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内审和外审区别大吗

内审和外审区别大吗

发布时间:

内审和外审区别大吗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共同点。(一)二者的共同点。审计方法基本相同。因为,不管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现场查证中,基本上都要使用审阅、核对、复核、重新计算和统计抽样等常规的审计方法来发现问题;审计程序大同小异。常用的顺查法和逆查法以及进驻被审计单位前的通知、进驻时的见面会和结束现场后的座谈会,这些基本程序也都差不多;3、审计依据基本接近。内、外审计常用的法规依据一般都有:《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现金管理条例》、《会计准则》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等(以下简称“常用法规”);行为依据也要有:审计通知或业务约定书等,名称虽然不同,但作用和意思都差不多;(二)二者的联系。二者的联系主要是:内部审计的结论,往往是外部审计在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时不可缺失的部分;而外部审计中发现问题和调帐意见以及《管理建议书》(或者是处罚决定)又成为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和加强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1、审计范围不同。其中:社会审计的范围主要是对委托单位内部控制情况的必要调查(也称为“风险评估和符合性测试”)和年度会计报告相关资料的审核(可称为“实质性测试”);政府审计的范围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整个的财务收支或者基建项目;而内部审计的范围还包括内部控制的详细调查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等。审计人员不同。进行社会审计的人员主要是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项目小组或团队(指大型审计);政府审计人员是由厅、局领导派出的部门负责人和审计师及外聘的专家(特殊项目除外,如经济责任审计等);而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均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和在职职(员)工,只有涉及到复杂项目或者是特殊需要才会聘请一些外部的专业人才(如:注册会计师、税务师或造价师等);但若涉及到生产经营情况调查和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则还要有“三师”人员参与,即:会计师、经济师和工程师等。审计目的不同。社会审计的目的主要是验证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或财务收支,并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发表公允性意见,为报表使用者(如:金融机构,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包括:工商局、金融办、银监会、证监会、科技厅、财政厅和工信局及行业协会等)提供决策依据;政府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对照国家政策,运用审计方法,查出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的违法乱纪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其他处理措施[2]),保护国家财产不受侵占,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严肃性;。而内部审计的目的则主要是,通过审计和分析评价,如何来加强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核算水平和经济效益。4、报告格式不同。社会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简式的,分为:正文、三张主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等;政府审计的报告一般都是详式的,分为:审计依据、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审计评价意见等。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和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有关移送处理的决定。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3];而内部审计报告应当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4]。5、使用人员不同。社会审计的报告一般是在接受委托的前提下,完成审计程序后,提供给委托人使用;政府审计的报告一般是连带处理决定一并送达被审计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而内部审计的报告只用上报给单位的主管领导或者董事会就行了。6、审计权限不同。社会审计所有的审计业务都必须是在接受被审计单位、上级主管委托或者签订了业务约定书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带有强制性;政府审计的大都是根据上级批准的年度审计计划、全国统一安排的审计项目和临时下达的审计指令进行的,带有强制性。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则是按照董事会批准的年度审计计划和董事长、总经理临时指派的审计任务进行的,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其程度和分量则是不能与政府审计相提并论的。7、管理体制不同。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社会中介机构,只接受行业协会的管理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自从1998年与挂靠单位(各厅、局)脱钩后,已经没有什么行政领导和主管部门了;国家审计机关则要接受国务院、各省、市和县政府行政领导及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即“双重领导”)。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机构只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一个常设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接受董事长或总经理领导。8、审计依据略有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除了要依据上述“常用法规”外,还要遵循国务院和财政部制定的相关法规(如:《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以及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如:《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规范》等) ;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除了要依据上述“常用法规”外,主要依据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还有各项专用法规(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而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的主要依据是上述“常用法规”和内部管理的一些具体规定以及《内部审计准则》。9、核算管理稍有差异。会计师事务所除了要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外,还要执行财政部专门下发的行业管理和核算制度(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等),而且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家审计机关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单位,肯定执行的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如:差旅费、会议费等都有专门的规定),具体的会计核算一般是由各级财政核算中心负责的;而内部审计机构则是所属单位统一管理和核算的一个部门。【更多审计问题进会计网问答>>】

