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只是单纯的讲故事给孩子没有注重听和表达,“咕噜咕嗞绘”这个app特别好,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用,一本绘本还配有七个游戏呐~现在下载还可以免费体验~
先前根本几乎没史料。
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 第一,文献阅读不能拿来文献不管三七二十就将其全文读下去,看文献的次序是先看看摘要,看看摘要中最后面的两到三句话,看看是否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然后看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10篇有九篇都不是近五年的文章,也就没有必要看了,这种文章没有跟进最新研究动态的,能给的提示不多;看完参考文献了,就看引言,看看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觉得以上三个都比较的合乎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就开始全面的仔细的阅读全文仅仅看摘要称为略读;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是概读;将全文看完,并且在看其试验时对照其试验数据与图片进行自己的分析,然后用自己的分析与文献所阐述的分析进行对比,这样的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不懂的概念,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就是对一篇文献进行了精读 第二,看文献的四个阶段,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刚刚开始接手一个课题方向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所查到的头几篇文献都是作为精读的,如果能查到一到两篇跟自己所做方向相关的综述文章,肯定要进行精读,力求完全吸收,弄懂这个领域内所涉及到的概念、术语、研究现状和日后的研究方向等,接下来就似乎进入详读阶段,详读的文献以综述文章所综述的研究性论文(也就是有试验和试验分析的论文),详读的过程就是弄懂所研究领域的一般性试验研究方法,与已有的试验分析范式和思路,以及一般性的分析思路,同时也要把握住研究者进行相关的研究的思路和原因,也要开始提出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呢,很简单,那就是抓住所看论文的结论进行反问,想想结论是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性,想想几个研究论文所说结论之间的不同以及内在的发展,或者是根据实验室已有的硬件设计如果要做重复性试验该如何做,如果更改了试验方案会带来什么问题,如果更改试验方式又会有什么地方与所看论文的试验结果有不同,反正第一阶段的详读后以产生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为终止等到自己的研究思路形成后就是略读阶段,就需要看大量的文献,选择看摘要,觉得摘要中和自己的思路相近的论文进行概读,这个过程大概就要阅读很多的文献,100篇左右或者更多吧,不过是很有创新性的思路,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来进行略读和概读的 首先是看中文文献,利用课题组已经有的“向EndNote批量导入中国期刊网题录信息”的方法将所有的相关的要看的文献的摘要等信息导到EndNote中,如此就可以在EndNote中进行略读工作了,在略读的过程中看到要概读的文献就复制了文献的名字然后直接到中国期刊网将其下下来,存到对应的文件夹呢,并且利用EndNote的文献链接功能将下载下来的文献进行链接,这样就能实现EndNote软件的文献阅读与管理功能了
⑴ 计划性原则 ⑵ 顺序性原则 ⑶ 批判性原则 ⑷ 同时性原则求采纳
阅读文献主要分为3个阶段:一、判断论文是否值得读1、读标题和关键词推测这篇论文的大致主题和内容,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需要 2、读摘要。摘要会说明论文的基本内容、方法特色、主要贡献,是整篇论文内容的浓缩,非常重要。 3、看结论。跳过前言、实验的方法等部分,直接看作者得出的结论,如果结论和你不是很相关,同样地舍弃这篇论文。 二、读论文 1、读图表和数据。在查看实验细节之前,先花点时间看下图表和数据。 2、读引言。引言的功能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想解决的问题和它的重要性。 3、读结果和讨论。结果和讨论是论文的核心,值得花费大部分时间来阅读。 4、读实验。这是论文中最晦涩难读的部分,所以要放在最后。当这部分需要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阅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三、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完论文后还需要认真做笔记。一份好的笔记,可以帮你把一篇论文的重要内容全部“偷走”。这样下次只需要看自己的阅读总结即可,不需要再对论文进行重新阅读。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阅读文献是必须的。因为我们的任何idea都与此相关。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要想有所建树,必须阅读大量的相关领域的文献,而不是闭门造车。只有学习他人,然后经过自己的总结和思考,假以时日我们才会构思出伟大的设想,从而获得科研的成功。