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第一梯队的期刊。Springer中文名字叫做施普林格。其实从官网的about上,我们基本就可以知道这个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期刊。1842年,在柏林成立,是一个总部位于德国的世界性出版公司,它出版教科书、学术参考书以及同行评论性杂志,专注于科学、技术、数学以及医学领域。一个重磅的消息就是,在2015年出版业两大巨头 Springer 和 Nature 完成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叫 “Springer Nature"。有了nature的加持,Springer显然就是巨无霸了。《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 与当今大多数科学论文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在《Nature》上发表论文,大学教授级别。《nature》和《science》的主刊定位为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涵盖了所有学科,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nature》和《science》的子刊偏向某一专业的专门针对某一类别的研究。主刊与其子刊的档次差距在于影响力或者影响因子:1、根据期刊引证报告,《科学》在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477。nature影响因子为137(17年数据)。2、Nature Geoscience是Nature08年创刊的地球科学子刊,14年影响因子39,这个地球科学,尤其是地质类有影响力的一区专业期刊里面是很有含金量的。即使是Nature主刊,如果只考虑地球科学方面的文章的话,影响因子也很难超过15。3、Nature Communcations是2010年创刊的新子刊,宗旨跟Nature主刊比较一致,2017-2018最新影响因子为353。4、通过IF比较,某些子刊类的review甚至高于主刊,但综合来看,主刊比其子刊更有影响力,也更难发文章。Nature系列刊物有三类:综述性期刊,对重要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评论;研究类期刊,以发表原创性研究报告为主。临床医学类期刊,对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做出权威性解释,并促进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实践。science旗下刊物有Science Advance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Signaling;Science Immunology;Science Robotics。此外《科学》也出版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
许多高校和研究单位,都以能够在这两种期刊上发表文章为“最高荣誉”,而且不惜“重金奖励”——有的单位对于在这两种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人民币。最近,我又看到一些单位在自己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将能够在《科学》(Science)和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作为“奋斗的目标”。继SCI检索导向、影响因子导向之后,现在又出现了“S&N”导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科学研究管理者无能,怎么就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而总是依赖于别人?这种导向也已经“传染”到我国的期刊界和期刊管理界,动不动就拿”S&N”来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的榜样。 S&N是个什么东西?具有这样大的威力,以至于影响到中国的科学研究的政策和导向。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S&N不就是两本杂志吗,又有什么?是的,这两本杂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综合类期刊,但是他的影响是什么?是科研成果本身的影响还是期刊的运作。在我看来是“炒作大于水平”。包括《科学》杂志宣称的“对一些科学研究团队进行跟踪,在研究成果做出的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这究竟有多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更何况,目前对《科学》的审稿程序和发稿程序的科学性已经有人提出了质疑。 从《科学》和《自然》的办刊理念和经营思想上来看,我认为他们算不上是一份“学术刊物”,理由是:期刊的报道只是消息性的,而不是深度的报道。在篇幅上多数是以两个页码,长篇论文很少;从报道的深度上看,多数只是“报告”一种结果而已,而没有完整的过程,特别是“科学研究”是讲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如果报道不能将研究的方法、手段、条件和研究的步骤交代清楚,人们又如何能够“重复验证”。既然,不是一种“学术期刊”,那么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的“科研成果”为什么可以具有那么重要的分量呢?很显然,那就是“宣传”的效果大于“科学”本身。我们的科学研究导向,以这样的期刊作为“标准”也就不得不让人们认为是“玩虚的”。 我们的期刊应当创国际的知名度,但是不能完全以“S&N”为样板,至少应该明确“我们的刊物定位是什么?”,如果要办成一种“科技新闻报道性”杂志,那么以“S&N”为榜样和目标是应该的,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无疑是让人羡慕的。但是,如果要办一种严谨的学术理论刊物,那么以他们为榜样那就错了,不仅是永远也做不到,而且会搞乱自己的办刊方向和思路,变成“四不像”都有可能。不同刊物应当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就决定刊物的性质和影响的范围,甚至是影响的方式。一些营销手段也就不是对与所有期刊都适用的。 谈到这里,我想起来:对于我国目前期刊的发展状况不满意的者,在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时”往往没有关照到其所针对的刊物定位。有些是需要解决办刊理念的问题,增强期刊的经营能力;有些是局限于体制特别是办刊体制问题,需要明确责任、提供空间;有的并不是期刊本身的原因,而是社会的通病或者是受社会的约束,需要等待社会的进步和回归;也有些期刊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下,现在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过高的的要求只能是一厢诚愿。