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关于太极的文献最早出自

关于太极的文献最早出自

发布时间:

关于太极的文献最早出自

无极和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概念,古人认为,宇宙形成之初是从一片“混沌”开始的,是静止的,没有方向、没有时间,不存在具体形态的物质;这种混沌的状态称作“无极”,之后,逐渐形成了天地、及各种具体形态的物质,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世界的面貌,这个世界始终都在运动着,不停地变化着。那么从当初无极的静止,到事物开始成长变化的过程就称为“太极”。简而言之,一切事物未产生之时,称之为“无极”,一切事物开始发生的萌动阶段,称之为“太极”;所以无极就是空无、静止;太极就是初生、将动。

要打「太极」,必须明白何谓「太极」。《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谓「一」,即是「太极」。「二」是阴阳既分,天地已判的状态。对於「一」的具体修炼方法,《老子》一书提了不少,例 如「守中」、「致虚守静」、「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知其雄,守其雌」、「专气致柔,能 婴儿乎」等等皆是。这些都是教修炼者如何由「二」复修至「一」的方法。  现象界一切事物的生息与发展,都在「二」的阶段里进行。我们打拳,也在「二」的领域中,故打拳讲究前后相随、上下相应,是必然的事。打好太极拳的「太极」,除了打出「一」之外,也必须先打好「二」。不明白「二」及不能打好「二」,是无法臻升至「一」的。「二」是对「阴阳」、「虚实」、「轻重」、「浮沉」、「将迎」、「内外」等等有所关注和掌握,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陈微明笔述)便是对「二」的要求,尚非炼「一」的功夫。其实,炼「二」并非难, 只要掌握运动的相对性,便能打好太极拳的「二」。其方法亦不复杂,一点便明,例如,当我们要打出一拳时,拳是向外伸张的,若能做到在伸张中的拳路上稍微用意往后拉,使向前伸展的动作加入往后牵拉的潜在张力,那麼,所谓「前后相应」、「上下相随」,都不外如是。又具体地说打「野马分鬃」一式,当右臂向前向上 斜开伸展、及左臂向下向后压按的同时,双臂的开展动作当中稍微用意加入回拉的暗劲,做成开展的张力,这样打出来的「野马分鬃」,便是太极拳对「二」的要 求。太极拳之所以能发放外劲,也完全因为潜藏著往后牵拉的张力所导致。  打好了「二」,便须提升境界,再打「一」。「一」是超越相对性的「二」的「运动」。「一」是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它非有亦非无,既有亦是无;也是有而非有,是个无;也是无而非无,是个有。当我们打「野马分鬃」时,在斜开的双臂用意加入回拉的暗劲的同时,我们进而在张力的鼓荡中「定住」,便可以打出 「一」。因为,「一」是既开展而又不欲开展,最后还是开展了「野马分鬃」,但又不能说是开展的「野马分鬃」。在动作的进行中,我们要把动作「定住」,即是 说,纵使它在实际情况是开展了,但在境界上却是凝定的,较易明白的讲法是「动中求静」,但这个讲法亦不太适合,因为它仍堕入「动静」相对观念中,只讲及 「二」而未及「一」。最好的讲法,可以参考程颢《答张横渠定性书》之「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有将迎、有内外、有开展有牵拉,都是滞於「二」 而未至「一」,只有连向前开展的「野马分鬃」动作都忘记了,犹如时间被凝定住,没有了时间的感觉,才是太极拳里「野马分鬃」之「一」的状态,这样才是「打太极」!

历史记载的是明末清初

道是能,天是能,地是能,人是能,物质是能,意识是能,智慧是能。智慧与潜意识同频共振即是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是一切事物的本元,无形无状,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似空非空,似动非动,如如不动,无中生有,无中现有,似空非空,空中妙有,一念即生,一念即灭,大无其外,小无其内,天人合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清净自然,了无分别,即生即灭,即灭即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运行不殆。无:无极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就是空无、静止;形成之初是从一片“混沌”开始的,是静止的,没有方向、没有时间,不存在具体形态的物质;这种混沌的状态称作“无极”。有:道•太极•阴阳两仪太极就是有、生、动、变、维度、时间、空间,我们太极点为三维时空变化,也就是道可道中之道,名可名中之名,道气自然,名之天、地、物、三才时空,智慧与潜意识食自然之精华气,阴阳之气,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生克,万物尽在五行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太极拳一词最早出现的历史文献是