1,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不强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领导人之间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本质上是单向独立的。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应称法,即:由部门、单位内部设置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在中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着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着企业的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作为企业指挥者管理机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管理手段妥善与否、有无弊漏和是否经济有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和特点是,由于在本单位领导下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其独立性表现稍弱;但具有及时性、连续性、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3,由于审计目标不同,故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也不同。  即便是两者最大的相同点财报,注会与内审的关注的重点不同。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合有效性、经济性、合规性。  4,业务范围不同。  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是财报审计,以财报审计拓展到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财务咨询等活动。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财务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内部审计的书主要讲的不是财务审计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避免与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重复和有的内部审计专家的错误观念导至,但是索耶在期著作中明确告诫“在热衷于这些审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时,绝不能走得太远,决不能乎视基本的财务审计和经济业务审计”。  5,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的标准是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动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1、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 ;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活动,对国家权力部门或社会公众 负责。2、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外部审 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3、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外部审计大多 则是受委托施行的。4、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 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外部审计则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5、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外部审计的方法则侧重报表审计程序。6、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 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相关利益方。7、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 能向外界公开;国家审计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 则要向外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8、在审计对象上 ,国家审计以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及大型骨干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金运作情况为主;社会审 计对象则包括一切盈利及非盈利单位;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 动。9、在审计权限上,国家审计代表国家利益,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既有审查权,也有处理权;社会审计只能对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鉴证;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 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10、在审计监督的性质上,国家审计属于行政监督,具有强 制性;社会审计属于社会监督,国家法律只能规定哪些企业必须由社会审计组织查账验证,而被审计企业 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则是双向自愿选择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11、在依据的审计准则上,国家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依据的审 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 审计准则。扩展资料: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两者均是审 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门。内部审计具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对外部审计 能起辅助和补充作用;而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又能起到支持和指导作用。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 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在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公证作用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部审计 (三大类审计之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部审计

1、独立性不同:根据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11年发布的IPPF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第1100、1110章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3、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4、业务范围不同: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审计、尽职调查等业务。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5、审计标准不同:内部审计的标准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如IPPF;外部审计的标准是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外审和内审区别

区别:一、外审:1、外审即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2、要成为外审员首先要参加ISO9000外审员培训班,然后经考试合格后(70分及格)可以拿到培训合格证。要注册审核员资格还要申报,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关工作要求。外部审计要求审计单位或审计人员与被审计的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做到公正合理。3、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4、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二、内审:1、内审(Internal Audit)是内部审计的简称。2、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3、内部审计准则的框架、内容及其所体现的理念的发展,即从独立性到客观性、将视野扩展到组织外部、增加组织价值以及重视风险管理4、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审计业务,是一种范围性概念,不同于“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业务”的主体性概念。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旧定义体现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1990修订本)中:“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通过新旧定义的比较,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新的定义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更强调了客观性。四、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这是由于:(1)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虽然不参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但主要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遵循了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进行监督,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就须了解其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2)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许多一致之处。例如,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两者在方法上都要评价内控制度,检查凭证、账册,核对帐表一致性等。这就为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创造了条件。(3)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外部审计人员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以后,利用其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以后,利用其内部或部分工作成果,可以减少现场测试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扩展资料:1、在传统观念中,“独立”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被认为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一个重要要求。然而,从本质上说,客观是一个更为根本和广泛的概念。在新定义的草拟过程中,指导任务小组最初并未使用“独立”这一概念,也没打算界定它。2、而“独立”的要求,则对内部审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约束,它限制了由谁来提供服务以及可以提供哪些服务。而且,把“独立”凌驾于其他概念之上,会使内部审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相对于外部服务提供者处于竞争的劣势,因为后者往往处于“更独立”的位置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审

