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

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

发布时间:

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

以下几方面供参考:第一,要看原告的权利是否在法律上有效,失效的权利是没有法律支持的。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最长为10年,按照你的说法是“同一个外观专利”,那么至少已经过去了16年,原外观设计专利应早已失效。第二,如果是专利权人(原告)是对同一个外观设计重复申请的专利,则该专利不符合新颖性的要求,即使已经授权也可通过“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将其撤销。第三,如果能证明自己不知情(例如提供合法的进货票据,作为不知情的证据),则不是恶意侵权,则可免除经济赔偿。另外,请注意保留好原始票据,向原告出具复印件即可,除非法院要求。

侵害外观外观设计专利纠纷

1、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2、有关侵权者情况的证据。如侵权者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3、有关侵权事实的证据。如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赔偿

外观设计蕴含了设计人的智力成果以及为了企业匹配形象而付出努力的劳动成果,外观专利侵权是很可耻的,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专利侵权赔偿一共有五种计算方法:1、权利人损失根据《专利法》第65条和法释[2015]4号第20条第1款规定,权利人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用公式表示如下:权利人损失=专利产品减少销量(或侵权产品销量)*专利产品合理利润而我国法释[2015]4号第20条规定,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可以视为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也就是说,侵权产品每销售一件,可以认为会导致权利人的专利产品销量减少一件。与美国Pand it案的DAMP四部测试法对比,上述规定显然对权利人更为有利。2、侵权人获利根据专利法第65条和法释[2015]4号第20条第2款规定,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侵权人获利=侵权产品销售量*侵权产品合理利润(营业利润或销售利润)其中,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税收附加,而营业利润=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许可费的合理倍数根据专利法第65条和法释[2015]4号第20条第2款规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依照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约定赔偿法释[2016]1号第28条规定,权利人、侵权人依法约定专利侵权的赔偿数额或者赔偿计算方法,并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主张依据该约定确定赔偿数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4、法定赔偿专利法65条第2款规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法律分析:一、赔偿标准:第一、按照自己的实际损失来赔偿。这是最为简单直接的一种赔偿方式了。由于侵犯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之后,一定会给自己的产品造成一定的损失,比如说滞销,比如说没有办法继续生产等等,这些损失可以计算出一个总的数额来让侵权人进行赔偿。但是在计算数额的时候必须要拿出证据来,可以是自己通常情况之下的销售额,或者是积压商品的数量乘以价格等等,不可以虚报价格,隐瞒真实情况。第二,按照侵权者的实际所得来赔偿。第一种方法虽然非常的直接明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可能比较难执行,因为他们侵权了自己的产品之后,具体的损失有时是没有办法计算出来的,给自己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也没有办法用金钱来估量。这个时候就需要另一种赔偿方式了就是按照侵权的违法所得,由于侵权人对于外观设计的侵犯是为了盈利,所以在侵犯之日起,一直到案件发生时一共赢了多少利就可以作为损失赔偿来赔偿给专利人。第三,按照专利许可使用费为标准。在专利权人申请了专利之后,是可以对专利进行处置的,例如自己使用,允许他人使用等等,这些权利都是可以任意行使的,不过在允许他人使用的时候是需要收取一定的专利使用费的,专利许可使用费就可以成为在侵权之后的赔偿标准。通常来讲是参考其专利时刻使用费乘以一到三倍来作为最终应当赔偿的金额。这是为了惩罚侵权人在没有得到专利许可,并且也没有交付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情况下,就私意使用他人的专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五十九条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确认不侵害专利权纠纷

第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下列专利纠纷案件:  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案件;  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专利合同纠纷案件;  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  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纠纷案件;  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  诉前申请行为保全纠纷案件;  诉前申请财产保全纠纷案件;  因申请行为保全损害责任纠纷案件;  因申请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案件;  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署名权纠纷案件;  确认不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  专利权宣告无效后返还费用纠纷案件;  因恶意提起专利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件;  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纠纷案件;  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维持驳回申请复审决定案件;  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决定案件;  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实施强制许可决定案件;  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实施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案件;  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行政复议决定案件;  不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其他行政决定案件;  不服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行政决定案件;  确认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案件;  其他专利纠纷案件。第二条 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被诉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第三条 原告仅对侵权产品制造者提起诉讼,未起诉销售者,侵权产品制造地与销售地不一致的,制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以制造者与销售者为共同被告起诉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销售者是制造者分支机构,原告在销售地起诉侵权产品制造者制造、销售行为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第四条 对申请日在2009年10月1日前(不含该日)的实用新型专利提起侵犯专利权诉讼,原告可以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对申请日在2009年10月1日以后的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提起侵犯专利权诉讼,原告可以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根据案件审理需要,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原告提交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原告无正当理由不提交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诉讼或者判令原告承担可能的不利后果。  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被告请求中止诉讼的,应当在答辩期内对原告的专利权提出宣告无效的请求。第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诉讼,但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中止诉讼:  (一)原告出具的检索报告或者专利权评价报告未发现导致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的事由的;  (二)被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使用的技术已经公知的;  (三)被告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所提供的证据或者依据的理由明显不充分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中止诉讼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届满后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不应当中止诉讼,但经审查认为有必要中止诉讼的除外。第七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件或者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审查维持专利权的侵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被告在答辩期间内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中止诉讼。第八条 人民法院决定中止诉讼,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责令被告停止有关行为或者采取其他制止侵权损害继续扩大的措施,并提供了担保,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可以在裁定中止诉讼的同时一并作出有关裁定。第九条 人民法院对专利权进行财产保全,应当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载明要求协助执行的事项,以及对专利权保全的期限,并附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书。  对专利权保全的期限一次不得超过六个月,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协助执行通知书之日起计算。如果仍然需要对该专利权继续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保全期限届满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另行送达继续保全的协助执行通知书。保全期限届满前未送达的,视为自动解除对该专利权的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对出质的专利权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不受保全措施的影响;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已经签订的独占实施许可合同,不影响人民法院对该专利权进行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对已经进行保全的专利权,不得重复进行保全。

专利权侵权纠纷

专利侵权案件维权的办法:如果专利所有权人与侵权人能够就侵权赔偿等相关事宜达成协商的,可以通过协商赔偿的方式进行维权。如果不能达成协商一致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维权。【法律依据】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第六十八条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权纠纷是指以专利为核心争执标的的纠纷。例如,专利合同纠纷、专利权权属纠纷、专利权侵权纠纷(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等。【法律依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五部分专利合同纠纷专利权权属、侵权纠纷(1)专利申请权权属纠纷(2)专利权权属纠纷(3)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4)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5)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6)假冒他人专利纠纷(7)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纠纷(8)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9)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署名权纠纷(10)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纠纷

  • 索引序列
  • 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
  • 侵害外观外观设计专利纠纷
  • 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赔偿
  • 确认不侵害专利权纠纷
  • 专利权侵权纠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