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第一步:打开 百文图书馆 的SCI影响因子查询数据库(ISI)后,点击蓝色框框内的“其他资源”2按第一步点击“其他资源”按钮后,点击蓝色框框内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按钮3据上步骤点击“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按钮后,:即已进入SCI影响因子查询界面4进入SCI影响因子查询界面后,将蓝色框框内的选项选择为“Search for a specific journal”,随后点击图中红色框框“SUBMIT”按钮5第四步完成提交后,点击蓝色框内“view list of full journal titles”6点击“view list of full journal titles”后,进入杂志全名页面,里面都是杂志名称,是按字母排序的7进入杂志全名页面后,按“ctrl+F”,页面的右上角会出现一个搜索框,在搜索框中输入你想查询的杂志名称,如本例为“plant cell”将出现以下结果,左下角蓝色框内即为与您查询词相关的杂志名称,复制其中一个8复制好你想要查询的杂志名后,回到上一个页面,并在蓝框内粘贴, 点击“SUBMIT”按钮9点击提交后,即得杂志的影响因子,如下图所示,蓝框为您想查询的杂志名称《PlantCell》,红色框为该杂志的5年内影响因子及当年影响因子。

sci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作者选择sci期刊时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5相对来说水平已经很高了,期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期刊也有相应的价值,但也并不是期刊影响因子越高越好。SCI期刊影响因子1、SCI期刊属于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属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个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即使是SCI期刊这样的国际性期刊,也是根据影响因子来进行分为的。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02如何正确看待SCI分区?影响因子作为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SCI期刊也遵循这样的原则,所以进行了分区,即汤森路透公司制定的JCR分区和中科院SCl分区, 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中科院SCl分区:中科院SCI分区是按期刊的三年的平均影响因子来划分的;一区:前5%;二区:6%~20%;三区:21%~50%;四区:后50%;附:2021年度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JCR分区: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上—年的影响因子按降序排列,然后进行等分,分为四个区,每个区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均为25%。

2022SCI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作为发文量最大的综合性材料期刊,在材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最强大的地方便在于发文量极其庞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IF的稳步提升。很多人认为如果对ACS AMI的发文量进行控制,将是又一本高分期刊。但是ACS明显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非但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反而自2018年开始围绕ACS AMI扩充了一系列子刊。即: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ACS Applied Polymer Materials、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在2018年开始刊发,已经于去年获得了第一个正式IF:473,是这5本子刊中最早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了IF的期刊。截止今天为止,其最新即时IF为834,完成度43%,可以说涨幅还是相当不错的。图源:ACS官网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和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同年发行,却没有那么好命,去年并未获得IF,但今年则一定会出IF。截止今天为止,其最新即时IF为952,希望今年6月公布的第一个IF能够破5。图源:ACS官网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于2019年开始刊发,2019年发文318篇,2020发文474篇。截止今天为止,最新即时IF为208。鉴于目前只有2019一年的数据,根据IF的计算方法,今年很大可能不会出IF。图源:ACS官网ACS Applied Polymer Materials和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类似,2019年开始刊发,2019年发文380篇,2020年发文610篇。截止今天为止,最新即时IF为971。同样,今年6月出IF的概率不大。图源:ACS官网至于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则比较复杂,早在2018年便已开始刊发,但迄今尚未被SCI收录,因此还无法计算IF。但目前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已经为ESCI,即已经加入到了SCI的预备队伍。如果今年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能够成为SCI,其2018-2019的文章应该会同时被追溯收录。也就是说,如果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今年6月之前被SCI收录,则今年即可能获得首个IF。如果今年6月之后被SCI收录,明年则会和ACS Applied Polymer Materials、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一样同时获得自己的首个IF。图源:ACS官网如果说上面五本子刊是ACS为了防止稿源外流,或者为将来需要的时候能够助推ACS AMI更上层楼而出发的话,ACS另外一本新刊ACS Materials Letters则是与其姊妹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形成了良好的补充。ACS Materials Letters于2019年开始刊发,2019年发文93篇,2020年发文184篇。截止今天为止,最新即时IF为108。虽然也仅有2019一年的数据,但鉴于较高的IF和关注度,今年6月或许有出IF的可能。图源:ACS官网注:① 影响因子不是评价一本期刊质量的唯一标准,请理性看待;② 所有即时IF依据WOS数据计算,和最终JCR数据可能会有出入;③ 人工统计,若有错误,敬请指正。