内审是指企业自己依照管理程序进行的内部自查和审核,外审是邀请有资质的或政府授权委托的中介机构来审查或审核。

(1)目的不同内审从改善内部管理出发,通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推动质量改进;外审是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评价,为顾客承认或第三方认可/注册提供依据。(2)审核组的组成不同内审以审核组名义组成,由最高管理者或质量主管负责聘任有资格的人员和有关人员实施;外审则由顾客或第三方委派审核组。(3)审核计划不同内审可编制集中式或滚动式计划,一年覆盖全部要素(过程)和所有部门;外审则编制短期内(通常三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申请人认可范围)审核所有要素(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现场评审计划。(4)不符合项分类不同内审的不符合项考虑到纠正措施的不同,往往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外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不再分类。(5)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处置不同内审对纠正措施可以提建议咨询,可以提方向性意见供参考,内审员对完成情况需跟踪和验证;外审对纠正措施不能提建议,对整改计划及其落实情况要经审核组长认可,并进行跟踪审核。扩展资料外审即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要成为外审员首先要参加ISO9000外审员培训班,然后经考试合格后(70分及格)可以拿到培训合格证。要注册审核员资格还要申报,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关工作要求。外部审计要求审计单位或审计人员与被审计的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做到公正合理。在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管理中外审通常指第三方审核。内审(Internal Audit)是内部审计的简称,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审    百度百科-内审

内审与外审的区别有哪些?内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内审是建立在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 1、定义不同:内审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外审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提供的签证活动。2、目标不同:内审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管理目的);外审则是为对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合法、公允、一贯提供合理的保证。3、工作范围不同:内审的工作范围函盖单位流程的所有方面;而外审则只集中在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4、方法不同:内审的方法是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但前提是方法必须是“系统化和规范化”。而外审的方法仅是一些报表审计的程序。

