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

发布时间: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

看你发的是什么期刊,核心期刊也是分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

1)本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稿件,校外作者的稿件要求最好是本刊主学科范围内的、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博士点基金等)资助项目产生的研究成果,不符合本刊的学科要求将不会进入审稿流程,直接退稿。本刊拒绝一稿两投稿件稿件。2)在线投稿成功后,请在投稿指南下载打印《作者投稿及论文发表承诺书》,第一作者签名后邮寄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3)本刊不收审稿费,只在通过评审录用稿件才适当收取版面费。4)本刊录用发表的稿件,为了便于学术信息的有序传播,需要作者转让部分版权,请作者在投稿指南下载《著作权声明》,签字后连同版面费邮寄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如果作者有特殊声名或要求时请来稿时提出书面说明。5)本刊一般2个月左右决定是否采用。投稿时请作者核对注册的作者信息,特别是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我们会及时回复稿件处理的进度,作者也可以随时登录查询或及询问。6)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机制:编辑初审决定是否符合接收的条件,再送同行专家审稿;编辑根据专家的意见筛选拟录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评价一般或不宜录用的稿件及时通知作者退稿;送主编审查:是否按审稿意见修改、还有没有错误,决定是否录用。为提高稿件的外审效率,请作者推荐两位以上合适的专家供编辑部参考,专家的详细信息包括专家姓名、研究方向、职称、电话、E-mail等。2 稿件要求1)第一作者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人员的论文,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的、确有理论深度和新意的论文本刊优先刊用。投稿时须注明:项目名称、课题题目、编号等。2)来稿须用word、wps等汉字处理系统排版,要求论点鲜明、论证充分、结论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达到“齐、清、定”的要求:“齐”即文稿包括图、表等齐全;“清”即打印清楚,段落分明,利于排版和校对;“定”即稿件内容臻于完善,在排版过程中不再增删内容。3)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邮件地址。全文(包括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一般以8000字左右为宜。(1)中、英文题目: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英文作者姓名及单位(作者姓名格式:“ZHANG De-Lin)。(3)摘要(200-400字,需有简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不少于200字)。中英文。(4)关键词(3~8个,尽量使用《体育汉语主题词表》中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中英文。英文摘要(Abstract:)和英文关键词(Key words:)(每一个关键词用“;”分隔。(5)注明本文的重要题注、论文的性质(什么基金资助项目或哪级管理的科研项目、××学位论文、获××论文奖等)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的格式如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生文章需其导师任通讯作者,并注明通讯作者的职称、是否硕博导师、E-mail。(6)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正文的各级层次标题要精练明确(篇幅一般在8 000字左右)。a.正文段落层次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出现前言、引言等之内的层次),顶行书写,层次号后空一格,一级标题前空一行。b.图——必须有图序号和图题,每图一式两份(一份贴文稿应在处,一份另纸),图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图题标在图下方。c.表——一律使用三线表(贴在文稿应在处),表序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与表题一并放在表上方。d.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标准符号,不得使用已废止的符号,更不得自造符号。e.届次、世纪、年、月、日、百分比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7)参考文献:不得省略,最少5条以上,需在文中引用处标注,并序号玉参考文献序一致。基本格式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始页码d.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国际、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f.专利的著录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和未定义类型文献的著录须在文稿末尾处说明关于以上“[]”内的文献类型如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3 其他申明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文末注明。本刊刊发的文章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使用。许可使用费已抵做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的版面费。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转载,请在来稿时声明。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外著名高等学府。 北京体育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办学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扎实办学基础的高等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惟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院校和惟一进入“111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毗邻圆明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1340余亩,建筑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7所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等4个系,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体育中等专业学校2所附属学校。学校还设有国际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科学研究中心等二级教学单位。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设在我校。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10个国家体委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学科门类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5个学科门类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师资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体育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运动康复与健康等12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约13000名,其中本科生6500余名,硕士生950余名,博士生300余名。 学校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43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校际关系和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师生交流、远程教学等合作;在全国21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设立了31个成人教育教学站点;与北京学院路地区16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使北体大的学生可以到这些重点高校学习,共享优越的教学资源。近三年学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2%以上。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科研楼,教学楼内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共有座位8723个。学校还拥有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39个,图书馆藏书83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958名,其中师资51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44名,博士生导师60人,硕士生导师142人,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100多人。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高级管理干部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三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研究奖”和“运动教育奖”;国家体育总局曾分别授予学校“27届奥运会贡献奖”(获3金2银2铜)、“28届奥运会贡献奖”(获10金3银),授予366人“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75人“全国体育运动(工作)荣誉奖章”等。学校有41人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及“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6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十一五”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将乘中国体育事业的东风,搞好“211工程”建设,加快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办学理念与使命: 增强民族体质 弘扬体育精神 探索科学真理 引领文明进步 北体精神与校风: 爱国 拼搏 求实 创新 北体校训: 追求卓越