虽然不同领域的文献内容不同,但框架是相似的,所以掌握阅读文献的技能,本人觉得非常有必要:浏览文章的Title题目是最醒目的,也是作者费尽心思构思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大家的目光。所以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来猜测作者的研究领域及内容。 阅读文章Introduction摘要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摘要包含了作者的主要结果以及创新内容。所以通过摘要我们便知道了作者的研究内容、思路及获得的结果。通过阅读摘要来指导下面是否精读该文章。如果该文章很有吸引力。则 浏览文章的Results在阅读了摘要后,浏览文章的结果。有些同学总是把目光集中在Introduction部分。Introduction部分是作者写该文章的引子,通过介绍背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作者该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或验证的设想。所以熟悉该领域的同学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此部分。通过浏览结果,尽快获得信息。思考该文章结果是否对我们的研究有借鉴。 阅读Discussion部分精读文章在进行上面4步后,便知道该文章是否需要精读了。如需要,则将该文章吃透。 总结该文章的结果,及思路。通过总结,获得启示,设计自己的实验摘录文章好的句子当你读的文章的作者是以英语为母语时,除了了解吸收上面提到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外。要学习美妙的句子。将来当你写文章时,便会派上用场。
你论文引用了谁的话,就是参考文献啊。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Z——其他,一般学位论文不让有带D的参考文献。
1、历史地位:先进性地位《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这些思想的先进性、超前性,我们只有放眼整个近代史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以及当时的世界背景,才能有更清晰、更深刻的印象。《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在同一时期,俄国仍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德国和意大利都是四分五裂的局面,资产阶级革命还未开始;美国南北双方的矛盾正在加剧,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即将爆发。2、局限性《资政新篇》中未提及列强侵略中国,反映作者认识的模糊;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虽然在太平天国其间产生但并不是农民阶级的产物,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思想和阶级条件,加之战争环境的影响,最终未能实施。扩展资料:资政新篇的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但严禁鸦片输入。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农民阶级的探索百度百科-资政新篇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资政新篇》的先进性和超前性
朱本主义静态放那个刚领的时候是不是拿我跟他这种的话应该是蒋中跟隔壁的发展期女人。
概括如下: 历史地位: 《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历史局限性: 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也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它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李大钊的思想及其背景 一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 伟大思想产生之日,往往是社会危机深重之时。民国初年的中国,正处在地地道道的危机之中。被蔡元培称为“文艺复兴”的文学革命,无非是诞生在全民性危机时代的思想运动。其骨干主要是《新青年》杂志的领导人,他们的思想常常很贴近现实,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刻地批判落后的社会。因此,正如Schwartz所说:中国知识分子与其说是从哲学意义上对其自身状况做真理的探讨,勿宁说是直接受现实问题逼迫使然①。在抽象思维方面,他们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谓“近代思想”,都是以同传统旧思想决裂而作为其思维方法和理论思维前提的。这种思想的盲目发展,见于各种言论和政策中,但追根溯源,还可以发现一个主流,也只有在这个主流中,才能找到李大钊在文化革命思想史上的位置。 李大钊是文化革命当之无愧的领导人,也可以说是《新青年》执笔者中惟一有独特思想体系的人,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中心人物。本文旨在探索李大钊何以能够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思想史的课题,成为开辟通往新时代道路的先驱。对此,绝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十月革命影响的结果。 任何一种思想,在其有限的自身中,都包含了带有普遍性倾向的因素。无论何时,面对现实的权宜之计,不一定必然地反映其思想实质。