替代疗法很 危险,应废弃该法 B.雌激素替代疗法有副作用,须慎用 C 我对雌激素替代疗法的看法不能肯定 D 雌激素替代疗法有好处,应提倡E.雌激素替代疗法是很好的方法,应推广并 作为更年期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方法 (4)编序式问题(rank-order question);要求研 究对象对所列的选择项目按某种程度排序,一般排序项目不应超过10个。 例:人们对生活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以下列举 一些人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请你按自己的观点将 下列项目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排序: ( )成功和成就( )家庭关系 ( )友谊和社会关系 ( )健康 ( )钱 ( )宗教 (5)等级式问题(rating question):要求研 究对象在一个有序排列的等级上进行选择,一般分为7、9、11个奇数项的等级,以便 有中位点。 例:以下从0~10表示护士对照顾艾滋病 患者意愿度。0为不愿意,10为非常愿意, 请问您处于哪一点上? 不愿意01 2 3 4 5 6 7 8 9 10 非常愿意 (6)检核表式问题(checklist):是由几组形容词、名 词、或陈述句组成的就某一主题的一览表,被评者将表中所列内容与自身的行为逐一对照,将适合其 行为特征的项目挑选出来。检核表一般较经济有效 也易于回答,但以会谈的形式往往不易阅读,所用 一般用于问卷法。 例:Lubin的抑郁形容词检核表:指导语:下面是一些描述不同心情和感受的形容词。 有些词意思可能接近,希望您能 圈出所用符合您今天感受的词(摘选部分): 1不快 2主动 3沉闷 4萎靡 5沮丧6沉着 冷静 7痛苦 8阴郁 9孤独 10自由自在 11失 落 12破碎 (7)日历式问题(calender):日历式问题 适合于研究对象回顾历年来的一些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时间。 量表(scale ) 量表是由一组封闭式问题组成的以评分的方 式衡量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收集资料的工具, 广泛应用于会谈法和问卷法中。包括以下一些形式: (1)评定量表 (2)Likert 量表 (3)语义差异量表 (4)视觉类似量表 (1)评定量表(rating scale):测量人们的 行为、态度等,答案由一组有序排列的类别构成。 例:责任护士来来病室的情况是:①很少 ②有时 ③叫她们时 ④经常来看看 (2)Likert (Likert rating scale) 是由一组句子组成,测量人们对某一主题的看法,并呈现按程度轻重排列的评定标准,是最常用 的评定量表,以心理学家Rensis likert的姓命 名。Likert量表一般由10-20个项目组成。答 案一般为5个类别,表示赞同的程度或行为出现的频率,也有7分制的答案和4分制的答案。 例:艾滋病病人是值得人们同情的:非常不同 意 不同意 不肯定 同意 非常同意 (3)语义差异量表(semanticdifference scale): 用于评定人们对某一概念(如目前的护理 形式、病人的情感等)的态度。一般由两个 反义形容词、5-7个等级组成,要求被评 者指出他目前所处的位臵。例:您认为执业护士: 重要 1 2 3 4 5 6 7 不重要 没能力 1 2 3 4 5 6 7 有能力 (4)视觉类似物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 VAS): 用于测量人们对某种经历的感受,如疼 痛、呼吸困难、乏力等。传统的应用一 条100mm长的直线表示程度的差异, 目前又设计脸谱、阶梯等形象图象表示的形式。应用时请被评者指出自己目前 所处的位臵。 极度疼痛 250px 无痛 4 (1)将研究内容分为几个模块(modules) (2)决定收集资料的形式:使用会谈法还是问卷法,以便开始设计具体问题。 (3)决定各模块的排列顺序:一般以能激励对方回答的 问题排列在先,普遍性的问题在先,特殊性的问题在 后。注意排列在先的问题不能影响后面问题的回答。(4)研究工具应以指导语开头,以告知对方研究的目的、 希望对方如何配合、对方的权和等。该部分在会谈法 中往往与知情同意书(inform consent)放在一起,在问卷中作为问卷的首页(cover page)一同邮寄或 发放给研究对象。由于该部分是研究重要的开头,应 仔细斟酌、设计其内容。 (5)设计研究工具的内容,编制问卷设计结构式自陈法收集资料的工具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研究内容分为几个模块 (2)决定收集资料的形式 (3)决定各模块的排列顺序 (4)研究工具应以指导语开头(5)设计研究工具的内容 会谈法(interview)指研究人员与 被研究者面对面地进行有目的的会谈。 会谈法是一种口头形式的自陈法,一般 可收集到较深入的资料。会谈法的分类: (1)结构式会谈 (2)非结构式会谈 (3)半结构式会谈 会谈问题的设计 从广泛的、普遍的问题过渡到具体的、 敏感的问题 按内容分组 语言恰当会谈者的培训 语言表达应不带有任何倾向性 对敏感问题应事先承诺 注意身体语言的恰当应用 会谈的准备 预约,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场所 研究人员衣着、会谈环境、会谈地点对会谈目的、程序作适当解释 会谈的技巧 熟悉会谈内容 友好、平和语气 善于运用倾听技巧和交流技巧 会谈的记录 分为现场记录、随后记录、现场录音的方式 问卷法(questionnaire)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自陈法,可获取个人背景、信念、态 度意见、知识水平、倾向,或对事件的 看法、认识等方法的资料。 (一)分类 邮寄问卷 小组问卷 电话访谈法问卷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1)按照推理法进行编制,即根据研究目 的和理论依据推论出能测评出这些内容 的项目,该步骤一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回顾以往经验、参与专家意见、参考相关调查表等方式完成。 (2)将想要获取的信息或资料用问题的形式 表达出来。 (3)通过专家评估,根据项目的准确性、适 合性、相关性,将问题分类:①②③④ (4)对问题进行处理(5)对问题进行整理归纳 (6)估计问卷长度 (7)设计答案形式 (8)润饰文字 (9)将问题的部分问题设计成反向提问的 形式,并对该问题作标记 (10)对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测定(11)运用现存问卷时,应首先对问卷进 行评估 问卷的用词要求 (1)清晰 (2)用词要适合被问者的文化程度 (3)尽量减少偏差 (4)处理敏感问题和个人资料的方法答案的设计和评分 根据问题的性质,答案一般可分采用两 分制、四分制、五分制、七分制等形式 分类并计分。 (三)问卷内容的排列顺序 一般性的问题, 如性别、年龄等实质性的问题, 如心理状况、健 康功能状况等 •同一主题的问题 放在一起 •敏感性问题、开 放性问题放在卷 末 问卷前应有简短的指导语,目的是说明 调查目的、填写的方法、填写问卷大致 需要的时间、对保密的承诺等。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护理研究引进 国外的量表。在对国外量表翻译和应用 过程中,应注意文化差异的问题。 (六)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的步骤 病人愿意参与吗? 解释研究目的确定目标样本 不将这些病人选为研究对象 分析病人拒绝的原因 例入样本名单 编号 否 是 家人或朋 友是否可 以帮助? 病人需协 助才能完 成调查吗? 开始调查记录未入 选的原因 完成调查 工作人员 是否可以 帮助? 让病人独立 完成问卷 让病人与 家属一同 完成问卷 协助病人 完成问卷 不将这些病人 选为研究对象 是是 是 否 否 否 请病人补充回答 分析资料 检查数据质量 输入资料 是否所有的问题都已回答? 检查问卷 是 否 资料收集过程流程图  1.