【学校名称】[编辑本段]北京体育大学 简称 北体,体大,北体大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SU【成立时间】[编辑本段]1953年8月31日【地理位置】[编辑本段] 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圆明园遗址公园、13号线上地城铁站。占地面积1340余亩,建筑面积约40余万平方米。【邮政编码】[编辑本段]100084【学校简介】[编辑本段]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高校之一,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中国体育的最高学府,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原名中央体育学院,筹建于1952年7月,1953年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53年11月3日学校在北京先农坛举行开学典礼,1954年迁入现址,1956年3月14日,学校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12月11日,学校改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校庆日为11月1日。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已成为国内体育学科、专业齐全,体育硕士、博士点最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声誉远播的全国重点学府。 中国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195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90年代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开始办有两年制专科,1951年设中专科,并开始招收研究生。1955年设4年制本科。1956年设干部训练班、教师进修班。1957年陆续设体育系、运动系和研究生班。1960年设田径、体操单科函授班。北京体育大学设有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武术系、体育生物科学系、体育管理系、研究生部和成人教育部,还附设竞技体育学校和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发展】[编辑本段] 50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了高层次、多规格、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7所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等4个系,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北京体育大学附属体育中等专业学校2所附属学校。学校还设有国际交流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科学研究中心等二级教学单位。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设在我校。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10个国家体委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学科门类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5个学科门类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师资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体育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运动康复与健康等12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约13000名,其中本科生6500余名,硕士生950余名,博士生300余名。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科研楼,教学楼内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共有座位8723个。学校还拥有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39个,图书馆藏书83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958名,其中师资51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44名,博士生导师60人,硕士生导师142人,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100多人。 学校始终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为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自1980年以来,学校培养了国际运动健将50余人,运动健将500余人。1980年以来,在世界大赛中获冠军50余人次,亚洲大赛中获冠军60余人次,刷新亚洲纪录10余人次,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冠军6000余人次。尤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校自己培养的17名在校运动员、7名教练员参加7个大项13个小项的比赛。取得4金、1银、1个团体第六名、1个第七的的优异成绩;在籍学生64名奥运健儿、毕业校友8名奥运健儿,总计72人参加了第28奥运会比赛;师生、校友共有163人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的25.75%。 学校形成了多学科、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优势,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8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项。近十年间,共引入外源性科研经费2106万元,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科普著作近千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2000余篇。 学校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43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校际关系和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师生交流、远程教学等合作;在全国21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设立了31个成人教育教学站点;与北京学院路地区16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使北体大的学生可以到这些重点高校学习,共享优越的教学资源。近三年学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2%以上。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高级管理干部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三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研究奖”和“运动教育奖”;国家体育总局曾分别授予学校“27届奥运会贡献奖”(获3金2银2铜)、“28届奥运会贡献奖”(获10金3银),授予366人“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75人“全国体育运动(工作)荣誉奖章”等。学校有41人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及“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6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十一五”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将乘中国体育事业的东风,搞好“211工程”建设,加快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办学理念与使命:增强民族体质 弘扬体育精神 探索科学真理 引领文明进步北体精神与校风:爱国 拼搏 求实 创新北体校训:追求卓越

