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有哪些核心技术被外国掌控

有哪些核心技术被外国掌控

发布时间:

有哪些核心技术被外国掌控

答:中国的芯片技术和光刻机制作技术、以及高级数控机床被其他国家垄断了。

芯片技术主要被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中国,以色列掌握。

近年来,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很快,但仍然存在“卡脖子”的领域,公认的有以下30项技术产品,中国一直被国外封锁,那么今天就来细数一下这些技术都被哪些国家占据并处于垄断地位。公认的30项“卡脖子”技术产品和目前领先甚至垄断的国家名单:1、高端显示屏OLED生产设备真空蒸镀机(日本)——中国平板显示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差距在上游核心生产设备2、“液晶屏骨头”微球(日本)——中国制造技术先进,但国产原材料不纯影响微球性能3、制造液晶显示器用到的ITO靶材(日本、韩国)——质量不稳定、材料不过关,从实验室到量产才能突破大尺寸领域4、国产大飞机用的航空钢材(美国)——还是材料问题,超强度钢纯净度不够5、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关键材料(日本)——中国实验室成果达到国际水平,但量产有一致性和成本控制困难6、新能源车的“心脏”锂离子电池(美国、日本、韩国)——美国强于研发设计,日本强于材料生产,中韩是第二梯队7、水下机器人深海油管焊接用的高端焊接电源(北欧)——中国是全球最大焊接电源制造基地,差距在深海水下焊接设备和全数字化控制技术8、海底观测网系统水下连接器(美国、德国)——事关国家安全,中国在实验样机阶段,技术研究起步9、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轴承(德国、瑞典)——中国已掌握直径3米的主轴承核心技术,走出实验室仍然是材料、工艺因素制约10、机械设备高端轴承钢(美国、瑞典)——中国制轴工艺已经达到先进水平,还是材料差距11、航空设计软件(法国、美国)——中国与国外同时起步,国家需要出台政策鼓励国产软件的开发和使用12、高质量消费级电容和电阻(日本)——短板还是材料,日本的MLCC产品可以做到1000层,中国产品在300层左右13、光刻机(荷兰、日本)光刻机镜头(德国)——ASML的镜片是蔡司技术,德国祖传的磨镜手艺,抛光镜片上百年技术积淀;除了镜头,光刻机还要顶级光源和极致的机械精度(3万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14、上游高端电子化学品例如LCD用光刻胶(日本)——中国能生产,关键指标不够先进拿不到订单15、冷冻电镜用的透射式电镜(美国、日本)——用于基础科研领域的实验技术,中国起步很早,因市场太小连德国蔡司都放弃了16、发现创新药的潜在靶点的利器iCLIP(美国)——同样是科研实验技术,2010年诞生的新技术17、自研操作系统(美国)——PC、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没有国家能成功挑战美国18、工业机器人算法、软件(日本、德国、瑞士)——差距在底层核心算法19、自动驾驶汽车必备的激光雷达(美国)激光雷达芯片例如发射器(德国)——国产激光雷达最高40线,国外可做到64甚至128线,高分辨率芯片生产工艺不成熟20、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美欧)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美国、英国)——要长期的工业实践和验证技术来支持21、航空发动机的短舱(美国、法国)——安放发动机的舱室、复杂的集成系统,中国处于空白阶段22、为高铁钢轨养护整形的仿形铣刀刀盘和刀片(德国、奥地利)——需要一种超硬合金材料,中国尚在学徒阶段23、高端机床制造核心技术例如数控系统(德国、日本)——基础材料科学、工艺、设计上的差距;除了控制器,国产机床的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等主要功能部件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24、柴油发动机“心脏”电控柴油高压共轨系统(德国、美国和日本)——中国可以做,就是差些25、高端液压装备的核心元件高压柱塞泵(美国、德国、日本)——性能指标上的差距在于材料制造26、重型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材料差距例如叶片材料,原因是设备、工匠、工艺的差距;基础研究的积累差距:设计技术、核心的热端部件制造技术27、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高端滤波器、振荡器等射频元件(美国)——半导体材料差距大,中国研究做得早,量产化还是问题多:材料的一致性、电性能均匀性28、工业仿生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日本)——生产工艺,材料纯度不过关,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国内企业大多做气体、温度等类型传感器29、高速的(≥25Gbps)光芯片和电芯片(美国)——中兴通讯被制裁的用于光通讯领域的光模块,低速的(≤10Gbps)光芯片和电芯片实现了国产30、高端CT机探测器(美国、荷兰、德国)——探测器制造工艺、材质都是机密,医学成像产业已经被美国专利壁垒限制

应该在航天领域差的技术会多一点,但其他领域基本上都差不多。

核心技术自主掌控

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

要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制造业和科技,奖励人才

我想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话,国家采取的措施就是创新,自主研发自己来掌握这些核心技术。

要改变我们国家目前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家应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中国掌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太多了,否则不可能被针对了。具体细节我们就算知道也未必能理解,看别国对咱的态度,对咱的围堵,就可见一斑。

格力 掌握核心科技

有我们也不知道,国家会保密的吧!