会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①应答率高,大多数人对该方法 均有反应;②适合于不会填写问卷的对象, 例如文化程度较差或受客观条件限制,无 法填写问卷者;③能及时解决因问题本身 所致的模糊、混淆等现象;④资料较深入、完整;⑤研究者可控制提问的顺序;⑥能 提供额外的资料。   缺点:①费时;②花费大;③霍桑效应: 被研究者可能因为知道参与研究而有意 改变自己的行为,造成结果的偏差;④人际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妨碍资料的收集 以及所收集的资料的质量:如研究对象 的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等,以 及研究人员与被访者的关系等。 2 优点:①省钱,②省时;③为保密性提供可能;④没有因访问者不同而造成的偏 差。  缺点:①回收率低,一般问卷的回收 率应大于60%,否则该研究的有效性受 到较大影响;②答卷者可能经过思考、 斟酌将理想中的情形写下,而未收集到真实的资料。 一、概述 观察法(observation)是研究者通 过对事物或现象仔细观看和认真考查, 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可观察的现象包括:个人特征和情形、活动形态、语言性沟通行为、非语言性 沟通行为、护理技术熟练程度、环境特 征等等。 观察法适合于不容易测量的情形。 按观察情形分类 (1)自然观察法(naturalobservation) (2)标准情形观察法(standard observation) 按观察结构分类 (1)结构式观察法(structuredobservation) (2)非结构式观察法(unstructured observation)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互动关系 (1)局外观察者 (2)参与性观察者(3)观察性参与者 (4)完全参与者 (1)观察的方法: (2)记录的方法: (3)非结构式观察法的优缺点 1)优点: 2)缺点:  在结构式观察法中,观察者事先确定观察样本和观察项目,并设计记录观察结 果的表格。 结构式观察法分类系统的设计 第一步:设计所观察的行为或现象的分类系统 第二步:设计分类系统 观察样本的选择可按时间进行选样(time sampling) 可按事件进行选样(event sampling) 观察法的辅助工具 如:听诊器、B超、X线等 也可用录像记录观察信息,但须事先获得观察对象的同意 (1)明确观察目标和内容 (2)对观察内容作操作性说明 (3)观察人员的培训 (4)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互动关系 (5)对分类系统及观察的记录表格进行预试验 观察员的训练 培训观察员的目的: 优点 (1)能提供深入的资料。 (2)适合于对行为、活动的研究,但不适 于不能直接访问或不便访谈的对象如婴 儿、昏迷者、精神病人。缺点 (1)伦理问题 (2)霍桑效应 (3)资料的主观性带来的偏差 (4)需要较长的时间 一、生物医学测量法 生物医学测量法(biophysiologymeasurement)的目的: (1)测量与护理有关的基本生理过程: (2)选择护理干预方法: (3)评价护理干预效果: (4)改进标本采集方法: (5)测量病人的生理功能:1.机体指标的测量(Vivo measurement): 通过体检、生理指标的测量直接从生物体测 得结果,例如:脉搏、血压的测量、心电图测 量、指尖血氧饱和度测定等。2.实验室指标的测量(Vitro measurement): 不是从生物体体内直接测量结果,而是 抽取标本后通过进行实验室检验测得结 果,包括化学测量法、微生物测量法、组织细胞学测量法。  很多护理研究都要利用生物医学测量法收集 部分资料,如通过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消毒方 法的效果,通过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的 测定和病人睡眠质量的自我评定评价CCU病人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 生物医学测量法所获得的结果客观、精确, 可信度高,但受仪器功能和精确度的影响  需考虑一些相关影响因素:如研究经费、技 术水平、是有创性还是无创性,是否掌握仪器的安全性能等 二、档案记录收集法 三、Q-分类法  Q分类法是用于研究个体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 方法。  Q分类法的实质是按照对称分布(如正态分布) 的要求,对标有不同的陈述卡片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统计分析。例如,为了研究教师和学生之间 关系的融洽性,可以先让某学生就“我对教师的 看法”和“教师对我的看法”两个主题,对一套 标有各种师生关系的陈述卡片(通常是60一150 个)进行分类(每类所分的卡片数目是事先按对称分布安排的)。待分类完毕,赋予各类卡片一 定的数值(评定值),而后求出这两组评定值的 相关系数,这一相关系数即为教师与学生关系融 洽程度的定量描述。  Q分类法的步骤1、拟订50句至100句有价值判断的语句, 由有利态度到不利态度顺序排列。 2、制定一个奇数的同意量表,可以是5分 制或7分制。 3、每个分数位臵上的语句数目分配应该是正态分布的(可查正态分布表)。  所谓投射法就是让被试者通过一定的媒介, 建立起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 中,显露出其个性特征的一种个性测试方 法。测试中的媒介,可以是一些没有规则的线条;也可以是一些有意义的图片;也 可以是一些只有头没尾的句子;也可是一 个故事的开头,让被试来编故事的结尾。 因为这一画面是模糊的,所以一个人的说 明只能是来自于他的想象。通过不同的回答和反应,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个性。  投射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主试者的意图目 的藏而不露,这样创造了一个比较客观 的外界条件,使测试的结果比较真实。 它真实性强,比较客观,心理活动了解得比较深入,  它的缺点是分析比较困难,需要有经过 专门培训的主试。  Delphi 法是国外流行的和种专家预测各决策 方法,由美国的著名咨询机构兰德公司于50年代初发明,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 和“控制论公断”。它把需要回答的问题编成 意见征询表寄给专家,要求书面回答寄回,组 织者将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主要是计算专家意见的导向性和离散性),然后将综合结果 反馈给专家并允许专家根据总体意见对自己的 意见进行修改。必要时,这样的反馈和征询可 进行多次。  优点是匿名性,可有效地避免专家会议可能出现的附和、权威等倾向,因而具有更高的科学 性。  Delphi法的最大特点是能使预测尽可能的客 观公正。Delphi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 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 程。  德尔菲法与常见的召集专家开会、通过集体 讨论得出一致预测意见的专家会议法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  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1)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 确性高。(2) 能把各位专家间意见的分歧点 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  同时德尔菲法又能避免专家会议法的缺 点:(1)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 见;(2) 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 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3) 出于自尊 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