最新消息显示:2020年SCI影响因子,也就是要于2021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将于7月1日(北京时间6月30日)发布。尽管网上很多关于期刊影响因子的预测,但是最终影响因子还是看科睿唯安公布的最终数据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评估

进入中国知网,在最上面一排中,选择文献出版来源,刊名中填上你想查询的期刊即可得到影响因子。

这里可以查

CiteScore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曾被认为是学术界的金标准。但近年来由于在学术评价体系中被滥用受到各方人士的强烈抵制。2016年7月5日,几大顶尖级学术出版机构包括多家著名期刊也联合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文章呼吁期刊降低对影响因子计算的痴迷和依赖程度,并强调用引用分布曲线(Citation Distribution)来取代影响因子的简单算术平均。其他一些权威机构也纷纷提出多元化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以期打破影响因子一家独大的局面。2016年12月8日,出版业巨头Elsevier重磅推出了他们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全新期刊评价体系:CiteScore。Scopus数据库涵盖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科技和医学文献的文摘、参考文献及索引,因此被各界人士认为是影响因子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与影响因子相比,Cite Score具有以下优势。一,期刊涵盖数量众多,中文期刊显著增加。CiteScore涵盖的期刊数量达到22256本,比影响因子的11000种期刊多了一倍。尤为重要的是,相比SCI数据库中的几十种中文期刊,Scopus收录了几百种重要的中文期刊。有学者表示,这对中文期刊会是一件好事。以往很多优秀的中文期刊由于不在SCI检索范围内,在高校职称评定时不被认可,因此稿源越来越少。如果将来国内认可CiteScore,那么对于被收录在Scopus数据库中的这些优秀的中文期刊又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二,指标计算公式有所不同。与影响因子的计算某期刊连续2年论文在第3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类似,CiteScore计算的是期刊连续3年论文在第4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但两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影响因子计算时的可引用内容只有论文和综述,剔除了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计入分母,但其引用数仍被计入分子。而CiteScore将所有文献内容都视作可能被引用的内容,包括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这些内容的引用很少,因此会拉低期刊的得分。三、影响因子没有学科领域的区分,而CiteScore有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大家都知道,把不同领域的文章混在一起谈影响因子,是没什么意义的。比如数学和工程的跟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科研人员就没法说到一块去。一个是顶了天都不到2的影响因子,另一个是到10都很正常。CiteScore也是只有比较同一领域的期刊才有意义,对选择发表论文才具有专业引导作用。所以在查询网站中还有Highest CiteScore Percentile在CiteScore后面,这就能够看出期刊在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四、CiteScore是免费的。与影响因子只对购买者开放不同,CiteScore对任何在线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来查看期刊CiteScore,也可以分析期刊的引用情况。CiteScore一经推出,学术界人士普遍表示支持。多数人认为,影响因子是应该有个对手了,只要有进步,有比较都是好的,我们不要一家之言!本人也认为,影响因子已经在评价指标第一把交椅上坐得太久了,以致现在负面影响隐隐有超过积极影响的架势,也是时候有另一个因子取而代之了。但是影响因子毕竟在学术界还是影响深远,全盘否定而推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有可能是操之过急。CiteScore在计算方法上与影响因子大同小异,虽然只是治标,但可能更加符合现在的需求。无论如何,有创新总是好的,多元化的计量评价指标才能让评价体系越来越趋于完善。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查询

这个需要系统的,全面的,正规平台来操作了。

进入中国知网的官网,点击期刊大全在搜索界面搜索期刊名望采纳

1、知网首页点击“出版物检索”,转下页在检索框输入期刊名称,即可查到该期刊的相关信息,包括影响因子。2、知网首页中间模块“出版平台和评价”,点击“选刊投稿”进入中国学术论文期刊投稿平台,检索框输入期刊名字,即可检索到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

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影响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扩展资料:影响因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两个指标。复合影响因子是指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和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是综合影响因子,主要指文学与科学的融合。它是从科技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综合统计文献来源计算而来的两者都是基于统计年度的总被引用次数与前两年发表的期刊的总被引用次数之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 索引序列
  •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 sci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 2022SCI期刊实时影响因子
  •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评估
  • 期刊实时影响因子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