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实中寻找李大钊对不同历史事件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如何上升为抽象思维,还有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确切地说,我们要把李大钊的思想和行为,与他自身的变化联系起来。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活跃。有人称之为“百花齐放”,有人则称之为迷乱中的摸索。其主要原因,从现象上看是西方思想潮水般的涌入。本来,近代西方思想是历史悠久、流派纷呈的,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带着同样的时代印记一齐登场了,因而也产生了西方思想的异化。中国近代思想家们的全部志向几乎只有一点,即中国的近代化问题。那么,他们在清末以来缓步前进的近代思想史上,又留下了什么课题呢? 虽然凭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颠覆旧社会,但中国近代的一大特点却是肩负建设新时代使命的阶级尚很弱小。鸦片战争以后,官僚封建主义的中国急速走向崩溃。中世纪停滞僵化的思想基础渐渐失去,代表新时代的资产阶级现在还只是与旧社会相对抗的成长中的阶级,还无力用自己的世界观向旧思想挑战。近代中国的思想界,也遇到了内部现代思维不很成熟的矛盾,在建立有自己特点的抽象思维之前接触了西方思想,并为我所用。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角逐场。列强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人,在贫困的重压下,也无暇进行抽象的理论探索。本来,中国知识分子从洋务派的政策中,萌发了实现中国富强的希望。然而他们憎恶传统的阻碍中国进步的旧政治,对建立西方化的新社会抱有强烈的希望。历宋、明、清三代,900多年的朱子思想传统,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对它进行批判,必定触及一切传统观念的根基,因此,必须从具体的现实问题入手,例如:康有为用公车上书的行动将自己的公羊学付诸实践。对正统思想的批判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政治问题。对中国追求政治改革的知识分子来说,在已有的传统上披上近代西方思想的外衣,是极其自然的。 但是伴随着他们的是又一次失望。回顾清末历史,最明显的现象是改革运动反复受挫。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唐才常的自立军、惠州事件,1904年黄兴长沙起义,1908年安徽新军事件,以及1910年广东新军事件……全被清朝保守势力所扼杀。此后,知识分子被迫思考有关革命主体问题。实际上,上述一系列失败给予他们思想上的最大影响,是认识到了对改革主力军采取漠不关心的做法是错误的。梁启超在《新民说》(1902——1904)中发表了与改革现存制度相比,造就新一代民众更为重要的观点。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进入了辛亥之年。李大钊的政治活动也从这个时期开始了。 二 初期思想的发展 李大钊思想研究的最大难题,是李大钊初期怎样从唯心论转向马克思主义,或曰什么是两者结合的内部契机。马克思主义视唯心论为首要敌人,李大钊却自己实践唯心论;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自己的行动原理,而李大钊在此后论述过“阶级调和论”。以上种种,说明李大钊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显然存在着鲜明的差距。因此,要把李大钊置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地位之上,关键在于了解他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要研究他的思想,还要同时研究他以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李大钊思想体系,大约形成于1916——1918年间,即创作《青春》、《今》的时期,这是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在研究唯心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这两篇文章的性质。这两篇文章,贯穿了独特的思考,充满现实感,认真研究它,对正确认识李大钊思想形成的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1918年前李大钊的思想,大体可分为《言治》时代、留日时代和归国后三个时期。下面将分别考察这几个阶段中李大钊思想发展的脉络。 1.李大钊于1913年任北洋法政学会机关杂志《言治》的编辑部长。这时,正值辛亥革命失败后不久,从当时的政论(如《言治》、《独立周报》等)来看,大体上都认为现实的丑恶是枝节问题,社会的本质还是好的,只是受某些人的操纵支配误入了歧途而已。这种回避彻底否定社会的看法虽很通行,但现实的发展却很快。1913年,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专制统治更加强化。人们被迫重新思考“革命”的问题。李大钊的思想也开始倾向于对社会进行本质的批判。憧憬着“民权”之光的李大钊当时感叹道:“于此时,每一闻‘民权’之语,如由衷之隐痛,不忍再听。然耳犹此耳,声犹此声,为何今日相遇竟是如此悲喜”(《论民权之旁落》)。与此同时,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败坏革命的元凶——军人(都督)和暴党(国民党): “一时棼棼攘攘,竟进以鼓荡政治恶潮者,不为武断蛮野之军人,则为豪横骄喧之暴党。