“太极”一词最早出于何时何处?太极拳的哲学基础属于道家还是儒家?这是太极拳爱好者很关心的问题。然而在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多数学者或太极拳师都认为,“太极”一词来自《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根据近年一些考古发现和哲学研究,这一说法已经受到挑战。至于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传统说法都是来自道家理论。一是太极拳创自武当道士张三丰,属武当派;二是太极拳基本理论源于道家创始人的著作《老子》。1925年,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附有《太极合老说》一文,引用((老子》十二条解释太极拳原理。已故著名学者孟乃昌先生,在《武当》杂志1990年第1、2期发表了《老子与太极拳》一文,进而列举五十二条《老子)}原文,解释太极拳的原理。然而,也有作者在其著作中断言:“太极拳的古典哲学基础来自《周易》,是无疑义的。谈到太极拳的古典哲学基础,有人认为是老子学说,这不正确。”对此,笔者近年也做了一些探讨,下面谈淡浅见,欢迎方家指正。“太极”一次最早出自《庄子》说到《易》,有所谓“易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即伏羲氏作“先天八卦”;周文王作“后天八卦”,并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即《易传》。这种说法对于《易》的体系是在不同时代、经过许多人逐渐完善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对其具体内容,从古代就有人怀疑过。所谓《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是六十四卦及其卦辞,是占盆(算卦)用的;《易传》是解释“经”的,有重要的哲学价值。二者出现的时代也有显著差别。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易经》产生于周朝初年,当非儒家作品,《易传》创作于战国中晚期,比《易经》晚得多。从北宋欧阳修开始直到现代学者的研究,孔子作《易传》的说法已被完全推翻。限于篇幅,本文对有关考证材料从略。就《易传》而言,也不是一人一时之作。《易传》共有七种十篇,即《象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及《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故称“十翼”)。据北京大学朱伯昆教授研究,《象传》形成最早,在战国中期以后,孟子和荀子之间,《象传》在《象传》之后,《系辞》又晚一些,在《庄子。大宗师》之后,是“战国后期陆续形成的著述,其下限可断于战国末年。”(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系辞》中的“太极”一词,首见于道家典籍《庄子·大宗师》:“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朱伯昆教授说:“此处太极与六极对文,太极指空间的最高极限,《系辞》说的‘太极’,指大衍之数或奇偶两画未分的状态,乃卦象的根源,故称其为太极。庄文说的‘太极’,当是此辞的最初含义,而《系辞》则是借用庄文的‘太极’解释笼法。”(引文同上)如果对于《系辞》晚于《庄子》并借用“太极”一词还有怀疑,那么,到了汉代的帛书《系辞》仍无“太极”一词,就是“太极”最早见于《庄子》的铁证了。见下述。《系辞》“太极”的原文是“大恒”前面说,《系辞》中“太极”一词借用于《庄子》。实际上,“借用”是后来的事,《系辞》的原文并非“太极”,而是“大恒”,这是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系辞》发现的。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尤其是帛书《老子》甲乙本和帛书《周易》,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帛书《老子》公布较早,惟独帛书《系辞》仅在1987年12月被透露出有关内容,直到1992年8月,才首次公布了原件照片,和出土时间相差近二十年。原来,帛书《系辞》与今本比较,不但内容少了一半(在帛书中是另外的文章),还有两处重要差别:一是帛书没有“大衍之数”一节,二是今本的“易有太极”在帛书中是“易有大恒”。帛书没有“大衍之数”,使《易经》研究的“象数派”颇感困惑;而“太极”一词原为“大恒”,则使《易经》研究的“义理派”惴惴不安,因为“太极”说似乎向来被认为是《易传》的专利。《系辞》原无“太极”,为何借用《庄子》“太极”一词代替“大恒”?是何时借用的? 笔者以为,这显然是对" , ;字的忌讳所致,古代文章,都要回避皇帝的名字。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本帛书《老子》,乙本中的许多“国”字,在甲本中原为“邦”字。据研究,这是因为帛书甲本抄写于汉高祖刘邦之前,不避“邦”字,乙本抄写于刘邦之后,忌讳“邦”字,故将“邦”改为“国”。今本《老子》中的许多“常”字,在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是“恒”字。今本《老子》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书《老子》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是因为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抄写于汉文帝刘恒之前,不避“恒”字。到了汉文帝刘恒时,人们就忌讳“恒”字,把《老子》书中的“恒”字都改为“常”,沿用至今。帛书《系辞》既然和帛书《老子》同出一墓,当在汉文帝之前,不避“恒”字。今本将“大恒”改为“太极”,显然也是在汉文帝刘恒之时。“大恒”的概念来自《老子》帛书《系辞》的“大恒”概念,确实要比《庄子》“太极”概念的原意更具有概括力。《庄子》“太极”原指空间的最高极限,而“大恒”是指阴阳未分的状态,是卦象的根源,也可延伸为“道”。《系辞》的“大恒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老 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内容比较接近。“大”与“恒”,正是 《老子》所述“道”的根本属性。