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湖南教育杂志社

湖南教育杂志社

发布时间:

湖南教育杂志社

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磨坊文札》以都德故乡普罗旺斯的日常生活为题材,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的苦恼和不幸,抒发作者对家乡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怀恋之情。《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1873年,他发表的又一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就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都德一生写过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等。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磨坊书简》是一本优美的小书。远离巴黎的喧闹浮华,在美丽的普罗斯旺乡间,作者用谦卑而静默的心灵感受着这块土地上的一切:纯朴、美丽、贫困、忧伤……。下面是《磨坊书简》中的部分摘要: “在我们的四周,群星依然静静地运行着,驯服得宛如一个庞大的羊群; 此刻我不禁想象着群星中的一颗星星,它是最美丽的,是最明亮的,只因迷失了路,来到这儿枕着我的肩膀睡熟了…… 每当西北风或北风刮得不太厉害的时候,我就置身于几乎与海水相平 的两堆岩石之间,与海鸥、河鸟、海燕为伍。在那里,我几乎整天都沉溺在一种因凝望大海而产生的麻木和妙不可言的沉默状态中。你是否理解这种神秘的灵魂的陶醉?一个人无须思考,也无须幻想。你的整个心灵都同你分离了,它在飞翔,它在扩散。仿佛就是潜水的海鸥,是阳光下荡漾于两堆巨浪之间的泡沫,是渐渐远去的巨轮上的一缕白烟,是挂着红色风帆的采集珊瑚的小船,是一粒水珠,是一抹烟雾,万物俱在,唯独没有自己……” 都德(1840~1897) Daudet,Alphonse 法国作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1857年到巴黎,在其兄历史学家艾尔莱斯特·都德的帮助下开始文学创作。1860年进莫尔尼公爵办公室工作,有机会回到南方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游历。短篇小说颇有成就,最有名的是《磨坊文札》与《月曜故事集》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写过 12 部长篇小说 ,以《 小东西》、《达拉斯贡的达达兰》和《萨福》等最为出色。都德是左拉自然主义的信徒,也写过《富豪》、《努马·卢梅斯当》和《不朽者》等揭露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现实的小说,不过他的作品以讽刺和怜悯的笔调为主,不像左拉的小说那样大刀阔斧、气势磅礴。42岁起患神经官能症,在后15年中带病坚持创作。 都德的作品带有他的出生地普罗旺斯地区的特色。其中《磨坊文札》根据他自己的所见所闻叙述了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小东西》可以说是他的自传,尤其是第一部主人公埃赛特在法国南方的经历更是如此。因为写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所以格外真实动人。 《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是一部漫画式的小说。主人公达达兰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庸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便胡思乱想要创造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对世界之大毫无印象,到阿尔及利亚猎狮,结果把毛驴当成狮子,又上了的当,打死了一只修道院驯养的瞎眼狮,结果大吃官司,出尽洋相又赔光钱财,好不容易回到故乡,却被家乡人当成英雄来欢迎。达达兰因此成了夸夸其谈、一事无成的庸人的典型。都德利用这部小说善意地讽刺了法国南方小城的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刻画了南方人爱慕虚荣、浮夸怠惰的性格。