政权争握,不归甲则必归乙,如水益深,如火益热。而以政争之故,兵争或因之以起,民生益沦于涂炭。汗血编氓,大旱霓云之望,忽绝于风摧电掣之后,乃不得不瞠目咋舌……(同上) 这些辞句几乎集中表现了《言治》时期李大钊思想的全貌。从革命的绝望中转向攻击党人和都督,几乎贯穿了所有论文。而且,他又性急地发表了拥护袁世凯中央政府的言论。这种追求共和又拥护袁政府的矛盾从何而来呢?这还须首先理解他的“共和”观。极其奇怪的是,李大钊未能提出明确的“共和”、“民权”概念。他首先摒弃了“共和=小民的幸福”的图示式观念。共和既成,何以民生仍遭涂炭之苦?与“共和”相比。“民生”为第一要义的观点,贯穿于李大钊这一时期的言论中。在他看来,共和只是争取民生的手段。 当袁世凯政府的反动面目一旦显露之时,上面单纯的理论便破绽百出了。李大钊开始提出革命的“主体”问题。在此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此时李大钊还没有阶级观念和阶级立场。确实,他一贯坚持“小民”立场,但我们所说的阶级观,不是指人的社会身份而是社会的阶级构成而言,不是他所说的“小民”、“黔首”与统治阶级的对立。他虽也亲身反对二院制,但却以“中国没有欧美式的阶级”回避了阶级问题。这种缺少阶级观念的理论,就是以后将要论及的李大钊的“调和论”的基础。 以上是《言治》所反映的李大钊的思想概况。1913年底,李大钊满怀疑虑赴日本留学。他留学的目的,显然是在寻求对社会本质和革命主体的认识。 2.李大钊在其早期的哲学论文《风俗》中,论述了社会与个人,社会与精神等问题。他在那里提出了“群”的概念: “盖群云者,不仅人体之集合,乃具同一思想者之总称”。这个“群”不等于“国家”; “亡国而不亡其群,国虽亡而未亡,暂亡而终不亡”。 他所说的“群”是没有阶级性的民族,这个“群”的概念恐怕是受梁启超《说群十篇》的启发。梁启超认为“群”与“民众”同义,主张以群治代替独治,从而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梁认为“亿兆京人之集合而为群”,哲学价值并不很高。李大钊将“群”上升到“社会存在”的高度,这点尤其值得注意。 那么,“群”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呢? 群与己之关系,盖互为因果者也。有如何之人群,斯产如何之人物,更造如何之人物……平心论之,亡群之罪,不必全尸于助长之人群之自身,亦实有自作之业…… 在此还须回顾一下李大钊在《言治》时期对国民基础的看法,这个问题也包括在“群”的概念之下: 时至今日……圣人既不足依,英雄亦莫可恃,昌学之责,匹夫而已。国一日未亡,责一日未卸,我尽我责,以求亡国之后,无憾而已。 由此可见,李大钊的哲学是以“群”为社会基础的、实践的哲学。 李大钊的“实践”究竟是什么内涵呢?“昌学之责”集中表现了他唯心论的性质和特点。他首先针对作为存在的“群”提出了作为精神的“风俗”概念: (群)实积有暗示力与暗示于他人者之层级而结合者。结合之容愈扩,暗示之力愈强。群之分子,既先天后天受此力之范制,因此成共是之意志,郁之而为风俗,章之而为制度,相维相系以建其群之基。群其形也,风俗其神也。群其质也,风俗其力也。 离于人心则无风俗,离于风俗则无群。人心向道义,则风俗日跻于纯,人心向势力,则风俗日趋于敝……人心之所向,风俗之所由成也。人心死于势力,则群之所以亡也。故曰:“一群之人心死,则其群必亡”。 这篇论文充满了传统哲学语言而没有使用西方哲学术语。这种思维方法,无疑脱胎于道德的或规范先验化的中世纪思维方式。但若以此类比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或辩证法思想,则又颇感牵强。“群”最后成为超时代的“社会存在”,是一形而上学范畴,风俗的标准是由“道义”、“势力”来衡量的。因此说到“形”、“神”、“质”、“力”等等,常常是后者理所当然地被当作重点,即“离于人心则无风俗,离于风俗则无群”。 但这种“群”生风俗,“人心”又左右风俗的唯心论是需要注意的。从宇宙之理至高无上的唯心论出发,是不应忌讳人为的观念的,但李大钊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人为”的、所谓“实践观念论”。他的实践当然是指“风俗,攘政又未必使学正”,“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这种来自精神方面的东西。但在此,李大钊对实践的重视显然已超过了对观念的重视。 还应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普通绝望之中,李大钊却更执着地追求革命真理。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因绝望而急于摆脱政治,连陈独秀也在此时的《甲寅杂志》上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李大钊说其中颇多“厌世之辞”,并针对陈文而作了《厌世心与自觉心》,其中鲜明表现了他准备投身革命实践的气魄: 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但境遇之成,未始不可参以人为。故吾人不得自画于消极之宿命说,以尼精神之奋进。须本自由意志之理,进而努力,发展向上,以易其境。俾得适于所志,则赫胥黎之“创造进化论”尚矣。 这些思想,正是贯穿于《青春》、《今》中“于现在充实自我”的思想根源。 以上我们已围绕《青春》、《今》全面分析了李大钊思想的大略。贯穿其思想主流的,是与近代的科学的社会观毫不相干的唯心论,其转向社会实践的志向和支持这种志向的信念,是“国家尚未灭亡……”。 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究竟学习了哪些东西呢?《风俗》一文显然没有吸收西方思维方式和辞句,只是在传统的思想范围内思考;但《厌世心与自觉心》已开始引用西方思想,可以看出此时李大钊在勤奋学习西方思想。但他的学习内容却不得而知。有人认为他此时受安部矶雄影响至深,有人认为他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思想,还有人认为是受了黑格尔哲学的强烈影响。