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1、基本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富国强民、振兴中华的理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高尚的精神境界及文明的行为举止。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和外语能力。2、专业要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信息收集的能力,能独立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3、专业拓展要求: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基础实践教学:除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以外,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基础实践教学,总学时252。2、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WEB技术、企业经营实务模拟、数据库应用等课程的专业实践教学, 128学时。另外,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生产和专业实习、实训,32学时。专业实践教学,共160学时。3、创新实践教学:结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共176学时。上述3项实践教学,共计588学时,占总课时(包括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设计实践)的8%。六、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毕业学分要求总学时2960学时(包含实践教学448学时),总学分185分。其中,必修课1808学时,113学分,公共选修课320学时,20学分,专业选修课384学时,24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448学时,28学分。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面向云南、面向东南亚,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有坚实的农业经济管理与现代农业商务的理论基础,掌握电子商务原理与技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法律等知识,适合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政府、金融系统、证券交易、学校、研究单位就业,能够从事现代农业商务管理、应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农业经济管理理论、农产品市场营销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因特网技术和经济信息管理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应具有研究、使用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应用于市场交易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读、说、写、译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2、专业要求:掌握贸易经济理论、农业企业管理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具备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电子银行管理和网络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能从事农业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3、专业拓展要求: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原理、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农产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等。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基础实践教学:除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以外,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基础实践教学,总学时168。2、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计算电子商务原理、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企业经营实务模拟等课程的专业实践教学,128学时。另外,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生产和专业实习、实训,32学时。上述两项专业实践教学,共160学时。3、创新实践教学:结合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共176学时。上述3项实践教学,共计504学时,占总课时(包括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设计实践)的41%。六、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毕业学分要求1、公共平台课模块—公共必修课10门课程,51学分,816学时;公共选修课22学分。2、学科共同课模块—共6门课程,22学分,352学时。3、专业基础课模块—共6门课程,21学分,336学时。4、专业课模块—共8门课程,18学分,288学时。5、专业选修课模块—共18门课程,5学分,880学时,其中要求选修22个学分。6、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28学分。总学分累计为:183学分。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当代农村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够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毕业后能在能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从事农村发展计划、规划与设计、农业推广、企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 业务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 德育方面(1)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2)科学的思辨能力。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情操高尚,遵纪守法,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公民道德意识;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进取、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外语方面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语,能顺利进行本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中外文资料的互译及专业对外交流活动; 计算机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社会经济统计知识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二)专业要求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当代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人类学及发展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3、国家关于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4.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区域/社区分析、规划、计划实施、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技能;5.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三)专业拓展要求 会计学、市场营销学、投资理财、农村家政等基本知识 相关交叉学科(农学、园艺、畜牧、植保等)知识; 国内外农村发展现状及趋势;4.云南农村发展状况及特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解决途径; 文化艺术类(音乐、美术、文学、影视等)知识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四、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发展经济学、发展人类学、发展社会学、社会经济统计、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村发展设计与规划、管理学原理、农业经济学、农业概论、。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论文、课程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生产劳动、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六、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七、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结构本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三大层次组成。三层次学分分别为:(1) 通识教育:由校公共必修课模块和校公共任意选修课模块构成,计73学分;(2) 专业教育:由学科公共课模块(20学分)、专业课基础课模块(5学分)、专业课模块(18学分)、专业选修课模块(22学分)计5学分;(3) 实践性教学环节:计26学分。累计总学分为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2%;专业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5%;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3%。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修满5学分。 奖励学分按校学分奖励办法实施。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面向云南、面向东南亚,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应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就业范围:各种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教育科研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二、业务培养要求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在听、读、说、写、译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熟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专业要求: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拓展要求:掌握本专业能力拓展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四、主干课程经济学原理、农业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农业技术经济学。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经济基本技能与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读、说、写、译等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平。2、专业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3、专业拓展要求: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 专业简介:云南农业大学会计学院成立于2010年12月23日上午,学校在农大四号楼(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楼隆重举行揭牌仪式。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胡今陪,农大校党委书记张海翔出席并为学院揭牌,常务副校长吴伯志主持揭牌仪式。省财政厅会计处处长赵学源,副处长黄联石,调研员施秀振,云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委员会专职党委副书记李义,农大副校长成文章、唐莹,党委委员、党办、校办主任李国春,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文俊,校长助理郑永春、李永忠出席揭牌仪式。各综合部门,学院负责人和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2000余人参加揭牌仪式。