1、可靠性原则信息采集可靠性原则是指采集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对象或环境所产生的,必须保证信息来源是可靠的,必须保证采集的信息能反映真实的状况,可靠性原则是信息采集的基础。2、完整性原则信息采集完整性是指采集的信息在内容上必须完整无缺,信息采集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要求,采集反映事物全貌的信息,完整性原则是信息利用的基础。3、实时性原则信息采集的实时性是指能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信息自发生到被采集的时间间隔,间隔越短就越及时,最快的是信息采集与信息发生同步;二是指在企业或组织执行某一任务急需某一信息时能够很快采集到该信息,谓之及时;三是指采集某一任务所需的全部信息所花去的时间,花的时间越少谓之越快。实时性原则保证信息采集的时效。4、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是指采集到的信息与应用目标和工作需求的关联程度比较高,采集到信息的表达是无误的,是属于采集目的范畴之内的,相对于企业或组织自身来说具有适用性,是有价值的。关联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就越准确。准确性原则保证信息采集的价值。5、易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是指采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表示形式,便于使用。6、计划性原则采集的信息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照顾未来的发展;既要广辟信息来源,又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单位的任务、经费等情况制定比较周密详细的采集计划和规章制度。7、预见性原则信息采集人员要掌握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采集的信息既要着眼于现实需求,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善于抓苗头、抓动向。随时了解未来,采集那些对将来发展有指导作用的预测性信息。扩展资料收集方式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获得真实可靠信息的重要手段。社会调查是指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中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活动。利用社会调查收集到的信息是第一手资料,因而比较接近社会,接近生活,容易做到真实、可靠。2、建立情报网管理活动要求信息准确,全面,及时。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靠单一渠道收集信息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行政管理和政府决策更是如此。因此必须靠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即建立信息收集的情报网。严格来讲,情报网络是指负责信息收集、筛选、加工、传递和反馈的整个工作体系,而不仅仅指收集本身。3、战略性情报的开发战略性情报是专为高层决策者开发,仅供高层决策者使用的比一般行政信息更具战略性的信息。4、从文献中获取信息文献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知识的集合体,在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的文献中找到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是情报检索所研究的内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采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收集