内审和外审区别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外部审计相比,共同点为掌握基本的财务审计技术,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相互借鉴。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两者均是审 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门。内部审计具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对外部审计能起辅助和补充作用;而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又能起到支持和指导作用。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在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公证作用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别。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1、独立性不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3、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4、业务范围不同。外部审计的业务范围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审计、尽职调查等业务。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5、审计标准不同。内部审计的标准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如IPPF;外部审计的标准是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扩展资料: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方式:1、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当外部审计认为内部审计采用了适当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能够提供内部控制健全的肯定的保证时,外部审计可以利用这一信息决定审计程序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大大减少重复工作。2、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但由于财务报表审计辐射面广,外部审计人员受成本和时间的限制,很难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通常会进行一些相关的特定工作以保证编制财务报表的相关系统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在风险评估中还会考虑影响财务报表的重大错误和违规事项。内部审计的这些工作可以为外部审计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所用,外部审计在实施审计程序以形成审计意见时,一定程度上会考虑和依靠内部审计对相关控制的评价意见和所作的特定检查工作。同时,在这方面内外部审计师也有机会进行联合检查,以服务于双方的目标。3、经营业绩审计:内部审计可以考虑把业绩评价作为日常系统审计工作的组成部分,或者被要求检查业绩评价系统,或检查业绩评价的结果。外部审计也可能被邀请对报告的业绩评估结果发表意见,如果能保证内部审计相关工作的标准,外部审计在一定范围内会依赖内部审计的活动,以减少所需的新工作量和避免审计活动的重复。4、揭示和防止舞弊审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有责任阻止和发现舞弊。内部审计比外部审计在这点上承担着更广的义务和责任,它可以执行系统审计,包括对阻止和发现舞弊的内部控制的存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以及像考虑财务经营系统审计的常规风险一样考虑舞弊风险;内部审计也可以参与任何特定的舞弊的调查。外部审计则更为关注舞弊可能引起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外部审计在评估财务报表背景下舞弊风险时应考虑内部审计关于舞弊的检查活动。以上四个领域,存在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合作的实践机会,但内、外部审计能否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还取决于双方开展协调有效的审计服务的积极态度、经常性的磋商机制、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等。因此,要保证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有效合作,还有赖于建立起多维度的战略性协作的方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审计 (三大类审计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共同点。(一)二者的共同点。审计方法基本相同。因为,不管是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现场查证中,基本上都要使用审阅、核对、复核、重新计算和统计抽样等常规的审计方法来发现问题;审计程序大同小异。常用的顺查法和逆查法以及进驻被审计单位前的通知、进驻时的见面会和结束现场后的座谈会,这些基本程序也都差不多;3、审计依据基本接近。内、外审计常用的法规依据一般都有:《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现金管理条例》、《会计准则》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等(以下简称“常用法规”);行为依据也要有:审计通知或业务约定书等,名称虽然不同,但作用和意思都差不多;(二)二者的联系。二者的联系主要是:内部审计的结论,往往是外部审计在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时不可缺失的部分;而外部审计中发现问题和调帐意见以及《管理建议书》(或者是处罚决定)又成为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和加强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1、审计范围不同。其中:社会审计的范围主要是对委托单位内部控制情况的必要调查(也称为“风险评估和符合性测试”)和年度会计报告相关资料的审核(可称为“实质性测试”);政府审计的范围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整个的财务收支或者基建项目;而内部审计的范围还包括内部控制的详细调查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等。审计人员不同。进行社会审计的人员主要是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项目小组或团队(指大型审计);政府审计人员是由厅、局领导派出的部门负责人和审计师及外聘的专家(特殊项目除外,如经济责任审计等);而内部审计人员一般均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和在职职(员)工,只有涉及到复杂项目或者是特殊需要才会聘请一些外部的专业人才(如:注册会计师、税务师或造价师等);但若涉及到生产经营情况调查和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则还要有“三师”人员参与,即:会计师、经济师和工程师等。审计目的不同。社会审计的目的主要是验证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或财务收支,并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发表公允性意见,为报表使用者(如:金融机构,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包括:工商局、金融办、银监会、证监会、科技厅、财政厅和工信局及行业协会等)提供决策依据;政府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对照国家政策,运用审计方法,查出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的违法乱纪行为,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责令限期缴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其他处理措施[2]),保护国家财产不受侵占,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严肃性;。而内部审计的目的则主要是,通过审计和分析评价,如何来加强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核算水平和经济效益。4、报告格式不同。社会审计的报告一般是简式的,分为:正文、三张主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等;政府审计的报告一般都是详式的,分为:审计依据、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审计评价意见等。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和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有关移送处理的决定。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3];而内部审计报告应当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4]。5、使用人员不同。社会审计的报告一般是在接受委托的前提下,完成审计程序后,提供给委托人使用;政府审计的报告一般是连带处理决定一并送达被审计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而内部审计的报告只用上报给单位的主管领导或者董事会就行了。6、审计权限不同。社会审计所有的审计业务都必须是在接受被审计单位、上级主管委托或者签订了业务约定书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带有强制性;政府审计的大都是根据上级批准的年度审计计划、全国统一安排的审计项目和临时下达的审计指令进行的,带有强制性。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则是按照董事会批准的年度审计计划和董事长、总经理临时指派的审计任务进行的,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其程度和分量则是不能与政府审计相提并论的。7、管理体制不同。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社会中介机构,只接受行业协会的管理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自从1998年与挂靠单位(各厅、局)脱钩后,已经没有什么行政领导和主管部门了;国家审计机关则要接受国务院、各省、市和县政府行政领导及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即“双重领导”)。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机构只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的一个常设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接受董事长或总经理领导。8、审计依据略有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除了要依据上述“常用法规”外,还要遵循国务院和财政部制定的相关法规(如:《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以及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如:《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道德规范》等) ;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除了要依据上述“常用法规”外,主要依据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还有各项专用法规(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而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的主要依据是上述“常用法规”和内部管理的一些具体规定以及《内部审计准则》。9、核算管理稍有差异。会计师事务所除了要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外,还要执行财政部专门下发的行业管理和核算制度(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暂行办法》、《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等),而且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家审计机关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单位,肯定执行的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如:差旅费、会议费等都有专门的规定),具体的会计核算一般是由各级财政核算中心负责的;而内部审计机构则是所属单位统一管理和核算的一个部门。【更多审计问题进会计网问答>>】