云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云南农业大学代码是1067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云南农业大学(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YAU),简称“云农大”,坐落在春城—云南省昆明市,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2011计划”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云南农业学堂,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创办,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2004年,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并入云南农业大学。2014年,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并入云南农业大学。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3803亩,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历史沿革云南农业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云南农业学堂。1934年,省立东陆大学改制为省立云南大学,并进行院系调整,设立农业试验场为农学院设立打下基础。1958年,昆明工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分建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1961年9月,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与云南省交通学校合并组建云南省第二工业学校1960年7月,云南省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学校创建,校址在景洪县省热带作物研究所旁。1963年7月,第一期学员毕业后,云南省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学校停办。1980年1月,重新恢复办学,更名为云南省热带作物学校。1998年,云南省热带作物学校与云南省农垦管理学校合并,更名为云南省热带农业工程学校。2004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合并组建1971年,昆明农林学院在寻甸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云南农业大学由寻甸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原址办学。1983年,云南农业大学完成迁校工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云南农业大学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云南农业大学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院系设置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共设有82个本科专业,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74人、外聘教师36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6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2%;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3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2%;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10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4%,非本校毕业的教师占25%。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省级高层次人才84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云南省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5人,省级高层次人才83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质量工程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入选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级特色专业7个,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云南省级品牌专业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4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2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2个,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4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8个,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云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农学、园艺、茶学、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茶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云南省级特色专业:农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蜂学、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茶学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动植物检疫、园林、草业科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工程造价、农林经济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园艺、茶学、烟草、农业资源与环境、蜂学、动物医学、电子商务云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水土工程、畜牧学、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食品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植物营养学、园艺等科研平台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7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观测试验站、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智库、研究基地等42个部省级科研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25个,建有昆明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6个、校级科研平台38个;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3个。馆藏资源截至2020年9月,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85万册,当年新增15575册,生均纸质图书71册;拥有电子期刊74万册,学位论文44万册,音视频0小时。2019年图书流通量达到96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6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05万篇次。图书馆是CALL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CALLS全国农学中心成员馆,2014年获批为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昆明、普洱、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及67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云天化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协同国际育人”等项目;开展“3+3”校县联合行动,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定点帮扶姚安县、南华县,朱有勇院士团队帮扶澜沧县成效显著。2018年,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个典型项目”,朱有勇院士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二、《招生计划》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三、官网查询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云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一、论文构成  毕业论文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目录、正文(包括中外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三部分构成。论文装订顺序为外封面开题报告内封面目录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如有附录部分,装订在参考文献后面。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上:5cm,下:0cm,左:0cm,右:5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论文题目居中,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四、封面要求  上交的每份论文都要有封面一份(A4纸张电脑打印),内容为中外文论文题目、作者的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的姓名与职称、论文完成时间。  五、论文摘要  (一)字数:中、外文摘要一般各为300~500字。  (二)摘要内容:要求概括地表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结果和主要结论。  (三)字体:中外文均是五号,中文使用宋体。  六、正文要求  (一)字数:文科类专业5000字以上;理科类专业3000字以上。  (二)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中文题名用黑体小三打印,外文题名用小三打印。文章中的各段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打印,并且前后要一致。全文的文字格式要统一。独立成行的标题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  (三)序号:全文的序号编排要规范。论文的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层次。  中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一、二、三、……;第二层:(一)(二)(三)……;  第三层:……;第四层:(1)(2)(3)……;  第五层:1)2)3)……。  外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ABC……;第二层:(A)(B)(C)……;  第三层:……;第四层:(a)(b)(c)……;  第五层:a)b)c)……。  第一、二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第三、四、五层次标题可与文章其他内容同列一行。  每页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  (四)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中外文对照;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中外文对照。表格一览表采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图的'大小为:半栏图<60mm,100mm<通栏图<130mm。文中计量、计价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公式应独立成行居中斜体排版。  (五)注释:注释指作者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如:对某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引文(尤其是直接引用)出处的说明等。中外文均是小五号,中文使用宋体。注释既可以使用脚注,也可以使用尾注。在正文中需加注之处的右上角用注码([],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标出。注释的格式参考参考文献的格式。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阅的各种资料,应附在论文末尾加以说明。参考文献有多种意义: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表示对他人理论或成果的继承、借鉴或商榷等,反映作者对情报吸收、利用的程度。  论文主体撰写过程要求参考两篇以上外文文献,文科专业要求必须有10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他专业要求必须有6篇以上参考文献。要求罗列出所有引用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目录,目录按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一)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意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三)会议论文  [序号]作者篇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四)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五)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六)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七)标准  [序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  (八)报告  [序号]作者题(篇)名[R]报告年、月、日  (九)电子文档  [序号]作者题(篇)名[E]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八、附录的要求  毕业论文格式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设计、调查材料及其相应的数据、图表等应整理后用附件形式附在参考文献之后。

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为:标题,作者类,论文查重作者姓名,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毕业论文中的课表标题应写在桌面上并居中;论文所附的图画的图形问题应写在图表下面,以表格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严格按照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标题(或文章名称)、出版社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种标题(包括“参考”标题)以粗体显示;作者姓名,教师姓名,摘要,