在帛书《老子》中,“大”字凡59见,除了“大小”义之外,它还是“道”的代名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按今本章序,下同)“大道祀兮……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34章)帛书《老子》的“恒”字,凡30见,是“道”最根本的定语和属性。“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檄”(1章),“恒德不离……恒德乃足……恒德不武。”(28章)“道恒无名”(32章)……“大”是空间的无限,“恒”是时间的无限,“大恒”即时空的无限。除了《老子》,在先秦著作中恐怕再无如此突出“大”与“恒”者。在《系辞》形成的战国后期,《老子》已有广泛流传,故而《系辞》的“大恒”概念,必出《老子》无疑。但是到了汉文帝时,要回避+,”字,人们不得不借用《庄子》的“太极”概念以代替“大恒”。帛书《周易》为道家传本这也许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传统的观念,都把《周易》作为儒家典籍。帛书《周易》出土之后,传统观念受到挑战。不但《系辞》的“太极”、“大恒”概念与道家有密切联系,其它内容也与道家学说有密切渊源。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陈鼓应先生著文多篇,系统论证了《易传》的哲学思想属于道家而非儒家,《易传》亦非儒家典籍,乃道家的作品。他还具体考证了《易传》是道家翟下学派之作(详见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第1版)。大陆学者也与之呼应。下面,仅从《易传》中与太极拳关系密切的两个重要概念:“阴阳”和“刚柔”,来分析一下《易传》与道家的关系及太极拳的哲学属性。阴阳说本于道家提到“阴阳”,人们会想到《易传》中“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然而对于阴阳学说的产生,请看朱伯昆先生在《易学哲学史》中的论述:“战国前期和中期,阴阳学说是由道家倡导起来的。而儒家的代表人物,从孔子到孟子都不讲阴阳说。《论语》中无阴阳辞句。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家大师,《孟子》中亦无阴阳说。儒家的典籍《中庸》,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其中亦无阴阳说。这说明战国中期以前的儒家学者,并不以阴阳为一种范畴解释事物的性质和变化。”最早关于阴阳说的文献,见于《国语·周语》:周幽王时,太史伯阳父用阴阳对立解释地震的成因。到了《老子》,就把“阴阳”作为万物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或属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庄子》继承《老子》:“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庄子。大宗师)))这又是《易传》属于道家思想和道家著作的证据。亦可说明太极拳的阴阳理论渊源来自道家。刚柔说源于《老子》《系辞》中虽然有非常突出的刚柔观:“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但其渊源仍不是儒家,而是道家。在先秦哲学著作中,“刚柔”概念始见于《老子》,黄老学派作品中亦屡见不鲜。然而在孔、孟的著作中均无一见。这又是《易传》属于道家思想和道家著作的重要证据。《老子》哲学,不仅讲刚柔,而且特别强调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36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众所周知,“由松入柔”,“运柔成刚”,“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正是太极拳修练和太极拳技击的关键要领,也是太极拳健身的不二法门。从“太极”、“大恒”、“阴阳”、“刚柔”这些重要概念的渊源分析,《易传》及太极拳的传统哲学基础属于道家还是儒家?难道还不十分清楚吗?宋明理学与太极拳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主要人物有周敦颐、张载、二程兄弟(颖、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等。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作为太极拳经典之首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头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可见,王宗岳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那么,能否由此说,太极拳源自儒家理论呢?这又涉及到宋明理学配产生背景。原来,儒家学说到了唐代,由于佛、道傲冲击而限于困境。“唐代韩愈等,以及宋什儒家学者力转此风。”尤其是宋儒,“他们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作为道的内涵,吸取佛、道较为精致的思辨哲学形式,包招道家的道本论、道法自然思想,佛教的心性本体论、理事说等,建立起以天理论为核心的道本论思想体系。”(蔡方鹿:《中国道统思想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这就是说,宋明理学的哲学体系,也是吸取佛道学说而来的。联系到上述太极、阴阳、刚柔概念的渊源,就更能说明问题。所以陈鼓应先生说:“宋明理学实乃外儒而内佛老,其理论结构与哲学基本范畴主要为因袭老庄与佛学。”(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当然,宋明理学毕竟属于儒家,他们的学说是对儒家理论的重大发展。这又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流派在历史长河中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倾向。无论儒家、道家,都有人主张三教归一。张三丰就是三教归一的宣传者:“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矣。”(《大道论·上篇)))“三教鼎立,如一屋三门,中无少异。”(《归源论》)笔者所论.无非探源追流、扩大眼界而已,决无门派之见。纵观历史而研究太极拳的哲学基础,恐怕还是要从《老子》以来的道家学说为主线,同时吸取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佛家学说的有用部分,从而完善太极拳本身的哲理系统。