(一)知识上的有用性首先,我们所收集的文献要包括对自己研究课题有用的知识不具备有用知识的文献,也就失去了其收集的意义这是收集文献的第一位的,最基本的要求(二)内容上的丰富性一方面注意尽可能收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另一方面要注意不但收集与自己研究课题,领域直接有关的资料,而且还应该注意跨学科,跨领域地收集有关资料总之,从内容上看,收集文献的种类越丰富越好(三)形式上的多样性形式上要有多样性指的是,要千方百计地收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形式的文献例如,印刷型文献,声像资料等等(四)时序上的连续性时序上要有连续性,即围绕研究课题收集的文献,在时序上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积累性,尽可能不要中断否则有时可能会因资料不全,无法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整体发展变化状况(五)时间上的及时性时间上要有及时性指的是,对于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新资料,新信息,要用尽快的速度及时了解,及时收集,及时研究,及时利用,以提高研究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

收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如下:(一)要及时收集。见到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马上记录下来,不要拖。如果当时确因某种情况不能马上记录,过后也要抓紧补记。(二)要持之以恒。收集积累资料是一个点点滴滴、长期积累的过程。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坚持的时间越长,资料积累得越丰富,对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和写作的水平影响就越大。(三)要全面系统。收集资料不能搞实用主义,即用什么收集什么,甚至现用现收集。要系统全面,从长计议。对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的资料都要收集。收集的资料越全面越系统,应用范围就越广,使用价值就越大,个人受益就越丰厚。(四)要准确无误。收集资料时要认真仔细,书写清晰,内容语句不能有差错。要把资料的出处记清楚,以便对照原件时有案可查。(五)要宁缺毋滥。现在堆积在网上的素材可谓是汗牛充栋,不少材料人在搜集素材时,也是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导致素材参差不齐,可利用价值和参考性不高。收集资料技巧(一)阅读筛选。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之后,对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重新阅读和精心筛选。把那些确有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资料留存下来。把过时的、没有保存价值的淘汰掉。(二)制作卡片。一是给每个资料加上题目,标明此资料的主题;二是注明资料的来源;二是对已有的卡片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三)科学分类。对资料的分类最好是按照自己查找资料的习惯,或按照个人工作、学习、写作的需要,自行设计逻辑序列,只要用时便于查找即可。

