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学术期刊审稿人

学术期刊审稿人

发布时间:

学术期刊审稿人

审稿本身对于审稿人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目前绝大多数的审稿是无偿审稿,研究者出于学术职责,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社区,而接受editor/area chair的审稿邀请,在审阅一篇跟我研究方向一致的论文的时候,大概会前前后后花4-5个小时。而当幸幸苦苦誊写完r审阅意见的时候,还是匿名提交(double blind or single blind),所以作为论文审稿人,在审稿过程中并没有任何物质回报,还出于义务花费了自己的大量时间。

学术期刊审稿人条件

【答案】 (1)“在发明造纸术利印刷术之后,就出现了最早的出版活动”应改为“出版活动在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前就已有”。 (2)“因此在··宋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出版’这个词”应改为“在宋代人们并未使用‘出版’这个词”。 (3)“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企业或单位”应改为“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单位”。 (4)“所有形式的作品都能作为出版活动的前提”应改为“某些形式的作品不可能作为出版活动的前提”。 (5)“三个独立的阶段”应改为“三个相互依存的阶段”。 (6)“创作性”应改为“创造性”。 (7)“独特性”应改为“加工性”。 (8)“物质产品生产··在整个出版活动中处于中心环节”应改为“在整个出版活动中处于中心环节的应是以编辑工作为主的精神产品生产,不是物质产品生产”, (9)“而新型的电子出版物··批量生产复本的过程与出版物传播过程交融在一起”应改为“电子出版物有独立的生产复本过程,不与传播过程交融在一起”。 (10)“发行单位”应改为“出版单位”。 (11)“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应改为“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12)“出版物发行··统一”应改为“出版物发行应该表现为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13)“数字出版产品包括··博客和微博”中,博客和微博不属于数字出版产品,宜删除“博客和微博”。

需要至少三个。需要至少三个,超过半数同意就基本没问题了。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有一个审稿人库,审稿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对于一些新创期刊尤为如此;(2)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杂志社会通过关键词检索到近似文章,然后联系文章的通讯作者,发邮件询问是否愿意做审稿人(3)投稿作者自己提供的审稿人候选。

学术期刊审稿人兼职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t Journal System Sciences, Int J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系统仿真学报》等期刊审稿人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副主席;长期为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稿/审稿。

学术会议期刊审稿人

刘光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3年毕业于原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87年7月任原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政治辅导员,后转入教学科研岗位。1995年7月和1999年3月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后入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人工智能及认知方向的研究工作并出站。现任西南大学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长期从事人工神经网络、智能信息处理和情感计算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及重点科技项目和重庆市科技项目共8项,主研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5项。已在《IEEE Transaction on Affective Computing》、《Plos one》、《中国科学 (F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科学学刊》、《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50多篇论文被SCI(E)\ EI \ ISTP等检索系统所收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研究成果《计算智能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示范》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现任IEEE会员,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重庆市科委有关项目评审专家,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多个学术期刊审稿人。

学术期刊审稿人是什么

学术期刊的审稿是编辑部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由编辑和专家审读作者的原稿,对其内容和形式作出评价,据此进行选择的编辑活动。审稿决定着稿件的取舍,事关刊物的质量,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审稿原则是学术期刊审稿所遵循的准则,指导着学术期刊的审稿实践,理应对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关于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编辑学著作似乎很少论及。《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曾将审稿原则归纳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独创性,作了较系统的探讨,但并不是专指学术期刊,而且其中的逻辑关系值得探讨。在期刊文献方面,赵连稳提出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兼容并包和及时审理三原则,但囿于该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视角,未能全面探讨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闰月勤对政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殷靖华对客观性原则,胡正强对新颖性原则作了论述,同样未能全面探讨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孙景峰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之外提出的倾斜性原则(向内稿倾斜、向青年作者倾斜等),在审稿实践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将此作为一条指导审稿的原则似乎不妥当。侯宏勋提出宽泛置疑原则,认为编辑需要质疑,审稿当然要质疑,大凡阅读,都应有所质疑,但不宜把质疑作为一项宏观原则来看待。基于上述,笔者拟从审稿程序、审稿者的道德、稿件内容和形式四个方面入手,对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略作探讨。

成为通讯作者更容易当审稿人。1、一般做过通讯作者都是有很大机会成为审稿人的,审稿越积极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审稿越消极机会就会越来越少。2、审稿人特指为期刊杂志审阅待发表学术论文并给出修改意见的专家或学者。

  • 索引序列
  • 学术期刊审稿人
  • 学术期刊审稿人条件
  • 学术期刊审稿人兼职
  • 学术会议期刊审稿人
  • 学术期刊审稿人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