论文写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论文写作来培养。由于论文本身是作者的一个发现,一种思想,一个观点,论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想法进行加工和提炼,归纳并升华为一种新的理论观点。第一部分:封皮(封皮直接用A4白纸打印即可,具体模板见封皮格式要求)。2/6第二部分:扉页(见“本科生毕业论文扉页”)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其他填写内容在横线上居中(指导教师不需填写职称),使用宋体三号字3/6第三部分:中、英(外)文内容摘要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在第二页书写,如在一页之内不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在次页。“内容摘要”四个字居中书写(宋体三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空一个中文字符。书写“内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中文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书写中文内容摘要之后,在下一行书写中文关键词。书写“关键词”三字时,左缩两格添加冒号;“关键词”三个字使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具体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在前后两个中文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书写中文关键词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等要求,与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对应,但是,字体为Time New Roman ,小四号,关键词的内容全部用小写。4/6第四部分:目录在书写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目录。“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即:(一)、(二)、(三)…。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时,一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为“固定行间距29px”。5/6第五部分:正文及参考文献在书写第三部分即“目录”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正文及参考文献。一、书写格式1.论文的结构论文题目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不需写“引言”字样)一、(正文)二、(正文)三、(正文)…………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参考文献2.字体字号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3.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4.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5.量和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二、标题1.标题的层次要清楚,大标题(论文题目)和第一级标题应居中书写,第二、三级标题左缩两格书写且单独占行,第四级标题后连续书写内容,不再另起一行;大标题(论文题目)与其下面的内容间空一行(宋体小四号),第一级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其他级别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不空行。2.正文中第一、二、三级标题末尾不书写任何标点符号3.标题的层次

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为:标题,作者类,论文查重作者姓名,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毕业论文中的课表标题应写在桌面上并居中;论文所附的图画的图形问题应写在图表下面,以表格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严格按照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标题(或文章名称)、出版社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种标题(包括“参考”标题)以粗体显示;作者姓名,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

云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一、论文构成毕业论文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目录、正文(包括中外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三部分构成。论文格式顺序为外封面 开题报告 内封面 目录 题名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如有附录部分,请附在参考文献后面。二、编辑设置1、页面设置:①“纸型” ──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②“文档网格” ──一律使用“无网格”。③“页边距” ──上:5cm,下:0 cm,左:0cm,右:5 cm。2、段落:①论文题目居中,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②“行距”一律为5倍。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三、封面要求每份论文都要有封面一份,内容为中外文论文题目、作者的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的姓名与职称、论文完成时间。四、论文摘要(一)字数:中、外文摘要一般各为300~500字。(二)摘要内容:要求概括地表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结果和主要结论。(三)字体:中外文均是五号,中文使用宋体。五、正文要求(一)字数:文科类专业5000字以上;理科类专业3000字以上。(二)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中文题名用黑体小三打印,外文题名用小三打印。文章中的各段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打印,并且前后要一致。全文的文字格式要统一。独立成行的标题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三)序号:全文的序号编排要规范。论文的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层次。中文各层次系统为:第一层:一、 二、 三、 ……; 第二层:(一)(二)(三)……;第三层: ……; 第四层:(1)(2)(3) ……;第五层:1) 2) 3)……。外文各层次系统为:第一层:A B C ……; 第二层:(A)(B)(C)……;第三层: ……; 第四层:(a)(b)(c) ……;第五层:a) b) c)……。第一、二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第三、四、五层次标题可与文章其他内容同列一行。每页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四)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中外文对照;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中外文对照。表格一览表采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图的大小为:半栏图<60mm,100mm<通栏图<130mm。文中计量、计价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公式应独立成行居中斜体排版。(五)注释:注释指作者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如:对某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引文(尤其是直接引用)出处的说明等。中外文均是小五号,中文使用宋体。注释既可以使用脚注,也可以使用尾注。在正文中需加注之处的右上角用注码 ([],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标出。注释的格式参考参考文献的格式。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指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阅的各种资料,应附在论文末尾加以说明。参考文献有多种意义: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表示对他人理论或成果的继承、借鉴或商榷等,反映作者对情报吸收、利用的程度。论文主体撰写过程要求参考两篇以上外文文献,文科专业要求必须有10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他专业要求必须有6篇以上参考文献。要求罗列出所有引用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目录,目录按引用顺序排列