内审是指企业自己依照管理程序进行的内部自查和审核,外审是邀请有资质的或政府授权委托的中介机构来审查或审核。

(1)目的不同内审从改善内部管理出发,通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推动质量改进;外审是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评价,为顾客承认或第三方认可/注册提供依据。(2)审核组的组成不同内审以审核组名义组成,由最高管理者或质量主管负责聘任有资格的人员和有关人员实施;外审则由顾客或第三方委派审核组。(3)审核计划不同内审可编制集中式或滚动式计划,一年覆盖全部要素(过程)和所有部门;外审则编制短期内(通常三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申请人认可范围)审核所有要素(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现场评审计划。(4)不符合项分类不同内审的不符合项考虑到纠正措施的不同,往往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外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不再分类。(5)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处置不同内审对纠正措施可以提建议咨询,可以提方向性意见供参考,内审员对完成情况需跟踪和验证;外审对纠正措施不能提建议,对整改计划及其落实情况要经审核组长认可,并进行跟踪审核。扩展资料外审即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要成为外审员首先要参加ISO9000外审员培训班,然后经考试合格后(70分及格)可以拿到培训合格证。要注册审核员资格还要申报,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关工作要求。外部审计要求审计单位或审计人员与被审计的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做到公正合理。在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管理中外审通常指第三方审核。内审(Internal Audit)是内部审计的简称,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审    百度百科-内审

内审和外审的区别

内审与外审的区别有哪些?内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内审是建立在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 1、定义不同:内审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外审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提供的签证活动。2、目标不同:内审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管理目的);外审则是为对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合法、公允、一贯提供合理的保证。3、工作范围不同:内审的工作范围函盖单位流程的所有方面;而外审则只集中在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4、方法不同:内审的方法是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但前提是方法必须是“系统化和规范化”。而外审的方法仅是一些报表审计的程序。

内审和外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1)目的不同内审从改善内部管理出发,通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推动质量改进;外审是通过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评价,为顾客承认或第三方认可/注册提供依据。(2)审核组的组成不同内审以实验室的名义组成审核组,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或质量主管负责聘任有资格的人员和有关人员实施;外审则由顾客或第三方委派审核组(实验室认可的现场评审,由CNAL确认的有资格的人员实施)。(3)审核计划不同内审可编制集中式或滚动式计划,一年覆盖全部要素(过程)和所有部门;外审则编制短期内(通常三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申请人认可范围)审核所有要素(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现场评审计划。(4)不符合项分类不同内审的不符合项考虑到纠正措施的不同,往往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外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不再分类。(5)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处置不同内审对纠正措施可以提建议咨询,可以提方向性意见供参考,内审员对完成情况需跟踪和验证;外审对纠正措施,不能提建议,对整改计划及其落实情况要经审核组长认可,并进行跟踪审核。

外审和内审的区别

1、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 ;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活动,对国家权力部门或社会公众 负责。2、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外部审 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3、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外部审计大多 则是受委托施行的。4、在工作范围上,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 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外部审计则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5、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外部审计的方法则侧重报表审计程序。6、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 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相关利益方。7、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 能向外界公开;国家审计除涉及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要对外公示;社会审计报告 则要向外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证的作用。8、在审计对象上 ,国家审计以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及大型骨干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金运作情况为主;社会审 计对象则包括一切盈利及非盈利单位;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 动。9、在审计权限上,国家审计代表国家利益,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纪问题既有审查权,也有处理权;社会审计只能对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鉴证;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 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10、在审计监督的性质上,国家审计属于行政监督,具有强 制性;社会审计属于社会监督,国家法律只能规定哪些企业必须由社会审计组织查账验证,而被审计企业 与社会审计组织之间则是双向自愿选择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11、在依据的审计准则上,国家审计所依据的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社会审计依据的审 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 审计准则。扩展资料: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两者均是审 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门。内部审计具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对外部审计 能起辅助和补充作用;而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又能起到支持和指导作用。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 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在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公证作用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部审计 (三大类审计之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部审计