姓名:李小山性别:男籍贯:河南省开封市代表作品:《齐白石全集》、《春华秋实·1949~2009新中国版画集》、《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 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在湖南教育杂志社、西北纺织学院服装系工作。1990年调入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被聘为副编审,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1990年,一部以编年方式展示齐白石艺术成就与曲折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的大型画册选题《齐白石全集》,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出版规划。他受聘担任了《齐白石全集》编辑委员会委员,参加制定《全集》方案的起草工作,协助主编组稿、拍片,又担任了《齐白石全集》第一、二、三卷的责任编辑工作。《齐白石全集》获1997年度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此后,又担任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与《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责任编辑工作,参与了论文、条目编撰工作,其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由此日益提升,不断成熟。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主编,《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其中的《明朗的天》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针对设计艺术的迅速发展及在现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日益深入的现状与趋势,策划、编辑了《设计表现技法》丛书;参与《艺术市场》、《当代艺术》丛书的编辑工作,又先后编著、编译了(与人合作)《现代平面设计表现技法》、《现代艺术大参考》丛书第9、第16、第19、第22辑,撰写了《中国农民画论》(与人合作)、《新物象--蒲国昌艺术随想》、《拓展设计领域的新天地》、《从设计实践走向设计文化》等论文著述,对学术界有着较大影响。2003年3月担任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2009年5月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总编辑。 参与《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编辑工作;参与《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三卷编辑工作;策划、主编《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策划、主编《新中国艺术史》丛书,该套书共五本:《新中国影视艺术史1949—2000》、《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新中国音乐史1949—2000》、《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 编辑的《齐白石全集》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担任编辑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策划、主编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获2000年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提名奖,2001年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策划、主持编辑的《新中国艺术史》丛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第二届十佳中青年图书编辑;2001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新闻出版系统专业业务领军人才;2012年获湖南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1,《春华秋实·1949~2009新中国版画集》获2010年度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3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2,《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第5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宣部第8届“五个一”工程奖3,《齐白石全集》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都德 都德 1840年5月13日,法国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出生于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家庭。 17岁时,都德带着诗作《女恋人》来到巴黎,9年后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一举成名。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 1968年,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以轻淡的风格叙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作者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普法战争以后,都德创作了长篇小说《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雅克》(1876)、《富豪》(1877),《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此外,他还在1888年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 1897年,都德病逝。 都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进一步看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同时又感到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因而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呈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左拉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后,创作出了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作品集《卢贡—马卡尔家庭》。该作品从各个侧面反映法国第二帝国时期亦即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生活,其中一些作品,如《小酒店》、《萌芽》等在反映工人生活方面弥补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不足,在艺术性上亦达到相当的水准,堪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左拉是自然主义理论家,其《卢贡—马卡尔家庭》难以避免地染带着自然主义理论的某些印痕。但总的说来,左拉仍不失为19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位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等。其作品反映了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象,对普通人民表示深切同情。自传性长篇小说《小东西》是他的代表作。该作品描写外省某贫困青年爱洒特,虽极富文学才干,但处处遭到冷遇。社会堵塞了他的创作道路,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创作而去经商。小说表现了一个孤苦无靠的青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烘托出那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富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与卓越的艺术技巧,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总的说来,都德属于一位文笔精练、富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善于运用不显露的嘲讽和轻松的幽默,以简洁的笔触描绘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事件。

《教师教育》杂志社湖南

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了两种护理学期刊:《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没有收录《中华护理教育杂志》,因此不能认定该刊是核心期刊。

《中国教师教育》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院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与科学出版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但不是核心期刊。

教师教育研究 是核心期刊 详细可以向我咨询哦~

是的,没有问题,我查了一下,三号齐全。《教师教育科学》杂志是由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会主管,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双月刊,国内刊号:CN62—7238/G4、国际刊号:ISSN1726-5576,邮发代号 64-41本刊为国家级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ASPT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来源期刊。开设栏目:教育热点论坛、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教育研究、德育美育、教学科研、教育产业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职教幼教、教育体制探讨、教学方法等;

