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你好 1)明确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在正式调研之前,建议大家先界定清楚调研的背景和目的。如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基于什么情况下发起的调研?是否必须通过用户调研来解决?希望通过用户调研,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只有定义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明确调研目的,保证在调研过程中不会偏离轨道。 2)确定用户调研的对象 用户调研的对象不是随便拉几个用户发几份问卷调查就完了,你应该经过一步步的筛选,找到那部分能代替整体的人才行。那要如何筛选才能找到他们呢?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筛选漏斗,供大家参考: 基于背景和目的,先挑出大量符合行为的用户; 筛选出部分目标用户,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建立用户画像; 再筛选出配合度高的用户(不超过5个),来做1V1的访谈; 邀约用户:直接说明调研的目的,并告知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会录音、录像等。 3)猜测目标用户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在找到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目标用户后,先不着急直接进行访谈。我们需要先猜一下目标用户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可能提出的需求有哪些?我们这边能对应着给到什么解决方案?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拿着解决方案的Demo来和用户聊,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4)准备任务和访谈提纲,并演习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问题了。大概有这么几个注意的地方—— 按照用户调研预设时间的2倍去准备问题 标注一些用户必答的关键问题 准备用户必须操作的任务 把问题串起来,并找你的同事预演一遍 然后根据效果,再调整优化一下,一份较为合格的访谈提纲就准备好了。 5)调研现场 接着就要进入正式的调研现场了!但也不要着急一下子就进入到调研中,先随便聊聊天缓和下情绪,稍稍拉近下彼此的关系,会让用户更愿意开口。 之后,你要做的是了解下用户的背景信息是否与自己最初的猜测匹配,然后尽可能模拟用户现实中的真实环境,让用户去操作,然后你要记录下来用户的操作过程。当然,也别忘了问你之前准备的问题! 6)调研结束总结 总结部分相当于复盘。复盘那套方法论“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差距”我就不详述了,在这里说点别的: 在对一个目标用户调研完成后,你要记录且整理整个调研过程,然后判断下一步是否要调整调研对象,可能经过几次微调后,你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目标用户。之后,汇总本轮所有调研用户的过程和结论,再进行完整复盘。 更多22条
1、典型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如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等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其目的是通过直接地、深入地调查研究个别典型,来认识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规律。 正确地选择典型是进行典型调查的关键。典型选得适当,调查的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典型选错了,调查的结果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性,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典型是客观存在着的,不是调研者主观选就的。调查者选择典型的过程,是根据调研目的,在调查对象中发现和确定典型的过程。 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认识少数的几个典型,而在于借助于典型认识它所代表的同类事物的共性。这就要求对典型进行深入的全面的直接调查。 2、重点调查:是通过对重点样本的调查来大致地掌握总体的基本数量情况的调查方式。所谓“重点”,是指总体中那些在某一或某些数量指标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或个体。 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一样,它们都不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具体的调查对象,因此,选点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它们调查对象的数量都较少,因此都比较省时、省力、方便易行。两者的差异在于:重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重点,而重点不一定要有代表性或典型性,而要求在总体中具有重要地位或在总体的数量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典型调查的对象则要求其代表性或典型性;另外,重点调查主要是数量认识,而典型调查主要是性质认识。 3、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与典型调查相比较,抽样调查一般是标准化、结构式的社会调查,它具有综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功能,因此,抽样调查已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方式。 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一般要求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随机样本的代表性较少受到抽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代表性是由随机抽样方法来保证的。因此抽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首先依赖于科学的抽样方法。 根据调查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总体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抽样的范围。如果不能明确抽样的具体范围,就不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4、个案调查:个案调查有两种情形,一是专项调查,即调查的对象只有一个个体,调查的目的只是为着了解这一个体的状况。二是从某一社会领域中选择一两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所选调查对象的现状和历史,而不要求借此推论同类事物的有关属性。因此,个案调查如需选择具体的调查对象,则并不要求其代表性或典型性,但要求个案本身具有独特性。
一般性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最佳答案实验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5种。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系统和各业务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的、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按一定的要求和表式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2)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对全体调查对象普遍进行的一次性的全面统计调查。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情况的统计数据。(3)抽样调查,也称样本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按一定程序从所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并以此对总体的一定目标量(参数)作出推断。(4)重点调查,是在全体调查对象中整群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这些重点单位虽然为数不多,但其标志总量在整个总体的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对这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5)典型调查,是一种比较灵活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初步分析,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一般来说,典型调查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据,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据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6)科学推算,是利用已有相关资料或通过有关非全面调查取得的总体中的一小部分个体的有关资料为基础,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对某些统计指标进行科学测算的方法。