“太极”一词最早出于何时何处?太极拳的哲学基础属于道家还是儒家?这是太极拳爱好者很关心的问题。然而在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多数学者或太极拳师都认为,“太极”一词来自《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根据近年一些考古发现和哲学研究,这一说法已经受到挑战。至于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传统说法都是来自道家理论。一是太极拳创自武当道士张三丰,属武当派;二是太极拳基本理论源于道家创始人的著作《老子》。1925年,陈微明在《太极拳术》中附有《太极合老说》一文,引用((老子》十二条解释太极拳原理。已故著名学者孟乃昌先生,在《武当》杂志1990年第1、2期发表了《老子与太极拳》一文,进而列举五十二条《老子)}原文,解释太极拳的原理。然而,也有作者在其著作中断言:“太极拳的古典哲学基础来自《周易》,是无疑义的。谈到太极拳的古典哲学基础,有人认为是老子学说,这不正确。”对此,笔者近年也做了一些探讨,下面谈淡浅见,欢迎方家指正。“太极”一次最早出自《庄子》说到《易》,有所谓“易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即伏羲氏作“先天八卦”;周文王作“后天八卦”,并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即《易传》。这种说法对于《易》的体系是在不同时代、经过许多人逐渐完善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对其具体内容,从古代就有人怀疑过。所谓《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是六十四卦及其卦辞,是占盆(算卦)用的;《易传》是解释“经”的,有重要的哲学价值。二者出现的时代也有显著差别。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易经》产生于周朝初年,当非儒家作品,《易传》创作于战国中晚期,比《易经》晚得多。从北宋欧阳修开始直到现代学者的研究,孔子作《易传》的说法已被完全推翻。限于篇幅,本文对有关考证材料从略。就《易传》而言,也不是一人一时之作。《易传》共有七种十篇,即《象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及《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故称“十翼”)。据北京大学朱伯昆教授研究,《象传》形成最早,在战国中期以后,孟子和荀子之间,《象传》在《象传》之后,《系辞》又晚一些,在《庄子。大宗师》之后,是“战国后期陆续形成的著述,其下限可断于战国末年。”(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系辞》中的“太极”一词,首见于道家典籍《庄子·大宗师》:“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朱伯昆教授说:“此处太极与六极对文,太极指空间的最高极限,《系辞》说的‘太极’,指大衍之数或奇偶两画未分的状态,乃卦象的根源,故称其为太极。庄文说的‘太极’,当是此辞的最初含义,而《系辞》则是借用庄文的‘太极’解释笼法。”(引文同上)如果对于《系辞》晚于《庄子》并借用“太极”一词还有怀疑,那么,到了汉代的帛书《系辞》仍无“太极”一词,就是“太极”最早见于《庄子》的铁证了。见下述。《系辞》“太极”的原文是“大恒”前面说,《系辞》中“太极”一词借用于《庄子》。实际上,“借用”是后来的事,《系辞》的原文并非“太极”,而是“大恒”,这是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系辞》发现的。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尤其是帛书《老子》甲乙本和帛书《周易》,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帛书《老子》公布较早,惟独帛书《系辞》仅在1987年12月被透露出有关内容,直到1992年8月,才首次公布了原件照片,和出土时间相差近二十年。原来,帛书《系辞》与今本比较,不但内容少了一半(在帛书中是另外的文章),还有两处重要差别:一是帛书没有“大衍之数”一节,二是今本的“易有太极”在帛书中是“易有大恒”。帛书没有“大衍之数”,使《易经》研究的“象数派”颇感困惑;而“太极”一词原为“大恒”,则使《易经》研究的“义理派”惴惴不安,因为“太极”说似乎向来被认为是《易传》的专利。《系辞》原无“太极”,为何借用《庄子》“太极”一词代替“大恒”?是何时借用的? 笔者以为,这显然是对" , ;字的忌讳所致,古代文章,都要回避皇帝的名字。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两本帛书《老子》,乙本中的许多“国”字,在甲本中原为“邦”字。据研究,这是因为帛书甲本抄写于汉高祖刘邦之前,不避“邦”字,乙本抄写于刘邦之后,忌讳“邦”字,故将“邦”改为“国”。今本《老子》中的许多“常”字,在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是“恒”字。今本《老子》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书《老子》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是因为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抄写于汉文帝刘恒之前,不避“恒”字。到了汉文帝刘恒时,人们就忌讳“恒”字,把《老子》书中的“恒”字都改为“常”,沿用至今。帛书《系辞》既然和帛书《老子》同出一墓,当在汉文帝之前,不避“恒”字。今本将“大恒”改为“太极”,显然也是在汉文帝刘恒之时。“大恒”的概念来自《老子》帛书《系辞》的“大恒”概念,确实要比《庄子》“太极”概念的原意更具有概括力。《庄子》“太极”原指空间的最高极限,而“大恒”是指阴阳未分的状态,是卦象的根源,也可延伸为“道”。《系辞》的“大恒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老 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内容比较接近。“大”与“恒”,正是 《老子》所述“道”的根本属性。