湖南教育杂志社官网

阿尔丰斯·都德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1857年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 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其中有几篇是美丽的童话,例如《塞甘先生的山羊》,叙述塞甘先生的一头温和而漂亮的小山羊,酷爱自由,不满足于后园的青草,偷逃到附近小山上漫游,勇敢地和狼搏斗,直到精疲力竭被狼吞噬。《高尼叶师傅的秘密》描述塔拉斯孔城开设面粉工厂后使当地磨坊的风车都停顿下来,但高尼叶师傅磨坊的风车却照旧运转不休,原来他用生石灰冒充麦子磨成粉。他的苦心却博得了居民的同情。 《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出版。 《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因此,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都德的短篇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96年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都德在《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中塑造了一个自吹自擂的庸人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漫画的手法讽刺资产阶级中某些人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 《雅克》叙述一个贫苦男孩的生活经历和奋斗过程,与《小东西》类似。 在《富豪》中,作者写一个暴发户到巴黎后遭到破产以至身亡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勾画了第二帝国时期丑恶的的社会风尚。 《努马•卢梅斯当》写的是一个善于钻营的政客如何爬到部长的高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形象。 《不朽者》主要是讽刺最高科学机构法兰西学院,书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究,他毕生努力奋斗,终于混进了法兰西学院,成了被称为不朽者的院士,但他的论著却被发现是假科学。 《萨福》写一个浪漫女子萨福的庸俗的爱情故事,曾受到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拉法法格的批判。都德是位多产作家,除著有大量小说外,1888年还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他的剧本《阿莱城的姑娘》(1872)曾由法国音乐家谱成歌剧。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见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论,但并不是无动于衷地描写现实。 他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他的创作倾向,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不过他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批判不够深刻,揭露的锋芒往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到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则又近乎悲天悯人。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关于《磨坊文札》 成名后的都德,在普罗旺斯乡间购买了一座山上的旧磨坊,告别喧嚣的巴黎,隐居在此,写作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 有趣的是,都德这本集子的《前言》竟然是那座磨坊买卖交易过程的记录,颇具历史现场感: ……当地业主,在他本人作出了法律保证与经济担保的条件下,明确宣称并无任何债务、特殊权益以及抵押的情况,当众出售并转让下述产业,给当事的承受方阿尔封斯·都德先生,诗人家住巴黎,此产业为一座风力磨面粉的磨坊,地处罗纳河山谷……一个杉树成群、橡树四季常青的小山冈之上;该磨坊业已荒置二十多年,不能再用来磨粉,现已布满了野葡萄藤、苔藓、迷迭香以及一直爬上了风翼的其他攀升植物。 尽管该产业的状况如上所述,且其大转轮已经破损,平台的裂缝中已长满了青草,但都德先生声称,此磨坊正合他意,他可以以此作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地方,自愿承担一切后果,对卖方无任何要求,不言而喻,修缮概由他本人自行解决。 