在运用科学推算方法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在各种调查取得丰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二是必须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动向和规律,避免理论值和实际值的严重背离。我国未来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有限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文献法: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回答 你好 1)明确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在正式调研之前,建议大家先界定清楚调研的背景和目的。如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基于什么情况下发起的调研?是否必须通过用户调研来解决?希望通过用户调研,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只有定义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明确调研目的,保证在调研过程中不会偏离轨道。 2)确定用户调研的对象 用户调研的对象不是随便拉几个用户发几份问卷调查就完了,你应该经过一步步的筛选,找到那部分能代替整体的人才行。那要如何筛选才能找到他们呢?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筛选漏斗,供大家参考: 基于背景和目的,先挑出大量符合行为的用户; 筛选出部分目标用户,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建立用户画像; 再筛选出配合度高的用户(不超过5个),来做1V1的访谈; 邀约用户:直接说明调研的目的,并告知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会录音、录像等。 3)猜测目标用户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在找到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目标用户后,先不着急直接进行访谈。我们需要先猜一下目标用户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可能提出的需求有哪些?我们这边能对应着给到什么解决方案?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拿着解决方案的Demo来和用户聊,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4)准备任务和访谈提纲,并演习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问题了。大概有这么几个注意的地方—— 按照用户调研预设时间的2倍去准备问题 标注一些用户必答的关键问题 准备用户必须操作的任务 把问题串起来,并找你的同事预演一遍 然后根据效果,再调整优化一下,一份较为合格的访谈提纲就准备好了。 5)调研现场 接着就要进入正式的调研现场了!但也不要着急一下子就进入到调研中,先随便聊聊天缓和下情绪,稍稍拉近下彼此的关系,会让用户更愿意开口。 之后,你要做的是了解下用户的背景信息是否与自己最初的猜测匹配,然后尽可能模拟用户现实中的真实环境,让用户去操作,然后你要记录下来用户的操作过程。当然,也别忘了问你之前准备的问题! 6)调研结束总结 总结部分相当于复盘。复盘那套方法论“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差距”我就不详述了,在这里说点别的: 在对一个目标用户调研完成后,你要记录且整理整个调研过程,然后判断下一步是否要调整调研对象,可能经过几次微调后,你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目标用户。之后,汇总本轮所有调研用户的过程和结论,再进行完整复盘。 更多22条
文献(研究)法和内容法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也是它们为什么容易搞混的原因。共同点:做法很类似,都主要是通过阅读;所需条件和环境类似,都是只需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就行。不同点:内容分析法:对象一般是固定的。比如研究一本书。文献(研究)法:对象不是固定的。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拿做菜来类比。内容分析法就是一碗红烧肉给你,你要看通过它看出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用了什么肉,什么调料,用得就是内容分析法。文献法,就是如果你要做一碗创意红烧肉,你就要知道别人是怎么做这个菜的,所以你去查各种各样的菜谱,而这些菜谱,正是你需要的文献。
1、典型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如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等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其目的是通过直接地、深入地调查研究个别典型,来认识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规律。 正确地选择典型是进行典型调查的关键。典型选得适当,调查的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典型选错了,调查的结果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性,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典型是客观存在着的,不是调研者主观选就的。调查者选择典型的过程,是根据调研目的,在调查对象中发现和确定典型的过程。 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认识少数的几个典型,而在于借助于典型认识它所代表的同类事物的共性。这就要求对典型进行深入的全面的直接调查。 2、重点调查:是通过对重点样本的调查来大致地掌握总体的基本数量情况的调查方式。所谓“重点”,是指总体中那些在某一或某些数量指标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或个体。 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一样,它们都不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具体的调查对象,因此,选点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它们调查对象的数量都较少,因此都比较省时、省力、方便易行。两者的差异在于:重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重点,而重点不一定要有代表性或典型性,而要求在总体中具有重要地位或在总体的数量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典型调查的对象则要求其代表性或典型性;另外,重点调查主要是数量认识,而典型调查主要是性质认识。 3、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与典型调查相比较,抽样调查一般是标准化、结构式的社会调查,它具有综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功能,因此,抽样调查已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方式。 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一般要求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随机样本的代表性较少受到抽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代表性是由随机抽样方法来保证的。因此抽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首先依赖于科学的抽样方法。 根据调查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总体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抽样的范围。如果不能明确抽样的具体范围,就不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4、个案调查:个案调查有两种情形,一是专项调查,即调查的对象只有一个个体,调查的目的只是为着了解这一个体的状况。二是从某一社会领域中选择一两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所选调查对象的现状和历史,而不要求借此推论同类事物的有关属性。因此,个案调查如需选择具体的调查对象,则并不要求其代表性或典型性,但要求个案本身具有独特性。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优点:1省时、省钱、省力。2适用于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缺点资料的准确信和适用性不足,效度较低。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1.文献研究的优点(1)无反应性。文献研究不会打扰研究对象,也不会对这些研究对象发生影响。(2)费用低,省钱省时。尽管进行一项文献分析,的费用会依所分析的文献的类型、文献散布的广度、获取文献方式的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比进行一项大规模调查、一项严格的实验、或一项深入的实地研究所需要的费用要少得多。