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教授批评学生可以,但是不能用带有侮辱性词语批评。 1、正常的批评是对学生的教导,但带侮辱性的语言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讲尊重的社会,即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也要有基本的尊重,何况是教授。 2、教授亦是老师,为人师表。不能平时教导学生用词文明,尊重老师,而老师自己却用词粗俗,这是一种双标。当今社会是一个和谐互相尊重的社会,无论是教师还是长辈教育孩子都要清楚,自己是孩子的榜样,且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因此我们说的“研究生”就是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于本科同学而言,提到“研究生”,通常指硕士研究生。本手册中提到的研究生也指硕士研究生。经过私下调查得知,一旦同学之间有了纠纷,晓晓立刻召集小组的同学前去调解,并且处理得很圆满。有一天我发现晓晓又在召集小组成员处理矛盾,就悄悄走了过去,见他摆了一个小法庭:他在中间,小组成员在后边站立,对面是“被告”,右边是“原告”,左边是他们找的“证人”。经过一番辩论,“被告”词穷理屈,向“原告”道歉。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原告”也反思了自己,找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自从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小组”,每个同学都如鱼得水,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特长,为同学和班级服务,也替我分担了一些日常事务。
一方面,导师和学生属于师生关系,导师往往具有绝对的主导权,所以会出现少数不良导师自己当“老板”,把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导师和学生又属于合作者,做课题,往往是导师牵头,学生具体操作,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指导、协作和配合的关系。这种多层次的关系,使得导师和学生相处,比较容易出现各种有些走极端的情况。比如导师颐指气使,对于学生毕业“生杀予夺”,学生只能忍气吞声“熬”到毕业;比如学生“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副爱理不理不予配合的架势让导师吐血,等等,这些情况都是有的,而且并不罕见。类似的情形,往往有一方有很多苦水要吐,甚至双方都感觉自己很受伤。这次爆出来的上海交大博导辱骂学生的事儿,就是如此。导师是以非常刺眼的字眼辱骂学生,已经远远超出了批评的范畴,变成了侮辱,学生当然是很受伤的,把事儿爆出来,把辱骂的聊天截图发出来,当然是因为感觉“太受伤了”,无法忍受了。另一方面,导师气急败坏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学生的工作让他很不满意,不得不自己动手修改论文。很明显,导师情绪失控的背后,既有对学生的深度失望,也有担心论文无法按期完成的深深担忧,以及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不难看出,导师也是“很受伤的”。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从公开资料看,该导师履历过硬,属于青年千人,学术能力是很好的,所承担的课题,往往都是很有分量的。其学术经历丰富,发表的论文数量多、质量高、引用多、影响因子高。作为青年学者,无疑是很难得的,是上海交大冉冉上升的一颗学术之星。对于自身和学生要求应该都很严格。所以,面对学生的糟糕表现,很气急败坏,也很“受伤”,然后就开始批评乃至辱骂。那么,导师对于学生的辱骂会因为自己“很受伤”就可以理解吗?当然不是。无论如何,导师的行为已经严重出格了,明显超越了界限,理当受到批评,校方应予以规范和处理。但从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位博导过往的优异表现来看,估计也就是小惩大诫而已。另一方面,当事学生也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导师会气急败坏到口不择言的程度?是导师的颐指气使导致还是自己的表现实在糟糕?是导师要求太高还是自己能力确实很难胜任?自己感觉“很受伤”,责任仅仅在于导师吗?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位列“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重要成员,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学校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6个校区,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共有30个学院/直属系,3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12个直属单位;全日制本科生16129人、研究生30217人,学位留学生2982人;专任教师3061名,其中教授982名,两院院士45名;本科专业6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
学术论文检测系统是整篇上传,采用的是整篇综合考虑和小段重复比的算法程序,所以建议在第一次检测后修改时不要进行大段的删除。对于检测出来的段落,应该一句一句的修改,用相似的词语去替代原来的句子,打乱句子结构,改写标红的句子,不要删除标红的句子,不要改变标红段落总字数,关键字用同义替换。一般来说,如果你抄袭一句话有一半字数跟原文是一样的,就会被检测出来算作抄袭!! 一、关于参考文献重复 在修改中还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以为标注了参考文献引用就不会检测出重复,这是完全错误的。系统检测重复和你是否标注了引用没有关系,检测系统不管您是不是标注为引用,统统都会列出来,如果标注为引用就排除,那大家都可以随便抄啦,只要标注引用就可以啦,那检测就没有意义啦。正确的做法是:建议从同一篇文章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不要超过5篇,所以千万不要把从某一个人的文章中抄袭过来的几十个参考文献连在一起,多搜集一下文章的参考文献,尤其是外文的,而且顺序调整是很有学问的,不要把同一类参考文献放在一起,交叉来进行排序,这样是不容易检测出来的。 二、关于致谢 致谢部分也是算作在检测范围之内的,很多人最后的致谢喜欢抄袭别人,导致出现重复的概率相当高,所以建议自己写,不管你写得怎么样,只要你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因为致谢要表达的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具体写得好不好是没有人去管的。 三、关于少部分抄袭 对于一段中少部分抄袭现象的,大家采用改变句子的陈述方式就可以使得修改后的内容不会被检测出来。 例句A:本文以设备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采用整数编码与实数编码相结合的遗传算法,研究了HFS的构建问题。本文提出的染色体编码方法及相应的遗传操作方法可实现研究对象的全局随机寻优。通过对car系列标准算例的研究,显示了本文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重复性和计算效率。 修改A:本文研究了HFS问题的构建,通过遗传算法并结合整数与实数编码,目标函数为最大化设备利用率来求解。本文的染色体编码方法与对应的遗传算法操作可有效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对一些列基准算例的研究,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并具有较高的计算重复性和较高的运算效率。 