此次交易由当事双方商定价格,诗人都德先生已经用通行的货币,将售款如数交付事务所……交易过程有公证人当场目睹……各有关人士签字…… 交易签约在邦佩里古斯特事务所举行,奥诺哈主持其事,在场的有吹短笛的老艺人法郎赛·玛玛依,有人称基克的持十字架的白衣修士路易塞…… 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别致的《前言》!这个《前言》引发了我无限遐想……我对都德先生的写作甚至写作状态产生了极大兴趣。 都德先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在接下来的一篇《安居》中,都德先生迫不及待地向读者描绘他的磨坊新居: 一大群兔子……足足有二十来只,在平台上围坐成一圈,正靠月光暖和暖和它们的小爪子呢……我刚把天窗打开半扇,呼噜一声,这支露营部队就东逃西散了,一个个露着白色的臀部,高高地翘着尾巴,溜进了矮树丛中。我却巴不得它们再回到磨坊里来。 都德先生的“房客”,还有一只“阴阳怪气”的猫头鹰,据说是个“喜欢沉思冥想的家伙”,倒是与都德先生相安无事。他接着描写磨坊的白天: 房门大开,阳光灿烂。 一片郁郁葱葱、翠色悦目的松树林,从我的磨坊前一直伸展到山坡下。天际,阿尔比尔山峻峭的顶脊清晰可见……万籁俱寂……只是在远处,偶尔传来一声笛音,薰衣草丛中一声鸟叫,大路上骡子的一声铃铛声。如此优美的普罗旺斯景色…… 然后,都德先生不无得意地对他的读者或者友人写道: 现在,您要我怎么来对您那个嘈杂而昏暗的巴黎表示惋惜痛心呢?我住在这个磨坊里是何等的舒适自在啊!这是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角落,一个充满芳香、煦和温暖的小天地,它远离报刊媒体、车马喧嚣与乌烟瘴气!……在我身边,有这么多美妙的东西!在这里才安居八天,我脑子里就已经联想翩翩,思如潮涌……您看,就在稍前的昨天傍晚,我亲眼看到羊群回到山脚下农庄时的情景,我向您发誓,我是绝不会用这幅景色来换取您这个星期之内在巴黎所观看的那些首场演出的。 就是这样一位归居田园、满心甜润的都德,他写下的又怎能不是一个个好的故事。 《繁星》,写一个牧童爱慕田庄主人的女儿斯苔法奈特,但他只能怀着这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地待在放牧的高山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斯苔法奈特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突遇山洪爆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童怀着纯净的柔情,自持操守,与自己心目中的仙女度过了一个星光灿烂、充满诗意的夜晚。 《高尼勒师傅的秘密》,是在高尼勒师傅的风力磨坊即将被蒸汽磨坊取代的历史变迁中,在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上,突出描写了普罗旺斯人淳朴友爱的乡风人情——村人知道了高尼勒师傅风车空转的秘密,重又回到高尼勒师傅的磨坊磨麦子,直到高尼勒师傅死去。 读着《磨坊文札》会有种感觉,就是:其中每一篇小说都染上了都德先生沉醉田园的微醺的酒意,读者也随着都德先生坠入甜蜜梦乡,那里处处呈现着童话的纯净和牧歌的天真…… 即使是像《波凯尔的驿车》那样写老实的磨刀匠娶了漂亮放荡的女人而被人嘲笑的故事,那人性的缺陷与弱点也透出质朴与淳厚;即使是写《三遍小弥撒》那样讽刺宗教善男信女的篇什,妙趣横生中也蕴藉着温情。而像《赛甘先生的山羊》那样一篇探讨自由、冒险与生命代价的付出的寓言,都德也能将严峻深刻的主题写得清新有趣、天真烂漫、精致隽永。 可以说,《磨坊文札》是都德归居田园的怀乡之作,他的温柔的目光遍抚普罗旺斯的山冈、草木、牛羊,他的精致的文笔写出了此地的人情、人性、风俗,一个从没到过普罗旺斯的人,读了此书,都会有恍如置身其中的感受,都要陶醉在那美好的乡间。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田园牧歌般的《磨坊文札》又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这印象是在与法国另一位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相比较得来的: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们、《项链》那样的环境,都是赤裸裸的一派世俗(或曰现实)景象,可没有都德式温情脉脉的面纱笼罩。这里且不论优劣短长,只是说,都德短篇小说有他独特的气质,他笔下的世界是一个被作家的柔情蜜意过滤了的世界,恬静、清朗、精致,就连苦难也是安稳的,丝毫没有峥嵘、乖戾之气。 不知道都德的磨坊生涯是否结束于普法战争,抑或在其后才开始?若在战前,那就更可理解都德的《最后一课》何以如此沉郁悲怆;若在战后,那是对作家心灵的最大安慰。 本书的翻译者柳鸣九先生,是中国法语界的权威,他的著述与翻译以及主持的大项目可以列出长长一串。而翻译《磨坊文札》,即有他青年时代的系念,又因不急不缓、徐徐译来,他颇为谦虚地说:自己觉得倒也译出了一点原汁原味。 但我特别注意到的却是,柳鸣九先生在译后记中所表达的对于都德的田园的向往。谁不向往呢?阳光下,那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的小山冈上的都德先生的磨坊……