(3)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4)适于作纵贯分析。由于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所研究的都是现时的情景,因而往往难于用来进行纵贯研究或趋势研究。文献研究在这方面则有着它特别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或多或少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记录和描述下来。(5)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在内容分析中,弥补过失比起其他研究来就容易得多。你只需要对你所用的资料重新进行编码或进行统计处理,而不用一切都从头开始。2.文献研究的缺点(1)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无论是个人的日记、信件,还是报纸上的各种报道文章直至官方的统计资料,都常常隐含着由个人的偏见、作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形成文献过程中的客观限制所形成的各种偏误,从而影响到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影响到文献资料的质量。(2)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由于许多文献都不是公开的和可以随意获得的,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研究来说,往往很难得到足够的文献资料。(3)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于编码和分析。(4)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大量的文献,从中找到你要研究的内容。先明确目标,然后选择相关最新的文献开始调研
一般性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最佳答案实验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5种。1,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2,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3,访问调研法: 就是调查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4,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需要了解市场行情、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很难从消费者那里得到,文献调查法能很好帮助企业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所谓文献调查法就是指通过寻找文献搜集有关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它是一种间接的非介入式的市场调查方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1.文献研究的优点(1)无反应性。文献研究不会打扰研究对象,也不会对这些研究对象发生影响。(2)费用低,省钱省时。尽管进行一项文献分析,的费用会依所分析的文献的类型、文献散布的广度、获取文献方式的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它比进行一项大规模调查、一项严格的实验、或一项深入的实地研究所需要的费用要少得多。(3)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4)适于作纵贯分析。由于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所研究的都是现时的情景,因而往往难于用来进行纵贯研究或趋势研究。文献研究在这方面则有着它特别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或多或少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记录和描述下来。(5)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在内容分析中,弥补过失比起其他研究来就容易得多。你只需要对你所用的资料重新进行编码或进行统计处理,而不用一切都从头开始。2.文献研究的缺点(1)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无论是个人的日记、信件,还是报纸上的各种报道文章直至官方的统计资料,都常常隐含着由个人的偏见、作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形成文献过程中的客观限制所形成的各种偏误,从而影响到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影响到文献资料的质量。(2)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由于许多文献都不是公开的和可以随意获得的,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研究来说,往往很难得到足够的文献资料。(3)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于编码和分析。(4)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优点第一,能用以研究不可能或不容易接近的研究对象。第二,文献的坦白程度高,真实性强。第三,文献研究过程简便易行且费用低。第四,研究结果可靠性大。缺点:(1)文献本身存在较多的不完善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许多用于教育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往往出于特殊目的和意图而夸大或掩盖了部分事实,使文献记载偏差。第二,选择性存留和破损。文献的保存常具有选择性,有些人如名人写的文献可以得到维护,而有些人写的文献则常常不易留存,因此现存的文献未必就是活动现象的全部。再加之文献由于是用纸张书写的,它们常常会有破损。第三,信息不完全许多尤其是日记、信件等个人文献,不是为研究目的而是为私人目的而写的,包含有一些研究者所不熟悉的关于某些事件的知识,这对于缺乏经验或缺乏有关事件知识的研究者来说,信息是不完全的。第四,限于言语行为,即文献提供的仅是关于一个回答者的言语行为,而不提供关于回答者非言语行为的直接信息。(2)文献收集困难。文献由于具有记载偏差、信息不完全和选择性存留、破损等局限,致使文献的收集存在困难。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客观事件根本无信息记录,无文献可资利用。除此之外,许多文献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公开,难于收集。(3)抽样缺乏代表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留下描述生活、思想、感情的文献资料,有些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容易以文献资料留下来,而有些人的则很难,因此文献所反映的往往只是优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而很少反映劣势群体的生活、感情和思想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抽样偏差,缺乏代表性。(4)文献的整理和编码困难。各种文献由于撰写目的不同,研究对象各异,内容千差万别,又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文献资料的分类整理和对比都十分困难。此外,文献一般是用文字而不是用数字记载的,难以使之数量化。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文献法-地位与作用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千百年来,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料积累了无数有关的教育事实、数据、理论、方法、以及科学假设和幼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先进和运用文献,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发掘人类的精神宝藏,揭示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
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直接调查方法和于间接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
文献(研究)法和内容法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也是它们为什么容易搞混的原因。共同点:做法很类似,都主要是通过阅读;所需条件和环境类似,都是只需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就行。不同点:内容分析法:对象一般是固定的。比如研究一本书。文献(研究)法:对象不是固定的。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拿做菜来类比。内容分析法就是一碗红烧肉给你,你要看通过它看出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用了什么肉,什么调料,用得就是内容分析法。文献法,就是如果你要做一碗创意红烧肉,你就要知道别人是怎么做这个菜的,所以你去查各种各样的菜谱,而这些菜谱,正是你需要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