后来朱江洪回忆说:“我们科研人员没有辜负期望,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研发出来了。5年过后,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先后有3家日本企业来到格力,恳请并购合作。2008年8月代表中日两国空调行业最高水平的巨头终于走在了一起,共同成立了“格力大金”。

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有哪些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美、俄、中、英、法)合法拥有热核武器,目前就只有中国还有氢弹

回答 您好,1、美国的英特尔 2、韩国的三星 3、美国的英伟达4、中国的联发科5、美国的高通6、美国的美光7、中国的华为海思8、美国的TI德州仪器9、英国的AMD10、荷兰的NXP

美国掌握的技术中国没掌握的如下:  化妆品(配方)  目前,高端护肤品市场九成以上被外资品牌所占据,国产品牌尽管在近年强势发力,但只能停留在大众市场。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外资品牌在核心技术上并无压倒性优势。核心技术都在国际原料大厂手中,比如德国巴斯夫、法国Silab、美国道康宁、英国禾大、日本精化等。即使是强势的跨国品牌,也依赖这些生化巨头提供的原料和技术支持。而化妆品企业的研发,主要是基于原料厂商提供的建议配方进行应用性研究,以及消费者试用及评价的工作。但在这些方面,中国内资品牌依然十分欠缺。  跑鞋(减震系统)  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一双高性能的跑鞋十分重要。但遗憾的是,很少会有消费者选择购买国产品牌的专业跑鞋。目前,外资品牌占据了专业跑鞋市场,而这些品牌也确实掌握着一些国产品牌所没有的核心技术。以中底减震技术来说,这是决定一双运动跑鞋好坏的关键。专业的跑鞋品牌SAUCONY拥有的GRID减震系统,被认为是全球惟一能够同时提供缓震和稳定功能的中底技术系统,它可以提高运动鞋的稳定与缓震性能。而目前国产品牌还没有突破这一核心技术。  手机系统(安卓、iOS)  上述这两大手机系统,目前核心技术开发都属于国外,其中安卓系统是以Linux为基础的开源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成立的Open Handset Alliance(OHA,开放手持设备联盟)持续领导与开发中,而iOS系统则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专用于系列的苹果品牌的数码。  工业制造(数控机床)  作为中国传统工业的重要助推器,高档数控机床的自主化问题一直扼制着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据相关人士透露,“大而不强”是中国制造业的现实。我国数控机床目前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数控机床主要依赖于进口。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所需要的80%高端数控机床是要从国外进口的。  医疗设备(CT)  就医疗设备而言,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国产医疗设备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国正在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80%的CT、中高档监视仪,85%的检验仪器,90%的超声波仪器、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都是外国品牌。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医疗器械行业,CT、DR的管球技术垄断在业内尽人皆知。CT、DR的管球,是产生X线、进行扫描诊断的核心器件,是CT、DR器械的“心脏”,而管球的研发生产技术一直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数十年间,国内企业曾有尝试研发的,但因为外资的专利技术垄断捆缚我国科研机构手脚,知识产权屏障束缚CT、DR球管技术的研发突破。目前,全国的医疗单位全部依赖外资企业的进口才能获得管球,才能使用CT和DR。  汽车(发动机、电喷系统)  核心技术的缺失在汽车行业尤为明显。虽然近年来自主品牌在技术方面一直很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比起日本、欧美等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特别是在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方面。    家电(线性变频压缩机、DD直驱变频电机)  目前,彩电显示技术基本被国内几大企业所掌握,但在白色家电方面,除空调外,国内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并不强。据了解,包括线性变频压缩机(节能省电)、DD直驱变频电机(降低设备故障率)、智能灰尘压缩和光波技术等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家电生产商所掌握。  钢铁(模具钢、工具钢)  不仅仅是圆珠笔上的圆珠需要进口,据钢铁行业专家介绍,虽然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但我国在模具钢、工具钢的制造方面与国外的制造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模具钢就是机车轴承、精密仪器的零部件所使用的钢材,目前国内生产水平难以与国外相比较,大部分企业的采购渠道还是直接从国外进口,另外,做比较好的刀具所用的工具钢,现在也基本上要从国外进口。直言不讳地说,咱们自己做的菜刀不如国外的好。”上述业内专家坦言。

我国掌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格力 掌握核心科技

中国有哪些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全世界的高科技?

后来朱江洪回忆说:“我们科研人员没有辜负期望,我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研发出来了。5年过后,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先后有3家日本企业来到格力,恳请并购合作。2008年8月代表中日两国空调行业最高水平的巨头终于走在了一起,共同成立了“格力大金”。

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于其它技术,由于都有替代技术,即使领先,也没有实际意义。

  • 索引序列
  • 有哪些核心技术被外国掌控
  • 核心技术自主掌控
  • 中国掌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 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有哪些
  • 我国掌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