找学报投吧一般大学教师都是投自己学校的学报的

《山东教育》山东省教育厅机关刊,全国创刊最早和发行量最大的教育刊物之一。它连续三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并被选送参加国际期刊展览,1998年度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期刊。 《山东教育》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教育行政领导干部、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教研人员,旨在宣传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剖析教育的重点、热点问题,报道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 经验,研究中小学教材、教法。刊物分教育、教学、信息、校园文化(副刊)四大板块。 《山东教育》(幼教版)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富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和幼教特色。主要内容有:幼教大政方针、幼教先进典型经验、幼教下论研究与探索、教材与教法研究、活动设计、音体美游戏设计、家庭教育、国外幼教、卫生保健、幼教文艺等,深受读者欢迎。 《山东教育》为旬刊,每月三期各有侧重。小学版侧重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版侧重中学教育、教学,兼顾职教;幼教版侧重幼儿教育、教学。 《山东教育》为国际大16开本,64页,彩色四封,每期定价80元。

有以下几处:1、月刊,创刊于1993年,由湖南教育报刊社主办。2、发明与创新,是湖南省发明协会主办。3、湖南教育杂志社。4、湖南省发报刊局。

《湖南教育》杂志

目 录■卷首语———————————————————————————————1 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 翁铁慧■创新视点——————————————————————————————4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谈 李谋之6 探索创新教学载体 增强实践活动成效 张 洁7 家庭教育视野中的“双差生”转化问题 黄 辛 由玉冰9 在思想品德课中搭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 周正乾10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刘 婷11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刘强加12 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周 政13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知识生成方法初探 魏松青 杨 艾15 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有效渗透 谭旭玲16 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再认识 陈裕龙18 关于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郭万青19 “2+3”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葛国清 李华初20 浅谈家庭教育对改善职校学生不良行为的影响 杨蒙霞22 职业教育应对学生加强美育和人际关系学的教学 李燕子23 诚于说服 耻于“驯服” 袁立华■教研在线——————————————————————————————24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陈江平25 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中的“色彩效应” 黎新艳26 养成反思习惯 实现减负增效 谈成来2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吴荣刚29 浅谈做好小学数学体验教学 符建良30 借培训之力,挖掘教师潜能 韩道红31 试论“学案导读、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法 蔡志中32 送课,我的新起点 王晓茗33 浅谈如何提高中考英语总复习效率 钟小球34 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在教学中成长 何 锋36 以训练为突破口 培养学生的语感 赵春艳37 初中政治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初探 杨 宏■学科交流——————————————————————————————38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俭芬39 涓流可以成海 吴 跃40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尹国炎41 浅谈如何让学生学好拼音 邓兰英42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结构探索 宋友令43 浅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黄方斌44 让阅读滋润学生的心田 贾海鸿45 用新课改理念指导初中化学复习 雷家强46 用美充实物理课堂的尝试 周顺梅47 走进拼音王国 贺颖玉48 浅谈兴趣在阅读中的作用 姚 昀49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 杜合芹50 把生活实际带进数学课堂 黄玲艳52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蔡金莲53 浅谈小学美术电教媒体教学 谢 志54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吴定军55 浅谈留守学生的另类优势 王四槐56 构建“高效课堂”之管见 贺春晕 刘明彰57 必须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吉 萍58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 唐红梅60 不良文风面面观 陈小云 周卓敏61 农村初中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与对策 舒桂芳62 论校园歌谣传播的控制措施 张 微64 小学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吴双如■班级经纬—————————————————————————————66 让爱作主 肖江波67 班主任要巧妙“隐藏”自己 兰晓松68 由小琪的成长烦恼所想到的 王仕平69 人文化班级管理的思考 付 清70 让“火”点燃少年的心灵 何 晶71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尹 玲72 批评“无痕”亦有效 徐丽平73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心得 陈祖卫75 心、眼、笔——实现师生沟通的桥梁 尹智峰76 浅谈青春期“早恋”学生的教育 陈新艳77 别样班会 绽放精彩 杜雪云78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聂文皇■教学随笔——————————————————————————————80 浅议教育的商业化 易汉初81 谈谈哲学的趣味性教学 何艳琳82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赵楚轩83 老师,示范一下 王晓慧84 牵着“兴趣”的手儿走 石兰春85 特别爱给特别的他 李凤英86 善待每个学生 孟国林87 教育,因无痕而精彩 王凤成88 提高学习兴趣,点燃学习动力 符云南89 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忌讳 陈孝平90 突出“四个关注”落实课堂教学效果 尹泽兰■案例设计——————————————————————————————91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任 雪92 给母亲写小传 升华学生人文素养 谢华兴94 《丰碑》教学实录及评析 皮扬杰■案例设计——————————————————————————————96 “洪江古商城乡土史研究性学习”说课稿 李辉桓

这四个字来历应该是那种名人提上去的东西

湖南教育杂志这就是一个杂志社的名称,他的地址城市就是在湖南。

婚庆杂志的群是在内地还是比较好的?它是根据教育学校。

湖北教育杂志社

确实难查

很难查

  • 索引序列
  • 湖南教育杂志社
  • 《教师教育》杂志社湖南
  • 湖南教育杂志社官网
  • 《湖南教育》杂志
  • 湖北教育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