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后状态为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后状态为空

发布时间: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后状态为空

(1)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2)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等。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3)作者署名位于题名下方。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信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 , 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4)论文摘要的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结论4部分,冠以标题,连续排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摘要中若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应在第1次出现时予以说明。中文摘要篇幅以200~400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5)关键词每篇选3~8个。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表》、《中医药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各词之间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下方。(6)引言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也可编为“0”。“引言”二字也可以省略。(7)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 相隔 , 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写,后空1字长接写标题。(8)图(表)要精选,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图)及文字表述重复。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图(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表)应有以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的图(表)序和简明的图(表)题。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 顶左底右。说明性资料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表明使用的缩略语。本刊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其中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排,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若所有栏或大部分栏的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其余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表中相邻或上下栏的数字或内容相同者,应重复标注。图及照片做成电子版,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9)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45,P<05);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10)数字的用法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必须用汉字数字,如十滴水、十二指肠、“八五”计划等;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标点,如八九岁、六七米等;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引用古籍时,应与原版本一致,其版次、卷次、页码等可以照原样使用汉字数字。如: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第九页。(11)量和单位的用法执行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符号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 例外)。单位符号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以正体字母表示。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h(时间单位“小时”)。(12)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准。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原词或注释。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 年版) 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1997年版)为准。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如: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希文小写-χ;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t检验用英文小写t;(4)F检验用英文大写F;(5)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6)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7) 概率用英文大写 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3)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14)参考文献仅限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主要文献,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 名全部列出,超过3名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 of Journals in Index Medicus 所列为准。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按文章中引用顺序排列。 (1)来稿应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或加盖公章,请作者保证稿件内容真实、无一稿两投、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署名无争议等,稿件刊登后文责自负。基金资助或攻关项目的课题论文需注明基金项目的中文名称及编号。(2)作者在投稿时,请自留底稿。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可自行处理,本刊不退稿,不反馈审稿意见。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3)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彩图需付彩图印制工本费。(4)在稿件刊用前,作者需签署“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授权书由编辑部提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

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刘大新,男,大学学历,主任医师、教授;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并分配到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工作。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卫生部及北京市卫生局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评审专家,北京市药品价格评审委员,中医耳鼻喉科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编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环球中医杂志编委,北京中医药杂志编委。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代表什么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是的,但是发表周期很长,通常得6-10个月才能发表,

(1)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2)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等。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3)作者署名位于题名下方。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信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 , 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4)论文摘要的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主要数据)和结论4部分,冠以标题,连续排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摘要中若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应在第1次出现时予以说明。中文摘要篇幅以200~400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5)关键词每篇选3~8个。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表》、《中医药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各词之间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下方。(6)引言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也可编为“0”。“引言”二字也可以省略。(7)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 相隔 , 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写,后空1字长接写标题。(8)图(表)要精选,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图)及文字表述重复。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图(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表)应有以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的图(表)序和简明的图(表)题。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 顶左底右。说明性资料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表明使用的缩略语。本刊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其中数据应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编排,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表中的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若所有栏或大部分栏的单位相同,可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其余单位标注在相应的栏内。表中相邻或上下栏的数字或内容相同者,应重复标注。图及照片做成电子版,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9)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45,P<05);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10)数字的用法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必须用汉字数字,如十滴水、十二指肠、“八五”计划等;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标点,如八九岁、六七米等;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引用古籍时,应与原版本一致,其版次、卷次、页码等可以照原样使用汉字数字。如: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第九页。(11)量和单位的用法执行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符号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 例外)。单位符号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以正体字母表示。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h(时间单位“小时”)。(12)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准。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原词或注释。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 年版) 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1997年版)为准。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如: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希文小写-χ;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t检验用英文小写t;(4)F检验用英文大写F;(5)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6)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7) 概率用英文大写 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3)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14)参考文献仅限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主要文献,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 名全部列出,超过3名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 of Journals in Index Medicus 所列为准。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按文章中引用顺序排列。 (1)来稿应附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或加盖公章,请作者保证稿件内容真实、无一稿两投、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署名无争议等,稿件刊登后文责自负。基金资助或攻关项目的课题论文需注明基金项目的中文名称及编号。(2)作者在投稿时,请自留底稿。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可自行处理,本刊不退稿,不反馈审稿意见。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3)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彩图需付彩图印制工本费。(4)在稿件刊用前,作者需签署“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授权书由编辑部提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