在帛书《老子》中,“大”字凡59见,除了“大小”义之外,它还是“道”的代名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按今本章序,下同)“大道祀兮……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34章)帛书《老子》的“恒”字,凡30见,是“道”最根本的定语和属性。“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檄”(1章),“恒德不离……恒德乃足……恒德不武。”(28章)“道恒无名”(32章)……“大”是空间的无限,“恒”是时间的无限,“大恒”即时空的无限。除了《老子》,在先秦著作中恐怕再无如此突出“大”与“恒”者。在《系辞》形成的战国后期,《老子》已有广泛流传,故而《系辞》的“大恒”概念,必出《老子》无疑。但是到了汉文帝时,要回避+,”字,人们不得不借用《庄子》的“太极”概念以代替“大恒”。帛书《周易》为道家传本这也许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传统的观念,都把《周易》作为儒家典籍。帛书《周易》出土之后,传统观念受到挑战。不但《系辞》的“太极”、“大恒”概念与道家有密切联系,其它内容也与道家学说有密切渊源。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陈鼓应先生著文多篇,系统论证了《易传》的哲学思想属于道家而非儒家,《易传》亦非儒家典籍,乃道家的作品。他还具体考证了《易传》是道家翟下学派之作(详见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第1版)。大陆学者也与之呼应。下面,仅从《易传》中与太极拳关系密切的两个重要概念:“阴阳”和“刚柔”,来分析一下《易传》与道家的关系及太极拳的哲学属性。阴阳说本于道家提到“阴阳”,人们会想到《易传》中“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然而对于阴阳学说的产生,请看朱伯昆先生在《易学哲学史》中的论述:“战国前期和中期,阴阳学说是由道家倡导起来的。而儒家的代表人物,从孔子到孟子都不讲阴阳说。《论语》中无阴阳辞句。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家大师,《孟子》中亦无阴阳说。儒家的典籍《中庸》,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其中亦无阴阳说。这说明战国中期以前的儒家学者,并不以阴阳为一种范畴解释事物的性质和变化。”最早关于阴阳说的文献,见于《国语·周语》:周幽王时,太史伯阳父用阴阳对立解释地震的成因。到了《老子》,就把“阴阳”作为万物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或属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庄子》继承《老子》:“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庄子。大宗师)))这又是《易传》属于道家思想和道家著作的证据。亦可说明太极拳的阴阳理论渊源来自道家。刚柔说源于《老子》《系辞》中虽然有非常突出的刚柔观:“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但其渊源仍不是儒家,而是道家。在先秦哲学著作中,“刚柔”概念始见于《老子》,黄老学派作品中亦屡见不鲜。然而在孔、孟的著作中均无一见。这又是《易传》属于道家思想和道家著作的重要证据。《老子》哲学,不仅讲刚柔,而且特别强调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36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众所周知,“由松入柔”,“运柔成刚”,“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正是太极拳修练和太极拳技击的关键要领,也是太极拳健身的不二法门。从“太极”、“大恒”、“阴阳”、“刚柔”这些重要概念的渊源分析,《易传》及太极拳的传统哲学基础属于道家还是儒家?难道还不十分清楚吗?宋明理学与太极拳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主要人物有周敦颐、张载、二程兄弟(颖、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王夫之等。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作为太极拳经典之首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头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可见,王宗岳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那么,能否由此说,太极拳源自儒家理论呢?这又涉及到宋明理学配产生背景。原来,儒家学说到了唐代,由于佛、道傲冲击而限于困境。“唐代韩愈等,以及宋什儒家学者力转此风。”尤其是宋儒,“他们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作为道的内涵,吸取佛、道较为精致的思辨哲学形式,包招道家的道本论、道法自然思想,佛教的心性本体论、理事说等,建立起以天理论为核心的道本论思想体系。”(蔡方鹿:《中国道统思想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这就是说,宋明理学的哲学体系,也是吸取佛道学说而来的。联系到上述太极、阴阳、刚柔概念的渊源,就更能说明问题。所以陈鼓应先生说:“宋明理学实乃外儒而内佛老,其理论结构与哲学基本范畴主要为因袭老庄与佛学。”(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当然,宋明理学毕竟属于儒家,他们的学说是对儒家理论的重大发展。这又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流派在历史长河中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倾向。无论儒家、道家,都有人主张三教归一。张三丰就是三教归一的宣传者:“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矣。”(《大道论·上篇)))“三教鼎立,如一屋三门,中无少异。”(《归源论》)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应该是在明末清初