论文写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重要的途径是通过论文写作来培养。由于论文本身是作者的一个发现,一种思想,一个观点,论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想法进行加工和提炼,归纳并升华为一种新的理论观点。第一部分:封皮(封皮直接用A4白纸打印即可,具体模板见封皮格式要求)。2/6第二部分:扉页(见“本科生毕业论文扉页”)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其他填写内容在横线上居中(指导教师不需填写职称),使用宋体三号字3/6第三部分:中、英(外)文内容摘要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在第二页书写,如在一页之内不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在次页。“内容摘要”四个字居中书写(宋体三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空一个中文字符。书写“内容摘要”四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中文内容摘要(宋体小四号)。书写中文内容摘要之后,在下一行书写中文关键词。书写“关键词”三字时,左缩两格添加冒号;“关键词”三个字使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具体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在前后两个中文关键词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书写中文关键词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ABSTRACT)和关键词(KEY WORDS)。书写英(外)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等要求,与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对应,但是,字体为Time New Roman ,小四号,关键词的内容全部用小写。4/6第四部分:目录在书写第二部分即“中、英(外)文内容摘要”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目录。“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即:(一)、(二)、(三)…。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时,一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行距为“固定行间距29px”。5/6第五部分:正文及参考文献在书写第三部分即“目录”完毕的下一页,开始书写正文及参考文献。一、书写格式1.论文的结构论文题目论文的引言部分(书写论文题目之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不需写“引言”字样)一、(正文)二、(正文)三、(正文)…………论文的结语部分(接上文另起段落,不需空行,不需写“结语”字样)参考文献2.字体字号大标题(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正文及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注释内容,宋体五号。3.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4.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5.量和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6.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二、标题1.标题的层次要清楚,大标题(论文题目)和第一级标题应居中书写,第二、三级标题左缩两格书写且单独占行,第四级标题后连续书写内容,不再另起一行;大标题(论文题目)与其下面的内容间空一行(宋体小四号),第一级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其他级别标题与其上下面的内容之间均不空行。2.正文中第一、二、三级标题末尾不书写任何标点符号3.标题的层次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一、论文构成  毕业论文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目录、正文(包括中外文题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三部分构成。论文装订顺序为外封面开题报告内封面目录题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如有附录部分,装订在参考文献后面。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上:5cm,下:0cm,左:0cm,右:5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论文题目居中,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四、封面要求  上交的每份论文都要有封面一份(A4纸张电脑打印),内容为中外文论文题目、作者的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的姓名与职称、论文完成时间。  五、论文摘要  (一)字数:中、外文摘要一般各为300~500字。  (二)摘要内容:要求概括地表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结果和主要结论。  (三)字体:中外文均是五号,中文使用宋体。  六、正文要求  (一)字数:文科类专业5000字以上;理科类专业3000字以上。  (二)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中文题名用黑体小三打印,外文题名用小三打印。文章中的各段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字打印,并且前后要一致。全文的文字格式要统一。独立成行的标题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  (三)序号:全文的序号编排要规范。论文的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层次。  中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一、二、三、……;第二层:(一)(二)(三)……;  第三层:……;第四层:(1)(2)(3)……;  第五层:1)2)3)……。  外文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ABC……;第二层:(A)(B)(C)……;  第三层:……;第四层:(a)(b)(c)……;  第五层:a)b)c)……。  第一、二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第三、四、五层次标题可与文章其他内容同列一行。  每页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  (四)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中外文对照;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中外文对照。表格一览表采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图的'大小为:半栏图<60mm,100mm<通栏图<130mm。文中计量、计价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公式应独立成行居中斜体排版。  (五)注释:注释指作者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如:对某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引文(尤其是直接引用)出处的说明等。中外文均是小五号,中文使用宋体。注释既可以使用脚注,也可以使用尾注。在正文中需加注之处的右上角用注码([],一般放在标点符号前)标出。注释的格式参考参考文献的格式。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阅的各种资料,应附在论文末尾加以说明。参考文献有多种意义: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表示对他人理论或成果的继承、借鉴或商榷等,反映作者对情报吸收、利用的程度。  论文主体撰写过程要求参考两篇以上外文文献,文科专业要求必须有10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他专业要求必须有6篇以上参考文献。要求罗列出所有引用的中外文文献资料目录,目录按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一)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意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三)会议论文  [序号]作者篇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四)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五)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六)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七)标准  [序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  (八)报告  [序号]作者题(篇)名[R]报告年、月、日  (九)电子文档  [序号]作者题(篇)名[E]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八、附录的要求  毕业论文格式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设计、调查材料及其相应的数据、图表等应整理后用附件形式附在参考文献之后。

你好!每个学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固定的模板和格式。

云南大学本科毕业生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范本、论文提纲范本、大学论文范本、硕士论文范本、工程论文范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本、电大论文范本。范本主要包括论文封面,开题报告,论文任务书,论文正文。标准格式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扩展资料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毕业论文为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论文范本

不同的学校 格式差别还是蛮大的 需要标准的格式 可以去 大共享网 下载 哪里比较多

  • 索引序列
  •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 云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
  • 云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 云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
  • 云南大学本科毕业生论文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