(1)“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与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8(6)(2)“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考”《甘肃中医学院学报》(3)“涌泉穴临床应用举隅” 《中国针灸》18(8)(4)“火针临床应用的体会” 《中国医药学报》15(6)(5)“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扭伤” 《针灸临床杂志》16(9)(6)“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7(8)(7)“原穴与脏腑相关性探析” 《中国针灸》21(6)(8)“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体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5卷增刊(9)“刺络拔罐治疗瘀血顽疾” 《针灸临床杂志》19(5)(10)“略论特定腧穴诊断”《中国医药学报》18卷增刊(11)“夹脊穴辨”《针灸临床杂志》19(8)(12)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文献述评” 《中国针灸》23(9)(13)“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述” 《上海针灸杂志》2004(2)(14)“四关穴及临床应用” 《针灸临床杂志》20 (9)(15)“足疗是调整亚健康的理想方法” 《第三届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10(16)“茶保健助你走出‘亚健康’状态” 《中国西部科技》第三届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10(17)“中医望诊400例 ”《药食同源》2005 1(1)(18)“鼻鼽的古文献研究” 《中医药信息》22(1)(19)“肩周炎的中医病、证、症名规范化商榷”《中国针灸》26(8)(20)“谈腧穴深度与针刺深度” 《针刺研究》 31(4)(21)《单穴治病选萃》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3 1副主编(22)《针灸治疗精要》中医古籍出版社12 主编(23)《腧穴精选》 校内印刷出版1995(24)《针灸-—祖国医学的一支葩》海南出版社5主编(25)《腧穴标准定位》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1 主编(26)《针灸腧穴学》投影教材 校内印刷出版主编(27)《经络腧穴学》校内印刷出版8 主编 (28)《针灸学》网络教材湖南中讯出版社9 主编(29)《拔罐法》45分光盘人民卫生音像出版社2 主编

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刘渡舟教授(1917—2001),辽宁省营口市人。16岁开始正式拜师学医,凡七年之久,出师后悬壶于大连。1945年来京,行医于钱粮胡同。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及临床课程。1956年调入初建之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古典医著教研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部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他从事中医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杰出的中医教育家,是国家教委首批核准的中医教授,也是我国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中医人才,其中包括硕士24名、博士12名、入室弟子数名。他在教学、临证之余,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他所主持的国家卫生部课题“《伤寒论》整理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多年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学术交流活动,筹建成立并主持了全国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曾多次组织国际、国内仲景学术交流大会,极大地推动了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他还多次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并赴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访问交流,弘扬中医药学。他既是学者、教育家,更是名医。他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从未间断过临床工作。他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

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建于1955年12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 主要刊登北京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 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北京大学10个理科院、系、所的40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 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 1954年,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出版<北京大学学报>的决定》,在该决定中明确指出创办“学报”的目的,旨在“传播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论辩以推动科学研究工作”。1955年12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一卷第1期正式出版,周培源为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刑其毅、赵以炳。第一届编委中便有7位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聘任的第一批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出版至今,周光召、徐光宪、廖山涛等大批院士都担任过学报的编委或在学报上发表过文章。 1995年7月获北京市高校系统自然科学学报“三优”评比一等奖;11月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 1996年11月获国家教委“国家教委系统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7年3月获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9年5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教育部发文:相当于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10月获国家首届“国家期刊奖”并得到科技部奖励 2001年11月经新闻出版总署和科技部等有关部委选定,《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入国家“期刊方阵”中最高一层的“双高”(高水平、高知名度)期刊阵列,成为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唯一入选者 2002年12月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相当于国家级二等奖) 2004年9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5年1月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004—2007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06年11月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中国高校精品期刊奖” 2008年11月获教育部“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学报”多年来被国际科技界公认的6大权威科技期刊检索数据库中的4种:CA(美国《化学文摘》)、SA(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本)收录;还被国际著名的专业性检索期刊MR(美国《数学评论》)、Zbl Math(德国《数学文摘》)、GeoRef(美国《地质参考》)等收录。从1996年起,被收入Ei的扩展版,成为国内少数被Ei收录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之一;2005年起,“学报”文章被Ei全部收录。据不完全统计,“学报”被26种国内权威文摘期刊或者数据库收录。自1992年来,“学报”一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1995年以来,“学报”共获得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8次,其中国家级3次。截止到2005年11月,北大校内及其他一些单位的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在“学报”上发表文章的共计63人,共发表论文440篇。

任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PEDIATRICS中文版副主编;任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等10余家国内学术期刊编委,任国际学术期刊儿科肾脏病杂志(Pediatric Nephrology)、美国肾脏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以及国际肾脏病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审稿专家。擅长儿童肾脏疾病研究与诊治,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基因诊断以及机制研究;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发生机制的研究。

  • 索引序列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后状态为空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副主编审稿代表什么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
  • 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