太极一词源于《易经》: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拳一词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是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应该是在明末清初

正式命名并推广的应该是陈家的绵拳吧,张三丰的太极是他自创,但并不推广,养身健体用的,重养生,陈式的重技击的

非遗,中国最古老的太极拳-傅山拳法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太极拳起源于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他在皇帝召见途中受强盗阻拦,夜梦武当山神授以拳法,杀退百余贼人,创造了太极拳。另一说法认为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在武当山修道炼丹过程中,观察蛇雀之争,探索龟鹤长寿之秘,由此创编了太极拳。根据现代史实,明末清初太极拳已经在河南农村广泛流传,尤以温县陈家沟和赵堡镇为中心,代表人物是陈王廷和蒋发。武术史家唐豪先生根据陈氏家谱、拳谱以及陈王廷遗诗考证,判断陈王廷就是太极拳的创造者。而赵堡镇太极拳资料记述,蒋发22岁赴山西省学习太极拳,后回乡授徒传艺,从此使太极拳在河南发扬光大。

文献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a

《论语·八佾》:“ 夏 礼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礼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今天我们所说的文献,主要指有历史意义的比较主要的书面材料,广义的文献定义就成了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依据国际定义文献乃是一切情报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数千年来,我国先人创造出丰富而灿烂的各类文化硕果,主要是录存于浩如烟海的古代图书典籍之中,这些就是古典文献。而其中与某一学科直接相关的图书资料,就是该学科的文献。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关于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是

中国最早的史书是《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为伪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写成)。其中《虞夏书》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我们选录的是《今文尚书》,不包括书《古文尚书》。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参考了研究《尚书》的各种专著。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

《尚书》。《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故又称《书经》。包括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追述原始社会末期事迹的著作。

我觉得是,,,,,,,,,,,,,,《春秋》

  • 索引序列
  • 关于太极的文献最早出自
  • 太极拳一词最早出现的历史文献是
  • 太极拳一词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是
  • 文献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 关于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