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零件排版顺序。1、拐角熔化。2、零件间距。3、引线设置。4、共边切割。5、零件碰撞。6、余料处理。
激光切割机使用步骤: 开机步骤:打开总开关→打开水冷机→打开伺服控制器(启动按钮)→打开电脑(按钮)一切板:(每次开机、换喷嘴时要回原点一次、标定一次:数控→BCS100→回原点→确定;BCS100→F1标定→2浮头标定→将喷嘴靠近板面→确定→显示优→确定;换喷嘴时要打同轴:用胶带粘在喷嘴下,按激光点射看点是不是在圆的中心)将钥匙拧到切板方向→打开切板软件→开气→拧开激光器(注意此时水温必须在22℃-26℃才能开激光器!)→左键单击文件→点击读取→选取***dxf文件(要切得图形,必须是dxf格式)→点击工艺参数(F2)(有锈的选择带模切、孔多时选预穿孔;切薄板时可将工艺中的慢速起步去掉,厚板可设置慢速起步)→选取多厚的板材(f:焦距,O2:氧气气压,PZ:喷嘴;焦距气压喷嘴大小需要根据显示在切割头手动调;喷嘴d代表双层,适用于切碳钢板;喷嘴s代表单层,适用于切不锈钢、镀锌板材)→根据右下角的显示更换喷嘴、调气压、调整焦距→①切一个图形时:单击排序(小图优先)→按住左键选中图形→单击阴切或者阳切(阴切是从线内开始切,线内的不要;阳切是从线外开始切,线外的不要)→选中图形→引线(在检查一下阴切或阳切对不对,板厚的引线长度6mm左右,薄板3mm左右;引线位置可通过按图形总长设定)→打开光阀→找一点→点停靠(板在右下停在右下、板在左下停在左下)→走边框→遥控器开始切。(也可找到一个点后在软件上标记→走边框→切,下次直接返回标记走边框不需要再找点!)②切一排时:选中一个图形→复杂图形选顺序小图优先(简单图形忽略此步)→起点A→全选→阵列→1*10行偏移0,列偏移0→全选→共边→全选→炸开(左下角)→全选阴切或阳切→引线(厚板引线长≥5mm,薄板3mm;注意看引线位置!!)→看一下排序→模拟→走边框→开始切割。③切几排时:选择一个要切的图形→选择最边框清除引入引出线→全选→复杂图形先排序选小图优先(简单图形忽略此步)→全选→阵列→全选→共边(选择横平竖直)→全选炸开(里边是不规则图形时只选边框)→设引线(引线角度为0°,复杂图形设为90°;复杂图形复杂图形时可选中里边的图形,左上角选择相似图形→阴切→引线)→看顺序(若不是最佳顺序,可右键指定起始图形)→走边框→开始切。④针对薄板或小件时为防止倾斜翘边要进行微连:点倒三角→自动微连→厚板:5-2;薄板:0-2。或缺口或桥接⑤一整张坂排好版切不完第二天继续切时:暂停→停止→标记坐标,开机后→返回坐标→断点继续。二:切管(每次开机都要回原点):①打开切管软件→文件→读取图形→点击工艺参数→选取适合厚度的碳钢→根据右下角的显示更换喷嘴、调气压、调整焦距→停靠(必须选最远端)→选中圆→引刀线→3mm→确定→排序从大到小→排序→打开激光器→上管→调好位置,最头距离激光一段距离(4mm)→按住快速不松手自动寻边→最好4个面都寻边记电脑右下X的数值找出3个差不多的→记录一个面的旋转中心(若是扁管,小面朝上记录旋转中心)→切(切的时候看管子是否歪了)②由切板→切管:在切板软件下回原点→关闭激光器→关闭切板软件→打开切管软件→由切板扭到切管→移动到左侧回原点→开激光器→上管→点击工艺参数→选取适合厚度的碳钢→根据右下角的显示更换喷嘴、调气压、调整焦距→停靠(必须选最远端)→选中圆→引刀线→3mm→确定→排序从大到小→排序→打开激光器→上管→调好位置,最头距离激光一段距离(4mm)→按住快速不松手自动寻边→记录旋转中心→切③由管→板:先将头移动到机床范围内→关激光器→关切管软件开切板软件→回原点→开激光器→④切圆管:打开软件→圆管直径→输入直径(要输入的直径要比实际小5~1mm)→画一条直线手动输入圆管圆孔的直径→圆管切割(需输入角度)→确定→相贯线→相贯直径(即要在圆管上切的圆孔直径)要小于圆管直径→阴切(阳切)→引刀线关机:先关伺服→关软件→关电脑→关水冷→总开关→关气
你好:这个排版上面的条形可以有阵列来排图。上面的那几个弧形板。就是用手动排的。在其它部位画好弧形板的图形,然后用手动排列就可以。因为那数量少也不多。
这样可以用align对齐命令。先排好一个图形,然后将另一个需要与之共边的图形,选好第一个对齐的点,然后选此点需要对齐的点;再选第二个点,同样的操作,找到需要对齐的那个点。这样一共选取四个点之后,两个图形就会自动对齐了。
手工布满共边,删了重复线
cad正常排版,保存成您机器支持的格式直接导入机器操控软件即可。
一般看加工文件了,常用的有飞切模式,还有最短距离,或者是顺序切割
楼上的已经回答的很详细了,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不熟悉的东西要多试试看,熟悉几遍就好了,祝你早日学会
选中要改变顺序的路径-刀具路径-路径排序-右侧出现对话框(增大、减小)
L型零件排版顺序。1、拐角熔化。2、零件间距。3、引线设置。4、共边切割。5、零件碰撞。6、余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