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你要的文章,在这上面搜到的都是sci的,然后再去相应的数据库搜文献。
sci论文可以去一些知名网站上查找,浏览。 比如Web of Science、SCI-Hub、知网等等。其中Web of Science是目前最全面的外文文献搜索引擎。该网站收录了大部分已发表的英文论文的题录和摘要信息,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它收录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8850(SCI)+3200(SSCI)+1700(AHCI)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其中Web of Science推出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而SCI-Hub是由于一位女性科研人员为查找免费文献而烦恼而创立的,关于这个故事详细过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资料看看。然后因为版权问题,sci-hub也是一直被起诉,所以网址总是不定期的更换,大家可以上网查询最新可用的网址。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包含SCI)是检索工具,只有摘要等题录信息,没有全文,但是对于检索到的论文具有全文链接,点击“出版商处的全文”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该论文的出处,如果购买了论文所在的数据库即可下载全文。见下图。
晋江
sci论文可以去一些知名网站上查找,浏览。 比如Web of Science、SCI-Hub、知网等等。其中Web of Science是目前最全面的外文文献搜索引擎。该网站收录了大部分已发表的英文论文的题录和摘要信息,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它收录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8850(SCI)+3200(SSCI)+1700(AHCI)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其中Web of Science推出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而SCI-Hub是由于一位女性科研人员为查找免费文献而烦恼而创立的,关于这个故事详细过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资料看看。然后因为版权问题,sci-hub也是一直被起诉,所以网址总是不定期的更换,大家可以上网查询最新可用的网址。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很有话语权的,我现在是本科在读,平时在学校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阅读好多的学术论文,这个时候有针对性的,高效的阅读一篇学术论文就很重要的了。我们一起来探讨下。首先,既然是有针对性的,我觉得那行论文的前言啊,背景资料的什么的都是虚的。我觉得对于学术性的论文,着重要看的就是人家的研究方法,还有研究过程,得到的数据看情况,有时候比较重要,有时候不是很重要,也没有什么参考性。读一篇学术论文,针对你的所需要的部分,你要直接找到他的章节,重点的阅读你需要的部分。然后高效就要求我们的速度了。上面说了,前言呀,研究背景什么的都是虚的,没有什么用处,可以直接越过去。重点的阅读他的研究方法,学习人家的研究方法,对比你的。然后就是阅读人家的研究过程,找出人家的细节所在,注意事项之类的东西。着重抓住这两个地方进行阅读,那么这篇学术论文的价值你就体会到了。其次,就是你在阅读的时候,你要带着你自己的联想,跟着人家作者的思路,去思考人家的研究过程,去跟着人家走一边流程,这样一来可以加深你的理解,二来可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一举两得。以上就是我高效阅读学术论文的一个心得,希望小伙伴们分享你们的心得体会,也希望题主采纳。
1、首先在ppt中给出文献题目,文献发表在哪个期刊,作者是谁,哪个学校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信息,但也同样重要,切记2、清清楚楚的列出自己将要讲的内容,比如自己从引言、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文献内容总结、对自己课题的启示这五个方面3、刚开始接触文献报告的,一定要按照文献的顺序一条一条的搞明白,再一条一条的讲明白,不要随意改变顺序,不然文献讲4、PPT背景的选择不要太花哨;并且PPT上尽量避免大段大段的文字出现。很多时候大家只是看你的图片上表达的数据信息。
可以直接把。你想要的文件笔记给下下来,然后就能正常观看
Goodnote5。首先Goodnote5带有书签和大纲,能够把目录上的标题导航出来,其次可以使用荧光笔做标记用笔做注释,可以说非常的方便。大纲书签这一点是Notability里做不到的,也是我使用Notability中唯一的缺陷。如果说主要是看不用做太多标记的话,系统自带的图书app就可以满足你了(图书也可以标记,但是效果不如Goodnote5。苹果iPad是由英国出生的设计主管乔纳森·伊夫(Jonathan Ive,或译为乔纳森·艾维)领导的团队设计的,这个圆滑、超薄的产品反映出了伊夫对德国天才设计师Dieter Rams的崇敬之情。iPad是由苹果公司于2010年开始发布的平板电脑系列,定位介于苹果的智能手机iPhone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之间,(屏幕中有4个虚拟程序固定栏)与iPhone布局一样,提供浏览网站、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玩游戏等功能。由于采用ARM架构,不能兼容普通PC台式机和笔记本的程序,可以通过安装由Apple提供的iWork套件进行办公,可以通过iPadOS第三方软件预览和编辑Microsoft Office和PDF文件。苹果平板电脑iPad,分为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Cellular两个版本,新旧共有16GB、32GB、64GB、128GB、256GB、512GB、1TB和2TB,8种容量。从外观上看,iPad就是一个大号的iPhone或者iPod Touch,运行的是iOS(2019年起改为iPad OS)的操作系统,并采用主频为1GHz+的苹果处理器,支持多点触控,内置了地图、日历、视频、itunes store等应用,同时还可以运行所有App Store64位的程序,但是不能打电话。2019年9月11日,在2019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正式推出第七代iPad,这款iPad产品屏幕提升至2英寸,并搭载A10 Fusion芯片。2020年9月16日,第8代iPad开启预售,并搭载A12 Bionic芯片,9月20日正式发售。2021年9月15日,苹果iPad mini 6正式发布。
你好,这个的话你不能同时看两个人真的只能相互切换,你可以把文文件打开,然后一直切换到做笔记就可以了。
iPad看文献做笔记的话,直接在电脑里上传文件,直接查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