搜索论文资料时要注意什么

学术堂分享硕士毕业论文的三种资料收集方式:1、卡片收集。卡片的特点在于易于分类、易于保存以及易于查找,平时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收集,分门别类,在写论文期间就可以进行组合,对于资料的收集非常便利。在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个问题写在一张卡片上,空间不允许时也可以分别写在几张卡片上。资料的收集方式因人而异,如果自己认为比较符合自己的习惯,就可以选择卡片收集。2、做笔记。做笔记是一个边阅读边思考的过程,这是任何一个硕士论文作者都要经历的过程,读书报刊时或搞调查研究时,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体会、理论观点等。特别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在做笔记时,最好空出部分页面,以便随时写下对有关摘录内容的理解、评价和体会。  在硕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经常需要走访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来获取企业数据。因此,学会如何高质量地做笔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做笔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1)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要准备好谈话计划,包括关键问题的措辞以及对谈话对象所做回答的分类方法。(2)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要分析被访者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要考虑如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3)访谈所提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 3、剪贴报刊。在日常的工作或者学习中,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把应剪的资料分类贴在笔记本或卡片上,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抄写的时间。无论是用卡片收集资料,还是摘录资料,还是剪贴资料,都必须注明出处。如果是着作,则要注明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如果是报纸,则要注明作者、篇名、版次、报纸名称、发行年月日;如果是杂志,则要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称、卷(期)号、页码等,以便附录在硕士论文的后面。