内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内审是建立在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 1、定义不同:内审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职能;外审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提供的签证活动。2、目标不同:内审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管理目的);外审则是为对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合法、公允、一贯提供合理的保证。3、工作范围不同:内审的工作范围函盖单位流程的所有方面;而外审则只集中在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4、方法不同:内审的方法是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但前提是方法必须是“系统化和规范化”。而外审的方法仅是一些报表审计的程序。

(1)目的不同内审从改善内部管理出发,通过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推动质量改进;外审是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评价,为顾客承认或第三方认可/注册提供依据。(2)审核组的组成不同内审以审核组名义组成,由最高管理者或质量主管负责聘任有资格的人员和有关人员实施;外审则由顾客或第三方委派审核组。(3)审核计划不同内审可编制集中式或滚动式计划,一年覆盖全部要素(过程)和所有部门;外审则编制短期内(通常三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申请人认可范围)审核所有要素(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现场评审计划。(4)不符合项分类不同内审的不符合项考虑到纠正措施的不同,往往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外审中出现的不符合项不再分类。(5)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处置不同内审对纠正措施可以提建议咨询,可以提方向性意见供参考,内审员对完成情况需跟踪和验证;外审对纠正措施不能提建议,对整改计划及其落实情况要经审核组长认可,并进行跟踪审核。扩展资料外审即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要成为外审员首先要参加ISO9000外审员培训班,然后经考试合格后(70分及格)可以拿到培训合格证。要注册审核员资格还要申报,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关工作要求。外部审计要求审计单位或审计人员与被审计的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做到公正合理。在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管理中外审通常指第三方审核。内审(Internal Audit)是内部审计的简称,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审    百度百科-内审

区别:一、外审:1、外审即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2、要成为外审员首先要参加ISO9000外审员培训班,然后经考试合格后(70分及格)可以拿到培训合格证。要注册审核员资格还要申报,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关工作要求。外部审计要求审计单位或审计人员与被审计的单位不存在利益关系,做到公正合理。3、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4、外审员是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二、内审:1、内审(Internal Audit)是内部审计的简称。2、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3、内部审计准则的框架、内容及其所体现的理念的发展,即从独立性到客观性、将视野扩展到组织外部、增加组织价值以及重视风险管理4、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审计业务,是一种范围性概念,不同于“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业务”的主体性概念。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旧定义体现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1990修订本)中:“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通过新旧定义的比较,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新的定义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更强调了客观性。四、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这是由于:(1)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虽然不参与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但主要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遵循了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进行监督,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评,就须了解其内部审计的设置和工作情况。(2)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许多一致之处。例如,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两者在方法上都要评价内控制度,检查凭证、账册,核对帐表一致性等。这就为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创造了条件。(3)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外部审计人员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以后,利用其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以后,利用其内部或部分工作成果,可以减少现场测试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扩展资料:1、在传统观念中,“独立”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被认为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一个重要要求。然而,从本质上说,客观是一个更为根本和广泛的概念。在新定义的草拟过程中,指导任务小组最初并未使用“独立”这一概念,也没打算界定它。2、而“独立”的要求,则对内部审计人员造成了不必要的约束,它限制了由谁来提供服务以及可以提供哪些服务。而且,把“独立”凌驾于其他概念之上,会使内部审计部门在提供服务时相对于外部服务提供者处于竞争的劣势,因为后者往往处于“更独立”的位置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审

  • 索引序列
  • 内审和外审区别大吗
  • 外审和内审区别
  • 内审和外审区别
  • 内审和外审的区别
  • 外审和内审的区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