其实,在缺少关键性史料的情况下,仅凭对《青春》、《今》的分析来判断李大钊思想的来源是很危险的。但说李大钊只受一种思想的影响也是错误的。如前所述,李大钊确曾有目的、有意识地将各种各样的外来思想纳入他的体系之中,在他的论文中,多处引用柏格森、格拉依鲁(音译)、巴以伦(音译)、米鲁(音译)、埃马逊(音译)等人的言论,这些斑驳的思想自然而然地统一起来,李大钊从这些热情的思想家那里汲取了化绝望为力量的勇气,这力量必将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对李大钊留日间的行动几乎无从可知。据贾芝《先烈李大钊的故事片断》(《中国青年》63期,1951,4.21),在1915年21条签订之后,李大钊作为留日同学总会的干事曾发表《警告全国父老书》、《国耻纪念录》等。一旦他的思想从根本上服务于他的革命实践,思想与实践交流之窗拉开,他的思想的发展和成熟也是必然的了。 3.郭湛波认为,在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发展中,《青春》和《今》已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它们所表现的思想,与“动的,矛盾的连贯的宇宙观”或“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的唯物史观是完全相通的(《近三十年的中国思想史》)。全面分析李大钊的思想,我们不能全然接受这个说法。诚然,“刻刻流动”与辩证法之间确有相似之处,但用来类比马克思主义未免失于简单。 另一种在中国已成为公式化的见解是:以1918年为里程碑,李大钊受俄国革命的影响,抛弃资产阶级立场,迅速成为社会主义宣传者。将思想深处180度的大转变归结为外来影响,是难于让人相信的。仔细分析《青春》、《今》,一定会发现李大钊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青春》是一种世界观。确实,《青春》是从宇宙的无限性和流动性这一认识论开始的。正如,“一成一毁天之道,一阴一阳易之道”所说,他的思路是以天道与人道合一为基础而倾斜于传统思想的。但我们已看到,他的思想又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但他也并非将“宇宙”与“社会”做简单类比。 在《青春》和《今》中所表现的李大钊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他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如:何为社会,社会变革的主体如何行动,个人如何参予变革等,他把这些包括在“永远的今”这一概念之下。 “青春”是包含无限过去和未来的“大实在”——“今”的机能的表现,“其变者青春之进程,其不变者无尽之青春也”,这就是创造未来的“回天再造之精神”。而且李大钊认为:是使民族兴旺的“青春”的民族,还是使民族衰老的“白首”民族,完全取决于青年的自觉程度。至今阻碍中国的“青春”的障碍是什么呢?是“长久之历史,积尘重压”。“青年之自觉,一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在《今》的结尾,他简明扼要地说出了他的思想: 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由“今”所造的功德罪孽,永久不灭。故人生本务,在随实在之进行,为后人造大功德,供永远的“我”享受、扩张、传袭,至无穷极,以达“宇宙即我,我印宇宙”之究竟。 综上所述,贯穿李大钊哲学的,是立足于中国现实的使命感。他不满并反抗中国社会的现状,将刷新和充实自我置于根本地位,认为这是社会变革的全部力量所在。李大钊哲学既不是“宇宙观”,也不是黑格尔哲学,更不是“生的哲学”。尽管他也采用过赫胥黎的创造进化学说,但最终还是从眼下的中国社会实践中汲取了有益成分。无论如何,全面看李大钊哲学,它带有一种可称之为“生的哲学”的色彩,这与其思想的本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李大钊在对既往全部绝望以后,认为民众是惟一可信赖的基础。实践的方向就是“国民教育”,“改变风俗”等等,从这种辛亥年间的实际情况出发,他试图使自己的思想体系化,明显地带有观念性,带有“永远的今”这种“生的哲学”的印记。 如果说李大钊思想的基本性质是面向中国现实的认识和实践,那么一旦将其升华为抽象思维,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就会独立、自觉地发展下去。他提出的“今”的概念,包含了过去和未来的“大实在”,不仅有更新自我之力,而且常常意味着在更高阶段上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由这一认识导引出的世界历史课题,即“再生”问题: 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青春》) 李大钊把“回春再造”作为历史课题并正当俄国十月革命之际提出,并非偶然。对他来说,十月革命正是“新精神的诞生”。 4.与《青春》、《今》同时,李大钊还有其他一系列文章,他自称为“调和论”。调和论本是章士钊等政学派的主张,与他们长期接触的李大钊深受其影响。 调和论的特征是主张放弃主义,让新、旧势力在同一舞台上扮演竞争角色,期待社会自然而然进步的一种乐观主义,其根源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希望保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的心态。但1917年以来局势的发展,彻底粉碎了调和论的梦想,其内部化分为两派,一是章士钊的与军阀调和论,二是李大钊提倡的在中国确立民主主义说。如果通读《太平洋杂志》,就会了解后者在现实的严酷打击下,如何变调和而为直接唤起“国民”的全过程。李大钊在《甲寅日刊》上与章士钊告别,投入后者的怀抱。② 李大钊主张调和论的目的,无疑是不使用暴力实现社会的进步,在中国确立民主主义。在他看来,保守与进步这两种力量的并存,对世界进化来说是必要的,它批判用暴力扼杀新势力的专制政府,但同时又不赞成视旧为“恶”并给予彻底推翻的做法。 