搜集文献时需要注意的原则

在写论文时如果引用参考文献,那就需要在论文的底部表明参考文献出自哪里,还有在文中标注使用参考文献的段落。

资料决定了人的认知程度和水平,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取可靠的资料,都能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有极大的提升,那么收集资料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呢?收集资料,狭义讲是使用各类工具或途径获取某类资料,这类工具或途径较为常见的是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谷歌、360搜索、搜狗,或者是各类专业性的网站,比如政府网站、学术性网站、新闻媒介网站、专业资讯类网站、各类论坛,而近年来兴起的豆瓣、知乎、今日头条或是抖音、快手,其实都可以归为获取资料的手段和途径。而广义的讲收集资料,则是一个由点到面,系统性的工作,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或是资料库,这是需要付出相当长久的功夫,方法也更复杂,然而后期使用却会便利许多。资料的分类有很多中,一手资料最为可贵,但也很难获得,二手或是三手、四手的资料,往往需要鉴别真伪,避免使用带来负面影响。信息社会中,资料的表现形式,也不只是纸质的文字资料,包括了数字化的资料,涵盖的类型也不只是图表、图片、音频、视频。收集资料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不难,只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而且互联网时代,知识的共享,方便我们获取各类所需的搜集渠道,网友都有分享,虽然入门很难,但日积月累,也能够有所收获,只是最重要的东西,还是以下几点:1、确定需要搜集的资料的主题、关键点、概念,确定好边界信息泛滥和选择恐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反映到资料的搜索过程中,南辕北辙、徒劳无功是常事,没有事先厘清楚搜索的主要目标,而是在漫天的资料海洋中,翻腾半天,资料找到的很多,但最终却是一团乱麻,待到使用时,除了资料的堆砌,毫无用武之地,白白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搜索之前,就要严格的划定资料的搜索边界,一旦超过了范围,偏离了搜索意图就要停止,避免出现无知而忙的境地。一个小方法是从资料的用途出发,比如“七夕”方面的资料,基本的故事大部分人都是了解的,所以到底要了解哪方面的东西,历史人文角度的,还是情感美文方面的,或者是广告软文,不同的使用者,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2、注重资料的质量,选择可靠的信息来源,确保资料的客观性选择权威性的资料发布源,不要随意截取片面的信息,选择立场客观、没有过度倾向性的资料来源,同时要通过不同的信息来源验证资料的真实性,避免搜集到假资料。我们阅读广告软文时,很容易被某个观点立即说服,事实上,那个观点并不正确,但是为了营销产品,文章为我们展现的多半是正面性的东西,而负面的东西反而被刻意忽略或省略。3、资料的整理与维护任何资料的收集,最终作用不是为了存储,毕竟互联网时代,电脑能够替代人脑获得很多知识。一次费心劳力的资料收集,最终在使用一次之后,就散迭殆尽,等到下次使用时,又要重新走一遍流程,这就凸显了资料整理的重要性。网络上有许多工具可以帮助,比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个人也可以在电脑中建立文档结构树,分门别类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资料库或者数据库。后期维护资料库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的增添、更新和清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掌握资料,许多知识,在某一段深入了解之后,可能就入脑入心,不再需要靠资料来理解了,就可以删除掉;而许多并不怎么用的资料,也不必有明珠蒙尘、美人迟暮的遗憾,果断的删除。总之,资料收集的最终目的是方便我们的工作生活,入门很难,真的坚持做到了,也会觉得方便异常。

要在文章标注清楚引用了那篇文献哪个段落,不要大段落引用,否则容易被判断为抄袭

收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如下:(一)要及时收集。见到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马上记录下来,不要拖。如果当时确因某种情况不能马上记录,过后也要抓紧补记。(二)要持之以恒。收集积累资料是一个点点滴滴、长期积累的过程。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坚持的时间越长,资料积累得越丰富,对提高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和写作的水平影响就越大。(三)要全面系统。收集资料不能搞实用主义,即用什么收集什么,甚至现用现收集。要系统全面,从长计议。对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的资料都要收集。收集的资料越全面越系统,应用范围就越广,使用价值就越大,个人受益就越丰厚。(四)要准确无误。收集资料时要认真仔细,书写清晰,内容语句不能有差错。要把资料的出处记清楚,以便对照原件时有案可查。(五)要宁缺毋滥。现在堆积在网上的素材可谓是汗牛充栋,不少材料人在搜集素材时,也是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导致素材参差不齐,可利用价值和参考性不高。收集资料技巧(一)阅读筛选。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之后,对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重新阅读和精心筛选。把那些确有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资料留存下来。把过时的、没有保存价值的淘汰掉。(二)制作卡片。一是给每个资料加上题目,标明此资料的主题;二是注明资料的来源;二是对已有的卡片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三)科学分类。对资料的分类最好是按照自己查找资料的习惯,或按照个人工作、学习、写作的需要,自行设计逻辑序列,只要用时便于查找即可。

  • 索引序列
  • 搜索文献需要注意什么
  • 文献检索需要注意什么
  • 搜集文献资料时需要注意什么
  • 搜索论文资料时要注意什么
  • 搜集文献时需要注意的原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