四、关于论文最重要的修改 修改论文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修改论文不能只是简单的调整句子顺序,调整语句顺序是没有用处的,同样还是会被检测出来作为抄袭的。因为抄袭是按段落来检测的,所以只要这一段中你抄袭的那些文字还在里面,不管你放在前面还是后面,都是会作为抄袭算的。 正确的做法是用相近的词语去替代你抄袭的部分:就是用你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抄袭部分相同的意思。 以下关于知网 学术不端检测论文修改技巧 知网检测的结果非常灵敏,论文的字数、格式稍微有点改变都会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知网的数据库也是日更新的,这样就会经常出现大家修改完以后第一次没有检测出来的地方第二次被检测出来了!所以建议大家检测完以后把检测出来的所有红字黄字都认真按照下边的修改方法好好修改,毕业最后一关了争取做到最保险。 以下为知网检测原理 一、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较多的论文也是可以忽略的。 二、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分段检测。 三、有部分人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四、针对标红文字的修改方式除了3中提到的外,还有改词、换句、改变描述方式(变原句为倒装句、被动句、主动句等)、打乱段落顺序、删除关键词汇、关键句等。经过实践证明,使用以上方法结合,可有效降低复制比,保证顺利通过。 修改原则: 一、关于格式 知网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字,并且二次修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二、关于对比库 对比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 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出抄袭。知网库是国家指定的论文检测对比库,国家指定高校论文检测系统为知网学位论文检测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效果最好、范围最广的官方检测系统,所有高校都是知网的检测系统,这是教育部出于全国学术不端公平性考虑而实施的。 三、关于分段和分章出结果 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你学校的目录设置符合知网系统内置的分章判断条件,系统就会按章检测,分章出结果,否则会分段出结果。 四、引用的能检测出来吗? 有的人问:“我明明引用了别人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也有的人问:“我的引用标注了出处,为什么还算抄袭?”首先,引用算不算抄袭,与标注出处没有任何关系,引用能不能检测出来,与系统准不准确也没有关系。所有这些都靠系统的阀值来决定。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3%,以段落(或章节)的字数来计算,单篇文献低于3%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文字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第一章)有10000 字,那么引用A 文献300字(10000 乘以3%=300)以内,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若引用B文献超过300字,那么B文献分布于第一章中的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不管位于第一章何处,即使打断成句子,只要超过20字就会被标注。①实际上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②关于一些人问引用的为什么也算抄袭,这里主要是因为知网的阀值问题,高于3%的统一算抄袭,也就是说引用于抄袭的临界就在3%之间。一旦你超标,即使你标注了引用也无济于事。我们举例说明:某篇论文第一章有5000 字,那么第一章中,我们就只能引用A文献150 字以下,否则会被系统认为是抄袭。第二章4000 字,那么我们只能引用A 文献120字以下,否则会被系统认为是抄袭。第三章8000 字,第四章7000 字,分别为240字以下和210 字以下,以此类推。综上所述,引用超标的计算方式是按章计算,这与抄袭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 五、关于抄袭(系统对一句话怎么才算抄袭)? 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20字单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4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 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各章)中要达到3%。修改方式:改词、换句、改变描述方式(变原句为倒装句、被动句、主动句等)、打乱段落顺序、删除关键词汇、关键句等。经过实践证明,使用以上方法结合,可有效降低复制比,保证顺利通过。总体来说,我们需要在保证修改后句子通顺的前提下,尽量和原句在字面上保持不同。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0年位列全国第一。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渐成常态;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9年度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203篇;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不是 是中文核心期刊
我的也是,也不给邮件,真是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被列为以下国际重要检索刊源数据库: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现代数学出版物》(CMP)美国《应用力学评论》(AMR)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 1996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期刊奖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3、2006年科技部中信所“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5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6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过年前忙没人看,直接退稿。---偶的理解。是有点不负责的感觉。
我也是,也没个意见什么的。
大概是作假秀,因为我不相信一个博导在5年的时间里可以发表60多篇这样的一个论文,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我算了一下,大概就是三个月发布一篇,根本就做不到。
是真努力。我们一定要相信这个导师,不要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人与人之间一定要保证最起码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