总之,我们不能要求此时的李大钊已经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勿宁说,他的适用于现实的哲学,表现为与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调和论。我们必须抛弃所谓李大钊哲学的发展必须通向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他之发现马克思主义,还须通过一媒介物,这个媒介物就是俄国十月革命。 三 与马克思主义相遇 1.《庶民的胜利》与《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但它们在李大钊思想发展中的价值自然是不同的。这两篇文章在中国革命史上作为光辉的历史文献,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的传播,是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但若系统地看待李大钊的思想发展,就会发现,他把握俄国十月革命的基调,他的“回春再造”的哲学,他对现实问题的立场等等,都还是民主主义的,如: 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的失败,劳工主义战胜,原来这回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所以资本家和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他们的野心,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联合国的劳工社会,也都要求和平,渐有和他们的异国的同胞取同一行动的趋势。这亘古未有的大战,就是这样告终。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 (《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将布尔什维的胜利,看作世界变革的潮流,它不外乎是一场扫除腐败的“历史残余物”的“积尘重压”而获得再生的实践。面对这种新潮,他呼吁群众“创造新纪元是非常困难的,恐惧不行,逃避也不行”。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李大钊坚决反对把唯物史观等同于经济决定论,他认为《共产党宣言》“对全世界劳动阶级大声疾呼,只有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是一大功绩。如前文所说,李大钊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变革的理论”提出来的,变革是必然的,但不是自然的。中国的变革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进行,首先还要让变革的主体即所有国民,自觉地坚强起来。 如上所述,李大钊思想的主调,是重视变革社会的实践及变革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被有机地吸收进他的哲学体系,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说都不具备科学的社会观的李大钊,从马克思那里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他所缺乏的经济理论。 给李大钊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他的理论如“宇宙进化大道,乃天行健自强不息之一长流,在此只能前进,不许反顾”是从“永远流转的实在”推理而来。正如王毓铨在《中国近代思想的最初的辩证法研究》中所评价的:“《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与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尚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同时李大钊认为人民群众有力量创造历史,并对人民参予历史的创造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进自己哲学的尝试。 令人为难的是,我们既已认定李大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他又是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给中国革命以极大影响,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呢?为解答这一疑问,我们还须回到他所生长的中国的现实中去,因为这与他的思想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关系。 2.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大熔炉。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投身其中,其意义异乎寻常。过去,贯穿于《新青年》的基调是“德先生”、“赛先生”的启蒙主义,这当然是中国近代思想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在中国现实还不允许受理性支配的时候,合理主义的历史生命也就此终结了。21条和凡尔赛议和会议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已对中国构成最大威胁,西方列强要变中国为殖民地的认识已深入人心。在此时,用以西方为典范的“民主”与“科学”之外的理论,确实更能抓住民众。帝国主义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靠理性来解决的。