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并没有相应的称号,不过也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介绍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Nature属于SCI中的JCR Q1区。SCI期刊分区共有两种,一类是JCR分区,也就是汤森路透分区,共有Q1、Q2、Q3和Q4四个区,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75%之后的为Q4区。另一个分区是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分区也是有四个区,1区-4区,在称谓上与JCR分区不同,前5% 为该类1区、6% ~ 20% 为2 区、21% ~50% 为3区,其余的为4区。Nature系列期刊等级 Nature期刊不用过多介绍,世界上最负盛名科技期刊之一,只有Science能与其比肩。但是由于Nature集团现在创办了很多新刊,现在Nature系列期刊有将近一百种,包含各个学科,非常复杂,除近年新办期刊外均为SCI期刊。Nature正刊权威毋庸置疑,而子刊(即Nature research journals)也都是本领域权威期刊。但是NC(Nature Communications)档次会更低一些,不过目前NC一直保持着50%的初审拒稿率,也是很难中的。SR(Scientific Reports)的档次是最低的,现在是55%的接受率。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并没有相应的称号,不过也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介绍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评价综合期刊需要分领域分专业!如果你是学生物和纳米材料的,你们的最高水平刊物是nature,science正刊,已经有人博士期间在这上面灌了5篇了,你才发一个nc,有啥了不起?没有正刊,也还有nano letter接着,影响因子10的当然是标志着非世界最顶级的作品。如果你是做工程科学的,那你们领域顶级期刊恨不得才几,恨不得90%拒稿率,审稿的同行到了nc会picky无数倍,发一篇nc要比领域最高水平高出许多倍,那你说难不难?请大家评价综合期刊的时候,先报上研究方向,谢谢。
在《Nature》上发表论文,大学教授级别。《nature》和《science》的主刊定位为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涵盖了所有学科,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nature》和《science》的子刊偏向某一专业的专门针对某一类别的研究。主刊与其子刊的档次差距在于影响力或者影响因子:1、根据期刊引证报告,《科学》在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477。nature影响因子为137(17年数据)。2、Nature Geoscience是Nature08年创刊的地球科学子刊,14年影响因子39,这个地球科学,尤其是地质类有影响力的一区专业期刊里面是很有含金量的。即使是Nature主刊,如果只考虑地球科学方面的文章的话,影响因子也很难超过15。3、Nature Communcations是2010年创刊的新子刊,宗旨跟Nature主刊比较一致,2017-2018最新影响因子为353。4、通过IF比较,某些子刊类的review甚至高于主刊,但综合来看,主刊比其子刊更有影响力,也更难发文章。Nature系列刊物有三类:综述性期刊,对重要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评论;研究类期刊,以发表原创性研究报告为主。临床医学类期刊,对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做出权威性解释,并促进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实践。science旗下刊物有Science Advance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Signaling;Science Immunology;Science Robotics。此外《科学》也出版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
非常高的水平,可以横着走了。《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与当今大多数科学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在2012年的全球百大科学强国中,美国以2236篇的自然系列期刊论文总数摘得桂冠,这一数字是中国的7倍还要多。英国和德国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日本、法国紧跟其后,中国则位列第六。不过,该杂志还是对中国的科研前景寄予较高期望,鉴于2012年中国作者的研究类论文占《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所有发表论文的5%,《自然》杂志增刊编辑将中国确定为“五大重点关注国家”之一。 《自然》杂志17日公布了由其评选出的2015年度十大人物,其中出现了两张中国面孔,分别是中国中山大学的生物学家黄军就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裔女科学家鲍哲楠。15日,《自然》杂志网站发布2020年度科学界十大人物名单,其中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永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兰娟等人。
NC作为不太正经的nature子刊(OA),虽然有争议,但是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当然上一句话是对不同学科的来说可能解读不太一样,但毕竟NC是综合性期刊。对于高IF领域--材料、肿瘤来说可能有点水;但是IF不高的领域还是有含金量的--比方说微生物。OA期刊的缺点很明显,贵,学阀水杂志专用期刊(同PNAS)。但是一般博士而言,有篇NC绝对是加分项,并且可能获得待遇提高。
《Nature》和《Science》他们是综合性刊物,更偏向通俗类科普读物;而子刊是更专业的,专门针对某一类别的研究。其中《Nature》是私人商业集团管理,《Science》是公益性的学会管理。就现在来讲,通过IF比较,某些子刊类的review甚至高于主刊,但综合来看,其实还是主刊更有影响力,毕竟刊登的是多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些20分以上的期刊,很难说谁比谁强,但Nature比其子刊难发是不争的事实,靠砸钱也许你能发个nature子刊(比如nature genetics),但是却发不了nature。期刊: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