1)本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稿件,校外作者的稿件要求最好是本刊主学科范围内的、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博士点基金等)资助项目产生的研究成果,不符合本刊的学科要求将不会进入审稿流程,直接退稿。本刊拒绝一稿两投稿件稿件。2)在线投稿成功后,请在投稿指南下载打印《作者投稿及论文发表承诺书》,第一作者签名后邮寄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3)本刊不收审稿费,只在通过评审录用稿件才适当收取版面费。4)本刊录用发表的稿件,为了便于学术信息的有序传播,需要作者转让部分版权,请作者在投稿指南下载《著作权声明》,签字后连同版面费邮寄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如果作者有特殊声名或要求时请来稿时提出书面说明。5)本刊一般2个月左右决定是否采用。投稿时请作者核对注册的作者信息,特别是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我们会及时回复稿件处理的进度,作者也可以随时登录查询或及询问。6)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机制:编辑初审决定是否符合接收的条件,再送同行专家审稿;编辑根据专家的意见筛选拟录用的稿件返回作者修改,评价一般或不宜录用的稿件及时通知作者退稿;送主编审查:是否按审稿意见修改、还有没有错误,决定是否录用。为提高稿件的外审效率,请作者推荐两位以上合适的专家供编辑部参考,专家的详细信息包括专家姓名、研究方向、职称、电话、E-mail等。2 稿件要求1)第一作者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人员的论文,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的、确有理论深度和新意的论文本刊优先刊用。投稿时须注明:项目名称、课题题目、编号等。2)来稿须用word、wps等汉字处理系统排版,要求论点鲜明、论证充分、结论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达到“齐、清、定”的要求:“齐”即文稿包括图、表等齐全;“清”即打印清楚,段落分明,利于排版和校对;“定”即稿件内容臻于完善,在排版过程中不再增删内容。3)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邮件地址。全文(包括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一般以8000字左右为宜。(1)中、英文题目: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2)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分行依次排列。英文作者姓名及单位(作者姓名格式:“ZHANG De-Lin)。(3)摘要(200-400字,需有简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等,不少于200字)。中英文。(4)关键词(3~8个,尽量使用《体育汉语主题词表》中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中英文。英文摘要(Abstract:)和英文关键词(Key words:)(每一个关键词用“;”分隔。(5)注明本文的重要题注、论文的性质(什么基金资助项目或哪级管理的科研项目、××学位论文、获××论文奖等)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的格式如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生文章需其导师任通讯作者,并注明通讯作者的职称、是否硕博导师、E-mail。(6)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正文的各级层次标题要精练明确(篇幅一般在8 000字左右)。a.正文段落层次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出现前言、引言等之内的层次),顶行书写,层次号后空一格,一级标题前空一行。b.图——必须有图序号和图题,每图一式两份(一份贴文稿应在处,一份另纸),图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图题标在图下方。c.表——一律使用三线表(贴在文稿应在处),表序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与表题一并放在表上方。d.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标准符号,不得使用已废止的符号,更不得自造符号。e.届次、世纪、年、月、日、百分比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7)参考文献:不得省略,最少5条以上,需在文中引用处标注,并序号玉参考文献序一致。基本格式如下: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始页码d.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国际、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f.专利的著录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和未定义类型文献的著录须在文稿末尾处说明关于以上“[]”内的文献类型如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3 其他申明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文末注明。本刊刊发的文章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使用。许可使用费已抵做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的版面费。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转载,请在来稿时声明。

北京体育大学期刊

看你发的是什么期刊,核心期刊也是分为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期刊。

体育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中国体育科技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体育学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科技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

体育寓动,书法寓静。锋芒初露,黑小伙一跃拔头筹 勤耕不辍,苦磨砺真功泄笔端 醉心普及,扬国粹广结翰墨缘

北京体育大学期刊社

体育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中国体育科技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体育学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科技

  • 索引序列
  •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
  •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
  • 北京体育大学期刊
  •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
  • 北京体育大学期刊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